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初中政治教学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一、安排恰当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初中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摇篮。作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的意识,给学生创造一个表达思想、锻炼语言能力的平台。实践证明,“说”与“想”是分不开的,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是有直接联系的,发言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好的思辨能力。笔者认为,每节课前设置5分钟语言实践活动,可有效地使学生放松情绪,同时,可培养学生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胆量和信心,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语言实践环节中,学生要站在讲台上,面对其他同学,讲故事,讲自己身边的事情,或者针对网络、电视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发表观点,总之,就是要“说”。经过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的训练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增强了,同时对周遭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问题的认识水平明显上了一个台阶,思辨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所讲述的内容包罗万象,其语言丰富多彩且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其思维活动异常活跃。活动还增强了学生对生活的关注,课程以这样的形式开始,可以让学生尽快放松心情,避免产生倦怠和抗拒心理,顺利进入后面课程的学习。

二、重视案例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政治课程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政治、经济常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别注意对案例的分析。案例的作用在于可以将枯燥的理论生动化,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例如,在讲授《感受责任》时,笔者运用了三聚氰胺毒奶粉的案例,展示了很多受害婴儿和受害家长的图片,学生受到很大的震撼。然后,笔者引出责任问题:责任包括哪些?有的学生说:等我们长大了,我们有责任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有的说: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有责任保护祖国。有的说:当在街上遇到有困难的人们时,我们有责任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有的说:当好朋友犯了错误时,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和宽容他们。……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更容易让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了解什么是责任。对话式的交流方式,让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的对话地位,使学生愿意主动地认识和接受事情的本质。同时,使用案例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社会生活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 初中政治课是德育的园地。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去引导和影响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在德育中,如果单纯地用道理向学生灌输,学生可能会排斥;而案例比理论更直观和明确,易于被学生接受。例如,笔者教育学生“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的时候,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盲人一手拿着一根小竹竿小心翼翼地探路,一手提着一只灯笼。路人问:“您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道理很简单,我提着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我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而且,这么多年来,由于我的灯笼为别人带来光亮,为别人引路,人们也常常热情地搀扶我,引领我走过一个个沟坎,使我免受许多危险。”故事让学生明白了关心别人其实也是关心自己,互相帮助的精神是每个时代都不可或缺的良好道德品质。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组合作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传统教学中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已不在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政治教学活动的要求,它能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学习自主性得到发扬,个性得到张扬,实现有效学习。但在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还存在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一、 这样的合作学习有必要吗

师:学校的水龙头开了,水“哗哗地流着,你从旁边走过会如何做?(90%的同学齐刷刷地举起了手)

师:先四人一组合作讨论,在请小组派代表交流。

课后与执教老师谈起上面这个片段,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问:你有没有看到大部分同学都举起了手?

答:看到了。

问:那你为什么还要组织小组讨论呢?

答:现在不是提倡合作学习吗?

问:你觉得在这个环节中有必要组织小组讨论吗?

……

思考:上述片段中,由于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大部分学生几乎是张口就会,这样还有必要进行小组讨论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可是,像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现在的课堂上还是屡见不鲜,不管有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动不动就要合作学习,好象没有合作学习就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小组合作应该是在学生个体无法完成,或个体无法有效完成任务,或者是受到外在条件限制需要小组合作;或者是学生对自己产生的想法和做法有待与他人讨论、分享成功喜悦时才有必要、有价值。因此,设计的合作内容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知识,有利于集体探究,促进合作学习,能产生积极的态度,对合作学习产生强烈的愿望。如“保护环境是大人的事,是将来的事,与我无关”的教学片段,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见解,这时再开展小组合作,才有价值,同时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快乐。

二、 独立思考真的要靠边站吗

为什么要拒食野生动物?请说一说你的看法。

老师呈现问题后,立即让学生分组讨论。本人随机观察了几组:有的是一个优秀生在发言,其他学生当听众;有的是你一言我一语,却没有围绕主题;有的不知要讨论什么,无从做起……

思考:教学中,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特别是中下生)还没有来得及思考问题,更谈不上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很容易造成组内优生一堂言,其他学生人云亦云,或你一言我一语,没有围绕主题,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假如老师先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思考我准备怎么办?再组织合作学习,才会是有效的,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如“自然环境对我们的生存与生活有什么影响?“ 教学片段没有立即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而是让学生把思路写下来,给他们一个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再组织小组内的交流,最后集体反馈。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学生有了足够的思考时间,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见解,而且也让全体学生有了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在小组交流中学会分享他人的思考成果。

三、 这样的合作学习成果真实吗

现象:

师:(笑眯眯地)怎样洗清油烟机才能更省力、更清洁?

(没有一个学生举手)

师:(开始有点不自然)再仔细想想!

(还是没有学生举手)

师:(急了)那就小组讨论一下吧!

(于是,开始了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呢,当然也不闲着,深入到小组中)

师:(神态自若)哪个小组来发表意见?

(于是刚才被老师光临的几个小组纷纷发表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思考:小组的发言真的是很精彩?这真的是合作学习的成果吗?课后与这位老师交谈,这位年轻的教师先是遮遮掩掩,后来才道出了其中的奥妙:“我老师教的,如果遇到冷场,就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我到小组中,把我期望得到的正确答案告知他们,再通过学生的嘴说出来。”在这样的情景中合作学习居然成了教师应付课堂上出现尴尬场面的灵丹妙药,而且美其名曰----教学机智,这与我们以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是要解决的问题超过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无法通过合作来完成。着就需要我们老师正确理解教材重点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教师的引导获得成功,增强合作学习的信心。

四、 学生真的是全体参与了吗

现象:听课过程中,我常有意识地关注小组的合作学习,去看看小组中各成员参与合作的情况,有这样一个情形让我印象深刻:4人小组讨论开始(小组中有两男两女),其中的一个小女孩抿着嘴,低着头(好像在冥思苦想),一个男孩东看看、西看看,这时另一个男生说:A先说,被点到名的A站起说:“我认为……”事后问发出倡议的那位男生:你为什么要让A先说呢?得到的回答是:她是我们的组长。

思考: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很多时候是在复制缺乏合作的传统的师生交往方式,即只不过是好学生扮演了教师的角色,那些学困生在小组中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表现的机会,往往会在小组掩护下逃避责任。这样合作学习就成了一句空话。如何使小组中每个成员都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呢?轮换合作小组的小组长,改变一面倒的局面。比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你这位组长说得很精彩,这次你能不能把机会让组其他同学,让他们做回组长?对胆小的学生,教师可以告诉他:你悄悄地跟老师讲,老师把你的声音放大,你也可以做组长。”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即使说错了也要说出来。

五、 成果真的是大家分享了吗

现象:

“我认为……”

“老师,我来说!”一位同学还在交流发言,其他学生却在跃跃欲试,有些低年级的学生都快把手举到老师的眼皮底下,要把自己的的想法一吐为快。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关键词:以情激趣;初中政治;教学效率

“情”即指“情感”,是一个人内心存在的动态的态度和情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如既往地保持学习的乐观的情绪是少数学生才能做到的,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较为枯燥或是相对学生个人来说较为简单的学科时,通常都会采取一种较为消极的听课态度。思想政治一直是教师和学生都为之头疼的科目。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初中政治教师要学会一种以情激趣,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率的教学理念,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初中政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就将围绕如何进行以情激趣,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率展开分析和论述。

一、优化新课导入方式,提高课堂听讲率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初中政治教师总是以平淡、无味的开头开始一整堂政治教学,这种新课导入的方式收获“一如一潭死水”的教学效果也不出人意料。新课程改革中,教育领域的专家和教授不断地推出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化思路,提高业务能力的教学口号。初中政治教师要及时活用新课程改革中的口号,转化传统的新课导入方式的教学理念,优化新课导入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与人交往的艺术》中的第九课“心有他人心地宽”的时候,初中政治教师可以以一个相关的名人轶事为开头导入这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以“有一回去理发店理发,理发师正在给刮胡须,突然咳嗽了一声,理发师手一抖,刀子将的脸刮破了,理发师紧张地说不出话,这时候温和地说,‘这并不怪你,我咳嗽前没有跟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从这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身上的美德———‘宽容’”。以趣味故事或是身边最常见的事物或是游戏或是时事热点,初中政治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充分发挥主动性,寻求更多新课导入的优化方式。

二、创设教学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初中政治教材内容有一定的改动,新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中,对初中政治实践课的要求更高,这样安排和设置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灵活地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转化至行为上的表现。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一点,并努力为之探索。创设教学情景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实践课开展过程,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多进行几次创设教学情景的试验,在实践中寻求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例如,初中政治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的时候,用一个虚拟的故事提问学生,“同学们,我的邻居有一个和你们一般大的小孩,最近这小孩瞒着家里人在外面跟网友见面,大半夜的才回家,可把他的父母急坏了,再也不让他过多地接触网络,这小孩跟我说他还想再去见网友,网友跟他还有什么约定,同学们你们说我该怎么回答他?”用贴近现实的例子帮助学生展开新一轮的教学内容的接收,帮助学生在思考如何回答初中政治教师的问题的时候努力反思自身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同时在以后的网络人际交往空间应该注意的事项。这样的教学情景创设方式是比较简单的,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反思、多钻研,方法是灵活多变的。

三、注重学生体验,突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初中政治学科并不是需要死记硬背或是生搬硬套教学内容的一门学科,初中政治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运用起来较为灵活多变,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主动去运用和提高学生的自身学习体验,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突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的方法。帮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初中政治是一门情感教育的课程,它相对于其他教学科目是更具人文性和启发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体验,意味着初中政治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提高学生的听讲率。情感教育意味着,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开展的时候,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学生温和地传授新知。注重学生体验的教学方式是一个需要及时总结经验的教学方式,初中政治教师对此要十分注意这一点,及时总结经验和借鉴他人优秀教学方式。

四、培养师生感情,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鉴于思想政治学科的特殊之处,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的师生感情的培养。与学生交朋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一开始就要追求的教学目标,与学生成为较好的朋友的时候,展开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上课听讲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会成为较为简单易行的教学方式。为此,初中政治教师在培养师生感情的时候也能获得一个相对优良的教学氛围,初中政治教师此举可谓是一举多得。在教学过程中,初中政治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师生情感是个长期、艰苦的过程,教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参考文献:

[1]潘秀琴.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方法探讨[J].学术期刊,都市家教,2016年16期.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1.1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有效创新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学校的政治教学还是以中考为导向的,这就使得很多教师将教学重心放在了政治学科应试能力的提高上,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学生独立思考和互动学习的空间,没能凸显出政治课程开放性、实践性、主体性的教学特征。而对学生情感素质、政治情感、爱国主义思想等方面的培养却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很多学生并没有内化成为自己的情感素质,进而影响了初中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1.2学生的主体性不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高低,有时取决于学生个人的学习方法和努力程度,但有时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引导措施也存在很大的关系。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很多学生在政治课堂上的学习只能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个人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没有养成良好的政治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政治学习方法,所以有些学生看似学习很用功,但是学习效率非常低下,久而久之,可能直接影响到学生政治学习的自信心。

2.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效对策

2.1贴近初中生的学龄特征,重视教学导入

初中政治实效性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深入贯彻和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在课堂上尊重初中生的学龄特征和政治教学规律,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尽量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素材和教学形式,多留给学生一些思考和反思的空间,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热情的保持。对此,初中政治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在课程导入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3]。例如,在初中政治“消费者的权益”的教学中,教师一开始可以先讲一个笑话:一名顾客在购物时对店员的服务态度不满,所以说“你们这里不是说顾客是上帝吗,怎么还这种服务态度?”店员白了顾客一眼说“顾客是上帝不假,但是我不是基督教徒”。这时顾客该怎样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呢?如此问题情境的创设非常符合初中生的学龄特征,可以有效集中学生在政治课堂上的学习注意力,明确政治学习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善用情感教育手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初中生由于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很多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还需要情感上的引导,加上面临中考升学的压力,在政治学习的情绪和心态上容易出现波动。所以初中政治教师要想保证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需要积极利用情感教育手段,多同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沟通,构建和谐化的师生关系,要用自己的爱心和包容心去关心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智力水平的同步提高。例如,在初中政治“礼仪展风采”的教学中,初中政治教师要摆脱自己以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要同学生进行平等的相处,同学生“打成一片”,先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用个人的积极情感去化解学生内心的坚冰,然后再开展相关政治知识的深入讲解,这样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3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在初中政治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成绩千差万别,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却又不尽相同,同时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也大不相同,所以初中政治教师要想保证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摒弃传统标准化的教学路线,充分顾及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初中政治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以及个性化特征设置有层次的问题,制定差异化的教学方案。例如,在初中政治“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教学中,每个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水平都不尽相同,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思想觉悟上肯定也会存在一定的距离,所以初中政治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充分激发出不同层次学生的政治求知欲和探究欲,让每个学生在初中政治课堂上都能够学有所长、学有所获,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政治教学效率,强化初中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3.结语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一、传统政治教学中学生素质化教育缺乏的弊端

传统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因为缺乏对学生实施素质化教育的有效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仅仅为了成绩而学习,并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化。传统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素质化教育缺乏所导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单向灌输

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仅仅局限于表面,并不能更加深层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就对学生全方位的素质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2.机械训练

教师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往往把握不住学科素质化教育的本质,只是使学生机械地完成作业与练习,忽略了学生身心全方位的发展,从而导致了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素质化教育。

3.教师表演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与现实状况脱节,教师在课堂上无法与学生互动,学生只能一味地听教师的传授,很少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急功近利

在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一味地追求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全方位的素质发展。造成此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学生素质化教育的缺失,没有重视学生的身心一体化发展而导致教学效果极其低下。不改革旧的初中政治教育体制,素质化教育就不能实现科学发展。

二、新课程背景下政治教学加强学生素质化发展的优势

当今的中国处速发展的时代,而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人才,人才必须拥有独特思维、独特素质、独立个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中脱颖而出,为社会、祖国乃至全人类做出贡献。分析对比传统初中政治课堂中素质化教育缺乏的种种弊端,我们可以看出,必须施行政治教学素质化教育方法,唯有如此才能适应新时代的人们对于身心全面素质化发展的目标和理想。学生有无进步或素质化发展是政治教学有没有成效的唯一指标。新课程背景下,政治教学加强学生素质化发展主要有以下三种优势:教学活动结果与学生素质化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高;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的素质化成长速度变快;教学活动的收益、素质化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程度明显提高。

新课程背景下政治教学加强学生素质化发展的教育,在实践中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

三、初中政治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化发展的具体方法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素质化发展的确切需要,制定出最适宜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大胆实践在初中政治教学活动中。下面谈谈笔者对初中政治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化发展的具体方法。

1.培养学生兴趣的素质化教学方法

激发初中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素质化教学效率的主要方法。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应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使学习从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转变为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兴趣,引起师生情感共鸣的过程。为此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环境,让学生获得他们最渴望的素质化发展。

(2)赏识学生,让学生增强自信,更加热爱政治课的素质化学习。

(3)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充满素质化学习的气氛下自主学习。

在每一个初中生的心里,都存放着求知的欲望,就看教师能不能将其激发出来。使用培养学生兴趣的素质化教学方法既能使学生的好奇心理得到满足,又可以激发他们对政治知识的求知欲望。

2.注重理解讲授的素质化教学方法

讲授是课堂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也是最直接体现政治教师素养和功底的教学方法。所以讲授必须切合学生的心智,若讲得太深奥,学生听课时就不能完全理解课程内容。比如九年级的《学会合理消费》一课,教师可以基于课本中的知识点,在授课时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浪费现象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以此使学生深刻理解本课内容。此外,有效讲授还可以遵循可接受性原则,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进行分层指导,以使学生充分掌握课程内容。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解讲授的素质化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创设奖励机制,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政治课素质化教学中来。

(2)利用多媒体设施,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情操。

(3)增加政治课外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五千年的文明。

3.施行有效评价的素质化教学方法

素质化教学中学习评价的特征是让学生实质性参与,主动建构,积极探究,多向互动,积极体验,自我反思。初中政治课堂中素质化教学方法的使用力求达到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得到很好的素质化发展。素质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所有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来,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感到获得成功感,在情感、思想、态度等方面有所触动或提升。结合自身的理论学习及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初中政治课素质化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自定学习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总结、归纳、复习等。素质化教学是推进新课程的有力措施,也是实践新课程的有益补充。

初中政治课堂的素质化教学是需要我们深入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素质化教学要求教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讲授和评价,使学生能得到真实的进步和成长。实施素质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大大提高了政治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高效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所以初中政治课素质化教学值得我们更深入地探讨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江万生.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改革与开放,2011(6).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初中思想政治 教学实效性 提高方法

实效就是真实有效,教学实效性也就是说用最短的时间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课堂任务,使教学课堂扎实、充实、真实、有效率。课堂实效性是衡量课堂质量的关键因素,只有学生获得真正发展和获益的课堂才是有实效的。初中时期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快速发展、人生观逐渐成形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学生所处的环境和所接受的信息对于其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开展对于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意义重大,因此思想政治课应具有较高的教学实效性,没有教学实效的政治教学根本无法发挥其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功效,更无法实现政治教学的真正意义。

一、影响政治教学实效性的常见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思想政治课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为最终目标的,然而受到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这一教育目标曾一度被片面的智育观和分数论代替,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概念、条文等能够提高分数的内容,而忽略政治教学中的人文素质,与政治教学的真正目的背道而驰,导致很多政治考试成绩不错的学生,其思想品德素质无法得到真正提高。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在学习中对于政治学课也不够重视,视其为“拿分课”,对容易得分的内容“死记硬背”,而不做深层次思考,严重偏离政治课的真正教学目标,影响政治教学实效性。

2.对于教材的研究不够成熟。

新教材是在过去教材和各种实验教材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其内容体系、知识结构科学合理,内容丰富多彩,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社会实践,贴近学生实际,注重趣味性和科学性,体现了时代的教育特征,内容广泛,目的明确。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有些教师习惯了原有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对于教学改革和新教材不适应,在教学中感到力不从心,影响教学质量。

3.考试体制尚未完善。

虽然近年来对于教学体制进行了很大改革,在教学制度上也不断进行完善,但教育体制和考试体制尚存在很多不足,在考试内容上还不能完全体现素质教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主抓素质教育,又要兼顾升学和考试的压力,不仅给教师造成了巨大压力,而且导致教师在教学中畏首畏尾、左右兼顾,影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

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具体策略

1.明确政治教学的目的。

思想政治课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培养“四有”人才为最终目标的,也就是说政治课的教学目的是“育人”而非“升学”,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要明确政治教学目的,克服片面的智育教学观和升学教学观,着重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心理等方面素质。只有摆脱了片面的智育教学观和升学教学观,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始终把“德育”放在政治教学的首位,使学科教学有大目标,每一单元有小目标,如七年级下册以“成长中的我”为主体,第一单元侧重于学生自我认识和评价,第二单元侧重于培养学生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等,只有在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并努力实现教学目标,才能使教学内容重点突出,目的明确,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

2.仔细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全面把握教材。

新教材更加注重趣味性和实践性,这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更大压力,在使用新教材教学时必须下工夫仔细研究教材,吃透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新教材相对于老教材更加直观化,也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教学中应做到目的明确,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现实,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寓教于乐,例如在教授《唱响自信之歌》一课时,把握“成功可以培养自信”心理,让学生写出自己成功的经历和心情,再列举童第周留学比利时的经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自信及自信的力量。

3.注重社会实践,在活的教学情境中活学知识。

以往的政治教学注重课堂理论的讲解,忽略学生的社会实践,导致很多知识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脱离实践的教学老师讲起课来没有劲头,学生听起课来感到枯燥无味,只有立足实践才能让学生明白社会在不断进步,实践在不断发展,因此知识也是层出不穷的,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学习《走进法律》一节时,带学生走上街头,让学生自己发现道路上的交通违规现象;在学习《彼此尊重》一节时,针对有些学生歧视环卫工人、随手乱丢垃圾的行为,让学生观察环卫工人的工作过程,从而体谅其劳作的辛苦,从心底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

4.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强化学生学习效果。

新教材直观性强,并坚持科学性与趣味性并重,这在教学中为教师采用多种方法教学提供了便利,在教学中教师应“因材施教”,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从而强化教学效果。如初中生形象思维丰富、求知欲强烈、好奇心强,可在教学中采用较直观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录像、实地参观等)和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辩论会、主题演讲会、实践调研等)。针对初中生的心理、性格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生动的教学中获得生动的知识。

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教学是初中教学中的难点,只有在教学中端正思想,正确认识政治教学,吃透教材的知识体系和教学难点,注重教学实践,并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坚持多种方法并用,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主动学习,以使教学内容常教常新,教学创意层出不穷,学生也会越来越喜欢政治教学,从而使政治教学真正内化为学生内在素质,使课堂质量得到质的飞跃,提高初中政治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胥莉.如何有效实现“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教学目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

[2]张洁.关于高中政治教学的全面反思[J].考试周刊,2010(9).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范文第7篇

青少年乃是民族的希望,对青少年群体的德育培养关乎到国民素质的建设情况,亦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德育工作者应当重视对广大青少年群体的德育教育。而政治课程教学是对青少年群体实现德育教育的关键方式。为此,本文从初中政治担任的德育任务概述入手,从三个层面分析了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以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政治;德育;实践活动

引言

《中学德育纲要》明确规定:“思想政治课要帮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奠定基础。”从《纲要》中能够看出,政治课程乃是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形式,其担负着对青少年群体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效用,因此政治课程具有重要的教学实践价值。作为思政课程任课教师,其必须正确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认知状况以及具体学情,以便据此设计和安排科学的教学内容,使政治课程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政治课程形成认同感。同时,政治课程任课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政治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形成高度的政治正确性。

一、初中政治担任的德育任务概述

初中政治学科在德育渗透方面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其在初中阶段各门学科中相对来说担任了最为重要的德育任务,是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1.德育的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德育教育也被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德育教育的好坏,关系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是一个人养成良好习惯和思想品德的重要教育。加强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2.初中政治在德育方面的学科优势。初中政治课是为初中学生道德发展奠定基础的综合性课程。由此可见,初中政治课乃是对初中年龄段学生德育水平养成的重要载体形式,其具有和发挥着其他主干课程所难以替代的教学效用。

二、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通过教材内容进行渗透、通过时政内容进行渗透、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渗透。

1.通过教材内容进行渗透。从思政课程教材建设情况来看,教材内容兼具教育性、思想性等特质。基于此种情形,思政课程任课教师应当在备课阶段实现对教材编写主旨、教材内容体例的精准理解和把握,同时亦应当吃透大纲的精神,进而在授课过程中能够为学生传授正确的德育知识。同时,初中思政课程任课教师应当注重发掘教材内涵,将教学内容同学生所了解的生活实践相结合,这样一来,既能使学生对教材内容产生亲切感,同时又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教材中的观点。思政课程任课教师通过生活化案例的引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中所承载的相关教学内容。例如,笔者在为学生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结合社会上热衷于苹果手机的“果粉”群体的表现,使学生了解到家庭收入同个人消费观之间的关系,同时又使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并强化其社会责任感与家庭责任意识。

2.通过时政内容进行渗透。初中政治离不开时政内容,而时政内容涵盖万千,却又都可以或多或少地渗透德育。为此,教师应该在时政教学中寻找德育的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比如,在教学“身边的侵害与保护”时,教师列举了一些时政方面的案例,其中包括一些近日来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学生听到这些案例之后颇为震惊。其实,在学生中也存在着部分学生仗势欺人的情况,教师借此引导学生对校园暴力事件进行反思,对存在在自己身边的侵害与被侵害事例展开探讨,并倡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友观,使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尊重他人。

3.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渗透。传统的思政课程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作为课堂主导,向学生单向地讲解思政知识。而此种授课模式因未能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而极易导致课堂沦为教师的一言堂,使得学生难以充分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而仅仅是以被动知识接受者的心态参与其中,故而造成思政课程教学效果难以尽如人意。因此,初中思政课程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应当注重教学活动情境的创设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以便让学生感受到思政课程的魅力所在,进而实现对学生德育水平的有效提升。笔者在为学生讲授《做诚实的人》时,结合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不诚信行为,诸如考试舞弊、不遵守校纪等现象,要求学生对这些不良现象发表见解,并阐述产生前述现象的原因,同时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部进行诚信问题的讨论,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发言。学生对这样的形式表现出高度的参与热情,因为笔者并未简单对前述现象进行批判,而是给予了学生对前述现象产生根源进行反思的契机,学生纷纷就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踊跃发言。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体会更为强烈,在诚信的认识方面也更为深刻。此外,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笔者常常利用升旗仪式活动,要求学生在国旗下将其对祖国的情感表达出来,这样一来,依托此种具备较强仪式感的教学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政治课程在德育渗透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初中思政课程任课教师应当关注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注重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教材内容渗透、时政内容渗透、实践活动渗透,使学生改变以往对德育知识的浅层次认知,实现对德育知识的内心价值认同,从而实现对学生德育水平的有效提升。

作者:李文君 单位:四川石棉县民族中学

参考文献: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问题;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这就要求必须实现两者的科学有效衔接。本人于2009年开始从事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跨年级教学,感觉到在现实中学政治教学实践中,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我校是四川省新课程改革样本校,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处理好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使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政治的学习,成为高中政治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发展与思想进步,也将影响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的成败。本文对新课程改革中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二、新课程改革中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1.初高中政治在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等方面的差异

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课程具体目标、能力要求、实践操作等方面的要求有较大差别。初中课程目标在设计上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践行与思考;高中课程目标则注重学生的思维、大胆质疑、求异、敢于争辩以及学生学法上的引领。初中思想品德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使学生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具备基本的法制观念等;高中思想政治则侧重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提高能力等。

2.初高中政治在教学容量、知识深度、教学节奏的变化等方面的差异

初中思想品德注重与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衔接,一节课的知识容量较小,难度较小,知识的系统性低,对思维能力要求不高,内容大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语言浅显易懂,因而教学节奏可以比较舒缓,老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教学中慢慢地体会道理,获得新知。高中思想政治注重与大学接轨,起点高,容量大,思维能力要求高,叙述严谨,比较抽象和难懂,具有系统性,教学节奏也比初中偏快些,对较多的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困难。

3.初高中学生在身心变化、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随着年龄、学习环境的变化等的影响,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与高中学生有较大的差异。初中生在学习上多为被动性,特别是一部分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学校后,不能适应高中学校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成绩下降。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难度增强了,容量加大,对学生的主动自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老师讲完课后,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多做一些练习强化所学知识。

三、对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问题的对策

1.努力钻研新课标和新教材,做好知识方面的衔接

高中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新课标,正确把握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在其指导下钻研教材内容,精心备课。通过钻研,把握好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对一些知识进行扩展。如,高一《经济生活》的第一堂课,教师不必马上讲授新课内容,而是先介绍全书的知识结构体系、总体学习目标、基本要求和学习的主要内容等,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能明确要学些什么,有什么用,初步形成知识体系框架,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以后的深入学习作好铺垫。

2.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灵活采用教学方法

教师要改变单向灌输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师生互动、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如多采用比较法、归纳法、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早中晚菜市场价格的变动,从而揭示价值规律;也可从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随着猪肉价格的上涨,人们转向消费鱼类这一现象解释猪肉与鱼是互为替代品等,使教材内容化难为易。

3.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教学要求来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主要是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识记和理解,并能简单地运用。学生背的多些,理解的东西少一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识记内容,并且要求要能够理解这些内容,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些社会现象并能指导自己的实践。因此,要注意加强对高一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教会学生“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复习巩固知识”等,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学习,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4.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一新生好奇心强,兴趣广泛,他们什么都想知道。有时会对某一个问题比较感兴趣,追问得比较多。教师如果知识缺乏、狭隘、浅薄,这就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学生对政治学科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感。在当今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的情况下,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