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欧阳询的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唐代着名书法家欧阳询在一次骑马外出郊游时,偶然发现了晋代大书法家索靖手迹的碑刻,便立刻下马来看了一会儿。看完了觉得索靖的字很平常,没什么惊人之处。
他牵着马刚离开石碑不远,又不放心地回来看了一遍,这一次他觉得字还写得不错,有自己的风格,算得上是一位书法家。
等到他骑着马走了好一段路的时候,觉得石碑上的字似乎还没看够,于是他策马扬鞭又赶回来,仔细地欣赏起石碑上的字体来。这一次他越看越痴迷,深深地被索靖的书法所折服,在石碑前一坐就是三天三夜,依然还不肯离去。
哲理点拨:很多事情仅凭一眼是很难看出个子午寅丑的,只有反复地审视和琢磨后你才能得到真实的体会。所以,对于自己尚未熟知的人或事物,不要过早地做出自己的评判或论断,这样得出的结果即使正确,也会有所偏差的。
2、霸王别姬
虞姬常随项羽出征,楚汉相争后期,项羽趋于败局,于公元前202年,被汉军围困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兵少粮尽,夜闻四面楚歌,哀大势已去,面对虞姬,在营帐中酌酒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词苍凉悲壮,情思缱绻悱恻,史称《垓下歌》。
此际,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竟也流露出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哀叹。随侍在侧的虞姬,怆然拔剑起舞,并以歌和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史称《复垓下歌》或《和垓下歌》)歌罢自刎,以断项羽后顾之私情,激项羽奋战之斗志,希冀胜利突围。死后葬于垓下。
3、屈原投江
楚国都城郢都被秦国占领的消息传来,屈原心丧若死。屈原披头散发地游荡到了江边,他在汩罗江边一边吟唱着诗歌一边行走。有一个在江边打渔的渔夫看到屈原形容憔悴,身如枯槁,于是好奇地问他:“您不是屈原大夫吗?为什么衣冠不整的来这里?发生什么事了吗?”
屈原回答道:“众人皆醉我独醒,整个朝堂都是昏庸不堪的,只有我一个人是清白的。他们不愿听见正确的声音,所以我被流放到这里了啊。”
渔夫追问说:“我听说古时候的圣人,外界的事物不能影响束缚他,他融入世俗之中随着世俗的变动而变化。如果朝堂之上都是昏聩不智之人,为什么不隐于众人而要出来反对所有人呢,为什么不随波逐流呢?为什么一定要洁身于淤泥之中,显耀于污秽之上,却使得自己遭受不应该承受的流放呢?”
屈原正色道:“我们都知道,刚清洗过头发的人戴上冠帽之前一定要拍去冠帽上的灰尘,刚刚沐浴的人要穿清洗过的衣裳。谁会忍受自己的清白的身躯蒙受尘土的污染呢?
在我国浩瀚如海的历史长河中,汉字就如一串串璀璨的珍珠,给这条历史长河增添了一分亮丽,并闪耀于世界之林。
汉字,神奇而有趣,古老而丰富,又充满着活力。我曾看到过这样一段对汉字的感悟:精灵般的内心、风情万种的外形、深邃的岁月、历史的温度、生命的气息。读了这段话,不仅使我最初对汉字的理解升华成了一种爱,也使我有了自己对汉字的一种有趣的感受:一个象形字,就是一幅画;一个会意字,就是一段故事;一个指事字,图文并茂;一个形声字,音像具备。其实,汉字有时就像是一位少女,在不同的时光绽放出不同的美丽;或是一位少年,散发着特有的阳刚之气。
书法是汉字中一门独特的艺术。不知为什么,我对书法情有独钟,也许是受曾祖父的熏陶。我的曾祖父对书法有着很深的造诣,小时候看他写毛笔字,让我对书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国书法源远流长,有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生活经历,个性特征,以及审美观的不同,写出的字的形态特征也就不同。王羲之的字清新端秀、妍美流畅,有天下第一行草之称。顾真卿古朴有力、巧拙并用,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还有欧阳询、苏轼、米芾、赵孟?等也都是各创一体的书法家,有的婉若游龙,有的连绵飞动,有的俊迈刚劲,真是各具特长,风格多样。
世界著名艺术大师毕加索说过:“如果我在中国,不会是位画家,但肯定是位书法家。”可见,汉字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以及书法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书法源于汉字,而汉字的美又体现于书法,她因书法而更神奇更有趣,让我们一起从汉字书法中去寻找知识的灵感吧!
请记住本站网址 作文库
关键词:语文 教学 写字 学习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字交流的转变等原因,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书写较乱、提笔忘字等现象,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呈下降趋势。这不是简单的个性化的小问题,实质上是关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追求以及教育成败的大问题。
中国汉字和埃及的古书字、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并称为三大古文字。时至今日,唯有中国汉字生生不息,堪称世界文化奇迹。自仓颉造字以来,汉字就承载着传播文明的重任,继而由其实用性产生了汉字的另一个功能——欣赏功能,于是相继诞生了众多书法家,如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赵孟頫等。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曾说过:“中国人要写好中国字,并不因为要人人成为书法家,而是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将“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从小学一直延伸到初中阶段,贯穿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提出具体要求: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附录里,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先后安排了当代优秀硬笔书法作品和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毛笔书法作品,以供学生临摹和欣赏。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教材,其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安排都体现了教育专家和国家对大力提高学生写字质量的决心。
长期以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写字能力的培养。甚至有的教师认为指导写字是小学教师的事情,和现阶段没关系,或者有的地方课表中安排了写字课,但由于升学考试的科目多,写字课也被挤占了,形同虚设,学生的写字得不到指导。目前,初中学生的书写存在以下问题:一书写随意、字迹潦草。据我统计,能够书写字迹工整、清楚、规范的学生,仅仅占到在校生的五分之一。更可悲的是,有的男学生写得龙飞凤舞,自己写的字一转头就不认识了。二随意简化汉字、生造汉字、使用别字。我在教育一线多年,发现不少学生在书写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自造字、错别字,这虽然显示出学生语文功底浅,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识字和写字教育的程度不够,识字重要,写字更重要。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切实加强写字教学,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呢?
一、提高广大师生对写字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教师要对写字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位。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不少教师认为电脑无所不能,键盘打字代替了手工写字,方便快捷,练字很没必要。于是,教师的写字意识被淡化了。我曾多次观摩市县级的语文公开课,发现课件演示完全代替了教师的板书示范。调查结果也显示,百分之九十的语文教师自己都不能写一手工整规范、潇洒漂亮的汉字,怎样能指导学生写好汉字?另外,教师对写字的要求还很低,对目标的理解存在误区,仅仅满足于学生不写错别字就可以了,而忽视了还要把字写好、写美观的要求。所以,语文教师必须正视现实,提高认识,给学生做好榜样示范。
其次,让学生理解锻炼写字是人格塑造的需要。古人云:“字如其人。”这虽然有些偏颇,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写字的重要性。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那些从小就坚持认真写字并持之以恒的学生,往往都有做事认真、仔细、能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容易形成良好的人格。而那些写字马虎潦草的学生,往往学习习惯比较差,进取心不够强。由此看来,认真写字练字,不仅是学习的需要,更是对学习习惯养成、意志品质、性格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写字的积极性
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古今名家的优秀作品,体验作者的用笔及作品的形式美、意境美、神韵美,如有的金戈铁马苍劲有力,有的如行云流水轻盈舒展,有的清秀隽永、圆润有致。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激发了学习写字的热情,使学生乐于学习写字。另外,在书写练习的同时,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书法家有趣的故事轶闻,如王羲之“吃墨汁”等,无疑对学习有很大激励作用,古今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可以极大增强学生练字的决心和信心。
三、选取自己喜欢的字帖,强化训练
古人云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无论学习硬笔书法还是毛笔书法,都应选择优秀的名家名帖作为临摹的范本,这样学生才不会走弯路,浪费时间和精力。如硬笔字帖可向学生推荐当代名家吴玉生、丁永康等作品,毛笔字帖可向学生推荐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等大家的字帖。学生一旦选择好字帖,就不要经常更换,要坚持临习,反复揣摩,这样才会逐步提高。
四、关注方法技能的指导
教师结合学生练字的实际情况,具体给出指导意见。首先纠正学生的执笔方法和写字的姿势。其次,指导汉字的笔画的写法和结构特点。笔画好像人的五官,结构好像五官的摆布,哪一点掌握不好也会影响字的美观。让学生学会读帖,读帖不是出声地读,而是认真观察和分析字帖中字的结构特点,如有的疏可走马,有的密不容针,有的避让,有的呼应等,让学生懂得其中的美学原理,会归类整理,触类旁通,能举一反三,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把握写字的机会,以学促写,以写促学,写学相长
练字就是为学习服务的,初中生在写任何一科作业时,都是在练字,不要急于赶作业,写得不认真,甚至潦草应付,字迹难辨。语文教师要协调各科教师认真监督作业的书面完成质量,防止练字和作业两张皮,练归练,作业归作业。学生必须树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让学生知道一拿起笔来就要把它当成一次练字的机会,要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笔一画认真写,只要持之以恒,字就能写得既迅速又美观。
六、营造氛围,倡导认真写字的风气
班级内可以每周举行一次作业展览,选出优秀作品进行班级之间的竞赛,学校定期将优秀作品张贴在橱窗内进行展览。我们还可以举行手抄报、黑板报等多种形式的比赛,给优胜者进行隆重的表彰。每逢重大庆典或春节等节日,我们应不失时机地组织部分爱好者,义务给敬老院、孤寡老人写标语、春联,还可以让学生给自己的父母亲朋制作贺卡,展示自己的写字成果,争取得到社会的认可,掀起争相学习写好字的。
人的生存状态与生命质量是电视传播的主要内容,而人的个性魅力又赋予电视传播以真正的美感与灵魂,这正是电视传播的人性化特征。
友人笑谈这是一个沟通的年代。保险经纪人会与你“共享一个财富的秘密”,人力资源经理会不断告诫你“有效沟通”将决定你是否成功过完此生。扭开电视开关,原先播音台的位置,尽数都换成了圆圈沙发。
人们从内心深处渴望沟通。电视传播以人为核心,在传播中突出人的个性,以生活为切入点,真实记录现实生活的流程,对现实世界保持不间断地记录,营造人们可以参与其中的社会交往空间,电视传播是人性化、生活化和参与性的传播,因此电视传播具有鲜明的人际传播特征。
人是传播的主体,对人的关注已经成为电视传播中最重要的因素。业界曾经对电视新闻报道总结出切实可行的几句话,“新闻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个性化”,也就是将报道的最终落点放在事件中人的身上,讲述一个与人性相关的故事。
“面对面”在2003年1月25日播出了《刘子亮:直面“艾滋”》,这是“面对面”开播后的第三期节目。举一段访谈中的例子――
记者:一夜之间没人理了,这种变化明显吗?
刘子亮:太明显了,有些人就说,怎么不把刘子亮抓起来,要是刮一阵风,我们村不就完了吗?
记者:刮一阵风就完了,刮一阵风怎么就完了呢?
刘子亮:他好像是说空气也会传染。比方说我从这过去,你从那边过来,看到我以后,你本身是往这儿看的,马上就往东,站在这里,等着我过去以后,你再过来走你的路,就给我让道,就那样怕我。
记者:那时候你心里的感受呢?
刘子亮:我真想搂住,抱住他们。
记者:你为什么想着要去搂他们,抱他们?
刘子亮:我脸上挂不住,我心里挺苦恼的,挺可恨,我有这么可怕吗?我是个――
人啊!
记者:那个时候是不是心里头有一点怨恨?
刘子亮:我不(只)是怨恨,几乎泪都要出来了。
记者:委屈?
刘子亮:嗯。
当刘子亮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忍不住想要流泪,但是他又不想让摄像机镜头拍下来,于是他起身离开了座位,留给摄像机镜头的是空空的座位后面一堵厚实的围墙。①
该期收视率达到1.62(此前两期节目收视率分别为0.51和0.94),我们相信这是源于观众对于节目的认可。宏观来说,该期节目的选题和策划都是统领在艾滋病这个全球性重大问题之下,但从具体的电视节目表现形式上看,节目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可归功于创作人员对于刘子亮这个新闻人物非常个性化的心理和生存状态的刻画展现。
朱羽君教授曾经指出:“电影电视画面是直接以人为表现对象的,画面的美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人。人的外貌及心灵,人的形体动作、身姿形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与自然的交往,以及人的生活经历,画面在展示这一切时,获得了真正的美感,获得灵魂。在电视画面中,永远的真正的主角是人。”②人的生存状态与生命质量是电视传播的主要内容,而人的个性魅力又赋予电视传播以真正的美感与灵魂,这正是电视传播的人性化特征。
注释
①王志、耿志民、欧阳询:《面对面》,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页。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字形美观大方,棱角分明。小学低段孩子,需要教师多多引导,方能认清字形,学到一些提高写字技巧的有效方法。在“学习———实践———总结”的过程中,提高写字的能力。因此,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只就写字习惯的养成、方法与技巧,轻浅谈之,与同仁商榷。
第一、激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动力!”任何一种技能的学习与获得,都离不开兴趣。兴趣是学生能持之以恒写字的动力。对小学生来说,写字相对乏味,那怎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写字兴趣呢?A、故事激趣法。根据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给学生讲古代书法家的故事。他们勤学苦练、献身书法艺术的精神感染学生,激发写字兴趣。比如王羲之几年如一日,一池清水变墨池的故事;唐代欧阳询坐卧于石碑前临摹比划三天三夜的故事;苏轼故居“墨池”的来历;宋黄庭坚“观浆悟笔法”的故事;唐郑虔“以柿叶练字”的故事;颜真卿拜师等感人的故事。从而让学生了解热爱祖国古老的书法艺术,更激发了学生立志写好字的愿望和兴趣。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趣无味者无所成”,趣从心生,故能坚持到底把字写好,写得不停不休。B、比较激趣法。自我比较、小组比较、全班比较、年级比较、全校性比较,针对儿童好胜心强,让他们互比互学,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保持对写字的趣味感。C、榜样激趣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生中立榜样,让他们起带头作用,起到“抓榜样,带全部”的作用。另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自己就是最好的榜样,时刻用自己的写字习惯和书法作品与学生交流比评,让学生兴味无穷,你追我赶,生动活泼地把字写好。D、评价激趣法。批改作业灵活多样,符号变化多端,让学生赏心悦目,激发兴趣,多表扬少批评,善意幽默的“谎言”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幅良药。只要能“骗”得孩子们高兴,“骗”得孩子们一手好字,何乐而不为呢?E、活动激趣法。定期举办书法比赛、书法展评,让学生有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只有亮出自己,才能被人欣赏。定期展示学生的作业、试卷、练习册、书法等,推出“小小书法家”。利用各种节日举办不同的活动,让学生才华尽展,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写好字、练书法的热情和兴趣。
第二、在练字上下功夫。
“只要功夫深,提杵磨成针。”要想写好字,有兴趣固然重要,但下苦功夫也不可缺少,万事贵在坚持到底。“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如果要把写字进行到底,还必须做到“三法”———A、练“眼”法,看字。仔细观察字的结构,体会字的姿态韵味(高低、宽窄、斜正等),从整体到局部(笔画、位置、长短、角度的变化等),做到“胸有成字”,达到“意在笔先行”,写起字来就得心应手,不会出错。B、练“手”法。注意“三个一”的写字习惯,让学生背诵“三个一”,边背边做,师巡查指导。学生临写、仿写时,握稳笔,找准落笔点,行笔时,注意手的力度,轻重适中,长细时轻,短粗笔重,把握好提收顿笔时手的握笔方法,这样的手法字形美观方正,令人心悦之意。C、练“心”法。写好字后要用心总结,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见到形近字时,写得正确、姿态优美,掌握了心法,就能达到精益求精,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练字还要做到“三结合”,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课内外结合,专练与平时结合,学用结合,让学生懂得“提笔就是练字”,时刻把写字方法和技巧运用于写字中,同时要严格要求学生,“教不严,师之惰”,让学生自由书法,办手抄报、板报等,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字一定会写得端正匀称、整齐美观、大方整洁,注意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只有达到“受人之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境界,学生的良好习惯才会养成,写字技巧才会提高。写字来源于生活,让之回到生活中去,增强自立自信、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一笔一画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以达到字如其人之境界。下面是我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写字歌》以同仁共勉。
写字歌
炎黄子孙古老文明历史悠久
汉字书写字如其人堂堂正正
身要坐直纸张方正笔杆拿稳
头正脚平运力均匀方能成字
心平气和态度认真持之以恒
三个一好眼书一尺手笔一寸
胸桌一拳横平竖直撇开捺放
点有多样勾提放正顿收有力
一、在写字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的文字——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从最初的甲骨文、石鼓文,发展到篆书、隶书,再到日后的草书、行书、楷书;在这浩瀚长河中,涌现出许许多多令后人景仰的大家,有钟繇、王氏父子、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等。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是陌生的,因为这不是书本上的,而教师对此进行介绍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内容,吸引学生。在最初的写字课上,我向学生介绍了甲骨文,学生听了课都说古人了不起,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说要把字写好超过古人。在这样一种气氛中跟学生讲解笔画、方法,效果明显有提高,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学写字,写好字是发扬祖国文化传统,对祖国的文化更加热爱。
二、在写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
学习写字,要把字写好是一个长期工程,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在学习过程中,能不能坚持勤学苦练,是决定能否成功的关键。事实上,在练字时从学生的表现便可看出他是否有恒心,有毅力,要练好字,必须要求学生具有做事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这样的意志品质从哪里来呢?当然也是可以在写字教学中慢慢培养的。书法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学书故事,比如“墨池”、“笔冢”,这些故事可以触动学生,尤其当他们练了字花了时间发现进步不大时,教师可以在课上练字时讲一进这些故事,既有知识性,也有趣味性,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积极性,一方面也是提醒学生注意。在潜移默化中督促他养成这样的意志品质。我们班有几位同学基础较差,尽管花了工夫,却总不见长进,自己也有些泄气了,见此情景,我没有对他们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拿了本有书法家学书的故事的书给他们相互阅读,让他们自己寻找答案,果然,他们很快想通了。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如果注意培养学生“持之以恒”、“不畏困难”的意志品质,这些好的品质同样可以促进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
三、在写字教学中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关键词】信息技术,激发兴趣,规范书写
“写字是小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写字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工作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许多小学的写字教学还处于无序的状况,绝大部分小学生的书写还是非常的不规范。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爱玩好动,如果让他们静下心来一味地进行书写的操练,难免单调乏味,这样往往会导致许多孩子只是记住笔画,而不愿意深入书写练习。那么如何让学生掌握好这一书面交流工具呢?几年来我校在大力开展写字育人活动的教育实践中,在《信息技术与写字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的指引及研究下,探索出以下几种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1.依托信息技术,激发写字兴趣
写好汉字,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扎扎实实,毫不松懈地坚持,需要有一个较长的时间严格训练。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是最好老师”,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就能使枯燥乏味的机械练习变得形象生动,孩子们就会把写字当做一种乐趣,使学生写字训练变被动为主动。怎样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呢?依托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正是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之一。
1.1 借助动画故事,激发写字兴趣。
动画故事对孩子们来说是最具吸引力的,我国泱泱几千年的书法史上,勤于练字的故事还是比较多的,像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三国时钟繇抱犊入山学书的故事,欧阳修平沙练字、怀素“秃笔成冢”、“蕉叶作纸”的故事等,教师在写字课前可以收集、整理有关写字的文字、图象、声音等相关资料素材,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制作出生动有趣的画面,变静为动,借助声音、图像,让学生在了解古代书法家的同时,感受古人在练字中体现出的刻苦与勤奋,从而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以动画故事为切入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通过全校二十个班级的写字教育实践,每个班级约有80%以上的学生对写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见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对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
1.2 欣赏名家书法,激发练字兴趣。
历代书法名家的书帖比较多,特色显著,风格各异。然而小学生却很难发现这些书帖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去帮助学生分析、去欣赏、去发现。利用多媒体有重点地选择一些碑贴,如颜真卿的《勤礼碑》、柳公权的《玄秘塔》、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等,做成幻灯片,为学生讲解他们各自的风格、影响,让学生在比较中欣赏,在欣赏中比较,感受书法线条的美、结构的美、形体的美、意韵的美,让学生明白中国书法是我国几千年来灿烂文化的结晶与瑰宝,同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把国际友人对中国书法的赞美,把知名人士对中国书法的论述讲给孩子们听,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也给他们很大的激励,使他们在心灵上得到震撼。使学生感受到书法的魅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激起学生模仿的欲望,激发了写字的兴趣。
1.3 通过音乐渲染,提高练字兴趣。
鲁迅先生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借助音乐的渲染,更能够将书法的韵味体现出来。因此,在写字教学中,把音乐和写字结合起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如在上课前,首先播放轻松明快的音乐或儿歌,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迅速进入角色。在“练字”环节中,播放一些舒缓的轻音乐,让学生感受情景。我校通过几年来坚持在学生练字的过程中播放轻音乐,使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练习书法,在欣赏音乐与书法的同时,感受书法的韵味。近年来,我校在微型写字课上,通过校园广播播放音乐,借助音乐的渲染,大大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和愿望。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介入,把学生带到一个崭新的视听氛围之中,激发了学生练字的兴趣,令枯燥的汉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2.依托信息技术,规范书写方法
“字如其人”、“练字可以修身养性”,写好字,不仅是关系到学生掌握知识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小学生未来走上社会的“脸面”问题。它不仅是打好学生人生底色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需要。而依托信息技术,对规范学生书写的方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良好习惯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意义。
2.1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指导观察与书写。
小学生的知觉常表现得较笼统,不容易发现事物的特征及事物间的联系,在认字形中,往往因观察不仔细而发生增减笔画,颠倒结构等错误。因此,依托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是至关重要的。此时,教师将学生认知过程中,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做成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笔画和结构,清晰地感知字形;通过分析、比较,准确地认知字形;注意字形特点及形近字的细微区别,牢固地记忆字形。同时多媒体课件对字形要点概括总结,对笔顺笔画的书写通过笔画变红进行提示,引起学生注意。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欣赏名家书法的美,让学生得到正确的引导以及美的熏陶。如教师介绍名帖,学生认真“读帖”,借此让学生去观察欣赏美、发现美从而让他们表达美。学生对美的发现,将会转变其思想品质,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
2.2 利用信息技术优势,规范书写姿势。
写字教学中,教师除了示范如何执笔、起笔、运笔姿势、坐姿外,还需要示范书写,但教师示范技能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练字效果的质量。所以用动画代替示范技能水平略差的教师将有助于提高整个写字教学的质量。利用信息技术使抽象的起笔、收笔直观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这样做让学生看得清晰、完整。使学生一开始学写字就有规可循,便于学生养成规范的写字习惯。如,教师在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姿势的时候,可以事先搜集学生坐姿、执笔、运笔等相关图片,做成课件,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演示,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通过我校的实践及课题的研究,将信息技术与写字教学整合,不仅革新了传统的写字教学模式,而且激发了学生的书写兴趣,规范了学生的书写方法,促进了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提高了学生写字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 倪孔咏.《怎样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网络文章.
元宵赏灯的习俗始于东汉时代,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人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汉文帝定名元宵节
元宵节是汉文帝刘恒上台后,为了庆祝消灭诸吕、恢复刘姓执政而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的。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二个儿子,他当了皇帝,深感创造太平盛世不容易,就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日定为庆祝性节日,元宵就是元夜、元夕,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定为元宵节合乎人们的愿望,也让人感到吉祥如意。这一夜京城不实行霄禁,百姓可以自由上街观灯游玩。
汉武帝提倡放灯
相传汉武帝曾经久病不愈,请一个道士来下神。天上太一神(泰一神、太乙神)回应说,武帝的病不久就会好,愿在甘泉宫相会。不久武帝果然痊愈,心中大喜,便下令在甘泉宫建造太一坛,并于正月上辛日夜间大张灯火进行感谢祭祀,通宵达旦,盛况空前。这在司马迁《史记》、唐代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四中都有记载。后把上辛日改到正月十五夜,使元宵花灯燃放成为一大特色的真正开始。
元宵节的习俗吃汤圆
元宵节传统食俗为吃元宵,意味团圆、吉祥,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不管南方北方,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都要合家团聚吃元宵。“元宵”这种食品名称,出现于宋末元初,是因为人们习惯在上元节之夜吃它的缘故。元宵又叫“圆宵”、“圆子”,南方常叫“汤圆”、“水圆”,宋人因见其煮熟后浮于水中,称之为“浮圆子”。南宋周必大《平国续稿》记云:“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比……”《岁时杂记》曰:“煮糯为丸,糖为噪,谓之圆子。”其制法是以各色果饵和蜜糖为馅,用糯米粉团包裹起来搓成圆球,置水中煮熟而食。圆子与耍狮、舞龙的球一样是月亮的象征物,食圆子含有祭月、赏月的意味。同时,元宵圆子跟中秋之月饼一样,含有家人团圆的意味。周必大《元宵浮圆子》诗云:“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1913年,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似于己不利,便下令改元宵为“汤圆”,沿用至今。元宵的品种和吃法。北宋下在烧沸的水中,配以白糖、蜜枣、桂花、桂圆等物。南宋时开始有了中间包糖的“乳糖圆子”,。其后,元宵馅又有甜、咸之分。桂花、果仁、芝麻等制作;咸馅多为荤馅,单包肉或肉蔬合包。元宵大多以水煮食,但也有油炸食用的,《卢氏杂说》里的“油炸追子”其实就是一种油炸元宵。今天,元宵的吃法就更加丰富了,不少人甚至开始了中西结合吃法,比如巧克力就已成为元宵馅之一。
闹花灯
闹花灯是元宵节日庆典规模最大、喜庆气氛最浓的一种习俗。民谚云:“三十(指除夕日)的火,十五(指元宵)的灯。”它有最浓厚的游乐色彩,故称闹元宵。其主要内容在灯,故又称灯节。
隋唐灯节极盛,一般从十三“上灯”开始,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八日为“落灯”。据唐人郑处晦《明皇杂录》载:“上在东都,遇正月望夜,移仗上阳宫,大陈灯影,设庭燎,自禁中至于殿庭,皆设蜡烛,连属不绝,时有方都匠毛顺巧思,结创缯彩为灯楼十二间,高一百五十尺,悬珠玉金银,微风一至,铿然成韵。其灯为龙凤虎豹之状。”另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韩夫人(杨贵妃二姐)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盛况可见一斑。
元宵节的民间故事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