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动物疾病

动物疾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动物疾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动物疾病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小动物 疾病诊疗工作 疾病诊疗水平

[中图分类号] S85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5-0267-01

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现在处于温饱阶段,家庭对小动物的饲养,还只是停留在对其表面身体卫生的清洁阶段。对小动物的疾病诊疗工作,还不是很成熟。小动物的疾病诊疗不能很好的引起人们的关注。针对这样的现象,加强小动物的疾病诊疗工作,提高小动物的疾病诊疗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1 我国的小动物的发展状况

我国对小动物的饲养主要以猫和狗为主。其中饲养的狗种类繁多,有忠诚凶猛的藏獒,也有娇小可爱的吉娃娃,还有一些专门为盲人服务的导盲犬。我国各省市之间对宠物的买卖市场流通,便于各省市之间进行宠物的品种交换和引进,小动物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

2 我国普遍存在的小动物疾病类型

很多动物之间都有共同的疾病,猫、狗等小动物也一样。但是小动物的疾病则更显得复杂有多变,种类繁多。主要可以分为普通病和传染病两大类。普通病包括内、外科病和皮肤病等,也是小动物身上一些比较常见的病。然而对于这类病的治疗却不是那么简单。由于不同的小动物有着其特殊的价值,有些治疗需要逐个展开,治疗的费用高昂,损失极大。对于小动物身上的传染病则更应该被重视,因为一旦有小动物被感染,那将是大规模的群体发病,会导致导盲犬不能正常被使用,给盲人出行带来了不便。而且,小动物通常是被人们养做宠物的,人们在与他们密切接触的时候,很容易就会感染上传染病。疾病在人的身上经过变异后产生了新的病毒,这种病毒在人类之间传播,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我国曾经大面积爆发的都是由动物传染给人,进而在人类之间大范围传播的传染病。还有其他一系列的传染病,都造成了大量的死亡。因此,对小动物传染病的控制,已经成了加强小动物疾病诊疗水平的关键。通过对传染病进行诊治与控制,对普通病进行预防与治疗,从而全面提高我国小动物疾病诊疗水平,让我国小动物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 我国现阶段的小动物疾病诊疗状况

我国的一些地方城市(比如厦门),已经对养狗的家庭发放养狗证进行管理。大部分地区也设立了专门的宠物医院和宠物防疫部门。对已经参与防疫的宠物进行登记管理,降低了小动物将身上携带病菌传染给人类的危险,也同时减少了因为疾病死亡的小动物的数量。另外宠物医院的设立,也为小动物疾病诊疗水平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小动物疾病诊疗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我国的一些小城市或者偏远农村的兽医并没有通过专业的培训,疾病诊疗水平不高,有些宠物诊所,以出售宠物用品为主,而不是以治疗宠物疾病为主;另一方面,很多小动物诊所并没有配备光、超等先进的宠物诊疗仪器,硬件设施不健全,疾病诊疗水平有限。我国现阶段的小动物疾病诊疗状况,决定了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疾病诊疗工作,提高疾病诊疗水平。

4 加强小动物疾病诊疗工作,提高小动物疾病诊疗水平

4.1 提高对小动物疾病诊疗工作的认识

我们的行动都是靠我们的思想来支配的。想要提高小动物疾病诊疗水平的关键就是提高对小动物疾病诊疗工作的认识,充分认识到这样工作的重要性。首先,要为从事小动物疾病诊疗工作的人员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搭建一个可以交流意见的平台;对兽医,或者是小动物疾病防疫部门的工作人员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支持,给他们以足够的尊重和荣誉;还要在选拔兽医人员的工作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每个兽医都是通过职业兽医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证书的专业人员;还要对小动物疾病防疫部门投入大批资金,让他们引进一批先进的宠物医疗器械,如光、、超等,提高小动物疾病防疫部门的科技水平,进而提高我国的小动物疾病诊疗水平。同时,小动物疾病诊疗工作人员自身也要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这样工作的艰巨与荣耀,能够以自己的工作为荣,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对小动物疾病诊疗工作进行努力的探索,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提高小动物疾病诊疗水平;对那些小城市和偏远地区的动物诊所,也要增加国家的扶持力度,提高人们对小动物疾病诊疗工作的普遍认识,增加科技和资金的投入力度,全面提高小动物疾病诊疗水平。

4.2 增强小动物疾病诊疗工作的研究力度

我们国家的小动物疾病诊疗工作基础薄弱、起步较晚,并且对与这项工作进行研究的财力和人力有限,加之小动物疾病的种类有纷繁复杂。所以,想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小动物疾病诊疗水平,就必须要依靠相关人员进行写作,增强对这项工作的研究力度。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形成一股强大的研究力量。上世纪年代初期,我国的兽医学会就专门成立了小动物疾病诊疗委员会,也先后举办了很多次关于小动物疾病诊疗方面的培训班和研讨会,奠定了如今小动物疾病诊疗工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努力增强这项工作的研究力度,将提高小动物疾病诊疗水平当做当前小动物饲养方法面的一个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来抓。

结语

我国的小动物饲养已经越来越普遍。但是,人们对小动物疾病诊疗工作的认识程度还远远不够。我国的小动物疾病诊疗工作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还显得有些不太成熟。因此,我们要加强科技、资金投入力度,尊重小动物疾病诊疗工作人员的工作,让他们在相关领导的组织和领导下,相互协作、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小动物疾病诊疗工作,提高小动物疾病诊疗水平。

参考文献

[1]林立中.加强小动物疾病诊疗工作,提高小动物疾病诊疗水平[A].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福建省畜牧兽医学术年会论文集[C].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2010:3.

动物疾病范文第2篇

1.1疾病种类

1.1.1传染病它是由于特定的微生物病原体造成对动物机体的袭击而引发的疾病,具有很高的传染性。就传染病的发病因素来说,病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比如我们常可以接触到的真菌、细菌都有可能成为病原引发传染病。一般来说,动物在感染传染病之后,都会出现一些不同的症状或者生理反应。传染病可以通过接触传染,也可以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染,预防难度极大。

1.1.2寄生虫病寄生虫病属于畜牧养殖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疾病,种类一般包括节肢动物、蠕虫以及原虫三类,均寄生在畜牧动物的体内或者体外,以动物本身所具有的营养物质作为生长基础。其中,节肢动物多以体外寄生的方式存在,而蠕虫与原虫则为体内寄生。通常寄生虫都有其相应固定的寄生宿主,且可以通过接触而传播。

1.1.3普通疾病动物的普通病包括多种,比如内科、外科或者是产科疾病,而且发病率极高。外科疾病主要包括外伤或者是眼病等等,产科疾病较为复杂,包括孕期、分娩期以及产后的相关疾病等。

1.2疾病病因

1.2.1养殖环境导致动物发生疾病的一个主要外在因素就是养殖环境。在日常的养殖行为中,如果其生活环境中出现阻碍动物生长的不利因素,或是影响到动物机体的正常反应,都会导致动物出现诸多不适,导致其正常的代谢无法进行,损害其生理调节功能,继而扰乱其机体平衡,形成一定的疾病,并在行为或者生理上反映出来。据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在所有动物疾病中,由于像养殖环境这样的外部因素导致动物发病的比率极高。

1.2.2人为因素

(1)管理不规范。在日常养殖工作中,未能配备相应专业的消毒人员或者管理人员,致使养殖现场出现脏、乱、差的问题,引发动物疾病。

(2)用药不当。一般在动物患病期间的治疗过程中,由于相关养殖工作者缺乏专业的医学知识或者技能操作,对患病动物盲目用药,导致药效得不到吸收或者反而带来毒性,无法达到治愈动物疾病的效果,严重的甚至会使动物因中毒而死。

(3)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就当前我国畜牧养殖现状来看,存在很多养殖场地址选择不当、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健全等问题。在选址的过程中没能予以实地考察,这样的后果就会直接导致养殖场的周边环境恶劣,养殖条件不高,容易滋生细菌,致使动物极易患病。

2动物疾病的控防措施

2.1做好畜牧养殖场的选址确定畜牧养殖场的选址必须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比如说地理位置或者气候条件等等,结合每一种动物独特的生长、生活环境予以合理选择。一般来说,应选择那些通风、光条件较好、地势较高、排水通畅的地方,以此来保证动物生长、生活环境的健康、安全、舒适。尽量将畜牧养殖场选择远离居民区的地方,降低由于动物粪便而造成的污染。

2.2强化日常管理加强对动物日常饲养过程的管理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所在,在饲养过程中,工作者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对动物的日常管理。在饲养时,根据动物的生长及生活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标准,为动物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基本保障;另外,尤其是像在夏季空气不流通,疾病较为多发的时节,必须做好养殖场的消毒与清洁工作,保证动物生活环境的干净、舒适。

2.3做好动物疾病检查针对在动物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诸多类疾病,事先做出相关的检疫制度,并通过严格遵循检疫制度进行日常操作,定期对动物进行疾病的检查,做好消毒处理,对动物予以相应的疫苗注射,从根本上提高动物抗疾病能力;做好对进出程序的严格规范,避免在动物进出过程中感染疾病;尤其是在疾病多发季节,加强动物检疫力度,做好疾病检查工作。

2.4针对疾病发生后的控防对策针对在畜牧养殖中已经患有疾病的动物,必须采取及时的治疗,养殖户要立足于养殖场的长远利益,加强防疫力度,做好畜牧养殖场内的消毒、处理工作,对患有疾病的动物及时予以隔离,避免发生更大的感染;同时,对其他动物给予抗感染药物注射,提高动物的抵抗力,在这个处理过程中必须严加监管与记录,为今后的治理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通过诸多有效措施,尽快消除动物疾病,降低损失。

3结束语

动物疾病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畜牧B殖 动物疾病 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8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2-0247-01

近些年,随着我国农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养殖业在农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扩大。在很多地区动物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动物规模化养殖在提高农民群众养殖效益的同时,由于不科学饲养导致了动物疫病呈现高发趋势,对一个地区养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地区动物疫病发生之后,地区的兽医人员常常因为自身专业素质和诊断设备不足,常常错过最佳的防治时机,造成疫病迅速扩展,动物大批死亡,在损害到养殖户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威胁到地区畜牧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针对动物疾病的防治问题,我提出如下三个观点:

1 科学规划场址

养殖场应该选择在地势较高,背风向阳,较容易设防并且交通便利,水电方便的地方。要远离居民区,旅游点、畜禽加工厂、屠宰场等地方,和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主要河流灌区、污染企业保持足够的距距离。在养殖场的进出口还要设置消毒池、门卫室、消毒更衣室等场所,在饲养区域内按照不同动物的生长阶段和生长要求实行隔离饲养,相邻的动物圈舍内应该保证有足够的距离。粪便、尿液等污染物处理区域应该和饲料调制间位于相反的一侧,最好位于饲养场的顺风处。生产区域和患病动物隔离区域至少应该距离300m以上,在各个区域之间还应该设置隔离网、隔离带、隔离墙和消毒沟等设施。

2 严格隔离制度

养殖场的边界要划分明确,四周应该建设有较高的围墙和坚固的防疫沟。在动物生产区域应该设置一个专门供生产人员和运输车辆进入的大门,同时还要设置一个只供动物进出和产品运输的通道以及专供污染物运输的通道。在养殖场进出口位置、各个圈舍的进出口位置均应该设置相应的消毒设备,要结合养殖场的饲养条件、饲养规模制定完善的消毒制度,做好包括饲养人员、进出养殖场车辆、生产区域管理人员、外来人员和车辆的消毒隔离工作。要建立场内工作人员、车辆出入生产区域管理制度、场内动物流动或者进出生产区域、生产区域内人员活动和工具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粪便污染和环境物管管理制度。新购进动物必须进行一个月以上的隔离观察,确保健康之后才能混群饲养。

3 做好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工作

3.1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疫病最佳的措施。接种后动物体内能够产生相应的抗体,减少和降低疫病的流传。疫苗接种应该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首先,在使用疫苗之前要对疫苗进行全面的检查,查看疫苗是否存在破损,封口是否完好,在标签上有关疫苗的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日期、检验号和用量用法标记是否清晰;其次,在接种前还要需要准备好接种设备,如注射器、针头、滴管等。这些设备都应该保证全面消毒,做到一只动物一个针头。使用弱毒疫苗免疫后,十天内不能使用抗菌素或者磺胺类药物;最后,对于出现传染病而进行的免疫行为,必须将阳性动物排除在外,确保动物的健康后才能进行疫苗免疫注射。

3.2 药物预防

对易感动物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预防也是防治某些疾病发生的关键措施。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安全廉价的化学药物加入到动物的饲料或者饮水中,可以提高动物抵御外界疫病的能力。此外,在进行药物预防过程中还会使用到免疫增强药物。其主要是一种免疫增强剂,能够使动物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从而获得相应的非特异性免疫。免疫增强剂的种类有很多种,微生物类有多种弱毒苗,生物制剂有干扰素、胸腺肽、球蛋白等,中药制剂有黄芪多糖、党参、黄精等几种。这些药物在防治动物疫病方面有着不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关于动物疾病防治技术存的问题研究[J]. 王超群. 农民致富之友. 2016(01)

[2]动物疾病防治中大蒜素的应用探究[J]. 侯可霞,闫芬. 当代畜牧. 2014(14)

动物疾病范文第4篇

一、强化免疫,确保春季免疫效果。免疫工作的有效落实直接关系到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成效。各乡镇要认真做好春防的宣传发动、免疫方案的制定、免疫任务的部署、免疫队伍的建设、防疫物资的储备等基础性的工作,并继续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要求,从即日起迅速组织开展春季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集中免疫工作,于月10日前完成畜禽存栏的普查工作,并汇总上报区指挥部,组织专门的防疫工作队,逐村、逐户(场),逐畜(禽)进行强制免疫,并配戴免疫标识,规范建立免疫档案,全面推行动物免疫证入户和村级动物免疫日制度,确保禽流感和口蹄疫的免疫密度达到动态的100%,切实消除免疫空白点,确保在月10日前全面完成辖区内所有规模畜禽饲养场强制免疫工作,在月20日前完成农村散养户畜禽的免疫工作。同时要做到边防疫,边消毒,消除疫情隐患。

二、强化监测,做好疫情的预警、预报。区指导部计划在月25日至月15日,全面完成一次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监测,规模畜禽饲养场的监测面要达到100%;散养户的监测面以村为单位,也要达到100%,畜禽免疫合格率要达到70%以上,对免疫不合格的,要及时进行补免,补免率必须达到100%。同时,农业、林业、卫生等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做好畜禽、野生动物和高接触人群的监测工作,掌握疫情动态,及时提出预警信息和防控对策。要坚持24小时值班,规范疫情报告和疫情举报核查制度。一旦发现可疑疫情,要按照“早发现、快反应、严处理”的要求,果断处置。

三、强化监管,确保畜产品安全供应。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各项监管措施,严格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做到“三必检”,即动物离开饲养场必检、动物进入屠宰场必检、动物及动物产品进入市场必检;经贸部门要加强对牲畜定点屠宰的管理,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工商部门要强化市场监管,严禁未经检疫的动物和动物产品上市;其它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防控工作,实现联防联控。

四、强化保障,确保春防工作顺利开展。要认真落实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疫苗配套、疫病监测、应急物资储备和防控工作等经费,确保防控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位。要继续按照“各级人民政府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的防疫工作责任制,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做到职责到岗、责任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有责任的工作格局。

动物疾病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动物疾病诊治;兽医;病理诊断技术

中图分类号:S8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087

引 言

兽医病理诊断是专门对患有疾病的动物进行诊断、控制及治疗的技术。在检查动物致病或死亡原因的过程中,根据动物疾病的组织变化,进行相关的诊断和判定。兽医病理诊断技术由于不用在检验动物尸体和检查动物疾病组织的过程中,不需要携带仪器、设备和检验的工具,而且实用性强,因此在现代诊断动物疾病中,使用的范围也非常的广泛。兽医要提高自身的诊断技术水平,在检验动物尸体及治疗动物疾病的过程中,养成总结经验的良好习惯,兽医具备较高的病理诊断技术,在治疗动物疾病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兽医病理诊断技术在判定动物疾病中的应用

过去人们在治疗、诊断及控制动物疾病的过程中,没有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治疗设备,所以在判断动物疾病类型及病理结构中总会出现误断的情况。目前对于猫、狗、鸡、鸟等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在进行血清检查、抗体检测、PCR检测时,都有关于这些动物的全面病理结构和常见疾病类型资料[1]。兽医病理诊断是根据动物体征的病变情况所做出的经验诊断,从而进行进一步的治疗诊断。兽医病理诊断技术与设备仪器在成本上相比要低出很多,兽医需要具备足够的医疗理论经验。当鸡得了霍乱时,鸡冠的颜色会渐渐的变成黑色,主要的表现的症状为有鼻涕流出、不进食、走路不稳,兽医可以在鸡患有的疾病特征上,引用自身的经验,对鸡的疾病类型进行判断。

2 病理诊断技术在解剖技术中的应用

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最早是由古时候对动物及人体的解剖技术发展而来的专业技术。其在传染疾病的过程中,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动物的病情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解剖技术的实践应用,至今都没有完全的开展[2]。在检查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动物时,如果没有及时的对这种疾病进行病理的划分,兽医便不能进行实际的治疗,这也等于让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动物更接近死亡了。在对动物尸体进行解剖前,要对动物的死因有一定的了解,不是所有的病死的动物都采用的解剖方法,有一些动物的尸体对于环境及空气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兽医在对动物尸体进行解剖或处理的过程中,要先判断出动物致病死的病原体,根据病理诊断技术分析其病原体的危害,减少对环境带来的危害。

3 兽医诊断技术可以快速的分析动物致病或病死的主要原因

目前兽医检测仪器所使用的范围较小,在检测动物的疾病过程中,实验运用的次数与时间都非常的少,尤其是在检测以下非传染性的动物疾病中,检测仪器和实验一般不会应用上[3]。兽医检测仪器和实验室在检测时都需要依赖一定的药物,但由于对动物所设的疫苗与检测药物会产生一定冲突,而导致疫苗的作用不能完全的挥发出来,最终影响动物的康复时间,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动物死亡。实验与检测仪器在对患有传染性疾病动物进行检测,较难发现其体内的致病原体,而需要运用兽医诊断技术对动物的表现症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唯有这样才能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当动物在发病后,要准确且快速的判断动物患有的疾病类型和病理结构,可以对动物的体征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要注意在使用检验仪器的过程,对于已经死亡或产生疾病的动物,应该先将非致病的病原体区分出来。例如在检验患有疾病的鸡的过程中,会发现其体内含有大量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和大肠杆菌及鸡艾美耳球虫等多种对鸡身体有维护的病原体,要从这些病原体中判定出哪种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可以根据养殖户所提供的一些信息中进行分析,会发现鸡在临死前都会出现羽毛发乱、常闭眼打盹、翅膀下垂及怕冷的症状,从这些症状中,说要就可以判定,病鸡死亡的真正原因是由鸡艾美耳球虫引起的鸡球虫病。从这个病例分析中,可以发现兽医病理诊断可以有效的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因此兽医在实践的过程中不要过多的依赖于实验和仪器。

4 结 语

兽医病理诊断技术在控制、诊断、检查及治疗动物疾病的过程中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不仅能够快速的找到动物患病及病死的真正原因,还为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动物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在现代宠物及养殖户中都有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伟,江志强,刘斌等.浅议兽医病理诊断技术在动物疾病诊治中的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0(51):29-34.

动物疾病范文第6篇

摘 要: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预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得不到严格预防和控制就会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为了能够满足实际要求,在工作中就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对此控制预防。本文将重点探讨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如何实现综合预防。希望通过对此分析将能够使得人们对这些工作能够有更加深刻地认识。

关键词:水产养殖动物;传播途径;养殖管理

中图分类号:S9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25

1 切断传播途径

为了避免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造成巨大影响,在工作中就应该及时控制和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这样才能够真正把疾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1.1 建立隔离制度

水产养殖动物疾病一旦产生之后就应该建立起隔离制度,尤其是传染性疾病更应该建立起完善的隔离制度。要采取严格隔离措施来避免疫情传播、蔓延。疫情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害人害己,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对已已发病的池塘和地区需要及时封闭,池内的养殖动物不能够在向去其他池塘或者地区转移。专业人员还应该及时清理发病死亡尸体、一旦发现之后就需要及时掩埋、销毁。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避免产生更大危害。

1.2 采取消毒措施

在工作中还需要及时采取消毒措施。苗种放养前就需要先行消毒,无论苗种是否健康都需要进行消毒。高锰酸钾、漂白粉是最常见的消毒药品,对于这些消毒药品应该是结合实际需要来进行灵活消毒。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工具进行消毒。水产养殖过程中是需要利用各种工具的,对于木制工具、塑料工具以及网具等都需要进行严格消毒。

1.3 具体隔离措施

对病原传播进行有效隔离是避免动物疾病造成巨大危害的必须措施。在实际隔离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养殖环境来采取针对性措施。养殖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病死或者已无可救药的动物,此时就应该及时深埋或者销毁。为了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就需要在远处销毁;对于那些带有病原的动物要及时发现,及时隔离,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防止传染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对于曾经使用的工具也需要进行消毒,病原也能够通过工具来进行传染。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为了避免造成传染,那些有条件的地区和场所还可以设置专门工具。

2 提高种群免疫力和抵抗力

为了保证安全,在工作中还应该进一步提升养殖种群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在工作中要加强健壮苗种的培育和放养工作。在苗种生产过程中要选择那些经过检疫之后不带传染病原的亲本。

为了保证他们能够茁壮成长还应该投喂优质饲料。饲料的选择对整个生产过程是会产生影响的。在平常养殖过程中应该坚持人工投喂饲料,这样做才能够满足养殖群体大量和全面的营养物质需要。与此同时还应该结合不同养殖对象和发育阶段来选择最佳饲料原料。这些饲料原料也应该进行合理调配、精细加工。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保证鱼、虾类等水产养殖动物都能够吃到营养全面的饲料。优质饲料对于提升水产养殖动物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与此同时在工作中还应该进一步降低应激反应。从以往经验来看,实际工作中凡是偏离养殖动物正常生活范围的异常因素都是可以称之为应激原的。所谓应激反应主要指的是养殖动物对应激源的反应。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导致养殖动物产生应激反应。如果应激过于强烈就会使得养殖动物能量消耗过大,最终导致其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这样动物患病的机率就会增大。正因为如此,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就必须要进一步创造条件来逐步降低应激原强度,这样做将能够有效维护和提升机体抗病力。

3 重视养殖管理

为了提升实际工作水平,还应该高度重视养殖管理工作,要逐步提升养殖管理水平才能够实现对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有效防治。要从用水和日常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来采取措施。

在用水方面进行科学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够保证养殖过程中具有良好水质,有助于避免水产养殖动物受到原生物侵袭。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水质各参数的监测管理,这样有助于帮助人们及时了解水质动态变化情况,还能够及时纠正那些不利于养殖动物生长的因素。亚硝酸盐、溶解氧、水体透明度、非离子氧是最典型的指标,在用水管理中要高度重视这些指标的监测。

水产养殖动物疾病一旦产生就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为了避免产生巨大疫情。在平常工作中就需要重视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防治工作。要从实际出发来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综合预防水平。真正有效提升养殖水平。本文在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江为民,肖光明.湖南省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J].水产科技情报,2009(4).

动物疾病范文第7篇

但是,不只是动物可以把病原体传播给人以引起人患病,反过来人也可以把病原体传播给动物而引起动物生病。因此,人和动物的疾病是相互传染的。

人传播疾病给动物的新发现

禽流感既可以认为是人畜共患病,也可以视为是禽类把流感病毒传染给人的一种疾病。不过,由于禽流感病毒会经过更多的宿主并产生基因跳跃和变异,因此,由禽类流感病毒传到人并引起人患流感在因果关系上没有那么直接。例如,禽流感病毒H5N1是经过在猪身上的变异而让人致病的。因此可以说禽流感病毒是由多种动物接力后才传播给人,并致人患病。

然而,英国一项新研究则显示,人类也会把一些病菌传播给禽类,尤其是家养的鸡,并让鸡患病。英国罗斯林研究所(曾因克隆出绵羊“多利”而闻名)的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测序发现,在饲养的鸡体内发现的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最早来源于人,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对细菌的基因组分析发现,从人身上传播到鸡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是ST5菌株,最初发生在波兰。而且,这种病菌从人向鸡的跨物种传播发生在大约在30~63年前,当时家禽养殖业正迅速发展。ST5菌株传播到鸡的结果是,导致鸡产生肺炎和肠炎等疾病,并且可以影响鸡的骨骼发育。

研究同时发现,这种人传播给鸡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最早在波兰发现后,已经向世界各地蔓延,因为一些跨国公司集中养殖家禽,然后向全球供应产品,加快了病菌的传播。这一研究也表明,人把病菌传播给家养的禽类还是首次发现。不过,在此之前人们已经发现,人类可以把其他的病原体传播给野生动物而致它们患病,这些疾病包括感冒、麻疹、脊髓灰质炎和疥疮等。而且,由人传播给动物的疾病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导致动物死亡。

例如,在卢旺达浓雾密布的高山上,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千上百名游客观看野生的大猩猩。游客们和研究人员争相接近大猩猩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观赏这种与人类相近的价值珍贵的动物,另一方面也想对保护它们尽一点力量。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旅游者和研究大猩猩的科学家频繁与大猩猩接触却把它们推向了危险的境地。

早在1988年卢旺达当地的大猩猩就出现打喷嚏、咳嗽的症状,然后软绵绵地趴在地上。当时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后来对一只大猩猩的血液和组织取样分析才发现,它们感染上了麻疹。这一疾病在当地的大猩猩中的爆发产生了严重的结果,6只大猩猩死亡,另外有27只大猩猩病情严重。当然当时没有人从大猩猩体内分离出人的麻疹病毒。

但是,位于肯尼亚内罗毕的国际大猩猩保护项目主任安雷特・南尤认为,从所有的症状来看,大猩猩患的是麻疹,而且病毒最大可能是来自人类。由于担心疾病导致这一大猩猩种群毁灭,监视和保护大猩猩的兽医对余下的65只健康大猩猩注射麻疹疫苗。当预防接种进行后,这一疾病在大猩猩种群内部的传播停止了。

从间接证据到直接证据

卢旺达的大猩猩爆发麻疹似乎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且难以证明是人直接传播给大猩猩的。但是,由于现在人的居住地与动物居住地日益接近,在卢旺达的深山里,大猩猩已经习惯了与人相处,而且旅游者日益增多,因此可以推测人与动物的亲密接触会让人的疾病也传染并威胁到大猩猩。

对此,美国华盛顿大学和美国灵长目动物学家协会呼吁,要严格控制研究人员和旅游者的健康状况,只有合格者才能被允许到卢旺达或其他地区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参观和研究。而且他们也呼吁研究人员在研究大猩猩时能早日诊断它们的疾病。

尽管人传染麻疹给大猩猩的直接证据尚未获得,但研究人员也获得了间接的证据。卢旺达山地大猩猩兽医中心的前主任斯立曼说,研究证明,针对人感冒病毒、麻疹病毒和结核菌的抗体已经在野生猕猴和猩猩体内发现并分离了出来,这证明人的麻疹、感冒和结核等疾病的确传染给了动物。此外,接近人的大猩猩和黑猩猩体内的寄生虫比遥远地区的远离人类的同类动物的寄生虫要多得多。这也是一种间接证明,人的致病菌可能传染给野生动物。

20世纪末,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杰妮特・威尼斯等人在国际灵长类动物学刊物上发表文章说,当年在世界上5 个不同的地区发生了10多次人的疾病在大猩猩、黑猩猩、狒狒和猴子身上爆发的情况。而且有好几次爆发以前都没有报道过。这些发生在动物身上的人类疾病包括麻疹、脊髓灰质炎和疥疮等,疾病爆发的结果使得上述动物数量急剧减少。

最近一次比较典型的人把疾病传播给动物的事件是,人的流感传播给了黑猩猩,并导致了严重后果。坦桑尼亚哥姆比国家公园(野生公园)的黑猩猩由于遭受呼吸道感染,有11只黑猩猩死亡,其中包括一只雌黑猩猩和它的两个双胞胎婴儿。原因在于这一群黑猩猩是由管理区的一名工作人员每天用手递给它们食物喂食,以训练它们。当年春天春雨来临时,许多工作人员都患上了感冒或流感,研究人员推断,可能是工作人员患流感把流感病毒传染给了黑猩猩,导致了它们的灾难。

其他地方的研究显示了相同的结果。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公共卫生学院的格雷思泽克和乌干达卡帕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乌干达布纹迪国家公园中携带有人类肠道细菌,如沙门氏菌和弧菌的山地大猩猩的数量在过去10 年间成倍地增加。同样是这个研究小组几年前在寄生虫学刊物上报道说,隐性孢子原虫和肝寄生性毛细线虫也大量地出现在山地大猩猩的粪便中,这些寄生虫过去只是感染人,并通过水污染传播。追根究底是大猩猩与旅游者的日益亲密接触造成这些人寄生虫感染大猩猩。

人传播疾病到动物的防治

人类传播疾病到动物的严重性有时要比动物传播疾病到人更为严重,这是因为,有些动物,如灵长类的大猩猩与黑猩猩比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任何其他动物的繁殖要慢得多,如果流感、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疾病不能控制,就有可能让其灭绝。同时,它们抵御疾病的能力比人类差很多,因为,人类有药物来抗御疾病,包括注射免疫疫苗,而野生动物却没有这样的医疗条件,一旦染病,很多时候就只能听天由命。

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旅游中接触野生灵长类动物,甚至偷猎者也在频频接触野生动物,这就更容易把病原体传播给动物。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国家生态学分析与综合中心(NCEAS)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展了一项研究,想要弄清危重疾病如何威胁野生大猩猩与黑猩猩的生存。

仅仅是由人的流感传播给动物并引发动物死亡的例子就越来越多。来自人类的呼吸道病原体已被确认是导致野生大猩猩和黑猩猩死亡的重要元凶,病原体从人类到灵长类动物的传播率正在成倍地增长。对此,生态学家、动物学家也在争论是否要对一些国家公园的野生动物进行免疫保护。

在另一份尚未发表的报告中,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费立莎等人指出,坦桑尼亚哥姆比国家公园的黑猩猩的粪便出现了两种结果。一种是远离人群的黑猩猩群的粪便中只含有6类寄生虫,而与游客接近的黑猩猩群粪便中却含有13类寄生虫,其中很多是过去只在人体寄生的寄生虫。现在的问题是,研究人员并不知道黑猩猩或大猩猩体内是否过去也有这些只在人身上发现的寄生虫。如果有,则不值得大惊小怪;如果过去没有而现在有,那就是人类传播给动物的。

动物疾病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科学饲养 管理控制 动物疾病

[中图分类号] S8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241-01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畜牧业的发展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目前,动物疾病已经成为畜牧业最大的风险之一,传统的饲养管理和预防等措施已经不能对多样的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也不符合现代养殖行业的发展。结合当代的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饲养管理,不仅能在事先对疾病进行预防,还能从根本上提高养殖行业的经济利益。

1 养殖场地的选择和合理布局

大型养殖场的场地尽可能选在远离工业园区、铁道、公路主干道等附近,最好选在地势高、环境干燥、排水良好的地方,场内最好设置生产区、办公区,小型的养殖场可以根据养殖性质进行合理的划分。例如饲养猪的养殖场内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栏,保证舍内的通风等关键环境因素,采用符合国家建议标准、安全卫生的饲料进行喂养,降低猪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 饲养的畜禽源的选择

科学饲养管理养殖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选择好畜禽源,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地点进行购买,选择健康、没有病原的畜禽苗,同时也要看畜禽厂是否有合法种畜生产许可证和防疫合格证,在方方面面进行严格的监控,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在引进畜禽种苗的时候,要及时了解近三年的疫情情况和发病率等信息,也要经过当地的畜牧业监督机构进行产地检疫,然后再发往各个养殖场。需要注意的是,各个养殖场应该对新进的畜禽进行不少于两个星期的隔离,在保证没有疾病的情况下,在和原有的家禽牲畜进行并群,共同饲养。

3 科学消毒、隔离措施

3.1 认识到科学消毒的重要性

在对养殖场舍内进行定期消毒,不能因为没有发生疫病而减少消毒的次数或者是质量。因为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病菌,如果发生突变,可能导致病菌的入侵,造成疾病的发生,同时也要注意动物的饲料和饮水等重要因素的消毒。消毒时应该将工作细化到各个方面去。例如在饲养猪的时候,要定期对猪舍进行清理和消毒,及时的将猪的排泄物等运出,处理,可以用干燥的石灰兑水配置成10%-20%的石灰乳,对猪舍的墙壁,进行涂刷,需要注意的就是消毒液最好现配现用,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对于仔猪的栏舍进行消毒后,要进行及时的冲洗,防治药剂有腐蚀性会降低仔猪的抵抗力等[1]。

3.2 专栏养殖,防止交叉传染

饲养工具要专栏专用,不得进行换用或者是借用的情况出现,对于出现疫情的动物的用具在使用后进行及时的消毒,并且单独存放。大型养殖场的饲养人员也是不能进行串栏饲养,要最大限度的保证外界因素的安全性和科学性,从根本上预防疾病的发生。

4 对饲养动物的要求

大型养殖场都应该建立技术疾病控制部门对动物进行定期的检查。在动物发生疫情之后,将病死的畜禽等进行解剖,及早发现病情的根源,然后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养殖行业的损失最小化,也要对其尸体进行危害处理,禁止乱丢弃病死动物的尸体,造成更大的污染。对于猪,要进行定期的免疫检查,注射疫苗等,对出现疫情的猪进行隔离分栏处理,保证疫情不会进一步的扩大,每天要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尿液,保证猪舍的通风和干净,对于产生的病猪死猪,不能对外进行销售运输,造成大面积的传染,应进行深埋或者是其它的无害化方法处理。严格把握好仔猪和成猪的疫苗注射情况,从根本上提高猪的抗病能力,对疫苗也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新型产品进行注射[2]。

5 培养专业技术的高素质养殖人员

培养新型综合素质的养殖人员,也是大力发展养殖业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养殖行业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对于养殖中出现的病情等问题已经不能沿用传统的技术方法进行解决,因为病菌也随着环境的改变在变化,同时发生疫情时没能够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控制,导致疫情进一步的扩大。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也考验了养殖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所以应该加强对养殖人员专业技能进行不断的培训,借鉴其他养殖场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体系,让员工熟悉整个饲养流程,同时可以利用网络上丰富的资源进行自学,以此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养殖场可以订阅养殖动物的期刊和报纸,让养殖人员在业余的时间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也可以组织培训,让优秀的养殖人员去参加,培训、学习先进科学的饲养技术,来提高养殖场的养殖质量和水平,对出现疫情能够进行及时的控制和处理,提高养殖行业的经济收益[3]。

6 结束语

通过现在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对养殖行业出现的疾病进行控制,在疫情发生之前进行消毒准备工作,在病发的过程中能够沉着冷静的对疫情进行控制,事后可以安全无污染的对病死的动物进行处理,防治疫情进一步的扩大。科学饲养管理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提高养殖场的养殖质量和整体水平,推动畜牧业的发展,满足市场的需求量的同时业保障了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涤平,杨克礼,伍锐等.动物疫病防控创新策略[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