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读书卡的制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9―0078―01
读书,不仅能开拓视野,了解和认识世界,还能满足儿童天然具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这种能力的形成,首先应该是从小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因此,对于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以下途径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实现从阅读到“悦读”。
一、通过营造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1.建立班级图书角。为了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我们在班级设立了图书角。 班级图书角的书一部分是学生自愿捐献出来暂时存放在班里的,鼓励孩子们好书相互交换看,好书共分享。另一部分是到学校图书室借的。为了确保读书能有序、有效开展,我首先指导学生们给图书编号,然后民主选举出几位责任心强的学生做图书管理员,由他们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
2.加强校园读书文化建设。少先队把学校读书活动的方案,在宣传栏内公示,让每一个学生了解读书的意义;美术老师在文化墙上描绘了一幅大型的快乐读书场景画,让学生一进校园就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学校专门设立了两个读书成果展示栏,展示他们优秀的读书卡、手抄报、著名漫画等作品。
3.发挥校园广播的作用。学校利用校园广播开辟了每周一好书推荐栏目。还利用每天的大课间活动时间,让每个班的小播音员,通过小喇叭播放精美的文章和学生自己写得一些感悟。于无形中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各种类型的图书,逐渐养成自觉读书的良好习惯 。
二、通过加强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1.指导学生选择读物。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育实际出发,指导学生多读一些具有教育性、趣味性的书籍。可以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诸如人类的起源、海底世界、科学幻想、历史人物故事等书籍,引导学生阅读。
2.指导学生写读书卡。对于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养成制作读书笔记习惯其实无异于掌握了一种阅读方法,培养了一种好的阅读习惯。 读书卡应该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了什么书,在读书卡上记下篇名、作者、主要人物及阅读日期,这是日后考核读量的依据。读到好文章,及时摘录好词佳句,写上自己的感受,发现的新问题、学到的新知识。阅读累了,可以在读书卡上描描画画,或花草树木,或虫鱼鸟兽,给课外阅读增添无限的情趣。
3.合理安排课外阅读时间。既然是课外阅读,那就要很好地利用课余时间。最好是确定一个时间段,每天坚持阅读,时间虽短,但只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必然能够收到益处。鼓励学生“读书”要“见缝插针”,要善于挤时间。这样,学生从小养成了爱惜时间的习惯,也养成了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通过开展活动,丰富阅读形式
1.开展读书主题队会。少先队利用传统节日每个月组织一次有关读书的活动。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1)故事会:学生事先准备自己所看书籍中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介绍给全校学生。(2)美文诵读: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好,逐步提高语言鉴赏能力。(3)话剧表演:以班级为单位,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篇章,几个人一小组进行表演。(4)专题知识抢答赛,经典文化的常识进行竞赛,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教师示范引领。身教重于言教,老师的榜样示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口头号召。因此,教师要率先阅读,写读书体会。学校每月设立一节阅读讨论课,师生之间展开讨论、交流。同时定期举行“师生读书笔记展评”,促进师生共读。
3.倡导“亲子共读”。将家庭引入到“小手牵大手――亲子读书”的活动中。在家长会上建议家长每天与孩子共同阅读不少于半小时,和孩子一起讨论书里的人和事,听孩子述说读书的内容和体会,分享他们的读书之乐。
四、通过分类评价,巩固阅读效果
1.班级评价“贴笑脸”。 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看过一本书,制作一张读书卡,教师根据读书卡的内容及数量在写自己名字的“笑脸表”上打钩,到学期末,比一比谁的“笑脸”最多。
让学生学会运用读书卡促进课外阅读和良好品行的养成,实践证明是可行的。下面是查字典为大家准备的制作读书卡3年级作品,希望大家喜欢!
书似我的一个好朋友,似我的一位老师它给了我帮助,也给了我无限乐趣与知识。
有一次,我写作业时,遇到一个生人生字。于是,我跑向书柜,三步两步就到了。我要找什么?对了!是老师字典。我打开字典一页,两页的查了起来,啊!查到了!查到了!顿时,我才知道字典,词典等,这些都是最好的无声老师,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词或字,都可以向他们请教。
每当我写完作业时,我就会跑向书柜抽出一本书,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作者仿佛像真的似的,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眼前与我交流。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力,我家有一面玻璃墙,我会呆呆的构想着各种故事。
关键词:课外阅读 书香班级 创建策略
在实施“以人为本班级文化建设与评价实践研究”课题过程中,我们开展了加大课外阅读实践,创建书香班级的特色文化建设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创建书香教室,营造读书氛围
班级是学生学习的摇篮,教室是学生成长的空间。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要创建书香教室,让书香弥漫教室的每个角落。教室布置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教室正前方布置突出班风、学风及学校的整体要求,右侧黑板及墙壁布置突出课堂文化建设的要求,教室后方及左侧墙壁布置突出书香文化。教室正后方是课外阅读园地,由各小组轮流值周筹办,每周内容都要按照课外阅读的要求适时更新。开辟“好书推荐”“读书报告”“阅读小论文”“佳作园地”“读书之星”“阅读知识”“手抄报”等栏目。也可以根据清明节、五一节、世界环境日,世界读书日等节日活动开办专题学习园地。教室正后方黑板上方及左侧黑板窗户之间的墙壁张贴读书口号和读书名言等。这样通过教室物质文化建设营造课外阅读的书香氛围。
二、配备班级图书专柜,建立班级图书馆
为了给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保障,学校给每个班级配发了图书专柜,建立班级图书馆。图书管理借阅实行小组轮流值周制度,设立馆长、管理员各1名,由各小组正副组长分别担任,其他组员协助。图书由学生捐出和校图书室提供。对于学生捐书图书管理员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年龄特点、阅读能力认真筛选,确保质量。对于学校图书室提供的书籍,每周一由图书管理员借出,同时归还上周借出的图书。制定《实验班级图书馆图书借阅制度》《实验班级图书馆管理制度》《实验班级图书奖励制度》。准备两个借阅本,对学校图书馆借书和学生捐书分别进行分类、编号、登记,制作借书卡(学生捐书),建立阅读书目,方便管理员工作和学生借阅。图书馆运行初期教师要对全班学生进行培训,认真学习有关规章制度,指导学生如何浏览书目,填写图书卡、借书卡。这样,班级图书馆管理有方,运行有序,既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又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开设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实验班级每周安排一节阅读指导课,由语文老师负责,主要指导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掌握阅读长篇名著和单篇佳作的策略,召开读书交流会,介绍精读、略读、浏览的阅读方法和圈点批注、摘录批注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撰写好书推荐卡、阅读记录卡、读书报告、读书笔记,整理阅读成长记录袋等。按照九年义务教语文课程标准学段阅读要求和语文教材进度,安排学生阅读课标推荐书目和教师推荐书目,当然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阅读。在建设书香班级的过程中,我们构建了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和操作模式。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有:好书推荐课、阅读方法课、阅读实践课、好书欣赏课、成果展示课等,每一种课型都有基本的操作模式。如好书推荐课,主要由老师和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课前老师和学生撰写好书推荐卡。上课伊始学生在组内交流,每组选出优秀好书推荐卡1-2份,然后教师和各组代表上台依次介绍自己喜欢的书籍。推荐的内容有书名、作者、基本内容、写作特色、阅读感想、阅读方法、推荐理由等。通过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实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提高了阅读效益。
四、开展课外阅读竞赛活动,激发学生阅读潜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方法
提起阅读,师生都知道其重要与必要,尤其是农村学校。大量阅读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语言积累,开阔视野积淀文化内涵。我校正在进行的“新教育阅读”正是培养语文能力的一种很好的实践方式。班级读书会是一个有组织的阅读团体,全体学生是读书会的成员,教师是读书会的策划者、引导者和协调者;班级读书会是推广儿童阅读的实施方式,是营造书香班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营造书香校园、书香社会的奠基石。
本文结合教师实际工作,从三个方面探索了新教育下农村小学班级读书活动如何有效开展: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重视阅读方法指导,提高阅读效率;加强评价激励,引发学生积极性。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1)针对学生年龄段特点,积极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学生年龄、性别、性格等方面有差异,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他们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为了满足不同学段的学生需要,我们分别给1-6年级学生分低、中、高三个年龄段给孩子们介绍适合的课外阅读书目。对于低年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识字量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选择书籍时,以内容简单易懂、文字较少、趣味性强,特别是带有拼音和插图的童话故事或寓言故事为主,比如:《小猪唏哩呼噜》;中年级的孩子们更适合贴近现实生活、校园生活的书,“冒险”故事也是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最爱,如:《昆虫记》。高年级的孩子开始对与知识相关的书籍有兴趣,初具欣赏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我们更多推荐的是以侦探、推理、科幻等为主的书籍,如:《爱的教育》、《水浒传》等。
(2)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只有自己喜欢,才能带动学生喜欢,感染他们,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平日里,我们总会挤时间阅读教育专著,阅读文学名品,有时还和学生们一起在室里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努力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领路人。
(3)积极营造阅读氛围,激发阅读热情。良好的氛围是行动的催化剂。在校园里,张贴“书香校园”、“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等热爱读书的名言警句和宣传标语;在班级中,创办图书角、学习园地、读书乐园等,这些带着书香气息的氛围再次点燃了学生读书的热情。
二、重视阅读方法指导,提高阅读效率
(1)固定读书时间。为了确保学生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我们帮助学生进行了合理的时间安排。把每天中午到学校后的时间定为课外阅读时间,虽然只有30分钟,但是学生们读得津津有味。读书的内容结合实际而定,有时是自己选定的文学作品,有时是老师们选定的阅读材料。每次学生读书时我们都会和学生在一起,共享阅读的快乐。另外,合理安排家庭作业,把课外阅读作为每天的必做作业,每次规定至少半小时,每次阅读的内容还要求做简单记录。
(2)交给读书方法。由于我们指导的是1-6年级学生,所以,在读书方式上我们要区别对待,一二年级要求学生出声朗读,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则根据情况采用默读或快速浏览的方式,学生在阅读时告诉学生要边读边想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内容,文中哪些部分让自己感兴趣,读书中获取了哪些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向小学生可以传授以下一些阅读方法,一是目标阅读法。要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读物的实际情况来选定阅读目的。大到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小到段落层次、遣词造句,制定明确的目标。在阅读时要直接捕捉与目标有关的材料,通过各种途径达成目标,要避开与目标无关的内容,避免绕圈子。然后,在此基础上,及时进行筛选,找到真正切中目标的实际内容。二是快速阅读法。要求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迅速接收有用信息,让学生懂得这是一种在注意力高度集中下的积极的、创造性的理解过程口阅读时不出声,使理解材料的思维过程简化,以加快阅读速度。
(3)制作读书卡。为了保证学生读书的效果,学校给每个学生购买了读书笔记,我们教会学生制作读书卡。读书卡上不仅有文字,也有图文并茂。我们指导学生在读书卡上摘抄阅读中积累的好词语、好句子,有时还让学生把阅读中想象到的画面用笔画在读书卡上,或者是把自己设计的插图画在读书卡上。高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大,我们主要是指导他们在读书卡上摘抄优美的词句、片段,写读书体会,有时也让学生把书中的文史知识摘抄在读书卡上。
(4)读书做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读书的最佳状态是手、口、眼、脑的有效结合,只有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指导学生阅读时眼睛仔细看,口里出声念,大脑反复想,手里不停记。这种读书方法帮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加强评价激励
积极的评价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到学校开展读书小明星的评比、开展的各类读书竞赛活动,小到教师为学生所写的一句评语,我们都尽可能地体现积极的评价。如在学生的读书卡上写到:“你真是个小才子(小才女)!”“你真会读书!”等等。短短几句话,却激发了学生更深的读书欲望。
日常教学中,哪些方式操作性强,又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呢?
(1)在课堂交流中积累。教材所选文章自有精彩之处,作为语文教师要有用好教材的意识。课堂上引导学生感悟赏析文章,对于精彩片段熟读成诵,在交流与赏析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感受汉语的魅力,品味文字中蕴涵的文化。
(2)在阅读中积累。阅读是学生提高积累、丰富语言的有效途径。但是图书市场鱼龙混杂,只有经典书籍才能真正滋养学生的心灵,老师给学生推荐,或者学生互相推荐有益的书籍,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不仅积累语言,更能提升心智。
(3)在搜集中积累。搜集也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搜集可以以文本为依托展开相关联的只是搜索或者是文章搜索,因橹识或情感上的关联性,学生阅读的兴趣更大,积累的效果更好。
搜集的另一种形式来自生活,要求学生把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语言媒介和载体显现的语言现象搜集起来。这种搜集活动发生在随时随地,形式比较灵活,学生积累到的是鲜活灵动的生活语言。比如在观察生活,体会生活时,提醒学生收集有特色的广告语言,留心生活中富有个性特色的人物语言等。学生只有多体会才能保持对语言的敏感性。
(4)在交流中积累。采用课堂讨论、辩论会、积累成果展示(如摘抄笔记、心得体会)等形式。使学生展开积累交流,在交流中辨伪存真,在辨析和取舍中的积累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
(5)在运用中积累。鼓励学生在写作中使用生活语言,通过这些训练使生活的语言最终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同时学生诵读的优秀诗文也要运用到写作中去,在写作中准确引用、阐发诗文意蕴,在运用中加深对优秀诗文的品味。通过这些训练使文化沉淀的语言最终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当然语言积累的有效有趣的方式不一而足,发去定法,只要学生有了积累的意识,那么,什么方式都是有效的方式了。
也就是在日复一日有意无意中,学生对文字文学的鉴赏能力逐日提升,文化内涵也逐日积淀,不知道从那一天起,班级读书会开展地有声有色,阅读就成了孩子们的一种享受,成为其生活方式种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类型 指导方法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类型
1.积累性阅读。积累性阅读在小学语文阶段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的主要阅读任务是积累,这里的积累主要包括积累词语、词汇和句式,或者是文章中的一些常用修辞、写作方法等。积累性阅读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如果小学生把积累阅读做到位,那么他们以后的阅读或写作能力都会提高一个层次。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积累性阅读。
2.理解性阅读。理解性阅读的主要任务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小学生的年纪小,接触的新事物少,因此要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就必须让他们多阅读。在小学阶段虽然有自然科学等科目,但是离我们的教学目标还很远,为了让学生提升自己,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一些理解性的内容,这样学生才能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才能充实自己。
3.鉴赏性阅读。鉴赏性阅读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欣赏,在阅读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操和审美情趣。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美文的篇章是比较少的,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一些优美的散文、诗词等,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4.评价性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甄别是非的能力,让学生阅读一些评价性阅读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像课外阅读《三个小金人》就是评价性阅读,它通过故事让学生明白――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因此,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5.消遣性阅读。消遣性阅读主要是一种休息方式,它能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讲,阅读这类文章的时间和机会是比较少的,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阶段更不会阅读这些,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是比较弱的。所以,这类阅读比较适合成年,他们工作和生活压力比较大,在阅读这类文章时可以缓解压力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1.以身示范法。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外阅读中教师必须以身示范,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课下教师一般没有陪伴学生读书的时间,但是可以选择一些课上时间完成,比如可以和学生一起看书,就是静静地看书,彼此不打扰。如果学生遇到问题,就可以现场给予指导,如果学生的阅读比较顺畅就应该指导学生记录一些关键性的内容。只有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学生,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阅读、爱上课外阅读。
2.读书笔记法。读书笔记法主要是让学生积累。在读书笔记法中学生有三方面的内容要积累:一是积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主要指向理解性阅读材料,对于这类文章学生们记住主要的内容即可;二是积累优美的篇章、词句。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都比较弱,但是我们不能揠苗助长,而应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让学生从最简单的内容开始,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更好地阅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厚积薄发;三是要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常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确实是这样的,不管是学生还是成年人,如果看过一些文章而不写一写自己的心得,那么文章就白读了。
其实,为了更好地督促学生读书,可以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制作读书卡,从而规范学生的读书行为。我们举个例子看看读书卡的制作和应用。
有了这样一张读书卡,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方便多了,可以有目的地阅读、记录,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尝试。
3.阅读指导法。学习内容都是有法可循的,同样,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也是这样的。到了六年级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逐渐增加了一些议论性文章,对于这样的文章学生阅读起来感觉很吃力,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在指导学生阅读议论性文章时,首先要追根寻“理”。因为议论文的阅读着重点在于透过这个表面现象,探寻作者的真正意图,即作者从这个内容中引发出怎样的思考,因此在阅读中我们要找到这个“理”,其次要延展悟“理”。要找寻到文章的“理”,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将思绪从文本中延展开去,延伸到生活实际中,并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地积极思考汇总,加深对“理”的认识和感悟,并由此产生独特的感受,获得思想的启迪,这样才能抓住作者的真正写作意图。
4.读书活动法。为了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巩固课外阅读的成果,教师应该定期举行一些读书活动。这样的活动有很多,比如读书演讲、朗诵比赛、读书心得交流、板报展示、读书竞赛等。在课堂上,我常用的方法是故事法和朗读比赛,因为这两种方式容易控制,学生也容易完成。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巩固了课外阅读的成果,还拓宽了视野,真可谓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刘志超.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1.
一、基层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现状
尽管国家已经加大对基层图书馆的建设力度,但是就目前基层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来看,并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为此很多的基层图书馆管理人员开展了很多的阅读推广活动,但是因为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有些阅读推广活动并不是很成功,那么基层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具体有哪些问题呢?笔者总结如下:
1、阅读资源不丰富
虽然无论是国家还是各级政府对基层图书馆都投入了很多,基层图书馆各方面的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特别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基层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但是因为我国各基层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并不相同,也就导致了各基层政府投入力度不相同,很多的基层图书馆都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人才储备不足以及阅读资源不足等问题。要想将基层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做到实处,没有一定的阅读资源是不可能实现的。由于很多的基层图书馆阅读资源不丰富,所藏图书又很老旧,因此即使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也很难吸引广大民众。
2、人才储备不足
图书馆的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是因为我国事业单位体制的相关规定,基层图书馆并没有相应的人事权,这样就很难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只有一些并不专业、学历也不高或者靠人情关系进来的人员来管理基层图书馆的日常工作,这很难使基层图书馆得到长久的发展,图书馆也不能充分发挥其相应的功能,再加之,基层图书馆的薪资待遇也不高,图书管理工作又相对枯燥,因此也很难引进优秀的人才。那些专业水平不高的人员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借阅工作,至于参考咨询、业务辅导之类的工作就很难胜任,更别说阅读推广活动,因为阅读推广活动涉及的环节很多,还要做好相应的宣传,如果不是专业的人员很难做到。
3、基层读者的文化水平不足
如果参加阅读推广活动,拥有一定的文化是前提,否则几乎不能理解阅读本身的内容或者是含义,但是基层图书馆针对的主要人群就是农村地区的读者,他们的整体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村的大部分人员都已经向城市转移,农村很多都是老人和小孩,这些人本身都没有很强烈的阅读愿望;再加之,基层读者对于阅读的意识本身就不高,很难让他们接受或者参加阅读推广活动,这样基层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就很难开展起来,也就达不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
二、东宁县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案例
1、世界读书日读书征文比赛
基层读者虽然整体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但是可以发动学生或者那些文学爱好者的热情,在读书日那天举行读书征文比赛,为了让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本次比赛得到了县里的大力支持,组织各中小学以及相关基层单位的员工进行投稿,经过仔细筛选,再请相关学者专家进行评选,评选结果出来之后,由县图书馆主办方向获奖者颁奖和颁发证书。为了能够让广大读者感受到这份喜悦,每次比赛结束之后,获奖作品都会在图书馆的展示板上展示,直到下次比赛结束之后,并且将参加的所有优秀的作品都装订成册,向广大读者发送。通过几次这样的活动之后,激发了很多读者的阅读热情。
2、“书香满怀”学生灯谜沙龙
灯谜作为我国传统的游戏活动,一直以来都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因为这项活动不仅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看课外书的热情。很多的学校甚至把它当作特色课程来进行教学,得到了学生普遍的欢迎。东宁县图书馆与很多学校都建立了合作的关系,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和共享工程数字资源无偿提供给学校,创建学生灯谜沙龙。所谓灯谜沙龙就是将灯谜知识讲座和灯谜会有效的结合起来,每次活动都有一个新的主题,每月月末的周六进行,很多的家长带着孩子都来参加,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也起到了传承的作用。
3、暑假网络棋类大赛
这项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假期生活,还能鼓励学生利用电脑进行创作,激发学生的潜能。东宁县图书馆自建馆以来,相关的配套设施逐步得到了改善,现在已经拥有了少儿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每年暑假东宁县图书馆都会在电子阅览室定期举办电脑网络棋类大赛,规范学生使用电脑的行为。电脑网络棋类比赛主要针对小学和中学,是将传统棋类游戏与多终端平台充分融合,通过电脑、宽带互联终端互联互通,实现不同终端的棋艺对决,让更多的中、小学生在棋艺对决中展示自己的智慧,传承我国特有的体育项目,让更多的中、小学生领略“国粹”精深的风采,同时扩大图书馆对社会的影响,为青少年朋友搭建一个交流、展现的舞台,随着举办次数的增加,参加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4、中小学生精美书签、创意读书卡比赛
书签、读书卡能准确、生动的记录生活、反映生活,方寸书签、读书卡,如一面镜子,窥千年文化,映百态人生。展卷读书之余欣赏精美的艺术书签、读书卡,不但平添了许多情趣,更是读书的一大情趣。东宁县图书馆为进一步引导学生遨游书海,亲近书籍,与好书为友,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与共建学校多次举行“精美书签、创意读书卡”设计制作比赛,这项活动不仅使学生们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展示了自我,提高了审美能力,更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东宁县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启示
上文中,笔者主要介绍了基层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现状,我们知道在基层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还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尽管具有一定的难度,东宁县图书馆却起到了表率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开展了很多次的阅读推广活动,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那么,通过东宁县图书馆的例子,我们能够总结出哪些方法呢?笔者总结如下:
1、策划方案、宣传发动是顺利开展阅读活动的前提
详尽的策划方案是阅读推广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保证。东宁县图书馆每年都把阅读推广活动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中,并加强组织领导,由一位副馆长亲自主抓,确定读书主题,拟定读书方案。有了活动方案作保证,前期和后期的宣传工作也很重要。东宁县图书馆的做法是深入县内各有关部门,并走进学校、社区宣传发动,与学校素质教育相结合,以点带面,覆盖面广,同时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向市民宣传图书馆阅读活动的品牌意识,扩大图书馆阅读活动在时间、空间和深度上的影响力,从而为阅读活动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2、加强文献资源建设"积极培养阅读推广人
文献资源是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基础。除了政府的财政拨款外,基层图书馆可通过多种形式,扩展资金来源渠道,丰富馆藏文献资源。如制定图书捐赠管理办法,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捐赠图书,以充实馆藏资源。
3、与社会各界联合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一是依靠政府相关的支持,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政府在阅读推广中起着很重要的导向作用,政府的重视和倡导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以政府的名义举办“读书节”“读书月”、“读书日”活动。图书馆通过配合“读书节”的开展,吸引读者到图书馆来,扩大宣传图书馆,营造读书、学习氛围,引导全民阅读,从而形成良好的全民阅读风气。
关键词: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在语言表达能力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在语文学科的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写作素材的积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多阅读、广泛的接触社会,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那么应该怎样搜集素材从而有效提高写过水平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深入观察体验——写随笔
经常写随笔能让学生形成善于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好习惯,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耐心,对其语言表达能力及思想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地作用。
现在学生学习压力大,在校时间多,从而导致其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教师应鼓动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观察身边的事,培养其观察意识,多多积累生活素材。在此过程时,要注意提醒学生,要对生活进行深入观察与体验,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并置身其中关注自身情感的体悟与变化,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在普通的事物中发现一些新鲜的东西,激发学生对原有生活与现实情感的冲突,学生在写作时也就有话可说。此外,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在写作时,选择对其影响深远的人和事,或者是印象深刻的经历,在写作过程中倾诉内心感受。
学生只要做到了处处留心生活,捕捉生活中的趣闻奇事,并所见所闻写成随笔,这样在写作过程中就不会无从下笔。
2.提倡博览群书——做札记
除积累生活素材外,学生还应广泛阅读除教学课本之外的各类书籍(如史学、地理或科学技术等),以从中撷取不同类型的写作元素。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其写作时要运用的技巧和思路,促使其在写作上获得更高的领悟。此外,教师可使用多种其他的方式,鼓励或监督学生多多进行广泛的阅读,以促进其知识的增长和视野的扩大。要求学生博览群书,一是为了培养其阅读能力,而是为了培养其写作能力。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分若干步骤进行:①训练其想象力;②培养其创造力;③训练其思维能力;④开拓不同文体的写作思路(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与此同时,要注意跟踪进行阅读、指导,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深度思考文章内涵,同时要养成语言积累的习惯。文章中精彩的语句、段落,学生多次进行诵读是一个不停吸收及深化的过程,长时间的坚持,学生便能慢慢领悟出语言之魅力,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素材。自然也就会领悟出了为文之道。
做札记有利于培养学生博览群书的习惯也有利于其语言的积累。相关教学经验显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做札记,对文章中精彩的地方进行圈点、勾画,同时相应的作读书点评;或对文章语句和段落进行摘抄、背诵,不仅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力更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评析能力,同时还促进了语言材料的积累。
有经验的写作指导老师会充分利用校图书馆资源,为学生制作专门的读书卡,读书卡包括篇名、书刊期号、文章中心等多项内容。或者是鼓动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类型的杂志期刊,并与其同学进行交换阅读,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实践发现,读书卡大和交换阅读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在阅读方面的热情,扩大了学生的读书量,扩宽了其知识面,从侧面丰富了其人生阅历,为其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
3.鼓励社会实践——多感受
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作文写作中也是如此,优秀的作文,来自于日积月累的练笔,也来自于足够多的阅读感受,更来自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唯有让学生不断汲取“源头活水”,才能更有效、更快速地提高其在作文写作上的能力,唯有如此,学生所写出来的文章才会鲜活、新颖,才够原汁原味。
学生除了可以通过广泛阅读来扩宽眼界,积累写作素材外,还可以通过多接触社会(如多参加社会活动、模拟演示等)的途径,以丰富人生阅历,扩充知识积累。比如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注重提及时事热点新闻、热点评论、热门旅游景点等多种素材,设计营造写作情境,制造写作氛围,把课堂形成能力扩展基地,尽量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就接触到丰富的素材;在校的课余时间,教师可以鼓动学生多多参与校方组织的各式活动,比如,演讲比赛、文艺表演、体育运动会等,让这些经历能成为其写作的“活水源头”;如果是在校外,教师则可采取更多的方式方法来扩宽学生的视野,比如带领学生组织郊游、参观工厂以及参加敬老院的自愿活动、访问下岗员工等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以丰富其亲身体验,进而加深其对社会、对生活的理解与感受,使其在写作时能做到有感而发,不至于空洞无味。
总之,文章离不开写作素材,只有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害怕写作的心理障碍,帮助其提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瑞芳. 厚积写作素材喷发如泉文思(N). 太行日报,2011,7(16):A03
受降路小学
五四班
张君毅
镜头一:书香校园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是高尔基说的。是的,人类只有读书才能进步,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进步。旧像老师给我们讲得:“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端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这一点从我校的办学目标,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就能看出来。学校为了创建书香校园,可是下了不少工夫呢!学校出了一批“书香校园系列”的书,还在一年一度的读书节上举行各种读书活动,如:制作书签比赛,写读书卡,背诵经典诗文等,还给我们推荐各种有趣的书目,提高了我们的阅读量和写作能力;学校还举行征文大赛,以便激励我们对读书的兴趣……
这正应实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建设书香校园,打造品牌学校,教育教养并重,和谐健康发展。
镜头二:身边发生的事
我们学校是书香校园,这点大家都明白,可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们学校的每个班级都很团结呢!虽说大家平时都吵吵闹闹,经常斗嘴打架,可万一真发生什么事,大家就会精诚团结,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