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比的意义

比的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比的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比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概念;比的意义;生成;案例

【教学内容】

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P37~40“人体的奥秘――比的意义”。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认识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在探索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了解人体中有关比的奥秘,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

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老师课前让大家测量了自己身体各部分和长度,谁来说一说?

出示情境图,观察图你会发现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

引导联系,分析比较。

(一)同类量的比

1.师:怎样用算式表示赵凡臂长和腿长的关系呢?

生1:96-72。

师:这表示两个数量相减。

生2:96÷72。

师:你能不能说一说这表示什么呢?(引发学生思考)

生3:96∶72。

师:这个算式你学过吗?

师:我们发现两个数的关系,有相差的关系,也可以有几倍关系,像这样的关系,在教学上还有一种新的表示方法,叫做比(板书课题)。

臂长和腿长的比是72∶96,会不会说?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咱们一起说。

2.有谁能像这样说一说?

【评析】 数学老师在数学中不但要通过学生的探索发现数学问题,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规范地使用数学语言,在引出比的知识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了除法与比的关系的联系与比较。在进行数学语言培养方面,老师采取了这样的方式:先老师示范说,然后学生自己说,之后是学生互相说。

3.你还想比较哪两个数的关系?

4.师:刚才咱们用学的比来表示,这个比在数学上记作什么呢?

学生自己读书。

学生汇报:前项,后项。

师:怎么72在上一个比中是前项,到下一个比中就变成了后项了呢?

生1:前一个是臂长与腿长的比,而后一个是腿长和臂长的比。

生2:如果倒过来的话,意义就相反了。

【评析】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再次读书,对比相关知识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同时学习了新的知识。老师充分的信任学生,通过指导学生读书,培养了学生认真读,细分析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都将是受用的。

5.师:什么是比呢?

生1:比就是比较。

生2:和分数有关系。

生3:和记分有关系。

师评价:我们先一放,一会再解决。

生4:比号就像除号。

师评价:嗯,和除法有关系。

(二)不同类的量的比

1.出示:(1)班男生20人,女生19人。

(2)赵凡3分钟走330米。

2.师:你认为哪一组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比来表示?

如果能表示,就写下这个比,再想一想你写的比是谁和谁的,比出来的结果表示什么意思?

生回答,师板书。

师:第1个,可以看作是同类的量,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第2个,确实单位不一样,尽管是两个不同的量,但存在一种除法关系,到底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多少?

两个不同类的量的比可以得到一个新的量――速度。

【评析】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3.师:说一说什么是比呀?

生1:除法就是比。

生2:可以列除法算式的,就可以用比。

师:我们看书,看书上的标准的话是怎么说的?

生1:两个数和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生2:两个同类的量,得到的是谁是谁的几倍。

两个不同类的量,得到的是一个新的量。

生3:比值就是前项除以后项。

【评析】 信息梳理的过程中,老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分析比的意义,同时引导学生联系以前的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引领学生,将信息汇集、丰富,形成更为综合、完善的新认识,并引出新的开放性问题,引领学生把教学过程向更高水平推进,进而引导学生辩证地分析、建构、生成。

(三)整理知识,回归生活

1.这是一个安利洗涤剂的瓶子,看到这些刻度,你想到了什么?

生1:1∶1就是1份原液,1份水。

1∶2……

还有谁能再举几个生活中的比的知识?我们身边无处没有比。同学们也举了许多例子,比的作用也很大。(师拿学生举的例子加以说明。)

【评析】 比的知识对于不少学生来说是没有关注过的领域,老师找出了“安利瓶”这一充分体现比的知识的“学具”,让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

2.介绍黄金分割的知识。(师出示一些图案和画面加以说明)

3.篮球比赛中,中国和立陶宛80∶79,这是不是比?为什么?

你学到了什么?

比的意义范文第2篇

比的意义这课是在学生掌握分数应用题及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以及能解答简易方程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的意义这一节课的重点是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并牢固建立起比的概念,让比的意义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的教学之中。

设计理念:

一、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教育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的以知识获取为目标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本节课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把“什么是比?为什么学习比,比有什么作用?”作为核心问题隐藏在整节课的教学思路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比的事务活动中感知、体验、理解和深化比的意义。

二、提升课堂教学的课程高度。教学设计在遵循教材编写原理的基础上,对教学题材进行了重组。将求比值的方法,比的分数形式和比值的区别的联系等后移到下堂课,以腾出时间来创设不同背景下的不同生活问题。利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能够引导学生有序思维,积极发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表达、学会交流,

比的意义范文第3篇

我上过这节课,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学生记住比的概念容易,但要真正体会比的意义与价值,却比较困难。我常想:教师不能满足于把知识教给学生,而要思考怎么把繁杂的知识点像珍珠一样串成美丽的项链,将零散复杂的知识点梳理得清晰、明确。为此,我尝试着做了以下探索:

一、分清主次, 整合教材

“比的意义”知识点多,但并不是每个知识点都是重点。有几个问题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如,什么是比?怎样表示比?有一些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但并不是重点,如,比的写法、比的各部分名称。还有一些知识点是需要学生领悟理解的,如,比的价值、比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分清了主次,教师在备课时就能做到按照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恰当安排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过程,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剪裁和恰当的调整,做到突出重点,把握关键。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可让学生采取自主讨论、交流汇报浅显易懂的知识点。教师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提供教学素材,丰富学生的感知、经验,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概念。教师还应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练习应用中领悟知识,深化概念,发展能力。

二、联系生活,讨论交流

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教学应遵循课程标准提倡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比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然而学生初学比,对比的感性认识不多,觉得很抽象。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比的意义,领悟到学习比的价值,初步认识比之后,我会提供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长方形黑板的长和宽的比是2∶1。配制糖水时,糖和水的比是2∶7。一块菜地,农民伯伯按3∶5分成两块,分别种上西红柿和黄瓜等。这些生活中的例子,学生觉得自然亲切,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说比的含义,如在上面的例子中,把一块菜地平均分成8份,其中3份种的是西红柿, 5份种的是黄瓜。由此可以产生好几个比,它们的含义分别是:黄瓜地的面积是整块菜地面积的5/8,是西红柿地面积的5/3倍;西红柿地的面积是整块菜地面积的3/8,是黄瓜地面积的3/5等。然后全班交流,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自己所知道的比,并说出其中的含义。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最后师生再共同辨析区分数学中的比与体育比赛中比分的不同,学生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是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是分享观点和澄清认识的一种方式。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往往能进一步规范数学语言,掌握知识和技能,在沟通中进行梳理,丰富感知,切实体会到比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入理解比的意义,感受比的价值。

三、适时引导,挖掘深意

学生初学概念时,对概念的认识较肤浅。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教师要充分预计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直接面对更多的问题情境,在更大的空间里思考与探索。教师的引导能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强化对比,引领学生走出误区,领会数学概念的本质。学生的收获会很多,课堂教学也会更加深厚。

本课中,学生了解了比的意义后,可能会产生“为什么学习比”的疑问,难道仅仅是为后续知识(如比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吗?这时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解除心中的疑惑。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小童去购买糖果。甲品牌2千克,付出52元;乙品牌1.5千克,付出45元。写出付出钱数与购买数量的比,并求出比值,说一说比值所表示的含义。比较哪种品牌的糖果便宜些?此题中的比是两个不同类量的比,比值实际上就是糖果的单价,哪种品牌的比值小,哪种品牌的糖果就便宜些。通过练习,学生顺利地从同类量的比迁移到不同类量的比,了解到比的广泛应用,深刻领会了比值的含义,强化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比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学课堂;体验;建构意义;生命灵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5-0007-03

[作者简介]曾萍萍(1981―),女,江苏南京人,本科,江苏省南京市翠屏山小学教科室主任,小学高级。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有这样的抱怨――“我都讲了这么多遍了,你们怎么还记不住”。其实,没有对知识的内在体验,知识就很难被内化。陶行知先生说:“体验出真知!”只有亲身体验过的知识,才能理解它的本质意义,才是有根的知识。而体验式教学正是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活动,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知识可以传授,方法只能习得,就像不下水永远学不会游泳一样。课堂上如果不能让每位学生经历有效的体验过程,就不会收到好的课堂效果。

体验式学习是一种生命化的学习方式,是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儿童时空身心的完全解放。体验式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全程参与和全力体验。体验式学习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亲身经历,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感受,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开展体验式教学呢?笔者从以下四个环节来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在预习自学中初次体验

教师要把握教材,理清思路,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分析好学情。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由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有联系,与通分也有联系,因此上课前,教师做好学情调查,和同学们交流了以下几个问题(如表1):

通过填空题,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分数,分母不同,分数单位也不同。通过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学生不仅回顾了计算方法,更感知了分数的分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把两个异分母分数通分,学生明确了不同分母的分数转化成相同分母的分数只要通分就可以了。这些问题的交流既分析了学情,同时也帮助学生找到类似知识的经验,为学习新知做了充分的知识铺垫。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建构新知识起着重要作用,是学生进行认知建构学习的必要条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在《比的意义》一课中,由于比的意义与除法、分数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笔者在设计体验卡的“知识准备”部分时就以此为切入点,第1题主要复习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第2题解决两个数量倍比关系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可以用除法计算。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再调整教学设计(如表2)。

学生的体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学生在初次体验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但并没有真正形成数学知识上的意义建构,因此会产生各种疑问。这些问题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教师要学会从这些疑问中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培养数学思维。

二、在教学活动中再次体验

体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过程和方式,关注体验,就抓住了学习活动的关键和核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多角度、多层次地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反思中丰富体验。

例如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课中,在探索长方形的特征时,笔者先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形,猜想它的边、角的特征,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在小组内动手操作,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方法去验证猜想正确与否。具体的操作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学生对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如表3)。

验证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学生可以通过量一量的方法,用直尺量出每条边的长度;也可以通过折一折的方法,分别横着对折,竖着对折。验证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也可以通过对折,将四个角重合在一起,然后再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探究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间的紧密联系,更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升。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提供了充足的探索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充分地思考、操作、交流。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猜想,在操作中验证,在交流中发现,最重要的是,学生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如在《认识平行线》一课中,教师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逐渐体验平行线的画法(如表4):

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学生可能利用手中的工具――文具盒或直尺的两条边画,也可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教师让学生注意比较用文具盒或直尺的两条边画平行线和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验到用文具盒或直尺的两条边画平行线有局限性,自然就产生了怎样画出符合一般要求的平行线的需求。

教师让学生画平行线时亲历创造平行线的过程,同时在做的过程中体会到平行线的特点,加深对平行线的认识,使学生亲身体验创造过程,在“做”中学会知识、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三、在思考交流中建构意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构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验过程的设计要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在对新知的体验中深刻地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并且预设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体验学习后可以初步建构对新知识的认识。例如在《比的意义》一课中,比的意义的建立与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杯数与杯数的比,即同类量之间的比;第二层次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即不同类量之间的比。笔者分别设计了体验活动一和体验活动二。“体验活动一”又分为两个小层次:一是让学生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预习体验呈现出差比关系和倍比关系,由此在倍比关系的基础上引出“比”;二是让学生体验到比是有顺序的,不能颠倒顺序。“体验活动二”主要是让学生感受体验不同类量之间的比,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实际上表示的就是速度。

在体验活动一和体验活动二完成后,通过小组的讨论交流,学生体验到比与什么有关,两个数的比表示什么,为学生概括、归纳出比的意义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这两个体验活动的展开,学生对于比的认识由浅入深,不断增强。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出例1和例2的共同点,都是“两个数相除”,再将这个认识类推到比的意义的认识,即“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这样,学生完整经历了从“问题情境到初步建立意义”的过程。这样的设计相比起将比的意义直接呈现给学生要深刻、自然得多(如表5)。

四、在练习应用中发展延伸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还要回到生活中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让学生体验其价值与魅力。

例如在《比的意义》一课中,在拓展深化环节,教师首先呈现了一组有关比的资料让学生将目光聚焦到生活,去体验生活中比的实际意义,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比的实际意义,最后通过一些文字和图片介绍了黄金分割这一特殊而有趣的比,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对生活的重要性,特别是感受到数学创造出艺术美。这一教学环节对比的意义进行了一个深度挖掘。又如在《圆的认识》一课中,在拓展延伸环节,教师提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轴装在哪里?”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演示课件让学生明白:圆的车轮在滚动时,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也就是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长度都相等。所以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装在圆心,这样,汽车在前进过程中,就会保持平稳,跑得既快又稳。这一环节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

这些生活化的问题,对学生既有挑战性又体现了学习的乐趣,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观点。

总之,数学体验式课堂是本真自然、生命灵动、整体提升的课堂,是知识课堂、生命课堂、智慧课堂的辩证统一。体验式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体验,努力强化体验意识,以学生的体验为核心,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体验式教学用好了,学生收获的绝不仅仅是知识,还收获了学习的方法、自信、智慧等。体验,真正让学生进入生命成长的状态;体验,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

参考文献:

比的意义范文第5篇

“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是的修辞手法是排比。造句示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不要生气,只要我们沿着人生的光辉走,就会迎来光明的明天。

排比的意义: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排比的修辞功能可以概括为“增文势”“广文义”。排比项诽迭而出,语气一贯,节律强劲,各排比项意义范畴相同,带有列举和强化性质,可拓展和深化文意。

(来源:文章屋网 )

比的意义范文第6篇

摘要:近几年,关于我国房价问题众说纷纭,房价收入比被作为判断房价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房价收入比的具体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阐述了房价收入比的定义、特性和计算方法,然后论述了我国房价收入比应用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使用房价收入的改进思路。

关键词:房价收入比;住宅价格;收入

1房价收入比概述

1.1房价收入比的定义及特性

1.1.1房价收入比的定义

目前,关于房价收入比的定义很多,可简单的定义为“居民收入和房价水平之间的比率”;或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平均房价与每户居民的平均收入之比”;或指“某国一套中等水平的商品住房的销售价格与一个中等收入家庭的年收入的比例关系”。

根据联合国人类与住区中心的《城市指标指南》中,房价收入比指居住单元的中等自由市场价与中等家庭年收入之比,是衡量商品房销售价格偏离其真实价值程度的指标,也是预测商品住宅价未来走势的依据。

1.1.2房价收入比的特征

(1)地区差异性。房价收入比具有空间差异性。住宅作为物质存在,具有不动性和本土性;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表现出区域性,所以房市有很强的区域局限性,无法形成全国性的房地产市场。各城市的人均收入、消费水平、消费倾向和对房地产的需求不尽相同,城市间的房价可能相差很大,同一城市不同地区的房价也有差距。不同的国家发展程度不同,消费水平不同,其房价收入比可能相差更大。房价收入比由住房市场价格和家庭收入两部分决定。这两部分受空间因素影响都很大,所以导致房价收入比在不同地域间的可比性较差。

(2)时间差异性。在不同时期,居住单元的市场价格和家庭年收入不同。首先,房价在短期内可能存在变化,特别是从长期来看,差距会较大。在不同的时点,家庭的年收入也不同。这两者或同向或反向变化。同地区差异性一样,这两因素使房价收入比具有时间差异性。

(3)非独立性。虽房价收入比是评价城市住房支付能力的指标,能为评估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居民住房购买力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也为评估住房市场总体表现提供最丰富的信息,但是它并不是一个独立性较强的应用性指标。因为在评价特定城市居民的住房购买力时,它还须与房产不同持有权属类型的家庭所占的百分比、抵押贷款和非抵押贷款购买的居民住房所占的百分比等指标相关联。因而在分析与评判居民住房购买力时,往往不能仅以房价收入比这一指标单独定论。如以房价收入比这一指标的高低评判城区居民的住房购买力的高低,还须同其它指标综合考虑。

1.2房价收入比的基本计算方法

房价收入比是居住单元的中等自由市场价格与中等家庭年收入之比,公式表示为:

PRI=FunitINCf,式中,Funit为每套平均建筑面积;Ph为住宅平均销售价格;INCf为家庭可支配收入。

房价收入比还可表示为:房价收入比=每户住房总价/每户家庭年总收入。

其中,每户住房总价=人均住房面积×每户家庭平均人口数×单位面积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每户家庭年总收入=每户家庭平均人口数×家庭人均全部年收入。

2我国使用房价收入比存在的问题

2.1有关房价的计算口径不统一,指标的可比性有限

计算房价收入比中的房价在定义中指出的是居住单元的中等自由市场价格,具体指地区内所有住房中位数价格。具体在求取过程中,方法不一,有的采取房价的均值,有的采取中位数价格。不同房价求取方法导致房价收入比相距甚远。不同国家间的房价收入比就更没有可比意义。并且许多人在计算房价收入比的时候,以上市的新房的价格作为计算口径。但新房的价格明显高于二手房价格。两者供应量加权平均,市场住房平均售价就会相应降低。我国二手房市场发展相对滞后,所以至今为止对房价收入比的计算多以市面新房售价来计算,造成了房价收入比相对来说高于正常计算的数值。如果没有从不同类型的住房供应量上考虑平均房价,得出的结论就是不科学的。从而难以为政府解决不同收入居民住房问题的政策制定提供准确的依据,也难以为房地产企业判准市场形势提供真实信息。

2.2对收入的求取方式不统一,指标结果真实性有限

房价收入比是中的收入在定义中指的是中等家庭年收入,从平均家庭的购买力上可判断出家庭是否有能力购房,反映房价的合理性,判断一个国家的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

收集目前运用房价收入比的相关文章,在求取房价收入比中的居民收入时多采用的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国内目前采取七分法将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分为:最低收入户(10%)、低收入户(10%)、中等偏下户(20%)、中等收入户(20%)、中等偏上收入户(20%)、高收入户(10%)这七个阶层来统计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而国外大多使用中位数计算房价收入比。从理论上讲,这两种方法都是可取的,但在计算结果上肯定是有差别。在我国,城镇的贫富差距正逐步拉大,中位数收入要低于平均可支配收入。另外一个问题是,现行的收入的统计口径难以覆盖居民家庭的全部收入。一个家庭的收入不仅仅是工资,还有其他方面的收入,特别是现在居民收入多元化。这样使得计算出的收入小于家庭实际收入。所以从房价收入比计算公式的分子(家庭收入)的这个角度看,用不同方式计算出来的房价收入比可能有一定差异。

综合以上关于房价收入比中房价和收入的求取的实情发现,目前房价收入比的运用确实存在问题,且简单的拿我国的房价收入比与国外的房价收入比相比是没有意义。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不考虑住房贷款因素,房价收入比在3至6倍间为合理区间及我国房地产存在泡沫等这样一些结论的理由还不够充分。

2.3平均房价收入比使用意义不大

单纯用平均房价收入高于合理区间就去判断房市存在泡沫依据不足。由于房价收入比的差异性,我国各城市间的房价收入比差别很大,呈离散分布。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区,贫富差距都很大,房价收入比也有差别。所以在使用平均房价收入比时要慎重。图1是由200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的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单位面积住宅平均售价、家庭平均人口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这四类数据根据房价收入比的公式计算出来的2006年我国20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情况。

由图1可看出,在同一计算口径下,不同城市的房价收入比的差异很大,如只用我国平均房价收入比来判断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这样结论依据不足。

3改进房价收入比运用的思路

首先,要改进房价收入比的用法。因为房价收入比的特性使其在运用时有限制,但它却是预测商品住宅价格未来走势的重要依据。可从房价收入比的走势判断房价变化,居民对住房支付能力变化,而不是用绝对数值独立的判断房地产存在泡沫,或得出房价过高等结论。房价收入比的计算涵盖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单位面积住宅平均售价、家庭平均人口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这些数据趋势上的变化,可反映出房价走势。

其次,要改进房价收入比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房价时,先是要区分新房和二手房,在计算时要纳入二手房价格,新房价的计算也要进一步细分。对于新房,不同类型的住房要赋予其相应的权重。如按住房的权属划分或按住房的面积划分出档次,计算不同档次的住房所占全部住房的权重。在计算出不同档次住房的中位数价或平均价后结合权重得出全部住房的中位数价或平均价。在计算居民收入时,除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外,还要考虑居民的其他收入及资产,如投资性收入、“灰色收入”等。这样房价收入比的计算结果会更合理。

参考文献

比的意义范文第7篇

导学过程:

(1)情境导入。同学们,老师这里有1张照片,帮教师选一选,哪些比较漂亮(电脑出示照片),为什么第3张比较美呢?这是我们用美术的眼光来比较的,其实,我们也可以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那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比,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比。(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2)感知体验。视频播放:小白兔一大早高高兴兴地给姐妹们准备了2份苹果汁和3份酸牛奶。师问:怎么比较视频中出现的两个数量?(学生回答)师:哦,可以用减法……师:有其他办法了吗?(学生回答)师:非常聪明!我们还可以用除法来比较它们间的关系,其实这两个量也可以用比来表示。如酸牛奶的杯数占苹果汁的3/2,这我们也可以说成是3∶2。(板书)

(3)对话探究。①那“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用比怎么说呢?学生答:3比2。师:(板书3∶2)2比3记作2∶3,那3比2记作什么?在练习本上写一写。比各部分还有自己的名称呢?请自学课本P68例1下面的一段话自学后汇报。师手指(2∶3),在这个比中,前项是?后项是?同样的2杯果汁,为什么这里作前项,到这里作后项呢?(强调两个比的顺序)②同桌互相说2个人的年龄比?与老师年龄的比。③教学例1后“试一试”。屏显题目。师指图说:这4个比,它们的意义各是什么?说一说:假如我们每个烧杯里的中洗洁液分别看作1份,几个杯中的水分别是几份?追问:每种溶液里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的关系,我们还能怎么表示?④教学例2。1)其实,生活中还有不同类的两个数量比较的例子,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演示例2)。2)学生填写师课前方法的表格一。提问:怎么求出小军和小伟的速度,各是多少?3)谈话:速度=路程÷时间。速度实际上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你能试着写一写小军和小伟所走路程与时间的比吗?提问:900∶15表示什么?900∶20又表示什么?4)概括“比”的数学含义。师:前面老师和同学一起得出并接触了不少的比,现请大家观察一下(师手指板书),认真地思考一下,比与什么相关?两个数的比又表示它们是什么关系?(板书比的意义)。设计意图:例2通过两个不同类量的比,使学生进一步完善对比的认识。通过题中的填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速度是路程与时间比较的结果,可以用比表示。在概括比的意义时,强调了比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对比的意义的本质有所理解。5)认识比值及与比的区别。⑤数学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1)学生填写例2后的试一试,引导观察等式,提问:你有什么发现?2)小组交流,填写课前发放的表格2。(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的表格)A.师生交流,共同小结。B.谈话:概括比和分数之间的关系,比还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如3∶2也可以写成3/2,仍读作“3比2”。C.根据比,分析除法、分数的关系。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游戏:剪刀、石头、布。赛三局。汇报比分:2∶0,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个比与我们今天学的比一样吗?设计意图:六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探究能力,通过做“试一试”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可以使他们进一步明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既让学生参与了数学活动,又让他们的认知结构得以完善。

(4)结构生成。①完成“练一练”第1、2、3题。②比一比。1)投影显示:2杯盐水,标出盐与水的质量比分别是1∶20,1∶30。让学生猜测哪一杯咸一点?原因是什么?2)教师拿出实物烧杯,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先在杯中放入100克水,再用搪瓷勺倒入4克盐,轻轻搅动。要求学生想一想、猜一猜,并和上面2杯比较,与哪1杯的咸度是一样的?为什么?③知识介绍。(课件介绍黄金比)用数学知识分析开课时,为什么第3张照片看上去好看?设计意图:课标要求,在导学要将知识学习与运用、实践相互结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5)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生活中充满着数学,课后请同学们用你智慧的双眼寻找生活中更多的比,用你灵巧的双手创造更多的美吧!

比的意义范文第8篇

一、抓住知识的共同点,探求新知

在小学数学中不乏有这类知识,这知识由于外在的相似点较为明显,学生易于发现、掌握。无论新授还是复习,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这种知识的共同性,能有效激活学生的相关旧知,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美国的心理学家桑代克说过:“若两种情境含有共同要素,不管学习者是否觉察到这共同点,总会有迁移现象发生。反之,有迁移现象发生,又必定会有共同的要素存在,两者大致成正比。”

二、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力求转化

小学数学中,新知识一般是旧知识的引伸或组合,两者之间必有很多内在的联系。新旧知识内在的联系点越多,越容易实现知识的迁移。在教学中,要努力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创设条件,使新知识转化为旧知,从而使迁移顺利实现。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是建立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的,通过对比它们的内在联系,把分数的基本性质转化成比的基本性质。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三、挖掘知识的隐性联系,拓展认知

小学数学中的很多问题,学生还无法直面本质,无法投入其本性问题的探究中,但其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必须让学生有所体悟,为后续学习播下可持续发展的种子,这恰恰喻示了挖掘知识间的隐性关联对丰富学生认知的重要性。如某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圆木有几根”的学习,此题表面上是在求梯形面积,其数学本质却是等差数列求和。教师执教意图何在?旨在引导学生探究简单知识背后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初步体会等差数列求和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同时也暗示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的条件,防止学生机械套用。这是一种“奠基”意义上的教法,也是执教者善于追问知识间的隐性关联所迸发的教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