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说课稿格式

说课稿格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说课稿格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说课稿格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中职生的必修课,它与其它课程一起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小学数学教师的重任。由于很多中职学生对学习兴趣不高,采用传统的说教方式来讲授这门课程, 很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也不能让学生获得需要的知识。在担任了《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期间,笔者意识到实践操作能让学生体验“做数学”,教与学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数学。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让学生在“做”中学,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教师在这门课的教学中,不仅是以理论知识为主,更要加强实践环节,使所学的理论知识能真正地用于指导实践,在丰富学生数学教育理论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具体的措施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 指导学生开展案例学习

案例学习是指教师以教学案例为载体,在课堂上帮助学习者达到特定学习目标的方法。案例学习是把《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知识和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有效结合起来,把抽象的教学理论变成了生动的教学例子,它可以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案例可以是成功的教学案例,也可以是一些失败的案例。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选取优秀文本教案和课件,让学生了解在教学中如何组织教学,如何使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如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播放教学实录和视频案例,让学生观摩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进行讨论和评价视频文件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及板书设计的优缺点,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例如学生在观看了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的《平均数》教学实录视频后,学生们展开讨论,发现吴老师的课上得十分生动形象而且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能组织和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实现了在“玩”中学习数学等优点。通过这样的讨论、交流、分析、总结的环节,使学生对于优秀的课堂教学有了直观的认识,更好理解案例中所包含的教学原理,建立了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评价标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 教会学生学写教案或者说课稿

在案例学习到一定程度时,为了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己来尝试对某一个内容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文字的教案或说课稿形式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先从教材中寻找了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和网络中的电子教案或说课稿给她们看,让她们自己总结这些教案或说课稿的基本格式。在熟悉基本结构后,让四个同学组成的一个小组,自由选择小学数学的内容,写出一个完整的教学教案和说课稿。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教案和说课稿进行细心批改,进行适当的点评。例如班级中有一组的同学在选取了小学三年级的《年月日》内容后,她们的最初集体教案在对月份的划分和闰年、平年的区分主要知识点存在思路不清,条理不强的问题。教师提出了对教案的看法后,小组成员相互讨论、沟通、交流,分析并进行修改教案,对于改好后的教案,师生之间再一次讨论、分析、修改,这样反复进行,直到大家都感到满意为止。

3 安排学生进行模拟试讲或说课实践

观摩优秀教学案例能给学生良好的教学示范,写教案或说课稿的过程是一个实践前的准备工作,模拟试讲或说课就是让学生进行职前实践,是学生找工作面试时的一个必要环节。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试讲或者说课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根据每小组所选取的主题和写好的教案,做好课件,由小组长安排她们在课外进行试讲或者说课练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后,再在课堂上,由小组内的同学分工合作,每人讲一部分内容,合起来能讲完一节完整的小学数学课,这样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个同学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

在学生试讲或者说课时,班级中的其它同学充当小学生的角色,认真聆听。当同学的讲解结束后,其它同学一起评价发言的同学试讲或说课中的优缺点,然后再由发言小组的同学自评和教师总结。通过这样的评价过程,能让其它同学学习别人的长处,也能帮助发言的同学意识到自己存在着一些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合作交流的学习,学生的教学技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4 带领学生参与教学实习

在学习中,学校会安排中职师范生去小学进行一个月的教学实习,深入到小学的课堂是真正获得教育教学实践的机会。两名或者三名实习生由一名在职的小学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对她们的实习生活进行安排。实习生先听课,亲眼目睹指导老师上课的风采和教学过程,与班级的小学生进行交流,了解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后,实习生精心准备好教学内容,在指导老师指点和帮助下进行上课。中职师范生能身临其境,体验到做老师的滋味,得到一定的锻炼机会。在实习结束后,要求中职生与指导老师建立长期的联系,经常向指导老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课堂管理能力。

5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具有诊断、激励、调节、教学等作用。教学评价中的一个核心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传统的评价方式就是采用某几次的笔试成绩来计算的。对于《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这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课程,笔试只能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水平,却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教学技能。在教学过程,笔者曾采用过如下的评价标准: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在教学除了在理论方面的学习之外,还要强化学生对教学实践过程的重视,提高学生的教学基本功。这样的评价方式更能真实地反映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效果,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情, 充分利用条件, 开展多样的教学实践方式,使小学教育专业的中职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该课程的学习中,在加强学生对课程相关理论的理解的同时,提高她们的专业技能, 具备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做好职前的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杜启明.小学数学教学论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1.31(5):152-153.

[2]黄玲侠.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 2011.1(2):70.

说课稿格式范文第2篇

【摘 要】通过在中职学校中举办说课比赛,有利于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教学效能和综合素质。与传统的说课比赛不同,现场抽题的说课比赛提升了难度,也对参赛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中职教师 现场说课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1-0182-02

说课是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各学科相应的教学规程,采用讲述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内,向教学同行或专家阐述个人对大纲的把握、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对教法的构想、对教学过程的总体设计等方面的内容,然后由大家进行评说的一种教学活动。随着说课的实践和推广、普及和深入,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体系得以丰富和发展,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智慧生成的有效途径和形式。

一 说课对提高中职教师素质的意义

在国家重视并大力推行职业教育的形式下,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对师资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说课,恰恰是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大纲,以及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向其他教师或教研人员表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的一项教育活动。虽然说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5分钟,但它对教师的要求却是全方位的。从教师成长的角度来看,说课能提高年轻教师,尤其是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专业课教师素养,是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说课能促使教师主动学习教育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能在反思、探究和评价中得到成长和提高。

二 传统说课比赛的特点

传统说课比赛,选手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并将平时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升华。以我校为例,参加说课比赛的多为年轻教师,接到任务后,个人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还有同教研组老师的指导,课件制作上还可以请教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在最后参赛前还有学校组织的专家组评审,根据评审意见再进行修改、定稿。基本形成了“个人准备—组内讨论—赛前展示—集体讨论—个人修改”的说课准备模式。这样的模式,有效避免了年轻教师经验不足、势单力薄的情况,将集体智慧与个人创意有机结合起来。使个人能站在更高的起点,而学校也不断整合优势资源,促进经验的积累,增强了整体实力。

三 现场说课比赛的特点

近两年来,在一些中职教师说课比赛,如中职“创新杯”说课大赛中,部分专业开始采用现场说课的比赛形式。具体程序为:现场抽签决定说课题目;在规定时间(5个小时左右)内制作说课课件;当天晚上自行备课,第二天进行现场说课比赛。如此安排充分显示了主办方的“别有深意”:现场抽签决定说课内容,等于抓住了关键。“教学内容”是说课的灵魂: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教学法与教学手段;内容还决定了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结构、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等。现场抽题提高了比赛的难度,也存在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但是从好的方面来看,这样的形式更为公平,更能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基本功、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和临场应变能力。

四 现场说课比赛对教师的要求

1.强化教学基本功

通过现场抽题来确定说课题目,突出考察参赛教师综合素质。一次说课的准备,包括说课稿和说课课件,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和规律,即使内容不同,也是万变不离其宗。对于有一定教龄的教师来说,所教科目内容熟悉,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无论抽到哪一章节的内容都可以从容应对。但是,要能在教学设计上有所创新,就需要在教学基本功上下工夫。而很多中职教师不是师范院校毕业,虽然专业技能很熟练,但是对于教育教学方法不是特别了解。因此,在赛前需要强化学习教学法,尤其是适合中职培养目标的教学法。在中国,职业教育的方向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探索以“五个对接”为教学改革目标,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究“教中学,学中教”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能体现“教学做”一体的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

2.调整心态,坦然面对

无论是谁,参加比赛尤其是现场比赛都会紧张,适当的紧张能转化为动力,并保持良好的参赛状态。换一个角度来看,与各省市中职卫校的教学能手同场竞技,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比赛中能学到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促进日常教学水平的提高,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

3.重在积累,贵在反思

说课虽然只有短短的15分钟,考察的却是教师多年的教学积累,在把握“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的基本原则上,能够对教学设计有所创新,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比赛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应通过比赛有所反思。美国心理学家Posner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说课作为一种新的教研形式,对于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方式的发展,教育理论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教学过程的研究和反思,无疑都是一种可取的、积极有效的途径。

将比赛的成果和理念,真正融入日常教学中,在实践中探索适合中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在探索中实现教学质量和水

平的提高,做到“以赛促教、以赛强技、以赛养德”,这才是比赛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育委员会.说课论[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说课稿格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转型发展;试教活动;专业成长

转型发展中的高师院校师范专业就是要以“中小幼教师专业标准”为指导,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师资。所谓合格教师,即要达到“中小幼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不仅要知道在基础教育阶段为什么教、教什么,更要明白怎么教。而怎么教,既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一种知识,更是学生在不断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教育能力,这单靠教育类课程的理论传授是不能达到的,必须以教育类课程的理论为指导,通过一系列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才有可能获得与形成。在转型发展的师范院校,需要系统构建“见习―试教―实习”三维一体的学生教育实践活动模式,而试教在这一模式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学生试教活动及其特点

试教活动是师范院校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是在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前,由上教学法课程的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模拟课堂开展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教学方案设计、试讲和说课三个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课堂教学及设计能力的一种训练性实践教学活动。

从上述试教活动的阐述可见,试教活动具备三个特点。一是试教活动是师范院校的一门教学实践课程,以训练学生教师技能基本功为目的;二是试教中的施教对象和场景具有虚拟性:施教对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小学学生,而是配合学生试教的同专业同学,教学场景也不是正规的教室,场景内有给予指导的教师,教学要求的时间更不是一堂完整课的时间;三是需要在教学法课程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般来说,试教活动是在教师设定的教学情景中进行的,教学法课程教师要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二、师范院校开展学生试教活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作用

学生试教活动包含三个主要环节,即教学设计方案的撰写、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说课训练。教学设计方案是回答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需要学生对教材、对课标、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依据教学设计方案进行的实战表演,涉及学生多方面的教师职业技能表现;说课则是要回答为什么要这样教的问题,需要学生运用教育教学的理论分析,找到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所以,通过试教活动,能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提高学生的教师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实现师范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开展学生试教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能力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有一些可供参考的格式和内容框架,但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节的安排则必须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一节课的具体知识为基础,更要以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特点为前提。在试教活动中,学生首要的任务就是写出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方案,要完成这一任务,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以下工作:一是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较好把握课程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弄清课程的知识脉络,掌握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的具体要求和教学建议;二是认真分析这节内容的知识点及其逻辑关系、教材呈现方式和可以挖掘的辅助教学资源在整个单元甚至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与前后联系;三是了解教学对象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确定学生的认知逻辑;四是有意识地阅读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方案,熟悉教学设计方案的主要格式和基本框架,并结合课程与教学理论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及教学内容的格式和框架作为教学设计方案的模板进行方案编写。最后,还要将已完成的初步方案交给指导教师检查,并按指导教师的修改意见进行反复修改,直到成为一个较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设计方案。学生经过以上一系列的思考和具体操作,不仅完成了一节课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更加深了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理解,学会了对教材的分析,不断提升了教学设计的能力。

2.开展学生试教活动,可以提升学生教学基本技能、锻炼学生的执教胆识

试教活动中,学生以编写的教学设计方案为依据,在小组同学的配合下进行教学活动的实战演练叫试讲,是学生最重要的一个活动环节。这样的教学实战演练虽然有一定的虚拟性,但是,首先这样的演练需要学生进行必要的组织教学和对教学方法的有机渗透,需要学生恰当运用文字和肢体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更需要学生恰当处理各种预设方案中没有的突发问题。学生可以体验一节课的全过程,能反映学生的教师仪态、口语表达、文字板书、组织教学和临场应变等教学基本技能情况。其次,指导教师全程参与了学生的教学活动演练,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好地方和存在的问题都有详细记录,在评教过程中会及时给学生指出来,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再次,作为每一个扮演听课对象的学生,在充当学生的同时,还以一种观摩、审视的姿态在思考演练者的教学活动,能从自己的角度感受演练者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不足。在评教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一来,一个学生在教学演练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大家都体会、感受到的问题,在自己的试讲中就会自觉避免和修正。所以,试教活动中的试讲,能让学生对课堂教学有比较真实的体验,能锻炼学生走上讲台的胆识,更能让学生在不断暴露问题、修正问题中提升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的实习和今后的专业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3.开展学生试教活动,可以提升学生教学理论素养,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从“教书匠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所谓“研究型”教师,即要求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怎么教”,更需要教师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教”。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师范院校的学生试教活动从原来的“教案撰写―试讲―评教”一体的活动模式中增加了一个内容,即在评教时要求学生“说课”。

说课即让学生向观摩者、评教者回答“为什么要这样教”。具体就是回答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辅助手段的选用、教学活动过程的安排、板书设计等的理论依据和主要目的是什么。学生要完成这一活动任务,在教学设计方案编写前,必须要全面温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在教学设计方案编写和教学活动进行中,还必须思考每一个环节的安排和处理是基于什么理论,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在说课前也需要进行说课稿的书面撰写;在说课中更需要学生通过口头语言、肢体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思考、组织和表达,引导学生运用教育教学的理论去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又从教学实践中提炼和升华教育教学理论,这不仅让学生得到语言表达、文字组织和上台演说的训练,还让学生的教学设计方案更加成熟和科学,让学生对教学活动过程的处理更有目的和艺术性,最主要的是能促进学生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之,教师是一个专门的职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仅需要专门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更需要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师范院校要实现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就必须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系统构建完善的“见习―试教―实习”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试教活动在这个实践教学体系中起作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一个检测,更是学生开展教育实习、不断成长为一个合格教师的有力保障,必须要加强管理,保证实效。

参考文献:

[1]张勇军.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张伟.新时期师范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D].西南大学,2012.

[3]王娟.我国高师院校发展战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说课稿格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学反思; 意义; 存在问题; 思效; 思得; 思失; 思改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58-001

一、为什么写教学反思

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写教学反思的意义。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才能得到提升,并对今后的教学行为产生影响。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旧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自省, 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深入和教师的经验积累和提升。

二、当前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为什么一定要经常反思?没有课后反思的教案就不是完整的教案吗?有时候课上完了什么感觉也没有,课后细细想想写点什么?写教学反思究竟以多少字为宜?教学反思到底应该写在哪里?是写在教案上,还是要专门笔记?教师在“愁”和“忙”的压力下往往是寥寥数语,浮于形式。笔者认为,目前的教学反思中存在九个问题:

1.敷衍应付

很多人将教学反思写成课后小结甚至“学期总结”,还有人写成说课稿(教学意图说明)或者自我评价(自我欣赏)。其实,写反思应该在课堂教学后几天里进行,时间长了有可能无法回忆。

2.浅尝辄止

满意的、不满意的,成功的、失败的,学生的、自己的,全写进去,造成“无反思点的经验总结”。

3.自我辩护

不能客观公允地审视、批判和解剖自己,避重就轻或寻找冠冕堂皇的理由,结论先导,然后求证。或者固守自己旧有的荣誉,不愿更新自己旧有教学思想及做法中陈腐落后的部分,甚至对新异的观点视而不见或强加修剪以求与原有观念一致。

4.缺少个性

教学反思的对象是自己的教学实践,应该受时限、场景、个性和教学风格等因素的制约。结合课堂教学实录(全程或某一个片段)的反思,应该突出反思的个性和反思的针对性。

5.自我封闭

一方面是担心自己反思中的一些内容成为其他教师耻笑的把柄;另一方面他们觉得教学反思是对自己课堂的反思,不用也不必与其他人员分享,反思内容不具有广泛性。

6.形式单一

现在反思的格式基本上都是:教学内容描述+教学得失分析+以后如何做,虽然符合我做了什么?有效果吗?合理吗?我还能做什么,但形式上类同“八股”,中规中矩,没有展现出教学反思的生机和活力,也束缚了反思者的创新能力。

7.对象单一

着眼点多集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效果等“教师怎样教”的层面,很少有对“学生如何学”层面的反思。

8.范围泛化

现代汉语词典中说: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既然是过去的,已经发生的事情,课前讲反思可能不恰当。因为反思不是当下发生的,更不是还没发生的,而是行为做出之后,对行为过程及其结果的再审视和再思考。

9.虎头蛇尾

三、怎样写教学反思

就目前而言,我觉得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反思。

1.思效。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进行课后反思要做到“当堂思效”。即上完课后要对本课的教学效果作一个自我评价。

2.思得。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的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如果出现了课堂教与学的,最好能详细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精彩问答,作为第一手素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教学反思还应侧重于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一节课结束后,回顾教学过程,体会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教师一定能从中受到启发,总结成功的经验,如能及时记录,可作为日后教学工作的借鉴,有助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3.思失。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如问题情景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自主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等等。学生的性格各异,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如教法的运用,知识的讲解,例题的选择,板书的设计,学生的反应等方面,课后都会觉得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对于教学工作的不足,要反复思考,仔细琢磨,采取措施,及时补救。

4.思改。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博士认为,一个真正的反思型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思”的最终目的是“改”,通过对各个教学环节得失的客观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提出改进教学的策略和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节课下来,不妨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然后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不妨写写“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教师的教学知识来自哪里?范良火教授认为最为重要的来源是:教师自身的经验和自我反思,和同事交流。我常想,教学反思毕竟是一种促进教学提高的手段或方式。它需要执笔者的用心,也需要执教中的细心,更需要过程中的真心。它不是靠规定就能生发出来的灵性,而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总结,去提高。

参考文献:

[1]杜威.我们怎样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