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回首东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季夏之初,流金铄石。吾与客欲游华山东峰,以避盛暑。客者,字子山,莫测寡言,明天文象纬。尝予余卜三卦,皆中。以为奇,慕而友之。是夜也,草木葱茏,促织四起。趁月明,先行二三里,平而无陡,趋而行之。愈行愈险,遂彳亍而行。
东峰,为其东得也。上有一台,唤之朝阳,故亦称朝阳。其高险,为所属之极也。古时登山,山面近垂,高数丈,陡而无路,无枝蔓可依。徒凿数足窝。手足并用方可至顶。今拓其路,虽无古之险陡,然亦不减也。道过半,至苍龙岭,仰见明月,数点星灯,若成一线,宛如登天。过之,遂至其巅。
时至寅时,与子山坐朝阳台而待日出,山风泠泠而至,怡然自得。坐须臾,子山跽坐而问曰:“子知宋玉《风赋》乎?常事其君游于兰台宫,故作以谏其王。”吾曰:“知也,尝拜读,以‘雄风,雌风’讽其君不知民之苦也,然风无二哉,唯君臣异也。”子山笑而问曰:“可得闻欤?”曰:“‘独乐乐与众乐乐,不若与众’乃孟之言也,古之先王,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故民亦思之。《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史勿亟,庶民子来。是为所以。昔者襄王塞其视听,罔顾民生。是谓异也。”子山颔首而顿曰:“贤王者,鲜矣!无与谋之,而贤人者,天下有之。子识之乎?”对曰:“无多也,今识者,唯一人耳。”曰:“何者?”对曰:“龚州邱氏,字逸飞。其善属文,倜傥有大志,与为兄弟,偶辞相接。睹其文,颇具古风,有仁德焉。其人亦如文也。”子山曰:“是也,君子无志则难成大矣,乡读子之《志说》,酣畅淋漓,快哉!快哉!”大笑弗止。余假以怒,弗笑,正色而问曰:“子视我何如?可谓贤人焉?”余莞尔而笑,对曰:“子非贤人,而为仙人也。”子山饰惊而起曰:“何谓也?”曰:“子山子山兮。子者,人也。人者伴山,岂非仙乎!”相顾而笑。鼓琴而歌之,歌曰: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秋?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方回首,日已出山兮。
高二:子睿
走在热闹繁华的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2013年新春灯会正在紧罗密布的按预期展开。展望大同,群楼高挺宽敞的马路迎接四海宾朋,一轴双城正迈着坚定的步伐昂首阔步;展望御东,早已不是农田村舍,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批批新型产业落户云中;展望古城,新城墙昂首挺立,护城河涓涓细流在诉说着不朽的功勋。
回首相望,大同的五年,每个人都明白,每个人都记得,每个人都回忆,无论是明年的太阳能大会,还是一直持续的拆迁;无论是未来的百年,还是更久的年代,人们都会谈到他记得他,为古城改造、新城扩建呕心沥血,必将载入大同的史册。岁月无常显沧桑,尘缘飞花响云中,他的离去,几人欢喜几人忧,顾眸流离几许哀叹;他的远去,必将开辟崭新的天地,运筹帷幄万分欣喜。
他哭了,为了他未了的夙愿,他把自己揉入了城市改建的轮回里,为了惠民西城老百姓捐钱送鞋而感动流泪。忆起,初来大同拆迁难曾无奈的梦里;离别,在泪眼迷蒙感动的深冬;心碎,在筹建无助落寞的残垣;淡落,在夜莺高歌的叹息里,哽咽失语在《大同赋》的诗句中。凭一腔热情,任一泓温暖,映刻在大同人的心田,悠悠飘香。
大同五年,他给大同带来了五年的变化,道路宽了,楼高变了,街道整洁了,天变蓝了,人得腰板硬了,大同古城恢复起来了,旅游业,新兴工业园区发展起来了,医疗卫生、学校环境都有了提高,就连人们得素质也提高了。他走了,大同人哭了,太原人笑了;他走了,带着些许伤感走了,望下任市长能将他“一轴双城”的构想,真正把大同变成文化之都,旅游之都,生态名城;他走了,希望穿着老百姓送的皮鞋步步高升,踩着大同的泥土,去实现他的梦想。
一个人,守候着大同的情,那是不变的回忆;一个人,奉献着自己的青春,那是永远的追求,走了一个人,寂寞了一座城。
旅美作家。出版有散文随笔集《垂钓于时间之河》,《书时光》,《空杯》,《一池疏影落寒花》等。
《西游补》的作者董说好奇,自称“发明”了四言律诗。据刘复先生《董若雨传》,他的诗集里有一首《隔年历创四言律体,限一东》:“葬笔冢里,同秋梦中。祭思旧腊,式改新枫。往日无短,寒山转空。谁能剪烛,快读一通。”刘复说,算不上创造新体,“因为四言诗的中两联相对,在古人诗中并不是没有见过”,还举陶渊明《时运》末一节为例。
六言诗作者不多,王维和王安石,各有名篇。四句说足,意思恰好。若要成律,凑成八句,句式单调,势必令人难忍。九字句多见于词,如“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和十一字句一样,偶尔一句还行,多则不堪。
杨慎的《升庵诗话》讲到九字诗,举了三例,并明言是九律,其中录有一首《九字梅花》:昨夜西风吹折中林梢,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野树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半枯半活几个蓓蕾,欲开未开数点含香苞。纵使画工奇妙也缩手,我爱清香故把新诗嘲。
杨慎博学多才,喜欢拿文字开玩笑,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为后人所喜,流传甚广。在民间传说中,差不多是解缙唐寅纪晓岚一类人物。但他正经所作的诗,却看不出多大才力,唯一的好处,是似乎不太费劲,仿佛一挥而就的。十几岁时读他的《春兴八首》,很佩服,也对他太太的“其雨其雨怨朝阳”印象深刻。
这对夫妇,在文学史上,和赵子昂那一对,情形相似。杨慎玩游戏的诗,就像那些药名诗,人名诗,藏头诗,数字诗,五行诗,好奇的人叫好,觉得聪明机巧,其实是没法读的。《升庵诗话》中的三首九律,杨慎自己的一首相对好一些,其余两首都很俗气。杨诗虽中规中式,句子也实在繁冗,只有末尾“无奈二十四番花信催”一句稍显自然。
尤侗在《艮斋杂说》里说九言诗少见,举出杨慎的一首,说“句法拖沓,诵之不甚上口。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也。”其实,连“不可无一”也可以免了。尤侗论诗,本非当行,而词学精深的况周颐,在《续眉庐丛话》里,居然对这首诗称道不已,不免令人奇怪。况先生说:“九言诗,昔人间有作者。长句劲气,于古体为宜。若作九言律体,亦如七言律之妥帖易施,则求之名人集中,殆亦仅见。”又说“是诗余旧喜诵之”。他承认九言律不容易妥帖,至于九言古,又哪里去找一首杰作呢。
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三专论各种诗体的由来和变迁,谈到九言体时说:
《三国演义》是根据陈寿《三国志》,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一些民间传说写成。其故事早在晚唐民间已有流传。宋朝市民经济兴盛,已出现“说三分”的表演专家。并被大量搬上舞台。宋末元初出现粗具《三国演义》规模的《三国志平话》。此书民间性强,文词简陋,描写粗枝大叶,情节离奇。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罗贯中对前人的创作加以改造和创作,写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结构之于作品,犹书法之间架,绘画之构图,唯仔细雕琢,匠心独运,方能为读者所接受。《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代表,其情节错综复杂,时间跨越近百年,叙述的事件虽然依时序渐次发生,但又往往平行交叉,首尾重叠,再加上作品人物众多,有的人物的时空位置还不断变化,这更给创作增加了难度。然而罗贯中却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具体分析,作品在情节结构方面有以下特色:
尊刘贬曹,主线突出。《三国演义》整个作品以刘备集团、曹操集团、孙权集团的兴衰变化为三条基本的叙事线索,这三条线索或单独行进,或并驾齐驱,或交叉错综,将百年人物和事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刘备集团的兴衰变化是三条叙事线索的主线,无论是在群雄逐鹿之时,还是在三国鼎立之后,都处于情节结构的中心位置,全书120回,描写刘氏蜀汉的竟占了104回,几乎写成了《蜀汉演义》。这是因为作者在作品中始终将刘氏集团作为正统,有人说:“蜀汉代表了中国人圣君、清官、侠客三个梦。”而曹操代表的是“小人”,是奸邪的代表,作品将他作为一条和主线相辅相成的副线,孙权集团则相应地处于次要地位。三线并行,这样就便于集中笔墨突出重点,且所有的事件都能围绕主线加以选择,自然能使作品的情节虽错综复杂,但却能纲举目张。
章回体制,前后勾连。《三国演义》在结构上的特色就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整齐,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全书共120回,每回都有对偶的语句作为标题,如“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等。这样就为全书设置了一个既宏大又细致精巧的结构框架。这样的情节建构,使作者每一步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每一回都能阐明一到两个事件,从而可以更稳重地把百年风云徐徐道来;而为避免章回之间的断层,作者又巧妙地运用勾连的方式,即在前一回的结束处也是情节发展的紧要关头煞尾,留下“扣子”,篇末固定是“且听下文分解”,然后在下一回的开始,作者紧接着“扣子”,叙述“扣子”的结果,使前后两回首尾相接,构成一体。这样的结构,既便于作者的写作,更能指引着读者一步一步走进三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中,遍览其丰富的历史画面,而不是面对文字海洋迷茫失措。
形式多样,张弛有度。《三国演义》一书涉及人物众多,大小战役40多次,但读者读来却不感到重复和紧张,原因在于作者采用多样的形式,张弛有度的情节安排手法。一是采用时间为序,依次展现事件和人物,“不求复杂,而求清晰,使得事件,人物来龙去脉,各有所归,清清楚楚”。如果有多个人物或时间同时并行,作品一般先集中笔墨叙述一个方面的情况,然后用“且说”、“却说”、“话说两头”等过渡词引出对另一个方面的描述。这样不仅能使时间清晰,更重要的是局部交错参差的时间又得到了灵活的处理,满足了使结构紧凑的需要。而在紧张的战事前夕,作者往往有意安排一些不同性质的事件来舒缓,如在赤壁大战之前,作者加上了一节曹操横槊赋诗的事件,这就让心跳加快的读者情绪得到了缓和,增强了情节结构的和谐性,使读者在阅读中始终能获得持续的美的享受。
中考中,考查《三国演义》情节,主要有3种考查形式:一是事件情节的考查,也就是考查某一事件的名称、情节以及前因后果等;二是考查人物事件的相关情节。如某一人物所经历事件名称及情节;三是点评某一事件情节,也就是对某一事件或情节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说明你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和收获等。
备考时,考生应熟读名著,了解名著的基本构建,熟悉重点情节的来龙去脉,把握重点人物的相关情节,并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例题1:①《三国演义》中
一战,曹军八十万大部烧死,曹操率残余狼狈逃跑,到乌林口被赵云截杀,又中张飞埋伏,几近全军覆没,眼看过了
就能逃出重围,可又遭遇武艺高强的关羽。绝望的曹操只好向关羽求情,关羽念当年曹操对他的恩义,违诸葛亮军令放过了曹操。
点拨:
情节的考查主要涉及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历史转折时期的情节、充满智慧和谋略的情节以及名人的成就和失误情节等。备考此种题型,可以以名人为抓手,对人物的主要事件进行梳理,把握每一个事件情节的记叙六要素及故事情节开端、发展、和结局等。
参考答案:赤壁,华容道。
例题2:《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句相关的情节是(
)。(2010年桂林市)
A. 七擒孟获 B. 赤壁之战 C.火烧连营 D.水淹七军
点拨:此种题型是将名著考查与课本内容相联系,目的是引导学生走出课本,活化知识。考生在复习课本相关知识时,一定要细处探究,明确事件的过程,特别是对于一些典故,一定要到名著中去寻找相关情节,认真备考,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得心应手,从容应对。
参考答案:A。
例题3:判断正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原因是“失街亭”一事。(2010年云南省红河市)
点拨:此种题型是以判断题的形式考查名著中的相关情节,考生只有对作品的主要情节了如指掌,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因为《三国演义》中的情节繁杂,因此考查一般限定在大家熟知,流传极广的事迹以及人物转折或成语俗语中涉及的情节。考生在备考时,应重点把握这些,并学会归纳,归类处理,以备考查。
参考答案:正确。
例题4:请你就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使南人永不复反这一历史事件进行点评。
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八十七至九十回这样写道:建兴三年(公元225年),为报先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诸葛亮以蒋琬为参军,费祎为长史,赵云、魏延为大将,率蜀兵五十万,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南征犯境侵掠的蛮王孟获。经七擒七纵,终使孟获同兄弟妻子宗党人等匍匐帐下,肉袒谢罪,永不复反。诸葛亮乃请孟获上帐,设宴庆贺,令其永为洞主。所夺之地,尽皆退还。(2008年湖北省恩施市)
点拨:阅读名著,贵在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考查名著的故事情节,也不例外。这就需要考生在阅读过程中,要边读边思,读出体验,读出智慧。切不可走马观花,只追求了解就满足。解答此种题型,考生应结合名著事件,并结合自己对此事件的前因后果的认识,正确解答,解答时一定要注意思想健康积极,能体现你的宽广胸怀和人生智慧,还要注意文从字顺,表达凝练等。
参考答案:诸葛亮正确地处理蜀汉政权与蛮王孟获的关系。评分说明:抓住这一点进行点评给满分。
1.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张飞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弟辈怕冷,可先回去。”飞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玄德曰:“勿多言,只相随同去。”(2008年甘肃省金昌市)
(1)这段文字选自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
。
(2)“三顾茅庐”的故事在史书《三国志》中只用五个字作了记录:“凡三往,乃见。”《三国演义》中,作者却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请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2分)
(3)选段在写法上有哪些显著特色?(2分)
2.中国古典名著中,有不少关于打斗的精彩描写,下面是摘录的两段:(2009年浙江省台州市)
【甲】张郃骤马到面前,一枪刺倒,却是一个草人。急勒马回时,帐后连珠炮起。一将当先,拦住去路,睁圆环眼,声如巨雷,挺矛跃马,直取张郃。两将在火光中,战到三五十合……
【乙】鼓声响处,庞德出马曰:“吾奉魏王旨,特来取汝首!恐汝不信,备榇在此。汝若怕死,早下马受降!”公大骂曰:“量汝一匹夫,亦何能为!可惜我青龙刀,斩汝鼠贼!”纵马舞刀,来取庞德。德轮刀来迎。二将战有百余合,精神倍长。两军各看得痴呆了。
【甲】语段写的是
(人名)大战张郃,【乙】语段写的是
(人名)大战庞德,两段文字均出自《
》。
3.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的是什么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4.“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具体的情节思考赤壁之战中为什么孙刘联军能以弱胜强?
6.《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
示例如: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从中可见关羽对刘备的一片忠心。
7.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功。
示例如:三顾:三顾茅庐。
参考答案
1.(1)罗贯中 (2)《三国演义》是小说,旨在刻画人物,作者正是通过细节的刻画来表现刘备的礼贤下士;《三国演义》是史书,着眼于叙述历史事件。 (3)对话描写生动传神,很能表现人物性格;于对比中再现了刘备的礼贤下士;景物描写既富有诗情画意,又突出了天气严寒,烘托了人物形象。
2.张飞(张翼德) 关羽(关云长、关公) 《三国演义》。
3.黄盖行苦肉计:为了让曹操上当,以便火攻曹军,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愿行此计,并在周瑜与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时,故意大唱反调。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随后黄盖诈降曹操,率船火烧曹操水军,立下大功。
4.青梅煮酒。
5.天时胜:刘备汉室宗亲,操乃汉贼。曹军流行疾病。东南风起;地利胜:南方多江湖,北军不善水战;人和胜:曹操骄傲,心气浮躁。荆州新降,人心未附,士气低落。孙刘背水一战,决心很大。周瑜、诸葛亮等人计谋精妙,处处占先。
堇衣猬
是日午后,茶食毕。手捧政治助学卧于床,欲读成诵,诸如“依法治国”“社会主义”之词不绝于口。然不多时,两眼昏黑,两眼皮似需定海神针撑起方可见天日。昏昏然,待醒来已是申时过半。起身再读,渐觉索然无味。又寻其他,而英语字母、数学图形、物理公式皆不入眼。忽记得尚有一文需做,乃是游记。不禁怅惘,每日居家,几时出游?长此以往必无益身心。而怅惘归怅惘,忘乎作业,周末亦可谓欢愉之甚也。心已有一去处以游,远山者,宅之东,落凤山是也。
将至落凤山,取墨镜附于眼前,其色如苦茶,视之则景皆着此色。
俄顷则之山陲,石阶曲折而上,有巨石略扁且高立于石阶旁。形如一凤凰翘首远方,平坦向人,书曰“凤鸣朝阳”。四字浑然乎天成,似流水倾泻于平镜之上,而无拖沓之感。细看赤字旁注解,亦与合吾心。山脚而望,知自然之力远非人之可比,如此庞然大物已然屹立不知千百年,而日曝雨淋不曾仄歪分毫。
拾阶而上,石阶曲伸,转折通幽,有苏州园林之风也。环顾道旁,松柏疏密而立,其树干纹路甚明了,自根盘旋而至顶,恍若蟠龙玉柱擎天之势。灌木丛生,高低掩映,下有石层层而设,亦有怪石散落。日曜泼洒,透林而射,树影散乱,影于地上棱角分明,更添幽静而不失明媚之感。
渐行渐高,值分道处辄思何往。道不同,不相为谋也。道有不同,所见之景则不同也。
莫嗔余泼墨于途,实是观景于途亦是观景。又见一石卧于道旁,上横书“惠风和畅”,妙极!颇有王右军之遗风,若大鹏展翅兮将飞,浊气皆避之游走,浩然正气霎时生出,恰和此境。亦吾所爱也。
复行渐上,抬头即可嗅花香,举目即可收叶绿。又见“山不在高 有凤则名”刻于石,冁然而笑也。山,世间常有也,凤不常有,而凤栖于兹山,兹山岂有不名之理?
再行,旧阶毕,而可见新阶复出。此时眼前稍开阔,正是俯瞰之地也。有碑石立,上书“一览众塔小”。呵呵,果然如斯。放眼山下,有塔高低立于舍间,隐约可闻机器轰鸣。虽一览有众塔,而无塔小之感。反觉塔皆与余对峙,似有话欲出于口而怎奈无口以诉之状,不知何也。览夫鲁化之景,道铺楼宇之间,窗凌楼宇之上。向见之大,今望皆小也。似时光之不可追,而向欢今难再回首也。
远看有农田数片,色麦黄,埂之间有杨树点缀,恍若油画存于镜中自恬静。而近处杨树成林,大风时作,可见杨树风中 fanyuan(读烦渊,风中摇摆的样子,输入法里无此词),叶之摇摆若群鳞游泳,闻其声,亦似浪之徐来而逝于滩涂也。其时日?耍?煦绮磺迦缣斓刂?蹩?病M??本茫?虼硪晕?灰粕?洹M?I嵊诮畔拢?胗嗌?链硕喟牍庖踅杂肫涠裙??聘嗅葆濉
转身再行,路旁有紫色花穗,手扶以鼻嗅之,清新恍若沐于冷泉。患醉后失足坠山,不敢长闻也。呵呵。亦有植株开花如松树者,其色赤,形如竹笋之初露头角。缘去途尚远,而间隔草木,未之嗅也。
不多时则登至山顶,其时之景较之向,犹为广阔。有雾??鳎?逵羧缢??籼冢?毒爸患?掷??豢陕云湎肝ⅰB郴?Π嫉兀?钒冀陨揭病V邪嫉厝缃慷?参杂诖饶副郯颍?佬老蛉伲?????
东行几步,机器轰鸣之声大减,复行至山之东,轰鸣之声竟无丝毫入耳!余师所言甚是也。想余生十数载,不过众人皆浊我亦浊,众人皆醉我亦醉罢了。念境清如洗,寻一石,盘膝而坐,目微睁,两手交叉于腹前,气沉丹田,徐徐吐纳。未稍许,有屁出而无异味,感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也。呵呵。环视周围,草木参差,有石大小散铺,不远处松柏挺立,似可闻其隐约耳语。其时之日,穿松柏而入吾眼,乍然初视,恍若有果实挂于树梢也。
闭目静想,可闻鸟声不绝于耳也。百鸟争鸣而不倦意,声调和谐,如漫游于仙境而有仙乐和之。细闻鸟鸣,如弩之齐发而羽箭散射八方,八方尽感乐之和悦。闻鸟明而不可知鸟栖之地,其声自天上来耶?
启目掠,时有翎纷飞于空中。凌空之势与鲲鹏无异,而上下不定,左右摆移,其灵动如水中之鳞远非鲲鹏可比也。近有墨色蝴蝶幻游,如落叶之飘零也。欲捉来把玩,又念:皆是游山客,何必相扰之?
起身翘首,展臂欲大呼,却骤然如失声不可言语。低头自悲也,盖余本性懦弱,不期有何英雄之作为也。
微风袭来,飘忽之感尤甚,似醉风而畅游也。于此境,觉时光之无存。似忽歌于终南,忽哭于东海。而又感光阴可倒流七十载,七百载,七千载!万物瀛寰皆在胸中沉睡,物我两同化,此心与人间无丝毫距离也。静坐于此,宠辱偕忘,喜悲不知,盖前人谓之中庸者也。无宠无辱,不喜不悲,心若平镜可映照世间万物。而人心于世多异于斯,何也?忽宠忽辱,大喜大悲,不可明了向之所为,今之所为也。想登山之途,较之人生之途有何异哉?坎坷屈伸,步于此而不知彼。分叉之时亦有踯躅,只一步入便不可重头。呜呼,路多自决也。而彼选自路,强人所难,易也;自选自路,不明轻重,难也。中庸之道我所好也,而乍此乍彼,宠辱不知,人生可多趣味,此亦我所好也。道行尚浅,不敢妄言长短也。
破碎山河破碎家。
一代文章千古事,
余年心愿半庭花。
西风碧海珊瑚冷,
北岳霜天羚角斜。
无限乡思秋日晚,
夕阳白发待归鸦。
这首七律,是老舍1945年底在四川北碚写的,是老舍用来结束其自传性散文《八方风雨》的一首诗作。《乡思》诗题直接道明诗歌的中心思想,即表达对故乡的思恋。首联以一问句开篇,诗人自问天地“茫茫”,“何处”能“话桑麻”。“桑麻”泛指农作物或农事,见于晋朝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以及唐朝孟浩然诗《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桑麻”二字,使人联想起田园村居生活的恬淡舒适、怡然自得,但此时的诗人却在广阔天地之中,茫茫四顾,没有可以闲话农事的归处。首联后半句立即给出了原因,国家此时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而能“话桑麻”的“家”也自然难以幸免。这两句从小处入手,感慨不知“何处话桑麻”的愁思满怀,自然过渡到对国家、故土山河破碎的慨叹,从而奠定了全诗伤感悲苦的忧国忧己之思的感情基调。
在抒发黍离之悲后,诗人进一步联想到自身。“一代文章千古事”化用自杜甫《偶题》诗的起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曹丕《典论・论文》曾言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但老舍随后就表明了自己的志向,他不求文坛一逞,“余年”的“心愿”仅仅是求得“半庭花”,求得安居乐业而已。“半庭”字面含义即指方寸庭院,在古诗中常指向悠闲自在的家居、隐逸生活,如唐朝唐求《题杨山人隐居》中“半庭栽小树,一径扫平沙”的庭院小景;以及宋朝刘过《好事近》中“谁斫碧琅轩,影撼半庭风月”的夜月庭落,无一不描绘着安逸闲适的怡然生活。“半庭花”的意象,可谓含意深远。
颈联中诗人由对理想生活的憧憬进一步展开他的想象,似看到了北国故园的凄冷景象。“西风”、“霜天”是凄凉、苍茫、惆怅的代名词,象征着哀痛、悲凉的游子漂泊情怀;“碧海”源自古籍《十洲记》中“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此外,“珊瑚”、“羚角”等意象无一不营造了一种清冷、凄婉的氛围。此联两句有义山体遗风,大量运用“西风”、“碧海”、“北岳”、“霜天”等片段意象,创造一种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诗人驱遣自己的想象,使故国山河的实情实景转化为虚拟的情境画面,避免作正面抒情,而借助于环境景物的描绘来渲染气氛,烘托情思。抒情婉曲见意,具有李义山“哀感沉绵“之风。
尾联中,诗人由想象回归现实。于是,在秋日的夕阳下,诗人发出无以排解的思念家乡的慨叹。万般无奈,只有任夕阳斜照自己的华发,翘首仰望日暮归巢的老鸦。诗人心中的无限悲苦、无限酸痛,借助于上联的“西风”、“霜天”和此联的“夕阳”和“归鸦”等典型景物表现出来,将他因国破家亡而悲愁难解的感情,有层次地投射到一幅秋晚的屏幕上,从而达到了情与景的交融,艺术地创造出一个别有洞天的诗的意境。此联上句“乡思”与诗题相呼应,道尽思乡之“无限”,一句“夕阳白发待归鸦”更是道出了诗人乡思的惨痛与愁苦,深情绵邈,悱恻之至。
《乡思》全篇,诗人遥想北方故土的破碎凋零,于哀苦凄清的虚幻情境中借助典型景物委婉抒发沉痛的故土之思,最终却只能在秋日斜阳下目送老鸦归巢,而自己不寄望文传千古、只愿独得“半庭花”的“余年心愿”也只能聊寄己心。全诗感时、抒怀,莫不渗透着诗人的真情实感,情致深蕴,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首先是构思缜密,情致深蕴。不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致力于婉曲见意,有义山之风;大量运用联想与想象,虚实结合,创造幽深的境界;组合典型意象,寓情于景,情境交融,这是老舍旧体诗深受吴梅村影响的一种表现。吴梅村的诗具有“遗民”心态的沉郁自伤,善于将叙事、抒情、写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情景结合,情事结合,互相渗透,创造“意与境浑”的境界。老舍深得吴梅村之神髓,《乡思》中虚写“西风”、“碧海”、“霜天”,实写“秋日”、“夕阳”、“归鸦”,在景物里,寄寓自己的情怀,看似写景叙事,其实景语皆情语,感情伤感哀婉、深蕴沉痛。其次,长于用典,化用古诗。《乡思》巧妙运用古典诗歌,如“一代文章千古事”,反其意而行,使抒情写志更有感染力。
百年沧桑,古老的中华重新崛起于世界东欢迎;并昭示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再造新的辉煌。
这次展出为了让观众对敦煌有全面的认识,我们的展出分为以下几个大块:1,序幕展示敦煌的历史文化背景2,辉煌灿烂的敦煌石窟艺术3,敦煌藏经洞的发现与被劫史实展示4,敦煌藏经洞文献展示。而我们的讲解就是带领着大家全面的欣赏这些瑰宝。
1,序幕展示敦煌的历史文化背景
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在敦煌会有留下这么多的文化遗产,这就要从历史追溯渊源。答案就是:丝路咽喉,文化重镇。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它南枕祁连,襟带西域,鸣沙为环,党河为带,前阳关而后玉门,控伊西而通漠北,是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和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荟萃和集散之地,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自西汉张骞通西域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敦煌郡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共处的地区,欧亚大陆诸文明及多重交通网络在此交汇,是中国一体多元的区域文化重镇,也是古代中国与世界文明交往最频繁、影响最深远的地区。
2,辉煌灿烂的敦煌石窟艺术
辉煌灿烂的敦煌石窟艺术。这是展出数量最多,也是最吸引观众之处。图版展示的敦煌石窟建筑、复制洞窟、敦煌石窟彩塑、敦煌石窟壁画。共有6个复制洞窟分别是:莫高窟158号窟、莫高窟249号窟、莫高窟220窟、莫高窟45号窟、榆林29号窟、莫高窟17号窟。复制洞窟除158窟外都是1:1临摹复制,也就是在真正的敦煌这些洞窟是什么样子,我们在这里展示出来的就是什么样子。这些复制洞窟都是敦煌石窟中的代表。就像开凿于南北朝西魏时期的249窟,此窟壁画内容中最富特色最有意趣的是窟顶四披的壁画。覆斗形窟顶,中心饰垂莲藻井,四披“图画天地,品类群生”;上部为天空,是神仙的世界,正披画阿修罗王、前披画摩尼宝珠,都是典型的佛教题材;右披和左披画东王公和西王母,较多地体现神仙思想;四披下部绕窟一周则尽是山林野兽及狩猎等地上人间的生活场景,构成天地神人共处的想象空间。
从文化角度来说这里壁画的内容融合了佛、道和中国古神话。我们可以看到佛教中的阿修罗,道教中的飞仙、东王宫、西王母,还有古神话中的风雨雷电四神。这些充分说明了佛教从古印度传入我国,深受我们文化的影响,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们的佛教和东南亚的佛教有很大的不同。更能反映这种中国化的还有这座石窟两侧壁画中央的说法图,在说法图里我们看到四尊飞天,有两尊是典型的西域式的飞天,她们的特点是上身;而与她们形成对比的则是身着大袖长袍的中原式飞天。我们都知道正是我们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才产生了大袖长袍的中原式飞天。文化的交融在这里又一次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建于初唐的220窟,记载了明确的开凿时间,典型的家族窟,翟氏家族历代供养了300余年。莫高窟中的特窟,建于盛唐时间的45窟,正壁佛龛中保存非常完好的佛、弟子、菩萨、天王塑像,美轮美奂,形象逼真。在这里你可以体会到什么叫做盛世唐风。榆林29窟,带有浓厚的西夏特点,走进她带给人一种神秘感。莫高窟17号窟,她的另一个举世闻名的名字——藏经洞。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国近代的劫难,从这个不到十米见为,塑造和描绘的结合,表现人体的肌肤,面部表情,须发的蓬松,服饰的质地。它是石窟艺术的主体,信仰崇拜的主要偶像,与石窟建筑,绘画共同构成完整的石窟艺术。
敦煌石窟壁画。壁画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适于表现复杂的场面和丰富的内容。石窟内的佛龛、四壁和窟顶布满了色彩缤纷的壁画,与居于主置的彩塑,互相辉映,相得益彰,共同构成完整的石窟艺术。敦煌石窟壁画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1)佛教尊像画;(2)本生、因缘、佛传故事画;(3)神话人物画;(4)经变画;(5)佛教史迹画;(6)供养人画;(7)装饰图案。这些壁画大多以佛教经典为依据,摄取现实生活为素材加以创作,历经千年创造的丰富多彩的壁画,在某种意义上表现了一千年古代社会的生活,展示了一千年内涵丰富的文化,具有珍贵的价值
3,敦煌藏经洞的发现与被劫史实展示
从藏经洞的由来、藏经洞封存之谜、藏经洞的发现、再到藏经洞文物的最初流散、斯坦因敦煌劫经、伯希和敦煌劫经、劫余断篇复遭劫、日本大谷探险队在敦煌的活动、俄国奥登堡考察队在敦煌的活动、华尔纳敦煌劫宝、直至最后展示的世界各国收藏藏经洞文物概览。每次当我讲到这里我内心深处涌动的是愤慨、惋惜与无奈。而观众的反映同样也很激动,一次又一次的体会到了落后就要挨打,振兴中华的抱负。而这正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应该肩负的使命。藏经洞文物的流失,我们看到的是在清末年代一个古老民族在流血……
4,敦煌藏经洞文献展示
在这里展示了从敦煌研究院带来的经书真迹,还有天津博物馆的收藏。佛教的博大精深从经文中点点滴滴地展示出来。
序 曲 梦金钗
【事略】(旁白)一生为家国颠沛流离,到嘉定元年(公元一二0八年),陆游已经七十三岁;赵士程也年逾古稀。他们又在沈园相遇了。作为同郡士子、唐琬的第二任丈夫,此刻,赵士程拉着陆游的手,两个人来到当年陆游和唐琬题词的粉壁墙前,感慨万端。他们不约而同地想起来了唐琬,渐渐地进入了梦境。
陆游:(清唱,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赵士程:(清唱,蝶恋花) 陌上箫声寒食近。雨过园林,花气浮芳润。千里斜阳钟欲暝,凭高望断南楼信。 海角天涯行略尽。三十年间,无处无遗恨。天若有情终欲问,忍教霜点相思鬓。
唐琬:(幕后,清唱,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陆游:(清唱,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合:(诵诗)是啊!假如还能够——
给我一个春天,我要选择幸福;
给我一个秋天,我要复制爱情。
给我一个虚拟,我要保存快乐;
给我一个现实,我要删除忧伤。
给我一个过去,我要粘贴翅膀;
给我一个未来,我要打印远方。
唐琬:(幕后,独白) 可是啊!下一步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呢?我们常常为此左右困惑。我从这边上楼,你从那边下楼,我们也许就这样擦肩而过。
第一乐章 丢金钗
【事略】(旁白)绍兴十四年(公元一一四五年),朝廷主战派被排挤,有传闻金人铁骑又将进逼临安。绍兴的士子们也不能够安心地读书,就连乡试也拖延得不能够如期举行了。唐琬得知这一消息,憋闷在闺中。这日,被女伴们拉出来在沈园跟他们一起荡秋千。一时兴尽晚归,不慎把陆家的定亲信物凤凰图案的金钗给丢掉了。
唐琬:(清唱,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女伴:(清唱,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桃李依依春黯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闲没个安排处。
唐琬:(清唱,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女伴:(诵诗)哎!这一回
我要做一所小房子捆绑家家:
我要做一只小鸡启动院庭
我要做一朵小花登录暧昧,
我要做一棵小树点击黄莺;
我要做一条小溪刷新浪漫,
我要做一条小路锁定山顶。
唐琬:(独白)哎哎!婚姻往往在意料之中,而爱情却往往在意料之外。初恋,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敲我的窗子,我一推窗,她又成了远处的风景。
第二乐章 拾金钗
【事略】(旁白)不久,同郡士子赵士程乡试归来跟陆游到沈圆游玩,赵士程拾到唐琬丢失的金钗,被陆游认出,赵士程转交给了陆游,并劝陆游设法归还唐琬。
赵士程:(清唱,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陆游:(清唱,祝英台令)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呜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将愁归去。
赵士程:(清唱,撷芳词)桃花暖,杨花乱。可怜朱户春强半。长记忆,探芳日。笑凭郎肩,殢红偎碧。惜、惜、惜。春宵短,离肠断。泪痕长向东风满。凭青翼,问消息。花谢春归,几时来得。忆、忆、忆。
合:(诵诗)
我是虹,我输入清晨;
我是雾,我另存中午;
我是云,我链接傍晚。
我是雨,我恢复晚上;
我是电,我转换午夜;
唐琬:(幕后,独白)唉!望着窗外的白云,等着一个人,要多浪漫就有多浪漫。真想谈一次古典的恋爱,在煤油灯下,写一封思念电灯的情书。
第三乐章 还金钗
【事略】(旁白)不久,陆游在唐琬侍女盼儿的安排之下,在山阴禹陵春游,并在桃花渡口相会。陆游把唐琬荡秋千丢失的信物凤钗又重新交还了唐琬。
合:(清唱,水调歌头)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然犀处,骇浪与天浮。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唐琬:(清唱,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合:(清唱,鹧鸪天)南浦舟中两玉人,谁知重见楚江滨。凭教后苑红牙版,引上西川绿锦茵。才浅笑,却轻颦,淡黄杨柳又催春。情知言语难传恨,不似琵琶道得真。
陆游:(清唱,临江仙)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春光还与美人同。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水流云散各西东。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
合:(清唱,鹧鸪天)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陆游:(诵诗)
你我是阴与阳的属性,
你我是天与地的剪切。
你我是左与右的边框,
你我是前与后的表格。
你我是上与下的自选图形,
你我是来与去的超链接。
唐琬:(独白)情侣情侣,一双木屐;风雨同当,日月相依。早上又叫清晨,傍晚又叫黄昏。我知道晨昏不能颠倒,可热恋时谁又分得清?
第四乐章 合金钗
【事略】(旁白)绍兴十四年(公元一一四五年)陆游二十岁与唐琬结合。婚后,他们度过了一年多快乐的时光。
合:(清唱,曲春游)禁苑东风外,暖丝晴絮,春思如织。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漠漠香尘隔。沸十里乱弦丛笛。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柳陌。新烟凝碧。映帘底宫眉,堤上游勒。轻暝笼寒,怕梨云梦冷,杏香愁幂。歌管酬寒食。奈蝶怨良宵岑寂。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
唐琬:(清唱,七绝)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陆游:(清唱,五绝)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唐琬:(清唱,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陆游:(清唱,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合:(诵诗)
风说,我要泅泅修订孤独,
花答,我要手机扩展寂寞。
雪说,我要视频录制感伤,
月答,我要邮箱改写狂热。
唐琬:(独白)被爱囚禁,我是幸福的囚徒。泡沫让人产生错觉,泡沫让人迷失自我。爱情如火,切记时时加薪。
第五乐章 拆金钗
【事略】(旁白)唐琬自幼才华出众,唐琬的才华和与陆游的情感,引起陆母的不满。大约在绍兴十六年(公元一一四七年)即婚后的第二年,陆母以唐琬贻误科考前程,遂命陆游休了唐琬。陆游曾一度另筑宅院安置唐琬,但其母察觉后又命陆游另娶邻女王氏为妻。陆游只好与唐琬分手。
唐琬:(清唱,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陆游:(清唱,长相思)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合:(清唱,兰陵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来岁去,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陆游:(诵诗)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明无法抵御这种思念却故意装着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御这种思念却故意装着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自己爱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唐琬:(独白)我知道一个人走来走去的滋味,我知道孤独的影子也会流泪。能够出版发行的情书,那只是书,而没有情。因为情在写的时候,就躲开了。
第六乐章 续金钗
【事略】(旁白)战事稍歇,乡试榜拖延将近一年才得以,赵士程中举。赵士程托付他和陆游的塾师许镜清先生向唐琬求婚。唐琬只好由家人作主嫁给皇家后裔同郡士子赵士程。
赵士程:(清唱,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意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风惊绿,若得待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唐琬:(清唱,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赵士程:(清唱,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唐琬:(清唱,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合:(清唱,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唐琬:(诵诗)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园西!
赵士程:(独白)
有的等待是一种浪漫,有的等待是一种义务,有的等待是一种无奈。有青春时挥霍青春,当青春不再时,那就细嚼慢咽着沧桑吧。
第七乐章 忆金钗
【事略】(旁白)唐琬只好由家人作主嫁给皇家后裔同郡士子赵士程。绍兴二十四年(公元一一五五年),礼部会试不中,陆游到沈园偶然遇见了唐琬,两个人非常难过。陆游感伤地在墙上题了一首《钗头凤》 (红酥手)。第二年,唐琬再次来到沈园见陆游题词,不胜感慨,于是又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后不久便死去了。
合:(清唱,钗头凤)无绳网,有情场;相思渐进金箍绑。寝难按,空晨练;尺书邮达,寸心箱满。念,念,念。香车降,羽裳荡;半窗雨意槐花巷。燕声减,红人脸;几回身醒,一声心唤。盼,盼,盼。
陆游:(清唱,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琬:(清唱,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尝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合:(诵诗)
给我一个伙伴,我要寻找出口;
给我一个下午,我要收集迷茫。
给我一个朋友,我要拾掇将来;
给我一个清晨,我要清理以往。
唐琬:(独白)
可不过,也还是那句老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打你一巴掌,是打属于我的那一份;你吻我一下,也是吻属于你的那点内容。要想让爱情经受风吹雨打,最好的办法是到海上举行婚礼。
尾声 吊金钗
【事略】(旁白)陆游去世的前一年,也就是嘉定二年(公元一二0九年),这时陆游已经七十四岁。赵士程带领他的子嗣,邀请陆游再次来到沈园纪念唐琬。
合:(清唱,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赵士程:(清唱,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陆游:(清唱,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唐琬:(幕后,清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赵士程:(诵诗)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岸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琬:(幕后,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