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代文学家

古代文学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古代文学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代文学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国学 古典文学 文化

“国学热”再次升温,古代文学能否波澜不惊,两者的关联度如何,对两者关系进行研究具有现实紧迫性。笔者从历史的视角,粗略审视国学与古代文学的文脉关系。

一、国学与古代文学的渊源

在中国传统学术范畴将书籍分为四类,即“四部”。晋武帝秘书监荀勖的《中经新簿》将群书分为四部。唐玄宗时期,集贤院分书为四类:经、史、子、集。清乾隆年间,纪昀主持整理书籍,历十年共收书三千四百七十种,三万六千余册,亦分为四类:经部(类十)、史部(类十五)、子部(类十四)、集部(类五)。孔子时有六艺,汉代设立太学,隋立国子监协调国子学与太学并另设有算学、书学、医学等。

“国学”词汇最早出现在《周礼・周官・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少舞。”《周礼・周官・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因此,原初的“国学”,指周代中央设在王城的国家教育机构与学校,与地方乡学相对应,由乐师、大司乐负责,与现代作为学术知识体系划分是不同。“国学”正式称谓产生于西学东渐,为区别“西学”而生,始于清朝末年。光绪年间,刘师培、章太炎、邓实创办《国粹学报》,一般认为是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第一次国学思潮。第二次国学思潮发生在,标榜“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1]。第三次国学思潮发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方兴未艾。[2]但“国学”依然没有严格意义上定义。

“文学”一词最早出在《论语》,指孔门四学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之一,专指古代典籍。汉朝“文学”指学术,就是儒学,律令、军法、章程、礼仪,都属于“文学”范畴,另有“文章”指学术之外词章。古代文学是个断代概念,指中国有文学以来至古代社会结束整个历史时期作品,研究与教学古代文学作品成为独立学科。文学分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等。古代文学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

二、国学是古代文学的底色

经、史、子、集四部中,集部包括大部分作为文学作品诗文文本,经部与子部属于广义哲学范畴,史部属于史学范畴。经学是国学核心,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成为许多朝代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式,对各个领域,尤其是对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许多审美观念与美学范畴以儒家经典为底色。不了解中国先秦儒学,就不能深入理解古代文学诸多观念。如中国古代诗歌的“和谐”美,乐而不、哀而不伤,含蓄委婉,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审美效果,这就和儒学中庸思想密切相关。子书也对中国古代文学有巨大影响力。如《庄子》的恣肆、飘逸奔放行文,追求精神自由逍遥境界与全身远害隐逸人生,心斋坐忘、虚静澄明与言不尽意等方式,都对中国古代文人与古代文学观念影响深远,并构成中国诗歌、绘画基本精神与审美范式。《庄子》看重人生个体价值,所有论述均围绕个体生命安顿,为那些现实中受挫、失望甚至绝望文人提供了有效精神支撑。失意文人不能在现实政治中有所成,往往转而追求个体适意艺术人生,这种艺术人生物化形态便是诗文书画,于是就成就了中国纯艺术精神。因此,不了解庄子学说,就不能完整认识中国古代文人人格与精神,也就不能全面认识其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以及其古代文学思想。

三、古代文学是国学的情感建构

古代文学以或细腻或婉约或豪放的多种表现手法,抒发人类特有的情感体验,留下众多千古传唱的文学名篇。研究古代文学的历史发现它们已经远远超越于国学的精神内核,塑造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情感与文化。古代文学研究从孔子整理“诗三百”开始,也有两千五百多年。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按照作品类别主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先秦时期,或诗骚时期;秦汉至唐代中期,或诗赋时期;唐中叶至元末,或词曲话本时期;明初至“五四”,传奇与长篇小说时期。古代文学范围主要是诗赋、词曲、小说、文章,也包括俗文学、戏剧。古人叙述的古代文学主要为国学的“词章之学”,现代的古代文学范围已经涵盖了文学的全方位情感表现领域。先生对“国学”理解很宽泛,他认为,“国学”在我们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缩写,中国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文化历史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国学”[3]。按照这种理解,古代文学就成为国学之一部分,笔者认为是很重要的核心情感表现部分。

古代文学的“感物道情”表现形式尤其突出,古代文学表现国学的过程中涌现出很多经典,很多文学作品本身就是国学精华。《诗经》与《易经》、《书经》、《礼经》、《春秋经》并重,现存《诗经》古籍就有六百余种。“经”尊为“经禀圣裁,垂型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是“天下之公理”,思想统治地位极其崇高。先秦时期,《诗》产生和被整理,并在外交和生活中广泛传播。儒家的分支主张以《诗》说《诗》,还原其民歌面目,反映文学所描绘社会生活与人的思想情感,满足审美需要,基于此,《诗经》的创作旨趣是“感物道情”,《诗经》品赏方式是讽诵涵泳,《诗经》审美品格是性情中和。《诗经》兼有经学和文学双重身份。

古代文学本身是文学家自身的情感体验。国学与古代文学既面对人对宇宙、社会、人生之道的体现也是人对宇宙、社会、人生的事件、生活、行为所思所想的情感叙事。有的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宗教家、史学家、经学家也有文学学说;有的中国古代文学家也有哲学的、思想的、科学的、宗教的、史学的、经学的学说,呈现出一种国学与古代文学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融贯通态势。

参考文献:

[1].新思潮的意义[J].新青年,第七卷第四号,1919.

古代文学家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李白(文化);后代作家;文学流派;影响

引言

文学是人格精神和文化成果的集中体现,中国文学就是人格精神和中国文化最艺术、最辉煌的体现。我国古代文学家无一不是人格精神的传播者和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受群众喜爱的文学家,李白已经成为一种符号,是符号的指代词,超越了时空、超越了文学界限,成为以李白为中心,历朝历代学者共同参与和社会公推共享的李白文化。李白文化的出现、存在和发展,反映社会的审美取向和文化认知,对后世文学和文学流派都产生十分重要影响。

一、李白(文化)内涵和内容

1、李白文化内涵

李白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最为伟大的诗人之一,同时也对世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李白诗歌传送一千多年不止,传播范围十分广泛,影响十分深渊,是我国古代文学史重要组成内容。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认为,李白是“死之处亦荣,生之处亦荣,流之处亦荣,囚之处亦荣,不游不囚不流不到之处,读其书,见其人,亦荣亦荣。”后世学者对李白诗歌不断总结,产生李白文化,成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独有现象。学者何念龙认为,从李白所处的盛唐时期开始,与李白本人及诗歌相关的各种传说故事,直到今天仍然与李白有关的电视剧和小说等文学作品,构成了历史异常悠久、内容十分广阔的文化景观。在我国数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上,这是一种极为奇特的,也是绝无仅有的个案。从李白无比辉煌的出生,到去世的巨大影响,以及各地群众、历代文人对李白及其诗歌不停的研究、阐释和传播,根据个人美学理想和喜好加以重塑和创造,形成了传播地区广泛、传播层面多样、传播内涵再创的李白文化。总之,何念龙认为,李白对于我国古代文学史的影响久远和深远,的确是无人可比的特例。

2、李白文化内容

李白诗歌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影响力是无可置疑的,其创作的诗歌、行为方式、思想意识和生平经历,都是李白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原生体。李白诗歌在其在世期间就已经为人们所吟唱,后世文学家在接受李白、研究李白、尊崇李白、传播李白的过程中,撰写大量文学作品,宣传李白及其诗歌,形成纪念李白的各种民俗文化,称之为是李白文化。从李白文化的结构层次来看,共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李白文化的物质层次。能通过听觉和视觉所感知的物质实体称之为物质文化。李白物质文化主要是指与李白有关的各种遗迹遗迹各地所建造的纪念李白的雕塑、庙宇和祠堂,或者相关戏剧、传说等。李白在世的时候,一生游山玩水,漫游全国各地,留下大量历史遗迹。出于对李白的怀念,人们建造了大量的庙宇和祠堂,供奉李白画像或塑像,流传李白故事,演绎李白戏剧。后世文人纷纷前往凭吊,又留下了大量诗词文学作品,历经千年积淀,逐渐形成具有独特的李白物质文化。

第二,李白文化的行为层次。全国各地民众出于对李白的尊崇,定期举行一些典礼、仪式或庙会,纪念李白。例如,在李白去世之地――安徽马鞍山当涂县,每当清明节来临之际,成千上万的民众前往当涂县青山李白墓进行祭祀。后来,在当涂县以及李白故里,开展李白文化节日或者吟诗节,成为当地重要文化盛会。

从李白文化三个层次来看,李白精神是李白文化的核心,是李白文化的本质内容,可以说是高层次的不可直接感知的抽象文化部分,行为层面和物质层面则是李白文化的表象。

二、李白(文化)的价值

1、李白(文学)的文学价值

李白在进行诗歌创作的过程中,十分注重文学的审美性,这对于后世学者都具有重要启示价值。文学的本质是要追求审美,正如李白在其《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所言,“诸人之文,犹山无烟霞,春无草树李白之文,清雄奔放,名章俊语,络绎间起,光明洞彻,句句动人。”正因为李白是诗歌中具有十分浓厚的怀古情结,使其充满了境界更为宏大,视野更为开阔,他能够以一种高屋建瓴的角度和气势来观察人生和现实,在浪漫主义文学风采中增添了理想感、文化感和历史感。由此可见,李白诗歌充满跌宕起伏的旋律,充沛的激情,大胆的夸张和神奇的想象,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更能够触动人的情感,使读者产生一种感悟、深思和愉悦,把诗歌的自然美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2、丰富的思想价值

李白留给后人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展现了他对于自然和社会的真知灼见,李白文化中丰富的思想价值通过诗歌文学作品得以真实体现,闪耀着灿烂的思想光芒。李白文化真实体现了他在那个时代的胸怀理想报复,但是却得不到实现的悲观情怀。同时,李白怀着对祖国山河热爱之情,蔑视权贵、珍爱生命,其诗作所蕴含的对社会的深入思考,对生活的执著理念,对文化理想的坚守,诗歌内容既深邃,同时也沉痛。这些思想,对于后世学者和文学流派产生重要影响,涌现如欧阳修、苏轼等文学家,他们不再迎合权贵,坚持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作品的思想性,从而最终成为一代文学大家。

三、李白(文学)对后代文学家和文学流派影响

总体来看,李白(文学)的卓然独立的思想个性和伟大艺术成就形成了社会公推共享的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蕴含着的鲜明主体精神和强烈主观色彩,并通过具体而充分的自我表现,深刻、真实反映时代特征。李白在其诗歌作品中,与现实的矛盾冲突、鲜明的个性形象、真实的体验情感、远大的抱负理想,共同组成最重要的思想内容。一千多年前的伟大诗人,李白(文学)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对于后代文学家和文学流派产生重要影响。

1、李白(文学)对唐代的文学家和文学流派的影响

文章以与李白较为相似的李欣为例,分析李白(文学)对唐代文学家和文学流派的影响。在李欣诗歌作品中,无论是描写仙道还是憧憬仕途,送别友朋、歌咏边塞等,大多数都是温和敦厚,语调舒缓。后来在天宝年间,李欣所作的诗歌,大多数感情深沉、豪放跌宕,特别是对于人物的张扬个性描述,和李白作品诗风是最为接近的。

天宝年间,当李白奉召入京的时候,受到唐玄宗的高度重视,“降辇步迎, 如见绮、皓, 以七宝床赐食, 御手调羹以饭之”,与他仕途追求和思想性格都十分相似的李欣,对此是极为羡慕,“业就功成见明主, 击钟鼎食坐华堂。二八蛾眉梳堕马, 美酒清歌曲房下。文昌宫中赐锦衣, 长安陌上退朝归。五陵宾从莫敢视, 三省官僚揖者稀”。李白杰出的文学才能和傲岸的个性特征、浓厚的浪漫气质都让李欣极为仰慕,直接影响他在天宝年间诗风的转变。由此,李欣在其诗风发生重大转变,迥然有异,这种转变可能与他的思想变化以及生活经历有重要联系,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李欣受到李白的直接影响。

2、李白(文学)对近现代文学家和文学流派的影响

李白(文学)对于后世文学家,如杨慎、高启、陆游、辛弃疾、苏轼、龚自珍、黄景仁等都产生重要影响,对于现代诗人郭沫若也产生重要影响。1928年,郭沫若在回忆他童年所受到文学的影响时,专门提到唐诗中他最喜欢的是王维、孟浩然、李白和柳宗元,但是却不是特别喜欢杜甫,更是痛恨韩愈。1941年9月,他在论述诗歌的韵脚和分行问题的时候,就引用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进行阐述诗韵的适度问题,后来他在1961年专门模仿李白的《蜀道难》一诗而创作了《蜀道奇》,作序写到“李白曾作《蜀道难》, 极言蜀道之险, 视为畏途,今略拟其体而反其意, 作《蜀道奇》”。1962年3月,郭沫若谈及他少年时候所受到的影响时强调,唐代的几位诗人,他最喜欢的是李白。在到访李白晚年最为钟爱的采石矶的时候,发出感慨,“李白就是李白, 心胸坦荡以山动情, 寓江流觞, 真情流露, 毫无伪装, 诗言其志,荡气回肠!” 郭沫若在“五四”时期所作的许多诗歌,在风格和诗风上与李白十分相似,这与他一生对李白的敬仰和仰慕李白,并对李白文学深入研究,汲取丰富营养有重要关系。由此可见,李白(文学)作为我国古代重要文化遗产,影响近现代许多文学家和文学流派。

参考文献:

[1]王琦.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黄群英.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3]彭放.郭沫若谈创作[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

[4]郭沫若.李白与杜甫[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

古代文学家范文第3篇

一.知人论世启发引导,让学生领悟作家人格美

伟大的文学艺术家都是具有高尚的人格,他们的作品都体现着时代的良心和人类精华的光华,具有较高的价值。以文人士大夫为主体的中国古代作家,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影响,大都关注现实,关心国事,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推崇“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操守。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闪光。像正道直行、上下求索、九死不悔的爱国诗人屈原;“忍辱含垢”发愤著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等等不胜枚举,他们的作品美,所展现出的人格也美。他们通过作品所表现出的崇高理想,高尚情操和关心国家人民命运的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以及面对污浊黑暗势力永不屈服的抗争精神,对我们今天的学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思想教育意义。所以,我们在学习欣赏古代艺术美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尽可能调动情感去感受作家身上的人格美,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的陶冶,思想的升华。

二.设身处地联想再现,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我们在吟诵唐诗宋词,阅读明清小说时,往往会被作品传达出来的那份独特的思想意蕴和情调氛围所感染陶冶。屈原作品的浓烈,陶渊明田园诗恬静安闲,杜甫诗的沉郁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启迪。大凡优秀的作家作品都具有一种晶莹澄明、和谐圆融、独立完整的艺术境界,这个艺术境界蕴含着作家独特的情思和意蕴,具有无穷韵味,令读者沉思再三,回味不已,这便是作品思想情感艺术形式完美融合所产生出的独特的审美特点―意境美。

意境美是古代作品特别是诗词所特有的审美特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滤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文学之工与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他把意境有无及意境的深浅看成是衡量评价艺术作品高低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如孟浩然的《春眠》这首诗,今天读来仍然脍炙人口,就是因为此诗创造一种鸟鸣花飞、生动活泼的意境。全诗形象单纯,明白如话,写诗人春天沉眠而失晓,一觉醒来,不知不觉天已破晓,只听得窗外到处都是嘁嘁喳喳的鸟鸣声,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生命气息。在这短短20字的小诗中,诗人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悠远闲静的美妙境界。既有对春晓美景的赞许欣喜,又有花落春短的惋惜感叹。这两种复杂微妙的审美感受,被诗人巧妙而完整的编织进诗的意境里,使人咀嚼不已玩味无穷。正是由于《春晓》一诗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所以才被人们广为传诵,至今仍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三.反复推敲仔细品味,体会作品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优秀的文学家都是语言大师。诗人艾略特说过:“文学家的工作乃是和语文及意义之艰苦的缠斗。”中国古代文学家更是注重语言的锤炼,讲究文辞表达,从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到韩愈的“惟陈言之务去”、“词必己出”,以及贾岛骑驴推敲的故事等,无不说明古代作家对作品语言的重视,对字句的深思熟虑,希望用尽可能少的文辞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收到“辞简而情不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

古代作品语言精美不仅表现在诗词之中,而且散文、小说的语言也是神远意深、辞简意切。如唐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开头两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寥寥十二字,便写出六国互灭,天下归秦。几个动词的应用,准确贴切,概括力极强,使文章显得干脆利落,很有气势。

参考书目:

王国维:《人间词话》,齐鲁书社,1981年版。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古代文学家范文第4篇

古代文学的优秀作品,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们今天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必须继承和借鉴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强化古代文学作品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道德素质

德育是育人的根本。古代文学作品内容生动、感情强烈,其中又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利用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情感的符号形式,艺术家掌握了创造艺术符号形式的本领,把无形的内在情感变成了可供人感知、观赏的东西”。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感的教育,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达给大学生,以提升其内在的人文素质。

1.爱国情感教育

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情感,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历代文人都以饱满的爱国主义激情唱出了感人肺腑的爱国情怀,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曹植的“戮力上国,流惠下民”;从陈子昂的“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菜”到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陆游的“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仁人志士所体现出来的为国家、为民族而牺牲个人利益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能够感染大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唤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文人们的爱国精神以及他们的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唱响了中华民族文化中捍卫国家尊严、坚持民族气节的文学主旋律。因此,在讲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对文学作品中的爱国思想、爱国精神进行深入的讲解,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报国精神。

2.道德素质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素质。孟子“舍生取义”的道义精神;孔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仁爱精神;《礼记》中的“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的诚信精神;《牡丹亭》中“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良好爱情观;《段太尉逸事状》中段太尉的正直品格;《张中丞传后序》中张中丞和南霁云视死如归的精神;陶渊明“落地成兄弟,何必骨肉亲”中体现的亲情;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体现的友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了无数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善待他人、关爱他人,真诚、善良、正直、无私、宽容等美德,都是我们今天培养大学生良好伦理道德素质的深厚文化基础,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情感资源。

二、加强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一个《优秀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树立民族信念,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这样才能把古代文学作品中那些民族精神的优秀部分精准地传达给学生。另外,古代文学作品与现代精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不仅体现在语言上、形式上,还体现在思想上。这就需要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彻底地理解作品,在课堂上加以引导,使学生吸收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精髓。

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内外兼修,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气质。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师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对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学识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师一刻也不能放松对自己教育和教养的提升。要扎实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各朝各代的文学家、文学作品如数家珍。与此同时,还应该及时了解本学科研究的新动向和新成果,及时更新看法和观点。

由于《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具有很强的情感性,这也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表达有较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胸中有情,先感动自己,进而感动学生。《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对民族、对祖国、对人民、对传统文化、对古代文学有着强烈的爱,并把这种爱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避免枯燥乏味的知识性介绍,而是将自己对作品的欣喜之感、激愤之感、无奈之感等情绪传达出来,以此来感染学生。另外,《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学习一些诗词、散文等的朗诵技巧,用自身充满感情的朗诵打动学生,吸引学生。

三、充分改良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环节

善于引导,提倡“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他强调:教学不能是讲解式的,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当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并认为“发现不仅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这种方法所获得的知识,即使是人类已经知晓的,但只要这些知识是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发现”。这种教学方法有几个重要的步骤: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指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协助学生收集和组织可用的有关资料――组织学生分析资料,作抽象概括并从中引出结论――引导学生从逻辑上和实践上证明自己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这种学习方法对于大学生而言是比较合适的。高校的素质教育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辅助手段,让教师有发挥研究专长的机会,突出培养学生的治学能力、科研兴趣和科研方法。

四、调整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方法都是采用教师灌输、学生死记的形式。这种方法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但是如果在新时期依然采用这种死气沉沉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应该结合新时期的新情况,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求新、求变。

1.多媒体教学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试听手段引入到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中来。例如在讲《诗经・秦风・蒹葭》的时候,可以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在水一方》,给学生完美的视听感受;在讲李白诗歌的时候,可以找一些老一辈艺术家如乔榛、丁建华的朗诵音频,让学生可以在他们激情的朗诵中深刻理解诗歌的内容;在讲《杜丹亭》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播放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视频,让学生既能领会杜丽娘“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也以感受昆曲那优美的曲调。这些方法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比较教学

我们还可以将古代文学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采用比较教学的方式来加深大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比如,我们可以将现当代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学作品结合起来讲,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我国文学的传承与变革。另外,如果我们将古代文学作品与外国文学作品相比较来讲授,学生就可以认识到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文学韵味的独特之处。

古代文学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古代文学; 儒家思想;素质教育启示

作为人类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很早就形成了完整的素质教育的观念体系,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与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而丰富的儒家文化,既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也规定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的主要内容。素质教育的根本点是树立和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弘扬平等自由和谐的人文主义精神,对于中国主流社会来讲,这种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理想中的儒家精神思想。

一、儒家思想与素质教育

(一)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儒家以修身为本、以仁道为重心的人文理想是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历史和传统纽带,“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崇德修身”、“建功立业”“整体为止”、“仁爱和谐”。儒学中善的观念是以仁、义、礼、智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为基础的,它以君臣、父子、夫妻的伦理关系为出发点,以“仁”为灵魂,以“礼”为框架。“仁”的基本精神以孔子的说法可以概括为“爱人”和“忠恕”, 而“爱人”和“忠恕”的根本途径是“克己复礼”,可以说“克己”与“修身”是孔子道德修养论的一大特色,他提倡通过个体以仁为目标的道德修养来调整整个社会关系。

(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

中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当前的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素质教育,即弘扬人文精神的教育。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三)儒家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契合点

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是素质教育应贯穿于专业和课程教学始终。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以学生的实际和学习需求把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熏陶和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理念。因为中国古代文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教化色彩,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传统思想对古代文学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是大多数古代作家的共同人生目标;把文学作为道德教化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思想,“文以载道”是我国文学的基本精神。众多古代文学优秀作品具有极为丰富而深邃的人文精神;中国古代文学所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生活画卷,它真实深刻地反映了我们祖先的生活面貌,更真切地记录了他们心灵。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利用文学作品本身的教化作用,全面深入梳理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阐释其思想意义或价值,明其所载之“道”,阐释作品包蕴的真善美的光辉,以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能更深一层体会我国文学的基本精神。

二、古代文学中蕴含的儒家思想

在中国古代文学价值理念大厦的构架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参阅文化历史不难发现,灿若星辰的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引领性的作用,大批优秀的作家群体、文学作品以及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批评、文学理念本身就映射着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优秀成分,并将这种精神以文学文本的形式进行凝聚、传承、强化和进一步升华。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理想之塔的构成博大而深邃,精美而瑰丽,千百年来扩散着无尽的阅读、评鉴、感悟的品格张力,不同的文学家、批评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和诠释不尽相同,常有精辟概括之词,不尽一致,各领。中国古代文学中映现出来的儒家理想价值体系,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主流因素。

(一)诗歌

诗歌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的社会功能与人文价值,已被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化所认同。诗歌所蕴含的内涵主要体现为对人的生命价值、社会责任的实现与追求。

(二)散文

蕴含儒家思想的散文始终存在,作品反映的基本思想人生态度是积极用世,它的许多经世致用的优质是超越时空的,是中华民族文学永远的精神营养,在《论语》、《孟子》到《荀子》这些儒家哲理散文中,随处可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社稷的存亡、天下的安危,社会人生和伦理道德成了儒家散文最关注的主题。

(三)小说

不仅诗歌、散文蕴含儒家思想,极具教化作用,小说也具有这样的功能,其作者也总是明确地以自觉推行教化为目地。中国传统小说弥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处处显露着对人生存价值的思考和评判。

三、古代文学中蕴含的儒家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示

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全经济球化时代对人整体性综合素质的看重,要求大学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和谐与法治并重、培育理想的人格和人性,而儒家人文思想的人本主义价值和当代大学教育的努力目标不谋而合。因此,提高大学生素质,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丰富素质教育内容,继承和发扬传统儒家人文思想价值体系,营造良好的弘扬儒家理想价值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再造和弘扬有着重要的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对生命价值精义的阐发,已深深渗透与中华民族的观念、习俗和思维方式之中,是民族传统拥有更多光华,使后人成长拥有更多钙质,为我们国人贮藏着取之不尽的营养。

参考文献:

[1] 徐放.杜甫诗今译[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5.10.

古代文学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古代文学;女性意识;起源;发展

1 先秦时期:昙花初现

众所周知,中国文学中的女性意识起源时间至今还处于众说纷纭状态,若是就广义的女性文学层面来做出思考的话,应该说女性文学和中国文学是同时出现的。也就是自从出现中国文学之际开始,“女性意识”便是其“伴生矿”――这一情况可以追溯到涂山氏的《侯人兮猗 》等远古时期的歌谣,《侯人兮猗 》所描写的是丈夫久不w家,其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可以说是女性意识最早被明确体现出来的一部诗歌作品。然而女性意识真正获得大量体现的文学作品则应该以《诗经》作为起始点。作为先秦时期文学“集大成者”的《诗经》,可以算得上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在先秦时期的最为集中的一种体现。

2 秦汉魏晋:沉寂消融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思想文化变化的影响。而国祚短促的秦朝自然难以真正构建起自己的文学体系。在此后西汉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社会主导思想逐步变成了儒家思想。而这样的情况也自然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其在女性文学这一层面的体现,则为女性意识在中国古代文学当中表现出的沉寂。

在随后的魏晋时期,社会诸多方面的变化都颇大,儒家思想也因此逐渐陷于衰弱,先前一度沉寂的各家学说和佛教、道教等思想兴盛起来。在思想的解放和传统价值观的崩溃过程中,社会公众的女性观也自然会产生更为深刻的变化。“男尊女卑”思想的束缚被社会公众逐渐摆脱,观照女性的眼光也相对显得较为公正,尊重和赞领女性的行为获得了很大程度上的认可,因此很多以女性为中心的文学作品也先后产生。

3 唐宋时期:张扬发展

在唐宋时期,礼教逐渐松弛且文化也获得相应的开放,女性在唐宋时期所面对的是一个一个较为宽松的生活环境,故而很多女性可以走出闺阁,获得自由开放参与社会的机会。尤其是唐朝时期,女性有权看戏参加、郊游、聚会和一系列社交活动,杜甫在其作品《丽人行》所描述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便是争奇斗艳、为数众多的仕女云集长安参加游春活动的热闹景象的一个写照。

和前朝相比,唐代文学当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进步性显得更强,不管在数量或者质量层面上,反映女性的作家作品都和前朝相比有着更强的进步性,其题材方面也远远超越了仅限于闺怨的窠臼,以女性为中心的文学作品除了有男性作者所写之外,也有很多女性作者创作的作品,尤其是一些诗作更可以深入地表达女性内心世界。如“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予有情人”(无名氏《红叶题诗》)便是其中一个具备代表性的作品,而唐代女性诗人中,女道士鱼玄机、宫廷诗人上官婉儿、诗妓薛涛等都是颇为杰出的人物,其作品中都对女性意识的张扬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

到了宋朝,女性文学的发展进步速度也显得不慢。有演技组合在其作品中说,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体系中,宋代女性文学是其最高成就的代表――这样的说法尽管显得夸张,但同样具备深刻的道理――有史书记载,有作品流传的女作家女性文学家在宋朝之前仅仅33人而已,而在宋朝,则先后涌现出了超过200名女性诗人和近90名女性词人。《历代妇女著作考》(胡文楷编著)中记载,总共流传于世的宋朝女性作者所著的书籍有50部,其中20部是诗词方面的作品。而且女性文学在宋朝除了闺阁家庭题材之外,还进一步走向了社会,描述了很多社会情况,其中李清照便是典型例子之一。

4 明清时期:趋于成熟

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在封建社会的末期――明清时候最终趋于成熟。这一情况主要的原因在于全世界社会思想文化逐渐向前发展。再出现了稀疏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朝,手工业逐步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应运而生,并由此产生了市民意识并和封建传统观念形成“分庭抗礼”关系。而王学左派在思想领域中的逐步兴起,肯定了人性中的,社会人生价值观念也因此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女性追求合理的爱情自由、人性要求等方面的活动在社会上也获得了认可。在资本主义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清朝,西方思想文化在人心中也获得了更加深入的渗透,女性意识达到了更高的程度,文学也势必面临影响。

清朝末年的秋瑾是一个女性觉醒的“体现者”,其人以口号和实际的行动取代了先前女性意识的觉醒。秋瑾一方面都对束缚和摧残女性的封建礼教表示了反对,另一方面又很讲究男女均权、天地人生,进而以献身革命、以身殉国作为女性的追求。在其所写的诗文中,如《满江红》中“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这样表现出明确的女性意识的内容随处可见。故而可以将秋瑾定位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女性意识发展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里程碑”,后涌现出的众多女作家在思想层面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秋瑾的影响。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也被秋瑾的创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随后则进入了现代女性文学创作阶段。

5 结语

尽管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和男性相比显得稚嫩,然而其中展示的女性意识却显得绚丽。在经历了上千年时间的发展后,女性意识最终在明清时期趋于成熟,其载体――女性文学也初具雏形,给此后女性文学新文学时期在最终形成做出了相应的铺垫。而探寻古代女性意识的发展变化过程,并进而深入研究古代女性文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做法,对今天女性文学的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古代文学家范文第7篇

【关键词】现代文学语境古代文学资源传承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的演变,近代社会发展以来,文化的发展也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变迁,在现代和传统的交界之下,国内外相融合的发展中,中国现代文学得到了有效的发展。那么中国现代文学在古代文学资源的影响下是如何在现代性的语境中被充分激发出来的呢?这种进入式的激活方式是是以何种标准为依据的呢?同时应该如何在传统的价值观中把握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的内在联系呢?传统价值观转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探索的。

一、中国现代文学面临的语境局势

1.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与发展。

时期,西方国家在坚船利炮的协助之下打开了我国国家的大门,使得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自此,很多文人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我们国家的贫穷落后以及与西方技术发展先进之间的差距,深有感触的文学人士开始将生命置之度外,而以壮我国威,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投入到革命激战中来,一场场关于文字的革命如洪流般铺天盖地的袭来,“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打倒孔家店’、‘反对文言文”,这一系列的革命似乎带有一定的仓促性,将古代文化以猝不及防的态势打入了深渊,使得中国近代文学发展面临着诸多阻碍。文学革命,自1917年开始在我国拉开了帷幕,带有乡土气息的小说,蕴含伤痕的各类文学著作,九叶诗派等等,到当前各类穿越小说、都市言情的泛滥,在时代的发展变迁之下,我国的现代文学好似给人一种繁荣昌盛之感,可是如果仔细探究来看,这种繁荣的背后,所谓的文学大都不过是浮夸的、虚无的,并且在国外西方世界的影响之下,关于民族的东西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中国现代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处于瓶颈状态。

2.文学“断裂层”。

纵观近百年以来的现代文学发展史,还没有哪一本比得上《红楼梦》的小说,也没有一首能够和唐诗三百首相抗衡的诗歌,现代文学语境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无非只是在面对诺贝尔文学奖时所产生的尴尬,在面对世界经典文学时候的一种难以言说的无奈之感。但是作为一门独具感性气息的学科,文学不仅应该有着现代社会的影迹,同时还不能脱离历史母体。纵观现代看似发展繁荣的文学界,和古代文学有联系的作品,我所了解的比较著名的作品有郭沫若先生编著的《屈原》、王独清的《杨贵妃之死》、宋之问的《武则天》,等等,可以说与历史有关的这些作品真的很少,特别是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优秀的文学作品真的是越来越少了,太多的作家一味的朝前跑,而忽略了对古代文学的观望,使得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出现了裂痕,就现代文学来说,古代文学是其根,是其源,如果少了根和源,中国现代文学的语境势必会腐朽没落。

二、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

上述我们谈到中国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的语境出现了裂痕,也就是所谓的断裂层,中国现代文学的创造缺少了古代文学所蕴含的精神,究其原因是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古代文学资源的匮乏吗?答案是否定的,康德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像中华民族一样有着数以千万计的历史编写人员。由此我们可知,中国古代文学资源是多么的深厚和丰富。

1.丰富的古代文学资源。

为后人们所铭记和津津乐道的古代文学和历史文人真的是数不胜数啊,先秦名著就有《诗经》、《庄子》和《周易》;东汉和西汉时期,出现了拥有磅礴气势的汉赋和《史记》;魏晋时期,文学作品更是如泛滥之江河,这一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就有“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唐宋时期的“诗仙”、“诗圣”、“诗鬼”所写诗篇千古流传,水平不分高下,以豪放派、婉约派为代表的诗词文人独领时代潮流;元代的杂曲更是不甘落后,《西厢曲》、《牡丹亭》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明清时期,古代文学更是走上巅峰之路,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四大名著,集政治、爱情、诗词歌赋等于一体,不仅丰富了当时文人精神世界,更成为现代的经典著作,除了这些,各类民歌、史记也不甘落后,壮观了古代文学。

2.古代文学资源传承。

说起文学资源的文化传承,我们不得不感到羞愧,在传承方面,我们没有做到主动积极,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克服两方面的难题,第一是将想当然的这种想法克服掉,在当前言论自由、思想自由的社会人们可能会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意去改变文学资源的发展,然后想当然的认为这是一种合理的发展演变。但是这种想当然绝对不能脱离历史的发展,而是应该站在真实的角度,对文化进行传承和接受。第二应该站在多种角度对古代文学进行解读,历史的久远和文学资源的丰富这两大特点使得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受到了阻碍。对此就必须要求工作者能够从多种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以防以片面单一的角度去褒贬历史人物和事实,应该做到客观性和广义性的评价。

三、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的关系

就像鸟儿离不开天空,鱼儿离不开水一样,现代文学也必须紧随其根,而古代文学就是现代文学的根。尽管在中国现代社会文学发展的最初阶段,其为了弘扬现代性,而企图将古代文学抛离出去,但是实践证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而且现代文学的发展是始终离不开古代文学资源这一丰富的源泉的,如当代以人为本的意识离不开古代文学思想的天人合一,现在的审美离不开古代的意境,如今的散文诗歌更是离不开古代文学资源的思想。因此当前现代文学的发展,应该站在现代的角度,以古代文学资源为发展根源,深刻挖掘出其中所存在的潜力,从而有效的促进自我发展。在当前,人们精神世界的发展无非就是做到返璞归真,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传统,如此才能使得心灵获得慰藉。因此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的是统一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管理,如果不能以古代文学资源为根本和指引,现代文学是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的,如果不能将现代文学的语境融入其中,古代文学也是不能有效发挥出其资源力量的。因此中国现代文学语境的发展和古代文学资源的挖掘,两者之间可谓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相互依存才能共同发展。现代文学是在我国发生了历史变化之后,人们的思想脱离了原本的封建之后而对外国文学所接受学习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学。其在表现现代的科学民主思想的时候所运用的现代语言,而且对艺术表现形式也进行了创新,形成了现代社会的小说、散文、诗歌等新的体裁。另外在各类表现形式上,如抒情方式、描段都给予了创新,形成了现代化的特点,从而和世界文流紧密联系起来,成为了现代意义上的真正文学。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学形态,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是存在很大区别的,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在精神层面来看,不管是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方面,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联系的。但是也必须看到古代文学的精神注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都是和儒家或者道家文化仅仅联系在一起的,而且所体现的主要是精神文学的层次,还没有和方法论结合起来,而现代文学的精神既包含了方法论,也包含了现代的文学思想。第二、在现代文学的内涵中虽然包含着一定的人文因素,但是其主要的文学意识是个性主义或者人道主义,这种因素是古代文学中所不具有的,它们是从近现代的西方国家引进来的一种文化,可以说是现代文学的灵魂源泉,也是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所在,现代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的解放最终都是对人自身的一种解放,而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精神在古典文学中是不常见的。第三,古代文学主要是以文言文为主要符号的文学形式,而现代文学则是以白话文为主要表现形式,白话文这一语言符号虽然取代了文言文,但是其更具独特性和新颖性,使得现代文学更具美感。第四、古代文学体裁主要是以诗歌和散文为主要形式,而小说和戏曲则是处于边缘发展的形式;而到了现代,小说则成为了主流发展形式,诗歌和散文则处于了边缘发展。结语:纵观上述,我国现代文学的语境面临着十分困难的局面,需要新的源泉的注入,而古代文学资源,需要被充分解读和挖掘,二者之间要想得到永恒发展就必须不断借助对方的力量来实现自我的发展,有效实现我国文学史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发.深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的沉思[J].东岳论丛.2010(01).

古代文学家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课标 互补 兴趣 教师成长

我国自古就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大概是因为许多古代文学家除了文字功力外,对历史掌故也颇为熟稔;而许多著名的历史学家其实就是个优秀的文学家。比较著名的如《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其作品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兼具历史与文学性。还有《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其著作以文质兼美、事件详实而受赞誉。至于许多文学家引经据典,无论论述还是诗作,都是古今通览的学者,如写出《六国论》的苏洵、《过秦论》的贾谊等。

在学校教学中,历史和语文教学虽然都属文科,但其实是两个学科,其教学侧重自然有所区别而各具特色。比如历史的一丝不苟的科学性和语文天马行空的艺术性,都是学科的特点。但,二者之间更多的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在教学中有天然的渗透。

一、文史渗透是学科教学的课标要求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特别提醒要注意“历史知识与其它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标准》要求“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基于这一理念,历史教材中涉及了很多活动课,旨在培养多种能力,尤其是欣赏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如《世界历史》九年级上第一单元结束后,就设有――《古代世界的文化之旅》,要求通过了解“古代文化在交流、碰撞中融合发展,推动历史的进步”,从而“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作一次虚拟的旅行,重温人类古代文化的辉煌”,以“锻炼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文史渗透是培养学生学习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记得有节初中历史课,讲的是关于繁荣的隋唐文化,老师让学生在黑板上大量的写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篇,并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几首作分析,从对比中让学生了解李白的飘逸潇洒、杜甫的沉郁顿挫、白诗的轻灵自然。由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热情,既学到了历史知识,也学到了语文知识,效果很好。有一个老师在指导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时,讲了三国的历史梗概,讲了诸葛亮的生平,用了不少时间。但根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看,磨刀不误砍柴工,背景交代还是起到了很好的促推作用。许多有出处的成语熟语歇后语,如毛遂自荐东窗事发张飞绣花―大眼瞪小眼等,只有了解了出处,才能更好的理解记忆运用。

三、文史渗透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现在有不少学校,把《弟子规》《三字经》等古代经典作为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教育材料,这些经典著作,融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与一体,通过大量的历史故事延伸出的道理告诉人道理,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于引人入胜的故事里让学生接受做人的道理,从工整典雅的文字里感受文化的力量,有多重效果。我这里就有一个学校,通过以《弟子规》《三字经》为校本教材,利用课间、课前、就餐时的朗诵学习,使学生做到了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优化,实现了质量的重大突破。

当唐诗宋词《三国》《水浒》等古代文学被作为学生研修的参考书目时,有了相关的历史知识佐助才能深味其中的内涵,如唐朝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这首诗,背景是永贞元年(805),即贞元二十一年,刘禹锡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到了元和十年(815),朝廷有人想起用他以及和他同时被贬的柳宗元等人。这首诗,就是他从朗州回到长安时所写的,通过人们在长安一座道士庙──玄都观中看花这样一件生活琐事,讽刺了当时的朝廷新贵。再如辛弃疾的辛弃疾的《 破阵子》最后为什么感叹“可怜白发生”就要联系1188年当时的政治形势,才能体味作者空有雄心而壮志难酬的悲愤。

四、文史渗透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新时期的教育者,需要打破学科壁垒,向多功能专家型转变;不能只会照本宣科,而应学会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资源,向高瞻远瞩的研究者转变。这就要求,文科老师,必须文史兼修,具有以广博的学问教育人、以高尚的行为感染人、以高强的才能征服人的作风与修养,使所培养的对象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著名作家学者郁达夫余秋雨等,无不是将厚重的历史融入优美的文辞中,成就了其独特的文风。教师虽然不能都会成名成家,但学些文史知识还是有很大用处的。记得有个著名人士说过――理科学生如果语文不及格,一流大学不要录取。看来,具备一定的文史知识是一个人才的基本素质,更何况教书育人的老师呢。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 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是说一个人要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善于融合多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塑造完美性格。为人如此,教学亦如此。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标准》

[2]《语文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