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曹操遇蒋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2、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3、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4、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5、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6、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7、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8、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9、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10、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11、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12、阿斗的江山--白送
13、夏侯敦看春秋--一目了然
14、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15、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16、赵子龙战长板--浑身是胆
17、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18、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19、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20、单刀赴宴--有胆有魄
21、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22、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23、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24、看三国流泪--替古人担忧
25、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26、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27、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28、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9、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30、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31、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32、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33、曹操转胎——疑心重
34、曹操杀人——乱来一气
35、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36、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37、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38、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39、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40、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41、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42、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43、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44、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走对了路子)
45、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46、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47、曹操吃鸡肋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48、曹操诸葛亮——心思不一样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49、张飞卖刺猬——人强货扎手
50、张飞卖豆腐——货不硬人硬
51、张飞战马超——不相上下
52、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53、张飞烧火——猛灶
54、张飞讨债——气势汹汹
55、张飞的胡子——满脸
56、对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57、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58、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59、张飞卖秤锤(砣)——人强货硬
60、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61、张飞战关公(关羽)——忘了旧情
62、张飞妈妈姓吴——无事生非(吴氏生飞)
63、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64、张飞绣花(穿针)——粗中有细
65、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66、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文/小龙
1、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2、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3、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4、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5、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6、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7、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8、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9、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10、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11、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12、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13、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14、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15、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16、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17、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18、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19、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20、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21、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22、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23、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24、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25、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26、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27、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28、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29、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30、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31、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32、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33、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34、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35、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36、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37、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38、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39、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40、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41、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42、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43、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44、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45、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46、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47、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48、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49、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50、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51、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52、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53、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54、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55、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56、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57、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58、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59、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60、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61、关帝庙夫人--慌了神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62、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63、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64、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65、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66、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67、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68、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69、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70、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71、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72、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73、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74、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75、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76、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77、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78、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79、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80、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81、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82、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
83、刘备报仇→因小失大
84、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85、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86、刘备卖草鞋→有货
87、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88、刘备见孔明→如鱼得水
89、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
90、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
91、刘皇叔哭荆州→拿眼泪吓人
92、刘备杀人→心慈手软
93、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94、刘禅小阿斗→扶不起
95、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着
96、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97、孔明斩马谡→明正军纪
98、隔着门缝看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99、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100、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101、关羽放屁→不知脸红
102、关云长败走麦城→吃亏全在大意
103、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104、关云长不杀张文远→念起旧情
105、关云长守嫂嫂→情义为重
106、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107、关帝庙求子→拜错了神
108、关公吃酒→看不出来
109、关公保刘备→赤胆忠心
111、关公当木匠→大刀阔斧
112、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113、关公开刀铺→货真价实
114、关公卖豆腐→货软人硬
115、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116、关公走麦城→最后一招
117、关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118、关羽卖肉→没人敢要
119、关羽放曹操→念旧情
120、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121、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122、关云长流鼻血→红上加红
123、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124、关云长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125、单刀赴会→声势压人
126、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无敌
127、张飞卖刺猬→人强货扎手
128、张飞卖豆腐→货不硬人硬
129、张飞战马超→不相上下
130、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131、张飞烧火→猛灶
132、张飞讨债→气势汹汹
133、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134、张飞的胡子→满脸
135、对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136、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137、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138、黄忠出阵→不服老
139、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140、曹操杀人→乱来一气
141、曹操吃鸡肋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142、曹操诸葛亮→心思不一样
143、曹操做事→乾乾净净
144、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145、击鼓骂曹→现开销〔当场指责〕
146、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147、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148、蒋干盗书→只知欢喜,忘了中计
149、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150、蒋干访周瑜→自找麻烦
151、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厢情愿〕
152、许褚战马超→赤膊上阵
153、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
2、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3、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4、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5、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6、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7、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8、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9、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10、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11、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12、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13、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14、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15、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16、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17、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18、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19、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20、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21、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22、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23、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24、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25、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26、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27、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28、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29、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30、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31、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32、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33、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34、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35、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36、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37、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38、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39、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40、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41、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42、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43、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44、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45、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46、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47、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48、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49、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50、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51、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52、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53、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54、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55、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56、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57、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58、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59、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60、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61、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62、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63、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64、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65、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66、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67、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68、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69、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70、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71、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72、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73、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74、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75、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76、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77、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78、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
79、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80、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趁热打铁——正好
搽粉上吊——死要脸
搀水的老白干——没冲劲儿
插根筷子当旗杆----竖不起来
柴草人救火——自身难保
柴火上浇汽油----点就着
脆瓜打狗——零碎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好又滑
菜园里的苦瓜——越老心越红
菜园里的辣椒——越高越厉害
菜园里的辘轳——任人摆布
菜馆里的揩台布——酸甜苦辣样样尝过
菜刀切藕----片片有眼
菜刀剃头——与众不同
唱戏的没主角--~胡闹台
唱戏的穿龙袍----成不了皇帝
唱戏的胡子——活的
揍鸡毛——壮但(装掸)子
船头办酒席一难铺排
船到竹稿撑一随机应变
船板做棺材一漂流了半辈子,老来才成(盛)人
船到桥头——不顺也得顺
铡刀锄地——管得宽
铡刀下伸驴头——刀下找食
彩虹和白云谈情----一吹就散
朝天铳走火----放空泡
朝天辣椒——又尖又辣;够呛
朝迁的太监——后继无人
葱头不开花—-装什么蒜
葱皮筒子一经不起吹
葱叶炒藕——空对空
裁缝干活——忘不了吃(尺)
裁缝师傅戴戒指——顶真(针)
裁缝师傅买田——千真(针)万真(针)
裁缝的家当——真正(针挣)的
裁缝铺扯筋——争长论短
慈禧太后听政——专出鬼点子
撑船不要篙——放任自流
诸葛亮说周瑜——请将不如激将
诸葛亮辅刘禅——聪明帮糊涂
诸葛亮帮蜀国——鞠躬尽瘁
诸葛亮华容道上用关羽——有意放曹
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内柔外刚
诸葛亮江东斗群儒——独占鳌头
诸葛亮得姜维——将遇良才
诸葛亮伐孟获——征战不如心战
诸葛亮兄弟争国事——各为其主
诸葛亮唱“空城计”——急中生智
诸葛亮为周瑜造兵器——草船借箭
诸葛亮失街亭——用人不当
刘备投曹操——寻找时机
刘备离曹赴徐州——逃之夭夭
刘备陶谦让徐州——你推我攘
刘备投袁绍——委曲求全
刘备请诸葛亮——三顾茅庐
刘备得诸葛亮——如鱼得水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备摔阿斗——刁买人心
刘备招亲——玩假成真
刘备东吴作女婿——乐不思归
刘备襄樊撤军——拖泥带水
刘备曹操论英雄——各怀鬼胎
刘备复仇败夷陵——倾国倾城
刘备庞统入西川——生离死别
周瑜暗算诸葛亮——计计落空
周瑜谋杀诸葛亮——忌贤嫉能
周瑜计除蔡瑁、张允——借刀杀人
周瑜杀蔡瑁、张允——曹操代劳
周瑜招亲——反中诸葛亮算计
周瑜配小乔——郎才女貌
周瑜火攻遇东风——天作之合
周瑜打黄盖——打在黄盖的身上,痛在周瑜的心上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战马超——①棋逢对手②白花脸杀黑花脸
张飞买刺猥——人又刚强,货又扎手
张飞当阳桥上一声吼——吓退千军
张飞发怒——气冲斗牛
蒋干盗书献曹操——包藏祸心
陈宫离曹操——反目成仇
袁绍用兵——优柔寡断
袁绍待许攸——疑而生妒
孟获归顺诸葛亮——心服口服
孙坚回江东——猛虎归巢()
孙权向曹操献关羽——嫁祸于人
孙策向袁绍献玉玺——借兵兴国
庞统当县官——大材小用
猪八戒下凡 -- 不象人模样
猪八戒吃人参果 -- 不知其味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 -- 看花了眼
猪八戒招亲 -- 黑灯黑火
猪八戒背媳妇 -- 受猴儿骗
猪八戒败阵 -- 倒打一耙
猪八戒初进高家庄 -- 假装好人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 粗中有细
梁山泊的吴用 -- 足智多谋
梁山上的兄弟 -- 不打不相识
梁红玉击鼓 -- 贤内助
琵琶精进了姜子牙的算命馆 -- 一眼就看穿
董卓进京 -- 不怀好意
蒋干盗书 -- 只顾喜欢,忘了中计
蒋干访周瑜 -- 窥察动静
蒋干过江 --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韩信用兵 -- 多多益善
韩信打赵国 -- 背水一战
韩湘子出家 -- 一去不回
韩湘子拉着铁拐李 -- 一个会吹,一个会捧
景阳岗武松遇大虫 -- 不是虎死,就是人伤
程咬金上殿 -- 来不参,去不辞
程咬金的斧头 -- 头三下子厉害
程咬金拜大旗 -- 运气发旺
焦赞与杨排风比武 -- 处处挨打
鲁智深出家 -- 一无牵挂
鲁肃上了孔明船 -- 糊里糊涂
鲁班门前耍大斧 -- 不识高低,献丑
谢安做官 -- 东山再起
楚河汉界 -- 一清二楚
楚霸王举鼎 -- 力大无穷
楚霸王逼死乌江 -- 没脸回江东
愚公的居处 -- 开门见山
塞翁失马 -- 因祸得福
管鲍之交 -- 各为其主
潘金莲的竹竿子 -- 惹祸的根苗
潘金莲熬药 -- 暗地里放毒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 -- 不怀好意
穆桂英破天门阵 -- 阵阵不离
霸王别姬 -- 无可奈何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一口吹灭火焰山 -- 口气不小
一枪扎死杨六郎 -- 没戏唱了
八仙过海 -- 各显神通
八虎闯幽洲 -- 死的死,丢的丢
大观园里哭贾母 -- 各有各的伤心处
亡羊补牢 -- 为期不晚
马陷小商河 -- 有去无回
马谡用兵 -- 言过其实
衞懿公养仙鹤 -- 忘了国家大事
王母娘娘的玉簪 -- 一画一条银河
王母娘娘的开蟠桃宴 -- 聚精会神
王佐断臂 -- 留一手
王婆照应武大郎 -- 不是好事
王羲之写字 -- 入木三分,横竖都好
五张羊皮买百里奚 -- 为了麻痹楚成王
中山狼出了书袋 -- 凶相毕露
公子重耳拾破烂 -- 饱不忘饥
气死周瑜去吊孝 -- 虚情假意
牛郎约织女 -- 后会有期
牛魔王请客 -- 净是妖
孔明借东风 -- 巧用天时
孔明挥泪斩马谡 -- 明正军纪
孔明弹琴退钟达 -- 好沉著
孔明大摆空城计 -- 化险为夷
孔明给周瑜看病 -- 自有妙方
击鼓骂曹 -- 现开销
甘露寺招亲 -- 弄假成真
石秀进祝家庄 -- 走了不少盘陀路
东吴杀人 -- 嫁祸于曹
东郭先生救狼 -- 好心得不到好报
叶公好龙 -- 口是心非
申公豹的嘴 -- 搬弄是非
申公豹的脑袋 -- 反著看
白骨精给唐僧送饭 -- 假心假意
白骨精骗唐僧 --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白素贞哭断桥 -- 想起久情来
白娘娘吃雄黄酒 -- 现原形
白娘娘斗法海 -- 精打光
白娘娘迷许仙 -- 娘儿们的心
包公升堂 -- 尽管直说
包公断案 -- 铁面无私,公事公办
包公斩包勉 -- 正人先正己
包公铡皇亲 -- 法不容人
包老爷的衙门 -- 好进难说
包老爷审堂 -- 阴阳分明
玄奘的脚趾头 -- 只有一个
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 -- 突如其来
司马昭之心 -- 路人皆知
司马懿破八阵图 -- 不懂装懂
司马懿父子行军 -- 你要进,我要退
老包断案 -- 脸黑心不黑
老黄忠下天荡山 -- 一扫而平
死诸葛吓活仲达 -- 生不如死
吕布戏貂婵 -- 上了别人的当
吕后咬牙齿 -- 恨刘邦不死
吕蒙正的房子 -- 老窑
吃曹操的饭,干刘备的事 -- 人在心不在
华佗行医 -- 名不虚传
伍子胥过昭关 -- 一宿白了头发
后主降魏 -- 不知羞耻
刘姥姥进大观园 -- 眼花缭乱
刘姥姥坐席 -- 出洋相
刘阿斗 -- 扶不起
刘备的江山 -- 哭出来的
刘备借荆洲 -- 只借不还
刘备卖草鞋 -- 有货,本行
刘备掼阿斗 -- 假买人心
刘备上黄鹤楼 -- 吓得索索抖
刘备请诸葛亮 -- 思贤心切
刘皇叔哭荆洲 -- 拿眼泪吓人
刘海拉著孟姜女 -- 有哭有笑
关云长败走麦城 -- 吃亏全在大意
关云长守嫂嫂 -- 情意为重
关云长不杀张文远 -- 念在旧情
关云长刮骨疗毒 -- 全无痛苦
关公舞大刀 -- 拿手好戏
关公走麦城 -- 最后一著
关羽降曹操 -- 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羽放曹操 -- 念旧情
关羽失荆洲 -- 骄兵必败
关羽看《春秋》 -- 一目了然
齐桓公进迷谷 -- 靠老马识途
许褚战马超-- 赤膊上阵
孙二娘开店 -- 住不得
孙大圣听了紧箍咒 -- 头痛
孙权杀关公 -- 嫁祸于人
孙行者上天 -- 忘了自己从哪块石头里蹦出来的
孙行者钻进铁扇公主肚里 -- 心腹之患
孙武用兵 -- 以一当十
孙悟空碰著如来佛 -- 认栽
孙悟空的金箍棒 -- 随心如意
《三国志演义》以战争描写著称後世。明人评价《三国志演义》,向有“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非俗非虚,易观易入” 的褒誉,清儒章学诚归结为“七实三虚”之说,遂成定谳,而为後世文学史、小说史乐于引用。其间偶有争议,亦仅限于《三国志》与《三国志演义》文史之异同,而鲜有谈及其中的“三虚”,是否另有素材来源的问题。本篇另辟蹊径,探讨《三国志演义》中的“实中之虚”与“虚中之实”,以见其增益部分中的宋元事实,似未有专门拈出此节者。故冒昧成文,并就教于海内外君子。
“赤壁之战”是《三国志演义》的重要情节之一,不仅因为它是直接构成“三国鼎立”的要素,而且直接描述在毛宗岗120回本中占据了8回之多。事实上从三国故事形成以来,有关“赤壁之战”的诗歌便不绝如缕,如盛唐李白“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如晚唐胡曾“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一直到苏轼著名词作《念奴娇赤壁》及前後《赤壁赋》。破曹英雄都锁定在周瑜身上。
戏剧囿于舞台及脚色限定,很难直接表现战役全景,故元杂剧有《隔江斗智》, 专门描述诸葛亮与周瑜既联合又相互算计的曲折过程,间接表现了“赤壁之战”的设谋、实施和胜利,把戏曲从矛盾中塑造人物的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转为後世小说承袭发展。《三国志》中雍容大度的周瑜形象亦因此改塑,作为诸葛亮智高一筹的陪衬,变成小肚鸡肠,嫉贤妒能的典型。而明人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则发挥了小说叙事不受三维空间局限的特长,以大段篇幅,反复穿插,全景视野描写的“赤壁之战”,遂成中国小说史上最成功的战争描写。
最近有人统计,毛本《三国志演义》中有关“赤壁之战”的描述文字共约37,900字,“其中的故事绝大部分为虚构”,故称“赤壁之战——《三国演义》中虚构故事为最多”。 洵非虚言,也顺理成章成为本篇论述的中心。但“赤壁之战”到底被虚构到了什么程度,尤其是其核心情节是否符合史实,前贤也曾论及,如钱锺书论及《孟德新书》时,以为:
“《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黄盖苦肉计诈降,周瑜佯醉骗蒋干,皆使曹操堕术中;征之《三国志吴书周瑜传》,黄盖诈降而无苦肉计,蒋干作说客而无被骗事。《演义》所增诡计,中外古兵书皆尝举似。《孙子用间》篇:‘内间者,因其官人而信之’,何延锡注引李雄鞭扑泰见血,使谲罗尚,尚信之,即《演义》第四六回周瑜之挞黄盖;又‘反间,因其敌间而用之’,萧世諴注谓‘敌使人来候我,我佯不知而示以虚事’,即《演义》第四五回周瑜之赚蒋干。”
所论甚是。只是关于《三国志演义》增益谋略“诡计“,远非此端。试举一例,这就是《三国志演义》小说描述的经典战役“赤壁之战”,与宋金元水军在长江与崖门四次水上战略决战的比较,以窥其馀。
二,史实辨疑:从《三国志》到《资治通鉴》
1,《三国志》的矛盾记叙
首先的问题是:以三国时代的的造船技术和系泊水平,是否能够在长江中游形成後人从《三国志》传述的大规模战略决战?我们不妨回溯一下史籍的记述。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一》比较简略:
“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权闻憙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不但讳言失败,更未提及“火攻”致败,而是归于战役“不利”之後的“大疫”。可以理解。王粲《英雄记》言:
“曹公赤壁之役,行至云梦大泽中,遇大雾,迷失道。”
也绝口不提烧船之事。又《江表传》:
“周瑜破魏军,曹公复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疫。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得此名。”
还说是曹操自烧其船。裴松之于此节注言:
“《山阳公载记》曰:(曹)公船舰为(刘)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孙盛《异同》评曰:按《吴志》,刘备先破公军,然後权攻合肥,而此记云权先攻合肥,後有赤壁之事。二者不同,《吴志》为是。”
可知早在南朝,策划并实施赤壁“火攻”的所有权人究竟是刘备还是周瑜,已经发生了疑问。且“放火”不仅限于江面,还有追及陆上之说。尽管孙盛挑出的逻辑矛盾,导致後世《吴志》作为信史之价值上升, 但也不能回避“刘备先破公军”问题。《蜀书先主传》亦言:
“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会,得济沔,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馀人,与俱到夏口。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增加了刘备等人先“大破其军”,然後再“焚其舟船”的细节,复以适值“大疫”,才击退曹军的。而《吴书吴主传第二》则言:
“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
从文字上看,失利以後“烧其馀船以退”的还非刘备,而是曹操自己。
只是在《吴书周瑜传》中描述到曹操的“结船为阵”,和联军攻势的“以风助火”,细节也比较详尽: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後,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说得最热闹的其实是裴氏为《周瑜传》加注的《江表传》:
“至战日,盖先取轻利舰十舫,载燥荻枯柴积其中,灌以鱼膏,赤幔覆之,建旌旗龙幡於舰上。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盖举火白诸校,使众兵齐声大叫曰:‘降焉!’操军人皆出营立观。去北军二里馀,同时发火,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延及岸边营柴。瑜等率轻锐寻继其後,雷鼓大进,北军大坏,曹公退走。”
不知为何,与其引用曹操致周瑜书的说法颇有矛盾。
2,吴、魏当时“鼓吹曲”的描述
此外,《周瑜传》的说法也只是孤证。即便同书《黄盖传》中,也仅以“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敷衍道之,而未言及其它,即是一疑。沈约所撰《宋书乐志四》裒集有“吴鼓吹曲”十二篇,其中涉及周瑜参与“赤壁之战”的歌辞为:
“《乌林》者,言曹操既破荆州,从流东下,欲来争锋。大皇帝命将周瑜逆击之于乌林而破走也。汉曲有《上之回》,此篇当之。第四。
“曹操北伐,拔柳城。乘胜席卷,遂南征。刘氏不睦,八郡震惊。众既降,操屠荆。舟车十万,扬风声。议者狐疑,虑无成。赖我大皇,发圣明。虎臣雄烈,周与程。破操乌林,显章功名。”
亦未提及“诈降”、“火攻”等关键情节。从证据价值来看,这首歌辞系赤壁之战胜利後的“当时鼓吹”,创作时间无疑早于陈寿志传甚至《吴书》的写作年代,而该歌辞的收存者沈约的实际年代,亦与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先後踵接。 结合前引《三国志》魏、蜀、吴主各传记叙,即面对同时或稍前之四项基本一致之史料记载,《吴书周瑜传》的描述是否真实,就很值得质疑了。
3,王粲《英雄记》的记载
至于周瑜“火烧赤壁”的真实情景为何,亲身参与过“赤壁之战”的王粲在《英雄记》中两段平实叙述,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解开这个历史之谜:
“周瑜领江夏,曹操欲从赤壁渡江南,无船,乘簰从汉水下,住浦口。未即渡,瑜夜密使轻舡、走舸百所艘,艘有五十人移棹,人持炬火,火燃则移船走去,去复还烧者。须臾烧数千簰,火大起,光上照天,操夜去。”
“曹军至江上,欲从赤壁渡江,无舡,作竹椑使部曲乘之,从汉水来下,出大江,注浦口,未即渡,周瑜又夜密使轻舡、走舸百艘烧椑,操乃夜走。”
也即是说,曹军所乘只是木筏(簰、椑)。 而周瑜则是采取夜袭方式,遣船烧簰,使曹军欲渡不能。这种说法仍然有“火攻”事实,但与《魏书》、《蜀书》及《吴书吴主传》记述相去不远,惟与《周瑜传》描述大相径庭。从证据学的观念上看,王粲所记似乎亦稍胜一筹。
但《周瑜传》所载之“黄盖诈降”、“结船为阵”、“东南风急”相继成为“火攻”要素,也是这一场“以弱敌强”的战役发生戏剧性转变的关键,因而为历代史学家、文学家珍爱,辗转相沿,成为定说的。故而杜牧赋诗,特意标举“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深宫锁二乔。” 请注意,杜牧此诗作于晚唐,已与李商隐“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所述三国人物故事以传说形式流行民间的时代相同。
现今史学界多以为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发生在湖北蒲圻市(今称赤壁市)北约38公里的长江南岸。而《英雄记》所载因有“从汉水下”、“从汉水来下”之语,被认为是支持“黄冈赤壁”说的,因而为唐後学人诗家所不取。 揆诸情理,曹军既不习水战,当然不会选择水面宽阔的地带,进行战略决战的。
《三国志》虽然成于陈寿一人之手,但是三方的资料却来源有自。正是因为陈寿尊重了各方资料所载,而没有用《魏书》的正统观念统摄其它,所以受到後世史家的称赞,号为“良史”。但推想《三国志》关于“赤壁之战”说法何以会出现这样的歧异,或者与《吴书》好以“眩言”自大有关。比如南下曹军的数量,《吴书吴主传二》叙及赤壁战事时,裴注有言:
“《江表传》载《曹公与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得书以示群臣,莫不相震失色。”
这里的“水军八十万”开始谈及决战可能的规模问题,也是三国小说戏剧铺张之由头。复引《江表传》注《周瑜传》:
“及会罢之夜,瑜请见曰:‘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
等于自释其疑。但由于话分两头,令人无所适从。如结合前述《乌林》曲中“舟车十万”之说,实与刘孙联军的实力差别不大。
又曹操荆州之争征伐的主要敌人,本为刘备,除了前引《三国志》诸说之外,还可以由《宋书乐四》裒集的“魏鼓吹曲”《平南荆》觇之,其辞云:
“南荆何辽辽,江汉独不清。菁茅久不贡,王师赫南征。刘琮据襄阳,贼备屯樊城。六军庐新野,金鼓震天庭。刘子面缚至,武皇许其成。许与其成,抚其民。陶陶江汉间,普为大魏臣。大魏臣,向风思自新。思自新,齐功古人。在昔虞与唐,大魏得与均。多选忠义士,为喉唇。天下一定,万世无风尘。”
注曰:“汉第八曲《上陵》,今第八曲《平南荆》,言曹公南平荆州也。”明确指出此役敌人实为刘琮与“贼(刘)备”,而非孙权。比照前引《魏书》、《蜀书》及裴注所引《山阳公载记》,也都是写刘备正面接敌,而《吴书吴主传二》亦止写“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 可知引发荆州归属问题的“赤壁之战”,是曹、刘互以为正面对手,孙吴不过是偏师突袭而已。
吴鼓吹曲《乌林》中则述“虎臣雄烈,周与程。破操乌林,显章功名”,不再提及刘备。这或许是与他们强烈的自尊心有关。吴人载记每好“眩言”,夸大其词,笔者曾在《〈乐府诗集〉所辑〈关背德〉〈通荆门〉看三国历史上的荆州之争》中“蜀疑其眩”一节有所分析,不赘。
我疑心《周瑜传》描述的“赤壁之战”,实际上是吴人争功,以塞实“借荆州”之说,为日後偷袭关羽造成借口而编造出来的。 或者换一种说法,这条资料其实是三国历史虚构化、故事化的起始,甚至迳称为三国故事“小说化”的发端,亦无不可。
4,王濬楼船下益州
由唐人所撰《晋书》对于王浚伐吴的记载看来,《周瑜传》的有关“赤壁之战”的描述也值得怀疑。正如前述杜牧之诗还写到了“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歌咏的却是象征三国时代结束的“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这次曾经在长江中下游有过小规模水战,除此次及类似的隋平陈之外,中国历史上直至宋金,都没有发生过值得一提的水上战役。
据《晋书》载,“武帝谋伐吴,诏浚修舟舰。浚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馀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又画鹢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但虽然他“造船于蜀,其木柿(木屑)蔽江而下。”这曾经引起了下游的警惕,“吴建平太守吾彦取流柿以呈孙皓曰:‘晋必有攻吴之计,宜增建平兵。建平不下,终不敢渡。’”只是孙皓不听。太康元年(280年)二月王濬大军克复丹杨(今湖北秭归东),进逼西陵峡,顺流而东时,吴人还是在水上尽最大努力设置了障碍:
“吴人于江险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馀,暗置江中,以逆距船。先是,(襄阳太守)羊祜获吴间谍,具知情状。濬乃作大筏数十,亦方百馀步,缚草为人,被甲持杖,令善水者以筏先行,筏遇铁锥,锥辄著筏去。又作火炬,长十馀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锁,然炬烧之,须臾,融液断绝,于是船无所碍。”
可知即便冬季长江枯水期间,木筏逞顺流而下之势亦非无用,兵不血刃,即顺利平吴。而铁锥遇筏而拔,铁锁遇火而化,不中用的反而是东吴的锚碇和铸铁技术。此时距建安十一年(206年)发生的“赤壁之战”时,不过六十馀年。推想当时赤壁战时曹军果若“船舰首尾相接”,铁索亦应遇火而化,未必坚若盘石。而船舰一旦荡开,当然不可能出现“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的壮观场景。
5,中国科技史提出的困惑
但是《吴书周瑜传》及《江表传》的精彩述说,似乎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只谈长江“北岸”、“南岸”,不提江水之“上游”、“下游”。盖缘曹军所据西北,无疑为长江上游。“大江东流”之势能,在水战之中可否忽略不计?是否可与“东南风急”之动能对等抵销?笔者不是船舶专家,不能妄下定评。但《吴书》此番描述的周瑜火攻,虽言顺风,却不顺水,故必须逆流而上。如不考虑成熟的锚碇技术以及风帆问题,则长江水域能否进行如此规模的水上决战,实可怀疑。即以今日技术而言,水翼船、摩托艇容或能之,即便其他老式机动船只在长江中游逆流而上,想要达到“往船如箭”的程度,也是不可能的。
值得注意的是,《江表传》中出现了一句“中江举帆”,为《三国志》原文所无。按《江表传》为晋人虞溥所著,见《晋书》列传第五十二。但这部著作是在他死後,儿子虞勃渡江,才献给晋元帝司马睿(276~322),藏诸东晋秘府的。 如以东晋政权建立的建武元年(317年)而论,已距“赤壁之战”(207年)一百一十年,距陈寿(233—297)编《三国志》(约从泰始十年,即274年升為著作郎开始)也有三十馀年。所叙既非亲见,亦非可能访于亲历之人。从介绍虞溥善文章词赋特点看来,“中江举帆”一语应当是“以意补之”,同时亦不排除其子虞勃或者後人增饰润色的可能。盖缘帆以风为动力,于是“东南风急”成为文学想象中东吴船舰所以能够溯流急上,“火攻赤壁”的主要动力来源。而後世所以增饰诸葛亮“借东风”,凸显他的“神机妙算”,其实不过是突出此战关键的“能源专家”。这正是原史不明,需要补苴罅漏的地方,也为後世小说戏曲铺张此事增添了依据。可惜如果引入中国科技史的历史考察,就会遭遇到麻烦。
又《吴书吴主传二》引《江表传》曰:
“权于武昌新装大船,名为长安,试泛之钓台圻。时风大盛,谷利令柂工取樊口。权曰:‘当张头取罗州。’利拔刀向柂工曰:‘不取樊口者斩。’工即转柂入樊口,风遂猛不可行,乃还。权曰:‘阿利畏水何怯也?’利跪曰:‘大王万乘之主,轻于不测之渊,戏于猛浪之中,船楼装高,邂逅颠危,奈社稷何?是以利辄敢以死争。’权于是贵重之,自此後不复名之,常呼曰谷。”
如果孙权所乘为帆船,则逆风“大盛”,须急落帆,而非逆风行船,或者掉头回返,其理至明。则知当时孙权所乘之船,动力源亦为橹篙之类。
大约读惯了”孤帆远影碧空尽”、“沉舟侧畔千帆过”、“过尽千帆皆不是”之类诗词的原因,很多人把船帆在中国“自古有之”视为当然。其实在科技史上这还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有论者言:
“我国发明帆的时间,现在已无法知道了,但是我国使用帆的历史至少已有三干多年了。在商代遗留下来的甲骨文中,就经常能够发现帆的文字,这些文字写作Ⅱ、丹等形状,好象张开的帆。从甲骨文关于帆字的字样,我们可以推测早期的帆是属于固定装置的方形帆。固定装置的方形帆制作简单,但是它只能有效地利用从船尾方向吹来的风,就是顺风。”
这倒正类黄盖所率趁“东南风急”火烧曹营使用的帆船。可惜语焉不详,并没有提供进一步实物图形甚至文字的证据。
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帆”作“[马+风]”,从马从风,表示是用于车驶之风力。汉末刘熙《释名》才首次解释为“随风张幔曰帆,使舟疾泛泛然也。” 显然已用于船行。刘熙就是汉末三国时代的人,但究竟他是在描述习见技术,还是耳食之言,尚难骤定。此外还有人据东汉马融《广安颂》中有句云:
“然後方艅艎,连舼舟、张云帆,施蜺帱,靡飓风,陵迅流,发擢歌,从水讴,滛鱼出,蓍蔡浮,湘灵下,汉女游。”
认为是“对风帆作了生动的描绘”,说明“汉代帆船已很普遍了”。 但此赋显为时空两维,不受限制之夸饰描绘,而非实用技术之描述。比如“靡飓风”时能否“张云帆”,就是一个常识性问题。何况“帆”字何时出现,也应经过考究。
李约瑟曾专门论述过中国帆船及锚碇技术的发展,评价甚高。他以为就帆船技术而言,最早出现在古埃及,中国古代则多谓“舟楫”,动力系统是篙桨橹,见其《中华科学文明史》缩略本第三册,有关论述散见如下:古埃及帆船(300页),中国舟楫(80、230-231、299页)、帆船改进(217-218页)。按李氏对中国帆船技术特多好评,故特置第五章《推进(帆:中国在纵帆发展中的地位)》详细论述唐宋元明的技术,但在意欲上溯前期时却遇到疑惑,他在分析广州出土的一艘东汉陶船结构时,屡次惊讶于“桅在何处仍是一个谜”,“遗憾的是寻找桅和帆装的全部证据已经遗失”。(118页)在全书结论部分,也谨慎地用“至少在三世纪後”、“应该是二世纪和三世纪”以及“汉代以後”这类词语概括言之。(300-301页)但都明显迟于“赤壁之战”的发生。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数字博物馆(shipmuseum.sjtu.edu.cn/zhuti...治侍忉嵛男邸?/a>
最早明确介绍帆具作用的,则是三国晚期吴国人万震描述海外贸易的《南州异物志》言:
“外徼人随舟大小,或作四帆,前後沓载之。有卢头木叶如牖形,长丈馀,织以为帆。其四帆不正向前,皆使邪移,相聚以取风。风吹後者,激而相射,亦并得风力。若急,则随宜减灭之也。邪张相取风气,而无高危之虑,故行不避迅风激波,安而能疾。”
性急的船舶专家又从这段描述推导出许多斩钉截铁的结论:“汉代由于船舶尺寸增大,巳开始在船上采用多桅多帆;用卢头木叶织成的帆当属于硬帆,厚而硬;‘其四帆不正向前’证明硬帆能利用侧向风力了。汉代已注意到多帆的相互影响,根据风向和风力大小要随时调节帆的位置、角度和帆的面积,中国式便帆可利用本身的自重迅速落帆,而不象西方大软帆需众多人力将帆卷起绑扎在横桁上,紧急时可能要砍桅以保证船的航行安全。”
但是且慢,首先需要厘清的是船主“外徼人”究竟是何许概念。《汉书地理志第八》:“越嶲郡,武帝元鼎六年开。……绳水出徼外,东至僰道入江,” 《後汉书》:“西南夷者,在蜀郡徼外,有夜郎国,东接交址,西有滇国,北有邛都国。”《南史》卷七十八《夷貊上海南诸国》言:“其西界接天竺、安息徼外诸国,往还交易。其市东西交会,日有万馀人。珍物宝货无不有。”
按《老子》:“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徼。”王弼注言:“徼,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後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宋人陈景元言:“大道边有小路,曰徼。”元人吴澄言:“徼者,犹言边际之处,孟子所谓端也。”可知“外徼”或“徼外”实为边邻与我贸易往还之国,即所谓“化外之地”。
这样看来,万震描述的帆船并非东吴所拥有,显然也因为是新见异物,所以他才用那样艳羡口吻来描述的。又文尚光将《南州异物志》中“外域人名船曰舡。大者长二十馀丈,高去水三、二丈,望之如阁道。载六七百人,物出万斛。” 船舶史家也顺手移来当作“三国时孙刘联军赤壁大战的起楼三层的斗舰” ,完全忽视了”外域人”的说法,和南海、长江的区别,恐怕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但既然能够看到帆船,官员又着意重视,中国人模仿起来也就不成问题,而且很快就将“船帆”用于实用,并持续改进以致而大为兴盛的时期,显然是在东晋以後,而自宋迤明,最为成熟。 别看从赤壁之战到东晋渡江只差百十年时间,但是像风帆这类简易适用技术的引进和发展,会是日新月异的。《古今乐录》介绍,齐武帝“数乘龙舟,游五城江中放观,以红越布为帆,绿丝为帆[纟+乍],鍮石为篙足。”犹为当时时髦举动。《唐书乐志》曰:“梁改其名为《商旅行》。” 如果有学者能举出实证,证实三国时期长江流域已有成熟的船帆技术,则可以对李约瑟的有关论述作出重要修正补充,亦为功德无量之事,亟请提出,以为佐证。
此外就锚碇系泊技术而言,古代中国一般是“采石为碇”,仅利用碇石自身的重量来固定船舶,力量有限。故赤壁战时曹营是否有能力”结船为阵“,泊于长江之滨,尚属老大疑问。西晋王濬平吴,即是一例。後文再叙。至宋代始出现“木爪石碇”,即利用木爪扎入泥层,类同木桩作用,固定船只的力量也因此增大了好几倍。1975年在泉州湾曾经发现并出土有一杆宋元时期的大木碇,残存长度达七点迤呙祝厦嬗邢道律桶岔值5脑部祝褂杏锰考庸提崴粝碌男饧!V劣谔氖褂茫蚴敲鞔葬岬氖铝恕?br /> 中国船帆与锚碇的起源流变,虽为专门技术问题,但若不加考虑,历史学的叙述便无可依托,以其事涉专门,故不欲弄斧班门,只希望提请专门家注意。
6,宋人的历史综述与文学想象
由于周瑜火攻破敌的传说唐时已盛,故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六五综合《三国志》及裴注诸说,重在厘清“赤壁之战”之前因後果,而对战役本身的描述,也基本采用了《吴书周瑜传》的说法:
论文摘要:司马懿与诸葛亮同为当世军事奇才,二人有很多可比性。二人自身因素对各自所代表的政权命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拟从家世、性情、思想渊源、接班人培养等四方面探讨其中之原因。
诸葛亮与司马懿皆深谙韬略,通权知变,可谓当世之奇才。但从二人屡次交锋中可以见出,诸葛亮之虑事先于司马懿,故司马懿往往扮演失败者之角色,甚至在上方谷被困,险些丧命。
论才干,论智谋,诸葛亮较司马懿略胜一筹,可二人功业却相反。个中缘故颇为错综复杂,本文拟从四个方面论述之。
一、家世不同
司马懿生于官宦人家,其祖发迹于西汉初,更四世至东汉官至二 百石。司马家族既是东汉豪门大族,又有崇儒重教之美誉。司马懿之父司马防是儒家礼仪的实践者,《三国志》卷一五《司马朗传》注引司马彪《序传》云:“性质直公方,虽闲居宴处,威仪不忒。雅好汉书名臣列传,所讽者数十万言。……”[1]其兄司马朗与弟司马孚均被誉为当世“醇儒”, 司马朗“雅好人伦典籍”,值岁大饥、人相食之时,“收恤宗族,教训诸弟,不为衰世解业” [2],又建议复儒家某些古老制度,如五等之制、井田制等;司马孚亦是儒教的忠实信徒,《晋书》卷三记载:“(孚)温厚廉让,博涉经史。汉末丧乱,与兄弟处危亡之中,箪食瓢饮,而披阅不倦。”司马懿本人也“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融闻,伏膺儒教”(《晋书》卷一《宣帝纪》)。
司马氏之社会地位、声望,对大族官僚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司马懿得到魏文帝、魏明帝器重,被委以重任,在数年间将曹魏枝叶翦除殆尽,为其子篡位、其孙建晋鸣锣开道,除自身因素外,无不得力于此。
诸葛亮则出生于没落的官僚家庭,据《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记载:“(亮)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3]
诸葛亮家境日趋式微,其从父诸葛玄谢世后,诸葛亮俨然为一村夫。诸葛亮亲人只有兄长诸葛谨、弟弟诸葛均,后亦各为其主。诸葛亮无家族倚重,幸得遇明主,凭一己之才,期力挽狂澜于既倒。无奈,孔明为国事夙兴夜寐,积劳成疾,最终在悲风中陨落。倘若有如司马家族一样煊赫的豪门为支撑,为其分忧解难,诸葛亮也许不会因操劳过度而英年早逝。否则,鹿死谁手尚在两可。
二、性情各异
司马懿生性残忍、手段毒辣,是“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晋书.宣帝纪》)。对司马懿之为人,曹爽之弟曹羲有着一定地认识:“……司马懿谲诈无比,孔明尚不能胜?”[4 ]但是天真地认为投降即可全命:“不如自缚?见之,以免一死。”[5]司马懿先用狡诈的手段两次派人诱骗曹爽:“太傅无他事,只是削汝兵权而已。”“吾与蒋济指洛水为誓,只因兵权之事,别无他意。”[6]及曹爽交出兵权,凶残面目暴露无遗,当即翦除曹爽党羽,接着便把魔爪伸向曹爽一族,“……然后押着曹爽兄弟三人并一干人犯,皆斩于市曹,灭其三族;其家产财物,尽抄入库。”[7]最终掌握了大权,为司马篡权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先于此,司马懿不准公孙渊投降,斩杀两名求和使者;而古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之故事,司马懿此举违背了游戏规则。其用心之险恶、手段之毒辣可见一斑。
太尉华歆进言于曹睿云:“先时太祖武皇帝尝谓臣曰: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患。”[8]王朗亦言:“司马懿深明韬略,善晓兵机,素有大志;若不早除,久必为祸。”[9]二人之言印证了司马懿种种丑恶行径。司马懿临终时叮嘱二子:“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慎之!慎之!”[10]司马懿做出一副语重深长的姿态,极力表达忠诚之心,掩藏心底不可告人的秘密,虚伪之真面目欲盖弥彰。正如曹操欲称帝,又惧怕遭到舆论的谴责而按兵不动,由他的儿子完成未竟事业一般,司马氏归曹魏政劝于己的过程亦是如此,可见司马懿之虚伪、狡诈不亚于曹阿满。
诸葛亮生性淡泊明志、温文尔雅,正如其门上之对联所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11]内在性情淡化为外在行为,则表现为“涵平常之心,做该做之事”。诸葛亮感恩于刘备三顾茅庐殷勤之意,而“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对刘备的恻隐之心、感恩之心,是怀着淡泊名利之心,只为行宜、不计后果之念,最终促成了诸葛亮做出了如此的人生抉择。在先主逝世后,诸葛亮时刻不忘托孤之重,夙兴夜寐,操劳国事。这不仅体现了孔明之忠,更体现了诸葛亮遵守对先主之诺言,是忠臣、贤相之典范。
《三国演义》在诸葛亮尚未出场时,有一段风景描写:“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 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12]这段风景应是为诸葛亮而设,也是其性情的映衬。
诗中以困龙、单凤喻孔明之才,以交加之修竹状其品行之高洁,以困龙、单凤形容其之怀才不遇,以温馨之野花极写其之悠然貌。一位身怀奇才、情操高尚、神采飘逸之隐士形象跃然纸上。读者未见其人,而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周遭风景与人性情相映成辉,足见隐者之品性。杜甫在赞扬诸葛亮时,也采用了以物喻人的手法。如“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柏森森”,正是诸葛亮高洁人格的象征。
诸葛亮温和尔雅之风范、淡泊宁静之心境,决定了其与生性残忍、专致于功名的司马懿迥然不同的人生理想与政治命运。诸葛亮待人温和,如对公子刘琦,本不欲介入他人家事,经不住再三恳求,最终为之出谋保全其性命;诸葛亮讲诚信,如遵守诺言,对孟获的七擒七纵,不加伤害,使其心服口服。而司马懿自幼因家世影响,为人残暴、心恨手辣、狡诈多权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三、思想渊源
司马懿虽然“服膺儒教”,但却热衷于申韩之术。诚然,“申韩之术”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它讲求策略、玩弄权术,若适当的人使用得当,则善莫大焉,反之,将贻害无穷。司马懿这一心术不正、用心险恶之人,利用“申韩之术”为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大行杀戮、芟夷异己,手段之酷,令人发指。其后弑君篡位违背了儒家礼制,践踏了忠君原则。司马懿的丑恶行径与司马氏发动的典午之变,与植根于其思想中的申韩之术不无关系。
诸葛亮思想中亦有“申韩”之成分,在他的神机妙算中似乎夹杂着“申韩之术”。与司马懿不同的是诸葛亮只针对敌人,不针对自己人。尽管如此,从一生行为来看,诸葛亮是儒家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是儒家精神的集中体现者,是儒家心目中良臣贤相,是士人的楷模。也正是这一儒家思想酿造了诸葛亮人生悲剧。
四、接班人培养
人才持续发展观认为培养接班人是事业后继发展的关键,尤其对于魏蜀集团鹿死谁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培养接班人是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共同心愿,不同的是司马懿在潜意识地培养他的两个儿子。“懿长子司马师,字子元;次子司马昭,字子尚:二人素有大志,通晓兵书”,[13] 且二人常年跟随父亲征战南北,增强了实战经验、增长了才干,又在与将领朝夕相处中笼络了一批忠于自己的党羽为篡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司马懿临终托付大事于自己的亲生儿子,可谓意味深长。从表面上看司马懿将司马氏兄弟视为股肱之臣、托孤重臣,实际上给予爱子厚望,期待他们完成自己之未竟事业:弑君篡权。令其欣慰的是自己的期望没有落空,司马氏兄弟二人加紧巩固实力,在司马昭掌权时顺利夺取曹魏政权。
三家归晋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司马懿,他不仅巩固了司马氏在曹魏集团的政治地位和军事大权,而且极力打造了两位西晋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诸葛亮并非不爱惜人才、培养人才,天水郡见了姜维喜不自胜,“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 [14]并挖空心思收服姜伯约,将其定为重点培养对象。但是,姜伯约毕竟是降将得不到后主的信任,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受种种势力束缚,不敢放手一搏,甚至还有性命之忧,借屯粮为名外出避难。这一切说明了姜维在蜀汉集团中的地位是极其不稳固的,虽然他对蜀汉政权忠心耿耿,但是也难免遭人猜忌。
从某种意义看,诸葛亮选择姜维为接班人担任完成统一大业之重任,是一大失误。诚然,姜维不乏胆识与谋略,可在蜀汉集团时间较短、功劳不高、资历尚浅,缺乏群众基础,尤其是在备加赏识、信任他的诸葛亮去世后,更是孤掌难鸣,难以服众。当他还在前线浴血奋战之时,后主已经降晋,这充分体现刘禅君臣对姜维挽救蜀汉覆灭命运之能力的怀疑。
因此,诸葛亮应舍弃姜维栽培自己的儿子——诸葛瞻。然而,不象司马懿把儿子带在身边,诸葛亮经年疲于征战,无暇顾及其子的教育。甚至,诸葛瞻在《三国演义》中很少露面,直到最后,才在危难之际闪亮登场,演义一场悲剧之后,匆匆离去。笔者认为诸葛瞻才是诸葛亮理想的培养对象,其一他不乏聪明才智,稍一雕琢即可成器;其二他是东床驸马;其三可依托其父的声望。后两者使诸葛瞻能够得到蜀汉集团君臣之信任。倘若诸葛亮精心栽培诸葛瞻,谁能断言诸葛瞻必输于司马氏兄弟呢?又有谁敢确信诸葛瞻不能力挽狂澜改变蜀汉政权之命运呢?
参考文献:
[1]陈寿. 三国志 [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281
[2]陈寿. 三国志 [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282
[3] 陈寿. 三国志 [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543
[4] 罗贯中. 三国演义[M] .长沙:岳麓书社,2005.534
[5] 罗贯中. 三国演义[M] .长沙:岳麓书社,2005.534
[6] 罗贯中. 三国演义[M] .长沙:岳麓书社,2005.534
[7] 罗贯中. 三国演义[M] .长沙:岳麓书社,2005.535
[8]罗贯中.三国演义[M] .长沙:岳麓书社,2005.450
[9] 罗贯中. 三国演义[M] .长沙:岳麓书社,2005.450
[10]罗贯中. 三国演义[M] .长沙:岳麓书社,2005.539
[11]罗贯中. 三国演义[M] .长沙:岳麓书社,2005.184
[12]罗贯中. 三国演义[M] .长沙:岳麓书社,2005.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