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书到用时方恨少作文

书到用时方恨少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书到用时方恨少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书到用时方恨少作文范文第1篇

实验二校五年级二班赵志伟

在名言中,我们会得到启示。我们失败时会联想到它,而一次比赛,它让我得到信心,充满力量。

从前,哥哥是我的竞争对手,因为哥哥的跑步、篮球、学习皆可成为高手。因此,我经常挑战他!不过,都是我输!

今天,我再次向他挑战!

跑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开始!”只听哥哥一声令下,我便像一匹野马疯狂的奔跑,哥哥却非常的冷静。我到了半途中,脚和腿同时慢了下来,哥哥却轻松超越了我。

到了终点,我很快被他抛得老远。哥哥对着我大声喊:“你是临阵磨枪,不顶用,你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学习——书到用时方恨少

下一个环节,考试,小姨出题,xxx是哪国主席……关于课外知识的题,我是一窍不通。到了考试这一关,本想追分,却败得一塌糊涂了,试卷上的题不是关于xx名言,就是xx格言,唯剩作文了,但读书少,语言功底太差了,哥哥又轻而易举地占了上风。这一关让我懂得了书到用时方恨少。

踢足球——启示

最后一关:踢足球,开始了,我马上就抢到了球,但哥哥依然不费吹灰之力就抢到了球。我马上就去追,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10比1,惨输!后来哥哥送我一句名言:“失败乃成功的之母!“

我失败了,但哥哥给我的启示却让我在生活中受用不尽。

书到用时方恨少作文范文第2篇

——读《我有一个小本本》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老师徐特立先生强调:“不动笔墨不看书。”读书不但要动脑,而且要动笔。

最近,读了《我有一个小本本》,感到文中那个孩子的做法非常好——读书的时候,用一个小本子把好词好句好段抄下来,通过日积月累,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

我过去也有一个小本本,不过那不是用来积累语言的。我的那个小本本叫“错题集”,随时把做错的题抄下来,有时间就看一看,避免以后“重蹈覆辙”。随着做错的题越来越少,那个小本本的作用也十分有限了。我打算另准备一个小本本,专门用来积累语言。比如,看电视时听到的一些新名词,大人说话时偶尔用的一句俗语,看报时见到的一些佳句,以及平时自己脑袋里迸发的灵感火花……都应该随时记下来,不断充实这个“宝库”。

书到用时方恨少作文范文第3篇

初二(2)班__x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很荣幸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一点学习体会。语文,是一门至关重要的科目,也是大多数同学非常薄弱的科目,所以找到语文学习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仔细分析语文这一科的特点,我体会到要学好语文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我在这里诚恳的说出来,希望对同学们有用。

一、日积月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潭”,平时的积累是学好语文的基础。正如南极的冰川,没有日日的积累,就没有这般的雄伟与壮丽。“每日注入一滴水,才能拥有太平洋。”同样,每日对语文知识的积累,会使你掌握丰富的知识,你才不会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你才会通达明理,学识渊博。

二、动静结合。语文知识要深刻地理解,灵活地运用,这就需要我们勤动脑,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多动手,加强运用知识的能力,真正做到“心到、眼到、手到”知识本身是乏味的,所以我们应当静下心来去体会,去发现学习中的乐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学习的兴趣,你会发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做到了动静本文结合,你便有了学习的动力。

三、多看多写。作文是同学们容易失分的部分。丰富的知识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所以平时要多阅读一些优秀篇章,积累其中的好词好句,要学会“用知识武装自己。”做到了“读书破万卷”,你才能“下笔如有神”。

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作文题材正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要留心身边的事物,好好利用生活这本书。做到了这些之后,我们就要进行“写”的练习。要知道“平凡不是平庸”,要学会把平凡之事写得不平凡。做到了多看多写,你便有了写出优秀作文的基础,你才可以挥笔即书,出口成章。

四、复结。语文知识是散乱的,这就需要我们多加总结,将语文知识系统地梳理,这样才会便于你的理解与记忆。及时复习也非常重要,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伴随着对旧知识的遗忘。只有反复地复习旧知识,你才能更好的掌握,所以不要有喜新厌旧的思想,要及时地复习,做到“温故而知新”。

五、多谈多问。学习仅靠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知识如水滴,如果你仅有一滴水,那么就虚心求教,“三人行,必有我师”。你定能找到值得自己学习的人;如果你拥有一桶水,那么就要懂得珍惜,将它好好利用,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如果你拥有一湖水,那么就要学会与人分享,将自己所学与同学一起谈论,在论说中,使自己更好地掌握知识。

书到用时方恨少作文范文第4篇

我们很多老师肯定都听过这个故事。看待事物,我们要看到它积极的一方面。现在的中考,减少了英语的分值,增加了语文科目的分数,这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我们有理由相信,初中语文教学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

要让学生爱上语文,光靠国家对语文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改进枯燥无味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个人认为,让学生爱上语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应重视语感教学

我国当代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说过:文学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语感。这就明确告诉我们,积累语文基本素材是终身不断的过程,形成丰富的语感是学习语文的根基,也是构成语文教学内容的基本因素,初中语文教学绝不可忽视这项内容。语感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与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是整个语文教学内容的核心。那么,语感从何来,如何培养呢?我认为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多读。多读就要增加阅读量。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阅读是基础。因为语感它具有内隐性,它起作用时我们往往感觉不到,是难以认识的,但它却的的确确形成并存在于阅读者的大脑中。而通过一定时间,一定量的阅读,它必然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平时,我们说学生说话或作文语言不通顺等,就是因为语感的不准确而造成的。

二、提倡大量阅读

课外阅读本是阅读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仅有课内阅读远不能满足培养读书习惯的需要,因为它的内容、范围都极为有限,学生得到的阅读锻炼也就带有局限性;而课外阅读却可以把学生带入无比广阔的天地中。实践证明,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语文成绩好的学生无不得益于课外阅读,正是大量的课外阅读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有效地提高了阅读能力。

三、提倡精读

在知识量剧烈膨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感官刺激越来越多的今天,单一的传统学科在总的学习时空中所占的比例必然越来越少,而功利性相对小的语文学科尤其如此。丰富的课外书籍,对于学生来讲,是有吸引力的,应该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大量阅读能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毫无疑问,但是要学生像我们的前辈那样,把语文学习当作学习生活的大部分甚至全部,在今天已经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了。这就应该提倡精读,把精选的权力交给学生。但语文的课外阅读,不能放任学生自流,教师应该给予有效的引导,掌握延伸阅读的相交、相离与相切的尺度。

书到用时方恨少作文范文第5篇

第一回合:宁儿胜!

当我刚跨进小学的大门,妈妈就要求我每天诵读国学经典。一向听话的我顺从了妈妈的意思,每天早晨读背国学经典著作。可是没过多久,我便开始厌烦松懈了,不愿继续下去。可是我又仔细想想,妈妈的要求是合理的呀,我该放弃还是坚持下去呢?我很纠结。这时我的身体里传来两种声音,原来是勤奋好学的小精灵宁儿和调皮懒散的闹闹在争吵。闹闹说:“古人说的话咬文嚼字,‘之乎者也’一大堆,既难懂,又有许多生字,太难背了!”“再说了,以后写作文也不一定能用到多少,没有必要辛苦背那么多吧!”闹闹又补充说道。

宁儿反驳说:“我们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呀。俗话说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几遍,意思自然就明白了。我们可不要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情况呀!”闹闹无话可说,只能听从宁儿的话,静下心来,一起读书。

第二回合:宁儿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已经能背诵不少文字了。闹闹开始得意了,不安分起来。宁儿提醒说:“闹闹,虽然你每天读书,可你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闹闹不服气地说:“那又怎样,我们的目的不就是一字不落地背下来吗?”

宁儿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读书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会‘温故而知新’—一句话,读一遍,是一种理解,再读一遍,也许就能有截然不同的想法哟。坚持下去,你就会越来越喜欢读书了!”闹闹想了想,觉得宁儿的话有道理,从此开始用心读书。

第三回合:平局!

宁儿和闹闹相安无事又学习了一段时间后,闹闹颇有心得地说:“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看来勤奋很重要呀!”宁儿向闹闹投来赞赏的目光,说:“你大有进步啊!勤奋很重要,但是如果我们对读书没有兴趣,这样读书会很累的。如果我们变‘勤’为‘趣’,找到读书的乐趣并且乐在其中,真正做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样我们就能攀登学习的高峰了!”闹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对宁儿一抱拳,同意了她的观点。经过三个回合的决战,勤奋努力的宁儿终于战胜了调皮懒散的闹闹。

书到用时方恨少作文范文第6篇

书到用时方恨少,学生自身读书不多,且又不擅长总结归纳,因而,每到作文时,便抓耳挠腮,捉襟见肘。怎样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中获得充足的写作素材呢?经过不断思考,恰好,本学期学习必修四的内容,第四单元三篇文本均为人物传记。于是,在本单元学习完后,就开展了这样一个活动,领着学生一起梳理课内素材。现把这个活动记录如下:

活动之前,先跟学生做了个小游戏。举起手中的回形针,说道,大家说说这枚回形针(曲别针)有哪些用途?学生一个个踊跃发言:有的说,可做鱼钩、胸针、衣架、爱心图案、飞机等。在学生的积极发言后,启发他们:大家如果能打破固有思维,那么,将会真正实现物尽其用。学习也是一样,如果认真研究教材,也定会有效利用课本,不会手捧金饭碗却找不着米吃。每到作文时,苦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孰不知,教材已为大家储存了丰富的金矿,今天就一起来开采金矿吧。

本单元可挖掘作文素材的地方很多,在此仅就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来梳理。古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先看《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文本,给大家一个提示与示范,请大家依照这些来尝试梳理。提示学生,本文的文学形象众多,你挖掘出了哪些角色?你首先想到从哪个人物来提炼素材?其次是谁呢?再其次呢?每个人物你能提炼几种写作角度呢?逐一写出你提炼的角度和观点,并附上相关事实,简要写出事实材料。如,有容乃大,正是蔺相如的宽容成就了将相和的美谈。然后,给了学生十五钟的准备时间。时间到,问大家首先从哪个人物入手整理的,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蔺相如”。大家好眼力呀,先抓主要人物,聪明,对学生加以鼓励。那就说说这个人物给大家提供了哪些写作素材吧,让学生积极发言。学生又一次争先恐后地举起手,将答案娓娓道来。有的说,爱国,作为一个门客,国家危难之时,他慷慨陈辞:“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渑池之会上,他“请得以颈血溅大王”,怒斥秦大臣,“以咸阳为赵王寿”,极力维护赵国的尊严,言行之间无不展露着蔺相如的爱国与忠勇。有的说,勇敢加智慧,无往而不胜。勇敢、智慧仿佛就是蔺相如的双翼,助他一路成功,保全了和氏璧,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官至上卿。有的说,口才也是才,如,蔺相如官拜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对此颇不服气,其中的一条理由就是,蔺相如只是动了一下嘴皮子而已。其实,会动嘴皮子也是一种才,这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口才。蔺相如正是以其出类拔萃的口才,在强秦面前,不卑不亢,义正辞严地驳斥了秦王的无礼,保全了价值连城的璧玉,捍卫了赵国的尊严。有的说,好马还要伯乐荐,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孰不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蔺相如虽在做门客时,已展露才华,但若无缪贤的举荐,这匹千里马也许就湮没无闻了,更谈不上后来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中的成功。学生一连说出多个角度,在连声赞赏大家表现很棒的同时,再启发学生,还能不能想到其他人物。廉颇,学生连忙回答。想到了哪些角度,说说看。一学生勇敢站起来,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如当得知蔺相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处处躲避他时,廉颇终被蔺相如的高风亮节所感动,放下大将军的架子,亲自到蔺相如门前负荆请罪,并与之成为生死之交。非常好,大家鼓掌表示奖励赞同。看看大家已经掌握此法,就布置学生继续开采文本的金矿。让大家结合《苏武传》与《张衡传》,总结苏武与张衡这两个人物可提供哪些写作素材,依照刚才的模式,一并写到作业本上,然后互相传阅,集思广益。

活动结束时,大家都意识到,不是缺少写作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的慧眼,整理素材的耐心。点点滴滴皆学问,本次活动为学生的作文带来了一片曙光。

书到用时方恨少作文范文第7篇

1、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2、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3、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4、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

5、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6、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朱熹

7、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朱舜水《答野节问》

8、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9、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0、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11、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王豫

12、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13、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6、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欧阳修

17、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薛宣

18、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9、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20、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2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2、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23、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2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27、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8、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2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30、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颜之推

3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2、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王安石

3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34、读之以为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尤袤

35、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36、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37、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38、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39、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朱熹

4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41、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颜之推

42、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43、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44、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欧阳修

45、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章学诚

46、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47、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4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5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1、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52、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53、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

54、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5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6、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57、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58、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6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6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6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63、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陆游

6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65、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

66、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67、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书到用时方恨少作文范文第8篇

阅读与作文相互促进,两种能力缺一不可,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可以说是学生“学海泛舟”的双桨。如果能找到阅读和写作之间的“纽带”,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整合,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就能达到“读和写”之间相互促进的良好教学效果。经过不断地学习、思考与探索,我总结出一套教学方法:以钱梦龙老师提倡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兴趣和习惯为前提,以丰富语言积累为基础,教学中实行“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措施(在阅读的基础上练习写作,写作的过程中促进阅读),从而实现对阅读和写作教学的融合,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以及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一、阅读为基础,厚积薄发

作文难写,怕写作文,是较多学生的所面临的一个突出的困惑和现象。而“肚中无货,无米可炊”是这一问题的关键。没有东西可写,自然没有兴趣可言,搜肠刮肚,自然写不出精彩文章。

如何帮助学生突破作文中的这一瓶颈,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多读,多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我们都熟知的道理。宋代大学士苏轼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也是说写作吸纳的材料要多要广,积累的材料要充分而丰富;叶圣陶先生说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这些都论述和强调了阅读和写作的密切关系,强调了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是语文课程的新策略,去也是语文教育思想的正本清源。少做题是“手段”,多读书是“目的”,把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读几本好书,多背诵名家名篇,多积累诗词佳句。“少做题,多读书”这也是借鉴了我国传统蒙学教育中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存其精华,古为今用。

二、以写促读,畅流开源

以写促读,即是说通过写作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畅流”使“源”更“活”。

叶圣陶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形象地说明了生活是“源”,写作是“流”,“源”开则“流畅”,“源”塞则“流竭”。阅读是理解别人对生活的反映,是间接地认识生活,是吸收;写作是直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是表达。

通过让学生勤写勤动笔,明白“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学生在写作中遇到困惑,会进一步激发强烈的阅读和求知欲,不断的获取新知识,进而弥补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在作文教学中恰当的方法指导,技巧点拨和语言的锤炼,对阅读无不起促进作用,写作能力的提高自然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作文的修改、评讲、反思、开展多种形式的写作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这样让学生“读了再写,写了再读”(茅盾),以写促读,反哺阅读,能让学生的阅读之兴更久,阅读之趣更浓。

三、激发阅读兴趣,养成“爱读愿写”的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好习惯则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因此激发学生兴趣,使其养成热爱读书和自愿练笔的良好习惯,是融合“读写教学”取得成功的第一步。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1.营造阅读氛围,创设写作情境。在阅读中,学生才是主体。老师要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和评价作品,从中获得审美体验。而写作则是学生自我表达和与人方便交流的需要,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创设写作情境;解放学生心灵,引导学生利用阅读中获得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去亲近自然、认识社会、感悟人生!激起学生内心倾诉和表达的愿望,主动用笔写心里话。

2.引导广泛阅读、鼓励自主写作。学生广泛阅读作品,是调动阅读兴趣的最佳方法。老师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广泛涉猎书籍、报刊杂志,阅读各类读物,阅读经典文学名著和自已喜欢的作品,并鼓励学生上网浏览、查阅资料,广见博识,不断开阔视野。当学生心中有感悟时,应鼓励学生及时写出来,只要言之有物、感情真实即可。同时要多给学生肯定和鼓励,只要是学生自已的体验,即使看起来幼稚可笑,也是值得我们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