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以分享为题的作文

以分享为题的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以分享为题的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以分享为题的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作文指导;个性化;品味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在写作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引导小学生说真话,抒写自己纯真美好的情感呢?笔者以为,最重要的是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个性的存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并努力促成其个性的良好形成与和谐发展,从而使学生在自己习作中吐真情、说真话、写真事,充分体现他们各自的生活体验、情感、思维和认识水平等,处处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什么是个性?所谓个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比较固定的本质特性。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生活出发,不仅要充分挖掘现有的作文资源,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张扬,人格受到尊重,从而使各具个性的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写出有独特个性充满激情的习作。那么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应如何切实引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者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谈谈,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品味文本,抒写个人见解

作为教师,指导学生作文不能仅局限在作文课中,而要善于挖掘文本这个有利的资源,在品味文本中找准与练笔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在品读佳作中悟情悟理,在练笔中发展思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1.补白练习。文本中有些语句或课文结尾含蓄,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悬念或想象回味的余地。它构成了作品的“召唤结构”,召唤读者去想象,去拓展,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这就是文本空白。因此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空白,及时进行练笔,不仅可以使文本得到充实,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如《凡卡》一文,以凡卡梦结尾,他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再如《去年的树》一文最后一句写道:“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这是一个比较含蓄的结尾,在上课时就可以利用这个空白,让学生想象鸟儿飞走后的情景,并以“鸟儿飞走后……”为题,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展开想象的翅膀练笔,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又能使他们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

2.插图配文。课文有许多编者精心编排的插图,大多数是文章思想感情的体现。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根据自己的体会给图配上短文。如《小音乐家扬科》一文,它以整页的篇幅描绘了“扬科跪在小提琴前面,抬起头,望着心爱的小提琴”的动人情景。而扬科的外貌、内心,课文只字未提,给我们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联系上下文语句——“小提琴的声音多么美妙啊!”“扬科多么想仔细地看看那把小提琴呀!”等。可以“琴”为题,以课文插图为依托,重新编写小音乐家扬科的故事。

3.抓住情感流露点。课文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只有学生深入领悟体会文本,才能与作者倾心对话,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时的学生才能完全沉浸在课文浓厚的情感意境中,此时,正是写“现在进行时”感情活动的最佳时机。

二、品味生活,激活写作素材

作文是“言志”、“缘情“之物,是展现生命历程、张扬个性价值的精神旅程。教师在习作指导时应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搭建平台,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激活丰富的写作素材。通常情况下,学生作文的选材是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激活生活表象提取生活素材。

1.媒体引路。习作内容空洞、言语贫乏,这与学生缺乏体验不无关系。指导作文时,可以借助实物、照片、歌曲、录像等媒体再现生活,让学生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2.角色表演。针对儿童喜欢表现、擅长表演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扮演习作中的有关角色,进行相应的角色感受和角色体验,使学生入情入境,以此丰富学生的体验积累。如指导学生作文《第一次上医院》,就采用了表演的形式。教师与学生分别扮演医生、护士、家长和孩子,再现了看病就医的情境,孩子面对针筒、挂瓶时的紧张恐惧,家长的苦口婆心,医生的和颜悦色,通过惟妙惟肖的表演,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毕现。面对活生生的画面,学生写起来自然具体、生动,充满情趣。

三、品味语言,自由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那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呢?笔者以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的语感品味,通过多种形式的技能训练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能不拘形式地、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像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1.品写法,学技能。学生手中的文本应该说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好材料,作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品读领悟文本语言,学作家们的语言风范。

以分享为题的作文范文第2篇

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大改革即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其中探究式学习策略运用与实践尤其凸显。所谓探究式学习策略,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其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策略运用与实践,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启发式教学 自主、合作、探究的门径

启发式教学,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学生要有主动、积极、能动的学习状态,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创新。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就课本中的某些问题展开积极思考,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多角度地进行分析判断,增强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

1、多用启发方式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或介绍写作背景,或表情朗读,或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时,一句隽永精警的名言诗句,一个简短而寓意深刻的寓言童话,一首流传千古的古诗或时尚的音乐,甚至一片随风而落的秋叶。都能成为教师手中的道具。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言、行、色等声情并茂的诸多形象,多角度多方面地吸引学生,穿插读、议、讲,在有疑难之处点拨解答,于无疑处设疑深究,做到对课文有理解,对生活有感悟,在字里行间读出作品中的喜怒哀乐、悲苦酸甜,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如教高尔基《海燕》,引用列宁:“面包总是会有的。”

2、 强化基础储备 让学生“动”起来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新课标》),因此,语文是一门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和人文素养的学科。缺乏足够的知识基础储备,学生是无法维护其正常思维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对于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是极为重要的。若没有充分的思考基础――语文基础知识和生活感受的积累,而想展开有效的启发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那是无法想象的。 如教《湖心亭看雪》,先引导学生运用字词典或电脑扫

二、培养问题意识 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张载曰:“学则须疑”,先哲们强调的都是学习既学且疑。质疑问题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起点,没有问题或发现不了问题,就谈不上所谓的自主、合作、探究。语文学习中,要鼓励学生敢疑、多疑;阅读中要引发学生品味思考、发现问题,在探究中找到答案,体验解决问题时“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一是要引导学生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语文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法。例如执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入课后,安排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到昔日的罗布泊仙湖之美表现哪些地方?同学们纷纷发言:“从前的罗布泊不是沙漠。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羊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探讨仙湖罗布泊消逝的客观原因和根本原因,以及它的现状与未来。

二是要炼就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分享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教《观沧海》先引导学生讲曹操的故事,再去领会作品的内涵。

三、创设认知情境 让学生思维飞翔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力。

在学习一个新知识点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诱发其探究意识,激活其思维的发散性。

1、创设认知矛盾的情境在现今语文课本中,常常有一些感人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常常有一些不同常人的壮举。可以让学生本身固有的思维方式与故事中人物的事迹进行比较,探究矛盾根源。如语文课《蜡烛》(俄西蒙诺夫):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士兵的坟头。借此可以启发学生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2、创设认知冲突的情境 教师提供可先择的几种答案,使学生感到不知该选哪一种答案才对,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些以物作为题目,但实质上是写人的文章。对于这类课文的教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读课文题目,再出示被选答案:a、专门写人,b、专门写物,c、既写人又写物,d、表面写物实际写人。如《安塞腰鼓》(刘成章)《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等,使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冲突,教师便引导学生探究,到课文中找答案。

四、更新观念 让学生跳出“怕”作文的怪圈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新课标》)例如写作课,尤其是我们农村学生,一提起作文就头疼。针对上述情况,我与课题组的同志一起进行了几项实验:写作课,不一开始就作文,先引导同学们看资料、探究交流、绘画做游戏等,然后再动笔写。如写生作文(把绘画与写作结合起来);乐中作文(把欢乐的游戏、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趣味作文(把课本上的经典词语、成语连缀起来,写诗歌,抒写学习、生活感受,或编小故事等);想象作文(鼓励学生写理想、写幻想、写梦想、写奇想),我在11级2班,搞那个《“小太阳”与“未来诗人”作品选》就很成功。

总之,探究式学习策略运用与实践,注意课文“三维目标”的确定,教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的放矢,针对不同课文,探究学习的切入点,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自学、学会运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以分享为题的作文范文第3篇

“作文先导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以作文教学为实施载体,借助一定的活动导入方式让学生在自由、活跃的氛围中讨论习作、交流写作方法,从而让学生感受习作的快乐。“作文先导式”在习作课堂如何有效运用?本文从构建师生互动平台,践行表达交流型教学;巧用引导活动,辅助“作文先导式”教学;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高效写作三个方面阐述。

【关键词】

作文先导式 搭建平台 辅助教学 创设情境

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要求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的实现,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课堂教学。在此背景下,各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五花八门地作用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但在众多现代作文教学模式中,“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具有更大的优势。该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以作文教学为实施载体,通过创设情境、强化交流等方式构建师生互动平台,让学生在自由、活跃的情境中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与魅力,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一、构建师生互动平台,践行表达交流型教学

构建师生互动平台,践行表达交流型教学是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在构建互动平台时,教师要基于语文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以及写作期待构建多样化的师生互动平台,最大限度地诱导师生、生生进行酣畅淋漓的对话与交流,从而在交流互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写作训练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过程,在写作训练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可通过自由发言、阅读自己作品、师生评论、总结与改正写作错误等步骤强化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

如在语文版S版小学语文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围绕课文主旨“诚实”,布置题目为“做诚实守信的孩子”写作任务,在第一节作文课上让学生进行自主写作。在第二节课上引导学生进行表达交流,首先,教师让学生自由发言:“作文已经完成了,大家都说说自己的写作思路吧,将自己的构思与同学分享。”由于学生写作之前已经对“诚实”两字有自己的理解,此时,他们有比较多的话想交流,教师顺势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挑选一两名代表朗读自己的作品,朗读完后,再引领学生就文章结构、写作语言以及写作主旨进行评价。学生评价过之后,教师也要就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会在师生、生生交流表达找到自身问题,并及时改正,从而提高写作效率。

二、巧用引导活动,辅助“作文先导式”教学

开放式、生成性的引导性活动是“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辅助手段,在开展引导性活动时,教师可从两个方面做起:(1)丰富小学生的业余生活。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有所感悟;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探索,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社会、体验生活,从而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萌生写作灵感。(2)在教学中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生动的课堂实践活动能促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并不活动中不断积累写作素材。

如在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变……了”的写作任务中,教师可进行如下引导:“学习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了解到大自然中的小鸟、蝴蝶、野花等是多么可爱,它们美化了我们的环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我们要保护它们,爱护他们。如果我们保护环境,环境就会变好,如果我们污染环境,环境就会变坏,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以‘环境变好了还是变坏了’为题展开一次小小的辩论,大家可以从‘蓝天变暗了’‘河水变浊了’‘荒山变绿了’等角度展开辩论。”经过这样生动有趣的课堂引导活动,学生很容易明晰本次写作内容与写作思路,从而愉快写作。

三、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高效写作

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是践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另一有效途径。情境教学法,即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再现课文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情境中或扮演不同的角色、或互动交流、或尽情展示自我等方式对故事情节进行生动再现。可以说,利用情境演绎法能让学生对作品情感和思想有独特把握和体会,并在短时间内形成深刻记忆,从而有效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写作兴趣,最终提升写作能力。

以分享为题的作文范文第4篇

中段的作文教学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作的发展,又是高年级习作训练的基础。因此,它作为习作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作文教学一开始就应把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承认每个学生的差异以及各自独立的个性,从而使孩子也真正为自己、为大家描述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段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珍视起步阶段学生对表达的原始热情,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中年段的学生由于刚刚接触作文,所以对作文、对表达充满着热情,一个小动作、一件小事情、一种小物品,都能引发他们的兴趣。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尽可能地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为他们顺利走向作文铺好路,搭好台阶。因此,无论是文前指导,还是文中指导、文后讲评,教师都必须以激发、调动、保持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来进行教学设计。比如导入环节,提示习作题目,应以实物、谜语、故事、图画、情境呈现,第一时间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另外,教师促使学生的“佳作”得以较广地传播,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对优秀习作,我们让小作者读给同学听,因为这也是一种荣誉,这样学生一定想多写几篇,再次尝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把作文写出来给同学老师看,贴在作文栏内展览,投稿到学校“校刊”,寄给报社发表。老师一定要在班上大肆表扬,一定要给这些孩子照几张美照,并发在QQ群里,让家长也重视写作教学。

二、从整体入手,让学生愉快参与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须设计有实效的训练。这种设计我认为要体现:(1)集体性与个体性。日记、平常作文这样的集体性活动能够促使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反过来把个性鲜明的作文、日记作为示范,也能够促进集体性作文的整体发展。

(2)低起点与高目标。对学生的日记、作文不要一味过严地苛刻指责,要宽容地、低起点地鼓励他们努力攀登。尤其是对学困生,要本着“多就少改,高分重赏”的原则,善于捕捉他们文章中的闪光点,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可拿到班上来评议,来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由“怕写”向“乐写”迈步。

三、学会捕捉、描写细节,使学生能够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描写往往能使文章生动形象,叙事则如临其境,能给人以真切感受。描写细节的通常做法:一是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各种感官,捕捉发现细节;二是围绕叙事、写人、状物需要选择描写典型细节。三是利用联想写细节。四是变换不同角度,从多个层面捕捉描写细节;如写奶奶端详孙儿睡觉,可以从奶奶的眼神这一角度来写,还可以从奶奶动作这一角度来写。

四、引导学生言童真,言童趣,用童言,抒童心

所谓言童真、童趣,就是要让学生在习作时叙真人真事,写真话,决不胡编乱造;就是要鼓励学生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上看待事物,思考问题,不以成人世界的思维和观点去理解和诠释。而我们看看现在孩子的作文,字里行间,你触摸不到纯洁无瑕的童心,感受不到纯朴的童真,品读不到娇憨逗人的童话。作文教学这本来丰富多彩的活动,却让学生感到了乏味。

现举一例:“我一点也不喜欢老黄牛,它走起路来慢吞吞的,身上沾满尘土和牛粪。我要教它迈开大步走路,要把它带到小河里,给它洗澡,洗得干干净净的,教老黄牛爱卫生……”

这段话是一位同学以“牛”为题的习作片段,既言童真、童趣,也用童言,抒童心。该学生把习作给家长看,其父母引导:“不能这样写,写老黄牛就一定要把它勤劳和任劳任怨的品质写出来,如写它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写它为人们默默地犁地耕田……”小女孩只好加心修改。在习作讲评课上,老师在全班宣读了她按父母意思编成的习作,并说写得如何有高度有深度,号召其他同学学习。可惜呀,一片童真、稚气的童言,一颗美好的童心被好心的家长和老师用成人的公共话言泯灭了个性的张扬和表达,大脑成了成人思维的跑马场――一个天才作家的苗子,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五、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激发孩子写作的动力

如今,小学生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丰富多彩,可还是有许多孩子写不出来作文,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样指导呢?首先我们就要引导孩子仔细观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他能认识生活,才能在生活中撷取可以作为习作素材的内容。认识事物,除了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还要多读书,也包括接受各种媒体的信息。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同样能扩展他的认识能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作为教师,在生活中把自己所教学生的习作保存下来,是老师一生教育教学生涯中最伟大的财富。一位语文老师,如果按照30年教龄、一年教40个学生、一个学生一年写20篇习作计算,该语文老师手中就会有24000篇习作。如果每篇写下50字的评语,该老师就写下了120万字的评语。这是理论上的计算,也是大多数老师早已经做的的。如果真正拥有了这一切,语文老师的习作教学经验肯定相当精彩,那学生的作文也一定不错。

以分享为题的作文范文第5篇

一、周密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有一个较普遍的现象,许多教师对待作文教学没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即使有,也缺乏系统性,随意性很大。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随心所欲,有的按教材中设置的作文布置,有的临时随意选一个自认为较好的文题给学生写,没有一个宏观的目标计划。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初中七至九年级关于作文的阶段目标:“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作文教学的总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作文教学规律的阶段性目标计划,并认真执行。

笔者认为,初中作文教学的起始阶段可以传授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

从根本上说,写作不是知识,而是一种能力。但从知识与能力相互作用的关系来看,知识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学生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而获得的,从某种程度上说,离开了知识,能力将成为无本之木。所以,初中作文教学有必要教会学生掌握下面一些写作知识和技能,如:如何审题立意,选材剪裁,布局谋篇,处理详略;如何开头结尾,衔接过渡,照应点题;如何叙述说明,描写抒情议论等等。有些基本知识则要按计划分解到各年级各阶段传授。如对表达方式,七年级以记叙、描写为主,也涉及抒情,八年级学习说明,也涉及一下议论的方法,九年级则侧重于议论和综合运用。像这样,教师严格落实各年级训练的阶段目标,并将目标中的各种写作知识和技能及其训练内容细化到各个时段,随着时段的逐层升级,学生的作文能力在过程中提升,从而最终实现终极目标。

二、认真精选文题,围绕目标

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很大程度决定于文题,文题的拟定最好是在学生普遍关心又有生活体验的范围之内编拟,这样既容易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又利于拓宽其写作思路。文题贴近学生,学生有话可写,有激情表达,自然就减少了畏难情绪,这样就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选拟文题时,一定得考虑文题对作文训练的具体目标要有极强的针对性。如训练学生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可设惭愧、后悔等文题;训练学生描写人物语言,可设计以“对话”为话题一类的文题;训练学生用抒情的表达方式写作,可拟“我爱 ”、“真令我陶醉”等文题;训练学生议论,可以“我看 ”为题等。另外,八年级下和九年级结合训练目标,要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穿插训练。总之,教师命题要紧紧围绕着目标,加强针对性,避免随意性。

三、科学精要指导,突出目标

作文指导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1.让学生明确这次作文训练的目标是什么;2.明确为什么要达到这一目标,达到这一目标后会有怎样的作用和意义;3.让学生弄清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传授写作知识技能和方法时,要结合一些典型的例子,在指导过程中,让学生有更直观更感性的认识,效果会更好。有了这样的过程,就可以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写作了。

其实,学生作文的障碍究竟在哪里?不同的写作题目对写作的要求是不同的,对不同的学生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也是不同的,所以作文指导要“科学精要”。作文需要指导,但没有必要每次都面面俱到地把一些写作技法、要求从头到尾地宣讲一遍,因为学生听这种老生常谈的指导会很麻木。当我们漫无目标去讲的时候,就等于什么也没有讲,因为有许多内容学生实在记不住用不上。有的作文指导课,教师给学生拓展得非常宽广,这就过犹不及了。每次作文需要那么多的观点,那么多的角度,那么多的材料吗?我们有时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把学生本来还有的一点点写作冲动和自我感受,搞得荡然无存了。

因此,有的放矢,目标突出,科学精要的作文指导才会有实际的作用意义和价值。

四、多元互动评价,落实目标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这是学生的劳动成果得到回报的时候,也是学生作文在训练之后得到提升必不可少的环节。无论是学生的心理需求,还是教学目标的实现,都必须抓好这一环节。

作文评价分作文批改和作文评讲两个步骤。作文评讲是建立在作文批改的基础上的。

新课标指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因此,作文批改最好由师生共同参与,效果会更佳。

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批改作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式。教师在学生批改作文前,针对每次的训练目标,讲清批改的具体要求,然后选一两篇批改给学生看,进行示范。最重要的依然是紧扣每次作文训练的目标,不贪多求全。你侧重训练描写人物的动作,批改可侧重于动词运用是否准确精当;你侧重于训练“一事一议”,批改可侧重于评价如何叙事说理,事和理之间有什么逻辑联系等等。作文批改切忌面面俱到。

学生批改作文可以多种形式交替进行。自己修改:在对自己作文反复阅读思考后进行修改;相互批改:自由组合两人一组,你改我的,我改你的,改后各人发表批改意见;轮流批改:自由组合三人一组,你改我的,我改他的,他改你的,批改完后相互交换意见;小组批改:四至五人一小组,由一位“小老师”执笔,让所有参加的人充分发表意见。这种形式多样的立体式、全方位的多元互动的评价方式,不仅使学生的写作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效应,还能充分撩拨起学生的激情,使他们乐在其中,兴味盎然。

作文评讲课应尽量让学生参与评讲的过程,体现出对尽可能多的学生的鼓励,而不只是老让少数“写作尖子”频频亮相,使肯定和表扬成为他们的专利;讲评时还应该充满民主气息,师生平等对话,甚至可以争鸣,形式上也应该尽可能新颖生动活泼,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不能把评价当成一种对学生作文进行褒贬的形式,不能单纯地一味进行肯定和否定,而是要让学生全员参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后通过争论和碰撞达成共识。

在作文评讲课上,我们可设计多个教学环节,如“佳作亮相”、“片断欣赏”、“咬文嚼字”、“病句修改”、“鉴赏专家”等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让更多学生的作文被评价,充分利用学生的作文资源,赋予学生成就感,激发其写作兴趣和热情,让作文评讲课成为学生作文的加油站。

以分享为题的作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语文 备课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某些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所谓的“课堂主人”,绞尽脑汁,教学花样百出但细细品味,我们不禁疑问重重:这节课中学生学到了什么?培养了学生哪些能力?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其实,上好一节语文课,教师备课是根本,教学设计是关键。备课是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仅结合个人的一点教学经验谈谈我在备课过程中所思考的点滴:

一、新课程的主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中突出强调了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性。作为基础科目中的基础科目,语文课程教学又有极强的综合性。随着人文、自然等科学的发展,传统的、落后的语文教学已不能满足学习和实践的需要,注重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呼声越来越高,终于“新课改”应用而生了。此后,语文教学的主导思想不在以传统的段落、中心等腐烂形式为主,而是别开生面,逐渐落入了情感、美感、人文教育等新的理念,这实际上也是新科程备课中的切入点,即“以文为本”代替“以人为本”的观念转变!

二、“吃透”教材

“吃透”教材一要细研,二要深钻。所谓细研,就是要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遇到念不准音调的字,一定要查查字典,切忌以讹传讹。遇到似懂非懂的词,一定要查查词典,并联系上下文,说出它的确切意义,切忌望文生义。作者的遣词造句好在什么地方?段和段之间是什么关系?怎样以最少的文字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要弄个明白.切忌不求甚解。所谓深钻,就是深入钻研问题。比如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换个写法好不好?”去掉某一两段行不行?对刊物上发表的某些教材新探、新解、质疑,自己怎么看?如此等等,要通过独立思考和旁征博引,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只有自己“吃透”了教材,才能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教材。否则,以其昏昏,断难使人昭昭。

三、大胆改变课堂结构,化教师讲授为学生学习活动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是经验。课程是人类已有经验和教师、学生个人生活经验的结合。因而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里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在这种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求得新的发展。所以,备课的第一要务是安排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的方法有三。一是常规法,即把传统的字词教学、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课后思考题处理为学习交流活动,直接了当地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置。如《白色鸟》一课可安排以下六个学习活动:以四人为一组,先后交流“生难字词”、“我所了解的”、“两少年所做的七件事及其场景”、“对以白色鸟为题的理解”、“对穿插写外婆的理解”、“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等活动,充分使学生自主、独立、交流学习。二是挖掘教材或练习内涵,灵活设计活动,尽可能地寻找学生活动的载体。如初中第五册《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一文,根据文章驳论兼有立论的特点,为使学生充分理解驳论、立论的本质和该文敌论点、敌论据及敌论点、敌论据之间缺乏逻辑联系的特点,可把课后练习第一、二题改造设计成辩论会,小组内设反方、正方,反方扮“公开的文字”,说敌论点、引敌论据证明;正方扮“鲁迅”,驳敌论据如何不能证明敌论点,接着正面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观点,并举古今事实证明。又如根据课文、课题设计“家乡物候调查”、“社区生物调查报告”、“诗歌朗诵会”、“小说剧如《变色龙》创作与表演”、“某人物形象浅析”、“新闻与人物采访及写作”、“编写现代作家作品一览表”、“说明文文体知识卡片”、“文言文关键实词一览表”、“重要语段的选择及命题设计”、“我的课外优秀文章赏析”、“中考作文题命题设计”、“生活与作文的关系研讨会”等。第三,咬文嚼字,多向思维,给足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充分安排学生质疑的活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大胆思考问题,促进新知识的生成。如学习《愚公移山》一文,愚公智叟谁智谁愚的反向思维,是挖山还是迁居的思考等。这种安排,教师要想多说也不行,只能做导演。

四、使用好《教参》

《教参》是他人对教材经过研究后得出的结论,仅供教师参考。虽然其中不乏高明之见,但也不见得句句都是真知灼见,《教参》本身也在不断修改,就是明证。有《教参》是好事,它像拐杖一样,可以帮助自己走路,但如果完全依赖《教参》,好事就是变成坏事,它会使自己失去独立行走的能力。所以,《教参》应当为“我”所用,合宜者取,不合宜者舍。要做到这一点,正确的做法是,自己先钻研教材,然后再看《教参》;如果倒过来,《教参》作者的观点就会先入为主,这是不利于教师独立思考的。

总之,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只要我们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吃透”教材,大胆改变课堂结构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 就一定能够迎来初中语文教学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秋菊著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以分享为题的作文范文第7篇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合作,搬东西时,大家一起搬,又快又方便;大扫除时,大家分工搭配,又快又不累……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合作作文7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中合作作文700字1一个深秋的下午,落叶。秋风。令人略感凉意的阳光。

学校举行了班与班之间的黑板报比赛,为此,班主任派上了他的黑板报小分队,来完成此次任务。

我是新任队长,自然身负重任。放学后,我召集齐了我的队友们,从这次黑板报的中心主题——“诚信”来入手。

我端详了一会儿后,就分配他们工作了:我请擅长绘画与写作的同学来做以诚信为题的小报,得做到构图合理与图文结合;请擅长用电脑的同学来查阅一些关于诚信的故事,并打印出来;请手巧的同学剪一些纸,进行黑板的装饰,要求大小适当。我呢,则是全程负责指挥,当他们在把做好的物品用钉子钉黑板上时,我要站在讲台上,从远处来指挥怎么样才能使整体的构图更新颖,更美观,更能突出此次主题——诚信。

首先,负责查阅资料的同学,已经查到了几个关于诚信的小故事,于是,我便协助他们,把这些小故事复印到Word文档里,并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后,就指派他们用彩色纸去打印了。我趁着这个时间,去视察了做小报的同学,此时,他们已经把大致的边框与板块规划好了,正准备用图文的形式来填充纸张剩下的空白处,动作真是十分迅速!我又来到剪纸的同学那儿,发现他们还没有思路要剪什么,我加入到他们当中,让他们剪一些小花、小草、边框等,只需起到点缀黑板报的作用,使它更美观。许久后,打印的同学回来了,我看着打印后的东西,让他们把纸剪成不同形状,以便更漂亮些。当然,剪纸与画画的同学也完成了他们的工作,我拿着他们的作品,每一件都是栩栩如生,没有丝毫瑕疵,这令我十分满意。接下来,我跑到了讲台上,“远眺”着指挥整体构图……

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后,黑板报终于做完了。看着成型的黑板报,我万分欣慰!

果然,在我们辛勤劳作的汗水下,在队员的积极配合下,我们荣获了金奖。望着队友们眼中的喜悦,望着那完美的黑板报,我突然发觉:团结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

合作,真好!

高中合作作文700字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人也一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每个人都不可能独自生存。所以,合作成为必然,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每一步都有“合作”的影子。

记得有一天,机器人社团要举行一场友谊赛,规则是要在一个小时内,两人一组合作搭好一辆车,并编好程序让车绕开所有路障,第一个到达终点的赢得比赛。我和裴健旭一组,我们俩都撸起袖子,摩拳擦掌,时刻准备大干一场。

“开始!”,老师一声令下,我和裴健旭一齐冲到零件箱前,每个人手捧一大些零件,然后就开始拼搭。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待我抬眼时才发现时间已经过去四分之一了,可这次的拼搭并不顺利。我搭的快、他搭的慢,有时都拼重复了,眼看别人的车骨架都快拼搭出来了,而我们的还是一盘散沙。我们俩都着急了,额头上冒出了汗珠也没时间擦,可谁知越拼越慌乱。接下来我们冷静下来查找原因,当眼神环顾到周围人协调的动作时,不由得恍然大悟,原来是我们两个人都在自己搭自己的,没有分工合作。我站起来对满头大汗的裴健旭说:“我们必须分工合作才行!你编程好,就先编好程序,我拼搭快就负责搭车。”“对!对!就这样!”裴健旭立马反应过来,频频点头。我们又投入到新一轮的拼搭,经过我们良好的分工合作,我很快搭好了车,他也编好了程序,我们又互换位置相互检查起来。一次次的试验失败,一次次的紧急商量,我们一块儿查找原因。终于,我们以第一名的速度与质量赢得了比赛,老师也大声称赞我们。我和裴健旭对视一眼,合作成功了!

懂得合作,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照亮一片夜空;懂得合作,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懂得合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整个海洋。这次合作,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合作的意义与重要。

高中合作作文700字3一天,美术老师让我们当堂制作皮影并演出。课堂像炸开的锅,大家都觉得太难了。老师笑着说:“你们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我、胡旒、祁郁和陆锐洋就聚在一起讨论:“嘿,咱们演戏的题目到底叫什么?”“那还用说,当然是孙悟空的故事啦,最简单了!”“这个主意不错……”就这样,我们决定做《西游记》的人偶。

做皮影戏人偶时,大家各显神通:我最擅长画古典美女,女妖精非我莫属;祁郁属猪,爽快地选择画猪八戒;胡旒选择画孙悟空;陆锐洋画故事场景中的树。我三笔两笔就画好了女妖精,可是,怎么也扣不上各个关节的扣子。我很沮丧但不好意思求救,怕别人笑话我这么简单的活都干不了……正在我一筹莫展时,胡旒发话了:“哎,这个孙悟空怎么画?”我一听,立马来了劲,“我来教你!”我刚要落笔教他画,想到了自己的困难:“谁会把这个扣子扣上去?”“我来吧!”祁郁说,“胡旒,帮我把这个人偶剪下来吧,你剪得最精细了!”大家都在忙着帮别人,别提有多开心了!

演戏的时间快到了,又是一番讨论。我提议演“三打白骨精”。祁郁认为改编一下更能吸引人。大家把头凑在一起,一会儿就编出了大家满意的故事。

皮影戏开始了。一阵风吹来,陆锐洋画的“树”在风中摇摆,女妖精和猪八戒同时出现在白纸上面。我捏着鼻子细声细气地说:“哎呀,天气这么热,我走不动了!”祁郁演的猪八戒气喘吁吁地说:“小姐,我背着您走!”孙悟空从天而降:“八戒!不好!那是个妖精!”猪八戒盯着美女,傻傻地说:“这怎么可能是妖精?是个弱女子!”悟空和女妖精打了一场混战……

我们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得到了美术老师的表扬。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让个人看起来无法做到的事情变成现实。大胆地说出我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这种感觉真好。当自己的想法被他人采用并成为现实时,学习变得更快乐了。

高中合作作文700字4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意识到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对抗强大的自然,于是从聚落到国家再到全球化,人类通过合作书写了文明发展的历史,也深刻的诠释了合作意义和价值。

合作是资源的优化整合。图片两只手或许是美团董事与摩拜单车创始人的握手。摩拜作为新兴的创业公司,小有成就,可是和巨头美团比起来仍是羽翼未满。两家公司的合作将其所拥有的资金、技术、客户等资源优化整合,让这些资源更好的发挥效能,不仅能够好的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和产品,也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样中通商城上的厂家选择和中通合作,也是信息经济背景下资源整合的又一例子。大数据和传统产业握手合作,能力利用数据的信息资源助力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也让新科技与传统握手言和。

合作是利益的共享互惠。当下零和思维热度再起,逆全球化的声音此起彼伏。图片上的握手,可以是非洲论坛上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握手。20世纪人类战争经历了两次大战,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后,共赢的理念逐渐取代零和思维,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只有加强合作才能为本国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进而造福全世界人民。零和思维,却是片面、静止、形而上的。当前的资源能做出的蛋糕是有限的,但零和思维却忘记了通过合作带来优势互补,从长远上看会有更大的蛋糕。所以在当今全球化面临挑战的时候,中国更应履行大国义务,加强与其他国家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

合作,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趋势。从个人层面上看,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显得单薄无力。所谓“小成功靠个人,大成功靠团队。”从世界层面上看,互联网将世界变为互联互通的地球村,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不断紧密,经济在往来中得到繁荣,文化在碰撞中实现创新,固步自封只有山穷水尽,拥抱联系才能走向海阔天空。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是人类的大智慧,也必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高中合作作文700字5巴尔扎克说:“单独一个人可能会死去,两个人在一起可能会获救。”的确,一个人就像是一块砖,砌在大礼堂里,是谁也动不了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要被人一脚踹开的!

一个社会就像是一个区块链,而每个区块链的核心就是合作。合作调动社会,合作促成双赢。同学与同学,老师与同学,老师与老师之间;买家与卖家,卖家与买家之间。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件大事小事都离不开合作!

一个人来到了地狱,看到这里的人个个面色发黄,骨瘦如柴,但是在每个人面前的桌子上面都有一桌丰盛的食物,和一把长勺,这里的人自私极了,他们每个人都想快点吃到食物,争着把食物送到自己嘴里,但无奈勺子太长,饭还没到嘴边就已经洒落完了;他又来到了天堂,这里也是每个人面前都是丰盛的食物和一把长勺,但这里的人却个个荣光散发,精神气儿十足,他看到天堂里的人都把食物用长勺喂到对面的人嘴里,也正是应为长勺的原因,这里的每个人都能吃到丰盛的食物。这个故事是说地狱里的人之所以认为那里是地狱,是因为他们不会合作;而天堂里的人之所以会认为那里是天堂,是因为他们学会了合作。

上下同欲者胜。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位于圣人矣。从古至今,合作者双赢!周瑜和诸葛亮之间有了合作,才能在在赤壁大败曹军;廉颇负荆请罪和相如合作,才使赵国有了生存之机。几位都是有才之人,所以说,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往往比他更聪明更有力!

以分享为题的作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管理;评价策略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建立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它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二、理论基础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表明,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因此,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角度看: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建了课程观?,体现了课程的“范式转换”。课程不再只是静止的“跑道”,成为对个体生活经验的改造和建构,成为自我的“履历情境”,成为“在跑道上奔跑”的历程。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建了教学观,?体现了教学的范式转型。它改变过去机械的、单向灌输式的知识传递方式为灵活的、多角度探究式的知识获取过程,让师生在生活世界中通过交往共同建构活动。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建了学习观,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综合实践活动打破原有知识的“霸权性”,学习作为建构新知识的活动,学习成为学生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不断表达个人见解的历程。

三、指导(基本)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原则是指开展活动评价时所应遵循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既反映了教育评价的一般规律,也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律的特点。

1.以促进个性发展为重点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健康发展为宗旨,在评价中,要以人为中心,反对就事论事,要从活动中发掘一切因素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和成熟。

评价中,不以学生活动的成果为重点,应该挖掘每一活动环节内含的因素作为个性教育素材,启发和引导学生。比如:一些学生的模型制作得非常精美和奇特,那么评价就不应只限于对作品本身的评价还应评价学生对活动的投入以及创新精神。又如一位学生的任务是担任调查员前往访问某工厂,被拒绝接待后就无功而返了。对于这项失败的活动也不能简单地说其完成得不好,而应引导学生回顾完成任务的每个环节,查一查所做的努力够不够,是否从多种角度想办法去完成任务,与对方打交道时为什么没能说服接待人,从而让学生评价自己在态度、意志、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启发学生看到自己的缺欠。

2.体验分享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评价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和看法,将每一个人的收获变为大家的共同精神财富。

评价活动应尽可能具有公开性,要组织的形式多样。如调查活动可以采用演讲、报告、讨论、演示等评价形式;制作活动则可采用比赛、展览、答辩会等形式。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对问题的看法,引导学生就一些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3.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的原则

这是指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评价,培养其自我认识的自觉性,并提高其独立的分析能力。

贯彻这一原则时应注重学生个体评价和集体中相互评价相结合。

4.非等级评价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上进心,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1)采用口头评价或口语评价法。例如写某学生“在活动中敢于独立思考,大胆提出见解,但尚不够细致、全面”。

(2)评优不评劣。

(3)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在活动中成功的机会。

5.差异性原则

这是指在评价过程中,指标体系项目的设定、深度要求以及评价中分寸的掌握,都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人发展水平来加以掌握,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

6.灵活实施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评价要从学生发展的需要、活动进行的状况及条件许可程度出发,审时度势,灵活地加以组织,讲求实效,不要拘泥于某一种模式。

四、评价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活动的评价是指对学生参加活动的表现、体验及活动成果所进行的评价,它是课程评价的主体。

1.学生活动评价的基本依据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提出的三个方面的基本目标,站在现代社会的角度,比较扼要地概括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培养的基本素质,可以作为学生活动评价的目标要素。这三个方面是:

(1)态度。是指一个人对生活和周围事物的稳定的观点和行为的表现。具体来说,又表现为①关心;②参与;③进取。

(2)能力。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言,目标主要集中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领导和被领导的能力、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及动手制作简单物品的操作能力等。

(3)知识。主要是指学生在接受和理解新知识及综合运用知识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

2.学生活动的两个层次评价

学生活动评价也要从总体评价和专题学习活动评价两个层次上进行。

(1)总体评价

学生活动的总体评价,是指阶段性地评价。这种评定着眼于衡量学生群体素质的变化,以此验证课程的成效,并为以后课程目标的制定及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2)专题学习活动评价

学生专题学习活动的评价是对学生参加活动的表现及其收获所进行的总结,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了课程的“过程性”原则。通过总结,学生对活动获得概括性地体验,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所获经验的认识并激发兴趣,也可以分享其他同学的经验,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找到进一步前进的方向。例如,在一次环保专题的评价会上,作汇报的女同学生动地讲述了她和同学所见到清洁工人辛勤劳动的场面,以及见到和听到的一些人对清洁工人的劳动、甚至人格不尊重的情形,她哽咽着再也说不下去,全体同学也深深地被感动了,思想感情上受到强烈的震动。

五、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体系一般是由评价项目和权重两个方面构成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评价项目主要包括两个维度的评价项目:

第一个维度是活动过程的要素,主要涉及行为能力或基本的发展状况。包括:活动主题或活动项目的选择和确定的状况。要评价学生活动主题或活动项目的意义、学生在主题或项目选择和确定中的作用、活动方案的制定状况。要评价学生制定活动方案的能力、活动方案本身的合理性程度、方案的具体化程度等、活动过程的具体行为方式。要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如行为的合理性、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具体的操作方式、参与实际情境的深度、文献资料、具体事实材料的搜集情况等、活动的总结情况。要评价学生的活动报告、成果或产品等状况。

第二个维度是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感发展,主要涉及行为所反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包括: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状况、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学生各种良好思想意识的发展状况,如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安全意识、效率意识等等。

六、评价方法

全面、科学地收集和处理信息,是得出准确评价结论的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信息的收集范围取决于评价的对象和评价类型。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问卷法。

这种方法是将所要了解的问题写成书面材料,让被调查逐一填写回答,然后统计分析、了解问题的一般趋向。问卷的形式主要有自由叙述式和选择式两种。

自由叙述式是编制若干个开放性题目,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比如,“你与同学在活动中有不同意见时是如何处理的?有什么体会?”。

选择式问卷是对所要了解的问题编成若干陈述句作为题干,然后列出若干选择支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例如:“我们应当关心贫困地区的同学们”是题干之一,其后可列“很赞成”、“比较赞成”、“说不清”、“不赞成”和“很不赞成”等5个选择支。

2.谈话法。

谈话法是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直接谈话来获取信息的的方法。

3.行动观察法。

这是把学生作为观察对象,有目的地在各种活动中考察学生的变化。观察时应自然,认真做好详细、全面的观察记录。

4.作品法。

这是以学生的作文、日记或其他创作物为中介,评价学生的变化与进步的方法。

5.活动资料分析法

这是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得到锻炼的特点而采用的一种方法。这是指在活动中要求学生妥善保存自己拟定的活动计划、草稿和半成品等资料,在活动完成后进行总结时,作为评价其活动过程的基本素材,从中发掘工作经验、教训、评价工作态度和方法。

所获得的评价信息,在开始时还比较分散和凌乱,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整理工作一是去伪存真,二是归类。分析可分为状态分析和原因分析两种。

总体来说,评价的反馈应遵循评价的原则进行,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和艺术性。

参考文献:

[1]《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作者:高峡,康健,丛立新,高洪源.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南》作者:沈旎.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