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例分析

课例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课例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例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窦桂梅 《晏子使楚》 教学特色

一、浓厚的“语文味儿”

语文味儿由改革开放后我国语文教学界“新生代”名师代表程少堂老师提出,他认为,语文味儿的最高表现在于,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地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这无疑在现今语文教坛仍有极大的启发意义。现今小学语文教育界重视和强调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可是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抓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同时忽视了“语文”二字,热热闹闹的语文课上下来小学语文学习的基本目标――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都实现不了,毋宁说以情动人了。窦桂梅的这堂《晏子使楚》便是“语文味儿”的最好注脚。首先,教学以有浓重语文味儿的牌匾导入。牌匾是融汉语言、汉字书法、中国传统建筑、雕刻于一体,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身的综合艺术作品。牌匾不仅是指示标志,而且是文化的标志,甚至是文化身份的标志。而后,窦桂梅老师又以对牌匾上的规圆矩方一词的“矩”多出来的一点引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在这时候自然又巧妙地导入新课。窦桂梅老师仿佛在与学生轻松地聊天,而这一聊天却又是充满深情的,饱含对母语的感情:“刚才我们彼此的问候,从我们的表情和我们的状态,送大家三个字:‘精、气、神’。我们彼此做一个鼓励,让我们在这一堂课里互相地鼓励自己,为我们自己送上这样一句牌匾上的话。该从哪读起?自己大声地读一读。”这个导入从内容到语言到情感,都语文味儿十足,且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其次,窦桂梅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十分注意语言文字的积累,如强调“张袂成荫”“挥汗成雨”“比肩继踵”的积累,让学生边写边记,并提示学生养成多看书多积累字词的好习惯。课堂还补充了“韩信忍辱负重”、“狼和小羊”等故事,给学生积累了丰富的阅读材料。窦桂梅老师从字到段到篇章,孜孜以求地扩充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但并没有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让学生感觉生趣盎然,这是她的高明之处。最后,窦桂梅老师的《晏子使楚》具有浓浓的文化味儿和母语深情。她独具慧眼地挖掘出课文的文化主题:尊重。这个主题似乎比爱国更富有人文关怀,与学生的生活更贴近。她通过学生引导学生的讨论和补充,一步步地从对个人的尊重探讨到对国家的尊重最后落脚到每个人都要做有尊严的人国家才能赢得尊重的结论,其中又补充了关于尊重的阅读材料,整个过程文化味儿十足。而她一次次让学生深情朗读“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和最后情之所至唱起了改编的《三国演义》片尾曲,更是以情感情,和学生达到了情感的共振,促使学生逐渐形成了母语情结。

二、小课堂,大主题

窦桂梅的“主题教学”思想在她的这一名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王荣生教授认为:“主题教学之主题,其主要特征就是要有真正感人的力量,要有让学生真正用心领会的生命的激情,要有能激发学生切己的思考。”[1]27窦桂梅《晏子使楚》中的主题“尊严”,首先尤其要大气。从个人的尊严到国家的尊严,再到每个人都应该做有尊严的人,这个讨论的宏大和深刻在小学课堂上是罕见的。窦桂梅老师却引导着小学生们一步步进行讨论。在教学过程中,窦桂梅老师旁征博引,穿插了“狼与小羊”“韩信忍辱负重”等故事作为课文的对比参照,这也体现了其教学内容选择上的大气和丰富。而对“尊严”这一主题在“大”的同时,又与学生的成长与生命的主题密切相关,教师对这一主题的选择不同于一般教师所选的“爱国”之浮浅和空泛,对“爱国”这一主题,学生往往不能有切身感悟和体会,大多人云亦云。而“尊严”这一主题却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师从对尊严的逆向发问引向对晏子“真正的智慧”的探讨,穿插与贴近学生生活的“韩信忍辱负重”等故事对比阅读,使学生的发言积极踊跃。教师对后两个故事的细读完全让学生自主体会,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和升华,学生很好地用心抓关键词领会了晏子“真正的智慧”,思考深入且富有激情,这证实了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成功。

三、教学设计充满个性和创造性

窦桂梅老师的课堂个人特色十分鲜明,从不人云亦云,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都兼具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这对当今语文教学具有重大启示。反观当今语文教坛,许多教师对教学缺乏主见,过于依赖于教参,而绝少有自己创造性的内容。有些教师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却缺乏有力的引导和启蒙。窦桂梅老师这堂《晏子使楚》,首先是主题新。老师结合自己的丰富大量的阅读和思考,拟定了尊重这一主题。它比人云亦云的“爱国”、“智慧”等更易实现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更容易引发学生思考。窦桂梅老师精心选取了“历史学家”和“外交官”说的话,以及“狼和小羊”等故事穿插,激发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这些无一不体现了她以学生为本,而不是教参为本设计教学的创造性和个性。其次,她的语言十分具有个人特色,兼具深情和创造性。比如导入部分创造性地运用了牌匾,和学生互相激励,导入新课;比如结尾处,饱含深情改编的《三国演义》片尾曲。她的语言极富感染力和人文气息,这和她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是分不开的。许多教师抱怨窦桂梅老师的成功难以复制,实际上,正是由于窦桂梅老师在日常生活中丰富的积累,将所读所见所感内化,力图带给学生真正切己的感人力量,才形成了这种极富个性和创造性的教学风格。

四、教学呈现方式新颖

窦桂梅老师不仅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独辟蹊径,在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上也十分新颖。这首先体现在她的提问方式上。在《晏子使楚》一课的教学中,窦桂梅老师一反常规的正向提问,而是采用逆向提问法,每一处引导学生往纵深处思考的提问都是由材料引发的。如引导学生体会晏子之所以受尊重不仅是因为能说会道,而且是因为他的智慧和有礼有节,窦桂梅老师引入了某外交官对晏子的负面评价,并逆向提问:“对此,你怎么看?”这样,在学生一次次思维激荡中,学生主动通过民主的讨论和细读探究感悟出了晏子的智慧和有礼有节。而当窦桂梅老师意欲把学生的注意力由个人的尊严转移到对国家尊严和个人尊严关系的思考时,又梅开二度地引用了历史学家对晏子使楚的逆向评价,并让学生小组讨论,收获从多角度解读这一问题的成果,而教师始终未执判断性的言语,而是引导学生民主地探讨问题,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其次,表现在其充分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自主性和创造空间。在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章语言体会晏子真正的智慧时,教师先示范,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品读课文中第一个故事,而后两个故事就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自读,并在课堂上发言讨论、补充、升华,而不是简单的师教授或师生问答。

四、可能存在的问题

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认为的,窦桂梅老师《晏子使楚》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其“主题教学”的魅力,同时暴露出一定的问题,最突出的是“主题先行”。如在深化主题部分,窦桂梅向学生呈现的外交官的话把课文的主题基调定为尊重,而在解构主题部分,窦桂梅老师向学生呈现的历史学家的话的材料明显地向学生公布关于国家与个人的尊严的关系的最终主题,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探讨几乎都是围绕教师所引导的“尊严”来的,这样做可能是一种过度的预设,没有很好地体现课堂的生成性。然而,这种“主题先行”也可能恰恰是窦桂梅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虽然当今语文教育界强调课堂的生成性,然而课堂教学仍应以预设性为主,兼顾课堂的生成性。窦桂梅老师在课堂中民主的教学过程,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内容,教师不做判断,而是让学生自主讨论,评判发言内容的高下,也是其课堂的生成性的表现。

窦桂梅《晏子使楚》的教学兼具深情和智性思辨,兼具浓重的传统语文味儿和个性化的创造性,是一堂经典的好课。因为它独特的个性魅力,它是无法被模仿和复制的。然而,窦桂梅老师在这堂课中展现出的“主题教学”、“公民教育”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智慧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与借鉴。

课例分析范文第2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改变。如何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方式,创造一个师生互动、积极交往、共同发展的课堂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美,从来不可能是被告知的,更不可能被强迫接受,这是审美活动的第一真理。”

审美不能依靠灌输,施教者与受教者凭借音乐审美媒介交流审美信息,这里没有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那种权威性和强迫性,教学双方完全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建立这种良好教与学关系的关键在于施教者,音乐教师应把感情的纽带首先抛向学生,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教学气氛。

是否真正理解了什么是音乐?我们教的许多内容是音乐吗?在一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欣赏课中,老师的教案中写出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方法都没有问题,但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过程如下:①初听全曲。(没有提出要求)②分段欣赏,每段都提出同一问题:节奏、速度有何变化?表现了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发表议论后,老师接着展示多媒体课件――本段的段意,要求学生大声朗读一遍。③完整地欣赏全曲。(没有提出要求)④创造音乐(教案原话),要求学生击掌为音乐伴奏。

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曾这样表述:“人的审美活动,不管是创作性的还是接受性的,都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的。无论是国家统治,还是神权政治,都无法强迫我欣赏或拒斥一件美的艺术品,都无法命令我按照规定的意义去阅读一件文学作品。因为不管是一部文学作品,还是一幅画的意义都必须听凭读者或欣赏者内在的自由来评判,这种自由是无法转让的”。这说明一个道理,审美只有在审美主体获得自主心态时才发生。和理性知识不同,“美”从来不可能是被告知的,更不可能被强迫接受,这是审美活动的第一真理。音乐在时间的流动中展现,唯有听到声音才能感觉音乐的实际存在,欣赏音乐需要体会音乐激发的情感并对音乐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老师对作品的理解像传授知识一样传授给学生,将一个唯一的答案告诉学生,这和审美活动的规律背道而驰,孩子们的想象力也将随之丧失。

二、掌声完全掩没了音乐,参与变得无效

音乐教学的元素是音乐,音乐教学中所有的活动必须是紧紧围绕音乐展开,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本身。即从音乐出发,通过音乐活动的参与,关注音乐的旋律、调性、曲式、织体等等。在一节课题为音乐综合课《小放牛》中(小学三年级),随着上课铃声响起,老师播放音乐《小放牛》,要求学生随着音乐拍掌,老师示范每小节拍四次,学生也就跟着热闹地拍了起来,掌声完全掩没了音乐。在随后的《小放牛》音乐欣赏中,才是第一遍听音乐,老师还是设计了拍掌为音乐伴奏的环节。这次是一小节两次。学生们大声地击掌为音乐伴奏,全然没有理会音乐的存在。课后跟该老师交流时,老师说这样急速地拍掌是为了在课前把气氛调动起来。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听音乐做各种动作,听音乐用色彩、线条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都是老师常用的一种参与体验方法,但是,我们许多教师在设计这些方法时较多考虑的是学生的参与热情,参与方式,很少会想到这个参与活动真正对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所起的作用。于是,在教室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边做动作边打闹的现象。参与音乐,是为了获得更好的音乐审美体验,参与音乐,关注点必须指向音乐本身,否则必定导致参与无效,每一拍拍一次手,这样也是参与,但会导致学生参与到后来不听音乐也能参与,因为这是规律性击掌的延续。像这节课的参与方式就是完全无效的。教师要精心设计参与模式,给学生提出认真聆听音乐的要求,明确这个活动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活动过程,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参与音乐。

三、课堂机智――在“山穷水尽”的关头出现“柳暗花明”

课堂教学应变艺术是一种比较高超的艺术,由于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是事先预料不到的,所以应随时因势利导,巧妙地将意外情况与讲授内容快速合理地融合,借题发挥做“文章”。这样灵感性的发挥创造,是课前备课在课堂上的随时延伸,是教师知识的积累、各方面修养及激情瞬间的高度凝合。

下面是我们这次的课堂教学比赛中的一些小插曲:①课前,由文娱委员发起学生自觉地唱课前歌,听到上课铃声响起,老师马上让学生停止了歌唱,这还是音乐教学比赛呢?②一节唱歌课《两只小耳朵》,该班已经学过,还没教学生就会了,这位老师不知如何是好,按部就班地按照原有的教学设计把这节课上完。如果可以变通一下,把它变成歌表演,或者编成一部小小的音乐剧,是能够实现的。③一节题为《雪绒花》的课,教唱几遍后,请几个同学起来演唱,明显地听出中间部分没有学会,老师一个劲儿地问学生:学会了没有啊?有学生回答:不会。老师接着说:谁不会呀?还有谁不会呀?学生马上说:会了,会了。就怕老师请他起来单独教练。老师为了能省下时间搞其他活动,没有理会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没有继续完成唱歌教学。这堂课连基本的教学任务都没有完成。④一位老(下转第44页)(上接第38页)师事先将学生分成四个组,然而,学生告诉老师他们有五个组,老师让第五组的同学参加到其他组。第五组的同学不知如何是好。

具有机智的教学,可以把偶发事件、失误等弥合在如同行云流水般的教学活动中,并达到天衣无缝的妙境。甚至面临“山穷水尽”的关头,也只需急中生智地顺水推舟就能化险为夷,出现“柳暗花明”的喜悦。这些高妙的充满机智的教学大多是在风趣的氛围中实现的。教师要达到此境界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灵活机敏地处理一些事件,幽默含蓄地扭转尴尬局面,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四、扎实的基本功是音乐教师的立身之本

教学是要有准备的,教学的设计、教案的编制、教学课件制作、技能操作准备和教具与学具准备都应围绕音乐教学内容进行。下面几例是这次比赛中出现的。例①:在上课前没有做好准备的。一节《对十》的唱歌课中准备的小兔、小熊等教具和教学内容毫不相关。应该准备的教具是霸王鞭。例②:音乐基本知识不过关。在八分音符的节奏练习中,老师的示范没有节奏的强弱变化。例③:音乐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在弹奏《我的家在日喀则》、《信天游》、《一只鸟仔》时,三首乐曲的速度完全一样。

以唱歌为教学的综合课,本身就离不开唱和弹,一些老师的伴奏也是准备不充分。如果我们的音乐老师不弹琴不唱歌,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代替,那么任何人都能上这课了。就比赛而言,选手还是要将自己的看家功底拿出来。一个唱不好歌弹不好琴的音乐老师是不能把学生教好的。可见,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是音乐教师的立身之本。

课例分析范文第3篇

“课例”,理论实践的产物;而陈老师的“课例分析与研究”,则是理论层面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后的升华!

此案例有别于同类稿件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在“展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行文简洁明晰,说理深入浅出;平实中显奇崛,简明中见深刻。可谓原生态的“素色”课案。

在课改八年后的今天,理应少一些“迎时”的浮躁,多一点积淀后的“升华”!

研究背景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二年级学生对学习乘法口诀还是存在以下的问题:

①难以熟记所有的乘法口诀和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②没有掌握记忆乘法口诀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只是采取机械记忆。

③在编制和整理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缺乏主动的、有条理的思考,难以发现其中的规律。

因此,笔者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本节课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开展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建构知识的探究。

1.初次实践试教:照本宣科显平淡

课堂扫描

出示用7个拼成的小船图(情境导入)

师:(创设情景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解决问题的平台。)

这只小船是用三角形摆成的。数一数,摆一只小船用了几个?

生:7个 。

师:如果摆2只这样的小船,要用几个?摆3只呢?4只呢?……摆7只呢?你能把教科书上的表格填写完整吗?

出示表格(如右):

师:从上面的表格中,你能看出1个7是多少吗?2个7呢?21里面有几个7?几个7相加得28?……

课堂生成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新知识的过程很顺利,但表现平淡,缺乏求知的欲望。因此,笔者根据试教情况做了进一步的修正。

2.第二次实践定课:自主建构出精彩

课堂扫描

师:今天有几个小朋友在游乐场里玩得正开心呢,我们一起去看看。(播放视频:他们遇到一个难题――3个星期有多少天?)

师:同学能不能帮他们算出3个星期有多少天啊?

(小组讨论交流)

生1:一个星期有7天,3个星期可以这样计算:7+7+7=21(天)。

生2:可以用乘法计算:3×7=21(天)

生3:用乘法口诀“三七二十一”来计算。

师:同学们很聪明,已经对7的乘法口诀有所了解。那其他有关7的乘法口诀你们知道吗?

(学生踊跃发言)

师:今天你们的表现太棒啦!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小组合作编制出7的乘法口诀,是吗?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教师巡视。

师:请同学读出你们小组编制的口诀,请同学们认真听他们的口诀编制得是否正确。(投影出示,同学们共同纠正错误。)

……

课堂生成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自主建构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简单推理以及发现规律的能力,并提升参与热情。

“7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实质上是学生的认知建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记忆程序和按程序操作。要让学生对知识的被动建构走向自主建构,笔者有以下的体会:

1.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促成高效的教学交往。我们对比两次实践的教学,可以看出初次实践中编制7的乘法口诀前做了很多的教学铺垫,而学生已经了解1-6的乘法口诀规律,教师这样为学生设计一条条思维通道,会缩少了学生思考的空间,也使他们的认知由自主建构变为被动建构。第二次的教学结构则采取开放性导入,创造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促进了学生充分参与并主动地建构知识,为8、9的乘法口诀自主编制做好准备。所以建构自主学习的空间不但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探索性思维。

2.课堂教学应建立在学习共同体的集体互动基础上,实现学习者的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第二次教学实践中,通过视频提出问题:“3个星期有多少天”,然后让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来交流解题思路。他们交流的过程就是信息输出输入的过程。这里每个个体先输出自己的信息,例如:有的学生说一个星期有7天,3个星期可以这样计算:7+7+7=21(天);也有的学生说可以用乘法计算:3×7=21(天);还有的学生说用乘法口诀“三七二十一”来计算。学习共同体经过讨论之后就会学习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多种方法,而课堂也会因此充满生命力,学生也乐于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

课例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情境;溶液组成;溶质质量分数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2-0038-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2.013

建构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以一定的“情境”为条件,通过与教师或同学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实现意义建构。本文以“溶液组成的表示”为课例,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在学习中的关键性作用。

一、创设问题情境,顺应前概念

前概念是指学生在接受正式的科学概念之前,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和有关体验而获得的概念,其内涵受狭隘的知识范围往往积累了一些与科学知识不尽一致甚至相悖的观念和规则,或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对后续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学习“溶液组成”的概念之前,并不是一张白纸,脑海中已经存在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即前概念。在溶液组成的教学前,学生已经完成了“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的学习,建立了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的概念。在课堂上,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少量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加入到试管中,并加水振荡溶解,得到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在动手得到溶液的这个情境中,既顺应原有的概念,回顾了硫酸铜在水中分散形成了溶液的过程,又对学生了解溶液的组成,顺理成章地起到了铺垫作用。

[教学实录一:溶液的组成]

[提问]硫酸铜溶液是由什么组成的?

[回答]硫酸铜和水。

[提问]水的作用是什么?

[回答]水溶解了硫酸铜。

[提问]水还能溶解其他物质吗?

[回答]能,水还可以溶解氯化钠、高锰酸钾、酒精、氯化氢气体等。

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既有效地利用了前面呈现的教学信息―硫酸铜溶液,又在此基础之上,顺应了以前学过的、见过的各种溶液,丰富了学生对溶液组成的理解。此刻提出水作为一种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我们称之为溶剂,而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称为溶质。学生顺应的过程就比较顺利。

在了解溶质、溶剂概念的基础之上,提出溶质只能有一种吗?只有水能做溶剂吗,从而引出后续的教学。

[教学实录二:溶质、溶剂的种类]

[学生实验]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氯化钠还能继续溶解在水中。

[结论]同一种溶剂中可以溶解不同的溶质。

[学生实验]将取少量的碘分别加入到两只试管中,一只试管中加入水,另一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酒精,振荡后,碘能溶解在酒精中,得到黄色溶液。

[结论]酒精也可以作为溶剂。

在问与答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这种真实的情境,学生既对溶质的概念得到了深化,又对溶液中溶质的种类进行丰富,溶剂也不仅限于水,酒精也是一种溶剂。实验情境对概念的认识加深了印象,又使概念的内涵得到了拓展。

[教学实录三:发生化学反应后溶质溶剂的判断]

[演示实验]在装有镁条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提问]得到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物质?

[回答一]镁和盐酸。

[回答二]镁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氯化镁和氢气,氯化镁成为溶质,水做溶剂。

在问题情境中,学生指将原有的溶液、溶质、溶剂概念应用于新情境时所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不断调整原有概念,并加以概括,形成了一种能包容新旧概念的更高一级的关于溶液组成的概念。

二、组织协作活动,共享思考成果

学生学习中的协作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更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学习者的健康情感。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分成六个实验小组,每组成员之间协同,完成将一定量溶质(红糖)和一定量溶剂(水)配制成溶液的活动。(见表1)

每组提供两瓶纯净水,洁净的一次性手套,分装的食品级红糖。各小组成员分别完成称量、量取和溶解的实验操作。学生将称量的红糖加入到瓶中,旋紧瓶盖后振荡,得到了红糖水溶液。

学生们通过各自小组的实验,完成在组内的共同协作活动,得到了自己的红糖水溶液。但同时也很好奇其他组配制的溶液和自己组的是否一样?学生们把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甚至与其他组或全班同学共享。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为了达到溶液组成的差异所在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发现所得溶液有较多差异,例如:颜色、质量、体积,也有人猜想密度可能存在差异,甚至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一次性杯子做了尝试,甜度存在差异。也有同学补充,溶液颜色越深,味道越甜等等。

三、开展会话交流,撞出思想火花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由实验操作形成的“学习共同体”中生成的“会话”,能使学生迅速进入有关的思维活动。会话交流既包含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又有学生与学习材料之间的交流。由于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客观事物的理解存在不同,只有通过“会话”,相互沟通交流,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不同维度的交流过程中,学生成为认知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既对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有了合理的认识,又对有关溶液组成表示方法有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思考。

要了解溶液的组成,就要从溶液中溶质和溶剂两个方面入手,在溶质溶剂种类相同的情况下,影响溶液的因素主要是溶质和溶剂的量。

[教学实录四:对比实验数据]

[思考]对比第三组和第四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讨论]溶质质量不同,溶剂质量不同,两组溶液的颜色、甜度均不同。

[思考]对比第一组和第二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讨论]溶质质量相同,溶剂质量不同,两组溶液的颜色、甜度均不同。

[思考]对比第五组和第六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讨论]溶质质量不同,溶剂质量相同,两组溶液的颜色、甜度均不同。

[思考]对比第四组和第五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讨论]溶质质量不同,溶剂质量不同,两组溶液的颜色、甜度均相同。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以数据为媒体,提出思考的问题,小组成员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主动观察、主动思索、交流信息、发表意见。通过创设这种群体协作解决的会话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发挥自己的潜能,共同协作解决问题。学生逐渐学会与他人交流、沟通,学会学习其他同学的思维优点,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在不断肯定、修正自己的思维过程中实现自我构建。

四、多个角度呈现,实现意义建构

在实验中得到的溶液,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表示溶液浓度也可以采取多种方法,通过主观臆断或者对比可以使用浓、稀溶液进行定义。但如何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的。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溶质和溶剂都是一定质量的,那么各组数据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为了使学生对各组数据有所了解,利用数据和EXCLE生成了如图1的六组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对比的柱状图。但是仅仅对比了溶质和溶剂的量,没有发现在颜色深浅和数值之间具有一致性。那么需要对数据进行重新处理,引导学生关注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关系。利用数据和EXCLE生成了如图2的六组溶质质量和溶液的质量对比的柱状图,各组颜色的深浅、甜度和数值具有一致性。在发现这种规律之后,学生发现了溶液的浓度取决于溶质和溶液的质量之比。

那么在此基础之上,定量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一种具体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呼之欲出。如果将溶液看成一个整体,那么溶质只是溶液中的一部分,这种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相对关系,就是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利用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关系生成饼状图,如图3,更加直观。

通过实验数据、利用EXCLE处理数据,生成柱状图和饼状图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学生学会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这种方法表示溶液的组成,就是利用宏观物质的质量来计算溶质(部分)与溶液(整体)的质量比,通常以百分数的形式表征溶液的浓度。

在建立这种学科思想之后,即便到高中学习物质的量浓度时,仍然可以用“部分与整体的相对关系”的思想认识另一种表征方法,只不过所采用的物理量不同而已。并且这种用相对关系表示物质含量的思想不仅适用于溶液,还适用于一切混合物体系。通过帮助学生建构定量表示混合物体系的一般思路,促使学生建构定性与定量的学科思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借助于真实的溶液形成过程,进行积极的协作和会话交流,主动建构起溶液组成的概念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特别是借助于数学工具的使用,形象且多角度地获得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不仅仅建构了知识,而且成为知识与意义的诠释者和创新者,我们更鼓励他们成为知识的发明者。

参考文献

课例分析范文第5篇

笔者旁听了广西恭城县一所农村幼儿园的语言活动并对该课例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为提高广西农村学前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 学前教育 课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前教育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到2020 年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后,学前教育更是受到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就目前而言,学前教育仍是整个国民教育的薄弱环节,尤其在农村,学前教育的问题尤为突出,其原因复杂多样,总体而言,农村学前教育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比较薄弱,再加上师资水平整体不高,致使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2010 年笔者跟随课题组到广西恭城县一个乡级中心幼儿园调研,旁听了中班一堂语言活动——《如果我是一片雪花》,笔者根据已有理论和实践经验对该课例做出简要的分析。

一 语言活动全程

活动名称:《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活动目标:(1)幼儿对雪花有一定的认识并会朗诵诗歌;(2)

幼儿喜欢冬天,进而热爱大自然;(3)幼儿能够创编诗歌。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挂图并制作纸质雪花。活动过程:(1)导入:调动幼儿原有经验,请幼儿说说冬天的特征。(2)教授诗歌:①教师反复教读诗歌《如果我是一片雪花》,诗歌内容为:“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飘到什么地方去呢?

飘到河里变成一滴水珠和小鱼小虾游戏?飘到广场上去堆雪人,望着你微笑?我飘落在妈妈的脸上,亲亲她,然后就快乐地融化。”幼儿反复跟读。②教师和幼儿一起理解诗句的意思。③教师请幼儿发挥想象,“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要飘到哪里去?”并把想到的画到画纸上。④教师请个别幼儿交流并展示成果。⑤教师给幼儿分发纸质雪花,让幼儿到户外游戏,进行课堂延伸。

(3)活动结束:幼儿拿着老师分发的雪花到户外游戏结束活动。

二 课例中存在的问题

整体而言,组织该活动时教师做了详细的准备工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有需要改进的部分。

1.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该课例的活动名称为《如果我是一片雪花》,但是恭城很少下雪,大部分幼儿只能靠教师所提供的挂图和教具来认识雪花,因而教学内容脱离幼儿实际生活。当教师问幼儿“雪花有几片花瓣?”时,幼儿一脸茫然,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我们知道中班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这一时期幼儿认知的主要特征是认识事物需要有具体的实物为参照,当教学在幼儿完全没有见过雪花的情况下进行时,幼儿不能调动原有经验,所获得关于雪花的认识是片面的、不系统的,因而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

2.教具利用不充分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已准备了纸质的雪花,每个幼儿有一片,但是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该教具体现为利用不充分。

教师在开始活动时所呈现的是准备好的教学挂图,挂图涉及的是诗歌的内容,当教师让幼儿想象雪花是什么样子时,应该给幼儿出示雪花教具以帮助幼儿加深对雪花的认识,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出示教具是在活动结束时作为活动延伸来使用的。教具得不到充分利用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3.教师语言素质不高

农村幼儿教师一般都是中专或专科学历,没有接受过严格的语言训练,加之受到地方方言的影响,农村幼儿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普遍不高。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幼儿具有有吸收力的心理,幼儿能对他周围的事物进行有选择的吸收。同时幼儿期的幼儿存在语言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内幼儿语言习得的速度和质量是惊人的。农村地区的幼儿长期生活在以当地方言为主的语言环境中,在幼儿园所接触到的是非标准的普通话,因此当地幼儿所习得的普通话也常常带有生涩的方言音。

4.教学目标实现不全面

语言教育的目标有认知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和行为目标。该课例中的认知目标基本达成,幼儿初步建立了对雪花的认识,也会朗诵诗歌,但在行为目标上,由于幼儿自身发展和活动时间所限,幼儿基本没有达到创编诗歌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幼儿想象“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要飞到哪里去?”并把自己想到的画到画纸上,有的幼儿画了房屋,有的幼儿画了大海,有的画了森林,但在口头表达上存在困难,由于时间限制,教师只能给幼儿充分的提示,这使幼儿达不到创编的要求。

三 对策和建议

1.因地制宜,编制园本教材

在课程设置上,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开发园本课程,选取幼儿能实际看到、接触到的教学内容,发挥民族特色,对那些幼儿不常见到和接触到的事物应该创造条件让幼儿认识,可借助图像、声音、教具等。教师只有以幼儿的原有经验为基础,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2.幼儿园定期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

随着20 世纪法国朗格朗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传遍全球,作为幼儿的启蒙教师,幼儿教师更应该不断学习,吸收借鉴优秀的教育思想,以理论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建立科学的幼儿观和教育观,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而作为幼儿教师的管理者,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幼儿教师参加职后培训或者组织教师相互观摩,促使幼儿教师取长补短,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作和学习氛围,团结协作,共同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

3.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投资

农村学前教育之所以薄弱最大的问题是资金不足,要保证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固定经费做保障,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最好是把学前教育纳入国家强制义务教育范围,虽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已经明确指出到2020 年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但在实现之前必须保证农村幼儿园经费来源通畅。国家应在农村、贫困地区运用以直接拨款为主、地方政府管理和筹集资金的投资方式,确保农村幼儿平等地共享教育公共资源。

参考文献

[1]皮亚杰著.儿童的心理发展(傅统先译)[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

[2]吴遵民.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殷艳娟.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0(5)

[4]骆小燕.规范农村学前教育管理 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

[J].管理论坛,2009(1)

[5]许志勇.影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1(1)

课例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课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述评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4-0037-03

一、导言

课例研究起源于日本明治时期[1],它以同侪观课、课例检验与修正的周期循环为核心,旨在通过研究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促进专业化发展[2]。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例研究”作为重要的教学研究策略在我国亦倍受关注。[3]本文试图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略作梳理与概括,并提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和对未来的展望,以期给其他研究者提供一些线索及参考。

二、当前课例研究的问题研究领域

1.课例研究的内涵、特征、形式。具体如何定义课例研究,学术界有很多说法,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一种观点认为,课例研究是在通常的教师培训形式之外提出的一种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师教育模式。[4]另一种观点认为,课例研究是由两个以上的教师组成一个小组,基于对有效教学理念的追求,以真实课堂教学为载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行动研究。[5]再一种观点认为,课例研究是一种教师联合起来计划、观察、分析和提炼真实课程教学的过程。[6]综合这几类观点,笔者认为,课例研究是教师个人或专业共同体立足真实的课堂情境,对具体的课例进行观摩、评价、反思和提炼的一种教学行动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一种有效形式。

我国关于课例研究特征的表述偏向于其外延,有研究者指出,课例研究具有七个鲜明的特征,即主体性、问题性、思辨性、过程性、互、叙事性和科学性。国外则侧重于课例研究的内涵谈其特征,总结如下[7]:目标确定性、内容突出性、课堂观察二维性和研究策略现场性。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全面分析理解课例研究的特征,以期更好、更深入地做好课例研究。

关于课例研究的常见形式是基于校本的,通常情况下参加课例研究的教师是学校同一教研组的,日本的课例研究组也经常接受日本国内和美国大学的专家教

授。[7]学校选择方面,“教师教育学校、示范学校、暑假学校等是美国尝试开展课例研究的理想场所”。[8]另一种课例研究形式是区域型的,同一区域内所有学校的教师都可以自由参加。[9]

2.课例研究的意蕴、价值和旨趣。我国许多教育学者都致力于课例研究的探讨和分析。华东师范大学的安桂清教授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国际视野中的课例研究”(项目编号:B0615)提出并分析了课例研究的意蕴和价值[10]:她以教学研究范式转换为依据,提出了课例研究的意蕴:阐释性的课例研究期望教师悬置以往获得的有关教学的各种理论,深入课堂,对自己或同伴的教学活动进行“深描”(thickdescriptions),并在与环境脉络的互动中理解与诠释教学活动的意义,而非带有控制取向的规范性探究。她还提出课例研究的重心应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这样更创造着崭新的教学伦理和教学文化。课例研究不能封闭于原有自足的教学理论,而只有通过形成以广泛的理论知识为基础的“实践话语”才能保证教师做出恰当的实践决策。只有体会了课例研究的意蕴之所在,才能将其提升到实践境界。

课例研究的价值在于使教学研究回归真实的教学生活、为儿童学的构筑积累实践知识、恢复教师的专业自、改变教学研究人员的专业生活方式。应特别指出的是,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靠实践性知识保障的,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课例研究能有效打破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二元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11]祝成林、张宝臣认为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在于课例研究是连接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枢纽、提升教师个体专业能力的重要方式、促进教师自我反思的良方。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在于营造课例研究文化氛围,避免课例研究的形式化倾向、构建课例研究的外部保障机制,防止课例研究肤浅、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升教师自身的课例研究能力化、鼓励教师心灵对话,养成教师的自我反思精神。[7]

有学者很有建设性地提出了课例研究的旨趣[12]:课堂改进的教师在职学习。提出课例研究是一种相当复杂且持续的反思活动,这种建立在反思与行动相互联系基础之上的学习,在改进课堂的同时,也能使教师获得发展。

另外,安桂清教授从信念、行动、保障方面来解读课例研究[13],还有学者基于研究共同体来分析课例研

课例分析范文第7篇

一、激活内力重自觉

教师是课例研究的主体,是真正的研究者、体验者,课例研究从发现、确定主题到研究结束的整个进程中,都应确保每一位教师享有平等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确保每一位教师的主人翁地位,让教师明白这次教研活动的目的、要达到的目标、自己应该展示什么、用什么方式展示;表达什么、用什么方式表达,使自己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从而,使课例研究有条不紊、有理有据、有深度、有效果,实现“要我参加教研活动”转变为“我要参加教研活动”,激发教研热情,提供教研动力。

二、常态教学寻问题

研讨实践中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育教学中发现和揭示有意义的问题是研究课例的关键。从课例研究的问题产生角度分析,课例问题既可以通过定性或定量观察,通过归纳、整理方式从中找到有研究价值的、能够链接新课程理念的典型问题,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和行动;也可以预先由教研组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发现和梳理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课例主题等,如,在学生最喜爱的迎面接力中,如何在热闹的场面中发现游戏规则的遵守、交接棒时安全的维护;跳高、跳远教学中学生队形与纪律的管理,练习效率的提高与场地窄小的制约等,从似乎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

三、围绕规律究本质

课例研究是一个发现、分析问题的过程,更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课例研究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录”到“教学反思”,都在努力探寻和思考课堂上产生了哪些教学冲突、问题是如何发生的、这些问题有没有研究的价值、是否能够链接新课程教学的理念、它的背景是什么等等。如单、双杠的教学与安全问题、中长跑中学生兴趣、意志与教学方法、手段的制约问题等,都要全体参与者围绕问题解决的方法、手段、注意事项等展开研讨,透过现象看本质来揭示某一侧面的教学规律,使教学课例成为帮助自己和他人提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锤炼教学能力的“平台”。

四、求真务实做深研

课例研究重在过程,重在教学行为的转变,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课例”是“做”出来的,整个过程应真实、朴实地坚持和贯彻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教育科研紧密结合,注重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转变为新教学行为。从体育教材的确定、组织教学的安排,到教案的编制到首轮上课;从课后围绕体育教学各环节的研讨到二度上课;从小组再研讨到三、四轮研究课;从撰写课例到课例研究总结。都应注重以常规技术教学内容为主进行教学设计,以理性的角度和常态的模式求真务实地加强教材的理解、解读,细化教学目标,追求最优化的教学设计和最简捷化的教学组织,实现最高效化的教学效果,确保研究过程的真实性,实现研究价值的共享性是课例研究的重点。

五、品评思辨促发展

课例研究“牵一动十”,会引发教师对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的研评等教学理念的反思、反省。因此,全体教师“源于课堂”、“分析课堂”、“探究课堂”,对课堂教学进程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元化的品、评、思、辩,透过课堂发生的现象,洞察现象背后隐藏着的“中心问题、关键问题”的本质。

1、品:品味凸显个人特色的鲜活、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学生活跃、快乐参与的学习体验;简捷、生动、自然、有哲理的语言艺术;品味凝聚着教师教育的理想、追求,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焕发出生命活力、意义的深远的课堂效果;品味教师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精彩、细节处理的精美;教学节奏调控的完美等。

2、评:评不是“裁定”,是“探析”,应真诚地、实事求是地指出授课教师在教学理念的落实、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效果的达成、教学细节的处理、学法指导、教学组织、场地设计与器材布置等方面的不足,从教师、学生行为的核心环节入手,真心实意地进行教学会诊,提出针对性、实效性的改进建议、优化策略,让执教者听了你的评课后更有信心,更有勇气,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二度设计、上课、甚至于三度上课。让全体教师都能从最精彩的评议、最真实的建议中汲取到最优化的群体智慧与策略,从而,不断拓宽视野、开阔思路。

3、思: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反思既包含体育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各环节教学行为的反省,回顾、体验,既要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也要思所失,汲取教训,补其不足;既要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又要思所疑,加深研究,明白透彻;找出令人感到兴奋和激动、沮丧和困惑的地方,对成功的地方进行总结,对失败的地方进行诊断、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与建议。反思也包含其他的教师、研究者的观察与反思。“完美课堂是可望而不可及”,在过程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学会研究,不断完美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教学智慧不断提升。

4、辩:上课是在“炼”,辩课是在“锤”,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辩的目的不是否定,而是为了改进、发展,辩课要“优点谈足,问题抓准”,重点辩析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与教学设计有何差异?哪些地方超出了预期的范围?既可以采纳、吸收专家或同行的意见,也可以对同行或专家的意见提出反驳,为自己的某些做法进行合理的辩析,辩析时要说出为什么这做?有什么改进的具体办法?理论支持是什么?参与研究的教师通过教学观摩自己学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的启发,面对同的课题或内容自己应当如何施教,使每一个参与辩析的教师都能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通过辩析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理论,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使辩课真正成为一个多方受益、互利共赢的活动。

六、互助共进保双赢

课例研究是在专业理论引领下,为授课者、专家、教师之间的对话、交流搭建理念学习、情境设计、行为反省的合作、共进的平台,实现全体老师的专业共进既是活动的终极目标,更是最终归宿,也是衡量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志。然而,传统教学、教研实践中教师之间竞争多于合作的状态,给教师之间的合作增添了不少障碍,教学中的单兵作战严重制约着教师整体优势资源的充分挖掘。“合作创完美,共享造精彩”,如何建构和塑造合作、共识、共享、共进的课例教研文化和教研氛围,“剖析一节课,带动一批人,变“单干”为“共进”是当前课例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切入点和促进教师成长的载体,课例研究给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作、互补、共进是每一位教师专业提高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先军.实施研究性体育教学的课例分析[J].体育师友,2005(04)

课例分析范文第8篇

基于需求,激发教师主动参与的热情

有效的课例研究活动必须是有的放矢的活动,了解教师的需求并根据需求进行策划设计是课例研究活动的起点。不了解教师的需求,即便策划者投入了满腔的热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不可能激起教师主动参与的热情,也就不可能让教师有真正的收获。如,某校校长听说课例研究很有实效,于是组织教师做了起来:仿专题、忙上课、拍录像、理实录、写反思……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们累得叫苦连天。虽然,这样亦步亦趋的研究,也会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实效。但是,这种自上而下、机械照搬的教学研究活动,不仅难以取得明显的实际效果,还会挫伤教师的研究热情和自信心。一方面是课例研究是一种草根性活动,其原动力是教师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不同,其需求也不一样。忽视教师的需求,把课例研究作为一项工作布置给教师,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比较可行而又有效的做法是:活动前,策划者设计“课例研究征咨意见表”,对教师的研究需求进行专题性调查,并对需求进行梳理、筛选,以了解大多数教师的实际需求,摸清教师的认识和行为现状,然后确定课例研究的方向、内容和方式。

共同协商,确定适切的研究主题

拟定适切的研究主题,增强研究主题的针对性,是课例研究活动有效性的前提。面对纷繁复杂的课堂教学,有太多的教学问题需要研究,但究竟哪些问题最为关键,哪些问题急需解决,哪些问题可以解决,这些都需要我们从学科本质和教学本义出发,对学习内容进行全面剖析,对学情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与研究,找出学生学习本课的困难所在和本课教学的关键要素,并根据教师的需求对这些教学难点和关键点进行比较、排序,从中筛选出适切的问题作为课例研究主题。研究主题的适切与否直接影响课例研究活动的效果,如果研究主题过大过空,课例研究活动就很可能流于形式。

适切的研究主题应符合“四个原则”:一是真实性原则,即研究主题是课堂教学的真问题;二是典型性原则,即研究主题是教师群体共同关注、亟需解决的问题;三是匹配性原则,即研究主题与教学实践有效对接;四是可能性原则,即这些主题通过研究有得到解决的可能性。除此之外,研究主题切忌大而全、面面俱到,不要试图通过一次或几次课例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多个问题,而要追求通过一次课例研究加深对一个小的研究问题的认识,“小”才有可能“深”。如,在初中科学课例研究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探究”这个主题就比较大,教师不容易切入,研究的实效性不强,如果分解为如何引导学生建立科学假设、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交流等研究主题则更为适切。

提前公布主题,让教师“有备而来”

即使有了适切的研究主题,如果没有提前广而告之研讨内容,参与者也往往是即兴发挥,观点漫天发散,甚至会“跑题”。为了使课例研究走向深入,让参与者有实际收获,策划者应该提前公布研究主题和教学内容,使参与课例研究的教师有备而来。提前公布主题,一方面可以增加教师学习和思考主题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站在理论高度去观察课堂、研讨课例;另一方面可以让主题成为教师的日常话题,为教师提供思考指向和研究方向。提前公布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让教师对所教的内容在头脑中有一个初步的教学设计,为观察课堂、研究课例提供一个参照体系;另一方面可以让教师在研读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上课教师的教学做出预测,可能在哪些教学环节做出精彩,哪些教学内容可能难以处理,应该怎样突破等。如,基于“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的初中科学课例研究活动,我们在活动前的两个星期利用FTP空间公布课例内容和研究主题,促使教师对什么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有一个初步认识,对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有一个初步的设想。

学习理论,突破经验层面的局限

问题的解决需要先进的教育理论和课改理念做支撑。我们发现,有些老师缺乏理论底蕴,在自我反思、课堂观察和课例研讨等环节,仅仅停留在经验层面上,不善于对课堂中发生的问题做出理性的分析和深刻的反思,致使课例研究没有深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个人以为理论学习是课例研究走向深入的关键,学习理论的主要目的在于运用理论解决问题,在于针对教学现象和教学问题能讲出教育教学的朴素道理,而不是在于显示理论研究的深奥。围绕研究主题学习理论,使理论学习与课例研究有效对接,一方面可以为执教老师的备课提供问题解决的策略,另一方面也为观察课例、研究课例的教师提供理论支撑和分析问题的视点,让他们觉得通过这样的理论学习,课堂观察的目的明确了,更容易发现问题;研讨时有话可说了,也能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分析课例了。这种“问题式的理论学习”,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使得实践得到理论的引领,避免了课例研究囿于同水复。

形成共识,推进研讨逐步走向深入

课例研究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包含着一系列研讨活动。仔细反省这一系列研讨活动的内容,我们常常会感到困惑,后一次研讨活动比前一次研讨活动有何改进和提高?由于缺乏对研讨内容的提炼和归纳,以至于我们没有在头脑中留下什么清晰的印记,更不能明确说出每次研讨活动的收获。如何使每一次研讨活动收到实效,使研讨活动逐步走向深入。笔者认为,活动主持人不能只是一个简单的“话筒”――主持活动的开始和结束、组织教师按照一定程序先后发言或讨论,活动主持人要在活动结束时,对研讨内容进行梳理:研讨内容聚焦在哪几个方面、提出了哪些改进思路和方法、还有哪些问题亟需解决等等,并对问题解决的多种策略加以比较和甄别,从中筛选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办法和有效策略,提供给上课教师在下一次课堂教学中自主选择。这样的梳理和归纳可以使教师清晰地知道本次研讨取得的“共识”,为下一次研讨提供了基础,不至于“从头再来”。主持人不断地梳理和归纳课例研究中问题的共识、分歧和建议,将使课例研讨不断在前一次基础上深入进行。当然,梳理归纳,形成共识,不是为了追求单一的权威的改进建议,而是为了教学策略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更具有建设性,更容易被教师认同和理解。

聚焦主题,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

课例研究活动指向特定教学问题的解决,而教学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围绕研究主题收集课堂教学信息、记录课堂教学行为,又需要基于课堂现象和事实、聚焦主题展开深入而有效的研讨。为了有效收集课堂上的事实和现象,我们可以采用课堂信息观察和记录技术。因为这种技术既可以为我们提供课堂观察指向又可以为我们提供理解课堂的独特视角。为了避免问题研讨停留在表层、教师随意性发言,我们可以预设由浅入深的问题链,让教师有相对集中的思考指向,思考什么、交流什么,教师心中有数,这种以设置问题台阶的方式启迪思维并引导逐步深入的研讨,其质量和效益就比较高,问题就有可能得到解决。如,我们研究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的有效性,除了课堂观察聚焦这个特定问题之外,研讨时呈现以下几个问题以引导教师研讨:①讲解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水平与认知规律;②讲解内容是否正确,包含了重要的教学价值;③讲解时,能否提供丰富清晰的感性认识;④讲解时,是否突出重点,繁简得当,揭示本质;⑤讲解时,是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具有哲理;⑥讲解中,是否注意发展学生多种能力;⑦讲解是否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思考;⑧是否善于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概括、逻辑推理等方法;⑨讲解时,是否用词准确,语速适中,语言生动有趣;⑩讲解是否做到声音宏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情感交流。

对话交流,培育新型的研究文化

一线教师对“以人际互动为特征的交流与对话”的需求特别强烈。我们最担心的是在课例研讨现场出现“一言堂”现象,一些教师抱着“小媳妇心态”,唯唯诺诺,不敢敞开自己的心扉,而另一些教师采取高傲的非合作的态度,唯我独尊,长篇大论,出现话语“霸权”,使得教师之间没有形成对话交流机制,缺少或没有研修氛围,不能满足教师平等对话、互动交流的诉求。我们认为研讨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制度的规约和保障。课例研讨制度的建立是为了确保课例研讨的有效,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追求的是一种民主探讨、合作交流的文化。因此,需要精心设计研究活动过程,尤其是现场课例研讨活动的策划。在课例研讨现场,开课者和观课者各抒己见,不是对开课者品头论足而是针对课例和问题本身,把自己的想法、观点表达出来,参与者不分教龄长短、职称高低,在和谐的倾诉和倾听中,学习文化、研究文化也便悄然而生。我们所追求的研究文化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所应有的和谐、合作、进取、针对问题本身研讨的氛围和行动。每个人在这种新型的研究文化中改造自己、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