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范文第1篇

强强一进家门,赶忙捧起玻璃瓶看着那些游来游去的小蝌蚪,心里高兴极了。这时,收音机里开始广播保护青蛙的节目:“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吃田野里的害虫,如果没有了它们,田野里的庄稼就会被害虫吃光,所以保护青蛙要从我们做起。”强强心想:蝌蚪是青蛙的孩子,等蝌蚪长大了就会变成青蛙,所以我们要保护好小蝌蚪。

强强从书柜里找出一本《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书,坐在沙发上仔细地读了起来,当他看到小蝌蚪找不到妈妈伤心的样子,也流出了眼泪。他看了看身旁的小蝌蚪,决心帮助它们找到妈妈,于是抱起小蝌蚪走出家门。

强强来到池塘边,看着小蝌蚪深情地说:“祝你们早日找到妈妈!”说完就把小蝌蚪送回水中。果然一只青蛙朝小蝌蚪们游来,原来它就是小蝌蚪们的妈妈。强强看到青蛙一家人团聚时高兴的样子,对它们说:“再见了,小蝌蚪!”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范文第2篇

瑞吉欧教学方法中,首当其冲的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认为儿童都是有潜力的,他们对与人交往、建立社会关系、建构学习和适应外部环境充满着好奇。只有深刻地认识到儿童的这种潜力,所有开展的工作和创设的环境才可能是顺应儿童发展要求的。

在这里笔者将秉承谦逊而又谨慎的态度,在“以儿童为主体”的基础上分析“生成课程”与“方案”之间的关系。首先“生成课程”不是“产生课程”,前者更多地强调活动实施过程中,在把握总体活动方向的基础上,加强对儿童的观察、提问、交流、指导、记录,从而对活动进行灵活的调整和不断地修正,有时候甚至是总体方向上都会有一定程度的调整。

但是,在具体的活动中,生成课程和生成方案其实没有严格的界限,反而它们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而且课程生成过程会延续,时间长了为什么就不可以说是生成方案呢?

生成方案具有很强的即使性与连锁性,因为活动过程中会不断地出现新情况,并需要找到解决的办法,使活动继续往下进行。如果幼儿与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有中断也就意味着方案生成失败。

有这样一个案例,就是教师没有以儿童为活动主体而造成了活动中断,更不论方案的生成了。

案例呈现

“完全按照教材内容,不敢逾越

‘幼儿园像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老师说我是好娃娃,我说老师像妈妈。’自‘来来来,来上幼儿园’的主体活动开始后,小(一)班的孩子们可喜欢这首儿歌了。这天,在甜甜的带领下,课余时间全班孩子摇头晃脑地念诵起由甜甜改编的儿歌:‘小(一)班是我家,甜甜爱我我爱她,天天说我是好娃娃,我对甜甜笑哈哈。’新来的小李老师听了可不高兴了:‘甜甜,谁教你的?乱改儿歌课不好,’‘我和妈妈一起编的,我喜欢这么念!’甜甜解释说。小李老师严肃地说:‘以后只能在家里这么念,幼儿园还是按照老师教的念,知道吗?’甜甜噘着嘴说:‘晓得了’。”

分析

小李老师应该和甜甜进行有效开放式的交流对话,以了解甜甜这样改编的理由,并在了解缘由及其兴趣的基础上与甜甜合作完成更多的改编,鼓励她思考。或者由此了解全班同学为什么都喜欢跟着念诵,并在此基础上看是否有生成方案的可能性。这个案例只到了“甜甜噘着嘴说:‘晓得了’”就完结了,造成了活动和方案生成的中断,所以生成方案需要特别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儿童的合作者。只有这样,才有课程生成方案。

“生成方案”实践

案例呈现

Pre-E探究单元家长报告活动――故事有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

分别用音乐剧(《小蝌蚪找妈妈》)、戏剧(《三只小猪》)、绘画(《三只蝴蝶》)、语言(《守株待兔》,《盲人摸象》,《狐假虎威》)来“讲”故事。

1、选小组,挑故事(2016年6月13日)

在所有预先安排的活动中,《小蝌蚪找妈妈》是小组中人气最高的故事。

Clare最喜欢《三只蝴蝶》

Clarlie最喜欢《三只小猪》

Becky与Kelvin最喜欢《小蝌蚪找妈妈》

2、故事熟悉与讨论(2016年6月14日)

基于前一阶段活动的实施,让孩子们通过多种方式学习、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又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于故事的想法(又有其它小朋友加入到了这组,同时其它小组也照样在进行):

问题:这个小蝌蚪怎么跟那个小青蛙长得一点都不像呢?

Becky:因为,因为它还没有长大!

Kelvin:因为它,因为她没有眼睛。

Ginny:这只小蝌蚪没有眼睛,怎么这只又有眼睛呢?

……

3、定角色,捏自己的角色(2016年6月15日)

在兴趣保存的基础上开展排练。

上午探究阶段,小演员们温习了剧组角色,不仅帮助儿童熟悉自己角色,而且和小伙伴们一起熟悉同伴角色。角色共计9个。

下午探究阶段,将小演员照片挂在了帘子上,小朋友们根据出场顺序排列,并用胶泥捏出了自己表演的角色。

Rita制作了胶泥美术创作《小蝌蚪一家》。

4、表演完成(2016年6月16日)

记录与分析

为了维持儿童兴趣、创造力,教师以儿童活动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整个活动,并为了生成方案不断地进行开放性提问并做好了记录。

“猜猜这是为什么?――关于音乐剧《小蝌蚪找妈妈》的几个为什么”。

1、为什么小演员的“台词”未精简,也不流利?

本次录音采集时,我们尊重并使用了孩子自发的表达句式和思想,即便和我们计划台词不完全一样。

故事学习初期,Linda在探究结束时,兴奋地告诉我小蝌蚪变成了青蛙后的故事,我们也及时记录,将其纳入录音(结尾段)。

2、为什么会有“剪脐带”情节?

“青蛙妈妈剪脐带”院子探究中对幼儿的观察:他们进行角色游戏时,自发用剪刀手“剪肚子”。

我们发现,孩子们已有经验知道“剪刀剪脐带”,“生宝宝洗宝宝”,他们剪了又剪,演了又演,很感兴趣,因此,我们决定将此情景收入表演中。于是,就有了第一个情节:“剪脐带”。

3、为什么配音中会有“汽车声音”?

Kelvin和Clarlie开心地选择了“小蝌蚪”的角色,可排练时,我发现两位小朋友兴趣不如之前期待的那般浓厚。

后来,通过观察和反思,我将它们最为喜欢的“汽车”元素投放到音频中,当“小蝌蚪”听到汽车声音时,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开着汽车找妈妈去了……

4、地上照片是什么?

孩子们选定角色后,我们为每一位小演员准备了一张“演员证”,上面是他们戴着角色头饰照片,有角色标注,以此帮助他们记住自己的角色。

同时在排练中,他们可借用这些演员证找到自己的位置。更重要的是演员证的使用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关于“我是小演员”的责任和意识。

本方案从开始到完成总共持续了4天,在整个音乐剧实施过程中,方案不断生成,总的目标是为了完成家长报告活动,但是在活动期间儿童会不断的有情况出现,因此,教师作为儿童的合作者,要不断地促进方案生成,以保证有质量地帮助儿童在活动中不断探索和体验,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并最终完成家长报告活动。

因此,生成课程和方案是密不可分的,将二者密切微妙的关系以及作用统称为“生成方案”是有其独特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学习瑞吉欧方法的第一步》Joanne Hendrick编著,李季湄 施煜文 刘晓燕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范文第3篇

初夏的一个星期天下午,我写完作业后到楼下院子里去玩,看见几个小朋友围在池塘边,好像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我好奇地凑过去,发现池塘里有许多小蝌蚪在快活地游来游去。小蝌蚪全身黑色,圆乎乎的脑袋,细小而灵活的尾巴,样子可爱极了。记得我曾经看过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我知道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小蝌蚪长大了就是青蛙。可小蝌蚪怎么看也不像青蛙。到底它是怎样摇身一变成了青蛙的呢?为了找到答案,我决定饲养几只小蝌蚪来观察。

我找来一个空矿泉水瓶,用它在池塘里灌了一些水,然后请大哥哥帮忙抓了十几只蝌蚪放进瓶子里。回到家,我把瓶子里的水和蝌蚪一起倒进空的金鱼缸里。然后在缸里撒了一些鱼食,把缸放在阳台的水池边。每天我放学回家都要给蝌蚪换水、喂食。有一天,我回到家惊喜的发现几只蝌蚪长出了两条短短的后腿。又过了些天,有的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前腿。再过了些天,小蝌蚪的后腿越来越长,尾巴越来越短,头部也变得有点像青蛙了,再后来尾巴快消失了,蝌蚪已经长成了小青蛙的样子,蹲在缸底。我想青蛙是要生活在池塘边的,而且我也不能给它提供食物,所以我就把小青蛙放回到池塘边。虽然有点儿舍不得,但我知道小青蛙回到它自己的乐园会更开心,我应该为它们感到高兴才对。

通过自己亲手饲养小蝌蚪,我终于了解到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范文第4篇

1. 本本主义――使用教材

现行教材里有许多的优秀儿童作品,教师们经常从此教材里进行选择。如《伞可以做什么》,虽然它是一首对答式儿歌,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深得孩子们的喜爱:(1)此作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吸引众多幼儿的注意。(2)儿歌语言浅显、通俗易懂、篇幅简短、具有节奏感,幼儿说起来朗朗上口。(3)儿歌独特的结构,便于教师与幼儿以及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对唱的儿歌。(4)此儿歌为孩子的语言学习留下了空间。(5)儿歌内容的形象性便于幼儿用肢体动作进行表现。

2. 传承创新――自编教材

我园坐落在绿色的田园中央,老师在选择语言教学内容时,因地制宜,尝试开发了具有农村特色的园本教材,比如:《绿韵儿歌集》,里面的内容有幼儿身边的植物、动物等等。老师们还结合如皋的地形,悠久的历史文化,历来名人的辈出,以及享有“长寿之乡”的美誉,自编了幼儿语言教材,目前有《家乡名胜故事》《长寿食品儿歌集》。相关的这些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都是幼儿语言学习的宝贵“养料”,将这些资源充分利用,有机融合将会使幼儿受益终身。

3. 拓展时空――补充教材

续编故事是为多数幼儿喜爱的学习方式,笔者对续编故事教学活动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如:《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教师结合相应的图片,将幼儿带入故事的意境中,然后让幼儿回忆并用语言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最后,尝试开展《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会。

二、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景,激发了幼儿语言学习的兴趣

1. 利用真实物品、创新玩具创设教学情景

直观、形象的情境教育能够激发幼儿语言学习的兴趣,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在富有童趣的情境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内部言语的发展。中班学生在进行“蔬菜派”这一主题活动时,将真实的蔬菜、用泥巴捏制并涂上颜料的蔬菜放在中班年级组的走廊内;孩子们就像进入了“蔬菜王国”,拿着真实的蔬菜进行观察、用鼻子闻一闻,再进行想象,最后用语言表达蔬菜的形状、它们像什么、闻起来是什么气味、可以制作成哪些菜、吃起来什么感觉等等。

2. 利用角色表演创设教学情景

在开展语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会将语言课堂中使用的各种教具、玩具放在他们班的语言区角、表演区角,供幼儿活动后进行角色表演。如:自从开展了《小蝌蚪找妈妈》故事会后,分组编故事的一些孩子们自行组织并组与组之间商量分批去表演区角自己续编的故事。在我园的走廊提供了富有创新性道具,而且道具定时进行更换、变化。道具的摆放方式有两种:一、不同的故事进行摆放。二、综合摆放。幼儿可选择故事进行角色表演;也可到玩具综合摆放区选择玩具,选择同伴,合作商量进行创编表演故事。

3. 利用悬念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达,促进语言发展的有效手段是:悬念式情境法。在活动中创设各种悬念式的情境,为幼儿留下质疑、想象、创编的空间。如判断性问题有:“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你觉得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在绘本故事《谁吃了我的大饼》中,在大饼上画了不同的齿印,并剪下,拿出其中的一块提问:“这一小块饼是谁吃了呢?”“这上面的齿印是谁留下的呢?”

三、教师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挖掘语言教学的深度

1. 师幼互动的创新

良好的师幼互动推动着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对幼儿肯定的语言、鼓励的眼神、丰富的肢体语言都会激发孩子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大班语言活动《小蝌蚪找妈妈》,教师提出问题:“什么动物有大大的眼睛、嘴巴又宽又大呢?”这一个有条件限制的问题能够充分调动孩子的生活经验,接着小蝌蚪又遇到了金鱼妈妈,“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吗?”这时的条件就增加了“大大的眼睛、嘴巴又宽又大、还有四条腿。”教师提出的问题由浅入深,激发幼儿的判断、推理欲望。

2. 教具的创新

教具的创设的过程中,结合该园的特色、利用农村的丰富资源而进行。玩具除了有教师、家长的制作外,还让幼儿参与玩具的创设与制作。如:出示农村的拜垫,让幼儿进行想象,“拜垫像什么?”“可以做成什么?”“用什么东西做成的?”“怎么做?”等问题,引发了幼儿的言语表达。他们在创设的过程中,可以独自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他们制作完毕后,除了具有成就感,还有要欣赏与表达的冲动。

3. 利用游戏,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趣;导入;学习情境

一、设计趣味性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导入作为一堂课的最开始环节,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设计趣味性导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因为一年级学生,对蝌蚪与青蛙都很熟悉,所以在上课一开始,我就为他们出了一个谜底是小蝌蚪的谜语,以此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对他们说道:“小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那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今天有一群小蝌蚪,非要找到自己的妈妈,那么它们的妈妈究竟长什么样?它们是怎么找妈妈的?最后找没找到?你们想知道吗?”“想!”学生声音响亮地回答道。这样,我通过在导入环节向学生讲述趣味性故事,并提出富有悬念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促使它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阅读和学习中。

二、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情趣

一年级学生,在学习和接触知识时主要是以感性思维为主,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就可创设一种生动式的学习情境,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如,教学《菜园里》一文时,在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本课的生字字音,引导学生认识了一些蔬菜之后,我就将班里学生进行了分组,然后将在课前准备好的画有各种蔬菜和标有蔬菜读音的两种卡片拿出来,标有读音的卡片放在讲台上的讲桌上,画有不同蔬菜的卡片分发给各个小组,然后要求各个小组轮流到讲台上,根据自己手中拿着的卡片,找到相应蔬菜读音的卡片,用时最少、找得最准确的一组为胜利的一组。这样,我就为学生创设了一种体验式教学情境,既使学生感受到了语文课的愉悦和乐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又加深了学生对一些蔬菜和蔬菜特点的认识,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乐趣,一举多得!

以上为我个人对小学语文激趣教学策略的两点看法,愿为广大同仁在小学语文教学问题上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范文第6篇

一、甄选信息技术内容,拓展幼儿思维方向

利用信息技术便捷高效的特点,面向全体,同时又重视个体差异,以个体带动整体,使评价充分发挥效应,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在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拓展幼儿思维方式。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美术活动时,同伴之间不由自主地会进行思维的碰撞、建议的交流、思想的融合,为幼儿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平台。可以说幼儿是在不停地与同伴互相交流、相互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活动。

如中班美术活动“大小拼贴画”中,利用信息技术将一些创意美术,放在电脑里进行,引导幼儿观察,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小的”是什么色或什么形状的;“中的”和“大的”是什么颜色和形状的……幼儿从单一思考到多方面思考,在与同伴的互动从而审视自己的作品,从同伴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便于师幼互动,既提高活动的效率,又使幼儿获取了更多的信息。

二、融合信息化技术,提升幼儿的想象力

通过信息技术灵活多变的优势,采用多样化、立体化的形式呈现美术活动,进一步增加了孩子对活动的兴趣。优美的音响效果,生动直观的动画这大大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构建了幼儿的想象空间,渲染了评价活动的气氛,师生互动在动态情景中得到了极好的表现,有助于幼儿对美术的感受和理解,激发了幼儿思想碰撞、想象创造的火花。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使他们思维积极,想象丰富,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从而促使他们全面和谐发展。

如在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奔马图》中,重点为欣赏,操作为辅。徐悲鸿的马是比较写实的,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写生还是很困难的。而本次活动画马是给幼儿一次尝试的机会,为了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我事先下载好了一些马奔跑的动态图、马蹄声、叫声,还有掌声。展示时我把重点放在了渲染气氛,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成就感。他们的作品我拍成了照片放进了课件里,并且配上音效和图片。在活动中他们都被这氛围感染了,非常开心,对活动更加有了兴趣。像这样感受美,同时适当的操作又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也给了他们发挥想象的时间与空间,有效地培养了幼儿创新的思维方式。

三、结合信息技术手段,让思维碰撞出火花

针对美术活动中的评价环节,利用信息技术拓宽时间、空间上的局限,使孩子在短暂的评价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通过听觉、视觉器官的协调运用,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给幼儿空间,表达自己的想法。

例如:大班连环画《小蝌蚪找妈妈》美术活动中,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幼儿在观看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中,结合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视频,孩子们对蝌蚪的变化异常感兴趣。由于孩子们已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就运用启发式的提问进行:“蝌蚪出生在哪里?它遇到了谁?假如要你来设计一本小蝌蚪找妈妈的连环画,你会怎么画?”孩子们运用已有的记忆和想象,大胆创造。看到孩子们非常有想法,我把他们的画装订成册,利用电脑中的视频软件进行展示,请孩子们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他们看着自己的画娓娓道来。同时我还提出了:“还有哪些动物和蝌蚪一样,小时候的样子和长大了是不一样的?”他们非常聪明说到蚕宝宝,我还播放了蚕宝宝变飞蛾的视频,扩展了幼儿的知识面。

如大班美术活动《小猫的故事》的创编连环画,幼儿一起讨论故事的情境,构图等,勾起他们与生活经验的联系,激发幼儿有意识细致地观察周围社会生活,同时不断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学会耐心听取同伴的建议,将个人经验提升为集体经验,思维在碰撞中出现了火花,产生了崭新的内容。

四、深化信息技术运用,为创新奠定信心

信息技术的使用让许多教师在美术评价时,采用的是现场即时评价。教师往往依据幼儿之间的横向比较给出评语,重眼前的作品表现,缺乏对要素的细致分析,忽视个体幼儿内心的真实感受和绘画能力的前后差异,导致评价的真实性和人文性大大降低。

然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展示,我们对作品表现能力差一点的学生,我们可以重视对他们学习兴趣的评价,根据他们对学习的热情程度给予客观的评价;对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我选择了创意评价,从是否具有较高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丰富多彩的想象能力入手进行评价,很好地促进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而对一些感悟能力、表现能力都比较强的幼儿则把评价的重心倾向于他的学习结果,通过展示交流来肯定他们的优点,也以此为其他学生树立起榜样,使那些相对差一点的学生有了明确的努力目标。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范文第7篇

《成长故事》是2008年1月1日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丛书名为《好孩子最喜欢的故事》。

《成长故事》彩图注音版包括小蝌蚪找妈妈、小马过河、离不开妈妈的小袋鼠、小猫钓鱼、三个和尚、狼来了、司马光砸缸、囊萤映雪等故事。

(来源:文章屋网 )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范文第8篇

一、指导预习,诱发兴趣

预习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是课堂教学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前应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如在指导预习《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可以先到野外捕捉一些小蝌蚪,养在玻璃缸内,然后进行了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平时看见过青蛙吗?谁知道它小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出示玻璃缸内的小蝌蚪)这是小蝌蚪,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小蝌蚪不知道它们的妈妈是谁,它们要去找妈妈。小蝌蚪为什么要去找妈妈?它们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呢?回去后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找一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和求知的兴趣,并且在课堂上学得生动、活泼、理解透彻。

二、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导入布疑则能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迅速地吸引 学生的注意力,就能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整堂课的效果。所以在学习新课时,就应在导入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中进入新课教学。

1.巧设悬念,课前激趣

在导入时,教师用巧妙的语言巧设“悬念”,能把学生的好奇心诱导出来,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兴趣。如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我巧设“悬念”:“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他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学生精神大振,跃跃欲试。我接着说:“带你去哪里呢?”说完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哦!”学生恍然大悟,但随之产生疑问,小兴安岭?在哪里呀?那里是怎样的景象呢?这时,我顺势引语:“同学们,小兴安岭,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一带,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有香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许多人参和珍贵的药材,美丽的小鹿……要想领略小兴安岭的秀丽风光,就让我们随作者去小兴安岭旅游观光吧!”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感,从而在愉快而热烈的情绪中投入了学习活动。

2.借助现代教学手段,直观激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课文教学内容,让学生听听美妙的音乐,看看生动逼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处于轻松的状态,让学生迅速进入状态,走上一条到处充满轻松、愉快的学习道路。如教苏轼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时,我先让学生边听古筝乐曲,边观赏西湖的美丽风光(视频),激发学生兴奋愉快的学习情绪,进入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享受作者所描写的自然界的美。这样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好古诗打下基础。

3.猜谜语,激起兴趣

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则小小的谜语,往往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如教学《蜜蜂》这一课时,我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晃膀子,水上划船子。”生动形象的谜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很快就猜出谜底。这时我趁机将学生的兴趣引入课文:蜜蜂有什么本领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大家打开《蜜蜂》这一课。于是马上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书本上来了。

上面只是举了一些导入激趣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孜孜探求,创设了好多导入方法:如插图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影视导入、音乐歌曲导入、创设情境导入、设制悬念导入等等,举不胜举。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兴趣就行。

三、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自信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因素。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就是学习语文的自信不足,特别是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认为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害怕,兴趣索然。要改变这种情况,树立写作的自信,培养写作兴趣,教师要给学生的作文多加肯定性的评价,让学生在作文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自信来自于成功的体验,如果教师每次都能找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并加以表扬和肯定,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在进步在提高,有收获,学生就不会怕作文了,也不会感到作文难了,并且对作文越发想写了,也会越写越好。作文如此,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都是如此。

四、认识语文知识的有用性,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听说读写的过程,不仅是学习的过程,也是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语文实践的过程。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使学生认识、体会到语文知识的实用性,使语文学习成为其成长的需要,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就成为成长的兴趣。

例如:学生阅读林格伦的《淘气包艾米尔》掌握了其中的写作策略,即写最有趣的事。于是也摹仿“艾米尔”的风格,逮住身边小哥们儿最有趣的故事进行写作,写出了身边活生生的人。这就是阅读的用处,学生体会到这种用处,就越发多读多写了,语文素质也就提高了。

五、做游戏,讲故事,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