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鹬蚌相争寓意

鹬蚌相争寓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鹬蚌相争寓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鹬蚌相争寓意范文第1篇

在离这里不远的水草中,又一只大鹬鸟,正迈着两条又长又细的腿, 伸着又长又尖的嘴巴,在细心地寻找鱼虫。忽然,它看见河滩上那只张着 大口的河蚌。河蚌那鲜嫩,肥美地肉吸引着它,这是多么好吃的美食啊。

鹬鸟悄悄地走去,伸出了它的大嘴巴,猛的捉住了甲壳内的蚌肉。 河蚌突然受到了袭击,急忙将坚硬的甲壳闭合,甲壳像把钳子似的紧紧夹住 鹬的长嘴巴。鹬鸟用尽全身力气想拉出蚌肉来。河蚌却死死地夹住鹬的长嘴 巴。就这样,鹬蚌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

鹬鸟和河蚌谁也不肯相让,相持不下,双方争吵起来。鹬鸟威胁河 蚌说:"你若不张开甲壳,今天不下雨,明天也不下雨,你会被晒死在这里的, 赶快张开甲壳吧!"

河蚌也不甘示弱地说:"我就是不张开甲壳,我把你狠狠地夹住,你今 天拔不出来,明天也拔不出来,你非憋死在这河滩上。"

鹬鸟和河蚌互不相让,死死地纠缠在一起。

鹬蚌相争寓意范文第2篇

1.无游戏。

当你踏进一些语文教师的课堂,会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感受:教学是一件极其“神圣”的事情,一点也“游戏”不得!许多教师把语文课堂打扮成一张紧绷拉长的面孔,神情严肃,不苟言笑;学生正襟危坐,表情木讷。这样的语文课堂机械僵化,呆板生硬,索然无味,了无生趣!笔者在随机抽听的一百节常态语文课中发现,有近八十节几乎没有“游戏”的踪影,而且随着年段的升高,游戏离语文课堂愈来愈远,直至消失得无影无踪。正如李庆明先生所言:“在完成了‘学前’令孩子终生难忘的快乐学习之后,艰苦代替了欢乐,认真挤兑了游戏,严肃唾弃了活泼,随着游戏之死,儿童之死的黑暗岁月也就来临。”

2.假游戏。

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所谓的游戏只是偶尔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调节剂”,一种看起来有些滑稽可笑的步骤或环节,从表面上看像是活跃了课堂氛围。还有一些游戏成了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幌子”,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虚晃一枪,草草收场。这样的游戏成为了教师教学的忠实“奴仆”,异化为教学过程中的“开心果”“表演秀”,处处出现成人造作的痕迹。本该是儿童的游戏却成为教师导演的一台戏,本该是儿童在游戏却变成了教师在“游戏”儿童。游戏最本质的特征――儿童的自愿自觉、自主控制,游戏的本体功能――愉悦功能,以及游戏的灵魂――儿童游戏性的体验,都在这样的“假游戏”中消失殆尽。

3.滥游戏。

在一些语文教学中,游戏却达到一种夸张的程度,仿佛没有一些游戏活动的参与,语文教学就无法进行下去。如一位二年级的教师执教公开课《春笋》,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模仿春笋破土而出的情景,做了一次之后,又应学生要求继续做第二次,学生还不过瘾,于是接着进行第三次……这样的语文教学,起于表征化的游戏,止于浅层次的快乐,表演过度,游戏活动泛滥,导致语文教学舍本求末,背离主旨,使语文课堂陷入“非语文”“伪语文”的尴尬境地。

语文教学之所以缺乏游戏,或者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游戏”,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传统文化背景下教育对游戏的误读,认为“游戏”是低级的活动,“学习”是严肃的、神圣的、高级的。“游戏”的专利只属于学前的儿童,再加上功利主义、分数至上的思想,缺乏对游戏精神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认同,丢失了游戏精神,于是就不愿“游戏”,不敢“游戏”,当然也就不会

“游戏”。

二、语文教学迫切需要

“游戏”

1.顺应儿童的天性。

游戏是儿童主要的存在方式、生活方式。儿童是游戏的化身、游戏的精灵、游戏的天才。游戏是儿童自由生命之依靠、儿童本真存在的确证。游戏中的儿童是最真、最美的,最快乐、最享受的。游戏让儿童心灵自由舒展,生命自然绽放。可以说,儿童是天生的游戏者,让儿童成为真正的儿童,就是要守护他们的游戏天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学呼唤“游戏”就是让儿童“回家”,回到儿童最原始最美好的精神家园,让儿童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课堂中。

2.呼应课标的精神。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而“一切游戏都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所以,游戏最能凸显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新课标还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游戏中的主动“投入”、忘我“卷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还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当然,新课标中一些重复出现的词语,如“喜欢”“乐趣”“兴趣”“乐于”等无一不与“游戏”紧密相连。

3.回应编者的意图。

纵观当前使用的语文教科书,无论是哪一种版本,都能看到编者对教科书中游戏精神的张扬。教科书的形式体现了游戏化的编排:第一,丰富多彩的教材板块。如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我会写”“我会连”“我会找”“读读想想”“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展示台”“宽带网”等。第二,妙趣横生的文字游戏。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拼音游戏。在中高年级的练习“语文与生活”板块中,安排了“猜字谜”“听相声”“读歇后语”“走近开心辞典”等内容。第三,寓教于乐的游戏设置。不少课文都安排了游戏式的练习,如对课文的分角色演绎;习作中渗透游戏意味,如苏教版教材中安排了看图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写一件自己经历的事,给自己画张像,再配上自我介绍,写一次有趣的实验等内容。第四,形象生动的图片展示。如在苏教版小语教材中,我们更能深切地感受到,教材是通过形象的图片展现栩栩如生的人物、创设虚拟化的环境、营造游戏化的艺术空间。在教科书的文本世界即课文中,更能体会到编者的游戏化编排:教材中大量选用了诗歌(包括儿童诗),而诗是语言的游戏。教材中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故事,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可以说,故事本身就是游戏的一种表现形式。当然,还有一些散文(如《鸟语》)、小说(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以及说明文(如《白公鹅》)都具有游戏的色彩,都包含着“文字游戏”。

基于课标,基于儿童,基于教材,语文教学迫切需要游戏。需要游戏,不是指单纯地需要一种实体的游戏活动,而是呼唤正确的游戏教学思想、自由的游戏精神、生动的游戏姿态、鲜活的游戏方式,甚至是一种“语文教学即游戏”的教学“范式”。

三、语文教学应该如何

“游戏”

语文教学应该摆脱单纯的功利性,指向“人”的生命幸福成长,以“为儿童更好地生活”为目标,主动与游戏牵手,消除二者的隔阂和鸿沟,实现“语文教学”与“游戏”的高度融合,达到“目的”和“手段”统一,“形式”与“精神”相融,“发展”和“享乐”并重。

1.培育游戏精神。

(1)让学生“自由”游戏。

在游戏中,游戏者摆脱一切外在的目的和压力,让游戏者自愿自觉地徜徉并专注沉迷其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达到一种精神自由、心灵纯净的真我状态。如《鹬蚌相争》一文的公开教学,在准备活动时,教师和学生们根据课堂中的人、事、物做简单的“量词填空游戏”。如:一

( )老师,一( )学生,一( )黑板,一( )楼房,一( )语文书,一( )课文,一( )古诗,一( )寓言。这样,教师、学生、教室便构成了一个生动完整的游戏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学生消除了紧张情绪,以一种轻松的姿态出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和学生都能沉浸在课堂中,享受着教育活动中的游戏乐趣。正像古德尔和戈比所言:“人们在游戏中趋向一种最悠闲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甚至连身体都摆脱了世俗的负担,而和着天堂之舞的节拍轻松摇动。”

(2)让学生“规则”游戏。

一切游戏皆有其规则,游戏的“自由”丝毫不排斥游戏过程中的“规则”。荷兰文化学者赫伊津哈说:“游戏创造秩序,游戏就是秩序。”“自由”不够,则造成“隔”的状态;突破“规则”,则陷入“乱”的境地。对自由和限制的把握是让学生进入“畅”――介于焦虑感与厌烦感之间的最佳状态。因此,每一次游戏在教学中展开,师生都要明确“规则”,教师要提醒或暗示学生:大家平等参与游戏活动,但要遵守游戏规则。我们期待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或坐或卧或躺,他们的身体是自由的,心灵是舒展的,思维是开放的,但他们的神情又是那样的专注,体验又是那样的严肃,这是在自由与限制之间保持适当张力,也是自由与规则的制衡,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游戏

状态。

2.塑造游戏伙伴。

(1)塑造自己成为游戏伙伴。

一个人的游戏是没有的,即便是单独一个人,如果他在游戏,也总有一个假想的伙伴。如在《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加上动作讲故事的起因,有不少学生模仿鹬蚌之间的“武斗”:把左手假想为“鹬”,把右手假想为“蚌”,自己的左手狠狠地啄右手,反过来,自己的右手牢牢地夹住左手不放。这其实就是自己在跟自己“游戏”。

(2)塑造同伴成为游戏伙伴。

语文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其实质而言应该是“游戏”伙伴关系。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尽情交流、角色扮演都是在建立和维护这种关系。如在《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中,无论是让同桌的两个学生分别用动作和神态来表现鹬的“威胁”和蚌的“毫不示弱”,还是把学生分两组进行针锋相对的语言争斗,都构建了学生之间那种亲密而又带着些许火药味的游戏伙伴关系。

(3)塑造文本人物成为游戏伙伴。

充盈着游戏精神的语文课本中,主人公或活泼淘气、幼稚莽撞,或狂放不羁、野性十足,或愚蠢笨拙、面目可憎,或滑稽幽默、让人发笑。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文本人物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把他们塑造成为学生游戏的伙伴,构建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亲密关系。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中的小“萧红”,《鸟语》中的“燕子”“布谷”“喜鹊”,《鹬蚌相争》中的“鹬”“蚌”“渔夫”等都应该成为孩子们游戏的对象,学生或者和他们一起进行游戏对话,或者移情体验,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尽情享受游戏乐趣。

(4)塑造教师成为游戏伙伴。

课堂中的师生都应该把对方塑造成为游戏伙伴,这也意味着新的师生关系的重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游戏教学观的重要规则。没有真正意义上平等的关系,师生是不可能彼此对话,共同作为游戏者参与到教学中去的。因为对话不是狭义的言语往来,而是彼此的精神敞开与接纳。因此,教师应该以一个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到课堂中去,作为一个完整真实的自我显现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共同分享知识、经验、快乐和智慧,和孩子们在游戏中彰显自己生命的

价值。

3.优化游戏设计。

(1)优化整体设计。

在“教学即游戏”思想的指导下,把整个教学活动当成师生生命的游戏,把整个教学过程当成师生游戏的过程,通盘考虑,整体优化,把“教学”设计成“游戏”。如《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整个设计分为“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三个板块,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读故事,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自由自在地编故事。三个“游戏式”教学板块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又如《鸟语》一文的教学,从“诵读鸟语,感受乐趣”“研读鸟语,领悟启示”“创编鸟语,升华情趣”三个部分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模仿”“翻译”燕子、布谷、喜鹊三种鸟儿的语言中,感受“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内容美;让学生“研究”小鹰、乌鸦、啄木鸟等鸟儿无声的语言,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让学生聆听鸟语,发挥想象,猜想鸟语,创编故事,感受鸟语的有情有趣。整个教学都是在“游戏”中进行,鸟语声声情趣浓郁,欢声笑语言意兼得。再如《我和祖父的园子》的教学,整个设计就是让孩子们去解决两个大问题:一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文中的主人公是个“小孩子”?二是给直接描写园子的两个自然段取名字并说说理由。简单地说,一是聚焦大园子里的“小孩子”,二是看看小孩子眼中的“大园子”。这两个具有“游戏”意味的问题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涵盖了全文,极具思维张力和活动空间。可以说,这样的教学完全是在游戏思想的指导下展开的,从课堂实施来看,学生的言语生长也是在游戏活动中提高和完成的。

(2)优化活动设计。

①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种师生“平等对话”完全可以设计成“语言游戏”活动。如在《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会运用“祖父怎么样,我就(也)怎么样”这样的句式,教师采用了游戏式对话。首先,教师读祖父做什么的句子,学生读“我”就做什么的句子。接着,教师采用和学生说“对口词”的游戏方式,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师生对话:“祖父伸出手指刮了下我的小鼻子。”“我也伸出手指刮了下祖父的大鼻子。”“祖父摸了摸胡须。”“我也摸了摸胡须,其实哪里有胡须,不过是用手摸了几下下巴。”“祖父掏出烟袋抽了一袋烟。”“我也捡起一根枯枝装模作样地抽了一袋烟。”再如《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感受鹬用怎样的语言来威胁蚌,蚌就用怎样的语言来还击鹬,在师生分角色朗读“鹬”“蚌”的对话之后,便有了这样的师生对话:“松开,否则我就把你啄成肉泥!”“张开,否则我就把你夹成秃嘴!”“今天我要是治不了你,我把我的‘鹬’字倒过来写!”“今天我要是治不了你,我把我的‘蚌’字反过来念!”在这样的游戏式对话活动中,学生们的言语能力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悄然提升。

②扮演。游戏与日常生活的“不同”,最为生动地体现在游戏的“乔装打扮”中。在这里,游戏的“超日常”性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们喜欢“乔装打扮”,“扮演”也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游戏活动。如《鸟语》一文中,“我”和布谷鸟有这样无拘无束的一问一答:“你做什么?”“种田织布。”“你喜欢什么?”“勤劳刻苦。”教学时,教师就和学生们进行了有趣的扮演游戏:教师发问之后,先是女生有节奏地模仿布谷鸟的鸟声,而后男生回答提问。在这样的扮演中,孩子们仿佛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布谷鸟,在自由的模仿和愉悦的问答中感受到了语言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再如在《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出示“啄肉、夹住”“威胁、毫不示弱”“喜笑颜开、筋疲力尽”这三组有些对立意味的词语,然后读词,要求学生用动作、表情来表现这些词语的意思,学生们很快就理解了这些词语的含义。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鹬蚌之间激烈的语言争斗,教师还设计了这样的扮演游戏: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为“鹬”,一组为“蚌”,自由加上动作,展开三次语言争斗。在鹬蚌每次争斗之前,教师都设计了具有游戏意味的引语。学生站着斗,教师这样说:“鹬瞪大眼睛,威胁蚌说――”“蚌毫不示弱,这样反击鹬――”;学生坐着斗,教师这样引:“‘哟,这蚌胆大包天,竟敢跟我顶嘴。’于是,鹬又恶狠狠地说――”“‘好啊,被我夹住了嘴,还跟我耍威风!’于是,蚌又毫不示弱地说――”;学生趴在桌上斗,教师这样导:“鹬和蚌都筋疲力尽了,不过,鹬还不罢休,继续威胁蚌――”“‘都这个时候了,你都累趴下了,还敢威胁我,没门!’蚌也毫不示弱地说――”。这样的扮演就是“游戏”,即“把由语言和行动(指与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那些行动)所组成的整体称为‘语言游戏’”。

③想象。儿童凭借超越日常经验的想象游戏或游戏想象彰显自由的天性。游戏使人获得自由的秘密在于超越经验,而超越经验依靠的是想象。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比如《鸟语》一文的教学,最后的环节就是“聆听鸟语,创编故事”,播放鸟鸣声让学生闭着眼睛展开想象,引导学生以“一棵大树上飞来几只鸟”为开头写几句话。学生的想象极其丰富,有的写争虫大战,有的写歌咏大赛,有的写话题讨论,还有的写迎娶新娘。又如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为了让学生学习运用“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的句式,教师设计了“如果你是倭瓜,愿意爬到哪里去?”“如果你是黄瓜,你愿意长成什么样?”“如果你是玉米,你愿意长多高?”这样具有“游戏”意味的问题,让学生在自由想象和尽情表达中习得语言。再如教学《鹬蚌相争》一文,教师采用“新编故事”的游戏方式,将课文结尾改成“蚌松开了壳儿,鹬也拔出了嘴,鹬蚌握手言和”,让学生想象鹬蚌的对话。其实,“编”本身就是一种想象性、创造性的语言和思维的游戏。更何况这样的“编”是让学生想象说话,在语言游戏的同时发展了形象思维,在“编”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寓意的理解。

鹬蚌相争寓意范文第3篇

一、循文而悟理,寓意的自然抵达

【现象描述】寓言教学是“言”“意”兼得的过程,二者理应相互促进,和谐统一,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失之偏颇,主要表现为重意轻言。有的教师盲目执著于对寓意的深挖细究,穷追猛打,而忽视了文本语言的教学价值;有的教师甚至直接把寓言教学等同于说理教育,语文课变成了思品课。比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揠苗助长》时,初读环节就直奔主题,直接问“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在反复启发下,几个学生答出 “农夫太着急了”这个结论。显然,这个答案仍停留在内容层面,与教师准备好的“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这个板书不符,故而继续追问“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于是学生面面相觑,课堂一片沉默。

【对策解读】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身体,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灵魂。”这个经典譬喻隐含的另外一层意思在于:作为为了寓言的故事,“言”和“意”,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而上例中的教师就犯了把“身体”与“灵魂”相割裂的错误。文本还未深读,词句还未品味,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都尚未具体感受之时,突兀地空谈道理,其理解往往是肤浅、刻板甚至是错误的。寓言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但是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却是丰满传神、栩栩如生的。教学寓言,教师应该站在语文学习的角度,以文本为依托,重在文字的训练与感悟,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品读揣摩,展开想象,在故事里“走”几个来回,待到故事了然于胸,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抵达寓意自会如水到渠成一般自然而然。

如教学《揠苗助长》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直忙到天黑”等短语作思考:每一棵禾苗都不放过,他的心里怎么想?别人劝他休息,他又会怎么样说?关注农夫从“巴望”到“焦急”,从“筋疲力尽”到“兴致勃勃”的神态变化,通过朗读、表演、评议的方式沉浸到实际的言语当中去,入情入境,充分体会到农夫因为心有所盼,所以不顾禾苗的生长规律,做出拔苗助长的傻事。最后,巧妙安排一个父子对话的环节:儿子如何向父亲解释禾苗枯死的原因?得知实情后的农夫又会说什么呢?在这样的生生对话中,学生提升了言语表达能力,同时自然而然地体会到“欲速则不达”这个寓意。

二、适当而有效,文本的合理拓展

【现象描述】作为寓言的故事,大多短小精悍,浅显易懂,因此,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进行适度地拓展来丰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是值得提倡的。然而我们在课堂上也看到了,有的教师教学《鹬蚌相争》时,初读环节就出示文言文进行拓展,引入“赵且伐燕”中苏代对燕惠王的劝诫。整个教学过程都在从文本中逐字对照寻找释义,给原本简洁清晰的教学任务盲目加码,不仅无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直接影响了固有目标的实现。有的教师执教《螳螂捕蝉》时,甚至挖掘到“春秋时期,吴国政局与各邻国关系”这样的深度,逐一剖析,表面看教师引经据典,文化味浓郁,可实际上拓展的内容是否适当,使用的时机是否合宜,都值得反思。

【对策解读】寓言这种文本,穿越了漫漫的历史时空,凝聚了无数先贤的智慧,抵达我们现代人的面前,具有言简而意丰的独特魅力。寓言教学应该在简约与丰厚之间把握好尺度,既要关注年段要求,又要联系文本特点。拓展必须做到“适度”和“有效”。只关注文本,则稍显单薄;过度拓展,则会使教学目标模糊不清,教学内容过于艰涩,导致教学过程繁冗低效。

以《螳螂捕蝉》为例,了解吴国的实际处境是理解侍从譬喻成功的一个难点,此时的拓展成为了必要。那么如何呈现拓展内容,使之更有效?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用简笔画的方式画出以吴为中心的列国环视图,学生就能清晰看懂吴国当时所处的环境:一旦它贸然出兵,虎视眈眈的邻国对吴的威胁是不言而喻的。借助插图与简笔画,这样的拓展,简洁高效,谁为螳螂,谁为鸣蝉,谁为黄雀,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目了然。当然,课堂实践时,最好先引导学生从文本的具体语言出发,抓住“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这一句品读,再相机出示简笔画。这样一来,言意兼得,语文味会更浓郁,效果也自然更好。

再以《鹬蚌相争》为例,在学生透过文本语言,明白寓意以后,教师可以出示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漫画,鼓励学生发表看法,使学生从依托于文本的“知道”,发展为落脚于实际的“运用”,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寓意的理解,这是一种拓展。学文后文白对照: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此时此刻的文言出示,不仅能再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帮助他们初步感受古文的凝练之美,这也是一种拓展。

三、新鲜而有趣,教法的推陈出新

【现象描述】寓言大多有亲切可感的形象,妙趣横生的情节,与童年有天然的联系,为小学生所喜闻乐见。寓言教学就应当紧扣这一文本特点,念好“趣”字诀,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但遗憾的是,我们不少老师,眼里有“寓”有“言”,偏偏缺失了“趣”。不管教材是以一个故事的形式呈现(单篇寓言),还是以一个系列的方式组合(二则或三则),无论是初学者(二上《狼和小羊》),还是高年段(六下《螳螂捕蝉》),只要是寓言课,就只走一个流程:出示课题,质疑问难,疏通文脉,总结寓意。这种不关注教学对象,不体现文本特点的流水线式的教学模式,枯燥单调,很难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学了寓言,既留不下形象,也留不下语言,更留不下情感。这样的寓言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无趣自然无语(语文)。

【对策解读】语文教学要达成语言教学的目标,教法上就必须推陈出新,把激发兴趣作为重点策略。那么,教师应如何根据学生年段和教材特点来组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让寓言教学新鲜而有趣呢?

以苏教版教材中的第一则寓言《狼和小羊》(二上)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它故事性强、生动形象的特点,抓住狼和小羊的对话,通过自由练读、分角色读、比赛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明白“找碴儿”“倒流”“背地里”“争辩”等关键词语的含义。同时,训练学生关注提示语,体会到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来读懂人物,最后以伊索的点评来揭示中心,初步概括出寓言的特点。学文后尝试续编故事:对付凶恶残酷的坏人,该想怎样的办法脱离险境呢?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自然能在互相启发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收获满堂的惊喜。此法可以总结为“还权法”,亦即把表演权、拓展权授予学生,而学生则自然会“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啦!

随着年级逐增,在教学系列寓言(如《寓言二则》《寓言三则》)时,我们可以用“教—扶—放”的方式展开教学,把“还权法”扩大化。重点指导第一则寓言,然后提炼出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学第二则、第三则寓言,在此基础上汇报交流。这类寓言在教学时仍要注意侧重点,在《狐狸和葡萄》一文中,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填补文本空白。教学《牧童和狼》时,抓住牧童先后两次大叫,用表演读的方式揣摩牧童的心理。教学《蝉和狐狸》时,可与《狐狸和乌鸦》的结局相对比,引出关键话题,辨析蝉的聪明之处在哪里?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找准兴趣点,挖掘价值点,吃透重难点,让寓言教学得法得趣,情趣盎然。

四、“多元”与“一元”,价值取向的理性思考

【现象描述】如前所述,寓言这种文本,穿越了漫漫的历史时空,凝聚了无数先贤的智慧,抵达我们现代人的面前,具有言简而意丰的独特魅力。寓言的言简而意丰,为我们的多元解读提供了可能。但是,有些教师片面理解课标中关于“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的论述,不加省察地对学生偏差甚至错误的回答,采取一味迁就、盲目认同的态度,这就走向了事情的反面。以四年级的《一路花香》为例,有学生认为:课文中的破水罐虽然有裂缝,但浇灌出了美丽的花朵,所以“天生我材必有用”,缺点也是优点,破水罐比好水罐强——他忘了水罐的首要任务不是浇花而是装水。另有教师执教此文时,盲目抬高破水罐的谦虚,贬斥好水罐的骄傲,把好水罐摆在了破水罐的对立面。像这样的“多元”,偏离了文本自身的言语环境,违背了我们时代的主旋律,是一种盲目的多元,片面的解读,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对策解读】珍视多元解读,就是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是必须坚持的教学原则。但不容忽视的是,我们的老师在珍视多元理解的同时,更加要注意尊重文本自身的价值取向。虽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始终是哈姆莱特这一个,而不会变成“莱特哈姆”,这就是文本内在的规定性。我们始终都要坚持用正确的、科学的、发展的价值观看待文本。当学生的自由发挥、自主感悟发生偏差之时,教师要运用教学机智,发挥主导作用,带领学生抓住关键词反复品读,体会挑水工富有哲理性的语言,采取让学生通过“XX,我想对你说”(对破损的水罐说,对完好的水罐说,对挑水工说)这一练习,达到对文章寓意的正确感悟:每一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生活中不妨多找自己或别人的长处,让我们的生活中都有“一路花香”……对于本文的寓意,我们鼓励多元解读:作为好水罐,它圆满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有理由为自己感到骄傲;破水罐能在挑水工的启发下找回自信,尽力发挥自身的价值,也值得肯定;而挑水工别具一双慧眼,充满友善之心,则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只要我们能用这种积极向上、开放宽容的心态来解读寓意,所有符合人性之美、道德之义的解读都是值得珍视的。我们不能盲目追求“多元”或者片面局限于“一元”,走非此即彼形而上的偏执之路。

总之,小学生的寓言教学,应立足寓言的文本特质,着眼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遵循儿童言语发展、精神发育的规律,自然、简约、诗性、多元共存。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语为本,理性看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正确分析教学行为中的偏差,让寓言教学如同寓言本身一样,散发出智慧的光芒,营造出精彩的课堂。

鹬蚌相争寓意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国产二维动画 视觉艺术 审美关系 视觉展现

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我们无私地爱美,欣赏它,喜欢它,如同喜欢我们亲爱的人一样。由此可知,美包含着一种可爱的、为我们的心所宝贵的东西。[1]我国的二维动画,尤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品正是包含着这样一种可爱的、为我们的心所宝贵的东西,它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民间故事和古典文学作品的魅力,也呈现出丰富、浓厚的中国传统美学韵味,这既是动画从业者们所追求的创作目标,而片中所具备美的意境及其感染力更是对后人提供了美的视觉展现的再教育。

一、形态与色彩的艺术展现

传统的视觉艺术形象通常是一个民族生活文化的精粹展示,它不仅是艺术的表露,而且是技术的展现,既包括历史进程的文化积累,又具有环境空间的象征内涵。中国传统艺术的视觉形象主要有三个特点:造型的完美性,色彩的完整性,意象的表达。这三个特点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传统艺术的视觉形象,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2]。如《小蝌蚪找妈妈》是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片中的场景就如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画,角色的动作、表情优美灵动,泼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壮丽,柔和的笔调充满诗意,在“似与不似之间”传载着美的意境。动画片《牧笛》既有“利满天下,物无逾者”的老牛,又有令人陶醉其中的场景,还有执著的牧童,无一不体现着一种精致美。

国产二维动画造型色彩明快强烈,以纯色作为对比色,有很强的装饰性和视觉冲击力。首先,使用的色彩大胆自由,不受现实中对象的固有色所局限,强调厚重、鲜亮透明,显示出鲜活动感的视觉形象。如《金色的海螺》、《狐狸打猎人》等动画中设计者大量借鉴中国传统民间色彩的艳丽、丰富和强烈的冷暖对比,将场景色彩和人物色彩设计的极其丰富、多变,传达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色彩感受。其次,设色时也讲究视觉意象,重视色彩的视觉效果,整体色调鲜艳、热烈等特定的象征性寓意。如动画片《三个和尚》中三个和尚服装为红、黄、蓝三种颜色。在现实生活中,和尚的僧袍并没有这种差别,在动画中,设计者大胆运用这种颜色的对比为三个和尚添加了显著的视觉符号,突出了他们的个性特征。最后,设色时不以“物理光源色学说”因素为视觉依托,以表达求生、趋利、避害等和目的性的功利意义为最根本的色彩寓意,它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它的视觉涵义,已被转换成一种主观的情感文化理念。

二、形式与寓意的艺术展现

形式在动画作品中的体现较广,主要表现为镜头画面的比例与安排、形式与内容即故事与画面风格表现的相对应、它的构成关系与片中表现对象及其意象化的表征等密切相关,所以国产二维动画在艺术形式上具有它独特的美的视觉表现形式,故此形成了我国动画艺术独特的形式美。

国产二维动画在发展过程中曾尝试了许多美术形式的美术风格,如中国的第一部长篇动画片《铁扇公主》取材于民间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九色鹿》的故事源于敦煌壁画的佛教故事,制作以壁画的色彩为主,保留壁画的绘画风格;《崂山道士》等运用了民间玩具中的泥、木、竹等造型与材料;《猪八戒吃西瓜》、《渔童》、《老鼠嫁女》等抓住了民间剪纸的造型特点,拍出的剪纸动画片更是独树一帜;《小蝌蚪找妈妈》、《鹬蚌相争》、《牧笛》和《山水情》等则把中国传统水墨的样式在动画片中发挥到了极致,充分体现了水墨动画的水墨特性,成功地营造了中国传统美学所强调的诗情画意的境界。

传统的国产二维动画在其寓意传达方面很注重主流道德观的表述,很多作品都是表现对谦逊诚实、惩恶扬善等精神的赞美。如《南郭先生》刻画的是没有真才实学却又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他靠欺骗得到了齐宣王的宠信并步步高升,后来却因齐王只喜欢听人独奏而露出马脚,最终只能落荒而逃,此片告诫人们要凭真才实学,不能靠投机欺骗。再如《调皮的金丝猴》中叙述的是金丝猴因为自己爱撒谎的习性导致以这种思维来考量别人,进而对别人不信任而经历了险境的故事。故事中金丝猴因为老是欺骗别人,骗熊猫说豺狗来了,骗母鸡说老鹰来了,而在和熊猫比赛爬树胜利后,取笑熊猫,最后真正的豺狗过来的时候,善良的熊猫告诉他时,经常欺骗别人的他却不相信,使自己险些丢掉性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熊猫,他真诚、善良、谦虚、勇敢,这也是动画创作者想极力弘扬的传统美德,但是作者在表述金丝猴的调皮中,还让我们看到健康、有趣,并且能够在经历危险过后反思自己行为的可爱一面,对于动画片的寓意阐述又是进一步的升华。

国人较为注重传统文化尤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长幼之间的孝悌,并强调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即人格的最高境界。人们的价值取向有很明显的道德化倾向,这种思维方式以道德判断为依据,即以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道德概念对人们的行为作出判断和评价。黑格尔曾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所以,传统的动画片必然不会脱离这一负载道德寓意的表述和视觉展现,这种视觉表述特点也是我们所要遵循的艺术美的原则之一。

当产品的美成为产品功能目的的表现时,这种美便称为产品的功能美。功能美产生的根据在于产品功能结构与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此使产品形式成为功能目的性的表征。功能美不仅展示了设计产品的使用价值和应用目的,而且为人们直观展现出了社会发展的目的性和历史前进的内容,从而把人的物质实践引向精神世界的升华。[3]动画作品的主要受众为少年儿童,作品的艺术美里也应包含能使人精神升华的内容,即从视觉导向上应表述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视觉内容。

一部动画片与其艺术美的视觉展现等同于骨与肉的关系,影片中的造型形态、色彩关系、表现形式及其表述寓意是动画片的主要内容,且丰富并支撑着动画片的发展推广与创新。追求美是各类艺术的基本原则,动画这门艺术也不能例外,尤其是在创作时应符合我们当今社会对其艺术美的规范。

参考文献:

[1][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著.译.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5.

[2]张海英.视觉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表现[J].安徽:安徽文学,2009,(7).

鹬蚌相争寓意范文第5篇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具体进步和发展,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新课程应改变“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但学生们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的状况,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有效教学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根据课堂实际变化不断调整教学,使课堂具有明显生成性。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教学实效的认识和做法。

一、确定目标,以趣引路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那么对于教学目标的把握直接关系到课堂实效。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关注教学目标,结合生成及时调整预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在导入时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学习任务。例如在设计二年级上册《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一课的导入时,我围绕紧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升旗时的庄严隆重”这一目标,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结合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的生活经验,提出:“升旗仪式上我们学校的旗手们的表现给你什么感受呢?”学生在这样鲜活的情境中,了解“庄严隆重”这个抽象概念也就容易多了。兴趣是有效学习的“推手”,因此应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创设情境,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在兴趣驱动下主动学习。

二、自主学习,以疑寻知

课标指出:“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条件下学生高品质的学习。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机会,使学生身心得到解放,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问。一旦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疑问困惑,就能激发他们去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如三年级上册的《鹬蚌相争》,学生在观察插图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出“鹬和蚌怎么会这么傻被打鱼的人轻易捉走呢?”接着我让学生通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它们“傻”在哪里。这样寓言的寓意就被学生疑问带出来了:不能互相争执不下,不然结果就让第三方捡到了便宜。实践告诉我们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而寻求到的知识是学生记忆中最深刻的,这样的知识已成为学生自己的、活的知识。

三、优化课时,以点带面

提高教学实效要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知识有效性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使课堂学习的实用时间充分利用。虽然一节课只有40分钟,但是我们应将教学活动聚焦在有限的目标内,抓住关键点,以点代面,提高教学实效。

例如,我在执教《庐山的云雾》一课时,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我紧扣“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这二个关键词,让他们把体现这二个词语的优美词句以提纲形式罗列出来。学生动手摘抄的时候不但加深对这些好词佳句的理解,而且对于这种以中心句提纲挈领的形式有所领悟。这样的课程结构,教师所教时间不超过15分钟,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四、巧借错误,以思促悟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学生的错误是一种鲜活的课程动态资源,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善待、引导学生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悟出真理。二年级上册《小马过河》,阅读到课文第五自然段后,我让学生思考小马是听老牛的话对还是听松鼠的话才对呢?学生一下子讨论开了,班里分成了三个阵营:赞成老牛的、赞成松鼠的、还有徘徊在二者间的中间派。在这有趣的格局下,我让各方代表陈述理由,最后在激烈的争辩中悟出了道理:老牛和松鼠的话不全对,小马要自己下河去试试,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巧借错误,既可以帮助学生检查、分析、查找出错误的原因,又能使学生真正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让“错误”服务于教学和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丰富我们的教学机智。

五、适度拓展,以浅入深

《新课标》非常重视语文课的容量,重视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把“拓展”和“延伸”列入了课堂模式之中。例如在教到三年级上册《好伙伴》这一课时,我注意到主人公“猎狗”和“乌鸦”两个好伙伴之间虽然有着感人的故事,可是文中却不曾有二者之间的对话。在学习了课文之后,我给学生一道题目:在猎狗掉进枯井后,乌鸦怕猎狗被饿死,一次又一次地叼肉来给它吃时,会如何鼓励猎狗?猎狗又会如何感谢这位好朋友呢?请结合这个情境为它们设计对话。下面是学生的设计方案:

猎狗:乌鸦,我的好伙伴,你这样飞进飞出为我送食物,真让我感动!

乌鸦:猎狗,你要坚持住,马哈多会来救你的。

猎狗:井太深了,夜晚来时我特别害怕,真想再回到你们身边啊!

乌鸦:你很快就能出来的,主人也在四处找你了,他已经看到我朝这边飞来了,一定会发现你在这儿的。

猎狗:你真是我的救世主!

鹬蚌相争寓意范文第6篇

关键词:英汉习语,文化差异,语义

 

习语既是一种结构固定而凝练、内涵丰富而深刻的语言现象,也是人类的历史和文化在人们所使用语言中的体现和反映。虽然由于东西方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蕴含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但实际上,汉语习语和英语习语的表达具有一些相似性或共性。汉语和英语的习语都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特征是语义的统一性或整体性,即一条习语所表达的是一个整体的意思。每一条习语的意思都不仅仅是构成词语意义的简单相加。另一个特征是其结构的固定性或定型性,即习语的词序结构一般不能随意更改或颠倒,也不能随意增减词,或者任意使用其它的词来替代某个词。

例如:“He tiredeasily now. No longer could he do a fast twenty rounds, hammer and tongs,fight, fight, fight, from gone to gone.”应翻译为:“此刻他很快就疲倦了。他再也不能精神抖擞地快速打二十个回合,从开始一直奋战、奋战、奋战,坚持到结束。”后一句中,英语成语“hammerand tongs”就准确概要地形容此人的过去一直是“精神抖擞地”。“hammer and tongs”这条习语,也不能单独从字面上将其理解成“锤子和钳子”。而且,“tongs”(钳子)这一词也不能随意用其它的同义词“pliers”或“pincers”来替代。习语的正确应用,往往在人们的叙述或评论中起到幽默生动或者画龙点睛的妙用效果。

本文试着通过比较英汉习语,是我们对中西方文化传统有一个全面的印象,从微观角度看待事物,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思想。

一,英汉表达在形象和寓意上基本对等的习语

形成此类习语的原因:首先,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基本的共同进程,人们对客观事物自然属性的认识大致相同,借用形象的文化心理比较一致;其次,作为东西方文化奠基石的中国儒学文化典籍《论语》与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典籍《圣经》源于同一时代,许多人生哲理相同,英雄所见略同;还有就是在东西方文化教的过程中,相互借鉴或影响所形成的。例如:

Blood is thickerthan water. 血浓于水。

Wall hisears. 隔墙有耳。

A word spoken isgone forever.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Long hair andshort wit. 头发长,见识短。

Good luck wouldnever come in pains. 福无双至。

二,英汉表达形式类似但借喻载体不同的习语

Fine feathersmakes fine birds. 人要衣装佛要金装。

Better be the head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The foremost dogcatches the hare.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Two dogs for abone, and the third runs away with it.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语义。

You can’t have thecake and eat it.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语义。

Spend money likewater. 挥金如土。

鸟的羽毛对应佛的金装,鸡头和凤尾对应狗头和狮子,鸟捉虫对应狗抓兔子。这种差别是由习语的产生与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劳动生活密切相关的,也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等有着直接的联系。以上面提到的spend money like water为例,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的英国人民,他们的生活是和海洋息息相关的,因此他们用spend money like water比喻挥霍金钱、大手大脚;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与之对应的习语就是“挥金如土”。这类借喻载体的不同,并不影响所表达的思想与内容一致,我们只要对汉语的此类习语有所了解,那么就比较容易理解英语里面相应的习语所表达的含义。

三,英汉表达习惯和内容完全不同的习语

这类习语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是最棘手也是最容易造成误解的。这类习语有的源于不同的风俗习惯,有的源自东西方文学,有的源自宗教故事等等。如果只是一味的从字面上去理解,就容易造成误解,只有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

例如:He wasquarrelsome and ready to fight at the drop of a hat. 如果从字面理解“他这人爱吵架,帽子掉到地上就会同人争吵”,那可就同句子的实际意义相去甚远了。中世纪欧洲流行决斗的风气,人们在决斗之前往往把帽子狠狠的往地下一摔,这就意味着决斗开始。这一习俗不仅在决斗中,在其他场合也意味着坏事立即要发生了。如今,决斗这一现象已成历史,然而at the drip of a hat这一段余缺流传下来,而且保留了“转瞬之间,马上”这一意义。另外,在对待狗的态度上,东西方可谓大不相同。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相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等等。,语义。,语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与狗相关的习语一般都含褒义:lucky dog(幸运儿)。,语义。还有《伊索寓言》《圣经》里面都有很多的故事产生了很多的习语,这些都要掌握一些文化知识与背景。,语义。例如:

Pandora’sbox. 灾祸的根源。

A snake in thegrass. 虚假的朋友。

A catch-22situation. 不可摆脱的困境。

The sword ofDamocles. 临头的危险。

An Uncle Tom. 情愿忍辱负重、不敢反抗的人。

Achille’sheel. 唯一致命的弱点。

总之,语言与文化有着共生的关系,不同文化的发展必然在语言中体现出来。有不少汉语成语和英语成语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习语的翻译不仅仅是词汇的对等翻译,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差异。掌握了习语的来源,也就了解了历史典故,不仅提高了翻译技能,还丰富了中西方文化知识,这样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是翻译更加顺畅贴切!

参考文献

1.葛志红,孟丽《格言英语900句》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

2.许正元等.八用成语词.山东齐鲁书社.1991.

3.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90-91

鹬蚌相争寓意范文第7篇

始终认为,语文老师,就要用语文本质的力量为学生生命的每一次新的进步和发展助力。始终认为,语文的核心价值之于儿童的言语生长就如同一层厚厚的“植被”。于是这堂课,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展开愉悦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一则寓言走进一片语言丛林,由一则寓言追寻一段生长历程,用一则寓言留下一个语文印记,去积累更为丰富、饱满的言语智慧。

【教学目标】

1.学习“寓”“焦”等生字,注意字的关键笔画,能正确、规范书写。

2.读懂故事梗概;学会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故事讲清楚,并尝试在关键处逗留,丰富故事内容。

3.在讲故事的学习情境中,理解“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纳闷”等词,并体味在故事里的表情、行为和情感。

【教学过程及意图】

课前活动:猜图导入

1.老师带来了几幅好玩的画,想看吗?

2.学生根据图画猜寓言故事。

【“猜寓言故事”,一是循着儿童原有的阅读经历,用“寓言故事”之门把他们引向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之林。二是唤起儿童对古代寓言故事的经验,如藏有《亡羊补牢》等故事的图片,对故事里农夫“傻”样的呈现,本身就有一种漫画式讽刺的效果。课开始之前,形象化的方式,贴近儿童经验的起点,为课堂的整体立意进行了悄然铺设。】

一、揭题导入

1.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第24课《寓言两则》,“寓”是个生字,这个字,最关键的是竖(红笔描),要一直写到底。伸出手指写一写。

2.一起来学习第一则。这个字读“yà”,题目连起来,读――揠苗助长。

3.“揠苗助长”,什么意思?(把禾苗拔起来帮助它成长。)

4.“揠”指的就是――(拔),所以故事也叫“拔苗助长”。

5.题目再一起读。

【课的导入要“轻”,意味着要简明而不烦琐,抓住一字的“一笔”“一音”,扣住一字一词之义,简洁明快;课的起步要“浅”,意味要简单而不繁难,无非是写写、读读、说说。然而,“轻”和“浅”,却蕴含着“准”和“要”。推敲“寓”最为关键的笔画当属“竖”,明白这一关键处,上下部分和最后三笔都不会写错,此“竖”牵“寓”字全局。课题揪住“揠”字的读音和含义,其含义则来自学生对“揠苗助长”故事含义的原有经验。】

二、读懂梗概

1.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放声读这个故事,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2.课文都能读准了吗?好,请四个同学来读一读。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讲的是什么?

(教师板书“巴望”,学生在书上圈出。)

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谁来读?

第三自然段?

第二、三自然段连起来讲的是什么?

(教师板书“拔苗”,学生写在第二自然段旁边。)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结果是――禾苗全都枯死了。

(教师板书“枯死”,学生圈出。)

3.来,看黑板,谁能把这3个词连起来,简单地说一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阅读寓言故事第一步为“读懂”。“读懂”有两个要素,一为内容:故事大意,在于找到线索,线索就是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二为方法:根据线索简单说说大意,这是语文方法或能力,本课授予学生的是“关键词”串联法。找出每个部分的关键词,聚焦在农夫“想”――巴望,农夫“做”――拔苗,结果――枯死。找出关键词,串联概述,读懂故事,读薄故事。】

三、故事情境

故事不仅要会读,还要会讲,讲故事可是大有学问的,怎样才能讲好呢?

哦,一讲清楚,二讲生动,才能吸引人,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中的农夫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一)读讲“起因”

1.先看故事的起因:农夫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出示第一自然段)

(1)“巴望”一词变红,读这个词,“巴望”是什么意思?

(2)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是在“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呢?

2.师生对话交流。

引导抓住“天天”一词进行体味。

(1)天天去看,你仿佛看到农夫什么样子?

(2)读好这句话。

引导抓住“焦急”一词进行体味。

(1)十分焦急,他会怎么想?

(2)引导学生逐渐进入故事情境:你就是农夫,注意下语气,再来说一说。

(3)出示图片:“焦”字下面的四点像什么?

小结:哦,汉字带给你们这么丰富的联想!古时候它是这么写的,下面的四点其实就是有一团火在烧,农夫的心里也像是有团火在烧,可真够急的呀!谁来读读这句话?

3.谁来讲讲故事的起因?

关注三个坡度,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发展区更上一层楼:(1)短短几分钟,就把起因讲出来;(2)能注意讲的语气,有讲的味道;(3)能把十分焦急会怎么想也讲出来。

【讲故事的起因,在每个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可以大体表现为三种坡度:照“文”背;照“文”讲;讲丰富。从“巴望”到“天天看”,至“十分焦急”,要引导学生做停留,去想象样子,揣测心理活动,可以说一方面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故事情境中,加深对词语在特定语境中情感等的体会,另一方面也在为学生能把起因讲好做铺垫。而当学生无法领会这种铺垫时,还需通过“有点遗憾,要是能把农夫十分焦急时会怎么想也讲出来,我们就更爱听了”等评价语让学生顿悟,促进其从讲故事的第一坡度,登上第二、第三坡度。】

(二)读讲“经过”

1.讲好故事的经过是关键,我们接着往下看。

2.这个农夫是怎么拔的?自己先读读第二自然段。

3.一棵一棵地往上拔,是像我们平常拔草一样拔吗?

学生体验活动,引导理解体会“一棵一棵地往上拔”:怎么拔的?来,请你,请你,请你们三个小农夫来拔拔看。

相机追问:你怎么拔的?农夫拔的时候,为什么既要用力,又要这么小心?

4.就这样,他一棵一棵地往上拔,拔呀,拔,拔了多久?多久?(引导理解体会“筋疲力尽”一词。)

(1)累得怎么样?(筋疲力尽,累成什么样了?)引导学生做做农夫筋疲力尽的样子。

(2)读好“筋疲力尽”(变红),并读好句子。

5.谁来讲讲第二自然段农夫拔禾苗?

关注三个坡度:(1)能完整地讲下来;(2)讲得味道较浓;(3)能用动作为讲加分,让我们看到了“筋疲力尽”的样子。

6.经过还有一段,老师不教,不讲,你们能讲好吗?还是先练一练。

(1)指名讲。

(2)你们觉得他讲得好不好?

(3)怎么才能讲出“兴致勃勃”的味道呢?

演示“勃”字,右边是个“力”,农夫的话就要讲得响亮、有力,浑身都是劲。

(4)哪个小农夫,再来兴致勃勃地说一说?

【在故事情境中,“拔禾苗”是农夫的“显性动作”,反映的是“隐性心理”:有良好的出发点,自以为很有方法,有勤劳的付出,然而其结果却是“好心办坏事”。因此,“拔禾苗”这一体验活动是在为学生领会与表达寓意进行铺设。“筋疲力尽”会累得怎么样?让学生展开想象,做做农夫的样子,则也是帮助学生在讲故事经过时,尽可能达到第二、第三坡度。经过的第二部分,由扶到放,只抓住“兴致勃勃”一词,加以引导,通过“勃”字形的辨识,领会农夫“兴致勃勃”地说时有力、有劲的情态,帮助学生突破原来的语文高度。】

(三)读讲“结果”

故事的结果很简单,我们一起来讲一讲:他的儿子很纳闷,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1.引导讲好“很纳闷”:教师做纳闷的表情,问:他在想些什么呢?

2.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都枯死了:看到这个情景,儿子会怎么样?(引导学生想象儿子的动作、表情。)

3.再一起讲讲故事的结果。

【故事的结果很简单,但故事情境却很丰富,从“纳闷”铺开儿子的不解、奇怪之情,从“枯死”铺开儿子的难过、吃惊、捶胸顿足之状,在前两部分讲故事的基础上,只需淡淡处理,学生自然就会有所领悟,自然朝着生动精彩的方向而拔节。】

(四)完整讲述

1.一段一段会讲了,谁能连起来讲讲这个故事?看,这是根据故事而画的连环画,谁能来配音?要把你讲故事的本领尽情地表现出来哦。

2.指名学生上台讲。

关注学生能达到的最佳表现:(1)评价和自我评价;(2)推动自我提高。

【完整讲述故事,不是某个语言表达优秀的学生的“表演”,而是对每个学生讲故事能力的一个综合促成环节。重点在于对讲故事学生的“评”和“推”。学生讲完,让其自我评价,但这不够,教师要给力,引导其发现优点与缺点;教师要助力,帮助其补“缺”和提“优”,这样,指导和评价的是一个学生,然而面向和指向的却是全体学生。】

四、揭示寓意

1.你们觉得故事里的这个农夫怎么样?

2.你想对他说什么?

(1)引导学生从农夫的“急”、禾苗的生长规律、农夫的愿望和结果等方面展开自由表达。

相机板书:急于求成 违背规律 适得其反

(2)引导生本对话。

农夫啊,农夫,你以为禾苗一点儿都没有长,其实――

农夫啊,农夫,你以为想出的是一个好办法,其实――

农夫啊,农夫,你以为力气没白费,其实――

农夫啊,农夫,你以为是在拔苗助长,其实是在拔苗助――死啊!

(3)小结:笑声中,我想你们都明白了。(指板书)赶紧把三个词记在题目右边吧。

(4)明白了故事里的道理,你想把它讲给谁听?为什么?

3.简短的故事,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故事的魅力。请拿出课桌里的故事纸,轻声自由读读,再去感受一下。

(1)学生自由阅读《此地无银三百两》《掩耳盗铃》《郑人买履》《刻舟求剑》《买椟还珠》寓言故事。

(2)阅读分享:告诉大家,你读了什么故事?简单说说你的感受。

(3)读了听了这类古代寓言,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对,故事里都有个“蠢人”,做的都是“蠢事”,这类中国古代寓言,用“蠢人蠢事”给我们启发,真是耐人寻味。《寓言两则》中的另一则故事《鹬蚌相争》,就又是一种味道了,下节课,也这么去读读、讲讲。

【从一堂课的结构来说,这是重要的第二板块,就是对寓意的领悟。此环节以清浅的问题来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即“你想对农夫说什么?”“你想把这个故事讲给谁听?为什么?”“读了这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什么发现吗?”三个问题,形成学生思维的三个坡度。其一,对故事中农夫形象的思辨,在师生对话中初步建立对寓意的理解;其二,由故事中农夫,到现实生活中农夫这一类人,运用寓意进行理解与表达;其三,由一则故事,一个蠢人,到多则故事,多个蠢人,发现一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以“蠢人蠢事”进行讽刺、启迪的特点。】

五、作业布置

语文实践活动:

1.必选:将这个故事讲给其他人听一听。

鹬蚌相争寓意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国水墨动画;民族风格;发展路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3271

1引言

我国的动画无论是在故事编写还是在画面制作等方面,都深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其中水墨动画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动画形式。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国水墨艺术,老一辈的动画艺术家们在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意境和笔墨中引入了动画技术,经过不断地改革创新,为人们带来了生动直观、形象活泼的水墨动画,带给了人们独特的艺术享受。但是伴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保证水墨动画得以延续发展,创作者必须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走商业化创作道路。

2中国水墨动画的民族风格

中国水墨动画十分注重对民族风格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剧本选题、艺术特征、美学精神以及民族音乐的运用上,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艺术魅力。

2.1剧本选题

动画制作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就是制作剧本,其是剧目的根本,动画剧本是吸引观众的关键因素,选择一个好的剧本,就代表着动画片成功了第一步。从选取题材的角度来看,中国水墨动画的题材大多来源于中国的古代神话和寓言故事,其中《鹬蚌相争》就是由《战国策》中寓言故事改编的,还有《山水情》来源于中国伯牙子期的典故。这些古代的寓言故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符合不同年代的观众的需求,因此不论是在儿童还是成人领域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不仅如此,这些具有鲜明中国民族特色的水墨动画题材,在国内外都备受欢迎。在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我国一些极具寓意的古代名人典故以及寓言故事,都为水墨动画题材的选取、故事的编制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使得现代水墨动画在体现现代化理念的同时,也很好地做到了对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从动画主题来看,剧本的编写对动画具有很大的影响,中国的水墨动画在主题上十分透彻地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观念,在水墨动画中的情节和角色设定等都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的体现,从而使得观众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2.2艺术特征

中国水墨动画中的场景和角色设定都是对水墨画的一种延伸,在角色的造型设计上,一直遵循着国画大师的传统笔墨形式,塑造出了灵动活泼的人物、动物以及山水形象。从而使得传承和发展了水墨画的意象造型和笔墨精神的水墨动画的造型艺术,通过生动形象的面貌出现在观众的视线中,以此将水墨画的民族特征和鲜明的笔墨色彩等艺术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还有程式化的动作和大气而不失韵味的镜头在电影语言的融合下,把中国民族特有的风格和精神展现了出来。

2.3美学精神

中国的水墨画讲究天人合一,超脱世俗的审美观念,其中还包含着一定的哲学思想。中国水墨动画的出现,将带有民族性的美学精神在灵动美妙和潇洒飘逸的镜头中体现得十分透彻,其中大方壮观的笔墨山水,以及优柔生动的角色动作,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了中国传统的意蕴,可以说,这些都是对中国美学思想的另一种诠释。中国的水墨动画为全世界创造出了一种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和精神的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的传统美学精神得到了传承与升华。

2.4民族音乐的运用

中国水墨动画片在声音和旋律上的精彩表现,都非常深入人心,令人震惊。从《牧笛》到《山水情》,全面展现了水墨画面和民族音乐的美妙结合。《山水情》的磅礴气势和《牧笛》的温婉甜美,都恰当地使用了民族音乐,其中短笛和高胡等民间乐器与美好画面的融合,再加上民族音乐的曲调,以及所塑造的角色性格和思想观念,民族音乐所衬托出借景抒情的自然和谐,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音乐与水墨动画的完美贴合。自然界的声音和民族乐器的声音相融合,使得水墨动画的情节始终处于音乐之中。因此,中国水墨动画中的乐曲可以说是在中国听到的最美好的音乐。

3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路径

水墨动画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珍贵财富,是人类对美好愿望和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元素的主要载体,所以将中国水墨动画传承和发扬光大是非常有必要的。

3.1汲取电影语言

中国水墨动画是一种对时空艺术的重现,所以具备了电影的审美元素。但是中国传统的水墨动画更加注重画面效果,受动画制作技术方面的限制,我国的动画电影在镜头表达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无法做到多角度旋转,这就使得镜头语言显得十分单调、乏味。伴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变化发展,人们的感官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之中,审美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和更新,所以只有充分具备现代感和时尚感的镜头语言和运动节奏,以及多维度的感官刺激等,才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才能满足观众的多元化需求。

现代的水墨动画创作者应该尝试在水墨动画中使用应试思维的声音与动画同步以及蒙太奇的剪辑方式等各种现代化的表现手法,以此拓展水墨动画的电影语言和镜头语言,促使叙事更加流畅舒适,提高画面视觉的冲击力,从而完善水墨动画的画面效果。而且数码技术的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水墨动画实现良好的视觉效果提供了帮助,这主要是因为数字化的水墨动画是在软件制作的虚拟空间中拍摄的,因此在镜头和场面的拍摄上有着很大的调节空间,还可以达到多角度和多方位的拍摄效果,从而加强镜头语言的表现力。而且虚拟化的摄像机还能够非常自由地掌控节奏速度,能够更加随意地拍摄,以此将观众引入美轮美奂的意识流中。

3.2应用于不同领域

传统水墨动画的创作都是艺术短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受众面。面对中国现代化和多元化的文化现象,水墨动画的创作者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尝试着将水墨动画应用到各种不同的形态领域,以此实现水墨动画的多元化发展。例如,北京电影学院开发的具有水墨动画风格的游戏动画,主要是以游戏主要载体,将中国的古典文化的视觉形式与现代化的娱乐形式结合在一起,使得游戏者在娱乐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中国水墨审美理念。不仅如此,水墨动画还可以与传统的工业设计相结合,实现交互式的动画表现。水墨动画创作者可以尝试制作一些与智能手机和网络相适应的水墨动画,或者是创作一些与水墨相关的游戏和广告等,通过现代化、技术化的各种平台,加大传播和宣传力度,积极地将水墨动画应用到不同形态领域中去,以此采用各式各样的形态将水墨动画体现出来,使得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在现代化的文化领域中得以充分发挥。

3.3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借助三维技术,与水墨的意境相结合,不仅能够实现水墨动画的新视觉效果,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便于调节动作和节奏。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民族元素和表现手法与水墨动画有机结合,能够全面推动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但现阶段,我国的计算机技术仍旧处于逐步发展的阶段,仍旧需要进一步发展,而且中国的影视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本身起步相对较晚,虽然发展的速度相对较快,但是很多创意性的设计都是来源于国外。再加上为了符合拓展市场的要求,也必须积极促进水墨动画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开发出了一些水墨渲染引擎软件,使得水墨动画变得更加逼真直观、生动形象。这只是水墨动画技术的一小部分发展,想要实现水墨动画技术的完善发展,必须要依靠自身的能力,加大开发硬件和软件的力度,以此适应中国水墨动画的创作需求。

近年来立体电视的出现,为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实现立体影像和水墨动画的相融合,能够使水墨动画的灵动柔美在立体的状态下肆意流动。而在中国水墨动画中应用立体影像制作技术,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加真实的画面视觉享受,同时还能够使观众切实感受到水墨画的意境,进而更好地体会水墨动画创作者的内心思想情感和主观情怀。利用现代化的数字技术表现水墨动画的笔墨语言,引进新技术,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能够全面推动水墨画的规模化和体系化发展。

3.4采取成熟的商业运作手段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发展,市场模式也逐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化下具有开放性的市场使得文化领域呈现出了良好的多元化和娱乐化的发展趋势。而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水墨动画之所以难以在市场中立足,主要是因为水墨动画和商业价值之间出现了脱节。只有在制作商加大投入,以此换取成功的艺术创作,并通过使用成熟的商业运作手段,进行全球化的推广和宣传,才能够实现艺术和商业的双方共赢,这就要求中国水墨动画不但要提高艺术技术,还要借助成熟的商业运作,以此体现水墨动画的商业价值。

4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水墨动画中饱含着一定的民族风格,这是对民族风格的一种完美体现,也是中国水墨动画得以发展的坚实基础。而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和科学技术的更新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所以,水墨动画创作者要对数字化技术在水墨动画中的应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努力实现水墨动画艺术和商业运作的有机结合,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从而创作出具有商业价值,且更加优秀的水墨动画。

参考文献:

[1]王华威中国动画片的民族化与国际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1).

[2]杨惠B精神的驿站心灵的牧归――从《牧笛》看中国水墨绘画元素的动画片[J]电影文学,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