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他人亦已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节哀顺便,不要太难过了。照顾好身体。家人会在那边过的很好。一定不希望看到大家太难过!
尽人事!听天命!万事终究有始有终!随缘。
每个人来到这世上其实都只是在找属于自己的东西有些人先走了那是因为他先寻到,没什么好哎叹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你的亲人去世了,不要太伤心难过,在天国,他不会喜欢你这样消沉的,打起精神,努力吧,为了你的亲人。
你的亲人只是到了你看不到的地方,但是他们能看到你,他们不希望因为他们而让你过得不好,要让他们知道你是非坚强的人,不会让他们失望。
亲人以乘黄鹤去,人去音存楼不空。但以笑颜慰慈恩,从来此恨最无穷。
去世的人已经不在了,伤心只能是伤害自己的身体!要为活着得人而活!
要为身边关心她;爱护他的人去活!
人死不能复生请节哀顺变珍惜眼前人。
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在失去一些东西的时候,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东西。人人都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生老病死,一切都是自然现象;人生自古谁无死,只要常活我心中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
生者奋然,死者安息。生者幸福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安慰,为了老人家的希望你一定要努力让自己快乐起来!
逝者安息,生者奋发他是到另一个地方完成自己的任务,我们应该祝福他。因为他在与大自然亲密的接触。天天开心是最好的。
“爱在左,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我尤爱冰心这一博爱的人生观,生命之旅,有爱的人会沿路融化侵骨的寒冰,播种鲜花,收获希望。“爱”无“情”的辅,恰如一颗失去王冠的头颅,少了应有的尊严;又像一朵光秃秃的花儿,没有枝叶相映成趣的韵致。人无完人“你可以爱,也可以恨,但你决不可冷漠”。
一个有爱心的人,便是最幸福的人,在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拥有一颗充满了“爱”字的心更为可贵的,没有爱心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于挚爱的朋友,无论他如何,我都虔诚地祝愿并且帮助她走好。犹如冰心老人地美国沙穰养病,在病榻旁默默地握手,慰言已尽,而哀怜的眼里常常地含着同情悲悯的目光“一样泞怀满腔的关爱,惟有与他一同体味悲欢遭遇,深深祝福她快乐,才得以宣泄。这是一份珍藏的心情,来自对朋友的珍爱,对生命的热爱。
冰心老人说:假如生命是乏味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一个爱的世界,又何其的有趣,何其的新美,有爱就会有希望有希望生命就会美好,很多时侯,生命不至于泯灭,就是因为爱心永恒。
也许是岁月手轮的增加,使我的心变得敏感,也许是世界的缩小,使我的心装下了更多的东西。有时,我会莫名其妙地伤心。看到晚上卖糖葫芦的小姑娘,缩着脖子,两臂紧抱,站在刺骨的风中,天色晚了,仍不肯归去,只为多卖一串,付钱时心中却浮起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辛酸?怜惜?为小姑娘?我说不清。我不愿多想闭上眼睛,心也地沉着……忽闻一个认识的人去逝,心里由然而生了一种悲哀,人为什么会死?人死之际定是悲哀的,不是他悲哀,他的家人也定是悲哀的,至少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陶渊明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既使如此,也远远不够。我常常有这样一个想法,如果用我的幸福来摸取别人的幸福,我无怨无悔,如果能换取世界的幸福,啊怕让我死一千次,一万次……我也愿意的,我能死一万次吗?不能,所以我换不来别人的幸福,纵使我有这样的想法,那又能怎样,不过是一纸空淡罢了,有这样一颗心,有这样一种感觉,我已经满足了,不会再苛求什么了。
人懂得人生的可贵,就会珍爱自已也珍爱别人。珍爱与生命同行,在一起成长的世界里,让自已看行见一个永不迷失的生活方向。这就是爱的美丽与真切。
首先是节制对震灾悲情的报道,不要过度渲染灾难中的悲情,不要刻意撕开那血淋淋的伤口让人观看,要设身处地体贴受灾者此时的心情,一切以抚慰幸存者和体恤遇难者家属的心情为本。有些记者偏好凸显悲情,让遇难者家属一遍遍地回忆亲人遇难的场景和表达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或许一方面因为这场灾难本身是残酷的,记者想以悲情还原那种残酷;另一方面想以此激起观者的同情和悲悯,让人们更多地向幸存者奉献爱心。但这种不断的回忆对家属是非常残酷和不人道的,他们此刻需要心理抚慰,需要遗忘那噩梦般的一刻,需要在平静中抚平瞬间失去亲人的巨痛。
《世界新闻报》曾披露了一些西方记者在此次中国震区的采访报道,面对那些幸存者流泪的诉说,他们坦陈“不忍心让他们说下去”――而我们有些记者几乎是“逼”着幸存者回忆伤痛,逼着他们面对镜头展示自己的伤口,这是否有点自私和不够人道?
然后是节制、简朴地颂扬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不要过度铺张地报道他们的英勇事迹。这次抗震救灾中涌现出许多感动中国的救人英雄,有跪求“求求你们再让我救一个”的消防战士;有废墟中哺乳孤儿的女警察;有数位亲人遇难仍坚守工作岗位的干部;还有“我一定要过河,我的战场在对岸”的冒险过河的将军――他们的英勇事迹当然要颂扬,这既是对好人的褒奖,也要以此激励生者和感化社会。但救灾尚在进行,灾区一片废墟满目苍夷,那么多人在灾难中死去,幸存者还沉浸在丧亲的大悲痛中,国人对逝者的哀悼尚未停息,国家还没有从灾难震惊中走出来,安置和善后是当下最重要的任务……“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灾难远未过去,这时过多的歌颂合不合时宜?是不是对遇难者的不敬?我想,那些救人的英雄们这时也一定不希望看到对自己的过分褒奖。
再就是,节制以苦难砺志。是的,谁都不希望遭遇灾难,但既然灾难不幸发生了,我们就不得不坚强地选择承受,不得不继续坚韧地活下去,不得不安慰和激励自己。
“苦难有助于人的成长”、“会在灾难中变得更强大”,多轻巧的话语啊――灾难离我们很远,没有在我们身上留下什么伤痕,我们可以轻松地说出这句话,轻松地忘记灾难,把灾难当作振兴和发展的推动器。但对于无数被灾难夺去生命、被灾难夺去亲人和家园、被灾难夺去手臂和光明的具体的人来说,现在还很难朝这方面想。这个时候,我们要尽可能地站在个体受害者的立场看待这场苦难,设身处地体贴他们的脆弱,而不能冷酷地站在国家的宏大叙事层面遮蔽个体的悲痛。每种苦难都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每种苦难都值得诅咒,这时候需要我们与受难者站在一起承受苦难,一起哀悼不幸的遇难者,而不是放纵以苦难砺志的思维,从灾难中总结出许多好处来。
克里斯蒂娜的世界
(1948)
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美国现实主义画家安德鲁・魏斯的代表作。画中的主人公Christina Olson是独居于美国缅因州乡村的残疾少女,画家画下了她在麦田中爬行的背影,孤寂与坚强,据说许多有轻生念头的年青人看到这幅作品后,就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不能承受之轻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在中国这个自杀大国里,两分钟就有一人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凡人的自杀,很少能真正引发世人的关注。当人已离开,只会给亲朋留下无尽悲伤,回首那些让当事人怒不可竭、直至轻生的琐事,其实又有多少真的那么想不开,只能以死亡来了结呢?许多冲动型的自杀,如果当事人能回过头来想想那些让自己想死的理由,很多时候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在安溪的这场悲剧里,作为父亲,显然没有真正找到和儿子沟通的方法,但至少他也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努力阻止这个悲剧的结局。从这一点上,这位父亲仍是伟大的。
很多时候,人们生活在麻木中,麻木到忘记了自己对家人的最基本的责任就是爱与支持。前不久,南京就有一位7岁的女孩,因为被邻居公开指责偷窃,复被父亲当众暴打。当父亲带着女儿回家时,父亲甚至问女儿:钱到底是不是你偷的?一句极度伤人的话,女儿就当着父亲的面,跳下了高楼。事后父亲邻居,冤枉女儿,导致女儿轻生。然而从心理学角度看,最后那一把将女儿推下高楼的,正是父亲本人。
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对我说:这种自杀可以视为女儿对父亲的报复。在心理学上,很多自杀是为了报复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当当事人无法改变其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观点或行为时,自杀者就会试图使用自杀的方法来达到改变的目的。
不缺钙就缺爱
有时候,当我们身处繁忙的工作与交往中,我们会忘记:我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对某个特定的人很可能至关重要。就像父亲之于女儿,关键的时刻,当你拒绝伸出情感的援手时,悲剧在这一刻已经注定。最能伤害你的往往是你最爱的人、最信赖的人。说得重一点,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杀人者,你可以为自己的无辜辩解,但在心理学上、社会学上,人就是这样以爱为纽带相互连接、依存,这时你的固执、你的武断、你的拒绝就是柄冰冷、锋利、伤人的刀刃。在事后,当我们指责孩子的脆弱,当我们很不屑地抱怨孩子们“被说了几句就轻生”时,我们本身就是在不负责任。以至相似的悲剧一再重复。前不久,两个被老师孤立的女生携手自杀,在死前的遗书上,要求警察叔叔去抓老师。而一位孩子偷钱上网,被父亲责打后,也选择了跳楼。
身为父母、老师、情人、朋友,当自杀发生时,其实我们都难辞其咎。自杀就像是不小心晒在心灵之田上的种子,合适的环境就会让这个种子长成一颗心灵无法承受的大树。所以从自杀的直接原因向后探寻,我们不得不把自杀归结到这个越来越功利的社会,这个极度应试化的教育体制,这个唯金钱论的主流价值观念;归结到网络时代家长与孩子的深刻代沟;归结到物质丰富之后精神的匮乏。在不缺钙就缺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脆弱永远是我们的罪过,是我们理应付出却没有付出的爱,将他们推下了高楼。正如德国心理学大师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写的:心理学的最终结论就是爱!这不是言情剧里浪漫虚无的传说,而是我们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逃避的责任。爱的艺术,就是融合、沟通、支持与尊重!
爱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关心,如果缺乏这种积极的关心,那么这只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爱。
――《爱的艺术》
Tips
常言道,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潮籍人士四海为家,其拼搏、务实、精细、团结等特点在华人圈乃至全世界广为流传。他们遍世界,善於经商,在各大领域都颇有作为,也为其赢得了“东方犹太人”的美誉。或许说这些都显得过於笼统抽象,不妨从罗建先先生的故事,感受一位潮汕人从平凡到自我成就的蜕变史。
事业之路多艰辛
罗建先先後成立了多家公司,早年就以新移民的身份立足香港,所接手的生意涉及零售、珠宝玉器、对外贸易等多个行业,现在担任着广东清远晟兴石场第五分场总经理。在社会服务中,他也不甘落後,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组建香港旺旺康乐会,为各社团慈善演出。
但来香港之前,他的境遇与今天有着天壤之别。潮汕人离开家乡到世界各地打拼,与地理位置有很大关,潮汕地区三面背山,一面向海,气候宜人,境内虽有富饶的潮汕平原,但生存不易,常有风与地震威胁。而且地少人多,为了摆脱贫穷的困境,不得不走出家乡出外闯荡。1991年,罗建先到香港探望双亲,双亲建议,如果你能吃苦,就留在香港。家乡也没有更好的出路,罗建先先生做出了正确的决定,留在香港发展。而他的妻子与儿女都在家乡,他知道,只有打拼出一条路,才是对家人最好的慰藉。
以劳工的身份开始不容易,罗建先先生在酒楼做了数月的服务员,感觉不是出路,之後与同乡在女人街做商贩。女人街已成为香港人及外地客的购物及观光地点。而所售卖的物品亦已趋向多元化,包括各种家居用品、男女服装、化品、手袋、手表、饰物、玩具、香薰等等。由於货物均价廉物美,故能吸引大量人士到访和购物,罗建先先生於此经营三年,手表、皮具、日用品应有尽有,用他的话说,“那个时候真的很苦,为了立稳脚跟,只能拼命,从早忙到晚,每天不知疲倦,因为肩上有很大的责任。”之後他独自经营。前,生意非常可观,在几年之内,他已积攒了一笔财富,在深圳购买房子,把妻子与儿女接到深圳,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不断成就,不断奉献
2003年,一家人在香港团聚,罗建先先生的事业也步入一个高峰,他成立了贸易公司,开始接触玉石生意。那些年玉石行情居高不下,玉石原材料都要到缅甸、泰国进口,然後转卖给玉器生产商,“有时候全靠运气,一整块石头,成色好就获利大,但成色不好,亏本也是常有的事。”做了十年的玉石生意,罗建先先生向来坚守诚信之道,他知道生活来之不易,虽曾经有过被人欺骗的插曲,但他相信,做人做事只有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才能立足於这个竞激烈的都市。
不久前,罗建先先生的表兄邀请其加盟石场生意,他欣然接受,担任分场的总经理一职,主营砂石的销售工作。“在广东清远,我们与建筑公司合作,城市建设离不开砂石,这个行业前景乐观,国内经济也越来越好,我希望把这份事业做好。”已经在外打拼了二十多年,罗建先先生依然不辞劳苦,力再进一步,或许这就是潮汕人骨子永不言休的拼搏精神。
而他对子女也是教导有方,他的儿子在澳洲读完大学之後,考察了一番日韩的化品市场,觉得是一个很好机会,随及成立了天禹贸易有限公司,现与韩国同学合作经营化品的销售。罗建先先生认可儿子选择创业之路,提供多年来的经验,希望能对其有所帮助。两个女儿都在香港教育机构任要职。对於子女,他以鼓励支持为主,不干涉孩子的选择,履行着一位父亲的职责义务,希望他们尽早成家立业。
从服务中获得快乐
早在多年前,罗建先先生即加入了社会服务的工作中。因为他自小喜欢唱歌,虽然没有到过专业的音乐学校学习,但凭着兴趣与音乐天赋,自学了诸多歌曲。2002年的一次社区歌唱大赛中,他踊跃报名参加,最终获得亚军,这让他的歌唱事业得到鼓舞。之後,他与好友册成立香港旺旺康乐会,主办歌舞音乐义务表演,在各个社区活动中心、社团商会等,为在场嘉宾送上歌唱表演,活跃气氛,他非常享受这种歌唱的氛围,“有时候到公园演唱,很多人都认识我,感觉到发挥自己的才能,心情自然就好起来了。红歌、草原歌等等各种歌曲,迎合节目的氛围,让大家都开心。”说到音乐,他非常愉快,每个星期,他都会到公园与团友合唱,也常常与旺旺康乐会的成员到社区中心、老人院演唱,丰富长者的业生活。对他来说,歌唱就是调节工作与生活压力的最好方法,又能给他人带来快乐,娱人娱己。
罗建先先生担任着不少社会职务,香港旺旺康乐会主席、粉岭潮侨盂兰胜会会员、揭阳侨联联谊会会员等,而近期成立的揭东商会,担任会长一职。他积极投身到回馈家乡的队伍中。从家乡走出来已二十多年,家乡变化也今非昔比,“揭东发展越来越好,到处都是高楼林立,这得益於祖国的经济繁荣,能为家乡出钱出力,我就很满足。希望与众同仁共同努力,把香港揭东商会办好,把众多在港乡亲,吸引到爱国爱港,建设家乡的浪潮中。”对於家乡的建设事业,他从不吝啬时间精力,只要力所能及,定全力以赴。
对於如何享受生活,罗建先先生已然豁达开朗。“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做一件事情,重要的是过程,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最後结果哪怕不尽如人意,也没有关。一心追求功利,只会让人疲惫不堪,我们应该懂得取,做有意义的事。”他多年来与工作、与生活,从不强求,踏实勤奋,自然收获着格外的逸趣人生。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给我们了更多的青春的记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让我们感受到青春的张力,让我们回到我们初恋的记忆。带有童话般的叙事和稀奇古怪的镜头,让我们感受到青春的美丽。《致青春》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正视我们的青春,上演了一幕经典的青春残酷语录,承载的关于青春的一切故事与思想。用真诚与反思打动了观众,让我们同时感悟的生命的可贵,青春的热情。
一、叙事策略中的前后呼应
从叙事策略来看,电影做的相对不错。电影中埋下的几个伏笔为电影增色不少。首先,阮莞每次收到的满天星。电影在在叙事策略上来看,以“玉面小飞龙”郑微为主角,以大美女阮莞为配角,立体形象的表现了整个青春的面貌。毕竟,一个比较普通的角色。回忆青春的那些事,能够唤起更多的共鸣,毕竟大部分人不是阮莞这种大美女,而是郑微这种中上之姿的普通人。例如电影《青春期》塑造一种伪青春故事,做作的表演,荒诞离奇的故事,超乎想象的人物,让人对这部电影产生矛盾和失望的印象。电影《致青春》这种人物关系的设置产生了很好的效果。阮莞作为配角人物,在整个电影中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给主人公郑微有着精神上的指引。电影在开始不久就有无数人给阮莞送情书,送花的人而且只送满天星的人,引起的观众的注意。为电影下面的叙事成功埋下伏笔。同时为“青春不朽”这个主题增加了非常重要的渲染与佐证。电影前后呼应,在阮莞去世之后,张开解读了秘密。解开了满天星的花语,令人震撼和感伤。宁愿成为配角,脉脉守护自己最爱的人。为不朽的青春最终画上了残酷的句号。当然,由于种种原因,张开在阮莞墓碑前说的话难免有画蛇添足的嫌疑,人物对白与人物性格多少有严重的冲突,但是这个段落的前后呼应,总结了青春的辉煌,见证了青春的记忆,开启了对于逝去青春的忧伤。
电影的最后段落,陈孝正与郑微的对话,解开了曾经的美丽的故事的枷锁。这个段落作为结束,给观众很好的开放性结尾。没有给我们的青春做出最后的盖棺定论,留下了更多的悬念和选择。青春是美好的记忆,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仍然把握在自己的手中。作为电影为数不多的求婚场景,这个部分是一个虚影。陈孝正在当时不能,也没有勇气解开谜底。这是一个过期的承诺,这是一个人生建筑中的误差。他一直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猎人,他坚信的原则是打大象的人不会停下来打鸟。对于误差必须给予剪除。生活有太多的无奈,人生本身自私。电影将陈孝正钉在了道德的十字架上,让其痛苦和反思。在电影的最后段落给予救赎与希望。我们一起走过的青春,终于被雨打风吹去,手中的旧船票是否还能登上幸福的轮船?我们不得而知。然而,这种前后呼应真正完成了对我们失去青春的反思与追悔。在叙事结构和策略上完成了对电影主题的总结。青春不朽,我们或许可以回到过去,但小路依旧如故,你我已不是当初。
二、弥漫的女权主义
电影《致青春》是一场女权主义的宣言,是一种对男权讽刺与藐视。电影中,女生成为故事的主宰,她们善良自信,勇敢无畏。男生则自私、胆小、懦弱等。女生们用自己生命中的一切,将自己最美丽的时刻与青春奉献给她们所爱的人。她们承载了几乎所有的一切,她们也将这一切也献给了爱情。郑微为林静可以不远千里流浪,为陈孝正可以放弃尊严与羞涩。阮莞最终放弃一切将要到来的幸福,最终与青春永垂不朽。当然电影更加优秀之处在于电影不是纯粹对于女性的赞美,设置了黎维娟这个人物,使电影人物更加多样化。简单来说,黎维娟是一个“宁愿在宝马车上哭泣,也不愿在自行车上欢笑”的人。对于这种纯粹的物质女郎,导演没有给予批判也没有给予任何主观的观点。这个人物的出现一定意义上开启了电影对于青春的另一个反思,然而电影导演没有能够深入进入这个反思中。使这个人物成为一个单纯的配角,这无疑给电影致命的打击。或许人物不够重要,但是电影导演给了几乎所有人物的生活和他们的状况,唯独没有说明这个人物的结局,无疑毁灭了电影青春不朽这个主题。
电影中女权主义非常浓厚,导演也将大部分人物的生活给予了说明,导演演义了郑微与阮莞为主线的爱情故事,表现了姐妹情深,爱情伟大。然而几乎电影都将两人的爱情进入到悲剧部分,理性上给观众了一种错误的引导与判断。阮莞残酷的死亡,变相告诉观众,从一而终,生死不渝的爱情是没有结果的,是一种悲剧。郑微迷茫的选择,变相告诉观众,大胆追求,执着且忘我的爱情是不可靠的。那么导演如何解读物质女黎维娟的爱情,当然,黎维娟没有所谓的生死之恋,但是依然过上了她理想的生活,这样的表达方式在为拜金主义提供一种借鉴和道路。这种感性的认知是不道德的。同时也是对通篇女权的质疑。黎维娟的胜利与幸福,是依附于男人的成功而实现的,她本身的价值是可以被忽略掉的。人物最终几乎是所有人物中最理性最幸福的,这种人物的设定必将助长不良的社会风气,扭曲了价值观。这简直在片面上认同了“学的好,不如嫁得好”。这种形态下的意识无疑否决了青春不朽,否决了爱情的忠贞,否决了女权的优势,只能见证了青春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物质储备。
三、青春的梦想与现实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作为一部青春萌动的电影,我们感受到了现实照进青春理想的阵痛。其实简单来说,就是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过去的我们纠结于如何幻想着理想与现实的重合,现在的我们幻想着现实不要如此的残酷。我无数次从欢笑变成沉默,信心变成失落,但是追求梦想的脚步依然坚定执着。青春逝去的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幽怨与感伤。我们继续着我们的生活,继续缅怀着我们的青春。阮莞的死,将青春残酷语录提高到最高境界。为最纯真的梦想,为最无私的爱恋,走上了不归路。电影中吵杂的音乐到悲伤沉寂的告别,我们做到了青春不朽,灵魂永存。
2、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3、家人会在那边过的很好。一定不希望看到大家太难过。
4、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去世是她最终的规宿,不必太伤心。
5、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不要太伤悲,你的孝心他会感应得到的!
6、人总有天走会走,如果他走的开心,那他也没什么放心不下的了。
7、生老病死,一切都是自然现象;人生自古谁无死,只要常活我心中。
8、不要让他们挂念就好了,你也不要伤心,毕竟人死不能复生,加油吧!
9、亲人以乘黄鹤去,人去音存楼不空。但以笑颜慰慈恩,从来此恨最无穷。
10、亲人失去痛离别,苦为人之湿短袖。不知何时再相见,天上人间月满花。
11、亲的亲人了,相信我,我一定负起责任让你幸福的,一定让你感受到家的温暖。
12、惊闻您遭丧母之痛,感同身受,寿夭天定,望您节哀顺变,保重身体,来日方长。
13、亲人会在天上注视着你。陪伴着你。亲人一直都会在你身边。只是你看不到他了。
14、生者幸福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安慰,为了老人家的希望你一定要努力让自己快乐起来!
15、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爷爷虽然离开他了,但是爷爷留下了许多东西,永远活在他的心中。
16、她老人家是解脱了,去享福了,人死不能复生,奶奶在天之灵肯定不希望儿孙如此伤心的。
17、节哀顺变,我们现在应该对去世者的真诚祝愿,祝他老人家一路走好,在九泉之下安息吧!
18、生老病死是最寻常不过的事,人死不能复生,活着都人就应该好好活着,不然老人也不会安息。
19、死去的人安息了,活着的人要鼓起勇气重新面对生活,我会在你身边陪着你,支持你的!节哀顺变!
20、人生都要经历这一刻,我为你母亲的离去感到悲痛,作为朋友我祝福你的母亲在天国得到永生和幸福。
21、不要太难过,他老人家可看着我们呢。我们幸福了,他才能安心,这是他老人家最大的愿望,不是吗?
22、别难过了,走的人的心愿,都是希望活着的人坚强的生活下去,她会祝福你活的更好!不想你再悲伤!
23、生老病死本来就是应该的啊,所有人都会经历死亡,所以不要太伤心的,他/她也不希望看到你这样的。
24、他是到另一个地方完成自己的任务,我们应该祝福他。因为他在与大自然亲密的接触。天天开心是最好的。
25、你的亲人去世了,不要太伤心难过,在天国,他不会喜欢你这样消沉的,打起精神,努力吧,为了你的亲人。
26、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在失去一些东西的时候,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东西。人人都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27、人都是要去的,活着或者是死都不是你可以决定的,他老人家了去了另外一个地方生活比在人间幸福,节哀顺变。
28、每个人都有这一次,其实每个人都会面对,也许对老人来说离开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而他们将会留在我们的心里。
29、当现实不能改变,我们只能学会坚强,花开花落,世间万物都有始有终,属于自然规律,请不要伤心,生活还要继续。
30、人死不能复生,别那么难过,应该用你的表现来安慰他在天之灵,虽然他离开了,但是我们活着的人依然要好好活下去。
31、别太难过了,我接下来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振作起来,一切都挽回不了了,我们还要继续生活下去,为自己,好好活下去!
32、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等等。谁又能逃脱呢?生活就是这样,还是需要继续,朋友,想哭,就痛快的去哭,把苦闷释放出来。
33、人之常情,每个人都无法去体会失去亲人的痛苦,我们只能在心里为死去的人默默祈祷,希望他们在另一个天堂也活过的很好!
34、还会经常浮现出他微笑的慈颜;请为了关心你的亲朋更加积极而快乐地活着,让他在天堂里为你自豪地笑眯了亲切和蔼的双眼!
35、朋友,失去亲人,是件很痛苦的事。但你母亲的走,也告别了疾病给他带来的痛苦。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说。你自己也多保重!
36、再也听不见那温馨的叮咛,再也看不见那亲切的身影,任凭伤心的泪眼盈盈,任凭思念的心绪飘零,惊闻噩信,痛心难平。敬请节哀!
37、真不知道该怎样给你安慰,我知道此时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只是从心底里希望你能够坚强面对,保重自己!记住,我们永远都是你的亲人!
38、确实失去,就要越坚强,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无法挽回过去。就让我们坚强起来,失去了一个人,至少还有其他人,不会让我们觉得寂寞的!
39、腊月寒冬雨纷纷,他乡游子欲断魂,遥问苍天何处去,细雨绵绵轻轻啼,雨润大地遍南北,寓寄祝福两度寒,阴阳两界无由泪,唯借飘雨送哀愁!
40、大家都不要伤心了,人生总归是要面对一死的,只要我们好好活着,他的在天之灵也好受些,伤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想应该行吧!节哀顺变!
41、你的亲人只是到了你看不到的地方,但是他们能看到你,他们不希望因为他们而让你过得不好,要让他们知道你是非坚强的人,不会让他们失望的。
42、逝去的不仅是一位长者,更是我们人生的向导;离开的不仅是一位亲人,更是我们坚强的依靠。悲痛长号、泪眼呼啸,让我们祈祷,愿他走入天国的怀抱!
43、去的已经去了,但他一定不希望我们活着的人过得痛苦。他一定希望我们在表达了适度的悲哀之后,应该照样会好好地活着。他会在另一个世界为我们祝福的!
44、有人说这个世界是有轮回的,生生世世皆因果。死者则入土为安,生的人定是有着深深怀念。给死者送上一份哀思,为生者寄托一份祝福。惟愿离去的人安心走好。
45、没有你我一度不知道路要如何继续,但是我知道你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我,反以我擦干眼泪,重拾信心,让你可以在天国一样看到积极向上的我。同样祝你一路好走。
46、人死不能复生,生者的坚强是对死者最好的安慰。我们已经长大,亲人不可能陪伴我们一生,我们终究要面对这一天,发生这样的事我也很难过,希望你坚强起来。
47、心儿啊,你为何让我这样地悲伤;泪儿啊,你为何断断续续地流淌;人儿啊,你为何孤独在远方彷徨;风儿啊,带去我们对你崇敬荣光;逝去的人儿啊,愿你一路走好!
48、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但是老人已经走了,逝者不能重生!以后这个世界上我就是你最亲的亲人了,相信我我一定负起责任让你幸福的,一定让你感受到家的温暖。
49、人的一生,生老病死,都是有自然规划的,人年轻大了,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们,也许你爷爷很爱你,所以你才会很伤心,但是更加你爷爷不希望你这么伤心,振作起来吧。
50、你的亲人去世了,不要太伤心难过,在天国,他不会喜欢你这样消沉的,打起精神,努力吧,为了你的亲人。以实际行动来回报老人家,只有好好工作才对得起他的在天之灵。
51、你的亲人只是到了你看不到的地方,但是他们能看到你,他们不希望因为他们而让你过得不好,要让他们知道你是非坚强的人,不会让他们失望的节哀吧,走的人不希望你不快乐。
52、我们开始老了,慢慢就要不断面对这样的离去,你没有办法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你做的只有接受,你能做的,就是在可把握的时光,处理好和亲人的感情,请节哀,哀换不回逝去的爱。
53、天有不测风云,这些事是谁会愿意谁能想到的呢?失去了那个曾经我们天天一起快乐生活的人,这怎能不让人难过,可是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我想要是他在天堂看到你们不吃饭,他也会难过的。
54、人死不能复生,我知道你伤心,难过,但是日子还是要照样过,现实生活不会因为你失去一个人,时间就停止,想哭就哭出来,我的肩膀借你靠,哭完以后请坚强,好好过日子,别让他走的不放心。
55、我们生活在一种文化情况之中,沿袭的思惟支配着我们。你以为买房他人会何以瞧你,是用保守价值观衡量的。你潜意义的拒绝性行为也是保守熟悉的作祟。你在不盲目标依照他人的方式生在世,回想着。
56、人生就是这样,想要拥有却不能够拥有,或许会使人们自暴自弃。确实失去,就要越坚强,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无法挽回过去。就让我们坚强起来,失去了一个人,至少还有其他人,不会让我们觉得寂寞的。
后来他拍出了一个“挣命”的北京。没有远大理想,弱者欺负更弱的人。
他说,他想拍出和解和对立。
从“小偷大全”到“挣命谋生”
去年夏天,一个朋友问高群书愿不愿意拍个抓小偷题材的电影,高群书挺感兴趣。最初他想把这个电影做成“小偷大全”,因为在他成长的那个年代,“贼”意味着一种生猛一种自由。20世纪80年代专门在铁路上行窃的黄瘸子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那时全国的小偷聚集在郑州开小偷大会,在南下和北上的火车上开始比赛,最后被警察抓获,还有一本小册子专门讲他们,特别传奇。”
之后他见到了抓小偷的原型,张惠领,北京双榆树派出所便衣探组长。进会议室之前制片人提醒他一会儿别抽烟,因为张惠领哮喘;高群书问,为什么得哮喘?答:戒烟戒的。
高群书跟着张惠领走了几天,一个小偷都没抓着,但走在海淀区,看着那些匆忙行走的人消失在一个个大厦,高群书脑中蹦出两个字“挣命”,“也许他们中有人会成为大老板,也许就此碌碌一生,但如虫子一般走来走去,就是为了挣口饭吃,没有什么远大理想。”终于抓住了目标,是一对夫妻,男人望风,女人扮成学生,专门向路边那些卖花的大学生、卖菜的老太太恳求,把一百假币换成零钱。中途脱外套、戴围巾、散头发,绞尽脑汁换装。“其实他们忙碌这一天也就是骗几百块,跟打工一样,只不过看起来比工地轻松一点。”脑中又蹦出两个字,“谋生”,他们是弱者,欺负的是比自己更弱的人,因为这对夫妻家里有两个三五岁的孩子,最终把男人拘了女人放了。
这就是张惠领要面对的现实,不是拯救世界,而是数不尽的琐碎小事。高群书改变初衷,电影的主题变成了挣命和谋生。
开始找演员,最先定下的是主角张立宪,江湖人称“老六”。老六跟高群书是好朋友,高群书看到他喝完酒很灿烂的一面,萌生了给这哥们儿拍个电影的心思。老六曾是《千钧一发》的男一号备选,但因为不会说东北话,这个角色被马国伟拿走,马后来成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影帝。老六知道后给高群书发了个短信,“还我影帝”,高群书表示“一定奉还”,再度开机,老六成了男一号。
老六不是职业演员,必须找一群非职业演员给他配戏,“否则一看人家那么专业老六还怎么演?”朋友叫朋友,这部戏汇集起了王小山、作业本、史航、顾小白、牟森、白燕升、票爷接到邀请,朋友们基本都答应了,“当然他们都得先看看剧本,他们都是文化人,怕砸了自己招牌,结果看过剧本就都来了。”最具奉献精神的是张发财,从南宁来到北京,就为了拍一场戏:在公交车上被陈晓卿连打二十多个耳光。后来高群书为了表示感激,专门请张发财设计了《神探亨特张》的海报。最后还差贼王没定下演员,有人推荐了歌手周云蓬,高群书担心周云蓬太年轻,朋友保票“那是你没见过他本人”,等高群书看到专程从大理赶来的周云蓬,立即定了角色,42岁的周云蓬演了个年过半百的贼王。
专业导演高群书开始执导这群非职业演员,对这帮智商颇高的文化人来说,说戏不成问题,“就让他们自由表演,给他们空间。另外镜头一定要保持 距离,太近了他们会紧张。”找不到状态的时候,高群书会如此引导,“就是你喝酒的那个状态,就是干那什么事那个状态”一点即破。
老百姓耐力惊人
回想起拍摄,高群书“无比欢乐”。这帮价值观基本一致、能笑能闹的哥们儿聚在一起,气氛非常和谐,牟森的台词都是从平时酒桌上直接挪下来的,演的人看的人都在笑,心照不宣。史航在片中演一个行走街上、神神叨叨骗钱的大忽悠,那副嘴角白沫口若悬河的样子,完全是他吃饱了开侃的状态。“你说能不欢乐吗?有些事细究起来,的确沉痛,但我理解中的老百姓都是这样的:遇事也着急,但很快就轻松下来。中国老百姓的耐力是令人吃惊的。”
高群书对生活的这种理解开始于1998年,一个跟着他的小兄弟去世了,才26岁,高群书和朋友去农村找到他家的时候,他的妈妈始终淡定,虽然事实是家里的顶梁柱没了。“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这才是真正的生活逻辑。”
高群书把这部戏拍得“特有生活”,比如一场相对独立的戏,在人行道上,两个男孩低着头弯着腰一手撕开小广告背后的不干胶,一脚把小广告踩实在地上,另一手把废弃的贴纸扔向一侧,步伐之整齐、频率之规整、动作之和谐,令人叹为观止。高群书说,这是他的偶然所得,那天他正在华星门前拍戏,忽然看见几个男孩贴小广告,立刻被他们的技巧所折服,正要拦下他们请求再表演一遍,不想男孩看到高群书旁边有警察,立刻消失无踪。高群书发动群众演员寻觅其踪影,终于在附近一个商场的厕所找到了这俩男孩,得以将这门绝技呈现在大银幕上。而早上贴上的小广告,傍晚再被拿着小桶、铲子的大爷大妈涂掉,生活似乎就是这点事,周而复始,没有尽头。
片子都是在北京的四环内拍的,但它和你在《杜拉拉升职记》中看到的北京是两个城市,毫无相似。看完这个片子很容易产生感慨是,北京并不全是光鲜,真复杂。在每个光鲜明亮的大厦旁边,都有着低矮昏暗的平房。“真实到底是什么?它是一系列正反面,高和低,阳光和阴影,和解和对立”
高群书希望能做一些影响现实的事情,同时希望自己的片子有史料价值。《神探亨特张》中有一场戏,烤肉摊上吃客和老板微博互粉。老六并不喜欢,跟整个剧情发展关系也不大,后来决定留下,因为“也许十年之后的人再来看这部片子,会知道在2011、2012年,有一个对中国有深入影响的东西叫微博。”
又是一个夏天,老六还是没能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影帝,高群书却拿了个最佳导演奖,深觉愧疚的高群书在7月9日举办了“双榆树国际电影节”,为老六颁发影帝奖杯。经过嘉宾观影后的当场投票,王小山、史航、“一枚泼妇”获得最佳男女配角金银铜奖,总而言之,皆大欢喜。
大片赚钱,小片实现理想
F:有人说片子真实却不深刻?
高:电影有几万种拍法,每个新鲜的东西出来一定有人骂。我上大学的时候特别喜欢看《作品与争鸣》,觉得评论家特别牛逼,但后来看评论家去写小说,都挺傻的。实践的人需要有一点实验性,跳出原有的框架,这个行业才能发展。我现在拍电影有两个宗旨,一是真实,二是好看,当下的时代允许实验,别光守成。
F:据说你接下来的两部都是商业大片。
高:对,我想用五年时间做出来,会有很多特效,魔幻一点,成本都过亿。从去年开始我放弃了中等制作。以前老板都说,中国电影两头赚钱,中片最不赚钱,我这个人还真有点理想主义,我就做中片,《东京审判》《风声》《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都是中等制作,但这两年中片越做越难,演员成本太高,《风声》演员成本四分之一都不到,可现在一个投资八千万的片子演员就占五千万。在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你想不被欺负就得做大的,要么就做小的让人欺负不着。像《神探亨特张》,一分钱票房没有我也不赔钱,我不能被人一掌打下去。
F:那你的计划就是用大片赚钱,用小片实现理想?
高:可以这么说。正好一个公司跟我签了二三十部小片,我可以保证把小片拍下去。我没签任何公司, 因为绑在哪个公司它都会告诉我“你应该拍这样的电影”,但我要拍就得自己做主。
F:真硬气!
高:我不缺钱,这是我腰板硬的原因。就算拍到一半投资人跑了我自己借钱也能把它拍完,不签公司对我来说无所谓,我朋友多,做人信誉好。我不在这个圈子混,我在社会上混,永远有找我吃饭给我投资的人,在我口碑最不佳的时候也有人排着队来。
新片登入
《暮色4:破晓(上)》
《暮色》终于来到了终结的第四部小说,却被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片商硬生生被分成了上下两部。于是在迎接终极大战和最美丽的半人半吸血鬼之前,影迷必须忍受一次“怀孕”的痛苦。上集就只是从结婚到贝拉和爱德华的结晶诞生这么短短的时间,却依然能够调动起粉丝们的神经。说到底,“暮色”系列都是一个典型的“评论无用”的存在。迷恋贝拉和爱德华、小狼人之间的纠纠缠缠,就没有不去看的理由。
《绝色武器》
这是王晶第三度打造“女杀手”。1992年,王晶剧构思了女杀手片《羔羊》,将当时仍走玉女路线的邱淑贞捧成了性感女神;2002年,他再任编剧推出了《特工》,依然是讲述女杀手的故事,将当时名气平平的Maggie Q推向了好莱坞。如今,王晶推出了第三部,并预言:“谢婷婷势必成为新打女之皇。”
《大武当之天地密码》
作为吴宇森的副手,曾参与制作《喋血双雄》和《辣手神探》的梁柏坚,之前的作品类型丰富,无论是动作片还是喜剧片,虽无甚经典之作,但是至少可作为消遣娱乐的小品近几年,港产的功夫片在细究武术、招式、流派上已经大不如前,更多的是偏向于节奏紧凑、打斗花哨的动作片。不知《大武当》着力宣传的“武林in功夫”能否带来不一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