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般若密多心经

般若密多心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般若密多心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般若密多心经范文第1篇

旋转

旋转

不要停下来

---- 题记

渴,很渴。我需要水。雨滴划落,飘散,绝望飞翔。

沉默不语,忘却悲哀,快乐停滞不前,期望的盛殿就在眼前。如今我是如此的风平浪静,以为一切都云淡风清。我看着它,却一直错过。

我相信这一切是一个永不绽放的秘密,我轻轻的躺在佛的面前,抚摸他支零破碎的脸。他向我走来,周围的喧嚣就这样转为无声,一切静止,空气中绽开脆弱的藤蔓,丝丝绕绕,缠满我身。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可是佛。我寂寞。

心如死水,一切都只是无声下坠。安妮说遗忘便能清醒,但她没说要如何遗忘。

夜晚的花香,隐晦的告别,就这样淡淡的,淡淡的,一点一点的弥漫开来,午夜的摩天轮上,有哭泣的脸,和沉默着的绝望。一圈一圈的旋转,转尽缠绵的伤口和心有不甘的落默。

就这么旋转着,就这么不知脸耻的朝你靠近,你明明就在眼前,但是当我转到你的位置时,你却还是在那么远的地方。

我终于放弃。不舍。并且无法从容不迫。于是开始掩盖,希望你当作不知,放我一条生路。

此去经年,繁华满地,轮回在即,劫数难逃。

回忆残留在我的身体里暗涌,来来回回,如一段走不尽的丝路,牵牵扯扯,握不住,却又放不开。多想做自己眼中的那些明媚女子,爱便微笑,恨便哭泣,可惜我已行错一条最重要的道路,无法回头。

寂寞在何处。处处都是寂寞。

嗅到空气中檀香气雾缭绕,如断指柔情,让我欲罢不能,却又疼痛难忍。灯光昏暗透明,照出他琥珀容颜,多少年后一样会验证时间的苍老,让起皱的皮肤代替曾经的誓言,让我们全都回不到从前,让最初的梦想全都食言,让孓然一身的背影留在夕阳的窗前。

我已明白。心无挂碍。

般若密多心经范文第2篇

摘 要:禅宗是中国佛教一大宗派,禅宗思想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古文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决不仅是因为优美的文字与华丽的辞藻,也不仅是因为巧妙的结构与精美的修辞,应该是文章所承载的一种精神与思想,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这也是大量古文被收录到高中语文课本的原因。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为了更好地把禅宗思想运用到古文教学中以继承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特作此文。本文佐以诸多实例,并引述相关禅宗思想附证,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禅宗思想;高中语文;古文教学;影响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本必修(2)第二单元诗三首《归园田居(其一)》,作者陶渊明,作品内容如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课后研讨与练习的环节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归园田居(其一)》描写的农村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通,很常见,在作者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① 在语文课堂教学上如何向学生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禅宗思想来解释,这是禅宗思想的核心,即解脱论。《坛经》云:“何名无念?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处,不著一切处,常净自性,使六贼(指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从门门中走出,于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也就是《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此诗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因为他从厌恶的仕途中解脱出来了,“无念”了所以才有了归园田居后的愉悦,可见当时的陶渊明是深受禅宗思想影响的,用禅宗思想来解读该文本,不仅使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更继承了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可谓是一箭双雕。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本必修(2)第三单元《赤壁赋》第四自然段:“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课后研讨与练习部分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说说作者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抒发了什么感情,阐发了怎样的哲理。”② 作者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那么什么为我们所有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做教学设计时我们不妨这样:在课堂教学前,我们可以先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找出此文的写作背景及苏轼的生平经历,即《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他一生中结交过的禅僧不下百人。他对禅宗语录与佛教经典非常熟悉,尤其精于《般若经》、《维摩诘经》、《楞伽经》、《圆觉经》等。在宋代他是“外儒内佛”的典型人物,既没有消极颓废,又是乐观向上。综观东坡的一生,他利用禅宗思想对人生进行理智的思索,深刻的反省,培养出一种超然洒脱,与世无争的襟怀,求得心理上的平静安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故《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③ 可见,在般若空的体悟下,才可以消除现实的执著,而最后达到随缘自适、乐观旷达的境界。在教学设计中,以先入为主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苏轼生接触过很多禅宗禅僧,他的思想深受禅宗思想影响,以致在其文学作品中多有体现。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本必修(2)第三单元《游褒禅山记》,作者王安石。第三自然段“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课后研讨与练习部分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由‘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才能有所得的事实,引起了人的深刻思考。依他看来,‘求思’具备哪些条件,其中哪个条件起决定作用?”④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先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表面意思,即古人对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往往有所收获,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以此表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说的观察所得,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为依据和标准,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然后再给学生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悟出了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会得到作者认为"求思"必须以“有志”为基本前提,树立宏伟的目标,不畏道路险远,“志”“力”“物”三条件俱备的答案反馈,教师应当场肯定这种顿悟的思想价值,进而导入说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之一的禅宗思想的中心内容就是“悟”,《楞严经》上讲:“理则顿悟,事非顿除。”顿悟,在教下叫“见道”,在宗门下叫“开悟”。所谓“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坛经》谓“故知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惠能的弟子神会就曾用“利剑斩束丝”的比喻来说“一念相应,便成正觉”的顿悟思想。俨然,用禅宗思想的“开悟”来类比向学生解释苏轼认为“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的悟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般若密多心经范文第3篇

乘坐公交车,到达禹陵路口下车,仰望山上,可以望见峰顶上的思远塔及观音殿等建筑群。云蒸霞蔚,渺茫只能见个大概。

穿过大门口,我们一路逛将。从这里到香炉山有一段距离,一路上花香翠树,倒也神闲自得。本有上山的观览车,但我们最终都决定走路上去。

大约过得半个过小时,到得距香炉峰脚下的炉峰禅寺建筑群不远,可见左边有一簇古建筑,更有一座在江南各处名山都极少见的宽大广阔的八面高塔,于是我开始怂恿哥们去那边看看。后来发现这也许是一个不雅的选择。

过得几分钟,终于到得上山的大门口,在进得炉峰禅寺的大门前,有一段距离,两边都是卖物品的商店及小食馆,更能闻得一股臭豆腐的味道。

在大路左边有一停车场,本来这里是没有通往左边那些建筑群的路的,但也许就是以前像我一样稀奇的游客为我们开了一个方便,我们从一被踏出小路的草丛过去。到得近处一看,才发现这是会稽山天福园。但并不知因果,走了进去。

走近一看,四处一片凄清,只有几个花圈靠在墙脚。所以,扬立刻叫喊这是一座陵园,但已经来了就不好再踏出。只好往正中的路走去,到得大殿,抬头一看,写道“地藏殿”,往里一探,殿中祭奉的正是地藏王菩萨,而看起来装束反倒颇似唐僧。两侧门联写道“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还有一副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我们进殿心诚祷拜,方出殿来。往回廊左边走,大概是想去看下塔,但却见到塔的右侧是一片墓林,兴味索然,桦到得塔周转了一转,而我与扬在回廊上等。

不久,我们一起出去,在门口见到又有无知不知情的游客闯将进来,本想制止,但转眼一想,就当他们是前来拜见地藏王菩萨的了也无不可。

出得园外,又往草丛上踏出的路上来,而园门是直将出来的,地势类低,通往大路右侧,这是有原因的。我也是到下山才了解的,而通往炉峰禅寺的大门口的大路会与从天福园出来的路交叉,但大路在上,交叉处是一座桥,名号忘矣。

到得炉峰禅寺大门,从左边进去。大门有两处,左右各一边。中间是一座较宽广极高的九龙壁。九龙壁上书“越中佛国”,进门,左门上写“七宝琳地”,右门上写“净胜妙处”。我们从放生池右侧绕过,见得池中金鱼游来游去,瞻仰片刻,心生羡慕,都说鱼儿反得自由,而人一生中却是忙忙碌碌而不得片刻之休息暇余。走上台阶,看到炉峰禅寺的一个殿阁,恰逢寺中修工,不便进得,故只在门口敬慕一番,从殿左绕过。炉峰禅寺是一片庞大宽阔的建筑群,至今虽得游历,但已不能记得一清二楚。印象最深的是大雄宝殿,观音殿等。特别是大雄宝殿的释迦摩尼佛像,高足十几米,气势磅礴,令人敬仰,两侧是普贤与文殊两位菩萨,其余壁上画的大概是各诸罗汉。

出得宝殿,两侧是各式各样的佛庙,大约有天王殿,三圣殿等的,已然不大记得。

我们顺得左边的路上山而去,也许从这才真算得是登山。山路陡峭,两旁翠木葱郁,风光不错。山据说是354米,然而蜿蜒而上,又增得不少距离,而石阶好像是1508级,所以要一鼓作气攀登起来也不大容易。因此一路三歇五停的,也不知到得几点才算是攀至山顶。经过思远塔,南天竺牌匾,“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摩崖等,又过去数步就是峰的最高点的建筑群了,大约是观音殿和三圣宫等的。短暂休息,过得响午,在山顶素面馆吃了一碗福寿面,就下得山来。

一路,比得上山来可谓轻松多了。说说笑笑,转眼不久,到达山脚。又经过炉峰禅寺,往右边望,见满山是一片墓林。只因每座墓前种的一棵小树,故初始竟是被忽悠过去了,但也知道为何天福园门口不经大路,而从桥下通过右边通往上山的路的妙处。

般若密多心经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双旗镇刀客》禅宗 心性 真空妙有

《双旗镇刀客》充满了极大的艺术魅力,尤其在人物刀法境界的刻画方面独具特色。在一刀仙面前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哥,在决战时却突然战胜了强大的一刀仙。这不仅归因于电影诸多艺术手法的运用,且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影片加入了丰富的禅宗文化内涵。

孩哥自从杀了一刀仙的弟弟以后,与一刀仙的矛盾就此开始。孩哥的命运,一下子引起了观众极大的关心。影片中的孩哥,在一刀仙面前,一直处于弱势。尤其是在电影最后。孩哥的弱势被渲染到了顶点。广袤的原野上。一刀仙一行七骑。迅捷有力的马蹄,践起股股沙土。带着浓烈的杀气,向双旗镇滚滚而来。孩哥孤身坐在旗杆下,面前的饭菜原封未动,蓬乱的头发,干裂的嘴唇,迷离的眼神,孩哥进入了一种麻木状态。瘸子替孩哥承担责任,被一刀仙杀死:铁匠替孩哥说情,惨死在一刀仙刀下:钉马掌的老人装疯嘲弄一刀仙,也成了一刀仙的刀下之鬼。一刀仙越过一具具尸体,带着满身的血腥气,一步步逼近了孩哥。孩哥踉踉跄跄从地上爬起来,紧张得大口喘着粗气,看着一步步逼近的一刀仙。

但,随着孩哥钢刀出鞘的铿然之声,双方钢刀撞击的声音响过之后。一直处于弱势的孩哥,杀死了强大的一刀仙!

影片出现这样的结局。观众不仅不觉突兀,反而从中得到了一种极大的艺术享受。这是因为,影片这种对孩哥刀法境界的表现方法,并不是无中生有的凭空臆造,而是建立在坚实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有着丰富的禅宗文化内涵。

禅宗认为,人的心性,始终处于“空”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好的“用”,即心性之体是空。心性之有是“用”,也即禅宗所说的“即空即有,即有即空。真空妙有,空有不二”。傅大士在他的《心王铭》中把心性称作“心王”:“观心空王,玄妙难测。无形无相,有大神力。观之无形,呼之有声。决定是有,不见其形。”“无形无相”是心性之体。“有大神力”是心性之用。牛头法融禅师在阐述心性的体用关系时说:“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这就是心性“空”与“有”的辩证关系,也即心性“体”与“用”的辩证关系。

电影前半部中的孩哥,心中没有放不下的事情,心性始终处于“空”的状态,所以其心性就能得到最好的“用”。孩哥自从到了双旗镇以后,一直过着平静的日子,他白天放马,夜晚干活,空闲时打坐练气,即禅宗说的“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在禅宗来看,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修行。孩哥平时没有练习刀法,却是一种更高的刀法,是一种不着相的刀法。瘸子在刀法上有很高的造诣,但他劈肉却非常吃力。孩哥说:“让我试试”,孩哥先是两眼紧盯肉扇,两眼渐渐眯缝起来。心性进入了一种“空灵”状态。这时电影画面一阵模糊,观众只听得刀从鞘中锵然飞出,肉扇被孩哥轻松地劈为两半!刀法“出类拔萃”的二爷,更是躲不开孩哥致命的一击。这些时候,孩哥的心性。始终处于一种“空”的状态,这就是心性最好的“用”。

孩哥的刀法,本已跻身一流高手行列,观众可以从孩哥的打坐练气、轻松劈肉、杀死“二爷”以及瘸子对孩哥父亲刀法的高度赞扬中看得出来。但孩哥杀了一刀仙的弟弟之后,由于受外界强烈的干扰。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其心性被对一刀仙的恐惧所填满、所占据,不再处于“空”的状态,所以就不能很好的“用”。这些干扰首先是孩哥杀“二爷”时旁观者的压力:“一刀仙是好惹的吗?杀了他兄弟,这个畜生还不血洗了咱们双旗镇?!”其次是瘸子责备孩哥的话:“一刀仙是西北有名的刀手。二十多年,杀人从不用第二刀。你爹活着的话,兴许还能对付对付,可现在……”,言外之意,当今已没有人是一刀仙的对手。再次是双旗镇村民拦阻孩哥出逃的行动。孩哥为躲避一刀仙,欲带着好妹逃离双旗镇,村民为了撇清自己的责任,拦住孩哥不让他逃走。更为严重的是。孩哥所倚重的唯一外援沙里飞答应帮他,但却一直不敢露面。最后是为帮孩哥的三个无辜之人先后被一刀仙杀死。这时孩哥的心性,被对一刀仙的恐怖所占满,即牛头法融禅师所说的:“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其心性没有达到“空”的状态,也就不会产生战胜一刀仙的信心和行动。

禅宗认为,要想达到空的境界。就要“净心”、“自净其意”,管住自己的妄念。怎样“自净其意”?即禅宗所说的“必须头头放下。”坏事放下,好事也要放下。“净心”到了一定的程度,心性就达到了一种“空”的境界。就达到了“雁过寒潭,风拂竹面。雁过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风拂竹面,风过而竹不留声”、“物来则现,物去不留”的境界,就达到了《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就达到了禅宗“即有即空、即空即有、真空妙有、空有不二”的境界。达到了禅宗“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着衣,未尝挂着一根丝:不动身心而日应万缘,端拱无为而妙用恒沙”的境界。

般若密多心经范文第5篇

【关键词】空白图式;广告设计;意境;虚实

广告设计千变万化,想要在其中占有重要一席,其图式的独特性、延续性和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20世纪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对图式解释为:所谓图式是指一种内化的或简化的心理组织结构。图式的形成最初是先天的、遗传的行为图式,以后由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形成图式的变化过程[1]。空白图式就是中国传统艺术中一套稳定、完整、别具一格的图式系统。

空白图式作为广告设计中的一种表现语言和手法,也是现代广告设计崇尚简约追求的有效表现形式。美国艺术理论家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e Heim 1904―2007)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一切直觉都趋向于最简化的式样”[2]的观点,是对艺术设计简约追求的高度概括,而这位西方艺术理论大师提出的观点与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空白图式表现系统有异曲同工之妙。将中国传统空白图式合理地运用于现代广告设计中,就需要体现出亦单纯亦丰富的辩证设计理念,为观者营造更加“中国化”的视觉空间,真正提升广告设计的艺术感染力。

“空白”非白

空白的概念涉及范畴内的所谓空白。空是虚无、虚幻和虚构的象征,白则使人联想到光明、朴素和高洁,空白图式是中国艺术普遍采用的图式之一,是艺术意境的虚空要素所形成的特殊结构和奇妙现象。例如品读中国传统绘画中山人的作品,画中的墨迹与空白可以是云中日、雾中花、怪石上的苔藓、枝头上的鸟羽,等等;一条墨线,可以是枯藤、石头的一条棱、水边的一抹痕;而大面积的空白,可以是天、是水、是气,等等,体现了中国艺术特有的“虚实相生”、“惟恍惟惚”、“似有似无”的美学意境。

传统中国艺术正是立足于“意”,所以在造型上不仅仅拘泥于具象的再现,在构图上非常讲究“经营位置”,要求画面中的黑白分布得当。这种“白”不是表面的实空,而是虚中见实,在画面上表现为白、虚、清、浑蒙,所以达到“托形象以传真”的意境,这种空白分布留给观者更多、更深远的品读空间,让观者的联想去补充画面空白的部分,是有与无的统一。如此,使得有限方寸之画面显得无限,更有画外意。“计白当黑”,白与黑相互依存,留白更需画家的艺匠之心,因为这种“空白”是画家开始构思时有意经营与作画过程中无意流露和合而成。表面看去“逸笔草草”,但绝不是等同于信笔涂鸦。清人恽南田在《南田画跋》中对此深有感触:“笔墨简洁处,用意最微。运其神气于所不见之地,尤为惨淡。”[3]可见,在画面上留白并不是一件易事,空白图式的合理使用体现着艺术家的能力与修养。

空白图式产生并发展的思想渊源

空白图式的产生与发展,是与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分不开的,下面笔者对空白图式产生并发展的思想渊源作简要梳理。

《易经》中的阴阳哲学思想体现了黑与白之间的相互关系。《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清程允升《幼学琼林・夫妇》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这种认知,是中国人最基本的宇宙观的高度概括。阴阳交替,直接产生的便是黑与白,这无疑引导中国艺术对大千世界斑斓色彩抽丝剥茧,终概括成单一色彩去表现万千物类,注重黑白的重要思想基础。白与黑同时存在,相辅相成,氤氲和合化成世界万物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

延续并发展《易经》思想的道家思想把“气”作为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充气以为和。”“气”分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和合产生万物,因此万物都包含阴阳二气。由此影响于中国艺术,便导致对于阴阳即虚实的追求,其中空白图式是艺术表现“虚”的承载方式之一。从这个角度上看,空白就有了哲学意义,从而使中国艺术自然选择了空白图式,产生虚实相生,以心造境的写意境界,进而达到道家思想中的根本“道”。

佛教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后对中国的艺术产生深刻影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提出“色空”观念:“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这种认识运用于中国艺术中表现为对空白的追求,进而营造意在尘外的意境。

中国儒家文化强调“绘事后素”、“形正心正”,要求“修身”以期达到完美的人格,崇尚以“素”为“雅”的美学追求,这对中国艺术的空白图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之,空白图式产生并发展的思想渊源无疑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如老子的玄思、庄子的超然、佛家的空灵和孔子的修身达性等思想观念关系密切。空白图式已深入中华民族审美心灵的深处,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继承并发展使用空白图式也成为现代广告设计者不断探索追求的方向。

空白图式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空白图式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以下面一组房地产广告的平面系列作品为例:

图一

图一中单纯的背景铺满整个画面,突出的品牌标志只占大约30/1,但是画面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除了突出的品牌标志及基本信息外,还给人留下了无限的猜想,保持了一种神秘感,给人一种探索和好奇的心理,这也是这一系列平面广告中一种巧妙的设计理念。

图二

图二这幅广告设计中,背景不再单纯,但是还是留置大片的空白,仅使用少量的广告语继续渲染气氛,保持神秘感,不断提升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图三

图三是对整个系列广告的回味,给人留下回忆的空间和时间。利用空白图式产生一种庄重、简洁、宁静、素雅的氛围,给人一种追求生活家园的舒适感。

网页设计中的空白图式。以网页设计作品(图四)为例,该网站主题属于购物类网站,没有密密麻麻的广告和信息,只是简洁地把产品主要信息表达出来,给人一种逛商场的随意感和轻松感。画面中有空白区,这对网页来说是非常少见的,但是画面整体给人一种很放松的感觉,不是紧实的压迫感,很符合该网站的特性。

图四

家居展示设计中的空白图式。图五中的留白,突出了画面中的某些部分,使画面有了重点和中心,意境幽远。图中白色的窗开得很巧妙,打破了沉闷的单一的背景墙,产生了一个活跃的透气孔。另外,一片空白中间,有两个极为突出醒目的红色球,使空白区也很生动。这不仅仅是空间结构问题,也体现了整体设计的意境。这使空间产生了如中国传统绘画审美准则般的“气韵生动”效果,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和特点,让环境更加人性化。此展示设计作品善于经营空白图式安排,不仅得画内之景,还兼得画外之景,如画面边角与画外景势相接,线条交叉于画外的疏中见密,以及景物的掩映藏露,都是求得从有限伸向无限。

结 语

总之,在广告设计表现中合理使用空白图式能够产生以下效果:1.对画面进行调适,使画面既不空又不满,达到白而不空、黑而不闷的效果。2.运用空白表达设计构思与立意,体现空灵淡远的思想和意境。空白是虚实表现的一种形式,在现代设计中,应把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和现代的西方设计规律有选择融合,达到一种信息传达和意境追求的统一。3.突出画面主体。空白图式的运用是为了表达层次感、空间感和立体感。在广告设计中合理使用空白图式能够突出主题重点、增强画面气势、加深广告设计内部空间感,使设计作品内容表达信息延伸到作品外,引起观者联想,从而达到广告设计作品真正意义上的完整性。4.空白图式还能够体现简约设计风格,增强设计品位。

综上所述,空白图式一方面在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引发出一种“尚意”的审美境界,另一方面又影响了中国现代广告设计,增加了广告作品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广告设计中,一定要特别注意对空白图式的选择与安排,充分发挥空白图式的作用与效果,使广告设计更符合中国传统审美心理,与设计的其他元素构成虚实相生的灵动空间,古老而传统的空白图式必将在现代广告设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获防灾减灾青年科技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名称:《“张衡文化”的主题书画与视觉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01017)

参考文献:

[1]让・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潘运告.清人论画[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般若密多心经范文第6篇

1.教学内容突出价值导向性长期以来,高校传统文化教学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偏重对大学生进行知识型灌输教育,这与传统文化课程的教育目标并不相适应。因此,明确教学目标、设计精到的课堂教学内容至关重要,是当前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也是决定课程成败之关键。就课程目标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唤醒和引导学生身上的“人文需求”,开发其内在本具的善性、德性与智性,培养综合人文素质,使其成长为一个大写的、真正意义上的“人”。因此,遵循“人格养成,道德提升”的教学目标和原则,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现状,我们在《中国哲学史讲座》、《中国佛教文化》、《大学生生命教育》、《社会实践》等多门课程中,皆以专题形式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和宣讲,客观诠释和彰显儒、释、道思想中厚重深沉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传统文化教学的价值引领性。例如,在《中国哲学史讲座》课程中,对儒、释、道三大专题的讲解,皆落脚于结合当代社会、日常生活凸显三家思想的当代价值。儒、释、道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三大思想支柱,在古代有“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之文化定位。而在信仰缺失、道德失衡、行为失范、价值观失落的今天,三家共通的深厚的心灵之学不啻为救治迷茫、困惑中的当代人的精神良药。在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中,师生一起追寻哲人智慧的思想足迹,领略天地万物运行之道、人生之理,追问“我”之存在。通过哲学的反思,以“万物一体”的宇宙观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客观理性地定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反观内在生命,思维个体“安身立命”之处,从而建立健康而通达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将传统伦理、道德的精神渐渐落实到当下的生活中来,达到和睦家庭、和谐人际关系,及变化气质、提高修养的目标。可以说,大学生如能在生活中依自然之道,行“孝悌”、“仁爱”为人之本,便是寻得人生的密码,开启真正的幸福之门。在传统文化系列课程中,《中国佛教文化》引人注目且不同寻常。长期以来,很多人包括有些大学生在内将宗教等同于迷信,或简单地以为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或视宗教与科学水火不相融。这种对宗教不正确的定位和认识上的偏颇,既使人们丧失了正确评判文化现象的是非标准,也错失了弘传优秀传统文化的良机。宗教同哲学一样,是文化形式中非常特殊的部分,它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和精神皈依之处,也是人类为自身创立的抚慰心灵、寻找精神家园和自我解脱的独特方式。因此,关注精神与灵性的宗教与注重物质现象研究的科学,不但不互相冲突对立,反可互相补益,共助共创人类幸福生活。佛教虽为外来宗教,但在两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已与本土文化水融,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处世原则等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可以说,不了解佛教,就不能了解中国哲学、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就不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所以,专题内容首先设置导论,主题为重新认识宗教,了解宗教的产生及其功能,区分宗教与迷信、,梳理宗教与哲学、科学之关系。事实上,只有去除内心深处科学本位的傲慢与偏见,客观理性地定位宗教,并对其持有同情之理解,才能还原并走进中华文化,开始佛教文化的学习。现代人包括大学生在内,精神上最大的迷茫和痛苦莫过于“自我”的迷失,而这种迷失正是由于越来越被自己所创造的科技环境所支配。当人的生活越来越多的物质化,当人沦为物欲之奴隶而不自觉时,即会越来越丧失个体自我本有的自由,越来越找不到人生真实价值之所在,这就是马克思所说“人的异化”。而佛学对宇宙人生、人类生存状态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有着极其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能够给予人们精神生活极具震撼力的新启发。在人生观上,佛教更强调主体自觉,崇尚变革生命,寻求生命实相,更把一己之觉悟和解脱与他人乃至一切有情生命之觉悟和解脱紧密相联,所谓自度度人、自觉觉他。在专题讲授中,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适当借助优秀的佛教纪录片、影视作品,展示出佛教开阔宏大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伦理观、修行实践观。而在讲述佛教历史、哲学、文化时,其落脚点依然在结合时代热点问题、现实生活,通过课堂及课外讨论,凸显佛教在净化身心、道德重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让佛教回归现实、回归生活,不仅激起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在学习兴趣,变被动的灌输式教学为自觉式主动研习;更使他们直观地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无穷魅力和高度实践性特征,自觉地反观内在生命,确立止恶行善的行为原则。同时,端正价值取向,从生命深处自觉生起慈悲仁爱的力量,以自利利他的精神接人待物,促进道德的提升乃至开拓更深层次的生命境界。

2.教学方法创新之实效性实现传统文化价值导向的教育目标,除需精要的内容安排,亦需生动、活泼的授课形式和教学方法为助,最忌“灌输”和“绝对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更重要的是直接推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特质与精神的领会,当下启发悟性、身心受用。例如,在《中国哲学史讲座》、《中国佛教文化》课堂教学中,梵乐静心、经典诵读、内观静修几大亮点设计使课堂教学大为增色。其一,以儒道音乐或佛教梵乐静心、净心。在“化人”、“立人”的教育过程中,音乐之教化作用非同寻常。昔日孔子在齐国听“尽美也,又尽善也”之韶乐,竟“三月不知肉味”,并由此感叹音乐之美竟达如此之程度!正因至极之音乐是至真、至善、至美的统一,给人以善的教育、美的陶冶和灵魂的净化,故儒释道三家皆以音乐为教化世人之重要手段。就佛教来说,八万四千法门皆为净心之法,其中梵乐更是极方便、快捷、易深入人心的引导和启悟世人之重要方法。《楞严经》中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即言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中,属耳根最利,最为灵敏。因此,音声教化最易感染人,最能产生教育效果。传统文化课堂当然也离不开音乐化人之绝佳手段,创设优美、宁静、高雅的课堂音乐情境是非常独到的教育手段。在课前二三十分钟,我们选择与本次课程内容相关的儒道音乐或佛教梵乐进行播放,或课中读诵、讲解儒释道经文时配以背景音乐。儒道音乐清雅、宁静、中和,佛教梵乐则具虚、远、淡、静、庄严肃穆之内涵,可谓雅而不俗、觉而不迷。这些至真至善至美的音乐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带给青年学子的心灵震撼是无与伦比的。大多数学生会主动提前到教室,静静地聆听梵乐,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全新心灵体验,虽未上课却已然在自我教育、自我感悟、自我提升的状态之中了。课前和课中的音乐不仅达到静心、净心的效果,更创设了宁静、愉悦、平等、高效的课堂氛围。尤为难得的是,师生在共享美乐的同时得到了身心的净化,不自觉敞开各自的心灵,无形中消除了彼此间的心灵隔膜,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如此不但进一步激发了教师内心对学生的爱与期待,亦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尊重感和信任感。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在情感上接纳教师,在人格上尊重教师,才能听从师之教诲。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说,师生之间建立的“爱”与“尊”的情感认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因为从本质上说教学过程就是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一种“坦诚、平等和接纳”的人际关系的过程。所以,一切课堂之成败关键在于“师”与“生”、“教”与“学”这些关系通道是否通畅,而传统文化的课堂因更多人文关怀、终极关怀,更具打通这些关系通道之优势。触动灵魂深处的儒道音乐和梵乐教学法,便是打通关系通道的极佳手段,成为传统文化课堂不可替代的教学方法。其二,课堂内外开展经典和美文诵读。儒释道经典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具原创性、奠基性的书籍或文章,蕴含无量智慧精华。经典诵读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钥匙,也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根本方法和古代启蒙教育的首要方法,其中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孔子曰:“诵书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书,与古人谋。”专心诵读不仅可达到摄心、静心、提高专注力、记忆力和理解力的良好效果,而且反复诵读、吟咏、熏修就是与古圣先贤进行精神对话,必能促使人见贤思齐、向上向善。更深入地说,如能长期净心诵读渐次达到“随文入贯”,将智慧经文一一消归自性,便能直契经典深义,这就是经典内化、智慧开启的过程。当经典已然化为生命中的一个部分,必将在生活中起到巨大的指导作用,完成伦理道德的养成及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的构建。此为从诵读到悟,悟而后能用,用而后生巧的过程。因此,从教育角度看,经典诵读是达到智育和德育兼具的简单、高效、科学的教育方法,可惜的是,“五四”以来对传统文化的极端否定使经典教育法被长期摒弃遗忘,造成了教育的巨大损失。而在今天的传统文化课堂上,经典诵读法无疑是还原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方法。除了安排学生每日晨读、午读或晚读经典,为了创造高效课堂气氛,我们还在上课之始,让几十名甚或近300名学生齐诵儒学经典《大学》、《中庸》,道家经典《道德经》,或佛学核心经典《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金刚经》等。从教学反馈来看,学生非常肯定和喜爱读经尤其是庄严肃穆的集体诵读环节。当经典在他们的生命中产生作用,内在的纯真、良善、光明被激发出来时,他们的文字感受读来也是令人感动,甚至唏嘘不已的:“每次背诵心经,都有种清凉的感觉,如夏日一阵凉风袭过……。又好似与心灵进行了深层次的对话,对周围万物都有了一种不同程度的全新感触与交流,真想热情地拥抱自然,给与他人和社会最清新恬美的奉献。这让我感觉到了久违的轻松和自在,这是一个自我放松、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和自我反省的有效途径。还有一种有与无之间的奇特感悟,一种大到没有边际又明净胜过月光的空间感,妙哉妙哉!”下课前,再让学生齐诵短文《能量朗读》。此文彰显中华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特质与精神,多次诵读强化,不仅能激扬志气,帮助学生重获人生之希望、重寻人生之梦想,亦能促进学生树立感恩、包容、尊重、精进的人生态度和原则。“《能量朗读》很励志,激发人心中的希望。‘爱’不是口头上的,爱就在身边,原来生活如此美好。在诵读后,常常会释放掉生活中的很多压力,能心平气和地处理事情,并且知道如何取舍。更明确了应该心中有大爱,要放开心灵的境界,容纳整个世界。”其三,课堂内观静修体验。中国哲学是高度实践性的心灵学问,教理教义的理论探究并非谈玄说妙,而是用来指导身心变革之实践。儒释道三家皆有内观静修之法,其不仅可以修身养性,更是求学问道之入门功夫。宋大儒朱熹就曾教导其学生:“用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一二年,何患不进?

3.而在佛学中,禅即为静虑,亦指“心一境性”。禅的智慧不仅可以促进对事物本性和自心的了知,帮助人找到久已失去的精神家园,理性对待尘世的喧嚣和功利,还可以开发自性潜能,创造安乐祥和、洒脱自在、富有价值的人生。更为现实的是,禅的具体修习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消除热恼、平复情绪、抚慰心灵的方法和途径。在西方国家,一些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就很乐于用禅来引导人们顺归人性和自然,还有一些心理学家和精神病理学家,更把禅与西方心理治疗方法结合起来,将其作为调节心理和治疗精神疾病的有效方法。青年大学生也是社会中人,面临着来自学习、生活、心理多方面的压力,内心有着诸多的焦虑、迷茫和困惑,迫切需要由内观静修开启的智慧之引导,在实际生活中学会疏导情绪、掌握认识自心、调控自心、净化自心的方法与技巧,以摆脱痛苦、愤怒、沮丧、忌妒等负面情绪,改变浮躁、易怒、自卑等不好的品性,保持一个良好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课堂内观静修虽然条件有限,没有专用的静修室和坐垫,时间也很短暂,但是同学们颇感新奇,整个过程都能主动、积极地配合,取得的效果也是极其明显的。在静定内观的体验与学习中,同学们初次品味了禅的清凉甘露,惊异、震撼地体会和享受到内心深处久违的宁静、安详与博大。“课堂体验内观静修是很有趣且有作用的,觉得内心非常安宁,更加远离物质社会的喧嚣与烦躁,让人通达,让人更加冷静地去应对面前的世界,不悲不喜,不焦不躁。禅修启发人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它不是无尽的物质财富,而是无穷的、广袤的心灵世界……”而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的美妙感受,又会进一步促使学生以全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看待世界、社会和周围的人,体悟“万物一体”之真实内涵:“课堂音乐禅修时,觉得身心正渐渐趋于平静与淡泊,此时周围的一切都已无法干扰我。而我,正全身心地与宇宙融会贯通,每一个细胞都是打开的,宇宙中所有的思想、能量都由我而不断传输,输入大地,流入星空,周而循环着。我,既是小小的我,也是影响着整个宇宙万事万物的我,我的情绪、心境、思想正时刻传向宇宙万物,影响着整个世界。”可以说,虽然课堂的内观静修因时间、地点等限制,不能深入内观修习,但正如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几次这样的课堂精神训练不仅已起到了培养心的专注力、控制力,激发学生自觉调控内心的目的,还让学生直观内在地体验到个体与他人、社会、宇宙的和谐一体,从而在内心中生发起平等、感恩、爱与慈悲的力量。更主要的是,内观静修还初步培养了一定的觉知力,这种觉知力会随着日常练习的增加不断增强。而这份觉知在平日生活中极其有用,它能让人洞察问题的实质,不会被错觉、假象所蒙蔽,不会盲目地跟随旧有的习气产生恐惧、焦虑、嫉妒和憎恨等等,进而以真实、自由、有创意的行动来帮助他人。这,就是心的自主力,就是独立人格的建立。显然,内观静修的作用,是言语说教所根本无法企及,也无法代替的。课堂内观静修体验,将成为传统文化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颇具魅力的重要部分。

二、中国传统文化课外实践模式体验式情景式拓展

鉴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高度实践性之特质,必须积极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注重学与思结合、思与行结合,大力提升课程的教学实效性。长期以来,不少课程的课外实践仅仅停留在参观游览的层面,难以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中国传统文化课外实践是辅助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应引入现代教学理念的开放性、情景性、体验式教学理念,达到全面提升教学效果的目标。事实证明,实地参访的体验式新教学模式在开拓学生文化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开发善性、德性、悟性等方面功用非凡,实非课堂教学所能比拟。几年来,《中国哲学史讲座》、《中国佛教文化》课外实践以带领学生多地游学、拓展体验的多内容、多形式展开。儒家文化课外实践以合肥国桢书院为本校实践基地,学生在基地先后开展为期一周的活动。活动以儒学文化为背景,结合现代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性,实为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有益尝试。如,家庭礼仪实践以“孝”为核心,帮助学生树立“感恩知恩”、“反哺图报”的家庭礼仪意识,并学习家庭礼仪知识,开展家庭礼仪训练;职业礼仪实践以“敬”为核心,帮助学生树立“处事敬”、“与人忠”的职业礼仪意识,并学习职业礼仪知识,开展职业礼仪训练;生活礼仪实践以“谨”为核心,帮助学生树立“居处恭”、“言行谨”的生活礼仪意识,并学习生活礼仪知识,开展生活礼仪训练;社交礼仪实践以“信”为核心,帮助学生树立“诚则明”、“信则任”的社交礼仪意识,并学习社交礼仪知识,开展社交礼仪训练。同时,还指导学生面向社会公众开展了文明礼仪现状调查和文明礼仪宣传,具体包括孝道文化、文明修身、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四个主题内容。整个活动过程由国桢书院老师全程带领,以讲座、观看影片、小组体验、讨论、分享等形式展开,实现了“探索中认知”、“体验中学习”、“行动中教育”的教学目标,在大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佛教文化课外实践更是依托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场所,开展情景式、体验式学习,形成了一个新型立体、系统有序、颇具震撼力的参学模式。为开拓学生文化视野,尽可能实现多地参访,。寺院实地参访由法师全程带领,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参观以上四大寺院及东林寺大佛工地,感受千年佛教文化魅力;聆听儒学讲座,了解儒家文化实质,把握孝道、人伦精神;聆听佛学讲座,把握佛学文化特质,了知佛学精神对净化心灵、和谐身心、促进向上人生的积极作用;体验晨钟暮鼓的丛林生活和禅修实践,掌握心理调控的方法、感受心灵的震撼及来自生命深处的宁静感、愉悦感、尊严感和崇高感;举行传灯活动,体验合作、奉献、爱和感恩的真义;品味素斋,思惟五观堂“五观”之义,体会俭以养德、节用惜福的理念,生起知恩报恩、敬畏生命之心。从活动现场及学生的反馈信息来看,已采取的参观、听讲座、传灯、丛林生活体验等活动方式,文化内涵深厚、新奇多样,且紧紧贴近现代生活和大学生思想状况,学生们颇感欢喜,也收获良多,耳濡目染中不仅对儒释文化有了较为准确的理性认知、启迪关于生命、道德等问题的深度思考,且多能反躬内省、确立止恶行善的人生原则。几天的体验式生活虽然短暂,却得以零距离的感受佛教文化,成为大学生活中难以忘怀的记忆,其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从这几年的教学过程来看,课外实践起着全面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当然,还可以就实践地点、活动内容及形式等多个方面进一步调整完善,形成更为成熟、高效的参学模式。比如,在实践地点方面,为解决因经费缺乏导致的课外实践难以可持续的困境,计划通过多方沟通、协调,以合肥开福寺为大学生传统文化实习基地,长期合作开展活动;在有经费来源的情况下,则应尽可能拓展外出实践地点,如可就近参学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庐山白鹿洞书院,了解古代书院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制度,把握儒学精华。而就活动内容方面来说,可安排更丰富多元的课程内容,如可在参观、听讲座、禅修之余,增加山林行脚的活泼内容。在丛林山水间一路行脚、听法,参与讨论与分享,带给大家的感受应该是长时难忘的。既可沿途游访多个人文景观,感受文化魅力,又能让学生舒展身体、放飞心灵,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更重要的是,在亲近自然的行脚活动中,极易打开尘封已久的心灵,不管是老师与学生之间,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都会显现出率真自然的一面,营造出一种自由轻松的学习与交流氛围。在融于自然、回归本真的状态中,享受听闻真理带来的内心的深度喜悦,感受生命的律动,启发内在的精神资粮,从而达到开拓生命深度与宽度的目标。而这些,其实就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根本实现,仅凭课堂教学是无法达到这种效果的。

三、后课程建设新型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