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勾股定理小论文

勾股定理小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勾股定理小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勾股定理小论文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期我继续授八(二)班数学,本班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不少同学基础很差,问题较严重。在上学期镇组织的期末统考中,本班数学只是位列中上游,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师生需加倍努力,补缺补差,注重方法,夯实基础。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本章是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展开的,是算术平方根概念的抽象与扩展。本章的重点是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算,难点是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的合理性。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如两个锐角互余,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也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且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介绍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第二节介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及几种特殊的四边形,通过对图形的操作或度量,让学生直观认识图形的性质,通过逆命题的猜想、操作验证和逻辑推理的证明等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几种图形的判定方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函数的基本知识,以及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和简单应用。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揭示了现实世界中数量相互依存和变化的实质,是刻画和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模型。本章是学习函数的入门,也是进一步学习函数的基础。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缩小两极分化,尽力使后进生能迎头赶上,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3、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这些习惯包括①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包括作业前清理好桌面,作业后认真检查;②预习的习惯;③认真看批改后的作业并及时更正的习惯;④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⑤在书上作精要笔记的习惯;⑥妥善保管书籍资料和学习用品的习惯;⑦认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

初二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二)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年级(9)、(10)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八年级的数学教学任务非常重,既要完成新课的教学任务,又要复习初一数学知识。同时要补差补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所以在制定八年级的教学计划时,一定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同时把握好教学进度。

一、学情分析

通过对上学期几次检测分析,发现这一级的学生存在很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平时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对学习数学兴趣浓厚。另一方面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数学已经落下许多知识,部分学生已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中考成绩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题答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了解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的感念,理解轴对称的基本性质;会利用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掌握整式的乘除和因式分解的运算。熟练掌握分式运算。知道样本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及中位数、众数。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一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本章是在学习了线段、角、平行线、三角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的一些性质,主要内容是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的感念,理解轴对称的基本性质;会利用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

第二章《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是初一的整式的乘法的一个延续,主要内容有整式的乘法、乘法公式、因式分解。学好本章的运算性质是学好本章内容的基础。本章难点是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关系和相互的转化,重点是乘法公式。第三章《分式》是在学习整式的基础上来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分式运算、分式的化简,这部分内容对以后的方程、函数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四章《样本与估计》本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及中位数、众数,为以后学习统计初步打下了基础。

第五章《实数》主要内容是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应用,通过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到勾股定理,同时还介绍了一种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最后介绍了勾股定理的应用。重点是勾股定理,难点是勾股定理的应用。这又学习了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了伏笔。第六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主要内容就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为以后的一次函数和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三者的关系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探究条件。

五、教学措施

1、精心备课,设置好每个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深入浅出,帮助学生理解各个知识点,突出重点,讲透难点。

2、加强对学生课后的辅导,尤其是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基础知识的辅导,提高他们的解题作答能力和正确率。

3、精心组织单元测试,认真分析试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对其中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集中进行分析与讲解,力求透彻。对于少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辅导,突破难点。

4、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初二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三)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两班比较,83班优生多一些,但后进面却较大,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84班学生单纯,有大多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 平 行线是在七年级上第七章提出平行线的概念、画法后的延续,这章将继续学习平行线的有关判定和性质;教学时把握证明难度,避免概念超前,加强形的建模。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说理的过程仍以填空为主,注意避免综合性较强的说理出现。

2、要避免证明、命题、定理、公理等词的口头出现,课本是以判定方法、性质、结论来描述。

3、要注重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情景抽象为相交线、平行线等数学图形的建模过程。

4、还应注意画图、探究性题的教学。另外对教材中

(1)P8 例2出现了添辅助线的说明方法,教师需根据实际情况,不要作深入展开,

(2)P20 第5题:不是很明确其意图。

第二章 特殊三角形是在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基础知识和全等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进一步熟练几何符号语言的表达、书写;教学时要控制证明的综合难度,侧重计算与形状的判定。本节与以往教材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1、加强了对等边三角形的学习要求;

2、强化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

3、淡化了30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

4、P28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说明、P36 例3,教师可简单提出辅助线的作法、作用、要求,但不要藉此来提高难度。

5、可以在勾股定理的知识上,让学生去研究探讨,增强数学人文性教育。另外教材中的

(1)P24—4、5两题的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教师要作提示、作小结;

(2)教师最好还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30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

(3)勾股定理这节中出现了不少“定理”一词,是否在教学时可改。

第三章 直 棱柱是从七年级上册提出立体图形概念后第一次对立体图形的研究,与原浙江版义务教材相比,是较新的一章(原教材有立体图形直观图的画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也是为高中阶段立体几何中棱柱的学习做准备;教学时要借助实物、课件的展示,逐步构建空间想象基础能力,教材重点落在两处:

1、直棱柱特征及表面展开图2、画三视图,关键要理解“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法则。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1)充分利用实物、课件、实际动手操作等途径,使学生能慢慢的在实物与空间想象之间找到一些转换的经验,

2、在教学时对解答过程、说理过程不作过高的要求,避免过高的严密的要求挫伤学生学习本章的积极性。

第四章 样本与数据分析是在学习了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收集与图表的基础上,对科学取样、数据分析、合理化决策的研究学习,是实用性较强的一章;教材以生活现象为导入背景,以解决问题为达成目标,教学应注意

(1)避免对样本、总体、个体的定性的描述;

(2)增加了对某一事件研究抽样与普查的方法选择;

(3)加强了对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这些数据处理方法的决策判断,

第五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在掌握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及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学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以及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应用题;教学时应注重与方程、等式的迁移类比,发挥数轴工具性,建立数形结合分析问题的习惯

第六章 图形与坐标是函数知识学习的开始,与老教材比较也是较新的一章,重在突出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与运用,其中也有一部分知识与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图形和变换相关;教学时应重视场境模拟,降低坐标表达的抽象,侧重变换图形的坐标描述。 当然更应注意多利用实际场景图示,降低点的位置表达的抽象性,增加点与有序数对的对应性。

第七章 一次函数是在第六章建立直角坐标系后通过对实际生活中变量间变化关系的刻画,侧重了函数是刻画现实生活的又一数学模型。注重函数建模,降低函数抽象图形分析,融合方程、不等式、函数的统一,教学中应做到1、突出了函数是生活中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的刻画。很多问题是以实际生活背景为载体。

2、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教学顺序做了调整。

3、要加强函数基础知识的练习,要注重解题时从应用中来到应用中去的理念。要充分利用合作小组讨论,有足够形成建模的时间,切忌分析模式化,练习呈式化。

另外,本书的设计题(P95, P181)切合学生实际,容易操作,要好好利用,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题学习P181-182《怎样选择较优方案》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建议作为一堂较重要的方程、不等式、函数综合应用课来讲。

三、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民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勾股定理小论文范文第2篇

教师设计实践活动一般要从紧密联系教材和学生生活来考虑,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 动手做的实践活动

动手实践是新课改所提倡的学生学习方式之一。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其实就是让学生感悟知识、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例如,在教学“截一个几何体”时,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从不同的角度去切割正方体、圆柱体等,从而观察并体会到不同截法所产生的不同截面,再结合动画演示,老师只要稍加指点,学生便可以清楚理解和掌握,使学生不再对所学的知识死记硬背;在教学“变化的鱼”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将坐标不断变化过后的图形一一绘制出来,然后对比并观察图形的形状和位置有何变化,从而抽象出坐标变换与图形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学习“正方体的展开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1)剪一剪----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解决下面的问题:沿着棱将正方体剪开,你能法得到哪些平面图形?与同伴交流,让学生将各自得到的图形贴到黑板上(重复不再入选);(2)归归类----引导学生将十一种不同类型的展开图进行分类;(3)再思考----为什么同样的正方体能展成这么多种平面展开图?你是怎么做的?刚才的分类完整吗?你是怎么考虑的?让学生在体验探索过程的数学活动中,经历“做好数学的过程”。

这些教学活动的设计改变了以往的简单化的学习模式,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 游戏竞猜实践活动

数学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如果把它和游戏竞猜活动巧妙的结合起来,将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游戏公平吗”一课时,开展小小的课内游戏:我宣布游戏规则后,让学生三人一组,一人做甲,一人做乙,另一个人记录和监督,体验转转盘、掷立方体、摸球等游戏过程,并要求在游戏结束后,思考游戏为什么不公平或者为什么是公平的?怎样才能保证获胜?有什么技巧?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然后让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与同桌一起做游戏,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在游戏时学生积极思考,紧张探索,接着又是热烈的讨论。

最后我请同学代表到讲台上发言,这位同学的发言十分精彩,大家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 十分到位,在活动中知识得到了内化,思维得到了碰撞,能力得到了提高,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 时间测量实践活动

听到的终会忘掉、看到的才能记住、亲身体验过的才会理解和运用。因此,要加强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学完了“利用全等三角形测量距离”一节,可以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组实践测量一下学校内两个花坛之间两端的距离及两幢教学楼两端的距离;“垂线段最短”性质学完了,利用体育活动时间让学生跳远,并测出自己的跳远成绩:

四、 小课题研究实践活动

在这个信息时代,学会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愈来愈显得重要,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问题抽象出来,转换成数学问题设计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了一次函数知识后,让同学们去调查、整理两大移动电信公司资费标准情况,以及其它有关电信资费的信息,并在课后研究:‘请根据你父母使用手机的实际情况,用你学过的函数知识给你的父母设计一种合算的通信业务,并推荐套餐方’;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后,可以就‘吸烟的危害’进行研究,先分组通过问卷等形式展开调查,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后,撰写小报告,并对调查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跟合理性的建议。

《标准》指出课题学习要“更多的把数学与社会生活和其他学科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不同数学知识以及数学与外界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课题的确定还可以从与数学相关联的学科问题中选取,比如,学习“黄金分割”之后,展开黄金分割与音乐、美术关系的研究。

五、 数学主题阅读实践活动

勾股定理小论文范文第3篇

2009级全年级人数为121人,XX年年下期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平均分为××分,总体来看,成绩在前面的基础上还有所倒退。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年级已经完成了两极分化,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几何中,由于缺少三角形全等与勾股定理的相应知识,学生在推理上的思维训练有所缺陷,学生对四边形中的相应的数量关系缺少更深入的认识。对很多孩子来说,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代数上现行的教材降低了孩子们在计算上的难度,对于一些较简单的计算题,讲解新课时,能又快又好的进行计算,但时间一长,学生又忘得快,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在广泛的深入的理解基础上使知识在各个方面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是最不容易忘记的,但现在的要求中,学生在这方面还是有所缺失的。在知识上学生对不等式、整式的乘法、公式、机会、平移与旋转、四边形的学习,对孩子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也会这一学期孩子们在代数中无理数与实数的学习,对数的认识上一个台阶,函数的学习,比例与相似,也会使孩子们在数学的认识上来一个飞跃,前面的学习为这一期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最令担心的是班级中的差生的学习,无论如何要尽可能的使他们跟上班级体整体前进的步伐。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有所进步,前一学期鼓动孩子们去买自己喜欢的参考书,通过自己的努力,一部分孩子的数学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本学期也要继续鼓励有条件的孩子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使孩子们在这个初中阶段这个最重要的一年:初二,还剩下一期的时间里能更上一层楼。更多的希望他们能买买有趣的课外读物。本学期中,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本学期中,要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孩子们讲讲有关新概念几何,用面积来证题的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前一学期由于在实验不向学生布置作业,学生课外的活动多了,孩子们长得更结实了,是令人高兴的,这也带来了负面的作用,就是来自老师的任务少了,学生的自觉性降低了,学习的风气有所淡化,是本学期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前一学期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与不布置作业有一定的关系,我也在反思自己,是不是由于自己的懒惰,给自己的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自己是在进行实验,自己是在探索而进行开脱,实际上上期比以前更忙碌了,是没有偷懒的,但不能因为自己的实验与探索而让孩子一生的成长而受到不良影响。因此本学期务必完成自己的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德育因素,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 数的开方 本章主要学习平方根与立方根,二次根式的概念与四则混合运算,实数与数轴及其相关知识。这一章是孩子们初中学习的一个里程碑,他们要从有理数进入到无理数的领域,认识上将从有理数扩展到实数的范围,将进一步深化对数的认识,扩大学生的数学视野与界限,实数是后继学习内容的基础,直到复数的引入是学生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教材从实际问题出发,归纳出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进而展开根式的四则混合运算,接着前进到实数,完成对数系的扩充。本章的重点是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实数的概念。要教学中要学生充分去讨论与思考,归纳与总结,历经知识发展与运用过程中的坎坎坷坷,做到对概念的深刻掌握与运算的熟练进行,对一些要经常运用到的化简要在课堂让就要让孩子们掌握,不要寄希望于课外,否则会增加差生的人数。

第十七章 函数及其图像 本章的学习会带来学生在认识上的又一大飞跃,学生要从常量的学习中进入到变量的学习中,是继方程和不等式之后的深入学习,函数是刻画和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的数学模型,它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变量与函数、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的图像、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与探索和实践等。本章的重点是函数的定义(也是整个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与图像。其难点是函数定义的理解(这个理解的过程将一直延伸甚至大学),实际应用中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对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的应用,解决实际的应用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同时养成数形结合的思考形式和思考方法,代数式、方程、函数、图形、直角坐标系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互相解释、互相补充,对于整个中学数学的学习,愈往后,愈显出其重要性,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为数形结合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这一章的学习对中等与中等偏下的孩子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对知识的理解困难,对知识间的相互转换感到困难,比如由一次函数解析式迅速转换为其等价的图像,以及由函数图像迅速转换为其等价解析式,或者不能看到函数解析式就可以在头脑中建立这个图像。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学生多画图、多思考,适当的放慢教学进度。对知识要达到熟练的转换的程度,并且要求在课堂上掌握这些知识。 共3页,当前第1页1

第十八章 图形的相似 本章的学习将使得孩子们对几何的认识也来一个飞跃,以前学习主要是全等变换,无论轴对称还是中心对称,平移还是旋转,其本质是全等变换,对线段之间关系,大多数涉及两条线段的关系,进入这一章之后,很多时候要涉及到四条线段间的相互制约与和谐的关系,其证明题的难度显著增加,随着知识前进到圆后,其很多知识要都依赖于相似的基本理论,在平面几何的学习中,“相似是关键”。本章的重点是相似图形的性质与特征,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直角坐标系研究图表变换。难点是比例线段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其应用。要通过观察、测量、画图与推理等方法让学生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强调合情推理,给学生注入对称的思想(这里的对称非几何中的对称,是广义的对称),注重特征图形的使用,对知识的记忆注重图形的位置记忆,而非字母的记忆,这样能极大限度的缩短学生的学习时间,对比例式的变换要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这些工作要在课堂中解决。

第十九章 解直角三角形 本章是三角函数的基础,本章知识更直观的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是学生对数学知识认识的一个深化过程。本章的重点是勾股定理及其证明,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应用),难点是运用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对锐角三角函数的理解及其合理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本章的关键是熟记特殊的锐角三角形函数,熟练进行三角函数定义的变形及其应用,充分运用本章中的两个特征图形,能极大的缩短学生的学习时间,并能让孩子把知识掌握牢固。教学中即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理论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教学中要根据新课改的理念突出实践性与研究性,突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与过程。对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的应用尽量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第二十章 数据的整理和初步处理 本章是在前面学习统计与概率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选择合适的图表进行数据整理,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及其计算,理性分析机会大小。难点对选择好的图形准确的画出图形,方差的计算,机会大小的分析。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以学生合作探索活动为主。选取问题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使用计算器处理相关数据。

三、本期教学任务:

通过本期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上,学习平方根与立方根的相关知识,学习实数;掌握二次根式的计算或化简,初步理解函数的定义,掌握理解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与图像及其应用,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掌握比例线段,三角形相似,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其应用,解直角三角形,掌握数据的整理和初步处理中的相关内容。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在数学的认识与理解上应该要上一个台阶。在情感与态度上,通过本期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在民主、和谐、合作、探究、有序、分享发现快乐,感受学习的快乐。在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对知识的探究,经历发现知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道路上坎坎坷坷,达到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达到“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境界,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近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民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共3页,当前第2页2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10、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五、全期教学进度安排:

章节 课时 教学起止时间

第十六章 数的开方 4 第一周四~第二周三

第十七章 函数及其图像 25 第二周四~第五周一

第十三章 图形的相似 28 第五周二~第十周一

半期考试

第十四章 解直角三角形 24 第十周四~第十五周一

第十五章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14 第十五周二~第十七周二

勾股定理小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

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数学教学重教轻学,重灌轻导,重教学结论轻数学发展过程,学生往往缺乏自主的学习空间,缺乏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学生只是整齐划一地接受数学知识,唯书唯上,这样压抑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和自主学习的热情,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命活力。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做到语言幽默风趣;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同时要尊重学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这样,才能有利于个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古今中外成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要允许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特别是他们以自己的独特方式看待事物的发言和做法;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而且还应该认真分析学生的见解,这样才能使学生内在动力和求知欲望得到发挥,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师生建立亲近、融洽的教学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思维能力。

二、鼓励学生质疑,教师精心设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这充分说明质疑是学生进行创新的前提。因为疑问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创新。因此,数学教师要把质疑与解疑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疑引探,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其做法是:1.要求学生自己预习教学内容,独立思考,发现疑难,提出问题。2.教师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设疑,启发学生思索探讨,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积极争辩。3.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敢于向老师、课本和参考资料提出疑问,并进行评论矫正。总之,数学教师如能根据中学生的喜新好奇、兴趣广泛的特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形象生动、灵活多样的悬念和疑问,学生定能产生探根究源的心里,从而激发兴趣,活跃思维。

三、关注数学文化传承,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教科书力求成为反映科学发展和文化进步的一面镜子,既体现数学的科学性和应用性,又体现数学学科中蕴涵的文化。教学中除关注学生数学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外,还要考虑传承数学文化方面的工作,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感受丰富的数学文化的熏陶。如教学“勾股定理”“圆周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等内容时,教师可先后介绍祖冲之、阿基米得、高斯、华罗庚等数学家的生平和他们对数学的贡献;介绍《九章算术》等古代数学著作中也记载了一些内容,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勾股定理小论文范文第5篇

一、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意义

1.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如中国数学的瑰宝《九章算术》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在现实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诸如物价、利率、测量、估算、设计、种植、加工等都要用到数学知识来解决。 假如离开了数学,社会进步就成为纸上谈兵。

2.数学应用意识是研究其他学科知识的工具。比如物理、化学、逻辑学、计算机等学科都需要数学知识,精深的数学知识有助于其他学科的深入研究。 历史上就有科学家因数学知识的欠缺而耽误其他学科结论的得出的例子,例如胡克就因高等数学知识的不精通而耽误了一个物理结论的导出。

3.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是当前课程目标之一。现行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通过数学学习,学生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二、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做法

(一)重视课堂教学主阵地,逐步渗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1.情景教学是渗透“数学应用意识”的前提条件

对于学生来说,数学之所以难学,主要是所学的知识很少以创始人当初所用的形式出现,呈现出的是经整理,浓缩加工过的抽象、精练的数学结论。 因此数学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尽量能让学生来亲自参与“知识再发现”的过程。 通过合理、形象的情景教学,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 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吸取更多的思维营养,从而为充满乐趣的、令人迷恋的数学应用做好必要的准备。 要做到这一点,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案例1 学习a=bc型数量关系时,对课本的一个开放型问题作如下改编导入新课:小斌家房屋进行装修,买来一大捆粗细均匀的电线,现要确定其总长度的值,怎样做比较简捷?(使用的工具不限,可以从中先取一小段作为检验样品)学生讨论热烈,兴趣很高。

生活空间是一个神奇的世界。 你若用心地以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便会发现数学规律巧妙地安排着生活。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原理。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数学的直观性和奇异美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经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条途径。 俗话说:听不如看,多媒体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直观教学平台。

案例2 七年级上的内容“从不同侧面看”这节课中,首先呈现了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画面。 在28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孟关良、杨文军在皮划艇项目获得金牌时,从不同侧面拍摄到的两幅感人画面,凭空想象是不可能描述出来的。

在课堂教学中,可让学生自己编发展题,然后从中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全体学生解答,逐步形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二)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强化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丰富而生动的数学课外活动有助于形成教学相长的局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尝试用数学,强化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1.精选活动内容,上好活动课

活动课的内容可以取材于教材中的“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的内容,也可以是课程中的一些课题学习。 这些内容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都有让学生学以致用的功效。 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素材。 例如:让学生设计并剪制匀称美观的轴对称及中心对称图案,适当地用在黑板报、宣传栏、笔记本上,或运用轴对称及中心对称知识设计家居饰物,改变自己房间的局部布局等。 又如在太阳光下测量楼房高度、旗杆高度等。

2.组建学习合作小组,追求共同发展

在现行教材的编排中,课程中穿插了一些供学生阅读的短文,即“读一读”栏目。 其中的“无理数的发现”“‘代数’一词的来源”“中国古代的魔方”“勾股定理与费马大定理”等内容,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把握数学与生产生活实际密不可分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了解我国在数学上的重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又如“车轮还能做成什么形状?”,组织学习和讨论“人体上的0.618,生活中的0.618”等,通过阅读课外读物,制作和应用模型,增强用数学的责任感和信心。 通过竞赛辅导,学生数学日记和小论文写作指导,培养学生用数学的习惯和能力;借助于计算机、计算器、投影仪、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组织教学,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责任感和自信心。

勾股定理小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数学文化;哲学;文学;史学;经济学;数学教育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而现阶段高中学生对数学的看法大都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觉得数学枯燥、难学. 数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在科学中的地位如何?与其他学科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大都不被学生了解,而从数学史中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在当今社会中,数学应用十分广泛,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广泛深入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之中,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程高中数学提出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等理念. 高中生除了应学会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应接受到良好的数学文化教育,使之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不断提高其数学文化素质,因此数学文化教育的意义十分重要.

高中新课程数学文化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数学中蕴涵大量的哲学、美学、文学、史学和经济学等知识. 因此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文化系统.

新课程数学与哲学

恩格斯说过:“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 数学中蕴涵大量的辩证唯物主义因素,如“相等”与“不等”、“常量”与“变量”、“有限”与“无限”、“曲”与“直”等辩证思想,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的认识论,数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运动变化、相互转化的辩证法和方法论等. 高中《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应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的教育”,促进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分数、负数、复数的产生是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促进事物发展的动力. 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中渗透了运动和发展的思想,曲线与方程的数形结合更是矛盾转化的范例. 在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内容中,渗透运动、发展普遍联系的观点. 在数的运算、分式、根式等有关内容中,通过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乘方与开方的对立统一与相互转化,负负得正中蕴涵否定之否定规律,从“对数”的引入和数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既来源于实践,又应用服务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通过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与渗透,引导学生探索相近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数学中蕴涵的本质规律,使学生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促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

新课程数学与美学

?摇?摇罗素指出:“数学,如果正确地看,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高尚的美.” 数学美可以分为形式美和结构美. 数学中的公式、定理、图形等所呈现出来的简单、整齐以及对称美是形式美的体现,具体来说,主要有概念公式的简洁美、图形的对称美、统一美、和谐美、奇异美等,数学的美的首要特点在于它的简洁,这主要表现集合和函数符号的表示,立体几何中用数学符号表示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用字母表示数,合并、提取、约分、化简这些运算,几何证明的简洁. 它们反映人们对数学美的追求,充分展示数学美,是进行美育教学、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

数学中存在对称美,如几何中的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 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如北大方正、联想集团、中国联通、工商银行等许多优美的商标图案,高中数学新课程在每一章的开头都附有优美的图案,这些都是对称美的活教材. 数学中还有许多奇异的现象:如0不可以作为除数等,这些奇异之美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 黄金分割同样十分优美和充满魅力,近代人们又惊讶地发现它与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 在感叹和欣赏几何图形的对称美、尺规作图的简单美、体积三角公式的统一美、非欧几何的奇异美等同时,进行对数学美的研究、教育和欣赏,能极大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并带来美的享受.

新课程数学与文学

古往今来,数学就流传着许多美妙动听的数学家故事、数学史故事和数学应用故事及历史名题、趣题,构思巧妙的数学谜语,如“考试不舞弊”(真分数)、“诊断之后”(开方)、“五四三二一”(倒数)等;寓意深刻的数学入诗、数学的故事;东汉时期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正是数学与文学融合的力量,使他们的爱情峰回路转,绚丽夺目,千古流传,家喻户晓. 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丢番图去世后,刻在墓碑上的墓志铭是用一首蕴涵数字、隐含数学方程的小诗,来诠释数学家的一生,这就是数学与文学融合的魅力. 数学不应当等同于数学知识的汇集,它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在探索知识和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灿烂文化,都是数学文化中的明珠. 数学家华罗庚说:“认为数学枯燥无味,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就像人站在花园外面,说花园里枯燥无味一样”. 我国古代诗词和对联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的瑰宝. 在文学这个百花园中,有些诗和对联同数学时有联姻,有时一副联、一首诗就是一道数学题. 当你在读联吟诗时,既提高了文学修养,又学会了解题,还能得到美的享受. 通过这些寓乐于学的方式进行数学文化教育,可以学习前人勤奋好学、勇于实践、实事求是、不断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高中新课程数学开辟了“观察与猜想”、“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等拓展性的项目,为学生提供选学素材,教师可以指导有兴趣的学生探究之后写“小随笔”、“小论文”,引导学生读好课外数学读物. 这样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他们运用数学语言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其数学文化素质.

新课程数学与史学

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与人类认识自然历史一样漫长,是随着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活动而自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 现在看起来很自然的一些数学概念(如无理数、对数、复数、负数等),历史上却经历漫长的过程才被接受,它们是许多学者前仆后继、辛勤耕耘的结果. 数学史记载了这门学科发生、发展的过程,展现了其深刻的内涵和完美形式与背后激动人心的灵感、睿智的思想及孜孜不倦的探究精神.

数学文化是几千年历史沉淀的积累,从勾股定理到费马大定理的艰难跋涉,有从“鸡兔同笼”算术解法到代数思想列方程(组)的突飞猛进. 一些历史名题,构思之精巧,解法之绝妙,本身就是极好的数学素材和艺术欣赏. 高中新课程中“函数概念的发展历史”的探究,让学生发现数学概念的发展与生活实际需要紧密相关,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使其更严谨、精确. “历史使人明智”,在高中新课程数学中让学生学习一些数学史知识,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轨迹,更好地体会数学概念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家们刻苦钻研和勇于开拓的精神,这对开阔视野、启发思维以及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都大有益处. 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 高中新课程设立“数学史选讲”等专题选修课程,使学生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新课程数学与经济学

数学是有用的. 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中,在这套教科书中,我们发现数学的许多应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数学,处处都有用场,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是科学的语言,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是科学技术的基础,是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在今天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中,数学的应用更加广泛,数学建模活动方兴未艾,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存款、利率、税收、信贷、金融、汇率、按揭、保险、证券等经济问题,都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引进课堂教学. 现在,数学已成为每个公民了解社会、研究信息、分析数据所需要的普通文化的基础部分,数学教育为大众服务是时代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更是当今国际数学教育提出的共同目标,也是新课程的理念. 在新课程中处处可见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数学内外问题的地方,使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