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诸葛亮小时候的故事

诸葛亮小时候的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诸葛亮小时候的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诸葛亮小时候的故事范文第1篇

司马懿在“空城”一役中的反常举措,或许只有在那小小“空城”之外的更大空间中,人们才能寻找到合理的解释。我们知道,司马懿这个人的仕途是大起大落、充满着艰险的,他时常遭人嫉妒,政敌很多,做事往往受到多方牵制。曹操在世时对他存有疑心,曾说:“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予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曹丕继位后,司马懿一度被新主重用,他青云直上,曾做到骠骑将军。后来曹睿当皇帝时,司马懿领兵与诸葛亮对垒,在战场上成为诸葛亮的劲敌。战场上数度交锋,诸葛亮是充分领教过司马懿的厉害的。他派人到洛阳等地散布司马懿的谣言,同时四处张贴司马懿兴师废君的榜文告示,曹睿果然信以为真,而朝中司马懿那班同僚们,也纷纷对他落井下石,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幸亏大将军曹仁上奏力保,司马懿才侥幸捡了一条命,但那显赫的职位自然是保不住的,他便只得回家养老了。风云变幻,诸葛亮出山伐魏,魏军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人是诸葛亮的对手。眼看着曹魏江山危险了,本来已打算要老死家乡的司马懿,在这曹魏国难当头之际,却戏剧般地被重新起用。

司马懿是何等人物,经此大起大落,他何尝不明白自己之所以会有今天,能临危受命为“平西都督”,在某种意义上讲,竟全靠的是诸葛亮的功劳,因为满朝文武,只有他司马懿堪在疆场上与诸葛亮一较高低。有诸葛亮一天在,他便一天在朝中有用,政敌便奈何他不得。而如果哪一天诸葛亮不在了……自己便失去了独特的价值,就很可能会在动不动“内耗”的朝廷中,再一次被政敌置于死地。

有些事就是这样,不是干不成,而是当事人出于各自的切身利害考虑,有意地设置障碍,诚心地不去干成它!在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中,形形的“内耗”,也向来都是一道异常可怕的“风景”。老于世故的“人精”司马懿,又如何无视之?断然地决定不进“空城”,放宿敌诸葛孔明一马,岂不是同时也为自己留下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我想这或许才是司马懿最终没有派兵拿下那唾手可得的“空城”,眼睁睁放走宿敌诸葛亮那难以向人明言的苦衷吧!朝中残酷的倾轧与“内耗”,不能不成为这位“平西都督”做出一项决定时反复掂量与考虑的重要因素,因为这些是他的“工作环境与背景”。

随着这一探究逐步深入,我的目光,也渐渐由那座小小“空城”,转向传统中那黑黝黝的深层结构……

诸葛亮小时候的故事范文第2篇

小时候,我看着爸爸给我买的《三国演义》我看了几页,就觉得烦,就出去玩了。上小学后,我可以静下来看几个小故事了,不过有时我看了一会图画又把书丢到一边去了。

从上小学三年级开始,我就爱上了看书。看《三国演义》,我敬佩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我有时想象自己是诸葛亮,在那指挥军队。看《西游记》我常常为唐僧他们担忧,希望他们不要碰上妖怪。只要手中有一本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

渐渐的这一小册书已经不能满足我了,于是我又发现了一座宝库—图书馆。渐渐的我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大大提升,从而悟到读书的道理。

诸葛亮小时候的故事范文第3篇

小时候,吃包子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冬天的清晨,晨雾里透着湿润的寒意,包子铺里,昏黄的灯光和蒸蒸的热气,让人心生温暖。等待包子师傅将笼屉揭开的过程充满期待,当腾腾的热气带着香味扑面而来,眼前的一切变得模糊而又神秘。待蒸汽慢慢散开,一个个新鲜欲滴的包子便横空出世。拿在手里,软软的,虽然烫却不愿放下,左手换右手,右手换左手,觉得差不多可以下口咬了,第一口也不敢咬得太深——怕烫到舌头。咬第一口,吃的皮比馅儿多,面皮带着一点馅儿的咸香,第二口感觉就大不一样了,那是货真价实的肉馅儿的香味,吃在嘴里满是汁水丰富的肉和油。在那些肚子里油水很少的年代,这一口的享受的确可以称之为幸福。后面的动作就连贯得多了,嘴里还在嚼着,下一口已经上去了,吃完一个,喝口豆浆,整个人顿时觉得有了精气神。吃完包子,天色已经转亮,不管天气如何,心里已经温暖得像有个小太阳了。

一直觉得,包子是一种神奇的食物。相传,最早的包子是三国时诸葛亮发明的,而这项发明又是因为要救人性命,急中生智想出来的。

话说诸葛亮以智慧七擒七放孟获,收服了南方的少数民族的蛮夷。那时这些少数民族,有祭祀的风俗,每逢祭祀,要取七七四十九个人头当贡品。诸葛亮为改变这一害人性命的风俗,便与伙头军商量,用米酒、面粉揉在一起,做成和人头相像的样子,里面还包上牛羊猪肉的馅,然后放在蒸笼里蒸熟,用以代替真人的头做祭品。祭祀活动完成以后,诸葛亮又请大家一起分食剩下的祭品。当人们吃过了这从未见过的美味以后,精神焕发,都觉得用这样的方法祭祖比原来的好。后来就一直这样延用了下来,而这种美食也从此流传开去。因为面人头是按蛮人的头的样子做的,就叫这种面团为“馒头”。后来又细分出没有馅的是馒头,包了馅的是包子。

老重庆人幸福生活的标尺

包子是中国最普通、也是最喜闻乐见的小吃,南北各地均有:扬州的三丁包、苏州的生煎馒头、无锡的蟹粉小笼、上海的南翔小笼、陕西贾三灌汤包、天津的狗不理、山西鱼羊包子、开封小笼灌汤包子……在重庆,誉满全城,则是九园的包子, 九园的包子分咸、甜两馅。咸馅以精选猪五花肉为主,细切粗剁,配以冬笋、干贝、金钩、火腿等高档材料,为普通的五花肉“穿金戴银”,增添不凡气质。就如《红楼梦》里的一道名菜“茄鲞”,主材是稀松平常的茄子,但要辅以鸡和鸭才能将普通的茄子做出绝妙美味。五花肉得益于这些至鲜至美的辅材,自然变得鲜味浓重,醇正自然。

重庆的普通甜包子馅以两种为主:一是芝麻白糖,味近汤圆心子;另外一种是猪油豆沙。而九园的甜包子决不甘于平庸——甜馅由河北的薄皮核桃、安徽的金丝琥珀蜜枣、广东潮州的冰糖桔饼、苏州的玫瑰糖、加上重糖瓜条和上好的猪板油精制而成,这确非一般甜馅包子所能做到。除了馅做得精巧,包子皮儿也很重要,老面发酵时机要得当。包子入口,一定要做到松泡爽口不粘牙,这是手艺,也是经验。

九园的包子确实讲究,所以从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开始,它便以一种小吃界奢侈品的姿态风靡陪都了。

据说上世纪30年代,内江人舒泽九在西三街开了一家包子店,店名叫浦德食店,开张时生意并不好,后来又搬到鱼市街(今民权路)租了一幢二楼一底的房子重新开业。因以前在下半城开店生意一直不好,舒泽九考虑换个招牌讨个吉利,于是请住在楼上以卖字画为生的同乡孙公取个名。孙公思考几日曰:那就用你姓名中的“九”字吧,就叫“九园”。话一说完窗外就传来巴县衙门放午炮的响声,舒泽九一听连称“吉利、吉利”,于是开张大吉,专营自己擅长的白案包子、鸭血汤、鸡蛋手工面,从此生意大振,也成就了重庆小吃史上的一段佳话。

陪都时代的九园包子已经深受各种达官贵人名流名媛的宠爱。一代名媛蔡文敏,至今仍对那时的九园包子记忆犹新。她那个娇惯淘气的小弟,酷爱上清寺九园包子。可是九园的包子每天限量供应,500客包子(每客两个,咸甜各一)8点准时出笼,不出半小时便一抢而光。家中佣人一次去晚了没买到,又怕得罪小少爷,只好买了效仿“九园”的“八园”包子,谁知买回家,小少爷尝第一口时皱皱眉,第二口就把包子扔了。佣人自知理亏,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就去“九园”排队,小少爷早上醒来看到色泽润白、面皮松泡的包子,这才笑逐颜开。

到了上世纪70、80年代,九园包子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能吃上一个九园的包子,对很多人来说就像过节一样幸福。刚出笼的包子,皮薄肉多,个个晶莹剔透,看得见里面的酱肉,一口咬下去,满口留香,那是真正的打牙祭啊。那时候几乎每个人吃完包子,都会把垫在包子底部的油纸舔得干干净净。人们都以能吃上九园包子为荣,这种光荣,大概也是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很多重庆人的儿时记忆里,都有这样的场景:过生日或者过节的时候,父母带着自己,买上一个九园的包子,作为奖励或者礼物,父母却舍不得吃。

我还听过一个关于九园包子和友情的感人故事:当年有个人生了病,身体虚弱至极,感觉将要不久于人世,他很想吃上两个九园的包子,在那个年代,买包子需要粮票,而找到多余的粮票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他的一个朋友便想尽了各种办法搞来了粮票,也许是九园包子丰富的营养给了他与病魔抗争的力量,也许是朋友的真情感动了上天,后来,这个人竟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九园包子和他的朋友也成了他的救命恩人。

正因为流传了那么多故事,以至于当九园包子因为旧城改造而消失的十几年中,会有那么多的人一直在寻找它,而当它恢复老字号,重新在上清寺中山四路开业那天,会有那么多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排队买包子——买回去的包子大多是孝敬父母或者给小孩,或者送给亲朋好友,因为在人们的眼里,九园的包子是回忆,是真情,是友情,是心意,只有当大家彼此分享的时候,它的美好才能得到最好的传递。

九园蒸菜馆,80年的真情传递

算起来九园包子已经有80年的历史了,如今的九园包子升级成了九园蒸菜馆——一个以蒸菜为主打的中餐酒楼。酒楼的经理,也是九园包子最权威的传承者龚志国先生,出身厨师世家,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餐饮行业工作,最擅长的就是面点。对于九园包子老字号的恢复,他自然有着独特的理解:既严格保证九园包子从选材到制作的各个步骤的传统,也从现代人越来越高的饮食要求和健康需要方面考虑,进行一些必要的改良,比如现代饮食不太提倡大油,就从选肉的肥瘦比例上面做了一些调整。制作包子皮的面粉也用了高档的进口面粉,使面皮在口感上更加的细腻化渣。除了坚持传统,还开发了像深受小孩喜欢的奶黄包这样的港式新口味。

二楼的中餐,品种极其丰富,每种菜品都继承了九园包子的精髓——讲究。比如乳鸽汤先要大火冲开转中火小火,炖至8成熟,使食材本身的蛋白质分解到汤里,再来用蒸这道程序,一来锁住原汤里的营养,二来避免了食材煮得过久会散架,整个汤的营养价值更佳。再比如蹄筋牛腩煲,选上好的原材料,先用家常烧牛筋牛腩的方法烧至8成熟,再换煲仔蒸,这样做出来的牛筋和牛腩更能保持原材料本身的香味。

诸葛亮小时候的故事范文第4篇

没有笑就没有生活,没有笑就没有文学。

小时候看《说唐》,知道了程咬金大笑三声而死的趣事。

看《三国演义》,曹操兵败赤壁,率残兵败将逃到乌林地方,见树木丛杂,山川险峻,乃仰天大笑,众将不知何故。操说:“吾不笑别人,单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若是我用兵之时,预先在这里伏下一军,如之奈何?”一语未了,就听到一阵炮响,斜刺里杀出一彪兵马,正是常山赵子龙也。好一阵掩杀,曹操仓皇逃得性命。又往前走了一段,曹操又仰天大笑。众人道:曹丞相您又笑什么?曹操曰:“吾笑诸葛亮、周瑜毕竟智谋不足。若是我用兵,就在这里伏上一支兵马,以逸待劳,我等纵然脱得生命,也不免重伤矣!彼见不到此,我是以笑之。”话未毕,早见四下里狼烟突起,一彪人马拦住去路,当先一员大将,正是燕人张翼德。自然又是一阵掩杀。曹操狼狈逃窜。逃到华容道上,他又一次仰天大笑,众人说您就别笑了吧。曹操说:“若是让我用兵,在这里埋伏上一支兵马,就没有活路了!”一声炮响,关云长来了。

曹操这三笑,是真正的英雄的笑。他把战争当成了艺术。他虽然输了,但是还在为对手的作品的不尽完美处感到遗憾。直到三笑笑出了三支兵马,才消除了他的遗憾。尽管他一败涂地,但他还能为敌人的完善杰作而喝彩,非大英雄难有如此潇洒的表现。

20世纪70年代后期,大陆文化开禁,引进了香港电影《三笑》,演义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真令我如醉如痴,连看了三遍,连其中的唱词都能背诵。秋香那三笑,真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迷死人兮。她的笑容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至今没有磨灭,女人的笑原来是这般的迷人……

接下来又想起清朝人蒲松龄老先生的《婴宁》了。这个小妖精爱笑成癖,动不动就笑得低头弯腰,不可自制。她笑得毫无来由,毫不做作,一片清纯,无比天真。音容笑貌,若在眼前。她到底笑什么?笑世间可笑之事,笑世间可笑之人。

诸葛亮小时候的故事范文第5篇

阅读《资治通鉴》

“流水无弦万古琴,《通鉴》无声天下音”,让我们去阅读《资治通鉴》,了解其中的一个个历史故事吧!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编年体通史,与《史记》并称为中国史家之绝笔。它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后周显德六年,共跨越1362年的历史。在这近2000年的漫长岁月里,发生了多少曲折动人的故事啊!比如:“战国争雄”、“楚汉相争”、“三国鼎立”、“隋唐盛世”、“五代十国”等等,便是这历史长河中泛起的朵朵浪花。其中牛角挂书的李密、以死尽忠的豫让、贤能勇猛的荆轲、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贤良淑德的长孙皇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打开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编著的《资治通鉴》,之所以命名《资治通鉴》是因为它意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只要我们认真阅读它,便可以从中体会到烽烟四起的朝代战争,无数百姓处于流离失所、水深火热的痛苦。我曾记得有这样一段故事:李密小时候经常牧牛,可他却每每带上几本书,把书挂在牛角上,这样便可以边看边牧牛了,后被瓦岗军推选为“魏公”。为什么他们在那艰苦的条件下都能自学成才呢?而我们现在的条件比他们优越几千倍,有什么理由不更勤奋学习呢?

《资治通鉴》不仅为我们生动演绎了一段真实的历史,再现了一位位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还给了我们后人警醒。

诸葛亮小时候的故事范文第6篇

在小时候,《三国演义》让我认识了“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等众口相传的歇后语和俗语;了解了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草船借箭等家喻户晓的故事……

在稍大些时,看了关于《三国演义》的青少版,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那就是一部讲述当年历史的小说,令我回味无穷。因为它让我明白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关羽的忠肝义胆,张飞的粗中有细,周瑜的气量狭小……《三国演义》中创造的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形象,我现在仍然还能清晰可辨。

现在,我终于翻开了这部承载历史,具有厚度,充满浓郁书香的罗贯中的着作。在淡淡的黄色灯光下,映衬出这部书让人看起来似乎有些年头。看了《三国演义》后,他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和许多如何做人处事,知道了当年的历史。

《三国演义》中的描写也不是全部写实的,例如曹操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把他描述成了一个残忍奸诈的反面代表,历史上的曹操的性格非常复杂,也许用现代的话说,他有可能是一个拥有双重性格的人。一方面他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生活节俭,与人谈话聊天时,总会充满风趣幽默。他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位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另一方面就是他想称霸天下的野心,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则是把曹操的野心夸大了,突出了他的阴险狡诈,却把他的好品质忽略掉了。《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的人物与实际有所出入,但这本书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本很好的小说,帮助我们学习历史,为此提供了很好的模板。

诸葛亮小时候的故事范文第7篇

眉师附小三六班:干雨佳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三年级六班的干雨佳。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书,伴我成长》。

如果我是一棵小树,那么,书就是灿烂的阳光,它照耀着我,让我快乐地成长;如果我是一只小鸟,那么,书就是任我高飞的天空;如果我是一条小鱼,那么,书就是任我遨游的海洋。

古今中外,有不少的爱书人士,他们写出了家喻户晓的名言。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记得小时候,睡觉前,妈妈经常给我讲书上有趣的故事,听着听着,就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甜美的梦乡。上学了,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学会自己看书。只要一有时间,我就跑到书店,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不知疲倦地在书的花园里采集花蜜。

随着我一天天地长大,书籍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好伙伴。在书的海洋里,我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秘密:猿人是人类的祖先;恐龙高大无比;远古时代,人们钻木取火…… 哦,世界原来如此奇妙!

在《水浒传》里,我结识了忠厚宽容的宋江;在《三国演义》里,我认识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我吸取了战胜困难的力量……

书是无穷的宝藏,为我增添了丰富的知识;书是快乐的天堂,让我忘记了所有的忧伤。书是冬日里的阳光,带给我春的温暖;书是沙漠里的绿洲,给(jí)予我新的希望。拥有书,我们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拥有书,我们就拥有了美好的明天! 同学们,让书香伴我们快乐地成长,让书籍滋润我们的人生吧!

诸葛亮小时候的故事范文第8篇

薏米扎着两个辫子,胖乎乎的身材,时常会开怀大笑,性格大大咧咧,风风火火,班上的男孩女孩都喜欢找她玩,也喜欢找她探讨学习。

面对女儿,我常常充满幸福感。对于她,我们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划,只希望她不断去经历去发现,不断发现自己的力量,不断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 爱写诗爱思考

薏米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书刊仿佛是一盏神奇之灯,照亮着她的世界。她脑袋里经常会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经常一边看书一边与书中的人或者动物对话;每当读到诗歌,她都会模仿创作,口述出一些稚嫩却珍贵的诗歌。当她读到诗歌《山》――你看!你看!山的背上也有一座山,是不是山妈妈背着她的儿子,想摘天上的星星呀?薏米会说――你看!你看!月的旁边还有一个月,是不是小月和小月是双胞胎啊!读《妈妈的爱》――妈妈的爱,像草原。我是小羊,怎么跑也跑不到边。妈妈的爱,像蓝天。我是小鸟,怎么飞也飞在里面。薏米会说:――妈妈的爱,像大海。我是小美人鱼,怎么游也游不到边。妈妈的爱,像珠穆朗玛峰。我是登山者,怎么爬也爬不到顶。

人在童年的时候才会有这些美妙的想法,薏米口述了很多这样的诗歌,我怀着惊喜及时地记录下来。

阅读锻炼了薏米的表达能力,也丰富了薏米的情感。有一天晚间散步,我说:“今晚怎么没有月亮?”薏米神秘地说:“快到中秋节了,月亮得回去好好地把自己吃得胖胖的,打扮一番,等中秋节再漂漂亮亮地出来!”

每当薏米读完书,我总要和她聊一聊,听她讲讲书中的趣事。一开始,薏米基本是复述书中的故事,后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逐渐加上了自己的见解,读书的时候也越来越爱思考。

有一段时间,薏米疯狂地迷恋历史,每天都缠着跟人讨论。读二战史,她说“战死在沙场上不一定最光荣,赶紧逃走保全实力再来攻击敌人岂不是胜算更大”;读《三国演义》,她会逮着班上同学一起讨论,回家后薏米说:“好多同学都不喜欢曹操,说他奸雄,可是我喜欢。因为我觉得曹操有才能有才气,不仅聪明善战而且是文学家、书法家。好多人居然喜欢张飞!”我问:“张飞有什么不好吗?”薏米说:“张飞长得粗壮,而且只会打仗,一点情趣都没有!诸葛亮我也挺喜欢。”“曹操诸葛亮你更欣赏谁呢?”“有点难选,如果非要选一个,还是曹操吧,诸葛亮再有才气再聪明也只能做军师,不能统治天下。”

对于薏米的这些想法,我一般都持鼓励态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的丰富,也许以后她还会有不一样的看法,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一直在思考。

2015年,薏米在“金书签”阅读小达人评选暨CCTV“中国读书少年”推选活动中获江苏地区决赛小低组二等奖,2016年又被评为南京市鼓楼区读书之星。 过程比结果重要

二年级时,薏米报名参加南京市鼓楼区“金”口头作文比赛,从班级、年级一路闯关,最终到了学校集训阶段。那天放学回家,薏米闷闷不乐,一问她,竟然哇地一声哭出来,说不想参加训练了。从她断断续续的话语中我明白了,她被老师批评了,她发现自己的表现不是特别好,面对众多高手,自信心开始动摇。

薏米的成长路上,受到的挫折教育并不多,我意识到,这恰恰是一个好机会。我开导她:“如果好好准备,把老师指出的不足一一改正,即便不能拿奖,对自己来说也提高了很多,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为什么要放弃?再者,你是代表班级参加竞赛,如果你现在后退了,你怎么跟老师和同学们讲?”渐渐地她不哭了,说自己一定要好好准备。第二天放学后开心地告诉我,她讲得不错,现在是剩下的6名种子选手之一。

一轮轮PK,薏米最终被选为学校代表参加区里比赛。比赛前,她反复地说:“我要是拿不到名次多丢人啊。”每次我都回答她,最终的结果并不重要,我们已经享受了整个过程,结识了新的朋友,你已经成功了!那天早晨送考,放下包袱的小人儿一蹦一跳独自进入考场,最终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

金口头作文比赛后,薏米参加了学校大队干的竞选。第一轮演讲顺利通过后,第二轮因准备不充分以几分之差惨遭淘汰。公布的那一天,薏米很沮丧。我安慰她,没关系的,知道自己的差距就有了努力的方向。第二年,再次竞选,薏米一轮轮认真准备,不敢懈怠,整个过程积极主动,最终成功竞选上了大队学习部长。

人生会有各种比赛,每一件事只要努力去做,享受整个过程带给我们的欢笑和眼泪,结果真的没那么重要了。 做事不轻言放弃

薏米上了不少兴趣班,都是从小时候一直坚持的。总觉得孩子要学一门乐器,但学钢琴还是古筝,我一直拿不定主意,我带她到琴行听小朋友的演奏,让她自己选择。薏米说:“大家都学钢琴,我就学个不一样的古筝吧。”我告诉她,自己选择了就不能轻易放弃,一定要坚持。薏米表示同意。

刚开始弹琴时,薏米兴趣很大,上手快进步也大,很有成就感。但一段时间后进入瓶颈期,薏米不想弹了。我看出了她的情绪变化,带着她了解古筝这门艺术,欣赏古筝名曲的意境,疏导她的抵触情绪,薏米的兴趣又浓厚起来。

在薏米学古筝的路上,也没有少挨批评。有一次,薏米的一首曲子没有弹熟,我有点生气,告诉她:“我不想看你弹了,你自己弹,觉得弹好了就喊我。”

薏米没有大叫大跳,自顾自地弹起来。一会后,房间里的小人儿喊我:“皇后陛下,可以来听了。”令人哭笑不得。

结束后薏米居然一边下指甲一边哼起了小曲,仔细一听,歌词是这样的:慢慢来慢慢来,总有一天会弹的!

晚上睡前,我问她:“今天我发火,你生气吗?”薏米说:“不生气,我要赶紧练。”“那你弹得不好难过吗?”“不难过,弹得不好再练呗,一遍不行就两遍。你不是说弹琴要慢慢来不着急吗?”

现在,薏米有时还是会抗拒弹琴,但是在发完牢骚后还是会坚持练琴,并主动要求报名参加暑假的8级考试。

小的时候,薏米很爱套着游泳圈在泳池里游泳,但带她学游泳时,一开始的学闷水就把她吓着了。第二堂游泳课那天,从一起床就哭哭啼啼哼哼唧唧,一路流泪到游泳馆。接下来的游泳课极富戏剧性。进了馆,先是一个人站在泳池边哭了半小时,怎么说也不去闷水,接着为了躲避闷水,竟然三次跑回更衣室反锁在厕所里。我把她拉出来,很认真地问她:你愿意哭哭啼啼着三节课学会闷水,还是现在跟着老师的指导一节课学会闷水?她突然笑了,这么讨厌的事情,我还是赶紧打发掉它吧。

最后,在老师帮助下,薏米克服恐惧,成功闷水,并且在水中学会了所有动作。学会游泳后,我趁热打铁,带着薏米天天练习,每天鼓励她游远一点。真是过了第一个难关,其它困难都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