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史记的故事

史记的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史记的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史记的故事范文第1篇

摘要:《史记》中的成语历来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但多是讨论《史记》中成语的形成方式以及句法构成,在讨论《史记》中成语的来源时缺少具体而明确的语料支撑,也忽视了成语的使用对《史记》所起到的作用。因此,本文即从《史记》中的成语入手,先考证其成语的具体来源,再论述其作用。

关键词:成语;《史记》;来源;特点;作用

司马迁的《史记》作为中国文学作品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史记》相比前代的史书作品如《尚书》、《国语》、《战国策》等,其最大的文学成就在于司马迁对人物的刻画,作为纪传体史书的开端,司马迁以人物为中心,从人物的语言神态、行为动作、思想品质、生平遭遇等几个方面入手,展开历史的画卷,将历史性与文学性高度统一起来。而在对人物的刻画过程中,成语的运用不得不说是其中的一大亮点。司马迁以高超的语言技巧,用简洁而凝练的文字,或承袭前人引据史料,或自成体系善于创造,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一、《史记》成语的来源

《史记》中的成语来源于前人著作典籍据统计有五十二个,绝大多数来自于《史记》之前的史书如《尚书》、《左传》、《战国策》等,也有少部分取自于前人优秀的散文奏疏如贾谊《过秦论》、李斯《谏逐客书》等。下面就笔者的统计逐一作以说明:

(一)《战国策》

1.百发百中(《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

出自《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

出自《战国策・赵策一》:“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

3.以一当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出自《战国策・齐策一》:“必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

4.废私立公(《史记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第四》)

出自《战国策・燕策一》:“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正父子之位。”

5.犹豫不决(《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出自《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6.披坚执锐(《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二》)

出自《战国策・楚策一》:“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

7.天府之国(《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出自《战国策・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8.痛入骨髓(《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9.前倨后恭(《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九》)

出自《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曰:‘嫂何前俾而后卑也。’”

10.势不两立(《史记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出自《战国策・楚策一》:“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12.不遗余力(《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出自《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

13.图穷匕见(《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14.无可奈何(《史记卷一百二十・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弛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二)《左传》

1.退避三舍(《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2.唯唯否否(《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

(三)《礼记》

1.亡国之音(《史记卷二十四・乐书第二》)

出自《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又:“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

2.发扬蹈厉(《史记卷二十四・乐书第二》)

出自《礼记・乐记》:“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

3.喜怒哀乐(《史记卷二十四・乐书第二》)

出自《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5患难与共(《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出自《礼记・儒行》:“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礼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

6.流言蜚语(《史记卷一百七・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

出自《礼记・儒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

(四)《国语》

1.山崩川竭(《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

出自《国语・周语上》:“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

2.众口铄金(《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

出自《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五)《韩非子》

1.一鸣惊人(《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出自《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2.论功行赏(《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出自《韩非子・八说》:“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

3.良药苦口(《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4.道不拾遗(《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6.危如累卵(《史记卷七十九・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

出自《韩非子・十过》:“其君之危,犹累卵也。”

7.兔死狗烹(《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

(六)《老子》

1.天道无亲(《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

出自《老子》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无为自化(《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出自《老子》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尤物将自化。”

(七)《庄子》

1.一日千里(《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

出自《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

2.白驹过隙(《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出自《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s,忽然而已。”

3.善始善终(《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出自《庄子・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

(八)《荀子》

1.后发制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出自《荀子・议兵》:“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2.变心易虑(《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

出自《荀子・儒效》:“四海之内,莫不变心易虑以化顺之。”

3.博闻强志(《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出自《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

4.顺风而呼(《史记卷一百二十四・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出自《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九)《淮南子》

1土崩瓦解(《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出自《淮南子・泰族训》:“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后幽都,师起容关,至蒲水;士亿有余万,然皆倒矢而射,傍戟而战。武王左操黄钺,右执白旄以麾之,则瓦解而走,遂土崩而下。”

2.攻城略地(《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

出自《淮南子・兵略训》:“攻城略地,莫不降下。”

(十)《墨子》

1.不可胜数(《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出自《墨子・非攻中》:“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

(十一)《论语》

1.社稷之臣(《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出自《论语・季氏》:“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2.季孟之间(《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

出自《论语・微子》:“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

3.言信行果(《史记卷一百二十四・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出自《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nn然小人哉。”

4.无所不至(《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出自《论语・阳货》:“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十二)《楚辞》

1.短兵相接(《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出自《楚辞・九歌・国殇》:“车错毂兮短兵接。”

2.延年益寿(《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出自《楚辞・高唐赋》:“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

3.怀瑾握瑜(《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出自《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4.弹冠振衣(《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出自《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十三)《谏逐客书》

1.随俗雅化(《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出自李斯《谏逐客书》:“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地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2.土壤细流(《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出自李斯《谏逐客书》:“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十四)《过秦论》

1、同心并力(《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出自汉贾谊《过秦论・下》:“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

2.瓮牖绳枢(《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出自汉贾谊《过秦论・上》:“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m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3.揭竿而起(《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第十八》)

出自汉贾谊《过秦论・上》:“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通过以上对于《史记》中成语来源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史记》中有些词语首见于《史记》以前的古代典籍,这些词语在当时不一定是成语,由于以后不断地使用,就成了汉代成语宝库中稳定的一员。从《史记》如何继承和使用它们的情况来看,又分为三种情况:首先是《史记》从古代著作中,以一个固定词组的形式作为一个意义完整的单位,完全继承下来;其次是古代著作中的一个句子或一个词组,经司马迁在实际运用中加以修改提炼,后来在语言发展中约定俗成,逐渐发展为成语;还有就是古代著作中的一句话或一段话,《史记》继承其原意,文字上有较多的加工,后在长期运用中逐渐凝炼为四字格的成语。

二、《史记》中成语的特点及作用

(一)《史记》成语的特点

可以说,《史记》文学成就上的闪光点主要在于对人物的描写,作为代表着古代历史散文最高成就的文学著作,它所撰写出的一系列人物传记,以历史和当时的人物为中心,在宏观描绘历史画卷的同时,也微观地表现出个别人物的具体情态。这其中,对于成语的使用则是一大亮点。

首先,《史记》中的成语有一部分是根据故事传说而来的,这些丰富的文学素材通过书面文字的记叙或者是人民群众的口耳相承,而变得为大家所熟知,从而有了广泛的受众群体。《史记》在运用这些故事的时候,往往会对其进行文学性的加工,使得《史记》出于表意的需要,在用这些历史故事时,用最精炼的语言把它们概括成后世常用的成语典故。这一类成语使《史记》的叙述更加形象传神,因为读者一看到它们,自然而然就会在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个生动完整的故事。而成语背后的故事又是那么耳熟能详,无须多费笔墨,仅靠简单的几个字,就可令人对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和言外之意能够心领神会,《史记》的语言也因此而更为简洁精炼。

其次,《史记》中的成语数量颇多,内容涵盖面广。《史记》有五十余万言,形成了成百条成语,数量颇多,内容涵盖天文、星象、地理、动物、植物等。《史记》中的内容包罗万象,使得书中各式各样的成语层出不穷。《史记》成语从内容来看,以表现人物特点为主。它是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成为它的一大特色。“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从王侯到将相,从权贵到平民,从君子到小人,从政治大家到文人学士等都能在《史记》中找到相应位置,表明了司马迁对那些人物的态度。对人物细致生动的刻画,呈现出丰富的人物特点,是《史记》成语的另一大特点。

(二)《史记》成语的作用

1.《史记》中成语使用的意义

1.对前代文学的继承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道:“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又说:“余述历黄帝以来至于太初而讫,百三十篇。”由此可见,司马迁的著史抱负是宏伟的,他要著述的是一部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一直到当时社会的长篇巨制,时间跨度长达三千年。《史记》的思想内容和编撰体制也反映了司马迁的著史抱负:从记述的人物看,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从反映的社会面看,既有反映政治、社会生活的纪传,也有反映文化、科技、军事、经济的八书;从涵括的疆域看,既有汉朝的统治区,也有匈奴、南越、东越、朝鲜、西南夷、大宛等异族生活区。而司马迁要建造这样一部囊括中外、贯通古今的历史“大厦”,就需要大量的历史资料作为“砖瓦”。在当时“诗书往往间出矣”、“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身为太史公的司马迁可以“史记石室金匮之书”,查阅大量的文献。但是在早期发展的各民族中,它们最初的历史总是以‘口耳相传’的方法流传下来的。《史记》通过运用成语记述等方式最大程度的保存了这些宝贵的文学遗产。

另外,先秦文献资料先天不足,后来又大量散失。如《尚书》所的各种文告,不载日月,算不上合格的历史著作。《春秋》是以鲁国十二国君为编年线索的大事纲要,它记事非常简单,类似于今天报纸的新闻标题,且还残缺不全,严格地说来,也难以称为一部合格的史书。到战国时期,史官制度渐趋完备,史料也渐趋丰富,但“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保存下来的史料极为有限。楚汉之争的战火又进一步破坏了先秦的文化典籍。司马迁的《史记》某种程度上是对于这些文献典籍的筛选和总结,其中成语的使用也可以说是对于前代文学的继承。

2.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影响

《史记》是传记文学的典范,也是古代散文的楷模,它的写作技巧、文章风格、语言特点,无不令后代散文家翕然宗之。从唐宋古文家,到明代前后七子、清代的桐城派,都对《史记》推崇备至,他们的文章也深受司马迁的影响。《史记》在语言上平易简洁而又富有表现力,把许多诘屈聱牙的古书词句译成汉代书面语,还适当地引用成语,口语、谚语,显得生动鲜活。

《史记》中的成语扩大了汉语语言的词汇量,出自于史记的成语故事也成为后代文学的源泉和养料,《史记》的许多成语故事在古代广为流传,成为后代小说戏剧的取材对象。元代出现的列国故事平话,明代出现的《列国志传》,以及流传至今的《东周列国志》,所叙人物和故事有相当一部分取自《史记》。明甄伟的《西汉通俗演义》,也是大量利用《史记》中的材料。《史记》的许多人物故事相继被写入戏剧,搬上舞台,据博惜华《元代杂剧全目》所载,取材于《史记》的剧目有180多种。据李长之统计,在现存132种元杂剧中,有16种采自《史记》的故事。(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杨树增,《史记》语言的艺术特征[J].东北师大学报,1988(05)

史记的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西游补;史记;互文性;读者接受

明人董说的小说《西游补》承续《西游记》火焰山情节之后,写孙行者误入情魔,游历青青世界,最终醒悟之故事。其书极为特出,无论是在运用文字之绚丽上,还是情节设计之匪夷所思程度上,在整个中国小说史范围,都绝无俦类。此书的一大特点就是关涉了很多以往的经典文本。其中小说第六回第七回主要写行者遇项羽以后发生之故事(以后简称项羽故事),这一部分和《史记》中许多篇章有很大的互文性。而本文则试图理清从多个方面,对这种互文性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一.《西游补》项羽部分对《史记》叙事的继承与变动

作为一部后起的小说,《西游补》项羽部分和《史记》中的相关章节呈现出互文关系。对于《史记》原文本,《西游补》进行了独特的继承与创造。

项羽自述的部分基本取材于《史记》。《史记》原文本中的众多事件,比如杀宋义,巨鹿战章邯,接受诸侯跪拜,杀秦王子婴等等众多章节,都在小说中得以体现。具体比较见于附录的表格。而人物性格也基本承袭史记的设定。甚至小说中的一些句子都是直接来源于《史记》原作。比如《史记·项羽本纪》中说“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在小说中则是:“项羽也是个男子,行年二十,不学书,不学剑,看见秦皇帝懵懂,便领着八千子弟,带着七十岁范增,一心要做秦皇帝的替身”。只是略有改动。也有很多《史记》不曾展开而只是一笔带过的内容,也被作者拿来利用展开。比如《史记》中,写项羽“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而小说中的项羽“只是陪哭”“哭个不停”,其好哭的性格极为鲜明。

虽然故事情节取材于《史记》,但是作者更多的是间接的取用其情节,对其原本简略的情节进行细致展开。比如秦王子婴纳降的部分,在原文中的表述是这样的: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高祖本纪》)

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高祖本纪》)

“子婴为秦王四十六日,楚将沛公破秦军入武关,遂至霸上,使人约降子婴。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沛公遂入咸阳,封宫室府库,还军霸上。居月馀,诸侯兵至,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始皇本纪》)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项羽本纪》)

在《史记》中,接受子婴“系颈以组”投降的是刘邦,而杀死子婴是项羽。而董说显然不愿意放过子婴纳降这样一个可展现度非常强的画面。所以在董说的笔下就呈现出这样炫目的场面:

“只见一个人儿在十里之外,明明戴一顶日月星辰珠玉冠,穿一件山龙水藻黼黻文章衮,驾一座蟠龙缉凤画绿雕青神宝车,跟着几千个银艾金章悬黄佩紫的左右,摆一个长蛇势子远远的拥来。他在松林夹缝里忽然见了俺。那时节,前面一个人慌忙除了日月星辰珠玉冠,戴着一顶庶人麻布帽;脱了山龙水藻黼黻文章衮,换了一件青又白、白又青的凄凉服;下了蟠龙缉凤画绿雕青神宝车,把两手儿做一个背上拱。那一班银艾金章悬黄佩紫的都换了草绦木带,涂了个朱红面,倒身俯伏,恨不得钻入地里头几千万尺!他们打扮得停停当当;俺的乌骓马去得快,一跨到了面前。只听得道旁叫:‘万岁爷!万岁爷!’俺把眼梢儿斜一斜;他又道:‘万岁爷爷!我是秦皇子婴,投降万岁爷爷的便是。’俺当年气性不好,一时手健,一刀儿苏苏切去,把数千人不论君臣,不管大小,都弄做个无头鬼。俺那时好耍子也!便叫:‘秦皇的幽魂,你早知今日。”

将史传作品转换成传统章回小说,即将历史的叙成小说的叙事,必要的细节扩展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先秦至秦汉的叙事文大多质直,叙事往往简略而传神,《史记》虽然不拘一格,在叙事艺术上大有突破,而按后人读小说的眼光来看,依然显得描绘不够细致。而且《西游补》所选取的情节都集中在《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之中,而本纪体裁在纪传体史书中,更多地是作为历史书写的时间轴,作为其纬线存在以提纲掣领,关注点在于记录事件,而叙事尤其容易偏于简略。所以对于《西游补》的作者来说,要想重新讲述这样一段经典,进行内容的扩充,文笔的细密,同时对人物才情性格的塑造更加关心,显然是是必要的。所以我们看到这个部分的描写中,项羽的高傲自矜,子婴的奴颜屈膝都展现的淋漓尽致,一副众生得意失意迥然不同之相跃然纸上。

再如巨鹿之战的部分,《史记》中说“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而在《西游补》中,则有意借鉴了讲史小说和英雄传奇的写作方式,其对战争的描写,便如同《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一样,将万军厮杀的场面,演变成成二将的单打独斗:

“前跳出一员将土;吾便喝道:‘你 叫什么名字?’那一员将士见了我这黑漫漫的脸子,听得我廓落落的声音,扑的一响,在银花马上翻在银花马下。”

“章邯那厮,径领着一万的精兵,也不开口,也不打话,提着一把开山玉柄斧,望俺的头上便劈。俺一身火热,宝刀口儿也喇喇的响了。”

而董说在其他方面也进行了创造,比如叙事视角的选取,叙事口吻等等。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叙述,通篇都是项羽讲述,而借与行者所扮之虞姬对话来调节叙事的行进速度。董氏以第一人称模拟历史人物,采用平话叙事口吻。项羽开始自述往事之前,即已经申明要讲一片平话。而其塑造人物,重视转折,用语生动,兼具视觉与听觉效果,极尽夸张之能事,即颇类同平话的叙事方式。而且在对历史事件的处理上,也如同平话讲求通俗的特点,尽量而其文字有时也故意粗俚化处理,白话文字运用如神,将人物言行写得飞动,反倒具有一种一种古文所没有的生命活力。借助第一人称,正是为了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现项羽不可一世的狂妄之态,而与最后的一切空无的凄凉之景象形成鲜明对照,而突出作品之主题。

但是,我们必须指出,不同于《史记》这样的史传作品,也不同于改编自史传作品的讲史演义。虽然很多地方原本于《史记》,但是较之《史记》严谨的历史叙述,《西游补》的叙述是夸张的,甚至是有意将其非真实化呈现的。《西游补》项羽部分所展示的是一个夸张化的呈现出荒诞形态的世界,其历史镜像是扭曲了的。对于太史公来说,《史记》关涉的是如何将自己所知的历史尽可能符合历史真实地叙述出来。而对于董说来说,历史的真实,并不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作者无意探讨历史的真实,甚至也无意遵循一种假想的叙事的真实。董说面对的就是一部《史记》文本,而剩下的事情,仅仅是对文本的再叙述而已。作者更关心的是主题上的考量和文章笔法上的展示。项羽自述里如此多的文字,对于小说结构来说,仅有的目的在于呈现项羽自我夸饰其人生顶峰的志得意满,来和项羽到头来一场空的结局进行对比,来映照整本小说关于空无的主题。但是耗费如此多的笔墨来重现项羽的生平,对于文章结构的平衡,事实上是一种破坏,所以更多的考量,则在于文章技艺的炫示。

二、《西游补》对项羽形象的改写

在对篇章扩充的同时,作者也在对人物进行自己的重新塑造。《史记》之项羽勇武,残暴不仁,嗜杀,《西游补》承袭之而加以夸张。

项羽听得,登時叫跳乱嚷:“拿我玉床头刀来!拿我刀来!不见刀,便是虎头戟!”他便自扒头,自打脚,大喝一声:“如今在哪里?

项羽听罢,左手提刀,右手把戟,大喊一声:“杀他!”跳下阁来,一径奔到花阴榻 上,斩了虞美人之头,血淋淋抛在荷花池内

俺当年气性不好,一时手健,一刀儿苏苏切去,把数千人不论君臣,不管大小,都弄做个无头鬼。

而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则是小说刻意将项羽塑造成一个情种形象:

“项羽大惊,慌忙跪下行者背转,项羽有飞趋跪在行者面前,叫美人,可怜你枕席之人,聊开笑面”行者也不作声,项羽无奈,只得陪哭。”

“项羽道:没人说那里话来。我见你愁眉一锁,心肺都已碎了。这个七尺躯,还要顾他作甚。”

项羽道:“美人,你便说一万遍,我也不敢要苹香。难道忘了五月十五日观灯夜,同生共死之誓?”

项羽道:“我岂有丢美人而独睡之礼?一更不上床,情愿一更不睡;一夜不上床,情愿一夜不睡。”

这一点改动和明人风气有关。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原本的封建伦理束缚渐渐松动。而当时之人,大多都高举“情”之旗帜,来反对礼教的压迫。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之下,当时的诗文作品中许多都展现出主情的倾向,而对项羽的重情这一方面大加称颂”,而董说显然也受这样一种思潮的影响,因此其项羽形象也着重凸显项羽多情这一点,但是和其他人不同。前面主情之人多赞美项羽,然而董氏为佛教世家,其家族成员几乎个个佞佛。其父斯张“一生多与众多方外人士来玩,三十余岁带发修行”。董说本人“三岁时就能跌趺而坐,童稚时就读佛教经典”。“若雨尚幼,携之往谒开元寺闻谷大师,皈依门下,锡名智龄,斯张复授以《心经》与《圆觉经》。”董说一面受当时风气影响,创制这样的一个项羽形象,一面又囿于他的家学渊源,他的自我信仰,使得他对于这样的一个情种,所报持的心态不同于当时之人,对项羽多情的看法也不同。

时代的风气推重项羽多情种子这一面,而董说显然有意利用大众这样的印象,来作为它的反面例证,借其痴情之甚而显情之虚妄。本书的主题在于“情”,而具体阐发起来则是“空破情根,必先走入情内。走入情内,见得世界情根之虚,然后走入情外,认得道根之实。”所以在情节设置上,行者要寻秦始皇借驱山铎,便已经是犯了情迷。而后如古人世界,变成虞美人,遇到项羽,则堕落更深,最后地府审秦桧,这才算是有所醒悟。秦始皇与秦桧,如作者自己暗示,“想将起来,秦始皇也是秦,秦桧也是秦,不是他子孙,便是他的族分”。本书中好用谐音法,玉者,欲也。鲭者,情也。此处之秦者,亦是情也。这样一个历程其实就是一个由情生到情灭的过程,而项羽和这一阶段中的其他人一样,都担负着作为情之象征的任务。如秦始皇,秦桧,是借用谐音。而绿珠,丝丝,西施,虞美人,项羽则是作为情的实例。作者这个时候用项羽的形象,其实就是将此书和过去相关的这些文本(既包括《史记》,也包括其他的一些文本)都联系在一起,而借用这些文本所构成的项羽情种形象,以支撑其“看破情根”的主题思想。而然而书中这些情种,无论是绿珠,西施,还是项羽,最后的爱情都以悲剧结局。此外,在小说中,这样一个情种,却不分青红皂白的将自己心爱的姬妾一刀杀死,反而将假扮成为虞美人的行者误认为真。情在常人眼中,往往赋予其极美好的憧憬与寓意。然而项羽故事却则解开这种想法的虚妄,项羽杀死了自己心爱的人,却浑然不知,依然沉迷于行者所扮成的假象。可见情所指向的对象并不重要,情本身只是人自我创造出来沉迷于中的妄诞之物。

三、读者阅读中对《西游补》的叙事补充

在小说中,关于项羽结局的部分并没有被提及。但是这一部分对于阅读《西游补》并非不需要。在作者的设定当中,其实是有意识的放过这一部分,而期待借助读者对《史记》的记忆来进行补充完成。而事实上,要想完整的理解小说的主题,理解小说这一部分情节设置的原因,读者的参与显然是必不可少的。换言之,作者虽然没有写垓下之围,写霸王别姬,但是读者在读到《西游补》项羽部分,勾起自己知识库里的记忆,对《西游补》所不及处进行补充。只有这样,项羽这个人物和情节的设定的真正意指才能被发掘出来。而这样的补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项羽的霸业成空的悲剧形象,和霸王别姬的情种形象。

在《史记》中,项羽的形象非常复杂。一方面他是叱咤风云的英雄,是横扫天下的霸主,勇力无双,战无不胜,无论是杀宋义,还是破章邯,年轻时候的“彼可取而代之”都是这样的例子。然而另一方面,项羽最终的结局是极富悲剧性的,因其优柔寡断,不能任用贤能,曾经驰骋天下的霸主最终不免于被围于垓下,身死于乌江之畔,所有过去的荣耀与威势都归于尘土,化为乌有。

而对于这部小说来说,作者也是有意识地对项羽这样的形象暗地里做了利用。项羽是一个线索式的承上启下的人物,前面承接的正是是拥有驱山铎的秦始皇。按照何良昊先生的说法,“《西游补》选择以驱山铎为线索……实际上是要选择秦始皇作为背景”。项羽在接下来出场,其实既是代表历史时间的推移与承续,也是对秦始皇背景的延伸与发展。我们可以对比下二人在《史记》叙事中的形象。他们都是不世出的英雄,都是席卷一时的霸主。而在最终结局上,秦始皇苦心经营一生的秦王朝,在其死后的不到五年内就轰然倒塌了。而曾经辉煌一时的西楚霸王到最后也只落得自刎乌江。二人的形象既有很多的共通点,而在本书中,作者也有意地利用《史记》记载的二人形象的相似之处,来勾起读者的想象,以项羽来承续“秦始皇”与“驱山铎”,来达成背景氛围的设定。

而这样的一个项羽故事,被放置在《西游补》中作为其情节的一个隐文本之后,其故事中曾经辉煌而最终一切成空的主题,很容易就和《西游补》中佛教的空的思想联系起来,不动声色,而能将读者引入到这样的一种思考方式中去。而全书的主题无形之间变得到了照应和深化。

而小说里的情节设定有意深化这种印象。小说中的项羽,已然脱离了楚汉之争的时代,身居古人世界当中,每日陪伴虞美人,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仅有的能做的便是喝酒之后,借着酒劲用扭曲了的镜像来重新讲述自己当年的事迹。听老去的人讲他们当年的故事,这件事本身就永远透着悲凉虚空的格调。而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象征了辉煌往日不过一场梦幻这样的意向。而这种调子配合着来自《史记》文本的悲凉,构成了本书的一个基调。

在《项羽本纪》的最后部分写到垓下之围,展示出来的是被英雄形象所遮没的儿女情长。而从此开始,项羽与虞姬开始被广为传诵,而项羽的形象也被赋予了多情种子的形象。后人往往称颂项羽多情,与“唐玄宗与杨贵妃”“石崇与绿珠”“汉高祖与戚夫人”等并成为古代多情之范例。

虽然小说中也有很多项羽对虞姬千依百顺的描写,但是这些描写并不足以构成项羽情种形象的全部。在这时,读者们回想起《史记》里霸王别姬的章节时,这样的一个情种其渊源被发掘出来。这个情种才具备了真实性与合理性。而越是如此,最后情痴和情愚之间的落差才能更大地显现出来,情空的主旨表达也才能更加深刻。

结语

《西游补》一定程度上更象是个被错置了时代的小说,它无比接近今天所谓的后现代小说的定义。这部小说的很多方面,虽然看起来有些强行代入之感,但是用现代的小说理论来分析次数错综复杂的文字现象,似乎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觉理解这部小说。而对于本文所探讨的主题来说。互文不过是一种手段,而其实质则在于情空主旨的传达。而对互文性手法的运用,也让《西游补》的艺术成就更为引人注目。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2] 李前程:《西游补校注》,昆仑出版社,2011年版。

[3] 赵红娟:《明遗民董说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4] 赵红娟:《明清湖州董氏文学世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5] 傅世怡:《初探》,台湾学生书局,1986版

[6] 董说:《董若雨诗文集》,民国十年吴兴刘氏嘉业堂本。

[7]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8]【法】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 刘复:《作者董若雨传》,《西游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1] 何良昊:《的背景铺垫》,《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2] 周建渝:《从看明代文人的叙事观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史记的故事范文第3篇

骡坪小学六二班 何明霞

捧着这本散发着墨香,自己亲手制作的《小诗集》,心里总觉得美滋滋的,可这成功的后面还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呢!

我对做小诗集充满了信心,迫不及待地想大显身手,舒展才华。放学后,我就急匆匆地跑回家,放下书包,就开始我的杰作了。首先,我把做好的小本儿用胶水粘上海绵宝宝(图片),呀!呀!粘倒手上了,好不容易扯下来,手上已经受到重创。我顿时像个被扎破了的气球——泄了气!“唉——”。可当我想起《水滴石穿》,《史记的诞生》这些故事,我又恢复了信心。我把题目写上,再画上一个唐老鸭,镶上些小花也许更好看……终于快完工了。“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内容。

俗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又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所以嘛!内容要丰富。于是,我东走走,西找找,终于找到了八本精华。我将书一翻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吸引了我。哦,原来杜甫还写了《杜工部集》,有机会。我一直允吸着诗中的营养,早已把做《小诗集》的事忘到九霄云外了,直到妈妈叫我吃晚饭,我才恋恋不舍地关上《诗经》。

史记的故事范文第4篇

中华医学流源深长,早在黄帝时代就有《内经》问世,但真正用医术普渡众生,传徒著书流世者扁鹊可谓开山始祖。位于河北省内丘县城西部25公里的鹊山,古称蓬山,又名蓬鹊山,是华夏医祖扁鹊的封地。扁鹊以此为基地,遍采山中奇药,制丹配丸,游历列国,救死扶伤,名播大河上下。黎民百姓感念他的恩德,自战国以来,各界集资,官府拨款,在古蓬山脚下建造了规模浩大、气势宏伟的祭祀扁鹊的庙群和陵墓,并附衍出许多扁鹊的神奇传说,千百年相传不衰,蓬山遂由此成为远近闻名的朝拜圣地。10月29日这里举行了盛大的首届中国扁鹊文化节,发扬光大扁鹊精神,将是福及万民的一项伟业。

从人们熟知的蔡桓公的故事起,扁鹊给人的印象就有些特别,不只是因为他是有着“起死回生”之术的名医,还因为他在民间的许多故事中,都是以不同寻常的性格出现,比如他和虢国太子的故事,他和赵简子的故事,以及在内丘当地家喻户晓的“神头”、“扁鹊饼”、“回生桥”等传说。甚至还有人说,扁鹊看病行医有六不冶原则: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不渝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的人不渝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的人不治……足可见出扁鹊为人行医的可敬之处。

扁鹊本姓秦,名越人,渤海郡|(今河北省任丘)人,大约生活于公元前5世纪,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式传记的医学家。他年轻时便跟从长桑君习医,学成后,长期在民间行医;足迹遍及当时的齐、赵、卫、郑、秦诸国。他的医疗经验极其丰富,曾编撰过颇有价值的《扁鹊内经》9卷和《扁鹊外经》12卷,可惜均已失传。扁鹊首创望、闻、问、切四诊,尤以望诊和切脉最为精通。医术高明的扁鹊盛誉之下从不炫耀声名,他谦虚谨慎的美德垂范于后人,中华历代名医对其都十分尊崇。相传扁鹊弟兄三人均为当时名医,尤以扁鹊最负盛誉。某日扁鹊为魏王针灸,魏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位医术最高?”扁鹊不假思索道:“长兄最高,我最差。”魏王诧异。扁鹊道:“我长兄治病于病发之前,一般人不知他是在为人铲除病源、防患于未然,所以他医术虽高,名气却不易传开;而我是治疗于病情发作和严重之后,人们能看到我为患者把脉开方、敷药刺穴、割肉疗伤,我也确实让不少病家化险为夷,大家就以为我的医术比长兄高明。”这个故事所说的:“防患于未然”,后来被广为引用。

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已载,扁鹊巡诊至晋国时治好了“五日不知人”的赵简子的病,于是赵简子将位于现在内丘县的蓬山(又名鹊山)上的四万亩土地赐予扁鹊,从此扁鹊利用后半生在这里悬壶济世,研究教学。内丘,也就成了扁鹊第二故乡。后来扁鹊在秦国不幸遭嫉被害,内丘乡亲万分悲痛,为感戴神医厚德,长途跋涉、冒险奔赴咸阳取回神医的头颅,将其葬于鹊山脚下,并将山脚下的焦子村和郎家庄合二为一,改名“神头”沿用至今。战国时期,人们在鹊山脚下修建了扁鹊祠,每逢农历的三月初一和十月初一,当地的和周边的百姓都会来扁鹊祠祭拜神医,祈求神医护佑家中成员平安。时光荏苒,扁鹊祠几经翻修,这一风俗却历久不变。代代沿传。

内丘的扁鹊祠在全国的扁鹊庙群中一向以建筑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久而著名。整个庙群占地4.5万平方米,主要由回生桥、山门、碑楼、献殿、扁鹊庙、药王庙等27个建筑组成,院子里有参天的古柏和历代的石碑。在平时的日子里,所有庙宇掩映在绿树之中,静穆却并不像一般寺院那么威严,仿佛扁鹊一直与这里的百姓相守相望,默默交流。

史记的故事范文第5篇

即使是“最下腐刑极矣”,司马迁依然选择了“宁辱不死”,他以一种怎样超凡的毅力去完成这“生与死”的抉择?又以一种如何顽强的勇气去诠释这“不死”的辉煌?一卷墨香,成就了千秋书史魂。从此,最耀眼的不再是帝王的光辉,从此,他的灵魂便注定永生不灭,成为浩淼苍穹中的璨耀星辰。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司马迁(前135~ 前87)字子长,夏阳人。他的父亲司马谈是一个渊博的学者,对于天文、历史、哲学都深有研究,这对司马迁的早期教育无疑有重要意义。在父亲的直接教导下,司马迁十岁便开始学习古文,后来又跟董仲舒学习《春秋》,跟孔安国学习《尚书》。司马迁学习刻苦,进步非常快,极有钻研精神。

司马迁二十岁时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活。他的足迹到达会稽,访问夏禹的遗迹;到过姑苏,眺望范蠡泛舟的五湖;到达淮阴,访求韩信的故事;到过丰沛,访问刘邦、萧何的故乡;到过大梁,访问夷门,并考察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到过楚,访问春申君的宫殿遗址;到过薛地,考察孟尝君的封邑;到过邹鲁,拜仰孔孟的家乡。此外,他还北过涿鹿,登长城,南游沅湘,西至崆峒。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壮游使司马迁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奠定了他以后著书立说的厚实基础。

汉武帝元封元年,司马谈去世。临终前对司马迁说:“我死以后,你必为太史。做了太史,莫忘了我的遗愿。今大汉兴盛,海内一统,上有明主贤君,下有忠臣义士。我身为太史,而未能记载,愧恨不已。你一定要完成我未竟之业!”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他开始从皇家藏书馆中整理选录历史典籍,这是编写《史记》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司马迁一直记得父亲的遗志,他决心效法孔子编纂《春秋》,写出一部同样能永垂不朽的史著。

制定历法 不违农时

我国现行的农历,是沿用两千余年的《太初历》,它是一本具有高度科学价值的历书。司马迁在公元前104年,上书汉武帝“言历纪坏废,宜改正朔”,随后汉武帝诏令他主持制定新历。司马迁与历官邓平、落下闳等人通过观察日月星象,详细运算转历,编制出了著名的《太初历》。

我国汉初以前,主要采用“古六历”中的《颛顼历》。由于这种古历计算不够精密,常出现“朔晦月见弦望满亏多非是”的情况。这就是说,《颛琐历》上明明写着月初是无月光的朔日,但实际天空中却有圆满的月光;明明写着月中是有月光的望满之日,夜晚却并没有月亮。为了改变这种不对照的现象,司马迁主持制订《太初历》时,重新进行了反复而周密地运算和实践验证。《汉书•律历志上》记载:“《太初历》晦朔弦望,皆最密,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自古以来,我国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而历书是否与农时相适应,关系极大。《颛顼历》是以孟冬(今农历十月)为岁首,与农时季节不相适应。司马迁将有违农时的地方加以改革,把过去的十月为岁首改为以正月为岁首;又在沿用十九年七闰法的同时,把闰月规定在一年二十四节气中间无中气的月份,使历书与季节月份比较适应。这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顺畅了。二十四节气的日期,也与农时照应了。

《太初历》颁行以后,至今流传着一首《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这首节气歌充分证明,《太初历》是适合我国广大劳动人民需要的,是深得人心,家喻户晓的。

择生践志 秉笔直书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李陵出征匈奴被围,在矢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匈奴。消息传到长安,汉武帝大怒,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都大骂李陵投降可耻。司马迁却直言不讳地说:“李陵转战千里,矢尽道穷,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他虽投降,尚属情有可原。臣以为只要他不死,他还是会效忠汉朝的。”盛怒中的汉武帝听了司马迁这番话,认为他是在替乱臣贼子辩护,以“诬罔罪”对司马迁处以宫刑。

一个人在遭到无辜的迫害以后,通常有两种选择:要么悲观消沉,要么发愤图强。而司马迁选择了后一条路。“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以古人在逆境中发愤有为鼓励自己,深知“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以惊人的意志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将自己所有的精力全部倾注到史记的创作中去。

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这是社会良心和专制皇权的对立,是柔弱却有无限生机,和强横却注定要消亡的对立。强大的皇权摧不毁他的报负,打不倒他的精神,司马迁要让这个世界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

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面对现实,记录现实看上去不及征伐疆场将领之勇,也不及社稷江山帝王之智,但司马迁的一生却告诉我们记录者的力量。中国的历史从来不缺创造者,他们在历史的巨钟上猛敲,要让后人也能听到余音。历史让我们记住了他们,可谁又让我们记住历史?司马迁正是用它这种对呈现真实的执着让后人记住了历史,真实的呈现既是一位史官的职责,更是他胸中最大的心愿。

煌煌巨著 彪炳千秋

司马迁独创了中国历史著作的纪传体裁,开创了史学方法上全新的体例。《史记》“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五部分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帝王将相、文人学士、游侠刺客、佞幸滑稽,社会的各个阶层;或讲风土人情,或讲政治文化,或讲天文地理,或讲医学家教,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一不囊括,无一不博极。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上下三千年的历史,可谓是记述中国历史的一部大百科全书。

《史记》为中国的历史竖起了一座里程碑,这座里程碑光芒万丈,它照亮了前代的历史,也为后人呈现出一部规模宏大的社会变迁史。三千年的历史画卷,在《史记》中得以一一展现,三千年的灿烂文化,在《史记》中得以宏扬光大。看来鲁迅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毫不过分的。

不论是作为一位文人,还是作为一位史官,司马迁从来没有放弃自己固守的精神本土。作为一位文人,尽管受到了生活几近致命的一击,可他非但没有沉沦,反而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留下了一部发人深省、万世传扬的巨著;作为一位史官,他敢于直言进谏,秉笔直书,可谓竭忠尽智、恪尽职守。高尚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使他在精神王国里永远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并且不断地激励着后人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史记的故事范文第6篇

金玲丽

博尔赫斯说:“在我的想象中,天堂的样子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鲁迅说图书馆是一座宝山。我说,图书馆是一扇知识之窗,为我打开了另一个的世界。

清晨,踏着散落一地星星点点的晨光,迎着拂面轻柔的微风,我与图书馆有个约会,赶赴心中的圣地。

在浩瀚的书海里,我一次次被书中的力量所折服,它一次次抓住我的心灵,让我感受到岳飞“八千里路云和月”豪迈者的气魄;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婉约者的柔情;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者的不羁;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爱国者的从容。他们从书中走出来,走进图书馆,流入我的笔尖,走进我的心里。我记住了他们的从容,他们的人格与魅力。像是一位位朋友,在我的大学校园里与我齐肩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让我领略校园外更广阔奇妙的风景。

在图书馆里有许多我读过后再不能忘记的书,像是在我的生命里射入一束光芒,明媚、温暖。

“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曹雪芹呕心沥血所著成的《红楼梦》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小说。“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背)”,我在“花谢花飞飞满天”的春日时节里感受着《红楼梦》这部女性的颂歌,同时也是女性的悲剧。我欣赏着黛玉不畏封建礼教的束缚、勇于追求自我的个性,她的品格、她的思想感情、她的幻想和追求、她的高出流俗的“行止见识”像画卷般印在我的脑海里。《红楼梦》让我感受到的是一部用小说描绘的封建道德与人性发展的恢宏史诗。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翻阅着它,似乎走入了全景式的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路遥描写的故事在中国七八十年代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在我的世界里呈现出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一起的画卷,是一部有声有色的现实诗篇。《平凡的世界》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

图书馆,它教会我珍爱生命,坚持与努力梦想就不遥远。

史铁生坐着轮椅走过地坛的每个角落,在那里他发现每一天都有不一样的精彩。他用行走的轮椅告诉我,活着就是一种责任,不管是为梦想、为亲人还是为自己。在三毛的撒哈拉沙漠里,烈日炎炎下滚烫的沙丘中,傲然屹立的一颗颗仙人掌向我展示着生命不屈的美。寂静的夜晚一望无际的荒原,一望无际的星空,在繁星满地的夜晚里,我忘记了沙漠的干旱与土著居民的落后。三毛用她的坚守告诉我梦想不遥远,美也无处不在。

图书馆,它教会我自信与坚守信念。一本本装帧精美的书籍捧在手里,我欣赏着书籍就像欣赏着世间的宝物,里面似乎有无穷的力量吸引着我一次次翻开它走入书籍的世界。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滔滔的大江见证了苏武被匈奴俘虏,困于北海之滨。面对这样的困境,是信念的力量支撑着他走过十九个春秋。他的自信是民族的气节,他的自信是对人生的态度。拥有了信念,班扬在被入狱后,依然写出著名的《圣游记》;密尔顿在被挖掉眼睛后,依然写出《失乐园》;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巨大的痛苦之后,信念的力量激发他写下名垂青史的《史记》。信念的力量到底多大,这个答案或许就在人们自己心里。

图书馆是一个平静心灵、修身修心的地方,在这里它带给我内心的宁静,教会我从容。

东来抒啸,采菊而见南山,陶渊明在农家里把酒东篱,坐看云起。那一份隐士的洒脱与怡然让我陶醉山间斜阳里。梅妻鹤子之主,采药童子之师,这些超然物外的贤人告诉我淡泊的姿态。

沉浸在墨香古卷中,越过千年的距离,时期那细雨闲话的情趣;穿过明清宏伟的宫殿,十里繁华的街市,只为看烟雨中的江南,品那一份淡泊的心情。

怀一份淡泊之情,在大学的校园里多一份宽容,少一丝争吵,多一份和谐,少一些抱怨。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光里,时间总是过得最快,也是最轻松的。在这里没有喧哗,没有争吵,“浮躁”在这里也能转化为一份“淡泊”的心情。

图书馆告诉我淡泊不仅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生命的姿态。它在风雨里矗立,像一本打开的大书,迎接与包容着万象。它接纳着人文学子就像拥抱着它的孩子们,它又是我们的知识之窗给予我们不竭的力量。淡泊,就像它一样,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谢,去留无意看云卷云舒。在它的怀抱里,我们共成长。

史记的故事范文第7篇

文言文学习的难点在于其自身意思比较晦涩,语法现象的生僻,以及背靠的古代文化经济等较为繁杂,使人阅读理解起来障碍重重。不过就像庄子在养生主《庖丁解牛》里面写得一样,只要我们掌握了一个事物的“道”,那么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使你在应用他时,目无全牛,游刃有余。

那么竟就什么是学习文言文的道呢,或者更精准一点的说,什么是文言文翻译的道呢?

要学好顾问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文言文翻译的而关键在于:多背记古文,建立语感。

每种语言,就其学习者而言,都对该种语言有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复杂的,是人的深层意识对语言规律的一种熟知,掌握。语感无法名状,不可告知,但是它确确实实是存在的。而且这种感觉能帮助你在第一时间作出判断,就其结果而言有惊人的正确性。

建立语感的关键在于,多读,多背记文言文。其实文言文背记的过程,也是理解它的意思,掌握其中各种语法现象的过程。

2、多总结各种词的用法以及语法现象。

总结归纳是学习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关节,如果少了这个环节,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均会受到影响。在

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注意对一类语法现象,例如词性的变化(名词动用,形容词动用等)、通假;对句法,如省略,倒装,前置等知识点的归纳,对其形成一个系统的概念,做到深度理解,精准掌握,再遇到问题时就不会模棱两可,是是而非。

3、精做练习。

练习不是目的,练习的目的是对知识的巩固,因此反对题海战术,不过不带着目的,或者研究性心理来做题,就是做再多的题也起不了大的作用,因为题的形式是变化的,但是其中包含的道理是恒一的。

4、增加文言文课外知识。

在上文中提到了,文言文之所以难,是以为文言文不但有语法现象的阻挠,而且有文化知识的阻挠。

比如古代的礼仪制度,仕官制度,如果不知道这些制度,对有些古文的理解上就有难度。因此建议可以读一些简明的文言文书籍,如《三国演义》《三言两拍》等。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文章作者的时代背景,作者本人的流派和主张。有些翻译,按照字面简单的翻译,出来的结果是与其主旨不相符合的。

例如史记鸿门宴里的一句:“大王来何操?”照字面的翻译,大概会是:大王您来的时候拿着什么东西。如果这样翻译,肯定得不了高分,因为这是不符合作者的意思的。对于此,如果分析下,这个故事的背景——刘邦到项羽那里去请罪,在最后献上了白玉等。那就很容易推理出,这句话的意思,即:大王您来的时候带着什么礼物?这样翻译就对了。

5、翻译坚持“信”和“达”这两个根本,注意通读译文,纠正错误。

史记的故事范文第8篇

汉魏以前有关孔子体貌的文字资料

2000多年来,研究孔子学说和行迹的论著之多,“汗牛充栋”已不足以形容,恐怕只能用“难以数计”来表述了,却惟独不见对孔子体貌作系统详尽研究者。因此,就有学者说,有关孔子体貌的史料实在太少。其实不然,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汉魏以前有不少典籍,对孔子的长相、身材、力气以及仪容、风度、气质,都作了记载,资料之多,描述之细,没有任何一位古圣先贤能与之相比。

为证明此言不虚,本文不避抄书、重复和哕嗦之嫌,大体以典籍成书时间先后为序,分类对这些资料中较典型的部分稍加罗列。

(一)直接记叙、描述孔子体貌特征者:

1、《墨子》。目前能见到的记载孔子体貌的典籍,以《墨子》为最早。其《非儒下》记:鲁相季孙氏同鲁君发生矛盾,想逃出京城,但城门紧闭,孔子为其“抉植”――撬开城门,帮季孙氏逃走。可见孔子身体之强壮,力气之巨大,绝无“手无缚鸡之力”的“标准”书生相。

2、《庄子》。其《外物》记:楚国隐士老莱子的弟子外出打柴,回来告诉老莱子,说路上遇见一个人,“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视若营四海”。――上身长,下身短,伸颈驼背,耳朵后翻,却顾盼自雄,一副心系天下的样子。是谁呀?相貌、神态这么奇怪!老莱子说,是孔丘啊。你把他给我叫来。孔子来见,老莱子对孔子说:“丘,去汝躬矜与汝容知,斯为君子矣……奈何哉,其载焉终矜尔!”――孔丘啊,去掉你身上的傲气和脸上的机智,就可以成为君子了。为啥总要背着骄矜自是的包袱呢?

这里集中而突出地描述了孔子体貌的缺憾,即孔子身材和长相之丑。若上身长于下身,则属身材比例失调,不好看了,这是孔子一丑;背驼颈伸,又一丑;耳廓后翻,自然又属一丑,是为三丑。眼亮神旺,在一般人应算一美,但配之以前面三丑,则会让人觉得不大协调,有一种丑人作怪、丑人特意做作之嫌(老莱子对孔子的建议,即是针对这个问题),所以也属一丑,可谓四丑。这种长相,让人乍一看,自然难生好感。

3、《荀子》。其《非相》一则曰:“仲尼长”,指孔子个子高。一则曰:“仲尼之状,面如蒙。”“蒙供”,当时用于出丧和驱鬼的傩舞面具,披头散发,形象凶恶。孔子的面相,实在有点吓人。

4、《吕氏春秋》。其《慎大览・慎大》记:“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说孔子的力气大得能举起国都城门的门闩,但孔子为人重德不重力,不愿以力大显耀自己。

5、《韩诗外传》。其第九卷第十八章记:卫国人姑布子卿擅长看相,给孔子看相后,把结论告诉子贡,说孔子的面相“得尧之颡,舜之目,禹之颈,皋陶之喙。”脑袋像帝尧,眼睛像帝舜,脖项像大禹,嘴巴像尧舜时代的名臣皋陶。身材则是“高肩弱脊”,两肩高耸,脊背瘦弱,腰围只有1尺4寸,背驼得很厉害。尧的脑袋,据后面将要谈到的曹魏王肃《孔子家语》,属智慧型。大禹的脖项,今天已无从得知是美是丑;舜的眼睛,据《史记・项羽本纪》,是双眼仁,大而明锐,当属美目;皋陶的嘴巴,据下文,如同“喙”,就是我们今天陕南、四川一带方言说的“暴牙齿”,即门牙外露,嘴巴显得有点过长。这样的面相配上驼背瘦腰,自是不大好看,所以子贡听了不禁“吁然”,叹息发愁。姑布子卿安慰子贡:“子何患焉?污面而不恶,喙而不藉,远而望之,羸乎若丧家之狗。”说孔子脸虽然黑却并不太丑,嘴虽然长却并不太长,只是神态憔悴,有些失意落魄而已。真是越描越黑!既如此这般,子贡能不“吁然”吗?

6、《淮南子》。其《主术训》记:“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宏,勇服于孟贲,足蹑狡兔,力拓城关,能亦多矣,然而勇力不闻,伎巧不知,专行教道,以成素王,事亦鲜矣。”《道应训》又记:“孔子劲托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孟贲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勇士,气慑猛兽,力能举鼎,孔子的力量和勇气却远远超过孟贲,能举起城门,能追上并踩住兔子。

从《墨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三书所记,可以看出,孔子力气之大,身体之壮,在春秋和秦汉之际非常有名,长久地震撼般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7、《史记》。其《孔子世家》有好几处具体而详细地记述了孔子的体貌。

一则曰: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唐・司马贞《索隐》:“圩顶,言顶上窳也。故孔子顶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旁高也。”孔子的体貌可谓先天不足,娘肚子里缺钙,生下来头顶呈凹形,这正像当时写的“丘”字,“四方高,中央下”(见《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释“丘”),父母因此给他取名叫“丘”。

二则曰:孔子“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在概叙孔子14年奔波经历时,特意点出孔子身高,且准确、具体,并记下了列国人众对孔子这种特高身材所产生的惊异。周代的一尺,约合0.1991米。孔子身高1.911米,这在今天也是少见的高个了。《史记・孔子世家》篇末附记了孔子13代后人,300年间,只有一人身高再次达到9尺6寸,可见孔子的身高,在周、秦、汉之际实属罕见。

三则曰:在郑国人眼中,孔子“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与前引《庄子》、《韩诗外传》大同小异,说明上述孔子体貌确为实录。

四则曰:孔子玄思冥想中的周文王,“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脸色黑黑的,个子高高的,目光炯炯,高视远望。孔子曾比较夏商周三代礼乐制度,十分赞赏周制,曰:“吾从周。”终生以复兴文王、周公所制礼乐为己任,感叹:“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认为自己就是周文王在当代的礼乐代表。他这里想像的周文王,不正是他孔子自己吗?那么,肤黑、个高、眼睛大而明锐,无疑就是孔子体貌的主要特征了。

8、《论衡》。其《骨相》记:“孔子反羽。”这里的“羽”,即宇;“反羽”,即“反宇”(《汉语大字典》释“羽”)。所谓“孔子反羽”,即孔子的头顶如同倒个儿的房盖,中间低,四周高。

9、《孔子家语》。其《困誓》记:孔子“长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颡,其头似尧,其颈似皋陶,其肩似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累然如丧家之犬。”孔子的身高,头、颈、肩的形状,上下身的比例,落魄的神态,均同《史记》等所记,再次

说明孔子在这些方面的体貌特征,各种典籍记述完全一致。又用“河目隆颡”四字,对孔子的眼睛、额头作了可视性极强的描述。“河目”,上下眼眶平正而长;“隆颡”,脑门高突。

其《辨乐解》记孔子想像中的周文王的体貌、神态,与《史记》同,也是“近而黑,颀然而长,旷如望羊”,脸色黑黑,个子高高,目光远望,与孔子一样。

上引各种书,对孔子的态度大体分属两派。《墨子》、《庄子》、《荀子》,对孔子为人和学说多有讥讽和批判,在记述孔子体貌时,出发点和用语均含嘲讽。《吕氏春秋》、《韩诗外传》、《淮南子》、《史记》、《论衡》、《孔子家语》,记述孔子体貌时,隐含颂扬和辩护。但具体记述,两派却基本一致,少有抵牾,说明两派所记,除个别细节值得推敲外(如《韩诗外传》说孔子腰围仅1尺4寸,连今天的1市尺都不到,显系版本错误),都基本属实,可以相信。

(二)间接记叙、描述孔子体貌特征者:

1、《左传》。襄公十年(公元前563年),孔子的父亲叔梁纥随军攻城,先头部队刚攻进城,守城敌军即放下城上悬门,意欲隔断攻城军,瓮中捉鳖,将刚进城的部队关在城中消灭掉。千钧一发,正当城门下落之时,叔梁纥挺身“抉之,以出门者”,高举城门,让自己的部队从城中撤出。襄公十七年,叔梁纥“帅甲车三百,宵犯齐师”,包围鲁军的齐军只好撤围而去。《左传》这两则史料,可谓从基因这个角度,证明孔子身强力壮,貌似武夫,是“其来有自”――他是大力神勇,威震一世的虎将之子呵!孔子的“力拓城关”,不正是叔梁纥威猛的再现吗?

2、《论语》。既记了孔子拜见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又记了孔子有关色与德的连声喟叹。一则曰:“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阳货》)再则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卫灵公》)三则曰:“不有祝之佞与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雍也》)据《左传》,南子是个有“”名的女人,正狂热地宠爱着著名的美男宋朝,而且闹得沸沸扬扬,举国尽知。按理,正派学人对这样的女人应避之惟恐不及,但孔子为了求得一用,以实现政治抱负,不顾子路的反对,还是去拜见了南子,结果却并未受到青睐,遂感叹女人和小人一样不好相处,近不得,远不得。卫灵公爱南子的女色,南子爱宋朝的男色,都是好色轻德之徒。看来,在这样的国家,如果没有祝舵那样的善于讨好人的口才,没有宋朝那样的招人喜欢的美貌,是得不到重用了,只有碰壁了。诚如朱熹于此所注:“言衰世好谀悦色,非此难免。盖伤之也。”《论语》的这几条资料,虽然没有直接描述孔子的体貌,却有力地证实了孔子之“色”,确乎不美。

3、《庄子》。其《则阳》记:孔子到楚国去,途中借宿在一个卖浆的人家里,这家的邻居全家――丈夫、妻子以及男女奴仆全都爬上房顶看他们。孔子的大弟子子路感到莫名其妙,我们有啥好看的?就问孔子:“这伙人挤在一起干什么呀?”孔子说,这是些隐士。子路心想,隐士?这不正是我们的同道吗。就要去把这些人请过来与孔子相见。孔子不让子路去,他说,人家对我们“羞闻其言,而况亲见其身乎?”连我们的声音都不愿听到,哪里还愿亲眼看到我们的容貌呢?你还没过去,他们就已走了。子路不信。“往视之,其室虚矣。”子路过去一看,果然房子里已空无一人。这些人其实是拿孔子看稀奇,所以一听说子路要过去找他们,自知对不起人,赶快全都躲走了。孔子心里很明白人家是拿他看稀奇,只不过不好对子路挑明,所以当子路问他那些人在干什么,孔子只好答非所问地说这些人是隐士。《庄子》里的这条资料,旁证了本文第一部分所引《史记》的一条记述:孔子奔波于列国时,“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当然,人们对孔子体貌“异之”的,不仅是其特高的身材,还包括那有点丑、有点怪的长相。

其《盗跖》记:孔子游说盗跖,说“天下有三德,生而长大,美好无双,少长贵贱见而皆说之,此上德也”,而盗跖正是如此,高高大大,美貌无比,“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这则资料可以旁证两个事实,一则当时确实崇尚高大俊美;二则“身长八尺二寸”,不到1.634米,即被视为高大,孔子身长九尺六寸,1.911米,比盗跖高了将近30厘米,当然要被人们“异之”了。

4、《史记》。《孔子世家》记:孔子最痛恨以色事人,但他恨什么却偏来什么,“色”给孔子带来的不幸可谓是接踵而至。因政见不合,也因鲁国君主和执政权臣好女色而荒政事,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谋发展。第一站到卫国,住了十个月,遭谗,又离开卫国,“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因长相像匡地人的仇人阳虎,被误认作阳虎,围困搜捕五天。不信乱力怪神不谈命,一贯主张“未知生,焉知死”,一般不言“死”字的孔子,也因内心被自己倒霉长相的无比倒霉深深刺痛,而想到死而言及死了,且不仅想到自己的死,进而想到爱徒颜渊的死;不仅想到自然生命的终结,进而想到政治生命、学术生命的终结。

好不容易离开匡地,回到卫国都城,这因相貌带来的倒霉事才过去一多月,在被南子接见时,又因相貌不美招人嫌,不得重用。“子见南子”的故事,《孔子世家》写得相当生动。先是南子慕孔子大名,又不见孔子主动求见,于是派人要挟孔子,说是各国来的人要想同国君套近乎,都得先拜见夫人,我们夫人要见你。孔子推托再三,不得已只好去拜见南子,而且十分恭敬尽礼。南子也以礼作答,而且收拾打扮得十分齐整,“自帏中再拜,环骊玉声谬然。”显然,南子对孔子有很高的期望值。但结果怎样呢?等了一多月,卫灵公才召见孔子,却让孔子坐的车跟在自己和南子坐的车子后面,“招摇”而过闹市。这就是明确告诉孔子:好色的南子不喜欢孔子,好色的卫灵公因此也不会重用孔子。孔子气得大发牢骚:“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再次离开卫国。

《史记》的这些记述,同前引《论语》一样,清楚地旁证了孔子体貌的生理缺憾。

5、《孔子家语》。《本姓解》说:叔梁纥“身长十尺”,1.991米,比孔子还高四寸(8厘米)。而且“武力绝伦”,“性严”。可旁证孔子个子特高、威猛有力、面相粗莽的遗传基因。

《本姓解》还记了一位齐国史官拜见孔子的故事。“齐太史子舆适鲁,见孔子。孔子与之言道,子舆悦,日:吾鄙人也。闻子之名,不睹子之形久矣。而求知之宝贵也,乃今而后知泰山之为高,渊海之为大。惜乎!夫子之不逢明王,道德不加于民,而将垂宝以遗后世……”此孔子晚

年事。齐太史久仰孔子道德学问,欲一睹其貌。既见之,却惟盛赞早已熟知的孔子道德之崇高,知识之渊深,独于极想一见的孔子之貌不置一词,又深叹其“不逢明王”而不得用于世,这与孔子自悲无容无佞无法行道完全一致,是齐太史也觉得孔子其貌不扬也。

(三)记叙、描述孔子仪容、风度、气质者:

1、《论语》。有两条直接描绘了孔子的仪容、风度和气质。

一则记:“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这正是孔子高大、粗壮,有如武士的体貌,加上满腹礼乐诗书,文质彬彬的儒雅气质,给人的印象:温和中蕴含着峻厉,威严却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

一则记子夏谈君子给人的感觉:“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子张》)朱熹于此注曰:“俨然者,貌之庄。温者,色之和。”这里的“君子”,即孔子。一般外表伟岸,胸怀慈悲的长者,给人的感觉都是如此:乍一看,十分威严,甚至有点冰冷可怕;一接触,就感到温和可亲,如沐春风。

细读《论语》,我们就会发现,这种风度、气质,正是孔子作为一个真正的仁人君子所本能具备的。“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在孔子看来,平和而不傲慢,刚强、坚毅,朴厚、寡言,仁人君子为人处世,就该如此。孔子答子张,认为君子应当“色思温,貌思恭”;应该“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具体表现为:“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尧曰》)衣冠整齐,目光端正严肃,宁肯让人望而生畏,也不以巧言佞色取悦于人,“巧言令色鲜于仁!”(《学而》)子夏问《诗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八佾》)句意,孔子答以必须先有仁德,然后方能谈美丽与否。子禽问子贡:“孔子每到一国,都能参与其政,夫子是怎样得到这种待遇的?”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学而》)别人以美色和奉承求取政治待遇,孔子与此不同,以正当的态度和本色的气度、风度求取,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堂堂正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里仁》)无貌,可用佞,但孔子却本能地坚持自己的操守,坚持给人以仁者应有的印象,决不为讨好谁而做一丝一毫的变化。

2、《韩诗外传》卷六第十五章:“孔子曰:可与言终日而不倦者,其惟学乎!其身体不足观也,勇力不足惮也,族姓不足称也,宗祖不足道也。然而可以闻于四方,而昭于诸侯者,其惟学乎!”在孔子眼中,内在素养方是根本,外在的东西,诸如家世的显赫,体魄的壮伟,容貌的美好,都算不了什么,惟知识和学问,才是真正有用的,可以赖之骄世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孔子气质的高雅,正是源于这样的学养。

(四)综合上述三方面文字资料,可知孔子的体貌:

一、头部:凹顶,突额;眼睛大而有神,深蕴高远之志;耳轮大而后翻;暴牙,长嘴;面黑,貌恶。

二、身材:个高,背驼;长上,短下;粗壮有力,如同莽汉武夫。

三、仪容:威严而慈祥。

四、风度:宏毅而儒雅。

五、气质:朴厚而高贵。目前所见孔子像举例。

最早,似为《中国通史图说》(九州图书出版社1999年版)收录的孔子及其夫人楷木雕像,传为子贞手雕。孔子面相,如同旧时土地庙中的土地公公,似不足为据。

山东嘉祥武氏祠汉代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孔子头戴高冠,身着长袍,双手捧着见面礼――一只野鸡,恭敬地拜见老子。传世汉代画像石上的人物,面部只见轮廓,难见细节,孔子长相如何,无从得知。

最有名者两幅:

1、唐・吴道子《先师孔子行教像》,突额,粗眉;大眼,大耳,大鼻;阔嘴,浓髯;身材粗壮厚实;神态慈祥谦恭,威严内蕴,颇符汉魏以前典籍有关记述。

2、南宋・马远《孔子像》,额头大而前凸,整个面部如同悬崖凹壁;眼睛小,目光呆滞;鼻梁塌,鼻头大;胡须稀疏且短;身材纤细瘦弱,背微驼而无力;――丑陋,猥琐,一副乡间或街坊糟老头相。马远位列南宋画坛四大家,山水、人物都擅长,这幅《孔子像》,既毫无历史依据,又大有悖于国人对孔子1700多年的圣化和神化,如此糟践孔子,不知马画家是何用心?莫非久矣不得红包,一时毛延寿阴魂附体,误拿孔圣当王昭君煞气?

明、清人都作有连环画形式的《圣迹图》。其中明人《孔子燕居像》,面部、身材,大体上与吴道子《先师孔子行教像》接近。面部丰满坚毅,眉粗眼大,目光明亮,大鼻,阔嘴,微露两齿,身材粗壮,饱蕴力度。惟胡须为粗茂的三绺须,与吴略异。整个看来,绝对不美,但也不丑;绝对不像人们传统印象中的读书人,而更像武将,更像粗人;镇定沉稳,正气堂堂,仁厚而威武,善良而不可犯。笔者觉得,这是目前传世众多孔子画像中,最接近汉魏以前典籍所载孔子体貌的一幅。当然,出于对孔子的崇仰,没有如实地画出孔子长相的丑,与历史真实略有距离。但不比不知道,把所有传世的孔子画像放在一起比一比,倘若头脑里没有任何先入之见,没有对名人的敬畏和对民间、无名氏作品的卑视,只拿汉魏以前典籍所载孔子体貌作评判标准,这幅画的价值就出来了。

曲阜孔庙有明人作《孔子为司寇图》,方面大耳,粗眉环眼,直鼻阔嘴,厚唇露齿,方颏浓髯,威严慑人,有如阎君。显然是根据想像作画,将公正、威严的法官、圣人等理想因素综合而成,美化成分太多。但威严有力,毫无世俗所谓文人应有的斯文气和仁者圣者应有的大智若愚相,远文近武,却很符合典籍所记,其凛然威猛,颇近《荀子・非相》所说,“面如蒙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