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文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文范文第1篇

高考作文的命题如何紧扣时代脉搏?高考作文的命题遵循着怎样的规律?高考作文的命题呈现出怎样的特征和趋势?探讨和解答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备考高考作文,也有助于我们在考场上更为准确和透彻地审题立意。本期栏目中,我们邀请了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的三位名师,他们将围绕2010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目“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三位名师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各自的不同看法。读者朋友们可以比较阅读,细心体会,从而实现对高考作文命题的宏观把握。

NO.1

兰瑞平(特级教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道命题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北京高考作文题从2002年独立命题以来的足迹:“规则”(2002)、“转折”(2003)、“包容”(2004)、“说安”(2005)、“北京的符号”(2006)、 “细雨闲花”(2007)、“广口瓶装石、沙、水”(2008)、“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2009)、“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2010)。这些题目中,佳题不少,如 “包容”“北京的符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等,无不各有亮点,引领广大师生贴近时代,思考生活;而不仅仅单纯追求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之类。

笔者认为,2010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是自北京市高考独立命题以来,所拟命的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强烈的共鸣感召力,且富有高考选拔性含金量的一道高考作文题,它甚至具有里程碑和跨时代的意义和价值。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这个题目,足以引发任何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但凡把“仰望星空”这个词语存神凝思的人,都会把人生信念、理想追求、未来幸福等思维中深层次的价值理念立即唤醒,并将其在“仰望”这一积极向上的张力无穷的动作中展开翅膀,飞向辽阔的星空,飞翔于广袤的苍穹,与灿烂星空中的天籁和万物融为一体,尽情享受宇宙的过去与未来的美妙,从而使人达到一种极佳的精神状态――这就是它富含的视觉冲击力的作用。而“脚踏实地”这一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词语,在它之前的那个“与”字的提挈之下,却令人们在神清气爽思绪万千与壮志飞腾之中,时时关注“大地”,时时留心“实地”,时时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远大抱负、崇高追求与现实生活,同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否则也就成为了脱离实际,好高骛远,抑或是纸上谈兵、水中捞月的空谈,达不到目地不说,还会作茧自缚,痛苦不堪。也正是“脚踏实地”一词提醒我们,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而且必须面对现实,掂量准自己的分量,选择好自己的位置,把握准前进的方向,确定准行动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一点一点地收获,一天一天地成长。这也就是它强烈共鸣的感召力作用之所在。

考生作为每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进行特定思考――“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这一富有选拔功能的命题,即能检验出每个考生关乎人生理想的温度和高度,又能验证到每个考生将如何立足现实,践行理想抱负、人生追求的思维轨迹的厚度和力度,且孰优孰劣,当溢于言表之中,一经阅读判卷,必能定夺。而这样鲜明突出的检验性,正是“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具有高考选拔含金量之所在。

以关系型复合式崭新命题形式出现的2010年北京卷的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以既要重视理想追求“仰望”品质,又要具有务实求真、脚踏实地的人格精神,及其突出的选拔品质,打造了北京市近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块里程碑,开创了北京市高考作文题命题内容和形式的新局面。

NO.2

白亚芳:沉稳大气中依旧限制过多的命题

孤陋寡闻的我,初闻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感觉并不难写。第一反应是,人应有远大的理想,为了实现理想必须脚踏实地地努力追寻。上课后,我把这个题目立刻告诉给学生,马上有学生脱口而出说,这是温总理说过的话。回到办公室我赶快在网上搜,才知道温总理的确写过一首诗歌《仰望星空》,而温总理到北大视察,有学生写了书法作品“仰望星空”欢迎他,温总理马上回赠他“脚踏实地”书法作品。

但无论今年的作文题目有何渊源,我想最终我们还得回归文题本身。笔者以为今年这个题目比较沉稳大气。

人生本来就应该有追求有奋斗的目标,青少年时期就应该确定下自己坚定的人生理想。那些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为了追寻自己伟大的理想而奋斗的经历,曾经给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屡屡震撼了炎黄子孙的内心,励志的故事也是学校以及家长们教育学生们最永恒的题材。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普遍有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且人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寻求自己的方向,的确经常需要抬头仰望星空,寻找精神上的动力,给自己以激励。作为高考题,确实需要给青少年一个正确的导向,而这个题目确实起到了这个作用。

在有些同学中确实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有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却不知该如何走向自己的成功之路。在平时的学习中,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很容易被一件小事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与奋斗的轨迹,而不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人生的高楼应该用脚踏实地来给自己挖出最坚实最稳固的地基。这个题目确实可以点醒莘莘学子,人生之路上脚踏实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初审题,星空的含义一般会让学生想到人生的理想,但如果细细分析,《星空》的意韵其实是非常丰富的。从温总理的诗歌《仰望星空》就能够看出,温总理将仰望星空理解为追求真理、正义、博大的胸怀、永恒的炽热,大国总理的大情怀尽情流露笔端。

但根据在自己班里对学生的调查,笔者认为这道作文题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题目易使学生感到思维受限。

笔者所教的一个班级,41位同学全都将仰望星空理解为确立伟大的目标、远大的理想,学生的思维严重受限。学生们也认为这篇文章留给自己的思维空间太过狭小。

二、作文难以分出不同的立意层次。

与往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相比,今年的题目还有一个弱点,就是难以考出考生的不同立意层次来。高考作文题目是否应该考出不同层次的立意来,确实是值得我们思考。比如2005年北京的作文题“说安”,学生作文立意的分层十分清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安定”“说安全”,一道题目,学生的思想境界,思维的深度、广度清晰可见,学生的思维是很能放得开的。笔者认为,这样的题目才是真正的好的作文题目。三、题材略显陈旧,学生自认不会得到高分。

笔者所教班级的一些同学认为,今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题材太陈旧,从小到大老师总让谈理想,高考依旧在谈理想,因此自己的写作热情不高涨。

另外,班里的一些同学认为某些学校写过同题作文,这些写过同题作文的考生在考场上就会有更充足的时间、更丰富新颖的材料、更高远的立意来应对这道作文题目,这对别的同学来说就是一种不公平。班里的一些同学还认为,高考作文应该和社会热点保持一定的距离,笔者也认为此话不无道理。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文范文第2篇

命题作文审题有很多角度和方法,本文着重从命题作文标题的呈现形式方面加以探究。命题作文标题的呈现形式不外乎这三种:一是单个词语,二是短语,三是句子(复杂短语)。在这三种形式中,词语是基础,因为短语和句子都是由词语构成的,如果标题是短语或句子,审题时则可以分解成若干词语加以审视,在搞清各个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加以整合即可。而命题的开放性特点,令学生在写作时把握不好思考的方向,搜索枯肠,无从下手,或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针对此种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在审题时设置一些问题,用问题来引导思考的方向,缩小写作的切口。

首先,来谈谈单个词语的审题。

词语,从逻辑角度讲就是概念。词语的审题,要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要搞清楚词语的本义(或常用义),看有没有引申义、比喻义或象征义,还要明白词语适用的对象,界定范围,防止偏题离题。因为此类标题只是一个概念,表意不完全,所以通常用“增词扩充提问法”,即在原有标题词语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词语,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提出若干个问题,用来引领审题的方向。问题的设置,一般都应遵循“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一条认知思路。

比如2008年上海卷的作文题“他们”。这是个独词命题,范围太广,如果不用问题来引导思考方向,审题时似乎无从下手。不妨采用增词扩充提问法,设置这样几个问题:1.“他们”可以是哪些人?2.他们怎么样?3.我要写他们的什么?针对第一个问题,我们发现“他们”是一个群体或一个类型,而非某个个体,可以谈古代的也可以是现代的。根据2、3两个问题,因为“他们”所属类别的不同,立意时可以褒扬“他们”的崇高人格、拼搏精神,或批判“他们”的平庸生活、鄙俗志趣,或者可以采取中立的态度,谈谈“他们”的生存方式、酸甜苦辣。如此设置了几个问题,我们的思考就有了方向,甚至连立意选材和谋篇布局也能豁然开朗。

又如2007福建卷的作文题“季节”。可以设置这几个问题:1.“季节”的本义是什么?2.有没有比喻义?根据这几个问题,我们能想到的是,“季节”的本义是指自然的季节,如春去春会来,寒来暑往等。而“季节”的比喻义则可以是生命的季节,由此联系教材张洁的《我的四季》可知,生命的“季节”只有一次,于是在立意时,可以谈谈自然界中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特点,能给人不用的感受;根据“季节”的比喻义,可以谈人在不同的季节里有不同的作为,也会有不同的收获。今年高考重庆卷的作文题是“情有独钟”。从形式上看,这是一个熟语,从意义上看,它只能作为一个单位,“痴情所向,十分专注”,相当于一个词语——钟情。审题时应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谁对谁(什么)“情有独钟”?2.为什么“情有独钟”?3.怎样“情有独钟”?

其次,关于短语类标题的审题,因为短语有不同类型,所以在把短语分解成各个词语后,审题思考有不同的侧重点。

1.偏正短语类标题

对于偏正短语类的标题,侧重点应该在附加成分上。如2011年高考浙江卷的作文题“我的时间”,就可以分解成中心词“时间”和定语“我的”两个部分。然后据此设置这几个问题:(1)什么是“时间”?(2)什么是“我的”时间?第1个问题对于所有高中毕业生来说应该都不是问题。而第2个问题恐怕就让每一个考生都很苦恼了,而且还是这个作文题审题时不能绕开的一道坎。从理论上说,每个人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拥有了造化赋予的不可预知的一定数量的时间,起于生讫于死,其间的年年月月昼昼夜夜乃至分分秒秒都属于每一个个体的“我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即时间,时间即生命。这个作文题要求以“我的时间”为标题,就是引导考生审题立意时去观照思考自己的人生,不管你之前有没有关注过审视过。许多考生考前比较注重作文素材的积累,关注的都是历史文化名人们的人生,即便也关注了当代名人(如“感动中国”人物),可是面对这样的作文题目,明白人就不得不忍痛割爱了,因为谁都不想让“我的时间”成为“屈原的时间”“司马迁的时间”。在搞清标题含义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以问来谋篇布局,如“我的时间”怎么了?“我的时间”属于谁?我要怎么把握“我的时间”?把短语增加一些词语构成若干表意完整的问句,审题立意就有了方向,何愁无从着手呢?

2011年高考湖北卷的作文题“旧书”也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审题时除了不能忽略定语“旧”字以外,还要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明白“旧书”指的应该是什么书,须要思考的问题还有:(1)谁的“旧书”?(2)什么样的“旧书”?(3)我是怎么看待(对待)“旧书”的?重点是第3个问题上。

2.动宾短语

对于动宾短语的标题,要抓住动词做文章,同时考虑宾语涉及的对象和范围。

如2008年浙江高考作文题“触摸城市”或“感受乡村”。从标题看,这两个短语的宾语含义不难理解,应该是两种生活环境。所以,宾语前的动词就成了审题立意的重点。利用增词扩充提问法,可以设置这样几个问题:我是如何感受乡村的?我感受到了什么?在这个题目中“我”是主体,被掩盖(隐藏)在题目中,写作过程中一定要将“我”体现出来,要让读者感知“我”的存在。因此在立意时,可以从“我”的视角,谈谈都市的繁华、喧闹、发达,以及快节奏、新气象;或者谈谈“我”对乡村生活的淳朴、宁静、和谐的感悟,也可以写“我”对感受到的乡村生活的美好或落后的思考。

再如2011年高考全国卷1的作文题“期待长大”。可以分解成宾语“长大”和动词“期待”两个概念。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长大”。从个人角度看,“长大”就是意味着成熟。对于一个团体、一个民族或国家而言,还意味着发展壮大,标志着文明科学。其次,“期待”说明目前还没有达到理想的“长大”的状态,对“长大”应该还是一种设想、祈望。审题时要思考的是:为什么要期待长大?怎么样去期待长大?

2011年高考作文题以动宾短语呈现的还有江苏卷的“拒绝平庸”、广东卷的“回到原点”和四川卷的“总有一种期待”,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加以思考。

3.联合短语

联合短语的审题,除了分别搞清楚两个词语的含义,关键是搞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

如“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2010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用“增词扩充提问法”可以设置这样几个问题:(1)什么是“仰望星空”?(2)什么是“脚踏实地”?(3)“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第1、2两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搞清这个联合短语分解后的两个词语的分别含义。“仰望星空”就是人生的追求、奋斗的目标,而“脚踏实地”指的是要踏实肯干,勤劳付出。由此,可看出二者关系:人生要有追求,志当存高远,这是奋斗的动力和目标;与此同时,更应该把目标细化为每天的踏实付出。

又如“一步与一生”(2007四川高考作文题),可以提这样的问题:一步与一生存在什么关系?放眼整个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尤其是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或者处在十字路口,需要作出抉择的时候,成也一步,败也一步。

4.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的标题,审题的重点应该在谓语成分上。

如“我能”(2007年辽宁高考作文题),总共才两个词语“我”和“能”,对于“我”是根本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因此宜把思考的重点放在“能”上。“能”是什么意思?“能”实际上是“我”对自我的一种肯定认识,“我能”,则体现了对自我的一种信心,对生活、学习、事业的一种信念。

最后,来谈谈句子类标题的审题。

这类标题,说是句子,其实也是主谓结构,所以在分解句子思考命题时,也应强调谓语。如“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2007高考江西卷作文题)。谓语“想说爱你不容易”是审题的重点,为什么“想说爱你不容易”?这是个比喻拟人说法,谈的是因为语文学科的意义和作用,很热爱语文学习,但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遭遇到的尴尬。2011年的高考作文题中,也有两个句子类的标题,即山东卷的“这个世界需要你”和安徽卷的“时间在流逝”。在审题时,同样应该抓住谓语来设置问题,如“你跟这世界有什么关系?”“这世界为什么需要你?”“你能为这世界做些什么?”“面对时间的流逝,我们该怎么办?”“我在时间的流逝中感悟到了什么?”等等。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文范文第3篇

方法如下:

1.引用诗文,巧拟题目

题好一半文。拟题时,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引用和化用诗词名句,便能扮靓美目,为文章增添第一个亮点。

如2009年考生拟写的妙题:

“柳暗花明又一村”(2009年全国卷Ⅱ)“诚信,直叫人生死相许”(2009年宁夏卷)“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009年天津卷)“各领数百年”(2009年天津卷)“90后,欲语泪先流”(2009年天津卷)。

用名句拟题,不仅增添了文章的文采和文化气息,还体现出考生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

2.引用诗文,巧设题记

题记是写在文章题目下面、正文之前的文字。巧妙地设置题记,既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又能揭示文章内容,暗示文章主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作品锦上添花。而恰当引用古诗文作题记,不仅可使文章意蕴隽永,还能使读者感受到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语言修养。

如2009年福建卷高考优秀作文《这也是一种幸福》的题记:

不是每一份爱都许得起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誓言;不是每一份情都需要经受“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的生离死别;涸辙之鱼,相濡以沫,这也是一种幸福。

此题记以优美的语言,飘逸的诗情,能使读者深受感染,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3.引用诗文,打造凤头

高尔基曾说:“文章开头第一句是最难写的,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很长时间才能找到灵感。”引用诗文则是解决写文章开头难的好方法。若引用古诗文佳词丽句作全文的总领,不仅能使文章透出厚重的文化气息,而且还能先声夺人,使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如2010年北京一考生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一文的开头:

仰望星空,需要“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豪气,需要“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需要“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的决心和魄力。而脚踏实地则讲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唯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方能从容前行,走向成功。

引用古诗文开头,不仅简洁地表明了观点,而且为全文立下了纲领,在增强文章理论色彩的同时,也平添了几分文采和气势。喷珠溅玉般的绚丽凤头,自然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4.引用诗文,搭建框架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 好文章要求结构严谨内在逻辑清楚。套用古诗文来铺设文章的行文结构, 不仅能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而且还能给人以典雅美丽之感, 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打动阅卷老师。

湖南高考范文《诗意地生活》中,作者借用 “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个诗句,分别隐喻诗意生活的三个境界――理想,奋斗,收获,形成了文章的整体框架,然后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此处引用名句,搭建文章框架,显现了考生宽阔的视野,立意脱俗,说理自然,且有厚实凝重之感。

5.引用诗文,亮丽语言

融会贯通化用诗文名句,能给文章添辉增彩,更好地彰显考生语言的独特魅力。

如2010年一考生《犹忆书香》中的片段: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淡淡的树影,隔着轻帘,若隐若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花杂衣香”,江南水乡,采莲歌女,绕过长桥,浅笑顾盼;“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一袭长袍,一树萧秋,残阳余晖,孑然一人!

作者善用诗词佳句,信手拈来,使得文章语言亮丽,富有诗风雅韵,如缕缕茶香沁人心脾,让人心荡神驰;也使文章思想因渗入古典情节而愈显厚重。较好地体现了考生的文学修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从而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

6.引用诗文,彰显诗意之美

诗歌的语言非常精练,往往一句诗就是一幅画面,蕴涵着一片深情。借诗入文,不仅能增添作品的诗情画意,还能给人美的享受。

如江苏考生《西安与南京:山与水的对话》中的片段:

南京,长江南岸的明珠,是苏浙纵横交错的河流湖泊给了明珠最灵动的光泽。抬眼望,“秦淮水榭花开早”,回首瞧,“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那里的“六朝旧事如流水”,那里的“夜船吹笛雨潇潇”。南京用那上天赋予的水,勾勒出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好江南”。……西安无言,南京无言,一个背靠秦岭,一个脚踏长江,却一起“面朝大海”,霎时“春暖花开”。

此段文字妙在扣合题意而又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文化积淀,使文章充实而又灵动。作者将哲理与诗情、历史与现实,完美地与诗文名句融合,不露斧凿之痕。结尾化用海子的名句,并赋予其新的含义,贴切自然。

7.引用诗文,引感共鸣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情感是文章的血液。“心”明才能“眼”亮,情真方可动人。灵活运用古诗文,既能巧妙揭示文章中心,又能恰当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如江苏盐城一考生《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中的片段:

如果你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大漠,我愿飞奔在漫天黄沙里;如果你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浩淼长江,我愿遨游于猛浪湍流中;如果你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深山丛林,我愿跋涉在荆棘小道上。啊,语文,美丽如你,叫我爱不释手。

作者活用古诗词中的名句来表达对语文的赞美之情,优美的语言营造出诗画般的意境,很容易引发读者情感的共鸣。

8.引用诗文,造就坚实豹尾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好的文章结尾,不是文章的终结,而是全文内容的归纳和深化。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 回味无穷。

如2004年福建考生《照海倚天》的结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如电,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也许也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那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文范文第4篇

6月7日中午语文考试刚结束,各地的高考作文题就在第一时间公诸媒体,围绕着题目优劣好坏的话题顿时成了聚焦热点,似乎整个高考只有一门课,科目只有一道作文题,考好作文就金榜题名了,让人们的感觉回到了科举时代。

多年来,公众对高考作文题目的高度关注,与语文大众化的特色密不可分。其他科目和题目带有很强的专业性,非学科人士难分出个高低。唯有作文题对任何人来讲都可按照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按照自己的能力试图挥洒一番。如同《舌尖上的中国》一样,高考作文题目在每个公众的舌尖上能品味出各自不同的酸甜苦辣。

正因为如此,每年的高考作文题已经远远超出了检验考生写作能力的本身,成为了集形势判断、价值取向、道德倡导和学生品行于一身的风向标。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到今年正好35年。有人对35年来的高考作文题进行了梳理,能够看到鲜明的时代特征,折射了社会变迁的轨迹——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的“”烙印,八十年代关注社会问题与人生哲理,九十年代针砭道德风尚讽刺现实丑恶,新世纪弘扬真善美,近几年倾情各色人物的观察描写。从这些轨迹上能看得到出题者的良苦用心:既要紧密结合形势,又要创造想象空间;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有文学的色彩;既要对青少年的价值观起到正确引导作用,又要触及心灵流露真情……

一道几十分的作文题,需承载的使命和功能实在太沉重。

承载了太重使命的作文题,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注定就要成为众矢之的、口水靶子,再怎么煞费心思也会招来各种非议和板砖。公众的非议不是否定题目价值取向的积极意义,而是诟病按照这种“主题先行”的逻辑,怎样能作出答案正确与否的判断。例如去年被“评”为最差考题的陕西作文题目《谈中国的发展》,主题给定的范围是“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祖国日新月异突飞猛进,要求考生针对祖国的发展变化书写自己的感想。”判分的标准显而易见。但如果考生根据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弊端,以忧患意识悲愤情怀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其得分又当如何?

从大家对高考作文题的众说纷纭,很自然联想到每年的春晚。如今的春晚之所以成为“鸡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背负的使命太重。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言表达 表达技巧 活用 移用 叠词

一、活用:转化的风采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极其常见的语言现象。古代诗人在炼字锻句方面就出过不少因词类活用而取得异常效果的例子,诸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孟浩然“微云淡河汉”的“淡”,蒋捷“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红”、“绿”,都是因为词性活用而带来了醒目的效果。现代汉语表达上借助词性活用,同样能够产生异乎寻常的效果。请看下面几组例句:

(1)爱情是生长在绝崖边缘的光明的花瓣,要想采摘必须英勇无憾。罗密欧与朱丽叶为爱的美艳与甜蜜,付出了生命的哀婉,文学史至今难承这沉重的悲怆。(2010年山东考生《光明与阴影构成美丽的花》)

(2)古往今来,人类生生世世在编织着梦想与希冀。遥望苍穹,星空闪烁诉说着先人祈福的呢喃和虔诚的祷告;那梦想是如此真实,又如此遥远,因为那是心中不灭的追求,是浮于现实的繁华与幻想。(2010年北京考生《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3)一条幽径,曲折迂回中总会激起赏心悦目的向往;一波巨澜,潮起潮落时更能叠出惊心动魄的鸣响;一个故事,缺憾悲婉里才有肝肠寸断的凄凉;一种人的生活,跌荡困顿中方显惊世骇俗的豪壮。(2010年山东考生《相拥而行》)

例(1)中“罗密欧与朱丽叶为爱的美艳与甜蜜,付出了生命的哀婉,文学史至今难承这沉重的悲怆”若改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为美艳与甜蜜的爱,付出了哀婉的生命,文学史至今难承这悲怆的重量”,则味道尽失。“美艳”、“甜蜜”、“哀婉”、“悲怆”四个形容词置于句末被活用作名词后,不光因位置的调整而得到语意的强化,而且形容词原有的对某种情态的表现被凸显,能激发人的想象,加强感染力。例(2)中的“先人祈福的呢喃”远不是“先人呢喃的祈福”可比,拟声词“呢喃”后置凸显活用作名词,情态感全出,让人如聆其声、如临其境。例(3)中的“向往”、“鸣响”则是动词活用作名词的形式,与前面的修饰语搭配,形象生动,神形毕现。

二、移用:嫁接的魅力

移花接木,别有心巧,这或许正是遣词用语上移用手法的触发点吧。把惯用于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过来描写乙事物,往往能让人眼睛为之一亮,感到别具一格,蕴味独到。朱自清散文《威尼斯》中“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一句里就把用于描写音乐的“节奏”一词移用过来形容建筑物的和谐搭配,令人玩味。高考作文中巧借移用激发语言独特风味的成功例子比比皆是,试举几例:

(4)飞鸟过往间,生生灭灭,千年的过客撷来冷月吐织馨香的巾绢,为你擦亮迷离的双眼,去发现尘封于天地之间的美丽。轻驭遐思,找寻曾经难以磨灭的一瑰丽。(2010年福建考生《驭思,轻吟韵调》)

(5)美丽,栖居在光明与阴影的树枝上,于是酝酿了宝黛,酝酿了天上街市的灯盏。(2010年山东考生《光明与阴影构成美丽的花》)

(6)手里捧着书,在幽幽荷香中,温一壶月光下酒,在字里行间聆听来自远古的清音。(2010年甘肃考生《深阅读之美》)

例(4)中的“吐织”本是用以写蚕的,移用来写月,形色俱出,这与上文例(2)中的“编织着梦想与希冀”意趣一致;此外用“尘封”写“美丽”,用“轻驭”写“遐思”,一下子便化无形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使意象活了起来。例(5)中让“美丽”“栖息”,赋予“美丽”以形态;例(6)中变“月光”为“温酒”,则是轻巧地打通了欣赏的视觉、听觉与触觉。移用手法运用得体,便可就物生情、即物生相,情味令人咀嚼不尽。

三、叠词:重奏的神韵

说到叠词的妙用,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读来朗朗上口,珠圆水润,情致历历在目,楚楚动人。叠词在语言表达上收效显著,可强化词义,可美化音韵,更可让描写对象神气活现,风姿尽显于读者眼前。请看下面的例子:

(7)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一床光洁的月光,裹着淡淡的清辉,覆过被黑暗笼罩的凄凄心扉。多少欢声笑语,都逝去了,但一曲《二泉映月》却永远凝结在两根弦上,满腔的愁怨似泉水般汩汩溢淌而出。(2010年福建考生《驭思,轻吟韵调》)

(8)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呀,一间房,一张灰不溜秋的满是坑坑洼洼的桌子摆在同样坑坑洼洼的屋子的中央。他正孤零零地一人坐在桌边吃饭,见了我,便忙着架火烧水泡茶。(2010年重庆考生《难题》)

(9)仿佛是一夜之间的事,十八岁款款地走到了我的面前,让我捉摸不透。十八岁是一朵花,慢慢赏来,粉嫩嫩,芳幽幽;十八岁是一首诗,轻轻吟来,情深深,意绵绵;十八岁是留在相册里的绚烂岁月,悠悠品来,笑盈盈,光灿灿。(2010年浙江考生《角色转化之间》)

例(7)中“淡淡”、“凄凄”准确地写出月光的亮度、心情的色调;“汩汩”则既写出了愁怨之重,又使愁怨具有了形象性。例(8)“坑坑洼洼”叠词反复,一个破落不堪的家室跃然文字之间,简练传神,发人想象。例(9)叠词串接,声韵玲玲,文字间闪烁着十八岁鲜活的生命气息,燃人心魄。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文范文第6篇

阅读,浸润我的青春

(文题很不错,既紧扣命题者所供材料中的“青春”二字,又凸显出阅读的意义――“浸润”青春。但可惜的是,除了首段援引的培根的名言和之后的简短的议论之外,文章对“浸润”二字的具体表现未作呈现。而这乃是这篇考场作文的最大瑕疵。)

天津一考生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只要阅读,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许你见过斜红叠翠,也许你赏过耀阳鎏金,也许你行过南水北山,也许你经历过太多的浮华、太多的奇幻……在我看来,这些都不过是一本书的厚度。腹有诗书气自华,沉淀了多少喧闹和浮华,化为我青春最好的陪伴。(开头紧承标题,先借培根的话直陈读书的意义,接着通过议论揭示了读书的意义――读一本书胜过你身历无限,读一本书可使你气质不凡……这些都是书籍对青春、对人生的“浸润”!行文至此,这篇考场作文堪称完美!)

有人问我:“整天捧着一本书,不觉得很枯燥吗?”我想说:我喜欢读书,我喜欢经历书籍中那些不一样的人生――可以在《红楼梦》中和金陵十二钗一起吟诗作对,可以在《水浒传》中和梁山好汉一起劫富济贫快意人生,可以在《飘》中与乐观、坚强、美丽的郝思嘉一起度过艰难的南北战争……读书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读书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应该说只能算是一种浅层次上的收获,还未真正涉及对青春、对人生的“浸润”。可惜作者对读书意义的挖掘到了这一步便戛然而止,遂使得文章的标题和首段的概述在下文中未能得到较好的落实。之后的讲述显得浮于表面,深度不够。)

在小的时候,我觉得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捧着一本书,与书中的人物一起相处。到后来,我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机、第一台电脑,它们让我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也让我与阅读的距离更近了。全家去旅游时,我再也不用烦恼带着我最爱的书太重的问题,只要我想,我可以随时随地开始我的阅读之旅。不仅如此,手机上还有一些可以听书的应用软件,以前读书久了,眼睛会不舒服,现在好了,我可以听一些我喜欢的书,既阅读了喜欢的书,也不用担心视力问题,真是一举两得。手机阅读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在这里,我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阅读任何我喜欢的书,从中外名著到名人传记,从网络优秀小说到名家散文,这里应有尽有。虽然我感谢手机阅读带给我们的便利,但我同样喜欢纸质图书阅读时的幽幽墨香。(这一段介绍基本上都浮于表面。介绍各种阅读方式,作为议论之前的铺垫是可以的,但联系题目和第一段来看,单单介绍阅读方式则显得游离于主题之外了。所以需要适当压缩此段,以更多、更好地探讨读书对于青春和人生的意义。)

我坚信,每一个腹有诗书的人,抬头不仅可望星空浩渺,俯首也能依旧脚踏实地。他们能用素养来处理万事的纷扰,能用走名山大川的毅力与勇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段还是紧扣标题的,不过过于概括,展开不够,语言上也欠顺畅。)

也许以后,人们的阅读方式会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但我相信,不变的是我们对阅读的热爱。感谢阅读,浸润了我的青春,我的青春因阅读的相伴而如此精彩。

有书香陪伴的青春,才不算辜负。(文末两段,照应题目,呼应开头。从结构上看,文章结构紧密;但从内容上看,“感谢阅读,浸润了我的青春,我的青春因阅读的相伴而如此精彩”这句总结在文中找不到对应的印证,需要作适当弥补。)

原作简析

文章标题醒目,紧扣所供材料,点明了阅读的意义。首段通过培根的名言和精要的议论揭示了阅读的意义――对人生的优化,对青春的浸润。结尾与标题、首段相呼应,将读书的意义和作用作了充分强调,使读者印象深刻。但文章主体部分未能紧承标题内容和首段论述展开,偏重于叙述、介绍各种阅读方式,使内容浮于表面,与文章首尾的内容脱节。

升格思路

重点需要对文章的中间部分作适当增删――对谈论过多的各种阅读方式作适度压缩,对阅读的意义(譬如对一个人的思想、素养、气质等方面的优化)作充分展示,从而使文章的标题与内容相呼应、首尾与主体部分相贯通,在更深层次上展示“我的青春阅读”。

升格之作

阅读,浸润我的青春

天津一考生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只要阅读,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许你见过斜红叠翠,也许你赏过耀阳鎏金,也许你行过南水北山,也许你经历过太多的浮华、太多的奇幻……在我看来,这些都不过是一本书的厚度。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沉淀了多少喧闹与浮华,化为我青春最好的陪伴。

有人问我:“整天捧着一本书,不觉得很枯燥吗?”我想说:我喜欢读书,我喜欢经历书籍中那些不一样的人生――可以在《红楼梦》中和金陵十二钗一起吟诗作对,可以在《水浒传》中和梁山好汉一起劫富济贫快意人生;可以在《飘》中与乐观、坚强、美丽的郝思嘉一起度过艰难的南北战争……读书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读书让我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读书让我提升素养,改变气质……(增补“x书让我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读书让我提升素养,改变气质”是为了照应文题中的“浸润”二字,从深层次上揭示读书的价值。)

小时候,我觉得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捧本图书,与书中人物对话。到后来,我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机、第一台电脑,它们让我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让我与书籍的距离更近;它们让我的“书籍”更便于携带,让我与“书本”的亲近更为便捷……它们让我的阅读方式发生更新:不仅可以“读书”,还可以“听书”;不仅可以阅读文字,还可以聆听音响观看视频……我的阅读变得种类多样、丰富多彩;它们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我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阅读任何我喜欢的书,从中外名著到名人传记,从网络优秀小说到名家散文随笔……我乐见电子阅读带给我们的便利,我同样喜闻纸书阅读时那幽幽墨香……

无论哪一种阅读方式,都在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我,改变着我――让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成长为知书达理的青年,从一个孤陋寡闻者变得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从一个胸无点墨人云亦云者变成了“一株有思想的苇草”……这一切,全赖读书之功!(增补这一段,是为了与题目和首段中涉及的读书的益处相照应,揭示出读书对于青春和人生的意义。)

我坚信,每一个腹有诗书的人,既可以抬头仰望浩渺的星空,也能够俯首脚踏坚实的大地。他们能凭自身素养来处理万事的纷扰,能凭不凡的毅力与勇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能以悲悯的情怀和博襟面对芸芸众生和世间万物……(对此段的论述作适度展开,凸显出读书对于一个人的内在素质的提升和人文情怀的陶冶的巨大作用。)

也许以后,人们的阅读方式会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但我相信,不变的是我们对阅读的热爱!感谢阅读,浸润了我的青春,我的青春因阅读的相伴而如此精彩。

有书香陪伴的青春,才不算辜负。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文范文第7篇

人生天地间,总要与外界发生联系。而阅读,则是其最主要的通道。阅读分为若干种,绝大多数人的阅读属于消遣性阅读。这种阅读的目的就是打发时间,说得高雅点,是让时间不至于白白流逝。浏览网页,翻翻报纸,看看电视,了解一些热点新闻,搜集几件明星八卦,打探哪里出了奇人异事,瞅瞅又有几个老虎被调查……边看边乐,然后与志同道合者大摆龙门,是很惬意很得意的事。市井闲人们的阅读大抵如此,很多上班族的阅读有相当的比重也可归入此类,我们青年学子,有时也愿意做这些消遣性的阅读。为的是放松放松,调剂一下有些枯燥的学习生活。我觉得,“消遣”是个中性词,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归入褒义,毕竟有所消遣便是有所寄托,这总比无所事事、无是生非要好得多得多。阅读的第二重境界,我称之为充电式阅读。这种阅读有明显的现实“功利性”,颇有现趸现卖、临时抱佛脚的意味。以我为例,该交综合性研究作业了,我才上网搜索相关的材料,包括成本的书、杂志,相关论文,然后挑灯夜战,快速扫描,从中筛选自己用得着的矿石,冶炼、提纯,最终形成自己的产品。这样的阅读,效率高,印象深,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我的大脑里面的东西感觉越来越多,越来越有品位。出于很近视的目的,其效果却是长久的,这样的阅读,其实就是我们成长的台阶。听说大多数成年人尤其是上班族,其阅读大都含有某种“功利性”。这不是坏事。关键是要将这些信息合理转化,切忌生搬硬套,机械照搬。否则的话,这种阅读就成了鸦片,副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阅读的境界,是精神性阅读,或者叫心灵性阅读。这样的阅读完全是个人的兴趣所在,阅读的过程,也是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的过程。据说,这样的人,看经典的影视作品,会忘掉了世界的存在,能与剧中人的命运相喜悲;看喜欢的文学名著,常常会如五柳先生“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惜的是,我还没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我会向这个方向努力。鲁迅说过,要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卢梭则强调,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道出了读什么书和怎样读的问题,明乎此,力行之,便会臻于大境界。

篇二:你活好自己了吗?

按一些幽默程序员的说法,“别人的生活在你看来是。jpg,但在他自己看来则是。gif”。大致意思就是:你看到的是别人的表象,而不是他人生的真实演绎。一位穿着简陋的妇女,身后跟着一个孩子,似乎很是畏惧她的母亲似的,这一路都没敢和她母亲对视。想必,那是个严厉的母亲。走到地铁站台,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拉着二胡,身旁放着一只铁盘,里面只有零星几枚硬币。妇女经过老人身旁时,一脸嫌弃的转过脑袋,对孩子说:“看吧,多可怜。你要是不听话,以后也会活成那般模样。”我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孩子胆怯地点点头,跟着母亲走了。 那般模样?那名妇女能出此言,必然是发自内心的。不过,分明是发自内心的自卑。很明显,她也不过是个农村妇女,只是来到大城市,这才显得神气活现。由此,不禁想到:评价他人生活的同时,你的评价可能恰好就是你内心的真实写照。当一个人是自卑的时候,看到别人光鲜的生活时,更多的是羡慕,嫉妒,甚至上前恭维。我也许不得不去猜测那位妇女的生活,也许也是十分辛酸,十分贫苦,不那么如意吧。 这只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也许每天都会发生,以至于被人们渐渐淡化了。 再说唐朝的大诗人刘禹锡,曾被“送”给一间“陋室”,简陋到比当今的“蜗居房”还要简陋。人们纷纷议论着刘禹锡的生活该将是如何悲惨如何不悦,同时也有庆幸自己没有违背官府,生活还没有落得这般下场。但实际上刘禹锡那种安贫乐道的心态早就将他置于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境界了,该写诗写诗,该喝茶喝茶,日子过得闲适惬意。别人的生活需要你来议论吗?一个表面光鲜的公司总裁背地里可能是个境界一般的俗人;而一个落魄的流浪歌手也许会因为自己时常追逐着梦想的生活而思想变得无比光鲜。生活,是活给自己的,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别人的生活你擅长议论吗?我认为,对他人生活的评价,可能就是自己生活状况和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一个生活朴素闲适的文人若是路过刘禹锡的旧宅,也许会感叹:虽然住宿条件恶劣,但是这里清新的空气,幽雅的环境„„多么令人神往!而一个虚荣心强,实际上内心自卑的官吏,也许也会感叹:这样破旧简陋的屋子,恐怕在无数个日夜里他都睡不着觉吧„„看看这台阶,到处是青苔„„自卑的人评论他人的生活,更多的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但这始终是自卑的表现。不过,想要公平地议论他人的生活,始终是很难的。每个人的心态多有不同,真正公平的议论只能是来自“别人”自己的。 每个人都是“别人”。 所以活好自己就够了。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写作本位 言语表现意识

一、什么是“写作本位”

“写作本位”的说法是2004年潘新和教授在著作《语文:表现与存在》中提出的,他认为“阅读,指向言语表现、指向写作”、“写作是阅读的目的”、“写作是语文能力的最高呈现”。“写作本位”的提法是对传统的阅读和写作的关系的颠覆,它强调了写作的重要性,认为:单纯的阅读教学是无价值的,阅读的目的是写作,是表现;单纯的阅读,只是知识的吸收和囤积,这是人类原始占有欲的表现,为吸收而吸收是浪费生命,语文的天平应该由“吸收”倾向“表现”;一个人具有言语表现意识才是存在的证明。

《小学语文教师》(2013.03)发表了潘新和教授的《弄潮儿再向潮头立》一文,他提出了以下观点:“在我的词典里,语文课程根本就不存在纯粹的阅读教学:一切语文课,都是写作课。表面上是阅读课,骨子里必须是写作课。”“以下位的低涵盖性的‘阅读’为‘本位’是错误的,以上位的高涵盖性的‘写作’为本位,才是应然的选择。”在文中他对管建刚老师的两个课例《理想的风筝》和《神奇的克隆》表示了认可和赞赏,认为把语文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到写作上是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言语表现意识。

综上所述,“写作本位”的理念首先否定了阅读教学的主体地位,而强调写作教学的地位,认为所有“阅读课”的本质都应该是“写作课”;其次,认为写作是阅读的根本目的,如果离开了写作,则阅读教学是无价值的,而写作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变成有言说欲望的表现者,因此,言语表现意识是“写作本位”理念的核心。

二、为何提出“写作本位”

1.对写作教学现状不满

写作教学的困境在现代语文教学界中已经存在很长时间。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作文教学散乱、随意、无序、低效……作文教学受到诟病不止,却没有良好的解决对策。潘教授将其症结归结为:现在语文课堂被“阅读课”占据太多,而“写作课”少得可怜。因此,要改变作文教学的困境就一定要扭转“阅读本位”的现状,把“阅读本位”变成“写作本位”。

2.时代的变化导致对语文学科要求的变化

潘先生认为“阅读本位”的思想形成于旧社会向新社会的过渡时期。叶圣陶等语文教育家提出的“阅读本位”理念是为了普及知识,为了大众的生存需要,救民众于水火之中。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语文教育,不应只指向人的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而应指向人的生命本体的人性、人心、人格的养育,顺应人的言语本性,发展人的言语天性,指向表现、创造、发展的言语人生、诗意人生”。他认为现在以阅读为本位的语文教育关注得更多的是现实层面:即“应试”和“实用”,并没有体现出语文教育的价值,培养的不是人才,而是没有灵魂的机器,这是语文教育走错了路,只有“写作本位”的语文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具有言语表现意识且能够通过自我创造和表现证明自我存在的人。

三、“写作本位”的思考与质疑

1.“阅读”与“写作”是否有必要争论谁主谁从

叶圣陶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这一段话中,叶先生的意思是:写作水平是基于阅读水平的,但并没有说阅读一定是“主”的,写作一定是“从”的。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本来就是由语文学习的客观规律决定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体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叶先生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一方面是由当时的时代环境决定的,文盲充斥的大国亟待通过阅读丰富思想、武装头脑。另一方面是根据语文学习的客观规律说的,没有“吸收”哪来“倾吐”,“阅读”是为“写作”做准备,储备资源。如果一定要强调写作的重要性,那么按照语文学习的客观规律,就应该加倍重视阅读的重要性,因为阅读永远是写作的“根”。

2.“言语表现意识”需要根基

“言语表现意识”需要有根基支撑,只有心中有了想表达的东西,才会有想表达的欲望。这些想要表达的“东西”是什么呢?它们是对人生的体悟、反思,是真诚热切的对真、善、美的信仰和追求。这些都是需要依靠长时间的语文学习积淀的,通过阅读和生活养成的。“言语表现”是一个内驱力不断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自然而然会出现的结果。当“内驱力”还不足时,就一定要强调“言语表现”,能否“表现”得好是一个问题,学生总会有一种“被迫言语”的感受,这是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的,会导致学生产生厌恶感。“被迫言语”是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发展的。想要让学生有良好的“言语表现意识”不是靠强调写作的重要性实现的,而是要从“言语表现意识”的根基入手,培养根基,绝对不能揠苗助长。

3.“写作本位”是否也是一种功利

潘新和教授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是“阅读本位”的,“吸收”只是为了实用、为了应试,认为这是一种功利的表现。然而,“写作本位”强调学生的“言语表现意识”,认为通过阅读“吸收”的东西如果不通过写作表达出来,就是无价值的,这样的观点是否也是一种功利呢?首先,学习语文仅仅是为了写作吗?除了写作外,就没有其他价值了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其次,一味地强调写作,强行施加压力,写出来的东西就一定是有价值的吗?一味地要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意识,是否会将学生培养成只会无意义叫嚣的“聒噪的青蛙”呢?最后,言语表现固然是重要的,但不能让学生感觉到阅读就是为了写作,这样,阅读还有什么乐趣可言,还有什么美感可言。这样功利化的教学是与语文教育的浸润性的美学原则背道而驰的。

4.目前的语文教学是否真的忽略了学生的言语表现意识

语文学科的属性分为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语文不仅要授予学生将来生活、工作所必需的语言文字方面的工具性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审美情趣和思辨精神,这一点从高考作文的导向中就能看出来。以最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举例:如2010年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2011年上海卷“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2012年上海卷“曾被舍弃的微光”,2013年浙江卷“三句话看青春”、湖北卷“人生方圆之间”,都有明显的人文性导向。由此可见,现在的语文教育并非不重视学生的思想、心灵的成长,高考作文占语文总分的将近一半,可以看出语文教育的旨归还是偏向人文性的。潘新和教授对语文教育的批评:“无视言语、文学教育的超现实性、审美性、哲思性和历史感——诗性”、“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文学和诗意教育,基本上扫地出门”过于言重了。

四、学生的言语表现意识由何而来

1.夯实言语表现意识的根基

“言语表现意识”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言语表现需要有一定的内在资源作为基础,有了基础才会产生言语表现意识。这种内在资源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的,而方法就是阅读。学生通过阅读浸润心灵,吸取养料,丰富思想。就好比一颗小树苗不断地吸收土壤的营养,阳光雨露的滋养,这样经过几年、十几年的时间,这棵小树苗才有可能成材。想要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意识,就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真、善、美,并为之喜悦、感动,从而将表现真、善、美作为一种内驱力。此时,言语表现意识则如满杯之水自然溢出。

2.培养学生敏锐、善感的心灵

敏锐、善感的心灵是言语表现意识的源头之一。相信每一位语文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有些学生的作文读来就是充满了情感,读了心也会跟着热,而有些学生的作文则是干干巴巴的,读时似乎能感受到他写时的艰难。其实,对于同一件事情,学生的认识、感受可能天差地别,有的能够从中体味到丰富滋味,有的却对之冷漠无感。究其原因,就是有的学生有敏锐、善感的心灵,而有的则显得比较麻木迟钝。这当然和学生天生的性格有关,但是后天的培养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培养学生对音乐、美术等的艺术兴趣爱好,对于学生发展敏锐、善感的心灵有极大的帮助。

3.提供学生充分成长的空间

繁重的课业是扼杀学生言语表现意识的重大因素。“闲暇是好奇心的起源”。言语表现意识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养成,让学生的心灵能够自由地舒展,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真正地体验生活,有能力言语,愿意言语。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应试”为重的教育,把“语文”学科逼到了边缘,语文越来越不受重视,课余阅读的时间更是少得可怜,这样学生在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情况下,必定会有狭窄的视野和幼稚的思想,对学生的言语表现自然就成了奢求。

4.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是没有真正的言语表现意识的,言语对于他们来说缺乏真正的对象。这并不是说学生一定要对当今发生的社会事件有多么深刻的见解和评论,但至少要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要有社会参与意识。言语表现意识是一个人思想成熟的表现,对于学生来说,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发展其言语表现意识的前提之一。

写作本位理念的初衷是增强学生的言语表现意识,本无可厚非,然而言语表现意识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并非仅仅靠大力号召提高写作教学的地位、削弱阅读教学的地位就能实现的,而是应该严格遵循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认清言语表现意识的根基究竟在哪里和哪些因素阻碍了学生言语表现意识的发展。笔者认为学生的言语表现意识的培养,并不仅仅是由语文学科决定的,还有许多外部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因素,例如:整个教学大环境给学生提供的成长空间、学生的个性、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学生善于用言语表现,愿意言语表现,是一件好事,但是并非靠强迫得来的,因为“强扭的瓜不甜”。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回望与沉思[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8,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