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将相和教学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将相和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一、激发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的心理倾向

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兴趣为先决条件。”在教学中,我们可采取多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主动参与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1、注重和发挥“两主”

“两主”即“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首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调动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这是现代教育论基本观点之一。怎样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现代教育论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决策,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以为应还学生以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学习方法的自、学习结果的评价权等。让学生自由挑一节练习朗读,选一段小组讨论研究;让学生选用不同的分段方法给课文分段,挑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学习,同桌或小组讨论等)思考问题;让学生给自己或同学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这样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主人意识和主见意识,激起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其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具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意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就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他们没想到的问题。这样教师适时、巧妙的指导使学生有了兴趣,就能继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2、激发和创设“两境”

“两境”即“学习环境”和“学习心境”。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你不能在一个学习战栗的心理上写上平正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平正的文字一样。这充分说明“学习环境”和“学习心境”的重要性。一些心理学家的教学实验研究证明:在小学时期,那些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形象生动的、带有实际操作的内容易引起学生的认识动机。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实物演示、表演体会、语言描绘或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提供以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和声音的情景,建立友好的交互作用的学习环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唤起学生良好的学习心境。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境,还可以在上课前让学生听一段轻柔抒情的音乐;让学生唱一首歌;让学生听个笑话等,都会缓解课前的紧张情绪,从而,让学生以轻柔、平和的学习心境进入课堂,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二、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面向全体,注意个体,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例如:《船过三峡》一课,可以把整个教学设计分为试学――导学――运用三个过程,由整体感知三峡风光入手,然后理出课文重点第2―5自然段的结构特点,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通过读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在读中自悟)、想想(展开想象,三峡的山还有哪些模样)、谈谈(看录像说说自由感受)、画画(用简笔画体现三峡山的奇)、演演(当导游,把所学知识外化为自己的语言)等活动。这样,给了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使全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但使学生领会了作者瑰丽的文笔,感受了三峡的风景美,同时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还须注意体现“三全”。

1、全员参与。以往“少数优生‘包打天下’,多数学生一旁陪读的局面”应该改变,教师必须树立全员意识,在课堂教学控制上扩大参与对象,达到“全员参与”的要求。

2、全程参与。在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应当深入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如:让学生上讲台分析字形,教读生字;让学生讲析课文中一些感兴趣的语段;让学生总结或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向老师提问质疑;让学生参与教师的板书设计;让学生合伙上台分角色表演课文;让学生设计作业和训练……从而使课堂呈现一片生机,实现全程参与。

3、全面参与。“全面”指参与手段的全面。实践证明,学生参与手段越多越全面,参与的兴趣就越高,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就越大,参与的效果也就越好。除了传统的听、说、读、写这些参与手段之外,我们可以将唱、画、演、实验、演示等有机地引入课堂,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有效的参与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效度。

三、指导学法,让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的能力

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手段,才能真正实现主动获取知识,主动提高能力,主动取得发展,才能当好真正的学习主体。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阅读过程中如何操作的有关知识和实现操作所需要的一般程序、基本方法和有关技巧教给学生,使学生对于阅读理解的操作过程做到心中有数。

将相和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A-0022-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文本中存在着一些或显或隐的“冲突”,这些冲突无疑成为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如果老师有效地利用这些冲突,就能演绎出精彩的课堂。

一、对冲突的理解

这里所讲的冲突有以下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语文教学中的“冲突”,更多是就语文课堂中的“文本内容”而言的;第二层意思:语文教学中的“冲突”,重在引领学生感受、经历文本冲突中的矛盾,重在引领学生领悟、习得文本冲突背后的情感。

二、设置冲突的原因

(一)为了情节的需要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让教学更具有集中性、思考性、层次性,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常常设计适当的冲突来带动教学情节,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狼和鹿》这篇课文时,笔者这样设计:“随着一声声枪响,一只只狼倒下了,你此刻是什么心情?”学生纷纷举手,都说很开心,可恶的狼死有余辜,可爱的鹿终于可以快乐地生活了。正当孩子们沉浸在兴奋之中时,笔者话锋一转:“但是多年以后,人见人恶的狼却成了凯巴森林的‘功臣’,而人见人爱的鹿却成了凯巴森林的‘大坏蛋’。”一言激起千层浪,顿时孩子们讨论开了。

(二)为了中心的凸显

课文中的冲突,不仅仅是为教学过程服务的,也不是仅仅起一个过渡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引领学生感受、经历文本冲突中的矛盾,从而深层次理解文本,凸显文本表达的中心。例如在教学《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时,由于前文大量篇幅介绍了大黑骡子为革命立下了赫赫战功,在的眼里,大黑骡子不再是一头牲口,而是一名战士。笔者通过读文批注、评议交流、品读深化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与大黑骡子生死相依,不可分割。随后趁热打铁,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如此爱大黑骡子,为什么却要下命令杀死它?”这样学生很快就投入到下面语段的研读中去,通过比较阅读,学生水到渠成地找到了原因:在司令员的眼里,让战士有力气走出草地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杀,而且一定要杀大黑骡子是解决当前困难的唯一选择,司令员非常清楚这一点。学生通过读文、辨析、归纳,最后明白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出于对战士们的爱。人物的高大形象在矛盾冲突中得到了深化,人物的高贵品质在矛盾冲突中得到充分体现。

(三)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的教学设计、教学构想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预设矛盾冲突,要依据本班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学习经验、价值取向等。教师设计的冲突,是为学生学习语言、理解文本、明辨是非、提升感悟服务的,千万不要为了冲突而设计冲突。

三、冲突的类型及操作策略

文本中的冲突并不是同一种类型,它们呈现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直接就能从文本中看出来;有的需要教师对文本稍加概括之后呈现;有的则要教师深思熟虑后提炼而成。教师要充分利用不同类型的冲突,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

(一)文本中言语上的冲突

在教学《船长》一课时,文本中有这样两句话:“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文本中人物语言的鲜明“冲突”展示在学生面前:船长既然要救乘客,又为何要杀他们?这激发了学生对哈尔威船长的重新认识,从而使人物形象清晰化,文本中心在思辨中更加明朗。

操作策略:原文对照,形成对比,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通过读文感悟、全班辩论,形成共识。

(二)文本中行为上的冲突

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文本中有这样的描写:“廉将军一再挡我们的道,太欺负人了,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廉将军没有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下跪请罪。”。这“一挡”和“一跪”的行为冲突,让学生兴趣盎然,教师引导学生读文本,找理由,很快蔺相如的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贵品质,廉颇知错就改的品质就印在学生脑里。

操作策略:划句子、找理由、谈看法、促共识。

(三)提炼后形成的冲突

江苏省特级教师张康桥教学《九色鹿》时,不断地提炼冲突,反复地让学生处在冲突中。例如:“你善良吗?你英明过吗?你任性过吗?你说话不算话过吗?”已然有一个“冲突”隐隐存于孩子心中。张老师又用名言导之,进而追问:“现在我来问问你,如果调达再掉进河里,假如你是九色鹿,你救还是不救?”张老师又引进了两篇文章:《农夫与蛇》与《东郭先生和狼》。这下孩子们愣住了,判断产生了严重的“冲突”,孩子们在你一言、我一语中不断对照自己、观察别人,进而构建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操作策略:尽情表达自己的思考。

将相和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一、激发质疑的欲望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思维活动产生于问题。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去发现,去思考。学生的学习永远是一种对未知的探求过程。学习首先是从“有疑”开始的,如果不善于发现问题,就谈不上突破思维定势,更谈不上主动探索和有所创新。学贵知疑,学生能够发现、提出问题,便是解决问题的开端,是学习主动性的表现。

因此,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能力,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发展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打开思维大门,激发创新欲望的“金钥匙”。

如教学《一夜的工作》,学生在读题后,有学生提出,一个夜晚总共十二个小时,他究竟做了哪些工作?有的问作者为什么以“一夜的工作”为题?还有的提出从“一夜的工作”上可以看出什么?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肯定了学生所提问题的价值。因为这篇课文正是通过描述我们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平凡的一夜工作,从而揭示伟岸的人格。随后让学生自读课文,再做深入的思考,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谈自己对总理的看法。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当然,质疑问难,不仅在课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地设置悬念,揭示矛盾,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良久。

二、创造讨论的机会

课堂讨论可以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样也可以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创新。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依据一定目的,把握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用自己认为最好的答案去“闭塞”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而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即使是学生不完整、不周密的发言,教师也不宜匆忙打断,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截断他们的思维活动。当学生能畅所欲言时,就有可能突破思维习惯,有所创见,并进一步使教师得到某些启发,修正事先不确切、不完善的认识,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一位教师在教学《将相和》中“完璧归赵”一段时,组织学生就“蔺相如是否会把璧和自己的脑袋一块儿撞碎在柱子上”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认为不会的,理由是蔺相如明白秦王十分喜欢这块璧,料定他不会让璧白白撞碎的。况且蔺相如答应赵王完璧归赵的,他怎么会随便撞碎玉呢!有的学生认为很难说,也可能会撞。理由是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蔺相如为了维护赵国的尊严,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和氏璧是赵国的无价之宝,如果秦王不罢休,那么,宁为玉碎,也不会瓦全!

课堂思维空间的拓展,使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教师角色也由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转换成学习的参与者和点拨者。这样的课不再是纯粹为了学点现成的知识,而是提高了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预留质疑的时间

心理学研究认为,当学生把学习上遇到的矛盾由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时,原来并不十分清楚的问题便明朗化了,思维过程也随着清楚起来。有时,当一个学生把自己认为还不十分理解的问题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同时,他已经弄明白了问题的一半,有的甚至问题刚提了一半,另一半就“咽”下去了,原来当他把问题用外部语言整理出来的同时,问题本身也得到了解决。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预留较多的时间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给学生质疑释疑提供较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如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卧薪尝胆》课结束时,留了五六分钟,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学生先后提出了问题,诸如:“后来吴王怎么样了?”有的学生用自己找到的资料告诉他,在这之前吴王还打败过齐国,那时吴王更加骄傲了,越王勾践利用这个机会打败了吴国。这个资料正应了教材中的“出奇兵”。老师也提出了:“有人说勾践不是英雄,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学生很感兴趣。有的学生讲到勾践其实不是真的投降,是为了东山再起,养兵复出;有的学生讲他是英雄啊,他为了国家甘愿当奴仆,回国后他不过君王的生活,还历尽辛苦,所以是英雄。更有学生讲,如果勾践不是英雄,怎么会流芳百世,使我们现在都知道。教师最后归纳小结:在强敌面前保全自己,最后战胜强敌,也是英雄。

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中达到了。试想,如果薛老师事先把课堂安排得毫无余地,那学生这些颇具创新色彩的提问和想法在课堂上还有闪光的可能吗?

四、开拓求异的空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小语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给我们提供了引导学生展开求异思维的好机会。例如,《大自然的文字》,课文中写了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有石灰石的地方说明这块土地曾经是一片。除此之外,还可启发学生思考水泥地冒“汗”,蜗牛出洞等预示着什么。《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晴天看太阳,晚上辨星斗,再让学生思考还能用什么方法来辨别方向而不迷路。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出这些蕴含着创新潜质的关节点,做到精心设计,重点突破,使这些求异的思维点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创新的亮点。

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就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时给学生开辟一片创新的绿洲,“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气氛,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将相和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 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 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需要。语文课本身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载体。应该说,无论是语文学科课程本身还是语文学科教学过程,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学科,在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自身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下面谈谈工作中的一些方法和思考。

一、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过程的主渠道,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等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创设“尊重、信任、理解、关爱、激励、愉快”的课堂气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潜能发掘和展示的好场所。

1、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的智力价值和精神价值,使教学内容既有意义又有兴趣,利用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特点如人物、事物等来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完善自我意识,学会自我控制,培养自我发展能力。将心理教育与语文学科紧密地结合起来,就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心理教育。

2、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新课开始时精心设计导语,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别具艺术魅力的导语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显示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乃至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教《沁园春・雪》一词,我先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想,使他们驰骋想象,联想诗中壮丽的图景、豪迈的情怀,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在这个时候得到挑动、感染和熏陶。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主性

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小学生的个性逐步形成,很多同学的自觉程度、兴趣程度、毅力强度等方面有待教师引导和培养。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在思想内容上的渗透,还应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上下功夫。通过教育,使学生在情感、意志、性格和品德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完美的发展。

1、营造平等、民主、合作氛围,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语文教师在运用心理学知识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学科教育进行良好的渗透的同时,还必须运用心理学知识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并鼓励他们。这样,才能创造更加和谐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良好的心理教育。

2、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坚持愉悦性、激励性、差异性、支援性等课堂教学的心理卫生原则的前提下,着力于通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置问题情境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鼓励成功,通过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来带动课堂的良好氛围。

三、结合自身学科特点,灵活采取一定的方法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说没有固定方法。单从教学设计取向看,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可以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也可以活动为中心,加强心理训练,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1、阅读渗透。这种方法主要是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一定的调控,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有意识的向学生推荐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阅读刊物,达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2、背景渗透。学习某些课文,需要了解时代背景,包括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在介绍背景时,可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3、主题渗透。主题是文章或作品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只要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来探讨主题,就能对学生产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如:讲《晏子使楚》一课时,在完成人物和结构的分析后,学生归纳的主题为“赞扬了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可顺势发问:“为什么说‘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同学们的讨论转入到晏子的智慧和善辩上,并认为是晏子的‘智慧和善辩’ 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接着提问:“怎样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于是展开了一次有关人际交往的小讨论。

将相和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了解和掌握史学家司马迁和《史记》;《史记》的价值和影响;乐府和乐府诗;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等知识

通过对司马迁写《史记》的史实学习,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

通过欣赏和想象秦陵的地下军阵,感受当年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威武,树立起开拓进取的精神。通过欣赏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成就,认识到这是中华祖先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文物鉴赏力,增强文物保护的意识。

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秦汉时期在史学、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它也是秦汉时期文化极度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史学方面的《史记》,文学方面的汉赋、乐府诗,雕塑艺术秦兵马俑,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秦汉时期,我国史学、文学、艺术的大发展主要表现在: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著有不朽的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史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乐府诗的名篇《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气势磅礴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

重点分析:

1.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写史十分注重史料的真实性,文笔生动,体例完备。司马迁严谨治史的精神也为后世的史家所效法。《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成为我国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

2.秦皇陵兵马俑

这组大型艺术群像,气势磅礴,艺术表现手法高超,人物形态逼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地下艺术宝库,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这些文物古迹也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高超的科学技术、分析水平。学生应该重点掌握。

难点分析:

1、对纪传体这种史书体例的理解

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史书的接触较少,没有完整地读过几本史书,很难体会其中的差别;甚至连这些名称都没有听说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2、司马迁写成《史记》的主观客观因素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政治稳定,文化也有新发展,为司马迁编写《史记》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另外,司马迁出身于史官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对他后来成为一个伟大的史学家有一定的影响,加之他本人具有坚韧的意志品质。为了写成《史记》,司马迁忍辱负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史记》一书。通过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成才意识及顽强的意志品质。

教法建议

一、司马迁和《史记》

1.教师讲解纪传体体例和通史的含义,并注意其与编年体体例和断代史的区别。

2.学习运用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通过小组讨论“为什么司马迁能写出这样一部史学巨著”,说出从中受到的启示和感想。

3.《史记》的价值和影响,要从《史记》的写作特色入手,并引用鲁迅的话:《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秦兵马俑

1.建议运用一些图片或音像资料展示,使学生感受到地下军阵的壮观,并通过语言描述出来,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提问:“秦始皇为什么把如此规模巨大的军阵埋在地下、他的陵墓附近呢?”学生发挥想象,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设计示例

昌盛的秦汉文化(三)

--史学、文学和艺术的大发展

教学重点:司马迁和《史记》;秦兵马俑

教学难点:纪传体史书体例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1.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著作?2.佛教传入的时间?3.道教兴起的时间?总结引入史学、文学和艺术。

一、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西汉人,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著作《史记》。其体裁纪传体,纪指皇帝的传记,传指将相和名人的传记。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二三千年的历史。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这样一部史学巨著?(让学生阅读书上内容,然后进行总结。)司马迁编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巨著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要深人探究司马迁著《史记》成功的原因。①时代的呼唤。西汉从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经"文景之治",到汉武帝统治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进入极盛时期。这是汉朝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怎样才能长治久安,避免秦亡的悲剧重演,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时代呼唤一部能总结前人经验,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的历史巨著问世。②家庭的影响。司马迁的父亲是汉朝的太史令,即汉朝的史官,很想写一部历史著作,遗憾的是他的愿望还没有实现就病逝了。司马迁著《史记》,也是为了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③丰富的历史知识。司马迁20岁时,到全国各地游历,收集到大量流传在民间的珍贵史实,为他著书立说提供了丰富的资料。④发愤著书。司马迁因为得罪了汉武帝被处以重刑,面对严酷的现实,他不仅勇敢地活了下来,而且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著作。

在史书体例中,最常见的是纪传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它们的特点是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纪事本末体以记事为中心。注意区分通史和断代史。

二、乐府诗

"乐府"为汉武帝时期始设的音乐机构,搜集各地民歌,经加工配乐,称为"乐府?quot;,其特点是形式朴素,语言清新活泼,感情真挚。西汉时乐府搜集各地民歌共有138篇,流传至今的只有三四十篇。代表作有《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

三、秦兵马俑

秦汉时期艺术成就中的雕塑以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代表。

让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以下的内容:第一,秦陵兵马俑的发掘;第二,秦陵兵马俑的壮观和宏大;第三,秦陵兵马俑的价值和发现意义。秦始皇陵位置:陕西省临潼县;规模:大(骑、步兵俑7000多件,陶马600余匹,战车100多辆)

考古工作者先后在这里发掘了三个兵马俑从葬坑,其中都有真人真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绘兵马俑和当时实战用的多种兵器,出土文物达万件之多。陶俑平均身高1.78米,逐个捏制而成。其装饰、表情各具特色,无一雷同。秦陵兵马俑表现了极高的雕塑艺术水平,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板书设计:

昌盛的秦汉文化(三)

——史学、文学和艺术的大发展

一、司马迁与《史记》

1.司马迁写《史记》

2.《史记》的内容及对后世的影响

二、乐府诗

1.乐府

2.乐府诗及其名篇

三、秦后马俑

将相和教学设计范文第6篇

一、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之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中的情景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景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受单一的教学手段的限制,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不免表层化、抽象化。此时利用互动反馈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强烈的探究热情,逐渐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达到文章内容具体而深刻的理解。

如《将相和》一课的导入,笔者在课上提出:廉颇看到蔺相如职位比自己高,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非得给他难堪不可!”蔺相如被封为上卿凭的到底是不是一张嘴?1.是。2.不是。(正确答案是:2.不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做不仅检查了学生最为基本的预习情况,并且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些理解课文大意,喜爱历史,对蔺相如人品、功绩有所了解的学生,一定会对廉将军的出言不逊充满激愤。教师及时追问:蔺相如被封为上卿究竟凭的是什么?为了给蔺相如,请你默读课文,画出最能说明问题的句子,在书上做批注。从而激发了学生继续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在强化重点,化解难点之时——帮助学生把握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教学重点的突破、难点的解决一直以来都是教师花费心思最多的地方。通过互动反馈系统,在选择当中细化了难点,降解了难点,突出了难点,优化了课堂,以往几个环节能解决的问题,现在一个按点就迎刃而解了。

例如:《井》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3-7自然段在段式结构上的相同点,体会作者依据文章中心选择材料的写法。在分析完课文的第二部分后,想一想作者在写井水清、甜、凉的特点时,有什么相同之处。教师启发,学生总结:1.首先用一句话概括写出事物的特点。2.然后通过事例具体表现事物特点。3.最后写出了作者的想法或感受。学到这里学生对于井水的三个特点是通过具体事例写出来的这一难点,有了一定的感性体会,但是还没有形成理性的认识,这时教师设计按点:“水是那样清,那样深,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叶子。”(《珍珠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了很清的特点。2.直接写作者所看到的,通过写石头、沙粒、树叶这些事物写出了泉水很清。(正确答案:2)通过与《珍珠泉》作比较学生一目了然,把两种不同的写法区分清楚了,教师接着追问:为什么同样是写水清却采用了不同的写法?点拨:请你结合中心想一想。《珍珠泉》主要是介绍泉水的特点。《井》不仅介绍它的特点,更多的还要体现井水给我的童年带来的甜美和欢乐,这是课文的中心思想,所以选择了这种写法。由此可见:写作的方法依中心而定。

三、显示过程,启发思维之时——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发展能力,与媒体最大效益地结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过感知才能形成表象,然后才能获得知识。但是,在语文教科书中,即使文章再生动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也只是文字符号,有许多现象甚至是学生无法直接感知的。这就必须借助形象思维才能再现、重组形象,进而理解语言符号。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所以此时利用互动反馈系统,将学生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与现象,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在脑海中建立与课文中语言文字符号相对应的表象,更好地理解语言。

如《鲸》一文在讲到须鲸与齿鲸的区别时,教师让学生充分自学抓住这两种鲸的特点后通过按点选一选:出示两张图片——一张须鲸的,一张齿鲸的。让学生进行选择,选一选哪个是须鲸?为什么?至此,学生对于须鲸是有须无齿,齿鲸是有齿无须有了形象地了解。

这里之所以能实现教学的优化,是因为利用互动反馈系统与传统的多媒体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感性材料,在帮助学生形成了表象的同时又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可以看,还可以选,使学生在主动探究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能力得到了同步的提高。

四、在提供事实,建立经验之时——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实施知识“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往往上课一开始,学生状态平静,这就需要帮助学生在自身与教学内容之间,建立起能够互相沟通的渠道,使学生的学习心理活跃起来,而利用互动反馈系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如何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如何使知识不仅仅是单一的灌输,如何巧妙地启发学生自己探究、思考,互动反馈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如学习古诗《山行》一课时,在解释诗句的意思后,提出这样的问题,笔者设计了按点:全诗哪个字是文章的文眼,最能表达出作者的心情?1.愁,2.寒。(正确答案:1.愁,江枫渔火对愁眠。)在学生与教师一起分析答案时,教师追问:作者为什么会愁?学生一定在此时非常想知道写作的背景,这比起上课开始就告诉学生要好。当学生得知诗人落榜、远离亲人的遭遇后,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孤独、愁闷的心里。拉近了诗人与学生之间,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种选择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得每一名学生都不能做听客,“逼迫”他们去一探究竟,在教师的引导下挖掘文章的背景,从而拉近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五、在欣赏审美,陶冶情操之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利用互动反馈系统对朗读进行评价,体现了此系统“反馈”的最大优势。“美感仿佛可以摸得着”是艺术鉴赏的佳境,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和美的意境,使其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与美感体验,并通过朗读表现出内心的体验。每个学生朗读的水平不同,对文章的体会不同,全班学生对于其评价是最直接、最有价值的。让学生在朗读的氛围中相互评价、鉴赏,同时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

如《鼎湖山听泉》一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我从众多资料中剪辑了几句“那像小提琴……”指名朗读,按点打分,分值为:A、3分,B、4分,C、5分。并且配有各分数段朗读的打分标准,这一标准同时也是学生努力的方向。并配上抒情的背景音乐,帮助他们在感受、审美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总之,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确定互动反馈系统的最佳作用点,发挥其强大的评价、反馈、检测、练习功能,找到语文阅读教学与互动反馈技术的最佳作用点,让语文阅读教学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更高效进入佳境。

参考文献:

[1]张国良.课堂创新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龚春燕.创新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将相和教学设计范文第7篇

意外;欣赏包容;化解妙招;收获美丽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3-0093-03

《坐井观天》教学中,老师组织学生表演对话。看得出来,老师在教具上下了不少功夫――精心制作的小鸟和青蛙的头饰戴在表演的学生头上。表演完后,老师转头问:“同学们,这两位同学表演得好不好?”出乎意料的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答:“不好!”

《纪昌学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纪昌是如何练眼力的?”“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梭子练习不眨眼睛;用一根长头发,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练习把小东西看大。”答案是正确的,可是有个声音小小地响起来:“不可能啊,头发怎么能绑住虱子?那得怎么绑?”

一节外地优秀教师的口语交际观摩课――《小小推销员》中,老师让学生发挥各自的口语能力推销自己的货物。其中有一个学生拿了一个福娃进行推销,说的不错,在场的师生都给予了掌声。不料旁边的另一位“推销员”提出意见:“老师,她刚才说错了吧,那个福娃可能名叫迎迎。”老师被难住了,很快将“迎迎”还是“妮妮”的问题一带而过。

……

你看,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是“一切皆有可能”。即使教师事先备课再充分,也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意外”,令老师措手不及。我戏称这是:抛砖引来了“石头”。遇到这种比较棘手的情况时,教师的一念之间将决定事态发展的走向。或许被石头砸了头,也或许石头会变玉石。

一、欣赏包容待意外

听特级教师的课,我们常常会醉心于他们行云流水般的教学演绎,折服于他们润物无声的精妙的教学艺术,但我更佩服的是他们高超的教学机智。回想我们有些老师的做法,上课叫“讲课”。大多数老师事先已经设定好模式,担心被学生打乱教学步骤,(尤其是有人听课的情况下)学生稍有“出轨”,不是被“一棒子打死”,就是碰到老师“高挂免战牌”,置之不理。这样不但会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受到损害和影响,也使师生情感产生了隔阂,更给的课堂教学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其实,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需要的是欣赏包容的情怀。

新课程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个性化、多样性,并把学习方式的培养以及通过学习方式的革新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怀疑精神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种改变意味着教材是教学使用的材料,是引起某种关系理解、智慧活动的辅材料”。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表现和求异思维都是课堂教学中的常态,而非“意外”或“另类”,并且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因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在教学中,只有教师拥有欣赏和包容的情怀,才能直面课堂意外,寻找意外之处的惊喜。

二、修炼妙招化“意外”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在课堂上,如何运用妙招变“废”为宝呢?

1.胸有成竹精备课

老师是一堂课的导演,备课就相当于写剧本,可以说任何一堂优质课都是精心备课而来。课改后,教师的“教”已不再是单纯传授,讲析,而是引导、组织、参与、讨论等的综合,“书”也不再是单纯的教科书。新课程下的备课也必然发生巨变,备课除了从深度、广度上钻研教材外,还要备学生,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出事先的估计。比如对可能引发争执的内容设计好下台的台词,对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反应作出预测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

2.细致耐心待花开

曹敏华在《迟延评价惊喜无限》中说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一些“怪论”常引来教师迫不及待的否定。这种教学中的尴尬,常常会扑灭学生创造的火花,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恰当地采用迟延评价,就会避免尴尬。

在《将相和》课堂上,我和孩子们正在兴致勃勃品读睿智勇敢的蔺相如如何在“渑池相会”时威胁仗势欺人的秦王。刘祥举手要求说话,在我的示意下他涨红脸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认为秦王不可能受蔺相如威胁!资料上说秦王身高将近两米,身材应该很是高大魁梧,蔺相如从力气上就比不过他!”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议论纷纷之余,都把目光投向了我。看看刘祥既不安又坚持的神情,我不禁笑了:“刘祥,能告诉老师你从哪里知道秦王身高的?”他一脸的理直气壮:“我看我姐的历史书了!”“哦!好。老师在备课时没有留意到这一点,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但是我们也不能没有调查就定论。老师交给你个任务吧,请你课后把有关秦王身高的资料查到,拿到学校来,好吗?”他很兴奋地点点头。处理好后教学继续进行。回家后我就刘祥所说的问题在网上查了资料,并没有相关信息。第二天的语文课,我刚刚踏进教室,刘祥就站起来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是我记错了。”我把赞许的目光投向了他,并在班里肯定了刘祥勇于质疑的的精神。

教育是一种等待,花开是需要时间的。给孩子机会,不随便打断孩子,也不轻易作出评价,让他们把话说完,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华明《锁定”错误”放大生成》中提到:在”非预设生成”中,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只要对教学有意义,哪怕是错误的生成也是有价值的,也是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

3.将计就计化窘境

有时,课堂上学生的反应,会给教师带来一些窘境,教师要以爱心和善意去理解他们的行为,要尊重学生的生活感受,并以妙语相应。

领导听课,我所讲授的课文《唯一的听众》效果还不错。同学们明显对“我”因为“唯一的听众”而发生的变化惊叹、感慨。意外发生在我打算布置的作业上:“同学们,在你们的人生当中,一定也有人曾经鼓励过你、肯定过你、帮助过你、表扬过你,对吗?”“对……”有气无力地回答。咦?这是什么状况?“难道没有人表扬过你们?”短暂的沉默后,有人小小声说:“没有。”难道是故意捣乱吗?短暂的思索后,我接着引导说:“我觉得不可能!再仔细想想!”“就是没有!”语气似乎反而坚定了些。“不是啊!这节课上老师就表扬、鼓励了许多人!”话音落后有人做恍然大悟状,有人直接说:“嗯,就是啊!”本打算继续引导孩子们回想时,刘晨诺却小声说:“你没有表扬我!”我听到了,犹豫了一下,还是在课堂直面了他的问题:“晨诺,其实老师一直在关注你,但是你一直不给老师表扬你的机会啊!”本来低着头的他一下子坐直了,直视我的眼睛。我笑了:“仔细想想,你一节课举过一次手吗?”他脸红了,迅速将头又低下去了。这个孩子的情况我有所了解,父母离异导致性格孤僻、自卑敏感。兼任班主任的我早就发现他不愿别人关注自己,想打破这种僵局却不得其门而入。我感觉这次就是一个机会,于是拍拍他的肩膀:“老师特别想听到你发言,给我个机会,做你的听众,给我个机会,表扬你,可以吗?”他点点头。这是个说话挺讲信用的孩子,以后的语文课堂,我常常见到他静静举起的右手,很是高兴。

一节公开课算什么?有什么比走进孩子的心灵更有成就感的呢?

4.顺水推舟启思维

在学生出现思维障碍的时候,教师若能不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顺着学生的思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则有可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讲授五年级语文《梅花魂》中“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一段文字时,我班郑阳博举起了质疑的手:“老师,是不是作者写错了?梅花应该用动植物的‘它’,而不是‘她’吧?”我很高兴地表扬了他:“这个问题提得特别好!”又看了看班里其他的孩子,问:“写错了吗?”班里的意见立刻分成了两派,争执不下。我轻轻引导:“梅花在课文中象征了什么?”这下倒是异口同声地回答:“祖国!”我又接着问:“我们一般把祖国称为什么?”“母亲!”“是啊!男同学呀别有意见,因为祖国和母亲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谁来说说看?”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发言。最后我又笑着说:“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写花儿很漂亮,就说花儿美得像――”“漂亮的少女!小姑娘!”“同样的,我们说姑娘美得像――”“花儿一样!”“是啊!我可不可以说咱们的小伙子郑阳博像花儿一样?”教室里顿时一片笑声。笑声中学生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和写作手法的理解。

这样将问题留给全体学生讨论,既能让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情感沟通,又能使学生们的思维得到激发和碰撞。如果问题仍然解决不了,则可留在课后解决,从而保证正常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

5.知错改错巧导学

人孰能无错,如果课堂上一旦出现失误,教师必须保持沉着冷静,千万不能手忙脚乱。对于个别失误,教师可以不急于改错,而是恰当地利用自己的错误,引出一点教训,从而强化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更深刻的记忆。

生字教学中,我在黑板上书写了“濒”字,强调发音“pn”。学生们一愣,随即有人叫道:“老师,那个字读‘bn’!”因为“濒临”这个词语是考试的“宠儿”,我记得自己还特意留心了一下。真的错了吗?已经有反应快的孩子将字典、语文书送到我的眼前。真是羞愧啊!但我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情绪,认真“考证”了之后,微笑致歉:“真是不好意思,偏偏记住了错的!多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啊!请大家帮老师再加深一下印象,我们一起来齐读三遍,好吗?”事后,我将“濒临”一词与注音工整地书写了20遍,交给班长阅。看到班长认真打上的对勾,我满心都是高兴,因为我的大多数孩子们从那次起也养成了自觉改错的习惯――数目20遍。

身正为范,知错、认错、改错,才是好老师。

6.风趣幽默调氛围

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调节情绪,而且可以作为教育的武器,于“谈笑间”使“樯橹灰飞烟灭”。

记得听《坐井观天》一课时,年轻的男老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孩子们似乎完全忘记了教室后面一大群听课的老师。时不时便捧腹大笑。以至于老师组织读课文时课堂秩序稍稍失控,好几个学生粗声粗气的吼道:“……小鸟说‘我从天上来。’……”这时,老师幽默说道:“嗯!我看不光有可爱的小鸟,森林里老虎、狮子也跑来了。”教室里顿时响起了轻松愉悦的笑声,孩子们也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运用了教学机智,以轻松幽默的语言化解,整堂课充满了精彩和生气,还让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

7.承认不足诚感人

不可否认的是,在新的学习方式的背景下,随着社会发展、资讯便捷,我们的学生视野宽广、知识丰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将会面临更多难以直接回答的问题。对于来自学生的诸多问题,教师不懂装懂、胡编滥造、白眼对待都不如实事求是;搪塞躲闪,廉价表扬远不及以诚感人。

记得在《游园不值》古诗教学感悟诗意时,我引导学生理解“应怜屐齿印苍苔”中“苍苔”一词,我是这样说的:“‘苍苔’就是青苔。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苔藓。”我们班上一个名叫王辉的学生却马上大声质疑:“老师,你说的不对!苍苔不是青苔,苍苔颜色发黄,而青苔应该是绿色的。”我愣了一下,说实话,在备课时我并没有注意这个小小的细节。面对突况,班上的学生都轻轻地笑了。我知道他们想看老师怎么处理这个平时调皮捣蛋、现在又给老师难堪的家伙。我迅速思考了一下,表扬了王辉:“真好!王辉学习不光带了耳朵,而且带了思考的心。希望大家学习他!这个问题把老师难住了。允许我查查资料再回答,好吗?”后来经查证,知道了苍苔是指一种绿色苔藓植物,也叫青苔。“苍,草色也。《说文》”“苍,青也。《广雅》。”

诚恳真实的回答以及积极行动的补救工作照样使我在学生中树立了威信。

三、旁逸斜出生美丽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我们要勇敢直面教学中的意外,不拘泥于原来的教学设计,作出临时的修正和调整,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富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可以意识到教学中意外出现的“石头”,不是坏事,而是十分难得的课程资源,只要处理得当,就很有可能转化成为本节课最宝贵的“玉石”,从而收获课堂旁逸斜出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