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工科专业

理工科专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理工科专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理工科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理工科专业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将是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离与失衡向二者融合、相互渗透、协调发展转变的新时代,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上看,加强理工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普遍的发展趋势。美国几所着名理工科大学,如伯克利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的研究认为:在 21世纪的教学中,对学生要重点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从国内高等教育的实践来看,其中选择理工科方向的学生,人文素质的缺乏显得尤为突出。他们进入大学后,往往由于受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过多关注专业学习而忽略人文素质的提高,因此,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亟待加强。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推进高校科学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势在必行,所以在专业课教学中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有助于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人文教育在专业课教育中的重要性

    1.人文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门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人们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有一点必须首肯,那就是:未来是以个人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社会。众所周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基本着眼点,都是如何提高所培养人才的质量。现在的普遍共识是:衡量人才质量的标准,不仅仅在于人才是否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在于人才是否具有完善的个性、良好的伦理道德、现代观念意识、高度的人文修养等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面向未来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人文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迎接新的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理工科大学生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同质文化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对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新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在国际贸易往来的同时,必然会伴随着文化的交流,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同质文化之间的冲突、解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而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在意识形态领域,西方的渗透从没停止过。二是科技进步和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对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给自然带来了灾难。西方工业化国家普遍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极大破坏,而试管婴儿、克隆技术等一系列生物技术的突破,使人类固有的生存方式和自然种群生存关系都受到了挑战。三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对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新的考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使现代人类进入了一个网络社会。理工类大学生无疑是这一虚拟社会的主要群体。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作用不容忽视,因特网的基础语言是英语,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汉字在因特网上并不占据强势地位,加上文化霸权主义的恣意横行,有可能导致新生代对民族文化的漠视,影响到民族优秀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并导致价值观念的混乱。四是社会结构转型以及利益关系调整,对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目前尚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经济结构、利益关系、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在发生调整变化!在分析、比较、判断和选择之中,由于教育的缺陷,导致大学生并未形成足够的能力来面对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理工科大学生更好的面对新的挑战。

    二、在专业课中如何加强人文教育的几点思考

    人文素质与专业研究是相通的,前者是精神的支柱、追求真理的动力,后者是探索自然奥秘的实践,二者相得益彰;专业课程的教学时间长,一般要占理工科大学总学时的一半或更多。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将来在工作中都要从事所学的专业。因此,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将使学生受益终身。专业课的教学应当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使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持久、深入地进行。我认为在专业课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人文教育。

理工科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理工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C93.4 [文献标识码] A

理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从发展起步阶段就落后于学校的其他主体专业建设,这是由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定位所决定的,所以理工科高校从整体专业建设来看,无论硬件还是软件,理工类专业的实力明显优于文科类,工商管理专业作为文科专业也受此影响,另一方面,理工科高校也给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带来了一些积极因素,这就是工业知识基础和行业背景,如何将理工科高校的这些积极影响因素转化为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特色和优势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能够指导理工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1]。

1 工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特点

基于对11所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情况的调研,结合教育界的相关专家评价,对我国理工类和文科类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特点进行分析,得出理工科高校和财经类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体现了学校基于自身特色优势发展工商管理专业的思路[2]。所调研的工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特点具体如下:

1.1 专业课程方面

工商管理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中均含有行业基础概论性课程安排,强化了学生对行业的了解和工业生产过程的认知,有的工商管理专业甚至安排有对应的工业认识实习,更进一步凸显了学生所在学校的行业背景。

1.2 实践成果方面

工科学校的联合办学单位、实践教学基地和实习工厂90%均围绕行业优势学科分布,所以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80%仍然围绕相关优势学科行业背景展开,取得的实践成果95%以上集中在这些工业行业知识体系内。

1.3 科研成果方面

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受学校所处行业优势的影响,在开展的横向和纵向课题申报研究中70%以上的成果均集中在这些工业行业知识体系内,尤其是横向课题高达90%。

1.4 学生就业方面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学校优势学科相关的行业中就业具有明显优势,从课程知识学习和工业企业实践两方面的积累,增加了学生的竞争实力,在此类行业中,比其他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受欢迎。

1.5 社会认可度

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工业知识积累方面为社会所认可,行业内企业招聘重点考虑生源地,逐渐形成人才的接续和社会的共识。

综上所述,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从学生培养、教师科研到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都受到所在高校的优势学科影响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影响,进而逐渐形成了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特色和方向,这是对所在工科高校优势资源的利用,促进专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专业的竞争力。

2 基于SWOT的专业建设策略选择

SWOT分析工具来源于麦肯锡咨询公司,主要分析内容包括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四个方面,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工科高校的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工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时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

2.1 机会与威胁分析(OT)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分工和管理专业逐渐细化,工商管理专业已由过去的热门专业逐渐受到冷遇,与之对应的是从工商管理专业分离出来的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专业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3]。工商管理专业由于知识面广,目标过于宽泛,造成了专业性不强,特点不明确,竞争优势不突出等问题,受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影响,企业需要更加专业更加细分的管理类人才,所以工商管理专业受到了营销、人力、财管等管理类专业的竞争挑战,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工商管理专业尽管在市场中受到了其他管理类细分专业的威胁,暴露了专业弱化的特点,但也应看到工商管理专业的机会,这就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管专业所学知识涵盖了企业各类管理岗位的需要,人才成长空间大适应性强,尤其适合我国微小型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微小型企业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由于受资金和规模的影响,无法设置细化的管理类岗位,所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完全符合企业初期需要,一人能够身兼数职且适合整个企业管理活动,性价比较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规模数量庞大的微小型企业和部分中小型企业给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机遇,这也给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机会。

2.2 优势与劣势分析(SW)

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受学校的性质定位影响,建设相对落后于学校其他工科专业,这属于先天不足,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处于弱势地位,这是工商管理专业在工科高校建设所必须面临的问题[4]。受此影响,社会各界对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也持弱势学科专业观念,始终认为影响力不如财经类高校的工管专业,所以从内外两方面,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在专业建设中都处于劣势,对内比不过理工类专业,对外竞争不过财经类工管专业。

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又有其显著的发展优势,首先,工科高校的工管专业立足理工类行业背景,专业设置鲜明,社会认可其对所属工科行业企业的服务能力,在同财经类高校竞争时,这种出生所带来的行业熟悉程度具有很强的优势。其次,科技和管理对于行业企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在科学技术水平达到成熟阶段后,管理水平的提高就日益迫切,所以立足工科高校,理工类专业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基于SWOT分析,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市场的微小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对管理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机遇,结合自身立足工科高校的行业优势背景积极进行专业建设,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性复合型人才。所以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选择,应坚持立足行业,突出背景的优势,走管工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道路,服务于行业类的各类中小型企业发展建设需要[5]。

3 基于AHP的专业建设策略评价

依据SWOT分析的建设策略选择,结合现有理论研究和专家经验构建专业建设评价体系(见表1),采用Delphi法对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选择进行评价,按照评价分值的差异给出不同情况下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选择的建议。

通过专家打分给出权重,并构建评价模型,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

式中E为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评价;Ki为第i类指标评价值;Wi为第i类指标权重系数。通过计算得出E值,可以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确定工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选择的合理性。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工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分析,针对现状为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策略提出建议。

4.1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应充分分析自己所在学校的优势,在利用现有优势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发展选择专业建设方向和策略;

4.2 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必须立足行业优势背景走管理类复合型人才培养道路,在坚持管工结合的基础上,体现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工业知识素养,满足行业内企业的需要。

4.3 专业建设应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小微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管理类人才需求,通过目标市场的细分和定位强化学生培养和课程设置,积极引导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金玮,梁敏.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过程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11).16-17.

[2]朱宁.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4-15.

[3]马艳华,浅谈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J].科技与企业.2013(19).13.

理工科专业范文第3篇

科无法取代的作用。但现今《大学语文》在高校理工科专业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境地,《大学语文》到底有没有必要开?怎么开?本文将

做简要论述。

关键词:大学语文;理工科;必要性;

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具有其它学科无法取代的作用。早在建国前、建国之初很多大学都开设有《大学语文》课,闻一多、朱自清等文化名人都曾担任过该门课的教学任务。1952年院系调整后,这门课程中断了20多年。直至1978年,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经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倡导,《大学语文》才开始得以重新开设。但现今纵观各高校,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大学语文》面临着比较尴尬的境地,一部分学校将其看作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考查课程,学生把它当作是一门赚学分的课程,而在高校理工科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学校更是寥寥无几。

一、大学语文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大学语文多年来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大学中文系教授纷纷写文章、发表演讲或接受媒体采访,发表对大学语文重要性及如何使大学语文摆脱困境的见解。早在1981年叶圣陶先生就在其《作文要道》中谈到“大学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

二、当前高校理工科专业学生语文水平现状

笔者曾经在理工科专业担任过五年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在日常与学生交流中,深感理工科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缺失,这些问题若不能得到高度的重视和有效的解决,小而言之,会影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大而言之,会造成中华民族母语的缺失。那么,当今高校理工科专业大学生的语文水平究竟如何?对开设《大学语文》课有没有兴趣?笔者就这些问题在某一理工科学院作了一次问卷调查。

笔者在理工科学院随机选取了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语文水平测试,分别从文学常识、语言文字水平、文字书写水平、应用文写作、对大学语文的建议五部分进行考察。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共10道填空题,内容涉及名家名作、历史知识、中外作品等。10道全部答对的4人,占测试总人数的4%,正确个数在5个以上的64人,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仅答对2个的4人。

第二部分,语言文字水平,这一部分考察的内容较多,学生在作答时存在一定困难。全部答对仅有2人,大多数学生在“给下列各组词注音”和“指出下列各组词语中不规范的音节并改正”两道题上存在困难。

第三部分,请默写一首李白的诗。此题除了考察学生对古诗的背诵能力外,还想考察学生的语文文字书写水平。但很多同学都存在问题,完全默写正确、完整的75名同学,有6名同学没有写任何内容。

第四部分,应用文写作,写一个会议通知。格式、内容表达、落款均正确的56人。

以上题目综合,100名参加测试的学生,将第五题除外,全部答对的学生仅2人,占测试学生的2%,分数在60分以下的52人,超过被测学生的一半。这样的测试结果非常令人担忧,理工科学生的语文水平已经下滑到了一个底线,如果不赶紧采取有效措施,在理工科学生中普及大学语文知识,我们的人才培养任务就不能算合格。

三、做好“四个结合”,提升《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效果

大学语文重要,可是为什么有的理工科学生却很排斥它,不愿上大学语文课呢。结合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以及本人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体验,对在高校理工科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改进教学效果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要与社会现实结合,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大学语文》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且还是一种文化景观、文化心态、文化积淀。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对经典课文的解读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自强精神、包容精神,以及忧患意识、和谐意识等。这些教育不但使理工科学生受益终生,而且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带来新的契机。《大学语文》中的经典文本很多是前人几千年来的智慧的结晶,反映的是前人的生活与情感,这与当工科学生的生活语境相差甚远。要使学生能读懂前人的智慧和生活,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以古为签,挖掘课文的时代主题,与当前诸多社会问题与现象结合起来,做出理论的文化阐释,以培养学生理性地看待各种社会现象的能力。

(二)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

讲授《大学语文》课,面对的是不同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在自己的专业上有自己的特长,但是对语文知识,不像文科类专业的学生那样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所以,《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对自己所教学生所学的理工科专业有大致了解,这样在教学中适当结合学生专业知识开展教学,使大学语文与学生的专业素养相得益彰。

(三)要与现实需要相结合,凸显学科的工具性

在教学中我们也必须兼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既是对中学语文课程的一种提升,同时也考虑到了理工科大学生将来发展的实际的需要。所以,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穿插一些请示、报告、会议纪要、通知、合同、总结等一些学生今后实际工作、生活中经常应用的实用文体写作知识。

(四)要与课外活动相配合,拓宽学生文化视野。

《大学语文》除了要精心研究课内教学之外,还应注重课外延伸拓展,做到课内外相配合。例如可以联系文科院系组织一批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面向理工科学生开设各种专业性或普及性的知识讲座,拓宽理工科学生的文化视野。也可以与校团委、学生处等部门配合,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举办能够让更多理工科学生参与的演讲、辩论、朗诵、主持人大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理工科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平原(2007)《还有位老朋友值得你去拜访——大学校园里的“文学”》,21世纪经济报道,2007—01—29(研究版)

理工科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专业英语;理工科;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施肖菁(1970-),女,浙江温州人,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讲师;郑崇伟(1951-),男,浙江温州人,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浙江 温州 325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227-03

专业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是具有特定用途的着重于某一特定领域的实用性英语,是基础英语的扩展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特定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1]理工科专业英语的内容多是相关专业方面理论的阐述与论证、实验结果的报告、新技术新产品的介绍、新系统的使用说明等。随着专业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既精通专业又具有较强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而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2,3]本文将针对理工科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对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性的调整,并就调整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归纳和分析。

一、课程教学现状

我国各理工科院校都开设有专业英语课程,但纵观课程的教学现状,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4-6]

首先,由于课程既不同于普通英语,学生没有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的压力;又不同于专业课,学生不需通过该课程掌握到极其重要的专业技能,因而教师和学生普遍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甚至对部分学生和教师来说该课程可有可无,各高校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课程设置方面呈现出较大的随意性。

其次,课程所用教材基本上都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主的科普性的专业文章或书刊选读,这种教材虽有较好的系统性,但题材单一,涉及新技术、新产品的时代性和实用性强的内容较少。从技能训练方面来说,以理论知识和语法翻译练习为主,在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也限制了多种形式教学活动的开展。

再次,从师资来看,通常各高校把教授该课程的教师分为两类: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大部分英语教师不懂专业,将专业英语当成普通英语来教授,只偏重于传授语言知识,对课文里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背景知识很难讲深、讲透,存在不同程度的专业知识方面的障碍;而大部分专业教师不能很好地驾驭语言,在英语表达能力、外语教学经验和语言教学意识等方面与英语教师相比有着不同程度的欠缺。

最后,从学生情况来看,由于多年来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普遍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另外,由于传统英语的教学过分重视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而缺少讨论、交流方面的训练,不少学生虽然已通过英语四级甚至六级考试,但在说和写方面却存在较大的问题。

二、教学模式调整

从前文所述可以看出,理工科专业英语的教学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其中问题一和三不属于教学模式范畴,本文不加以讨论。本节只针对问题二和四,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在专业领域获取知识和开展交流能力为目标,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尝试性调整。

1.课程内容

在课程内容方面,强调基础性和时代性,兼顾基础理论和专业应用,博采众长。

首先,选用以基础理论为主的在语言上有代表性、有常用专业词汇和一般科技文章的句法结构与表达方式的教材中的部分课文作为阅读材料,从而帮助学生熟悉专业英语的语法结构、专业词汇,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其次,加入题材广泛的能反映专业技术发展动态的如机器人展、iPAD等视频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锻炼听力的同时又能及时获悉最新的专业技术。

另外,加入反映领域技术前沿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专利、数据手册等内容,以帮助学生适应熟悉专业的各种文体和语法,提高写作能力,同时频繁地接触日新月异的专业技术,也可以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紧迫感。

所有的课程内容可以用专题的形式串联成完整的知识链,每一专题涉及一个知识点及相关技术,这样既不失内容的系统性又具有先进性和趣味性。

2.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法方面,摒弃原来的单一的教师单方讲授知识的形式,采用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讨论采纳“拼图教学法”,[7]即先将学生分组,然后为每个小组分配讨论任务,再让小组长对任务进行分工,让小组中的大部分同学都能分别完成任务的一部分内容,最后小组长将所有内容予以综合归纳,形成完整信息,并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在课堂上实现内容传递。教师作为指导者,在小组任务完成后引导学生作点评以及拓展讨论,并对相应知识点的关键内容进行再强调,对不足的地方进行弥补矫正,对重要的语法及词汇进行再讲解和巩固测试。

在教学手段方面强调多样化。除了通常的通过多媒体、视频动画等方式进行讲授和布置相关主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解讨论或提供网站链接让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外,还可以增加当堂测试包括词汇、语法、句子和听力等教学内容,以实现听、说、读、写能力的全方位训练。

在评价体系方面,一改以往的笔头考试形式,而以口头报告和笔头翻译的考查方式代替,从而检测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3.学生训练

在学生训练方面,为了让学生敢说敢写,可以通过分层、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方法提供学生说和写的机会。

在口头表达训练方面,刚开始时,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分配一些词汇讲解朗读等简单任务;基础较好但不敢开口说的,分配一些语句讲法讲解课文朗读等任务;有意愿开口的,则让他们承担话题交流讨论的任务。然后再根据实际效果慢慢地分别改变和提高学生的讨论任务难度。而在这些过程中,只强调所讨论的内容,不过多注重语法,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以及表达的意愿。

在阅读写作方面,尽量每次课都在课堂上设置英汉双向翻译的环节。开始时,只挑选一到两个长句,英汉翻译后马上进行汉英反翻译;然后逐渐增加句子的数量和长度;最后完成不同形式的语体如摘要、专利等短文的翻译以及写作,从而让学生在熟悉语体结构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模式实施效果

为了获取调整后的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笔者在温州大学电子专业二本和三本学生的专业英语课中分别实施了该教学模式,并在期末通过匿名问卷的方法对参加课程学习的全体学生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二本的反馈结果

(1)对象。二本的学生共44人,其中通过4级的37人,通过6级的7人。

(2)结果及分析。在被试学生中,认为很有必要学习专业英语的学生数为30人,占68.16%,见图1(a),说明三分之二的学生认可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认为专业英语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会有较大的用途。

关于课程教学建议方面,如图1(b)所示,43.18%的学生认为教学方式应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形式,36.36%的学生认为教学方式应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讨论为辅的形式,只有18.81%的学生认为应采用完全由教师讲解的形式。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多数学生有参与课程的主观愿望,但也有近20%的学生习惯传统的只听不讲的教学模式。40%以上的学生认同调整后的教学方式,通过询问不认同该方式的学生了解到,部分学生认为,在学生讨论阶段,由于专业理解力和发音准确度等方面的限制,很多内容学生无法准确清晰地在课上传递,而教师补充说明时寥寥几句就能所获颇多,所以希望增加教师讲授的时间;还有部分学生反映自己的英语能力有限,不敢开口怕说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树立学生敢说的自信心方面还要多加考虑。

54.55%的学生认为提高专业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在课堂上用英语进行讨论,有27.27%的学生认为布置作业也是一种较佳的方法,说明半数以上的学生有着较强的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愿望,而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喜欢传统的作业形式。

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如图1(c)所示,52.27%的学生要求采用论文翻译形式,而31.82%的学生要求采用口头答辩形式。这说明,一半左右的学生倾向于以外文文献阅读能力作为测试标准,而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要求以用英语交流信息能力作为测试标准。

61.36%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应侧重于最新的英语技术资料,50%的学生认为也可侧重于专业相关的原版书籍。因此,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还要兼顾基础性和时代性。

关于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方面,81.82%的学生认为所采用的教学手段较合理;81.82%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安排得较合理;90.9%的学生对课程教学过程表示基本满意;95.45%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基本适应教学要求;79.54%的学生认为课程具有较大的实用性;86.36%的学生对于课程提高自学能力方面基本满意。93.18%的学生对课程的综合满意度为基本满意或满意,如图2(a)所示。因此,从总体反馈信息来看,大部分二本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持肯定态度。

但对于课程本身,却只有50%的学生对课程较有兴趣,而47.73%的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一般,如图2(b)所示。另外,在课程的重视度方面,很重视和较重视的为52.27%,一般的为47.73%,不重视的为2.27%。20.45%的学生在课程上投入了较多的精力,而超过一半的学生在课程的精力投入上为一般。这些结果表明,学生其实对专业英语课程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兴趣,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对该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在课程上并未投入很多精力。因此,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有待进一步探讨。

2.三本的反馈结果

(1)对象。三本的学生共66人,其中通过4级的28人,无人通过6级。

(2)结果及分析。在被试学生中,认为有必要学习专业英语的学生数为60人,占78.79%,见图1(a)。对必要性的认同感高出二本学生10%左右。

关于课程教学建议方面,如图1(b)所示,45.45%的学生认为教学方式应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形式,42.42%的学生认为教学方式应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讨论为辅的形式,只有12.12%的学生认为应采用教师讲解的形式。这个结果表明,三本的学生对于参与课程的主观愿望与二本的学生同样强烈,但习惯传统的只听不讲的教学模式的学生比例比二本的低。

60.60%的学生认为能提高专业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在课堂上用英语进行讨论,另有24.24%的学生认为布置作业也是一种较佳的方法,与二本相差不大。

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如图1(c)所示,59.09%的学生要求采用论文翻译的形式,而19.70%的学生要求采用口头答辩的形式,另有16.67%的学生认为也可采用撰写英语论文的形式。要求采用口头答辩形式的学生比例远远低于二本,究其原因,可能是三本学生的英语程度相对较差,有信心以口头表达能力作为测试标准的人数不多。

53.03%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应侧重于最新的英语技术资料;53.03%的学生认为也可侧重于专业相关的原版书籍,与二本学生没有太大差别。

关于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方面,90.91%的学生认为所采用的教学手段较合理;98.49%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安排较合理;只有1位学生对课程教学过程表示不太满意;93.94%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基本适应教学要求;87.88%的学生认为课程具有较大的实用性;88.88%的学生对于课程提高自学能力方面基本满意。96.97%的学生对课程的综合满意度为基本满意或满意,如图2(a)所示。总体满意度高于二本。

对于课程本身,对课程较有兴趣的学生有78.69%,如图2(b)所示。在课程的重视度方面,很重视和较重视的共为80.30%。两者皆远远高于二本。另外,46.97%的学生在课程上投入的精力为一般,4.55%的学生很少投入精力。这些结果表明,虽然三本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的重视度较高,对课程学习时也有较大的兴趣,但并没有在课外投入很多的时间。因此在如何提高学生课外主动学习方面尚需多加考虑。

四、结束语

本文就理工科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模式作了调整,并在温州大学的二本和三本电子信息类学生中进行了新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最后关于实施效果进行了讨论。反馈结果表明,一方面,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总体满意度较高,基本上实现了预期的要求;三本学生对于新模式的认可度高于二本。但另一方面,新模式在加强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欠缺,今后还需在该方面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改进。此外,由于调查的样本规模不够大,且笔者能力所限,问卷设计的项目也不够详细,本次结果只能反映一定程度的基本实施效果,今后尚需继续努力推广新教学模式,并在调查问卷上加以细致化,以获取更充分、更全面的反馈结果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T.Hutchinson,and A.Water.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5-8.

[2]苍岩,陈立伟,李万臣,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推行Seminar教学法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0,(3):77-79.

[3]丁双红,张学辉.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特点及改革意见[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2):114-115.

[4]梁雪松,陈黎峰,陆莺.英语专业ESP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外语界,2006,(4):30-35.

[5]王嘉铭.从ESP英语课程模式探讨英语复合型专业课程建构[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18(4):87-90.

理工科专业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专业课程;有效性;毕业生;社会需求

高校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枝独秀——独立学院其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否适应社会需求,特别是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的质量更是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

课程是高校实施教学过程的主体工程,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的有效性。“理工科”和普通公办高校由于生源质量的区别,其人才培养目标基本确定为社会各行业培养“高级实用型和复合应用型技术人才”(以下简称“实用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实际工作能力为中心”教学训练过程,因此,专业课程是否有效,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否满足已就业的毕业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的需求。本文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根据部分理工科专业在评价专业课程有效性过程中存在的误导现状,探讨理工科专业正确评价专业课程有效性的要点和过程,为独立学院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一、理工科专业在评价专业课程有效性过程中的现状分析

理工科的专业课程基本是依托对口母体公办院校专业设置,其专业课程大多都是参照母体院校的模式。独立学院鉴于生源和办学条件,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应是按“实用人才”的本科生标准进行培养,因此,也应请已就业并在专业对口实际工作岗位上的毕业生评价“专业课程”是否满足实际工作需求的有效性。笔者曾对一些独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评价专业课程有效性要点内容和过程作过一些调研,感觉到理工科专业对专业课程有效性的评价要点内容与过程存在一些问题,误导了理工科的教学改革,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工科专业在评价专业课程有效性时有基点内容的偏差

鉴于独立学院是依托研究应用型公办母体院校发展起来,因此,在评价专业课程有效性时很自然地参照母体院校的模式。一般公办母体院校是以培养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为主,显然专业课程必然是研究理论课程为主,而实践教学是实施验证性的训练过程;在教学时间上也是理论课多于实践教学课时,因此,专业课程的有效性评价也是以适应满足理论研究课题作为衡量教学标准。现有部分理工科专业没有按“实用人才”的目标要求去评价专业课程有效性,而是仿效母体院校按研究应用型评价理论课程与教学的有效性和按验证性的模式评价实践课程设置和教学的有效性,这样就产生了在评价专业课程过程中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基点内容的偏差,由此就对以实际工作能力为中心的“实用人才”的培养目标的造成误导。

例如一些独立学院在组织开办“电子专业”的过程中,只注重理论课程设置及教师的配备,而实践教学也是只重点考虑实验室建设及实验员安排,很少考虑双师性教师的聘用,因此,评价教学效果时也是按研究应用型本科生的培养标准重点评价理论课程设置和内容的有效性,而实践教学依然也是按实验室的验证实验的教学效果评价实践训练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对实施以实际制作为主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课程的教学的有效性的评价只是作为附属形式,这种在评价专业课程过程中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基点内容的偏差,对正确培养适应电子企业需求实际动手工作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目标产生了误导。

2.理工科专业在专业课程有效性评价过程中的错位

大多数独立学院都很重视专业课程的有效性,但是在评价过程中一般都是请在校学生和在职同行教师评价“专业课程”的有效性。根据评价专业课程的有效性的结论要点实施教学改革,调整教学内容。鉴于理工科专业是为社会各行业培养实用型和应用型生产第一线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如果仅凭没有从业经验的在校学生和一些从高校毕业生上来的高校教师进行有效性评价,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从业的实际经验和切身体会,也就不可能反映出社会实际工作中对专业技术的需求,即也就不可能正确评价专业课程的有效性。

例如评价“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中,有“电磁场理论”和“信号与系统”等专业课程,高校专家们评价必须要开设这些课程,而已毕业的学生认为在自己生产一线技术开发与管理上的岗位上用得很少,基本用不上,这样在有效性的评价过程中就产生了偏差。例如“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这门课程基本是按传统方法实施教学,其课程内容是高校统一模式适用,实践教学过程也是搞验证性;而己就业的毕业生在工作上认为专业课程有效性很差,根本不能适应电子企业“智能化电子新产品”开发与设计制造的岗位职责的需求,如请在校学生无法正确评价专业课程在内容选择上的有效性,只有请已就业的毕业生评正确评价专业课程在内容选择上的有效性,才能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

上述分析可知,理工科专业对专业课程有效性评价过程中,只请在校学生和高校同行教师评价专业课程的有效性是一种评价过程中的错位现象,这将影响理工科专业的实用人才的目标培养的质量。

3.理工科专业在专业课程有效性评价过程中缺乏社会调研

一门课程是否应该开设?在课程上应该传授给学生哪些知识?适应社会需求才是衡量的根本标准。现部分理工科专业的专业课程参照母体学校实施,教学计划制订和教学大纲照搬母体学校或者从相关院校专业在网上查找后进行修订,很少有通过对企业雇主和相关专业的已就业的毕业生进行调研后进行有效性评价后确立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案。由此形成的专业课程的的教学方案缺乏社会调研,会出现一些与社会实际工作需求的不相适应的环节。

例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嵌入式应用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和“微机控制技术”等课程内容变化很大,新技术发展很快,社会上的电子企业对毕业生实践应用这类新技术的需求很迫切,由于缺乏对社会的调研,其专业课程未能跟上社会变化的需求,其专业课程也就不能很好地适应电子企业“智能化电子产品设计与生产”的专业技术的需求,而评价专业课程有效性时根本没有进行调研,这样就无法真实地反映企业对专业技术的实际需求,教学上不能及时调整专业课程的教学,由此也会影响“实用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理工科专业的专业课程有效性评价如果不进行社会的调研的话,将会产生专业课程教学效果不能适应社会实际工作的需求,会出现学非所用的现象。

上述的分析只是笔者通过调研所了解到部分理工科专业对专业课程的有效性评价的一些现象,为理工科专业对专业课程有效性的正确评价提供一些素材。究竟怎样准确全面评价理工科专业的专业课程有效性,为理工科的教学改革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还有待进一步调探讨研。

二、理工科专业对专业课程有效性评价的要点内容

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大都是到以生产制造应用性产品为主体的企业,工作岗位是在实际应用性技术和管理性工作为主体的实际工作岗位上,其专业课程是否适应社会的需求,是否贴近毕业生的工作岗位,这是评价专业课程有效性基点内容。怎样准确地找到专业课程是否贴近毕业生的岗位需要,实现专业课程有效性评价的基点内容?笔者认为,通过请已就业的并在专业对口的实际工作岗位上的毕业生评价分析专业课程有效性,基本可比较准确地找到专业课程是否适应社会需求的基点内容。根据社会需求对专业课程有效性的分析,其要点内容大致可从社会需求的“重要度”和“满足度”两方面进行评价:

1.理工科专业对专业课程的重要度的评价

“专业课程”的重要度是指由就业的毕业生判定课程在自己的工作中是否重要,应用“极其重要”、“非常重要”、“比较重要”和“不重要”等评价专业课程的重要度。例如:电子信息专业已毕业的学生大都进入智能化电子产品生产的电子科技领域,少数自主创业。其岗位职业是在生产技术管理和开发应用智能化产品,主要应用课程是“单片机应用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中硬软件相结合的应用技术。因此,这类课程就是“极其主要”,因岗位工作的性质大都是设计和实际制作“智能化电子产品”,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课程和训练过程是“极其重要”;其他如“EDA电路设计”和“PCB电路设计”等课程也是在工作中必须具备的技术,属于“非常重要”,其他如“电磁场理论”和“信号与系统”等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这是对少数毕业生有可能去考研,从事研究技术工作才有可能需要,这属于“不很重要”等范围。

上述分析可知:理工科对专业课程有效性评价基点内容之一就是请这些在实际生产与管理岗位上就业的毕业生根据自己岗位实际工作的需求评价专业课程重要度,基本可定位专业课程的重要度。

2.理工科专业对专业课程的满足度的评价

专业课程是否能满足已就业的毕业生所在工作岗位的需求,这是评价课程有效性的指标之二,常用百分比描述专业课程进行满足度的评价。前述已知,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都在从事生产管理和产品制造业为主体的实践性岗位上。如何让专业课程满足他们在实践工作中的各岗位职责的工作需求和各行业的新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需求,即覆盖面要宽,要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有效性评价的要点制定专业课程教改方案。例如“单片机与嵌入式应用技术”的实践技能训练过程就应适应智能化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生产管理、设计开发及生产过程等各环节的职责的需求,也要考虑适应自动控制、通讯工程和机电等各专业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技术的需求,这样专业课程的满足度指标就高了,其有效性就好。

理工科学生是侧重实际工作能力为主体培养的本科生,其训练过程满足度不能像研究应用型本科人才那样设置专业课程,但也区别和职业学院的以操作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设置,因此,评价理工科专业对专业课程有效性的满足度指标时,即包含应用型理论的需求,也包含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技能的需求。

评价专业课程有效性基点内容之二就是以满足各行业职业工作需求的就业的毕业生为分子,以毕业生人数为分母,用其百分点描述对社会需求的满足度。当然百分比高,其专业课程的有效性就好。这种用百分比评价专业课程的满足度,能充分体现专业课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三、理工科专业对专业课程有效性评价的过程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在所有人中,已就业的毕业生本应是最有资格评价所在大学服务的,并且能够提出建议使其改进服务。只有请已就业的毕业生评价专业课的重要度和满足度,才能真正反映出专业课程的有效性。

鉴于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大都是从事直接进入到与专业有关的实际工作岗位,基本从事的是在应用理论与实践技术相结合的生产制造业与应用型技术的具体工作岗位上。因此,只有请已就业的毕业生评价“专业课程”的“重要度和满足度”才能确切地反映其有效性。其评价过程主要请已就业的毕业生从以下两个阶段进行:

1.请已就业半年的毕业生对“专业课程”的有效性进行短期评价

第一阶段是请已就业的毕业生工作半年后对本“专业课程”重要度和的满足度进行有效性评价。因为他们是直接在生产岗位从事应用理论与实践技术有机结合的本职工作岗位上,课程设置和内容是否贴近实际工作岗位,是否满足工作需求,经过半年的工作经验,体会与感受,就可以基本反映出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度及课程培养水平对所在职位的满足度。这种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对本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评价的过程被视为对专业课程有效性的短期评价。

2.跟踪已就业的3~5年的毕业生对专业课程的有效性进行中期评价

第二阶段是跟踪已就业的3~5年的毕业生评价理工科专业的专业课程的有效性。已就业3~5年的毕业生不论是在应用型实践工作岗位上,还是在从事“科研创新”型的科技工作岗位上,对专业技术的应用理论和实用型技术的创新应用都对专业课程提出岗位职责的具体新的需求,因此,跟踪已就业3~5年的毕业生,由他们对本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度和训练培养的满足度进行评价,这样能回答专业课程从职业需求发展的长远角度对个人成长最有实际需求的有效性问题,这种毕业3~5后的毕业生对专业课程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的过程被视为对专业课程有效性的中期评价。

理工科专业范文第6篇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 文科毕业生 就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许多理工科院校朝综合性院校发展,增开了如法学、历史学等文科专业。这一趋势不仅有利于理工科院校专业的均衡发展,还有利于培养复合型、综合型人才。但随着这一趋势的发展,理工科院校文科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在毕业生就业压力日趋增大的社会大背景下,解决好理工科院校文科生就业困难问题就显得愈加紧迫且重要。

近年来,随着众多高校根据教育改革的需要增开了文科专业,许多文科院校也趁此形势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导致文科毕业生数量猛增,文科生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轨,从而导致文科生就业问题成为难中之难。众多文科生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危机。

1.理工科院校文科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1理工科院校背景是文科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

(1)理工科院校文科专业知名度不高

理工科院校在提供毕业生信息时,重点宣传其优势学科及强势专业,一般以理工科为主,而对新发展的文科专业要么避而不谈,要么简单谈之,这就导致招聘单位对这些理工科院校的优势学科熟知,而对其文科专业缺乏了解甚至从未听闻,这就导致文科生就业范围缩小,从而影响文科生的就业。

(2)理工科院校文科生就业范围狭窄

理工科院校的优势学科发展悠久,有许多的社会联系和社会资源都与理工科院校的强势专业有关,一般有固定的就业市场。理工科院校虽然有大量的理工科毕业生,但毕业生既可以顺着原先的就业渠道走向工作岗位,也可以去人才市场竞争就业岗位。但文科生就没有此待遇,理工科院校文科专业较弱,没有建立完善的就业渠道,所以理工科院校中文科生只能去签约率不高的人才市场去竞争有限的岗位,因此理工科院校中的文科生就业十分困难。

(3)理工科院校投入少量资源在文科专业,文科毕业素质不高

第一、理工科院校为了巩固自己在优势学科的强势地位,一定会投入了大量教育资源。但在一定的教育资源的情况下,理工科院校把并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科发展的教育资源过多投入了理工科教育及研究,所以文科专业教育没有充足的教育资源可以利用。第二、由于理工科院校的文科专业刚刚起步,所以文科专业的老师人数不多。再加上文科专业知识涉及的范围很大和高校扩招下文科学生数量剧增的原因,文科专业的老师除了完成额定教学任务外,根本无暇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即使有所研究,也产生不出高质量的教学成果。

(4)理工科院校缺乏培养文科专业的“软实力”

理工科院校文科发展较弱的一大重要原因在于文科发展的“软实力”不足,这也是理工科院校文科毕业生素质不高,难就业的一大重要原因。 理工科院校文科专业“软实力”不足主要表现在①发展环境和文化氛围较为工科化。理工科院校几十年形成的文化氛围一直是较为严谨的工科环境,但这恰恰限制了文科专业的自由发展。文科专业所需要的思想自由、言论开放的环境没有在理工科院校中充分实现。②理工科院校在文科专业上办学话语权的缺失。理工科院校中的文科专业刚刚起步、处于萌芽状态,自然无法与老牌的文科院校相比,因而理工科院校文科专业办学话语权严重缺失,自然无法提供更多资源以供文科专业向更深专业化发展。

1.2文科专业自身特点也是文科生就业困难的一方面原因

(1)文科专业知识缺乏有力的知识壁垒

文科专业虽然学科跨度较大,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但是很多文科专业知识由于替代性强,缺少强有力的知识壁垒。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文科专业知识具有通识性特点。很多理工科学生即使没有顺着原先的就业渠道实现就业,也可以利用自身的文化素养挤占文科生就业岗位达到就业目的。但与此相比,理工科专业由于自身的特点知识壁垒相对较高,文科生一般不具有较强的理工科知识,因此无法利用理工科知识实现就业。由于理工科专业挤占文科生就业岗位,使得文科专业就业变得困难。

(2)文科毕业生就业期望错位

文科毕业生就业时,希望进入国家机关、机关团体、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行业、部门,期望得到“铁饭碗”。虽然这些部门提供了大量文科就业的岗位,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机构精简,这些部门就业岗位趋于饱和且竞争日益激烈。例如:国家公务员中“国家统计局合川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一职,比例已经高达6582:1,其竞争激烈程度已经超过史上任何职位。

很多毕业生就业没有准确地定位,一旦专业就业不对口就放弃,结果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置身于理工科院校中的文科毕业生,往往将自己定义为“二等公民”。在求职过程中,如果一旦就业失利,他们就把这原因归结于自己是理工科院校的文科毕业生。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导致他们在就业时信心不足,害怕遭遇失败,从而不敢走出校门去竞争就业。

2.解决理工科院校文科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2.1 从政府层面上,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政府在促进文科生就业方面起着领导指导作用,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促进文科生就业,把“服务型”社会落到实处。为了缓解文科生的就业压力,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比如在去西部、边远地区的单位和行业工作的文科毕业生给予工资、生活条件以及再深造的优惠政策。在文科生就业过程中,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达到招聘单位和毕业生的供需合理分配,促进文科毕业生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流动。

2.2从学生自身层面上,文科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的素质

理工科院校中文科毕业生往往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在求职过程中信心不足,丧失很多就业就会。所以解决文科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关键还是毕业生自身。因此理工科院校中文科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首先应该树立信心,自己并不比传统的文科院校的毕业生差。其次要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文科专业知识对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有着直接影响,只有掌握了专业知识才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培养各种能力。文科生不仅要从理论上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把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用实践巩固知识,用知识指导实践,不断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才能显示出良好的专业素养,在就业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第三应该调整心态,正确分析自我。理工科院校文科专业毕竟刚刚起步、实力较弱,因而作为理工科院校的文科毕业生要正确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找寻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第四确定符合自我的就业期望。文科毕业生不应确定过高的就业期望,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很多毕业生无法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因此文科毕业生不应过度期望自己找到对口的专业,而应该是积极扩展就业渠道,成为综合型、复合型人才。

2.3从高校层面上,高校要改变教育理念,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教育引导工作

(1)理工科院校建立理工科和文科专业交叉、互相渗透的专业体系

理工科是理工科院校的基础学科,如果要很好地解决文科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就要发展壮大文科专业,那么继续发展优势理工科学科,结合文科专业是理工科院校走向综合性院校的重要举措。例如在理工科院校发展第二专业辅修,文科专业学生在充分学习文科专业的基础上可以辅修第二专业比如相对简单的理工科专业知识。相反,理工科专业也可以学习文科专业知识,使自己爱好得到满足。理工科专业和文科专业交叉、相互渗透,可以营造成生动、丰富的校园活动和人文氛围。

(2)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教育引导工作

高校应做好文科学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政策教育,加强毕业生正确分析就业形势,培养多样化的就业观念,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要对文科生毕业生进行引导和思想教育,要脚踏实地,结合就业市场实际,找准自身的就业方向,培养多样化的就业观念,避免文科毕业生空而不切实际的就业目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理工科院校的文科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无论是政府、学校还是学生自身,都需要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来缓解文科毕业生的现状。只有文科毕业生真正找到适应自己的岗位,才能服务于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注:项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参考文献:

[1]罗礼贵,张璠,吴莉:《论工科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J]《中国电子教育》2003年第2期.

[2] 季海群:《浅析工科院校文科生就业问题与对策》[J]《招生与就业》.

理工科专业范文第7篇

Abstract: Currently, there are som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engineering student employment, which including: employment anxiety, employment fear and othe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e students who have character defect or poor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the female students are the vulnerable groups in the engineering student employment market. The lack of practical courses in university engineering teaching, and the lagging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re all the reasons for the unsatisfactory employment rate.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ideas for the engineering students in employment help.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生;就业心理

Key words: engineering and science;university students;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employment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0-0201-04

0 引言

理工科各相关专业因具有就业范围广泛及薪资待遇丰厚等特点,每年高考报考理工科各专业的人数都居高不下。理工科专业作为高校中就业大军的中坚力量,在全国大学生就业环境不佳、就业情况低迷的状态下,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就业仍然保持着较好的势头,理工科专业及实践技能固然重要,但由于大学扩招后学生数量增加,而且扩招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较少,导致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和耐挫力较差,同时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实际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理工科学生在就业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社会转型期内理工科学生在就业上存在的问题,并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详细分析,针对他们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本文还将探索理工科学生就业的前沿趋势,还将分析学校如何结合这些前沿趋势改善学校教学,以期为学校就业政策及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1 理工科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心理分析

1.1 由于市场供需不平衡,理工科大学生就业主动性不高,对就业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电子类、计算机类、土建类等理工科专业毕业生需求旺盛,但高校扩招使得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岗位的增加远远赶不上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人才市场供需不平衡,出现了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从根本上导致了大学生对就业的焦虑,他们普遍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对顺利就业抱有不乐观的态度,同时对就业存在恐惧心理。然而这种恐惧心理并没有转化为学生的动力,反而降低了学生求职的主动性,部分学生面临就业压力,不是积极寻找就业机会,而是消极应对,学生在就业时很少到目标单位推销自己展现自我能力,而是过于依赖学校内的校园招聘和网站招聘,而目前单位招聘的要求不断提高,导致就业机会较少,进一步强化了毕业生就业的恐惧和焦虑心理。

1.2 大部分理工科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而目前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大学生仅为普通劳动者,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现实情况,出现较大的心理落差。

目前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就业主力军大多为80后,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较差,希望的就业地点大多为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多不愿意去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希望的就业单位类型一般为大中型企业、国企、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等,而不愿意去小型企业、民营企业等单位,同时大部分理工科学生期望的薪酬水平较高,而他们的能力又不足以与此档次的薪酬水平相匹配。当代大学生知识层次水平较高,思维较之前的大学生相比比较活跃,另外他们的课外知识丰富,也往往因为这些原因使他们出现了较高的就业期望,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现有的就业情况出现了偏差,以上这些均使理工科学生在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时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

另外理工科学生就业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与文科就业相比就业率仍然较高,所以学生中也存在一定的攀比心理及自负心理。他们一方面会将自己找到的工作与同学进行比较,如果各方面情况达不到自己的预期的话,宁可不进行签约,另一方面,理工科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自负心理,理工科学生为自己设定一定的就业标准后,很难在就业压力下先就业再择业,他们往往只想进入自己理想的大中型企业,对一些小企业看不上,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而迟迟不能就业使其心理压力进一步增加,使其陷入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的恶性循环。

1.3 高校长期在培养过程中对实践重视程度不足,学生普遍重知识轻能力,导致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胜任力不足。高校理工科专业实践性较强,企业对应聘者要求较高,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在校期间参与实践较少,没有得到系统的训练,同时知识与能力相脱节,导致他们动手能力较弱,欠缺扎实系统的专业技能,难以整合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企业在认识到这个问题后也提高了对新招聘大学生的要求,进一步导致理工科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

理工科专业在创业上与文科专业相比存在一些优势,但是目前理工科大学生对这一优势的认识还不强,同时创业教育的欠缺也限制了他们在此方面做出发展。理工科创业一般以专业技术为核心,而理工科专业研究内容有极强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而科技成果转化率将极大地提高国民生产力,同时促进经济增长,也将创造更多地就业机会,进一步改善就业市场。创业不仅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掌握管理学、法律、经济学等一系列与之相对应的辅助学科知识和实践环节对其进行支撑,而且首先要对学生的创业意识进行培养。但目前高校并没有针对创业意识及创业实践进行与之相对应的教育。

1.4 理工科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人文素质欠佳,而目前用人单位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目前理工科大学生在就业时存在的一个瓶颈问题。

目前社会竞争激烈,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要在求职市场上处于不败之地,则需要具有表达能力、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应具有广泛的知识面,这些均是社会提出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而这些也是理工科学生所欠缺的。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表现,下面将具体分析。

首先,高中文理科分科后,理工科生接受的教育模式和训练也为理性思维,高中沉重的学习压力也容易使学校和家长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而进入大学后,理工科学生在学校时的学多是在实验室里面与实验器材打交道,理工科课业负担沉重,学生没有太多精力去培养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管理协作能力,而这些能力恰恰是一个企业能够良好运作而要求员工必务的能力,同时理工科学生长期的学习模式使他们不擅长自我表达,导致他们在面试时很难表述自己的想法,不利于其能力的展现,理工科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的欠缺成为其求职就业的一个软肋,而学生即使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人际沟通能力及表达能力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得到提高,这些都会影响理工科学生的就业,同时人际沟通能力的欠缺也使学生很难在受到求职失败的挫折后向其他人求助,排解内心的失望和郁闷,进一步增加了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

其次,理工科学生文化知识匮乏,知识面较窄,人文素质修养较低,哲学文学知识欠缺,这些都将影响理工科生将来的发展。理工科学校男女比例失调,学习压力大,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本专业能力,理工科学校由于人文方面师资力量较弱,而且学生本专业课业已经占据了学生大量时间,各方面原因使得学校对理工科生人文素质方面的课程重视程度不足,而理工科学生本身学业压力大,也容易忽视对自己人文修养的培养。而人文素质的缺失和知识面的狭窄,都会影响一个人在工作过程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降低了理工科学生在求职时的成功率。

1.5 理工科学生中那些性格有缺陷的学生、欠缺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和女生群体,他们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成为了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

目前,随着大学扩招,大学生数量增加,而且大学生群体已经大多是“90后”,大部分人为独生子女,他们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有性格缺陷和欠缺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数量不断增加,而在就业过程中,企业招聘员工时看重的方面却在不断增加性格和心理素质的权重,所以这部分人在就业时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具体有以下一些表现。

首先,存在性格缺陷和欠缺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他们容易自卑和缺乏自信,他们对自己往往抱有消极和否定的态度,面对就业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他们更加容易退缩和逃避。

其次,就业是一个在短时间内展现自己各方面能力的过程,任何人面对这个过程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压力。性格有缺陷的学生和欠缺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面对竞争,与别人相比更容易自我封闭,他们不能大胆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和展现自己的能力,显得比较被动。同时这些学生在认识一些问题时容易偏激,看问题比较片面,他们不能理性地看待目前就业市场上的结构性失业,认为只要进入大学,毕业后必然可以找到各方面都比较理想的工作,这种不切实际的期望往往会在就业压力之外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心理负担。

最后,性格有缺陷的学生和欠缺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在与人沟通合作上也往往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削弱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理工科专业在实际工作后,工作内容往往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人协作完成,所以对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要求较高。而性格有缺陷的学生和欠缺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他们在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时不能较好地解决矛盾,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这样会极大地影响整个理工科工作流程的工作效率和结果,使得企业选择这类学生的概率也在不断降低。

而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女毕业生来说,她们在就业求职时容易受到歧视,而理工科女生在就业时与男生相比,存在以下一些劣势。女生虽然在校时学习较努力,学习成绩较好,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比不上男生,理工科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所以女生在成绩方面的优势往往在求职时败于男生在实践方面的优势。理工科在研发环节和生产环节时间周期长,任务重,需要从事此项工作者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女生的精力和体力都比不上男生,同时女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家庭方面的压力也大于男生,这些都导致用人单位倾向于选择男生。

2 改善理工科学生就业心理现状的措施

针对以上一些理工科学生在就业时存在的心理困境和问题,现提出以下一些学校和学生在实践中可以采取的措施,以期改善理工科学生在就业时存在的现状,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会根据目前理工科就业发展的新趋势,结合高校的教学活动,提出一些高校可以根据这些新趋势采取的措施,以便从本质上使理工科学生的就业情况慢慢得到改善,同时使学生的就业质量得到提高。

理工科专业范文第8篇

关键词:地方理工科高校;研究生;专业认同;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深入发展,高校研究生规模日益扩大,其培养质量日趋成为高等教育的焦点问题。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直接影响其在校期间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专业学习投入行为,进而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因此,近年来,研究生专业认同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当前相关研究中,针对地方理工科高校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专业认同问题的研究相对薄弱。众所周知,提高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地方理工科高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不但可以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且还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地方理工科高校的科学健康发展。有鉴于此,调查地方理工科高校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专业认同水平现状,探寻其专业认同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对于提高其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方法

1.问卷编制

为了解地方理工科高校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专业认同现状,探寻专业认同影响因素,本研究围绕研究生专业认同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设计了“地方理工科高校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以专业认同现状、影响因素、改进措施等问题为主要切入点进行调查,其中专业认同现状调查题包含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和专业行为三个维度,该部分题目均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得分越高说明其专业认同水平越高,反之,得分越低说明其专业认同水平越低。

2.信度和效度分析

一是信度检验。“信度是指测量工具在测量它所测量的对象中的一致性。”[1]本研究采用Cronbach's α法和分半法来鉴别问卷的信度,由表一可以看出,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和分半系数均在 0.57 以上,说明地方理工科高校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作为测量地方理工科高校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专业认同的工具是稳定可信的。

二是效度检验。效度“即一种测量手段达到测量目的的程度”,[2]可分为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本研究调查问卷的初稿是经过大量查阅、梳理前人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访谈调查结果编制而成的。在问卷初步编制完成后,交由相关领域研究学者审阅,并在其指导下对问卷进行修改,最终形成正式问卷,从而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本问卷良好的内容效度。此外,为保证较好的结构效度,各个因素之间应当呈中度相关。本研究专业认同各维度间及各维度与专业认同总分的相关系数如表二所示。可以看出,专业认同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在 0.249~0.622之间,呈低度和中度相关,说明问卷中专业认同各维度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各维度与专业认同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 0.556~0.883 之间,达到了中度和高度相关,说明问卷中专业认同的各个维度较好地反映了问卷所要测试的内容,问卷结构比较合理,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3.研究对象及问卷发放情况

本调查以G大学(地方理工科高校)为样本,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向人文社会学科相关专业研究生发放问卷160份,向理工科相关专业研究生发放问卷80份,共计240份。回收238份,有效问卷234份,有效回收率为97.5%。问卷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18.0处理。样本分布情况如表三所示。

分析与结论

1.地方理工科高校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专业认同水平低于理工科研究生

为说明地方理工科高校中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与理工科研究生专业认同水平的差异,本研究进行了分类比较分析。按专业进行分类,齐性检验sig值为0.953,证明两组之间同质,可进行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P值为0.020(P

为了更直观地显示不同专业研究生在专业认同总体及各个维度上的分布情况,按照数据分布将专业认同水平分为低、中、高三组。其中得分小于等于3分为低水平组,得分在3分~ 4分之间为中水平组,得分大于4分为高水平组。数据显示:不管是专业认同总体水平还是专业认同各个维度上,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在中低水平组的比例均高于理工科研究生,而在高水平组中,其比例低于理工科研究生,进一步说明了在地方理工科高校中,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水平比理工科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水平低。

2.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专业认同影响因素分析

一是跨专业考生多,获得学历证明和缓解就业压力为主要读研动机。由统计数据可知,理工科研究生跨专业学生比例为25%,而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中跨专业学生比例高达53%,远远高于理工科。将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按照跨专业与否分成两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所得P值为0.033,说明两组之间专业认同水平差异显著(P

从攻读研究生和专业选择的动机方面看,地方理工科高校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的专业认同问题较为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很多研究生在所学专业的选择上并非完全出于自身兴趣爱好,更多的是基于缓解就业压力等目的而作出的选择。这部分研究生更看重的是硕士研究生的学历证明,而不是所学专业。另外,与理工科专业相比,人文社会学科对报考者的专业背景要求相对较低,较容易考取,地方理工科高校中的人文社会学科因一般并非本校重点专业,竞争压力较师范院校或一些人文社会学科实力较强的综合性院校更小,也是地方理工科高校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中跨专业考生较多且就读前对该专业了解程度低的原因之一。

二是对专业建设水平满意度一般,导师因素对研究生专业认同影响较大。将专业建设水平相关题目的选项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分别赋值2分~ 5分,理论中值为3.5分。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对其所在专业建设水平评分的均值仅为3.56分,略高于理论中值,表明地方理工科高校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对其所在专业的建设水平满意度一般,相关专业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教育教学及科研条件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将专业建设水平与专业认同水平做相关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存在P在0.01水平上的相关,说明二者存在显著正相关,即如果研究生所在专业建设水平较高,则会对其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促使其提高专业认同,增加专业投入行为;如果研究生所学专业建设水平较低,则可能对其产生较为负面的影响,从而使其学习热情减退,专业认同感降低。可见,专业建设水平是影响研究生专业认同的因素之一。

同时,在调查中发现,导师因素对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水平影响较大。学生与导师的互动情况与学生专业认同之间为显著正相关,即学生与导师交流越频繁,参与导师课题并从中得到的指导越多,则其专业认同感越高。事实上,研究生导师的学术水平、对学生的关心程度、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都会对研究生的专业认同产生影响,导师的工作热情、其自身对专业的态度和对专业未来发展的信心等也均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另外,在研究生阶段,科研活动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参加科研活动,并且能够在科研活动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得到导师的认同,则会增强研究生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专业认同感也会随之提高。对比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与理工科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并从中得到指导的情况可见,理工科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并从中得到收获的比例高达87%,而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仅为70%,说明相对于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理工科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更多,并从中得到了导师更多的指导,从而使其专业认同感也得到了提升。

三是校方对人文社会学科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有待提高。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专业在学校中的地位、受重视程度以及校方对该专业的支持行为与研究生专业认同水平之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在0.01水平上),且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与理工科研究生两组间,在上述三个因素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从学校对专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总体水平(上述三个因素的平均值)上看,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水平与学校支持该专业发展的力度呈显著正相关。学校对人文社会学科的支持水平均值为3.11分,低于理工科的均值3.88分,表明地方理工科高校对人文社会学科相关专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专业发展的支持水平不高,人文社会学科在地方理工科高校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而这些因素也直接影响了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水平。情况严重可能会使研究生出现边缘化的倾向,对自我产生怀疑,自我效能感降低,对专业的认同感自然也随之降低。可见,在地方理工科高校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专业认同问题上,学校环境因素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四是社会环境影响主要体现于该专业在国内同类专业中所处的水平和就业前景两个方面。将社会环境因素与专业认同水平做相关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可见,社会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地方理工科高校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专业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而言,如果社会对该专业的评价较为积极正面,专业就业前景较好,则在校研究生也会受到鼓励,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专业学习和相关实践上;如果社会对该专业的评价较为消极负面,专业就业前景堪忧,则会对在校研究生产生一些负面的心理影响,使其专业认同感降低,甚至厌弃自己的专业。从问卷所得数据来看,地方理工科高校中理工科相关专业发展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处于中等以上水平的占52%,而人文社会学科相关专业仅为20%,远远低于理工科,表明地方理工科高校中人文社会学科相关专业在国内同类专业中排名较靠后,社会认可度较低。就业前景方面,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中,认为其所在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仅为17%,而理工科则高达55%,差距很大,表明地方理工科高校中人文社会学科相关专业的就业前景堪忧,社会认可水平低。

提升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专业认同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提高研究生专业认同水平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基于地方理工科高校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专业认同度不高的现状,通过调查分析该群体专业认同影响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可操作性的建议,对于研究生个体的未来发展和地方理工科高校提高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完善课程结构,明确专业定位

针对地方理工科高校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中跨专业学生较多的情况,在其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首先应确保开设能涵盖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必修课程,以保证该专业研究生全面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合理完善选修课程结构,让研究生可以在全面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选择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专业发展前沿动态,使学生全面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进一步促进其学习和探索行为的产生,提高专业认同感。同时,研究生导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向,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研究,并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另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明确专业定位,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专业定位和未来职业前景,也有助于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和未来职业规划,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意识地为未来发展做好准备,提高专业认同。

2.扩大专业宣传,营造良好环境

环境是影响地方理工科高校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专业认同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从社会环境方面考虑,目前社会上对于地方理工科高校中人文社会学科现状和发展的了解程度较低,对相关专业的认可程度有待提高。基于此,人文社会学科相关专业可采取扩大宣传的措施,及时通过各种渠道专业建设的信息,使社会对该专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一方面可以给考生提供参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盲目报考、错选专业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社会对地方理工科高校人文社会学科作出客观的评价,并给予更多的支持,从而对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认同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从学校环境考虑,虽然地方理工科高校中理工科是强势专业,具有更深厚的历史积淀,但培养高质量的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人才对于高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向综合性院校发展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校方可有意识地提高对人文社会学科各专业的重视程度,鼓励其快速发展,在各方面为其发展提供条件。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尤其是学校人文环境,对人文社会学科的进步和发展作出及时、正面的评价,是激励人文社会学科相关专业研究生努力学习、研究,提高其专业认同的有效途径。从研究生个体而言,也应多关注外界对自身所学专业的评价,客观看待各种评价,并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以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认同水平。

3.加强专业建设,紧密师生交流

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人才,促进人文社会学科相关专业的快速发展,获得积极正面的社会评价,得到社会和校内其他专业的认可,加强专业建设,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是重中之重,专业实力水平是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从学校方面而言,学校应鼓励人文社会学科相关专业开展各种科研和实践活动,并在各方面予以支持和帮助,注重师资的引进。学校的支持是人文社会学科相关专业发展壮大的有力保障,也有利于其专业师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避免边缘化倾向。从人文社会学科各专业教师方面而言,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实力,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科研和教学实践活动,对专业研究抱有热情,也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和参与科研活动的热情,增加学生的专业投入行为,使其产生专业归属感。另外,师生间良好的沟通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专业研究内容和进程。导师在了解学生学习和研究兴趣的基础上,给予学生适量的科研任务,在指导过程中逐步培养研究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研究能力,也是提高研究生专业认同的有效途径。从学生层面来讲,积极与导师沟通,主动参加教学和专业科研活动,也可以在所学专业的建设方面发挥出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提升自我效能感,提高自身专业认同水平。

4.丰富实践活动,锻炼专业能力

对于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而言,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实践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环境背景下,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理论结合实践,在全面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才能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实现自身价值。另外,参与专业实践活动也能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的不足,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明确专业定位,有利于促使学生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规划和未来职业规划,进而提高学习热情和专业学习投入行为,促进专业认同感的提升。因此,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专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不论对提高地方理工科高校人文社会学科相关专业实力水平,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还是对提高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认同,进而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文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度规划项目“首都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13JYB008)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2][美]威廉・维尔斯马,斯蒂芬・G.于尔斯.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359,361.

[3]王顶明,刘永存.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4]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