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煤矿企业不断更新管理手段,运用现代的管理方式,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但是很多的煤矿企业没有较强的成本管理意识,出现较多管理漏洞,例如利用成本管理来指导企业经营的意识不足、能力较差等。而成本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何加强煤矿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者们迫在眉睫的任务。结合煤矿财务管理实际,研究加强煤矿财务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具有现实意义。

1煤矿财务成本的特点

财务工作在开展财务成本管理时,应该深入本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特点,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财务管理。煤矿财务成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差别性

煤矿财务成本管理具有地域差别。由于煤矿企业属于开采业,成本构成复杂且多变,成本管理相对变化大。成本可能会受不同地形及地质环境的影响,复杂的地形、地质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智力成本比易开采的要高出好几倍,比如:内蒙地区地形开阔,开采难度较小,成本投入相对少,由于地域环境差别,导致成本管理难度不同。所以煤矿企业的成本管理,需要综合多方因素进行分析,特别是大幅度波动的成本构成。

1.2复杂性

煤矿企业成本运作与其他行业不相同,煤矿企业的产品具有特殊性,煤矿企业生产中消耗的原料并不能构成产品的一部分消耗的原料需要进行回收和再次利用,对不能够回收利用的原料,还需处理并寻找其他产品替代,而且对材料的回收复用和替代影响煤炭成本的变化。煤矿企业成本管理的复杂性,体现在对煤矿成本的管理不能按照一般的质量成本原理进行核算和控制。煤矿成本管理应该按照煤矿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进行层级多样化的管理,对煤矿企业应该单独进行核算,以便对成本管理有清晰的认识,从而了解煤矿成本的走势。

    1.3综合性

从企业内部看,煤矿企业的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煤炭生产过程中环节很多,生产的设备投入大,所以非直接生产性成本投入占用高,设备及工程投资大,因此,煤炭成本中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比重大。在煤矿企业的成本控制中,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比例高,要求我们在煤炭成本控制中,要对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加强控制,以提高煤炭成本控制效果。从企业外部看,为了合理利用煤矿资源,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及相应的税收政策,税收政策的实行对企业成本的影响很大,如调高煤炭资源税额,推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煤矿未利用采煤沉陷土地使用税,增加煤矿排放煤矸石和矿井费用等,这些政策的实行,直接增加了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给企业带来了压力。税收政策环境变化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诸多问题,因此企业的成本管理需要综合企业内外部环境。

2加强财务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财务管理在企业任务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有着决定性作用,加强财务成本管理对煤矿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财务成本管理是企业适应市场环境的必然要求。企业要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就需要管理好经营成本。财务成本管理是为了煤矿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和扩大经济活动。然而成本管理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成为企业优化管理的重要途径。现代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是适应市场经济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财务成本管理是否科学,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目标实现与否。只有综合分析企业目标实现的内外部因素,更好平衡企业发展各个环节,加强财务成本管理,才能使企业不断地去适应市场环境。

其次,加强财务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产权明晰、管理科学、权责明确、资本社会化。煤矿企业的投入应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企业要生存,就需要收益大于支出,财务管理的开展要求企业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围绕企业目标进行有效的财务成本管理,分工合理,发挥整体效益,提高企业的收益。

最后,加强财务成本管理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企业的运行与决策依靠企业的财务分析,企业发展中的产品成本、效益等方面的决策与分析均由财务成本管理来实现,加强财务成本管理,应该使财务成本管理从被动型转向主动型,更好地制定企业发展的决策。通过资金对企业的发展成本进行合理性分析,避免企业的风险,借助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使用具体分析方法,制定企业的决策、投资和经营。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加强财务成本管理是企业适应市场环境的必然要求,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煤矿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能为企业更好发展服务。

3如何解决煤矿企业财务成本管理问题

随着时展的需要,煤矿企业要想提升综合竞争力,如何降本增效是企业最关注的问题。因此,要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就必须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的成本管理,降低企业成本投入,增加煤矿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完善:

3.1利用好政策环境完善成本核算

作为煤矿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税费政策的调整会增加煤矿生产企业的经营成本。国家利用税收杠杆淘汰一些生产条件差、规模较小的小煤矿企业,然而要在市场中保持优势地位,煤矿企业应该根据政策要求,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好相关的税收政策,使煤炭开采成本逐渐细化,成本合理化,利用国家税收政策减轻税收负担,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

3.2加强企业成本管理

企业成本管理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加强成本管理使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和供两个环节获得最大效益。成本管理还应该依据行业特点,对企业成本来源进行合理规划,建立企业的财务运行机制。企业降本增效,需要深度优化,每个环节都应控制企业成本,厉行节约,例如制定采购原材料控制价格目录,实行比价采购,货比三家、择优选购。完善相应的监督体系,维持正常的管理秩序,防止不当行为,确保企业的利益不受侵犯。企业的发展需要吸取现代企业灵活多样的成本管理经验,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时效性,通过技术改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市场环境。

3.3提升成本管理能力

企业的成本管理,需要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要科学分工,分工明确,提高员工执行力,确保每一个工作顺利开展。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应该进行公正、透明的管理方式,也便于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及时、准确的了解信息。成本管理工作人员也要及时更新成本核算,确保企业的整体的经营有效实行,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实现企业管理目标。

3.4不断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成本管理者深入基层获悉成本信息,对企业最新的经营指标有所了解,及时分析产量和利润指标的完成情况。此外,为了更加完善的管理,还要对非生产成本和材料成本的消耗情况进行全面观察。在长期的调研和观察之后,管理者才能建立出一套完善而高效的企业成本核算体系。各部门围绕这个成本核算,实现有目标的集中管理,保证成本的有效利用,合理使用成本资源。

4结语

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煤矿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措施

财务管理是所有企业内部管理中的核心部分,要想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就必须满足当前投资市场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而推动现代煤矿企业朝着集约化的财务管理方向不断发展,以确保煤矿企业能够持续有效的经营与发展。煤矿企业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制定完善的低成本战略是煤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而要想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适当的节约成本,成本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企业参与竞争的成功与否。所以,减少成本对于企业实现较好经济效益意义非凡。

1. 财务成本管理的意义

1.1强化财务成本管理是煤矿企业适应市场环境的必然要求

当前,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健全下,企业已经是市场经济中相对独立的竞争主体,经营效率的高低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现代财成本管理主要是结合市场经济规律而形成的,具有先进的理财手段、管理科学、可及时找出对企业目标实现造成影响的因素,编制规范的财务决策,以确保内部与外部环境处于平衡状态下。所以,必须对财务成本管理加以强化,方可推动煤矿企业在现代市场环境中更好的前行。

1.2强化财务成本管理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无论是企业资金的筹集与使用还是产品效益的决策分析等环节都需要通过财务成本管理而最终实现。强化财务成本管理可以促进财务管理朝着主动型方向迈进,同时,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通过详细全面的分析方法,科学合理进行决策的编制等。比如,在对企业资金成本进行分析后以查看企业资金筹集结构的合理与否,能节约资金成本;在对企业成本与效益进行分析后可及时获悉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以明确企业未来的经营策略;在对企业风险进行分析与管理后可以清楚的知道企业现在与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的风险,以提前做好防治风险的准备。由于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极大程度上会被资源赋存条件所影响,所以,必须利用合理完善的分析方法进行科学的决策、投资、经营。

1.3强化财务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实际所需

现代企业制度明确指出企业必须有清晰的产权、科学的管理方式、具体的职责权限以及投入资本应做到保值增值、实现高效益。企业要想良好的生存就必须以收抵支,企业要想良好发展就必须提高收入,财务成本管理主要是在企业目标基础上而进行作业与作用发挥的。企业唯有对自己的财产有效管理和运用,方可防止兼并或倒闭的局面。出于对所有者利益与经营者竞争因素的考虑,加强财务成本管理至关重要,因为所有者需要资产保值增值,经营者注重业绩效率。

2.加强煤矿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具体途径及措施

2.1强化财务管理基础工作

在财务管理中,资金的筹集、投资、资金运行以及利润分配属于核心内容,涉及了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全程,涵盖了产、供、销各环节。良好的资金筹集与投资对企业正常有序生产经营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先投入所需的资金,而资金的筹集则是投入的基础,必须具备充足的资金企业才会产生劳动对象及资料等各方面的生产要素,进而积极有效的投入生产。根据煤矿企业实际特征,构建完善相匹配的投资结构,规避投资风险。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效率低下是国内各煤矿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应根据煤矿企业的实际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内部监督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比如,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通过各类健全的体制实施有效的管理。围绕财务经理人的日常工作,构建一套相匹配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工作者进行资金筹集时应严格按照相关的筹资管理制度进行。首先,关于内部资金的管理;资金抽筹集中应有具体的筹集数量和筹集时间,确保资金的良好流动,提高资金利用率;其次,科学编制资金预算,将现有资金作用全面发挥,通过尽可能低的资金成本、经济高效的手段,编制规范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企业的财务运行机制属于一个有机体,加强自我监督,是推动其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内部监督制度在企业财务运行机制中属于核心部分,根本目的在于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保证秩序的规范性,避免委托人合法利益受到侵害。

2.2加强煤矿企业会计规范化

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应不断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科学合理的管理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而企业管理又主要以财务管理为核心,所以,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应选聘资质高的会计工作者,加快各类制度的构建,注重会计核算,实际遇到问题时,各级部门应严格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真正将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淋漓尽致发挥。制定统一的会计核算办法,一方面,在明确会计报表体系中的各类指标时,要实现操作的便捷性。实际构建会计报表体系时,仅制定简化的财务报告,同时,编制简略的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不进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记账处理,推进会计电算化;唯有如此,会计工作者的劳动强度才会减轻,增强业务水平。众所周知,财务管理属于系统性的工程,主要在价值的角度基础上,对企业的投入和产出予以合理控制,有效协调企业财务关系,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企业良好发展的同时,提高其市场核心竞争力。

2.3强化现金集中管理

现金是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加强煤矿企业的现金管理意义重大。具体应从两方面进行:首先,不断强化集团分公司现金管理;为了避免资金出现体外循环的状况,有效管理好资金,应编制诸多的有利于现金管理的策略,加强分公司的预算管理工作,对各级部门进行备用金制,全部收入都要统一交到企业总部统一划拨,对于分公司需要的资金,应交给集团总部进行统一安排并审核。其次,管理好往来款项与存货,保障资金的有效运转;具体应做到:对应收与应付账款有效管理;科学管理其他应收款与应付款;做好预收、预付账款的管理工作;强化存货管理;健全企业现行的收款责任制,提高现金的有效回流,降低坏账情况。除此之外,应适当的通过商业信用,以客户的资金等措施为主来降低企业的现金流出,确保有较好的现金流入,完全消除资金占压时间的情况。

2.4强化成本管理

首先,及时获悉基层单位的成本信息,构建具体的成本核算,为集团决策层提供能减少成本、增强效益的高效信息;其次,深入分析企业内部单位、部门的指标完成情况,以确保企业经营指标实际分解、经营目标责任书的有效贯彻均有坚实的依据,实现科学规范的决策;另外,编制完善的成本核算指标,保障业绩考核的顺利进行;在对企业经济效益考核时,除了要仔细分析产量、利润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外,还要全面观察非生产成本及材料成本消耗控制情况。一套完善高效的成本核算可以促进综合考核指标的实现,是各单位部门经营业绩考核过程中的标准依据。围绕成本核算,实现集中管理、资源共享的目标,保证设施设备、材料的有效利用,投入足够的设施设备维护费及所需材料,防止有备品备件的重复购置,合理使用资源。

3.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财务成本管理属于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主要以价值角度为出发点,对企业投入和产出进行合理控制,保障企业财务关系的协调性,加强资源科学配置,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煤矿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同时提高市场竞争实力。(作者单位:山煤集团煤业管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杨洋.论煤炭企业成本及财务管理[J].煤矿现代化,2009年02期.

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9-0220-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确立和完善,建筑行业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推动了建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建筑经济要想发展,就必须切实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对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

一、建筑经济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一)在建筑工程项目中

成本管理直接反映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等,都会直接反映在产品质量中,进而有效反映出成本管理为建筑经济带来的成效,推动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在对建筑产品的价格进行确定前

需要针对建筑成本进行细致全面的评估和计算,并以此为基础,综合考虑市场中的影响因素,才能够最终确定建筑产品的价格。

(三)提升企业竞争力

建筑企业在产品质量与价格方面的竞争也愈演愈烈,而将其归结起来,主要表现为产品成本的竞争。对于建筑企业而言,通过良好的成本管理,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力的位置。

(四)关于企业的经营和决策

成本管理与企业的经营发展决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多数企业而言,经济决策和管理决策的制定,主要是在企业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与投入成本有着非常直观的联系,从这个层面看,成本管理直接关乎着企业的经营和决策。

二、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理念落后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许多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建筑经济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成本管理的理念没有能够及时更新,存在很大的滞后性,在管理中仅仅关注建筑工程中能源消耗较大的部分,而没有针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相应的评估和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建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缺乏健全的成本管理考核制度

在建筑企业中,现有的成本管理考核制度缺乏科学理论依据的支撑,不仅使得现有的成本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和混乱,无章可循,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本管理工作的效率,导致成本管理考核制度形同虚设,无法有效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缺乏对于成本的有效控制。

(三)缺乏明确的成本管理目标

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重视成本管理工作,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指导案例,缺乏必要的经验积累,没有形成相对明确完善的成本管理目标,将成本管理工作的重心放在降低工程投资成本方面,这样,不仅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成本管理意识

为了确保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应该在建筑企业内部树立其相应的成本管理意识,确保全体员工都能够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明确成本控制目标,结合相应的规章制度,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约束。同时,企业应该加强对相关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引导其树立相应的成本意识和责任意识。另外,企业可以制定一系列的奖惩措施,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其工作效率,确保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强化成本核算监督管理

在建筑经济管理中,成本核算是强化成本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成本核算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在开展质量管理和进度管理的同时,做好成本核算的监督管理,对企业现有的成本核算管理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对于企业而言,可以对一些关键岗位采取竞争上岗制度,将员工的切身利益与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确保成本核算工作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三)制定合理的成本管理目标

在成本管理中,科学合理的管理目标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着成本管理工作的成败,在对成本管理目标进行制定时,可以参考建筑工程承包合同以及相应的成本预算。在承包合同中,需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成本等进行明确,对双方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进行界定,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成本管理相关条款的有效落实。而在成本预算中,需要从施工材料、市场变化、施工人员、工艺技术等方面,切实做好预算编制工作,保证成本预算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四)重视材料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材料占据了整个工程项目总成本的50%以上,材料的管理可以说是成本管理的重头戏。因此,施工企业在中标后,必须根据工程的招标文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工程预算的编制工作,待预算审核通过后,可以作为后期项目各项工作中材料需求量和使用量的重要依据。根据相应的预算编制和工程设计施工要求,对材料进行采购,应该选择质量优质、价格公道、信誉良好的材料供应商,从源头上保证材料的质量。对于材料的采购,应该采取招投标制度,结合相应的施工材料预算,交由采购部门进行统一采购,同时坚持总量订货、分批采购的原则,避免材料的积压和浪费。在材料进场前,需要做好相应的质量检测工作,避免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明确各个环节所需要的材料数量,对于超额领料的行为,应该充分重视,及时查明原因,减少材料的浪费情况。如果是由于工程变更需要,则必须开据相应的证明材料,以实现对原材料的有效控制。

(五)加大质量管控力度

当前,部分建筑企业为了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一味将目光放在成本控制方面,而忽视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采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行为,这样不仅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损害企业的社会信誉,还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而如果一味重视质量而不顾成本,则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施工企业应该在充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和施工效率的前提下,采取合理合法的措施,对工程成本进行控制,尽可能做到一步到位,避免重复施工的情况,同时加强对于新工艺和新材料的使用,促进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的提高。

(六)重视安全管理

安全是建筑施工中一个永恒的课题,减少施工安全事故,同样能够有效减少成本投入。首先,应该制定健全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对施工过程中各部门的权利、责任、义务等进行明确划分,对责任进行层层落实;其次,应该设置相应的安全考核奖惩制度,定期对施工安全进行考核评估,对于安全生产落实情况良好以及落实情况较差的部门,分别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做好责任的追究工作;然后,要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和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一)机器设备方面质量成本

选择能满足加工产品质量等级要求的合适设备。同等设备加工等级越高,往往价格也更高,如果采购加工等级高于产品质量要求的设备,投入更高设备资金就是企业额外的质量成本支出。采购等级无法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设备,不属于质量管理工作范畴,此处不赘述。机器设备状态影响产品加工质量:日常设备保养、维修、维护、性能鉴定构成预防成本或鉴定成本;设备问题导致不合格品,就是机器设备方面引起的质量成本支出。检验、试验类机器设备投入,是预防成本之一。目的是提高产品可靠性,避免出现批量质量事件或流转不合格品,减少质量成本支出。

(二)物料方面质量成本

物料包含生产性原、辅材料。机械制造企业一般需采购大量物料,应力求采购能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适宜物料。高于产品质量要求的物料将造成过高质量成本浪费,低于产品质量要求的物料则可能造成产出不合格品的质量成本支出。

(三)“法”——工艺方面质量成本

“法”该要素在机械制造企业更多地集中体现在工艺方面合理工艺流程,可以为产品质量保证和质量稳定提供有力保障,减少不合格品引起的质量成本支出。

(四)环境方面质量成本

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对生产、测量环境特殊要求而付出的成本,属于预防成本。

二、加强机械制造企业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工作,降低质量成本

(一)提升员工质量素养,降低人工方面质量成本

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员工意识、责任心和素质将影响其“一次作对事”。开展质量管理宣传,依据质量成本与员工签订质量责任书,进行质量成果考核,促进员工质量意识和责任心提高。各层管理人员重视品质问题,充分发挥领导和模范作用,引导员工“一次就作对事情”。进行岗前、岗后技术、工艺、企业文化等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降低生产过程失误率。

(二)加强机器设备管控,降低设备方面质量成本

产品设计充分评审后,对产品质量进行策划,依据质量策划,选择能满足产品设计质量要求的设备。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设备、工装进行建档滚动管理,明确责任人,按时完成维修、维护、保养和鉴定等工作,保证设备的工作能力。权衡企业现状和产品可靠性的质量需要,添置相关检验和试验类设备,不购置不需要设备引起质量成本浪费,也不削减必要投入结果因少失大。

(三)加强采购物料品质管理,降低物料方面质量成本

机械制造企业的采购物料品质管理,实质为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与供应商签订质量协议和技术协议,明确供货品质要求。加强供应商供货管控,定期进行评审和验场工作。与供应商建立共赢共荣新型协作关系,共同推进质量成本管理,明确质量改善重点,共同实现质量持续改进。

(四)优化工艺,降低工艺方面质量成本

产品设计阶段明确产品工艺策划和质量策划,工艺实现对质量保驾护航。对工艺能力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调整或提升工艺能力不牺牲质量,而是提高质量保证;影响质量保证、质量稳定的工艺坚决及时修正。

(五)综合考虑环境因素,降低环境方面质量成本

机械制造企业对环境要求(温度、湿度、噪音等),往往可转化为对机器设备的选择来满足。设备采购之前,就综合考虑环境因素特殊要求,选择能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合适设备。

三、结束语

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成本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in our country and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s the main source of the economy, more and more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re rising. In the complicated construction of system management, cost management is a vital management, directly affect the enterprise economic benefit, management will bring great is the economic gai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in the cost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pertinence, strengthen building economic cost management is the key work of the measures.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Economic benefit; Cos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建筑企业经常成本管理,不仅关系着企业的日常运行,同时还关系着建筑企业今后的发展。由此可见,加强建筑成本管理措施是重中之重,全面实施管理,对细节问题要足够的重视,制定系统管理措施非常重要。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其中能够获得的利润越来越少,所以应当重视管理方面的问题,加强管理措施是关键。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各个方面的管理都要在多个角度分析,以理论为基础,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快速发展。

一、分析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有实际意义的成本管理措施,首先深入探讨分析目前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据经常出现的问题,指定相关解决措施,并且将其落到实处,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项目管理人员成本管理专业知识差

有些项目管理人员和建筑工人对成本控制意识淡薄,不能明确工作的目的,从根本上缺乏对工程的科学管理理念。成本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管理项目,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才能从中得到新的见解,对管理人员来说,管理理念非常重要,所谓管理理念就是专业知识水准。比如为了按时的完工,急于求成,不对原材料的价格进行市场的调查,不够重视项目成本预测,忽略建立风险监控体系,胡乱选择材料供应商和劳务队伍,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总投入资金。

2、成本管理目标缺失或不科学

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的经济成本管理仍局限于狭义的成本降低本身,尚未形成良好科学的成本目标体系。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完整的成本管理系统,导致成本管理目标丧失,降低工作效率。不成熟的管理方案很多,一些措施没有按照科学理论来实施,有的企业甚至没有目标成本,是盈是亏只有等工程完工决算后才知道。但是,已经晚了。可见缺失成本管理目标和缺失科学管理措施,已经成为一种通病,必须阻止这种恶劣现象的产生。

3、缺乏监管体制

成本的管理体制制定存在严重问题,比如内容不完善,缺乏监管体制,导致很多不符合规章制度的行为产生。一个比如责任分工不明确,没有编制合理的采购制度和限额制度,容易造成各部门相互推卸责任,在实际管理中,例如对材料的采购、验收、保管制度不完善,原材料的成本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各个方面都应当加强,才能保证整体的成本管理加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完整的监管体制,也是施工完整性的关键所在。

4、没有实施经济措施

主要从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质量管理、合同管理、进度管理五个方面人手。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开销管理是一项重要部分,是首要管理内容,首先入手此项管理非常必要的。掌管好各项开销,应当进行实地考察核实实际数据,人工费的控制要符合实际工作时间和劳务情况,材料费的控制要进行市场调查,机械费的控制要求对机械本身质量和使用价值有了解。工程质量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是建筑工程核心,建立质量监督机制是关键。合同管理是约束相关政策的合法性,缺乏对合同的管理会影响工程进度。缺乏进度管理降低企业经济效益,影响经济收入。

二、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措施

实施有效的经济的经济管理措施,必须结合科学理论知识,制定相关政策必须符合该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不能盲目的执行效仿其他企业,这是非常重要的。

1、建立组织系统

没规矩不成方圆,建立系统的组织,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将一切复杂的问题有条理化,把建筑工程中关于成本管理的项目有序的结合在一起。建立有秩序的组织系统有利于实施全面管理,给企业经济带来效益,使工程能够顺利按时完工,为安全施工提供重要保障。由此看来,建立组织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素质。

2、建立监督机制

要想保证制定的方案落到实处,并且加强实际实施的原则,就要建立监督机制,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单位都需要建立监督机制。对于建筑工程中的成本管理的监督机制也是不容忽视的,只有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才能保证各项行为按照严格规定执行的,对违规现象及时的阻止,避免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影响,能够为企业节省资金开销和浪费,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3、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成本管理师一项复杂的工作,大多数建筑工程人员没有具备专业知识,不但影响工作效率,而且使工作准确率下降,无形中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定时定量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如果仅仅让员工自己学习相关内容,效率会很低,大部分员工在工作时间已经很累,下班之后,几乎没有时间主动学习建筑安全保护措施。所以,施工单位应当在基地进行培训工作,对容易出现的问题加以重要讲解。在日常行为中,会无形规范自身行为,避免由于疏忽带来的经济损失。

4、加强合同管理和进度管理

合同管理是约束各种行为的法律依据,只有按照合同办事,才能使一切策略有法可依。在合同的执行中,所有人员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操作,从根本上保证了施工的正常运行,无形中带来经济效益。进度管理的有效性,和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有效的进度管理能够增加经济效益。由此看来,加强合同管理和进度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施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案,必须全面进行改善,加强员工专业知识,建立监督机制,深入成本预测预控和经济合同的履行。只有各方面都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才能保证施工按时完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资金浪费。由此可见,实施有效的成本管理,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建筑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箐等.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07).

[2]张宝岭主编.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04).

[3]周静.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现状分析[J].科技信息,2009(2).

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管理 企业管理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在设计劳动统计指标体系时对人工成本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于1995年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将企业人工成本调查表纳入了劳动统计报表制度。企业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具体包括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七个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要面对两个市场的竞争:一个是商品市场的竞争,人工成本不能太高,高了就难以在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中凭借价格优势取胜另一个是劳动力要素市场的竞争,人工成本不能太低,低了就难以在人才竞争中凭借工资优势取胜。因此,企业人工成本是企业经营总成本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企业人工成本的分析是企业管理特别是劳动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企业人工成本管理不仅关系到企业劳动管理层次和水平,而且是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课题。研究人工成本问题,搞好人工成本控制,还是我国劳动管理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内容。

我国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现状

加强企业管理。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永恒命题。而注重人工成本管理,又是近几十年西方企业中重点研究的问题。而我国由于受传统的所有制和经济体制的影响,人工成本管理仍然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没有数据分析我国自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初期的企业人工成本管理情况。建国以来,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虽然也注重了对成本的管理,但在缺乏竞争的条件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只能变成口号,难以落实到行动上,对人工成本管理根本没有足够意识和观念,致使从产品生产到经营都处于粗放经营管理的状况。如果想通过数据分析一下我国自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初期的企业人工成本管理情况,是极其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根本没有建立这方面的统计,更谈不上对企业人工成本的管理,致使企业长期处在管理水平低下、成本缺乏有效约束、经济效益不高的局面。从1995年开始,劳动部提出加强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概念,并开始在一些试点企业、一部分地区尝试进行企业人工成本分析。经过这些年的推广和实践,目前在企业人工成本统计、信息并对企业人工成本进行分析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切实在企业人工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许多企业对人工成本没有完整的概念,忽视对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益的分析研究,更缺乏对人工成本的控制。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人工费用列支制度不健全,界定范围不明晰,渠道过多过乱,给工资分配、工资管理带来许多困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实行了新的会计制度,合理界定了人工成本范围,规范了企业人工成本列支制度,企业人工成本的管理进入了新的阶段。我国一些行业和企业已经开展了对企业人工成本的管理工作,如企业减员增效已渐显成效,许多企业通过买断工龄分流富余职工以谋求企业的健康发展。但许多企业对人工成本仍没有完整的概念,未对人工成本进行总量核算与分析,更缺乏对人工成本的控制。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加强人工成本管理的意识日益提高,但是,成本管理的内容和方法落后。成本的优势可以通过产品的价格转化为市场优势,目前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精力一般放在产品的物耗成本的降低上,对人工成本加强管理尚未达成共识。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企业经营者忽视了人工成本的作用,侧重于产品价值的实现;二是因为有的企业经营者虽然意识到了人工成本的重要作用,但却存在求稳怕乱的心态,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应该说,由于改革的不断推进,人工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企业加强人工成本管理的意识日益提高。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实行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办法,对促进企业加强人工成本的管理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成本管理的内容和方法落后,从内容上看,往往是只重视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而忽视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其结果造成只注重与生产有关的企业成本管理,而忽视成本效益水平的高低。从方法上看。缺乏事前成本预测和决策,事中的成本控制和调节也不及时,缺乏有效的成本奖惩制度,成本激励和成本约束不到位,难以从深度和广度上实现成本降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十分重视投入和产出的效益。

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已远远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科学的人工成本管理体系尚未构建。当前企业在内部成本管理上,仅依靠财务部门事后考核分析评价,而没有一个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成本组织体系,缺乏成本管理的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成本管理组织机构,也没有划小成本责任单位,没有指定的相应的成本监控人员,在成本的实施及反馈上也相应滞后。一是成本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先进的成本管理知识,专业化水平较低,缺乏专业培训,对于人工成本管理各相关经济指标的理解需要加深;二是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机构协调不够,如劳资、财务部门的有关数据不能及时沟通以形成有效信息,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最重要的是没有制定规范的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办法,仅仅把人工成本视同其他成本项目一样简单管理,没有用经济学原理来科学地分析、预测、控制人工成本,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科学的人工成本管理体系尚未构建。

人工成本管理是我国企业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

成本控制,是当今从国际到国内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理念,而人工成本控制,已成为成本控制中的重中之重。人工成本是国家惯用的劳动工资管理指标,也是重要的投入产出指标,是企业和国家都十分重视的指标。因此研究人工成本问题,搞好人工成本控制是我国企业管理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加强人工成本管理,对企业人工成本管理进行系统研究,将对企业管理科学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企业人工成本涵盖企业投入于劳动力方面的所有费用,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核算人工费用的指标。具体说来,企业人工成本是对企业劳动投入的完整描述,从生产与分配之间的辨证关系看,通过从劳动的投入与产出关系人手,系统地对于企业人工成本管理进行研究,将对企业管理科学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当代经济全球化、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人工成本管理提出的新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在资本市场日益成熟的今天,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甚至最终取得垄断的市场地位,唯有依靠先进的技术。可以看到,世界知名的制造业企业无不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些核心技术既是使自己获取超额利润的重要来源,又是阻止竞争对手进八该领域的有效手段。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才能领导市场的潮流,而产品老化、技术落后的企业则只能被市场所淘汰,这已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所公认的道理。而在现代经济中,技术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属人”的特性,即技术不再像以前那样仅仅凝结在企业物质资本(如生产设备)中,而是更多地储存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头脑中。这时的技术人员已不仅仅是企业雇佣的高素质劳动者,更是一个资本的载体,我们称之为人力资本,这种形式的人力资本已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

加强人工成本管理,对企业而言,人工成本的核算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合理控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关经营管理方面的决策依据。企业人工成本是企业经营总成本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市场经济中,企业面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企业人工威本是除了物质消耗成本之外最主要的成本项目(其中最主要的成份是职工收入),对企业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作用,因此对于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企业通过人工成本核算,可以清醒地知道自己因使用劳动力而付出的代价,从而更加重视企业的人工成本核算与管理,在使用劳动力上更加注重合理性。企业通过人工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人工成本的合理控制,将人工成本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就会使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运行更加紧密结合,为企业经济运行及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通过人工成本指标的变化趋势的分析,制定出企业的薪酬目标,确定企业工资分配的调整办法,保持人工成本各组成部分间的合理比例关系,使之成为企业确定合理的人工成本水平的基本条件。

加强人工成本管理,对国家的宏观调控而言,人工成本核算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消费政策的制定。人工成本牵涉到经济生活中的许多重要方面。比如工资和保险福利费用,对于雇主来说是一种支出,对雇员来说则是一种收入,因而人工成本对于消费领域的影响极大,人工成本的高低还直接与生产经营情况尤其是与盈利紧密相关,故直接影响到雇主的投资方向,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的流动也因此成为必然。通过人工成本统计,可以看出雇员(职工)收八状况乃至居民生活水平,是国家制定人民生活水平政策和规划的依据;人工成本核算还反映出国家经济形势的大趋势,国家可据以调整消费政策和产业结构。对于劳动领域的宏观调控而言,更是制定劳动管理政策的重要依据。在人工成本的组成部分中,工资总额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更是与国家的保险福利政策紧密相连,对于国家从整体上统筹考虑安置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保障广大职工的利益有更为特殊的意义。

加强人工成本管理,对企业劳动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而言,人工成本核算有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人工成本不仅涉及企业收入分配的微观管理,也涉及劳动领域的宏观管理,还是我国劳动管理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内容。在进行国际间比较时,人工成本是可比性较强的一个劳动统计指标,因为它反映的是全方位费用,反映出的是用人费用支出的全貌,这在世界各国基本上都是一致的。通过人工成本统计资料(主要是国际问比较情况),企业(雇主)可以看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投资效果较好,甚至可以判断出在哪个行业投资、生产哪些产品利润前景更好,从而决定投资方向和数量。目前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这在人工成本上反映得非常充分。许多外商来华投资都要求我国有关方面提供该地区的人工成本资料,据以确定是否投资以及投资方向。我国较低的人工成本水平,正是吸引外资以图自身发展的良机,对于加入国际大循环的我国企业来说,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是企业经营的必由之路。

结论

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企业 经营成本 对策

随着企业间市场竞争不断的白热化,企业要想不断提升其竞争力,在其管理过程中就要将管理从生产管理的局限中跳出来,应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与方法进行企业经营成本管理。

一、企业经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被忽略

就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的管理模式来看,在其经营管理中对经济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都能进行管理,但是仍旧有一部分的企业对于企业的经营成本管理依然局限于初级阶段,甚至有部分企业尚未意识到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未建立起经营成本管理体系。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企业的领导认识不到加强经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在其工作中存在偏差。

(二)企业成本管理范围不够全面

有一部分的企业虽然能够认识到加强企业经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因为企业的精益成本建设管理存在片面化现象,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本管理范围还不够全面,有部分内容未能囊括在范围内。其中一部分企业对经营成本管理的认识比较浅显,认为实现了企业的初级材料消耗就是实现对企业经营成本的管理,但是初级材料消耗只是企业经营成本管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忽视了对企业体制外的成本管理。这种只考虑小范围而不在乎整体运营模式的手段,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危害。

(三)企业成本管理缺乏足够的约束力

在企业的管理中,控制力与执行力是相辅相成的,企业对于成本的控制需要严格按照执行标准,为了达到执行标准,企业需要健全的管理体制和执行体制。在实际的工作中企业的领导提倡加强企业的经营成本管理,但是并不能建立与之匹配的经营成本相符合的监督管理部门,使得其监督管理工作成为泡影。[1]同时,企业不能将经营成本管理同绩效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导致部分员工不重视经营成本工作的开展。

(四)企业成本核算体系相对落后

在企业的经营成本管理系统中,通常是企业的会计发挥其职能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产生的成本进行核算。甚至还有部分的企业仍旧在使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制造成本算法。应用该种算法,只有在事后才能进行核算,不能在事先进行预算,不能有效地规避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不能实时地对企业的经营生产过程进行监督与调控。还有部分企业在某一时期内制定了一个经营成本管理体系后,就在其以后的管理中沿用,不能结合市场的发展变化进行更改,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裂痕,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就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五)企业经营成本管理缺乏固定的计划

有不少的企业只是将经营成本管理当作企业利润提升的备用计划,如果当前的经营状况比较理想或良好,经营成本管理就很轻松,这也使得在企业的管理中存在员工借此谋取私利的现象。一旦在其经营生产中出现企业的利润与盈利下滑现象,就会调整经营成本控制措施,加强对其管理。[2]但是单纯地将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下来,并不意味着实现企业的经营成本科学管理,要使企业的经营成本始终保持较低的水平,才实现了经营成本管理工作的意义,从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改善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企业成本管理的系统观念

企业要想实现经营成本管理的体制,首先要在企业中加强经营成本管理观念。企业要树立起良好的企业管理理念,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构建起科学、合理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能够对企业发展汇总的各个阶段的情况进行了解、调查与研究,并能够从宏观与全局的视角来观察与看待企业经营成本管理系统。要求企业不能将眼光只局限于产品的生产阶段,而是要将目光放长远,能够结合企业的发展前景、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市场需求等,在市场中进行充分的调查与分析。同时,还要求企业能够不断完善其生产技术,从而满足市场发展需求,还要及时地了解客户的需求,针对客户的需求与意见及时地对其经营成本决策、管理进行调整,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也能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

(二)加强企业的经营成本管理建设

加强企业的经营成本管理理念不应该局限于企业的领导层,而是要加强整个企业的经营成本管理,要使企业的员工能够认识到加强企业经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能在企业开展经营成本管理工作中积极配合,严格遵守企业的经营成本管理管理制度,从而实现其管理效果。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中的一些员工对经营成本管理的认识还存在局限性,这就需要企业自其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能够不断加强对经营成本管理的相关知识的普及与宣传,使员工能够认识到加强经营成本管理对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3]

(三)应用于企业的管理实际匹配的经营成本管理方法与模式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各个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极强企业经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能在其生产经营中建立起与之相符的经营成本管理体系。但是,各个行业特征不同,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存在差异,因而在其开展经营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采取的经营成本管理的模式也各有不同。为了能够实现其科学、合理的管理要求,企业在构建起经营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但是不能单纯地引进和复制,而是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选取合理的方法与模式。有部分企业因为其行业的特殊性,在其经营成本管理中仍旧需要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则可以继续使用传统模式,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有部分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及时对其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与创新,从而促进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4]

(四)合理设置企业的工作流程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设置的部门会越来越多,责权划分也会越来越精细。为了使企业的经营成本管理系统不断完善,就需要企业根据其管理实际将各个部门的责任进行详细的划分与规定。将以往的工作中一些不必要的环节与部门撤除,调整企业的工作流程,从而使企业的部门设置和工作流程更加合理,保证企业中的每一个部门和环节都有其准确的责权划分,避免企业中存在冗职、冗员的现象,避免不必要的经营成本开支。

(五)采取合理措施保证成本信息的有效性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部分企业存在一些违反经营法规的行为,有部分企业存在偷税漏税现象,有部分企业的领导者存在的现象,出现这样的情况往往就是企业的会计与财务人员在其工作中存在问题,也有可能是企业的领导层强制要求而出现的。为了避免同类现象的出现就要求企业领导者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并发挥榜样的作用,严格遵守工作规范,不可在企业中形成的氛围。同时,也要求企业的会计与财务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能够坚持职业操守,并对相关人员阐明利害。此外,还要求政府能够加强任意更改成本资料的打击与管理,能够制定和执行相关的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对违反规定的个人进行严厉的惩处,不包庇和纵容任何存在违法行为的个人与团体。在打击犯罪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对该法律的普及宣传,及时遏制社会中的不良之风。这样就可以充分地保证企业的经营成本管理数据的有效性与真实性,为构建企业完善的经营成本管理体系奠定数据基础。[5]

(六)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加强经营成本管理

在近年来计算技术不断发展,不但促进了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还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社会逐渐转变为信息化、高速化的社会。计算机不仅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对加强企业的经营成本管理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企业的经营成本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突破地域、时间的局限,实现信息的高速化交流,并能有效地实现远程控制与管理。这样就可以建立起更加科学、便捷的企业经营成本管理,并通过应用于企业的成本管理匹配的信息技术模型可以实现对其科学规划与决策。企业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对其管理模式进行调整,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模式,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和企业发展需要。

三、结束语

加强企业经营成本是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为了能够不断促进企业的管理质量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正确认识开展企业经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能结合市场的需求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经营成本管理方式与模式,从而控制和降低企业的成本,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玲.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5(16).

[2] 朱晓燕,李新萌.浅议连锁经营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11).

[3] 张建龙.新时期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若干问题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3(24).

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生产成本管理;精细化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生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持久的发展,需要采取有效的战略,其中成本领先战略是企业获得发展的基本战略。本文正是以此为背景,在分析了精细化管理的定义及重要性基础上,探讨了生产成本管理精细化管理中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一、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精细化管理对于企业的生产成本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生产成本是资金占用的重点,加强生产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是保障生产企业财务的完整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现象,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的关键。所以,精细化管理在生产成本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生产成本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

二、生产成本管理精细化管理中的问题

1.生产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意识不高。生产成本企业的管理领域,部分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的内容有限,大多只是针对于产品的生产环节以及项目生产的成本进行核算,通常情况下,没有进行技术和流通领域的成本核算;其次,在生产成本的管理方面,往往注重的是生产成本的事后管理,没有进行生产成本的事前管理和预算,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发挥财务管理的预防作用。同时,部分进行传统产品的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管理的目的仅仅是降低生产成本,主要的手段就是进行节约,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对成本费用的控制,有时会产生产品质量水平的下降,进而带来企业效益的下降。

2.生产企业的原材料采购中间环节过多。在生产企业中的供应链环境下,要想增加企业的竞争力,需要提高企业的原材料的采购效率,并且降低采购成本。但是大多数的生产企业原材料的采购点是分散的,通常情况下采购的信息不是公开的,这就造成了采购成本的增加。实际上采购成本的增加不仅包括采购信息不透明,还包括采购原材料的中间环节较多,其中的任何一道中间环节都给采购原材料增加了一定程度的成本。如果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中间环节,可以节约相对一部分的采购原材料成本。

3.生产企业的管理不完善。生产企业的库存是具有成本的,生产企业的库存管理重点是进行库存成本的管理,想要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库存成本。在生产企业的库存管理中出现了如下问题:第一,生产企业的库存准确率较低,库存的准确率越低,就说明生产企业的生产物料没有很好的被利用;第二,生产企业的库存周转率较低,如果生产企业的库存周转率较低,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资金压力。这就需要采取精细化的管理方法。

4.生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滞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快,生产企业也需要根据自身的需要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以让企业的决策更加科学化,同时也对企业的精细化水平的提高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大部分的生产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落后,有些生产企业对于供应商的信息掌握的都不是很全面,同时企业的生产成本管理的信息记录也不完整,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三、生产成本管理精细化管理中的对策与建议

1.树立生产成本管理精细化的新观念。现代企业发展特征的新变化,要求企业在建立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的过程中,树立新观念,采用新的思路去拓展生产成本管理新领域。要求企业不断地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形成一种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成本管理精细化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

2.严控采购成本,进一步完善采购流程精细化管理。企业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潜力,重建一个全新的采购流程。在完善企业的采购流程中,企业要加强物资计划审报管理。紧密结合生产运营需求,积极与企业各专业科室联系沟通,保证计划上报的准确性、完整性,从源头上控制成本。为了更好地控制采购成本,企业提升采购谈判中的技巧和谈判策略。

3.加强企业库存的精细化管理。按照库存改进指导原则,加强企业库存管理的对策主要是:①严保库存物资数量和库存结构的合理性。增加物资备品备件计划申报的依据性,减少备品备件的盲目采购,进而减少物资库存的无休止上涨,从而达到成本的有效控制。②提高仓储物资周转率。严格物资入库时间,对存放周期超过半年、但采购周期较短的物资少存或不储存。

4.进一步加强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企业在管理的过程当中,想更好地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进算计信息自动化管理要在企业当中广泛的运用,各个管理节点之间需要配置工作计算机,建立有利的局域网,财会电算化与各业务信息系统接口,使生产、职能、主管之间的一步化、交互式管理逐步得到完善。

四、小结

企业在面临巨大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不仅需要保证产品的质量,还需要对企业的生产成本管理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本文在在分析了精细化管理的定义及重要性基础上,探讨了生产成本管理精细化管理中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具体包括:第一,树立生产成本管理精细化的新观念,第二,严控采购成本,进一步完善采购流程精细化管理,第三,加强企业库存的精细化管理,第四,进一步加强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生产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通过精细化管理让生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宋文杰.加强生产成本管理规范生产成本核算——积极推进老企业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的有效途径[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2(09).

[2]尚东昌.浅议企业成本管理的弊端、成因及改进措施[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04).

[3]张会娟.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重心及其发展趋势[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