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创造自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39 庄楠
发现自己,创造自己,超越自己,接受自己,做快乐的自己。——题记
《生命是创造自己的过程》讲的是:这本书会引领我们进入一个不同文化的人生,如果细细品味,会发现这书不仅给我们美的享受,更给我们深奥的人生启迪。在午后,或者是夜晚,一边品尝杯中的浓浓的茶味,一边欣赏这本书的美文,会感到一阵心旷神怡、宁静淡远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
生命是创造自己的过程,不错的。当今,在我们的社会上,有些人残疾了,但他们的意志还在,创造了一般人所不能创造的过程;有些人没残疾,可他们的意志却被自己毁了,整天浑浑噩噩的过日子,过一天是一天……
当某一天,我看到一些人,才知道这句话的真谛……海伦·凯勒原本在我的印象中是空白的,但偶然听到老师在讲她的事迹,我不禁佩服这位女中豪杰。
在19个月的时候她发了一次高烧,在这次高烧中不但耳聋,而且还失明了。一开始,她因自己遇到这种不幸的遭遇而感到愤怒、生气。自从一个叫安妮。莎莉文的老师出现后,改变了她原来对待生命的态度。此后,她为了不负老师、家人的期望,顽强不屈、自强不息长大后写了许多的名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老师》……
她死后,因为她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贡献感动了全世界,因此马克。吐温说:“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她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创造了一个让人举世仰慕的自己!霍金偶尔听过,但是以为是个普通人罢了,没有多大的注意。直到,看到有关他的故事,我就认为当时自己的智商怎么那么低。
霍金因为患了“渐动症”导致全身瘫痪,身体上只有一根手指头可以动。但是他推算出了黑洞的面积原理,还得到过“英国爵士”、“英国皇家学会的休斯”的荣誉称号等。他坐在轮椅上,仅用一根手指头到处演讲,又得称“宇宙奇才”的称号。
他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创造了一个能在轮椅上演讲的自己!与他们相比,我觉得虽然也许我不能成为名人,但是我可以在生活上一点一滴的做好。
生活中的我,不喜欢互动,内向性格。一旦说到什么比赛,我的第一句话,不是“我要参加”而是“我不参加,不要问我”。但是在一次的被迫之下,无奈的参加了一次钢琴比赛。
跟老师报名后,晚上只能在家里自己练习。刚刚好老师选中的曲子里,我有一些错音,而且练得不是很熟。刚刚弹开头,就心情开始烦躁,不想弹了,看着密密麻麻的五线谱,就感到一阵的恶心。而且,为了比赛的这件事,我跟妈妈吵了好几次的架。
姐姐也参加了这场比赛。她看到我这样对我说:“为什么不从头来呢?”“从头来!那要弄到什么时候啊!”我惊讶道。“从头来,就是重新创造自我的机会,为何不呢?即使,你没有获奖,那也是一个重新创造自己的过程。但是在创造自己的前提是要接受自己。”姐姐试图的开导我。“那怎样接受自己呢?”“那当然是,先知道自己错来哪里。创造自己然后在努力的去推敲它,弹起来再投入点感情,那就做到了。”姐姐把她的经验交给了我。
【活动目标】
1.告诉学生信心是自己成功路上的一面风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相信――我能行。
2.让学生们懂得学无止境,不要骄傲自满。
3.让学生懂得人生要有目标。
【活动重点和难点】
1.学生学会利用时间和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
2.领悟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并学习制定目标。
【活动形式与方法】
讨论、提问和小实验结合。
【活动准备】
准备活动内容:多媒体教学课件,广口瓶,大石块,小石粒,细沙和水。
【活动过程】
让学生掌握活动的主动权,教师起辅导作用,引导学生“思与做”为主。
一、教师结合期中考试后的一些学生的表现进行小结
一部分同学骄傲自满,这不是自信的表现而是自满的流露,是失败的开端;一部分同学没有考好,但是没有引起自己的重视;有些同学屡次考得不理想,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有些自暴自弃。
二、主题部分
1.克服困难和挫折,增加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教师: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任何一个人,无论他的先天禀赋和学习基础多么好,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不少困难和挫折。有些同学怕苦怕难,稍不顺心就灰心丧气、打退堂鼓,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不足,承受挫折、抵御挫折的能力较差。针对这部分同学的情况,我们结合学过的历史名人,来看看他们都是怎样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
播放多媒体课件,励志故事:凿壁偷光、水滴石穿、司马迁与《史记》、卧薪尝胆、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
教师提问:我们从这些名人身上又学到了什么呢?
学生互相讨论并阐述自己的见解,气氛活跃。(略)
教师总结:我们要学习他们这种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精神,凡是有所作为的人,必会遇到大困难,必先艰苦磨练自己,才会有所成就,学习也是需要长久努力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看出成效的。就像水滴石穿的故事,只要不断努力终究会取得好成绩,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相信――我能行。
2.制定人生目标,学会利用时间和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
通过做小实验来引入本活动主要内容。
实验过程:
广口瓶放满大石块,提问学生:“广口瓶满了吗?”让所有的学生都答“满了”或“不满”。教师反问:“真的满了吗?”说着,从桌下取出一瓶子小石粒倒了进去,并轻敲广口瓶,使小石粒填满大石块的间隙。“现在瓶子满了吗?”教师又问。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还没有。”教师说“很好”,拿出细沙来装满瓶子,又一次问,“现在满了吗?”“没满!”学生们大声地说。教师拿出水来倒向瓶子,直到水面与广口瓶口齐平,实验完毕。
做完后教师提问学生:“在这个小实验中我们学到什么,受到什么启示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略)。
教师:这个小实验告诉我们,第一:“瓶子的空隙就像时间一样,无论你的时间表有多么紧,只要你愿意挤,时间总是有的,而且你真的再加把劲,还可做更多的事。有的同学老是埋怨自己没时间做作业,打扫清洁,预习等等,但是同学们想一想你们的时间都到哪里去了呢?
学生回答(略)。
第二:就是告诫我们学习做事的人生态度,不要稍有点成就就骄傲自满。就像广口瓶一样,装满了大石块,就以为装满了,知足了,其实还能装下许多东西如小石粒、细沙和水等。
第三:我们在平常的学习生活当中,要有人生的大目标。好像大石块一样,只有装下大石块后才能更顺利地再装其他东西如小石粒、细沙和水等。也就是说制定好人生的大目标后才能容易制定小目标,同时较容易一步一步地完成各个小目标最后实现大目标。
好!下面我们就来制定我们的人生大目标吧。
然后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人生大目标。(选出几名学生说一说)
教师:有了目标,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是不是目标越多越好呢?有了目标不付出辛勤劳动会实现它吗?
学生讨论一下,教师找出几名学生谈了一下自己的观点。(略)
教师总结:中国有句古话叫“志当存高远。”高尔基说过“目标愈高远,人的进步就愈大。”
制定人生目标固然重要,但付出汗水去实现我们的目标更重要。有了目标不去朝这个方向努力,制定人生目标不去实施行动就等于徒劳。如果我们只有目标没有行动,即使我们天天立志,每一个志向都是无比的美丽和宏伟,我们的收获也只是“0”;但若我们每设立一个目标,就立即付诸行动,尽管刚开始时我们的收获不大,但经过不断的努力和积累,我们的进步之快是让人吃惊的,而最终的成就也是非常大的。
这个道理许多人都知道,可为什么真正付诸行动的人不多。因为人们有太多的惰性,总是觉得:“以后再做也不迟。”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做的仍旧没做,而时间也过去了大半。因此我们在语言和行动两者之间,成功者选择做“行动的巨人”。这也是成功的人总是少数的原因。
三、教师小结
在迷茫的山间寻找飞行的路
是谁指引了它
飞向高高的天空
也许是它自己
相信能创造奇迹
犹如失去双亲的孩子
在床上哇哇大哭
是谁指引了他
学会坚强面对
也许是他自己
相信能创造奇迹
犹如卖菜的农民
天天早起干活
是谁指引了他
拥有坚强毅力
也许是他自己
相信能创造奇迹
犹如勤奋的学生
在教室朗朗读书
是谁指引了他们
相信坚持
也许是他们自己
相信能创造奇迹
1.不怀旧 元朝的萨都刺在《念奴娇・登石头城》里写道:“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岁月不断地转换着年轮,昔日多少英雄的丰功伟绩,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复返了。生活就是这样,有些人和事虽然值得回忆,值得留恋,但毕竟一日难再晨,生活不能总是沉浸在那些残缺的回忆里。放眼未来,重要的是把握现在,保持舒展的心态,便能达到“秦淮一片明月”的意境。
2.不生气 乐能长寿,气大伤身。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人在发怒时,呼吸加快,肺泡扩张、血流加快,心跳剧烈,周身处于失控状态,犹如决堤洪水,自损身心。因此,我们要学会控制情绪,遇到矛盾冷静处置,尽量少生气或不生气。
3.不攀比 知足者日日神仙,不知足者日日苦海。人生在世,应得的权益要争取,非分的名利要放弃。这并不是向命运妥协,而是因为人都有各自的局限,心平气和地面对人生才
4.不孤寂 有些人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并由此产生寂寞、孤独、无助、焦躁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心理空虚感。如不及时调适,则能引起人体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克服孤独心理,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树立自信心,培养生活热情,主动亲近别人,谅人之过,念人之功。从而寻求精神寄托,消除独处时的寂寞感。
5.不嫉妒 心理学家认为,妒嫉是一种病态的心理,并可导致某些功能性或器质性疾患。不嫉贤,不妒能,关键在于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消除认识上的偏差。须知,一个人的智力、体力与适应力,都有一定的限度。我们必须承认有自己力量不能达到之处。当别人在某些事情上胜过自己时,要有为别人喝彩的心情,最低也要有不嫉妒别人的雅量。嫉妒似烈酒,少饮可提神,多喝则伤身或殒命。《三国演义》里的周瑜,《水浒传》里的王伦,其下场便是最好的说明。
6.不动心 不动心是为了养心。古代养生家庄子对保持内心的清静,排除私心杂念的干扰尤为重视。他说:“平易・陪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孟子提出不动心一寡欲一收心,最后达到“养浩然之气”的境界。孟子所提倡的“不动心”就是要排除外界的干扰,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猝然临之而不怒,无故加之而不惊”。这样才能保持内心清静,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心情好与坏有时就是自找的,无忧和知足才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自我体验与感觉。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等很复杂,开心与伤心的事不会和任何人商量就会发生.
快乐与伤心全靠自己,别人劝皮劝不了心,只有自己想开、自己调节,才能心平气和。不管什么人遇事不要钻牛角尖,调节自己的情绪,放平心态,以开朗、豁达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件事,这样才能达到心身健康。
快乐是建立在少私寡欲之上的,即不要私心太重,不要欲望太多,更不要想得太多,为人要质朴,这样才不会有痛苦与烦恼,而且性格要开朗,这样才有助于心神的清静。
有一个好心情,就会感到人生道路上充满阳光与快乐,而这种快乐不是别人给你的,是靠自己得到的,人生在世,磕磕碰碰、沟沟坎坎很多,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退一步、让一让、想一想就过去了,让自己在快乐中享受每一天的生活。
一、《小人国》的拍摄背景
《小人国》拍摄的是李跃儿开办的“巴学园”。张同道导演之所以选择此园作为记录对象,主要源于巴学园独特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巴学园”给孩子很大限度的自由,孩子想在屋里就在屋里,想去外面就去外面。甚至连吃饭,都不是规定哪个点必须吃,孩子完全生活于一种比较自然的状态。“巴学园”的名字来源于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巴学园”。创始人李跃儿原本只是一位有点小名气的画家,她像中国所有热爱孩子的父母一样,“用严厉的爱”把自己孩子教得厌学。当她看到《窗边的小豆豆》里面的“巴学园”,让她反省,也让她向往,她于2004年在北京的郊区创建了自己的“巴学园”。
二、《小人国》内容简介
《小人国》主要纪录了三个性格迥异的孩子:为友情四季等候的四岁女孩辰辰,五岁的孩子王池亦洋,两岁的探索者锡坤,讲述了一个儿童世界关于权利、情感和探索的故事。
辰辰,每天早上都在幼儿园门口执着地等待着那个不是因为堵车就是因为起床晚而迟到的南德。辰辰总是先来,通常要等半个钟头,有时甚至超过一个小时。等南德到了,幼儿园准备的早饭早已凉透,老师把饭热了,让他们俩单独吃。南德和辰辰总是一起午餐、一起午睡、一起游戏,基本不参与别人的活动。
池亦洋是幼儿园的孩子王,个头最大、力气也最大,孩子们都不敢惹他。他也仗此任意欺负其他的小朋友,老师对他无可奈何,直到家长来到幼儿园要求大李开除池亦洋,以避免自己的孩子再受欺负。大李告诉家长,池亦洋身上有闪光的地方,他给男孩子树立了男性的榜样。大李答应家长改造池亦洋。大李从不放过任何改变池亦洋的机会,为了切断不良行为,只要池亦洋违反了原则,大李都会让他呆在反思角,告诉他做事的方式。慢慢地池亦洋成为了孩子们真正的头领,他主持正义,解决纠纷,带领男孩子们训练,还举行升国旗的仪式。
有一阵“巴学园”老是丢鞋,后来才发现,为了研究垃圾桶的肚子究竟有多大,刚过完2岁生日的锡坤每天把鞋子都放到比他还高的垃圾桶里,可是垃圾桶总也放不满。于是老师们每天又多了一项任务——在环卫工人来之前,把鞋子“抢救”出来。一个月后,锡坤的兴趣转到幼儿园门口摆着的大鞋子上,后来又转而对架子产生好奇,把上面摆放的物品一件件扯到地上。在大李眼里,锡坤的“破坏性”行为是“对空间关系的一种很可贵的探索”。她从未加以指责,还任由锡坤把游戏用的小珠子倒得满屋都是,再和他一起收拾。
三、《小人国》人物塑造的典型性
辰辰是一个性格安静、内向的四岁小女孩。她有着一般孩子所没有的细腻情感,她对友情的执着和专一远远不是同龄孩子所能比拟的。孩子的情感世界最真、最纯,容不得成人半点的世俗去玷污。通过辰辰的形象让成人了解儿童的情感发展,学会尊重和保护儿童的情感世界。
池亦洋是一个长得彪悍、帅气的小男孩,他一出场就让人充分感受到他的跋扈、霸道、蛮横和软硬不吃。池亦洋的角色正是生活中让老师头疼的典型班级小霸王的代表。他拿了陈炳栋的棍子不但不还,还要把老师和小伙伴打成肉泥。但他统领一切的霸气、正义感、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又为身边的男孩子树立了一个男性的榜样。
锡坤是一个刚满2周岁的可爱小不点,一双圆圆的大眼睛充满对世界的无限好奇。他的好动、好奇、好探索和兴趣的好转移正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典型特征。锡坤把门吸从墙上拔下来,打开看个究竟,又把它完整的安装好,可见,他的动手能力要明显超过同龄的孩子,锡坤的探索欲在“巴学园”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大李老师是现实中为改变幼教现状而努力和尝试的典型代表。大李虽然不是一个专业的教育人士,但是她对教育的大胆尝试和创新,敢于付诸实践,对教育的不懈努力和追求的精神,对于很多专业的教育人士而言,都只能望其项背,自叹弗如。
大李对孩子的爱心和耐心也非常让观众感动。对辰辰等待的尊重,对池亦洋不厌其烦的讲道理,甚至池亦洋骂她,她都不发火,坚持以理服人,对锡坤探索世界好奇心的满足和配合,都可见一斑。
四、《小人国》的教育价值
张同道教授认为:这么多年中国教育,没有出现十分出类拔萃的人,尤其是没有出现创造性的人物,这说明教育的体制、教育的方法出了问题。哪儿出了问题,光从空洞的理念研究是不够的,更需要积累很多案例来研究。而《小人国》就是一个难得的教学片,一个很好的案例,它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成人所不了解的真实的儿童世界,儿童的很多行为需要从成人的目光之外观察,认识到孩子的特性、隐秘的情感世界。
(一)解放孩子天性,回归生命本真
人之初,性本善。儿童的心灵是人生中至真、至纯的净土,它没有伪善,没有尔虞我诈,它是童年生活最真实的镜子,天真无邪、纯洁无暇。只有童心,才能敞开胸怀去接受,满怀兴趣地探索;只有童心,才能毫无掩饰地袒露内心世界。成人不要过早地将世俗的、庸俗的东西教给孩子,否则就是在扼杀和禁锢孩子纯洁的天性。《小人国》让人回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感受生命的质朴和纯真。
《小人国》中的“巴学园”为孩子创造了一片自由的乐土,孩子是幼儿园的主人,他们完全的处于一种放松和自然的状态,可以随心的安排自己的活动,可以称呼园长“大李”,可以和老师平等对话。而一般的幼儿园,什么时候做什么,玩什么,谁来玩,都是老师安排好,孩子们没有选择的权力。正如张同道教授所言:如果一个人长时间没有选择的权力,他可能会慢慢忘记他可以选择,从而导致很多人都过着一种被动的生活,这就源于我们接受的是一种被动的教育。“巴学园”却让孩子学会了选择,学会了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充分地满足了孩子自由探索的欲望和了解世界的好奇心。“巴学园”就是孩子们自己的“国”,在这个“国”里,孩子们拥有自己的权利和自由,孩子的天性得到释放,这是一个属于孩子自己的世界。
(二)尊重儿童,创造儿童自己的世界
卢梭认为儿童是真正意义的人,儿童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卢梭还认为儿童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精神生活:“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用成人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因此,不管是父母还是教师都应该把孩子看作独立的个体,要学会尊重和理解。儿童是不同于成人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世界。家长和老师要学会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的世界,才能真正地理解孩子,才能真正地为孩子创造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尊重孩子,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碰壁、去探索、去进步。家长和老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和儿童对话,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他所看,想他所想,用心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不要用成人的思维,将主观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成功学的创始人拿破仑·希尔说:“自信,是人类运用和驾驭宇宙无穷大智的唯一管道,是所有’奇迹’的根基,是所有科学法则无法分析的玄妙神迹的发源地。”奥里森&·马登也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如果我们分析一下那些卓越人物的人格物质,就会看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在开始做事前,总是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排除一切艰难险阻,直到胜利!”
自信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一个人的成功,从不少人的创业史上我们都可见一斑。自信可以从困境中把人解救出来,可以使人在黑暗中看到成功的光芒,可以赋予人奋斗的动力。或许可以这么说:“拥有自信,就拥有了成功的一半。”
同样两个努力工作的人,自信的人在工作时总会以一种更轻松的方式度过:当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时,会认为这是因为自己有实力,当遇到实在无法完成的任务时,则认为也许任务本身实在太难。而缺少自信的人则会把成功归功于好的运气,把失败看成是自己本领不到家。只是由于这小小的心理差异,虽然二人花的时间,精力都差不多,但往往较为自信的那一方的收获要大得多。
国内外多少科学家,尤其是发明家,哪一位不是对自己所攻克的项目充满信心呢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只会一次又一次地激发起他们的斗志————他们认为:失败越多,距离成功也就越近了。但自信不是平白无故地就会附着在人身上的,首先人要有真才实学,接着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信,并把它作为一种极其有用的动力。空有满腹自信,那只说得上是自以为是罢了。这种所谓的“自信”,不但不能推动人前进,反而害人不浅。
网络评论人王小山说过:“没有真东西,只有信心的话,前途只有一条————死,而且死得很难看。”这句话听起来有些过火,但事实上如果仅有自信的话确实是十分危险的。
1954年11月,程堆出生于泽州县衙道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78年5月,在沁河发电站上,随着轰然一声巨响,程堆倒在血泊中,人们把他从乱石堆中扒拉出来,他瞬间昏迷后的第一意识是睁开眼睛:无际的乳白色世界骤然退去,满目褐色的斑点成为他视力的最后记忆,年仅23岁的程堆猝然遭到了厄运。在城区医院住了一年医院,医生们尽了种种努力,保住了他的眼球,但他永远失去了视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程堆的心灵之窗却骤然关闭了,他从光明一下子跌入痛苦的低谷。
失明者脚下的路有更多的坎坷和不幸,程堆踏着坎坷,上采着不幸,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学步。
1990年,晋城市康复医院开办盲人按摩培训班的消息传来后,程堆为了不再让父母操心,决然报名参加培训。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程堆很快熟练掌握了人体的骨骼、肌肉、经络和穴位等基本生理结构,对人体的360多个穴位摸得滚瓜烂熟,结业后,因为他的勤奋和天赋,晋城市康复医院决定将程堆留下来作为按摩门诊的工作人员,享受工资待遇。
凭借娴熟的技巧和热情的服务,程堆的按摩逐渐火起来。前来找他按摩的人经常坐得满满的等他,预约程堆的电话更是响个不停。
有一位患颈椎病的老太太,多方求医,疗效不佳。听说康复医院的按摩能治,而且还说有一个老程按摩很可以,就来到康复医院,经过一个月的治疗,老太太的病居然好了起来,老太太激动得说:按摩就是好,治好了我的病,老程不仅按得好,服务态度也好。
当问及工资情况时,老程爽朗地一笑:“我粗略地算了算,自1999年来,自己的月平均工资都在1千元以上。”然后老程又激动地说:我所以有今天,全是康复医院给我的,尤其是我们的郭院长,把我解救了出来,要不然我现在受苦受罪不说,那还能有老婆,有孩子,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