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一则

新闻一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新闻一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闻一则范文第1篇

无意间看到一条新闻,是关于全国政协委员王平建的,作为政协委员,应该心里装有百姓,没想到她竟然向中央提议:取消录取农村小孩上大学的资格。理由是农村孩子身上有很多陋习,若是农村孩子上大学,会影响城市孩子。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我觉得特别的气愤,也特别的难过,但也有自己的反思。

农村孩子确实部分学生有些陋习,这是不可避免的,难道你城里孩子就没有丁点陋习,是十全十美的?那为什么《变形计》里的孩子要送到农村来教育,让农村人来感化他们。人无完人,怎么可能十全十美。再说,你就那么肯定是农村孩子影响了你城里孩子,有些农村去的质朴的孩子,从城市回来,怎么变得吸烟喝酒,带有一份难以抹灭的清高呢?到底是谁影响了谁?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影响都是相互的,就看个人如何来把握。

就算你的提议可以通过,你有为大众着想吗?你有为国家的未来发展着想吗?农村人与城市人的比例你有了解吗?当你取消了农村孩子上大学的资格,就意味着很有可能扼杀了一大批祖国未来的栋梁,你负责得起吗?城里孩子能全部承担起建设国家的大任吗?就算你城市孩子可以,难道你想让农村孩子普遍低智商,让他们都是低素质的人,来让外国人耻笑中国吗?

还有那么多因素,你考虑到了吗?中国是由每一个中国人组成的,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平等的发展自己,为祖国建设贡献微薄之力,请你也想想农村孩子,他们也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

新闻一则范文第2篇

前一天,我在电视上看见一则感人至深的新闻。一位开杂货店的老板娘有着一位身患癌症的丈夫,全家有老有少,丈夫不能干活,女儿要上学,老人不能干重活,生活的重担压在她一个人身上,有人曾劝过她改嫁,但她舍不得丈夫,仍然对丈夫不离不弃。

看了这则新闻,我想到了老板娘有着顽强的毅力,几十年来,不曾为丈夫流下一滴眼泪,但那次记者采访,她泪水不断。眼前的我受到一点点挫折,一点点坎坷,一点点困难就半途而废,就只会用哭来发泄自己的感受,不会用坚强的毅力去战胜它现在,我知道哭是没用的,是懦弱的表现。虽然我没有老板娘担子那么重,但是我坚信,只要努力的付出,就会有一定的收获。有时,成功只在于一步,如果你放弃了,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相反,如果你向前迈进一步,你就可能已经迈向了成功之路。

所以,老板娘,我想对你说:“一分辛苦一分甜,阳光总在风雨后,你的丈夫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也同时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为老板娘献上一份爱心。

新闻一则范文第3篇

新闻报道说,在澳大利亚的赛车场上,一只袋鼠不知道遇到了什么的惊吓,突然窜到了下在进行比赛的跑道上。这时候,观看比赛的所有观众都被震惊了。每个人的眼睛都盯着那只袋鼠,紧张得双手捏出了汗,全赛场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正在跑道上的赛车手也大吃一惊,不知所措。他们有的很远就刹车了,有的避到了旁边的空地上,有的因为情况紧急来不急刹车,就猛地向一边拐弯,赛车一下了就翻了,赛车手因此身受重伤。不过,他们的伤却没有白受,血也没有白流,那只澳大利亚的国宝安全地活了下来。

这些赛车手的表现多么至高无上啊!他们宁愿自己受重伤,也不愿让那只袋鼠受到伤害。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生命之歌。如果我们人人都像那些赛车手一样,爱动物胜过爱自己的生命,那么人和动物就会永远和谐相处,这个世界将是多么美好啊!

指导老师:张桂萍

新闻一则范文第4篇

对于这起事件,一些网站于当天在显要位置进行7图片报道,让人一目了然。可报道方式却迥然不同。先看一家大网站的报道。这家网站对此事的报道用了 17张现场图片,有8张是表现该人质在被犯罪嫌疑人持刀劫持时面部所表现出来的惊恐和无助的眼神,这些图片都很清晰,极具现场感,让人看了能感受到现场的紧张氛围,可以说,这组图片真实、恰到好处地还原了现场。这种报道方式的确给我们呈现出了较为完整和平衡的信息,网友在看此新闻的时候,一眼就能看出人质的无助和绝望以及犯罪嫌疑人的穷凶极恶,面目狰狞。

而再来看看凤凰网的报道。凤凰网在对此事的报道中用了16张图片,和其他网站的图片如出一辙。可是,凤凰网明显不同的地方,就是在图片中对该人质的眼睛部位进行了处理,打了马赛克,这时,读者就不能完全看清楚该人质的真实面貌,显然,这样的图片报道方式在视觉冲击力方面明显不如前家网站的那组图片报道。

其实,这里面涉及的最本质的问题,是媒介素养和媒介伦理问题。

新闻一则范文第5篇

新记者李宁源提出了“记者是否还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的问题,这个问号久久盘旋在我的脑海里。为了采访阿富汗死难者家乡的反应,一群记者向一个88岁高龄的老人残酷地挖新闻的场面也压在我心头,久久挥之不去。李宁源的两难让我看到了一个记者的良心,我很受感动,但也给了我一个感觉:似乎如今的记者越来越难当,路也越走越窄,要么完不成任务竞争失利,要么违背良心,不顾新闻的伦理道德。

我琢磨着这个似乎高深莫测的问题,我也试图调动一些新闻伦理之类来寻求一个比较完美的答案,后来突然发现这不是一个悖论,而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新闻基础知识,大可不必两难。如果死难者的家属闻讯后如五雷轰顶,痛不欲生,这是比比皆是的常情。因为这对一个家庭来说,不仅是失去了一个亲人,而且可能是垮塌了赖以生存的顶梁柱,悲悲切切也好,嚎啕大哭也好,只不过是个表达方式上的差异,这都是人之常情,本身不是新闻。然而,李宁源看到的不是呼天抢地,而是一个静悄悄紧闭的大门,门口围了一群邻居,推开大门,院子里面冲出一个小伙子,看上去有点愤怒:“你干吗?”“我们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想说,家里有88岁的老人,身体特别不好,我们根本就不敢让她知道,你们记者进门就知道采访照相,老人受得了吗?”他们家里三个男人把痛苦掩藏起来,很礼貌地把记者“让”出了门外。屋里女人们的第二道防线更感人:她们把窗帘死死地扣住,门也从里面插上,任凭外面熙熙攘攘、叩门如雷也决不退让。而这门外,是村主任陪着市长和一大批记者啊。我为这些平凡的男人与女人们感动,他(她)们没有功利,不趁此机会大吵大闹,要求赔偿。他(她)们善良的心是那么懂得一位88岁风烛残年的老太太的心:她会受不了失去儿子的打击,而没有考虑会不会得罪村干部。这本身就是一则新闻,比呼天抢地更感人。

我们每天被一则则血淋淋的社会新闻磨砺得粗糙而又坚硬的心,也许认为只有呼天抢地惨不忍睹才是有刺激的新闻。而事实上,就像采访学中一则经典的例子:一位记者去采访一位名人结婚的新闻,新娘跑了,他认为新闻也跑了,就回去睡觉了。他不懂,新娘跑了更是新闻。就像这件事,静悄悄比起呼天抢地,似乎是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一群善良的村民和家属如何善待老人的行为,这才是深切反映丧子之痛的最好的新闻。

假如能报道的话,那位村主任的行径更有新闻性,他在一群记者面前似乎扮演了一位攻“堡垒”的“英雄”角色,用自己的威风把一重一重保护老人的门彻底打开,让所有的记者冲了进去,抓拍那张老泪纵横的脸,而全然不顾那一双双含着热泪愤怒地看着这一切的村民的眼睛。

新闻一则范文第6篇

实际上每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在工作状态中,一般都会很自然地进入到一种职业思维定式中,或者说进入职业角色。职业思维对于工作的积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一定场合下也会产生负面作用。记者这个职业也不例外。本文从新闻记者的采访状态角度切入,简单分析“间离状态”对于新闻报道做到客观真实的重要意义。

何为新闻记者采访的“间离状态”呢?还是从实例入手。比如,新闻记者在采访一则关于沈阳热心出租车司机不计经济利益,免费将一位病情非常危重的患者及时送进医院的新闻。记者在采访患者家属的时候,本以为对方会在言行上表达对爱心司机的感谢,然而患者家属来自于南方偏远乡村,不善言谈,况且有无钱治病等因素困扰,一时语塞,无法实现记者料想的采访计划。为了达到节目效果,出于职业思维习惯,记者不断在言语上对患者家属介绍爱心司机送医的重要性,半个小时之后,患者家属的情绪从沉默中突然爆发,嚎啕大哭,并跪谢爱心司机,最终险些哭昏过去。

以上所举是笔者亲眼见证的一则实例。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思维处于职业思维状态之中,追求新闻节目的效果是他当下首先考虑的第一要素。然而作为旁观者,面对这位记者对于患者家属之前的言语传导行为则难以理解,甚至会得出记者心性冷漠甚至残忍的判断。

其实,记者的职业角色只是记者自身所拥有的诸多社会角色的一种。记者首先是一位公民的角色,这种角色在采访中等同于新闻事件的旁观群众。在这一案例中,我们看见这位记者把职业思维定式当成了指导自己行为的唯一准则。记者忘记了自己作为倾听者至少应该具备的理解和包容,而这种包容、理解则是一名普通公民最起码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

简单说,当记者的职业思维定式与普通旁观者思维方式出现矛盾的时候,这就要求记者能够在工作状态中把自己从职业角色中随时抽离,能够保持自己――作为普通旁观者,与职业角色――记者的有效距离。保持两种思维模式或者说两种角色的分离状态,也就是本文要谈的“间离状态”。

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保持记者职业角色与自己的“间离”状态,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出于道德考量,也是新闻节目能够最大程度做到客观真实的要求。其实,即使从新闻节目播出效果上考虑,最大程度的客观真实本身就是节目吸引观众的强大力量。比如,如果例子中的记者能够不从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角色思维定式出发,转而报道这位患者家属为何一反常态,一语不发,反倒会成为节目情节波折起伏的一个亮点。

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该保持自我与记者角色的“间离状态”,但这种角色之间的先后位置也是可以对调的。比如,如果记者沉浸于自我作为旁观者角色之中,转而忽视记者的职业思维状态,也是不可取的。

比如,记者在报道一则机动车撞死行人的新闻。面对死者家属――痛失爱子的老母亲的哭诉,记者不禁潸然泪下,不断地安慰家属。于是新闻中大量篇幅是在报道车祸的惨烈和这位母亲的痛苦,对于死者死亡的原因――乱闯红灯,几乎没有提及。然而记者绝不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倾听者或者旁观者,记者的职业角色要求新闻事件的报道必须最大程度客观真实。在这则新闻报道中,篇幅严重向死者一方倾斜,造成观众在信息接收上仅仅停留在车祸造成的痛苦层面上。进而在价值判断上,观众也会不自觉向死者一方倾斜。这样的新闻节目违背了客观真实的要求,因为记者在采访中完全沉浸在自我角色中,在没有调整好思维状态和情绪的前提下,忽视了对新闻事件发生原因的报道。

相比于第一个案例,这个案例从反向说明,新闻记者仅仅从自我角色出发,忽视了记者的职业角色,对于新闻节目的客观真实而言,也是一大严重错误。

新闻一则范文第7篇

一、自主阶段

(一)话题启发。教师采取生动活泼的语言叙述或者提出富于思索性的疑问,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思维。如,组织学生以“”为话题说一段话,学生可以讲故事、谈历史、引诗词、唱歌曲,用自己的方式说“”,让师生感受到的正义性。在这样的心境里,学生去阅读八年级上册的《新闻两则》。

(二)直观启发。初中生的思维基本上还是处在经验型,一般要借助亲身经历的感受、动手实践的认识和习惯性意识等等进行思维。教师应多加使用多媒体等直观手段,促进学生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三)操作启发。即语文活动式教学法,为了让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语言风格、构思技巧及内在的思想意蕴,设计操作启发。如,让学生改写的《新闻两则》或写社论,并安排进一步修改,写出自己心中最好的稿件,敢与主席比才华,训练并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养。

(四)情景启发。语文的美、语言的美都来自于文本的人文内涵,语言审美的核心在于透过词句领略其深邃的人文内涵。要给学生创设阅读品味语言的情景,使之身临其境。如播放电影《风雨下钟山》片段,让学生描述电影情节,畅谈心中的体验,明确相关的历史,为下面阅读理解课文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新闻两则》的语言或斩钉截铁,或幽默潇洒,数我军战果,笑敌人狼狈,学生品味语言时,不觉间已置身于渡江前线,似看到了伟人的身影;学生在战争情景里,激起爱国热情。

(五)图示启发。如运用课文旁的百万大军渡江区域的地图、渡江战况的绘图,以便阅读时迅速筛选文章要点,复述内容。又如,删繁就简,一张醒目的故宫博物院方位示意图便浓缩了全文的说明内容;填写此图,使学生对空间说明顺序、清晰分明的结构层次形成清楚的认识。

二、合作阶段

(一)对抗启发。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是学好语文的重要基础,既要提高有感情朗读的能力,又要提高阅读的效率。语文课,突破重点的最佳方法是“读”。所以首先要让学生通读全文。为提高读的效率,可进行速读比赛,看谁读得最快,要求学生标记生字词,读完后到黑板上签名,老师为他们标出先后顺序;然后师生商量讲文中故事的比赛方法,比如让速度比赛的第一名与同学们公认的一位讲故事高手对抗。两位同学比赛结束后,师生评议。

(二)接龙启发。设计接龙活动,同学之间可以评比,力求合作默契,让学生全部参与进来,调动学习兴趣。如为了突破教学难点,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先引导抓住故宫的总特点,再通过细读这篇广播稿,设计导游接龙活动,请学生模拟导游,逐一介绍参观路线、重要景点和各个具体特点。

(三)对比启发。对比方法能区分本质差异,让学生更充分地感悟文本,深化对文本的学习,激发其自主阅读的兴趣。如为了突破教学难点,理清《新闻两则》的思路,体会文本的内在意蕴,尝试新闻的写作,笔者组织“我来当主席的秘书”活动。先评价第一则新闻,然后启发:如果你认为这则新闻是完美的,给它写一则社论,如果你认为它不完美,就修改它。写好之后,再交流,与主席的原作比较。

(四)类比启发。教学中当堂新授知识与以前积累的知识关联紧密,或新授的前后知识关联紧密,都要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引导类比分析。即在原先类似知识之上以此类推,引导学生获得新知。如第一课时布置作业,一是查阅有关历史资料,修改自己所写的社论或新闻改写稿,二是自读第二则,试写出社论或改写稿。到了新课教学,先自读讨论、共话文本,类比评析文本的精彩与否;再类比继续履行自己的秘书职责,进一步修改预习课文时写好的社论或改写稿;最后再交流,与主席的原作比较。

三、探究阶段

(一)精读课文的探究

1.原型启发。每当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障碍,教师要适时提供有助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思路的关键性知识作为原型,如类似的简单问题等,以便学生因此受到启发,产生“顿悟”。如在《新闻两则》第二则“快速浏览,最快简述内容”教学环节,学生的简述表现就显得参差不齐,此时教师应及时重温简述第一则新闻的内容,再简述第二则,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总结规律:新闻的标题和导语都可以概括新闻内容。教师再设疑:在一则新闻的正文里,导语之外的内容属于新闻结构的哪一部分呢?学生可结合自己已有的新闻知识交流明确:是新闻的主体,有些新闻还有背景和结语,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2.设向启发。对某些教学内容,要引导学生们思维发展的脉络,设置带有内涵的启发性问题,激起学生针对性的思考,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既定方向。如在精读点评第一则新闻之后,教师总结并设疑:一则简短的新闻,字里行间却透露着主席的气度、思想和才华;但是,人无完人,文章也不可能是完美的。哪位同学能发现这则新闻的缺憾呢?学生说出缺憾之处,也有学生说无缺憾。教师肯定每个人的审美观是不同的,并要求做一回主席的秘书,给新闻写社论或修改新闻。如此提出一些问题有序地予以启发,相机点拨诱导。

3.递进启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是同时存在和发展的。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很重要,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发现疑问上,在一个疑问即将解开时再设新的更深层次的疑问,递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思索、讨论,促使学生的灵感不断迸发。

4.矛盾启发。教学中抓住关键语句设疑,让学生产生观点上的矛盾;在矛盾双方的辩论中,对文章中的相关细节和关键语句就有更深入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内涵也会越挖越深。如教学《芦花荡》设疑:“老头子的‘过于自信和自尊’”是优点还是缺点?请结合小说中具体的细节来谈,引导更深入地评析人物。再如教师总结:同学们举例说明了鬼子内心灵魂之“呆”、鬼子外在形象之“呆”。正是因为敌人的“呆”,所以老头子更加自信。可见作者天然构思让人叹服。真的让人叹服吗?谁能从小说中发现漏洞?比如前后矛盾的地方?

(二)略读课文的探究

1.自学启发。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或组织学生通过试做预习题初学课文,提出疑问,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自学问难的情况,突出重点,抓住难点进行教学。

2.个性启发。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心理个性和认识水平是不同的。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精讲多练,这样才能腾出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在进行个别辅导时,应注意因材施教,对聪敏的学生,稍加点拨即可;对成绩低下的学生,则需循循善诱,耐心引导。

新闻一则范文第8篇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身处信息喷涌的时代,也许不必行万里路,便可知天下事。多关注身边的社会生活,多记录下自己的独特见解吧。

【学生习作】

例1:

生命诚可贵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初一(5)班 许宇轩

2014年3月8日00:42,MH370航班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起飞,计划6:30在北京降落,1:20航班失去联系,机上乘客239名,华人154名。距该航班失去联系已过去二十几天,在这二十几天里,全世界人民在关注,多国参与救援,马方先前称飞机坠于越南海域,因此越南开放自己的海域和空域供各国搜索。而后马总理又称不能确定为坠机,航班传回的数据又令大家产生了劫机的猜测。搜救仍在继续,遗憾的是,却没有太大进展。

这件事牵动着乘客家属的心,牵动着中国政府的心,牵动着全世界人民的心,也牵动着我的心。我每日关注着搜救的进展,看着不断变化的猜测,心中惦记的只有全机人员的安全。许多人认为马方一开始没有公布确切消息是一种恶意的隐瞒,但是哪个国家愿意泄漏自己国家的机密呢?此时,我想到了越南,只因一个并无多少证据的猜测,越南就开放了自己的海域和空域,也许有人说是国际法的约束令它不得不这么做,而我更相信是越南政府明白“生命的可贵”。那个贫穷的国家,为搜救工作出钱出力不计回报,这正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

相比之下,马方的态度也引人深思。从一开始否定劫机,猜测坠机,到后来不得不公布航班相关资料,航班的通讯系统人为关闭、高度方向大幅度改变、一系列“规避动作”证明了劫机是飞机失联的最大可能。马方为何不一开始就这些信息,难道它不知道越早确认航班的去向就能越早开始营救239条生命?这是在维护利益还是在亵渎生命?是利益重要还是生命重要?生命无价!

面对航班失联,我们的力量如此“渺小”,只能心中祈祷“平安”,愿悲伤恐惧早日过去,愿事外之人更懂珍惜!

点评:

正如小作者所说,MH370航班失联事件是牵动无数颗心的大事,而且至今尚未寻获。越是牵涉甚广的国际大事,各个媒体的评论就越纷繁复杂,信息量越大,越需要冷静的头脑和深入的思考。小作者并未将眼光放在大家所注目的焦点――航班的去向,而是将思考置于生命的可贵,并将马来西亚和越南在航班失联后的表现进行对比,站在生命的高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感悟到生命无价,可见小作者有一颗热爱生命的可贵的心。文中小作者运用了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字的力度,加强了语言的气势,字字掷地有声,句句发人深思。

短文的结尾小作者感慨自身的力量“渺小”,并提出“两愿”,再次给人们以提醒:要懂得珍惜生命,珍惜生活,珍惜拥有!

(指导老师:袁 媛)

例2:

爱,也要用对方法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初一(5)班 胡宇涵

今天的报纸在两个完全不同的版面上反映了教育的两个极端――一则新闻是“一单亲父亲失手打死女儿”,另一则新闻是“瑞典养出了一帮熊孩子”。

第一则新闻的主人公是一对中国父女,女儿的岁数与我们相仿,正上初一,却因青春期的到来变得叛逆而偏激,因为放学迟迟不归家而惹急了这位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的单亲父亲,本就因失意而喝了几口闷酒的他失手打死了女儿。另一则新闻中的瑞典教育“以孩子为中心”,体罚孩子便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家长权威全无。读完这两篇文章,心中不禁感叹:家庭教育这件事,还真是门大学问。

这两篇文章无一不反映了家庭教育的弊端,不止是中国,全世界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在中国,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为进一所重点小学、初中而挤破头的事早已司空见惯,而我们每个周末奔走于各种补习班更已成为习惯。家长们望子成龙却不顾孩子们“亚历山大”,完全忽略了孩子们的真实感受。第一则新闻中的父亲便是将自己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可是期望指数太高,女儿无法企及,于是她选择谈条件,甚至回避。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变得越来越叛逆,完全与父亲所期望的相反,最终酿成了惨剧。如果这位父亲不给女儿这么大的压力,给予女儿一定的自由,多了解女儿的想法,多为女儿考虑,也许就不会有此后果!

来自瑞典的这则新闻,则反映了教育的另一种弊端。表面看来,瑞典的孩子们简直是身处天堂,令我们羡慕不已,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样全然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体制严重地威胁到了家长的威信和老师的权威,使得孩子们个个以自我为中心,如同凶恶的奴隶主,家长却成为了奴隶。放眼如今的瑞典,果不其然。

这正是当今家庭教育的两大极端:一种是完全以家长为中心,一种是完全以孩子为中心。这让我不由想起了弹簧,拉得太用力,会无法复原;不用力,将无法张开;只有适当用力,才能为我所用。相信所有的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都是为子女好,都是出于对子女的爱,只是爱也要用对方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