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范文第1篇

年,电子行业共有140634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初级工16672人,中级工80344人,高级工41754人,技师1608人,高级技师256人,职业鉴定各项工作任务基本顺利完成。

一、加强质量管理,全面推行体系认证工作,把提高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放在首位

(一)全面开展质量认证工作,提升鉴定质量

为深化对认证工作的指导,把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做的更加科学合理,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从工作目标、组织领导、审核小组、专家队伍、认证流程等多方面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方案。

按照方案中的规定,电子行业各职业技能鉴定站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成立专门的认证工作领导小组,编写包含《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流程》、《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和《记录文件》在内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使其符合鉴定机构的工作实际且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六个月的体系试运行,确保所建立的体系是高效率并且是符合实际的,经过试运行阶段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后,将有效的体系文件及相关材料上报部中心,向部中心的认证领导小组提出认证申请后,由部中心的认证领导小组及组成的专家审核组对其质量管理体系情况进行现场审核。

从4月起,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完成了包括集团54所、重庆职业技能鉴定站、集团38所、集团13所、职业技能鉴定站及集团10所在内的6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工作,并完成了对新疆职业技能鉴定站、集团18所、贵州职业技能鉴定站和广西职业技能鉴定站的认证申报审核工作。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广泛开展,一方面使得行业内的鉴定机构按照新构建的科学、规范、制度化的鉴定质量管理系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鉴定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管理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规范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完善了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维护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整体推进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建设。

(二)加强对鉴定机构的指导,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为确保行业内各鉴定机构职业技能鉴定行为的规范,提升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管理水平,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要求,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编写制定了《年度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责任书》草案,准备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年1月和行业内各鉴定机构正式签署,以此对各鉴定机构的工作流程进行必要的约束。

与此同时,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有效期限为三年的规定,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于8月份对行业内已到三年期限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进行了年检。经过年检确认有45个职业技能鉴定站为年检合格鉴定站,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规定格式上报,换发了新的《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和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铜牌。对于年审不合格者将坚决不予通过,并视情节给予不同的处罚,直至撤销鉴定资格。通过采取鉴定机构年检等措施,促进了鉴定机构制度化、规范化的建设,建立起了长效的奖励退出机制。

此外,制定了二级鉴定机构的管理监督办法,积极做好二级鉴定机构的备案工作,完善了各二级站责任人、联系方式等信息的备档工作。对二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工作监督力度的加大,进一步规范了二级站职业资格相关工作,确保了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维护了电子行业资格证书公信力。

(三)加强鉴定质量监控回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各鉴定站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状况,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开设了专用邮箱,建立了交流平台,可以及时的与各鉴定机构取得联系。同时,中心要求各鉴定机构要对下属的二级站的鉴定质量进行“质量问卷”调查,各二级站要直接面对考生进行“质量问卷”调查。

此外,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还扩大回访的范围,加大回访力度,亲自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回访调查。截至到11月30日,参与质量反馈的人数达到4,552人次,其中工作满意率为99.1%,工作不满意率仅为0.9%。

总结各方面的反馈可以看出,参与调查的人员普遍认为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总体上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鉴定工作到位、规范,鉴定机构及部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认真,能够耐心并准确的解答考生的各项问题,责任心强;在考试方面,绝大部分地区的理论及实操考场秩序良好,监考老师工作细致严格,相关考评及督导工作到位,记录认真,评分公正,考务工作正规、严谨,透明度高;在试题方面,绝大部分考生认为试题难易度适中,理论试题能与书本结合,实操考试能与实际工作相关联;网站则有着内容全面、信息及时、更新速度较快、证书查询功能简便快捷的特点,也受到了广大参评人员的好评。

在中心的鉴定质量监控回访工作中,通过留言反馈,也发现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考试试题理论多于实践、应该多与实践相结合,同工种的历次考试间及各工种间的试题难易不均等。中心认真对待每条回访意见及建议,根据意见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听取建议积极改进相关工作,认真解决和回复了所有回访中的问题和留言,确保了工作不留死角。

在鉴定质量监控回访的过程中,我们不是简单地询问学员对鉴定工作是否满意上,而是要通过对问题的反馈,进一步征求广大学员和社会各界对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建议,来帮助我们更好的改进工作。鉴定质量监控回访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我们及时了解和掌握社会各界对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看法,及时纠正工作过程中的各种不良行为,提升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的形象。

二、规范了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维护职业资格证书公信力

(一)加强资格证书核发管理,规范管理流程

为了保证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于4月份下发了《关于规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作管理工作流程的通知》,并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启用新版职业资格证书,将鉴定合格人数与证书核发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加强证书核发管理,从严把握职业资格证书申办程序与核发流程,切实维护了电子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

(二)规范职业资格相关活动

为了贯彻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通知》(〔2007〕73号)有关精神,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严格要求行业内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按规定组织实施电子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建立起了区域负责的质量监督机制,实施质量定期通报制度,对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实行严格的年检、评估、审批制度,推广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完善奖惩退出机制。对国家职业标准的执行和国家题库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的专项检查。坚持质量现场督导制度,严格规范考评人员、质量督导人员派遣、使用和管理制度,强化对鉴定现场特别是实操考核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和完善了行业内鉴定质量的投诉举报措施,加大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逐步建立起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目前,行业内各鉴定机构的质量意识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考务管理程序也日益严格,促进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持续健康的发展,是坚持科学人才观、维护电子行业人才的合法权益、促进电子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

三、加强了职业技能鉴定基础工作,完善了职业技能鉴定支持体系。

(一)加强四支队伍的建设

为确保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较高的水平上运行,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积极加强行业内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建立了鉴定机构管理人员学习制度,积极组织各鉴定机构管理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并逐步在行业内推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同时,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还专门成立了“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专家委员会”,确保每一职业有3—4名左右的专家队伍,其中有1—2名具有丰富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经验的骨干专家,其余专家也在该领域的专业实践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优秀的专家队伍在国家职业标准开发、职业培训教材编写、考试试题的编制、考评人员和师资的培训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此外,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质量督导员是开展鉴定工作、保证鉴定质量的重要力量和关键。为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和队伍建设,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不断的加强考评员、质量督导员队伍的建设,把好考评员、督导员人选的入口关,严格控制标准和条件的同时,建立、完善了系统的考评员、督导员培训制度,并构筑了严格的考评员、督导员管理制度。

年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了三期电子行业特有工种鉴定考评员培训班、一期高级考评员培训班和一期质量督导员培训班。每期考评员、督导员培训班的举办,都得到了各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各职业技能鉴定站和IT企业的高度重视,均积极选派学员参加。

培训班得到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他们就国外职业教育基本概况及其借鉴、我国关于高技能人才培训的方针政策及工作部署与要求、国家职业标准在技师和高级技师考评工作中的作用,以及电子行业特有工种技师和高级技师实操考核要点及相关知识进行了深入的讲解。此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电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培训班,邀请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张亚男副主任出席。亚男副主任传达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辽宁会议的有关精神和张小健副部长的讲话,介绍了职业技能鉴定的特点和现状,指出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三个转变,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根据与会学员的反馈,大家一致认为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督导员培训班的形式和内容都非常好,授课专家的讲解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贴近鉴定工作实际,突出特点,精彩深刻。学员们从中学到了很多相关知识,了解和借鉴到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方式与方法。

五期培训班共培训了181名考评员、89名高级考评员和54名质量督导员。目前,电子行业已建立起了一支拥有4611名考评员、578名高级考评员和215名质量督导员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评队伍。

随着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工作重视的不断加强,考评队伍不断扩大,进一步规范了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的工作流程和考试标准,提高了职业技能的鉴定质量,对于推进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向高质量、深层次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修订国家职业标准,编写新教材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始终紧抓职业标准、培训教材等基础工作,遵循统一开发的思路,促进了标准与教材内容的有效衔接,保障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顺利实施。

为了更好的加强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的基础建设,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重视电子行业特有工种国家职业标准的开发与修订工作,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要求,对于《通信交换设备调试员国家职业标准》和《通信设备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两项国家职业标准,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并于10月30日和12月22日分别召开了《通信交换设备调试员国家职业标准》碰头会和《通信设备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审定会。会议期间,对现行职业标准的内容、格式等的规范性进行了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指出问题、交换意见、改正问题,力争做好电子行业特有的职业(工种)国家职业标准的开发制定和修订工作,为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石。

此外,教材编写工作稳步推进。组织专家编写并出版了《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电子设备装接技术》和《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等三本职业技能培训教材。这些教材内容注重鉴定工作实际需要,兼顾专业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可操作性强,已在信息产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广泛使用,受到了培训单位和学员的好评。

(三)改造技能鉴定考试题库

根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和企业生产的实际,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制定了组卷规则,简化了程序,使组卷更加科学、合理,从而提高了题库的权威性。计算机装调、无线电调试、电子设备装接、无线电设备机械装接和印制电路制作五个工种的理论试卷专家命题工作已全部完成。目前,电子行业已经建立了计算机装配调试、网络设备调试、电子设备装接、印制电路制作、半导体芯片制作等主流职业的考试试题库,进一步扩大了国家题库的职业覆盖面,夯实了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能够更好地为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供支撑。

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的来看,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数量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鉴定工作发展态势良好,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稳步推进,鉴定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鉴定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在充分肯定工作成绩和总结经验的同时,电子行业职业技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比较突出:

一是个别鉴定机构对鉴定质量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没有与时俱进,诸如鉴定机构在考核过程中鉴定行为不规范、监控不严等现象还偶有发生。

二是鉴定工作开展还不平衡,鉴定业务指导还有待加强,鉴定服务质量还有待改善,管理人员队伍从数量到水平能力均有待提高。

三是鉴定质量管理略显粗犷,不够细致,缺乏有力的措施,高技能人才综合评价手段还有待完善。

四是执行国家职业标准的力度还不够,鉴定对培训的引导作用还需加强。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技能 资格鉴定 发展对策

1.职业技能鉴定的内涵

职业技能鉴定是基于对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是按照国家职业标准,通过政府授权的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专业理论以及实际操作技能,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评价和认证的活动。

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实施职能鉴定是依据国家职业标准、职能鉴定规范和相应教材内容来确定的包括职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鉴定与考核。职业技能鉴定的本质具有特定内容、手段和鉴定目的的考试活动,具有考试所有的共性特征。

我国的职业技能鉴定实行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管理体制。职业技能鉴定的实施步骤分为:鉴定前的组织准备、鉴定前的技术准备、鉴定实测、鉴定后的结果处理四大步骤。

2.职业技能鉴定的意义

职业技能鉴定是提高劳动素质的有效途径,现代市场竞争机制下,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实施考试与培训分离制度,由相关单位进行培训、并由专任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考核鉴定,由国家认证。确保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客观公正性。职业技能鉴定成为向社会输送优秀职业技能人才的平台。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1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有利于优化人才资源的综合素质

职业技能鉴定,是对人才个体的职业技能的考核检验。不同得岗位培训,有着不同的鉴定要求。职业技能鉴定针对岗位要求,结合行业特点进行的权威性鉴定标准,能够促使人力资源个体认真对待学习培训活动,为职业技能的提升奠定基础。

2.2 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有利于人才个体进行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人才个体针对实际职业能力,结合市场需求及长远趋向,进行职业选择定位的预划。国家职能鉴定制度的实施,为人才个体的职业目标提供了学习动机,有利于个体综合职业素质的持续性提高,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力量。

2.3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市场化交流

现代经济的发展,受市场竞争机制影响,社会人才资源的管理需求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新形势下,企业市场化人才机制的多元化运行,为现代人力资源的管理提出了挑战。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有利于现代人才市场的交流和运行。

2.4职业技能鉴定有利于构建现代人才资源管理体系职业技能鉴定是在职业标准的基础上,对人才个体的专业技能的全面客观的评价与认证,通过培训与鉴定工作的开展,使企业的人才评价有了比对量化的参考标准,通过将职业技能鉴定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职业管理相结合,完善了企业的人才评价体系。

3.当前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存在的问题

职业技能鉴定,是为社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保障,新形势下,我国职业技能鉴定中存在以下问题:

3.1鉴定管理意识落差,缺乏有效竞争机制

受客观条件制约,我国现行职业资格认定属于国家证书制度体系。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方式由政府或者政府授权的权威机构来集中管理。由于缺乏竞争意识和行政权力的干预,使得鉴定机制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不能及时反映人才资源市场的变化需求。

3.2 法制保障体系缺失,科学鉴定功能弱化

市场经济的转型,为人才资源管理带来了重要影响,由于缺少科学有效的职业技能鉴定管理监控体系,使得现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技能鉴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从而导致鉴定失真失实。

3.3鉴定模式僵化滞后,认证程序粗疏纰漏

我国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属于标准参照的考试模式。相对于快速发展的人才市场需求来说,考核标准显得泛化滞后、内容陈旧,考核内容覆盖力不强,存在诸多弊端,同时,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个别鉴定机关鉴定认证程序审核不严,粗疏纰漏现象严重。

4.当前我国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对策

4.1 优化职能鉴定环境,提升考评人员素质,注重强化职业技能鉴定的社会效果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升华了职业人才管理的需求理念,面对市场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作为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必须提高鉴定考核人员的道德水准与管理素质,进行严格的职业技能考核管理,把好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关。

4.2 深化职业管理改革,拓展多元管理渠道,创新职业技能鉴定的科学方法模式

现代市场人才运行特点,推动了人才资源管理制度的革新。国家职业鉴定部门,要坚持科学发展的观念,坚持与时俱进,立足于客观实际,积极拓展和整合人才资源的管理开发渠道,创新职业鉴定的科学模式,实现公平、公正的客观性原则。

4.3 统一职业鉴定标准,规范职业鉴定行为,搭建现代职业技能鉴定的科学平台

职业技能鉴定,应以特有的社会功能标准对专业人员的技能作出权威性的客观评价。职业技能资格鉴定标准的社会化趋向,必须以整个社会长期发展需要为目标。因此,要强化多部门联合参与制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体现鉴定标准的科学性。

4.4 坚持人才市场导向,适度引进竞争机制,构建科学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

我国职业技能鉴定采用的是由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权威机构集中管理的非竞争力机制,存在着很多弊端。因此,现行经济环境下,坚持正确的人才市场为导向,由政府宏观调控,适度引进竞争机制,构建统一协调的培训与鉴定体系,是推动人才资源管理的有效保障。

4.5 完善法制保障体系,严格职业鉴定程序,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市场接轨

新形势下,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必须完善科学、规范的鉴定保障体系,要转变人才职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的意识,落实就业导向政策,通过国家立法,形成健全的职业教育培训技能鉴定法律体系,强化职业技能鉴定制度的权威性。

4.6 健全运行监管机制,开放社会监督基点,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的社会化导向

职业技能鉴定是在国家职业分类的基础上,由国家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的一种行政行为。要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管理,开放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平台,通过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明确并强化职业技能鉴定的社会化导向。

结束语

总之,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向,推动了社会人才资源管理的运行理念,科学的职业技能鉴定,有利于社会人才发展的整体素质提高。新形势下,要优化人才资源管理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拓展和深化人才管理改革渠道,完善职业技能鉴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才资源管理的科学统一,推动社会文明的和谐建构。

参考文献: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范文第3篇

为提高本市秘书职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秘书的需求,逐步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根据劳动部《关于印发〈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本市实际,现将《北京市秘书职业资格证书鉴定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区、系统、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1:北京市秘书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实施方案

为保证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顺利实施,根据劳动部《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附件2)和《秘书职业技能标准》(试行)及《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秘书)》(试行)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原则

秘书职业资格鉴定,是为逐步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新职业领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一项新工作。为保证质量,使社会用人单位能依据公正、客观标准招用合格人才,促进就业,各单位应根据劳动部《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中规定六个统一的原则、对象、申报条件及培训规范,有步骤组织实施。

二、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本市秘书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由市劳动局职业技能开发处统一协调、监督、检查,负责制定实施计划,认定秘书培训机构,并公布面向社会开展秘书职业资格培训机构名单;市职业技能开发协会负责统一组织培训教材、标准、鉴定规范、统一培训辅导教员、组织报名、资格审查和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组织鉴定、阅卷、提出鉴定分析、核发证书,组织秘书职业资格考评员培训;承担秘书培训、辅导的机构应按本实施方案的规定开展相应的培训、辅导,并负责申请参加培训、辅导、鉴定人员的资格初审。有关局、总公司劳动、教育部门,区县劳动局负责本系统、本地区秘书职业培训与鉴定宣传、报名推荐工作,根据需要申请建立系统或区域内培训机构。

三、程序

1.认定秘书培训机构:为了保证秘书培训的鉴定质量,市劳动局将根据培训的具体要求和参加培训的人员分布,统一认定培训机构。秘书培训机构分为两个层次,即主要为本地区、本系统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员承担培训(辅导)任务的“地区(系统)秘书职业资格培训辅导机构”和主要为社会上从事或准备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员承担培训(辅导)任务的“面向社会开展秘书职业资格培训(辅导)机构”(已认定,见附件3)。秘书培训机构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1)具有法人资格的职业培训机构(提供法人资格复印件)。

(2)根据培训和鉴定要求,能够满足秘书职业资格培训鉴定的场地和设施(自有),有相应的管理人员和培训辅导人员(提供说明及证明材料)。

(3)提交由主管部门签署意见,承担秘书培训的书面申请;填写《北京市建立地区(系统)秘书职业资格培训辅导机构申请表》(附件4)。

(4)具有市或区县劳动局审批的《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北京市技术等级培训许可证)。

“地区(系统)秘书职业资格培训辅导机构”申报截止日期1998年5月25日。

2.报名与资格审查

(1)经批准具备秘书培训资格的单位,应积极做好报名组织工作。按照劳动部《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规定的条件,对报名人员进行初审并分类造册,持《1998年秘书职业资格培训鉴定报名与合格人员登记表》(附件5)到市劳动局职业技能开发协会统一办理资格审查和收费手续。

(2)整建制和个人报名本着就近原则,在6月20日之前到公布的培训机构办理报名手续。

(3)报名人员应提供以下材料:

①出具从事秘书职业工作年限单位证明或职业资格证书;

②秘书专业学历证书;

③一寸免冠照片2张。

3.培训与辅导:秘书职业资格鉴定前的培训或考前辅导,本着自愿原则参加分类进行的培训或辅导。

各培训机构应根据劳动部统一编写的《秘书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和《秘书职业资格考试指南》针对不同人员分初、中、高级进行相应培训或辅导。培训包括按照劳动部规定的初、中、高级秘书培训教材重点学习纲要进行的培训及考前辅导;辅导指根据《秘书职业资格考试指南》进行的考前辅导。

秘书初、中、高级职业资格培训原则上不少于200、240、280学时;考前辅导原则不少于30学时。

4.各培训机构应帮助学员按本市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规定做好鉴定申报工作。

5.鉴定:秘书职业资格培训、考前辅导结束后,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组织鉴定工作。

四、几点要求:

1.此次统一组织的秘书职业资格培训、辅导、鉴定工作,是本市逐步推行职业资格证书的组成部分,为保证工作质量和连续性,各主管部门应积极配合,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2.各单位在组织报名、培训、辅导、鉴定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劳动部和本市有关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收费标准(另发)。

3.各单位在培训、辅导与鉴定过程中遇有关问题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

职业技能开发处        63044807

职业技能开发协会      63044808

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64918931

附件2:劳动部关于印发《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1998年3月17日  劳培司字〔1998〕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

为提高我国秘书职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做好秘书的培训工作,逐步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根据劳动部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经研究,决定从1998年上半年开始,在全国开展秘书职业资格鉴定的试点工作。现将《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

秘书职业资格鉴定实行先试点后逐步开展的原则。首批开展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的地区为: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湖北省、广西自治区、四川省、河北省、河南省、广东省10个地区。为保证试点工作的进行,各试点地区应根据《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组织试点工作,并在4月中旬前将本地区实施办法报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备案。

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

为逐步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企事业、涉外机构中秘书职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秘书的需求,根据劳动部有关规定和《秘书职业技能标准》(试行)及《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秘书)》(试行)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是在新职业、新工种领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一项新的工作。应按照统一标准、材、统一命题、统一考务管理和统一证书管理的质量控制原则,组织全国统一鉴定,为用人单位挑选合格人才提供客观标准,为规范秘书培训和促进就业服务。

二、鉴定对象

在企事业、涉外机构等组织中,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协助领导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的人员(不含公务员)和有志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员。

三、申报条件

秘书职业资格鉴定分初、中、高三个等级。凡申请参加各等级秘书职业资格鉴定的人员,必须符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秘书)》的申报条件。

初级秘书申报条件:1.从事秘书职业一年以上;2.经过两年以上秘书业务培训。满足其中一项条件,有资格申请。

中级秘书申报条件:1.具有本职业初级技术等级资格一年以上;2.从事秘书职业三年以上;3.秘书专业大专毕业并从事秘书工作一年以上。满足其中一项条件,有资格申请。

高级秘书申报条件:1.具有本职业中级技术等级资格并从事秘书职业五年以上;2.秘书专业大学毕业并从事秘书工作两年以上。满足其中一项条件,有资格申请。

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向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的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申请报名。

四、组织管理

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由劳动部职业技能开发司负责统筹协调,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并委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秘书专业委员会承担有关具体工作。

各试点地区的省级劳动行政部门,按照劳动部的有关规定,负责本地区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的指导协调;同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负责具体实施,包括确定培训点、组织培训报名、发行教材、安排考场、实施鉴定和印刷传送试卷等工作。

五、培训组织

培训工作由各试点地区组织开展。培训内容主要依据《秘书职业技能标准》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秘书)》及劳动部指定的《秘书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所规定的范围与内容确定。为做好培训工作,试点地区要调动社会有关方面的力量,在有条件的培训基地(培训集团、技工学校)或培训实体(职业高中、大专院校)中确定培训点,组织好鉴定前的培训。

根据需要,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将在试点地区培训点的基础上,建立少量示范性培训点。

六、鉴定内容与方式

鉴定内容分为知识、技能两个部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秘书职业技能标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秘书)》规定的范围与内容分等级进行鉴定。

知识和技能的鉴定,均采取纸笔测试的方式。

七、证书颁发

秘书职业资格证书,由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编号和配发“全国统一命题鉴定合格证签”,由各试点地区的省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统一办理,经同级劳动行政部门验印后核发。

八、考评人员

考评人员的资格条件由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制定。考评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委托省级劳动部门的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实施,省级劳动行政部门负责监督检查。考评人员的派遣和管理按现行有关规定办理。

有关秘书职业资格鉴定的报名、培训、考务管理和经费划分等具体事宜由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另行通知。

附件3:北京市面向社会开展职业资格培训辅导机构名单

    ----------------------------------

|  |  机构名称  |培训专业及等级|    地  址  |    联系电话    |

|-|------|-------|------|--------|

|1 |劳动部国家  |秘书          |海淀区白石桥|                |

|  |职业技能鉴  |              |路31号      |                |

|  |定专家委员  |初、中、高级  |            |68745166        |

|  |会秘书专业  |              |            |68484575        |

|  |委员会(秘  |              |            |                |

|  |书培训中心)|              |            |                |

|-|------|-------|------|--------|

|2 |北京市劳动  |同上          |西城区西直门|                |

|  |局培训中心  |              |外南路2号   |68354531        |

|-|------|-------|------|--------|

|3 |北京市计划  |同上          |朝阳区惠新东|                |

|  |劳动干部管  |              |街5号       |64920956        |

|  |理学院      |              |            |64920957        |

|-|------|-------|------|--------|

|4 |北京新闻出  |同上          |东单西裱褙胡|                |

|  |版人才培训  |              |同34号      |65298061        |

|  |中心        |              |            |65298063        |

|-|------|-------|------|--------|

|5 |北京市外国  |秘书(涉外)  |朝阳区南大街|                |

|  |外企服务总  |初、中、高级  |14号        |65016677        |

|  |公司培训中  |              |            |  -13111       |

|  |心          |              |            |                |

----------------------------------

    附件4:北京市建立地区(系统)秘书职业资格培训辅导机构申请表

     全文

------------------------------------

|申报单位名称|                            |法人性质|              |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中职学校教学;结合点;统一

引言: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具有明确的规范制度,职业技能鉴定属于一个源于职业技能水准的测试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式测试。它通过考试考核部门对劳动者经营的某类职业所需掌控的技术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给出客观的评判。职业技能鉴定作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评判的关键部分,与当前中职学校教学相结合,让中职学校职业技术教育渐渐趋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和普及化。

一、我国职业技能鉴定的本质和意义

以我国现在的发展来看,职业技术鉴定是针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结合,并且也是针对劳动者本人所掌控的技术、技能、技巧的总体评价。职业技能鉴定通过审核部门对劳动者从事某些职业所要掌控的技能理论知识及实践掌控能力给出客观评判。职业技能鉴定属于特殊的考试方式。我国当前推举的职业技能鉴定及职业资格证书规定,是在公认级别测试规定的基础上,引进国外职业考核、培训的相关方式逐渐完善和发展的。我国推荐职业资格证书的规定,成为了我国人力资源进步的一个证明。

二、将职业技能鉴定同中职学校教学相结合,进而达成相互促进的作用

职业技能教育的培养目标同职业技能鉴定具有相同性,当教学和职业技能鉴定处在实际活动当中,一定要将二者相统一,如此学生才会更加关注、老师才会更加勤勉。对于现在我国职业技能教育的发展特点,向中职学校提出要求,针对国家职业鉴定标准相对应的专业课程进行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从而培养适应社会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

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将职业技能鉴定和课堂教学相统一。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标准主要以理论知识为基本依托,重点以动手操作为考核的最终评价。根据这一考核标准,结合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等各种行动导向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职业教育宗旨,多途径的让学习者深刻体会完成的工作情境,并以问题来实现任务和知识的关联,提高学习者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从教师的“技术示范”下的控制转向学生的“自主探究式”下的激励,从而使学习者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向现在的主动参加并自主探究的完成任务,同时也建立了一种新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教学模式上的创新正是我们规范职业技能鉴定,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

2、坚持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达成职业技能鉴定和教学实践相统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各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职学校学生要经过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相关实习、实训教学课程,在获得专业技能实践操作的同时,把行业标准、要求与所学理论知识的有效结合,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中职学校要积极同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紧密相连,确保职业技能实践教学的有效完成,为学生从“中职人”变生“职业人”作好的铺垫。

3、创办符合职业特点的教学实习基地,保证职业技能鉴定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确保工学结合的条件下,将职业技能鉴定与中职学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相统一,教学实习基地是达成中职学校教育和职业准入目的的关键载体,保证了学生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相结合。透过良好的职业氛围,训练学生团结互助、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热情周到的职业道德,也对培养学生喜爱专业、培养高尚情操、确立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的职业素质起到非常关键的作业。

三、以就业为导向,注重职业技能鉴定与培养目标相结合,使职业技能教育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以就业为导向,要注重职业技能鉴定与培养目标的相互结合。由于我国的职业技能教学的逐步完善和发展,尤其是人力资源综合发展的阶段,职业技能鉴定同课堂教学相结合,要按照市场需求,以国家职业技术标准为依据,使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都更加符合企业和社会的需求,符合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做到职业技能教育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确立目标,培养学习者的兴趣,建立学习者的自信心,让其可以在走向市场、走向社会及走向未来的就业岗位上找到自身的价值,只有做到专业设置与职业相衔接,并依据职业技能标准开发相应的教学大纲、课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师资力量,保证教学和技能相结合,让教师随时可以掌握国家和人力资源同社会保障相关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规定及要求,才能有效发挥鉴定的导向作用,并拓展专业领域,不断扩大职业技能鉴定范围,让职业技能鉴定岗位可以不断加深知识含量,建立就业导向型课程,体现鲜明的就业定位,并且关注学习者整体的精神建设,让其可以全面的、多样化的进行课程选择,从而推动学习者走上就业岗位后职业素质的提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

四、结束语

鉴定引导教学,教学提升素质,素质决定就业质量,这就是职业技能鉴定连接技能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市场的纽带作用。因此规范的职业技能鉴定,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能更好的促进中职学校教学的发展,从而提升中职学校职业技能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机职业技能鉴定;重要性;推广策略

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发展程度与农机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提升密切相关,如果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发展滞后,就会严重影响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导致农业生产中出现事故,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由此可见,提升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加强农机职业技能鉴定推广工作,推行农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1 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重要性

1.1 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符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需要 众所周知,职业资格证书现已成为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的证明书与市场就业的通行证,这对于农机从业人员来说同样如此。当农机从业人员获得了农机职业资格证书后,就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从而实现就业。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不仅可以贯彻国家对于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而且也有利于推进农机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农机生产的安全性,更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1.2 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能够提升农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 由于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对象大多数是农民,整体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以及业务能力都相当有限,当农机从业人员的整体素养不够,不能与其从事的工作职责相符合时,就会影响其工作效率。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可以迫使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并接受相关的技能培训,主打提升自身的从业能力。因此,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不容小觑的。

1.3 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能够满足农机工作的发展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拥有高性能的插秧机、收割机以及大马力拖拉机高达上万台,而真正满足农机操作的人员却相当有限,有些人虽然具备基本技能,但是文化水平较低,能够满足农业发展需求的高级农机技能型人才十分短缺。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可以推进高级农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通过技术鉴定这种硬性规定,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农机现代化的发展,使符合当代农业发展的整体趋势的。

1.4 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符合推进农机工作社会化的发展需求 我们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科学文化素养以及业务能力等综合素养,提升社会对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认识,促进安全生产,提高农机运行效率,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最终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总而言之,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属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农业技能鉴定可以推进农机社会化的发展进程。

2 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的推广策略

提高我国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科学化发展,就要加大鉴定的推广力度,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最终实现优质、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进而实现我国农业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2.1 推进农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增加动力支撑 农机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机化的科技创新程度,因此,提升农机化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构建门类齐全、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农业鉴定装备,进行从业人员队伍的科技水平建设,不断培养新型农机化科技人员,为农机职业技能鉴定提供动力支撑,可以加速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的推广进程。

2.2 提高社会对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社会对于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而农机职业技能鉴定与农业安全生产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通过各个方面、各种渠道加大社会的正确认知,用人单位也要制定硬性规定,要求持证上岗,这在客观上也能推进鉴定工作的开展。

2.3 不断强化农机化的制度建设,规范推广行为 提升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的推广效果,就要加强农机职业技能鉴定部门的机构制度建设,增强相关部门的推广能力。在推广过程中,要处理好农机职业技能鉴定重要性的宣传和与农业安全生产的关系,促进基层农机化需求与农机鉴定设备之间的真正对接,对各项农机职业鉴定工作的推广进行有效的规范,增强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的规范性和服务能力。

2.4 强化鉴定监督 为了确保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的有效推广,还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农机推广的鉴定监督。一方面,要对内部监督进行强化,明确鉴定检验与审核发证职责分工,增强两个关键工作环节的规范性,进一步加强内部的鉴定审核力度;另一方面,要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农机职业技能鉴定与推广工作的规范化开展。

3 结论

综上所述,开展农机从业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需要我们要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积极探索农机职业技能鉴定与推广的新办法、新思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推动农机职业技能鉴定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推动我国农机事业的更快发展。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范文第6篇

关键词:岗位现场操作 考核法 技能鉴定 应用

一、前言

职业技能鉴定是我国技术工人技能水平评价的重要方式。操作技能考核是职业技能鉴定两大考核项目之一,是职业技能鉴定的核心内容,是区别于其他国家考试制度的突出特征。目前我国职业技能鉴定中普通采用的操作技能考核方法有现场操作、模拟操作、技术答辩等三种考核法,在其应用中各具优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装备在企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迫切需要一种贴近生产现场和生产内容的考核方法来更准确地评价出技术工人的真实技能水平。岗位现场操作考核法以劳动定额工作日写实法为理论依据,探索性地将其引入职业技能鉴定实操考核中,较好地解决了目前操作技能考核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目前职业技能鉴定操作技能考核方法的优缺点

1.现场操作考核法

现场操作考核法是由具备国家资质的考评技术人员依据实际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中的工作环境特点与实际执行条件,编制能够反映该类职业活动的定量化描述中所要求的各项操作与技术指标的题目内容,用以操作技能的实际鉴定考核。这种方法适用于车、钳、铆、焊、机、电等通用类技术工种的操作技能考核。其主要优点是:从操作技能的特征分析人手,确定操作技能的范围和水平,将结构化的操作技能要素分类整合成可测量的模块,从而较为全面、准确地评价操作技能人员水平;缺点是:时间周期长,组织难度大,鉴定成本高,对鉴定环境要求也较高。

2.模拟现场操作考核法

模拟现场操作考核法是由具备国家资质的考评技术人员模拟实际生产作业工作环境特点与实际执行条件,编制能够反映该类职业活动的定量化描述中所要求的各项操作与技术指标的题目内容,用以操作技能的实际鉴定考核。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定生产工作环境的工种或大型设备的操作技能考核;操作时,常辅以一些技术问题问答。其主要优点是:模拟操作与技术问答相结合,能较全面了解操作技能人员知识和技能素质;缺点是:模拟环境和生产作业环境、条件不同,操作技能测量结果也不同。

3.技术答辩考核法

技术答辩考核法是由具备国家资质的考评技术人员根据职业(工种)的特点,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的整体技能要求和现实职业活动中要求水平,用以确定操作技能各个具体要素可测量性和可操作性表述内容,用以操作技能的实际鉴定考核。这种方法在作业环境复杂、安全要求高的行业(工种)中广泛采用。其主要优点是:组织方便,易于操作,尤为适合工种、人数较多的鉴定;缺点是:侧重技能知识考核,难于反映操作技能人员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表现水平。

三、开展岗位现场操作考核法的依据、可行性和意义

1.开展岗位现场操作法的依据

工作日写实是在岗位生产劳动现场,对整个工作日内的各种活动及其时间消耗,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连续观察,如实记录,并进行整理、分析、统计和研究的时间测定方法,写实的对象是1个或多个技术工人,也可以对设备的运转进行写实。岗位现场操作考核法就是以工作日写实法为理论依据,由具备国家资质的考评技术人员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完成生产任务、工序、产量(产品)和操作设施装备为主要考核内容,设计可测量和可操作的鉴定点,编制操作生产任务的工序、工艺、产量(产品)、操作程序和评分标准,用以操作技能人员的考核。在实际运用过程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程序,由考评人员组成考评小组,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评分项目和评分标准,对进入生产作业现场的操作技能人员的岗位操作熟练程度、产品质量和当班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考评结束对照评分标准和评分表记录内容进行考核评价,考评结果即为实操成绩。

2.开展岗位现场操作法的可行性

岗位现场操作考核法是一N贴近于生产作业环境和生产内容的考核方式。从理论上讲,它将成熟的工作日写实法原理引用到职业技能鉴定操作技能考核中,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特点有机结合,使鉴定考核与生产相联系,有效提高了鉴定工作的效率;从考评技术上讲,它紧贴生产中使用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考核评价准确性高、实效性强;从考评的主要参与要素来看,一是考评人员具备相应生产技术知识,便于参与到生产现场的考评中,且参与程度高,现场观察测量参加鉴定人员技能水平,考评结果真实、可靠、准确;二是操作技能人员参与鉴定考核贴近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平时从事什么生产任务,考核什么内容,从生理和环境上都有易于其发挥出正常水平。

3.开展岗位现场操作考核法的意义

岗位现场操作考核法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或产业的职业技能鉴定。它的应用可大大降低职业技能鉴定的成本投入,减少组织鉴定工作的时间,易于操作,适合人数规模较大的鉴定;它能够准确地评价操作技能人员在实际工作环境下的技能水平,避免同工种不同岗位或同工种不同生产设备考核时是否具有等值性的问题;它的应用突破了既有操作考核中一些工种受环境因素或设施设备因素无法开展实际操作考核的影响,是一种可靠、可行、方便的操作方法。

四、岗位现场操作法在职业技能鉴定中的应用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范文第7篇

关键词:车工技师 职业技能 鉴定指南

《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南》(以下简称《鉴定指南》)是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主要教材,《鉴定指南》既要体现《国家职业标准》,又要与相应的鉴定题库相衔接,其編写质量直接影响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根据《浙江省职业培训及技能鉴定教材和题库开发建设方案》(浙人社厅[2010]144号文件要求,笔者主编了《车工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南》(以下简称《车工技师鉴定指南》)培训教材,在此以该教材作为样例探讨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的编写思路。

一、对现有教材的审视

从整体上,近年来由各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编写的各类《鉴定指南》有效地推动了培训鉴定工作,但作为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培训指导用书,在吻合度、适用性、衔接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吻合度较低

不少《鉴定指南》没有全面体现《国家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复习指导的内容、重点、比例与《国家职业标准》吻合度较低,对知识、技能的复习要求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偏离。

2.内容单薄

有的《鉴定指南》以试题精选为主要内容,缺少对复习重点的梳理、归纳,使考生全面复习产生难度。有些《鉴定指南》虽然罗列了复习重点,但没有将重点融入到典型案例中应用,考生对考核重点难以消化。有些《鉴定指南》对操作技能复习指导过于简单,仅提供了样卷。

3.衔接度不当

有些《鉴定指南》与鉴定题库脱节,造成培训的针对性差、培训效果不良。也有些《鉴定指南》中习题没有经过适当处理,直接呈现了鉴定试题,造成透明度过大,影响了鉴定的规范性。

二、《车工技师鉴定指南》编写目的与思路

《车工技师鉴定指南》编写目的是通过培训使考生明确鉴定要求、了解考核形式、掌握相关知识、巩固技能要点,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了让考生能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车工技师职业资格鉴定的相关要求,《车工技师鉴定指南》以“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对接题库,归纳要点,剖析案例、精选习题,展示样卷”的思路进行编写。

三、《车工技师鉴定指南》编写实践

根据《车工技师鉴定指南》编写目的与思路,该书分“命题思路与鉴定考核要点”“理论知识鉴定复习指导”“理论知识试题精选”“操作技能鉴定复习指导”“操作技能试题精选”“模拟试卷”六个部分。

1.依据标准,明确要求

《车工技师鉴定指南》第一章为命题思路与鉴定考核要点。这一章主要说明命题依据、原则,列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试卷结构。在理论知识试卷结构中说明了试卷的题型、题量与配分。操作技能试卷结构中说明了考核模块、比重、形式。例如,车工技师操作技能考核分工艺准备、工件加工、车床维护保养与调整三个模块,考核比例分别为20%、70%、10%,考核形式分别为笔试、实操、口试。最后,通过“车工技师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和“车工技师操作技能鉴定细目表”全面说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要点。

2.归纳要点,剖析案例

《车工技师鉴定指南》复习指导分为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两部分,每一部分按明确鉴定要求、归纳复习要点、典型例子分析的步骤展开复习。理论知识复习指导分为职业道德、基本知识、轴类零件加工、套类零件加工、螺纹及蜗杆加工、偏心件及曲轴加工、复杂形体加工、车床维修保养与调整、管理与指导九个模块。分模块说明鉴定要求和复习重点,并将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归纳、梳理。通过举例,明晰解题方法与步骤,化解理论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对操作技能复习指导,首先按照考核模块说明鉴定要求,例如,车工技师在“工件加工”考核中,按五类不同零件说明考核应达到的形位精度、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然后通过典型例子,说明每个模块考核内容、考核要求、评分标准。

3.对接题库,精选习题

为了让考生全面掌握操作技能及相关知识,根据鉴定在各部分比例,《车工技师鉴定指南》从鉴定题库中精选60%左右试题,在不影响考核鉴定内容前提下进行适当处理,同时补充部分与考核内容相近的习题,理论知识习题与操作技能训练题总量分别达6~8份试卷量。理论习题按不同题型选取,并附参考答案及解题要点。操作技能训练题按照考核模块编制,每个模块包含了准备通知单、考核内容、评分表。考生通过练习与训练,达到鉴定要求。

4.明确目标,展示样卷

《车工技师鉴定指南》最后部分为模拟试卷,分理论知识试卷和操作技能试卷两部分。理论知识试卷展示格式、内容、配分,并附有标准答案。操作技能试卷包含了准备通知单、试卷两部分。试卷首页说明各个模块考核试题名称、配分、时间,并说明了考核要求,然后分模块说明考核内容与评分要求。通过样卷展示,考生进一步明确了考试形式及要求。

四、《车工技师鉴定指南》编写特点

1.覆盖面高

紧贴《国家职业标准》,理论知识复习围绕车工技师工作内容展开,复习要点是对鉴定点的细化、破解与拓展。操作技能围绕车工技师技能要求展开,操作技能训练模块是车工技师职业功能工作内容的载体,《车工技师鉴定指南》中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涉及内容基本覆盖了《车工技师职业标准》。

2.针对性强

《车工技师鉴定指南》首先提纲挈领地明确了考核内容、范围、比例,明确了试卷结构、考核的方式,然后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鉴定题库,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将考核要点具体化,确保考生复习有的放矢。同时,通过模拟试卷进一步展示考核的形式。

3.条块结合

“条”是培训教材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条主线展开,“块”是复习内容按职业功能模块展开。在理论知识复习指导中,通过轴类零件加工等九个模块进行复习指导,对所涉及相关知识给予梳理、筛选、归纳,形成车工技师职业模块的知识体系。在操作技能鉴定复习指导中,分别对工艺准备、工件加工、车床维护保养与调整三个模块进行复习指导,各模块明确了技能鉴定要求和复习要点。由于《鉴定指南》是针对具有一定基础的考生编写,通过“条块结合”的复习、训练,有效地促进了考生知识技能体系的重组、迁移。

4.衔接有度

《车工技师鉴定指南》通过重点知识与技能复习、精选试题等形式衔接鉴定题库,其中试题的60%精选自鉴定题库,其余40%鉴定试题通过重点内容复习、列举实例等形式间接衔接。显性衔接与隐性衔接比例为6:4,实践证明,这一比例即保证鉴定合格率,也呈现考生成绩区分度,较好地满足了培训鉴定的有效性和规范性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标准车工》(2009年修订)[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范文第8篇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它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了解其现状,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

1.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素质

中等职业教育分全日制学历教育和短期职业培训教育。学制3年的全日制学历教育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1年的全日制学历教育主要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短期职业培训教育主要面向社会外出务工人员、再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综合来看,中等职业教育所面对的群体分类众多,生源知识水平普遍偏低,综合职业素质普遍不高,岗位意识模糊。

2.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改革

在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教学是分开的,这就导致了教育的脱节。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逐渐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块化教学,解决脱节问题。但是,教学改革的道路还很漫长,它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受到办学规模的制约,受到校企合作的限制。

3.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观念

目前,社会观念对中等职业教育存在偏颇,认为中等职业教育是次一级的学历教育,只有考不上大学的学生才会接受职业教育。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看,从事文化、科学研究的人员毕竟是少数,多数人还是向普通职业人员的方向发展。

二、职业技能鉴定的实质

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它是由考试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的客观测量和评价。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1.以职业技能为主体

职业技能鉴定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级别。参加不同级别鉴定的人员,其申报条件不尽相同。首要,需有一定的职业技能水平,这意味着申报人员的技能水平要过硬;其次,需有一定的工作年限,意味着申报人员要有实践经验;另外,需有一定的学历,意味着申报人员要有知识基础;最后,需有工作业绩,意味着申报人员要有职业能力。

2.以鉴定为导向

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内容为职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它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即考试大纲)和相应教材确定的。鉴定方式分为知识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项,知识考核一般采用笔试,操作技能考核一般采用现场操作加工典型工件、生产作业项目、模拟操作等方式。这种方式的鉴定,定位准确、明确,覆盖面广。

3.以资格证书为标尺

经过鉴定申报的审核,经过鉴定方式的考核,就可以获得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这个证书不但证明了申报者的资格,也体现了申报者的技能水平,更标志着申报者职业能力。

三、职业技能鉴定的意义

1.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就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素质不高的问题,职业技能鉴定不失为一个良策。职业技能鉴定本着以职业技能为主、理论知识为基础、职业道德为本的理念,使学生不但了解从事某项职业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而且懂得应学习哪些理论基础知识。由此,职业技能鉴定一方面明确了学生学习的目标,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职业技能的认识,还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效地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目的性、实践性。

2.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

中等职业教育逐渐摒弃了传统教育中的弊端,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块化教学。这种教学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基础的,职业技能鉴定恰恰与其吻合。其鉴定标准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即考试大纲)和相应教材来确定的,这可以成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标杆。

3.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劳动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