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行路难赏析

行路难赏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行路难赏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行路难赏析范文第1篇

译文: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赏析:

这是李白所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这组诗从内容看,应该是写在天宝三载(744)李白离开长安的时候。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象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象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诗的一开头,金樽美酒,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肖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行路难赏析范文第2篇

谢客拾海月。全文:楚臣伤江枫,谢客拾海月。怀沙去潇湘,挂席泛溟渤。蹇予访前迹,独往造穷发。古人不可攀,去若浮云没。愿言弄倒景,从此炼真骨。华顶窥绝溟,蓬壶望超忽。不知青春度,但怪绿芳歇。空持钓鳌心,从此谢魏阙。

译文:屈原见江边红枫而悲吟,谢灵运想去拾海月。屈原抱石沉下潇湘,谢灵运挂帆远渡大海。时运蹇屈的我也想访问前辈的足迹,独自驶向茫茫大海的尽头。古人没有机会再见,如同浮云一去不回。我愿意玩弄海中倒景,从此修炼真骨金身。登天台华顶峰望断苍茫大海,窥探远处蓬莱岛的奥妙。不知道岁月是如何消失,反觉得绿树红花早衰。也不再有钓鳌的心事,也不想当官的事儿。

赏析:《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是作者赐金还山以后所作,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

(来源:文章屋网 )

行路难赏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每日一诗;积累;有效训练

古诗,是美文学,是文学的精华,是学生高尚的精神伴侣。古诗之于我们,在于能给人以丰富的美的享受:读之可以娱目,吟之可以娱耳,味之可以娱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在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学生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深厚,可以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丰富精神,陶冶性灵,厚实文化底蕴,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古诗鉴赏能力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平时积累,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笔者以课前三分钟为主阵地,开展古诗词鉴赏活动,将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训练贯穿到平时的“说、读、听、写”中,收到较好效果。

一、“说”“读”结合

每天以课前三分钟为主阵地,组织学生赏析诗歌。全班按学号轮流,每日一生,每日一诗。要求学生课前精心准备,并且课前要把诗抄在黑板上,上课前三分钟让轮到的学生上台赏析,其他同学及时记下诗歌,及时记下诗中最突出的“欣赏点”(诸如诗歌的语言特点、结构、思想感情、表现手法、风格等),如齐己《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这首诗最突出的欣赏点是“一”字。为什么不用“数”而用“一”?因为题目是“早梅”,“一”字才能确切地表现出梅花一枝独放,凌寒独自开的傲雪形象,用“数”字就显不出“早”字了。又如杜甫的《绝句两首(二)》“江碧鸟逾白,青山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这首诗的欣赏点是表现色彩的词,“青”“欲燃”,“碧”“白”,对比鲜明,“燃”字,形象地表现了山花烂漫,色彩鲜艳的特征,不着“红”字,但比“红”字更形象、生动、逼真,万绿丛中红花簇簇的美丽图景如在眼前。“欲”字写出了花开的过程,极具动态感,赋予静的花动态的美。再如贺铸的《青玉案》:“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下野后不被人们注意的慨叹,内心显得落寞、悲凉。作者叠用三个精警、新奇稍带夸张的比喻:“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种“闲愁”充塞天地,既多且广,绵绵不绝,不可消释,写法上化虚为实,真乃神来之笔。

每日记下的诗歌,要求学生会读会背。最好是当堂成诵,当堂不过关的课外挤时间背诵。平时鼓励多读、多背诵优秀的诗歌。流传到今天的诗,大多语言精练,言简意赅;想象新奇,意境幽远;音律和谐,辞格丰富。有的淡笔白描,有的清丽婉约,有的风格豪放自成一家……这一首首名篇,一行行佳句,唯读得多,背得多的人才能体味和养成属于自己的鉴赏能力,才能有自己的一番心得。朱自清说过:你读过三百部诗,一句也没有背下来,还是别人的,倒不如背一本诗,背了才是你的。不错,读诗要讲究背功,背既是积累贮藏的过程,也是提升感悟能力的过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诗,需要咀嚼涵咏背诵才能读出自己独到的心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吟”。

二、聆“听”提高

这一环节既包括课前三分钟学生在讲台讲,其他同学边听边记,学习积累鉴赏诗歌技巧的过程;也包括老师适时选取精典的诗歌赏析给学生听的过程;还包括老师向学生介绍常见的诗歌鉴赏方法的过程,让他们在聆“听”中学习、领悟诗歌鉴赏的基本技巧,从而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利用课前三分钟逐步向学生渗透一些诗歌鉴赏知识。

(一)抓住意境与意象

意象是浸染作者感情的物象。鉴赏诗歌时必须先明确,作者是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的,所以读诗要读懂意象。另外,我们须明白传统的审美习惯,古诗词中出现的意象有它们固有的意义。如松竹梅是岁寒三友,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杨柳,伤别怀远;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猿猴:哀伤凄厉;鸡、狗,生活气息,田园生活浓郁;西风:表现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的情怀;孤雁:表达思乡、思亲;燕子:表现春光美好,传达惜春之情,也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也表现时迁,抒发昔盛今衰,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二)、了解表现手法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平时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如烘托、抑扬、用典、虚实、象征,以静衬动、以动衬静等,有助于披文入情。另外还必须掌握一些修辞方法及作用。如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夸张是为了强调突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对偶能增强诗的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也增强了诗句的形式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三)、通晓典故

运用文学典故是古典诗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诗歌中的典故通常包括历史故事、传说、神话故事、小说和诗文掌故。古典诗歌中的典故被诗人或正用或反用或明用或暗用。典故往往给今天的读者造成不少麻烦,不把典故弄清楚,就打不开诗意的窍门。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查清、理解诗歌所用典故的出处及含义,搞清作者用典意图,即作者想通过典故表达什么思想感情,进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如:李白的《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①。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②。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③。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④。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⑤。

“闲来”二句:古代传说,姜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磻溪(今陕西宝鸡东南)钓鱼,伊尹见汤之前,梦见自己乘舟经过日月之边。这里把两个典故合用,表示人生变幻难测,世事茫茫,渴望得到重用。长风破浪:出自《南史•宗悫传》:“宗悫少时。叔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通过黄河冰塞、太行雪满表现世路的坎坷艰难,最后仍抱着幻想,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理想施展抱负,虽然苦闷但不失去信心,给人以激励。

(四)、知人论世

《孟子万章下》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意为要了解一个人写的诗书,就要了解这个人,了解他所处的时代特点。我们指导学生读古诗、鉴赏古诗,就必须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及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诗人生平经历、诗歌风格。

如:辛弃疾《江郎山和韵》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作者辛弃疾一生致力抗金,收复河山,但屡遭当权者猜忌,仕途坎坷。这诗是他流放江西多年,在重受宋光宗召见,赴京面圣时经过江郎山时所做。由此可见诗人心情复杂,对此次面圣颇有期盼之感,但也多少流露出对朝廷某些当权小人的担忧。诗人的夙愿是抗金,重建大宋河山。了解这个背景,“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抒发了什么感情,这个问题就好理解了:词人追求卓立,正直的品质;表达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重建大宋河山的夙愿。从词中可读出诗人雄奇的胆略与坦荡无畏的气魄。

(五)、品味诗歌语言

诗歌的语言形象凝练,富有节奏感、动态感、色彩感,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古人讲究炼字炼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许多千古流传的诗句正是诗人推敲锤炼的结果,指导学生鉴赏诗歌时,必须让学生抓住诗人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字佳句,有助于学生了解诗歌的意境、主题。

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诗人最初用“到”,后改为“过”,又改为“入”,再改“满”,最后定为“绿”,“绿”字为什么好呢?“绿”能让人感受到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让人联想到春风吹过,绿遍江南大地的美景,把看不见的春风转化为可视可感的鲜明的视觉形象。诗人此时正奉召回京实施变法之际,诗句用“绿”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喜悦的心情和谐一致。

三、“评写”深化

“写”是“说、读、听”的深化。最初对古诗词的鉴赏,同学们往往借助于名家的赏析文章,如他们往往参考《唐诗三百首鉴赏》《宋词三百首鉴赏》。一学年后,同学们对古诗词接触多了,对古诗词有了“感觉”,笔者就向同学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课前写好100-200字左右的诗歌鉴赏文字,在课前三分钟上台脱稿讲;有时,笔者选择简单的古诗,要求学生在课前三分钟写简短(一百字之内)的赏析文字。这样,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名家牵着走——自己摸着石子过河——学会轻松独立地走。由于长期积累,学生对古诗词的悟性提高了,鉴赏水平也相应提高。平时要求学生每读一首诗之后,将自己对诗歌某一方面(如遣词造句、结构、表现手法、思想内容等)有独到的体会马上记下来,鼓励学生发现诗中独到的“美”,培养创新意识。下面摘录几段学生的赏析文字。

某同学七年级时赏析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是盛唐名篇,被王国维推为唐七绝的压卷之作。我喜欢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诗人自上而下,描绘远景,写得雄奇高远。黄河奔流于西北高原,从下游看好像从白云飘荡的天际倾泻而下。”

一同学八年级时赏析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是一首情意绵绵、感人肺腑的送别诗,诗人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及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首联写景,两句对偶,不着“送别”二字,但依依惜别之情流于笔端。“横”字写出青山的静,“绕”字写白云的动,动静结合,用词准确而传神。尾联写离别时的场景,惜别已到“落日”时分,万般无奈,朋友间挥手作别。“萧萧班马鸣“一句,借离群之马的鸣声来寄托他和友人的离情,斑马的鸣声回荡在青山白水间,令人回味。”

此同学主要从诗的思想感情和写法角度进行赏析,通过“评写”深化了对诗歌的理解。

又如一同学九年级时赏析杜甫的《旅夜书怀》,小作者知人论世,抓住本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的主要特点进行赏析,自有其独到的理解。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公元七六五年,杜甫在成者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加上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凄孤无依,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诗中通过写景展示他眼前的景观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写景雄浑壮阔,辽阔的平原,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沛流离的凄惨心情。‘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是诗人‘感怀’,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杜甫的休官,主要是遭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这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自己飘然一身象广阔天地间的一只沙鸥,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辗转江湖,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不定、孤苦无依的感伤,字字血泪。”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提高初中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关键在于平时积累。以课前三分钟为主阵地,开展古诗词鉴赏活动,在“说、读、听、写”训练中,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也渐渐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有了长进。因为多“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说”给每一位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机会,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胆量,也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听”让学生取长补短,提升自己的鉴赏水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写”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训练,可以说,每日一诗,每天进行这样的训练会收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行路难赏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高中;选修;教学;体会

现在的高中语文课程分必修与选修两大部分。必修五个模块要在高一至高二上半学期完成;选修课程也有五本书,教学任务很重,时间很紧张。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索,找到正确合理的处理方法。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

如果说必修课的教学理念应该主要以教师的“教”为主,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引导夯实学生的基础,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均衡发展。那选修课的教学理念则应以学生的“学”为主,要使学生借助于必修课所学的知识和能力来选择性地学习,以发展自己的个性。教师应该树立这样的教学理念:选修课应该让学生自己“学完”,而不是由教师来“教完”。教师只有真正进行这样的教学观念的转变,选修课的教学才能真正变得有价值、有意义。

例如在学习选修教材中的中国古代诗歌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赏析指导》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如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屈原的《湘夫人》、鲍照的《拟行路难》、杜甫的《蜀相》以及陆游的《书愤》等诗歌,让学生学会如何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如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及杜甫的《登岳阳楼》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来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景和情”。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通过诵读、相互探究和讨论、自主搜集资料以及举办诗歌朗诵会和尝试写诗等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要有选择性和侧重性

选修课的教学不能像必修课的教学那样每篇面面俱到,而是要有选择性和侧重性。选修教材中的文章不必每篇必教,我们可以从几大模块中选教几篇。有的要精读,有的略读。比如《先秦诸子》中,可以这样选教的:《论语》《孟子》《庄子》选段可以精读,至于这本书中的其它几章节的内容,可以只选择一两节有代表意义的选段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一下先秦中其它学派的各自主张以及散文特色就足够了,不必面面到。

三、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选修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选择性的学习来发展自己的个性,因此,在具体教学时应该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充分保障学生学习和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充分地加以运用,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例如,学习古代诗歌时,翻译诗歌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一名学生对诗歌的字面意思都无法理解,也就无法进入对诗歌的深入鉴赏。在选修课的学习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翻译诗歌的能力,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翻译,相互纠错,取长补短,力求让学生自己弄懂整首诗的意思。对翻译中的难点和疑点,教师只要点拨一下即可。

四、要突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在选修课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中国古代诗歌欣赏”部分一共有三个单元。这三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分别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为了使学生能够自主赏析好这三个单元的诗歌,教师必须重点上好三个单元的“赏析指导”和“赏析示例”。教师必须给学生做好学法指导,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自主赏析的能力和效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我们在“赏析指导”时讲清了学习方法,在“赏析示例”中作好了赏析示范,那么学生在“自主赏析”诗歌的时候,一定能够大大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效率。

语文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增设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的设置其实是让学生在必修的基础上通过多样的自主选择来提高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促进他们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相比,应该说给予学生更开放的空间,更广阔的天地,更优越的条件,更能体现对学生能力差异发展以及个性发展的尊重,我们一定要合理地利用这一课程,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行路难赏析范文第5篇

任何一项学生喜爱的事情没有做不好的。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应该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去喜爱古典诗词。

一、以点带面,激发兴趣

学生对古典诗词的了解大多仅限于“诗眼”。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像这样脍炙人口的名句,在古典诗词中不胜枚举。将每句所在的完整诗词抄写给学生,加以分析、讲解,将会加深他们的印象和理解。同时,让学生背诵这些诗词,扩充对古典诗词的记忆容量。记得多了,也就有了学习兴趣;记得多了,就会触类旁通,也就具备了赏析其他诗词的基础和能力。

二、由少到多,拓展兴趣

“李杜诗篇万口传”。李白、杜甫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诗人,从两位诗人流传下来的名句入手,请学生到课外去查找出处并抄写出完整的诗篇。这样不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能力,在查找的同时,也进行大量的阅读,对古代诗词就会产生浓郁的兴趣。如李白的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杜甫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让学生从这些作家的名句、名篇入手,大量接触古诗词,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对某一作家的诗作进行整理,如整理苏轼大气磅礴的豪放词,整理李清照婉约含蓄的诗作,也可整理不同作家歌咏同一事物的词,如咏雪诗、咏梅诗等等。

三、由今知古,加深兴趣

学生对于三毛、琼瑶的作品都很喜欢,为揭开这些作品神秘的面纱,让学生看到这些作家深厚的文学底蕴,将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介绍给学生,作品的题目正出自《采桑》的典故,“春日起每早,采桑惊啼鸟,风过扑鼻香,花开落,知多少”和孟浩然《春晓》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琼瑶的作品《在水一方》的主题歌“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寻找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中央”。这段歌词正是《诗经》中《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来”的白话译文

一代伟人的诗作,以及反映革命战争生活的影视作品也是学生喜爱的。如《中国命运的大决战》的主题曲的创作正是受到了的词《沁园春・雪》的影响。老师将这些词语名句的意蕴和背景讲给学生,再联系作品,便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行路难赏析范文第6篇

古代诗词,我们知道它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是古代社会生活的缩影,是诗人情感的倾泻,也是诗人智慧的结晶。正如孔子所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赏析好的诗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社会,丰富阅历,美化心灵陶冶情操。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把注重知识传授转变到注重培养能力上来,在诗词赏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究诗词,让学生激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会去死记硬背,唯书唯师是听,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一、标题入手

俗语说:看报看题,读书读皮。许多诗词的主旨常常通过标题即可体现。诗题中的一些诸如“怨、哀、恨、喜、送、别、忆、赠、答”等字眼,即有鲜明点睛作用。如《行路难》、《梦江南》、《天净沙・秋思》、《别云间》《相见欢》等,观其标题,已可略知其情感倾向和内容旨要。

二、找准诗眼

诗眼就是集中体现该诗情感及艺术水准的词句,诗歌就是通过这些关键词来点明该诗的思想感情。如杜牧《泊秦淮》,诗眼就是“犹”字上,蕴含丰富的情味,令人生发联想,生发忧虑之情,作者对国家的关切和忧虑,对世道的愤慨,尽寓其中。再如李商隐的《无题》,诗眼就在“别”字上,描写了别离的伤感和别后悠长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所爱好执著而缠绵的强烈感情。

三、反复吟诵,披情入文

俗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词赏析一如散文赏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括认知、想象、记忆、思维。带着情感去阅读,思考体会作者在此时此境中会有何思何想。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解诗文的词义、句义,把握诗的内容。再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歌的感情美。作品蕴含的究竟是悲?是欢?是忧?是喜?通过认真地读去细细地揣摩。读时应读出情感,读出节奏,读出含蓄,读出韵味,这就是美读。如《观沧海》是曹操凯旋而归,途中登临碣石。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那种踌躇满怀、壮志凌云的气概凝聚于笔端,挥洒在字里行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想象奇特的诗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抒发了自己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朗读时,自然用高亢喜悦的语气,读出诗人的沉浮,读出诗人的豪迈,读出诗人力挽狂澜、主宰一切的雄心。读得有滋有味,有情有感,才能引人入胜,激发学诗的乐趣。

四、分析意境,发挥想象

意境就是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可以借助景与情的对应规律,分析诗中景物描写所折射出的感情,并进而判断全诗的感情。欣赏诗歌,就必须张开想象的翅膀,借助形象思维的方法,再现其中的事物,领会诗歌的意境,倘若缺乏想象,就不会有真正的艺术感受。如《如梦令》,李清照在这首词中描绘了一次郊游流连忘返的经历。全词仅33个字,郊游的趣味、景象却写得栩栩如生,如临其境。从字面看,出现的景象似乎只有溪亭、暮日、藕花、鸥鹭和醉人。但借助画面展开想象,我们会发现一道道情趣盎然、绚丽多彩的景观:远处是一座掩映于落日余晖中的溪亭;近处是一位醉入藕花丛中的女子。伴随在女子周围的是亭亭玉立的红花,摇曳多姿的绿叶,展翅惊飞的白鹭,幽深湛然的湖水。色彩清新,情致动人,景象优美!词中一个“误入”,一个“惊起”,使动景静景交相辉映,声音色彩融为一体。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既描绘了美的境界,又展示美的心灵。

再如辛弃疾的《西江月》,这首词是作者被免职闲居江西上饶所作的一首词。在一个晴朗的江南夏夜,月光皎洁,照耀如同白昼,栖息在绿枝杈上的喜鹊,以为日光照临了,“呀呀”地惊飞起来,从这一枝跳到那一枝,弄得树杈还簌簌作响呢!清风徐来,树枝轻摇,惊得沉睡的夏蝉也在深夜里鸣起。在这醉人的晴朗月夜,我们词人踽踽独行于黄沙道中,耳听着蝉鸣鹊叫,鼻闻着稻花的馥郁芳香,青蛙也为他奏起欢快的交响曲。就从这青蛙的一片合唱声中,我们诗人已听到丰收的消息。明月、清风、惊鹊、蝉鸣、稻香、蛙声,诗人看到的、嗅到的、触到的却令人心旷神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笔调生动、活泼、欢快、灵活,勾勒了一幅江南夏夜图。它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丰富的美的享受。

借助画面展开想象,感知直观提供的形象与鉴赏者脑中储存的其他表象,意象相融合,往往出现新的形象和相应的审美情境,从而产生审美顿悟,只有在这时,文学鉴赏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五、联系生活,启示人生

行路难赏析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文教学;朗读训练;背景资料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10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5.062

文言文和古代诗词是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其灿若星辰,是传统文化宝库中一串串宝贵的珍珠。要想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学习古文是必不可少的。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着很多的文言文和古诗词,这些文章文质兼美,千古传诵。但是对于年仅十几岁的初中生而言,却太过高深和晦涩。很多初中生对于古文是谈之色变,这一问题亟待解决。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应积极改革和创新古文教学,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

一、强化古文的朗读训练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至于文字语言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离开了语感,一切说写都无法进行。”的确如此,语文是十分讲究语感的,古文更是注重语感。而朗读则是强化语感的重要途径,其不仅对于语感有重要的提升作用,还对文言文的文意有着一定的作用。教师应先指导学生读法,只跟句子语气有关的虚词都可以轻读,不仅跟语气有关而且跟句意有关的虚词才需要重读。文言文的朗读和疏通文意是密不可分的。有的文章在掌握内容大意、理解难字句的基础上反复朗读,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意的理解,积累文言词汇,而且还有助于语感的培养。

二、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工具书

古文的表达方式与词汇都与现代的语言有着很大的不同,也会有很多生僻的字,令学生一头雾水。如果都是凭着教师的教学来掌握,会比较繁琐,也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工具书来学习古文,理解古文的大致内容。对此,《语文课程标准》也有明确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当学生遇到无法理解的字词,教师不必急于解答,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查阅工具书,并养成习惯。应该让每位学生手中拥有一两本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这些工具书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解释都是比较详尽、准确的,学生在翻阅工具书的时候,可以掌握生字词,还能够拓展延伸相关内容,了解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同时也大大积累了古文的词汇,充实丰富了文言的词义仓库,逐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文言文的语言知识零碎而庞杂,如字音、词义等,多数要靠一个一个地去理解、体会,因此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工具书是十分有必要的,初中学生可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初识文章,试着翻译,做到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明白通顺,并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这样一来,古文的学习难度会有所降低,学生的学习信心会大大提高。

三、拓展古文的背景资料

古文的写作虽然年代久远,但是很多背景资料是有证可查的。古文的学习过程中,写作背景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很多时候通过写作背景我们可以获知古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动机,了解很多关于所学文章的相关知识。为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多补充一些背景资料,对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作者自身的处境等进行分析和挖掘。比如在讲《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补充《战国策》的相关知识。《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文献,善用比喻,长于说事,喜欢采用渲染夸张的方式突出各方辩论,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由此可以得知《邹忌齐王纳谏》也是侧重于观点的表达过程(类比推理的思维方法),而不是对邹忌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四、进行细致的写作手法分析

古文中经常会选用一些写作手法来增添文章的色彩与韵味,但是学生可能对这些写作手法并不了解,也不会解读。为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对古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细致的分析,一方面强化对古文修辞的赏析,一方面强化学生对古文修辞的体会。通过这样细致的写作手法分析,学生对于古文能够增进认识。

(一)强化对古文修辞的赏析

在古文的写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拟人、比喻和夸张等,教师强化学生对古文修辞的赏析,能够使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如:李白的《秋浦歌》中曾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运用夸张手法来展现了诗人的绵延无绝的愁思,甚为形象。又如:李白《行路难》中有句诗“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诗人将“冰塞川”及“雪满山”来喻自己面前路途艰险,荆棘丛生,令人容易透析其心境。

(二)强化学生对古文修辞的体会

仅仅是赏析古文的修辞手法是不够的,如果学生没有更深入的体会,古文的学习也是浅尝辄止的。比如,贺铸《青玉案》“试问闲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中,“愁”本是抽象的情感,直接说它多少多大,我们很难有具体的印象。这时词人却将它化为具体形象的“风絮”和“梅子黄时雨”,而且连用比喻写“愁”多,同时“烟草”“风絮”“雨”还渲染了一种气氛,烘托了愁情。在此,教师应该用语言来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学生设身处地,真切地体会到词人的愁绪。

行路难赏析范文第8篇

【关 键 词】 课堂教学;阅读;写作;读写一体

阅读与写作,历来相辅相成,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二者不可分离。但是当前语文教学流弊之一就是读写分离。这有悖于语文教学规律的现象,已经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和学生整体读写素质的降低。语文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为写而读、由读导写,再到由写促读,最后到由读创写的读写互动的生态结构建构过程。

一、立足教材,读中学写

在阅读教学中,确立目标,设计课堂流程时,我们要关注文本读与写的关联,每堂课都设计一个或几个与文本相关的小写作题目,既能促进知识、观点和方法由读到写的内化,又给学生留下自主理解、个性表达的足够空间。当然,文本特点不同,读写结合的实施的方式也不同,这里简单介绍几种方法:

(一)从文本中探索写作的有效方式

如散文教学,以《故乡的榕树》《故都的秋》《亡人轶事》《项脊轩志》为例,通过精读、研读等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品读语段,透过生活细节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涵的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事沧桑的感慨;专题小结,从写作的角度让学生探究这类散文给我们的写作启示。指导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去阅读,去感知作者选材的艺术性(生活化、平民化、个性化),布局谋篇的技巧(回忆和现实的穿插、细节的处理、烘托和衬托、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等)和遣词造句的准确、精美等等。指导学生写人叙事类散文的写作思路:审读文题――选准角度――课文借鉴――列写提纲――快速行文――依标修改。这样,学生就能深入地领悟到名家写作的意趣,学到许多自己心领神会的知识,结合自身对往事或对故乡的体验,再动笔写写人叙事、写景抒情的文章来,自然文质兼有。在这类散文的教学中,读与写的结合由感知到赏析到内化到表达,或明或暗,贯穿始终,学生的读写能力将相得益彰。

(二)对课文素材做有效利用

除了对教材素材的直接引用外,仿写、想象、再现、多角度立论等也是对教材素材成功运用的好方法。如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言文,除了归纳整理文言词法、句法的知识,训练断句、译句的能力外。更要注重挖掘它们对学生写作的重要价值。史料文章多为记叙文,重在对人物刻画和场景的描绘,对人物生平材料的选用与组织,可用于仿写。

二、整合资源,以写促读

写作必然会促使学生去读更多的书,“书到用时方恨少”,写然后知不足,这就引导学生去有目的地读书和思考,形成写、读、思的良性循环。为写而读,比泛泛而读,自然其功效要大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又何尝不能带动和促进阅读。

“以写促读”式就是在阅读教学中,从写作的角度切入,并紧扣这个切入点展开教学,通过多层次多样化写(说)的训练促进对文本的理解,进而完成阅读任务,悟化写作能力。当写作需要概括大量的事物或现象,寻找完美的表达手法或表现形式时,才会推动阅读;或者说写作的难度比较大,知识面涉及很广的时候,才能进一步的推动阅读。写作的创作因素、研究因素越多,阅读的动力就越大。所以,为了使写作能有力地促进阅读,老师要让学生在传统的摘抄、仿写、续写、改写、写读后感的基础上,逐步增加作文的创作性因素和研究性因素。如对《史记》的教学处理,布置学生以下选题:“以所学文章为例,分析《史记》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结合相关文章,谈谈《史记》的叙事艺术”“选取命运相近的一组人物(如萧何、张良),讨论人物性格对人物命运所产生的影响”“探讨《史记》人物的生存价值观”“探讨《史记》诸多人物身上所体现的百折不挠的精神”等,再如现代文教学中这样的命题“从崔莺莺、林黛玉到祥林嫂看中国女性的叛逆精神”“从《边城》《祝福》中归纳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态度”“从《行路难》和《登高》诗酒的意象中研讨李杜诗不同风格”“论辛弃疾词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陆游与辛弃疾的爱国诗词比较”“从苏文中看苏轼的出世和入世”这样的写作,或综述,或单论,或横向比较,或前后串说,或涉及主旨内容,或关注语言表达,除了促进学生全面科学地吸纳所读的文本内容,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和缜密性外,学生的读写能力也一定会得到切实提高。

当然,以读写结合方法还有很多,以上的例子也许比较单一。但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树立读写一体化的教学观,坚持做到以写促读、读写相结合,那么一定会引导学生通过不断的读写实践,逐步实现读写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张伟洁. 读写一体化优化语文教学[J]. 大观周刊,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