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湖心亭看雪赏析

湖心亭看雪赏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湖心亭看雪赏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湖心亭看雪赏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初中文言文教学 教学观念 “文”“言”相融

虽然新课程改革进行将近六年,但文言文教学却不尽人意。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虽几经修改,但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要求始终未变,一直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学内容却强调“字、词、句、段落、篇章”,这对文言文教学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即误导教师把入选的文言文当作语言文化知识的范例来讲,只是系统地讲清文中的字、词、句、篇,忽视了文章的艺术和人文因素,将文言文教学上成了古代汉语课。

《语文课程标准》除了要求“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外,也对文言文教学的价值有了新的定位,即“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这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注意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注意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于是,有的教师从过去单纯追求文白对译的教学误区中走出来,在“人文”上大做文章,结果矫枉过正,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将文言文教学上成古典文学课。针对这些现象,我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转变观念,走出误区

选入初中教材的文言文,绝大多数是文学作品或者是取其文学性而入选。如《湖心亭看雪》、《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等文艺散文;《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等作为课文是取其文学性而入选的。古今汉语虽然变化很大,但是同一个民族的语言具有传承性。正如钱梦龙所说:“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能割断和古代文学语言的血缘关系;很多古代汉语常用词的词义、句子的结构方式,不仅古今没有多少变化,而且常常出现在现代汉语里,尤其是现代的书面语里。”这样,虽然学生阅读文言文存在一定的障碍,但是选入初中教材的篇目大部分是浅易的文言文,课文中还有较充分的注释,学生在阅读上与阅读现代文比较,并没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句的任意堆砌。虽然对字、词句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也是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目标,但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深入地把握文章整体,因为语言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因此,文言文教学应遵循教读文章的一般规律,处理好词句与文章整体的关系,侧重欣赏,体悟文中情,想象文中景,领悟文中道。这不仅是学习文章的需要,而且是更好地理解文言词句的需要。只有转变观念,才能走出误区,才能正确地定位文言文教学,明确学习文言。文言文其核心内容包括学习(文言)什么和怎么学习(文言)两个方面,二者相生相融。

二、“文”“言”相融

千百年来文言文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传承着民族文化,蕴涵丰厚的民族情感。如果在教学中人为地拆散“文”与“言”,那么文言文的文化内涵就会在架空的人文讨论或干枯的知识训练中消失。因此,文言文教学应“文”与“言”相生相融。下面我结合《湖心亭看雪》(下文简称《湖》)的教学来谈一些看法。

1.言中悟文

所谓“言中悟文”是通过对“言”的解读来领悟“言所承载的内容”。古人用凝练的文字蕴涵了丰富的内容,这样准确而智慧的文字组合,给我们展示出了汉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如果能通过对“言”的解读来阐释它所承载的内容,或许就能领悟文中意,文中情。

例如,在教《湖》时,第二段有一处雪景描绘:“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一句的景物描写,写得最妙的是四个量词“痕”、“点”、“芥”、“粒”,教学中如果只是纯粹的词语教学,翻译成“像一条印记般的长堤”等,学生就无法领会这四个字的妙处,也无法领悟字中蕴涵的情。

我在教《湖》文时指出:这四个量词是带有描述性的量词。这个提法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但学生不清楚“什么是描述性量词”,接着我举了一个例子“一眉新月”。学生看到这“眉”字,马上就领会到“眉”描述出了“月的弯弯的、细细的、淡淡的特点”。以此为“引”,我让学生去体会:这四个量词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学生很快领悟出“痕”已不仅是量词,而且将长堤在白雪皑皑的辽阔天地间“细细的、长长的、若隐若现”的特点描述出来了。与此类推,“点、芥、粒”的作用学生也都能领悟出来。这四个量词的连用一下子就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长堤、湖心亭、舟、舟中人在辽阔苍茫的天地间十分渺小,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作者也好像要把自己融入到天地之间一样。这样,文中景、文中情自然地流淌到学生的心中了。

这样的教学让我们看到: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如此体悟“文”之“言”,再通过“言”来透视“文”所蕴涵的独特文化,就抓住了文言文教学的精髓,比架空的人文讨论强多了。

2.文中释言

所谓“文中释言”是以文言文所蕴涵的文化来反照阐释“言”,融“文”“言”于一体。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主体将注意力集中于语言本身时,焦虑程度就会偏高;当学习主体将注意力集中于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时,焦虑程度就会降低,学起来也会轻松。因此,如果教学中能以“文”为引,以“文”带“言”,就能让学生更好地领略作品内涵。

《湖》文中作者是“独往湖心亭看雪”,“独”字是我们理解作者情感的一个关键之处。“作者为何会选择在这‘天无飞鸟,路无行人,天寒地冻’的天气里,“独自”一人凌晨去湖心亭看雪?”这样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这时,我适时教给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方法――知人论世(为了了解一个人的思想行为而对他的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论述)。作者前半生生活优越,而后半生陷于贫困的处境,家国的巨变让作者的心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了解了这些后,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行为不是“怪”,而是“痴”。作者的“独”不仅有“独自、单独”的意思,更有“遗世独立”的意思。这样,在“文中释言”,对“言”的阐释就不会只停留在表面,也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言”的含义,“文”与“言”相生相融。

3.读中感“文与言”

钱梦龙曾说:“教师特别重视诵读指导,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古汉语的语感,熟读和背诵又使学生逐步积累起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这就为提高语文的阅读能力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读,有助于学生读准字、词的语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意,训练学生领会语言语气的能力,帮助学生再现情境,也能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层次、领悟内涵等,因此文言文教学应重视诵读。

但是,读不是一遍一遍无目的地读,也不是“有口无心”地读。读一遍要有一遍的目的,有一遍的效果,而且要有层次,能体现出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让学生在读中充分感知“文与言”,促进知识内化,感悟作品韵味。

在教《湖》文时,我先让学生欣赏视频朗读,结合画面初步感知课文,然后让学生齐读,重在读准字音。

接下来让学生找出并朗读写景的语句,然后进行赏析。在理解景物特点,领悟蕴涵在景物中的情感后,让学生判断出哪些字、词要重读,要读出怎样的语气。比如“大雪三日,湖中人鸟生俱绝”这一句,应重读“三、俱、绝”,来体现雪之大,读出“天寒地冻、寂寥无人”的感觉。这些把握出来后让学生再读,读的效果与第一次完全不同,做到了有节奏、有感情地读,真正地融入了文本,感受到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独特感情。

4.疑中探“文与言”

文言文语言凝练,意蕴丰富,赏析中如果能扣住文本的矛盾来分析文本,就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如《湖》文,学生自己阅读后,大部分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作者为什么会选择在“天无飞鸟,路无行人,天寒地冻”的天气里,独自一人凌晨去湖心亭看雪?课文第二段说作者是“独往”,结尾却出现舟子,岂不前后矛盾?抓住了这两组矛盾,我引导学生去赏析写景的句子,去了解作者的经历,去领悟作者独特的感受,充分感知作者的“痴”。再如,教《黔之驴》时,我一开始就提出这样的问题:文章题为“黔之驴”,然而通篇写驴很少,写虎却多,为何不叫“黔之虎”?这就牢牢地抓住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弄清了这个问题,也就理解了这篇文章。

类似这样的疑问,在教学中如果能抓住矛盾,因势利导,让学生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那学生对“文与言”的理解就能丰富而深刻。抓住矛盾,疑中探“文与言”,是非常有教学魅力的。

实践证明,文言文教学只有转变观念,走出误区,让“文”与“言”相生相融,才能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唤醒他们也许还在沉睡的语文意识,让学生充满信心地去学习文言文,让文言文教学生机盎然,成为语文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

湖心亭看雪赏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学作品;空白点;阅读教学

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所以,当作品的“未定性”“空白”与读者的经验及他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时,有限的文本便有了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

新课标也提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空白点和不确定性进行深入探讨,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使文本的多元解读、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成为可能。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就文本中的词语句子、情节结构、情感、思想意境、主题等方面进行“空白填补”,从而实现有效的教学。

一、文本词句

诗人瓦莱特说:“每一个字都是无底洞”,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对文本中关键的字、词、句子的空白处进行深挖探究,领悟言语背后的底蕴。

如,八年上册周密《观潮》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题目中的这一“观”字入手,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周密看到了什么”“你从中看出了什么”“作者为何这样写”。抓住“观”这一文本空白处,发掘潜在的意义,在师生的创造性阅读中,实现了从“文本”到“文化”这一序列的升华。

二、情节结构

有些作品出于篇幅的需要或者创作构思考虑,往往会有意或无意地省略一些情节,或者留下悬念。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联系文本中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部分展开联想,理解和填补这些空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小说《孔乙己》的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大约”“的确”这两个是矛盾的词语布下了一个“空白点”,悬念顿生、耐人寻味。――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可让学生联系文本中孔乙己的思想性格、当时的社会人情冷暖去对这个情节进行延续补充。这对于学生思维的锻炼、文本的理解都大有裨益。

三、文本情感

琦君的《春酒》一文,一开篇是对故乡过新年、吃春酒、喝会酒等事情的描述,“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在“春酒”“会酒”席上不断氤氲起来,弥漫成浓浓的人情民风之美。可在文章的结尾写道自己如法炮制的八宝酒,儿子却挑剔地指出,她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不是“地道家乡味”,由此引发了琦君末节的如下感叹:

“可是叫我到哪里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这戛然而止的疑问,所造成的文本“空白”,言有尽而意无穷,自然引发师生深深的思索:怎样的春酒才是真正的“家醅”,她所寻找的仅仅是“家醅”吗?随着思维的进展,我们也能读懂这杯浓浓的春酒,已超越了它的本身意义,它所承载的是童年的往事,母亲的甜蜜、童年的温馨、家乡的向往。对“真正的家醅”的寻找,即是对自己心中理想的美好“精神家园”的寻找。对“找”这一空白点的探寻,学生在体会琦君回忆往事时甜蜜温馨的同时也能读出如烟雾般挥之不去的丝丝缕缕惆怅和伤感。

四、思想意境

朱光潜先生所说:“诗的境界在刹那中见终古,在微尘中有大千,在有限中寓无限。”字词组合之间弥漫着无限的空间可能性。

如《湖心亭看雪》中写景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简朴之文字寓苍茫之意境。进行赏析时,就需抓住这一句子中“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空白点所营造的空旷、苍茫、清冷的意境,从而感受到西湖雪景中的这种悠远脱俗之美以及人的渺小孤寂感。

五、文本主题

对同一部作品,不同的人由于个人审美经验的独特性有时会呈现出多元的理解。如《台阶》一文中说乡里人认为“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高”,于是勤劳的父亲一辈子努力追逐“高台阶”这个梦想,最终九级台阶也造成了,可却发出了:“这人到底是怎么了?”的感慨。高台阶的梦想不是实现了吗?为什么父亲还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文章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呢?这是一个有关梦想追逐的问题还是一个评价农民形象的问题?这些空白点都是值得学生去质疑探讨的。

父亲的这个高台阶是为了别人的评价而建,更何况在建成后却没有人说“你家的台阶真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失落。父亲的这种做法有意义吗?他的追求错了吗?在层层的深入探讨中,学生的思维必将闪耀着人文的关怀。

随着新课标的推进,我们对文本阅读教学的认识正在日趋科学和完善。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融入文本“召唤结构”的意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未定性和空白点作为一种关注的对象,亲近言语,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读出文本未尽之言、言外之意,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活力、有生命的。

参考文献:

湖心亭看雪赏析范文第3篇

语文生活化教学,旨在强调老师在传授语文知识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鲜活的生活内容。主张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关注学生生活,染上生活的鲜亮色彩,注入时代的活水。因此,“语文生活化教学”希望直接将生活的态度引进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内容被越来越多的当代生活内容所充实,课程资源、课程设置、教材文本选择、组织实施教学等各方面能更好地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让学生能更真实地触摸到鲜活的生活材料,感受鲜活的生活世界,从而将生活经验反馈到语文学习当中来。通过近些年的努力,我们感受到语文生活化教学已经取得了一些实践的成果。这样,学生学习语文不会觉得不可捉摸,远不可及,学习过程中会自然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在体验社会生活之时也自然学会语文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能将自身的生活体验在作文当中活灵活现地表达出来,这样的语文学习是高效的、灵活的、综合性的。

当然,要实现语文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对文本和课堂驾驭的能力是较高的。近些年来,由于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偏差,加之学生本身的生活与文学作品中的生活发生冲突之时,学生用固有的知识与体验去理解,导致语文生活化教学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误区。

一、语文生活化教学产生误区的原因:文学作品的特性

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学作品,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了解作品来了解作者的精神境界、当时的人生百态和社会生活,丰富学生对历史、社会、人生的认识,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的人生境界得以提升。正如谢有顺所说,通过文学作品的了解来理解作家,我们探究他们的情感空间和内心世界,就可实现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人生与人生的叠加。

这些经久不衰的文学作品,是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但对于生活在有限条件与环境中的现代中学生来说,这些作品一定程度上也具有“隔”的本质。所谓“隔”,是与“不隔”相对的,意即在欣赏文学作品中读者的情感与文中的情感有一定的距离,人们在审美上所产生的共鸣不很流畅与自然。因为经典文学作品代表了某个时代,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与社会背景,它们都不同程度打上了特定时代的历史烙印,如果没有深入了解当时作品中人物所生活的特定环境,没有仔细分析作品中人物所具有的特定心情,仅仅凭借现今人们的生活体验去感受文学作品,必定会导致“隔”的结果。

实际上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由于作品所产生的“隔”,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加之搜集资料方面的局限,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在探究作品主题、人物性格等方面就会趋向浅层化。

阅读文学作品一旦浅层化,学生分析作品就会停留在自己所了解的世界去看待外界,用已形成的感性认识去判断文学作品,并为经典作品中会出现自己类似的情感体验感到快慰。这种认识不仅在学生身上表现明显,甚至在老师的教学观点中也存在着。一方面,在教学文学作品时老师停留在引导学生寻找与主人公一致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在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质疑文学作品时,未得到老师的及时导引。

二、语文生活化教学的两个误区

1.停留于引导学生寻找与主人公一致的生活经验

欣赏文学作品,学生没有从作品的角度去分析,而是一味沉浸在对作品主人公的经历在自己身上再现的寻找之中,并为找到“共通”感不断去回味。这种现象我们可能并不陌生,就像浙江师范大学杨仕威在评价《陈奂生上城》教学时所说:

学生由陈奂生看到了怎样的自我呢?让我们来看看学生们的发言:“我对他那份憨厚的可爱既有共鸣,也油然而生一种为之高兴的情绪。他交完钱后,对待沙发和床态度的转变就可见一斑。其实每个人都会有那种愤愤不平的心理和‘报复’的心理,我也不例外。就像有时候在外面食堂里吃饭,当觉得老板要价不公道的时候,就会去多扯点餐巾纸来‘补偿’损失。”阅读文学作品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言语作品上,过多地用浅显的例子来印证作品主人公的生活经历,阅读只是在作品的打转转。如果说这是阅读产生的一种生活共鸣或者是获得一种阅读认识的话,那么这只是反映了作品借助人物来暴露人性中的弱点的高明之处。如果阅读认识只限于兹,从情感态度上看,学生只会通过小说中的人物来佐证自己卑微行为的合理性。

一方面,在阅读文学作品之时,由于时代或者作品深度的原因,学生对作品的解读常常处于挠不到痒处的痛楚中,反而流于自我经验得到验证的兴奋之中。

另一方面,当教师的引导不成功或者出现课堂冷场之时,我们因受习惯性思维影响就想用现有的生活图景唤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期待,以期引起学生对作品进行重新体验。如教学《陈奂生上城》,“教师也竭力启发暗示学生跟陈奂生的生活进行对照,努力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因为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极易在他们的心田泛起波澜,如此似乎暂时会引发一次小小的讨论,甚至引发整个课堂热烈的气氛,掀起讨论的暂时。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往往会被这种表面的热闹蒙蔽了双眼,课堂出现的伪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心理满足感。而忽略了这带着个人情感、个人体验来赏析作品所形成的审美感受已不是作家写作作品时所要传达的原初感受,也不是通过赏析文学作品所应该获得的审美感受,它只是停留在个人感觉之上的审美重复与审美检验,这种审美不仅没有理解文学作品的原生内容与原生形式,也没有理解作品借助原生内容与形式所真正要传达给读者的内涵与本质,更无从谈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

文学作品的教学关注的应是唤起学生内心对文本的情感体验,体会特定时代背景下特定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理会作品借助人物来写时代的悲喜,从而挖掘出作品所寄寓的人性价值与意义,而不是去寻求与自己生活经验一致的文学片断,从而来佐证自己经历的正确性,正如杨仕威先生所说:“阅读文学作品,重点不是获得与作品主人公相一致的生活体验,况且有些体验是一般人未曾体验过或永远也不会体验的。阅读的过程准确些说是与作者一起尝试未曾体验的生活,在阅读中获得不同于原作品的独特的生活体验。”

2.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质疑文学作品时,未得到老师的及时导引

一方面,学生喜欢去寻找与作品主人公一致的生活体验,并为自己曾有过的生活体验、经验能找到原型寻求到心理的安慰。另一方面,学生习惯于用当下的个人生活实际、生活逻辑去质疑文学作品,教师一时难以对此种质疑作出应有的评价,甚至可能作出了与之相反的鼓励性评价,以致后来的课堂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的思维明显陷入习惯性的定势,一遇上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不相同之时,就视之为怪癖,将文中主人公贬抑。

如教学《湖心亭看雪》,学生通过初读之后,结合文下注释以及工具书,大致能了解文本的内容。但随后学生就提出一个问题,他问:“老师,这张岱是不是很无聊呢?这么冷的天看雪?”应该说这是学生的第一层感受,认为张岱不同于一般人,是学生对作品中主人公与普通人的生活经验有出入之时很自然的反应。应该说这是生活化教学的一个契机,当然肯定学生的思考是必须的,如果以此作为一个切入口,来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再体验可能是比较好的选择。也正是因为主人公这种不一样的表现与情怀,才更加突出主人公那遗世独立、超然脱俗的高雅情趣。学生因为自己不会这样去做,所以发出了张岱无聊的感叹,完全是以自己的经验来否定文学作品中人物。追根溯源是因为教师的审美教育能力有限以及学生的精神境界高度不够,必然对张岱的认识过于浅显,对张岱内心深处的情怀不可能了解。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像《湖心亭看雪》此类古典散文的教学对于纠正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当然学生此举如果未能及时得到老师的纠正与引导,也许课后学生对主人公的性格仍然是不理解的,甚至是挑剔的、鄙夷的。

又如教学《桃花源记》,学生会疑惑为什么“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经历了汉、魏、晋朝代之后,生活在与世隔绝之地的村人衣着怎么与外人一样呢?这样的发问有时也能震唬住一批老师,因而也产生一样的质疑。首先应该肯定这样的质疑,有质疑然后去寻找答案,深入去分析。到底是此句的翻译出现了问题,还是因为仅仅是一个幻想的桃源故事,因而不能具体到每一个细节与现实生活一致。这样的思考才会是有效的针对性思考。

教学文学作品,肯定学生的思考,但学生的质疑也应该得到正确的导引。如果所有的思考只是用现有的经验去鉴赏文学作品,并且排斥掉与自己经验不一致的内容,这样的审美很难与中学课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要求达成一致,因为这种质疑是无效的质疑,实打实地去质疑文学作品是不可取的,它会掩盖掉你阅读文学作品时形成的美感,并牵引学生欣赏文学作品逐渐趋向功利化、实用化。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正如鲁迅先生谈创作时曾说,小说是根据一段事实,加以改选和取舍。正是有了改选和取舍,文学作品也就有了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内容。如果还继续用日常生活的眼光去欣赏文学作品,将会降低作品的格调。

总之,就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来看,联系生活来教学,提升学生对作品的领悟,本身的初衷并没有问题。只是在课堂的引导中如果我们未能及时把住“充分解读文本”这条命脉,那语文生活化教学的路子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上只会越走越偏。无来由地探究个人生活对文学的意义,质疑文本与个人经验的不符并否定文学作品,都将是行不通的。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湖心亭看雪赏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科书;人教版;苏教版;特点;比较;教学启示

从洪武元年到崇祯十七年,明代文学在不断的曲折中发展,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演进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中等教育不可或缺的文学年代。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同版本的教材对于明代文学作品的解读各具特色,展现了各自的教学目标和理念,科学地把握教学目标和理念对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人教版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全国教材中均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课本中所选几篇明代文学作品的作为切入点将两本教材进行比较,旨在把握明代文学作品编排的优势与不足,进行评价和反思,并得到相应的教学启示和建议。

一、选篇异同

(一)篇目数量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明代文学作品的篇目分别为《核舟记》、《满井游记》、《送东阳马生序》、《湖心亭看雪》、《别云间》;苏教版语文教材则分别为《于园》、《核舟记》、《送东阳马生序》、《别云间》。人教版、苏教版两本教材中古代文学作品的篇目均占有很大比例,但古代文学作品中明代文学作品所占极少,尤其是作为明代代表性文学的戏曲作品在教材中并没有出现,相比之下,人教版中明代文学作品所占比例略高于苏教版。人教版对于明代文学作品重视程度较高,涉及的范围更广。

(二)篇目分布

人教版和苏教版所选编的明代文学作品的主要集中在八年级,这样的选编方式与明代文学作品的自身特色有关。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不仅要关注到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而且要对学生可能达到的预期作出估计。七年级初接触文言文的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需要兴趣的引导,因此教材较多地选择简单且娱乐性的文章,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九年级处在发展提升的学习阶段,教学内容应随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和智力水平发生变化,选择具有一定难度的篇目。八年级的学生处在衔接阶段,这时文言文不可过于简单故步自封,也不可过于复杂拔苗助长,此时,明代贴近生活的世俗性文章就富有教学意义。

二、编排结构差异

(一)导语版块设计

与苏教版相比,人教版在所选文章篇目前均设置了导语版块,每个导语版块主要介绍全文特点,概说全文主旨,阐述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提出学习全文后的对于学生的要求。这样独特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对文章总体思想的把握以及在学习中自我审查,提高了学习效率,更具有人文关怀。

(二)“感悟品味赏析”版块设计

与人教版相比,苏教版在《核舟记》一文中开设了“感悟品味赏析”版块,采用原文的部分版面,将该板块穿插于课文右侧,在具体段落后指出段落特点,如总分结构等,这样的编排方式简便地理清了文章的结构,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这样的排版方式对教材空间造成了一定程度地浪费,苏教版只有极少篇目采取这样的形式。

三、习题差异

(一)字词解释

字词是构成文章的基础,课后习题中,字词解释是所有教材不可缺少的部分。人教版、苏教版两版教材都在课后习题中增加了字词解释的部分,但两本教材习题字词解释的侧重点不同。苏教版教材侧重一字多义的解释,如《核舟记》课后习题第二题“为”字的基本用法,《送东阳马生序》课后习题第三题辨别句子中“以”字的不同意思,都体现了苏教版对于一词多义的重视。人教版侧重基础的巩固,简单字词的解释,如《送东阳马生序》课后第二题,“录毕,走送之”,“尝驱百里外”等易于理解的词语,有助于增加学生阅读信心,两者侧重各有千秋。

(二)趣味性设计

人教版与苏教版中明代文学作品的习题部分都涉及到题目的现实性,注重与实际相结合来引发学生的感悟c思考,但两本教材的课后习题相比,人教版的习题趣味性更浓,首先,人教版习题中增加了一个解释版块,在较多习题后增加了一个系统的解释,如《送东阳马生序》的习题后增加了对宋濂生平的介绍,这样的设计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其次,在习题排版上相比,苏教版排版更加简洁,展现了教材的严肃性,人教版则有较多的装饰,图文并茂,趣味性更强。

四、教育启示

不同版本的教科书给予了教学更多的可能性,也为教师增加了更多的挑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处理好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待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教学中,不仅重视教材知识的传授,更要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全面提高,注重课外知识的拓展,尤其是教材中选篇分布较少,但具有较强可读性的明代文学作品理应在中学的学习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青民.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作者构成的分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2009(11).

湖心亭看雪赏析范文第5篇

1.词语解释;2.句子翻译;3.理解内容及作者情感;4.品味语言:5.鉴赏景物描写和文段意境;6.概括景物特点;7.想象和描绘景物;8.文言现象;9.写作方法等。

常见题型:选择、词语解释、翻译句子、简答等。

【新题演练】

一、《桃花源记》阅读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①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②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④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寻病终寻向所志

B.芳草鲜美

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C.层层指数(《山市》)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

D.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下列加点的“之”与“渔人甚异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左臂挂念珠倚之(《核舟记》) D.何陋之有(《爱莲说》)

3.下列四个选项中与“见渔人,乃大惊”的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B.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C.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D.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口技》)

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 ④便扶向路( )

⑤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⑥不足为外人道也( )

5.将文中的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文中找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作者陶渊明在文中寄托了一种怎样的礼会理想?请你对这一社会理想作简要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小石潭记》阅读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③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④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加点的“以”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域民不以封握之界

B.以中有足乐者

C.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2.下列加点的词语与“斗折蛇行”中的“斗”“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C.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其一犬坐于前(《狼》)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水尤清冽( ) ②鱼可百许头( )

③怡然不动( ) ④往来翕忽( )

⑤悄怆幽邃( ) ⑥以其境过清( )

4.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将《小石潭记》阅读积累卡片填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找出表现作者发现小石潭过程的动词,说说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第二段文字写得生动传神。试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认真阅读文章,说说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岳阳楼记》阅读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③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一

1.下列句中的“一”,与“而或长烟一空”中的“一”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B.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D.不觉呀然一惊(《童趣》)

2.下列四个选项中,与“吾谁与归”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处汀湖之远则忧其君

B.何陋之有(《陋室铭》)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3.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C.子墨子九距之(《公输》)

D.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朝晖夕阴( ) ②薄暮冥冥( )

③宠辱偕忘( )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 )

⑤则有去国怀乡( ) ⑥至若春和景明( )

5.将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读文章,说说作者前后描绘两种迥然不同的景色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用哪两句话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醉翁亭记》阅读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②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一句中“翼”的文言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B.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

C.其一犬坐于前(《狼》)

D.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名之者谁 不能名其一处也

B.行者休于树 私拟作群鹤舞于宅中

C.醒能述以文者 无从致书以观

D.故自号日醉翁也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 ②野芳发而幽香( )

③杂然而前陈者( ) ④树林阴翳( )

4.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6.试用简洁的文字概述选文最后一段描写的四幅画面。

五、《记承天寺夜游》阅读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②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荐

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未果,寻病终

C.月色入户 故外户而不闭

D.左臂挂念珠倚之 山川之美

2.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是)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盖竹柏影也( ) ②念无与为乐者( )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