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钳工基础知识

钳工基础知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钳工基础知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钳工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 钳工实习 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上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思想更是层出不穷,机械制造业也不例外。它正经历着从主要的从主要的技艺型传统制造技术向自动化、最优化、柔性化、绿色化、智能化、集成化和精密化方向发展的过程。

一、钳工实习教学改革的背景

传统的中职钳工实习教学中,教师不顾教学大纲的规定,总是要求学生重复地操作练习,诸如锯、挫、划线弯板、钻孔之类的基本功,殊不知,这些单调乏味的动作正在一点一点磨蚀学生学习和工作的满腔热情;现行的应会考试内容十分狭窄,难以解决学生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可见,传统的钳工实习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展的步伐,越来越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社会和行业需求。所以,在钳工实习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中仅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观念,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学生一种能力,一种将科学技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能力。

二、钳工实习教学改革的方法和途径

(一)转变教学思想

教育改革,根本上说是要改革教育思想、改革教育理念,只有思想理念这种处于灵魂地位、决定地位的东西改变了,才能达到真正的变革。在传统落后的教学思想指导之下,教师只是注重学生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掌握、运用和训练,教学内容呆板枯燥,教学过程痛苦乏味。针对中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转变教学思想,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在全新的钳工实习教学中,教师以“指导者”的角色进行教学,而非知识的“灌输者”,适当地补充一些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基础知识技能较差的学习者学到理论知识,使基础知识技能较好的学习者锻炼操作技能。

(二)培养先进师资力量

具有先进教学思想和熟练钳工技能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钳工,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鼓励教师踊跃参与校内外各种钳工技能比赛和职业进修,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此外,钳工教师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使自身专业知识和思想跟上时代前进的潮流,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钳工。

(三)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

学校为学生联系实习企业,是检验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效果和锻炼学生实践技能的良好方式,是一种将学生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一般的情况下,中职学校中都设有实验室或实习工厂,作为学生学习和锻炼技能的基地,但是,学校教师组织的这种实习,往往操作过于简单,情境设置难度不够,不能满足真正生产实践的需要,以致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还需花费较长的时间去学习和适应。反之,如果学生在学校进行一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教育之后,将学生送到对口企业实习,由实习师傅负责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学生熟练的技能,指正他们的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这样的实习,学生不仅可以增强已经掌握的技能,还可以改进自己生疏、错误的技能,更能在师傅的指导之下,了解到学校中学不到的技能。

(四)改革中职教育中应会考试的内容

在现行的应会考试中,考试知识面的单一和狭窄,严重阻碍了钳工教育的发展。现在大多数学生依然还是抱着“应试考试”的心态,专门针对考试内容来学习训练,只要考试能过关,能考高分,才不会去在乎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不去理会狭窄的知识面是否满足以后工作的需求。所以,改革后的会试应当拓展和加深知识面的考查,加强理论和技能相结合的理念。例如,可以将基本技能和装备技能以及修理机床故障与调整试车等多方面知识结合起来考查,考试题可以分为必做题和附加题,有助于提高试卷区分度,激励学生多学习、多思考、多综合。但是,试卷不能过分追求高、难、偏,因为这样的话,就又违背了考试的初衷。总之,会试内容的设计与安排要时刻紧密围绕中等职业钳工实习教学大纲和《机械工人等级考核标准》,将学生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起来。

(五)注重学生差异性,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因此,每个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技能操作能力是不同的。在实习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大纲对学生做出统一的要求,更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将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对于动手能力强的,要求他们注重技能的熟练性;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加强技能辅导和指导。

三、结语

中等职业钳工实习教学与学生的就业发展密切相关,为适应社会进步的潮流,加强此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师应当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相结合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就业观念,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摸索和创新,找到更加适宜培养学生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何立.如何提高钳工实训课的教学质量[J].职业

钳工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钳工实训;教学质量;有效策略

钳工实训课是一门培养学生掌握钳工基本操作技能、技巧的专业性课程,包括了钳工、平面划线、锉削、扩孔、锯削、铰孔、攻丝、钻孔、刮削、套丝及复合作业等。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既要技术,又要体力,在当今的机械零部件制造和生产中,钳工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同时,钳工实训教学是中职校机械类各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通过钳工实训能够使学生更早地接触到钳工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技能,是学生掌握钳工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进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一、钳工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生的钳工实训的认识水平不高

调查显示,在钳工实训教学中绝大部分学生对钳工实训认识水平不高,对于钳工实训的学习只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与学分选修要求,而对其没有足够的重视,实训时态度不端正。此外,他们总认为钳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现代机械化加工完全可以代替人的操作,这种实训教学已经以当今的教学目标相脱节。因而在实训时,普遍存在着应付凑合,对自己要求不严,得过且过的现象,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到钳工实训的教学质量。

2、理论知识与钳工实训内容相脱节

在传统的钳工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理论课和实训课教学脱节,理论课开设内容与实训课题不符,从而往往达不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目标。同时,由于实训课的环境差、噪声大,容易给人一种心理落差的感觉,学历高的教师不愿教,学历低的教不了等矛盾日益突出,实训教师队伍学历层次整体偏低,直接影响了实训质量的提高。

3、学生不愿意吃苦

由于钳工实训教学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并且劳动强度也比较大,加上现在的学生都是父母心中的掌上明珠,没吃过苦,导致他们在实训教学中怕苦怕累,不愿完成既定的实训训练任务,在实训中偷工减料,进而影响了钳工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提高钳工实训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1、提高学生钳工实训教学的理论基础知识

“教”和“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提高学生钳工实训教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往往造成学生不想学习钳工操作技术,不热爱钳工专业,因而将难以提高钳工实训教学质量。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努力提高学生钳工实训教学的理论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加热爱钳工专业,刻苦钻研钳工操作技术,更好地掌握钳工基本操作技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并有效地提高钳工实训教学质量。

2、转变教学思路

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必须不断转变传统、低效的教学思路,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切实地提高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及动手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适应和应变能力。将实践教学有效地融入到钳工实训教学的整个过程,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心理倾向,要引导他们不断地创新,充分利用实训教学的机会来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将钳工实训真正地融入到学生的职业生涯计划中来,为最终提高学生钳工实训教学质量提供先决条件。

3、推行导生制教学模式

目前,在学校不能增添教师数量的前提下,导生制能够很好地解决钳工实训教学中教师紧缺的问题。导生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辅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辅助教师完成操作环节的讲解和演示、教学纪律的维持与考核以及机床的安全监督与使用管理等各项工作。在教师的带领下,每一位导生在实习教学中都发挥了指导老师的作用,必要时能够亲自指导学生的学习,这样在实际教师数最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加大了实习的指导力度,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教学背景下,要让学生在钳工实训教学中养成严谨、细心、务实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需要学校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并引入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过硬的师资力量。使学生能够切实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实践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创新水平,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稳固提高,进而为钳工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何立. 如何提高钳工实训课的教学质量[J]. 职业, 2011.

[2] . 钳工实训教学成本的控制[J]. 机械职业教育, 2011.

钳工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装配钳工 项目式教学 技能考核 教学课题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技工院校钳工课是以提高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岗位适应能力、职业素养为目的,探索适合技工教育实情的专业教学体系,以期为技工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将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能促进技工教育教W质量的不断提高,真正发挥技工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作用。

一、当前技工院校钳工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技工院校的装配钳工教学,毫无例外地采用锉配项目来对装配钳工进行技能方面的考核,而随着机械加工水平的不断提高,锉配技能对当今大多数企业来说其实用性却越来越少,且锉配技能又需要较长的教学时间才能达到考核要求,那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果以缩短锉配项目教学时间来适应企业需要的课题进行教学,而在考核时又选取锉配项目进行考核,学员难以达到考核要求。反之,如果按照考核要求进行锉配项目教学,缩短以适应企业需要的课题来进行教学,那就达不到企业需要。这样,在装配钳工教学的课题选定和技能的考核内容上存在矛盾,达不到“企业需要什么就教学什么,教学什么就考核什么”的要求,也不能全面真实反映装配钳工教学的技术水平。基于上述原因,可以在装配钳工的教学和考核方面采用项目教学方式解决上述问题,以下就应用项目教学方式在装配钳工教学的课题训练方面和技能考核进行实践探索。

二、提高技工院校装配钳工课教学效果的策略

1.完善基础知识目标

机械专业基础知识目标在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加入基本技能方面的实践教学内容,如机械制图测绘、金属材料试验、绘图、材料力学、机械制造工艺等,并能将知识延伸、扩展,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一定的机械专业技能,为后续掌握机械制造、机械设计、机械维护等专业技能奠定基础。

在完善教学内容时,应结合机械生产企业实际情况,同时加入简单创新项目,并将新材料、新工艺等融入到实验教学中来,改变实验对象陈旧不变的现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例如,通过机械测量实验,在让学生学会测量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职业素养;材料试验主要验证机械材料的加工、使用性能,并对不同材料进行对比试验,让学生学会选用、鉴别材料的技能。同时在完善材料实验项目时,应将新材料、新工艺等内容融入到项目教学中来,也就是实验内容应该跟随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连,并能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拓展,为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项目式教学在装配钳工教学中的运用

本着为了适应企业需要,同时又为便于教学展开的原则,选用减速机、卧式离心泵、摆针式减速机的拆装、机床检测、实用锉配、液压传动基础等作为装配钳工教学课题的内容,并将课题分为四个教学项目:拆装项目、液压传动项目、检测项目、实用锉配项目。

3.各项目教学的内容

根据装配钳工的工作性质,以及生产技术发展对装配钳工的要求,装配钳工项目教学的内容主要以拆装项目和液压传动项目为主,检测项目教学的内容则以检测机床为主,实用锉配项目的实用性体现在其内容是依据装配钳工工作中所要求的锉配技术而定,如键的锉削、孔的修整等。下面以拆装项目和液压传动项目为例介绍装配钳工项目教学内容。

(1)拆装项目的教学内容。拆装模块按下面四个部分进行。

①第一部分是进入装配训练前相关应知部分的讲述,为机械设备的拆装项目训练做好理论准备。

讲述传动机构的拆卸方法及拆卸前的准备工作;注意拆卸过程中的安全事项;识别各零部件的名称、作用、工作原理;传动机构通用的故障检查和修复方法。

②第二部分是进行机械设备机构的拆卸训练,让学员经过训练掌握零部件的拆卸方法和拆卸顺序,及机构的故障检查与修复方法,重要是通过让学员训练能熟记并编写拆卸工艺过程,使学员既掌握拆卸所需的技能,又养成良好工作习惯,该部分训练内容如下。

拆卸顺序和零件、部件的拆卸方法;注意拆卸过程中的要求和工量具使用要求;机构的故障检查与修复方法;编写拆卸工艺过程。

③第三部分是机械设备机构的装配训练注意事项的讲述,让学生对装配整个过程有个初步认识,讲述内容如下:

讲述装配前的准备工作和安全注意事项;讲述装配方法和装配要求,以及装配过程的注意事项。

④第四部分是机械设备机构装配单元知识内容的训练,该部分的训练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看图装配零部件的技能、掌握如何熟悉机械设备机构组成及工作原理的方法,培养并增强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也能大大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水平,为今后成为学习型的技术工人打下基础。该部分的内容如下。

编写装配工艺和装配过程;编写装配单元系统图;画出传动原理图;计算出有关参数,如减速机各齿轮旋转的传动比;绘制装配图。

(2)液压传动项目的教学内容。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不断创新,液压传动新技术作为自动化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企业得到广泛的使用,该模块的内容是目前新型企业工人需要掌握的技能内容,通过该模块的训练来让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掌握液压传动基本技术和电力拖动基本技术,为今后成为新型企业技术工人打下基础。

液压传动模块按照以下三个部分进行:

①第一部分是液压元件符号、结构、工作原理、功能及其应用实习操作训练。具体内容有: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液压缸及摆动缸,液压缸的结构,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液压辅件。

②第二部分是液压元件的维护及保养实习操作训练。

③第三部分是电力拖动基本实习操作训练。具体内容有四方面。

识读电气控制线路图的原则、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正反转控制线路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安装、调试。具体包括:点动正转控制线路;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接触器正反转控制线路;接触器正反转控制线路一般故障判断及排除;电动机的短路、过载、欠压(或零压)、失压保护。

④第四部分是方向、压力及速度控制回路工作原理。具体内容有:

方向控制回路:阀控方向控制回路。泵控方向控制回路。

压力控制回路:调压回路;减压回路;增压回路;保压回路;卸荷回路;平衡回路;制动回路。

速度控制回路:调速回路;增速回路;减速回路;同步回路。

缓冲回路、顺序动作回路、锁紧回路、油源回路。

4.考核重点要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相一致

实际动手课堂是培养装配钳工技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当时、当地的情况以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知识阅历水平,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和学生工作贴近的装配钳工实际动手情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装配钳工实际动手兴趣,产生想做的欲望,达到会做的目的。

装配钳工实际动手和模拟训练是有区别的,装配钳工实际动手考核评价必须紧扣培养目标,重点应放在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和岗位职业技能考核、评价上。实践技能训练要尽量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接轨,考核重点要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相一致,如使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实操题库中的项目为学生实训内容,并严格按题库工件技术要求M行作品的检测、点评、总结,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学生在企业实训基地的实践应以企业考核评价为主,实习指导教师或车间管理人员除了要指导学生实践外,还要认真对学生进行考勤、工作总结、考核评价,学校应与企业协同制定相关考核评价标准,如机械制造专业学生的实训,企业要认真记录学生的工作完成情况、工作态度、设备的维护保养、场地的清洁情况、工作纪律、团队协作、专业技能水平等方面情况,并进行合理的评价,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三、小结

装配钳工是直接从事各种机器设备装配、修理工作的一种社会职业,所做的是要求很高的精密性、修配性的机械或手工加工工作,并根据问题的特征灵活地采用最方便、最可靠、最低消耗、最合理的装配手段,去实现工作目标。从一般加工到特殊工艺,从普通技术装配到高精检测调校,其工作内容跨度大,技术随意性强。因此,对装配钳工的素质要求较高。机械行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劳动力,而是高素质的劳动者,职业院校正肩负着这一人才培养的重任,因此,必须加强校企合作,跟随技术的进步不断完善和调整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万文.汽车焊接夹具的结构设计研究[J].大科技,2016(5).

[2]石美玉.汽车制造工艺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3]丁柏群,王晓娟.汽车制造工艺及装备[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

[4]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

钳工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增强技校学生实习技能技巧,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首先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目的。对于技工学校的学生而言,尽管他们选择了某一专业,但对所选专业的职业的真实特点及应具备的条件往往还不够了解。又由于入校前学生所处的家庭、社会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因此,各自的实习目的是是不相同的。如有的学生是难违家长意愿而考入技校的;有的是考中专或重点高中无望而考入技校的。这些学生对所学的专业不了解也无兴趣,只不过是为了毕业后能分配工作而已。象这些学生就属于“要我学”的类型,学习目的不正确,缺乏动力。有的学生实习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实习而实习,这部分学生尽管属于“我要学”的类型,但也缺乏实习的兴趣,实习主动性不强。老师讲一个课题他们就会一个课题,自己从不主动地思考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胸怀开阔、自向远大,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实习。能够把自己的实习与所见的事物、问题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大脑的优势,独立思考一些问题,达到举一反三从而提高技能技巧的目的。这部分学生也属于“我要学”的类型,但是他们方向明、兴趣足、实习动力稳定持久。以上所说的仅是技校学生实习目的三种基本类型,而实际上对一个学生而言也不会那么单纯。对学生进行实习目的教育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总的来说实习的目的教育在于把前两种类型的学生通过引导、启发、教育转化成第三种类型的学生。使学生了解某某的现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目的以增强技校学生技能技巧。

增强技校学生技能技巧,还要使学生清楚实习的重要意义。有些技校学生往往不重视实习课,认为实习是附属课,造成这种想法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认为实习课没有多大用处。如一些毕业的学钳工的学生问我:“我们的工作是维修机器,而技校学生实习时练习的锯割、锉削根本就用不上。而我认为他们这么说是没有弄清实习课的重要意义,要使学生清楚实习的重要意义,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这门课,学什么,怎样学。”学生一旦明确实习课的重要意义,就会产生比较持久的直接的实习动力。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鲁纳说的那样:“要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的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学习。”如钳工在工厂里主要是维修机器的,但在现在这个社会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工厂里的机器都是不同的,我们要把每一台机器学懂、学精一辈子也学不完,那怎么办呢?我们只要学习一些基础知识,遇到一种新机器时,我们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能很快的接收新的事物,弄懂该机器的原理,比较灵活的进行维修。而钳工维修的基础知识就是我们现在学的锉削、锯割等知识。其次,每讲一个新课题,也要、让学生了解课题的意义,一是向学生指出实习新课题的具体任务;二是学习这些新知识的比要性和重要性。以此激发学生在每堂课上正确认识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欲望。

技能是运用某种知识、经验来完成的。可见,实习的技能技巧是在不断的有意识的练习中形成的。而部分技校学生的实习是毫无目的的,他们认为实习单调、枯燥无味,对实习毫无兴趣,这样就会使学生对实习产生厌烦感不愿意实习,那么学生的技能技巧也就无从说起提高了,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就要使学生了解实习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实习课题的练习,以提高实习的技能技巧。

钳工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钳工;实习指导;教学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带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需要大量的有着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动人员。为满足社会的需求,职业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础单位,对专业技能训练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开设了机电、模具、钳工、电子、制冷、数控等实习指导课程,借以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提供便利条件。而这一切的实现需要实习指导教师无论在教学理念还是实践教学过程中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认识到其重要性。

一、强化钳工实习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

我们知道,技工学校培养的人才是针对社会基层的,面对的是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身上的责任和任务光荣且艰巨,需要拥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样一来,学校的实习指导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是直接关系学生培养情况的要害人员。钳工不同于一般的技能,需要很强的实践性,作为钳工实习指导教师,自身必须有着较强的职业素质,凭此才能更好地开展实习指导工作。

1.具有强烈的职业精神

学习钳工的学生一般基础知识都较差,在平常的实习过程中,作为教师应多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自己被教师重视,然后,及时对他们的实习进行正确地引导,其中包括:专业思想的指导、精神层面的指导等等,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意识,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只注重结果,完成任务的工作态度,要真正的引导学生对钳工实习由思想上的认识升华到实践的认识,端正自己的职业态度,从而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2.具有丰富的知识经验

现在的社会属于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在不断发展,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科技更是在飞速的前进。作为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来充实自己,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如今,高科技发达,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教师增长知识、丰富知识经验提供了便利条件,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杂志社等多种途径来搜集钳工的新信息,进而渗透到教学中来,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启发学生在学习上的与时俱进精神。从而确保钳工的实习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3.具有较强的操作示范能力

钳工实习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的示范来引导学生认识动作、姿势的正确性,可以说,教师的示范作用是训练学生实践成败的关键所在。不同的示范方式,会得到不同的训练结果。学生在不断的实习过程中,就是教师的指导过程,在学生进行实习时,教师需要一边强调基本姿势、操作过程、动作要领等,一边示范给学生看,同时对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真正做到“眼观八路”,借以来促使钳工实习的效果。

4.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钳工实习本身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学生必须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不能随心所欲,以免造成对自身或者他人的伤害,鉴于此,实习指导教师不但需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还需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从而推动学生在实习指导课堂上学习的有效性。

二、创新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

钳工实习内容需要理论、实际相结合开展。钳工实习需要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他们属于是专业技能分解后的局部动作,特点是:简单、易懂。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来引导学生完成,需要的只是教师对学生动作、姿势的及时指导。作为教师,对其中的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与时展的实际情况来适当地添加或删减,如:对于已经不再被企业或者很少被企业使用的钳工设备,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删减,进而以社会广泛使用的设备进行示范、引导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传统的“单一讲解”“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应进行改变,我们知道,单一的理论知识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且最后也不能很好地掌握实践技能,因此,教师可以实施边理论边实践的方式,也可以实施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即:让学生自主进行实践探究,进而小组合作,总结其中的概念、原理、操作要领等,深化学生对理论、实践的掌握。如: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划线、锯割、锉削、錾削、钻孔、扩孔铰孔、攻丝等。而锯割和锉削又是基础中的重点,教师在实习指导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首先进行自主实践,结果会发现,学生的实践效果是:锯缝歪歪斜斜、参差不齐,胳膊和手也发酸。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经验,说说自己的感受,之后自己再做示范,让学生小组合作,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以实践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锯割动作,从锯条的安装、起锯的方法、锯弓的握法、站立的姿势、身体与胳膊运动的配合、用力的速度与大小、眼睛的注视部位等方面。

三、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现如今,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仅要具有高素质、高技能,还需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创新是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的保障。作为教师,在培养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还应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诱发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洞察力,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其懂得对事物的变通、独创。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互动教学等形式来完成。如:在实习指导过程中,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制作技能和方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图纸,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加工方法等,对工件进行创新设计。之后,对自己设计出的工件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找不足,完善设计思路。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关于创新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鼓励学生创新。这样不但有助于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钳工的兴趣及想象力。

综上所述,在钳工实习指导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时代大的背景以及学生的个性特征来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以自身的职业素质来激发、引导学生掌握钳工的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地提升钳工实习指导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宝钧.实用钳工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钳工基础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钳工实习;教学改革;探索实践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针对这种状况,我逐步做了如下几点教学探索和实践:

一、学生以任务为目标学习,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我校数控专业学生均安排了一个月的钳工生产实习,我觉得非常好,这对学生非常必要,而且缓解我校数车实习教学的紧张局面。在一个月的钳工实习中,只能让学生掌握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但是在技能训练中,我要求人人过关,这也促使学生必须完成生产任务。我做到每个课题都要给他们一个公正透明的成绩,让他们明确我的考核标准,他们感到在我带的实习中既充实又有目的,他们的手磨出水泡甚至茧子仍以顽强的毅力完成每项工作任务。

另外,各种技能之间要合理交叉训练也尤其重要。在平面划线时,由于受工具、材料、场地等条件限制,不可能让四、五十人同时划线,就穿插常用量具的识读;备料时,就让学生练习锯割技能,在练习中,考虑学生体力消耗太大,又枯燥,就穿插一些锉削练习,在这些练习中都必须达到某一平面度要求;在钻孔时穿插麻花钻的刃磨。让学生不感到单调枯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操作示范,学生及时训练是教学效果成败的关键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用不同的示范方法,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应根据训练的内容和性质用不同的示范方法:可以是教师示范,学生观察,然后要求学生说出教师示范的动作,教师再对学生叙述错误的地方给予纠正;也可以是教师示范学生观察,然后指导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训练,教师再对训练中学生不规范的动作进行纠正。显然采用后一种方法好。在一个四、五十人的班级分成8—10人的小组进行多次示范,虽然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了五、六倍,但有了效果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加强巡回指导,纠正不规范动作,及时总结训练情况,让学生技能水平普遍提高

实习教学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巡回指导,在这过程中会发现很多问题,同时要及时纠正。我把它们归纳为以下几类并采用相应措施:第一,因不专心听课而未掌握技能动作要领,要及时补课。第二,观摩示范动作不够仔细,再一次作示范动作演示。第三,动作迁延(即将以前所学动作应用到现学的动作上来),督促学生改正。另外,教师可根据训练实际情况,及时总结全班学生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个别较难的问题,肯定学生训练成绩,巩固正确的动作姿势,使全体学生技能水平不断提高。

四、开展分层递进教育,转化“技能差生”

虽然对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纠正,但班里有个别“技能差生”,作为老师也不能放弃他们。这些学生主要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差。他们学习掌握技能动作要领慢,在失败和挫折中往往产生急躁心里,这样他们的积极性会明显下降。由此可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分层递进教育,设法为“技能差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达到心理满足而乐于学习。老师首先搞清“技能差生”的心理特征、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做到心中有数,训练时可有目的地穿插些与技能训练成功有直接关系的服务性工作以提高其“成功感”。其次,根据每个“技能差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设置目标。再次,建立各个“技能差生”的个人进步档案,采取分层递进,分类指导,尽量找其闪光点给予鼓励,如在某个课题有进步,则在评分时奖励进步分。“技能差生”在学习中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消除了原先的心理障碍,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摘掉了“技能差生”的帽子。

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通常实习教学是这样:老师,宣讲原理及要领——示范与分析——指导与总结;学生,则听讲与理解——摹仿与实践。这种教学手段以教师为中心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扼制了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手段则可以充分调动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具体有三种方式:一、让学生讲课。第二、组织讨论会。第三,创新运用:学生的学习成效不仅仅表现在掌握技能,形成技巧,还表现为能够运用所学的技能解决生产的新问题。这样,让学生提高善于归纳总结的自学能力,对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作用不可低估。这样既可以达到结束指导的目的又可以通过讨论交流学习,集思广益,为提高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六、重视生产实习中的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素质

良好的德育教育贯穿于实习的全过程。每天准点到达工作岗位,不旷课,不早退,遵守本工种实习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实习结束要及时清扫场地,保养设备。德育教育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要具备一定的敬业精神和较高的专业水平。德育教育需要教师注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严肃、科学的工作态度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我作为一个班主任和实习教师,感受颇深:如果上课老师要求严格,认真负责,那么学生要好管得多,也就是全校上下齐抓共管,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那学校会形成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学生在这氛围攻中综合素质肯定会提高。

七、与其它学科的配合教学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必要保证

在实际教学中,各专业的每门课程都不是一门独立性的学科,它与其它学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仅从单方面开展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是不能取得教学成功的。因此需要我们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来辅助做好教学,这样做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1. 文化基础知识是学好技能的关键。学生容易形成学技能不需要基础知识,或需要基础知识很少的观念,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发现,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很难学好,也就很难适应社会。在实习教学中除了正常的教学之外,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基础知识的补充。

2. 机械专业其它课程知识对学好技能也至关重要。不难发现,许多的机械专业性课程,自始至终贯穿于实习教学中,例如《机械制图》、《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等,都与实习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能否学好技能是十分重要的。

八、不断充实自我,努力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创新课程内容是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

1. 教师应收集更多的当代信息,填补书本的空缺。现代钳工方面的机械、材料、加工工艺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作为教师,不应停留在原来的一些传统的加工模式或工艺(其实早已淘汰),而应注重从网络、电视、杂志等方面收集更多的当代信息和科技知识,充实到我们的教学中。

2. 教师应拓展眼界,创新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的走出去,努力拓展自己的视野,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有开拓性的来进行教学。这需要学校对实习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提供一些平台,让教师先于学生与企业接轨。欣喜的是我校已有这样一个良好开端了。

参考文献

[1] 刘汉蓉,张兆平.钳工生产实习[M]. 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出版,1996(1).

钳工基础知识范文第7篇

钳工是职业学校机电专业一门重要课程,钳工学习必须重视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但不可否认,钳工专业教学的旧教学模式总让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没有培养起学生主动获取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再加上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实际操作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实习内容又是传统的简单常规操作,与现代制造技术相差甚远,加之实习条件艰苦、体力消耗大,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学生普遍认为应该取消这种落后的加工方式。

那么,在钳工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分析教学实训特点,让他们从消极对待变成积极参与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学思想,重视基础训练

现在的钳工教学正在从钳工实习向工程训练飞速转变,传统的基本理论的掌握﹑基本知识的运用和基本技能操作训练的教学思想已不能适应整体式教学的思想要求,教师现在应牢固树立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思想。钳工实习、实训对学生工程素质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提高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又要善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能力、自主设计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在思想上对钳工的基础实训加以重视。这种教育方式比枯燥的理论讲解模式效果好得多。教学还要在方式和内容上有所改变,以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学习兴趣。

二、丰富实训内容,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专业兴趣

学生从初中进入职业学校,从来没有接触过本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工艺知识几乎空白,更不必说具有创新能力。所以,钳工实习实训阶段必须加强学生对钳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加深对工具及所用设备的认识及正确的操作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丰富实习实训内容使学生较快获得零件加工的工艺知识,锻炼其动手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技术创新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原动力,这种原动力来源于专业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钳工教学的重中之重。钳工作为手工操作的工种,关键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可采用提示和启发的思维方式,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打好基础。为此,我校把榔头的制作改为翻斗汽车模型的制造,这个课题不仅包含了榔头的基本操作技能,还包含了錾削﹑攻螺纹﹑套螺纹﹑简单的弯形和铆接等知识,可以让学生对钳工更全面地了解,能从多方面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此课题具有寓教于乐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在不自觉的动手实践训练中加深对机械制造的认识。

三、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拓展教学手段

良好的道德教育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当今,机械制造业的人才供不应求,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格﹑高尚的情操等基本道德素质。作为培养国家栋梁的直接贡献者,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敬业精神,还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而且有义务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与实践。要从教学内容上不断丰富﹑更新,积极学习,了解企业最新工艺﹑最新方法,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努力使素质教育在实质上有所收获。

在教学改革中,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更高的要求,必须拓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配合教学内容利用的多媒体课件等,为钳工教学提供方便,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熟练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千万不要忽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四、教师不要忽视自身的学习和提高

钳工基础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专业“一体化”教学;教学准备;知识讲解;技能训练

钳工专业是众多技工院校开办的重要专业之一,这一专业主要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和输送大批在机械制造、工程应用等方面适合于职业岗位需求和产业建设的技能型高素质技术工人。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大多以相应的职业岗位作业为蓝本,在教学模式上,采取类似于岗位工作过程的、理(理论)实(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这种模式的课程教学,具有适应性强,功效作用大的特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作为专业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熟知国家职业标准

国家职业标准是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设置的依据,它规定了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范围、目标和鉴定内容。熟知国家职业标准就是要对标准中所规定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予以理解并融会到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运用。例如:以中级钳工职业标准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例,要求从业者具备识图知识、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知识、机械加工基础知识,以及相应的操作技能。它包括:能读懂较复杂工艺装备的装配图、零件加工工艺文件及相关技术标准;能运用相应的工具、刀具、夹具、量具等用具进行较复杂工件的划线、锯锉加工、孔及螺纹加工,以及工艺装备的组装、修整及调试等作业。

只有熟知国家职业标准,教师才能把握专业教学的目标,才会有针对性地结合职业岗位工作实际来制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内容及教学环节、编制教学讲义、落实教学工作。

二、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学准备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包括“软件”准备和“硬件”准备。“软件”准备通常是指教学大纲和计划的准备、教材和参考资料的准备、教学方法和进程安排等等;而“硬件”准备主要是指教学和训练器材的准备,场地和教学组织的准备。其中“软件”准备对教师的要求是:领会大纲和教学计划中对所授课程的教学要求,阅读与教学相关的参考资料,钻研、熟悉教材,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编写教案并充分备课,确定教学进程并合理设置教学内容、配置教学时间;而“硬件”准备则是要求教师在确定好教学方案的基础上选择好教学辅助用具以及训练器材和操作用具。

以钳工 “一体化”教学为例,由于这类课程具有基础性强、知识范围广、实践性强并且技术要求较高的应用特点,因此教师在对其实施教学的准备过程中,必须仔细研究教学素材,深入分析教学案例,探求其实质,以便找出专业知识与其它应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结合实际应用,把教学经验和生产实践中的体会融会到“一体化”教学中,以岗位应用典型作业为蓝本,以工作过程为教学过程,从学生接受知识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实用和够用”的前提下,按照循序渐进的认知原则,把专业“一体化”教学组织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有机整体,从而更好、更有效地开展专业“一体化”的教学。

三、落实好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的落实,关键在于对教学环节的理解和把握。教学环节是教学工作在不同教学阶段的具体体现,它包括引入、讲解、训练、评价等教学项目。钳工专业的“一体化”教学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地结合在一体,其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框架。

1、教学引入

专业知识的教学引入,常用的方法有:问题引入、复习引入及资料引入等等。例如在实施“钳工划线”的教学时,由于划线的应用与前面所学的“读图与绘图”知识相关,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采取对已学过的“读图与绘图”知识进行回顾、复习,通过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到“钳工划线”这一新知识的学习中。由于采用了提问、巩固知识的复习引入方式,不仅对前面所学的知识内容加深了印象,而且还起到了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对新课程内容产生兴趣的效果。

2、知识讲解

钳工专业的“一体化”教学,大多数是以“装配、调整”的应用为研究、学习对象的,而这些知识、技能所涉及的问题又多是精细、复杂、甚至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装配精度与调试精度的相关工艺知识。例如:传动装置的装配与调试、机械设备的装配与调试所涉及到的装配尺寸链处理运算、配合精度的控制等等。对于这类知识的教学,有些需要教师做出必要的讲解和说明;有些还要对一些工作原理、技术要求及工艺规范等进行必要的阐述、运算和论证。因此对专业内容的讲解、说明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

在对专业“一体化”知识内容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必要的讲解、说明外,还应考虑到留出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去质疑问难。对此,教师的角色既是课程教学的组织者、主持人,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咨询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启迪学生的思维,也可以通过诸如讨论、推算、解析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通过演示、讲解来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

3、技能训练

钳工专业的“一体化”教学,除了讲解必要的理论知识外,还需传授岗位工作技能,实施实践操作教学。对此,教师可通过指导训练的方式来落实相应的教学工作。

在具体的指导训练中,通常采用三种方式进行教学。一是讲解指导,通常是以专业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操作,例如划线操作与应用,零部件的拆卸与装配等等。尤其是零部件的拆卸与装配作业,可通过分组安排工作任务,指导学生进行拆装作业分析,找出基准所在位置以及容易出现拆装问题的所在,制定相应的作业方案,并依照方案逐步完成工作任务。以此来落实“一体化”的技能教学。二是示范指导,通常是以操作动作的分解演示以及对具体工作项目的安装、调试来指导实践操作,例如攻(套)螺纹的操作,锯割、锉削操作以及零部件的连接与固定操作等等。三是巡回指导,这是技能训练常用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及时地给学生予以技术上的帮助和专业上的指导。

4、总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