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个人价值观是什么

个人价值观是什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个人价值观是什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个人价值观是什么范文第1篇

我们知道,价值观是关于价值、价值关系整体的根本的看法、观点与态度。正因为行业价值观是用于指导整个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不可能对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出具体细致的指导。因此,学习和实践行业价值观的根本,首先就是要结合各企业的具体历史沿革、地域特点、经营管理现状、发展战略等情况,把行业价值观演进成为适合企业的、系统的企业文化思想体系。

个体的价值观培育。包括人生观、世界观和成长观等等。这其中,员工的组织意识和市场意识的培育最为重要。所谓组织意识,就是要强化员工对于组织的存在与性质、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关系、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关系、制度约束与个体成长的关系、团队合作与个体努力的关系这样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真正从本源上启动员工通过组织成长实现个人成长的愿望。使员工在认清上述问题之后,逐渐降低对组织管理的依赖,而逐步提高自我管理、自我驱动的能力,进而从行业的角度思考问题,即认识到烟草行业的立法宗旨,维护国家利益和行业形象。所谓的市场意识,也可以称为职业意识,即强化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对自身“职业市场价值”的认识和定位,可以包括对能力的理解,对企业报酬与自身工作的对比,自身知识、资源的运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与先进分子的比较等等。

企业整体价值观的培育。即维护消费者利益,保障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包括:我们企业发展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企业的结果是什么?为了企业的持续稳定成长,我们应该制定怎样的战略?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制度规范?我们的制度是否能够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在顾及企业与员工利益的同时,如何看待与处理企业与消费者的利益?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既是具体落实行业价值观的必要过程和条件,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导向和行为“风向标”。因此说,建立系统的企业文化思想体系,是使行业价值观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落地”的第一步。

那么,有了企业文化体系之后,下一步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文化自身是静态的,文化自身不能发展,企业文化这个“魂”的发展与成长,必须借助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这个“体”才能实现。因此,将行业价值观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落地”的第二步,就是强化企业的制度和规定的建设。

个人价值观是什么范文第2篇

从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央视推出“百姓心声:幸福是什么?”海采调查,并引起轰动后,每隔一段时间,央视就会设置一个问题,并展开大范围、大容量的海采。“家风是什么?”、“老爸老妈最在乎什么?”、“我最期盼的改革是什么?”、“你任性了吗?”等等。公众对海采的态度,也从开始的“躲镜头”、“别问我”、“表演式”回答,演变成真诚沟通、直抒胸臆、畅所欲言。这场“海采革命”不仅将“走转改”推向、赋予百姓话语权,更用接地气、连民心的方式,转变了以往灌输说教式的报道形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梦”铺就了舆论基石。

一、转个头,把话语权“归还”百姓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后,媒体更多地将镜头对准了平凡岗位上的普通人。从早年央视《新闻联播》走基层中老农民喝酒的画面,到今年春节期间《只为多看你一眼》,小人物越来越成为媒体的“宠儿”,传统主流媒体变得越来越有人情味。用央视记者的话说,就是:不是小人物因新闻联播而熠熠生辉,而是新闻联播因小人物而真正回归本位。话语权正被一点一点地“归还”百姓。

直到央视以空前的力度推出主题海采后,“归还”话语权更是被实行到了极致。

作为黑龙江省级媒体,我们紧跟央视之后,在今年春节期间推出《春节・我问你来说》海采报道。“你为什么点赞?”、“你执著了吗?”、“你缺什么?”、“你拼了吗?”、“你的时间去哪了?”、“你骄傲吗?”、“你的梦想是什么?”每篇采访中,几乎都会出现农民、小商贩、环卫工人、外来务工者等弱势群体,也就是常常处于“失语”状态的人群。从海采初期的“神回复”、“别问我”等回答也可看出,长期“失声”让他们很难融入主流空间,而海采不仅将本来就属于他们的话语权“归还”,还体现了对他们的尊重,并让他们产生社会认同感。

其实,早在2012年五一期间,我们就尝试街头随机采访有关幸福的话题,在全省两会报道中,我们还尝试随机采访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这些都可以视为大规模“海采”的前身,都是连接“天”“地”两条线最初的尝试。

二、巧提问,连接“天”“地”两条线

海采,设置问题是重中之重。回顾海采的主题:幸福、家风、梦想、任性、点赞、时间去哪了、爸妈在乎什么,每个主题都是时下的热点词汇、都能体现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都能让大众产生关注、认同、参与。这些问题犹如一面面棱镜,折射出了中华民族人民的价值方向和精神诉求,并将话题延伸至社会的各个层面,展现出一幅鲜活的民生画卷。如今年的“你想为谁点赞?”为父母、为老师、为朋友、为好心人、为劳动者、为科研工作者等等,答案几乎囊括了社会中的所有群体。

策划了央视众多海采的杨华主任说过,采访要成功,需得连接好“天”“地”两条线,即“中央关心的”和“群众感受的”。“家风是什么”,就是根据的讲话得出的问题。再如今年黑龙江台的《春节・我问你来说》中的“你拼了吗?”,是从2015年新年贺词中选出的、备受百姓关注的词汇。实际采访中,这个问题也的确引起了大众的参与热情。为理想而拼、为事业而拼、为家人而拼、为守护祖国而拼,甚至是拼车、“血拼”、拼装电脑,都成为采访对象的答案。

海采,不仅让“天”线以接地气的方式触及到百姓,也给了“地”线表达的出口,它既是一次次大范围的民意调查,给政府提供了真实的民众反馈。

三、引舆论,接地气地“重塑”价值观

主流媒体在宣传价值观、引导舆论时,经常采用两种“俯视”的方法。一是高高在上地宣讲,我说什么你听什么,生硬地灌输;二是“亲民”地做些调查,这时往往得到一些“表演”式答案,因为人们面对镜头、媒体时,总会不自觉地说套话。这就是为什么过去人们总觉得新闻联播高高在上,距离我们很远的原因。直到走基层、海采等报道形式出现后,人们终于眼前一亮。

如果说走基层给人一种有温度、有人情味的心灵感受,那么海采就是一种震撼十足、“铺天盖地”式的精神引领和舆论引导。

海采给每个人发声的机会,让个人的精神感受、与社会共同成长的经历、关心的政策法规等内容通过电视放大,再经过剪辑,成为能够让全民参与其中的热点话题,从用最巧妙的方式――百姓自己说,来引导舆论的方向。之前提到过,海采的话题都是当下的热点词汇、“天”线中的内容、关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这样的海采无疑成为了很好的“重塑”价值观的报道形式。如“家风是什么?”,展现中华民族的家庭观念;“老爸老妈最在乎什么?”,呼唤中华传统的孝道;“你为什么点赞?”,宣扬社会主义的奉献与感恩精神;“你任性了吗?”对比一个词汇的新旧两重含义,正面反面都是时代的体现。

四、有技巧,“海采手册”持续调整中

街头随机采访也需要技巧吗?答案是肯定的。分析央视海采,策划《春节・我问你来说》报道,可以发现,海采的技巧主要在两部分上,即采访形式和选取人物。

个人价值观是什么范文第3篇

1、 心理学介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从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开展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既是遵循个人心理规律,又能够有效促进教育的效果。心理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体适应和发展的能力,使之具有和谐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特征和积极的心理倾向,以提高个体素质为目标。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心理成长发展时期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依托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基础上,不断加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认同基础上不断将其内化为个人价值观,才能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心理学介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可行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了社会主义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奋斗目标、努力方向和行为准则[2]。心理学和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就是利于学生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但传统的价值观教育不重视学生主体的需求和心理特点,采用“灌输”的方式对他们进行价值观教育,一方面容易造成学生反感,另一方面价值观教育的效果甚微。对于“90后”大学生,在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须遵循其心理特点,利用其心理规律,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因此,心理学介入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3、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心理学途径

通过掌握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了解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3.1 强调“首应效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

“首应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 指的是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作为大一新生,他进入到学校,会对学校环境、专业等方面产生强烈的第一印象。在这种关键时期,利用“首因效应”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相应的始业教育,告诉学生学校提倡的是什么、大家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学校所反对的是什么等等方面,利用这种“首因效应”,从而加强对学生思想言行方面的引导,从而与我们的校园文化相契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

3.2利用从众心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从众指的是个体由于受到群体影响,为了保持与群体一致而放弃个人意见的心理。大学生更多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就是寝室和班级,他们容易受到这些群体的影响,在作出相应的从众行为,从众心理在大学生这个群体非常普遍。比如班级同学都在拼命考级考证,那么班上其他同学也会随大流努力考级考证。寝室有几个同学谈恋爱了,其他的同学也许就会跃跃欲试,也许他们本来也没打算谈恋爱的。但是随着从众对象的不同,我们也可以尝试让学生践行积极的从众对象[3],因此,利用大学生的这种从众心理,创造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氛围,让大家都投身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的带动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3利用榜样模仿作用正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都有“追星”和崇拜偶像的经历,并且这种现象很普遍。模仿指的是个体效仿他人的行为举止而作出与之相类似行为的心理倾向。优秀榜样的模仿,可以起到教育和宣传作用。正强化指的是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随后或同时得到某种奖励,从而使行为或反应强度增加的过程。大学生对优秀榜样的模仿,学校给予适当的正强化,积极强化这种模仿作用,就会在一定程度促进大学生以后作出相应的行为。例如,树立“文明寝室”、优秀个和优秀团体、“十佳大学生”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榜样,大幅宣扬其先进事迹。同时对积极向这些优秀榜样靠拢的大学生给予相应的激励以正强化其行为。

个人价值观是什么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生价值;实践;价值取向

一、人生价值的基本涵义

人生价值是人生观体系中的重要的范畴,是价值在人生观方面的最佳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人生的价值是人生在社会现实中的正面作用的体现,评价人生价值的大小,可以从人生对社会的意义方面理解和认识,理解人生意义的大小,人生价值包括两个大的方面。

1.价值尺度

首先,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指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不是与社会发展规律相符合,是不是有利于社会历史的进步,是不是对更广大人民有利。

其次,对于人生价值评价的基本尺度,是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人们所做出的贡献,这是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准。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一个分子,总是应当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存在,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在现实中,人们会选取自己的生活道路并通过相应的生活方式达到自己的人生目的。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一个人的生命有什么价值,从根本上而言是由社会所决定的,而社会对于一个人的价值判断,主要是以他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为标准。

2.如何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具体的条件

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是实践方面的过程。社会实践又是确立人生价值目标的根源。在社会实践中,人在价值关系中的主客置不是固而不变的,人既是客体,同时又会是主体,它是主客体关系的相统一。

故,树立哪种类型的价值观就会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和反应。要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且要为之而不断奋斗。

主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生价值,这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及个人的主观要素。其中主观条件是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目标,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等。而相对而言的客观条件则主要指,政治经济制度及思想意识形态,舆论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个人主观因素则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个人对自我认识、自我改进、自我发展的能力,来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索取。故,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要求我们必须完全的全方位的改造自己。

二、个人人生价值的索取与贡献

1.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精神与物质财富必须靠每个社会成员来通过创造性劳动,作出贡献才能完成。若成员只求索取而不谈贡献或付出,社会将难以存在,发展更是难而不在话下的。

2.贡献是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志,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合理满足,二者在某种程度上是辩证的和有机统一的。而社会对个人的满足应当以个人对社会贡献为根基,这是社会得以前进的外在要求。因此,人生价值并非是看社会为他提供贡献多少,也或者说他有多少社会的金物财器,其权势多大,位子多高,而是要看他为社会的贡献是什么是多少,以此为标准而进行切实衡量。

人生之价值其存在之根基在于奉献,人们常言要实现人生价值,但人生之价值又谓为何物?我认为,人生之价值即为奉献。何人对社会奉献大,其实现的人生价值就越大。不管是行政官员,科学人士,企业人员,艺术大家,还是一心利他者之英雄人物,甚或一介凡夫俗子,其均存有人生之价值。或许会有人言:非也!人生之价出之于索取。谁取索得越多,相对而言,其实现的人生价值通常往往会大,诚然,谁取所得越多,他个人的社会财富必然会越多,但如果不用在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上,那么,即便财富多多,亦无任何社会价值意义可言!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看其贡献,而不是仅看其取得了什么,也或其取得了多少。”他又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他还是,“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人生的意义可言。”所有这些对人生价值的论述都是相当精辟的,对我们十分有好处,值得深切体味,让我们以春蚕和蜡炬为榜样,终生奉献为乐,以奉献为荣,把奉献作为自己的应有职责,不止的去征战人生的疆场,努力去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结论

我们应坚持正确的人生取向,在现今,特别是要处理好个人、集体与国家这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最后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所树立的正确价值观才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才能在向社会所取的同时更好的为社会乃至国家做贡献。

最后,不管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还是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它们都源于人的创造力,也是对人生的行为与目的的一种社会评价,因为它们,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杠杆,也是正确选择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对于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在树立了科学的价值观之后个人对社会贡献,达到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等。

参考文献

[1]王军 《关于哲学社会价值的理论思考》[N]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个人价值观是什么范文第5篇

一个人到一个组织,一个企业的目的是什么?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需求是什么?怎么发现和保障?锐驰有人才培养的机制和职务晋升的平台吗?又是怎么执行的?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的五个层次”基本可以解答以上问题。1、生理需求即衣食住行养家糊口;2、安全的需求;3、爱的需求即归属感、团队的和谐氛围;4、尊重的需求;5、个人价值,自我实现的需求。

反回来再说这两人,其中赵某已经成家,对象在公路局工作第1、2项需求可排除,我个人认为正是他在公司得不到爱,不被尊重,没有归属感是其辞职的原因之一,个人价值得不到体现,看不到升职的机会,感受不到企业的希望与愿景(也就是“没盼头”)是其辞职的重要原因。所以说当一个人在一个企业中感受不到爱;得不到尊重;没有共同的价值观从而没有归属感;学不到新的东西从而自我提升慢;看不到升职的机会;(没有学习、升职的渠道)个人价值得不到体现;感受不到企业的希望与愿景。不仅一般员工会辞职层次更高的人也会离去。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愿景的组织不叫团队只能叫团伙。团伙是没有未来的!

笔者的建议:

1、 宣贯我们的愿景和价值观,把我们的意识,我们的行动都统一到我们的目标上。以调查问卷,公司文化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和进行我们企业的目标和执行力的宣贯!

2、 建立透明的人才晋升机制(渠道)并严格执行和公开。

3、 部门领导的业绩考核加上下属的评价。(个人魅力、团队组织、培养能力、理念培养、公平等方面)

个人价值观是什么范文第6篇

XX年末,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现身新华社,与青年编辑记者进行一场“开放的沟通”。这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这位被年轻创业者捧为“创业教父”的魅力。他的激情、智慧、幽默,还有招牌式的“张狂”以及新华社青年编辑记者的精彩提问让这次交流迭起,掌声不断,笑声不断。

在谈到一个不懂编程、不懂财务、不懂设计的人,如何带领一个互联网公司走到今天,马云自嘲道,公司里人问他的事情,他95%不知道,他确实不知道,但他知道谁会知道,谁应该知道。他说,ceo的本事,就是会用别人的脑袋。

马云在讲演中强调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的这种浪漫理想主义情结也带入了阿里巴巴,马云说阿里巴巴和其他公司的不同就是它除了考核员工的业绩以外,还考核员工的使命感和价值观。今后,还要再加一项指标:社会公益。

有人说,马云的智慧在于跟有智慧的人思想的碰撞。只有提出了有智慧的问题,才能让智慧的马云碰出闪光的火花。传媒频道编辑把马云的演讲内容及与新华社青年编辑记者的互动交流整理成文,与更多的网友分享:

十年来我们犯的错误比成绩多太多

阿里巴巴可以没有马云,但马云不可以没有阿里巴巴。有我在跟没有我在,公司其实差不了多少。经过XX年的发展,我们公司从18个人到今天的18000多个人。XX年我们招收了5000名新员工,相当的不容易。XX年经济形势不好,大学生就业困难,我们就尽量多招一些人。有人说,这么一搞我更神了。

这十年来,我们犯的错误比取得的成绩多太多。今天别人想知道的是,我们取得了哪些成绩,其实我们没觉得有什么,只是我们活下来了。从99年到现在全世界至少不下XX家做企业电子商务的同行,跟他们相比,我们真的活下来了。有人觉得我们是得到了风险投资,可在当时获得风险投资的公司活下来的就我们。

我们这一代人是很幸运。在上市的前一天,我把阿里巴巴全体员工集中在一起,这些人现在最少的都是百万富翁。我们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这么有钱。我问我自己为什么这么有钱。是因为我们比别人勤奋吗?我自己感觉比我们勤奋的人多太多了。是我们比别人聪明?我看更不靠谱。以前从来没有人说过我聪明。

小学我读了七年。高考考了三年。后来考了师范学院,专科,当时大学少男生,我就“转”成了本科。我曾应聘了很多的工作,第一年我差了18分高考失败,那年我大约在杭州应聘了10份工作,没有一个单位要我,最后我去踩三轮车干了两个月。所以一路走来,我并不觉得我聪明。

01、XX年,互联网经历了最寒冷的冬天。没有人愿意到互联网公司来,阿里巴巴又是个古怪的名字,几乎没有什么人相信电子商务。那时我们招人特别难。03、XX年,互联网回暖,很多比我们有钱的互联网公司先上市了,很多员工都跳槽了,再能干的人创业去了。过了几年突然我们公司上市了,每个人都变成富翁了,大家感觉都特别好。但是我认为,这不是因为我们聪明,只是因为我们很运气。今天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回过头去看,如果重新来一遍,我还是这样走,会不会成功,会不会走过来,我认为,概率非常低。

活下来是因为我们理想主义色彩比较浓

我觉得,我们这个公司为什么能活下来,就是因为我们理想主义色彩比较浓。十年来,中国的互联网非常艰辛,基本上是三条战线:门户、游戏、电子商务。我们倒底要做什么?我们的定位是什么?

第一,做门户不是我们的强项,我们更偏向商业。第二,现在做游戏的太多了。我身边很多的人迷游戏,包括成人和孩子。我觉得问题大了。我在全世界考查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时候,我发现游戏生产最大的国家是美国、日本、韩国,但他们的游戏是用来出口的。没有一个国家把游戏做为一个主要的文化产业来发展。我觉得游戏只能在一个时间不值钱的国家里发展。这一块不能做。第三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最难做,简直是最不可思议。大家现在想想,1999年,XX、 XX年,在那个时代,你能找到个理由说电子商务做做会成功吗?

在没有收入的时候,我们的心里很慌很慌。但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每天都收到大量的邮件,很多企业表达谢意,说我们帮助他们赚到了钱。我们始终觉得只要客户挣钱我们就能挣钱,所以坚持下来了。

帮助我们渡过困难期的还有员工。我特别感谢我的同事。到现在为止,没有一种程序是我编的,没有一个产品是我设计的,没有一个广告是我做的,没有一个财务的预算是我做的,但是公司发展得越来越大。

我常常讲,希望我们公司是蓝蓝的天,脚踏实地的大地和透明的空气。希望我们的员工加入这个公司永远不要担心税务局来查帐,不要担心公商局来敲门说我们违法,不要担心公安局来捉人,所有的员工都会心里感到踏实。

透明的空气可以让工作充满创新。公司里的任何制度,只要你敢问,我就敢答,没有任何隐瞒。我觉得外面怎么看你不重要,你自己怎么看这个世界最重要。假如你不能让你的员工坚信你所倡导的这一切是为了完善这个社会,一切的努力是为了让员工成长起来,那企业是不可能做好的。

使命感和价值观是最值钱的东西

我们这家公司最值钱的东西是我们把使命感和价值观看得很重。

从XX年,我们开始对使命感和价值观进行考核。每个季度进行考核,使命感和价值观是和奖金挂在一起的。有人说,软的东西怎么进行考核呢?我一直觉得“虚的东西做实,实的东西做虚”,这样才会成功。

比如说我们公司考核员工,是两个纬度。一个是业绩,一个价值观。我们的使命感是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我们的价值观是诚信。

XX年,阿里巴巴有个决定生死存亡的讨论,我们称之为“”。当时我们决定了将来要走哪条路。当时的环境我们收不到钱,公司争论倒底要不要给回扣。最后我们决定,这个公司就是不给回扣。三个月后,我们最佳的两个销售人员给了回扣。开还是不开?当然开。如果有一个销售员工业绩非常好,但他的价值观很差,团队合作很坏,不讲诚信等,我们称之为“野狗”,当即开掉。

另外还有一种人,这种人很友好,乐于帮助人,一看就是好人,但是永远没有业绩。这种人我们称之为“小白兔”,他把边上的草全吃光了。这种人,留不留?如果是野狗,机会不能给,但是小白兔,是要给机会的。但是给了机会还不行,那就要请他走。

我们公司还有一个听起来比较古怪的制度,就是末位10%的淘汰。我们淘汰自己,竞争淘汰我们,社会淘汰我们。我一直觉得国有企业就是因为不淘汰员工,所以出现了很多问题。我们必须学会淘汰自己。

有一个员工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我们公司不讲究民主,不讲究人的自由。为什么,他说你们考核价值观了。我就问,第一,在加入我们之前,一定告诉过你,我们是要考核价值观的,而且我们一考核就是8年。你可以选择来或不来。第二,你进来以后觉得价值观没意思,你还是可以出去。到今天,阿里巴巴一万八千多员工进进出出,我没有留过一个人。

愿意做1%的疯子,因为成功的人都是1%

有人说,我的公司是一个疯子公司,我承认。他们说中国99%的公司都不是像你这样的。我觉得我们愿意做1%,因为成功的人都是1%。

哈佛曾有人认为在那个时代中国不可能有公司考核价值观和使命观,后来他受我之邀来到中国到我们的公司来感受。后来他说,我来之前觉得马云是个疯子,来之后发现你果然是个疯子。疯子院里的人是不相信自己是疯子的,他们相信外面人是疯子。我希望在我们公司里面能够形成一种企业的“belief”(信仰)。有一批优秀的同事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不断地创造价值。加入我公司的人我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但是我希望有70%的人坚信我们可以让中小企业生存、成长和发展。我们坚信年轻人到我们的公司走的是正道。

XX年2月我们将又增加一项更虚的东西,就是对每个员工考核再多一个社会公益。不加这个,我觉得我们年轻的一代没办法面对未来。业绩是你能力的体现,价值观是你内心的体现,能力、内心都要和社会结合在一起。按照这个考核,我相信阿里巴巴会再上一个阶层。

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化速度更快。我们必须要问我们和社会什么关系,和客户什么关系,和员工什么关系,我们和环境是什么关系。

我已经连续参加达沃斯8年了。7年前,达沃斯在讨论社会责任感的时候我不知道他们在讨论什么。心想这些老外,钱都没有赚回来搞什么社会责任感。后来越听越明白。三年前在一次新闻会上,有两个老外化妆成记者,突然向我扑了过来。他们怒气冲冲地说,我要抗议!反对淘宝上卖鱼翅。当时我也很冒火,但最后承诺我个人不吃鱼翅。后来我们就在淘宝上封杀鱼翅,阿里巴巴上不能卖鱼翅。这个政策,得到年轻人的支持,也得到了网友的支持,业界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如果你希望你的企业有未来,就请关心环境,关心社会,这个企业才能走得远。制定公司政策不是为了取悦员工,取悦客户,是为了做正确的事。

培养年轻消费群体 创造一个亿的就业机会

说服改变成功者是非常困难的,培养未来的成功者更重要。今天在淘宝上花钱的人是年轻人,收入较低,十年后呢,他们将成为白领、金领、领导者。我现在在花大量的时间培养年轻买家,未来中国经济的希望靠得就是年轻人。我要去关注年轻人关注的是什么。这也是我为什么投资华谊兄弟的原因。有时候年轻人讲话我都听不懂,我去看了电影才知道年轻人想看什么,想干什么。比如,淘宝前一段卖的最火的就是诺亚方舟的船票,不看《XX》,你肯定不知道为什么。

阿里巴巴下一个十周年的三个目标是:第一、我们要为全世界1000万家小企业提供平等的平台;第二、创造一个亿的就业机会;淘宝网去年在网上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就在170万,180万左右,今年物流行业增加的250万的员工很多是因为淘宝网;第三、为全球10亿人提供消费平台。

快乐工作,认真生活

商场如战场,但商场不是战场。站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但商场上面消灭对手不等于你会赢。竞争是快乐。客户站在你这边的时候,你就赢了。

我们做企业是为了钱吗?从第一天起我就没想过钱,是兴趣。我在公司倡导快乐工作,认真生活。我们倡导年轻人认真对待生活,你不认真对待生活,生活就不会认真对待你。

工作是快乐的。工作如果不快乐,你去干什么?虽然人和人的出生不同,但我们每个人又是很公平的。比尔·盖茨一天是24小时,我们一天也是24小时,24 小时怎么让自己快乐起来?24小时可以分为3个8小时。一个8小时用在吃饭、挤公交等,还有8小时是睡着,只有另外8小时,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上班。这个非常清晰的8小时,你活得快乐吗?快乐才会创新,快乐才会放松。选择我们自己快乐的事情做,会越做越舒服。

马云与新华社青年编辑记者互动

问:阿里巴巴的产品研发,设计,您都没有参与,那您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您的角色是什么,您的核心价值又是什么?

马云:我是阿里巴巴使命感和价值观的守门人。企业文化绝不是靠几本杂志和墙报来创造的,企业文化靠的是点点滴滴的行动积累起来的。我参与制定公司战略。但是,对于公司的年轻人,我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去决策。95%的问题他们来问我,我都说不知道,我会问,你说呢。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做决定。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当马云退出公司的时候,阿里巴巴照样存在。我的目的是消灭我的存在。

问:现在的很多大学生也不差,但没有像您以前成功的机会和时机,年轻人要成功,付出的东西可能更多。我们这一代人是不是还能相信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能够成功呢?

马云:人没有信仰是很痛苦的事情。如果你加入一家公司,这家公司不告诉你他们所信仰的是什么,这是家不负责任的公司。我永远不相信时代里创业的机会已经过去了。我这样的人能成功,中国80%的人都能成功。我们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而不会为自己的成功找方向。社会永远有机会,成功永远不缺机会。

今天你们的榜样是,有一个年轻人说我要去开个小店,我努力了一年,我吃了很多苦,我这一年成功了。所以,我们缺的不是机会,缺决心,缺毅力,缺点点滴滴的努力,缺不会放弃的精神,缺”focus”(专注的)的精神。

问:你是阿里巴巴价值观的把关人,你如何保证在世界飞速发展的今天,你的价值观能够沿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

马云:我不是老板,老板是客户,我们共同为我们信仰的价值观和使命感打工。 客户第一,诚信,敬业,激情,拥抱变化,团队合作。我们最独特的就是拥抱变化,在变化中求生存。什么东西对社会好,对客户好,我就拿来用。拥有一颗拥抱变化的心,但坚守自己的信念。

个人价值观是什么范文第7篇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价值观的内涵,了解斯普兰格关于价值取向的六大分类,学会澄清个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并尊重他人的价值抉择,分辨并明确“知识、能力、修养、品味”等内在素养比外在的包装更重要。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多媒体,运用情境假设体验,通过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模拟体验的方式思考个人价值取向,进而通过不断的抉择取舍,探索出人生最重要的价值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启发学生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及探索――在我的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引导学生学会珍惜生命中最重要的价值选择,并为其努力付诸行动,摒弃不正确的价值取向。

【活动准备】

1. 投影多媒体、背景音乐、白板教学设备;

2.“我的人生行囊”――五张彩色卡片。

3.“人生旅途”讲义――价值抉择顺序卡;

【活动方法】

1. 情境体验法:创设模拟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想象自己的反应,抛出真实人物的反应,对比引出课程主题。

2. 音乐熏陶法:用古典钢琴曲作背景音乐,熏陶铺垫课堂氛围基调,引发学生的怀旧心境,为冥想做铺垫。

3. 冥想假设法:设计冥想指导语,假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想象的情境中通过人生行囊的筛选和人生旅途的抉择取舍,逐步探索澄清出个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自己和最核心的价值取向。

【活动对象】

高中一年级学生

【活动过程】

一、课程导入――情景体验法

师:请大家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放在下面的情境中,想象一下如果是自己的话,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情境1:露宿野外,清晨睡醒,你睁开眼睛,突然一头凶猛的棕熊闯进了你的帐篷,威胁你的生命,你的反应是……

生1:装死!

生2:与熊搏斗!

生3:吓晕了……

情境2:在印尼度假,突然遭遇百年一遇的海啸,你的第一反应是……

生1:逃跑!往高处跑!

生2:打电话告诉我爸妈,让他们保重。

生3:拍照片,发微博……

师:好,刚才大家的回答都很踊跃,我们也发现了两种不同情境下大家高频的第一反应――逃生!不管是装死还是逃跑,我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保存生命,这是我们潜意识的本能反应。那么,我想给大家分享下与我们大多数不同反应的人,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首先第一个情境(PPT放映图片)。

生:哇,居然是真的。

师:没错,这就是我们情境1中发生的真实的事件,画面上就是那头张着血盆大口的棕熊,那么到底是谁遭遇了这件真实的情境呢?(PPT放映图片)

我们之所以能看到这么罕见的一幕,一定是有人将它记录了下来,这位就是当事人,我们在座的同学有认识他的吗?有听过这个真实的故事的同学吗?他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国家的?

生:曾经在一本课外书上看过,好像是日本的,名字有些记不得了。

师:不错,起码阅读面很广,是个好习惯,给你点个赞!没错,他确实是一个日本人,名字叫星野道夫,一个为摄影献身的野外摄影师。他一生酷爱的事情就是野外摄影,经常会为了拍摄一些我们常人不易见到的原始画面驻扎在野外采集素材。有一天早上,他住在野外的时候睁开眼睛就看到了眼前的一幕,与我们大家不同的是他没有装死,也没有想到与熊生死一搏,而是条件反射似地拿起身边的相机在生前最后一刻记录下了眼前的画面,可以预料到,他的生命也没有了。

我们从他的故事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他是真的酷爱摄影,把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师:是的,在生命和酷爱的事业或者兴趣爱好面前,他选择了后者。同样,还有第二个情境,请看图片。(放映PPT图片)

这个就是印尼的海啸,前面几个黑色的背影就是经历这场海啸的年轻人。从照片上看可以看出,十几米高的海啸距离这个年轻人大概也就几十米,逃生似乎无望,这几个人不仅没有惊慌失措地尝试去挣扎逃生,而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就是去拥抱大自然,坦然地欣p这百年难遇的画面,与这人生罕见的一幕来了一个亲密接触,当然他们的生命也随之逝去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我们与他们之间行动反应的不同呢?

生:价值观不一样。

师:非常棒,这就是我们今天想要跟大家一起探索的内容――价值观: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最看重的东西是什么。价值观的探索对于自我意识的形成乃至我们将来的生涯规划有着重要意义。

二、人生行囊――冥想体验法

师: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两个具体的活动来澄清和探索自己的价值观。首先是“人生行囊”部分,无论你此刻的状态如何,请你调整状态,认真投入到当中去,我想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下面,我将会给大家一段冥想体验的引导语,请大家轻轻地闭上眼睛,当我们向外看的视觉通道关闭的时候,我们的眼睛开始收回来向内看,看看我们自己的内心。深深地做两个深呼吸,吸气……呼气……再吸气……再呼气……把我们的杂念和负能量伴随着呼出的废气一起排出体外,放松心情。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请想象,想象自己现在正在一个非常优美的、安静的世外桃源,划着一条小船,慢慢地向前行,我们最终的目标是通向每个人心灵深处那个最真实、最深的自己。

接下来,请大家像电影回放一样,回顾你走过的人生历程,回顾在你的记忆深处让你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些画面……回顾一下,你人生的那些选择,比如,你的朋友,你的中考,还有以后将面临的选择,比如文理分科、填报志愿、专业选择……回顾一下你曾经的梦想、你的追求,以及你一生所向往的事业……盘点一下,在你的内心当中,什么对你最重要。(保留一分钟冥想时间)

如果你想好了就可以睁开眼睛,看着我们的人生行囊彩色卡片,请认真投入地写下刚才盘点出来的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五样东西,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可以是情感、金钱,甚至是某一本书、一只动物,只要对你很重要,你就可以把它写下来,放进我们的“人生行囊”。这个时候不需要考虑别人的评价和眼光,只需要考虑自己的内心。

写好的同学请再仔细地观察一下自己呈现出来的内容,是否需要调整?如果确定不改变的话,接下来继续我们的心灵旅程。

三、心灵旅程――冥想探索法

活动:通过冥想体验在心灵旅程过程中抉择最核心的价值观。(10分钟)

师:我们继续划着小船往前走,去探索每个人心灵深处最真实的自己。

刚才我们划着小船在安静的世外桃源小溪源头,接下来我们的人生旅途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划入河流,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了,伴随的不确定因素也更多了,我们的旅途并不像预计的那样一帆风顺,我们的第一站就遇到了狂风暴雨,然后发现我们背负的人生行囊超载了,我们不得不给自己减负――也就是从刚才盘点出的五样最重要的东西中仔细斟酌一下,选择一样拿掉,把那张卡片抛弃掉,体会一下这种感觉,简单记录一下为何先把它抛弃掉。

然后,整装待发,继续我们的人生旅途,我们的下一站是视野更加开阔的大海,海上的不确定因素也更多了,我们可能会遇到海啸,这次风险更大,我们的人生行囊面临第二次的被动减负,请你再从剩下的四样拿掉一样吧,留下三个相对重要的继续上路,同样记录下自己慎重抉择的事由。

剩下的三样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异常珍贵的,无论拿走哪一样,我们都会无比痛心。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很多时候我们要做的是适应无常的环境。下面请继续拿起笔,再次从剩下的三样中拿掉一样吧,留下最后两项。越往后的抉择越痛心,然而我们的探索也越接近自己的内心,很多同学会觉得这个活动特别残忍。这只是一个方法,帮助我们澄清核心的一个方式,最终我们会发觉每个人内心深处最看重的东西是什么。

好了,最后一次的抉择,保留一样无论如何你都不愿舍弃的,把另外一样拿掉,并且记录下把最后保留的那样东西看得如此之重的原因,它对你有着什么样的特殊意义?你会后悔自己的抉择吗?

如果不后悔的话,我们本着课前倡导和约定的自愿、尊重、保密、不评价的原则,小范围内分享一下成果,看看我们周边的同学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有哪些?有什么特点?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吗?在抉择过程中小组成员内心的变化是怎样的?

生1:(心灵旅途抉择顺序及理由)

灵感:曾经拥有过,就够了。

父母亲情:总有一天会失去的,要习惯独立。

知识:知识是武器,没有武器还有盾牌。

五感:可以感受不到世界,但只需要世界接纳我就好了。

理解:我需要这个世界。

生2:

友情:友情很少有肝胆相照的那种纯粹的感情,亲情、爱情也可以代替友情。

快乐:我需要的不是短暂的快乐,也不是一直醉生梦死,只要一直努力,就会充实,充实就会快乐。

爱情:爱情没有亲情重要,真正的爱情会变成亲情。

亲情:人生注定是孤独的,亲人并不能陪伴一生。

一直努力奋斗的状态:我无法舍弃这个,这是我这个人纯粹的东西,与别人无关。

生3:

亲人:人的一生中,亲人总会一个接一个离去,但他们会为我而自豪。

朋友:朋友的同甘共苦我会铭记,但我更要靠自己的努力。

知识:知识就是人类的结晶,但丧失总可能再得到,相信未来。

责任:当我放弃前三项的时候,我已没有承担责任的资格和能力。

未来的希望:对未来的希望会支持我找到新的亲人、朋友,获得知识,承担责任,我能从头再来。

四、分享总结

师:首先非常感动于大家的坦诚和真诚,也很惊讶于大家心灵的高度和深度。在刚才几位同学的分享中我们会发现共性的部分――大家都很看重感情,亲情、友情等,尤其是父母亲情,这说明我们都是有丰富情感的真实的个体,也是有感恩之心的个体。

其次,我们也会发现每个人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或许在自己看来很平常的东西却是与我们有着不同成长经历和体验的另一个体最看重的东西,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并接纳,这就是个体差异性的体F,没有对与错之分,真实的就是最好的答案。同时,这也验证了斯普兰格的价值取向说,社会生活有六个基本的领域,人们会对这六个基本领域中的某一领域产生特殊的兴趣和价值观。权力取向的人以获得权力为生活的目的,并有强烈的权力意识与权力支配欲,以掌握权力为最高价值;社会取向的人重视社会价值,以爱社会和关心他人为自我实现的目标,并有志于从事社会公益事物;审美取向的人以感受事物美为人生最高价值,他们的生活目的是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不大关心现实生活,比如艺术家;经济取向的人一切以经济观点为中心,以追求财富、获取利益为个人生活目的,如实业家;理论取向的人以探求事物本质为人的最大价值,但解决实际问题时常无能为力,如哲学家、理论家;还有一种宗教取向的人,把信仰宗教作为生活的最高价值,相信超自然力量,坚信永存生命,以爱人、爱物为行为标准。无论哪种类型,都可以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发挥自身价值,为社会做出成就和贡献。

再次,虽然我们刚才的探索过程令人感觉很沉重,抉择很痛苦,但是回到现实生活中,一切都还在,我们还有机会!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珍惜现在,珍惜所拥有的这一切,并且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分清轻重主次,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为最重要的价值取向服务。或许,在我们今后的生命历程中,最核心的价值取向会发生变化,但一旦我们有了这样一种意识,就可以时刻回过头来审视自己,自我反思自我反省。有时候向内看自己比向外看世界更能促进我们的成长。

最后,对于我们身边某些不应该成为主流的价值取向,比如刻意追求名牌、沉迷网络、甚至抽烟酗酒打架斗殴的行为,我相信大家之所以不选择它们是因为我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真正彰显个人价值的永远是内在的品质、修养、素养、知识及能力,而非外在的包装。生活中有意义的事很多,能得到快乐的事很多,让我们为了有意义的事情而活,也请让自己的人生多姿多彩!

五、收获园

生1:我的价值观似乎与多数人不同,亲人、朋友等一概包含在“爱”中,大象无形。

生2:抉择的过程一次比一次艰难,第一次我可以坦然地一笑了之,第二项就明显纠结,到了最后一项竟有些隐隐的心痛,但最后会看到什么对自己最重要。

生3:尽管我很坚强,但谁知道我内心的眼泪?我很爱这五样,不想丢弃任何一样。但当我写下这五样,我已知道我想保留哪一个了,对于我最后保留的理想,不管这条路最终会怎样,我都会走一遭!

【活动反思】

首先,“价值澄清”是我开设心理课以来最有感触的主题之一,这节课最大的特色是我把冥想的技术融入课堂体验活动引导语中,通过设计情境、假设情境,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挖掘内心深处最重要的价值取向。课堂过程中,不少学生在回忆冥想的部分就已经真情流露――或者抽泣或者流泪,从学生的反应中可以看出,他们是积极投入的,活动是有效触动内心的,我也为他们的投入而感动着,双方得到了情感的共鸣。

其次,将价值澄清的方法和意识带入学生内心,并引导学生树立自省内视的意识,这点相对于学生探索出的结果而言更具价值和意义。

再次,价值澄清对于学生的生涯规划的意义也是一个重要的引导点。整节课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典型三段论展开,尤其是第三部分探索过程,不足之处在于前两部分,对于价值观是什么和探索的必要性及意义部分简单几句话带过,还有待进一步具体化。

个人价值观是什么范文第8篇

[论文内容提要]收视率为什么从“科学化手段”演变为“万恶之源”?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把所有可以证实的社会生活侧面都尽量简单化和量化、把无法证实的社会生活方面置诸不顾”的管理思路。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剖析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并在分析基础上提出对从业者与电视节目评价价值系统重构的原则。

如果从观念演变史的角度考察收视率,我们会发现:当初人们认为“收视率……是电视台实现管理和决策科学化的有效手段”、“收视率……成为衡量节目质量的重要方法”,短短几年,情况已经演变为“造成中国电视的文化混乱和理性迷失的市场原因,万恶之源是中国的收视率”。有学者对北京地区283位新闻从业者的问卷调查发现(其中电视从业者占50.8%),大多数从业者认为“‘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收视率/发行量/阅读率压力’对喉舌取向是负影响”。

同样是收视率,为何前后评价迥异?本文试图探讨当下收视率评价观念嬗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一、收视率是什么

收视率是什么?借用一家之言:“所谓收视率,是指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在拥有电视机的总人口(或家户)中的百分比。”由此可见,收视率只是一些数据、指标等,是人们运用的工具,是人们手中的指挥棒。

二、收视率为什么沦为批判对象

如何运用收视率这一工具,通常由运用之人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观念或动机系统所决定的。即实际有什么需要,收视率就有可能被怎么用。美国社会学家库利认为:“一个价值系统就是一个实际的行为的观念或动机系统……”,而价值系统一定程度上又取决于实际的需要。

收视率的实际需要即电视台管理的需要、评价的需要。基于这些实际需要自然会形成评价价值系统。“可以说,近代社会的优势价值是普遍主义的业绩本位价值,即业绩价值。这种价值观念促进了经济活动……”,根据这一原理,便不难发现收视率其实被作为业绩价值系统中的重要指标使用,并且,收视率作为业绩价值衡量标准后,客观上确实不同程度地促进电视台的经济活动。久之,收视率被作为整个电视界追逐的惟一目标。

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电视台都会走上以收视率(业绩价值)作为强势的评价手段的道路?并进一步提出:为什么会恰恰选中收视率作为衡量业绩价值的标准,而不是其他手段?比如,专家评价、同行评价等,其深层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曼海姆在评价西方文明危机特征时指出:“在社会生活层次上,这种‘危机’则既体现为自私自利、惟利是图的倾向大行其道,全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体现为人们以实证主义和惟理智主义(或者说惟科学主义)的眼光看待一切,把所有可以‘证实的’社会生活侧面都尽量简单化和量化,同时把无法‘证实的’社会生活方面置诸不顾。”正是这种思路使电视台管理者与广告商把收视率作为强势评价标准。

三、片面强调收视率带来的影响

从理论层面上分析,片面地以收视率为主要指标建立起来的业绩价值评价体系,会在实践中带来不良影响。因为业绩价值与传统价值观念不同,“它无法限制欲望的扩张。在这个意义上,业绩价值给社会体系的‘动机调整’活动制造了一个难题,这便是所谓的‘无序的问题’”。即业绩价值能促进电视台的经济收入,但不能抑制电视台无限度的追求经济利益的冲动,而后者会带来所谓的“无序问题”。

根据价值社会学的原理:“可将无序分为个人性无序和社会性无序。”结合传播实践,个人性无序大体上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价值内在化不充分时会产生个人性无序。……例如当它与传统价值冲突,不能达到一定水平时,个人便陷入无序状态”。这里的“价值内在化不充分”,具体指的是业绩价值观念(即以收视率为惟一追求目标的现有价值观念),被某些从业者吸收、接受得不够充分。但业绩价值观念对从业者来讲,又确实是不得不遵循的强势价值观念,由此与传统价值观形成冲突便在所难免。通俗来讲,为了获得高收视率,从业者有时需要迎合大众,而自身的传统价值观对这样的做法又有排斥心理,于是当事人往往会表现为迟疑、怀疑、矛盾等心理。

另一类个人性无序则与之不同,“即使个性体系的价值内在化要件得到满足,因业绩价值在本质上具有无法被社会体系完全制度化一面,当期望一次次落空时,个人也会陷入无序状态”。也就是说,即便业绩价值完全占据一个人的价值体系,不存在与传统价值观冲突的问题,也就是只要收视率高怎么干都行,管它低俗不低俗,这样的人同样也有个人性无序问题,原因在于“个人的有机心理构造,不存在限制追求幸福快乐等欲望的机制”。通俗来讲,一个人赚再多的钱也不会满足,不知道多少是尽头,因此,这类人内心也处于无序状态。综上所述,由于收视率的强势评价价值标准的引导,导致了从业者处于或内心焦灼或因单一追求利益而得不到满足的心理无序状态,这是职业传播者的一种非正常心理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都表现为个人性无序的电视从业者,上述两类人其实有着本质区别。因此,对制造低俗化节目的电视从业人员,批判的时候应该区别对待。

另外,还需要探讨一下有关社会性无序的问题,社会性无序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当价值的制度化不够充分时,就会产生社会性无序。”具体到电视传播而言,就是指社会对电视节目某些方面的评价要求基本处于无统制状态。通俗来讲,社会性无序在该问题上的具体表现为:由于受“无法量化衡量的便置诸不顾”的管理思路影响,社会对电视节目低俗化相应的管理、制约机制有所缺乏,在“收视率为惟一追逐目标”的内力推动下。一些电视节目便不惜以低俗化为代价换取高收视率。

四、重构评价价值系统

根据社会性无序和个人性无序所带来的问题,需要分别反思与重构现有的评价价值系统。从理论层面上分析,针对从业者个人的评价价值系统,重构原则可以参照库利有关竞争精神所阐述的原理,评价价值系统分为低层次激励价值评价系统与高层次激励价值评价系统。库利指出:“我不想忽视或贬低金钱动机。作为一种对生活中更直观的资源进行控制的象征,金钱在引导和刺激我们的努力方面,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由此可见,为了有较高的工作效率,以金钱作为一定的激励手段,使人们努力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但是这种动机对人类本性更高层次的激励是不够的。大部分的时候它们以一种肤浅的方式控制着我们,如果允许金钱动机诱导而不是跟随我们人格中深层次律动的话,它将使我们降格为贪婪者和物质主义者。如果它成为人们行为的唯一的或者是主要的主导方式,则此人显然是一个可怜虫。”库利显然认为光有金钱激励的手段是不够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便是应该有一个高层次的激励机制与低层次激励机制相配套。高层次激励机制主要的指向是:希望通过评价价值体系的调整,从而引导从业者乐于为公众生活作贡献的精神状态,在竞争的场域下,也可称之为贡献性竞争。因为“真正在支持并激励着他们的是他们希望他们在为公众生活作贡献。对医生、工程师、科学工作者而言,同样如此,我们希望对律师、记者、政府官员而言也能如此”。这种贡献性竞争精神状态的倡导便弥补了单一的金钱激励机制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