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象征手法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Abstract: As the first symbolism novel in America――“The Scarlet Letter” in the spread of hundred years has been enduring,reason is that the use ofrich symbolism in this work. This article from the heroine's name,red,wild rose,“the Bible” allusions and other aspects,elaborated symbolic meanings in “the Scarlet Letter”.
关键词: 《红字》;象征意义
Key words: "The Scarlet Letter";a symbolic meaning
中图分类号:I7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7-0256-02
0引言
“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该词源于希腊语,原指“将一块木板分成两半,双方各执其中的一端,以表示衔接”的信物,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以一种形式当作概念的习惯的代表”。“象征”可以是“一个事物、一个人物、或是一个物体,将其运用在艺术作品中代表其他事物”[1],它借助具体形象来表现抽象意义,将无限的深意寄于有限的事物,从而给读者营造出无穷的联想和想象空间。而文中情景,当如何体会,不同的读者往往有不同的观点。作为西方现代文学的先驱、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和心理小说的开创者―― 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红字》,在1850年一经问世就获得了极大成功,翌年便有了德译本,三年后又有了法译本。在它流传的一百五十多年间不仅被译成了多种语言,而且被改编成戏剧和歌剧。与同时代的作品相比,《红字》至今仍然是美国文学作品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什么原因使其经久不衰呢?这是因为霍桑在《红字》中运用了多种文学技巧,如象征、寓言、比喻、幻想等。其中,象征手法表现得最为酣畅淋漓。整本小说中充满了各种象征,如:小说中的各种人物、串穿始终的红字A、不同的场景,甚至连不同的色彩都赋予了各自的象征意义。约翰・亨特在《红字的评论》一书中提到:“霍桑运用在《红字》中的大量象征手法对美国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确实,他的这本书被认为是美国的第一部象征派小说。”[2]下面我们就来看霍桑在《红字》中是如何运用象征手法来揭示小说的丰富内涵的。
1海斯特名字的象征意义
作为小说的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一开始就被置于尖锐的社会矛盾之中。而她的名字――― 海斯特,已被霍桑赋予了象征意义。首先,她名字的拼写与希腊神话中掌管人间一切炉灶的美丽女神相同,由此可以看出这位女主人公也是美貌非凡。霍桑在第二章中这样描述她:“这位个子颀长,身段窈窕匀称,一头乌黑光洁的秀发散披双肩。肌肤鲜嫩的脸庞妩媚动人,还有那弯弯的娥眉和乌灼灼的眸子使人难以忘怀。”[3]其次,海斯特的发音与英文中hastier“轻率的、不顾后果的”一词相近,而她与性情古怪、年长她十几岁的罗格・齐灵渥斯的婚姻,其实就是草率的,就是一种冒险。这预示着她在严酷的教权统治下,不可避免地悲惨命运。而且,她与牧师丁梅斯代尔的爱情也是轻率的,不顾后果的。因为,那个年代,在加尔文教统治下的国度,教民与牧师相爱是绝对不能被容忍的。除了这些,海丝特还象征着加尔文教统治下的美国人民人性中的善良、激情、富同情心、献身精神和反抗精神的那一面。面对清教社会的严厉惩罚,她仍然保持着“高傲地微笑”[3];对于当权者不择手段的逼问,她拒绝回答。在后来孤独、忏悔的七年中,她不仅靠自己的双手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还积德行善,救济穷人。最终,以辛勤的劳动和善良的心地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2红色在《红字》中的象征意义
在西方文化中,红色有两方面的含义:一种是积极的,象征着生命与爱。根据基督教的传统,红色代表基督殉难时的血,热烈的爱。另一方面红色也有消极的含义,在西方的传统里,的女人是身穿红色服装的,而异教徒的偶像也常被人画成红色。在《红字》中,红色在不同的人物身上体现着不同的含义。
对于海丝特来说,首先红色象征着激情、欲望和鲁莽,她同齐灵渥斯的婚姻上的不理智就是该象征意义的表现:她年轻漂亮、充满激情;而齐灵渥斯已是风烛残年、相貌丑陋而且冷酷无情。他们的结合说明了海丝特在终身大事上的鲁莽,而鲁莽的婚姻也意味着她的生活悲剧的开始。另一方面,红色也是热情和生命之火的颜色,它象征着海丝特与丁梅斯代尔之间纯洁、美丽、而热烈的爱情。尽管他们的爱情具有浓烈的悲剧色彩,但是他们的这种牺牲精神让人看到了为真理献身的殉道者和清教教义下的牺牲品的悲惨命运。对于海丝特来说,红色还象征着魔鬼,象征着血与火,是危险和瘟疫的颜色。因为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戴着红字的海丝特就是十恶不赦的恶魔。红色还象征着炼狱之火,它让灵魂在炼狱中得到净化,为升入天堂做好准备。它不仅使海丝特持续痛苦着而且还时刻提醒她要努力弥补和洗刷自己的罪过和耻辱。红色也是红十字的颜色,是耶稣受难时的颜色。“那红字仍有修女胸前的红十字的效果。那红字赋予其佩戴者一种神圣性,使她得以安度一切危险”[3]。所以,在小说中,后来的海丝特也就代表了慈善和神圣的女性。
对于齐灵渥斯来说,红色就是复仇和忿恨的火焰。从他发现自己的妻子在刑台上示众的时候,他就决心报复奸夫,而妻子的守口如瓶更加激怒了他,增添了他复仇的怒火。他精心策划并一步步实施自己的复仇行动。不断阻扰牧师忏悔自己的罪行,还用毒针一般的语言折磨丁梅斯代尔因悔过而流血的心,把复仇的火焰煽到了极至。红色是狡猾和多诈的象征,齐灵渥斯痛恨自己的妻子和她的奸夫,但他克制住自己的愤怒,伪装成敌人的朋友。并用医生的身份做掩护,来接近他的敌人。他假装救助牧师,却把他推向了内疚的深渊。红色也是鲜血的颜色。齐灵渥斯也为自己的罪恶付出了血的代价――他全身心投入到复仇计划之中,也耗尽了自己的精力和鲜血,敌手的离世也宣告着他人生的结束。
激情、欲望和鲁莽也是红色对丁梅斯代尔的象征。尽管红色的生命之火燃烧得是那样的猛烈,但是,鲁莽的爱情,使牧师种下了罪恶和内疚的恶果。他每天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红色是鲜血的象征,同时也是牧师英年早逝的征兆。作为一名虔诚的教徒,他被自己的罪行折磨得心力交瘁,最终倒在了示众台上。
对于总是身着红色衣服的珠儿来说,红色,不仅是海斯特罪恶的标记,也是生命和希望的象征。尽管在出生前就被人们涂上了罪恶的色彩,但珠儿身上的红色也为色彩黯淡的新英格兰撒下了阳光,种下了希望。
3野蔷薇的象征意义
在《红字》的第一章中,读者便看到了监狱门前有一丛野蔷薇。监狱――人类社会的产物,象征着“人类文明社会的黑花”。而这朵本应惩治邪恶的“黑花”,却成了束缚人类发展的镣铐。小说里,人们的心灵被传统的道德观念所扭曲,善恶颠倒,监狱成了束缚人类本性的枷锁。而那丛傲然扎根于狱门外的野蔷薇,是自然界的产物,它象征着美,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有一从野蔷薇,在这六月的时光,缀满精致的宝石般的花朵,使人想象,当囚徒进门或是当被判决的犯人出来受刑的时候,它对他们呈献出芬芳和娇媚,借以表示在大自然的深胸里,对于他们还有怜悯,还有温存。”这丛野蔷薇是人性脆弱和人生悲哀过程中随处可见的清新的道德之花,作者借野蔷薇来象征勇于向黑暗社会挑战的那股不可泯灭的青春的自然的活力。它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生命和希望,它的不屈于世,它的傲然开放,是自然界提供给海丝特的力量和动力。在小说的一开始,霍桑就指出文明不应当压制人类本性,否则社会和个人之间就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冲突。而我们可将贯穿整部作品的红字视为野蔷薇寓意的延伸,它璀璨夺目,如同一团从黑暗的土地里升起的熊熊燃烧的火焰。这野性的蔷薇、鲜艳的红字蕴涵着极其旺盛的生命力,也象征着人类的善良、人间的怜悯之情。野蔷薇的怒放,仿佛在向人世间表明,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真挚、美好的人性永不泯灭。
同时,这美丽的野蔷薇也是海斯特热烈的爱情和顽强不屈的生命的象征。在悲惨的命运主宰下,海斯特还是积极地、向上地生活着,尽管她胸前佩带着红字,经受着示众受辱的考验,被周围的人看成是罪孽的形象,但是她勇敢甚至傲慢地接受了清教徒社会施加于她的惩罚。“她所经受的这些苦难成了她的老师,严厉而又桀骜不羁的老师,他们使她坚强……”她辛勤地工作,靠自己的双手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她接济穷人,仁慈慷慨,赢得了当地人的尊敬,最终获得了道德上的自新。傲然开放在监狱门前的野蔷薇,就是对当时的社会、对政教合一的清教制度的挑战。
4《圣经》典故的象征意义
《红字》中海丝特犯罪、受审、认罪、赎罪、获救的过程与《圣经》中的结构模式非常相似,整部《圣经》就是在讲述人类大大小小的犯罪、受审、认罪、赎罪、获救的故事。在《圣经》的很多典故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的模式。这些典故的侧重点虽然各自不同,但都是在向人类宣告着了上帝的绝对权威和人类的绝对堕落。而霍桑是在运用《圣经》里典型的结构模式来阐述和分析小说的内容和意义。虽然小说的背景是殖民时代的新英格兰,却影射着两百年后的霍桑所生活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出,小说里海丝特的经历与《圣经》中的人物保罗的经历极为相似。首先,他们都是以罪人的身份出场,保罗在《圣经》的《使徒行传》中一出场就“迫害教会”,“向主的门徒口吐威吓凶杀的话”[4],并把基督徒投入监狱。后来他“和大马士革的门徒同住了些日子,就在各会堂里宣传耶稣”[4]。在向外邦人传教的过程中,他遭受了被人用石头打、用棍打、下监狱、被犹太人群攻并拉入公堂、被捕等一系列不公正的待遇,而且在耶路撒冷险遭犹太人杀害,但这一切没有减灭他向外邦人传教的热情。最终,曾经迫害过基督徒的保罗成为虔诚的、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的传道者,并受到了广大教徒的欢迎与尊重。但是,在保罗的体内却始终有一根刺,《圣经》上说是免得他过于自高。与此相似的是,说《红字》一开始,女主人海丝特就因犯了“通奸罪”而佩带红字,站在了监狱的门口。这时的海丝特与《圣经》里的保罗一样,都是以犯了罪的形象出现的。保罗在传道的过程中受尽了磨难,而海丝特在赎罪的过程中也受尽了辱骂欺侮;保罗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传道为自己赎罪,最终成为了神圣的基督使徒,海丝特也在忏悔的七年中积德行善、接济穷人,用自己的善行来赎罪,最终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保罗体内有根刺,而海丝特胸前也一直佩带着红字,这两者都是过去的罪行的标志,虽然罪过已被洗刷,但是这深深的烙痕时刻提醒着他们过去的过失,并警告他们要走好将来的路。保罗体内的刺和海丝特的红字还是他们作为人所具有的软弱性的标识,而人性中的罪恶和软弱都决定了人必须依靠上帝,霍桑用海丝特这一与《圣经》人物保罗极为相似的形象的坎坷经历阐明了人类必须依赖上帝的全能与恩赐这一主题,并赋予其深远的基督教的理念。
霍桑在《红字》中,“抛弃为自然而描写自然,为道德法则而描写道德法则”[5]的做法,赋予了各种主体以丰富的象征意义,强调了象征主义的内在精神性。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他的作品在今天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并在文学史上处于永久不衰的地位。
参考文献:
[1]M. Day, A Handbook of American Literature, 1975. HongKong.
[2]L. Hunter, John, Notes on the Scarlet, Letter, Coles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 London, Toronto, Canada, 1963.
[3]纳撒尼尔・霍桑,胡允桓译.红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4]《圣经》中国基督教协会,2002.
[5]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关键词]象征性符号;室内设计;应用手法
象征性符号是在长期的积累中人们对某一事物形成的共同认知,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它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会因个人意志改变而转移。象征性符号的这一特征,使符号接收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解读符号传达的意义。如在中国代表平安寓意的瓶子,被摆放在家中的桌子上;插有几束象征富贵的牡丹,寓意“富贵平安”;石榴多籽,籽与子同音,引申出子孙满堂之意;古典园林建筑中绘制松、鹤,取其长寿之意,表达主人期望长寿的愿望。象征性符号除具有约定俗成的特征外,还具备隐喻性、文脉性等特征。(1)隐喻性。隐喻是抽象的象征手法,使用一种含蓄的符号传达信息,表现空间情感,符号本身则隐喻在空间中。(2)文脉性。象征性符号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与历史文化有密切关系,这一特点使之能够传达建筑所具有的文脉性、场所感,被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借用,丰富了建筑的意义,运用在室内空间中,则会提升空间的文化意韵。基于象征性符号的特征,将象征性符号运用在室内设计中,能够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丰富室内空间形式,增加精神内涵。对于象征性符号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本文归纳了以下几种手法。
一、断裂的手法
断裂是后现代主义建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法,打断重组后的新形式仍然保留旧符号的意义。被破坏的、残破的形式能够打破稳定、乏味的空间,给空间带来活力。由汉斯·霍莱茵设计的奥地利维也纳旅行社大厅,运用丰富的象征性语言符号,创造了一个跨越时空、地域的空间环境。大厅中非常醒目的一个柱子,就是采用了断裂的手法,将希腊古典柱式打断,拼接不锈钢材料,形成新形式的柱子,传达出西方古文明历史久远,却能和现代契合;拼接材质的四周环绕不锈钢材质的摩洛哥棕榈树林,又有热带地区的风貌;另外,大厅内有象征东方久远文明的古印度风格的休息亭、金字塔形倾斜的墙面、随风吹起的奥地利国旗……场景中的每个元素都有强烈的象征意味,激发人们旅行的热情与冲动,感受到旅行生活是轻松的、富有浪漫色彩的。
二、戏谑的手法
戏谑本是小说的一种叙事手法,它拒绝规范,打破常规,呈现出幽默化、生活化的色彩。戏谑的手法被运用在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中,一改国际主义建筑的冷漠,具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室内设计中运用戏谑的手法可以使设计变得轻松、有趣。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艾伦美术馆的扩建部分,将希腊的爱奥尼亚柱式在比例上和式样上做了大胆夸张,形成的形象被人们戏称为“米老鼠爱奥尼亚”。这一抽象的符号,在新的建筑语境中获得新生,并承载了城市的历史文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务大厦的室内设计,在大厅的地面上“转述”了米开朗琪罗广场图案,在科林斯柱式的凹圆线脚内嵌入装饰物,材质的拼贴、历史元素的混合使空间具有轻松的戏剧效果,又不失古典主义的庄严。戏谑的手法是对古典词汇的对比、夸张,可以将不同的词汇并置在同一环境中,但又不离其宗,出人意料,给予观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和观感体验。
三、转换的手法
1.具象符号与抽象符号间的转换
符号传达者和符号接收者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符号的传达者,在运用符号时,必须要考虑接收者对符号的解读能力;符号接收者能够解读符号,理解甚至延伸符号传达的意义。人们如果理解形式符号传达的深层次意义,其获得的审美体验将会上升到理性的精神层次,形成一种意境美。深圳万科第五园的设计,运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白墙、黑瓦,运用“借景”“借水”等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庭院中采用自然材料:木、竹子,抽象的方与圆等象征符号等,无不是中国传统建筑的语言符号。设计师对这些象征性符号语言进行抽象、凝练,创造出具有现代感的形式,又不失江南水乡建筑典雅的意境,富有诗意。
2.置换材料
运用现代技术和材料对传统的经典元素符号进行材料置换,使其既有传统的形态和意味,又是新的造型语言。如:在现代室内空间中,摆设具有经典造型的明清家具,而将材质置换为不锈钢、亚克力等,使传统家具富有极强的装饰意味与现代感,又不失古典韵味。中国新锐设计师琚宾,在深圳大梅沙京基喜来登酒店内陈氏会所的设计中,选用具有中国古典造型的家具、中国古典绘画和中国传统花卉图形等元素,采用的却是全新的材质和工艺:亚克力材质拼接的条案、亚克力材质雕刻的中国古代仕女图、树脂材质的高背椅、电脑雕刻技术形成的牡丹花,这些元素彰显了浓郁的中国古典气质,又极具现代意味。
四、隐喻的手法
在建筑空间中,符号可以表达一种文化立场、一种态度、情感或行为方式,它可以通过有形的载体含蓄地表现出来,如通过材料、色彩、肌理、陈设等,形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传达空间气质。像使用曲线、蓝色代表海洋,就是隐喻的手法。2012年琚宾设计的中海千灯湖1号样板房,运用隐喻的手法创作了具有东方古典气质的现代空间。空间的创作灵感源自中国的瓷器—盘子,盘子的边缘处用细细的线收边处理;同样的方法运用在室内空间中,在客厅墙面、棚面、地面等处用不同材质形成分隔界限,富有形式感,再辅以瓷器、古典绘画等陈设,整体空间以现代的形式传达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和体验。运用隐喻的手法需要设计师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方能在设计时一气呵成。
五、结语
象征性符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有很广阔的应用空间,因为其承载了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其承载的文化底蕴厚重,喜闻乐见,具有强大生命力。对象征性符号应用手法的探究,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同时希望以此为出发点,探索一种设计方法,启发设计师构建自己的设计语言、方法体系,而不仅仅停留在形式表面的设计,真正做到从人们的需求出发,综合全面考虑,创造有个性、有情感、有内涵的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保罗·科布利,莉莎·詹茨.许磊译.视读符号学.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关键词:象征;历史;缩影;结晶;诗歌;联想
象征是历史的缩影,一般都要有较长的时间堆积和历史的渊源,如长城能成为中国的象征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它有几千年的历史.。布鲁克林大桥成为美国的象征是因为它的雄伟壮观体现了美国已成为世界强国之一;自由女神像被看成是美国的另一象征是她包涵了美国的建国的基本理念。
象征还有它的独特性,如袋鼠成为澳大利亚的象征是因该动物只能在澳大利亚看到和袋鼠本身的特性;而有些象征被全人类所认同,如玫瑰象征爱情;万寿菊象征长寿等。这类象征不分民族、国家和地区。人们的认同是一致的。但有些象征就只能象征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部人或事物,如国旗、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地方小吃等。有些象征还为一些个人所独有,如叶芝使用的象征和艾略特使用的象征就为两位诗人所独有。象征作为一种修辞手法与诗歌同存,也正是象征手法的运用才使得诗歌充满魅力和吸引力。只要有诗歌,就有象征。英美的诗人,如哈代、弗罗斯特、迪更森、罗赛蒂、蒂斯代尔等很好地运用了象征着一手法使得他们的作品广为流传。运用象征手法,彭斯写出了动人心弦的《红红玫瑰》A Red Red Rose;拜伦写出了令人心驰神往的《她走在美的光影里》She Walks in Beauty;雪莱写出了叫人婉惜的《颂一朵凋零的紫罗兰》On a Faded Violet和催人奋进的《致云雀》To a Skylark;惠特曼写出了悲壮有力《啊,船长,我的船长》O Captain, My Captain。诗人克莱恩写下的《致布鲁克林大桥》To the Brooklyn Bridge就使这座大桥迅速成为美国的象征,也成了人类文明的象征之一。这座大桥象征着美国已迈进世界强国之林。叶芝和艾略特将象征在诗歌中的运用推向顶峰并因此双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叶芝和艾略特的创作生涯都在象征形成一种文学流派时期。他们在诗歌中大量使用象征使他们的诗充满了魅力和神秘。叶芝所著的《乌辛的流浪》The Wanderings of Oisin就充满了象征,连作者本人都难以一一说明。但也正是这些象的使爱尔兰的人民回忆起了他们过去的历史和民族的存在,使他们为曾经的历史感到自豪,使他们看清了眼下民族的痛苦和国家灾难都是由英国殖民主义者造成的。这些象征使人民恢复了民族自信心,为爱尔兰的民族运动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这些象征唤醒了民众。
叶芝因他的爱情诗而闻名于世。他曾用“玫瑰”、“海伦”、“天鹅”和“凤凰”来象征他所钟爱的毛德・冈Maud Gonne。在那么多的动人诗篇中,读者找不到一个毛德・冈的名字,而毛德・冈的美丽身影在这些诗中却又无处不在。读者通过象征认识了毛德・冈,目睹了她的十全十美,感受到了她为爱尔兰民族独立而战斗的坚定决心。
叶芝用四十年的光景写就的《当你老了》When You Are Old感动了世界一百年。诗中的象征和象征成分让全世界的读者产生无限美妙的联想。该诗百读不厌的效果就是通过象征的运用来达到的。
艾略特因诗歌创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写的《荒原》The Waste Land被看成是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一块丰碑。艾略特的影响延伸到现在和将来,而这样的艺术效果也是通过使用象征得以达到的
叶芝和艾略特两位诗人被看成是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在他们诗歌中,象征不计其数,可以用“象征的森林”来形容。叶芝和艾略特对人类的未来担忧失望。叶芝在冥想中想象出了象征人类美好未来的“拜占庭”,而艾略特却用“火”来象征人类根本没有未来。两位诗人都想挽救人类。叶芝想到的办法是用“艺术”去感化“恶人”,而艾略特却认为人类要想得到拯救的唯一方法是信仰宗教。
对于“生和死”的问题,叶芝和艾略特都认真地进行了思考。他们都希望能够得到永生。叶芝想象自己在艺术中永生,他用“金枝”,“金鸟”“唱歌”来象征自己永远在“拜占庭”进行艺术创作。而艾略特却希望在“火”中永生。
象征主义作为一股文流发端于十九世纪末期,兴盛于二十世纪前期。这股文流有自己的纲领和宣言,诗人众多,名家倍出,名篇传世,影响深远。虽然随着诗人的离世,该文流慢慢退去,但象征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将与诗歌共存。
参考文献:
[1]Anderson, Jan. Literature of the American People .Second Edition. Pensacola Christian College, 1997.
[2]Chen Jia . English Literature, the Commercial Press, 1982.
[3]Whitman, Walt. Leaves of Grass. China, Harbing Press, 2004.
[4]候维瑞 《英国文学通史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1999 。
[5]李贵苍 编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论集》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
[6]姜 涛 《 美国诗歌赏析 》武汉:版社 , 2006 。
[7]黎志敏 《 走进剑桥 二十世纪英美诗歌精选 》,广州 ;广东音像出版社 ,2002
[8]聂珍钊 《英语诗歌形式导论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7 。
一、民间色彩在布老虎中的表现手法
布老虎是民族文化的凝聚和精华,其色彩的表现采用了夸张手法、装饰手法和象征手法。
1.民间色彩中夸张手法的表现
夸张是民间美术常用的表现手法,也是布老虎的形象塑造手法之一。这种艺术手法是为了鲜明地突出表现老虎,是对布老虎形象和色彩进行组织和加工,产生夸张及超乎事实描绘,其着意夸张而不失神韵,色彩大胆取舍而不落俗套,形象生动。
我们不难发现,憨厚笨拙、稚气可爱的布老虎与真实世界凶猛矫健的老虎有着很大的差异。去除凶猛特征,强化虎头形象,弱化虎身和虎爪,添加装饰花纹,虎头及五官的色彩搭配都透露着天真烂漫,塑造了人见人爱的布老虎形象。为了夸张地突出布老虎的艳丽与鲜明,其在色彩上的表现更是鲜明、响亮、火辣辣,其色彩的夸张是通过变色等非自然的写实方式,制造了较大的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视觉差距,从而形成强烈的反差与对比,其产生的视觉刺激将会达到传达意念和引人注目的艺术效果。这种重意不重形的夸张手法迎合了人们的审美要求并延续传袭至今。
2.民间色彩中装饰手法的表现
装饰是通过色彩对造型进行添加和修饰的艺术手法。它起源于原始社会,在原始美术中就被广泛应用。大多布老虎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进行美化,巧用布贴与写意的针法来进行色彩的表现,同时也有彩绘、印染等其他装饰手法,特别是其色彩在五行观基础上的巧妙搭配形成热烈、轻松、明快的装饰风格,极具典型的装饰特征。
民间色彩受观念、用途、工艺的影响,设色明快,搭配具有冲击力,多为红配绿、黄配蓝等,装饰意味明显,并带有浓郁的主观因素。布老虎的色彩表现采用了规整化、几何化、添加等艺术手法。潍坊的丰收虎(图1)就是按一定规律将其进行色彩规整化处理,使颜色统一而有变化,并将五官等处理成几何的色块,使色彩表达简洁明快,最后在老虎大的色块上增加新的色彩元素,如其他颜色的纹饰在虎身的添加会产生色彩斑斓的效果,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布老虎更具装饰性。当今社会,布老虎的装饰性将进一步被强化和纯化。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布老虎体
3.民间色彩中象征手法的表现
布老虎也常采用象征手法,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其色彩不仅是赏心悦目的审美对象,还是民众集体意识传达的方式。先民根据自然的变化体验总结出阴阳、五行等观念,赋予了民间美术色彩深厚的文化底蕴。如黄色的虎身,黄与五行中的土相连,表现土能生金的观念,表达了对财富的追求。
因虎与上古遗留下的虎崇拜意识有关,在民间象征健康,寓意驱灾辟邪、祛病及祝福。在充满神秘色彩的布老虎故事里,寄托着人们对梦想的期盼和希冀。布老虎中大胆、明亮、鲜艳的色彩象征奋发向上的精神,蕴涵了吉祥、好运、健康等美好的祝愿。美好祝愿、纳吉求福的文化心态根植于民间百姓的心中,孕育了这些质朴无华的艺术情感与作品,寄托了传统与风俗背后的精神需求。民间美术的审美核心是吉祥、喜庆。老百姓通过缤纷的色彩在布老虎中的表现,来宣泄情感、烘托气氛和表达自我趣味,使其蕴含了特定的生命含义,衍生出吉祥瑞庆的文化象征意义,并形成固定的文化因子传承下来。也正是其寓意象征改变了老虎的精髓气质,将儿童式的稚气赋予了老虎的形象。布老虎上大胆、鲜艳的色彩表现,灵活、自由的搭配组合,呈现热烈的气氛,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坚定的信念,其积极乐观向上的审美基调也正是民间布老虎能长久保存下来并兴盛不衰之所在。
二、民间色彩在布老虎中的表现载体
民间色彩在布老虎中的表现不仅受艺术手法的影响,而且受载体材质的影响。布老虎色彩的呈现不是孤立存在的,与使用的材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材质上的色彩所呈现出的效果都会有所差异。材质作为布老虎重要的视觉表现元素,是传达出美感与价值的媒介。
布老虎的色彩通常以布艺、纸艺、刺绣等为载体,一般是彩色丝绸、绢缎、绒布、皮毛、彩线、金银线、空心珠等,以棉布、绸缎、麻、绒等面料居多。它们粗糙的材质表面,使色彩纯度看上去比原有的要低,明度偏暗,给人以沉重、笨拙、质朴的心理感受。民间布老虎经过色彩与织布材质等的巧妙融合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其产品颜色有数十种:红, 黄, 蓝, 绿, 桃红, 红花小花布, 绿花小花布等。基本上分红布、黄布和黑布三种色彩,其中红、黄两种色彩喜庆吉利,而黑为玄色,能兼容五彩。
关键词:原始世界观;象征化;隐喻思维;诗歌比兴
一、世界的象征化与隐喻思维
原始时代,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情况下,人类无法抵抗自然界的威胁,只好归之于某种神秘力量,进而想象出各种神。各个部落对自然界的力量的解释各有不同,所创造出来的神也各有不同,但它们所反映出的原始人的心理机制却是相同的,这就是“以己度物”的思维方式。原始人对自然界的认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自然界的这种生命力,正是人类自身生命力的贯注。这种贯注起源于人类对世界的直接体验,他们不自觉地以自身的生命力去体验世界万物,遂将自身的生命力体验为万事万物都有的生命力,体验为万物有灵、万物有情、万物有生死,从而将生命活动于其间的自然世界变成生命力的象征。在这一前提下,人类与自然界不存在主客体的分别,而是处于一种混沌的,整体的状态。
黑格尔在其《美学》中对“象征”做过分析说:“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
原始人就是将自然世界当作呈现于感性观照的暗示着某种神秘的生命力量的现成的外在事物的总和。在这里,象征并不是一种修辞手段,而是一种构建世界的方式,一种原始的世界观。原始人并不是有意识地用一种具体事物去象征一种神秘力量,在他们看来,具体事物本身就是神秘力量的具化。这里我们要清楚“象征的世界”与“世界的象征化”的区别,前者已经是人类有意识的对世界的认识,而后者则是在人类认识的无意识状态下对世界的直观体验。
那么,世界的象征化与隐喻思维有什么关系呢?赵维森先生在其《隐喻文化学》中对象征与隐喻在本质上的差异性做了如下界说:“隐喻的主体与喻体之间只有单一的相似性关系,而在象征中,主体与象征体之间除了相似性关系外,还可以是毗连性关系,即此物与彼物在空间上的各种相关联系(部分与整体、抽象与具体、可见于不可见等等)。”
这一界说具有合理性。
那么,原始人的世界观所反映出来的思维方式到底是象征还是隐喻呢?我们上文说到,在原始人看来,世界万物只是自然界神秘力量的具化,也就是说,世界万物与神秘力量并非相似性的关系,而是具体与抽象,可见与不可见,甚至也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显然,这是象征的特征。隐喻不足以成为最原始的世界观。
还有一点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原始人的思维方式,那就是世界万物所暗示的所谓神秘力量本来就是无形无相的,其与万物本身也就无所谓相似性可言,其象征性有很强的随意性,这一点上与隐喻思维的单一的相似性又是不同的。
隐喻思维的这一特征所反映的是人类思维的意识化,它是原始象征化世界观在人类认识水平进步之后所分离出的一种思维方式。
二、隐喻思维与比兴源起
上文我们比较了象征与隐喻的源流关系,下面我们通过对这两种思维方式在人类表达情感的常用形式――诗歌中的反映――比和兴的发展和比较来进一步分析隐喻思维的发展。
先来看几种对“兴”的解释: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卷一《关雎》注)
“兴者,有感之辞也。”(挚虞《文体流别论》)
“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胡寅《斐然集》卷十八《致李叔易》)
“兴在有意无意之间。”(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上)
上引几种解释,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兴”的特征,朱熹的解释显然是对诗歌修辞手法的总结,而未触及其所反映的心理机制,在此略去不论。挚虞的解释则注意到了“兴”作为文学手段与人的情感体验的关系;胡寅的解释则进一步指出了“兴”的手法中所反映的人的情感的生成过程,“触物以起情”,即是说,人的感情的生成是建立在人对外界事物的直观体验的基础上的,这与上文所说的原始人的象征化世界观正有相通之处。王夫之的解释则更进一步揭示出“兴”所体现的思维性质,即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渡。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对比兴手法的最早运用,其中“兴”的运用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只在开头起调节韵律、唤起情绪的作用,兴句与下文在内容上的联系并不明显。《诗经》中有不少表达不同内容的诗却用同样的兴句,正可以说明这一点。如《小雅・鸳鸯》第二章云:“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前面的兴句与后面两句的祝福语并无意义上的联系。《小雅・白华》第七章以同样的句子起兴,表达的却是怨刺之情:“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第二种,也是更主要的,兴句与下文有着委婉隐约的联系,如《周南・关雎》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兴句比附暗示中心主题;《周南・桃夭》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兴句烘托渲染环境氛围。
《诗经》中的一些诗篇如《秦风・蒹葭》,对于兴的运用已达到浑融的境界,反映出诗人对兴的手法的有意识运用。
《诗经》的大多数诗歌都是在流传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着的,很难分别出其具体产生年代,其最原始的面目已不可能看到。其中“兴”的手法的运用方式及水平上的不同,也不能作为判别时代的标准。但这种差别却能让我们推断出先民思维方式的大致发展轨迹。
“兴”的第一种运用情况,即与内容无联系的“兴”,应该是产生最早的,诗人在表达某种内容时,随意地以即目所见之情景入诗,本质上是一种“赋”法。这种随意性,正跟原始人最起初对世界万物象征化的认识方式相同。虽然《诗经》产生的春秋战国时代已经是古人认识水平很进步的时代,但其中隐含的这种古老思维方式却是有迹可循的。在这种随意性的运用中,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寻找所表达内容与外界事物的内在联系性,遂有“兴”的第二种运用情况。再进步便产生了《蒹葭》这类艺术水平很高的诗歌。
从第一种情况到第二种情况的进步也可以看出隐喻思维从象征化世界观中独立出来的过程。第二种情况正相似于隐喻思维。
再来看对“比”的解释: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朱熹《诗集传》卷一《螽斯》注)
“比者,喻类之言也。”(挚虞《文体流别论》)
“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胡寅《斐然集》卷十八《致李叔易》)
朱熹和挚虞的解释都说明了“比”要求的相似性特征,胡寅的解释则说明了主客休的互相作用。
“比”的运用情况较之于“兴”是很简单的,其所体现的“主体与喻体之间只有单一的相似性关系”的特征与隐喻的特征是相同的。这种手法的运用所反映出的心理机制则是与上文所说的“兴”的第二种运用情况相同的。但“比”的运用显然意识化程度更高了。如胡寅的解释所说,在“比”的运用中,创作主体“索物以托情”,是处在主动位置,而“兴”的运用中,创作主体则是“触物以起情”,是被动的。这一变化其实就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物感说”到“感物说”的发展变化。
比兴的运用虽有上述不同,但在其成熟过程中,其所反映的思维方式上的区别逐渐消失,共同反映着人类的隐喻思维。所以后世往往比兴合称,正是看到了这种共同性。
三、比兴手法的成熟与隐喻思维的退化
比兴手法的成熟引起文人的关注,并对其作理性分析,上文所引对比兴的各种解释都是在作此努力。这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诗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指导诗歌创作,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都同样导致了一个结果,即比兴中所包含的思维方式的逐渐消失,而向一种单纯的修辞手段转化。理性的分析与大量诗歌的创作互相推动,使比兴手法在最初期所表现的创新活力一点点丧失。时代久了,作品多了,自然而然积淀下来的固定模式被一代代人不自觉地运用着,中国几千年诗歌发展过程中,从来没有完全摆脱复古主义的枷锁,比兴手法的运用也很大程度上呈现出重复的面貌。
隐喻思维本是从无意识的象征化世界观中分化出来的,其所固有的无意识性、随意性,正是其活力所在,而在诗歌发展过程中,这种活力随着隐喻中主体与喻体间相似性关系的固定而消失。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有很多程式化的东西,如“月”与思乡,“柳”与别情,“梅”与孤傲,“菊”与隐逸,“莲”与高洁,等等。这些意象已然成为诗歌诗言中的“语码”,从而失掉其“隐喻互动的张力”。
但我们又应该明白,隐喻思维的这种退化只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任何时代的人,当与历史文化的游离时,都可以使其隐喻思维重新活跃。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每个时的幼儿,因其未接受任何历史文化的浸染,隐喻思维就非常发达。幼儿身上体现的这种无意识思维正可看作对原始思维的回归。诗歌史上有不少人能超越历史的发展,表现出天才的创造力,也正是因其能以赤子之心观照自然万物,保证了其隐喻思维的活跃。
隐喻思维与诗歌创作密切相关,还有诸多方面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探索,以推动诗歌创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1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转引自牛宏宝《美学概论》过渡,3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赵维森《隐喻文化学》,90页,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
[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62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摘要:本文对叶芝诗歌中象征主义创作手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从中去窥视叶芝象征主义思想在其诗歌中的表现,从而对叶芝象征主义思想有一定的了解。
关键词:叶芝;诗歌;象征主义
一、前言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二十世纪英语诗坛的卓越诗人。他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在父亲的影响下,曾决心成为一名艺术家。但不久之后,由于沉醉于诗歌所表现的伟大力量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开始了其个人的诗歌创作生涯。叶芝曾于192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使之成为了英国诗坛20世纪上半叶的诗歌领先者与杰出者,故而,对其研究也从不同的视角去剖析他,分析他。
叶芝的诗歌创作融合了神秘主义、浪漫主义以及美学主义,使之成为了英国诗坛的一个思想上受着不同诗人影响的,同时又混杂着不同思想与观点的诗人,这也为其诗歌的创作与被研究成为了热点与关注。其诗歌在个人诗歌创作的不同时期体现了不同的风格,但又让其诗歌形成了其诗歌创作的三个主要思想的融合体。因此,从其诗歌可以判别出诗人思想、心理上存在的矛盾与个人经历的情感上的结合。诗歌是诗人思想与观点的外在表现形式,诗人的智性与睿智是以诗歌为载体,使之成为诗人思想与观点的外泄工具,从而在诗歌隐秘不宣的诗歌内在价值上去形成诗歌内在的张力,从而使诗歌的价值得到升华。下面就其诗歌中象征主义手法与表现做个简要的分析。
二、象征主义在其诗歌中的表现
象征主义在叶芝后期的创作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这一时期,诗人建立了自己复杂的象征主义思想体系。在他的象征主义体系中大量涉及了自己的历史观、宇宙观、人生观,并包含了广泛的意象。诗人将自己的象征主义体系在诗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诗来抒写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表达出自己对历史、人生、宇宙的认识,对世界的认知与理性的思考。这时期的诗人再也不仅仅停留在感性的表面,而是逐渐用理性的思考去激起读者的共鸣,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深思。而诗中若即若离的意象、似是而非的意境增加了冥思的效应。这就是叶芝与其它诗人的不同之处:他的诗更注重的是启发读者理性的思考,而非虚拟的冥想。这在诗人后期的许多诗歌中都有体现,如《丽达与天鹅》,《猫与月》,《柯尔的野天鹅》等都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历史的认知。
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就是“对于日常用的字和词加以特殊的,出人意料的安排和组合,使之发生新的含义。同时它所追求的是艺术效果,并不是要读者理解诗人究竟要说什么,而是要使读者似懂非懂,恍惚若有所悟,使读者体会到此中有深意。”[1]而对于这种似懂非懂感,诗人自己也曾说过“这些诗有可能很难懂,也许比我所知的更难懂。歌德说过,诗人需要哲学,但他必须使它保持在他的作品之外。”[2]这个特点在叶芝的诗《猫与月》中体现得比较明显。猫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月亦是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而诗人把猫与月拼凑在一起,经过诗人的妙笔,融入诗人深邃的思想,再加以朦胧神秘的意境烘托,从而勾勒出一个似乎虚幻的气氛,以此来达到诗歌意义的升华。
该诗中诗人运用了旋梯式的象征主义体系。诗中月亮旋转像陀螺,由圆到缺,由缺到圆,不时地变换着模样;诗中猫的随意走动与嘶叫,在草地上的奔跑,从这里到那里,以及它不时变幻的瞳孔都是诗人象征主义体系在诗中的表现。诗中说到纯净而冰冷的光烦扰了猫的野性血液,使得它在草地上奔跑。此后,猫又在草地上漫步,它孤独、骄傲而聪颖。其间,从猫野性的凶猛到散步的温柔、宁静都是对人性的反映。人性的不同状态,有高有低,时起时伏。每个人在一定时期都有着人生的不同状态,也会经历不同的波峰、波谷,但最终,人们都要回归宁静,都要回归人性最初的东西,找到内心的那份平静、安详。诗中的月亮由圆到缺,由缺到圆则表达出历史的更替。猫与月共舞,就像人们融入在历史里一样。人们创造着历史,书写着历史,所以诗人说猫是月亮的近亲。二者都不时的变幻着,不断地更替着,没有定态,周而复始,如同人在历史潮流中一代又一代的消逝与新生。
诗人的象征主义思想中仍夹杂着浪漫主义思想与现实主义的表现。《猫与月》诗中的猫就是这样,月光始终照耀着它,那束月光总是随着它的移动而移动,随着它的变幻而变幻,与月共舞的猫是何等的惬意。诗人用这略带浪漫主义的手法营造出一种半明半暗、扑朔迷离的意境,给人一种若即若离感,使人觉得既浪漫又神秘,既近又远。月亮阴晴不定,从圆到缺,由缺到圆又让人怅惘,让人不禁感叹世事的无常,使人久久地陷在这种情境之中。诗人在其中沉淀了很久,已超然物外,用一种平静、淡然的语言来反映现实。诗中说到“也许月亮已经厌烦了那宫廷的舞步,学会一种新舞步的转法。”[3]这就表达出诗人厌倦现实中的事物,而是渴求着不同于常物的新事物的出现。这是现实主义的体现,诗人不满于现实,希望超越现实。
诗人后期的象征主义体系和由此创作的许多诗歌都是经历过这个阶段的历练后才发表出来的,这也证明诗人超越了自己,以一种新的诗作风格,即诗人自己的象征主义,屹立于诗坛。诗歌《丽达与天鹅》是叶芝超然自我的巅峰之作,是诗人象征主义思想体系成熟的标志。从该诗中,很容易窥视出诗人所表现出的象征主义思想更加的成熟了。该诗借用古希腊神话中宙斯变成天鹅下凡与美女丽达结合的传说。诗中诗人根据自己的见解,运用自己神秘的象征主义体系阐释了人类的历史,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的认识。同时,诗人也运用自己的象征主义体系表述了人类的历史起源。
当然,诗人象征主义巅峰之作的《丽达与天鹅》中也仍然有着诗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思想的表现,这里不再赘述。
三、结束语
总之,纵观叶芝一生,比较概括地说,诗人的思想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混合体。在不同的时期,诗人的某种思想占着主导地位,因此在不同时期的诗作主体风格也有所差异。其中的象征主义在诗人早期表现的是“感情的象征”,到后期则上升成了“理智的象征”,这也表明诗人的思想从冲动走向了成熟。诗人在神秘主义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象征主义体系来解释世间的现象、揭示真理,展示自己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从而使其中的浪漫主义色彩也得到了升华。在象征主义手法应用于自己诗歌的创作中,叶芝采用了不同的修饰手法来体现其象征主义的作用,诸如暗喻,提喻,影射,拟人,类比等手法。同时,诗人也在诗歌的创作中去发挥个人的想象,选择不同的事物成为诗歌的意象,使意象成为其象征主义手法中一个不可替代的工具,从而达到象征主义手法与技巧的完美运用。不难看出,在叶芝的诗歌中,叶芝表现出的想象力是十分完美的,幻想与现实的结合,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从不同的角度去展示着诗人的个人理想与观点。有时感到凄涩,但却不失诗歌的张力;有时感到欢愉,但却不失诗歌内在的价值与意义的拓展。因此,对叶芝的研究还有不同的视角去值得探索的。
参考文献:
[1]《象征主义》百度百科。wapbaike.省略/view/98683.htm?2010-12-26
[2]叶芝 著 艾 梅 译《苇间风》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5:117
[3]叶芝 著 艾 梅 译《苇间风》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5:115
关键词:语文教学;比喻;问题;异同;正确运用
“诚信”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近几年来高考关于“诚信”的话题作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许多服务行业无不将诚信作为行业行风建设的服务宗旨,更突出的是高考作文中涌现出许多美文,这其中,恰当的比喻给文章带来了客观的姿色,如:“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实,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文章取喻形象,色彩鲜明引人遐思,极为精巧、极具形象感和饱满的感彩,构成了文章的亮点。
一、比喻的意义
比喻又叫譬喻,俗称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另一个事物来描绘,说明所要表现的事物的修辞方法。打比方的确是表达思想感情的一个好方法,既形象生动,又节省笔墨。
比喻作为汉语中最广泛、最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很早就为人们所重视。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发现比喻手法虽能广泛运用,但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现象:①词类相比。②喻体感彩的忽略。③与双关语的混淆。④与象征手法分辨不清。那么,怎样避免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需要对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做一个全面地了解和认识。
比喻包括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个部分。本体是指被比喻的事物(甲),喻体是指作比喻的事物(乙),比喻词是联结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二、构成比喻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1)词类相比;(2)表示猜度;(3)表示想象;(4)表示举例的引词。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如: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比喻根据本体、喻体和比喻词运用情况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明喻、暗喻和借喻。
3.比喻的多样性
比喻是运用得很普遍的一种修辞手法。人们为了取得更好地修辞效果,在实际运用中,常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因而比喻的格式也就显得丰富多彩。
(1)反复设喻。用几个喻体从不同的角度说明本体,以期淋漓尽致地描写某一事物,加深读者的印象,叫反复设喻。
(2)反喻。就是用否定语气构成的比喻。
(3)倒喻。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倒过来。
(4)强喻:本体与喻体有共同的特征,为了突出本体的这一特征,特别强调喻体的程度不如或超过本体。
三、比喻的作用
比喻是用具体、普通、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打比方,来说明抽象、深奥、陌生的事物或道理的一种表达方式。不论比喻是哪种类型,它的作用都在于使抽象的事理变为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使未知的东西变为已知,使平淡的事物变得生动。
1.化抽象为具体
2.化深奥为浅显
3.化未知为已知
4.化平淡为生动
5.刻画人物:小说离不开人物的描写,在刻画人物的外貌或性格时,用上恰当的比喻,往往能使人物栩栩如生。
四、比喻与其他修辞手法的区别
1.比喻与比拟的不同
①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②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2.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不同点:
(1)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其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
(2)构成借代的基础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
3.比喻与象征手法的区别
比喻是修辞方法,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而象征是一种表现方法,即写作方法,是就篇章而言的,这种写法大都用在立意上,即把某种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描写的事物和形象中,通过所描写、刻画的事物,来表现一定阶级的本质或某种意义。
象征与比喻中的借喻,也有相同点,那就是都是事物形象化了。但借喻是建筑在相似的基础上;象征却是将所描写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所以对托义的物必须做细致地描写和刻画,理解时应加以细心分析。比喻无需做描写和刻画。
五、正确运用比喻
教学中,我将这种修辞手法的学习和运用紧密结合,注重在课堂上进行写作训练,方法有:
1.仿写:就是根据所学内容仿照写出的一种训练方法。这类练习要向学生讲清三个问题。①结构上要与例句相同。②手法相同。例句是比喻句,仿写也要写成比喻句。③句式相同。例句是陈述句、设问句、祈使句,仿写也要同样。当堂完成后,可互相交流借鉴。
2.联想:形象、生动地比喻还会激发人们丰富的联想,产生优美的语句。由比喻引发出的联想很多。
3.对比:贴切、恰当地运用比喻,仿写的句子可以和原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4.创新: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既可以继承前人优美的语言经典,又可以创新发展,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比得恰当贴切
2.要以大家熟知的东西作比
3.同样性质的或者相同的地方很多的两种事物,不宜互相作比
还要注意的是,用来打比方的事物除了和被比的事物有相似的地方以外,一定要有许多不相似的地方,但如果不相似的地方很多、很显著,而且可能引起不正确的想象,这个比方也就不恰当。
因此,相比的两样事物,最好是本质不同而有一点(只有一点)是非常相似的。
无论何种文体或文章,恰当、贴切、巧妙地运用比喻,不仅使人想象丰富,对所认识的物有了鲜明、生动的印象,同时,唤起了读者对生命的激情,增强了文字的感人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庆荣.现代实用汉语修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09.
在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中,将比喻称作“譬喻”。并将其列为材料上的辞格。认为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的,名叫譬喻。象征在《修辞学发凡》中却没被列入辞格之内,陈望道认为象征不属于辞格。
直到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才将象征和比喻都列到联系辞格的一类里。定义比喻,又叫譬喻,俗称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另一种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如:
(1)月亮挂在天上,星星眨着小眼睛,象一群顽皮的小孩子,挤在妈妈的身旁。(陈辉《月光曲》)
王希杰将象征列到了修辞格中:象征就是不直接描绘事物,而根据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借助于联想作用,虽然只说乙,但可以使人联想到甲。例如红色象征热情,鸽子象征和平。
吴士文的《修辞讲话》则又将象征和比喻列到特殊性辞格一章里。说某一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相似点,就故意用另外事物来描绘它的形象。这种修辞方式叫“取比以明”,简称“比喻”。故意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修辞方式叫“以物征事”,简称“象征”。吴士文对象征的认识比王希杰对象征的认识稍显深刻一些。
通过以上的列举我们发现,修辞学的经典作品中也缺乏对象征的系统论述。
一、对象征、比喻辞格的认识
(一)象征的定义和特征
用句子做材料,象征事物的某种本质属性,这种辞格叫象征。象征和比喻一样,包括三部分。通常格式是:象征本体、象征客体、象征词。常用的象征词有“象征、表示、意味、标志、预兆”等。象征的客体和象征词一般省略。象征是文艺创作中托意于物、藏意于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它通过描写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某种抽象概念和思想感情。创作者将具体的形象描绘出来,大部分形象都描绘得有声有色,让读者体会其中真意。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
(二)几个常见的象征类型
象征赋予自然事物以人文特征或者以自然事物来承载人文特征。如用“兰花”来承载人类特有的“清纯”气质,兰花从而符号化,成为“清纯”的化身。松树象征坚韧是同样的道理。
1.人文历史规定性的象征。如古代民族图腾,国旗,国徽;银河象征夫妻分离,希特勒象征法西斯统治等。
2.文化积淀、文化共识、约定俗成的象征。如狐狸象征狡猾,红玫瑰象征爱情;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象征喜庆,有的民族以白色象征哀悼,有的民族以黑色象征哀悼。
一般来说,来自于自然界的象征关系,带有较大的普遍性。
(三)比喻的定义及特性
上文已对比喻有所解释。为了描写甲事物,用与甲事物本质属性完全不同,但在某方面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打比方。如: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通过比喻,一弯新月像一张弓,月亮时圆时缺的特征更突出,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另外,有些道理,也用浅显常见的事物作喻体来说明。
比喻辞格运用灵活简便,通常以句子的形式存在,由喻体、本体和比喻词组成,暗喻和借喻中还可以省略比喻词和本体。喻体和本体之间一般有比喻词。如用“像、似的、是、仿佛”等连接。本体和喻体有主次之分,喻体只是一种增强形象性的手段。在本质上,比喻属于同义表达形式的选用修辞范畴。凡属于比喻这一辞格的句子都可以通过句式的变换,转化成平实陈述的句子。
二、象征和比喻的共同点
正因为象征和比喻在形式上极为相似,所以容易引起混淆,从而造成误判和误用。象征和比喻都是用一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如:
(3)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比喻)
(4)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了一惊;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象征)
例(3)用“燕雀”比作“庸人”,用“鸿鹄”比作“陈涉”。例(4)用“红白的花”象征革命的前景和希望,表达人们对革命者的崇敬与怀念之情。象征和比喻都由三部分组成,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省减。比喻可以省略除喻体外的其它部分,象征也可以省略除本体以外的其它部分。
三、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一)属性不同
象征更多地被看作文艺创作的表现手法,比喻是修辞学中的辞格之一。二者的这一根本区别确定了其性质和使用范围:象征属于文学范畴,比喻属语言范畴;象征的使用范围小,只限在“文学”范围内,比喻的使用范围大,涉及“文学”在内的一切语言现象;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中。象征不同于比喻,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
(二)两者之间同中有异
虽然象征和比喻都以相似点为基础,但象征的客体和本体之间的相似点没有直接联系,要通过读者的联想把它联系起来。如《XX长江大桥纪念碑碑文》:“它象征着和平,它象征着幸福,象征着劳动的光辉。”象征通过暗示,通过特别的表达来刺激、诱导人们去联想,从而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象征和比喻中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不同
象征的本体和客体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是借此寓彼,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同类的两种事物,它是借此喻彼。象征中可以用具体的本体表示某种抽象的事物,但在比喻中必须是具体表示具体,抽象表示抽象。如:
(5)百合花,那是我们的爱情的象征。(巴金《春天里的秋天》)
(6)在此却是雪未化尽,鸟儿已成群的来了。最先的便是青鸟。西方人以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我看最恰当不过。(冰心《寄小读者﹒山中杂记》)
象征的客体与本体之间要求“神似”,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则要求“形似”。
(四)象征和比喻的表现方式不同
象征是以物示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出,而让读者去理解。比喻是以物比物,比喻的对象一般是让人看得见,听得见或摸得着的一种具体事物。象征是通过某一具体事物表达一种概念、思想和感情,它贯穿在一个句群、一个段落甚至整篇文章中,是含蓄深沉的。而比喻则是打比方,仅是为了使要说明的事物更加鲜明生动,局限在一个具体的句子中。比喻一般在全篇文章中不占主要地位,它并不是文章的主要题材,象征则贯通全段落或全文。
(五)象征和比喻的艺术效果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