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关水的古诗

有关水的古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有关水的古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关水的古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综合 精彩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实践活动的形式统一起来,以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根据学段目标,结合我班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通过这些活动的实施,我个人认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体现以下三方面的综合:

一、本学科学习目标的综合

学习目标应体现识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各块之间的综合。在设计时要有意识地把各块内容串联起来。如在“字宝宝的故事”系列活动中,由学生给要学习的字编故事,再通过各种渠道鼓励学生在课外学字,并做成卡片在班上交流(交流时要说明自己的字或词是从哪儿学来的,它的意思是什么,还要教其他学生怎么念,这便是一次真实情境中的口语交际训练),由此达到阅读、识字、写作与口语交际这四方面学习目标的综合。

二、跨学科学习目标的综合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尝试跨学科学习,强调语文课程与各学科的结合。”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我通过语文课程与艺术课程的结合,在文学表现形式上达到了综合,不仅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由此认识到文学有各种表现方法,在“创作”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1.以“唱”怡情。孔子是教育家,也是音乐家。《诗经》里的诗歌“皆弦歌之”。

在教学“月明中秋”系列活动中,我先教学生诵读了描写月亮的经典古诗词后,再教学生把它们唱出来(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 中秋》时,我找来相关磁带,教学生一边唱,一边想象),上的好像是音乐课,品的却是经典的语言文字。

把古诗词唱出来对学生有很多好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喜欢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特别是篇幅较长的词,唱几遍,容易记;可以加强情感表达,歌曲中的旋律确定了情感基调,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以“画”悦目。中国古代诗歌中一向讲究意境,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常常让学生给自己所学的古诗佳句配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学生对于画画有着天生的喜好,线条的流畅、色彩的亮丽给学生的感官带来了强烈的愉悦感。学生特别喜欢看带图画的读物。因此,我引导学生给自己写的话也配上插图,做成图文并茂的连环画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上《找春天》口语交际课时,我就是采用“画连环画”这一形式进行教学的,学生似乎看见了春天、闻到了春天、听到了春天,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口语交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以“演”动人。戏剧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工艺等多种艺术成分综合而成的艺术样式。它主要通过演员的角色扮演、语言等手段来塑造形象。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经常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角色扮演”的环节,开展表演实践活动。

在学习了《美丽的小路》一文后,让学生制作头饰,仿照课文内容编成故事表演出来。又如,在学生根据自己所带的水果写了一段有关水果的自我介绍后,我让学生设计水果头饰,加入动作、表情等把自我介绍演出来。这样经常性的表演活动,使学生不仅对表演充满了渴望和兴趣,而且对于课文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学习方式的综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之一就是希望通过全方位的课程改革,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综合性学习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有效的渠道。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认为学习方式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综合:

1.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综合。传统的学校教育主要是以单一的学科课程类型为主,学生从中学到的知识是学问性知识。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知识变得多样性、综合性,其中与学问性知识相对应的知识是体验性知识。把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综合起来,使学生不仅获得了学问性知识,也丰富了体验性知识,使学生的知识领域更加完整。

2.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综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使两种学习方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有关水的古诗范文第2篇

1、扎根课本,力求突破

语文课堂教学在力求学好教材的基础上,应该把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袤的土地上。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给语文课堂注入新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在课外可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报刊、电视、网络上的热点话题,还可以开展各种演讲竞赛活动,举办优秀作文展,自编自演课本剧等。这样的语文教学就不仅仅满足于课堂的四十分钟,而是要学生把课内课外的语文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目的。 如教《月球之谜》一课,课前让学生多方收集有关月球的一些未解之谜的资料,查找、积累描写月亮的古诗词,然后在课堂上交流,吟诵诗句,畅谈猜想,,学生交流积极踊跃,热情高涨。不仅丰富了课文内容,还激发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把学生学习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课后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研究的成果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展示,有的写了有关月球的日记,有的把自己查找的资料打印整理贴在教室的专栏里,也有的办成手抄报展示出来供全校师生观赏。总之,因这一节课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是我们无法用四十分钟来衡量的。

2、纵横捭阖,加强联系

语文这门学科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我们的学生要借助语文这个工具去学习其它的学科,同时其它学科的教学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各种实践的机会,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和语文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改善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状态。如《捞铁牛》、《称象》这样的课文就涉及到了科学课中的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如果学生不懂浮力的原理是很难理解课文的,教学时可引用科学课程知识;《草原》一课的美景可借助音乐课中的《草原之夜》那美妙的乐曲来烘托,使学生能很快地入情入境,感受到草原的广阔和美丽;《诚实的孩子》这篇课文所讲的道理和品德课中的《要诚实》是相互印证的,孩子们早已熟知于心了;就连作文教学中的学钉扣子也离不开劳技课中的实践体验,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试试才能把作文写生动具体。因此,语文学习的过程是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过程,它们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

3、扩大视野,开辟天地

古人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当作求学的两大途径,就在于人不光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即观察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了解风土人情等,把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与生活的外延。校外远足,郊外野炊、工厂参观,市场调查……这样融学校、社会为一体的语文训练形式可谓丰富多彩,学生沐浴在浓厚而又灵活多样的学习氛围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就会潜滋暗长。我校开展的“五体验,五实践”活动给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契机。如:体验农村的实践活动,金秋时节带学生去蔬菜大棚里采摘瓜果蔬菜。那红红的像灯笼似的西红柿、辣椒,一个个又大又圆的西瓜,一根根挂满架子的黄瓜、豆角……还有热情好客的果农,热火朝天的采摘场面,使同学们无比兴奋,大家比赛谁摘得多,摘得大,一派热闹繁忙的欢乐景象。当大家满载而归回到学校时,仍然抑制不住那种“丰收”后的喜悦,再问学生你们收获了什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说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也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当他们把这次活动场景再现于作文中时,学生自然不会无话可说了,好词佳句层出不穷。

4、依靠阵地,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