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清塘荷韵教学

清塘荷韵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清塘荷韵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清塘荷韵教学范文第1篇

现在的孩子不好教,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个人为中心,没有别人,不能自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没有健康的人格。我在上《谈骨气》这一节课的时候,让我对这话更有了深刻的理解。在课堂拓展环节中,我给出了这样两个材料:

(1)乐羊子妻捐金于野。

(2)孙天帅罢跪韩国老板。

讨论中,多数学生赞扬孙天帅有骨气,对一些人不惜牺牲人格尊严拜倒在金钱、权力面前的社会现象进行抨击。但也有一些学生反映出不正确的价值取向:

——下跪的人并不是向谁下跪,只是向金钱低头罢了。

——一个人暂时忍辱可以保障一家的温饱,又有什么呢?

——难道要用死来发扬民族自尊吗?

——捐金于野乐羊子妻何必呢?

这不能不让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感忧虑,我在思索: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传统的民族气节,该如何发扬光大?荣辱意识和人格意识在一些青少年中趋于淡薄,教育工作者怎敢漠视?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要而又紧迫。美国语文教学目标是这样的:帮助学生更清楚的明白为什么成为这种人,为什么要做他们所做的,以使他们无论对自己或是对别人一切行动都能更明智,更周到,更有同情心。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文化内涵是语文的固有根基,教材中任何课文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学语文不是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语文教学就是教文育人。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价值观.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语文教学中有着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是可行的.因此,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的担起这份责任。

一、在语文教学中感受人性美、人情美

作家孙犁的笔似乎是那么漫不经意,几位青年妇女,她们是那样的平凡,她们编席子、煮饭、缝衣服、做鞋子……她们恋着自己的家,爱着自己的丈夫,丈夫参军才走两天,“藕断丝连”,就惦念得不行。但是,她们识大体,明大义——尽管她们说不出什么高深的大道理,但她们懂得“不拖尾巴”。

民族解放的使命感就是这样自然地统一在她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上,而崇高的民族气节则是水融于她们对丈夫的忠贞的爱情之中。保尔和冬妮亚,尽管出身、生活经历有许多差异,但他们彼此尊重、爱慕、信任,他们的感情发于内心,没有任何功利,纯洁的少年情怀,两情相悦所萌生的纯洁的情感是美好的,也是高尚的。处于青春萌动的学生在语文课上认识了人性美。一个人有了宽广的胸怀,远大的目光,才能进取奋进,我讲《离骚》,教育学生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追求高尚的人格;学习《少年中国说》,使学生懂得民族责任感,与祖国血肉共存,坚持正义,承担责任。语文课堂上,教师把教材仅仅作为一个范例,一个话题,引导学生回归沸腾的生活,激发他们的内心体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他们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实现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在内的多维的综合课程目标。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健康的情趣

在宁静中带领学生打开同样宁静的《昆虫记》,法布尔一次次把学生引向昆虫世界,在昆虫世界里学生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读季羡林的《清塘荷韵》,闻清塘荷香,品清塘荷韵,愉悦心性,陶冶思想。“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这是季老“对自然植物的顽强的生命力的赞美”,在季老带领下,学生同荷花一起在冰下做那春天的梦——只要努力,生命总会蓬勃向上。

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尊自立的人格

生活中总会有挫折、有不顺,要学会在逆境中不消极,不颓废。一个不幸的人——贝多芬,贫穷、伤残、孤独,这个用痛苦造就的人,世界不给地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予世界,他以自己的苦难,铸就欢乐。

《老人与海》中,我带领学生结识硬汉海明威——和命运搏斗绝不轻易低头。老人由于他特殊的和环境,他深沉地爱着大大海,也爱这种习以为常的捕鱼生活,更爱他那简朴的家,还有那种陪伴他一生的那张床,也正是因为对生活有这种挚爱,所以他才会和鲨鱼做拼死的斗争。哪怕只有赤手空拳,面对挑战也决不放弃。老人遇到了比不幸和死亡更严峻的问题——失败,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他享受了与鲨鱼搏斗的快乐,是一个失败的胜利者。

清塘荷韵教学范文第2篇

回顾历程,感受颇深,收获不少,反思更多,现总结如下:

1: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在年前的两次活动中,列席的贾局长及教研室主任都曾给我们春风语文活动小组成员讲,现在的教师首先要变的是教育理念,要改变自己思想中沉淀已久的落后思想,保持和吸纳有时代气息的教学思想,而观念的转变要靠自己。的确如此,如果一个教师缺新的教学理念,他的教学行为如何改变呢?通过“春风语文”活动,我了解了先进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教育教学理论,掌握了一些语文教学活动中所遵循的基本规律,认识到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式,注重了课堂上的每一个基本环节,坚定了“人本”“文本”观念。

2:语文课堂教学能力有所提高。“春风语文”活动小组的学习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学习上,而且也十分注重提高各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春风语文”活动小组在三中进行多次课堂教学展示。其中,孙晓霞老师的课给我们展示了什么是板块教学模式,袁永波老师让我们认识到怎样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苗青及宋怀明老师让我领教了合作·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魅力。这些课堂观摩教学给了我深刻的启示,也使我的思想发生极大的转变。尽管课改已经进行了有些年头,但一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自己的教学,课堂上,满堂灌、满堂问,没有考虑过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这些展示课更新看我的观念。“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春风语文”的发起者和组织者武春华主任又开展了“区域性公开课”的活动,我按要求作了个人展示。这次亲历让我感受到新教学模式的“神奇”作用,同时也打开了我校语文教研的新局面。现在,在课堂上,我开始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个体,关注学生的实际水平,给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落实课堂教学常规,讲究教学艺术,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相信一定会收到良好效果。

3:注重课堂生成。在博客中,我多次注意到袁永波老师公开的教案设计,留心到他的教案十分简约、实用,其教案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课堂生成。他在三中上的《小石谭记》一课。及录像《狼》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并随机解决问题,表面看有很大的随意性,但从整节课来看,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此我认识到课堂应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如果教师不顾学情,一味地按教案去执行,效果估计不会多么理想。课堂需要教师的充分预设,同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设的目标、过程和进程,只有如此才能与学生共同生成课堂内容和新的教育教学资源。高效的课堂应是:在课堂上洞察学生当前学习心态,当前学习气氛,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步骤,采用相应教学方法的课堂。

4:养成了反思的习惯。通过参加春风语文活动,我明白了作为教师,不仅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还要不断的对教学进行反思;不仅要学会反思,还要经常反思,不仅反思自己的教学教法,还要反思别人的心得体会。只有这样,才能有更深层次的体会,才能有更多的收获,才能有更快的发展。

清塘荷韵教学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179-01

摘要:单元整体教学可以使学生相对集中地学习某一方面或某一内容的知识较为系统的了解、认识和积累,有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习惯,提高动脑能力与自学能力。加强单元整体教学,实行综合施教,讲求整体效应,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整体单元;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就要求学生在逐渐掌握语文工具的同时,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语文基础知识,其认知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也基本上能够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这样,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编排的单元内容为整体,通盘考虑这一组课文的教学。加强单元整体教学,实行综合施教,讲求整体效应,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一、提炼主题内容

从课程内容上看,每个单元的内容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单元整体性非常鲜明,学习目标更明确。所涉及的篇目可能同时有中外文章,也会古今同存。在一个单元内,学生会接触到多种文体及不同时期的作品,可大大拓宽视野。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单元整体教学,既有系统的理论性,又有丰富的实用性。文章内容丰富,适合使用不同板块来组织教学,能够充分考虑个性化、差异化教学需要,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者阶梯式学习需求。把一个单元有共性的文章,看作一个捆绑在一起的整体,教学时采用整体式教学,即把语文教学中零散的知识点化为知识块或知识链,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结构。单元整体教学,要弄清它和单篇教学的联系与区别。单篇教学要求教师对单篇课文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教会学生掌握课文的中心、层次、思路和写作特点。而单元教学要把由同一类型的几篇课文组成的一个单元作为一个基本教学单位,它既不能脱离单篇教学,也不是单篇教学的简单相加,而是要重视各篇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共性,提炼主题内容。如北师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标题为“花之君子”,涉及篇目有《爱莲说》、《芙蕖》、《清塘荷韵》、《水龙吟》、《竹》等,大自然的花草树木一直以来是文人墨客借以抒写心中情感的对象,并赋予其特定的人格形象,这些篇目围绕植物美好的品格而说,围绕作者对这些植物的喜爱而说,文章有古有今,有文有词,或描写、或叙述抒情,情景优美,意味深长。授课时,首先抓住这些植物所代表的共通的美好品性做贯通性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不同时期的作家对美好品性的追求;其次,对比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从篇章结构、表达方式、思想感情等方面分析,通过比较使学生提升理解分析和阅读写作能力。单元整体教学,理论性、整体性、比较性都会加强。使学生不仅学习了语文知识,还可以感受到文章的形象美、意境美,培养学生的情感美、情趣美。

二、连贯知识结构

从学生角度来看,单元整体教学可以使学生相对集中地学习某一方面或某一内容的知识,对这类知识有较为系统的了解、认识和积累,有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习惯,提高动脑能力与自学能力。单元教学要从整体上考虑教学设计,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照顾教学环节的衔接,注重知识的连贯与概括,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从而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渐渐与自然疏离,地球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本单元所选的课文,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忧虑与思考。涉及的文章有《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和《喂-出来》,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按照文章内容和教学的需要,调整课文顺序组织教学,讲一两篇示范课文,如《敬畏自然》和《喂-出来》,让学生先充分理解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明白人类与其他生物体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彼此是平等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自己试着分析讲解其他篇幅短小、内容简单的文章,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认识与见解,加深对人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解,并拓展从自己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学习方式的转变,可以大大增强学习过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通过连贯知识结构,让学生建立起较清晰的知识体系。

三、巩固教学效果

从教学效果角度看,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加强语文教学的系统性,提高教学与学生学习效率。单元教学将内容相同的文章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有利于改变旧教法,创造新教法,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还可将学生在课内所学的内容、能力,拓展到课外阅读中,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一方面能帮助教师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大语文教育思想”的创始人―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张孝纯教授提出,语文教学要“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强调要打破以往封闭的教学格局,要从社会教育系统的角度来审视语文教学,最大限度地实现拓展延伸。所以,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后应开展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把在课堂中学到的读写知识,运用到阅读课和独立课外阅读中去,巩固教学效果。单元整体教学更有利于教会学生怎样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并加以提炼、分析和整合,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切实提高,写作能力得到提升。这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钻研同类课文并解决问题的方法,起到带路引导的作用。突出单元及教学目标的重点,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性,侧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用“授之以渔”的理念,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清塘荷韵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013-01

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在素质教育中,语文承担着重要的美育功能,对学生多方面的审美情趣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审美能力不断提高,从而使得学生的文字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情感体悟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相互影响、相互提升,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教学实际采用相应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美学渗透,提高学生对语言问题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感受,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那么,我们改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渗透呢?

1 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美

到了高中阶段,很多语文教师将学习重点转移到对文章的理性分析上,弱化了朗读教学。外加上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再喜欢在同学面前高声朗读,而喜欢默读,于是部分教师干脆省略了朗读环节的学习和训练。这对学生的语言感悟和审美教育都会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学生缺乏对语言文字的感性感受和体会,缺乏真正的美学熏陶。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无论是文言文、诗词还是现代文,都有许多美的篇章、美的意境、美的形象和美的情感。教师要注意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环节来直接感受、领悟文章中的美学元素。学生在朗读环节体会到的美的感受,是学生直观感受,这种感受很多时候无法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和表达,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但是,这种美的感受能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朗读、学习的情境中,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美和篇章中的意境美。否则,依靠教师的讲解去理解文章中的美学元素,那是一种嫁接般的效果,总留有传承的痕迹,不是发自内心的、自内到外表露。比如,在学习柳永的《雨霖铃》时,只有让学生反复吟诵“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学生在情真意切的朗诵中,才能想象得出:“在深秋时节的一个黄昏,阵雨刚停,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京都的城门外设帐置酒送别,依恋不舍却又不得不分离,因而也没有了心绪。可这时候,兰舟无’情,正在催人出发。临别之际,一对恋人该有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可是手拉着手,泪眼朦胧,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此景、此人、此情,唯有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凸显出来,有更深的感触,也才能真正领悟本词的情意缠绵、悱恻动人之美。

2 利用经典美文进行审美教育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利用经典美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都有许多经典美文,比如,文言文中的《逍遥游》《兰亭序》《滕王阁序》《赤壁赋》《阿房宫赋》《过秦论》等;现代文中的《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纪念刘和珍君》《故都的秋》《清塘荷韵》《我与地坛》《道士塔》等。这些经典美文都蕴含着丰富的情趣、深刻的意蕴和深邃的思想,对学生的审美情趣产生不同的熏陶和影响。教师要善于结合文章的内容,找一个最适合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某一方面的审美教育。庄子丰富绮丽的想象、恣肆瑰丽的文采、自由挥洒的洒脱;贾谊排比的铺陈、对偶的句式、雄辩的才华;苏轼骈散结合的句式,多种表达方式有机融合,以及对贬谪后苦闷的表达,自我解脱的豁达;朱自清散文的温婉清丽的风格、细腻柔和的情感、秀美如江南女子般的文字;鲁迅精警的语言、激愤的情感、深沉含蓄的情感;史铁生散文沉郁的格调、平淡的文字,深沉的情感;余秋雨散文中浓浓的文化气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对历史文化的无奈感慨……都会对学生的情感和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研读文本提升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寓审美教育于阅读教学之中,是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但是,教师要善于找到课文最利于进行审美教育的切入点,将审美教育融于阅读教学之中,做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这样的审美教育才能避免说教的嫌疑,也才能让学生欣然接受,并快速接受、融化,成为自己本身能力和素质的一部分。

3.1 鉴赏美的语言

美的文章重要标志之一――美的语言。美的语言的鉴赏是文学鉴赏最常见的方式,也是学生感受文章描写环境、理解作者情感的工具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领悟文章的语言美,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比如,在学习《纪念刘和珍君》一课时,让学生鉴赏“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凛冽的鲜血。……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感受作者激愤的语言风格,感悟激愤语言背后包含的复杂的情感――对刘和珍的抗击残暴专制的赞扬,对北洋军阀政府的无情抨击和谴责。在学习《我与地坛》时,让学生对地坛静寂环境的描写进行反复阅读,引导学生体会美的语言和作者当时的境况,从而能够更真切感悟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主旨,从中悟出正确的人生哲理。

3.2 鉴赏文章的意境美

散文诗歌这类文学作品,往往都会营造美好的意境,凸显这种特殊意境中美的人物和美的情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鉴赏文章中美的意境。文学作品中“境”由“情”生,“情”浓“境”幽,教师应把自己的感情完全置身于作品之中,从内心深处感知作品撼人心肺的艺术感染力,在感受作品、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带着强烈的感情,把意境传导到学生的情感之中,使师生双方与作者作品双方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协调起来。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就可顺着文中一幅幅如梦如幻的美丽飘渺的画面,深情地引导学生走进这种朦胧的意境之中,带着学生在欣赏婀娜多姿的荷花、微微吹拂的晚风、缕缕淡淡的荷香、曲曲折折的小路、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轻雾中,细细品味着作品迷离恍惚的情调,从而进入这种夹杂着淡淡的哀痛、淡淡的恬静的独特的意境,慢慢地领悟作者在那血雨腥风的黑暗社会中苦闷彷徨的心情,作品的主题也就把握住了。

总之,审美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结合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预设教学程序,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美学渗透,让学生多角度感悟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从而是学生产生美的享受,激发学生创造美、展示美的热情。

清塘荷韵教学范文第5篇

高中语文的第一节课,我和学生聊什么是语文,为什么要学好它。我问学生“完璧归赵”“璧”为何物?他们回答璧就是玉啊。我接着问璧中心空的部分叫什么?学生们答不上来,很好奇。我告诉他们那叫“好”,看到的玉的部分称为“肉”。“肉”直径大于“好”的直径时,称为璧;“肉”等于“好”时称为“环”;“肉”小于“好”时称为瑗。一节课举了几个这样的例子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知道语文知识和能力是与文学、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语文是一门人文科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更要紧紧扣住人文中心。

(一)知识层面――建构开放的语文课堂,立足课堂,抓住教材的同时,把学生的眼光引向课本外的广阔天地

首先,语文教材――不论是必修教材还是读本――都很好地体现了人文性特征,如果利用好这些教材,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其次,每课利用学案,来补充文化背景和作者相关知识,拓展同题作品阅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学和文化的熏陶。再次,语文学科是一门开放性的人文学科,它不仅要求教学要跳出课本、课堂向生活、向社会开放,而且要求语文学科本身要向其它学科开放,与其他学科整合。如《像山那样思考》,我们可以思考:和谐社会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吗?是不是应该包括别的什么?我们不妨像山那样思考――客观地、从长远去思考我们面对的世界,去思考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像这样的学科融合还有很多:学习《琵琶行》《秋声赋》,最好能和音乐联系;学写景抒情诗最好能结合绘画艺术;学习长篇名著就和电影艺术结合等。

刘祥先生说:文本资源开发的人文性,关注学生读懂领悟了什么,着力于培养他们生成阅读文本的欲望,使阅读成为一种生活的必须。

(二)能力层面――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能力

这正是重视“人”的人文体现,在教学实践中以此为基本要求,活泼的教学氛围中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如在学习《我的空中楼阁》时,关于文章开头部分“小屋似眉梢的痣一点”在课堂上进行了探讨对话:

生1:写出了小屋小巧、精致、自然。

师:说小巧尚可,后两种说法欠妥。仅为小吗?

生2:这是美人痣,写出它的美。

师:我们仔细看看这句话的关键词是“痣”吗?如果这颗痣……

生3:“一点”。

师:那“一点”有何艺术效果?

生4:“一点”恰是“点缀”!

师:我们姑且称其为美人痣,没有美人痣不会让美人的美大打折扣,但有了这“一点”,会让美人更妩媚和飘逸!

师:数量词作为关键词,有时也能形象生动地展现美。回想一下,哪个地方还学过数量词的妙用?

生:《湖心亭看雪》中“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

让能力训练在课堂上不露声色悄悄进行。语文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在“言语作品”即课文中既“求真“又“向善”还“崇美”。这也是一种诗意。

二、过程和方法层面

语文的人文性重点是体现在关注学生,关注生命个体,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天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启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促进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层面表现在:

(一)建立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在师生互动的条件下进行沟通与对话,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如在学习《前方》一文时,让学生在借助学案预习的基础上,课堂上以“对话”为主要教学方式,对话形式多样化,活动丰富多彩。如对第三段点评的评价过程就涉及到多种对话形式:学生预习阅读文本,写下点评――与文本对话;教师课前翻阅批改――师生对话;课堂上教师把点评内容拿出来让同学互评――与同学对话。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体验,提高语文阅读分析能力。

学会交流合作,是探究问题的保障。如在探讨《前方》十一段三层悲剧实质问题时,考虑到三层含义理解有难度,所以让学生前后桌讨论分析,能通过与同学交流理解的句子我就不讲,讨论后仍有问题的再全班讨论或由教师点拨。这样既能加深理解,又能增强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注意激励性的教学语言,鼓励学生有创见的回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建构创造性的课堂,而创造性课堂的建立,必须依靠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教学。经常采用多种方法手段去激励他们的积极性,因为积极性是发挥潜能的原动力,是养成创造性思维的根本。语文教学要允许学生“唱唱反调”。

如研习《清塘荷韵》一文,在第一个班上课时,有同学提出文章第十节是否多余,我让学生展开了讨论。

生1:第9节写“前年和去年”,11节写“今年夏天”,第10节多余,拿掉后不影响。

师:艺术的语言讲究精炼,那就该删去吧?

生2:文笔挺好,删掉可惜。

师:我觉得你的意思是这文笔是好的,就是有点什么不好?

生3:意象。

师:哦?那换个意象该是什么才好呢?

生4:青蛙。

师:描绘一下这新的画面好吗?

生4:晚上,我们一家人在纳凉。忽听扑通一声,一只青蛙跳在荷叶上又滑入了水中。大概是荷叶太多了,让青蛙忽视了叶子下面的水,以为跳到“荷盘”(圆荷叶)上可以休息一下,仰望星空,结果不慎落水。它把月影弄碎了……

生鼓掌认同。

生5:我觉得本段最后一句话,“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离破碎”是呼应上一节写荷花凋零的场景,而后句“恢复了原形”是引起下文写今年夏天荷花又开得特欢的内容,承上启下,不可删去。

师:我佩服!这一说法跳出了内容的分析而从结构上联系上下文说的,很有道理!作者不单纯是为了过渡,而用了细节描写承上而启下,我们不得不惊叹季老先生的构思啦!

贯穿语文教育的诗性理念就是要求教师在语文教育中既要多一点激情,又要多一点人文素养,更要多一点平等交流。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关注文本,思维活跃,言之成理,表达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三、情感与价值观层面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文明最精细地表现在情感的文明里,学校里学习的许多东西,会随时间流逝而被遗忘,但是人的情感所接触过的文化财富,会在我们的心灵里留下痕迹。”教育只有让学生回到感性、生动、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够满足人的理智、情感、意志等多方面发展的基本需求,从而构筑起心灵世界的精神家园和意义网络。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教育,就要恰当地运用情感,唤起学生的内心感悟,启迪学生的灵性,有效促进学生兴趣、习惯、审美观、心理品质向健康、和谐的高层次方向发展。

如《前方》一文,作者在文中先后说:“命运把人抛在路上。”“人生是场苦旅。”“人的悲剧性的实质……”于是有很多学生提出:前方的路是一场“苦旅”,怎么也到不了家,那么人生的意义何在?课上笔者借助于对标题“前方”的内涵挖掘和文章第七节的重点句――虽然前方“苍茫”,“人们不知疲倦地走着”――让学生理解作者揭示的“悲剧性”意义不是悲惨、不是悲壮而是崇高!同时转到“我们也将不知疲倦地走下去”。接着引导学生想象那前方――我们的前方就在我们眼前。而后顺势引导学生说,为了你的前方,你会在“苦旅”中“下车”吗?这样,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斗志和拼搏精神。

因为教材选文本身就是人文经典,所以我们可以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在让学生懂得最应该珍惜平凡的世界、平常的生活。我们可以在《我的四季》中让学生学会自立、自强,不要希望借助外力摆脱困境;积极寻找改变人生的机遇;要为抓住机遇做好准备。我们可以在《鸟啼》中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向死而生”的精神,让学生明白我们无法掌握生命的长度,但只要每一个明天都比今天充实一点,我们可以无限拓展生命的宽度……

清塘荷韵教学范文第6篇

在中高级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而这个目标的达成则主要是通过对各种文学作品的学习来实现的。根据现阶段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的实际应用状况,笔者发现散文这一体裁几乎占据了各类教材的半壁江山,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散文的教学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因此,本文在分析当前对外汉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解决对策。

一、当前对外汉语散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与实地调查,目前对外汉语散文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留学生、教师、教材。

(一)留学生方面

笔者在研究期间,做了一份关于散文教学的调查表。调查对象是来自越南、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土库曼斯坦等国家的留学生,均具有三年以上的汉语学习经历。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读过散文,但只有30%左右的学生表示对散文有兴趣。他们阅读散文的主要目的是想了解中国社会与文化,扩大词汇量,学习写作技巧。大部分留学生认为学习散文对提高汉语水平和语言交际能力有较大帮助,但普遍反映课堂散文教学比较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习兴趣,更不能很好地理解散文。为了准确把握他们对中国散文的了解程度,笔者特意设置了三道选择题。有10%的人知道朱自清,有30%的人知道散文主要是记事、写景或记人,没有一个人知道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当问及学习散文存在的主要困难时,留学生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散文的词汇量比较大,很多词汇比较生僻,特别是一些成语、歇后语和俚语,难以理解其中的意思。有位土库曼斯坦的学生在问卷中写道:有些词语书本没有注释,没有老师指导,根本猜不出是什么意思。尤其是一些排比句,连续使用很多成语,更加难以明白。二是散文中牵涉到大量的语法和修辞问题,例如介词、副词及其他词类的使用,夸张、通感、象征等修辞方法的频现,这些都增加了学生理解散文的难度。三是中国文化和留学生所在国文化有相当大的差异,导致其对散文中的人物、情感、事件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譬如,西方的留学生很难理解《背影》中父亲和儿子的情感交流方式,也不明白《五色土》中中国人的“土地情结”与古代的“五行学说”。

(二)教师方面

教师教学方面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第一,教师本身的素养问题。据了解,目前高校教授留学生的师资主要来自中文系和外语系。中文系的老师文学功底普遍比较深厚,对散文的把握和理解也比较到位,但大都缺乏较好的外语基础,遇到一些需要对比解释的词汇或文化现象,难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因而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外语系的老师在语言上占有绝对优势,在与留学生的沟通上几乎不存在任何??题,但其文学修养却相对比较匮乏,讲述散文的语法、修辞、文化内涵等方面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所以也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第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问题。据留学生反映,散文教学普遍比较枯燥乏味,大多数老师只是一般性地解释些字词句,不太注重对情感、文化的深入解读,难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很多老师教学手段也比较单一,主要是读和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缺乏学习热情。

(三)教材方面

一是编选的随意性。现行的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普遍增加了散文的分量,有些甚至高达50%左右。但至于选择谁的散文、什么时代的散文、多长篇幅的散文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由于标准缺失,选材的科学性、严谨性当然也就成了一个问题。二是所选课文难度过大。根据笔者的统计,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中散文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如朱自清、季羡林、秦牧、周作人、汪曾祺……不可否认,出自名家的经典散文的确代表了中国文学比较高的水准与成就,是向留学生推介中国文化的最好窗口,但是,名家散文一般也意蕴深厚,不了解中国的哲学、历史、文化,恐怕很难真正读懂这些文章。所以,如果编选者在选择课文时只注意到了作品、作家的文学史地位,而忽略了留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那显然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应用效果。三是缺乏标注和英语译文,影响学生自学。现行教材在课文背后一般都有几个知识点的提示和练习,如关于语音、语法、较难的词汇与句式的注释等等。但由于篇幅关系,课文中大量的成语与重点词汇都没有精确的中文注释和相对应的英文译文,这个缺失导致留学生学习起来困难重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问题,目前的对外汉语散文教学并不令人满意。因此,如何从实际出发,解决目前散文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当下对外汉语教学的关键所在。针对中高级对外汉语散文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提升教师自身的能力素养;编选与使用合适的教材;加强实践课教学,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只有各个突破,整体提升,才能真正提高散文教学的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对外汉语散文教学效果的策略与方法

(一)提升教师自身的能力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引导者的角色,他的能力素养与人格魅力常常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留学生而言,接触最多的就是中文教师,可以说,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程度。所以,只有不断提升中文教师自身的能力素养,方能很好地胜任对外汉语的教学工作。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对外汉语文学课的教师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素养。

1.熟悉中国文学史,有较大的阅读量,具备较好的分析解读作品的能力

目前,对外汉语散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老师重词汇、重阅读而轻文化、轻分析,把散文教学变成了一般意义上的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导致学生无法深入了解散文的特点及中国文化的精髓。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有所欠缺。据了解,目前高校承担对外汉语文学课教学的大都是年轻教师,而且以语言学专业的老师居多。由于专业的差异,这些年轻老师对散文的阅读与了解较少,基本上是既不熟悉中国散文的发展历史,又不清楚中国散文的创作现状,所以,讲授散文的时候往往向自己熟悉的专业方向靠,以至于散文欣赏课最终都演变为词汇教学课、语法教学课。散文自身的美、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这些关键内容在课堂上都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了。那么,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呢?笔者认为必须要从加强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做起。文学课教师应该利用闲暇时间熟悉中国文学史,比较系统地阅读中国经典散文,培养与提升自己分析和解读作品的能力。只有当自身的学识修养达到了一定程度时,各种知识才会融会贯通,教授起散文来也才会得心应手、旁征博引,才能通过精彩的讲述与剖析激发起留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2.具有较为敏锐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交际意识主要是指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对双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即“首先包括对表面的文化现象的感知,其次是对与本民族文化有着明显差异的外来文化的感知,再次是能够理解异族文化的内涵,最后是以外来民族本身的角度去感受他们民族文化的能力”[1]。对外汉语教学,尤其是像散文这样的文学课教学,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中国文化因子。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具备较为广阔的文化视野,既要熟悉中国的哲学、历史与文化,同时又要对教学对象国家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为只有充分了解了双方的文化特点、文化差异,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知道哪些话能讲、哪些话不能讲,哪些文化具有相似性可以激起学生的认同感,哪些文化具有对抗性可能带来的文化冲突。

3.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前面说过,留学生不喜欢散文类文学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此类课程枯燥乏味,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沉闷。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对外汉语教师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如,讲授《荷塘月色》《清塘荷韵》《春》之类的写景抒情散文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情境教学法,将学生带入一个可感可触的充满美的艺术世界,把散文中相对枯燥的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与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融为一体进行讲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掌握了汉语知识又受到了美的熏陶。而在学习《五色土》《胡同文化》《旗袍》等充满文化意蕴的散文时,我们又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方式,将中国的历史文化与课文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土地”“胡同”“服饰”这些象征中国元素的文化符号的历史变迁,让留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状,同时也了解中国人的旨趣、心理、人生观与价值观。总之,针对不同的课文,对外汉语教师应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尽量让课堂充满生气、趣味和激情,避免那种从头到尾解释词语或语法的单调式教学法,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有收获。

(二)编选与使用合适的教材

教材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基本依据,特别是对于留学生而言,它更是接触和了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一本编写精当、合理、规范的教材,会对留学生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学术界虽然出版了种类繁多的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如马树德的《现代汉语高级教程》、李晓琪的《博雅汉语?高级飞翔》、肖奚强的《多文体、精泛结合?高级汉语教程》等等,但却不约而同地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如笔者前面提到的编选的随意性;所选篇目难度过大,忽略了留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缺乏应有的英文标注,影响学生自学等等。所以,如何编选合适的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挑选恰当的散文篇目,就成为留学生教学中亟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笔者看来,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编写符合实际的系列教材。具体到中高级阶段的散文教学而言,笔者认为编写体例和所选篇目应遵循以下几个主要原则。

1.系统性、科学性原则

高增霞在《高级汉语教材编写中的选文问题》一文中曾经指出:文学作品的选编具有随意性,不利于词汇和语言点的系统化设置[2]。针对这种编选的随意性问题,我们编者可以根据教材体例进行系统、科学的设置。例如,在安排散文篇目时,我们可以有选择、有组织地将某一类型的散文集中起来进行编写,以利于学生学习。像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等写景类文章,我们可以按照难易原则有序安排;而秦牧的《五色土》、汪曾祺的《胡同文化》、张爱玲的《更衣记》等文化类散文,我们则可以根据课文文化含量的深广、多寡进行合理编排。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比较系统地理解某一类散文的特征,通过不断反复、对比与延伸,对这类散文形成比较深刻的认知。

2.适度与实用原则

当前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散文篇目大都选自名家名作,虽然文章的艺术水准得到了保证,但留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过大。以笔者的调查为例,留学生反映的主要问题是课文理解困难和词汇量过大。应该说课文理解困难不完全是词汇量过大造成的,因为它也包含了文化背景等因素,不过词汇量过大的确是一个主因。据郭曙纶对三套对外汉语高级教材(肖奚强主编、马树德主编、郭曙纶主编)的研究,“生词方面,三套教材的生词种数的比例都太高了,超过了一半,有的甚至达到了三分之二。而且,在生词种数中,超纲词种数是丁级词种数的四倍到五倍多[3]。如此多而难的词汇,当然会影响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除此之外,留学生还普遍觉得散文的篇幅较长,长句过多,非常用词数多等等。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必须要根据科学原理与学生实际,选择难度适中的散文篇目。譬如,文章长度以3-4页为宜,每课生词量最好控制在76个以内,非常用词数每百字一般不宜超过10个[4]。在这个范围内,学生的实际接受效果普遍会好一些。

注重所选篇目难度适中的同时,我们还要兼顾实用性原则。首先,高级阶段的散文选材应尽量突出当下性,选择留学生容易理解与接受的现实生活内容,通过对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描写,扩大学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其次,从方便、实用角度出发,每篇散文后面的要点分析都应有中英文双语注释,便于留学生自行阅读与学习。

3.活泼、有趣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崇尚温良恭俭、隐忍节制,因此虽被称为礼仪之邦,却也少幽默、欢快之趣。遍览中国散文,文笔优美者多,情韵深厚者众,却唯独幽默、有趣者寡。基于此,对外汉语教材中所选的散文篇目也大都是一副面目庄严、不苟言笑的神态。由于中国散文的意蕴与域外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异,所以造成了很多留学生不太喜欢阅读此种文体。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笔者认为有必要将一些活泼、有趣的散文选入教材。譬如梁实秋的《孩子》《吃相》《请客》;林语堂的《我的戒烟》《读书的艺术》《论政治病》;贾平凹的《吃烟》《弈人》《秃顶》等等。这些散文都是从日常生活琐事出发,却能用一种风趣与智慧察人之所未察,发人之所未发,于嬉笑怒骂中体现出人生的真谛与意义。这种幽默、有趣的文章一方面更容易激起留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共鸣,另一方面也可以展现出中国文化被遮蔽的一面,让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有一个更全面、更完整的认识。

(三)加强实践课教学,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和练习为主,比较注重汉语基础知识和中国文化的介绍。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对教师来说有一定的便利性,对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系统性,但由于课堂教学的封闭模式阻断了留学生和外界的密切联系,因此语言的实际应用和交流都非常有限,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基本停留在字面意义上。针对这个突出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要加强实践课的教学,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互相配合,共同推动对外汉语教育事业更好地向前发展。

例如,我们在讲授介绍民俗文化方面的散文时(像老舍的《北京的春节》),就可以采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法,让留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文化实践活动来获得深刻的记忆与文化体验。作为中国最重要、最具有传统文化韵味的春节,老舍在散文中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如包饺子、贴春联、卖年画、放鞭炮、团圆饭、守岁等等,并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或仪式,表达了中国人对美好、吉祥生活的肯定,对亲情血缘的珍重。对于留学生而言,书本上的中国春节多是抽象而复杂的,更不可能深入理解春节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但是,如果有条件让留学生参与到中国家庭的春节活动之中,让其切身感受到这一节日文化的特殊性,那么他的印象及对中国春节的理解就必然要深刻得多。事实上,除了春节之外,中国民间尚有诸多充满文化韵味或地方特色的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壮族的三月三歌圩节、苗族的苗年、傣族的泼水节等等。有条件的学校完全可以组织留学生走出校门、走出课堂,积极参与到当地的节日活动中去,课堂之外的这种实地考察与接触将比单纯的课堂灌输要有效、深刻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