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范文第1篇

民族文化源于实践,历史记录延续表现,民间基础特色流源,经济全面社会发展,文化熔铸民族活力,维系国家和平统一,融合文化经济,提升强大综合国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中国传统文化观后感1在民俗文化村里有很多民间传统的手艺,如:剪纸、泥人、扎花……但我最喜欢的就是糖画了!

糖画是用糖来作画,艺人们把糖稀倒在大理石板上,倒出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我来到民俗文化村,准备亲眼看看制作糖画的过程。刚刚踏进民俗文化村的大门,就看见一群孩子围坐在一张桌旁,我也赶忙跑到那里去看看。只见一个身穿长袍的伯伯端坐在桌旁,手里拿着一个盛满糖稀的勺子,正在作画呢!

我兴奋不已,只见他双手熟练地倒着,好似胸有成竹,作画时没有参照,全凭自己独特的想象。他的手腕灵活自如,操纵着糖稀有秩序地落在石板上,我在一旁紧紧握着拳头,也深深地为艺人捏了一把汗,但艺人却丝毫不紧张,还谈笑自如。

糖稀渐渐倒完了,艺人的手也渐渐慢下来了,作画完毕时,我被震惊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张飞映入眼帘:他手握一把兵器,两眼怒视前方,咬紧牙关,蓄势待发,这个人物好像穿越到现实生活中,让我更加佩服他了。我思绪万千,突然听见孩子们的大叫声,这才回过神来。只见一个孩子高举着张飞的糖画,乐滋滋的,周围的孩子们也一拥而上,抢着细看这栩栩如生的人物。

糖画艺人不仅善于塑造人物,小动物们在他们的手中也是活灵活现呢!我忍不住也买了一个糖画———一只可爱的小公鸡。我发现糖画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晶莹剔透,像玉石一般极具穿透力。我忍不住把嘴巴轻轻凑上去,用舌尖小心翼翼地舔了一下,顿时感觉舌尖上的每一个细胞都跳动起来,那麦芽糖的味道久久在嘴里回荡。

糖画给了我快乐,每当想起它,我都会忍不住流下口水,我会一直记住那幸福的味道!

中国传统文化观后感2我的家乡流传着各种精湛的技艺:有走书、舞狮、刺绣、剪纸等。这些技艺流传至今,还熠熠生辉,传递着宁波的传统文化。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传统的宁波特色技艺——走书。宁波走书原称“莲花文书”。1965年才定为现在的名字,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同治年间,当时佃工在农作中用你唱我和来自我娱乐,唱时用一副竹板和一个毛竹根头进行伴奏,曲调十分简单。到了光绪年间,这种演唱形式已经十分流行,相传余姚有位许生传老先生演唱时采用月琴伴奏,十分悦耳。许多艺人在他的影响下也采用了各种乐器,并博采众长,引进不少曲调加以改造应用。同时,走书曲目也有了很大增加,范围逐渐扩大至甬台舟地区,走书的发展是如火如荼。

在走书演唱伴奏的乐器中,四弦胡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宁波走书音乐具有独特风格的秘诀,其他乐器还有二胡、扬琴、琵琶等。表演者在演唱时完全使用地道的宁波老话,其他曲艺无法比拟,宁波走书真是当时街头巷尾最受欢迎的娱乐节目了。可惜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电视机走入千家万户,宁波走书逐渐走向衰退了。

我对这一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的感情。记得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爸爸神神秘秘地对我说:“走,我带你去看走书。”那时候的我完全不知道走书是什么东西,便满怀好奇地去了。当我一听到那颇具特色的唱腔,我立马就被深深吸引了,那地道的宁波话和传统乐器奏出的和弦,犹如一把刻刀,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至今记忆犹新。

那么好的曲艺,我们怎能眼睁睁地看着它走向衰落呢?现在的我们天天追逐潮流,却把自己的传统给丢失了,真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我们何不发挥我们的创新精神,努力开辟宁波走书的一条新道路呢?

中国传统文化观后感3中华传统文化有很多,我找到并打印的有“琴、棋、书、画”、“京剧脸谱”、“文房四宝”等传统文化。

琴,古韵琴声。琴qin形声,字从珏,从今,今亦声。“珏”为“二玉相并之形”,义为“二玉相碰之声”,即“玉声”、“玉音”。引申为“悦耳的弹碰声音”;“今”意为“当面的”。“珏”和“今”联合起来表示“当着贵宾的面弹拨的乐器”、“当着贵宾的面弹拨出的玉音”。本义:一种梧桐木制作的带空腔的五弦或七弦弹拨乐器。

棋,运棋帷幄。棋盘面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19.19=361个交叉点(以下简称为“点”)。在盘面上标有几围棋的棋具个小圆点。称为星位,共九个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称“天元”。棋子分黑白色,均为扁圆形。棋子的数量以黑子181、白子180个为宜。

书,书墨芬芳。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是记事的工具,也具有丰富的形像特征,它是用线条来表现的,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书法家充分发挥毛笔等书写工具的性能和书写技巧,就能创造出各种风格的作品来,给人以艺术享受,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画,画意怡情。中国绘画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画在绢、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简称“国画”。它是用中国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文房四宝,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中华传统文化太多太多,展示了我们祖国的博大精深和历史悠久,我为身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中国传统文化观后感4常常在公交车听到:给老、幼、残、抱婴者让座,这种礼让行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大家知道我们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吗?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还有最令我开心的春节。

春节就是过年,一到春节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一起吃年饭、放鞭炮、领红包。关于年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

在很久以前,年是一种凶神恶煞的怪物。它的嘴巴大大的,张开嘴巴就像打开一个门洞一样,看得人毛骨悚然,眼晴一闪一闪像火电筒,尾巴长得丑丑的,难看极了。

有一次,春节来临时,动物们都冬眠了,只有年到处乱跑。年饿得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就想跑到村子里找食物。年一进入村庄,村民们就惊慌失措,都担心年会跑到自己家里来,惶惶不可终日。

年到了一户人家门口,大力一推,把门打开了,用那杀气十足的眼神扫了一下屋子,里面空荡荡的。年再往屋里走,发现角落里有一个人怕得直发抖,年刚想扑过去吃掉那位村民,只见村民手脚摇摆起来大喊了一声,把年吓得屁滚尿流地跑了。

到了第二天年也学聪明了,用棉花塞住了耳朵再进村子,年心里想:这次我应该可以饱餐一顿了吧!年还是去了之前那村民家里。村民这次躲在一张又红又花的被子里,吓得满身大汗,衣服都湿透了。这次年看到红红的被子又给吓跑了。等年跑了,村民用竹子生起了火烘干衣服,这时年又来了,年看到火和听到噼噼啪啪的烧竹子声,跑得更快了。

经过几次的经历,村民们知道年的缺点,以后也有方法对付年了,村民再也不用怕年了。于是人们定下日子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再也没有见年出现过了。

所以我们现在过春节就有放鞭炮、贴春联和挂灯笼等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观后感5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国有很多传统的文化,比如贴春联、剪窗花、包饺子,等等,其中家家户户都会做的,就数包饺子啦。

包饺子,看似简单,但没有亲身体验过包饺子的全步骤,是不知道有多难。星期天,我和一个同学来包饺子。我们先从菜市场买好猪肉、芹菜、饺子皮、面粉,等等,买好了材料就开始包饺子了。包饺子首先要剁馅儿,剁馅儿,需要把洗好的芹菜和猪肉放到一起,但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放多线儿可有讲究啦,要先铺一层芹菜在菜板上面,在把猪肉放到芹菜上面,然后用菜刀翻着剁。菜刀在菜板上有节奏地剁着,猪肉和芹菜的颜色渐渐融为一体,馅儿就算剁好了。

接下来就要到包饺子的环节了。饺子皮一拿,水一沾,放点馅,就开始捏饺子。捏饺子可是个手艺活儿,但这个可难不倒身为江南人的我。手指在饺子皮上飞快的滑动着,很快就捏出了六个褶皱。霎那间,餐桌上龙飞凤舞,东一道水,西一摊粉,餐桌就成了我们的“战场”。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范文第2篇

[关键词]品德;体验;感悟;体认;内化;升华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9-0076-02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以上都提到了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由此可见,学生的品德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经历、认识和感悟。体验学习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其价值在于每一个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源恿Α

一、植根于儿童的经历,触感体验

情感性是体验学习的重要特点,体验本身就伴随着情感,情感才是体验的动力。因此,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只有拨动学生的心弦,让他们的感情“动起来”,才能促进学生积极体验,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实现道德的主动建构,促进学生内化道德知识并践行道德认知。基于此,品德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儿童的实际生活,结合儿童已有的生活经历,从熟悉的事物和场景入手,使呈现的内容能够触及学生的内心,进一步升华,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钱从哪里来》一课,出租车司机一天的辛苦工作,是学生父母的一个缩影,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并能够理解的一项工作。出租车司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身影和画面,激起了学生对以往生活的回顾,勾起了学生对父母为家庭生活奔波的往事,学生心中包含对父母的理解、尊重和感激,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又如,执教二年级下册《家乡物产多又多》一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前调查,课上晒晒自己所了解的家乡物产,引导学生在汇报时给物产分类,有水果类、工艺品类、渔牧产类、食品类等。同时,了解家乡物产的方法,有问大人、田间观察、看电视、上网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老友粉视频”,了解其特点;开展壮志路小学“舌尖上的水街”活动,展销家乡的物产。以上活动根植学生的经历,看完“老友粉视频”后,教师除了让学生能够说出其来历、特点以外,还要引导学生谈谈观后感,或者让学生讲讲老友粉的小事,说说家乡人的老友粉情节,这样更能够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更好地实现本课的情感与态度目标。

二、体验活动引导反思,激发体验自觉

生活体验论提出:“以体验反思实践为主,采取从生活体验、从反思体悟、从实践内化的模式出发。”生活体验论强调品德教育应着重体验意义与生活实践,让学生接触真实的事物,掌握体验事物及现象的感觉,进而将此体验概念化、实践化与生活化。

例如,《家庭小账本》第一课时,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父母的工作我最懂”的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调查活动并体验父母的工作,让学生印象深刻。教师此时追问:“爸爸工作忙吗?他有没有跟你说过工作的事?看到他这么忙碌,你有什么感受?”通过活动,引领学生亲身感受父母的工作,唤起学生的记忆,促进学生对问题认识进一步加深,使得后续引导建立在学生自身情感体验上,从而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突破认识瓶颈,激发学生体验自觉。

小学品德课不仅仅是要开展体验活动,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课程标准也指出:“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会某种操作方式、获得某种技能,而在于每个人在活动中获得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式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源动力。”让学生学会做人,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例如,在“做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教师设计了生活体验馆的环节:小丽有拖延症,两个小时还没有完成作业,如果你是小丽,你能完成吗?为什么?通过模拟表演,集体讨论:“为什么之前2小时不能完成,现在40分钟就完成了呢?”教师板书:定目标 合理安排。通过体验,让学生懂得善于动脑、克服困难、珍惜时间。

又如,执教《校外探路》一课,教师先结合第一课时学过的平面图,出示学校周边的平面图,让学生根据课前调查及生活经历贴路牌,认识主要的路名;其次分小组寻找学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标志性建筑;再次教师出示路线图范例,引导学生归纳画路线图的方法,了解路线图的作用。值得称赞的是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有效运用路线图范例,引导学生归纳画路线图的方法:确定出发点、标明方向、用简单图形标出沿途标志性建筑、用箭头指明路线方向、标出目的地,不仅让学生学会画路线图,还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体验探路的乐趣。

三、体验延伸生活实践,促进知行统一

品德教育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道德涵养,创造更美好的社会。因此,体验一定要延伸到日常生活的具体实践,体验是为生活而学习的“实践性”学习,促使学生以更丰富、更多元、更有信心的方式表现自己。如《钱从哪里来》教学即将结束时,我出示“我能做、我要做”的行动表,号召学生在生活中做家务,成为家庭的小主人,在实践中积极做好自己的事,打扫卫生、整理房间、为父母盛饭菜……通过体验反思,才能达到知行统一。

例如,教学《和钟姐姐交朋友》一课,教师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猜一猜:用肢体比划时间,认识钟表;(2)演一演:劝说有不良作息的明明;(3)谈一谈:实话实说自己的作息时间;(4)排一排:同一时段要写作业、踢球、洗衣服该怎么合理安排。在学生谈自己的作息时间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按时休息、按时上学的意义。此外,教师还可以加入早睡早起的科学依据。如在实践环节设计一个两难问题,即闯红灯与按时到校,这样会比原来设计的排一排环节更具实效性,毕竟原来的设计更倾向于统筹问题。

四、从三个观察视角反思课堂教学是否促进学生成长

1.学生的思维是否灵动

学生的思维是否灵动,是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重要指针。学生发言的面、发言的次数是重要的体现。当学生在课堂上自发举手时,就表明他们的大脑正在积极运转,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愿意将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共享。因此,用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点燃并保护学生举手的热情,是观察和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表征之一。例如,教学《站立起来的中国人》一课,教师引领学生思考:“为什么北京申奥成功?”先告诉学生申奥要从经济实力、社会安定、体育大国、举办经验、设施条件五个方面进行严格审核,这是学生原来的知识盲点。经过教师点拨,学生根据条件寻找依据,思维活跃。

2.学生的身体是否活动

体验活动要有层次,要把握好时间,要适度。例如,《和钟姐姐交朋友》一课,教师用钟面做板书,学生每回答一个关键问题,教师就奖励一朵花,并贴在钟面上相应的时刻,低年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3.学生的情绪是否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