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团活动计划

社团活动计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社团活动计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团活动计划范文第1篇

1、2月—3月,召开全体社员大会,总结上学期的成果,为本学期做计划,并选出新人进行培养。

2、3月—6月,我们将继续邀请扬州特殊教育学院的老师开展每月两次的手语学习,让会员学习更多的手语日常用语和手语歌曲,从而能更好的与特殊群体交流。

3、3月里,我们社将举办“让爱飞扬”的讲座,让我们学院更多的同学了解和认识特殊群体,在这个学雷锋的月份里传扬大家的爱。

4、4月,我们社将分批组织会员参观扬州特殊教育学校,与那里的无声的孩子进行交流,会员将把自己最最真挚的爱献给世间最最纯洁的心灵(届时还会组织会员进行"折千纸鹤"或"十字绣"比赛)。

5、4月—5月,无声或有声到底谁包含的爱更多这个话题到底有无定论我们会组织会员进行关于此的辩论赛,唇枪舌剑,让你在智慧的战场上大显身手。

6、5月,我们社将组织自己的大型文艺晚会,届时策划,主持,编导,组织宣传等一切职务均由本协会会员自身担任,让每一位会员在手语社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上就是我们社团这学期的工作计划,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支持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尽最大的力完成这些计划,呈现给大家一个实在,可以学到东西的社团!

社团活动计划范文第2篇

一、活动宗旨:

依据小学新课程标准,积极开展“学生社团”工作,促使社团建设,更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激发学生潜能,拓展学生特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从而使教师的教育水平得到提高,校园生活得到丰富,使学校教育管理再上新台阶。

二、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三、社团种类(仅供参考):

1、艺术社团:合唱、书法、绘画

2、技能社团:科技、手工、刺绣

3、学术社团:诵读

4、体育社团:田径、篮球。

四、统筹安排,确定课程

为加强常规督促管理,避免社团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1、定活动课程:在全面了解教师和学生兴趣、特长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开设社团活动课程。

2、定活动目标:重点针对校队社团活动成果进行考核,纳入期末评定的重要依据。(后详)

3、定活动时间:社团活动每周两课时的固定活动时间。初步定于周二和周四下3:50-4:30,周一和周三下午照常进行课外教育活动。

4、定活动内容:指导教师要注重校本化的活动内容开发,研究适合本组学生的教学活动内容,初步制定社团活动教学计划。

5、定指导老师:学校每个社团小组设指导教师和辅导教师一名。

6、定活动地点:确保各社团活动小组有固定的活动地点。

7、定活动资金:学校确保各社团活动开展的资金支持。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我校场地和师资的具体情况,本学期我们将开设社团活动小组,具体的小组和指导教师及活动时间、地点安排如下:

低段组(1-2年级)课外教育活动和社团活动一周时间安排:略

注:

周二开展:刘进低段篮球周丽娟朗诵刘炯美术雷朝娟书法

周四开展:苏春燕手工曾建朗诵张灿书法徐学刺绣(手工)

1、课外教育活动教师可以自行商量互调。(周一和周三)

2、原则上社团活动安排不做调整。

3、每个社团活动人数不少于35人。

4、学生报名按时间和活动内容报名分周二和周四分开登记。

5、上述社团参考以老师安排为主。

中高段组(3-6年级)课外教育活动和社团活动一周时间安排:略

注:

周二开展:肖建田径付裕课外阅读段红手工黄继科技张鸥朗诵

周四开展:任艳英语石绣山科技杨静刺绣邓浪合唱刘溪明篮球

1、课外教育活动教师可以自行商量互调。(周一和周三)

2、原则上社团活动安排不做调整。

3、每个社团活动人数不少于35人。

4、学生报名按时间和活动内容报名分周二和周四分开登记。

5、上述社团参考以老师安排为主。

五、社团管理

1、每社团指导老师两名,由学校确定。指导老师负责指导社团的一切活动,包括社团的组织、计划、执行、评价、总结等工作。

2、各社团应配合学校活动提供各项表演节目,并能代表学校参加各项对外比赛。每学期须举行社团成果展示,可采用表演、展览、比赛、联谊以及各社团的特有方式进行。

3、各社团应积极形成完整的档案资料。档案资料包括封面(社团全名、指导老师姓名)、目录、社团简介、活动计划、活动方案、成员名单、评价等。

4、学校每学年将对各社团活动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细则另定)。对于表现突出的社团和指导老师,学校将给予适当奖励。

六、具体活动措施:

1、社团要本着学生自愿和教师选拔、推荐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报名。

社团活动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团建设;评价;创新;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9-014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9.093

一、因教师潜能而设置社团,充分发挥教师特长

学校应下发教师意向征求表,摸准教师的特长,因教师特长而设置社团。在此基础上做到两个覆盖,即全校教师全覆盖、全校学生全覆盖。在校委会、教代会的充分酝酿讨论下,各类社团予以定名。分别是:星星合唱团、指尖布艺社团、心随舞动社团、琴之韵社团、春蕾社团、多彩绘画社团、个性创意剪纸社团、智弈养德社团、旋风队社团、梦之队排球社团、飞扬乒乓球社团、羽彩飞扬社团、丝竹声韵葫芦丝社团、金话筒社团、心灵手巧制作社团、国学经典诵读社团、口风琴社团。

二、加强学校社团的领导

社团定名后,学校成立了社团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副校长、教导处、教研处、政教处组成的社团建设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各处室承包社团的具体工作落实情况。

三、开源节流,增加财力物力,确保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

学校在社团建设上,精心谋划,舍得投资,购置了大量的音体美等器材。学校用2个月的时间添置了电子琴30架,口风琴40个,葫芦丝40个,书法工具40套,泥塑工具10套,木工制作工具(车床、刨床)2套,腰鼓50个,篮球、足球,移动式排、足球架网等。利用旧校舍改建了各类活动教室,尤其是改建成的160平方米训练馆,更使师生欣慰,做到了各类社团活动有场地,人人手中有器材的目标。

四、强化过程管理,用心搞好社团活动

规范工作,创新发展才能使活动有声有色。学校做到“三定”“三有”“一督导”“一考核”。“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场地。我们利用每周星期三下午两小时进行活动,星期四下午活动课40分钟进行巩固,各活动场馆全天开放,学生可利用闲暇时间自由活动。学校政教处在新学期开始制定了社团建设的总体实施计划和方案,然后由各类社团据学校计划制定各自计划,所制定计划经领导小组审核后,由社团具体实施。在规定的活动时间,教师学生都能井然有序的到各自的活动场地进行活动。“三有”,即社团活动有计划、有社团活动考勤册、有专门活动器材。“一督导”,即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对社团活动巡回进行督导。定期督导指的是每年的庆“六一”“元旦”文体活动中,各社团要展示自己的成果。开放式的活动家长高兴了,学生乐了,指导教师笑了。不定期督导是指在活动期间学校领导小组和承包社团的处室负责人,看活动的过程,及时了解社团活动的开展情况。“一考核”,即学校社团建设领导小组每学期末都要按照学校社团考核细则,对每一个社团精心考核。把过程性目标与结果目标结合起来,给每一个社团和指导教师相应的评价认定,努力构建了“2+1”社团活动评价体系。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师素质

校外聘请与校本培训的完美结合助力了学校社团建设的发展。如学校请来本镇的民间艺人担任某些社团的指导教练,可促进教师的成长。

强化网络培训也是提高教师素养的关键。“互联网+教育”模式,在基础、技巧、操作等方面对教师的成长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走出去学习,送出去培养,也是提升教师素养的一招。如学校每年都从经费中划拨出一部分,组织教师到本市内知名学校学习他们的办学特色,了解教育发展的动态。

六、社团活动为教育创新找到了点

社团活动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一个轻松的环境,时间空间上突破了40分钟的束缚,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活动内容上学生自行选择。在社团活动中,学生找到了自信,展示了自我,张扬了个性,增强了自主性和自信心。由此可见,社团活动的开展,补足了课堂教学对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缺板。

大胆的尝试,大胆的探索,换来了丰硕的成果。经过几年坚持不懈地开展社团活动,全体师生的付出得到社会各界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好评。如近几年,学校在民乐县举办的“思温杯”书画大赛中,连续四届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民乐县举办的阳光体育与我同行运动会上连续几届成绩骄人。学校先后被市教局命名为:科学管理特色校、艺术教育特色校、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省级快乐校园示范校、市教育系统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2015年11月被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命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佳实验学校”。社团活动取得的成绩能够说明,我校的社团活动有花有果,推动了我校教学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充分证明了我校在素质教育引领下社团活动春天的到来。

参考文献:

社团活动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高校社团活动;管理

1高校社团活动中常见的问题

1.1高校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许多大学生由于对学校过于陌生,对相关的管理制度不了解,也没有相关人员的详细说明,所以对学校的社团活动并不感兴趣。由于大学社团的种类很多,有些社团甚至采用骗学生的钱设立社团,在收集到钱以后就消失,在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许多大学生甚至放弃了参加社团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学校要制定管理社团的规定,避免因社团骗取学生钱方面的事情发生,用相应的管理规定,为学生安全参加社团活动提供保障。

1.2高校社团活动资源缺乏,活动能力不足

社团的正常运行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在实际的高校社团中,由于社团参加的人数较少,在资金的收集上并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许多社团因为没有过多的流动资金,在社团的活动准备上,例如,表演的服装、道具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而在实际中根本达不到。由于表演的道具、服饰不齐全,导致日常表演不能正常运行,学生因此对社团活动失去了信心。为了解决因资源缺乏引起的活动受限问题,社团应向学校相关部门反映情况以得到帮助。

1.3高校社团活动管理及规划不完善

在高校社团管理方面,由于社团较多,学校在社团的管理方面不是十分重视。在每个社团的服务项目上,很多社团在项目管理上没有完整的管理体系,所以现在好多社团都只是过于重视表面处理,没有深入开展,从一定程度上讲,缺乏其内涵。相关调查表明,现在学校社团活动普遍存在着管理不完善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因此,学校要重视在社团活动中的管理和规划,为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提供保障。

2高校社团活动管理项目的规则

2.1把教育放在首位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出现了许多时尚的社团组织,如日韩舞蹈类社团的出现,这种社团就是学习当今流行的性感舞蹈,它的目的是通过学习日韩舞蹈,将自己的魅力充分展现,从而提升自己的自信心。社团的开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具有教育因素,大学期间的任务不像以前的教育只是简单的考学,大学教育体现了全面发展,所以相关人员不仅要在学习生活中含有教育,在平时参加的社团活动中也要考虑教育的意义。因此,不管在任何时候,高校在进行社团活动的推广上要把教育放在首位。

2.2以学生为中心开展

学校的开设是为学生提供服务的,同样,在高校社团的开展,也是服务于在校学生的。在社团开展中,相关人员要始终保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开展原则,真正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在项目服务中,要把学生的利益优先考虑。在项目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活动的实施体验者,从而体验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要时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积极开展社团活动,让学生感受其带来的成就感。因此,在社团活动的开展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

3高校社团活动管理的系统整合

3.1设定相应的社团活动目标

高校通过多年的社团活动经验,在对在就业临问题的解决上往往有自己的策略。比如说,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使用一次性餐盒、大学生普遍都是“低头族”以及当代大学生都存在熬夜现象。面对这些问题的出现,相关指导教师要组织人员进行商讨,对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可行性的目标确定,从而在社团的管理上进行目标的指导。

3.2社团公益活动的合理规划

随着学校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社团的公益活动较多。因此,公益目标明确后,相关人员要对社团公益活动进行相应的合理规划,在学校生活方面,对学生浪费粮食的情况展开调查,对调查过程进行合理详细的计划,对调查人员的分配、调查方法的采用、其他外界影响等相关事项进行合理规划,对公益活动的价值体现进行充足的准备。

3.3实施资金筹集和设立团队

制订好明确目标和具体计划后,接下来就是对社团活动的资金筹集以及设定相对专业负责的管理团队。在资金的筹集问题上,相关社团可以通过向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申请资金,可以靠学校外面的赞助商,这些方法都能筹集到所需的资金。在设立社团的管理团队方面,相关人员要对社团中有潜力的管理人才进行相对专业的培养,为了避免社团在管理中较为复杂化,因此,在项目管理阶层要强化管理人员的能力。

4结语

在高校社团活动中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往往能体现出高校社团活动的内涵,因此,项目管理在高校社团活动管理中尤为重要。所以,相关人员要对高校社团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要始终把教育学生作为发展原则,不断整合管理系统,从而全面提高高校社团在项目管理层面的应用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武晶.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热电联产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2]谭红杨.生态旅游的公益性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社团活动计划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 高校学生社团的日益发展壮大给社团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就大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和社团的职能进行了阐述,对如何加强社团建设和管理,创建新的模式,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中大学生社团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从理论型、学术型社团到娱乐型、服务型社团,涵盖了学生不同兴趣不同层次的需求。总体而言,社团组织的活动规模不断扩大、物质投入不断增加、参与面、受众面不断加大,影响和效果不断提升。但是,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有的社团组织结构松散,会员流动量大,缺乏组织纪律约束,随意性较大;有的社团缺乏骨干,成员仅凭兴趣凑集,无计划活动;有的社团内部管理较混乱,活动经费管理不严密,出现社团负责人盗用或乱用社团经费等等,从而导致不少社团缺乏良性发展,社团的活动、计划和思想缺乏连续性,难以积累、沉淀优秀的社团文化。

二、社团的职能

1·社团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个优秀的社团,它的成员能够通过加入社团、参与社团活动、参与社团管理等多种途径紧密地与社团联系在一起,由归属感到认同感,由认同感到荣誉感,由荣誉感发展为对集体的责任感;同时,一个优秀的社团在成员中倡导的价值观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成员的心灵。

2·社团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

每一类社团实际都包括了许多种形态各异的具体小类,充分体现了高校大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充分的想象力。首先,学生可以在社团成员群体中自觉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一项良好的兴趣爱好中蕴涵了广博的知识,可以陶冶自己的身心,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另一方面,加入一个社团的学生来自许多不同的专业,当他们加入到社团这样一个具有较强发散性的组织中,在平时的活动和交往中会感受到不同专业同学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这种交叉的相互影响将使每一个社团学生从中受益。

3·社团为学生的技能成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学生加入某一类社团,在发展自身爱好的同时,不断使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能得到锤炼,并在不断向社会和他人展示的同时,获得较强的自我认同感,加强自身的自信心,从而为培养健康的人格打下基础。

4·社团为学生的能力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技能是具体操作的工具性要求,而能力则是内在的活力,相较之下,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不同的信息、不同的创意互相碰撞,不同成员间的互动越活跃,创新的动力也就越强,对培养社团成员的创新意识的作用就越大;另外,社团这样一个成员众多的团体就如同一个小社会,成员之间相互的交流越频繁,对成员的交往能力的培养就越充分,社团组织走出校园的活动越多,成员社会化程度越高。这对于培养社团成员的适应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5·社团是学生团队意识和向心力培养的良好阵地

由于学生社团是学生凭自己的爱好与特长自发形成,并在活动中坚持“兼收齐蓄,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得社团成员的团队意识比较强,也就是凝聚力和向心力比较强。

6·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团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提升层次,构建载体,凝聚学生,示范群体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最终是要落实到不同的项目和层面,社团组织就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和层面,而且是学校党团职能部门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实抓手。实际证明,社团建设的全面与否、规范与否、是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否丰富多彩,全员参与的注脚,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否夯实的重要保证。

三、社团建设及管理的新模式

学生社团作为一支新兴力量正迅速发展壮大。如何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如何规范对学生社团的管理,成为团工作的一大课题。

(一)加强社团自身建设

1·具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会员分工明确,合作融洽,组织纪律各项制度健全,日常工作有条不紊。

2·有一个团结向上、凝聚力强的领导核心。社团的负责人要有热心,有积极性和责任感,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有为他人服务奉献的精神,不为个人出风头。

3·有较好的工作计划和社团活动。一个发展好的社团离不开档次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这就要求在有健康的工作计划的同时,必须有立意新、品味高、策划精的社团活动。

4·具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帐目由专人负责,建立经费收支帐目,社团负责人或其他成员不得随意处分和占有社团财物。

5·在事先征得学校主管部门同意的情况下,社团可以聘请若干政策水平较高、学术造诣较深或在某些方面有专长,关心学生社团活动的专家、学者或教师,担任指导教师、顾问或名誉社长,对社团活动和发展给予必要的指导。

6·加强交流与合作,联合高校其他社团进行面向更广泛学生的大型活动,扩大社团活动的影响力,实现社团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7·加强对外联系,利用自身的智力和文化优势,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做贡献,同时得到企业和社会的经费支持,将社团活动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开展。

(二)建立规范的管理模式

1·严格活动审批。对社团活动实行“五个一”申报审批制度:即提前一个星期申报、一个基于调研基础上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一套完整的活动方案、一份明确的社团活动责任分工、一个较完备的安全预案。严把社团活动的审批关和质量关。

2·规范干部培养。在公开竞选、民主选用的基础上,学校定期举办团学干部培训班、不定期组织社团干部去知名企业参观学习,利用寒暑假组织社团干部到社区挂职锻炼。形成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社团干部队伍。

3·巩固活动阵地。为充分发挥社团在校园文化中的生力军作用,要依托社团建立各种日常活动阵地,既促进了社团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也能极大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4·占领网络阵地。社团依托互联网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教育活动,努力使互联网成为反映社团风貌、开展社团活动和展开社团风采的阵地窗口,为社团形象的展示和互联网德育系统的构建发挥积极的作用。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给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积极探索社团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寻找和培育共青团工作的新阵地,已经成为高校团工作的一个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新·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浅议[J]·《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

[2]刘志明·高校学生社团现状分析[J]·《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12月第17卷第4期

社团活动计划范文第6篇

为浓厚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师生创造更好的交流、学习和自我展示的平台,我校拟定在初高中起始年级开展社团活动,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 师资选聘:

由初一、高一年级主任牵头,各班主任具体负责,选聘本班优秀任课教师或者有特长的家长来担任社团辅导老师。

二、 活动时间和地点:

从11月份开始,每两周一次的周五下午三、四节课。

次数

时间

地点

第一次

11月6日

本班教室

第二次

11月20日

本班教室

第三次

12月4日

本班教室

第四次

12月18日

本班教室

第五次

1月8日

本班教室

备注:如涉及室外活动,应提前向政教处报备。

三、 活动形式:

社团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讲授知识、观摩学习、师生互动,力求实效。辅导教师每人发放《社团活动手册》,要求认真填写每次社团活动过程,做到有计划、活动教案和总结。

四、 课时费用:

五、 活动要求:

社团活动计划范文第7篇

1 树立学习型社团价值观

在创建学习型社团过程中树立学习型社团的价值观,形成统一的思想基础,培育学习型社团文化,引导社团成员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这对社团的发展至关重要。

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以往的社团发展由于缺乏核心目标,一直流于形式,社团活动内容空洞乏味;学院学生参与社团仅仅是为了完成学籍管理规定中的任务,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社会管理委员会(下称社管会)为了完成上级任务往往忙于事务性工作而疏于对社团发展的指导和监督。基于这些问题教师院专门启动了社团专业化建设项目,一方面为了规范社团发展,提升社团品质;另一方面则是充分利用社团这一重要的大学生第二课堂,面向学生开展思想、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深化教育,使社团生活成为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

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开展社团专业化建设以来,首先,重新整合学院社团,最终形成了九大专业性社团,分别是:大学生书法协会、方山印社、倾城剧社、魅力口才社、合唱社、舞蹈社、戏剧社、绘画社和手工社。这九大社团主要学习和活动内容都与师范生的基本技能密切相关,真正做到了以专业为依托;其次,以学院的名义聘任指导老师负责社团活动的专业化发展,社团成员有了专业老师的指导便有了统一的思想基础,为独特社团文化、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再次,社团老师直接负责社团招新,充分做到“以人为本”、“以专业为本”,结合学生兴趣、特长以及自身条件选择最适合的学生加入到社团队伍,保证社团活动高效地开展。

2 完善学习型社团管理机制

建立机制、规范管理是大学生学习型社团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构建大学生学习型社团要有科学的管理机制,包括学生社团管理机构、社团运营发展的各项制度与管理方法,调动社团成员有效学习的学习促进机制和学习保障与控制机制等。

按照社团专业化建设的要求,教师院在原有社管会的基础上设立了社团工作委员会(下称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由分管院长和全体社团指导老师组成。区别于社管会以往简单的事务性管理,委员会重点负责社团专业化建设的发展规划,并对社团专业化建设中的各种问题给予指导。同时教师院社管会重新拟定了《教师教育学院社团章程》,修订了《社团管理工作办法》等相关文件,形成了一整套的管理制度文件。社团的发展从申请设立、指导老师聘任、发展计划拟定、招新到社团评优、社团撤销都要严格按照相关文件执行。

3 坚持五项修炼,推进学习型社团有效发展

彼得·圣吉提出,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关键是汇聚五项修炼或技能,即树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改善心智模式、自我超越和系统思考。教师院社团专业化建设既为五项修炼创造了基础,又是五项修炼最终的目标。

3.1 专业化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使得社团本身更具生命力

教师院充分考虑到学院学生专业发展的需求,最终选择围绕师范生说、唱、读、写、画等基本技能成立九大专业社团。社团本身的活动内容与社团成员自身专业学习紧密联系,使得社团从创建伊始就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促进兴趣发展、提高自身技能等一系列的共同愿景自然而然在组织中树立起来。社团严格按照章程建立,并都拥有专业的指导老师和专业的活动计划,在活动过程中受到专业管理考评机制的监督。这些管理措施,使得社团活动过程形式组织紧凑、内容系统连贯、工作思路清晰。

3.2 社团活动成为团队学习最好的载体

在计划和监督下,各专业社团周期性地开展活动,这种固定时间地点的周期性活动可谓团队学习最好的载体。社团活动一般采取老师指导与成员自学相结合的形式,既有指导老师的专业指导,以把握社团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又给社团成员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鼓励社团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成长。专业化社团活动中“团队学习”的内涵和形式更加丰富,不再是简单的书、写、弹、唱、舞,更融入了团体的品、评、鉴、赏,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多了互动和交流,成员置身于一个有浓厚学习氛围的环境,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促进知识共享、提高学习效果。

3.3 社员在改善心智模式的同时实现自我超越

教师院启动社团专业化建设以来,社团得到不断充实和发展,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高涨,社团活动质量大幅提升,真正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主体。有了专业的发展目标和指导老师,社团活动内容丰富,理论和实践得到有效结合,学生参与活动不再是为了简单的修满学分,而是以开放求实的心态交流切磋,在自发性、开放性、多样性、动态性和宽容性的氛围中实现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专业化发展还要求社团利用一切平台和资源实现作品创新。教师院九大社团在学校各项文娱活动的推动作用下,相继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优秀的作品还被选送参加省市级比赛,取得优异成绩。这样的社团活动,在充分发展成员兴趣爱好的同时,令社团成员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和提升。

社团活动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专业社团建设 社团活动 项目管理

学生专业社团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依托专业的专业社团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独特优势,为高职院校推进素质教育、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途径,适应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我校康复专业结合专业课程成立专业性社团,在校内外开展活动,使学生在社团活动实践中得到成长与锻炼,发挥支持康复专业建设的作用。但由于管理上缺乏创新和规范,影响其作用发挥,制约其健康持续发展。近年,我们尝试实施项目化管理,将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康复专业社团活动开展的全过程中,有效促进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技能运用于服务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对康复专业建设和学生社团建设均取得一定成效。

1.康复专业社团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问题

1.1立项调研不足,服务目标不明确。

活动项目在开展之前没有经过规范的实地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对受众是谁和实际需求没有充分把握,易出现“找错人,提供的服务不是受众所需”的问题。

1.2实施过程缺乏控制,易偏离目标。

活动项目实施过程中没有控制措施,出现偏离目标没有纠偏,活动效果不佳。

1.3团队分工不清,工作效率低下。

社团虽有固定的组织架构,但是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缺乏执行力和战斗力,工作效率低下,影响组织活动的质和量。

1.4评估环节缺失,难以保证活动质量。

常只满足于将活动顺利完成,不进行效果评估,也谈不上进行改进,增强活动效果。

1.5缺乏激励制度,影响成员参与积极性。

只有少数学生能一直保持对社团工作的积极状态,大多数学生因感受不到参与活动、服务社会带来的成就感,参与热情逐渐减退,导致社团整体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2.项目化管理概述

项目是具有明确目标或目的,需在一定时间、人力及其他资源条件约束下,依据规范完成的任务。项目管理是通过项目团队的努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手段与方法应用其中,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固有资源,达到项目活动的最终要求。它有成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体系,是对活动过程进行控制的有效手段[1]。

将项目管理应用于康复专业社团建设中,在组织专业社团活动时,运用项目管理思路和方法进行全程规划、指导和监控,从而起到系统规划、降低风险、控制项目范围、时间和成本、提高活动质量、促进团队建设等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社团活动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有效解决康复专业社团存在的问题,促进其创新发展。

3.项目化管理在康复专业社团活动中的应用建议

3.1加强项目立项调研,分析项目可行性。

康复事业本身具有公益性特征,因此康复专业社团的活动项目以公益服务活动为主,如关爱老年人、儿童及残疾人等社会各界弱势群体的爱心服务活动等。开展这些服务活动之前首先针对现实需求进行广泛深入调研,看是否满足现实需求,其次对项目进行整体定位,明确项目的意义、目的、目标,然后全面分析项目实施可行性。分析项目活动的资源适应性,项目组成员有没有能力完成,有没有足够时间、经费完成。另外,还要注意对场地、气候等情况变化提前考虑好应变措施,如在户外开展活动,要考虑安全、天气变化等。这些都是分析项目实施可行性时必须充分考虑的[2]。

3.2加强社团活动项目进度管理。

3.2.1制订活动进度计划。活动进度计划是项目管理的主要工具,是项目活动的运行时间表,便于对活动进行监控[3]。制订项目进度计划,首先根据项目总体目标将一项目分解成若干项具体工作,然后对所需进行的各项工作进行排序并确定时间和所需资源,使项目活动在一定时间和资源条件下顺利完成,实现项目活动既定目标。

3.2.2实施活动进度控制。在项目活动运行过程中,常会因人力、物力或其他意外情况等因素,使实施过程出现偏差。因此,在订好进度计划后,需对项目进程进行监控,以保证项目活动按预定进度目标进行。进度控制一般包括4个环节,即计划编制、计划实施、检查调整、分析总结[4]。每个环节都要注意及时收集进度信息,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合理调整,避免偏差。

3.3规范设计社团活动组织。

将按职能划分部门和按项目划分部门相结合,构建矩阵式社团活动组织结构[5]。社团组织结构根据职责划分不同部门,各部门有其相应成员。在社团项目活动管理中,开展某项目活动前,先由项目负责人分析项目活动的人员需求,然后根据需求从各部门挑选各级责人,再由各级负责人组织相应成员。这样,每次项目活动都会有来自不同部门的同学,增加各部门同学间的接触,便于交流合作,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另外,各部门同学也有机会参与到不同的项目活动中,有助于同学们更全面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社会服务实践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在社团活动组织机构中,应按需设岗,明确职责,加强分工与合作。按社团项目活动的实际需要设置必要岗位,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按岗位职责的要求挑选适合的学生。要注意各部门或各项目团队的成员之间虽有明确的分工,更需强调合作,加强沟通交流,齐心协力共同实现目标,满足每位社团成员的心理需要。

3.4规范活动项目的激励管理。

3.4.1设置目标。设置能满足团队个体成员需要的目标,将团队目标与个体目标相结合,团队目标包含个体目标,通过实现团队目标使个体目标得以实现,从而保证激励的效果。

3.4.2以精神激励为主。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满足物质需求并不是他们需要的,所以物质奖励难以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只有更高层次的精神激励,尤其通过参加活动,获得社会的认可,赢得自尊,促进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个人价值最大化,实现自我,这样的精神激励才能更有效地激励他们。

3.4.3以奖励为主。奖励可直接满足人的需求,一般不会产生负效应,是普遍使用的激励手段。而惩罚往往负效应较大,易引起挫折心理。所以,在项目活动激励中,应以奖励为主。但同时需要注意,奖励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调动学生积极性,更好地完成各项活动任务的激励手段。

3.4.4按需激励。不同个体的需要是有差异的,也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激励要根据激励对象需要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使激励有针对性,才更有效。

3.4.5及时激励。激励要把握时效性,在项目活动管理中,不一定要等活动结束时才予以评价和激励,而应该在活动过程中只要某一阶段学生表现得比较好,活动的推进效果比较满意时,就应该及时给予激励,满足他们得到社会承认的心理需要,保持参与活动的热情,鼓励创造性表现。

3.4.6多样化激励。激励性因素包括内外两个方面。所以,激励学生既可采用外在性的激励手段,如给予德育考核加分、予以学分或成绩认定、给予表彰奖励等;又可采用内在性的激励手段,如建立社会实践档案、组织相关培训增加学习机会、活动参与本身等。将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相结合,激发学生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参与活动的重要意义,发挥活动本身的激励效果。

3.4.7公平激励。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和标准,明确哪些情况可以获得奖励、有哪些奖励方式、奖励实施的程序规范等,以确保激励的公平公正。

3.5规范社团活动项目的评价过程。

3.5.1评价前期的准备工作。成立由专门负责人组成的评价小组,负责评价工作的落实与协调,做好组织准备工作。与活动服务对象及服务提供者充分沟通,设计评价方案,针对不同服务岗位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权重。

3.5.2评价中期的实施工作。在活涌展过程中,由专人负责全程收集和整理活动开展的各方面资料,为项目活动的中期评价提供依据,便于以后总结改进和评奖评优。同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及活动结束后,还要定期组织项目活动团队成员进行自我评价,每位成员总结参与活动的得与失、利与弊、经验与教训等方面。对活动进行社会评价,康复专业社团项目活动因其特殊的专业性质,主要是进入社区开展康复服务和康复知识宣传,所以项目活动的质量主要体现在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评价,还包括社会媒体(包括报纸、网络媒体等)对活动影响度的评价,从这两方面评价活动是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如果出现偏差,及时查找原因进行调整。

3.5.3评价后期的总结工作。活动评价小组在对评价结果复核认可与综合评审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宣传,向项目活动指导者、资助人反馈。通过评价,挖掘优秀的典型案例,总结成功的经验,并进行推广,整体提高康复专业社团项目活动的质量。同时,每学期或学年召开总结表彰会,表现突出的团队及个人最大程度发挥项目活动评价的激励功能。

实践证明,通过对康复专业社团活动实施项目化管理,提高社团活动质量,使其更好地发挥在支持专业建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职业道德素质等方面的作用,同时促进我校学生活动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民主化,保证专业社团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戚安邦,张连营.项目管理概论(第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陈晓东.项目管理在高校社团公益活动管理中的应用[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s1):91-93.

[3]李炎清.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活动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4]庄圣斌.供电企业变电技改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9.

[5]陈尚斌.矩阵式项目组织结构的应用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