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范文第1篇

He Cailing; Wang Hongyan

(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Xianyang 712000,China)

摘要: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相当于物流企业的指挥系统和神经中枢,它在物流企业的运营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当前我国企业开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热情很高,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结构、开发程序、开发策略、升级方向等问题认识不足,本文将就这些方面展开分析,澄清认识,以促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

Abstract: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s equivalent to the chain of command and nerve center of logistics enterprise; it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logistics operations. At present, China's enterprise develops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very positively, but a considerable part of enterprises have not understand the role, structure, developing procedure, developing strategies and upgrading direc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se areas, clarifies the understand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 enterprises.

关键词: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结构 开发 设计

Key words: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structure;development;design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1-0152-02

1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人员、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及其它办公设备组成的人机交互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加工整理、维护和输出,为物流管理者及其它组织管理人员提供战略、战术及运作决策的支持,以达到组织的战略竞争优势,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与效益,它实际上是物流管理软件和信息网络结合的产物。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如下:

1.1改善物流企业内部与企业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满足业务部门对信息处理和共享的需求,在物流企业管理和业务过程中,使信息资源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1.2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物流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1.3通过对每项业务的跟踪监控,物流企业的各层管理者可以了解业务进展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信息交流,及时掌握经营管理数据,增强对业务的控制,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1.4加强物流企业对员工的管理,随时了解所属人员的背景资料和业务分工,合理调度资源,加强管理能力。

1.5由于物流信息系统的采用,使得企业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可以将企业物流的各个环节综合考虑,采用最优化的理论,制定全局优化的物流策略。

2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以及功能目前,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仓储管理以及仓储作业管理、运输及配载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几个部分构成。

2.1仓储管理以及仓储作业管理仓储管理以及仓储作业管理系统一般统称为仓储管理系统(简称WMS)。随着社会产品品种和数量的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存储这些产品,如何在需要这些产品的时候迅速地找到他们,如何利用有限的仓储面积存储更多的物品,如何合理配置产品品项以最低的品项数和库存数满足市场的需要以及如何安排仓库门口的装卸作业,使该作业能够迅速准确地被完成。完善的仓储管理系统就是要满足上述需要,实现仓储管理及仓储作业管理功能。另外仓储作业管理系统还要支持仓库内所有自动化设备。仓储管理以及仓储作业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物料管理、仓储配置管理、仓储作业计划、仓储作业执行控制、仓储资源管理、异常处理、作业成本管理等。

2.2运输及配载管理运输管理是物流中另一个主要子系统,运输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运输工具管理(车、船、飞机等)、运输环境管理(运输线路、站点和地图)、人员管理(驾驶员、装载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等)、运单管理(运单、运输计划排程等)、运输成本核算(人员成本、运输资源成本、能源消耗核算控制等)、优化管理(路径优化、运输能力优化、以及服务优化等)、客户管理(客户订单服务、查询等)、跟踪管理(包括采用GPS和SMS等系统实现的运输跟踪管理)。

2.3财务管理财务电算化已经在我国发展了十多年,但大多数财务软件只是手工作业的模拟,并没有在企业管理上加强控制,而物流系统的财务管理,恰恰突出了财务的管理功能,该系统主要包括资料管理、帐簿管理、物流成本、财务分析等模块。

2.4人力资源管理和ERP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同,物流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针对作业人员的管理。它包括了人员属性记录,工作经验记录以及岗位经验记录和奖惩记录。另外,还需要设计人员的关键绩效考核表和业绩评估表,从而能够全面地评价作业人员的状况。

3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程序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周密设计,逐步推进。企业一般可遵循以下程序进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3.1系统分析与规划主要对现行系统和管理方法以及信息流程等有关情况进行现场调查,给出有关的调研图表,提出信息系统设计的目标以及达到此目标的可能性。

3.2系统逻辑设计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构造出物流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对各种模型进行选优,确定出最终的方案。

3.3系统的物理设计以逻辑模型为框架,利用各种编程方法,实现逻辑模型中的各个功能模块。

3.4系统实施将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单独调试和联合调试,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得到符合要求的物流信息系统软件。

3.5系统维护与评价在信息系统试运行一段时间以后,根据现场要求与变化,对系统做一些必要的修改,进一步完善系统,最后和用户一起对系统的功能、效益做出评价。

4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应该是将系统论、管理思想、信息技术结合应用,实现企业业务流程及管理模式的变革,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4.1采用面向流程的业务管理方式按照事件流机制,以企业供应链为骨架,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形成业务流程,并对所有业务的工作内容、承担者、业务手段、输入、输出进行管理。

4.2应用统一的资源管理模式所有的业务建立在逻辑统一的资源(人、财、物、知识)管理模式之上,保证资源信息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的共享与一致。对面向客户的各项信息和活动进行集成,建立完整的数据库信息系统,组建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实现对面向客户的活动的全面管理。

4.3建立全程化的管理控制体系事前计划控制:通过完整的计划体系实现需求(和要求)信息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中的传递,保证所有的业务事前有计划(内容、进度、质量、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绩效目标体系。事中规则控制:以业务规则控制机制作为业务执行时的调控手段,保证所有的业务事中有规则。事后核算控制:采用面向业务流程的核算方式对业务结果进行核算(内容、进度、质量、成本),做到核算伴随着业务流程走,保证所有业务事后有核算,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

4.4推行全面的绩效考核手段在实现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取财务、成本、行为一类的传统绩效测评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信息联系,摆脱传统绩效测评的约束,更加全面地获取内部流程执行时间、流程效率、员工业务水平、客户满意度等其它更加抽象的数据,从而可以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新观念,建立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新的绩效管理系统。

4.5实现有效的决策支持自下向上的统计分析保证了决策层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经营状况;自上向下的目标分解和资源配置为决策层快速合理地分解落实整体指标、形成措施方案提供了手段。

5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实施策略

物流企业应怎样开发与实施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建议如下:

5.1 与软件公司共同制定出企业的主营业务管理流程方案和统计报表方案,特别是 “特色”环节绝对不能丢掉。通过梳理本单位业务管理需求,参考同行管理经验和自身管理 “特色”,制定出 “量身定制”的管理信息系统方案。

5.2 制定由浅入深的实施方案。物流企业一般具有网点分布地域广、人员难以集中、管理流程多的特点,没有一套简易可行的实施方案是难以推广应用管理系统的。特别在要害部门和重要环节,没有一套完善的培训和实施方案,是难以正确推广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

5.3 认真调查软件开发商的技术实力和开发手段。以一般编写代码方式开发的信息系统难以满足随企业业务不断调整变化产生的系统自主更新的需求。因此,一定要选择具有用户自主更新、调整管理功能的管理系统。

5.4 要求软件供应商提供系统维护技术培训,将系统更新、维护、数据安全、数据备份等技术移植到用户手里,否则难以保障系统能够长期、正常、安全地运行。

5.5 根据企业自身经济基础和管理方式选择低成本的硬件添置方案,不要盲目地追求高档硬件,除服务器外,基层的电脑硬件不必添置高档配置的设备,只要够用就行。

5.6 必须重视系统是否具有良好的客户服务功能。这些功能直接体现了企业对外服务能力和形象,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要求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具有一套完善的客服管理体系。

6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提升方向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永无止境的,已建好基础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可以考虑对系统进行升级。根据国内外物流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趋势,企业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提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

6.1 建立实时信息采集系统物流企业应遵循用一体化的思路,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的集中式信息平台,通过实时采集业务和财务数据,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力度,实现透明化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实时信息采集系统功能需涵盖物流企业的核心业务。

6.2 建立面向上下游客户的服务平台在企业已经建立了统一的信息平台后,就需要考虑如何降低客户服务成本,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所以此时需要建立一个面向上下游客户的服务平台。协同工作带来的最直接利益是效率的提高和质量的保证。

6.3 建立数据仓库系统 物流企业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核心客户。在系统稳定运行一定时间后,如何利用现有数据,挖掘出企业20%的核心客户和核心客户的业务情况,如何利用现有的业务和财务数据分析出企业的管理能力、经营状况、资金状况等情况,成为企业突破自身瓶颈的关键。所以这个阶段企业需要建立自己的数据仓库系统,分析企业运行数据,从而为管理层提供各种决策支持,使管理具有更强的预见性。

6.4 建立深层次的效益分析系统物流企业向客户提供服务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利润。为此,有必要利用系统中的历史数据、正在发生的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收益分析,以便找到真正的利润来源,提供有针对性的、更有价值的服务,发现可能的利润增长点。

参考文献: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范文第2篇

物联网,指的就是在互联网基础上,通过感知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智能运算技术等技术融合,综合实现的物、物相联网络。物联网由三大部分组成,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每一层都包含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应用层包括应用实施和应用控制两大模块,主要负责整个物联网的技术应用环节;网络层主要负责整个物联网的云计算平台;感知层位主要负责所有物品的信息属性的采集、整理、归类等。

2我国物流管理系统的现状及问题

(1)物流系统管理功能有待提高。一个全面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多个部分,主要环节有仓储管理、企业资源管理、运输管理、货物配送、分销需求管理等模块。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大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集中在了仓储和企业资源管理两大部分,而对其他环节的改善提高并不重视,这就影响到了整个物流的速度和效率。原因在于物流公司的整体资本有所欠缺,另外也与管理者的管理观念有关,导致企业的硬件设施无法跟随企业规模升级。

(2)数据采集效率低下,准确率不高。在数物流企业中,物流信息统计大多是由人工完成的,通过人工扫码或输入快递单号实现物流信息更新,人工操作耗时长,还会产生失误,降低了整个物流信息的准确率,数据可靠性难以保障,造成物品丢失、破损等现象出现,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还对企业的公司形象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3)物流实时信息难掌控,监管存在困难。目前大多数物流系统都未设置物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实时监控功能,物品的运输情况、运输环境、运输位置都无法得到监管。对于普通顾客而言,无法实时查询物品流动信息会带来诸多不便,对于某些特殊物品如化学物品、危险物品而言,如果物流企业不能实时监控其在运输过程中的相关情况,将加大社会的不安全性,物流物品服务范围也将因此受到限制。

(4)物流环节信息共享有待加强。要想建设高效便捷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最关键的就是拥有全面详实的信息,实现信息共享。而我国物流业的中间环节较多,供应链较长,且各环节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满足供应商、企业、顾客各方的信息资源共享需求,降低了物流信息系统化的整体运作水平,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

3物联网对物流信息系统的影响

(1)可使物流信息具有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中,采用电子标签的形式对商品属性、快递编号、物流信息等进行监控,在互联网终端实现资源实时更新和共享,实现物流情况的实时跟踪查看,为客户和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2)可使物流信息具有全面获取信息的能力。物联网具有资源共享的特点,在物流运输中通过数据上传到网络终端使物品可以随时被追踪,实现信息实施更新查看,顾客以及工作人员可随时掌握全面准确的物品信息。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中参与了所有的仓储配送、加工包装等环节,物流信息系统可实现对每一件物品的监测记录,保证了整个物流信息的实时更新,因此可以快速全面的掌握所有物品的具体信息。

(3)可使物流信息具有及时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物品流通中,所有的物流企业竞争的最根本条件就在于速度,速度的快慢直接决定了物流企业的实施市场地位,因此通过物联网下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以高效的物流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基础。

(4)为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提供条件。物流企业要想在客户群体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需要根据客户的特殊化要求进一步提供企业的增值服务,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互联网等技术在物流企业的应用,为企业提高自身的信息服务水平提供了基础。

4基于物联网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再造策略

(1)加大物流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力度。物联网技术是一项集合众多跨行业学科的综合技术,各物流企业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基于物联网物流管理的信息系统投入能够在物流管理工作效能提高,人力成本节约上获得长期回报,从而根据自身经济实力,不断加大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力度。

(2)加快物流业务流程改革。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信息化系统中的深入应用,必然会导致物流业务流程的改革。各物流企业应尽量减少物流中间环节,针对不同类型物品采取不同的运输方式,为普通客户提供人性化物流服务,为特殊客户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范文第3篇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规划

一、引言

第三方物流(TPL)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种崭新形态,日渐成为物流理论和实践关注的重点。经历了短短十余年的发展,全世界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已经明显表现出潜力大、渐进性和高增长率的特征。第三方物流企业引进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不仅会提高物流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共享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变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有效地促进物流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改进物流企业与客户的信息交流方式。

从对我国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调研的结果来看,有53%的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觉得满意,有47%不满意,而不满意的最主要原因是作业速度慢和物流信息不及时、不准确,其次是作业差错率高、运作成本高。由此可见,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运作方式急需改进,尤其是其物流信息能力。中国仓储协会对全国物流供求状况多次调查的结果也表明,物流信息成为运作质量之后企业对现行第三方物流运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其第三次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采用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企业中,有67%的生产企业和54%的商业企业对第三方的物流服务感到满意,有23%的生产企业和7%的商业企业对第三方的物流服务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中,首先是因为作业速度慢和物流信息不及时、不准确,其次是作业差错率高、运作成本高。到第五次调查时,仍然是运作成本高和物流信息不准确排在前两位,如表1所示。

从中可看出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关心的首先是成本与运作质量及包含物流信息在内的运作能力等。

当前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是围绕着对信息资源的占有而展开的,因此建立高效、适用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应对挑战、壮大自身的有效手段。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常迫切的任务。

二、从供应链角度对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再造分析

供应链管理主要是通过供应链中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流、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等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体,对包括订货、销售、库存管理、运输、仓储、客户服务各方面进行综合一体化的管理,从而使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分担的职能集成而形成一个整体性的管理模式。它要求对企业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增值流、业务流以及协作伙伴关系等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接成一个整体,达到对彼此间物流业务流程的无缝连接,从系统优化角度来达到一种集成性的供应链管理控制,并据之来实现价值增值。

处于供应链中游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当发挥其物流衔接的功能,在对其物流运作实现信息化操作的基础上,应建立可与供应链上下游各节点进行数据交互与传递的数据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支持,与供应链上的业务伙伴和下游顾客及时地共享物流供需信息,从而整合其供应链上的各方物流资源。

从实现供应链管理的角度考虑,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形成网络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整个供应链物流环节的信息交流,达到与供应商或厂商及外协物流伙伴、下游顾客之间的供应链信息的处理与共享,同时通过建立基于Web的物流交易系统,以物流订单为驱动简化物流交易流程,从而有效地实现对其物流业务的一体化协作。

三、供应链角度下第三方物流业务运作模式分析

在对信息系统分析和规划之前,我们必须详细地了解第三方物流的实际作业流程,并对每个相关的环节进行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开发出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供应链中第三方物流基本作业流程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接受客户的配送请求后,进行有关的订单审核、分类等处理,并根据订单安排货物进出库,拟定配送计划,力求按照客户需求将货物准确、及时地从市场供应方送达市场需求方(如图1所示)。

第三方物流的具体作业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订单处理

订单处理是整个配送中心业务的开始,也是信息系统中数据的起点。高效的订单处理是整个信息系统成功的关键,订单业务贯穿于整个物流供应链的每个环节。物流中心只有在接收到客户的有效服务请求后,才能继续开展配送、运输工作。订单的接收主要应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等其他手段,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人工录入订单信息。

2.身份验证

一个可靠的系统应在接收订单时对客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只有身份验证通过后才能为之提供服务,否则需要与客户进行进一步的联系,让客户修正或注册。客户在通过配送中心的服务器注册登记时,必须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如公司联系电话、公司所在地点等。

3.信息分类管理

由于客户的来源不同,所以应对不同服务类型加以区分,同时客户请求需及时响应,还要对配送的货物数量、类型、运输方式等进行分类整理。

4.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主要是对整个库存商品的现状进行跟踪调查和全面管理,包括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库存盘点。第一,入库管理是对进入仓库的货物信息进行收集(如登记、分类),为今后的配送做准备;第二,出库管理是结合配货处理来协同实现的,在接受订单和配送请求后,根据订单上的要求发放货物,并记录配送的相关信息;第三,库存盘点是对仓库中现有商品的现状进行管理。以便随时了解能否满足配送的需求。

5.配送、运输处理

配送系统是对具体客户的订单进行系统处理后界于订单处理和库存处理、运输处理之间的一个处理系统。系统根据订单要求,再结合库存状况进行配货处理或者联系供应商采购,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相应的分类,或者向需求方发货。配送、运输处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处理,因为第三方物流公司所面对的客户分布在不同的区域,物流中心必须掌握每个配送点的实时状况,然后通过决策系统的分析判断后,制订一个可靠、经济的配送计划,由相应的配送点或者整合其他供应链中企业的资源来完成。

6.财务结算

第三方物流的财务结算与其他交易的计算方式一样,一般都是通过在银行设立专门账户,凭借配送单据,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将款项划至中心账户。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结算方式是建立在双方诚信的基础之上的。

7.决策分析

决策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让企业以较小的成本完成更优质的配送任务。决策分析内容一般包括配送站点的决策、库存量的决策、车辆调度、外协合作商选择、客户管理等。

8.经营管理

经营管理是指管理人员通过各种方法来实现配送中心效率的管理,并制订恰当的经营决策方案。根据各种信息与报表,包括配送统计数据、客户对配送服务的反应报告、配送商品次数及所需时间报告、配送商品的失误率、仓库库存情况、设备损坏及维修报告、设备成本分析、人力资源分析等作出决策。

四、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设计

1.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目标

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MIS)的系统设计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持,通过对物流配送的各环节进行有限的资源最优配置。一般说来,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心,另一方面也是物流企业对外的Web站点。客户通过浏览器能与服务器进行通信,提供动态信息交互和信息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订单下达、实时查询等业务的支持。因此,系统应把开放性、协调性、有效性作为系统开发的总体目标。

(1)系统开放性。由于供应链管理模式很强调整个供应链上物流提供和需求的有机统一,因此为满足第三方物流各部门及其外协物流伙伴的共同物流协作计划需要,系统必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也就是说,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不应再是一个封闭式的孤岛系统,而必须是建立在互联网之上的开放式和集成化的供应链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的高度共享和交互与供应商、外协物流合作伙伴、顾客保持较好的沟通和联系。

(2)系统各节点的适用性。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当适应企业单个业务分布和整体物流运作的要求。从企业运作角度来看,应当提供整体物流决策所需要的业务信息管理与分析以及物流决策的支持界面和全程反馈的管理界面;而对其外协物流合作伙伴则主要提供制订分配物流计划信息与作业进度信息反馈操作界面;对企业客户则提供具体的订单接收、运作安排计划信息和查询接口界面。

(3)平台的可扩充性。平台的可扩充性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空间上的可扩充性;二是时间上的可扩充性。空间上的可扩充性是指平台能够实现不同地理位置上的规模拓展,因为物流系统设施(如仓库)在空间上的变动很大,因此,物流信息平台必须适应物流设施的地域变化。时间上的可扩充性是指当用户需求、技术进步、企业组织结构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系统能够对现有的某些功能模块进行改造或增加某些功能模块,以适应新的变化。

2.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流程分析

一般来说,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订单管理:使用通讯技术如邮件、传真和EDI或EOS登录和维护订单信息。(2)仓储管理:包括物品入库、物料在库移动、签收等环节。(3)运输管理:包括运输单证的形成、装车计划、制定路线等。(4)包装管理:包括换装、分装、再包装等活动。(5)情报功能:包括与上述各项活动有关的计划、预测及有关费用情况。(6)财务管理:设计成本核算、运费计算等。

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除了传统的储存、运输、配送服务具有相应的功能外,应当还提供集成化的网络服务,如通过Internet与供应链上的客户进行数据交换,及时了解不同配送站点的库存数量、所有设备和人员的使用状况、供应链中供应商和协作商的信息,并能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市场预测和决策等,这些功能都是现代化的物流配送系统的核心和出发点。

在系统地分析了供应链环境中第三方物流的实际作业流程后,我们可以得到第三方物流的管理信息流程,该流程是建立在全面了解、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实际作业流程基础之上的。现在我们分析一下管理信息系统的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

(1)客户提送订单:(2)客户中心对客户进行身份认证,验证通过后进入下一步,客户中心也可及时反馈物流信息给客户,以方便客户查询:(3)订单模块存储订单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4)根据订单要求向决策中心发送相关信息;(5)决策模块查阅库存信息、人员设备信息及其他运输、仓储外协合作商和供应商数据,并分析经营管理的历史数据,然后作出决策反应,并提交到配送中心;(6)配送中心向相应的配送站或者外协商和供应商进行配货、送货、退货返回等:(7)运输点执行配送任务;(8)财务管理模块通过网上或其他方式进行财务结算。

当然,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还涉及到其他的作业管理,如库存盘点、入库管理、人事管理、设备管理、客户管理、系统维护等等。

3.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结构

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数据管理层、业务处理层、决策管理层及战略管理层。

我们可以归纳出系统的总体功能模块。功能主要包括:

(1)客户管理子系统:客户登陆管理、客户资料管理、客户身份验证、客户查询、客户关系管理;(2)订单管理子系统:订单的接收、分类整理、查询;(3)仓库管理子系统: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库存盘点、仓库优化管理、货物查询管理:(4)配送管理子系统:配货管理、送货管理、运输跟踪管理、运输调度管理、运输线路决策、配送站点决策;(5)经营决策子系统:反馈信息管理、合作商管理、供应商管理、市场预测管理、市场信息管理、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包括企业介绍、经营理念、法律法规、市场报价等);(6)账务管理子系统:成本预算管理、客户财务结算、供应商财务结算、合作商财务结算、财务统计管理、各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人事考勤管理、设备维护维修管理;(7)系统管理子系统:用户管理、数据备份、系统设置、文档管理、查询打印服务等。

根据以上功能分析,可以将第三方物流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描述如图3所示。

五、结论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范文第4篇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湖北 武汉 430071)

摘 要:面向机电装备及产业集群,开展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研究。以RFID应用为突破口,开展车间物流、质量追踪、产品回溯等制造物联应用研究,促进新兴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促进机电装备及产业集群信息化水平提升。

关键词 :RFID;物流管理;系统开发;

中图分类号:E2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1.025

收稿日期:2015-04-16

0 引言

在产品生产建造平台总体架构基础上,针对制造物流集配流程,进行GPS和RFID技术结合的定位识别方法研究;制造环境下的RFID应用方法研究;手持式定位仪的原型系统开发;制造过程的中间产品快速定位系统开发;生产管理系统的集成方法研究;进行基于RFID智能识别以及GSP快速定位的制造物流集中配送过程的综合应用。

通过整合RFID技术、条码技术、GPS/GTS技术、互联网技术,开展建立第三方供应链管理平台的研究,实现对产品的采购、仓储、销售、配送的全程管理。

在车间物流中采用RFID技术,实现产品物流跟踪;在成品端植入RFID技术,以及时、方便了解物品在物流端的实时状况,追逐产品在市场端的品质状况;实现成品端的RFID信息与PLM及MES的集成,从而实现制造单位、品保单位、产品研发单位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智能测控。实现企业设计、制造、生产管理的实时高效管控。

1 RFID技术介绍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内都可以识别。

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许多行业都运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将标签附着在一辆正在生产中的汽车,厂方可以追踪此车在生产线上的进度。仓库可以追踪药品的所在。射频标签也可以附于牲畜与宠物上,方便对牲畜与宠物的积极识别(积极识别意思是防止数只牲畜使用同一个身份)。射频识别的身份识别卡可以使员工得以进入锁住的建筑部分,汽车上的射频应答器也可以用来征收收费路段与停车场的费用。

2 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需适应制造业产品供应、质量追溯、物流配送等过程的RFID应用方法与相关技术,满足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生产制造和售后服务过程智能化、精益化以及产品质量监管、产品全生命周期跟踪的需求。RFID技术与制造业生产加工流程的适应性有效结合,实现面向制造业环节和相关行业的RFID集成应用,为制造物联提供技术支撑。RFID技术提高机电装备及产业集群的信息化水平的切入点与结合点,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在车间物流中采用RFID技术,开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产品物流跟踪。成品端植入RFID技术,开发产品跟踪与监控信息系统,以及时、方便了解物品在物流端的实时状况,追逐产品在市场端的品质状况。成品端的RFID信息与PLM及MES的集成,实现制造单位、品管单位、产品研发单位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智能测控。面向制造业环节和相关行业的RFID技术集成应用解决方案,涉及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产品库存管理与自动补货系统、电子标签管理系统、立体仓库管理系统、产品监管支持系统、GPS管理系统、GPS车辆定位系统、车辆运输管理系统以及综合查询系统的研发与有效整合。实现企业设计、制造、生产管理的实时、高效管控。具体技术路线(见图1)。

3 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具体实施

通过集成创新、整合新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现有技术成果的集成和组装,通过企业设计、制造、生产管理、高效管控几方面的结合,完善和提升信息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从根本上满足企业对制造业过程的实时跟踪,精准管理的需求。①采用基于RFID技术的车间物流管理创新,实现对产品物流的精准跟踪;②采用在成品端植入RFID技术,及时、方便了解物品在物流端的实时状况,追逐产品在市场端的品质状况;③采用在成品端RFID信息与PLM及MES的集成,实现制造单位、品管单位、产品研发单位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智能测控;④开发和建立面向制造业环节和相关行业的RFID集成应用解决方案,为制造物联提供了技术支撑;⑤开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在车间物流中采用RFID技术,实现产品物流跟踪;⑥开发产品跟踪与监控信息系统,在成品端植入RFID技术,以及时、方便了解物品在物流端的实时状况,追逐产品在市场端的品质状况;⑦开发RFID物流作业跟踪系统,实现成品端的RFID信息与PLM及MES的集成,从而实现制造单位、品管单位、产品研发单位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智能测控;⑧开发和建立面向制造业环节和相关行业的RFID技术集成应用解决方案,涉及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产品库存管理与自动补货系统、电子标签管理系统、立体仓库管理系统、产品监管支持系统、GPS管理系统、GPS车辆定位系统、车辆运输管理系统以及综合查询系统的研发与有效整合。实现企业设计、制造、生产管理的实时、高效管控;⑨将基于RFID技术所形成的软硬件产品及集成应用解决方案推广应用,为制造物联企业应用示范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⑩完成各系统的开发与完善,进行系统适应性、效率及可靠性试试验,针对试运行中所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再行试运行,完善系统设计。

4 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满足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生产制造和售后服务过程智能化、精益化以及产品质量监管、产品全生命周期追踪的需求。面向机电装备及产业集群,可以开展车间物流、质量追踪、产品回溯等制造物联应用,促进装备及产业集群信息化水平提升。

(1)采用RFID技术。使企业原有各业务系统数据之间实现共享,建立并完善信息资源的管理和信息服务机制,从而更好地面向企业不同需求提供更加精细、全面、准确的信息。

(2)采用RFID技术。基于企业中每个部门甚至员工相应的工作分工,根据工作角色,个性化地定制“需要的信息服务”。

(3)采用RFID技术。使企业移动互联应用精细化、高端优质化。针对多产品的生产加工模式,基于RFID技术,运用跟单软件,将部门、设备、零部件、产品及设计人员等信息有效统一整合,实现共享,满足对多产品的生产加工模式高效管控。

(4)采用RFID技术。在移动终端设备上开发面向企业生产实际的应用,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移动、便捷地处理设备管理、生产计划调度扁平化、规范化和精准化,高效处理企业内部的日常工作。

5 结语

针对产品供应、质量追溯、物流配送等过程,开展RFID技术攻关,形成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实用化、专业化、系列化的产品。形成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为制造物联提供技术支撑。满足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生产制造和售后服务过程智能化、精益化以及产品质量监管、产品全生命周期追踪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黎晓东.制造产业集群信息化协同服务平台设计思想及运行模式分析[J].制造业自动化,2012(11)

2 唐自力.二维码与移动互联技术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4)

3 王国乾.面向福建制造业产业集群构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J].海峡科学,2010(7)

4 朱记伟,解建仓.面向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创新服务支撑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11(12)

5 黄燕芬,陈雪娟.基于二维条码技术的高校电教设备管理系统[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范文第5篇

[关键词]UML 面向对象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涉及多种类型的要素及管理功能,传统的系统开发方法很难适应这样大型应用系统的开发。当前面向对象方法已成为大型应用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的首选方法,完全满足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现的需要。面向对象方法使用真实世界的概念模型来思考问题,运用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这一标准面向对象的系统建模工具对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建模,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和开发效率。

一、 统一建模语言UML

UML是一个用于对软件进行描述、可视化处理、构造和建立软件系统文档的通用的可视化建模语言。UML不但适用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分析与设计,还支持从需求分析开始的软件开发的全过程。

UML建模按以下六个核心过程工作流进行:商业建模工作流:描述新的目标组织的构想,并定义组织的过程、角色和责任。需求工作流:描述系统应该做什么,捕捉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和设计工作流:将需求转化成未来系统的设计,为系统开发一个健壮的结构实现工作流:进行编码,以组件的形式实现类和对象,使其成为可执行的系统。测试工作流:验证对象间的交互作用,验证软件中所有组件的正确集成,检验所有的需求已被正确的实现。部署工作流:成功的生成版本并将软件分发给最终用户。

二、UML在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服务的立足点是不同的,因此针对不同的物流企业所建立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也存在着差异。本文以运输业务为主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例,建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1.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商业建模。系统要求充分体现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业务的特色,以公司内部管理为主;采取B/S操作模式,体现以订单、车辆、仓库为核心资源的业务流程的系统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2.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目标是通过用户提供的资料和查阅各种业务数据来捕获系统的功能需求。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包括:对客户的订单做出快速反应,完成运输任务,实现公司内部的仓储管理和财务管理。通过分析,确定系统的参与者:订单管理员、财务员、调度员、仓管员、系统管理员。在此基础上确认用例:订单管理、车辆配载、运输线路规划、仓储管理、财务审核、财务统计、员工信息、客户信息、车辆信息和系统维护。

3.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分析与设计阶段的目标是分析问题领域,建立健全的体系结构。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概要的分析和详细的设计。通过分析用例图,将系统划分为五大模块:订单管理模块、仓储管理模块、配送运输模块、财务管理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系统中的对象类主要有:订单、仓库、货物、配送单、托运单、员工、客户、车辆、票据。它们都有各自的属性和操作,且相互关联。

4.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经过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建立了系统的静态结构模型和动态行为模型。系统实现的任务就是根据这些模型在具体的环境中实现系统,生成系统的源代码、可执行程序和相应的软件文档,建立一个可执行的系统。

(1)订单管理:该模块包括订单接收、订单分类、订单查询功能。订单是物流业务和费用结算的依据,系统通过对订单的规范化、模式化和流程化,合理地分配物流服务的实施细则和收费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分配相应的资源,监控实施的效果和核算产生的费用。

(2)仓储管理:该模块实现货物的入库作业、在库管理和出库作业。支持库存盘点和在库查询等功能。

(3)配送运输:该模块根据客户订单实现车辆和货物的配载配线管理。包括订单跟踪和车辆监控。

(4)财务管理:该模块对企业物流业务实现合同价格一条龙管理,包括多种模式的仓租费用、运输费用、装卸费用、配送费用等,根据规范的合同文本、货币标准、收费标准自动产生结算凭证。

(5)系统管理:该模块主要是用于用户的添加、删除和修改以及相应的权限的设置,同时,也对日常的数据进行备份,当出现数据丢失时,能及时的对数据进行恢复。另外,该模块还包括基本资料的管理,如车辆信息,货物信息、员工信息和客户信息等。

5.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测试。测试的目的就是希望能以最少的人力和时间发现潜在的各种错误和缺陷。根据开发各阶段的需求、设计等文档或程序的内部结构精心设计测试用例,并利用这些实例来运行程序,以便及时发现和修正错误。保证系统符合预定的要求,获得一个无错的系统实现。

6.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部署。部署的任务是在真实的使用运行环境中部署和调试系统,包括:软件打包、生成软件本身以外的产品、安装软件、为用户提供帮助。在有些情况下,还可能包括计划和进行beta测试版、移植现有的软件和数据以及正式验收。

三、结束语

UML易于表达且功能强大,由于其固有的可视化、可逆向等优点,使得对于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现能进一步有机结合,规范性和实用性得到加强,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参考文献: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范文第6篇

【关键词】现代物流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数据库技术应用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物流行业正在迅速的发展中,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完善和提升已经越来越重要。寻找数据资源,提高物流运输的工作效率,优化物流结构等是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降低企业的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

一、 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数据库结构

现代物流行业中,企业进行物流管理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以便于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清晰的观察和分析,做出未来进一步的发展规划。因此,数据库技术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使得企业对物流信息的管理更有效。在进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时可分为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四个方面。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普遍是将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来运用,使得企业可以对数据进行大批量的、有序的管理,提高企业信息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数据库结构是由浏览器、数据库服务器和网络服务器组成的。例如,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基于Web的网络数据库技术系统结构(如图1)。数据库服务器在整个应用过程中主要负责数据的组织和管理,物流信息的存放、存取控制等都是由它完成,从而保证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便于企业的操作。

二、 数据模型

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网络数据库技术的应用需要的数据模型可分为两种:概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

(一) 概念数据模型。网络数据库技术中,数据模型为数据库结构设计奠定了基础,关系着数据库的概念设计,在物流企业的使用过程中是在计算机系统上操作完成的。因此,数据模型需要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图形来表示概念、具备足够的表达力用以清楚的表达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和用以组合成其它模型时表达的意思清楚明了,没有歧义。这些特点都是为了方便物流企业在进行物流信息管理时,保证物流运输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 结构数据模型。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网络数据库技术常用的结构模型有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和网状模型等,他们都是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因此,结构数据模型是主要为了实现实体之间的联系和表示,用以对数据库的查询和更新,从而达到数据和相关物流信息之间的制约和依赖的目的。

三、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现代物流企业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网络数据库技术的运用,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受到越来越多物流企业的重视。因此,数据库设计中数据库的逻辑设计非常重要,它可以将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使企业可以很系统的进行物流信息的浏览和对比。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中,软件开发人员在开发软件时,数据库需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和物流运输物品的特点来进行设计,以便于企业对物理信息进行系统的管理,增强软件的实用性。

所以,数据库的设计需要以下五个步骤:

(一) 数据表的定义。数据库中数据表的逻辑结构由类型、属性、名称、形式等组成。由于各个物流企业之间的不同,所以数据表在进行结构设置时,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组成部分,以增强数据表的实用性和提高物流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二) 数据使用权限的设置。物流企业中运输物品的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设置不同的数据权限,以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安全性,提高企业的信誉度。

(三) 数据字典的设计。数据字典的设计是为了物流企业在进行数据的输入发生误差时,进行及时的修改,以及相关物流数据信息的维护,以确保数据信息的完整性。

(四) 数据库结构的定义。数据结构的定义需要根据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来进行,每个企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数据库的结构也存在多样性。

(五) 存储设备和存储空间组织。企业在进行数据的存储时,根据工作人员的特点设置存储路径、存储空间、存储地点等,保证数据信息在查询时可以快速、有效的进行。

结束语:

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网络数据库技术在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使企业对物流信息的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和高效化,提高物流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服务质量。所以,物流企业应高度重视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网络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从而开拓物流行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张银玲,徐慧娟. 基于Web网络数据库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研究[J]. 天中学刊,2009,05:38-40.

[2]李艳霞. 基于Web的网络数据库技术在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范文第7篇

本文介绍一个处于国内领先的某钢铁企业可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该系统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承运船舶或汽运运载工具的经纬定位信息,再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经纬信息到地理信息的映射,并采用先进的J2EE和XML等开放式的技术标准实现了企业全物流的一体化、可视化调度、管理与监控,系统中实现了与企业ERP系统的直接对接,还内嵌有承运商物流信息管理、调度、监控模块,实现了和物流企业的双赢。

0引言

电子商务时代,企业组织形式、生产流程以及与客户、供应商和合作者的交互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以Internet为核心技术的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正引发着一场重大的变革,它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方式,推动着全球战略资源和竞争优势的重新分配,企业间的竞争已经逐步演变成了以核心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间的竞争。物流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一直存在着重生产轻物流的现象,从而导致多数企业物流的信息管理基础薄弱,体系结构也不尽合理,成为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障碍,从而极大地削弱了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1]。物流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基础,物流管理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和可视化程度已成为企业是否具备竞争力和实现电子商务的关键因素之一。建立可视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或者透明物流供应链已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减少库存及其牛鞭效应、加快资金周转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已引起国际知名企业如沃尔玛等的高度重视[2],美军更是基本建立了一个可视的物流体系[3]。可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建设也已逐步引起了我国企业的重视[4~9],但由于供应链管理研究在我国起步本身就晚,所以可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并没有受到充分重视。具有生产连续性和物质流动巨量性的钢铁企业物流供应链的管理在其生产和经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对其提高竞争力尤其重要。为此,处于国内领先的某钢铁企业率先提出要建立可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System—GPS)获取承运船舶或汽运运载工具的经纬定位信息,再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实现经纬信息到地理信息的映射,并采用先进的J2EE和XML等开放式技术标准实现了企业全物流的一体化、可视化调度、管理与监控,系统中实现了与企业ERP系统的直接对接,还内嵌有承运商物流信息管理、调度、监控模块,实现了和物流企业的双赢。本文系统介绍该系统的组成、架构和实际应用情况。

1钢铁企业物流的主要业务角色与模式我国钢铁企业销售模式普遍为公司营销中心、地区公司、地区剪切中心、直供用户的模式。采购有统一采购也有分类采购的,但大部分矿石都为进口,并由贸易子公司负责。货物运输方式可分为水运、铁运和汽运。国内钢材销售价格普遍为不含运费的价格,运输费用都需要买方承担,根据运输实现方式分为代运、洽运、自提等三种模式。代运是卖方承担对买方的销售物流服务,然后委托给承运商进行处理,替买方代收代付货款和运费;洽运是卖方不承担对买方的销售物流服务,由买方委托卖方在指定范围内选择承运商进行运输,并对其做运费结算。自提是完全由买方自己来完成整个运输业务。根据上述介绍可见,物流系统涉及的业务角色有买方物流部门、卖方地区公司、卖方地区剪切中心、直供用户、一般用户(地区公司发展并负责的用户)、物流企业(第3/4方物流等)、承运商和买方(用户)等。

2可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架构为了实现基于GPS和GIS的物流跟踪,每台运输工具都要安装能采集全球定位信息的GPS设备及传输设备。本系统采用GPS+SMS(ShortMes-sageService,短信息)模式来实现,虽然这已经是相对低成本的方案,但每套成本价格还在4000元左右,要实现逐台运输工具安装,特别是汽运工具安装,成本还是较高的。而我国物流企业或者实体运输企业的规模都还较小,几台车、几艘船就组成了一个物流企业。由于其规模小因而内部一般都没有企业信息系统。所以,为了实现供应链优化,实现双赢,鼓励物流企业安装跟踪设备,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国情,系统由发起企业建设(我们称其为核心企业),主要为这个企业服务,但供应链上各方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实现其企业自身的物流跟踪和管理,并汇集和提供供求信息,实现匹配,使这个平台成为供应链各方的物流社区。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其中定位服务平台负责接收GPS短信息,并进行相应处理。定位服务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有开放的接口,还可以为任何第3方提供定位信息服务。系统中的物流企业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地区公司物流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用户物流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核心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都是多用户系统。数据交换中心设置的作用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核心企业可能是多个企业合并形成的跨国或跨地区大型企业,所以有多个ERP系统;另一方面此平台也可以为其它愿意加入的大型企业提供物流管控服务,只要将其内部ERP接入数据交换中心就可以了,因此核心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也是多用户系统。

3可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及实现可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是实现在途物流的可视化监管,辅以有关各方基本的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系统功能结构。全球定位系统(GPS)根据设定间隔获取装载了该设备的运输工具的经纬度信息,经纬度信息通过与GPS集成在一起的手机模块以短信息的方式发送到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将收到的短信息转发到指定企业短信息接收平台,企业短信息接收平台先解析短信息的标识信息,将GPS业务短信息转发给可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可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从其中解析出经纬度信息,将经纬度信息与数字地图对照得到该经纬度信息对应的物理位置信息,比如南京市等,最后在用户选择监控该运输工具时,系统读取该运输工具选定时间段的物理轨迹信息,以运输工具的标识(船为红菱形,汽车为绿菱形,轨迹为同色箭头)呈现出来,统一物流应用服务平台的统一是指该平台不只是为平台开发方某钢铁企业(核心企业)的物流部门提供业务支持,还内含了有关各方的必要业务服务支持功能,比如有承运商的业务管理系统等。该平台还是一个多属主平台,即还可以为其它愿意共享该平台的核心企业提供业务服务,从该核心企业看到的服务有如只为其单独服务一样,是完全独立封装的。该平台除提供一个核心企业所有有关角色的互连支持外,还根据接入该系统的各核心企业的要求,提供核心企业所属各角色间的相互连接。随着业务的发展,这个系统将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物流社区。下边简单介绍系统主要模块的主要功能。

3•1物流服务中心物流基础信息管理主要有载具信息(能力、型号)

管理、线路信息(最优路线的选择)管理、港口、车站、码头信息管理、载具要求及作业规范制度管理。运输监控中心利用GPS/GIS技术,提供一个动态的电子地图,生动传达全程物流信息,向核心企业物流业务部门、用户、核心企业运输部门、承运商开放界面,为对承运商的综合评价提供深度分析报告等。凡是系统授权用户都可以查看与其有关的动态电子地图,掌握及时准确的地理信息。其主要有车船定位查询、报警系统、辅助调度、区域提示、历史记录、辅助导航、信息交流等管理功能。核心企业运输的部分船泊跟踪图(内河、内海部分),当鼠标移动到某个船舶标志(方块或箭头时),系统将自动显示该船舶有关信息和货物信息。船舶信息主要有承运商、船主、船名、制造者、额定载重量、现载重量、吃水情况等;货物信息主要有起止港口、离港时间、计划到港时间、现在预测到港时间、合同号、批次、货主、发货人、接货人及联系方式、每个合同批次的详细货物清单等。

3•2业务管理中心业务管理主要有系统管理、招标管理、单据管理、承运商管理等。系统管理完成权限管理和系统设置。运输招标是选择物流企业的主要模式,所以专门设置了招标管理这个模块。当然也可以不经招标直接选择物流企业或承运商。系统通过对所有单据信息的电子化转换与匹配,实现承运商、配货中心、核心企业之间的单据回流与信息沟通,缩短结算周期。主要有以下功能:提单下载、码单下载、杂费管理、费率管理。承运商管理主要是从核心企业的角度设置,实现对其承运商(供应商)的管理。主要有承运商基础信息管理、运输能力管理、绩效考评、历史信息管理等。

3•3信息中心信息中心主要有行业动态、信息反馈、物流资源和需求匹配三个模块。信息中心的核心模块是物流资源和需求匹配,此是物流社区的雏形,供、需、仓储、生产等各类企业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实现自己的需求。物流服务能力管理和匹配、物流需求管理和匹配两个功能是其基本功能。物流服务提供方如运输提供商、仓储服务提供商等可以通过此功能模块提供其服务的内容(运输服务、仓储服务、加工服务)。由需要此服务的用户(可以是核心企业、地区公司、剪切中心、或直接用户等)发出回应,形成最后的合作。物流服务需求方如核心企业或地区公司、剪切中心甚至用户可以将自身业务开展对物流的需求如运输需求、特殊货物、仓储要求、加工要求进行,由具备服务提供能力的物流公司发出回应,以形成最终的合作。

3•4数据交换中心数据交换中心架构。系统采用Stub/Skeleton机制,避免了应用程序(RemoteAdapter)直接与交换中心交互造成的紧密耦合;屏蔽了交换中心内部具体的实现细节,伸缩性和可扩展性得到保证;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统一的接口,组件替换不影响其他组件的运行;采用消息存储机制,对所有接收的消息进行存储,然后发送,当消息发送不出时,堵塞队列,直至发出,以此保证应用与集成模块之间的数据可靠传输,不会因为异常情况造成信息的丢失。数据交换中心的核心功能,,是为平台提供一个统一的基于消息机制的接口,以实现可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与接入该系统的各核心企业ERP的有机连接,实现该平台与异种ERP的集成。超级秘书网

4结束语

系统经过近一年的运行已基本达到设计目标,承运商船舶GPS安装率平均已超过50%,部分承运商的船舶GPS安装率已达100%,并利用这个平台建立起了自己的企业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核心企业通过这个系统实现了大部分货物的实时监控,压缩了库存,特别是基本无损失地处理了几次因海洋气候原因造成的船舶延期事故。这套系统和跨企业边界的协同商务系统结合,就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我们正在供应链上有关企业推广协同商务模式和系统,相信构建透明的、可视化供应链已为时不远。

[参考文献]

[1]吴洪坚,张晓萍,石伟,等.面向供应链的物流信息平台的研究[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1,(9):68-71.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范文第8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的规模也逐渐扩大,从而推动了物流行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加强对物流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是物流企业当面工作的重点内容。先进的物流技术装备,以及一套科学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物流企业保持核心竞争能力的必要因素,也为物流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主要就是将企业的所有物流信息以及使用数据,在一个安全稳定、准确可靠的平台上进行管理,全面覆盖企业的物资、资金以及商业信息,保证企业所有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实现企业的科学生产,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对物流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物流企业的未来发展贡献坚实的力量。

关键词:

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设计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物流信息、无线仓储、GIS系统、订单系统、IT支撑系统。

1.2方法

1.2.1物流的概述

物流是指在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将物品从供应地安全可靠、及时准确同时保质保量的运输到接受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流程。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物流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通过不断对自身的完善,逐步形成一套知识化、专业化、信息化、自动化的服务体系,更加提供优质服务,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满足客户越来越高的要求。

1.2.2物流信息化系统设计的原则

物流信息化系统设计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才能最大化的为企业服务。系统研发需要遵守的是战略性原则、安全可靠的原则、可维护性原则、先进性原则。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必须满足企业战略发展,且能够有效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防止数据泄密。同时,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具备可维护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此外,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技术要先进,符合时展,满足企业使用需要以及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需求,保证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系统能够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1.2.3无线仓储信息系统建设

仓储作为物流体系中非常重要的部门,具有极其全面的实用功能。利用仓储可以进行物资的储存与保管,也可以进行拣货、配货、分类和查检工作,同时也还具有重新包装、附加标签等加工功能。为满足现代社会的飞度发展,仓储信息必须具备交互频繁和大数据量等特点,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大量信息的物流仓储信息系统,其存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根据需求设定建设目标、订单系统以及客服系统,有利于实时同步包括订单各个子系统。同时,要需要加强对商品订单处理的全程跟踪。第二、通过需求用例确认、全面设计、无线手持系统开发、数据库搭载、测试等阶段,无线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具备了可提交用户测试的条件。用户测试时,对读取订单数据功能、读取车型数据、读取仓库数据、读取区域数据、读取网络数据等功能与写入数据到数据库功能进行测试,从而完成整个系统功能的检验。第三、用户进行测试阶段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可以检测系统能够具备上线运行的条件,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对业务流程和功能开展科学详细的测试,在测试阶段结束后,对仓储管理人员、工作人员、以及用户开展全新的仓储流程培训工作。第四、在上线前设置完成初始数据,以及用户权限等工作,部署和调试无线网络,确保无线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上线条件。第五、初始化完成之后,无线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在经过了试运行阶段的问题追踪和解决后,无线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正式投入生产运营。

2结语

企业通过对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系统的运用,能够科学有效的实现了企业管理以及所有业务流程的开展,同时也保证了一系列流程的严谨准确、安全可靠。此外,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也防止了传统人为因素带来的不准确等各种弊端的出现,运用数据库管理的先进模式,保证业务数据更加优化,货物管理更加安全,最大程度的服务客户。

3讨论

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与企业的管理系统进行充分合理的融合,确保了整个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加强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保证企业的发展平稳有序的进行,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

作者:李超书 单位:河南警察学院信息安全系

参考文献

[1]赵丽.煤矿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煤炭技术,2015,(9):28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