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声声慢赏析

声声慢赏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声声慢赏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声声慢赏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认知框架 《声声慢》 认知美

一、引言

在中国古典文学领域中,宋词语言精练,内涵深远,它就像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不同的文化与人生,反映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情感。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女词人李清照是宋词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词委婉而深沉,韵律感强,表现了作者所独有的内心世界和女性的柔和细腻情感,被誉为“婉约派”。《声声慢》作为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青睐,出现了多种英译本。本文将从框架理论视角对其进行认知赏析

二、认知框架理论简介

框架语义学,又称“场景-框架语义学”(scenes-and-frames semantics)是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J.Fillmore在早期格语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基于语言学的语境概念、认知心理学的原型概念、心理学及人工智能研究中的框架概念,Fillmore(1992:76)认为意义的确定必须参照一定的背景知识体系,该体系反映理解者的经历、信念和实践。在Fillmore的理论中,意义的参照体系被称为“场景”(scene),后又改称为“框架”。

Martin(1997:57)认为,框架是一种多维的概念结构,由一系列概括性概念组合而成,他把概括性概念范畴称为“概念槽”,详细说明称为“填充项”。“概念槽”和“填充项”都具有可变性。一个框架内的不同概念槽凸显程度不同,相应地就会引起同一框架的不同视角。

框架与语言理解是密不可分的。了解一种语言就意味着要“了解和识别大量的框架,以及了解哪些语言选择与它们相关联”(Fillmore,1976:25)。换句话说则是,若要把握某种语言中的某一概念,首先要了解这一概念所处的框架。人类认知处于一种不断发展的过程,已有的旧知识结构有助于新知识的汲取,随之又不断丰富现有的知识结构,同时相应地增强认知能力。与此同时,认知语言学认为认知框架是储存在人脑中的经验和知识的认知结构,或“根据经验建立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系模式”(沈家煊,1999),是“思考过程中的心理结构”。(Lakoff,2003)

三、从框架理论角度赏析《声声慢》的认知美

宋词作为一门特殊的语言形式,言短意长,高度凝练,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般耀眼夺目。这一高度的文学艺术必然要求词人在创作过程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概念词来表达自己意欲透过语言表面来体现的内心深处的思维和情感。《声声慢》是宋代婉约派主要代表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词章,通过了词人晚年流落江南时对残秋的所见所闻来抒发内心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情感。原文如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该词大意为:我到处寻找,寻到的只有冷清,十分凄惨。乍暖还寒的季节,最难忍受。两杯淡酒,怎能压住心头的悲伤?大雁飞过,我正伤心,却发现它正是我在故乡认识的那只。满地黄花堆积着,十分憔悴,有谁忍心去摘!我守着窗,独自一人,一个人怎么才能熬到天黑?细雨敲打着梧桐,此刻正是黄昏,一点一滴落着。这种场景,这种愁又怎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呢?

(一)框架与框定

Fillmore(1982)认为,框架至少应该符合两点要求:1.能体现情景或事物状态的特征;2.原则上独立于语言表达(verbalization),就如由买卖一系列事件构成的商业框架。他还指出,在同一个框架内,对一个概念的意义进行阐释,一定会涉及到这个框架内的其他的一些相关的概念。在微观认知框架中,概念是一个随处可见的因素,我们在表达或描述某些字词句乃至更大的语言篇章结构时,必然会涉及到或多或少的概念以及概念所产生的概念场。在一定的概念场中,不同的概念意义表达过程,会产生概念隐喻。李天贤(2012)指出,如果一个概念场的概念能够使人联想到另外一个概念场的概念,则会产生隐喻,其语言单位的意义就会隐喻化。在框架的大理论下,朱永生(2005)指出,所谓框定,就是把某人某事看作是一个框架中的成分,并由此设定这个成分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

《声声慢》一开始用了十四个叠字框定了整首词的角色,即词人自己。从“寻寻觅觅”开始,可以看出她想要寻找点什么,但寻找的结果却是“冷冷清清”,紧接而来的是“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词人这一角色在一个事件框架中出现并将“愁惨”的基调定好。进入到具体的框架事件中,“乍暖还寒”词人难以将息,于是起身饮酒,借酒浇愁。此刻高空风送雁声,想起这正是以往在北方故地所见,更增加了思乡的惆怅。在写完高空远景之后,开始转入近处所住庭院的景色。院中开满了“黄花”,秋意正浓。(原文中的“黄花”指的是)“花”这一概念在李清照的诗词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读者在读到“黄花”这一意象概念时,脑中势必会产生“伤怀、祭奠、怀念、故人、离别”等子框架概念。词人写堆积的“黄花”“憔悴损”,更证实了读者脑海中在的概念上所确立的伤怀情感。本是无情却有情,如人般憔悴枯萎凋谢了。这一概念隐喻使读者由此通过对满地黄花的感触,联想到金秋盛开却又凋谢,进而再聚焦到词人。这一过程完成了从“花”到“人”的情感表征即“伤愁”的映射,使其获得概念隐喻义。

从喝“淡酒”、见到的“雁”以及满地堆积的“黄花”这些概念框架,一步一步地激活了读者背景知识框架中与酒、雁、“借酒消愁愁更愁”“鸿雁传情”等相关的子框架背景知识。这为整首词定好了一个宏观的悲愁框架基调。词人以自身为主要框架里的人物中轴,将“淡酒、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作为子概念框架陪衬。这首词是婉约派的代表作之一,而婉约派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圆润清丽的语言来表达柔婉含蓄的情感。这样的风格特点对于有着宋词背景知识框架的读者而言是完全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所以说,框定了这一系列的语境之后,我们就能够唤起与词人共同的情感,进而能体会到词人在国破家亡之后凄苦悲凉的心绪。

(二)框架与框架的文化结构

Fillmore对框架的社会文化特性给予高度的重视,即肯定许多框架是所有文化共有的,同时又承认在不同的文化之间,有些框架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不同之处。Lee(2001)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指出,框架概念既包括传统语义学概念的“隐含意义”(connotation),也包括社会文化意义。

李清照《声声慢》这首词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绝唱”,是因为词人所写的不仅仅只是儿女情长的闺怨闲愁,还写出了词人在国土沦丧后客居异乡的悲痛离愁。《声声慢》正是词人连遭国破、家亡、夫死之痛的连环打击之下所写。在解读这首词的过程中,如果脱离李清照当时所生活的环境这一大的社会框架背景,将无法激活读者对词中所抒发的这一家国丧失的悲痛情怀的共鸣。正是在这样的大框架背景之下,这首词的感彩才有了一个时代的依托,也就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

李清照作为宋代词人,其时代背景与读者已知的历史背景知识框架是相吻合的,因而能够自然激活类似“战乱、家国之痛、流离失所、朝败”等一系列框架结构。由于每个国家的社会历史存在差异,每个国家民族的认知框架也就各不相同。所以,在认知之外,在对宋词赏析过程中,势必要考虑到目标语读者的文化框架知识,只有以激活目标语读者的历史文化框架为重要标尺,才能达到认知的最佳效果。

四、结语

从以上分析来看,宋词解读可以涉及到多种认知框架理论下的知识,读者在赏析过程中既要激活自己大脑中已有的与宋词这一特殊文体的框架,又要激活词人自身以及她所处的时代大文化背景下的认知框架。与此同时,还要结合读者的情感认知框架,对宋词框架结构中的角色进行转换来达到更好地理解词人意欲表达的深层情感内涵。

参考文献:

[1]Fillmore,Charles and Beryl Atkins.Towards a Frame-

based Lexicon:the Semantics of Risk and Its Neighbors[A].In Adrienne Lehrer and Eva Kittay(eds).Frames,Fields and Contrast:New Essays in Semantic and Lexical Organization. Hillsdale[C].NJ:Lawrence Erbaum,1992:75~102.

[2]Martin,Willy.A Frame-based Approach to Polysemy[A].

In Hubert Cuyckens and Britta Aawada(eds.).Polysem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nference [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7:57~81.

[3]郑春艳.从图式理论视角比较赏析《声声慢》英译[J].甘肃联合

大学学报,2012,(26):22~24.

[4]李天贤.认知框架视角下的语篇连贯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

版社,2012.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6]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尹琼,英涂靖.李清照词中“愁”之意象的隐喻解读[J].现代语

声声慢赏析范文第2篇

而古诗词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美育的因素也非常丰富。无论是其精美凝炼的语言,还是委婉含蓄的深切情感,亦或是蕴藉丰富的意韵境界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古诗词也成为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但是,如何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教学之内,使学生得到这种美的熏陶呢?本文就以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张团思老师的《声声慢》教学为例,尝试归纳总结出以下三点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方式:

一、指导学生朗读,感受作品的形式美

诗歌语言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富有音乐美。诗句中音节有节奏的变化,平仄的音调抑扬顿挫,读起来便有一种珠圆玉润之感。此外,宗白华先生的《美学与意境》中说到,“画家所写的自然生命,集中在一片无边的虚白上”“在这一片虚白上幻现的一花一鸟、一树一白、一山一水,都负荷着无限的深意、无边的深情”。而朗读是学生体悟情感意蕴的最好办法。可见,无论是使学生感受作品语言上的特点还是体会文字中深藏的复杂情感,朗读都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张老师在教授《声声慢》这一课时,便是用“读”贯穿整个教学。

首先通过朗读使学生把握住了整体的感情基调“愁”。然后在对叠字、问句、虚词的分析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体会作者凄苦的内心。紧接着,在对意象的赏析结束之后,进行集体朗读。最后,由一位学生进行朗读,其余同学描述意境。张老师就是在学生从品读到析读再到赏读最后评读的整个完整的朗读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了诗词的音乐美并且完成了这首词的情感体验。这种方式是自然而然,春风化雨的。

二、指导学生析文,理解作品的内容美

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割的,是相辅相成的,形式美是文章美的一个方面,内容美也不容忽视。诗词虽然语言精炼,但是内容却十分丰富。作者通过一系列典型的意象营造了不同的意境,表达出了浓厚的情感。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品评其中的意蕴之美,首先要让他们知道作品写了什么,理解其中的内容之美。

《声声慢》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词人经历了国家危亡,故乡沦陷,丈夫病逝,金石书画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难的队伍中,饱经离乱。词中诉说了李清照孤愁无助、生意萧条的处境,寄托了极其深沉的家国之思。张老师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美,有步骤地进行了教学。其中,重点就是对叠词的分析和意象的理解。张老师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重要的七个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时,联系了作者的生平经历,这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作者凄苦的心境,加强理解的深度。

另外一个教学重点就是对意象的分析。意象,是有真情实感的景物,是诗词美的集中体现。在《声声慢》中,词人将大雁、黄花、梧桐等不同的意象组合在一起,不仅表现出了其浓厚的感情,同时也创造了独具魅力的艺术张力。在这个环节上,张老师将同样是李清照写的《一剪梅》与《声声慢》作对比。这样不仅感受到了词人情感的变化,同时也从内容上使学生理解了词人由动作到环境再到心境的变化。这个设计,使学生对这首词情感内容的理解以及词人词风的变化有了深刻的体会,充分理解了作品的内容美。

三、指导学生体悟,品评作品的意蕴美

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称高格,自有名句。”可见,诗词的意境,是诗词美的集中体现。然而,意境是需要学生感悟的,并不是简单的理解就可以,必须深入到作品的深层领域中去品评。张老师对这一点的处理就做得非常到位。在讲解《声声慢》的意象时,让学生对重点意象大雁、黄花进行品评,只是略加指导,并不直接讲解。这种做法,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表现。除此之外,在这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张老师与同学在这堂课学习的基础上总结了这首词的“诗心”,这是对《声声慢》主题的凝练,又何尝不是一种对作品主题的体悟呢?

声声慢赏析范文第3篇

一、词意相似,意味不同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诗人非常重视遣词炼字之妙。有的诗句往往著一奇字而境界全出,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思绪万千。如韦庄的《菩萨蛮·其二》词意浅显,但情感却稍显复杂,尤其末二句,一反作客异乡的游子总以不得还故乡而愁绪满怀之常情,偏偏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此二句所反映出来的情感以及它和诗人所要表达的主旨的关系,我主要抓住“莫”字让学生细细体会,并用“不”字与它进行了替换比较,让学生感受到“不”与“莫”虽都有否定意味,但“不”就是不,而“莫”为不要、不能,含有着殷殷叮嘱劝留的口吻,这一劝留,不仅见出江南的美好,更可见出游子未尝忘怀的故乡之思,以及游子那有家难归的无可奈何之情。这样通过抓住关键词替换比较,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对整首诗的理解也便豁然贯通。

二、句有类似,主旨各异

古诗词短小凝练,虽然篇幅众多,主旨各异,但常常会在不同诗篇中出现相似的诗句。如果没有辨析清楚,就容易将两诗混淆,不利于记诵。如课本中杜甫《蜀相》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与陆游《书愤》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类似。往届学生在背诵默写时就常将两联记混。所以再教这两首诗时,笔者干脆将他们放在一起,让学生重点比较这两联的异同。结合诗境,经过揣摩、点拨,学生了解到虽然两联都以“出师”开头,都用了诸葛亮之典,但“出师未捷”作者重在对诸葛亮“出师一表”之后功业未成的叹惋,表达千百年来如自己一般的“英雄”壮志未酬的痛苦。“出师一表”作者重在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自勉,表明至死也不放弃恢复中原的大志。这样通过对类似句的比较,学生不仅在背诵默写中再没将两句记混,而且对两首诗的主旨也有了更深的领悟。

三、内容相似,手法有别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数量不胜枚举,但就其内容而言,不外乎咏物、怀古、思乡、怀人、山水田园、边塞等,很多诗虽形式不一,旨趣各异,但内容常有相似之处。如学生在了解了李贺《李凭箜篌引》的内容后,自然地想到了必修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那段精彩的音乐描写,有学生还不由自主地背诵了起来。我便顺势引导学生对两首诗的描写技法和各自的艺术风格作了比较。明确了白诗侧重现实,多用比喻,着重写乐曲的艺术境界。李诗则侧重奇特的想象,多用夸张,着重写乐曲的艺术效果。两诗虽然手法有异,侧重点不同,但都将那不可触摸的音乐表现得具体可感,不愧为“摹写声音至文”。学生不由地赞叹起作品的手法之妙,作者的才情之高。

四、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同一诗人,生活境遇发生变化,往往会影响到其创作,最典型的如李煜、李清照,一个由南唐后主沦为阶下囚,一个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因此在赏析李清照《一剪梅》时,笔者让学生将此词与必修4学过的《声声慢》作了比较。写于南渡前的《一剪梅》是作者写给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这份相思之愁不过是生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确如作者自己所言,不过是一种“闲愁”。而《声声慢》写于南渡后,北宋灭亡,丈夫病死,作者只身逃难,这时的愁已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个人遭遇与国家兴亡交织在一起之愁,真可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即使是“相识”的雁,《一剪梅》中还能“云中寄锦书”,有望“月满西楼”,而《声声慢》中却已是“雁过也”,徒留人“正伤心”。比一比,两词的“愁情”差异便凸显了出来,学生也更为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五、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文如其人,其异如面。”即是相同的题材,不同的诗人去写,仍会呈现出不同的情调和风格,透出诗人不同的个性。极具代表的是唐代诗歌创作领域的两大珠峰李白和杜甫。在学习杜甫的《登岳阳楼》时,笔者让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把本诗与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进行了比较。两诗同写了登岳阳楼之感,但面对同样宽阔宏伟的洞庭湖时,杜甫是“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关注现实,时刻不忘身世国事,以致“凭轩涕泗流”。李白则“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注重夸张想象,心情轻松欢快,以致“天上接行杯”“吹人舞袖回”,飘飘似仙,带人进入一个似真似梦的迷人境界。一个“诗圣”,一个“诗仙”;一个沉郁顿挫,一个飘逸豪放。不同诗人不同风格的作品各具的艺术魅力便在比较中更加彰显。

声声慢赏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探究学习 深度 鉴赏诗词

古诗词赏析向来就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切忌让学生单纯记诵,也不能仅仅专注字面意思的理解,而应该深入下去,利用古诗词赏析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展开探究式学习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扩展知识面,提高鉴赏和理解能力,正如著名教育家周一贯先生所说的那样,利用探究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研究中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发展能力,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实践活动。

一、替换类比,赏析词句

在鼓励学生展开诗词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字词理解和赏析结合在一起,运用替换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在理解古诗词含义的同时体会到其中的深层韵味,让他们的理解能更上一层楼。在替换类比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诗句中的某些字词进行替换,让学生区别替换后的语义差别,也可以让学生对比内容情感相近的整个诗词,体会其中的细微差异。

以教授柳永的名词《雨霖铃》为例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整首词的意蕴,可以让学生重点体会“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名句,采用替换的方法,让学生尝试在理解原词意味的同时用其他词汇来替代其中的某些词,并分析替换之后的词句在情感意蕴方面有什么不同。有学生提出该词讲述的是词人与佳人离别后的悲伤和思念之情,为了衬托情感,可以将“晓风残月”改成“凄风苦雨、冷风悲月”等词句。然而在进一步思考后学生发现原词中的“晓风残月”具有不可替代性,因为“晓”暗示作者经过了一整夜的思念,而“残”暗示了作者的心情,该句不甚悲切,但是和其他词句结合起来却有着优美凄清之感。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思考曾经学过什么同样体现思念愁苦的诗词,并让他们尝试将其与《雨霖铃》对比,感受其不同。如有学生提到了“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词句,并在类比之后发现柳永写“愁”写的是眼前实景,而李煜在《虞美人》中则用了比喻的手法,写的是虚景。这样学生就对古诗词的创作手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替换类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的情感变得更为细腻,令他们对诗词中的经典词句有更为深刻的了解,更能让学生增添对古诗词鉴赏的兴趣。

二、白话描摹,赏析意境

在古诗词鉴赏的过程中品味诗词意境,让学生感受古诗词“诗中有画”的韵味,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用白话来描摹古诗词所描写的意境,这有助于他们更为形象地赏析诗词,提高表达能力。

《声声慢》这首词是李清照创作的千古名词,然而对于年轻的高中学生来说,很难真正和当时已经历经沧桑的李清照之间产生共鸣。在这种时候就需要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语来描摹诗词意境,深度感受诗词。要注意的是这种白话描摹不是简单将古汉语翻译成白话文,而要让学生在描摹的过程中加想,对诗词中未尝明言的空白处进行补充。如有学生在描摹“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句词的时候,并没有单纯从字面来翻译解释,而是加入了自己的体会,描摹成“在身居异地、无人为伴的时候,感到心里十分孤独,在连年战乱中辗转难逃,不仅失去了心爱的古籍和文物,甚至还和丈夫分开,内心感到十分凄凉。”这样的描摹加入了学生的想象,是在理解《声声慢》创作背景,充分感受李清照创作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课外链接,赏析风格

探究性学习并不只是在课堂中进行,还可以延续到课外,可以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上网或者去图书馆查询各种相关资料。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博览群书,更能让学生在尝试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风格有更深的了解,这能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广见闻。

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词人,在教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时候,可以采用课外链接的方法,让学生上网搜寻辛弃疾其他词作,同时尝试了解辛弃疾的抗金历程。让学生将辛弃疾的诗词作品和他的人生经历结合起来,这能有助于学生掌握其创作风格。在课外链接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辛弃疾在创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时候正打算为北伐做准备,但是当时的掌权者却不能采纳他的意见,还将他调离镇江,使得他的复国之梦再次破灭。在这种背景下辛弃疾运用刘帝、佛狸调、廉颇等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忠心,同时也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这使得辛弃疾的词作体现出一定的感染力,展现出豪迈壮阔的风格和深深的爱国热情。

在课外探究之后,还必须回到课堂上,让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交流,这样才能让探究性学习更为深入,更加有效。

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说过凡是通过师长讲述而传达的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知识,学生必须通过自主探究才能挖掘出活的、有用的知识。在高中诗词鉴赏课中,应避免过多“寻章摘句”,更应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可以适当地开展探究性学习,这样可以有助于他们更为深入地鉴赏诗词,从中汲取有用的营养。

【参考文献】

声声慢赏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隐性;显性双互动;优化;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成功的课堂,包含了隐性双互动与显性双互动。其中,隐性双互动指师生课后的互动学习。而显性双互动指师生课堂互动交流。在隐性、显性双互动中,既需要发挥教师的指导、引导、启发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需发挥教材与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实现课堂多维互动,优化语文教学过程。

一、“隐性双互动”式学习——巧用课本与信息技术

“隐性双互动”主要是师生课后学习与互动。对于教师而言,主要是研读教学材料,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优选课外习题、课后辅导学生、批阅作业与评估学生学习情况等。对学生而言,主要是复习与巩固所学知识,对知识的质疑、汲取课外知识和课后请教教师与同学等。通过隐性互动,对教学过程与效果有着一定的优化作用。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隐性双互动,巧妙利用教材与信息技术。

第一,巧用教材资源,为师生质疑与探究创设条件。对教师而言,教材资源主要是课本与教参;而对学生而言,则是书本与练习册。其中,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托,必不可少。而教参仅仅是教学辅助资料,练习册主要起巩固作用。因此,教师若想高质高效教学,则需透彻理解教材,并参考辅助资料,精心预设,优化教学过程。而学生若想高效优质学习,则需充分利用课本及相关的练习册,注意课前预习,质疑、提问,有目的地听课。练习册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教材知识,有助于其更好地理解课文,巩固知识。

第二,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显性互动创设条件。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如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呈现图文并茂的资料等,为课堂师生、文本之间的互动做好铺垫。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传世作品,如《滕王阁序》、《荷塘月色》和《项脊轩志》等,在学习这些诗词文赋时,若想把握文本内容,领悟文本内涵,我们需要鉴赏咀嚼,细细品读出其语言之美和气势之美等,这就需要渲染美的气氛与背景,然而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只能够由局部进行音乐渲染,以图像来呈现,以文字加以诠释,但难以将其联系起来,因而费劲费时。然而,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利用网络超时空性,教师可下载一些适合教学内容的图像与声音,并借助多媒体链接,以营造生动的学习气氛,渲染美的氛围,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之中体悟文本内涵,感受文本之美,真正使教学科学化与艺术化有机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鉴赏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学习《滕王阁序》一文时,在预习课文之后,学生会感觉文字生疏,难以体会其意境。在此环节中,教师可播放配乐朗诵,然后利用多媒体呈现滕王阁恢弘壮丽之景,从听觉和视觉上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感受审美愉悦,产生诵读体悟的兴趣,为生本互动奠定心理基础。

二、“显性双互动”式探究——师生交互与合作探究

显性双互动即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互动以文本为依托,以问题为媒介,以交流为手段,从而促进师生共成长。同时,在“显性双互动”式探究中,语文教师应以学生为出发点,结合教学内容,巧妙提问,精设探究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机会,使其在宽松的氛围中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收集学生预习过程中产生的质疑,并分门别类,选出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堂讨论思考,增强生生互动。同时,教师适时提示、点拨,参与到学生讨论之中,实现师生互动。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形成思考的良好习惯。而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学生可相互补充,拓宽思维,提高思辨能力与答题能力。

声声慢赏析范文第6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7―0103―01

文学,博大精深。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作为一门艺术,文学犹如蒙娜丽莎的微笑,永远透溢着神秘而又灵动的人性气息!高中语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赏析探究文学作品,在文学的海洋里畅游。培养学生文学的赏析与探究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重视积累,强化素养

学习语文要重视积累。肚子里积存了“墨水”,说话、写作时才会信手拈来,表情达意才能随心所欲。教师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推荐好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多听、多读;督促学生采用制卡片,做笔记,写批注等方法,积累一些词语、熟语、文言知识、文学常识、写作素材等;同时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多说,多写。 “积跬步”,才能“致千里;“积小流”,才能“成江海”,积累的越丰富,语感就越好,驾御语言的能力就越强。语文素养提升了,鉴赏探究的能力自然会提高。

二、走近作者,把握内容

每一片文章,都是作者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思想、观念、情感的表现,他包孕着作者的性格、经历、情趣、志向。就是同一个作者,由于生活境遇的变化,作品的风格主题也会发生变化。比如,诗人杜甫,年轻时生活顺畅,豪情满怀,《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展示了他勇登人生高峰的志向;而当遭受战乱、漂泊之苦时,“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表现的却是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李清照前半生,安逸幸福,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闺中生活:《如梦令》通过写出游“误入藕花深处”,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热爱自然的少女形象,《醉花阴》中“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抒发的是相思闲愁;而国破家亡后,作品以悲苦为主,《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抒发了词人沦落天涯、孤寂落寞的悲凉凄苦。就是同样的主题,时代不同,情调也各异,如都表达的是爱国之情,屈原的忧伤,辛弃疾的激愤,的乐观……所以只有走近作者,了解作者,掌握作品的时代背景,才能更准确地欣赏和探究作品。

三、变换教法,激活兴趣

教学时,教师可通过识文绘图,依图做文,配乐朗诵,启发联想等方法,激活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领略文学的迷人风采。如赏析《诗两首――再别康桥》,先播放《风吹麦浪》歌曲,同时展示一张成熟麦子的图片,让学生随美妙的音乐和优美的歌词进入情感世界,感受收获的愉悦;然后,回归文本,对“新娘”“青荇” “金柳”“柔波”等意象进行解读,体味作者热爱与眷恋的情愫。在欣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依文配图,电脑展示荷花盛开时的不同状态,让学生在视觉美的享受中,感受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从而让学生亲近文学,热爱文学,在文学的海洋遨游,愉悦精神、净化心灵、增长学识,提高鉴赏和探究能力。

四、反复吟诵,主动探究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就道出了鉴赏的基本方法――反复阅读。文章毕竟不像绘画那样直白,一目了然;也不像乐曲那样,激昂澎湃,情感外露。含蓄隽永是文学的本真。“见多”并不一定“识广”,碰到的知识如果我们都只是走马观花的浏览,那也只能是“蜻蜓点水”,永远难识“庐山真面目”。不潜心研读,不咀嚼,不体味,如何了解个中味?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足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理解、感知,对文章提出自己的观点,交流时有话说,变被动为主动,鉴赏和探究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声声慢赏析范文第7篇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赏析】

张元斡(1091―1170),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福建永福县人,著有《芦川归来集》和《芦川词》。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宋向金屈辱求和已成定局,但李纲(字伯纪)在洪州(今江西南昌)仍上书反对秦桧议和,被罢归福建长乐。张元斡曾经是李纲的僚属,此时已休官还乡,他听说李纲之事后。专门写了这首词,对李纲坚决主战、反对议和的行动表示无限的敬仰并予以坚决支持,全词直抒胸臆,慷慨悲凉,沉郁劲警,是张词的代表作。

上片写词人登高眺望江上凄凉夜景,并引发孤单无侣、众醉独醒的感慨,并以此来与被罢官的李纲遥相呼应。

“曳杖危楼去”至“月流烟渚”四句。起句境界阔大,描写作者拄着手杖登上高楼,但见夜空星斗下垂,江波万顷,月光倾泻在烟雾蒙蒙的洲渚之上,一派清冷孤寂的景象。“扫尽浮云风不定”至“寒芦深处”四句,是说江上风大,浮云飘散,夜渡口也不敢开船,晚归之雁飞入了寒芦深处。前八句,全是写景,这种凄冷的景致勾起了作者的无限伤感。“怅望关河空吊影”两旬,写词人怅望祖国大好山河,只有徒然吊影神伤。这时正值深夜,作者听到了什么呢?“鼻息鸣鼍鼓”,是指人们熟睡鼾声如雷,难道作者真的能听到吗?不是的。这里是作者以之喻苛安求和之辈,抒发对主和派无心抗战卫国的愤恨以及知音难觅的苦闷。“谁伴我”两句,意思是说,在这样凄清的夜晚,纵有星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雁宿寒芦,可惜谁能来月下同舞呢?这里化用了李白《月下独酌》的诗意。上片由景及情,逐渐铺垫起激越的情感,为下片埋下了伏笔。

下片词人抒发了对当政者屈辱求和的强烈不满,表达了作者抗金卫国的雄心壮志和报国无门的苦闷,也表明了词人对于抗金名将李纲的敬意。

起句就运用杜牧《遣怀》的典故――“十年一梦扬州路”,借指十年前(1127),金兵分道南下,宋高宗避难至扬州,后又退至杭州,繁华锦绣的名城扬州则遭金兵焚毁。“倚高寒”三句,是说词人在高楼上感到寒气袭人,面对国家屈辱求和的姿态感到无比愤懑,恨不得亲手去擒杀骄横的金兵。这里,词人也不再以景抒情了,而是直抒胸臆,“气吞骄虏”,那是何等的豪气!“要斩楼兰三尺剑”两句,用两个典故暗传心声。前一句借用汉代使臣傅介子提剑斩楼兰的故事(参见《汉书-傅介子传》),期望朝廷厉兵秣马,奋发图强,坚决抗金。词中以楼兰影射金国,以傅介子比喻李纲等主战之士。后~句是借王昭君的故事,指出和亲之路行不通,最终会导致无比的悔恨。朝廷只有坚决抵抗才有出路,否则又会像杜甫《咏怀古迹》诗云:“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谩暗涩铜华尘土”句,意思是说,如今和议已定。虽有宝剑,也只能让其生铜锈,而不能用来奋勇杀敌,只能让它废弃在尘土之中。这里实际上是以剑喻李纲等主战人物被抛弃,受打击,纵有文韬武略、雄心万丈,也是无用武之地啊!作者愤怒之情一览无遗,

“唤取谪仙平章看”两句,进一步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同时也深化了词的主题。先以“谪仙”李白来比李纲,这是对李纲的崇敬。作者想让李纲评论一下,在金兵南下,山河遭践踏之际,是否就能够隐退苕溪(浙江昊兴一带)呢?最后一句,词人作了坚定的回答。他指出,要像浩荡长风一样,飞上九天重霄,坚决不能消沉下去,同时也是真诚地希望李纲能继续艰苦抗战、再建功业。由此,词作的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全词以景开篇,写景阔大,又由景收尾,韵味深长。中间夹叙夹议,直抒胸臆,满腔爱国抗金的情怀让人感喟。该词用典巧妙自然,言简义丰,耐人寻味,通篇洋溢着慷慨悲凉、沉郁劲警之气,是宋代爱国豪放词作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练习】

1 同是豪放爱国词,这两首词在风格和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声声慢赏析范文第8篇

一、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学生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来。同时,我们还需展开想象。想象是引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作者就把我们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走近诗歌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诗歌的内在情感与分析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切入点找准了,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同时还可以使课堂教学别致生动。我们可以从形象翻译诗歌入手,引导学生感知诗歌内容。比如我们在学习朱熹的《观书有感》时,我们就可以做这样的形象翻译: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发源处不断有活水流下来。再把翻译与题目联系起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境情感便很明朗了。我们也可以从分析诗歌的意象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我们要抓住这些意象,仔细体味,通过联想、想象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比如李清照的词《声声慢》抓住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一系列典型意向来诉说词人受尽磨难与内心煎熬的凄惨心情,倾吐着词人哀愁凄苦、孤寂悲愤的内心感受。如果我们抓住这些意向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就可以对这首词做深刻而准确的理解了。我们还可以从分析诗歌的某一表达技巧角度切入分析。比如我们学习杜审言的《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我们就可以抓住这首诗的对比反衬手法进行深入分析,诗歌前两句是虚与实的对比、乐与悲的对比,后两句是人与物的对比。全诗借景抒情,通过对比反衬,变现了浓厚的悲思愁绪。除对比外,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等都可以作为分析一首诗的切入点。诗词鉴赏分析的切入角度与方法还有很多,在具体分析时,我们也不能仅仅简单地套用某一种,而应该综合并用,尽可能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与深入。

三、鉴赏诗歌

鉴赏诗歌是高考考试内容的重要一项,因此也备受广大教师的重视。但我们必须明白,积淀是第一步,然后才能有鉴赏能力的提高。离开了积淀,鉴赏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考考试说明中规定了鉴赏的两方面内容。即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作品的思想内容。鉴于此,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诗歌形象。诗歌是依靠形象来表情达意的。有人把这种形象称为意境。应该说意境是诗歌教学的重点。但在意境分析中,我们一定要避免先入为主的观念,片面地用教参上的观点去套原文。而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去参与、去分析诗歌,诗无达诂,也许学生的分析可能粗浅,但那是学生自己的观点,应该值得鼓励。同时在诗歌分析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依据原诗去进行分析,不要空洞分析,同时学会知人论世、辨证地加以分析。

2.语言及表达特色。在诗歌中如果将形象划归到内容上,那么,语言及表达特色则更多地属于形式表达。由于学识环境的影响,每个诗人都会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和风格,关于这一点,历代诗歌评论家都有杰出的评价,教参上也有很多论述。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分析、介绍每位诗人的语言及表达特色,通过鉴赏分析诗歌,使学生加深对语言及表达特色的认识,进而能够独立赏析诗歌。

考试不会考课本上现成的知识,但是考的是学生的能力。就古诗教学来讲,很少考的是对课本上古诗的赏析,但赏析能力却来自课内。所以我在诗歌教学中,在讲到赏析的时候,应让学生少背教条,而更多地从诗歌本身出发,通过对诗歌本身的分析,养成学生的鉴赏能力。

例如在教学《登高》这首律诗时,古今对它的分析应该说多如牛毛,但我们不可能给学生一一例举。我认为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去理解它、背诵它。在背诵的基础上,去分析它的诗歌形象。如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首先要记住它描写了三种景象,那这三种景象的特点是什么呢?风“急”,仿佛让我们感受到了那呼呼的风声,而这呼呼的风声又何尝不是作者内心那强烈的不平、满腔的悲愤,怀才不遇的潦倒心境难以平静,而天“高”,辽阔的天空和作者个人内心形成了鲜明的反照,猿“啸哀”,猿的哀鸣和作者的不平不是恰相呼应吗?分析形象,就是根据诗歌内容本身进行分析,而不是根据教参去分析,教参是参考,而不是教条。我们只有掌握了这一点,才能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这一考点的考查,关键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而谈到对诗歌的理解,首先是对诗歌本身的理解,其次是对诗歌写作背景的理解,还有对诗人身世的了解,这正是古人常讲的“知人论世”。

例如,在讲解姜夔的《扬州慢》时,教师如果能结合姜夔所生活的时代,南宋初年,金兵时常南下入侵,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那么对诗中所抒发的“黍离之悲”、国家昔盛今衰的感慨就不难理解了。而如果再联系词中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等词句,昔盛今衰的感慨便会有所体悟。而词中的“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等词句对我们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无疑有着极大的暗示作用。在此,我还要再次强调对诗文本身的理解,应该说诗歌中体现着我们赏析的大部分内容。在诗歌教学中加强学生对诗歌本身的理解,是古代诗歌赏析的关键。

四、充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

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接受知识,是解决学习古诗文感到枯燥的很好方法。

1.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充分动用多种感官去理解文章。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古诗文教学,往往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可推荐学生用MP3等随时欣赏古诗文(朗读、讲解等)。现在,许多学生都有MP3、手机等工具进行“随身听”,我们完全可以引导他们少听些流行歌曲,多欣赏一些优美古诗文的朗诵。我在网上查了一下,百度空间里就有许多可以免费下载的经典古诗文朗读音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