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寻找未来作文

寻找未来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寻找未来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寻找未来作文范文第1篇

今天和他聊天,给我的震撼是足够大的,我是一个习惯抱怨的人,我以为他会照例安慰我,但是发现自己太过矫情了,他给了我狠狠的几句话,真的,震慑到了我,竟然蓦然的让我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想要去拼一个月,试试一个月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我给ay发消息,我说,我喜欢现在的他。

真的,如果你自己不努力的话,没有人会救得了你,你的青春,你的人生,都会变得一文不值,所谓梦想,你还有脸说吗?

我现在是越发坚定地想要学中文系,但是现在的自己还是,终究的,自暴自弃了吧,毕竟自己真的受不了在成绩单的末尾寻找自己的名字,加之自己最近是真的有点疯,自己上了高中的变化是很大的吧,我不知道这变化是好是坏,但是看成绩来说,并不乐观。

跟父母的长谈,他们说想要我考军校之类的,但是我说,我只想要做自己喜欢的,我真的很想学中文系,但是目前的成绩,是连专科都够不上的,所以究竟怎么办,还是一个未知数。

班主任说,若是不学物理的话,只能考一个类似于三本的大学,但是我只想学文科那一些,所以现在没了侧重点,只能是九科一堆瞎学,只落得个今天的地步。

寻找未来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快乐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077-001

一直以来作文改革从未停止过,尽管我们在教学上如此重视作文,可是一谈起作文,学生还是谈“文”色变,止不住心里会“咯噔”一下,写作文时,学生抓耳挠腮,搜肠刮肚,无米下锅的情况依然“涛声依旧”。如何解决这一语文“难题”呢?《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的过程是儿童体验感受生活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创造和审美的过程。笔者躬身教学实践,深刻感受到,在写作活动中,必须加强与生活联系,让学生亲历生活实践,努力构建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生活作文场景”,让学生走进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的大课堂里自由翱翔,积蓄丰盈了、厚实了,才能产生一吐方为快、下笔如有神的畅快淋漓之境界。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似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一、走进多彩的生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切伟大的作品都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就没有写作,没有熟悉的生活也就没有学生出色的习作,对于小学生尤为如此。基于这一认识,教学中,我经常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区,到社会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寻找生活中的焦点,从生活这个“万花筒”中获取生动真实的习作素材,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而又广阔的认知天地。比如,课余时间或假日,我充分利用学校位于县城郊区的区位优势,带领学生到泗洪烈士陵园、古徐广场、濉河风光带、美丽的洪泽湖等身边的名胜古迹了解家乡灿烂的文化遗产,感悟家乡一天天的发展变化;驻足县城最繁华的街道——泗州大街的一头,感受小城生活的节奏;漫步苏北乡村的田园,吮吸五谷的芳香,接受自然的洗礼。经常鼓励家长、有时在征得家长同意基础上主动带学生到外地游玩,寻找机会饱览祖国山河的秀丽,感受各地风俗习惯的不同。一句话,缤纷生活入眼来,想方设法让生活走进学生的学习,走进学生的习作,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参与丰富的活动

活泼、好动、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天真浪漫的小孩子往往都有着比较广泛的兴趣爱好。书法、绘画、踢毽子、跳绳、玩纸牌,捉蝴蝶、放风筝,甚至是捏泥人、说悄悄话……都会让小学生流连忘返、乐此不疲。我们每一所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特色活动,比如每周社会实践活动,每年举办的校园六一节、艺术节、体育节、英语节等;带领学生考察古楚文化,走进农业生态园,了解军营生活,参观肯德基快餐店,到花鸟市场与小动物、小植物们零距离接触等。都可以进入学生的视野,诉诸笔端,成为学生习作的绝好素材。在这些与生活密切接触的活动中,作为教师的我们最好担当启发者、点拨者的角色,适时给学生讲述科学知识、风土人情、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观察热情、表达欲望,帮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体验生活,给学生的习作生活注入盎然生机,也为习作表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活动中,为了让学生在无意之中对某一点作重点关注,我经常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观察体验,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故意设疑发问,让学生发表看法,这样在随后的活动作文中学生便能把自己所参与的活动过程、内心感受、当时心境生动地写下来,无声无息而又水到渠成,何乐不为呢。

三、遨游浩瀚的书海

文字是语言的物质外壳,生活的积蓄再丰富,也还需要语言的积累与沉淀,不然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丰富的语言积累是决定学生自由生态表达的重要基础。俗话说的好,“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作诗也能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腹有诗书气自华,语言积累多了,丰富了,学生才能“胸藏万卷凭吞吐”,自由畅快地表达了。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班结合学校搞的“小书虫、小书童、小书迷、小学士、小硕士、小博士”为内容的“六小”读书争章活动,开设了阅读课,建立了班级图书角,从激发阅读兴趣、帮助选择读物、安排阅读时间、指导读书笔记写作和建立阅读检查制度等多个方面开展阅读指导活动。实践证明,有效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式,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领悟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和技巧,并内化为自己的认知,进而提高写作水平,可谓一举多得。

寻找未来作文范文第3篇

和前几年一样,2014年,全国及各省市一共仍然有18套语文试卷,18道作文题(见上表)。其中,广西仍然使用全国大纲卷,而山西、陕西、河南、河北4省共用全国新课标卷Ⅰ,海南、云南、、新疆、贵州、青海、甘肃、宁夏、吉林、黑龙江、内蒙古11省区则共用全国新课标卷Ⅱ。

总观总览,并比较于往年,今年的18道高考作文题,又有哪些变化、哪些特色呢?不妨让我们一起来浏览浏览、比对比对。

一、依然重视理性思辨。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应在继续提高考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考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高考作文命制一些颇具理性思辨色彩的作文题,是完全符合这一要求的。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依然透露出非常浓的哲理思辨性。

在今年的18道作文题中,很容易发现浙江卷的“门与路”、上海卷的“自由与不自由”、广东卷的“胶片与数码时代”这三道带有“与”字的作文题,题面上就显示出了哲理性、思辨性,要求考生思考、处理好两者的辩证关系。此外,像山东卷、辽宁卷、湖北卷、福建卷、湖南卷等,也都暗含着某种哲理性与思辨性。以全面的观点、思辨的观点看待问题,是一个合格的高中生应该具备的思维特点。

譬如,上海卷的“自由与不自由”,启示我们思考,人是自由的,同时又是不自由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从来都是相对的。穿越沙漠是自由的,但你必须穿越,又是不自由的。人生就是在自由与不自由之间舞蹈,高明的舞者能够舞出人生的精彩,而低劣的舞者,却往往会囿于人生的困境不能自拔。写这道作文题,考生们一定要具有一种思辨思维,才能把握住题意,从而写出佳作。具体举个例子吧,人在什么状况下是自由的,在什么状况下又是不自由的呢?人只有在超脱了自私自利,一心向善、为善,提升了自身境界的状况下,才能抵达心灵上的、精神上的自由,一个高尚的灵魂,才能获得自由。而那些小肚鸡肠、患得患失的人,从来都是不自由的,因为他们往往被名利所累,困于名利不能自拔。

浙江卷的作文题“门与路”,也是极具思辨性的。门是路的起点,也是路的终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往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深,有的很浅。我们可以思考,要抵达一个“门”、进入一个“门”,要走一段很长的“路”,在这“路”上,一定要付出艰辛和汗水,一定要学习、探索、创造等等。入门的不易,和路上的艰辛,才是真正的人生,有意义的人生。

二、更关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必然带来生活的改变,传统的东西渐行渐远,现代的东西势必取代传统的东西。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必然会成为高考作文的话题。今年的作文题中有多道题目触及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就是明证。如北京卷的“老规矩”、广东卷的“胶片与数码时代”、辽宁卷的“祖孙俩看风景”等,都比较明显地要求考生厘清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如北京卷的“老规矩”,明显是要求考生作出判断,一些传统、一些老规矩还要不要。历史是延续的,文化是传承的,好的老规矩当然就是优秀的历史文化,当然是不能不要的、不能不继承的。再如广东卷的“胶片与数码时代”,过去的老照片虽然不多,虽然不够清晰,但承载的是沉甸甸的感情记忆,现代的数码照片虽然多,虽然清晰,但总是缺少某些东西,据此,对胶片的怀念,就是对亲情的怀念。

总之,人们既享受现代物质文明,又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特别是优秀的传统。

三、多道作文题指向了“风景”。作文题一露脸,大家立即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有多道作文题不约而同地都关注了“风景”。如湖北卷的“山顶的风景”、湖南卷的“心在哪里风景就是在哪里”、辽宁卷的“祖孙俩看风景”以及山东卷的“开窗看风景”等。

高考作文题同时都关注风景,大有风景这边独好之势。当然,这里的“风景”决不是单单指自然风景,而更多的是指社会风景、人文风景、精神风景。此“风景”只是一个触媒,必须透过这个“风景”,去思考,去追寻,从而明晓道理。

四、紧贴时代,弘扬正能量。像江西卷的“课内外学习之探究”,紧跟了新课改的潮流,紧贴考生的实际生活,让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而全国大纲卷的“老王生病”,老王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从而也去帮助别人,就是一道弘扬正能量的作文题。

五、新材料作文完胜其他。和往年相比,今年的作文题全都是新材料作文,这是一目了然的最新变化。随着话题作文的退场,命题作文也不见了踪影。这也足见新材料作文的强盛生命力。我们大可以断定,新材料作文,将是未来作文训练的主战场。

六、更加要求文体明确。在给考生自由选择文体时,更加注重文体清晰。有的干脆规定文体,如江西卷、福建卷、湖南卷均规定,只能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不能写成别的文体。其他没有这样明确规定的,也都特别强调而打出了“文体特征鲜明”或“文体明确”的字样。

七、赋分有所变化。继江西卷出现小作文后,北京卷也出现了小作文。在赋分方面,上海卷、福建卷、江苏卷均为70分,而江西卷和北京卷的大作文50分,小作文江西卷15分,北京卷10分。其余的试卷的作文题均为60分。

那么,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到底孰优孰劣呢?按照以往的惯例,我们不妨再来排排座、颁颁奖。

特等奖(2名):“空谷是悬崖还是桥梁”(福建卷)、“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湖南卷)。

获奖理由:我始终认为,一道作文题命制得好不好,关键看两点,一是是否有利于考生写作,二是是否新颖,不和过去作文题重复。一道作文题,考生看到了,不仅能写,而且想写,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写作冲动,这才是真正的好作文题。一道作文题,总是过去旧题的翻版,无新意可言,也总是不足的。基于这两点来看,仔细比较、琢磨18道作文题,相对而言,我觉得还是福建卷和湖南卷略胜一筹。

福建卷的“空谷是悬崖还是桥梁”,此题既具哲思,又饱含诗意,且观点是完全开放的。你可以把“空谷”看成是“悬崖”,即困境、险境、绝境等等;你也可以把“空谷”看成是“栈道桥梁”,即出路或走出困境、险境、绝境等等。你可以进行双向立意,如:心态决定看世界的角度、不同心境成就不同人生、不同的阅历产生不同的思想意识、认知不同而境界不同……你也可以进行单向立意,如:险境并非绝境、寻找出路、离开险境、路在心中、以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险境、桥在心中路在脚下、活着就是要改变世界、遇到问题而不被所困、(敢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方能)走出人生空谷……

湖南卷的“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此题新颖,且富于诗意。题中的“风景”可以理解为业绩、成绩、成就等等,而“心”则可以理解为专心、用心、恒心等等。一个人如果用心、专心、恒心做事,一定会做出业绩、成绩、成就的。据此,可以这样立意:用心的硕果、恒心的魅力、心儿催开风景花、汗水灌溉结硕果、潜心让世界惊叹、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风景心打造、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成功缘自品格、坚守成就美丽……

一等奖(3名):“穿越沙漠的自由与不自由”(上海卷)、“门与路”(浙江卷)、“两人过独木桥”(课标卷Ⅰ)。

获奖理由:这三道作文题观点也是开放的,写作角度比较多,能够激发写作热情。

上海卷的“穿越沙漠的自由与不自由”,极具思辨色彩。理解好“自由中的不自由、不自由中的自由”这种辩证关系后,可以有多种立意:冲破不自由的藩篱、为自由而战、戴着镣铐的舞蹈、心开自由花、自由来自境界、名利的藩篱是自由的死敌……

浙江卷的“门与路”,也具思辨色彩。理解了两者的辩证关系后,可以这样立意:奋斗之路、学习探索创造之路、条条大路通罗马、入门的艰辛、起点终点路上行、路后必定入门、启开人生门踏上人生路、路上的风景门外的情、走好大学路打开世界门、学习探索创新永无止境、大学非终点……

课标卷Ⅰ的“两人过独木桥”,这道作文题既生活化,又不失新颖。变一人过桥为两人皆过桥,靠的是创新、智慧、变通……而有异议则代表着要不要遵守规则。据此可以立意:在竞争中的合作双赢、创新的魅力、智慧的力量、遵守规则、规则是用来打破的、规则下的灵活变通、是对手也是朋友、规则是公平的保证、设计规则的漏洞……

二等奖(3名):“课内外学习探究”(江西卷)、“胶片与数码时代”(广东卷)、“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课标卷Ⅱ)。

获奖理由:这三道作文题比较贴近考生的生活,让人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但真正说起来,又说不太好,圆合观点有一定的难度。

江西卷的“课内外学习探究”,这个题目最贴近考生的生活,因为当下正在进行课改探究。探究是教师上课的新法,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方,学生非常熟悉,有着切身感受。但是要写出深意又是不易的。好的立意有:探究的魅力、探究成就辉煌、我探究我快乐、探究驱动历史车轮、探究的收获、探究的花架子、作秀探究课、都是探究惹的祸……

广东卷的“胶片与数码时代”,关注的是科技改变生活的问题。新生活有新生活的不足,旧生活有旧生活的长处。胶片时代照片虽然少而模糊,但留存的却是珍贵、真情、真意;数码时代照片虽然多而清晰,却往往忽视真情、真意。据此可以立意:老照片的珍贵、被遗忘的美丽、留住人间真情、真情一路风雨行、时代的变迁真情的永恒、容易失去的才是美好的、简单的年代保留着永不褪色的记忆、拥有与珍惜、越得不到越追求、幸福年代也有值得我们珍惜的……

课标卷Ⅱ的“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这道作文题颇具针砭时弊的作用。生活好了,出游多了,本是好事,可一些游客就是不文明、不遵守公则,肆意喂食动物,使动物失掉觅食能力。可立意为:好心办坏事、破坏物性、不守规则、文明的缺失、只顾自身快乐、倡导文明守则、真正的关爱、溺爱非爱、温室里的秧苗长不大、培养人的自主独立、高福利带来的懒惰、过度教育的危害……

三等奖(3名):“什么是不朽”(江苏卷)、“山顶的风景”(湖北卷)、“开窗看问题”(山东卷)。

获奖理由:这三道题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不能一目了然。但如果深思、理解了,还是比较好写的,立意也是多元的。

江苏卷的“什么是不朽”,给出的材料有点费解,有点绕的感觉。但是,思考清楚了什么是不朽的,还是可以迅速入题的。可以这样立意:奋斗是青春不朽的秘密、挫折成就青春、梅花香自苦寒来、信念不朽人生不老、变的是年龄不变的是恒心、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湖北卷的“山顶的风景”,此题和湖南卷的“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有点撞车的感觉。无论是对于山脚、山腰,还是山顶的风景,都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对于风景好坏的评判,也完全可以是见仁见智的。参考立意:只要有心风景无处不在、最高处的风景、追求不同风景不同、心在风景在、目标与理想的差别……

山东卷的“开窗看问题”,有人看到静,有人看到动,有人看到俗,有人看到雅……即什么眼光看到什么,什么境界看到什么。这正如鲁迅先生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一样。胸怀、眼光和见识,是因人而异的,你脑袋里边有什么,你就能看到什么。参考立意:心态决定物态、眼界决定视界、谈心外无物、心灵的世界、社会阴暗面之我见、怎样看待牢骚、如何面对打击迫害、如何看待人生道路的坎坷、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鼓励奖(6名):“祖孙俩看风景”(辽宁卷)、“人只有站起后世界才属于他”(四川卷)、“剧本修改谁说了算”(安徽卷)、“租房”(重庆卷)、“老王生病”(全国大纲卷)、“老规矩”(北京卷)。

获奖理由:这六道题,有的比较生硬、有的比较隐晦、有的观点比较单一、有的比较陈旧、有的是写烂了的老题。

辽宁卷的“祖孙俩看风景”,孙子说霓虹灯漂亮,爷爷说过去的星星美丽,各执一词。反映的是两代人的差距,代沟的问题永远存在。此题显得比较生硬,但如果要写,可以有这样一些立意:理解消除隔阂、沟通缩小差距、风景这边独好、科技改变生活、变与不变的道理、现代与传统的融合、辩证地看待社会的发展、美在科技还是美在自然……

四川卷的“人只有站起后世界才属于他”,观点单一,只能肯定,不能否定,写作范围过窄。题目还是比较好理解,主要是理解“站起”二字的意思。“站起”即为站立、自立、独立、自强等等。主要是指一个人精神层面、人格层面的“站立、独立”。参考立意:勤奋学习、自强不息、为生命奠基、勇敢面对挫折困难逆境、乐观自信地面对生活……总之,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站起后”才可能有地位,才可以趾高气扬,才可以不任人宰割,才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

安徽卷的“剧本修改谁说了算”,显得比较隐晦,考生一时难以理解。其实,这则材料是对演员能否改动剧本一事的辩论,旨在要求考生能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材料涉及两个人物:演员、剧作家。演员认为可以改动,理由是表演需要;剧作家认为不能改动,理由是改动违背创作原意。两者的说法不一,又各有道理。据此,可以这样立意:不能拘泥程式需要的就是好的、应该随情势而变、在创新中突破、个性发挥、要坚持底线、要有原则性、要遵守规则、规范的作用、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辩证地看待目的与效果、外界限定与个性发挥……

重庆卷的“租房”,也比较隐晦。从房东关心房客,到发现房客的一些不好习惯,最后取消租房的一系列举动上看,其题旨隐含着:爱心与责任、善良与宽容、尽职与原则。总之,这道作文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关注自我成长,遵守社会规范,让道理变成人格,让规范变成尊严。它启示我们:做人,要做一个充满关爱的人!做人,要做一个坚持原则的人!做人,要做一个坚守责任的人。

全国大纲卷即广西卷的“老王生病”,题目老旧,没有新意。老王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他反过来去帮助别人。这不就是平时无数次写过的回报呀、感恩呀、爱心接力呀、爱的传递呀等等老话题么?此题写作,仍然是写这些范围,没有多少新意。

北京卷的“老规矩”,就更陈旧了,写烂了。此题无非仍然是说,一些老规矩、老传统不能丢。如勤劳、孝道、尊重他人是绝对不能丢的。现在的北京生活节奏加快,忙忙碌碌中忽视了人与之的相处,一些人变得功利和更加自私。空巢老人孤独的守望、富人的铺张浪费、无良媒体挖别人隐私等等,与老规矩留下的理念形成了激烈的冲突。在批评中肯定坚守老规矩,意义更大。

最差奖(1名):“假如有一款芯片”(天津卷)。

获奖理由:有人说这道作文题新颖,想象空间大,而我却认为它存在着严重的导向问题,它比以往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更逊色。哦,不需要劳动,不需要奋斗吃苦,只要移植了一块智能芯片,人就什么都知,什么都晓了,人就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了,就一劳永逸了,这是典型的不劳而获思想在作祟。这也是社会不良风气的习染。社会上大有人存在一夜暴富的思想:一些人去抽奖想发大财,一些人想选秀出名,一些人想做官发财……这都是一劳永逸、不劳而获的思想使然。命制这样的作文题,客观上会起坏作用、坏影响,不知道命题者有没有想过这种不良导向呢?人类的知识成果、能力水平,无不是通过艰辛汗水所获,如果一块小小的智能芯片,就取代了人们的奋斗历程,人类必将衰退。这种价值取向,应该是作文题所力避的。古人云,文章天下事,文章经国之大业。好文章、好命题一定是要发扬正气、弘扬正能量的。

即使不往一劳永逸方面去想,就是从积极层面上想,此题也写不出多少新意,无非就是以下一些惯性思维立意:知识改变未来、科技改变生活、科技为人类带来快捷与方便、知识不能发挥想象、知识不能代替创造……分析知识与能力、想象、创造的关系,强调人类创造性的可贵等等。

寻找未来作文范文第4篇

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好书伴我成长

书,要算是人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的奇迹!这是苏联作家社会活动家高尔基曾经说过的一句名人名言。是啊!书,的却是在困难面前的指路明灯;在孤独中的一丝希望;在忧愁中的一句安慰!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拥有一本好书,是在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因为,好书伴成长!!!

在暑假中,我读了不少书,有的带给我以启迪;有的带给我欢笑;还有的让我回味无穷。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成长的滋味》这本书了。这本书让我明白许多。

成长是一个永不止息的一个过程,但我们总会在某些日子里、某个时间段,忽然清楚地听见它的声音,问到它的味道,感觉它就像风拂过脸颊一样拂过我们的身体。于是,我们就把这些日子、这些时刻、用文字小心的剪裁下来,做成一枚成长的书签。这,就是成长的滋味,伴随成长的只有带给我们以启迪、以智慧、以财富的书籍了!

成长的滋味如云烟,朦胧、飘渺、看不清楚,也不需要看不清楚,成长过程中那些不能忘却的细节,有多少是书籍伴随我们度过的呀!成长,是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过的一次意义重大的过程,正在刚踏上成长这条必须要经过的道路上时,每个人都会迷茫、自信、兴奋!但再也找不回以前的纯真:在公共场合上吃着棒棒糖、在家里肆无忌惮的看着动画片、在看了一个笑话时捧腹大笑......

“童年”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词,也是一个沉重的词。童年那双透明的翅膀十分渴望飞翔,但同时又不得不承载出童年生命的艰辛与无奈,童年,在一个个作家的笔下,既有明亮的笑容,也有澄澈的微笑......

成长与读书是密不可分的,两者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人类离不开空气一般。在成长的道路中,“想象”,或许是最重要的文学因素之一。而然在今天,“想象”又是一个多少有点被用烂的词。从最宽泛的角度上来讲,任何徐虚构的事物都可以与想象沾上边,这完全是文字的功劳,没有文字,就没有书籍。对于许多优秀的虚构的文学作品来说,它们所需要的是一种极奇特,又自然的文学作品,只有这样,书籍才能使人们从苦恼中感受到欢笑,的确,好书伴成长!

书籍,触及了关于童年、成长、人生、人性、社会、命运等最基本的价值命题,因而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书籍,是最能展现儿童的纯真和质朴、幻想和幽默、玄思合深邃,丰富和大气......书籍可以让每个人既享受到文学的天真和趣味,也可以领略其中关于人生、自然、社会、文化、的智慧和哲学。

书籍对于每一个人,都可以提供阅读似的一种思路与参考。开阔我们的阅读视野,丰富养育我们的心灵的文学来源。

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提供给你需要的只是,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次顾问的次数。这是凯勒斯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知识就是积累出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而从何处积累哪?那一定是从书中寻找答案,我们对什么事都不应该“过眼云烟”。这是我国古代诗人邓括的座右铭;精读一本好书,深深挖掘下来,就能寻根问底,探得其中奥秘。这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这是日本显著人物池田大作挂在嘴边的一句名人名言。的确,书籍确实按他们所说如此。

延伸阅读:其他满分作文范文两篇

高考满分作文范文:生命中的加与减

生命是一个等式,加加减减使它富有变化,我们用心去做这个等式,努力的让它走向完美。但在生命中总有那么几个恒等式,不容改变。

一个人的快乐加另一个人的快乐等于两个人双重的快乐。

高山流水觅知音,钟子期、俞伯牙两人将快乐叠加,得到了升华,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这是快乐的力量,叠加的效果。快乐的帆需要叠加的帆才能远航。

一个人的智慧加另一个人的智慧等于成功。

还记得诺贝尔领奖台上的摩尔根吗?他如同深海中那条智慧的鱼,在不断探究着我们身边的事物,然而诺贝尔奖的取得又岂是一个人智慧的成果,而是他与助手共同努力,用多人的智慧取得的胜利。牛顿不也曾说过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的成就吗?看来成果的取得是需要智慧作船,"加法"来作桨。

爱加爱等于微尘。

一粒微尘,微不足道,但那却是爱的叠加,微尘是一位做好事不留名的普通人,但他却用自己的行动创造出了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后来,微尘陆续地出现,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一个爱的集体中,成为人世间一粒微小而伟大的尘。爱与爱相加,爱与爱相交,无数的微尘在祖国大地上画了一个圈,终点与起点相交接,爱是圆心,在圆内充溢而满,形成了最美的画面。

痛苦减痛苦等于友谊。

也许有时你会痛,有时会受伤,但在你伤痛时,如果有一个同样受伤的心来抚平你的伤口,你会感到温暖,同时用你的温暖化解了别人的痛,于是痛苦消失,随之而来的真诚的友谊,是一生不变的相知和感恩。

人生就是一道题,只不过要用一生来解答,人们利用这些恒等式努力拼凑,努力创造,尽自己的努力使等式平衡。人生之中切勿忘却了这些等式,它们是人生的真谛,在它们的帮助下,我们才能顺利地解答人生这道大题,有些繁琐,有些枯燥,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丢弃了人生中的加与减。

评语:构思严密,思路清晰;内容具体充实,例证分析精当恰切;语言简洁,不拖泥带水,很有张力和表现力。

高考满分作文范文:静美的落叶

十一月,西风渐紧,秋意阑珊。寒流如吞噬果实的青虫肆意地侵蚀着大地,侵蚀着万物。生命便在这呼吸之间轰然断裂,阴阳相隔。

记得不久前曾有一夜秋雨,淅淅沥沥,为秋季做最后的演出。旦日醒来,浑然不知,只是那大地上铺满了黄澄澄的落叶,好似童话世界却透出一股凄凉与悲怆。我被这满地黄叶震惊的目瞪口呆,久久无法释怀。一夜雨水竟将昨天与今天划为两季,一季冬来,一季秋去。忽然,那片黄叶放射出万道金光刺痛了我的双眼,我忽的清醒过来:这是生命的力量,这是生命的精美。

大地被分割成青黄两片,那些被雨洗刷的泛着亮光的绿叶仿佛正在为自己侥幸逃过劫难而欢呼雀跃。她们仿佛在嘲笑自己的同伴,嘲笑落叶们那枯黄的身体和脆弱的生命。她们为自己的苟且偷生而乐此不疲,她们随风摇着,跳着,嘲笑着,庆幸着。

而被雨打落的黄叶却在冰冷的大地上静静的躺着。她们任风吹打,任人践踏。她们只是沉默,只是静静地忍受。她们连成一片,将大地铺成了金黄的地毯,虽然是静止的生命却也释放出勃勃生机。

美从来不是被炫耀的,正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出洁,水独处秽;但水是生命之源也,水以低下谦卑的姿态对世界做着无私的奉献。

落叶亦如此。在寒风侵蚀的大地上,一切都那么寂寥,一切都充斥着苍凉。那阴暗的天空仿佛哭泣的孩子,没有人来为她拭干眼角的泪水。万物都变得深沉而凝重,失去了盛夏时节的生机,丧失了昔日的亮丽与光彩。

寻找未来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 口语交际 训练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42-02

一、中职学校口语交际教学现状

口语交际能力是人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也是我们进行交流的最基本的手段。可是,在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却没有体现出“口语交际能力”方面的教学,有的只是关于“听和说”的教学。一直到“新课标”的制定,才出现了“口语交际教学”这个词语。2002年,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提出:“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的明天,为学生将来的发展着想的指导思想。而对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中职学生来说,口语交际能力在其未来的就业和发展中,作用尤其重要。拥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赢得企业和同事更多的帮助,争取到更多的成长机会。

然而纵观当前的职校学生,我们发现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口语交际知识贫乏,对口语交际理念比较陌生;口语交际能力差,在与他人交流时缺乏自信,不够流利;害怕公共场合发言,发言时面红耳赤、手足无措,说话不得体;不懂得口语交际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不具备必要的口语交际素养,不善于人际交往。这些现象已经影响了学生的人际交往,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已刻不容缓。

二、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当前职校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教学资源短缺,教学内容浅显。在现行的人教版中职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分为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个部分,而在表达与交流这一部分中,只有一块属于口语交际。每册书六个单元,一个学期也就六次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时间和内容都非常有限,同时教材上的口语内容也都比较简单,对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步骤、要点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而与之配套的教师参考用书和同步练习也没有关于“情境口语”的对应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学的开放性,但同时也加大了教师把握教材的难度。

其次,专业结合不够,教学方法落后。目前的中职基础课程倡导的是以就业为导向,所以,在我们中职语文课堂上,也必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是与专业相结合,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而现今的口语教学基本上是“在黑板上教口语”,理论知识讲得多,实际训练少,这样教师教得乏味,学生学得厌烦。再加上中职语文教师几乎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口语交际教学知识培训,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知识也有待提高。

再者,轻视口语教学,注重阅读欣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重视的还是现代文、文言文的阅读与写作,忽视学生听说等口语能力的培养。在一个单元的三个模块中,往往把“阅读与欣赏”这一模块作为重点讲授的内容,而忽视了口语交际这块内容。仅有的几次口语教学内容也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压缩,在教学的安排上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缺乏长期的规划和思考。这不仅直接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且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最后,重视程度不够,评价方式缺失。在语文课程评价中,往往是一张试卷定成绩,试卷反应的是什么?学生的读写能力。那么,口语交际能力又体现在哪里呢?正是因为评价方式的缺失,导致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自动忽略了口语交际的教学,而学生也自然而然忽略了这一块内容的学习,他们会形成一种考试不考,我为什么要去学的观点。久而久之,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当然得不到提高。

三、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措施

1.使用好现有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教学资源,搜集口语交际知识与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现在的中职语文教材中每册、每单元都有口语交际训练的课程内容,这些内容大都比较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是最直接的口语训练素材。教学中应围绕每一次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与生活实际进行学习交流,让学生学有所得。

同时,要储备大量的口语交际知识与素材,进行素材准备和资源整合,丰富、充实教材内容,为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现行的图书市场有很多关于口语交际的书籍,既有实用的理论知识,又有鲜明的真实案例,可以作为很好的教学参考材料。而很多栏目比如“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有很多精彩片段,加上电视里的辩论赛现场,影视中的精彩对白,都能用来作为口语交际教学的辅助材料。

2.利用好每一次口语交际专项训练课,鼓励学生多练多讲,提高学生兴趣。

在次数有限的口语交际训练课上,主要采用口语知识讲授与情景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以听和说的技能为基础,以表达能力和交际技巧训练的提高为主。

在训练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首先,是教师的引导,创设恰当得体的情景,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将典型示范与针对性的重点训练相结合,力求技巧、方法逐一突破。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影视资料比如说辩论赛、谈话类节目等给学生观看,使学生脑海里有一个鲜明的印象;其次是学生的模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听、说的口语交际实践,可以采取个别、小组、全体的方式进行相互学习交流,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独立自主地听、说口语交际活动。再次,拓展迁移,引导学生运用口语技能和方法,由课内的虚拟场景到课外的真实场景(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最后是课后反馈,通过观察、分析学生训练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新的训练内容。

3.日常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训练。

早自修可以让学生朗读经典诗词,增强语感,培养口语朗读能力。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朗读内容,并谈谈读后的感想,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在每次语文课前可以利用三分钟的时间进行口语交际技能训练,让学生进行演讲,给他们提供公开发言的机会。而教师注意观察并纠正学生在演讲过程中的表情、姿态等方面的错误。在话题的选择上,可以是热点新闻,笑话故事,专业介绍等,让学生寻找合适的材料,在事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演讲。在学生演讲前后大家以掌声鼓励,教师简单点评,最初可以是看稿演讲,以后可以尝试命题演讲甚至即兴演讲。

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尤其是在阅读课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欣赏精彩文段,尽量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体会和意见。对小说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复述故事,进行口头模仿练习和角色扮演,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写作课的教学同样可以渗透口语交际训练,比如说围绕作文题目谈谈自己的写作思路、写作内容和写作主题等,其他同学在仔细倾听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在作文评改后选取范文进行交流,让学生评议优缺点。

4.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小组活动

语言的提高,离不开课外实践。因此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最好能与专业相结合,如组织参观标志建筑、采访优秀校友、组织慰问建筑工人、与敬老院的老人或孤儿院的儿童搞联欢等。

也可以开展一些课外小组活动,比如建立广播站、成立演讲小组、开设小记者团等学生社团,由专人负责指导,定期举办挑战主持人、故事大赛、诗歌朗诵会、演讲大赛、辩论赛等比赛,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完善口语教学评价机制

在语文课程成绩的总体评价上,必须包含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这一块内容。所占比例可以在40%左右。而由于口语交际临场性强,因此很难在一张试卷上体现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笔者认为,可以采取过程性评价与最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过程性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日常口语交际活动的记录,比如说在每次的早读时间、平时的课前3分钟演讲、课堂的提问与发言、专项的口语交际练习等场合,做好记录打分工作,给予积极参加口语交际活动的同学一定的加分。最终评价可以在学期结束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测试,可以包括朗读能力测试、说话能力测试等,由教师打分。通过过程性评价与最终评价的结合,得到学期口语交际能力成绩,并作为语文成绩的一部分。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中职教育培养的是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中职生,这就要求我们中职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口语交际教学,把口语交际训练作为一项专门技能进行培养,为学生踏入职场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陈旭光.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李传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职业教育研究,2007.3

[3]刘h.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寻找未来作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全球化;后工业化;人的共生共在;合作行动;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6)05-0077-09

思想的敏锐性总超前于时代并指导着社会的发展。20世纪中后期以来,人类正逐步进入一个不同于工业社会的新时代。考察这个时期的诸多文献可发现,探讨和论述人类合作的文献日益增多。这一现象反映了学者和思想家对迎面走来的新时代的认可、向往和追求,并试图引导社会平稳而快速的发展,从而造福于人类。由于对这个新时代的把握和认识具有很高的难度,一些文献仅表达了批判性意见,只是对工业社会的竞争行为在社会生活中的全面冲击所引起的困扰进行了批评,能够引导人类改变信念和行为去适应新时代的文献不是很多,能够指导这一新时代正确前进的文献就更少。可喜的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收录的张康之先生的新著《为了人的共生共在》(人民出版社出版,2016年)以全球化、后工业化为背景,针对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社会特征,在对人类的命运思考中构想合作行动,切中了我们时代的课题。这是一个宏大的、独创性的思考,为解决全球化、后工业化过程中的合作行动问题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答案。

一、人的共生共在正在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

在关于合作的研究成果中,有一些成果引起了学术界的兴趣,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如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行为分析及博弈论专家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所著的《合作的进化》一书,一度被誉为经典之作。该书的主题是合作的产生和进化。他的研究集中在人类“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从没有集权的利己主义者中产生合作”这一主题上,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他发现:支撑既定条件的合作的最简单的策略是早已存在于人类社会古老习俗中的“一报还一报”。很多人认为,这一策略的发现,“为我们了解个人、组织和国家间合作产生和进化提供了积极的前景,其结论在社会科学的诸领域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1〕这一研究确实有其创新之处,但是,对于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的治理模式建构而言,《合作的进化》的研究成果很难说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方案,根据“一报还一报”的原则很难促进合作行动的兴起和推动合作治理的形成;根据“一报还一报”的对抗性原则来设计合作治理,显然也会让人为难。

哈佛大学法学院朱迪・弗里曼的著作《合作治理与新行政法》在中国“软法”研究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该著作指出:“美国的协商、契约和合作治理方式是在等级和对抗性的正式法律规则背景下兴起的。因此,‘合作’出现的背景是建立管制底限的默认规则。共同治理也是在多元政治文化背景下出现的,藉此我指的是美国的私人团体是高度组织化的,而且资源相对丰富,所以,它们能够在立法和管制过程中发挥有力的作用”。〔2〕从这一观点可以看出,在美国,所谓的合作治理是存在于西方竞争治理体系的夹缝中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合作治理方式在等级和对抗性的正式法律规则背景下生存艰难。可以说,不改变工业社会形成的治理观念,在竞争性治理体系中,在西方政治民主的格局中,合作治理模式是难以建构的,合作治理的制度化更看不到希望。因为在两党对立的政党政治格局中,正如福柯在《必须保卫社会》中所说:“这两个集团构成社会实体,形成国家,它们之间的对立关系实际上就是战争、永恒的战争,而国家仅仅是在表面和平的形势下,两个成问题的集团之间的战争继续进行的方式。”〔3〕

从研究方法来看,所有对于人类合作的研究都需要首先在人的层面做出突破。因为人类要适应一个新时代,首先要在观念上做出改变,合作是人的合作,人是合作的主体,合作是人的互动,合作行动是人的行动,合作行动是否成功,取决于人。所以,研究合作行动最根本的问题是:人何以要参与合作行动?如果社会科学没有或不能对这个根本问题做出让人信服的回答,并使其逐步成为人类共同接受的观念和行动指南,人类的合作就是盲目的、感性的和偶然的,不可能在人类社会已经呈现出来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作为一种行动模式出现。当然,在解释人何以参与合作的问题上,科学的研究要根据人类当下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特征来分析,决不能建构泛化的或一般意义上的理论,否则理论必然会缺乏科学性、指导性和现实行动力。

《为了人的共生共在》一书突破了既往研究的思路,在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中,以开阔的视野,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与合作行动密切攸关的研究主题:在我们的社会存在的所有问题中,人的共生共在是一个最为基本的社会主题。〔4〕张康之先生把人的共生共在问题放在当下人的生存境况中来认识,从全球化后工业化条件下人的生存境况中来考察这一时代课题,提出了人的共生共在正在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时代主题。

如果,我们用“当下”这一概念来表达人的生存的时间条件和其他条件,那么,“当下”就是对现时代人的生存时间和空间的概括,包含了人的生存条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生活的规定性、各种矛盾与冲突、社会发展趋势所形成的压力等。当下,全球化、后工业化正在成为时代洪流,这一洪流中包含了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是当下人的生存的基本境况。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是当下人要面对的社会环境,是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呈现出来的基本社会特征。两者构成了人类必须正视的人的共生共在这个时代主题的基本背景。

张康之先生深刻地指出: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是资本主义世界化的过程。这是一个已经发生了巨变的“脱域化”过程,是一个全面改变、摧毁农业社会结构和改变农业社会人的生存境况的过程,是塑造工业社会的组织和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对“旧制度的大革命”。其中,包括资本主义世界化对农业社会政治方式和经济方式的改变;科学技术发展对农业社会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以及通过多种方式形成的综合力量对农业社会人的观念的改变。同样,在这个过程中,现代国家的民主政治方式得以确立和应用;现代公民权利体系得以建构,一些发达的民族国家通过资本、文化和战争殖民方式形成了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形成了所谓的工业社会。

工业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这是理解这一社会运行的基本前提。在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资本主义世界化运动而实现的是资本入侵、掠夺和暴力征服,其目标是利益获取、争夺或侵占,这是一个血淋淋地改变社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达尔文主义思维将生物世界的竞争观念泛化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竞争观念和行为充斥到了人的思维和所有组织方式中,同样也反映在社会治理方式上,形成了这样的社会境况,那就是,“为了个人的生存而去剥夺他人生存的权利和机会,这一点一直是近代以来的这个社会的基本原理,并被扩大到了组织和民族国家,从而导致了无穷无尽的冲突”;〔5〕而且“征服和统治至高无上”。〔6〕毫无疑问,这些冲突在后工业化进程中依然存在,并会在全球化过程中继续放大风险,从而形成很多威胁人类作为“类”的生存问题。

《为了人的共生共在》一书的创新性还在于,它发现了全球化、后工业化的时代呈现出了不同于人类曾经所经历的社会的新特征――高度的复杂性和高度的不确定性。这一社会特征是全球化、后工业化社会的“两个面相”,也是这个新时代的“基因”。张康之先生指出,我们目前所处的社会是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社会,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是当下人的生存境况,是当下人要面对的社会环境,也是当下人的发展条件。辩证地看,是人创造了这个时代,而这个时代又将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作为人类生存的境况施予人,所以,人不可避免地要接受他们所创造的时代的洗礼、磨砺和打造。人的这一生存境况意味着“一方面,人的生活和活动是在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进行的;另一方面,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其实就是包含在人的生活和活动之中的”。〔7〕这是对全球化、工业化社会的深刻理解。

在最新研究合作的著作中,《超级合作者》是哈佛大学数学与生物学教授马丁・诺瓦克(Martin Nowak)的专著,被誉为“是一部洞悉人类社会与行为的里程碑式科普著作”,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合作”而不是“物竞”才是“遗传变异”产生的新策略,他认为合作是继突变和自然选择之后的第三个进化原则,生命的起源来自于合作。这是与达尔文主义相反的观点。此外,他提出了直接互惠、间接互惠、空间博弈、群体选择、亲缘选择等五种合作机制。〔8〕确实,诺瓦克对进化论做出了突破性贡献,提出了让我们耳目一新的观点。从他的观点可以推断出,既然人类的生命起源来自于合作,那么,人类就是超级合作者,从而为人类为什么要继续合作找到了理由和根据。但是,从社会发展的意义来看,从问题的时代性来看,诺瓦克作为一个将数学应用于生物学的先行者,他解决问题的视角是独特的,当然也是有局限的。

全球化、后工业化是一个过渡时代。在这个过程中,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的工业社会所造就的人类的自利性思维、确定性思维、同一性思维、竞争性思维等等,都是蕴含在工业社会的治理模式中的滞后于新时代的要素。这样的治理模式导致人类社会难以驾驭这一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社会,从而“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迅速增长而把人类引向了风险社会,也正是由于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增长已经超越了人类的社会驾驭能力,即人类驾驭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能力开始在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从而让世界呈现给了我们‘危机事件’”。〔9〕在这一社会巨变过程中,危机事件频发和人类治理模式滞后所导致的解决危机能力的不足,形成了激烈的矛盾,人类面临生死攸关的新挑战。因此,人的共生共在正在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这是《为了人的共生共在》在全面分析全球化、后工业化时代的社会环境后所得出的让人耳目一新的结论,也是一个切中了全球化、后工业化时代的课题,为“人何以要参与合作的问题”找到了新答案。

二、合作行动成为集体行动模式的必然选项

集体行动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选择的对抗自然界、外在挑战和整合内部力量的行动方式。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由于人类生存境况的变化,改变了人类集体行动的前提。在新的历史时代,只有以新的集体行动模式去使人的共生共在成为可能。在严格的学术审视下,张康之先生指出:“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背景中,人们的行动既受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规定,也受人的共生共在的目的性所界定。面对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唯一的选项就是合作行动。”〔10〕这是《为了人的共生共在》一书给当下人的集体行动模式的方法性提示。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为什么合作行动是当下人在选择集体行动模式时不得不接受的选项呢?我们可以从书中发现强有力的新答案。

在宏观意义上,民族国家正在遭遇挑战,合作共同体正在形成。我们知道,在人类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主义和民主国家逐渐得以产生,并成为全球性现象。在这一过程中,民族国家解构了家元共同体,将陌生人结成国家共同体(张康之先生在与张乾友合著的《共同体的进化》一书中将其命名为“族阈共同体”),完成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组织形式的过渡。国家共同体的缔结与发明,为工业社会人的组织和生存提供了想象框架,以一种新的集体行动的方式,实现了对人和社会的管理和控制。这是工业社会的一个重要文明成果。但是,竞争文化和自利文化导致了人类恶的行动的彰显,致使一些民族国家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繁荣而采取各种方式剥夺其他民族国家的生存机会,侵犯其他民族国家的权利,不断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类悲剧。尽管民族国家为人类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一些民族国家却成了“恶”的代名词,国家霸权、意识形态对抗和战争成为民族国家与生俱来的“恶”和“害”。此外,在管理方式上,民族国家通过人为设立的国界,将人固定和区分,制造了人为的封闭边界,制造了国籍身份……民族国家逐渐发展成为人类的樊笼。同时,它在国际社会制造对立,导致了剥削、掠夺、战争、恐怖。所以,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民族国家本身也对人类生存构成了一个威胁。

《为了人的共生共在》一书揭示,全球化替代资本主义的世界化和后工业化替代工业化不仅仅属于概念改变的范畴,而是一种行动。它不是资本世界化和工业化的简单延伸,它所发生的方式和后果都与前者不一样,这种行动会对工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组织、行为模式和社会治理方式做出全面改变。可以看到,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商品流通和旅游越来越普遍,移民剧增,难民对国家边界的冲击持续不断,跨国企业、欧共体、G20、金砖国家和自贸区的建立,正在使民族国家的边界变得模糊,而互联网将整个世界轻易地链接在了一起。可以看到,这些冲破民族国家边界的新事物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所产生的力量决定了国家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逐渐淡化和衰落。如果说工业化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建立,那么,全球化将逐渐成为化解国家甚至民族国家的力量,并推动国家转型为合作共同体。与之相随,公民权也会在国家淡化的过程中开始分裂,多国籍和无国籍的人将逐渐增多,一个新的“后国家时代”正在萌生之中……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环境污染、气候变暖、恐怖活动、打击交易等活动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国家间无可回避的合作行动。在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社会,在人的共生共在成为当下人亦即全球各国面临的首要问题时,合作行动成为唯一选择。否则,人类就要接受他们最不希望接受的问题――种的灭亡问题。当然,这些变化会逐渐加深的,这些变化也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各种不同的力量将通过不同的方式为人的合作解开诸多枷锁,因此,“展现全球化的前景,要么国家走向消亡,要么国家转化为一种合作共同体”。〔11〕

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民主政治慢慢走向末路,合作政治正在形成。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在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民主因素是需要被考察的,因为民主政治一直被西方国家用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方式普遍推广,民主的概念已经被人类接受并汇集成为了所谓的“民主洪流”,民主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目前依然可以看到,民主政治依然是被人类认可的整合民族国家的重要政治方式和政治工具,也是现代国家普通认同的政治生活方式,“被认为在人的权利实现方面最为成功的路径”。〔12〕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是竞争性的。“竞争性民主制的合法性产生于自由、平等和无记名选举中的多数人选票;这种制度的规则之所以显得有些道理,其来源是一种现代人特有的世界观和自我理解……其基础是贝克尔所谓的‘伦理主观主义’……根据这个观点,只有那些所有人所意欲的规范才是有效的规范”。〔13〕确实,正是这种符合伦理主观主义的普遍认同的政治模式,造就和稳固了现代国家。

然而,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民主变成了话语霸权,这就意味着它本身陷入了民主的悖论,并因此而走向没落的方向,因为民主的霸权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民主了。另一方面,竞争性民主只是维护精英们的利益的,“公民公众只要仅仅被看作是竞争各方的战利品,他们就很难被推动去参加民主过程,或至少去仁慈地容忍它”。〔14〕可以看到,20世纪后期以来,当代议制转化为反民主的制以后,民主蜕变为利益集团对社会的控制方式,遭到了人民的普遍反对,参与冷漠和操作控制是西方民主政治失败的普遍症状。尽管理论界建构了“参与民主”理论,希望完善已有的民主制度,却无法扭转西方民主走向末路的趋势。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人类社会难以按照工业化过程中的民主方式来整合社会了,更不要说用它去推动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面对民主的迷失,《为了人的共生共在》一书提出,从民主向合作的过渡将成为后工业化进程中社会发展的必然政治趋势,也就是说,从民主政治向合作政治的转变将为人类找到符合全球化、后工业化的新的社会整合方式。因为“在从民主政治向合作政治过渡过程中,将会释放出巨大的反体系力量,将会突破既有的各种各样的障碍,进而为我们开拓出一条走向未来的道路”。〔15〕可以预见,走向合作政治将是民族国家终将选择的道路。

在微观意义上,合作行动者正在形成。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诸多因素支持人成为合作行动者,成为合作行动模式的主体和支持者。

其一,合作是人行动的出发点。与工业社会中的自利的人不一样,全球化、后工业化中的人正在成为合作的人,合作是人的行动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目的。《为了人的共生共在》一书指出:“显而易见,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所施予人的压力却出奇地把人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再也不可能独自生存,而是需要把自己的生存寄托于他人同样能够生存下去的前提下。这就是人的共生共在。”〔16〕正是“为了人的共生共在”,成为人的行动的出发点。这将使人发生一个重要改变:合作行动将使人变为一个道德的行动者。这将会改变人不相信他人的行为可以适应道德判断的旧有观念。当然,作为一个道德行动者,合作行动中的人将采用道德理性来实现自我利益并关注他人的利益,也将在自我利益的实现路径上做出符合道德要求的理性判断。不难想象,这将对工业社会自利人的观念和以此为基础的社会行动模式产生巨大的冲击。

其二,人的合作身份和角色获得的主动性。在工业社会的民族国家中,人的基本身份和角色是公民。公民权是人的权利的出发点,是政府组织管理行动的出发点,也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出发点,因此,公民的角色在人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但是,全球化最终会将民族国家的公民转化为公众或者网民。这一行动结果源于民族国家的弱化和网络社会的形成。在网络社会,全世界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参与每个国家所发生的公共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并汇聚为一股参与社会治理的网络力量。目前而言,很多国家在主观愿望上希望无视这股力量,但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这样的态度不能长久。因而,社会治理的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势在必行。

就人的发展而言,公民的身份和角色正慢慢脱离工业社会的国家和社会为人设定的轨道,人可以通过参与各种公共事务和各种组织体系去选择身份,或者通过合作行动去获得或去证明自己的身份,从而形成自己所希望的角色。张康之先生指出:全球化和后工业化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行为和行动去理解人们的身份和社会角色,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行动去获得自己的身份和社会角色”。〔17〕可以预见,“全球化是一场在根本性质上不同于以往各种各样的改革的社会变革运动”,〔18〕终将对这个时代的国家特别是人的身份和角色进行重新塑造。由于合作文化的存在,“合作的社会将会把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吸纳到合作治理的过程中,将会使每一个独具个性的人都在合作治理中找到合适的位置”。〔19〕这就会促使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并主动选择合作行动模式。

其三,人的合作能力的增强。人的共生共在的目标能够提高合作者的能力。“合作者的意愿是否包含着为了人的共生共在的内容,对合作行动的性质有着决定性的作用。”〔20〕可见,在合作行动中,人的合作能力的增强首先是因为人合作意愿的增强,可以说合作意愿的增强与合作能力的增强是同步的。当然,这一结果中所包含的对比逻辑是针对工业社会中竞争性的人的。在工业社会的公共领域中,竞争性思维和竞争行为导致了人在集体行动中能力的削弱。但在一个新的时代,由于人的合作理性的获得,在合作的社会中,人的道德理性将得以张扬,而人的合作理性对合作利益的形成和分配有巨大价值,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正义的实现,促进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实现,并形成合作文化。毫无疑问,合作文化在促进人的合作能力的不断提升方面将体现出巨大的力量。

所以,为了共生共在的目标,放弃协作行动,选择合作行动,是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人类集体行动模式的必然选项。

三、寻找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模式的合作行动支点

在思索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的建构方面,《为了人的共生共在》一书坚定地判断说,“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共同行动是以合作行动的形式出现的”,〔21〕合作行动是决定了人类命运的行为模式,是人类社会实现根本性的转型从而走向合作社会的起点和动力。一旦人类走进了合作的社会,就会发现,“在合作的社会中,合作治理将是这个社会的基本治理特征”,〔22〕也就是说,合作行动是人类未来发展无法回避的选择。

从分析的角度看,在社会治理方面,工业社会拥有系统而完整的整合方式――包括民族主义、国家、、权利、民主政治、意识形态和官僚制组织体系。经过系统的整合、制度化和组织化,形成了工业社会控制和管理社会的政治体系、组织体系和文化体系等,构成了工业社会的协作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对于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社会,人类凭着工业社会形成的协作体系所提供的治理能力是很难适应的,“无法应对”的结果是这一治理支撑体系会慢慢瓦解。张康之先生指出:“全球化、后工业化已经做出了定义,那就是既有的制度、集体行动模式以及认识世界的方式都不再适用,因而面向未来的行程需要从一个全新的起点出发,我们面向未来的社会建构需要在一个全新的视野中去发现路径和寻找方案。”〔23〕而在路径和方案的选择上,因为“协作系统的失灵却使合作成了无法拒绝的替代模式,协作的式微和合作的兴起成为具有必然性的客观趋势”。〔24〕因而,合作行动将成为合作社会必然要选择的治理模式。

从方法论上看,“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思考未来社会建构的问题时,仅仅做出了这种简单的颠倒显然是不够的,而是需要从根本上抛弃工业社会以来的社会建构逻辑”。〔25〕因此,该书在一个宏大的视野下俯瞰人类社会的未来,根据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目的,设计了人类社会未来的治理模式――合作行动。进一步地说,如果合作行动是唯一适应后工业社会的行为模式,并可以社会化为一种治理模式,那么,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促使人类采取合作行动,并形塑合作治理模式的支点在哪里?也就是说,什么因素才能够促进人类自愿地采取合作行动呢?

关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仔细思考《为了人的共生共在》一书的分析框架。通过阅读可以发现,本书的主要意图是,根据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重新审视这一新时代人的境况,重新界定社会的性质,寻找关于人的新定义,建构新的社会治理模式,希望通过人的合作行动去破解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这一课题。我们知道,现代社会是一个利己主义的社会,市场、民主政治、选举行动或是政府组织间的协作体系的建构,都是立足于人的自利性假设之上的。在这样的社会,抛开利己主义的思维来建构合作的社会治理理论是艰难的,如果没有找到合作行动的支点,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模式的合作行动就只能是乌托邦。

站在人类社会走向未来的发展这一高度上,将人的共生共在确定为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社会中的关系到人类命运的目标,立足人类社会的现实和面向未来,思考并解决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是张康之先生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可以说,从人类的共生共在的宏观角度来理解人类合作,并利用这种新的理解来应对走向后工业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困境,是一个全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是一个宏大的、独创性的思考,切中了我们时代的课题。无论是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还是社会治理模式以及人的生活模式、行为模式的建构,都具有启发意义和指导性价值。也就是说,人的共生共在是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建构的支点,其全部奥秘都包含在合作行动之中。

当然,对人类来说,这一支点还需要以重新认识社会和人来作为支撑,需要我们对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和人做出新的认识。张康之先生指出:“自从18世纪后期出现了‘社会’这个概念之后,人们一直是把社会当作一个实体性存在对待的。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26〕正是因为这种对社会的误解,在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学者们将人定义为原子化的个体,将人视为利己主义者,将人视为单向度社会的异化产品。此外,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还将人视为机械社会的组成部分。在这些有关人和社会的假设前提下所形成的社会观念,都不利于将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审视,更不利于人类对合作社会的构想。因此,重新审视“社会”概念也是《为了人的共生共在》的重要任务。与以往学者们对“社会”的定义不同,张康之先生指出:“社会从来都不是一个实体性的存在,而是人的生活和活动的空间,是包含在人的生活和活动之中的。”〔27〕这一新的定义发现了“社会”的两个新特点。

其一,社会是人生活和活动的空间。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表面上看来,是人组成了社会,社会是由人构成的,全世界的所有的人构成了整个世界社会。但是,如果这样去定义人和社会的关系,所看到的就只是人和社会的机械对应关系。张康之先生对社会的新定义认识到了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人和社会的新关系,他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出发,超越了机械的、静止的社会认识论,也超出了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对人和社会关系的认识,看到了社会和人的互动关系,不再将社会视为固定不变的机械组合,而是将人的生活和活动视为社会的构成要素,将人的行动视为社会的构造活动。这种全新认识将改变人和社会关系的观念,为合作治理打下认识论基础。这是任何读者在学习和理解这一概念的过程中都不能忽视的重要一点。

其二,社会是人的行动形式。如果我们看到了社会是人生活和活动的空间,那么,我们就会重点关注在社会中生活和活动的人的一种相互作用的行动状态。这样一来,在社会的构成上,我们就会关注人的行动和社会的关系,从而改变以往对社会和人的关系的机械论认识。张康之先生指出了社会的构成和目的:社会无非是人的行动的形式,而人的行动则是为了人的共生共在。〔28〕这需要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从时代的发展来看,不同时代的人的生活和活动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他们的行动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在此意义上,社会作为人的生活和活动空间,作为人的行动的形式的有机组合,永远处在一种变动的不定型的行动状态。另一方面,社会的目的需要由人的行动去加以诠释。其实,社会本身没有目的,社会的目的来源于并取决于人的行动的目的。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基于人的行动是为了人的共生共在的假设,社会的目的就是为了人的共生共在,从而社会的目的就是蕴藏在人的行动中的合作行动。

我们认为,“人的共生共在”是人类合作行动的支点。没有这个支点,人类认可和参加合作行动的难度会大大提高;没有这个支点,合作的社会将难以形成;没有这个支点,合作治理将难以成功。可以说,《为了人的共生共在》为人类立足于全球化、后工业化时代应对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社会中的发展问题找到了钥匙。对于从工业社会过渡到后工业社会的人类来说,这一支持合作行动的支点是基础性的、根本性的。为了完成这样的目标,张康之先生进而重新定义了人的概念。

在《为了人的共生共在》一书中,张康之先生对人作出了新的定义,实现了关于人的认识论转向。张康之先生指出,后工业社会对人的理解,要超出工业社会所有的哲学思考所提供的答案,因为我们处于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人是什么’的问题应当被转化为‘人应当怎样’。即人应当怎样做才能使包括生命在内的完整存在成为可能。”可以说,从对人本身的探索和审问转化为对人的行动的求索,这是张康之先生的发明。对于这一新问题,他的回答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合作”。这就是他对人做出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定义。他的独创性的思考,为我们理解后工业社会的人指明了方向。

张康之先生以乐观主义的心态宣布合作的“新人”已经降生。他认为:“我们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所遇到的是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它不仅成为人的消失的条件,反而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回归。”〔29〕也就是说,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所呈现出的社会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人的发展而言是一次重要的机遇。但是,机遇的取得取决于后工业过程中我们对人的哲学思考,那就是要超越工业社会中原子化的人、自利的人和单向度的人的局限性和碎片化状态,而是要在人的共生共在的客观要求中使人回归,从而成为完整的、“合作”的新人。

张康之先生呼唤合作的人苏醒。“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我们恰恰要呼唤人,让人复苏,而不是把视线过多地投入制度模式、社会结构以及那些非人的社会构成要素。”〔30〕进一步地说,改变工业社会以来的人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人需要放弃工业社会以来的确定性思维,放弃对同一性的追求,因为它们导致了人的行为的形式化和人的工具化。最为重要的是,张康之提出了把握“新人”的二个要点:第一,关注人的观念、想象和目的。“只有从人的观念、想象以及目的这些方面入手,才能真正把握人的行动和正确地规划人的行动”,〔31〕即从关注人差异性出发去规划人的行动。第二,理解人的行动的体系性。由于社会是由人的行动构成的,因此,特别是在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作为单个的人的行动者几乎无法存在,每一个行动者都是由多人构成的一个行动体系。在这样的行动体系中去认识人就更需要在人的具体性中去把握人。〔32〕也就是说,人只有在整体性的思考社会行动的时候才能形成行动的体系性,进而实现人的完整性。

张康之先生强调了人的合作行动对于人的存在的意义。他认为,“在对人做出定义时,应突出强调人的行动,而且,这种行动是合作行动。合作行动不仅定义了人,而且包含了人的共生共在的内容”。〔33〕以人的共生共在为目的的合作行动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会排除工业社会治理过程中的搭便车现象。由于每一个人都是行动者,“自我也是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出现的,始终在合作行动中在场,再也没有旁观者与行动者的区别。”〔34〕这就要求合作者完全告别利己主义思维和利他主义思维。张康之先生指出:“对于人的共生共在而言,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主张有着同等的破坏力。人的共生共在不允许任何利己的冲动引发破坏效应,也不赞成任何出于维护共同体的冲动而去刻意地让人做出贡献,特别是不允许一切非理性的奉献”。〔35〕从理论上讲,这就切除了工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和治理模式的支点。

有了“人的生共生共在”这一坚实的支点,顺理成章,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模式,即作为社会治理模式的合作行动的基石也就建立起来了。因为,在人的共生共在的目标的引导下,“后工业社会中的社会关系将以合作关系的形式出现”。〔36〕这种合作关系会在社会意义上促进人类行为方式和集体行动模式中的合作行为普遍化,从而打破工业社会的官僚制组织对社会的管理和控制,并形成非控制导向的合作制组织。同样,在合作关系的建构过程中,人和人之间的合作型信任将得到自觉的建构,基于道德的制度将会作为合作行动中的规范出现……这些因素将交织成合作治理的基石。从这些分析的逻辑中,我们可以看到合作行动在新的社会治理模式形成中的建构价值。

当然,任何一种正确的思想都只是为社会发展指出一条光明的道路,而在所指示的道路上,社会发展能否走上正轨,将最终取决于人类对先进思想的接受状况。毫无疑问,在这个过程中,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将对人类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催促,这就是所谓的时代潮流的力量所在。我们期待“为了人的共生共在”的目标能够早日成为我们社会的共识,并有着更多在这一目标下的实践方案探索。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合作的进化(修订本)〔M〕.吴坚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内容提要.

〔2〕〔美〕朱迪・弗里曼,毕洪海.合作治理与新行政法〔M〕.陈标冲译.商务印书馆,2010.3.

〔3〕〔6〕〔法〕米歇尔・福柯.必须保卫社会〔M〕.钱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64,74.

〔4〕〔9〕张康之.合作的社会及其治理〔M〕.上海人民出版,2014.1,25.

〔5〕〔7〕〔10〕〔11〕〔12〕〔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张康之.为了人的共生共在〔M〕.人民出版社,2016.37,9,7,38,103,107,205,41,20,176,200,172,40,108,182,7,8,8,9,7,7,187,189,186,17,1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