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三家分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三家分晋范文第1篇

1、春秋是中国历史阶段之一。关于这一时期的起讫,一般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至公元前476年;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至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至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2、战国之名,源自西汉刘向编注的《战国策》。公元前453年,晋国大夫韩、赵、魏三大家族打败智氏,继而瓜分晋国,奠定了战国七雄的基础。

(来源:文章屋网 )

三家分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儒释道;宗炳;山水画;澄怀味象;虚静

一、儒释道三家对宗炳山水画论美学思想的影响

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曾经对魏晋时期的文化生活有过如下描述: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于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i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特殊的时期,玄学的兴起,儒释道三家的融合,使这一时期的意识形态主流起了变化:魏晋风度与文人个体意识觉醒开始向绘画创作以及绘画思想那个中渗透,从而出现了以玄对山水、以佛对山水、以情对山水的审美思想,在这一时期的思想融会各家学说十分活跃且独具风采,宗炳的绘画美学思想正是这个时代审美思想的浓缩与折射。

宗炳是个十分典型的魏晋文人,精通儒释道三家的学说,一方面其崇尚老庄之道,另一方面宗炳又精通佛理,宗炳一生钟情于山水,以“栖丘饮谷”、“澄怀观道”为平生之志,拒绝出仕。《南史・隐逸传》载:

好山水,爱远游,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而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古有《金石弄》,为诸桓所重,桓氏亡,其声遂绝,惟炳传焉。太祖遣乐师杨观就炳受之。ii

《中国美学史》中写道:“宗炳是晋末宋初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集隐士与佛教信徒于一身的人物。”iii提到宗炳思想的儒释道三家之说的结合就不得不提魏晋时期的儒释道三家的发展融合:魏晋时期政治混乱,儒学发展不正,文弱的知识分子对现实充满了不满,开始重新寻求精神的寄托,于是谈玄说理隐名避世成为了一种趋势,玄学的出现并不仅仅是对老庄思想的复归,而是试图将两者进行统一,肯定人的自然本性,以自然为本,以名教为末,以本统末,本不离末,末不抑本。老庄“无为”思想复活、流行以至玄学兴盛,玄学成了魏晋人士的灵魂,玄学所强调的生存理想状态表现为消极的逃避社会现实,文人墨客纷纷以身先行,著书立说,自由的阐发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情怀,出现了中国美学史上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后又一个思想文化灿烂的时代,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这是强烈、矛盾、热情、浓于生命色彩的一个时代”,“使我们联想到西欧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iv在儒生们开始在对老庄思想的继承发展中避世之时来自西域的佛教此时也在迅速扩大,经历了与道家、儒家的重重本土化矛盾之后,佛家开始进行调和,特别是东晋慧远对佛家融入儒道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佛家初到中国需要借助儒道的词语来解释佛理,于是出现了用“无”来释“空”,用“三味”来释“三归”,这样带来的“误解”使佛家思想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儒道两家,魏晋时期用得意忘言的玄学思想来译注佛经使得三家的融合更顺理成章,玄学可谓是连接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桥梁,当然玄学亦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宗炳的《画山水序》开篇就提到:“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后来宗炳也提到过“澄怀观道”的命题。在理解这个“道”的时候如果简单的理解为老庄之学道家的“道”那就有失偏颇了,这里的“道”是综合了先秦道家、魏晋玄学和佛教理论的“道”:

第一是在各家思想中久居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中和”思想要求在追求审美理想是要讲求自然万物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受此影响中国古代形成的一种崇尚“和”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就中国美学价值体系的取向而言就是要努力实现“天人合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背景的复杂与特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地位受挫,但其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占有的地位不可忽视:孔子首先提出将山水与人联系起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将山水与人的品质联系在一起,宗炳也提到“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强调把握自然美所具有的人格、精神意义,其中包含了儒家思想的痕迹。

第二是对山水画影响巨大的道家学派,庄子第一个提出了审美的超功利性,强调“天地有大美而不言”v,古人对山水的解释既不是纯客观的机械的摹仿论也不是纯主观的表现论和移情论,而是在“卧游”山水的境界里“游目骋怀”,并以“无为”的虚静心态,以“俯仰宇宙”的观察自然的方式,通过静默关照与万物同放于自得之所,进入自由之境。这种追求虚静的思想根源是老庄的“道”与魏晋玄学。宗炳在《明佛论》中说:“若老子与庄周之道,松、乔、列、真之术,信可以洗心养身。”便是受到老庄美学思想影响的体现。

第三是宗炳绘画思想中的佛家思想烙印,“汉魏法微,晋代始盛”,两晋佛学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佛教般若学与魏晋玄学的合流,佛教进入中国以后经历了矛盾冲突然后走向调和的道路,同时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主张神不灭论,认为形尽而神不灭以此用来作为论证因果报应和成佛理论是我国佛教的一大特点,而对宗炳的佛学思想有很大影响的慧远对神不灭理论也有一定的阐释,慧远的禅智理论虽然着意与纯粹的宗教宣扬佛教的功德和神威,但涉及的审美心理思想又是十分丰富的,它拓宽了当时中国传统理论有关审美心理认识的深度,从艺术审美角度来看,慧远禅智关系论形成了一套特殊的思维定势和心理状态,包含了个性和共性、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佛教本身与山水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佛教的寺院、建筑等都与山林有着不解之缘,汉末政治纷乱,社会复杂动荡,礼教的崩解使文人丧失了原有的精神家园,心理出现失衡,文人士大夫心理上的苦闷需要一个渠道得到纾解,于是文人们反映出了对哲学和宗教的强烈的需要。宗炳就是这样的一个文人,作为慧远的俗家弟子,宗炳在思想上不仅上承慧远,而且还发展了慧远的思想,宗炳的思想总体主张以佛统儒、以佛摄道的三教合一的思想,认为主体只有保持虚静空明的心境,以佛对山水,才能进行审美观照,使主体的精神与自然融为一体。

这里我们可以确定魏晋时期绘画美学思想的形成和确立是儒释道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并非一家之言。在这样一个具有文艺复兴般意义的时代产生了《画山水序》这样为中国传统山水画奠定理论基础和审美取向的画论作品就不难理解了。

二、“澄怀”――审美心境

宗炳的“澄怀”是要求审美主体摒除私心杂念,澄澈胸怀,以超世俗、超功利的心胸观照审美对象。“澄怀”是对审美主体审美心胸的要求,实质是营造一种“虚静”的审美心胸。也就是说审美主体需要排除私心杂念,摆托现实功利,忘却人间烦恼,剔除主观陈见,达到专心一境以致宁静清空,只有如此才能获得精神通脱和审美自由。

尽管我们不能将中西的美学观念打破时空的维度进行贯通,但在不同的时期对于审美的认识是具有共同性的,在《判断力批判》里,康德进行了美的分析,总结了美的四大契机。其中第一契机就是认为审美不涉及任何利害:“每个人都必须承认,关于美的判断只要混杂有丝毫的利害在内就会是很有偏心的,而不是纯粹的鉴赏判断了”vi。康德从美的第一契机推得的美的说明是:“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价的能力。一个这样的愉悦的对象就叫做美。”vii

而在中国我们对于“无功利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贯穿的,“澄怀”的实质是让审美主体的心灵超然于物外,进入一种和谐平静的心理状态,虚阔心灵,涤荡情怀,造成一种无利欲的审美心经,才能够清晰地反映特定的审美对象,体悟其中的深意,从而获得审美体验,这种心境的理想境界就是“虚静。”

“虚静”从心理角度来说,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用来感受和体验客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范畴,源远流长。最早在先秦时期虚静说就已经出现,先秦老子最早提出相关的这一命题:“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viii老子认为人与自然本身就是一体的,要回归自然就要达到一种“虚静”“静笃”的境界,让人融于万物之中,与物同游,如此便得自然之道。后来庄子又发挥了老子的这一思想,强调“心斋”、“坐忘”,要求人从生理的欲望中解脱出来,摆脱利害得失,做到内心的澄澈空明,这样彻底排除利害观念,从对象性思维中解脱出来,才能洞见那绝对自由的“道”,才能够体悟到人生的真谛,庄子的虚静观指出了审美观照的根本心理特征,就是审美主体的精神自由。及至魏晋,佛学、玄学兴起和流行,虚静的内容也产生了扩充从而进入了审美和艺术领域,宗炳的“澄怀”说的形成一方面受到了老庄玄学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了佛学的直接深刻的影响。

在审美心理活动中,审美的实现除了需要审美主体和客体两个要素之外,还必须满足的一个条件就是主体的审美心境。否则,审美主客体之间就不可能建立起联系,审美心理活动也就无法进行了。这里所谓的主体的审美心境就是去除功利意识、认知意识和取消物我之别,让审美主体完全从生活常境中超越出来,然后进入审美的专注状态,才可能充分体味审美的对象。审美创作主体在对自然景物进行审美观照中,必须使自己和审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以形成对自然景物的直觉体验,让审美创作主体进入一种和谐平静的心理状态,超然自身,融入万物之中,并摆脱人世间的一切利害欲求,不将审美对象视作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是在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观照和审美体验之前达到的一种虚空明净、自由愉悦的审美心境。这就是宗炳所说的“澄怀”的内涵即要求审美主体澄清胸怀,陶冶出纯净无暇的审美心胸,为下一步的审美体验展开良好的心理条件。宗炳认为,“澄怀”是实现审美观照的必要条件,“澄怀”才能“味象”ix。尽管老子提出了“虚静”说,庄子提出了“心斋”和“坐忘”,但都是停留在哲学层面的范畴,真正把“虚静”引入到审美理论范畴的还是宗炳,他的“澄怀味象”是一个纯美学和文艺心理学的命题。

将“澄怀”放到现解,这种虚静空明的心理状态跟人的无意识活动关联密切,从审美心理学上来说是使人获得心灵的解放的必经之路,能达到对宇宙内在和谐与生活的审美意义的追求,得到对宇宙生命与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并取得审美创造的能力。

三、“味象”――审美体验

“澄怀味象”中的“味象”是从客体角度入手来阐明的审美体验,从客体方面来说,首先要有象,老子讲到“象”并指出“象”的本体是“道”,《易传》也讲到“象”但是比老子的“象”更接近于审美形象的概念,提到了“观物取象”的审美范畴,而到了宗炳这里的“象”又更进了一步,宗炳提到的“象”是审美对象,不单纯指具体实在的物象,而是深层次存在于具体物象之内的意蕴,是包含“道”的“象”,宗炳说,“圣人以神法道”,“山水以形媚道”。“圣人”是以他的“神”效法“道”,体现“道”,使“贤者”得到领悟。山水之所以为美是因为它既有具体形象,又是“道”的显现。有限的“型”显示无限的“道”,显示出宇宙无限的生机,才是审美的自然。因此宗炳所说的“象”不再是现实的自然山水的外在形象,而是艺术家处于虚静状态中进行审美观照时所显现的含“道”于中的审美意象。

三家分晋范文第3篇

一、S公司简介

S公司是S集团与W集团共同出资的合资企业,S集团占股51%,W集团占股49%,公司经营范围涉及电力及附属产品的开发、煤炭销售、港口和码头开发、铁路建设及运营,以及能源技术开发、转让与研究等。目前,S公司全资拥有3个已运营的发电企业。

二、S公司并购的人力资源整合问题

1.心理契约失衡

所谓心理契约指的是在组织当中组织和员工对于双方提供的各种责任的知觉。在契约修改以及重建的过程当中,两个公司的员工,特别是被兼并企业的员工可能会认为新的企业集团并不能够给他们提供相关的晋升机会、甚至对于原来的工资福利都会削减,由此导致员工对于企业的责任,S公司在企业并购的过程当中,也遇到相关的问题。S公司对于并购来的三家发电企业在员工的工资以及晋升通道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原有的与员工建立起的契约关系遭到破坏,而新的契约关系并没有形成,以至于新并入进来的三家发电企业的员工可能存在放弃对公司义务的现象。

2.组织结构不清晰

S公司属于职能制的组织结构,并购来的A、B、C三家公司原来的组织结构也是职能制组织结构,但是在并购的过程当中,S公司并没有建立一个整合的组织结构,而还是沿用各自的组织结构,并没有进行相关的调整,使得S公司与被并购企业处于一个松散的组织关系当中,整个合并后的组织指挥系统内部存在摩擦,并没有提高效率,没有能够发挥“1+1>2”合并带来的优势效应。S公司总共设置9个部门,具体的职能部门和人数参见表3.1。

S公司在并购之前并没有成立专门的人力资源整合小组,对S公司和三家被并购公司组织结构进行整合,而是各自还是按照原来的人员构成进行生产。

S公司对于并购的三家公司的岗位设置不合理,没有按照员工本身的能力进行岗位的调整和变动,而且岗位设置的职能存在交叉,权利和责任划分不明确。

此外, B、C两家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存在内容不健全、涉猎范围较窄或者较长时间未修订等情况。C公司现行的制度大部分已经执行了十多年,有的甚至超过了二十年,但仍未予修订或是暂行办法的情况。

3.员工流失

S公司并购A、B、C三家公司之后对于原来的职工安排的较好,并没有出现裁员的现象。但是尽管没有裁员,也出现了相关员工的离职现象,特别是关键员工的离职。

S公司以及A、B、C公司在并购发生后的三年时间内总共有52名员工流失,其中辞职的为51人,占到98.08%,这表明绝大多数的员工都是因为个人的原因主动离开工作岗位的。关键岗位员工流失人数为24人,扣除退休的1人为关键岗位的,总共23人,占到总离职人员的44.23%,这个比例是过高的。

4.薪酬分配不合理

公司本部、A、B、C公司之间的平均工资总额是不一样的,其中C公司的平均工资最低,这难免会造成员工的不满现象,造成大量的离职。在表3.2中可见C公司在2012至2015年总的流失人数为22人,是最高的。

A、B、C三家公司“五险”缴费基数低,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不统一,住房补贴政策不一致,人工成本比例偏高,以及存在漏缴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等问题。另外,A、B、C三家公司的基本养老保险原分别由W集团和H集团XX分公司代为管理,管理期间费用结算繁琐,人员增减变更不及时,甚至出现了人员和数据信息混乱的现象。

最后,由于并购后实行S集团的工资薪金体系,随着煤炭企业近年来利润急剧下滑,S集团对工资总额、福利及各项人工成本的管控力度日益加强。原来W集团管控下的A、B、C三家公司工作环境相对宽松,加班现象不是很多,而且加班是严格按照国家法定要求支付加班工资,这使得员工对于并购后的无偿加班或未合法支付加班费意见很大,削减了企业并购所带来的优势。

5.文化整合问题

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理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加强员工的责任感,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凝聚员工的归属感,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企业文化还具有独特性、整体性等特点。

S公司并购A、B、C三家公司并没有在并购开始之前对于双方的文化差异进行关注,没有对文化的兼容性进行调查和评估,没有对员工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反馈,而是对所有的员工实行一致的策略。但是,事实上,S公司与A、B、C三家公司的员工在价值观、管理风格、经营理念等方面是不同的。S公司未考虑A、B、C三家公司的文化差异,而是统一推行S公司的文化,这势必会使被并购方的员工心理产生不服,不利于员工之间真实有效的沟通和并购优势的发挥。

三、S公司并购的人力资源整合策略

1.组建人力资源整合小组

(1)在公司领导层面,明确一名副总经理总体负责人力资源整合的战略策划,协调解决S公司、W集团关于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政策部署,加强S公司领导层之间的沟通联系,协调解决人力资源整合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公司领导层关于人力资源工作的总体构想和战略部署明确清晰、步调一致。

(2)在公司人力资源部层面,选拔一名人力资源整合经理,吸收来自并购方和被并购方中熟悉人力资源运作、沟通能力较强的人员参加人力资源整合协调小组,负责落实公司的战略部署,加强公司总部与子公司之间的联系,积极向公司领导提出人力资源整合的合理化建议。协调小组在工作需要时,可以聘请人力资源专家给予具体指导。

(3)在子公司层面,明确由子公司一名副总经理及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具体负责人力资源整合工作,落实好集团公司领导及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关于整合的各项要求,解决人力资源整合中的具体事务,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

2.重建员工心理契约

(1)构建职工“平等”心理预期。淡化并购方与被并购方的概念,强化同是“S公司一家人”的概念,公司领导带头倡导并在各个方面做到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一律平等,坚决防止并消除各种小团体,只有真正树立“平等”的观念,并且达成领导和员工共同倡导的“平等”意识,才能在慢慢的磨合中形成新的“平等”契约。当新的“平等”契约形成时,“S公司一家人”的概念才会融入在员工心中。

(2)树立重能力讲实绩的工作导向。在公司上下大力宣扬并认真做到“凭实绩论英雄,看贡献论奖惩”的导向,进行科学完善的业绩考核,建立与绩效相挂钩的工资奖金制度,建立严格的晋升的机制,真正唯才是用、酬劳相符。“凭实绩论英雄,看贡献论奖惩”心理契约的建立有利于各级员工真正踏实地从事本职工作,并且在企业里面形成一股实干风,为企业的长远、健康的发展积累重要的具备“实干”意识的员工。

(3)坚持双向平衡、循序渐进的操作方式。吸收借鉴并购方与被并购方原来的人力资源战略、制度及员工管理等方面的合理之处,并尽力照顾双方员工的传统习惯,在此基础上,进行较长时间的磨合转变,不要强行并轨,让被并购方员工心理反差太大。

3.完善组织结构体系建设

(1)许多企业并购以后并没有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使得目标企业和并购企业之间处于松散的组织当中,不利于企业并购优势的发挥,S公司并购A、B、C三家公司产生的组织结构问题已在上面列示,下面针对上面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S公司组织各厂人力资源部成立专门的项目小组,负责各公司劳动组织管理,对现行工作内容、岗位、人员等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将各子公司的组织架构、岗位名称、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进行统一。通过这样,可以实现总公司与子公司的组织架构统一,实现9个部门之间结构的统一,并且实现岗位的权责明确,减少推诿扯皮的现象。

(2)针对员工持证上岗率低的现状,首先,应该积极与相关的技能培训中心联系,多方位、多渠道开展技能鉴定工作;其次,应当完善企业内部培训制度,针对不同岗位、系列以及层次的需求,分别开发培训课程。最后,要对于员工持证上岗给予一定的奖励,逐步出台不同级别证书对应不同职称津贴的政策,鼓励员工多考证,促进员工的学习热情。

(3)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制度体系。S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要结合A、B、C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劳动用工管理、岗位管理、人事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人才开发、福利与社保、离退休人员管理等人力资源的制度,实现S公司与各分公司人力资源制度的统一和完善。

4.建立员工挽留机制

(1)为关键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2)加大培训的投入,提高关键员工的职业技能。

(3)提供较宽的职业晋升渠道和平等的晋升机会。

(4)建立具有竞争力的激励制度。比如,可以通过股权激励的形式来使得员工持有本公司的股份。

对于普通员工,同样要实行相应的挽留机制,以防止因为工作量加大薪酬不增加导致大量员工集体离职的现象,为此,S公司应该根据员工工作量的大小优化薪酬分配体系和适当增加工资。

5.建立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

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对于维持企业并购带来的优势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S公司应该建立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具体策略如下。

(1)实现同工同酬。

S公司并购A、B、C三家公司,应该按照S公司的统一标准对于从事相同劳动的员工给与同样的工资福利标准,而不应该区别对待。

(2)针对五项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低的问题,S公司应该严格按照《社会保险法》和当地政府的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针对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不统一的问题,S公司应该严格按照财税[2006]10号文件规定的缴费比例(12%)执行。关于基本养老保险问题,S公司应该建立自己统一的养老保险体系,将养老保险从W集团和H集团转出,在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进行行业统筹管理。

6.加强文化建设

(1)重塑新的企业文化。S公司应该充分考虑A、B、C三家公司固有的文化,在的基础上将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企业精神进行融通,努力提出具有S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

(2)用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助推企业文化落地。在公司倡导的企业文化思想指引下,通过人力资源的管理手段来规范符合文化要求的行为,简单地说就是:想得到什么,就考核什么。公司现在大力倡导价值创造文化,在薪酬管理中必须植入价值创造正相关的绩效评价机制,不能仅从苦劳来体现薪酬,引导员工从苦干加实干过渡到实干加巧干;建立培训、交流、晋升与价值创造正相关的人才成长机制,引导员工潜心钻研业务,创新创效创收。

(3)逐步推进融合。S公司应该努力搭建“员工与企业共成长”的平台,可运用内部报刊、学习交流、会议研讨等各种途径进行持续的沟通、互动,及时互通信息,传递理念导向,使得所有员工追求共同的企业愿景、认同共同的价值取向、遵守共同的职业准则、分享共同的发展成果。在此过程中与专业企业文化咨询公司合作,对企业文化进行提炼、固化和升华。

三家分晋范文第4篇

智瑶是春秋时期晋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公元前475年担任晋国正卿,带领晋军南征北战,为晋国的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才干出众、智谋过人,其治国能力与军事才华非同一般,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居心不仁的野心家。

当时,在晋国与智瑶同列卿位的,还有赵无恤、韩虎、魏驹三人。可是经过两年时间的独掌朝纲,“晋国皆归于智伯”。然而,独擅晋政已不能满足智瑶的野心,他又酝酿起新的阴谋,想要除掉赵、韩、魏三人,以求自己一家独大。于是,他侮辱赵氏,戏弄韩氏,又强迫三人割让土地给自己。韩、魏两家不敢得罪智瑶,只好将一部分土地割让给他,但赵氏坚决不肯妥协,拒绝割让土地。智瑶一怒之下,想要联合韩魏两家发兵讨伐赵氏。韩虎、魏驹知道,一旦赵氏灭亡,唇亡齿寒,他们也将不保。恰好此时,赵氏派人来策反他们,三人便决意共同除掉智瑶。后来,在三家的合围下,智瑶兵败如山倒,最后死于乱军之中。

智瑶是个聪明、有才华的政治家,但最终却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什么原因呢?他的族人智果说得很对:“智瑶有超越他人的五项长处:仪表堂堂、精于骑射、才艺双全、能言善辩、坚毅果敢。只有一项短处――居心不仁。”尽管有五项长处,但因为一项致命的短处,就足以使他身败名裂。

司马光就此评价说:“智瑶的灭亡,在于才胜过德。才与德是不同的两回事。所谓才,是指聪明、明察、坚强、果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挑选人才的方法,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原因何在?因为君子持有才干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干用来作恶。持有才干做善事,能处处行善,而凭借才干作恶,就无恶不作了。愚人尽管想作恶,因为智慧不济,气力不胜任,好像小狗扑人,人还能制服它。而小人既有足够的阴谋诡计来发挥邪恶,又有足够的力量来逞凶施暴,就如恶虎生翼,他的危害难道不大吗?”

我们常常会强调德才兼备,如果只有才而没有德,这样的才反而会对社会造成危害。诚如福尔摩斯的一句话:“聪明人如果干坏事,那就糟糕透了!”

三家分晋范文第5篇

1、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但已名存实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2、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在这七雄之中,后期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故称“山东六国”。

(来源:文章屋网 )

三家分晋范文第6篇

星期

授课内容

课程目标

星期一

第2课诸侯纷争和变法运动(1)

1.通过春秋、战国形势图,学生了解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描述田氏取齐、三家分晋的大致过程及其意义。

2.知道华夏认同与民族交融的史实,培养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

3.阅读材料、文本解读,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对变法的推动作用,培养经济基础推动上层建筑变革的唯物史观核心素养。

星期二

星期三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2)

4.了解商鞅变法的基本史实,理解其积极作用。

5.知道孔子、老子及战国时期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理解其思想主张对后世的影响。

星期四

星期五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教学重难点

三家分晋范文第7篇

刘君奇晋之书法,发轫于“双江二刘”著名的书香世家。其高祖止唐公刘沅系清季硕儒、书法家,因其治学严谨、著述宏富而饮誉巴蜀,素有“四川孔夫子”之称。这种家学一直影响到其父刘东父先生。奇晋之书,则受父溉泽,根深则叶茂,其学自然不菲。

奇晋兄之书,虽是优游汉魏,碑帖相济,但其作品中流露更多的,是他对帖学的苦心和自觉。其间,可以清晰地看出他对传统经典的追慕和发自内心的审美涌动。当然,与强调视觉冲击力和张扬个性的时风相较,其书则显平正、平和。这恰恰反映出一个从艺者的良好心态——以平常心,写平常字,保持了一份纯真。

奇晋兄于帖,涉猎甚广,数十年笔耕不辍。二王以外,尤其对李北海、坡、赵孟頫三家最为上心,心慕手追,寒暑无间。他好读书,注重对理论的研究、思考。所编《中国书法全集·苏轼卷》,考据精详、论述清新而荣获四川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深得学界嘉许。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对赵孟頫书艺的钟情、研习,现今蜀中,堪称独树一帜。

长期以来,赵孟頫这位宗师。无论在理论或创作上,时常遭到“忽悠”、冷漠,对其艺术和学术价值的判定,往往是抽象肯定,具体否定。近30年来,大凡习赵字者,多被嗤之为平庸、媚俗,每与国展无缘。这种学术现象和创作导向,混淆了史实与时尚的界限,破坏了书法创作取法多元化的和谐局面,滋长了“学霸”和盲目跟风。把不同的审美取向,变成了浅薄的所谓“格调”之争,极大地损害了一些书法爱好者的学习热情。对此,刘兄只是付之一笑,冷暖自知,“躲进小楼”潜心于学。他对赵孟頫进行了系统的研习,所涉赵氏经典《洛神赋》《赤壁赋》《兰亭序》《胆巴碑》《道德经》等,反复学习,饶有心得。学赵而不固守,故其腕下并非简单的松雪面目,同时融入了东坡意趣、北海风骨,其书法作品,平和中见机杼,宽博中显雄强,舒卷自如、气韵悠长,蔚为可观。

三家分晋范文第8篇

姑布子卿认真地端详了一阵之后,摇头说:“你这几个儿子都不足以成大事。”

赵鞅十分沮丧,叹气说:“赵家将会灭亡吗?”

姑布子卿说:“刚才我进门的时候,碰见一个孩子,那也是你的儿子吧?”

“那是我的小儿子赵无恤。”

“此人将来必成大器。”

姑布子卿的话让赵鞅很纠结,因为在他的儿子中,唯有这个赵无恤是庶出,原先根本没把他列入继承人的名单。为了慎重起见,他决定进行一番测试。

有一天,赵鞅把嫡出的长子赵伯鲁和小儿子赵无恤都叫到了面前,给他们每人一块竹简,上面刻着几句有关处世的训诫,嘱咐他们要好好收藏,并且牢记在心。转眼三年过去了,赵鞅突然考问竹简上的内容,赵伯鲁张口结舌,上面的话早忘了个精光,竹简更不用说,哪儿也找不到它的踪影。赵无恤却倒背如流,问他的竹简在哪里,他立刻从袖子中掏了出来。竹简油光发亮,显然是经常抚摩所致。

这件事让赵鞅对小儿子赵无恤刮目相看,但他的测试并没有结束。

又有一天,赵鞅对几个儿子说:“我把一个宝符藏在了常山(今河北曲阳西北)上,谁能先找到就赏赐给他。”

几个儿子立刻在山上忙活起来,可找了一整天,累得腰酸腿疼,连个宝符影子也没见到。赵鞅很失望,把头转向还没说话的小儿子。

赵无恤自信满满,回答说:“我已经找到宝符了。”赵鞅露出了惊异的眼神:“那你说说看。”

赵无恤说:“站在常山上代国尽收眼底,吞并代国,这儿就是一条捷径。”

不用说,赵鞅的决定已经作出。事实证明,赵无恤也没有辜负赵鞅的期望,正是他打败了晋国的智氏家族,与韩、魏三家分晋,为赵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