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蒙古人的习俗

蒙古人的习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蒙古人的习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蒙古人的习俗范文第1篇

关键词:查干萨日;德吉;青海蒙古族;习俗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164-02

“德吉”书面语是(degeji),原本是蒙古语中的一个普遍名词,表示饮食的“头一份”的意思,后来,由这个意义又引申出“良”、“精华”、“珍品”、“圣洁”等义。在其后缀以动词附加成分—Jile,变为动词,表示“先享用”、“初献”、“取其精华”等意义。生活在青海海西州的蒙古人称自己为卫拉特蒙古人,他们对自己的部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几个世纪以来,从他们的祖先起,就有意识地固守着自己部落古老的传统和生活方式。 “德吉”作为蒙古族传统的习俗之一,得到了青海省海西州蒙古人继承。

一、青海省海西州蒙古族概况

青海蒙古族自治地方有两个,即海西蒙古族自治州与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以蒙古族、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北部,位于青海湖以西,故称海西。青海省海西州北邻甘肃省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玉门县,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若羌县;西南部与自治区接壤,东连接海南、海北藏族自治州。全州面积325 787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5.2%,下辖二市(格尔木、德令哈市)、三县(乌兰、都兰、天峻)以及茫崖行政委员会、大柴旦镇。他们以牧业生产为主,少数散居于乌兰县的香日德、察汗乌苏以及乌兰县的希里沟、尕巴、赛日克等小块农业区,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与汉、藏、回等民族杂居。

蒙古人最早进入青海地区是在成吉思汗时期。1227年成吉思汗亲自率大军西征,占领甘肃的临洮、河州等地之后进入西宁、积石(今青海循化一带)。蒙古部落大批入青是在俺答汗执掌蒙古政权的时代(即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1628年西蒙古四卫拉特内乱,噶尔丹的势力不断增强迫使和硕特人失去了卫拉特的盟主地位并且处境十分危急。于是,固始汗以卫藏地区的教派斗争为契机率兵进入青海全歼了却图汗的军队,青海高原上的少量蒙古部落和黄河以南的藏民部落相继投降了固始汗。从此青海高原上黄河河源以北的非农耕草原地区全被卫拉特蒙古的和硕特部占领,形成八台吉统领青海的局面。现在生活在青海省海西州的蒙古族大多都是固始汗时期来到青海的和硕特蒙古族后裔。

二、“察干萨日”(即春节)中的“德吉”

蒙古族将春节后的第一个月称作“察干萨日”(汉语译为“白月”),这是蒙古族的一个盛大而喜庆的传统佳节之一。“察干萨日”的产生与蒙古族古代游牧生产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的蒙古历法与中原农历和现行公历是不同的,从13世纪的一些史书记载看,当时的蒙古人把现行的九月定为一年之发。九月的蒙古草原正是喜获丰收的黄金季节,此时也是该地域一个自然周期和生产周期的交替点,故此,古代蒙古族人的“察干萨日”实际上就是现代的九月份。13世纪下半叶,蒙古族建立了统一的王朝——元朝,元世祖忽必烈根据中央集权的需要,用中原历法取代了蒙古历法,从那时起,蒙古族的“察干萨日”就改在农历正月,一直延续至今。青海蒙古族因地处较闭塞的区域,与外界接触较少,故保留了很多蒙古人的古老习俗,如在语言、民间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仍不同程度地保留着早期的、其他地方较少见到的一些文化遗存。“查干萨日”里“德吉”的敬献,就不同程度的保留及继承了古老的习俗。其具体内容笔者概括为以下几点进行论述。

1.早茶“德吉”的敬献

初一清晨,早起。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女子在蒙古包内烧茶,男子在包顶四面(东南西北)用青稞粒或青稞炒面画吉祥图案,在包外祭台和祭叉(煨桑的三角架子)上,用柏枝煨桑,吹海螺。女子将新烧年茶的“德吉”(早晨熬的第一壶茶)拿来敬天即女子左手托盛有“德吉”的容器,右手拿手掌大小的柏树枝在男子煨桑时边用柏树枝沾“德吉”洒在桑上一边围着煨桑台转三圈,转完煨桑台后面朝东面用干净的勺子舀点“德吉”口中念着赞词向天空洒三次。结束煨桑仪式后,回包内敬奉佛龛,为佛献“德吉”(将早茶“德吉”盛入专门的容器中敬献在佛龛前并念赞词)、净水、贡品(从节日里要食用的所有食品中挑出一块敬献,这些食品在敬献给佛像之前不允许任何人食用。表示用新年的第一份食物的“德吉”敬献给佛祖和圣祖成吉思汗),并点香膜拜。接着,全家按照蒙古族传统的习俗以佛龛为上按照左尊右贵的顺序依次做下。女主人给每个人斟酥油茶,碗内放红枣,谓之年茶。人们接过茶,须互相敬“茶德吉”,年岁最长及身份最尊贵的老人首先将自己的年茶递给身边的人品尝(这里的品尝一词即“德吉”的动词形式,不允许使用其他的词语代替),他品尝过后继续传给下一个人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人都品尝完,最后年龄及身份较低的那个人要用双手将年茶送回到长辈手中并向长辈表示感谢(因为人们认为每个人的“茶德吉”中都有自己的福寿在其中,能够分享到其他人的这份福寿是件大好事。所以大家在过年时都会把茶喝干净,如果留下就可能会使自己的那部分福寿流失)。品尝年茶意在相互分享新一年的福气。然后开始拜年,小辈给长辈拜年必须站在长辈前面左边膝盖跪地(长辈必须坐在原位)双手将自己的哈达从长辈的哈达下面送到长辈的手腕上,长辈则是将自己的哈达从小辈哈达的上面放到小辈的手腕上。然后在以上面的方法将哈达换回来,接受时必须将哈达触前额,然后起立接着给下一位拜年直到与在场的所以人拜完。除了用哈达拜年还有一种是用互相交换鼻烟壶的形式问候的。

2.“查嘎德吉”的敬献

“查嘎”对于青海蒙古族来说是节庆及日常待客时必不可少的食品。如在牧区来客要出帐迎宾,接缰绳问好,客人下马后,主人分男左女右,掀开门帘让客人进帐。请长者坐于毡包正中佛龛下方(如有喇嘛或德高望重的人在场,就会坐在长者的上座),其他人依次坐于左侧,所有男士按辈分先入座后女士便可同样依次按辈分入座(在蒙古语中蒙古包中的位置都有专门的词汇)。敬以奶茶、油炸饼后,家中年纪最小的小孩需穿戴整齐(要求必须要头戴帽子,袖子不能够上卷等),用双手两个小拇指和无名指托起碗、中指和食指固定碗身、大拇指紧扣碗口边缘(忌讳将拇指放入碗中的食物里)端起碗,用当场人都能听到的声音说:“请大家品尝我们家‘茶嘎’的‘德吉’”,然后送到位于最上座的长者手中。长者在接过“茶嘎”前要整理衣装戴好帽子用同样的手势接过来,放在右手上,随后用左手无名指蘸三下碗中的酸奶或用食指和大拇指夹起碗里的奶疙瘩向天空撒三下。随即将“茶嘎”换到左手用右手食指和大拇指夹起一点点碗里的奶疙瘩送到自己嘴里品尝,品尝完毕后用双手捧起(大家端碗的手势都一致)“查嘎”送给位于自己右边的人品尝。其余的人品尝“查噶”时,只需省去用左手蘸“查嘎”的步骤安长者的方法来品尝其中的“德吉”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客人在遇到自己的辈分在某一主人之下时要主动将“查嘎”递给主人先品尝。

3.“艾日克(酒)德吉”的敬献

“艾日克德吉” 的敬献,即酒的最初的、最尊贵的部分。现在它是用家中最好的酒开封在瓶口上面放瓶盖大小的酥油即可。据老人回忆酒一般都是饲养马群的牧民自己酿造的马奶酒,其容器有用传统方法羊皮或牛皮制作而成外形与现在的酒容器相似,这种容器多由普通牧民使用;还有一种金属容器多为贵族使用。家长会找来家中年龄及辈分最小的孩子让他(她)穿戴整齐(必须戴帽子)将“艾日克那德吉”交给他(她),随后他(她)就要在男主人的指引下按照年龄及辈分的高低顺序给人们敬献。男主人不仅承担说明大家年龄及辈分的职责还要将每个人像小孩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并且教会他如何称呼大家。敬献“德吉”时要求小孩要身体前倾双手举“艾日克那德吉”送到每一位长辈身前,长辈要左手托住瓶底用右手的无名指在苏木尔顶上的黄油中稍稍地蘸一下,把无名指稍微触摸一下上额,略欠身表示感谢。敬献德吉的人用左手擎着上额,略欠身表示感谢。

4.蒙古油炸饼“德吉”的敬献

第四项是主人将新做的蒙古油炸饼举起并说“请大家品尝”这时大家就会双手伸向前方并一起说“好的”。随后家中地位和年龄最长的一位老人要起身将蒙古油炸饼最顶上放有酥油的那一块(第一块)交给主人并且当场就要把它献给佛祖,然后大家才可以开始进餐。

5.“须木尔德吉”的敬献

敬献“须木尔”,它是进行“德吉”仪式中最尊贵的食品,其制作方法为:在巴戈布尔(即带盖木制器皿)内把用青稞做的熟面(藏族称之为“粘巴”)捏制成棱角型山体状放置,然后棱角型粘巴的四角上立放四个长方形乌日莫(即奶皮子) ,顶端横放两块乌日莫 ,在其上面竖放一块乌日莫。这一项要在所有人进餐结束后举行,具体步骤与敬献“艾日克那德吉”大致一样。到这里一个“白月”第一天的“德吉”仪式就算结束了。

综上所述,“德吉”作为积淀在蒙古语言中被固化了的一种表示礼仪习俗的语言单位,它标志人际交往中的身份认同。生活在青海海西州的蒙古人称自己为卫拉特蒙古人,他们对自己的部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几个世纪以来,从他们的祖先起,就有意识地固守着自己部落古老的传统和生活方式。他们出生在蒙古包,在很小的时候就接受世代相传的部落传奇故事和特有的生活习俗的教育和熏陶,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部落的合格成员自发地推崇那些端庄的礼节,用习俗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和稳固自己的社会秩序在习俗中营建和谐的生存环境。“德吉”作为蒙古族传统的习俗之一,得到了青海省海西州蒙古人继承。

参考文献:

蒙古人的习俗范文第2篇

走进蒙古源流雕塑园,首先看到的是那一幅幅美丽壮观的画面,有喷泉、蒙古人习俗的雕塑------一幅幅画面让我看得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那雕塑千奇百怪,有蒙古男人的三艺,还有他们的生活和娱乐。男人的三艺是:赛马、射箭和摔跤。那摔跤手是用青铜刻的,那赛马和射箭都是用花岗岩刻成的。蒙古人的生活是:养牛、养马------那牧羊人手中拿着套马杆,骑着马在追逐牛和马,让他们在草原上活动。它们的娱乐有:马头琴、跳顶碗舞------那弹马头琴的人坐在地上,手中抱着马头琴灵活地弹着。那跳顶碗舞的人把碗放在头上顶着,手中拿着彩带,跳着那优美的舞姿。这些雕塑刻的生龙活虎,就像一幅幅精美壮观的真实画面出现在我们面前。

我的家乡这样美丽,我真为我的家乡而感到骄傲。

蒙古人的习俗范文第3篇

[关键词]蒙古国文化;“一带一路”;草原文化;国别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0-0005-05

蒙古国地广人稀,与中国山水相连,有着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创立蒙古汗国,其后人经过多年征战,由忽必烈创立“大元国”,所控制地区包含了大部分中国地区,1267年定都金中都城(今北前,推行汉化,蒙古文化与汉文化交融。满清时期,蒙古国隶属满族统治。1911年,在苏联支持下蒙古国宣布独立,为了割断蒙古国与中国的文化联系,苏联主导了蒙古国的文化改革,中蒙两国蒙古族传统文化出现差异。苏联解体之后,蒙古国与中国的关系开始缓和,中蒙两国交往日益密切。2005年,两国联合申报蒙古长调民歌进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11年,中蒙两国达成战略伙伴关系。虽然中蒙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但是直到今日,仍没有消除两国民众在文化认同上的差异。

2013年,访问蒙古国、哈斯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了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称为“一带一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研究周边国家文化,特别是作为“一带一路”中线上的蒙古国文化,有利于知己知彼,消除国际交往中的文化冲突,打造中国与其周边邻国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责任共同体,让文化交流成为中蒙经济合作、政治互信的重要支撑。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以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献和已出版的研究著作为研究文本,梳理中国对蒙古国的文化研究观点,以期有所裨益。

一、中国对蒙古国文化研究动态

中国对蒙古国的研究多着重于政治、经济和外交三方面,相应的对蒙古国文化的研究较少。喀尔喀蒙古族约占蒙古国总人口的8096以上,所以蒙古国文化主要体现为蒙古国境内的蒙古族文化。目前,中国有很多对蒙古族的文化研究,但大多数将研究地域范围局限于中国境内,如《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10)、《蒙古长调的演唱风格及特点》(2012)、《论赤峰蒙古族民俗文化》(2013)等。有的学者已从跨境民族视角去研究中蒙两国民族问题,如《试析内蒙古与蒙古国的跨界民族问题》(2013)、《中蒙跨境民族基础教育历史与现状研究》(2012)。专门以跨境的视角研究蒙古族文化的仍然不足,但也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如《蒙古族的服饰文化特点》(2005)、《蒙古族长调:跨界文化形态申遗的典范》(2006)、《跨境民族的文化交流和身份认同》(2015)。中国学者的研究主要建构在“文献的想象”上,以蒙古国发表的新闻、著作为研究文本,缺乏对蒙古国的实地文化调查。有着蒙古国文化考察经历的著作多是以游记的方式呈现,如《苍茫蒙古国》(2002)、《走进蒙古国》(2007)等,这些生动介绍蒙古国文化的著作却缺少学术性。

中国与蒙古国有着密切历史联系和地缘关系,对蒙古国的研究也自然离不开中蒙两国的对比。这类文章或著作多以中蒙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主题涉及政治、教育、农业、经济等诸多方面,如《中蒙国际贸易依存度比较分析》(2007)、《中蒙经贸关系的研究》(2010)、《中蒙关系的现状与前景》(2013)、《中蒙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及其影响》(2013)、《21世纪初蒙中关系的研究》(2014)、《东亚秩序与中蒙关系》等,在这类论文中也提及研究蒙古国文化发展对促进中蒙两国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的积极作用。也有学者从蒙古国文字的改革出发,强调蒙古国政治对文化的影响,如《蒙古传统文化与文字改革》(1999)、《蒙古国文字:一个文化传承与政治取向的问题》(2008)、《从文字改革看蒙古国外交战略的变化》(2012)、《试析文化安全战略框架下蒙古国回鹘式蒙古文的复兴》(2014)等。在中国以蒙古国文化为主题文章较少,仅有《鼻烟文化扎根蒙古国》(2006)、《那悠扬的蒙古族长调》(2009)、《从草原到城市――乌兰巴托》(2014)、《蒙古国传统文化――礼法型市场经济》(1999)、《蒙古国那达慕的起源与发展》(2012)等,其中很多是新闻性报道。这与中国对日韩、东南亚等相邻国家文化的研究成果相比,对蒙古国的文化研究成果就显得格外不足,并且也缺少专门性、整体性、学术性的以蒙古国文化为探讨主题的研究论文或著作。

从目前中国知网的搜索结果来看,研究蒙古国文化的学术论文多以硕、博论文居多。并且有很强的地域性,主要集中在与蒙古相邻的和吉林两地区,其中又以内蒙古大学和吉林大学两所高校为主阵地。虽然对蒙古国文化的研究在学者层面没有受到重视,但是中蒙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国家层面被重视起来,这主要体现在一些纸质媒体的报道中,如《人民日报》刊发文章《掀开中蒙文化交流的新篇章》(2010)、《中国文化报》刊发文章《“中国文化风”金秋遍吹蒙古国》(2012)、《光明日报》刊发文章《中蒙文化交流日益频繁》(2014)、《内蒙古日报》刊发文章《推动中蒙文化交流走向国际合作层面》(2015)和《用文化架起中蒙友谊桥梁》(2015)等。这说明在新时期中蒙文化交流日渐频繁,对蒙古国文化学术研究的政治时机已经成熟,但是中国学界却没有将对蒙古国的研究注意力放在文化领域内。

二、对蒙古国文化本体的研究

在中国的研究著述中,多以见闻游记、新闻报道等勾勒出蒙古国文化特征:蒙古国的文化体现出传统和现代的交融。蒙古国传统文化就是草原文化,是蒙古国牧民为适应草原生存而形成的生活方式、、礼法习俗等。其中那达慕、长调、马头琴是蒙古国草原文化中牧民生活艺术的精彩体现。信仰喇嘛教和萨满教,以狼为图腾。这些文化因素又共同塑造出散居在草原上的蒙古人宽容、勇敢、深负民族感的性格。蒙古国又是一个注重礼仪的国家,哈达、敬酒、敬茶以及鼻烟文化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传统象征。

蒙古国的民众信奉喇嘛教(藏传佛教)和萨满教,有着很深的文化传统。自蒙古国人民革命以来,民众信仰也出现了变化。图门其其格、斯林格认为,以此为起点到20世纪80年代末,蒙古国对宗教的态度发生变化,政教关系经历了由相互协作、利用到相互排斥、敌视的几个阶段。其中以政压教的关系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之后,蒙古国开始推行西方的民主体制,在包含文化意识在内的一系列改革过程中,旧有的意识和体制颠覆。在图门其其格、斯林格、黄莹等学者看来,正是因为旧有体制和意识的改变,使民众的信仰危机出现,借助佛教安慰心灵,恢复传统文化和复兴佛教的呼声出现。到目前,佛教已进入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自由的恢复也给蒙古国的发展带来了好处。王洪涛、耿学刚和赵儒煜总结为:蒙古国佛教和萨满等传统宗教的恢复对于稳固民众国家意识、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传承民族文化、建构独立民族国家、强化国民身份认同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同时在国家自由政策下,赵儒煜也看到越来越多的蒙古国年轻人开始信奉非传统宗教――基督教的一些流派。

图腾崇拜是蒙古人信仰的另一面。蒙古国人将狼作为民族图腾,在蒙古族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韩英、徐东海认为:“以狼为图腾,崇拜苍狼是游牧民族的一个特点。”作家姜戎也坚信“狼是蒙古人的兽祖和图腾”,并认为蒙古国作家创作的《天狗》就是这一观点有力的佐证,蒙古人崇拜狼,忌讳将狼称为“狼”,而是唤作天狗。

那达慕、长调、马头琴不仅是中国蒙古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蒙古国草原上重要的文化符号,它们是中蒙两国蒙古族文化共有的杰出代表,但是中国多以国内的那达慕、长调、马头琴作为研究对象,缺少从跨境民族的视角研究这些艺术的起源发展、特色和社会功能。蒙古国的那达慕是蒙古族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搏克、赛马、射箭等项目组成,蒙古国举行那达慕是国家强大的象征。苏叶、刘志民、包呼格吉乐图详细介绍了蒙古国那达慕的各项内容,并认为蒙古国那达慕每一个步骤都具有蒙古特色,保持了蒙古族那达慕传统的原汁原味。

盛丽在蒙古国的音乐调查中认为,长调是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能够反映出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人文习俗等,蒙古国民歌长调有着重要的文化功能,“是流淌在蒙古人血脉里的音乐”。赵儒煜主编的《蒙古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草原之国》一书中也认为,长调是具有游牧文化和地域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与蒙古风俗有很大联系,歌词内容多以草原文化为主,如骏马、羊群、水草等。巴特尔在蒙古国的长调调查中了解到,“每当遇到各种仪式、庆典、婚宴、那达慕、建新蒙古包时,牧民们都会邀请当地有名望的民间歌手前来演唱,一唱就是几天几夜”。

蒙古草原文化包含着民族音乐文化,马头琴是蒙古民族音乐中另一个代表性符号。赵儒煜认为,马头琴不仅是蒙古族乐器,也是一种被敬仰和尊重的文化象征,它代表着安居乐业、吉祥如意,蒙古国人将其放在家中最重要位置。张劲盛从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分析了中蒙两国马头琴文化交流的三个阶段,提出马头琴是中蒙两国跨境音乐文化形式,在文化中应实现共赢,但在当下,蒙古国马头琴文化对我国传统马头琴文化形成强烈渗透。

蒙古国有着独特的风俗礼仪。《蒙古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草原之国》总结了蒙古国敬献哈达、唱祝酒词、敬神、敬酒、敬茶等历史和习俗,并认为敬献哈达是蒙古人表达对长辈和贵宾的尊重,唱祝酒词、敬神、敬酒、敬茶的礼仪则体现出蒙古人粗狂的性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蒙古牧区,还流传着一个古老的见面问候方式是互递鼻烟壶。郝利锋认为,鼻烟是蒙古国民众不可缺少的生活习惯,蒙古国形成了鼻烟文化,敬献鼻烟壶成为牧民交往的见面礼,蒙古人相信鼻烟壶可以防病祛疾,在使用鼻烟壶时,也有需要注意的礼节。不仅如此,在育群看来,“鼻烟壶不仅是在结识朋友、会见客人和节日里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它也是曾经闹过纠纷的人们言归于好的一种方式”。

蒙古国国民中流行着深深的祖先崇拜文化,这使成吉思汗成为蒙古国重要的文化形象。罗洁在蒙古国的游历中看到,从该国货币到雕塑、纪念品、邮票、宾馆、食品俯仰皆是成吉思汗的影子,蒙古最好的酒店和最大的广场都以成吉思汗命名。蒙古民族崇祖,强化与先辈的联系,已经渗透在蒙古人的日常生活中。傲登其木格认为,蒙古国的蒙古族以成吉思汗的子孙自称,有父子连名的习俗,这都是一种崇祖观念的体现。李梅认为,蒙古国人对炉灶有特殊的称谓,用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炉灶还代表着与祖先一脉相传的薪火关系,非常神圣。

当然,在蒙古国文化中,也有很多其他的习俗和禁忌,如爱讲吉祥语、进门先迈右脚、不能乱摸蒙古包中央的立柱、将黄色视为最尊贵的颜色,这些习俗和禁忌与中国境内的蒙古族文化基本相同,这也体现出中蒙两国蒙古族同根同源。

三、对蒙古国文化认同的研究

蒙古人的习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叙事民歌;风俗礼仪

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081-01

一、科尔沁叙事民歌中的主人公的“名字”

科尔沁民歌中有许许多多以人物名字命名的叙事民歌,其中著名的有《龙梅》《白虎哥哥》《包姑娘》《金珠儿》《金良》《月亮》《春梅》等等。这些歌曲的取名在蒙文翻译中也依然如此,只有音调稍许改变,也就是说用蒙语的音调称呼这些名称也叫《龙梅》(long mei)等,词汇的借用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交流在语言上的必然体现。科尔沁蒙古人民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汉族人民地不断交流与融入,其语言中也加进了汉语的音调或者汉语与蒙语混着说的习惯。尤其在早期给孩子起名的时候,纯正的科尔沁蒙古与时代融入、与社会融入一体,虽然有时甚至都不知道是什么意义,但是单单觉得好听与时尚,就给自己的孩子们起名为:秀英(歌曲韩秀英),凤阳(歌曲凤阳高佬)等等。当时人们因为有汉文化的融入,在语言,起名等方面都受到了影响。因此,尤其发展到如今,科尔沁人民的语言中总会掺杂着很多汉语,尤其各类名词都以汉语名称为主,所以很多外地游客及汉族人,如果细心听科尔沁方言也会略懂一二了。

二、科尔沁民歌中的婚礼风俗

草原的婚礼有各种礼节及风俗。如若参加真正的草原婚礼,我们会觉得又盛大而又神秘。随着汉文化及西洋文化的传入,很多年轻人已经忘记了古老的草原婚礼及风俗习惯。如若向往观赏及参加或举办草原婚礼的话,还可以通过科尔沁叙事民歌来了解一下。例如:《女婿之歌》:蔚蓝的天空啊咴、天边有些雾霭啊咴、小伙子娶媳妇啊咴、是蒙古人的规矩啊咴……歌曲中出现了很多科尔沁蒙古婚俗。蒙古族由于分布广阔,各地婚俗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东部地区接亲时新娘坐轿车,大门口对歌,洞房门口致颂词、祝词,更为精彩的是欢送送亲宾客时抢新郎的帽子,以试双方的机智、勇敢和坐骑的快慢。这既保留了传统习俗,又表现出牧区特点。

三、科尔沁叙事民歌中的生活饮食习惯

科尔沁草原牧区饮食以牛羊肉、奶食品为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半农半牧文化的逐渐深入,科尔沁人们的饮食也有了稍许改变,但依然见到“炒米、奶茶、手把肉、今天喝个够”的场景。著名民歌《韩秀英》中其母唱道:老鹰在房顶上打旋旋,正眼馋挂在房檐上的奶酪吧?在蒙古生活中缺少不了的奶茶、手把手、马奶酒、大米饭等等都不断地出现在蒙古叙事民歌中。

四、科尔沁叙事民歌中风俗礼仪

科尔沁蒙古风俗礼仪非常多,如客人进蒙古包前的礼节、问候礼节、坐在蒙古包里的哪个位置、敬茶礼节、倒茶礼节、敬酒礼节、告别礼节、祝福礼节等等。在叙事民歌《阿拉坦苏和》中:“金杯里斟满美酒举过头,只因远征战场恳求父母嘱托,银杯里斟满美酒举过头,只因赶赴战场聆听父母祝福。”把金杯里的美酒洒向天空,祈求上苍保佑孩儿平安归途,把银杯里的酒洒向天空,恳求上苍保佑孩儿平安归途。我把神圣的香火点燃,像佛祖祈求平安无灾。歌曲表达出对远去的儿女的祝福。

五、科尔沁叙事民歌中的机智聪慧

科尔沁民歌由于是即兴编唱的,因此多数时候也能反映出科尔沁草原人民的机智聪慧。如歌曲《谜语歌》中,快问快答式的演唱方式:巴拉马拉可其聪明的姐姐,请你把知道的谜语给我说说。没长尾巴也好看,那是什么?没有影子也跑得快,那是什么?巴拉马拉克其聪慧的妹妹,请你把知道的谜语给我说说。没长尾巴也好看那是青蛙,没有影子也跑得快,那是风。没有灰烬的火那是什么?没有云彩的雨那是什么?没有灰烬的火那是雷电,没有云彩的雨那是露水。而且在科尔沁民歌当中常会出现现场问答式的科尔沁“代人查嘎好来宝”,对立的双方,必须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要说服或者说赢彼此,这样一来,双方必须要有机智聪慧、经验丰富且又会说会唱会拉的艺人来表演。

在丰富多彩的科尔沁叙事民歌中,我们可以通过演唱歌曲来了解和学习科尔沁的很多古老的文化传统、丰富礼仪及英雄史诗、民间生活等等,因此科尔沁叙事民歌是我们文化遗产保留及发展的重要部分,我们也负有珍惜与传承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通辽市文学艺术研究所.科尔沁叙事民歌(汉语版)[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

[2]通辽市文学艺术研究所.科尔沁叙事民歌(蒙古文)[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

蒙古人的习俗范文第5篇

他创造了把蒙古游牧民族与中亚及欧洲的穆斯林文明、基督教文明沟通的渠道,他和他的子孙足迹遍及如今的俄罗斯、保加利亚,今天的中东地区,他们的驿站遍布征服地区,庞大的物流体系也由此建立,商人群体在蒙古帝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成吉思汗成名以前的名字是铁木真,当他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也速该刚打了胜仗,抓了个叫铁木真的俘虏,父亲就按照蒙古习俗给他起了这个名字。铁木真童年时期他的父亲被附近部落的人毒死,他的母亲就领着他和几个兄弟开始大草原上的流浪生活。铁木真是白手起家的典范,他从一无所有开始,逐渐联合、吸收周围的人加入自己的队伍,很多人投奔他也是看中了他是支潜力股。依靠巧妙的周旋策略,铁木真击败了草原上强大的王罕部、乃蛮部等,1206年被众人推举为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的成功除了蒙古骑兵的闪电战、强有力的组织才能等因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善于快速学习。崛起前的蒙古人处在当时文明世界的,他们既没有可以自傲的工具制造技术,也没有资源,连成形的文字也没有。而征服的路上遇到的对手,在文明程度上都大大超过蒙古人。成吉思汗有着超人的整合新鲜事物的能力,他在征服一个文明程度高于自己的对手后,立即吸收他们在军事、制造等方面的先进技术,服务于下一次征服的需要。

1207年,成吉思汗率军攻打西夏。与广阔的大草原不同,西夏王国有坚固的城池,还有大约15万人的军队,是成吉思汗西征军人数的两倍。如何跨越高高的城墙,让敌人束手就擒?成吉思汗自己摸索出攻城战法,如切断敌人周边的后勤补给,还试着引黄河水灌城,但由于工程技术上缺乏经验,蒙古人虽引水成功,但水却冲垮自己的营盘。此后的1211年成吉思汗攻打金国,他在战争中观察到,汉人工匠会制造围城器械,有对准城墙投掷石头的抛石机、有抛出燃烧液体的弹射器,还有发射大量箭镞的弩炮。

成吉思汗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不是一般人想象的是一介武夫,只会攻城之后实行大屠杀,他深知知识的重要。攻打金国时,他俘虏了耶律楚材,此人对占星术深有研究,又懂蒙古语和汉语,而且熟悉书写和律法以及定居民的传统,在帮助成吉思汗创建国家管理制度方面,耶律楚材贡献很大。每次征服中亚城市后,成吉思汗都会派书记员去按职业划分平民,专门职业的人包括任何能用各种语言阅读和书写的人――书记员、医生、天文学家、法官、工程技术人员、教师等。他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加帝国的人才资源,借以管理不断扩展的疆域。

舍得重赏看重忠诚

成吉思汗建立盖世功业的另外一个秘密是,他舍得重赏有功的部下。对于他的随从而言,跟着成吉思汗无非是为了战胜敌人后,能分得战利品及俘虏,这是他们最现实的利益诉求。蒙古人对外战争就是一种独特的生产方式,他们通过不断的掠夺战争来维持帝国的运作。一旦成吉思汗不能给他们带来利益,这些人也会离他而去。成吉思汗当然懂得这点,他不像西楚霸王项羽那么小气,手里拿着官印反复把玩却舍不得兑现承诺。

成吉思汗每次攻城得手,会首先把城中所有富户的财产调查清楚,然后将居民赶出城外,将城中财物抢掠一空。蒙古官员会待在一定距离的城外,等待着带给他们登记在册的掠夺物。蒙古人将这些财产视作他们在群猎中的收获一样,在全体蒙古人中按照其等级进行分配。一般可汗分得10%的份额,而孤儿寡母也有份。可见成吉思汗遵循的还是古代部落那种原始共有的基本观念。

当然,他激励、重赏下属并不是没有原则,而他最看重部下的一点是忠诚度。如果有人在遭到进攻时杀死主人来投降,成吉思汗会杀死这个投降者。曾有一次19人被追击逃亡,他对大家追随他表示感谢,并发誓永不忘却。这一事件表明,成吉思汗追求的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种族及的个人之间的关系。事实上,他建立帝国的主要依靠是一群伙伴,而不是亲属。

野心成就大事业

除了上面两点,野心对于成就大事业的人可能是更重要的。假如没有掠夺中国南方及中东富庶地区货物的野心,成吉思汗可能一辈子安逸于草原部落惬意的生活;假如没有征服广大文明地区、攻城拔寨的雄心,成吉思汗可能根本学不会攻取固若金汤的城池的战法。

成吉思汗恰恰不满足于过一个草原部落酋长的生活,他要的是奇货宝物、广袤的土地与美女。他曾经问手下将领:你们觉得什么样的生活是最惬意的?将领们回答的是蒙古人一般对幸福生活的理解:春日带着猎鹰去围猎。成吉思汗对幸福的定义则很奇特:一个人能体验的最大快乐,就是征服敌人,并且驱赶他们。牵走他们的马,夺走他们的财产。看着他们最亲的人泪流满面,并把敌人的妻子和女儿揽在怀里。

蒙古人的习俗范文第6篇

关键词:草原;传统;审美精神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而闻名。在北方草原,北方历代各草原民族同样也创造了辉煌的草原文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相互贯通、相互影响,整体性把握文化,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草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非物质遗产蕴涵着北方历代各民族人民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想象力,体现着草原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蕴藏着巨大的、沉默的、绵延不绝的前行力量,包含着最原始、最真诚的因生命的萌动而迸发的激情,传承着民族本真而久远的情感历程。抢救保护和发展草原传统文化是我们新时代每一位艺术设计师的责任。

一、草原传统文化的审美精神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北方民族所创造的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不竭源泉,有很多创造可称为世界文化的精华。草原游牧文化几千年的文明发展绵延不断,在北方历代各族中,蒙古族是蒙古高原文化的集大成者,虽然蒙古民族共同体是在13世纪形成的,但组成蒙古族蒙古各部都有着更为古老的历史。他们与阿尔泰系各民族,与我国历史上的东胡、匈奴、鲜卑、突厥等古代游牧民族,与更早期的原始人类,都有着某种程度的渊源或亲缘关系,他们之间的文化传统有许多是一脉传承的。历史上北方阿尔泰语系各部族普遍信仰一种原始宗教――萨满教,他们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和文化元素。

“万物有灵”观念和“长生天”崇拜的产生,与远古蒙古人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形成的生产方式有密切关系。一方面天赐衣食,谋生比较容易;另一方面天降灾难,生产生活极不稳定。在这种客观现实面前,人们只能靠天、拜天,对天神的崇拜成为北方民族和蒙古人的世界观,祭敖包、祭火、驱魔祛病等萨满教的宗教活动一直延续到近现代。万物有灵的观念影响到生活的各方面,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原始的蒙古人无法解释周围的这一切,只能在自己有限的经验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来理解自然,产生了“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这种萨满教崇拜天的思想无孔不入地完整地积淀于民族民间生活中,积淀在各类民间艺术中。万物有灵是萨满教的基础,是萨满教的主要世界观基础。图腾观念是蒙古族萨满教最古老的宗教之源,动物图腾是蒙古族萨满教最古老的神祗,图腾礼仪是蒙古萨满教最古老的祭祀礼仪。蒙古族萨满教崇拜可概括为:以天地为代表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树木、风雨、火崇拜等自然神祗崇拜,以及飞禽、走兽的图腾崇拜,还有祖先和祖先偶像“翁衮”崇拜,苏勒德崇拜和牲畜保护神、命运之神“吉雅其”和“保牧乐”崇拜。在古代的岩画中,在民间美术的各种符号中,在各种神像、唐卡、雕刻、禄马旗上,都反映了蒙古民族的这种哲学观念、文化意识和心理素质。生命和繁衍是宇宙万物一切生物的本能,生存生命意识和繁衍意识也是蒙古族自古以来的基本意识,这种意识积淀在各类民间美术中,融于牧民的衣食住行中,它由原始社会到今天的蒙古族本原文化的延续,是蒙古族文化中历史最悠久、群众性最广泛、民族特征最突出、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文化形态之一。生活中的阴阳鱼和生命树形象,龙、风、蛇、狼、鹿、马、鱼、蛙图案,盘肠、哈木尔、d字纹样处处都有,随时可见。这些图案都是由原始氏族社会图腾文化的积淀、发展演变而来,使我们进入了远古图腾文化世界。

16世纪以后对佛教的笃信,其中实际包含着对萨满教的信仰基础。佛教传入蒙古,与萨满教虽有斗争的一面,同时也有融合渗透的一面。蒙古人信仰喇嘛教是从元朝开始的。清代,呼和浩特成为蒙古地区的一座宗教城,即有俗传所谓“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绵绵召”之说。随着召庙的大量出现,随之产生了为宗教服务的宗教美术。喇嘛教对蒙古民族意识和文化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蒙古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无不渗透着藏传佛教的影响。从明代始喇嘛教给蒙古族文化带来了化的强烈影响,喇嘛教迎合蒙古封建主的需要,宣传封建主的特权是前世修行的“善报”。这种政教联合的思想,因果业报和佛的创世、转生的思想,深入蒙古封建上层的意识,充塞于贵族文人的文、史著作之中。佛教从蒙古传统文化中吸取了很多文化特质,丰富了自己,改装了自己,形成了不同于原初的已经蒙古化了的佛教。喇嘛教哲学对蒙古族传统哲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最终导致了蒙古族传统哲学体系的形成,虽然这一体系还没有完全挣脱宗教神学的外壳,但佛教化的哲学思想的确立却是蒙古族传统思想史乃至整个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艺术设计的影响方面,从元代实用器具设计方面可见一斑。元代壶类器物出现了受藏传佛教器具影响的多穆壶、僧帽壶这类特殊的制品,内地生产的多为瓷质,有别于藏地多为金属、木质的面貌。晚期生产的青花多穆壶则摆脱了对原有多穆壶形态细节的刻意模仿,更加显示出陶瓷材质自身的美感,在设计上技高一筹,礼器、供器、漆器、石雕、碑刻、牌符表面图案常刻画与雕塑佛教八宝、七珍、金刚杵、瑞兽、佛陀形象。从元朝开始,蒙古族传统哲学同样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学成为国学,在上都建立孔庙,在各地建立学馆,崇儒重道。例如:忽必烈提出了“应天者惟以至诚,拯民者莫如实惠”的理论。这一理论是蒙汉哲学思想互相影响的晟好例证。“应天者惟以至诚”是对蒙古族传统的“长生天”观念的一种继承,“拯民者莫如实惠”既是他的哲学思想,义是他的施政方针。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提倡的“仁政”思想痕迹,也体现了蒙古族传统的务实精神。在成吉思汗开拓的开放型的思想文化影响下,元世祖忽必烈智慧和理智地吸纳了儒家文化。元一代多元文化共荣,为中华文明增添了奇异的光彩!在艺术设计方面,日用品与陈设品的设计从产品结构和形态上看,金银、陶瓷制作的茶具、酒具等饮食器,一部分吸收融合了游牧民族及外来文化因素,一部分保持中原传统作风。元代文人画盛行,借助松、梅、兰、竹、菊等寄托文人情怀,除礼器、供器外,陈设品主要体现拥有者的审美情趣,在元代上层社会和文人士大夫持有的陈设品上得到突出反映,如用于文房陈设或供文人把玩的物品,更多地带有宋代艺术遗韵,寄托了文人内在的情怀。平面设计呈现出自身的时代特点,儒、道、释、伊斯兰、基督教等不同文化元素的图形皆备,汉、蒙、梵、藏等字体并存,是元代文化多元一体的生动体现,平面艺术设计多样性的风貌直接为明清继承。

自古以来以游牧经济为依托的蒙古民俗、民间工艺反映在民 间文化上的主要特征是传承性、自娱性、群众性、人民性、地域性、习惯性。所谓“人相习,代相传,今俗习古,古俗沿今”,反映狩猎游牧生产的习俗,居住饮食习俗。蒙古包、车辆、服饰等。自古迄今少有变化,其原始思维方法、影像、夸张、复合等造型规律和众多的图案符号,很多方面与东胡、匈奴、鲜卑、契丹的风俗和艺术传统是一致的。传承性的基本含义是历史的延续性。民俗文化、民间美术又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北方民族从远古(史前)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民俗事象,必然影响到该民族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意识形态、民族心理的构成和发展。这些史前民俗与神话传说类的艺术、巫术以及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往往与萨满教有联系,其中萨满教祭祀、巫术构成了游牧狩猎民族史前社会的原始民俗之综合体,祭祀活动在蒙古各部氏族社会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中尤居重要地位。渊源于远古社会的祭祀活动、民间美术,无论除灾驱魔的咒语还是对诸神的祈祷、赞美,以及与神有关的形象如岩画等,无不反映了古代蒙古人相信他们的神秘力量的原始意识和心理,这种祭祀行为逐渐衍化成为一种民俗化的自发行动。

二、草原传统审美文化对现代民族产品设计的影响

蒙古草原广大农牧区不仅是物质生产基地,也是民间文化生产、传承的基地。民间美术的不同种类和造型,各种符号图案所隐含的关系,已成为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骄傲,草原民族的民族精神就蕴藏在其中。如果通过整个北方民族文化现象来观察蒙古族民间美术,就不难发现民间美术与原始艺术在思维方式和造形意识上的相通之处,比如蛇纹、d纹、龙风纹、哈木纹图案及很多动物造型、人物造型等,其中那些远古的感性经验、原始幻想越过漫长的历史岁月,已经悄然沉积在民间艺术家的深层心理结构之中。民间妇女很多刺绣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和她们的一件件作品多数都已用抽象的传统纹样表现主题,这里说的抽象,只是对表现客观对象真实性而言。刺绣中的哈木尔、阿鲁哈、龙凤、d纹(图门贺)、交叉式的蛇纹、蛙纹、鱼纹等,都是原始社会彩陶纹样,很多画面组合得生动有趣而高深莫测,在这“意象造型”中,在牧民们感受到的极端地自由和臆构化的后面,有一股本能的原始灵魂在冲动,驱使艺人的双手塑造出一个个绝妙的造型。在民间美术创造活动中,往往在抽象之前就有了某种生长的神秘观念,对于许多形象来说并不是一般性的概念,而是切中形象本质的,这在蒙古族民间工艺美术中是经常可以见到的。蒙古族民族产品在生产用具、劳动生产工具、宗教器具、工艺欣赏品、旅游纪念品这几方面都有着明显形式上的差别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影响。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影响体现在蒙古族日常劳动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品往往兼具多种实用功能。比如马鞍具既是生活用具又在放牧中使用,它精美的制作工艺和装饰又是一件工艺欣赏品:蒙古袍、首饰、蒙古靴、蒙古刀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还具欣赏价值;银碗、铜壶、供品碗、熏炉、佛龛、佛塔等蒙古族家具用品本身就是极具欣赏和收藏价值的精美工艺品。这些生产和生活用品的制作工艺和造型图案都一直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和特点以及深厚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内涵,并在不断向前发展着。尤其是来源于古老的民间传统图案装饰古朴,比如广泛使用的回纹、各种云纹、“d”形图案、各种盘肠和交叉图案、卷草纹、犄纹、各种长寿(普斯贺)纹样等等,它们本身都体现着蒙古族的精神特质、审美观、风土人情和时代特征,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并在各种服饰器物上广泛使用,传达着蒙古族特有的民族风格和人文精神。

三、结论

所以,对蒙古族民族产品设计的形式应该从一下几方面来研究。首先,应该深刻理解和掌握蒙古族传统审美文化的精髓;其次,在保持民族风格的同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并找到旧元素向新元素转换的方式使蒙古族传统审美精髓得以再造和升华。升华后的再造元素不仅能传递现代设计观念,还能够真正传递现代信息、符合现代产品的功用,从而摆脱传统审美风格在现代民族产品使用上的局限与语义上的偏差,也使建立具有民族个性的现代民族产品设计体系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蒙古族图案,阿木尔巴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蒙古人的习俗范文第7篇

关键词:清代;茶;文化

茶的起源

茶最早被发现于中国,所以说中国是茶的故乡。早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就有关于茶树的记载,称之为南方之嘉木。①

关于茶的发现和利用一说,很多文献均记载了:“神农氏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②,这里的荼就是指现代的茶。而神农时代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由此可以推论出在中国茶的发现利用,至少有四五千年以上的历史。

清代民间的饮茶习俗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独有的饮茶特点,发展到清朝,饮茶的特点就尤为显著了,清朝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终结,也是现代茶文化的开始。“茶”已经触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在清朝不同阶层的人对于饮茶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与要求,从平民百姓到富家大族对于茶叶的择选、泡茶用水,以及茶具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清代民间,一般只有条件较为优越的百姓,才会有时间和条件去饮用茶水,然而他们对于茶的择选以及泡茶用水和茶具都不是很讲究,但是在他们饮茶过程中茶汤一定要是热的,如果冷了,就会将茶汤倒入壶中加热后再饮用,喝茶的时间和抽上一支烟的时间是差不多的。在北方一些地区,人们会把茶壶放置在火炉上来煮茶,但也用盖碗泡喝茶,先用铜或土壶烧水,烧得几次沸腾,然后把茶叶放在盖碗里,倒入沸水泡开饮用。茶叶泡出来后呈现黄蜡色,即是黄茶或发酵茶。烹茶的燃料多用石炭,并且把烧过的石炭磨碎后压制成炭块以备用。③在民间婚礼习俗当中,饮茶是一个很重要的习俗,当中女方接受了男方的聘礼称之为“小茶”,男方去女方家迎接新娘称之为“大茶”。

在清代,茶在富家大族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茶叶的择选,泡茶用水以及茶具都会潜移默化的彰显着他们显赫的身份与地位,比如说,在《红楼梦》栊翠庵品茶,当妙女捧茶给贾母时,贾母初以为是“六安茶”而不吃,当被告知是“老君眉”后才方吃。体现了在封建社会里,不同的身份和不同的茶,这是尊卑有别的。富贵家庭中泡茶用水也是很有讲究的,一般用上好的泉水,也有用旧年雨水和梅花雪水。曹雪芹在《红楼梦》的栊翠庵品茶一章中就有对茶水有一段绝妙的描述。妙女向贾母献茶后,但是讲究烹茶的贾母觉得好茶还不太放心,又问:“泡茶用的什么水”妙女笑答“是旧年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④由此可见对于茶具的择选,不仅要求精美名贵而且要体现出相应的身份地位。

清代各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分支,自古以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我国的茶文化包含了独特的少数民族的茶风俗,唐朝时期,饮茶的习俗已经开始向各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同时也逐渐的渗入各地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当中。清代时期我国疆域范围内的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有着不同的饮茶习俗,但又相互牵连相互影响,清朝时期茶已经成为少数民族离不开的饮品。

蒙古族的饮茶习俗

蒙古人:主要生活在草原的畜牧民族,后来因逐渐与中原汉文化相交融,受到了汉族饮茶习俗的影响,开始了饮茶生活,唐朝时期只有统治阶级才能饮用直到明朝时期才被广泛接受,到了清朝时期则是茶马贸易的主要地区,起初蒙古人喝茶也是清饮,后来因为环境因素和受到藏族地区的酥油茶影响,逐渐开始调饮,每个地区的蒙古民族调饮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但都是奶茶,主要是将茶和牛奶混合煮沸饮用,蒙古族对奶茶的喜爱程度可以用“宁可三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来形容,据文献中记载蒙古族同胞“饮喜砖茶……砖茶珍如货币,贫者皆饮之。二、三日不得,辄叹己福薄……”⑤。由此可以看出奶茶对于蒙古族的重要性,直到今天,蒙古族依旧喜爱饮用奶茶,并且把它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藏族的饮茶习俗

藏族:生活在西南高原的藏族居民有着一千三百多年的饮茶历史,自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把茶叶带入了,就开启了藏族人民饮茶生活,藏族人民有着独特的饮茶习俗,调饮出来的茶被称为酥油茶,其做法是先熬制砖茶,然后倒入酥油并放入酥油桶中用一个木棍搅拌,是油茶混合,之后加入盐放入锅中加热,香喷喷的酥油茶就制作好了,除此之外,藏人把茶看做是神圣和纯洁的象征,文献中也有记载藏民将茶当作“天界享用的甘露,偶然滴落到人间”,并说“诸佛菩萨全都喜爱,高贵的大德尊者全都饮用”。⑥因此藏民往往把茶与神的功能联系在一起,在向寺庙所求的神物中茶是必不可少。不仅如此,酥油茶往往是招待贵宾,客人的重要礼仪,噶伦卜藏人有客人时会先饮油茶,次土巴汤,次奶茶、抓饭。在清朝藏族的土司与汉官相见,“先递哈达,汉官亦以哈达赉之。次送奶茶,则答以块茶及银牌、绫缎。⑦这充分的说明酥油茶影响着藏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藏人主要的饮食文化之一。

维吾尔族的饮茶习俗

维吾尔族:主要生活在西北新疆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族是一个农牧相结合的民族,维吾尔族真正广泛饮用茶是到清朝雍正时期茶马贸易全部开放之后。他们的饮茶方式似于蒙古族,主要是奶茶,但是也会饮用清茶、油茶等,维吾尔族饮用的清茶不同于汉族,他们不是泡饮而是煮饮,就是将水煮沸加入茶叶,因为他们认为茶是生的,而且煮饮可以使茶香浓郁,有益于身体健康,油茶则和藏族的酥油茶相似,发展到现如今,维吾尔族的饮茶方式已经是多种多样,同时它也丰富了我国的茶文化。

结语

清代茶文化是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首先它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受到外来各种文化的影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茶文化,其次到清代,茶已经融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不再是上等阶层的专属饮品,因此也丰富了茶文化,最后在清代,茶叶得到广泛种植,并且发现了很多新品种。但是相对来说,在这一时期品茶对于中国国民精神和性格的影响更为重要,因为这一时期,茶文化的形成,深刻的反映了国民性格和国民生活,这才是饮茶习俗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更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注解:

①陆羽.《茶经》[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2.2

②丁以受.《当代中国茶文化略评》[A].饮食文化研究.2009

③李幸哲.《朝鲜使行录与中国茶》.浙江大学.2012年4月

④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39

⑤刘清荣.《我国少数民族对茶文化的贡献》[J].农业考古.1997.170

蒙古人的习俗范文第8篇

[中图分类号]R2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15―0004―01

蒙学在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受到了蒙古人民的好评而且还得到了其他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广泛的认可。说其因蒙学在诊断疾病,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的理论上有这自己独有的特点和见解。诊治十要素是蒙诊断理论中具有特色的理论之一。

何为诊治十要素?对此一种蒙文版《四部典》记载“必须通过内因、外缘、部位、时间、本质、年龄、住址、昼夜、习惯饮食、尿液等十项要素无误认清疾病的性质”,另一种蒙文版《四部典》中指出“要通过内因、外缘、住址、时间、本质、年龄、发病部位、昼夜、习惯饮食、尿液等十方面辨别寒热症象”,一种汉文版《四部典》中记载“必须通过因缘、境域、时刻、自性、年龄、住址、昼夜、摄食、习惯、尿液等十方面正确认识寒热症象”。另一种汉文版《四部典》中指出“因缘、境时、自性与年龄、住所、昼夜、摄食、习俗、水(尿),依据上述十方面无误识”。蒙高等院校本科教材《蒙诊断学》和《蒙治疗原则和方法》与《中国学百科全书•蒙学》中所说的一致。著名学专家苏荣扎布教授把这两种十要素称为“诊断疾病时必须遵循的双十要素”。其内容应是自然情况、起病情况、内因外缘、症状体征、发病时间、病变部位、病人素质、病变过程、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十项。

1、自然情况:这项指病人年龄、性别、工种、婚姻、生育等自然情况。

2、起病情况:这指发病时的急、慢、轻、重等情况。

3、内因外缘:(1)内因:主要是指赫依、希日、巴达干、础斯、希日勿苏、浩日等六种基本病症和他的合并型及聚合型。(2)外缘:指饮食、起居、气候、意外等四种因素。

4、症状体征:(1)病人自己感觉到异常情况,(2)护人员检查到异常情况,(3)对疾病的益害因素,(4)辅助检查所发现的异常情况等。这包括脉诊和尿诊。

5、发病时间:包括发病发作季节、一日时间、饭前饭后的发病情况。

6、病变部位:这里主要指人体的脏腑器官,把人体大致上可分为上部未消化部位一巴达干位、中间进行消化部位―希日位、下部已消化部位―赫依位等三个部位。

7、病人素质:这项包括病人本性、病人体质、病人热能(火性)和病人受教育程度等因素,(1)本性:可分为赫依型,希日型、巴达干型、合并型,聚合型等七种。(2)人的体质可分为先天体质、季节体质、保健性体质三种。(3)人的热能(火性)可分为平、锐、钝、不平四种。(4)受教育程度:相对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素质越好。

8、病变过程:这指发病后的全过程,也就是说疾病变化情况,诊断、治疗情况等全过程。

9、生活习惯:这项指病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爱好等情况。

10、生活环境:这项指病人的居住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等因素。

讨论:正确的诊断疾病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前提,想治病防病首先需要会诊断疾病,这是一名者时时刻刻不能回避的问题。随着社会、科技、疗的进步,许多年轻一代的者多借助于现代新型的疗器械而渐渐的忽略了自己所独有的一些特色理论。当然蒙与现代疗器械的有机结合是蒙学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我们要明白的一点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今社会,民族药在今后的历史舞台上想占得自己的一席之位,就要在现代化的同时不能忘记和忽略自己所独有的一些好的理论特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