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做有意义的事作文

做有意义的事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做有意义的事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做有意义的事作文范文第1篇

一、积累材料,丰富文库

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如教学《雨》一文时,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用多种感官观察“雨前、雨中、雨后”的雨景特点,有目的地认识事物,由表及里地认识,由此及彼地联想。由雨水联想到农作物以及和人们生活的关系,表达了人们喜悦的心情,使学生认识到作者这样善于分析联想,做到移情入物,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深度,才能感人。

同时除了认真学习课文外,还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只有多读书,广读书,学生才能潜移默化地被那些动人的画面、精彩的描绘、形象的比喻等优美词句、语段、表达方法感染,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外物转化为内物,将这些“精华”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自然会使文章增色生辉。“书山”“学海”中的写作素材,学之以恒,取之不竭。

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还要凭借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我们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的种种声响,用心感受生活脉搏,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素材,开发学生写作的源泉。

二、广开渠道,随时练笔

素材丰富了,还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勤写多练,提高写作水平。那么,作文训练就不能局限于教材中规定的内容,需要教师为学生的写作广开渠道,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练笔的机会。

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它能促使学生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习惯了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并能做到专心致志,开动脑筋,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写作素材也就丰富了,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到那时,无论写人或记事的记叙文,都会有血有肉,生动具体。坚持写读书笔记,一方面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另一方面还可以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

三、设境引导,“送米下锅”

即使素材储备充足,训练途径丰富,大部分学生也不一定就能写出好文章。材料的选取、准备,思路的引导、理顺,仍需要教师引导。教师要为小学生的作文“送米下锅”。

1.亲身尝试,身临其境

小学生作文多是记叙文,多是记叙一些亲身经历过(或听到或看到)的事。为此,让学生亲身尝试,身临其境尤为重要。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试一试,动口说一说、议一议,动脑去想一想,然后再写。这样有序引导,学生作文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2.实物观察,充分体会

写物的文章可以让学生目睹实物,让学生认真观察、仔细琢磨、充分讨论,然后再有序记录。这样成文有序、作文简易,再适当加入想象,作文内容就充实多了,也具体多了。

3.录音录像,直观演示

为了加深学生对人、事或景的认识和理解,还可借助录音录像等手段帮助学生有效组织材料。比如,写春游或写一处景物,除了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游历、参观外,还可将重要环节、重要场景摄录下来,然后在作文课上播放,让学生从另一角度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重点之处加深印象,更有利于写得具体,写得详实。

4.多说常记,日积月累

为了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为学生作文“补充营养”,还可以有目的地安排学生每天把听到的新闻、趣事讲给大家听,大家听后谈一谈感想。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又为学生以后的作文提供了素材。

5.多忆多思,指导选材

做有意义的事作文范文第2篇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流,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愿活泼地流个不停。”这是他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思想的深刻阐述。的确,生活是一本大书,一个大舞台,离我们很近,与学生很熟,它拥有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要引导学生打开思维之门,主动、快乐地写好作文,必须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让学生融入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而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来抒写生活。

一、开展活动,让学生参与生活。

经常组织或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可以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地参与,真实的情感在作文中就能自然地流露出来。在“记一次活动”的作文课上,我把课堂搬到操场上,叫学生做自己最喜欢的游戏。同学生兴奋不已,活蹦乱跳地做起了丢手绢、老鹰捉小鸡、跳皮筋等游戏。做完了游戏,回到教室里,同学们还津津乐道地回味着游戏的精彩部分。这时,我开始引导:“同学们,做游戏可真开心呀,现在我们把刚才做游戏的过程写下来好吗?”由于是亲身经历,真心投入,同学们自然乐意写,没等我把要求说完,教室里就鸦雀无声了,笔在纸上欢快地跳跃起来。我在教室里巡视,只见同学们写道:“……黄亮身子半蹲,睁大眼睛,张开大嘴,表情凶恶,五指弯曲,活像一只又饥又渴的老鹰,而李明怒目圆瞪,张开双臂和若大的‘翅膀’保护着身后的‘小鸡’们……”;“冯艳把手帕轻轻地放在的身后,便使劲向前奔跑,一眨眼工夫,就跑了一圈,等有所发觉时,冯艳已飞一般地抓住了她……哈哈,要向大家表演节目了。”这样改变了学生认为作文难的惧怕心理,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让学生乐学乐写。同时,还可以利用中队会、课余时间开展其它有意义的活动,如:诗歌朗诵会、我为集体做好事、争做活雷锋、班级小歌手大赛等等,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参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真实感受,快乐地作文。

二、走进自然,让学生感悟生活。

自然是万物之本,在自然界,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奇妙的变化。万物的繁衍,四季的变换,记录着自然的循环往复。让学生走进自然、感悟自然的俊美和神奇,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写出质朴的文章来。写四季景色,我把学生带入辽阔的原野、静寂的乡村,让学生仔细观察,从小草的顽强、稻禾的蓬勃、红叶的辉煌、寒风的潇瑟中体验四季之美;写自然景观,让学生走进夕阳的余晖,欣赏壮观的火烧云,让学生看风、听雨,感受季节变换,写作文片段。教学《养花》一文后,我让学生亲自种一盆自己喜欢的花,并记录好花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及自己的感受,两个月后,同学们每个人的《种花日记》都是几大篇,文笔朴实,感受深刻,既提高了作文水平,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走进社会,让学生体会生活。

社会生活精彩纷呈,复杂多样,各行各业、人间世事,千姿百态。学生也生活在社会之中。父母的言行,邻里之间发生的事情,集市上的新鲜事,生意买卖等很多事都让他们亲身经历、感受、熟悉,这给作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在教学“记一个人”或“记一件事”的作文课之前,利用午休时间,我把学生带到热闹的集市,要求学生仔细观察集市上的人或事,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特点来观察,看清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由于同学们目的明确,对象广泛,观察仔细写出了农民、小贩、生意人等不同人物的特点,活灵活现;写出的事情生动、具体,思路清晰。这样,让学生充分体验了社会生活,积累了素材,增长了见识。

四、劳动实践,让学生体验生活。

劳动可以创造一切,更重要的是劳动可以让人拥有真实的情感体验。有了这些欢乐的、愉悦的、失败的、成功的情感体验,学生才能真正抒发出自己的情感来,写出来的文章才有血有肉。如写《一件有意义的事》,如果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凭空想象,写出的作文不一定有顺序,也局限了学生的思维。为了让每个学生参与,我给学生布置了任务,让学生回到家里,亲手做一件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然后再把做的事情的经过具体地写下来。第二天,同学们交来了让我满意的作文:有的写了回家后看见爸爸妈妈很忙,没时间做晚饭,于是他学着好了晚饭,他认为有意义;有位同学写道:家乡的一口井里掉进了一只死老鼠,回家后,他约了几个小伙伴,拿了工具把死老鼠夹上来,舀了井里的水,并用生石灰消了毒,他们认为这样有意义……。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体验了生活,感受到了快乐,也写出了内容充实的好文章。

五、动手设计,让学生创造生活。

做有意义的事作文范文第3篇

 

    习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这两点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作文呢?我个人认为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积累材料,丰富文库

    中华民族是一个泱泱大国,物产丰富,有着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历史的长河里激起过多少朵晶莹浪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宝库里有多少脍炙人口的杰作。如《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语言华丽多彩、生动活泼,内容深邃,意义深远,因此值得学生学习、借鉴。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要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像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现在的教材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尤其是,今年我们实验小学是阅读年,提倡大量阅读,让学生博览群书、厚积薄发。另一方面,要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尽可能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组织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二、 有感而发,缘事而发,积极写作

   “文学贵为有感而发、缘事而发。”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文为心声的道理。有许多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总认为要写有意义的事,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影响颇大的大事,而对于鸡毛蒜皮、琐碎小事则感到无必要写、没有内容写。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学生对生活缺乏体验,心中缺少对生活真切的感受。因此,常常一节课过后,有的学生作文本上仍然孤零零地躺着一个题目。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要激发学生的生活联想,形成生活积淀。生活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宝库,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不可计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为此,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做到“日忆”,即每日一忆,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想想有什么事可以成为作文素材。对“日忆”的要求,即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演一遍电影——这是会想;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思考可以把它写成什么作文——这是记得。打破这些框框,学生纷纷开始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这就为作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宝库,以等级打分,激励学生 。 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开放性习作的研究和探讨,要求教师在批改习作时注重激励学生,具体做法是将作文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级。在第一次评改时,教师可控制优级人数,只有极个别优秀作文可打优级,修改后有进步的可升级;对那些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善于抓住进步点、闪光点,稍有进步便予以升级;同时辅以“表扬信”等通知家长的形式,家校结合,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持久的写作兴趣。

    四、师生同评,写有所成

做有意义的事作文范文第4篇

植树节的回忆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又到了。我虽然没去植树,但我想起了五岁时去星湖公园植树的情景。

那天早晨,天气十分寒冷,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来到星湖公园。因为今天广播电台在星湖公园组织植树活动。我和爸爸妈妈也一早来到公园里,只见工人叔叔已经将一个个树坑都挖好了,每个坑都很深,大概有一米多吧。我们按照指挥到发树苗的工作处领树苗,然后,齐心协力地把树苗挪进指定的树坑里,再将周围的土培上。得满头大汗,以为培上土就大功告成了,爸爸说:“我们应该去提一桶水来滋润滋润小树苗。”我一拍脑袋,说:“对哦,我怎么没想到呢!”于是我和爸爸妈妈提着水桶去厕所装水,给小树苗浇水。我看看四周,一棵一棵的树苗已经笔直地站在那里,植树的人们都高兴地笑了。

一晃已经五年过去了,我想我应该找个时间去看看我种的树,那里一定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了吧。

有意义的一天3月14日下午,我们四年级在学校举行了植树节活动。

活动开始了,先是各班选出一位代表介绍自己班种植的树。我们班的代表是许昕。轮到她时,她声音响亮地说道:“ 我们四(5)中队种植的是乐学树。 因为热爱学习应是一个人一生的追求。当你上课认真听,作业认真做时,你就会感到学习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亲爱的小伙伴们,让乐学成为我们终生奋斗的理想吧! ”我觉得我们班种植的树的名字把其他班的意思都概括进来了:有的班是关于学习方面的,有的班是关于快乐、高兴方面的,而我们班的“乐学”则是快乐地学习的意思,最有意义。

接下来各班就开始种植玉兰树苗。我们班同学分成三组,各种一棵。我在第三小组。树是这样种的:由两个同学扶住树苗,另外几个同学则按照学号一个个走上去,把土培进树坑里。不一会儿,小树就能自己站立了。这样,树就栽好了。栽好之后,我们又给小树浇了点水,让它茁壮成长。

最后,我们班还在三棵小树前快乐地合影呢!

今天真是有意义的一天啊。

人人都来植树一百二十多人的队伍开始登山了,领队给我们的分工很细,有刨土组、提水组、浇水组,植树组和质量监督组等好几个小组,我和同学们都被分到了植树组。我们拿着锹,扛着镐、锄,提着桶,开始种树了。男人提水及刨坑,女人和孩子浇水和植树。

草长莺飞,春回大地。在3月12日植树节到来之际,人们纷纷走向田野山岗,行动起来去植树,为共创一片美好的蓝天做一点贡献。于是植树节前一天清晨7点钟,我就来到了建工大厦乘坐65路公交车,经过了一个多小时,到达西营的下甘降村,徒步40分钟到达我们植树的目的地--梯子山。

做有意义的事作文范文第5篇

        1.在生字和词语教学中,我一改往日教师上面念、学生在作业本上写的惯例,把生字词语制成卡片,同桌或同组一个同学念,其余同学听音拿生字、词语卡片,让学生在轻松学习中既进行了听说训练,又掌握了知识。

        2.听故事复述训练,以小组为训练单位进行。先让一个同学讲一个简短的故事,其余同学听,然后让其余同学来复述故事,看谁复述的故事最完整。每组推举一名优胜者,周末进行一次“优胜者比赛”,增强学生对听说训练的吸引力。

        3.做听说传话的接力赛游戏。以纵向座次为小组单位,第一个同学拟好一个词语或一句话,依次传到最后一个同学,看哪一组听、说最正确。即要求说的人发音准确、听的人听正确,学生的听说能力在浓厚的兴趣中得到了提高。

        4.利用课文插图,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现行小学语文教材配有很多插图,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或从上到下观察,或从左到右观察,可作适当联想,一个同学说画面内容,其余同学听后可补充发言,教师鼓励。这样既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和观察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听力和思维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读”贯穿始终。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显而易见,培养学生“读”的能力,作用是多么重要。

        1. 课前听教师有感情地范读,或听课文录音教学磁带,唤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有助于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抽学生试读,其余学生来讨论交流试读学生是否正确流利、是否表达出了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师再范读,学生再试读,再讨论交流,学完课文再让学生朗读。

        2.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课外读物,每周举行一次讲故事比赛,比赛谁的故事最有趣、最有教育意义。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念。

        三、综合训练,加强写作。作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小学生作文习惯和能力的训练。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科学的训练。要使学生自觉训练、乐意训练,必须巧妙地调动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1.口头“说”作文。写作前,安排学生讲述自己见到的、听到的有趣、有意义的人和事,口头“说”,把思想组织成为连贯而有条理的语言,教师再指导点拔,然后由说过渡到写。

        2. 适时进行仿写、续写。对于教材中短小精悍的写景、写人、写事的课文,在学生学习之后即指导其进行仿写、续写,模仿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方法以及语言表达的方式。对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指导学生续写,既能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思维能力,又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做有意义的事作文范文第6篇

“上课了!上课!”老师喊着。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搞一个室内活动,叫‘纸条里的乐趣多’。”同学们听了非常激动,我更是激动万分,因为我最喜欢做室内活动了。老师说活动规则了:首先撕一些纸条,然后在纸条上写出让做活动的内容,如:唱歌、跳舞、讲故事、猜迷语……等等。然后交给老师筛选,把不好的、没有意义的拿出。活动时,主持人把纸条都揉成纸团,把纸团放进盒中让同学抓阄。然后同学把纸条交给主持人,主持人再念纸条的内容。主持人念,同学表演。演得好的给5分,不太好的给4?3分(按好坏任选其一),得分多的为冠军。

老师宣布:“活动开始。”同学们发出一片欢呼声。首先,从1组开始。先上来的是一个女同学,她把纸条交给了主持人,主持人念道:“画鼻子!”主持人在黑板上画上了一个小人脸,就是没有画鼻子,老师用布蒙上了她的眼睛,让她给黑板上的小人画鼻子。她像盲人一样用手摸来摸去,最后竟然把鼻子画在了空调上!同学们发出了一片欢笑声,笑声都快把房顶掀翻了!同学们给了她2分。然后又上来一个男生,他把纸条给主持人,主持人展开纸团一看,说:“唱歌!”他放开歌喉,高声唱道:“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屋子里传遍了悠扬的歌声。那歌声把同学们陶醉了!同学们认为不错,便给了他5分。过了一会,轮到我表演了,我悄悄一看纸条,天呀!真倒霉,是不眨眼!分钟规定是30秒。谁写的?真可恶!我只好硬着头皮走上了台。到了台上,我使劲儿的睁眼睛。我打算乘他们不注意我时偷偷地眨一下眼,因为我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我借用手擦额头之机,偷偷地眨了一下眼睛。可是还是被发现了。有一个同学高声叫道:“他眨眼了!他眨眼了!”一会儿,时间到了,老师问眨了几下?同学们都说我眨了4下,我们组同学帮我说话,说我眨了两下。最后还是老师说:“他眨了4下,我看见了!”唉,还是得了4分。老师说:“还可以再加节目,1组加1个。别的组都加了,到了我们组,我们都无动于衷。下面,陈新月上去唱了一首歌,得了5分。最后,除去我们组,最多的是第三组,得了24分,我们组是20分。还是第三组夺得了冠军。

活动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我觉得这项活动很有意义。因为它即丰富了作文题材,又使我们的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放松。我真希望这种有意义的活动以后能多开展一些。

做有意义的事作文范文第7篇

(小博士)

习作中,如果作文题的范围很大,我们就要通过思考,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典型而有意义的材料,选择小的题材,将大题化小,小中见大,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

将大题化小的方法很多,下面给同学们介绍的方法是将文章的题目扩词成句,目的是使题目由笼统变得具体,含义更明确。

文章的题目有以词、词组的形式出现的,也有以句子的形式出现的。以词的形式出现的题目,如《变化》,这样的题目看起来比较笼统。以词组的形式出现的题目,如《难忘的一件事》,其写作范围稍微具体一些,要求也明确一些。以句子为题目的,如《你是我的好老师》,其写作范围则更具体,含义更明确。

当我们遇到以词或词组的形式出现的题目时,我们就要把它的范围缩小,把它扩展成句子。这样就完成了审题、选材的第一步。将这类题目扩展成句,缩小题目的范围,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做有意义的事作文范文第8篇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面对写作这个让学生头痛的问题,我常常感到无能为力。我发现每个星期的作文课上,学生面对着作文题目是那么的心不甘情不愿,愁容满面,痛苦不堪。勉强为之的结果,要么是言之无物,味同嚼蜡;要么是矫揉造作,无病; 要么是堆砌辞藻,华而不实。看到这样的习作,我觉得非常悲哀。现在的学生怎么了,现在的作文教学怎么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从教师方面来看,一部分教师忽视作文课教学。有的教师认为作文是学生自己的事,对作文课缺少精心的准备,训练缺少计划性,大多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不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限定的作文题目,不是老俗套,就是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二)从学生角度来看,生活的匮乏是写不好作文的根本原因,还有就是学生没有写作的自由空间,学生写作文不是出自内心的创作激情,而是来自于老师的压力。事实证明,学生的课外练笔远比作文写得好,生动活泼,充满真情。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一项中强调:“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些要求总而言之就是要学生多观察生活,然后写出自己的生活;就是要求作文材料来源于生活,让学生用心灵去感悟,写出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表现自己的独特视角。

只要我们转变观念,给学生一个自由的、民主的、贴近生活的习作空间,学生一定会还给我们很多的惊喜。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鼓励学生多观察,勤积累,让学生便于说真话,抒真情。

1.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是写作的“米仓”,要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找米,积累素材,首先就要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第一块基石,我们要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景等,捕捉生活中的美好和精彩瞬间。

2.引导学生勤积累。丰富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都会让我们获得取之不尽的作文之源。首先,从生活实践中积累。作文的内容来自生活实践,生活的感受越深刻,作文的基础就越扎实,也就越有内容可写,抒发的情感也就越真实感人。其次,从阅读中积累。如诵读优秀诗文,读有益的报纸杂志,每学年读两三部名著,等等。学生通过读书,可以提高认识,陶冶情操,丰富语言,从而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二)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新,让学生敢于说真话,抒真情。

作文是承载思想的载体,思维的准确性、严密性和创造性,都要通过作文来表现。学生做不但要大胆地表现自己的“真”,更要力求表现自己的“异”,也就是说构思立意要善于求异,人云亦云那是八哥都会做的事,怎么能让别人喜欢呢?“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来”,这才是我们作文训练的目标。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学生有了创新能力,作文才能更有活力。比如对于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思考表达,就会赋予它们不同的寓意,就可以表现出不同的主题。比如说雪,我们既可以赞美它的洁白无瑕、冰清玉洁,赞美它滋润万物、无私奉献的精神,又可以鞭挞它的虚伪懦弱,以洁白的外衣掩饰世间的丑恶,等等;春蚕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千古传颂,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它的“作茧自缚”。这样的训练会让学生的作文不落俗套,富有新意。这样训练才是有意义的。

(三)注重习作训练的计划性,让学生善于说真话,抒真情。

首先,在开学前,教师就应该对本学期的作文训练作出计划,精心编排,切忌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师要尽量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文题,让学生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