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完璧归赵的故事

完璧归赵的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完璧归赵的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完璧归赵的故事范文第1篇

实事求是地说,从表面解读蔺相如“大智大勇、威武不屈、不畏”的人物形象,是当前语文界的主流认识,但徐江先生认为,“蔺相如不是‘智勇兼之’的英雄,他是一个罔顾赵国安危、心中只有物(和氏璧)的冒险主义者,没有战略眼光。……其(从表面解读蔺相如“大智大勇、威武不屈、不畏”的人物形象)教育值远远低于认识他的冒险主义倾向及引导学生怎样看清这一面。”当前的教学一直在强调三维目标的实现,那么如何实现?语文课程改革到底应该改什么?徐江先生认为,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绝对不是什么课堂桌椅的摆放形式,绝对不是什么“先学后教”之类的程序,绝对不是什么用“导学案”主导下的所谓各式各样的学习模式,而是教师及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徐江先生所讲结论超越了常规,是他的解读思维方法突破了常规。那么他讲课的思路是怎样的?我们将其思路进行了梳理并作如下的归纳。

一、由“充足理由律”判断蔺相如请缨赴秦的承诺是虚假的

应该说,徐江先生的观点是“反传统的”,但这种分析一定要有充足的理由才是有效的。应该说,徐江先生的整个解读过程本身是一个严密的论证过程。

他首先发现的问题是蔺相如在出使前信誓旦旦的承诺是一个虚假的承诺,是夸海口。他说:“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在逻辑学中有一律——“充足理由律”,其基本内涵是在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应该提出充足的理由予以阐述、论证,应该对情况有基本的分析,有应对的预案。但蔺相如没有,只有那样一个承诺。徐江先生认为,“奉璧往使”,自身在秦犹如羊在虎穴,面对秦人可能使诈的风险,蔺相如没有充分的条件保证“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得以实现。这个承诺是虚假的。尽管事实上他做到了“完璧归赵”,但那纯属偶然,是秦国大意疏忽造成的,或者是秦国从本心上并无诈璧之意。否则,秦人一心要诈璧,严密封锁其下榻的驿馆,监视其一切异动,秘密盯梢其使团成员的出入,中途劫杀怀璧的随从,他的计划不就全部落空了吗?把承诺建立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之上,是完全违背“充足理由律”的。

二、由“矛盾律”判断蔺相如“完璧归赵”的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

徐江先生运用逻辑学中的“矛盾律”发现,蔺相如“完璧归赵”的行为罔顾赵国的安危,背离了出使前确立的外交原则。徐江先生分析,本来,蔺相如在赴秦前,他给赵王分析形势时说的很好,在秦强赵弱的背景下,为赵国安全计,当秦国提出以城易璧的请求时,即便秦国诈璧,赵国也应该“宁许以负秦曲”。作为弱国外交,它要用一切手段为自己创造和缓的生存环境,争取时间,寻求发展,等待变化。所以,宁可舍掉这块璧,让秦国背负以城诈璧的理屈责任,自己绝不主动挑事,给秦人以口实。但事实上,蔺相如在秦国却违背了赴秦前与赵王定下的正确原则。当秦国还没有暴露出诈璧事实的时候,他先发制人,趁秦王“斋五日”之机暗地派人送璧回赵国。这就授柄于秦,归直于秦,把主动权完全奉送给秦国。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在秦强赵弱的形势下,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小伎俩实际上有引火烧身的危险,为赵国埋下祸端。

根据逻辑学“矛盾律”分析,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为真,必有一假。所以,“矛盾律”要求人们在进行决策和执行决策时,一般情况下要注意相对稳定、连贯、一致,不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变幻不定,出尔反尔。据此,徐江先生认为,“宁许以负秦曲”的原则同以无礼的方式冒犯秦王而实现“完璧归赵”的行为是矛盾的。

三、根据“选言判断”为秦王设计正确的选择

逻辑原理有所谓“选言判断”之说。稍有逻辑常识的人都知道,“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可能的情况至少有一种是存在的判断。比方说,教学方式或者是教师讲解,或者是学生分组讨论,或者是教师出题让学生做练习。作为一名教师,在具体的课堂上,面对这些方式必然有一种情况是存在的。

徐江先生认为,根据“选言判断”思维规律启示,应该想到有关事情有几种可能的情况,然后从中选择自己认为最为合适的去争取。他认为蔺相如作为特使对秦赵之间的璧城交易方案应该作出这样几种可能有的清晰预测:或秦国真的以十五城易璧,或秦国以十五城诈璧,或赵国设法说服秦国停止这个活动,或赵国提出新的操作方式(比如以谷物作交换),或者干脆以送礼的方式将和氏璧送给秦国以图建立友好关系。蔺相如的“完璧归赵”尽管是事实,但不在其列,它是不该发生的事。关于这一点,在前边的逻辑判断中已经论述了。

徐江先生明确地讲,懂得“选言判断”的思维规律,从实践的角度能提出几种可能的情况还不够,最后的关键问题是“选”。要把“选言判断”的逻辑思维规律以文本为例子作分析,转化为语文所承担的人文性教育——让学生获取生存智慧。所谓“选”的过程,就是尝试性解决问题过程,需要辨别所提出几种情况哪些是真的可选的。

所以,徐江先生引导学生思考:“秦国真的以十五城易璧”,这是不可能的,秦不仅损失十五城,而且在政治上失民心。“秦国以十五城诈璧”,这也不可能,堂堂秦国为一块璧而做行骗之事,有失体统,见笑于天下,不值得。那么,秦国没有这两种可能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很可能是具有虎狼之心的秦国对赵国放出的外交风球,看赵国人的心态。所以,从赵国来讲,在秦强赵弱的背景下,既不能得罪秦国,也不能示弱,因此“以送礼的形式结交秦国”也不可取。这样只剩两种情况可作为外交博弈中的策略手段回应秦国,或说服秦王罢易璧之议,或由赵再提出可以操作的交易方式(比如说以璧易谷),这都是双惠共赢的结局,但却是让秦国作最终的选择。

那么如何实现“罢易璧”或“以璧易谷”呢?徐江先生认为:“得有当年烛之武说秦伯的智慧和诚恳态度,这样的外交大使应该站在秦国的立场上,以利害关系游说秦王。”

四、根据“假言判断”构建“反事实假设思维法”,从正反看“完璧归赵”

徐江先生教学可贵之处是满堂课思维方式完全融和了逻辑学原理,但又避免了逻辑学术语充斥其间,尤其是以逻辑学原理为根据启发学生的文学想象力,去评断“完璧归赵”可能存在的风险,去评断蔺相如应采取的正确做法,在“否定”与“应该”的比较中去认识“完璧归赵”的失误。

逻辑学中的“假言判断”就是断定某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是另一种情况存在的条件的判断。这是一种条件判断。比如说,我们只有团结对敌,才能取得胜利。这就是说,我们内部的“团结”是“战胜”外敌的条件。据此徐江先生就已经发生的事件提出了一种评判方法,那就是按照原事件关键因素相反运作方向去设定条件,作文学性虚构想象,去分析可能发生的情况。把这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与原事件本身进行比较,就可以对原事件进行评判。徐江先生把此种判断方法命名为“反事实假设思维法”。

徐江先生进一步解释:“此种方法,用一个公式概括的话,那就是——‘假如……不……,而是……,那么就……’杜牧有诗云:‘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假如老天爷不给周瑜方便,偏偏不刮东风而刮西风,天有不测风云嘛,那么,失败的就是周瑜。孙策之妻大乔、周瑜之妻小乔,这两位东吴美女就会成为曹操铜雀台的娇人。

徐江先生反对“先学后教”,他主张“先教后习”。

当他给学生讲明什么是“反事实假设思维法”之后,要求学生就“完璧归赵”作反事实假设想象。

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原事件中,秦王于大庭广众之前,“斋五日”“设九宾礼于廷”准备接受璧的时候,蔺相如却早已把璧偷送回赵国。面对这尴尬的局面,秦王很冷静,制止了群臣要惩罚蔺相如的行动,“毕礼而归之”。这就是原事实。

那么,怎样对已经成为事实的“完璧归赵”进行“反事实假设思维”呢?这就要对秦王“毕礼而归之”的冷处理做反向思考。

在课堂上,面对上边的提问,学生很快作出了明确的回答——“杀了蔺相如,以赵国骗人为理由,发兵邯郸,要求赔偿。”

徐江先生又补充说:“也可以先不发兵,扣押蔺相如,同时派使臣作严正交涉,责备赵王,要求赔偿。”

不管是外交交涉,还是大兵压境,秦强赵弱,这些被动局面都是蔺相如的“完璧归赵”可能惹出的祸。置赵国于危机之中,存一璧又有何用呢?

当然,有学生不服气这种假设性否定评判,因为蔺相如事实上是做到了“完璧归赵”。对此,徐江先生又引导学生以“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去想象蔺相如应该怎样做到既保证赵国有尊严不失璧,同时又不会得罪秦国没有风险的外交应对策略。如果想不出这样的可能的应对策略,是不足以服人的。

徐江先生是这样引导的:与“奉璧往使”相反的做法是什么?与一心想着“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这样念头的相反做法是什么?

显然,学生能很轻松地想到“不奉璧”,也就是“空手单车西入秦”。而这样做的结果,至少是没有“归赵”与“不归赵”的问题了,也不会发生骗秦王的事情了,因为璧留在赵国了。

但是,学生不能想象“空手单车西入秦”怎样能和谐地与秦王打交道。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指望所有问题学生都会回答。学生不会的问题,应该由教师来教,教师的使命和责任在这里应该得到精彩的表现。

徐江先生说既然反其道而行之,那就是彻底的。不仅不是“奉璧往使”,而且要改变原来秦王的“以城易璧”的想法,让秦王主动打消“以城易璧”的念头。当然,“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这样的想法就从根本上将其抛弃。

为此,徐江先生设计了两段很精彩的说辞。他认为,蔺相如应该仿效烛之武说秦伯,站在秦国的主场上,说明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蔺相如见秦王,首先说:“璧乃一物尔,十五城则非十五城,乃十五城民之所居也。若以十五城易璧,则必招民之厚怨也,大王恐陷重物轻民之不义也。秦,强国也,珍宝尽有之,岂能为一璧之故而弃十五城之民于不顾也。且臣素知大王诚信也,得璧而不予城,因一璧而见笑于天下必不为也。故为大王计,当罢以城易璧之议也。”

当然,如果秦王说甚爱璧,坚持其意怎么办呢?蔺相如应该有预案,当面提出新的建议——“大王诚爱璧,赵国缺谷,赵王恤民之饥也,且不欲大王陷于民怨,愿以璧易谷。大王可予赵谷十五万石,秦之民无恶言,赵之民有丰食,双利也。若大王愿以谷易璧,臣愿质于秦,且秦强赵弱,岂敢逆大王之欢也。谷至赵,赵必奉璧。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前者谏秦王罢“以城易璧”,后者思“以谷易璧”。从而把球又踢给了秦王,要么罢“以城易璧”,要么“以谷易璧”。总之,这都是双方可以接受的,自然没有风险。

徐江先生认为,教师可首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明上边两种意思,其次再以这样的文言话语作归纳,以提升教学效果。

最后,徐江先生给学生留下三道作文题,让学生以写作的形式巩固、拓展本课所讲的内容。这种教学意识与命题思维是值得中学老师效仿的。

1.故事新编:蔺相如巧说秦王罢易璧

2.驳论文:蔺相如“完璧归赵”质疑

完璧归赵的故事范文第2篇

分别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将军廉颇与上卿蔺相如。这个故事讲的是蔺相如因完璧归赵有功被任命上卿,导致当时的大将军廉颇不服,处处针对,但是蔺相如为国着想不断避让,廉颇知道后羞愧的背上荆条请罪。

赵惠王时期,赵国得了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贝,秦昭王知道后假意以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为由,与赵国在渑池谈判,只为骗取和氏璧。渑池之会上,蔺相如排除万难,完璧归赵。因此,蔺相如回到赵国后就被封为了上卿。此时身为赵国大将军的廉颇心气不服,自认为立下赫赫战功,却要低蔺相如一等,于是想处处找他的麻烦。蔺相如为保将相和睦,时时避让着廉颇。最后蔺相如以国家大义为先,谦逊自抑的精神感动了廉颇,自觉羞愧的廉颇于是背上荆条亲自向蔺相如上门请罪。

(来源:文章屋网 )

完璧归赵的故事范文第3篇

  小学生《史记故事》读后感1

  最近,我读了《史记故事中的大启发》这本书,在帝王中,我比较佩服刘邦,刘邦身上有着凡人不具备的特点——勇气与善于用人。他在乱世中果断的加入了反秦斗争,打出了大汉天下,做了凡人做不了的事。

  刘邦一生中,有一个重要的命运转折点,那就是鸿门宴。刘邦先于项羽攻下秦朝的都城咸阳,项羽怀疑刘邦想雄踞一方,打败自己,于是设下鸿门宴邀请刘邦赴宴。刘邦猜到,项羽是想在鸿门宴上杀了自己,按理应该不去赴宴,可是,如果刘邦不去,则被项羽抓住了把柄,当时,项羽有40万大军,而刘邦只有10万军队,项羽必定挥师猛进,直取咸阳,砍刘邦的首级,就像鸡蛋碰石头,刘邦的一切大业都要毁于一旦。所以,刘邦必须冒险去赴鸿门宴,和项羽坐在一起喝酒、谈笑风生,取得项羽的信任,度过难关,再图后事。正是刘邦的果断决定,才成就了他后半生的伟业,这就是勇气!

  然而,光靠勇气是不够的,这样的人只是一介武夫,难有大的成就,他还需要靠人才的辅佐,还要善于用人。实际上,刘邦只是一个匹夫,没有高强的武功,没有高深的学识,更没有历史,但是,他会用人,谋士的意见他都虚心听取,多学习,多借鉴。刘邦手下有一大批充满智慧的谋士替他出谋划策,有一大批能征善战的武士替他拼杀疆场。而项羽刚愎自用,自以为是,手下只有一个他信得过的谋士范增,还不信任他,不重用他,虽然有比刘邦多得多的军队,却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匹夫。这样大的差距注定了项羽必输的结局,最终被刘邦打败,留下千古遗憾。

  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从刘邦的故事中悟出许多有用的道理,只要我们多学习,多研究,我们就能成为王者。

小学生《史记故事》读后感2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创始之作。全书共有五十余万字,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他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揭示了历史变化的规律。

  在本书中。我有一个最喜欢的人物,那就是蔺相如。他的机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深明大义令我折服。

  战国时期,和氏璧流落赵国,并归赵王所有。不久,秦王在给赵王的信中表示,愿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这下,赵王可犯了难:换吧,怕这秦国耍赖不给城池;要是不换吧,怕也不成。如果秦国以此事作为把柄与赵国交手,那后者定不是强秦的对手。于是,赵王就召集文武百官商议此事。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缪贤推荐了他的门客蔺相如。蔺相如到达秦国后,秦王在章台接见了他,可秦王一得到和氏璧嘴就咧到了耳根,却一点都不记得他的许诺。蔺相如看到此情此景,计上心来。他谎称玉有瑕疵,于是就拿回了和氏璧假装要指给秦王看。

  谁知,蔺相如一拿回和氏璧就说:“大王根本没有交换的诚意,所以我要收回这块玉,如过您要硬抢,那我的头和玉就先撞碎在柱子上!”

  秦王担心玉,便把地图上的十五座城池指给蔺相如看。蔺相如又道:“我们赵王为了表示对玉的诚意,特意斋戒了五日,那么您也该表示诚意斋戒五日。”秦王答应后,蔺相如就命人秘密地把玉送走了。

  五天后,蔺相如说明玉已回赵国,并对秦王说:“请您派人向赵王要回和氏璧,赵王定是依您。那您先将城池交出来吧!”秦国当然不依,只好就罢。

  为了表彰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赵王封他为上大夫。为此,大将军廉颇很不服气,他想:“老夫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才博得此名号。他蔺相如就是个鼠辈,仅凭他那三寸不烂之舌,能赢得了我吗?”这件事传进了蔺相如耳里,不知为何,他听后总是避着廉颇。廉颇得意极了。可后来,他又得知蔺相如不是怕他,而是因为他们不能互相矛盾。秦国对赵国之所以有所顾忌,是因为有他们两个在。他们两个要是互相矛盾,那么秦国就能趁虚而入,赵国也就不保了。廉颇为了向蔺相如请罪,于是就赤着上身,绑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谁知,蔺相如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和他成为了知心朋友。

  “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都是关于蔺相的故事,在《史记》中还有很多与他一样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古人云:“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我喜欢这本《史记》,更喜欢学习书里面的故事。

  小学生《史记故事》读后感3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创始之作。全书共有五十余万字,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他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揭示了历史变化的规律。

  在本书中。我有一个最喜欢的人物,那就是蔺相如。他的机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深明大义令我折服。

  战国时期,和氏璧流落赵国,并归赵王所有。不久,秦王在给赵王的信中表示,愿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这下,赵王可犯了难:换吧,怕这秦国耍赖不给城池;要是不换吧,怕也不成。如果秦国以此事作为把柄与赵国交手,那后者定不是强秦的对手。于是,赵王就召集文武百官商议此事。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缪贤推荐了他的门客蔺相如。蔺相如到达秦国后,秦王在章台接见了他,可秦王一得到和氏璧嘴就咧到了耳根,却一点都不记得他的许诺。蔺相如看到此情此景,计上心来。他谎称玉有瑕疵,于是就拿回了和氏璧假装要指给秦王看。

  谁知,蔺相如一拿回和氏璧就说:“大王根本没有交换的诚意,所以我要收回这块玉,如过您要硬抢,那我的头和玉就先撞碎在柱子上!”

  秦王担心玉,便把地图上的十五座城池指给蔺相如看。蔺相如又道:“我们赵王为了表示对玉的诚意,特意斋戒了五日,那么您也该表示诚意斋戒五日。”秦王答应后,蔺相如就命人秘密地把玉送走了。

  五天后,蔺相如说明玉已回赵国,并对秦王说:“请您派人向赵王要回和氏璧,赵王定是依您。那您先将城池交出来吧!”秦国当然不依,只好就罢。

  为了表彰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赵王封他为上大夫。为此,大将军廉颇很不服气,他想:“老夫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才博得此名号。他蔺相如就是个鼠辈,仅凭他那三寸不烂之舌,能赢得了我吗?”这件事传进了蔺相如耳里,不知为何,他听后总是避着廉颇。廉颇得意极了。可后来,他又得知蔺相如不是怕他,而是因为他们不能互相矛盾。秦国对赵国之所以有所顾忌,是因为有他们两个在。他们两个要是互相矛盾,那么秦国就能趁虚而入,赵国也就不保了。廉颇为了向蔺相如请罪,于是就赤着上身,绑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谁知,蔺相如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和他成为了知心朋友。

  “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都是关于蔺相的故事,在《史记》中还有很多与他一样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古人云:“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我喜欢这本《史记》,更喜欢学习书里面的故事。

  小学生《史记故事》读后感4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完璧归赵的故事范文第4篇

1、负荆请罪,意思是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者司马迁。

2、故事梗概: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与渑池会盟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来源:文章屋网 )

完璧归赵的故事范文第5篇

《将相和》这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告诉人们“和”的重要性。

[理清层次]

全文分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刨根问底]

课文是怎样体现蔺相如勇敢机智的呢?

[各抒己见]

钟明浩:完璧归赵,逼迫秦王为赵王击缶,这两件事都能证明蔺相如机智勇敢。

张格奇:你说得太笼统了,能不能说得具体些啊?

钟明浩沉默了。王皓月出来替他解围。

王皓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的第六自然段――“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我一定把璧送回来。”句中的“愿意、一定”可以看出蔺相如很勇敢。

还没等王皓月再解释,章文佳站了起来插话。

章文佳:蔺相如除了勇敢,还很机智呢!当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蔺相如巧施小计,把和氏璧收回,可见蔺相如的机智。蔺相如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只好许诺把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给蔺相如看。这其中既蕴含着蔺相如的机智,也体现了蔺相如的勇敢。

焦梓晗:从“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回赵国去了”也能看出蔺相如机智。

黎梓菲补充道:“到了典礼那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这一处也体现了蔺相如的机智与勇敢。

姜老师:蔺相如屡次立功之后,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便想找个机会让蔺相如难堪,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这看似和蔺相如的机智无关,其实蔺相如这样做是为了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了大局。这也是他机智的表现。

完璧归赵的故事范文第6篇

和氏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为天下奇宝。是雕刻印章的宝贵材料,据说,西汉时期,王莽曾经为汉平帝雕刻了一枚传国玉玺,被加号“安汉公”。

与和氏璧有关的著名典故完璧归赵。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

由于和氏璧已经失传,真正的和氏璧究竟如何模样,今人已经无法得知,只能通过有限的文字记载中的描述加以想象。但是,从秦始皇用和氏璧造御玺的故事来看,和氏璧与出土的常规文物相比,至少在外形来看,应有明显的不同。经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为10厘米,其并非古人儒家学者佩戴的环形佩玉。甚至,很可能和氏璧仅仅是一个经过简单粗加工的璞玉。同时,由于相传和氏璧被秦始皇制作成了传国御玺。而随着朝代的更迭,该御玺又相传在唐后失传,和氏璧原有样式究竟如何,基本上已经无法得知了。

(来源:文章屋网 )

完璧归赵的故事范文第7篇

一、 在品词、品句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中指出:要“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彩”,“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抓好词句教学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也是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感受能力的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在掌握词语确切含义的基础上体验感受,提高语言感知的能力。

对词或句的比较、揣摩,是让学生感悟语言、培养语感的主要方式。如《丰碑》一课中,将军看到一位战士冻僵后十分生气,他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穿棉衣?”如果把“吼”换成“喊”,再和原句比较,就能发现原句表达了将军当时无比悲痛愤怒的特殊情感,改动后感情的程度就减弱了。讲读时,可先引导学生讨论“此时将军的心情怎样?为什么这么生气?说明他是个怎样的将军?”理解句子含义后,再用两种不同的语气范读,一种用“吼”的语调,一种“喊”的语调,甚至还可以用“说”的语调。通过比较揣摩,加深体验,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课文的意思和人物的性格特点,对语言的敏锐程度也提高了。

又如,《草船借箭》中有这样一句话: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一个“笑”字传神地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运筹帷幄。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个“笑”字的揣摩,有的学生感悟到诸葛亮是在笑曹操,笑曹操的生性多疑;有的学生感悟到诸葛亮是在笑鲁肃,笑鲁肃的忠厚老实;有的学生感悟到诸葛亮是在笑周瑜,笑周瑜的自不量力。一个简简单单的“笑”字,在学生的专心揣摩、咀嚼下,竟然感悟出了如此生动而丰厚的内涵和意蕴。

二、 在品读中感悟

读是引导学生领略课文中蕴含情感的极佳途径,而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品读,就是品味性地读,其基本特征就是反复地、比较性地读,读出意境,读出情味。

如《鸟的天堂》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上课时请学生试读并提醒:“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重音落在“大”上,显然是对上下文的理解还不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这句话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棵”、“两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

又如,《威尼斯的小艇》中有这样一段话:“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起来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蛇。”通常的情况下,“轻快灵活”之间会用顿号断开或用逗号断开。这里为什么不用顿号不用逗号?都是值得学生感悟的。用什么策略呢?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诵读体味了。如果用顿号或逗号断开,诵读起来的味道就会显得呆板、拖沓,与威尼斯小艇的轻快灵活矫若游蛇相去甚远。不用顿号,逗号,读起来的节奏是跳跃而明快的,读起来的韵味是轻盈而活泼的,语言的意味和小艇的特点很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学生通过诵读体味,就感悟到语言的这种情味和节奏了。

三、 在创设的情境中感悟

情境教学中的情境是教师依据教材有意识地创设的典型场景,因而在情境中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语言表层意思的理解,而且易产生顿悟,领会语言内涵,有利于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深层含义的能力。

(1)在表演中感悟。《将相和》一课写的是战国时期赵国文官蔺相如和武官廉颇之间一个千古流传的动人故事。在教“完璧归赵”的故事时,可先引导学生列出小标题,接着让学生理清这个故事的起因和结果,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想像、讨论并表演蔺相如见秦王一段。在学生表演后,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联系学生的表演,向扮演蔺相如的学生提出几个问题。由于学生在讨论表演的过程中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所以,扮演角色的学生能较好地回答这些问题。最后再让学生说说“完璧归赵”的意思。这样学生不仅学得生动活泼,而且进一步体会到蔺相如的机智勇敢。由此可见,教师在情境中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主旨,有助于学生领悟语言内涵,提高感悟能力。通过情境表演来理解“完璧归赵”的意思,印象就会非常深刻了。

(2)在画面中感悟。运用图片或电教手段,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语言文字变成图像印在大脑里,深刻感受其中的魅力。如教学《荷花》一课,在理解“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字时,学生联系句意,说“冒”是“长”的意思。这时教师可以在讲析“冒”的字理的基础上出示一池荷叶挨挨挤挤、长势旺盛的荷花图,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冒”字在字典里的解释:“向外透,往上升。”同时,启发学生结合荷花的生长过程,一点一点合理地想像:荷花是透过什么、怎么升上来的。此时学生便会浮想联翩,通过“冒”字感受荷花的勃勃生机,自然就能悟出“冒”字的生动传神与常态的“生”、“长”等词的区别了。

完璧归赵的故事范文第8篇

【摘要】语感,就是一种在长期的语言的感知、运用所形成的对语言的敏锐的领悟能力。在语感的培养过程中,要尊重语感的直觉性、整体性和经验性特征。在语感培养中,既要重视语感的形成,更要注重语感的提高,在具体操作方法上,要建立语言环境,提供实践机会,提升综合素质,注意情感教育,这样才能形成一股合力,推动培养语感培养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语感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以上两位语文界老前辈的话,不但为语感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而且认定了语感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与基础,是语文教学中的支点和中心任务的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语感的培养。

一、审题、释题感知语感

课题是课文内容或中心的高度概括,许多课文可以从课题中悟出其整体内容。通过审题、释题教学,可以使学生弄清楚题目的意思,悟出课文内容,并受到一定的语感训练。如《骄傲的孔雀》一文,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教育学生要虚心,不要骄傲、题中“骄傲”是中心词,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审题时,让学生说一说“骄傲”是什么意识,并用实际例子说说在自己周围哪些人爱骄傲,其结果怎样。然后用启发性的语言,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篇课文为什么以《骄傲的孔雀》为题目?孔雀到底美不美?真正的美丽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那么骄傲?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这样的教学可以把释题、审题的教学与感知语感的训练结合起来。

二、在情境中领会主旨,感悟语言内涵

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是作者根据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对题材的提炼形成的思想结晶。它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学生不易准确把握。由于情境教学中的“情境”是教师依据教材有意识创设的典型场景,因而在情境中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语言表层意思的理解,而且使他们易于产生顿悟,领会语言内涵,这有利于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深层含义的能力。《将相合》一课写的是战国时期,赵国文官蔺相如和武官廉颇之间一个千古流传的动人故事。在教“完璧归赵”的故事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列出小标题,接着让学生理清这个故事的起因和结果,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想象、讨论并表演蔺相如见秦王一段。在学生表演后,我结合课文内容,联系学生的表演向扮演蔺相如的学生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①你说玉上有点小毛病是真的吗?你为什么这样说?②你拿着璧为什么要靠柱子站?如果秦王派人来抢,你怎么办?③你为什么要提出举行典礼的要求?由于学生在讨论表演的过程中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所以,扮演的学生较好地回答了这些问题。最后我再让学生说说“完璧归赵”的意思。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由此可见,教师在情境中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主旨,有助于学生领悟语言内涵,提高感悟能力。

三、品析语言,架建语感学习桥梁

语感,是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心理活动和认识过程。语感的获得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言语直觉、经验的低层次上,还必须进行适当的语感分析,即品析语言。一般说来,从语言文字本身入手的语感训练应着眼于以下几类词句的品析:能够表达文眼(诗眼)的语句;能表达声音、色彩、气味的词语;能表达作者感情态度的词语(多为虚词);表现力较强的动词、形容词;作品中重复出现的重点词语;白话文中使用的文言词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叙事性作品中的议论和抒情性语句。在阅读教学中,应加强词句方面的训练,从课文范例中寻找精彩的字、词、句、段,引导小学生比较归纳,品味揣摩,激感,联系想象,让小学生体会到语感的艺术魅力。

四、反复吟诵,培养语感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上的,它是有直觉的特征。古往今来,文学史上一些文学大家无一不是通过诵读培养了语感,打实了语言功底而成为大家的。试想,三国的曹植、南朝的袁虎平时不广泛诵读诗书,不懂得语感的培养,那么,他们又怎能七步成诗、倚马可待呢?鲁迅如果从小不在私塾里打下扎实的古文基础,巴金从小若不烂熟《古文观止》,那么,《阿Q正传》、《家》、《春》、《秋》等划时代的扛鼎之作又由何而来?可见,反复诵读对语感的养成多么重要。

语感是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而产生的。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反反复复地对各种各样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这样,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就会逐渐从肤浅、狭窄、迟纯走向深刻、全面、灵敏和迅速,而培养学生这种对语言的灵敏、全面、深刻的感知能力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精髓。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