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不该丢失的作文

不该丢失的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不该丢失的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不该丢失的作文范文第1篇

“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这是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教导后世的至理名言,由此可见,自信是我们成功的基石,在我们人生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丢失自信。

倘若我们丢失了自信,便会“前怕狼,后怕虎。”许多事情不敢下手去做,从而丧失许多宝贵的机会,就难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不是事情难以办到,我们才失去了自信,而是因为失去了自信,事情才难以办到。”1951年,英国女医生弗兰克林从自己拍摄X射线衍射的照片发现了DNA的螺旋结构。她将自己的发现公布于众,却换来了一片质疑与非议,人们无法相信一名普通的医生能提出这样高深的理论问题。在巨大的压力下,女医生动摇了,失去了信心,没能将研究继续下去。后来,另外两位科学家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成果,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然而,他们最初关于DNA结构研究论文的发表比弗兰克林的发现晚了两年。如此,她该是追悔莫及吧。然而时间无法倒流,也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她终究是被她的怯弱、不自信打败了。我承认,我在许多方面也并不自信,曾经因为多次失败于某一件事而丧失信心,许多事情也不敢果断去做,也羞涩于表现自己。正因为如此,我错过了许多机会,心中也平添了许多遗憾。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将失去的自信重新找回来,只是不想某一天独自叹息。

失败与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自信,丧失了激发我们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让我们重拾信心,始终坚信:人生航船由我们自己掌舵,只要鼓起自信的风帆,就能战胜风浪,抵达美好彼岸。

城东中学初三:贺贵龙

不该丢失的作文范文第2篇

现代社会的人对孝的概念大概是这样的:我每天奋力拼搏,到每次回家看望父母时,用自己的能力所换来的回报,为父母多买一些礼品,让父母高兴,者随时对父母小的一种表达方式。在看来,孝是无形的,重要的是你有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父母,而他们的年龄在逐渐走向生命的末端,他们所能做的越来越少,每天只有陈守的寂寞,他们真正想要并不是你所谓的回报他们想得到的仅仅是你能陪陪他们,和他们聊聊,聚一聚,仅此而已,可是为什么我们却总是你不知道呢?

他们的要求是如此简单,你感到他们心中的热切期盼了吗?你感觉到了吗?那只是你从不在意。

在平时电视的公益广告上经常有这样一段:一个老爷爷,整天一个人在家忙碌着,每当儿子打来电话时,一问其生活情况,老爷爷连忙应答:“家里挺好的,不必担心,好好工作,有空啊,你......你回家看看吧!”儿子只是厌烦应答:“知道了,知道了......”这是简简单单的一番对话,但儿子也感受到了父亲的思念与孤单,可是却从不在意,即使能够记得,也总是因为工作的繁忙一拖再拖,这是多么“无情”的作法,这只能是他们的心里感到越来越孤单,我想:还是把手上的工作放一放,多陪陪他们,不要让他们在感到孤单了。

多回去看看吧,不要让他们孤独了;回去看看吧,不要让回家的路把你看做一个陌生人;多陪陪他们吧,他们想要的仅此而已,不求你丰厚的回报。

不该丢失的作文范文第3篇

在我的印象里,好像已经写了几百多篇作文,从三年级接触作文开始到现在七年级的结束。现在的我偶尔会翻看以前自己亲笔写下的作文,不禁会笑出声来,多么可爱的一个小孩子啊,居然能把“却”写成“劫”,能把每句话的顺序给说颠倒,但不管我承认不承认,这就是以前的我,真实的我。看看现在的我,也许可以把成语说得有模有样,但却丢失了以前的那份纯真,再也找不回来了。

我也试图无数次的告诫自己,这些不能丢,那些不能丢,但那些不该丢的东西为何只能存活在我的脑海中供我回忆,而不是发生在我身上供我自己上演。我最亲爱的自己,也许你能在某种年龄段得到适合自己的性格与情感,但这一生都能陪伴你的,终究还得是纯真无暇、天真无邪,这是其他情感不能代替的,懂吗?

河南宏力学校初中部初二:黄晨

不该丢失的作文范文第4篇

放暑假了,上小学四年级的雷雷被爸爸妈妈送到了郊区的奶奶家。一天早上,奶奶起床后发现自己养的鸡少了一只,于是决定出门找找。在离家不远处的一块空地上,奶奶发现几个孩子正准备散去,而雷雷则焦急地喊着:“嗨,你们别走啊!我赢了,你们全都输了。”

奶奶循声望去,发现雷雷的脚边躺着一只公鸡,它脖子扭曲着已经没有了呼吸。奶奶又仔细看了看,发现死去的公鸡正是自家丢失的那只。

“雷雷,这是怎么回事?”奶奶不解地问。

“奶奶,我说鸡的脖子断了以后身子还会动,可他们就是不相信。我就把咱们家的鸡拧断脖子做实验,给他们看看。可他们都是胆小鬼,一点儿科学精神都没有。”

奶奶一听,顿时气上心头:“雷雷呀,一只活生生的鸡,你怎么能下得去手?这是一条生命啊!”

奶奶的话让雷雷既委屈又困惑,从小到大他很少受到这样的斥责,父母可都是支持他利用小动物大胆探索科学奥秘的。

雷雷刚刚懂事的时候,父母就希望他长大后当科学家。看电视的时候,父母总是刻意将电视调到“科学探索”、“人与自然”等节目。最让雷雷自豪的是,父母给他买过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让他观察、触摸,甚至“实验”,有刚出壳的小鸡、小鸭,有刚出窝的小狗、小猫、小兔,有蚂蚱、蝈蝈,有小鱼、小乌龟、青蛙。在一岁多的时候,雷雷由于拿东西不知轻重,就曾捏死过一只小鸡;3岁的时候,他抓出一条金鱼,看着小猫津津有味地吃掉;5岁时,他把蚂蚱的两条后腿扯掉,看着它摇摇晃晃地在地上挣扎;上学后,他还把一只青蛙扔进了开水锅,看着它逐渐停止了挣扎。

每年的春节庙会,雷雷的爸爸妈妈都会满足儿子的要求,买点“活物”回来。但是,这些动物作为雷雷的玩具,总是很短命。爸爸妈妈由于工作忙没时间照顾,雷雷也不会养,所以动物就不停地死,小动物死后雷雷就让爸爸妈妈再给自己买。

老师经常表扬雷雷的作文描写生动、对动物观察细致,还让他将自己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听。大家都很羡慕雷雷的父母经常给他买小动物,常常听他绘声绘色地讲动物的可爱和垂死时挣扎的情景。

雷雷拧断鸡脖子后的第二天,奶奶打电话给雷雷的父母,两人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为孩子创造条件,饲养、观察动物没有错,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索精神也没有错,但他们不该把那些可怜的小动物当成孩子的玩具和实验工具,而没有把它们当做生命来对待,没有引导孩子以爱心来尊重、怜惜、照顾这些弱小的生命。

他们在为孩子买回或带回这些小动物的时候,便应该让孩子明白:要承担它们生死的责任。雷雷的爸爸妈妈应该意识到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应该教育孩子尊重每一条生命,这样孩子才不会以折磨小动物、杀死小动物来取乐。当孩子折磨动物时,家长不妨模仿孩子对待小动物的手法来使孩子感受到疼痛,让孩子对动物的痛苦感同身受。

其次,通过饲养小动物既可让孩子了解动物的成长特点和习性,又可培养孩子照顾他人的责任感。可以让孩子模仿爸爸妈妈照顾他的样子,让他充当小动物的爸爸妈妈,承担力所能及的喂食、清洁等劳动,使他在享受小动物带来的快乐时,懂得必要的付出。

不该丢失的作文范文第5篇

聚焦概说

3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学雷锋日”,每年的2月、3月,各地都会纷纷启动一系列“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今年也不例外。2月22日,湖南长沙市举行覆盖千所学校、百万学生“续写雷锋日记,争当雷锋传人”活动;3月1日,河南郑州市举办“弘扬雷锋精神,做有道德的人”活动,社会各界5000余人参加;教育部提出方案,要将“学雷锋”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提出要开展“雷锋式学校”“雷锋式班级”“雷锋式青少年”创建和命名活动;而在2月份举办的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上指出,要把学雷锋活动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之中……

雷锋精神伴随着70后、80后的成长,已经成为他们童年记忆的一部分。当时很多小学生写作文都写自己做的好人好事――面对别人的感谢,自豪地说出“我叫雷锋”。而如今,“学雷锋”似乎成了形式主义更加浓郁的事情,成了一个空洞的口号。在“学雷锋”的热潮过去之后,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一下:在当今的社会,谈“雷锋精神”过时了吗?“雷锋精神”有无必要传承下去?如果有必要,需要做哪些调整,来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

别把雷锋当成雷电

文/庄 青

上学的时候,每至三月,学校总会组织大家去做好人好事。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大学时,班级集体去了敬老院,那是我们第一次去敬老院。敬老院里面冷冰冰的,那些老太太老爷爷疲惫虚弱,神情呆滞,坐着都要睡着了,连电视都不想看,根本无心和你聊天。我们带去的水果,让他们老化的牙口望而生畏。他们似乎知道这段时间会经常来人。院里院外都打扫得挺干净,我们觉得无事可做,就在一块几近荒芜的草坪上捡起垃圾来。回来的时候,门卫发了一张表扬证书,被贴到了班级后墙上。

那次学雷锋活动,我觉得挺失败的,不过隔壁班一位同学说她们更难过。她们去了孤儿院,带去了很多很多好吃的,可那些衣着简朴的孩子就是不吃。问:“你们为什么不吃啊?”孩子们说:“妈妈不让吃,留着给妈妈吃。”他们嘴里的妈妈就是孤儿院的管理员,这其中的道理可想而知了。

我非常感动于一个故事,说一位朋友经常在周末开着车带着一些文具礼物,到偏远的地方分发给孩子。有人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他说自己小时候过得很贫穷,经常幻想能有一位从远方来的叔叔带些礼物给他,结果后来,他自己成了那位叔叔。

学习雷锋,应该是一种真切的关怀――发现需要,进而补充,就这么简单。

新浪网一直在推崇一位祈福女孩,可是我点开进去,看过几次后,不禁大失所望。里面大多是一些煽情的文字和该女孩类似写真的照片。此女不过十四五岁,却离开校园,和团队驾着车扛着摄像机一处一处祈福。说是祈福,却更像是旅游观光,每到一处,必定大摆pose,大秀深情,继而传至网上,推到首页,成为明星式的展览会。

我并没有看到这种作秀式的行善给大家带来多少好处,当然它肯定或多或少帮助了别人。但是我看到的是大批读者对此种行为的质疑和不解,对女孩舍本逐末生活方式的否定。

是的,已经有太多人懂得名利双收;有太多人利用慈善这一噱头吸引大众的目光,提转自己的公众形象。

大家可都还记得白芳礼老人吗?那种发自内心的行善,那种长年累月的默默无闻,那种毫无保留的付出,才是一位真正有大爱的人应有的品质。太多的人需要的是实质性的帮助,把那些所谓的包装费、赞助费、车马费节省下来,你会发现那些比所谓的歌声和安慰有价值得多。

别把雷锋当成雷电,借着那闪耀的光芒微笑。一不小心,它有可能就劈到你了。

用发自内心的微笑来传承雷锋精神

文/黄 孟

接到了编辑的约稿,让我谈谈雷锋精神该不该传承的话题。我的手指在键盘上踯蹰――因为我在怀疑,如今90后的孩子有几个真正知道雷锋?有谁能将所谓的雷锋精神娓娓道来?那一句“向雷锋同志学习”还有几人知道它的来历?

出生于70年代的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团结互助,时刻弘扬雷锋精神。我小学时的作文大致是几个套路:我和小明是好朋友,有次考试我钢笔没水了,小明毅然地把自己钢笔里的几滴墨水灌进了我的钢笔,啊,我好感动;我和同桌小花有了小误会,桌子中间刻了一道深深的“三八线”,准备老死鸡犬不相闻,有天我不慎遗失了早餐费,饿得前心贴后背,小花顿时动了恻隐之心,毅然把半个烤红薯悄悄放在我手心,啊,我好感动。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是被要求学雷锋的,也就是要日行一善。同学们都满大街寻觅需要帮助的劳苦大众,无奈那时社会主义形势一片大好,改革春风沐浴神州,在奔小康的路上,没有那么多苦主需要学生哥的帮助。为了完成日行一善的任务,大家经常胡诌帮老大娘挑水、捡钱包归还失主等事件,赛着说谎。我有一次长时间在湿滑的马路旁蹲守摔倒的老太太未果后,忍痛拿出了一毛零花钱当做失物交给了老师,强忍泪水完成了当天日行一善的艰巨任务。

关于雷锋精神该不该传承的争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这不是简单的该与不该之间的争论,这分明是目前国人在物质上的日渐丰足与精神上的日渐空虚之间的鸿沟。所以我个人认为,现在的时代是不适宜传承雷锋精神的时代,因为现在的孩子如果看了《雷锋的故事》,打死也想不明白雷锋为什么要穿补了几十个补丁且重达两斤的袜子;他们更不会明白,尽管雷锋做好事不留名,却为什么要写日记大量出版发行呢?就我个人小时候的经历而言,如果做好成了指定的任务,便会成为心里的负担而物极必反。

过去的几十年里,对雷锋精神的过度弘扬,其实酿出了许多诸如反复救溺水者不幸牺牲的,为抢救公家财产献出自己生命的,还有明知山有火却偏向火山行的小英雄赖宁等悲剧。舍生取义的思想曾经深深烙印在许多人的心中。然而细想一下,提倡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所谓高尚的精神,本身就很虚伪,毕竟,人命大过天啊!

所谓助人者人恒助之,现今已不是定律。在我年少时,曾经和父亲一起毫无顾忌地扶起过一个跌倒的老人。可是,现今还敢吗?――前不久,网上说一个80多岁的老头摔倒在路上却无人敢扶,众人只是围观之。有网友感慨:就算真的动了恻隐之心,在搀扶之前也需掏出手机摄像自证清白。因为新闻常说有好心人扶起老头老太反倒被诬撞人,目击证人几乎都集体沉默,令助人者心寒。

当献爱心变得苍白无力的时候,空有一句“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显得是多么滑稽尴尬。当然,如果一棍子将雷锋精神打入冷宫,未免太过残忍和有失偏颇。雷锋精神其实就是所有人都认可的利他精神。一个时代需要有道德模范,雷锋是个好人,一个苦孩子,急人之所急,有恻隐之心再加光荣之心,从个人的社会角色扮演来说也没什么可指责的。如果真让我谈谈雷锋精神的可传承之处,我建议你仔细看看雷锋生前的照片――几乎每一张都是面带笑容,这样的笑容毫无虚假,充满了喜悦和富足。抚摸着自己那颗浮躁、永不满足的心自问一下:这样的笑容不正是现在的我们丢失已久、极力想找回的东西么?

把『雷锋精神拉出形式主义的泥潭

文/李小撮

有这样一个作文片段:一天,我扶一位老奶奶过马路,老奶奶热情地夸奖我:“小朋友,谢谢你,你叫什么名字?”我拍着胸脯回答:“我叫雷锋。”然后低下头,看到胸前的红领巾更红了……

这个作文片段很多人都知道,还有不少人都在作文里这么写过,从某种意义上说,“扶老奶奶过马路”就成了学雷锋做好事的一个代表事件。小学生非常乐意这么做,以至于很多不需要过马路的老奶奶在小朋友们的搀扶、簇拥之下被迫过了马路,最后衍生出许多笑话。这个笑话的最新版本是:

3月5日这天,张老太气喘吁吁地回到家,对家人说:“哎呀,今天差点就回不来了。”“怎么了?”“今天被很多人扶着过马路,本来只需要过一次的,来来回回被缠着过了十多次!”“那你最后怎么回来了?”“我突然灵机一动,装作晕倒在地,人们马上四处逃窜了。我站起来撒腿就跑回来啦!”

很讽刺是不是?“学雷锋”变成形式主义已然很久了,虽然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雷锋的形象很亲切,“学雷锋”也没什么危害,但所谓的“学雷锋”应该休矣――如果想帮助人,何必以雷锋的名义?“雷锋精神”被各级政府、各种组织“推广”了几十年,雷锋被塑造成了一个完人,一个神,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现在我们必须要把雷锋拉下神坛,才能还原出来一个真正的雷锋――雷锋除了热心帮助人之外,其实是一个爱美的“潮男”:也年少轻狂,会偶尔向人炫耀一下他的军功章;在部队不太守纪律,脾气还不是太好……但是很遗憾,雷锋英年早逝,于是他的本真面目永远不能被更多的人知道了,只剩下一个看似丰富实则空洞的“雷锋精神”。

避开光环,以平常心去解读,我们会发现他身上的纯真、善良,有一种普世价值。他的利他行为、见义勇为、节约行善,在当下社会依然有着现实意义。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人都是自私的,只有在能保证自身利益、自我安全的情况下去利他才是可持续的。如今,大家都不敢去做好事,不敢去“扶老太太”了,怕被讹诈,怕被诬赖,怕自己的善心受到伤害。

不该丢失的作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语文 生活化 教学

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仍主宰着整个初中、高中教学。语文教学当然也不例外地陷入“填鸭式”、“题海战”的“应试教学”中。这样不仅使语文失去了其原本应有的魅力,而且造成学生语文知识的懂与会的分离,学与用的脱节。最终迷失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况且《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也特别强调了: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就表明语文不光是一种工具,更应体现其人文性,应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不可分割。近代众多著名语文教育大家如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于漪等,都曾对“语文与生活”关系作过精辟的论述: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想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生活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教与学两方面下足功夫。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

所谓“语文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于漪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新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一)语文讲解“生活化”。

是指课堂语文讲解要面对中学生的实际,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课文走进学生的生活。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以“杂糅种种人,合成一个人”来塑造人物。因此,语文讲解就不能脱离生活,应融入生活元素。在讲解《甜甜泥土》一文时,我特意请同学们在预习文章的同时,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离异家庭”的例子。上课时先请他们讲讲这样的故事,然后讨论,简单谈谈各自的体会、感受;最后拿出本文,请同学结合文章,理解母爱和儿子渴望母爱的主题。突然有位同学抽泣起来,原来她就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此情此景,把整个教室给感染了。大家都决心以后将多多给与关爱,以弥补她缺少的“母爱”。这堂课取得了成功,学生们不仅感触很深;而且收获也很大:既理解了作者的心灵,也懂得并拥有了一颗“爱心”。这样的成功,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利用了学生熟悉的生活乃至自己的亲身经历,把生活融入到了语文的课堂讲解中,充分地激活了他们的思想,进而震撼了其心灵。而新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把“语文”与“生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丰子恺的《给我的孩子们》中的种种生活情景的描述,无不折射出我们儿童时代的天真无邪与无忧无虑;鲁迅先生笔下的《雪》中所描述江南雪后孩子们堆雪人的场景,我们何尝不是似曾相识呢?总之,只要寻找到“生活”与“语文”的最佳契机,学生自然能感悟到生活的丰富与多彩,能摸到作者的心灵,课堂教学也就事半功倍。

(二)语文训练“生活化”。

教师平时的语文训练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因此,在训练教材的开发和选择上应尽量考虑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这样学生在接受训练时,会感到不但掌握知识,而且培养了能力。比如在讲解“短语、句子”等知识时,可以选择写请假条、入团申请书等;讲解“修改病句”时,最好从学生平时周记、作文中甚至到广告中去找例子;讲解议论文时,可以选择一次辩论,以同学们关心的话题,如“初中生该不该交异姓朋友”,“初中生看让语文“生活化”诸豪杰(苏州市吴中区石公中学 江苏省 215100) 摘 要 随着时代的步伐,改革之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国教育也尝试性地进行了多次改革,在剖析了现代教育的利弊后,扬长避短,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并取得了不少成绩。

关键词 语文 生活化 教学

该不该看电视”等,展开讨论,这样可以更容易让学生知道,议论文必有观点有论据,并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来论述,或对比或事实或道理。通过系统有序地训练,不仅让学生学到了必要的语文知识,而且让学生懂得语文实际上是一种生活的需要。

(三)语文教育“生活化”。

任何一门学科在教学中都不能抛开其教育功能,语文则更是理所当然。但在具体操作中,不是生搬硬套,而是需结合文本与生活,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记得曾看到有位优秀教育者谈到自己是怎样教育学生思想时,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班上有位同学丢失了一本《格林童话》,他没有大张旗鼓得进行全班大清查,正巧碰到在教《皇帝的新装》,于是特意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小男孩”的形象,并紧扣“童心”二字展开讨论,最后这位老师总结:小男孩的话揭穿了两个骗子的谎言,同时也撕烂了皇帝虚伪、虚荣的丑陋嘴脸。这不正说明“童心”不仅可贵,而且易失吗?当我们考试作弊,嘲笑别人做好事,拿着自己签名的成绩单交给老师……。“童心”不正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吗?最后他谈到了丢书一事。第二天那本不翼而飞的书“飞”了回来。这是安徒生、老师、语文一起给学生上了一堂活生生的教育课,把语文教育融入了学生的生活,进入了他们的心灵。除了这样“童心”、“诚信”教育,我们还可利用教材进行“生命”教育,教到《热爱生命》与《享受生活》时,除了引导学生们理性地认识到生命与生活的价值,以及那种面对困难与挫折所体现出来的顽强不屈的生命意志外,完全可以利用现代中学生面对学业等压力“轻生”现象进行对比,让学生能感性地去重新认识生命,从而养成“珍爱生命”的良好品质。讲到《成功》、《学问与智慧》时,可以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的学习态度、习惯等,以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勤奋”在学业、工作中的重要性;真正理解不能死读书,光有知识还不行,更要智慧与能力的道理。如此种种,就能自然而然地轻松地达到语文教育“生活化”的目的。

二、学生生活“语文化”

学是教的另一面,与教相辅相成,因此不可忽视。所谓“学生生活‘语文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须臾离不开语文的观念,并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语文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培养语文能力的好习惯。

从而充分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与素质教育的成效。

不该丢失的作文范文第7篇

美国刀

杨汗光

父亲年轻时是个军人,跟随司令参加朝鲜战争。

一次,羌国人的子弹迎面飞来,打穿了父亲左边的耳廓。如果子弹往里偏两厘米就没命了。也许是奶奶日日烧香奏了效,三年后,父亲平安回到家乡,还带回了一件战利品――一把美国刀。

这把刀一尺长,寒光闪闪,锋利无比,刀柄上有“U.S”字样。父亲说,这把刀是他亲自从美国人手里夺过来的。

美国人的刀到了我们家后,用来切菜、切肉,尤其是砍骨头。美国人的刀不但锋利,而且坚硬。砍骨头如砍麻秆,一刀下去没有不断的。左邻右舍遇见硬骨头,也常常借我们的刀砍,砍来砍去就砍出了名,人人都知道,杨家有一把美国人造的好刀。

离我家不远处有个打刀高手,方圆几百里闻名,人称“刀王”。刀王见我们家有把锋利的美国刀,就非常不服气,特意挑选精铁纯钢,打造了一把硬刀,束跟这把美国刀比拼,刀口对刀口,奋力猛砍。结果,他精心打造的硬刀被砍出半寸深的缺口,而荚国刀却完好无损。刀王生气地说:“美国刀的厉害,要是再跟美国佬打仗,咱也上前线,夺他娘一把好刀来!”

邻居们的刀换了一把又一把,我们家的美国刀依然好像新的一样,寒光逼人。美国人为什么能造出这么好的刀呢?我们这样想着,忍不住对那遥远的国度生出几分向往。

岁月在刀起刀落中悄然流逝,父亲老了,我们长大了。姐姐长大后读了大学,又读了研究生,还出国留学。她去的地方正是美国,那个生产好刀的地方。

几年后,姐姐打电话给父亲,说她准备做美国人,不回来了,

父亲问:“为什么?”

姐姐说:“美国好。”

“美国好在哪里?”

“美国很多方面都比中国好。比如,他们四十多年前就能造出那么好的刀……”

父亲沉下脸,严肃地说:“你听着,在朝鲜,没有好刀的中国人,把有好刀的美国人打败了。”

父亲挂断了电话,不再听姐姐的任何解释,他显得很伤心。伤心的父亲把美国刀藏了起来,严禁我们再用它来切菜、切肉、砍骨头,甚至连看一眼都不允许。

没有想到的是,两个月以后,姐姐从美国回来了,而且决定永远不再走了。

父亲感到很惊讶,不解地问:“你不是说美国好吗?为什么要回来?”

姐姐抚摩着父亲的银发轻轻地说:“我从您的身上看到了比好刀更可贵的东西。只要我们每个中国人不丢失这种东西,中国总会有一天比美国好的。”

刹时,只看见有两行眼泪,从父亲那爬满岁月脚步的脸上缓缓流过……

写法点拨:

写作是对生活的再创造,好的作品无不在给人教益的同时给人以美的享受。“文似看山不不喜平”,文章如果能写得有波澜,行文起伏变化,有高有低,有张有弛,有抑有扬,有详有略,有离有合,有断有续,就能打破章法的平淡,增强叙述的生动性,使读者读起来身心愉悦,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有波澜呢?可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手法,“突转法”就是一个比较常用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所谓“突转法”,就是在叙述到事件的结尾时对文章前面的铺垫来个出乎意料的突然转折,掀起叙述的波澜。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记叙文的写作。《美国刀》一文就是一个成功的示例。

文章的前半部分花大量笔墨对美国刀的锋利和坚硬进行了描写。这是一件战利品,是父亲“亲自从美国人手里夺过来的”,父亲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把刀也是全家的骄傲。作者从三个侧面对其进行了描写:左邻右舍遇见硬骨头常借我们的刀砍;“刀王”打造了一把硬刀,来跟这把美国刀比拼,结果他精心打造的硬刀被砍出半寸深的缺口,而美国刀却完好无损;邻居们的刀换了一把又一把,我们家的美国刀依然好像新的一样。至此,作者完成了对“美国刀”的刻画,这引起了“我们”也引起了读者的好奇,一句“美国人为什么能造出这么好的刀呢?我们这样想着,忍不住对那遥远的国度生出几分向往”,把行文引入了对人物的刻画。

作者在后半部分刻画了两个人物:姐姐和父亲。姐姐长大后去美国留学,打电话给父亲,说她准备做美国人,不回来了。这是本文的第一次突转。如果说这一次突转多少还有一点意料之中的话,那么第二次突转“两个月以后,姐姐从美国回来了,而且决定永远不再走了”,就确实出入意料了。其实本文的关键就在这两次突转,而且缺一不可:假如姐姐在去美国留学伊始就下决心几年后回国效力,假如姐姐说不回来就果真没再回来,都会使文章的艺术特色大打折扣,作者偏偏在行文上让她在“回来”之前先“不回来”,这样不但增强了叙述的生动性,使情节跌宕起伏,而且写出了人物思想的变化过程,水到渠成地点出了“文眼”――“我从您的身上看到了比好刀更可贵的东西。只要我们每个中国人不丢失这种东西,中国总会有一天比美国好的”。“比好刀更可贵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作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顺势收笔,把尤穷的余味留给了读者。

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给了我们如下启示:

一、突转法能化平为奇,避免平平淡淡、平铺直叙,让人看到开头、最多看到中间就知道结尾。写文章必须用材料,但不可能把生活中所有的材料都包揽其中,用什么材料,不用什么材料,什么材料详写,什么材料略写,必须根据你要表达的中心的需要仔细筛选、精心组织,把最能吸引读者的材料放在最后面,就能以巧取胜。本文的篇幅并不长,但时间跨度却很大,几十年的时间内围绕“美国刀”一定发生了很多事情,但作者也仅写了几个片段,在有限的篇幅内蕴含了无限的内容,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避免了叙事的直白。在这方面,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和《我的叔叔于勒》都堪称经典,大家要悉心研读,学以致用。但要避免“猎奇”,不能一味追求“意料之外”,而摒弃“情理之中”,否则会让人感到虚假,削弱文章的情感力量:

二、写作时要化虚为实,选择一个好的叙事线索。爱国主义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容易写得空泛,所以选择一个恰当的载体就显得十分重要。作者以“美国刀”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从“带回美国刀”,到“使用美国刀”,再到“比拼美国刀”,从父女“谈论美国刀”,到父亲“藏起美国刀”,再到姐姐“发现比美国刀更可贵的东西”,一脉相承,把深刻的主题寓于一把刀的故事之中。我给我的学生读到父女对话的时候,我停下来,让学生想象他们对话的内容,结果很少有人能联系这一中心线索来补充,这就说明他们在乎时的写作实践中缺少“主线意识”,难免写得杂乱无章。我们在写作文时,一定要注意这――点。

示例展示

儿女的保护神

陈肖帆

在那个平凡的下午,两个收破烂的中年妇女走进了那个农家小院。当时,老两口正在院子里剥豆,刚刚抱养的小猫静静地卧在一旁。

中年妇女只是想讨碗水喝,顺便问问他们有没有想卖的东西。

老两口很热情地把她们让进了堂屋,并泡了两杯茶。茶叶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子给的,平时他们既喝不习惯也舍不得喝,只用来招呼人。在喝茶的过程中他们拉起了家常,中心话题是老人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子。他是他们的骄傲。他们告诉中年妇女:他们三十多岁了才有了这根独苗;儿子自小聪明,在校从来都是第一名;儿子考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儿子在单位里干得不错,上上下下都喜欢;儿子对他们很孝顺,每月都往家里寄钱……

中年妇女静静地听着,不时露出羡慕的神色。她们喝完茶起身告辞,临出门时低声说了句:“要是他家的大门向西开就好了,多可惜!”

尽管她们把声音压得很低,也许是怕老人听到,可老两口还是听到了。再三追问,她们才告诉老人,从风水上看,他家的宅子还不错,可惜大门不该朝南开,而应朝西,否则他儿子会有灾气,而且就在今年。

老两口宁愿自己死掉也不愿意儿子有灾,可改大门是不可能的,因为西边有人家。他们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天下没有破不了的灾。”中年妇女看他们着急的样子,也很同情,“我帮你们破一破吧,给你儿子请一个保护神。”

老两口自然感激得要命,他们拿出六百块钱作酬金让她们给儿子请了一个保护神。方法也很简单:老两口拿一双筷子到村西的十字路口扔了,向西祷告半小时,然后―下午呆在家里不出门,也不准别人进门打扰。

一切照办。

那天他们家少了很多东西。那两个收破烂的中年妇女从此再也没到他们村来过。

儿子是在事情过去了很久之后才知道这件事的,他笑着对父母说,你们以后永远都不要再请保护神了,因为我早已有保护神了。

“父母就是儿女的保护神。”

我的同桌给我讲完了上面的故事,眼泪突然流了下来,“你知道吗?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的老家,那两位老人就是我的爷爷奶奶……”

不该丢失的作文范文第8篇

一、卷面试题分析

从总体看,本次全市小学四年级学科质量调研语文试卷的命题方向比较明确,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融合,注重命题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既检测了学生对双基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删繁就简,回归本位,让考试较好地发挥了评价所具有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本质能。

1、关注人文性,注重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融合。

在本次检测试卷的卷首,设计了一段情感韵味浓厚,能激励学生个性发展的“温馨提示”,另外在第四、五、七、八、九等题的要求中,也注重以富有激励性的话语给学生饱含情感的人文关怀,这样既能消除学生考试时的紧张情绪与焦虑心境,还能使他们充满跃跃欲试的乐观心理。另外,在第六大题中,尽管是对课文内容的检测,但充满人文性的命题方式既打破了此类命题常有的枯燥性,又能很好地现学生对文本的真正理解和多元解读。

2、关注工具性,灵活处理传统语文观与新课程语文观的矛盾。

从学生答题的状态及反馈的成绩来看,本次试卷关注全体学生学业基础水平的检测,难易程度适中,命题简单明了、类型多样,从拼读检测、字词辨析到词句训练及仿写表达等,体现了“双基”的要求,较之课改初期一味追求趣味性与创新性的命题理念多了几分沉稳与回归。本着扬弃的态度,这次命题淡化了考试甄别与拔高的功能,突显了检测的意图,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语文观与新课程语文观的矛盾冲突。但单项测试的基础题比例偏多,综合运用题型较少,学生课外阅读积累的量与质未能通过个别有效的题目来体现,因而好、中、差之间的差距没法拉开。另外,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特别典型的是要求学生用“心悦诚服”造句。这个词的运用一定要有语境。阅读片段因为节选的内容较较少,这个词在节选内容缺乏语境。因此学生用这个造出的句子几乎都是一个模式,意思表达不完整,且缺乏一定的意义。

3、关注开放性,注重阅读检测及与其他学科的积极配合 。

今年的试题有一个亮点:加大了阅读检测的容量,突出了阅读训练的综合性。其中,第七题“生活中的语文”的命题内容富有时代感,以绿色及环境保护为材料,站在“大语文”的高度引导学生要开阔视野学语文,面向社会学语文,面向生活学语文。第九大题课外阅读题命题富有时代感,以举国上下皆很关注的“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故事为题材,注重学科知识的渗透,把对语文知识的检测放置在丰富现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命题焕发了时代的气息。且既考查学生在短时间内读懂资料的能力,又能从学生的表达中看出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的好坏与否。作文命题为“感动”,虽然所有的学生都有话可写,但因为各类新闻媒体对汶川的密集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类文章题材太过集中,而“感动”的话题又太大。作为四年级的学生难以从深层次提炼中心,致使大部分这类文章“文过白,情太浅”。另外,由于学生选择的有关汶川地震的题材都是从电视、网络、报纸上看到的,听到的,因为缺乏实在的感受,习作的表达仅停留在简单的叙述上,缺乏生动、细致的描写,虽有感却难以动心。因而作文得高分的不多。当然,这与教师的指导、学生思路的狭窄也不无关系。

4、关注整体性,注重辨析能力的培养。

试卷的第一—六大题是标准化试题,综合性较强,从辨析错别字、词义、按要求写成语、组句等基础知识点入手考查学生字、词、句的综合运用能力及辨析能力。落笔虽简单却要经过一番思考,对于基础教差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第七题的出题意图明显与传统阅读题型不同,加大了难度,要求学生既有较强的阅读分析、辨析能力,还要求学生具备关注生活,关注环境的能力。从卷面反馈看,部分学生还是在此题上栽了个“跟斗”。

从卷面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扎实,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取得成绩较好。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同音字的辨析有误,不能正确理解与审题,阅读理解的片面性等。这些问题有待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改进。

二、阅卷操作小结

语文试题的批阅历来是尺度最难把握、水分最多、问题最多的。由于屯溪区期末考试阅卷工作是以城区各校和各乡镇为单位组织进行的,虽然有统一的评分参考,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具体的操作中,执行标准有差异。这不仅影响教育教学的评价,也直接影响到平时的教学。为此,根据目前教育改革力求科学、扎实稳步推进的趋势,结合高考语文试卷的新要求,细化评分标准,使之便于操作;规范阅卷要求,使之教学评价更趋于合理。这对今后教育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在阅卷中,我们力求尝试:

1、把基本功训练的考查作为评价语文学习的根本。首先要求试卷中所有填空题、回答题里的错字、别字每个扣0.25分,一空或一题内的分扣完为止。表述题中语言不连贯、病句一句一分,一空内扣完为止。习作的评分也是如此。除要求按习作的内容和表达的形式细化等级外,要求教师在批改习作时做出圈点、批画。从整体入手给学生的习作划定等级后,再按圈点,影响意思表达病句一句1分,病句最多扣4分,错字、别字一个扣0.25分,最多扣3分。习作批改主观性、随意性不仅在此项具体的量化要求中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更重要的是强化了语文基本功的考查,对今后的教学起导向作用。

2、对每篇习作的批阅坚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标准,对整个习作的批阅过程坚持统一尺度。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标准在操作中是:内容从整体把握习作说了什么,是否感人,是否有一定的意义;而形式则具体看叙述的条理性和详略是否得当、是否有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述。统一尺度的操作是:为避免误差,将习作批阅的教师分成两组,每组8人,确定一个组长。批阅前两组一起确定标准,把握要求,然后拿样卷进行讨论,统一认识后分头批阅。每本批阅完,交组长审阅。遇到问题,及时协调沟通,调整分数。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大组协调。遇到共性问题,统一看法,及时解决。这样的阅卷过程也成了阅卷教师对习作教学的再认识、再交流过程。

3、矫枉过正,该给分的不吝啬,不该给的分不送含糊分。课改中,由于对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这一理念的认识有偏差,一度出现凡是学生的理解都是对的,含糊不清的对,答非所问也给满分,甚至是价值取向有偏差的也给分。这样的教学,教师丢失了自己的主导作用,学生的阅读水平得不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训练。鉴于此,对一些试题的答案做出明确规定并严格操作。例如,检测试卷第九题的第三小题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阅卷前,规定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三个要素的交代和两层意思的概括,少一个要素扣0.5分,少一层扣一分。再比如,这一题的第七小题要求回短信。学生肯定有话可写,但语言不连贯、表数不清的句子一句扣一分。

4、对汉字书写评价实行严格把关,要求笔画书写到位,结构匀称。学生的汉字书写评价历来是较难把握的,即使试卷中留有书写分,各单位自行组织阅卷时,也往往是全送分了。此次统一阅卷前,明确规定,笔画书写不到位的不给分,如“港”字的下部“巳”写不到位不给分;“蜒”字的倒数第三笔写成两笔的不给分。字写得不规范的也不给分,如偏旁搭配不当、结构不合理等,但教师批阅时要画出不当之处,扣分要扣得合情合理。

规范阅卷操作,统一评分标准,尽管给阅卷带来不小的工作量,大家都很辛苦。但通过阅卷,教师对教学评价有了新的认识,大家普遍认为对今后的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