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战国策齐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出自】:《战国策·齐策三》:“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
3、【示例】:虽使间世而生,何异比肩而立! 宋·陈亮《贺周丞相启》
4、【语法】:偏正式;作谓语;比喻距离极近
关键词: 《战国策》 策士语言艺术 论辩技巧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刘向,策士是书中叙述的重要角色,在当时的政治与外交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战国策》又主要取材于策士著作,故书中对策士的个人尊严和个人作用给予了强有力的肯定。本文从五个方面就在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策士的语言艺术技巧进行分析、整理,以探究他们是怎样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翻云覆雨的。
一、先承再转之计
王召姚贾而问曰:“吾闻子以寡人财交于诸侯,有诸?”对曰:“有。”王曰:“有何面目复见寡人?”对曰:“曾参孝其亲,天下愿以为子;子胥忠于君,天下愿以为臣;贞女工巧,天下愿以为妃。今贾忠王而王不知也。贾不归四国,尚焉之?使贾不忠于君,四国之王尚焉用贾之身?桀听谗而诛良将,纣闻谗而杀其忠臣,至身死国亡。今王听谗,则忠臣无矣。”①
运用先承再转的技巧,在论辩中造成一个缓冲的地带,为说服对方或展开下一轮的论辩攻势创造有利的前提条件,尽量避免使双方在尚未达成共识的问题上发生激烈冲突而导致出现谈判僵局,给进一步的沟通或论战造成不必要的心理障碍。当然,先承接过来的必须是在某种意义上是站得住脚的论点或论据。在上述故事中,针对秦王的诘难,矢口否认就不是明智的,聪明的做法当然是老实地承认这个事件已经发生。姚贾采取了这种明智的做法,承认了秦王的发难,反而使秦王一下子失去了强力打击的靶子,不得不缓和语气,说道:“那你还有何面目来见我?”在这句问话的背后,至少暗示了在秦王的心里还隐含着一个疑问:“这家伙还真的这样做了,那他为什么还有胆量来见我呢?莫非他还有什么别的招数?”心里这样一嘀咕,底气就少了几分。“我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可是大王您一手造成的啊!”姚贾在成功地完成了承接对方论题这一步之后,紧接着便展开了论辩的攻势。姚贾在这段出色的论辩中,先是列举了三个典型的例子,进一步证明自己具有忠诚的品质,令人信服地说明自己之所以为别国君王接纳,正是由于自己具备了这种品质。说到这里,他还含而不露地把导致“我出走结交各国诸侯”这一事件发生的根子在于大王不辨忠奸、慢怠忠臣,在于“今王听谗,则忠臣无矣”,并进而指出了秦王这种做法将导致重蹈夏桀和商纣那样身死国破的覆辙。
二、巧设比喻之计
天下合从,赵使魏加见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裂而陨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②
巧用比喻,是论辩中一种非常有用的舌战技巧。善于运用比喻,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上述故事中,赵国使者魏加以曾遭弓箭射杀的大雁因身体上的箭伤尚未痊愈,被弓箭射杀造成的惊恐心理伤痕也未平复,结果被人虚拉弓弦的声音惊吓得旧疮迸裂坠地而亡的寓言故事,比喻遭到秦军打击的临武君的身心状态,说明那位被秦军打得惨败的临武君不能担当合纵抗秦的主将。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在舌战论辩中,巧妙地运用一段形象生动的比喻,往往胜过许多抽象的论证,一个贴切到位的比喻,具有令人信服地说服力。
比喻的特征在于它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比喻的说服力在于它表面上言说的事例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这是听者认识比喻的思维次序。那么作为论说的一方,却要循着与听者相反的思维路线,他的使命是深刻地认识并揭示事物的道理,并把这些道理赋予日常生活中最生动的形象(即从道理到形象的途径),再循着与论辩者自己的思维路线相反的途径(即从形象到道理的途径)把它叙述出来。
三、细节盘问之计
魏王问张旄曰:“吾欲与秦攻韩,如何?”张旄对曰:“韩且坐而胥亡乎?且割而从天下乎?”王曰:“韩且割而从天下。”张旄曰:“韩怨魏乎?怨秦乎?”王曰:“怨魏。”张旄曰:“韩强秦乎?强魏乎?”王曰:“强秦。”张旄曰:“韩且割而从其所强,与所不怨乎?且割而从其所不强,与其所怨乎?”王曰:“韩将割而从其所强,与其所不怨。”张旄曰:“攻韩之事,王自知矣。”③
上述故事中,张旄所采取的是细节盘问的论辩战术。当魏王和他探讨联合秦国进攻韩国是否可行这一问题时,他并没有直接地给予正面的回答。而是就这个问题的得失、由此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等方面入手,反过来向魏王提出问题,由魏王自己作出鉴别,得出结论。他的盘问,涉及这一事件的各个细节,而且这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关系到魏王所关心的问题。第一个是遭到进攻的一方将会怎样作出反应;第二个是遭到进攻的一方对前来进攻的敌国联合阵营中的各个成员采取不同的态度;第三个是遭到进攻的一方将会对行将到来的军事威胁会什么样的反应。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一方面弄清了魏国在进攻韩国这个联合的军事行动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弄清了作为进攻目标的韩国针对这一军事行动最有可能的反应。搞清了问题的这两个方面,实际上该不该参与这次联合的军事行动,对于魏国来说便已经十分清楚、明朗了。所以,张旄最后说,是否进攻韩国的事大王自己已经明白了。
运用细节盘问的论辩技巧,应当全面了解把握所要论述的事件,并能够预测不同的行为对事件的发生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或影响。
四、先发制人之计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撤其环王真,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候。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④
好一顿唇枪利剑,叫人如何招架得住。赵威后说得真好,这一番正气浩然、融情入理的话,简直让人无法喘息。她在论辩中巧妙地使用了先发制人的战术,致使对方措手不及,无力为自己辩驳。在这个故事中,赵威后一见齐国的使者,连使者送来的信都还没有拆开,就一顿连珠炮似的问年成、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国君。齐国的使者恐怕根本就没有料到赵威后居然要这样发问,因为他的脑子里只装着国王,他的尊卑观念与赵威后有着顺序的不同,这就决定了他们的见识有着天壤之别,使得他们的对话不可能在同一个平台上展开。正因为他们之间的这种差异,注定要使一方完全主动,而另一方完全被动,这种情况当然也就非常自然地为主动的一方造成了先发制人的客观态势。于是,赵威后先发制人的论辩攻势真正地展开了,她以赞叹的语调一气不断地说出了两位贤士和一名孝女的事迹,毫不留情地抨击齐国政治的弊端,责问齐王在治国策略上的疏漏。最后又以一种疾恶如仇的语气,对一个不肖之徒未受到应有的惩处表示了强烈的遗憾,从心底里发出了她对一种新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观念的呼唤。
先发制人,是论辩中的一种攻势战略,目的在于论辩者总是竭力在论辩中抢占先机,争取主动,是《战国策》中策士常用技巧。
五、纵设机关之计
孟尝君逐于齐而复反,谭拾子迎之于境,谓孟尝君曰:“君得无有怨齐士大夫?”孟尝君曰:“有。”“君满意杀之乎?”孟尝君曰:“然。”谭拾子曰:“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曰:“不知。”谭拾子曰:“事之必至者,死也;理之固然者,富贵则就之,贫贱则去之,此事之必至,理之固然者。请以市谕:市朝则满,夕则虚,非朝爱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愿君勿怨。”孟尝君乃取所怨五百牒削去之,不敢以为言。⑤
在这个故事中,谭拾子成功地采取了欲擒故纵的战术,先给孟尝君提了两个问题,让对方把自己的情绪、想法和观点充分地表露出来,然后他便针对对方的心理状态、情绪态度和思想观念,采取转换视角、改变话题、引申观点、批判评析的方式从中切入论辩,阐述自己的观点。从中我们还可以分析出运用欲擒故纵这条论辩战术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对方与所论辩问题相关的历史背景,深刻地体察对方的心境,力图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想问题,精心地设计导入论辩的问语或开场白。在这篇论辩故事中,谭拾子可谓对孟尝君当时的心境体察得相当透彻,他跑到国境线上去迎接孟尝君,奠定了说服对方的感情基础。他的第一句问语:“您还怨恨齐国的士大夫吗?”便是走进对方心灵世界的第一步,接着又问:“恨不得杀了他们,是吗?”这表示自己这时站到了对方的立场上,同时也在双方之间造就了一个对话的平台。这样,等到对方一旦在这个平台上开始渲泄和流露,论辩发起的一方便抓住了制胜论辩的主动权,他便可以自如地转移到另一个角度或空域,不露声色地使论辩的重心发生位移。于是,对方由于情感的发展和思维的状态还处在论辩发起者营造的情绪和语言环境下,因而不能立即适应这种话题转换和观点位移而陷入被动。这样,论辩的主动权便操纵在发起人的手里了。正如在本篇故事中,随着论辩的展开,谭拾子灵活地转变话题,说服了孟尝君。
在论辩中采用欲擒故纵的战术,固然是十分有效的,但在运用时必须充分地考虑到时势本身的作用,也就是欲擒故纵的实际条件是否存在。
注释:
①战国策・卷七・秦策五.
②战国策・卷十七・楚策四.
③战国策・卷二十五・魏策四.
④战国策・卷十一・齐策四.
⑤战国策・卷十一・齐策四.
参考文献:
[1][西汉]刘向编.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何建章.战国策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关键词:苏秦 外交辞令 直白 譬喻
苏秦,是战国策士,历史上著名的纵横家之一。“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1](《史记・苏秦列传》)其中的雒阳,即今天的洛阳,生于洛阳,师从鬼谷先生。学成后游说秦国却未被采纳,落魄潦倒,失意而归,遭到家人的冷落。一提到苏秦,人们最先想到的是“锥刺股”故事,“(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2](《战国策・秦策一》)诚然,锥刺股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激励着人们勤奋刻苦地学习或工作。在当今浮躁之风盛行的时代背景下,这一精神尤其值得提倡。
除了“锥刺股”的精神外,苏秦备受后人称颂的还是其杰出的外交才能,毕竟历史上曾佩六国相印的仅此一人。其外交理念中尊重各方利益、采取适当方法以及实现共赢的目标等等,都值得后人深思并学习。这一系列的外交思想主要是通过巧妙的话语来体现,外交中所使用的语言通常称为外交辞令。下文我们将对苏秦外交辞令进行初步探讨,进而总结其外交辞令的特点。
一、直陈其事,毫不委婉
春秋时期行人的外交辞令注重含蓄,表达较为委婉,正如刘知己所说:“此则春秋之世,有识之士莫不微婉其辞,隐晦其说。”(《史通・惑经》)这一点在《左传》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如《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记载了“展喜犒师”的故事,就是“微婉其辞,隐晦其说”典型的例子。
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太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还。(《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展喜以“小人恐矣,君子则否”引起齐侯产生听下去的兴趣,进而娓娓道出“恃先王之命”[3],让齐侯意识到自己伐鲁的行为是有背祖训的,从而主动撤师。展喜的说辞曲折委婉、正话反说,却又据理力争、不失尊严。与之相反,战国策士却一改春秋行人的委婉风格,变得直白、浅显,苏秦的外交辞令也一样。如
“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
这是苏秦说秦惠王的一段文字,其意图表露无遗,即依靠有利的地形、凭借强大的武力去“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直抒胸臆,意思表达得太过直白,这在春秋辞令中很难看到。秦惠王没有采纳,苏秦仍然坚持自己主张,又极力谏言,并举出大量事例来说明武力的重要性,“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O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其中,一疑问词“恶”字让其反问意味表露无遗,凸显其主张武力的意图,让人难以反驳。这与上述展喜的说辞大相径庭,变委婉为直白。
二、气势磅礴,咄咄逼人
除了直抒胸臆外,苏秦的辞令还注重气势。古人在写文章时谈到了气势,正如韩愈所说:“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高下者皆宜。”[4](《答李翊书》)写文章是在运用书面语言,而外交辞令是在运用口头语言。前者尚且注重气势,何况更加依赖语言的外交辞令呢?苏秦的辞令正是如此,气势磅礴,如:
“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
苏秦如数家珍般地向秦惠王分析了秦国国情,有丰富的物产、有利的地形。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更重要的不是赞美,而是为后文自己提出武力的主张做了完美的铺垫。为了突出自己的意图,苏秦选用了排比的句式来加强自己的气势。扑面而来的气势咄咄逼人,不同于春秋时期舒缓的语气。使用排比的目的很明显,即为了加强语势、突出表达效果,正如陈Y在《文则》中所说:“文有数句用一类字,所以壮气势、广文义也。”苏秦用“西有”、“北有”、“南有”、“东有”等整齐的句式正是为了“壮气势”与“广文义”。
这在苏秦的外交辞令中很常见,又如北说燕文侯:“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七百乘,骑六千匹,粟支十年。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粟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粟之实,足食于民矣。”(《燕策一・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使用排比,气势不凡,如数家珍般地罗列燕国的地理位置,拉近了与燕文侯的距离,为后文的游说打下了基础。
三、目的明确,态度坚决
现在的外交辞令或为了使自己摆脱困境,或为了符合礼貌的原则,总是喜欢使用大量模糊的语言。如外交辞令中的“一揽子计划”、“敏感问题”、“热点问题”等都不明确。语言的模糊性有两个原因决定,即语言本身的特点以及说话者的实际需要。语言本身就具有模糊的特点,例如“早晨”、“中午”、“晚上”等词语在具体时间点上难以确定,只能有个大致的时间段。说话者的需要一般是为了得体、礼貌,同时还给双方留有余地。苏秦的辞令却目的明确、态度坚决。不论是主张连横,还是主张合纵,苏秦主观上都是为了私人利益,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史记》中表述得很清楚。苏秦出游几年,一无所获,大困而归,遭到家人的耻笑以后,苏秦惭愧之际说,“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史记・苏秦列传》)从中不难看出苏秦读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自己“取尊荣”。
《战国策》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一开始游说秦王大败而归,说:“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秦策一》)
可见,苏秦游说秦王的目的并非是为了秦国,更不是为了天下苍生,而是为了自己获得卿相之位。这也是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读书人的最高追求,通过读书来求得功名利禄,尤其是处在底层的普通人。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将读书当作改变命运的一种途径。苏秦四处奔走,游说各家诸侯,只为一个目的,那就是自身的利益诉求。
与此同时,苏秦态度坚决,开始游说秦王,极力劝说秦王依靠武力来吞并天下,秦王不采纳后仍然多次上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苏秦一开始主张连横,不被采纳后回家苦读,继而主张合纵,态度依然坚决,最终成功说服六国。其目的既不是连横,也不是合纵,而是自身的荣华富贵。明确这一目的之后,苏秦才有动力去“锥刺股”,去四处游说。
四、巧用修辞,灵化语言
为了增强气势,苏秦运用了大量排比句。除此之外,苏秦综合运用多种修辞,灵化语言,让抽象的说理生动起来。其中,尤以譬喻见长,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比如:
“今日臣之来也暮,后郭门,藉席无所,宿寄人田中,傍有大丛。夜半,土梗与木梗斗曰:‘汝不如我,我者乃土也。使我逢疾淋雨,坏沮,乃复归土。今汝非木之根,则木之枝耳。汝逢疾风淋雨,漂入漳、河,东流至海,滥无所止。’”(《赵策一・苏秦说李兑》)
这是苏秦游说李兑的一番话,用“土梗”与“木梗”作比,形象地道出了对方危机四伏的处境。信手拈来,无从考证,只是临时用来为了自己更好说理。同时,很巧妙地推销了自己,“君听臣计则生,不听臣计则死”。又如:
“秦乃者过柱山,有两木焉。一盖呼侣,一盖哭。问其故,对曰:‘吾已大矣,年已长矣,吾苦夫匠人,且以绳墨案规矩刻镂我。’一盖曰:‘此非吾所苦也,是故吾事也。吾所苦夫铁钻然,自入而出夫人者。’今臣使于秦,而三日不见,无有谓臣为铁钻者乎?”(《赵策一・苏秦为赵王使于秦》)
这段说辞的背景是,苏秦辛辛苦苦出使秦国回来以后,等了三天都没等到赵王的接见。此时,苏秦心中有不满、有牢骚,但也有不安甚至恐慌。故编造了一个有关“两木”的故事,并以“铁钻”自喻,表明自己仿佛就是任人摆布的工具。
总之,苏秦外交辞令不同于春秋外交辞令,表达变含蓄为直白,语气变舒缓为强烈等。这主要是由时代和个人两个原因造成的。从时代背景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礼崩乐坏,礼乐制度遭到极大的冲击,人们的言行自然不顾礼乐。从个人层面看,人们为了自身的荣华富贵无所顾忌,苏秦也一样,为了自己的名利四处奔走,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乱世。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99:1771.
[2] 刘向.战国策[M].齐鲁书社,2006:24.
1、四分五裂是什么生肖——答案:龙、虎。因为龙争虎斗。
2、四分五裂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出自《战国策·魏策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来源:文章屋网 )
1、画蛇添足语出《战国策·齐策二》。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2、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后以“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无益。
(来源:文章屋网 )
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战国策·齐策三》
【释义】
比喻双方同归于尽。
含有门和市二字的成语有两个:
门庭若市:出自于《战国策·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庭:院子;若:像;市:集市。 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像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臣门如市:出自于《汉书·郑崇传》:“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旧时形容居高位、掌大权的人宾客极多。
(来源:文章屋网 )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课件【1】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体会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及古文知识积累,体会课文大意;反复诵读,尤其读准多音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文章选材善于突出重点突出中心的写法。培养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
学习重难点
1、积累古文词语:谓、易、其(作语气词)、虽然、虽、休、寝、错、仓等及出自《战国策》的常见成语。
2、体味文章对“士” 的作用的强调;体会文章选材善于突出重点突出中心的写法。
作者简介
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了《战国策》。
《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取和言论的汇编,又名《国策》、《国事》。西汉刘向编订为33卷,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韩、魏、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其叙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终于六国灭亡,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状况和社会面貌。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翦灭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迁移之名行灭国之实),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读准字音
逆( ) 抢地( )
傀( ) 徒跣( )
缟素( ) 庸夫( )
色挠( )
词语解释
休祲:“休”是美好、喜庆的意思;“寝”本指阴阳二气相侵所形成的云气,被视为凶险、灾祸的征兆。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主语是“布衣之怒”,这是由助词“之”用在主语(布衣)和谓语(怒)之间,形成的“主语·之·谓语”句式。谓语是。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由两个动词短语并列而成。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一句中,伏,流,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使……伏”,“使……流”。伏尸、流血均指杀人。
通假字
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施行)
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灰色)
轻寡人与(与通“欤”,表疑问语气)
寡人谕矣(谕同“喻”,明白.懂得。)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1段) 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经过。
(第2段) 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
(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第三部分(第4段)
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胜利。
课文讲解
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
秦王不是出于什么好心,而是采取“以大易小”的欺诈手段,企图不战而直接吞并安陵小国。
2、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安陵君识破秦王的骗局而婉言拒绝。不亢不卑中透着坚定,“愿终守先王之地,弗敢易”,预示着将会有一场大风雨。
3、秦王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什么态度?
有恩于安陵君。
4、秦王说的是否是真心话?说说理由
不是真心话。实际上是对安陵君恩威并施。说尊其为长者而未吞并,是恩;粉饰欺诈而于是让安陵君扩大土地及于婉拒是逆寡人和轻寡人。
能力拓展
培养一种能力:要能够在我们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充分运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凸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说话技巧在人际交往,尤其是在重要的外交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养自己的说话技巧。
课堂小结
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之下出使秦国,能够毫不畏惧,敢于同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最终理直气壮地使秦王折服,终不辱使命,这种勇气和胆识是难能可贵的。而秦王正是在这份胆识的威慑下败下阵来。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课件【2】
教学目标:
掌握文中重要的字词
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学习作者通过对话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听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本文发生时的时代背景。
秦灭韩亡魏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通假字:
故不错意也。错,通“措”。
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
比较曹沫与唐雎的事迹,说说当时的“士”有什么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