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心理学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心理活动从简单、具体不断地向复杂、抽象发展。从最新的反射活动到随意活动,然后发展到意志活动、注意、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也从最新的无意发展为有意的,即小儿从直接受外界影响和受成人支配,发展到越来越能按照自己的目的来行动。从出生时仅有一些素质的差别到逐渐形成个性。因此,小儿心理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有规律的过程,是受先天遗传、环境影响和经验积累的制约。当小儿在患病或接受麻醉、手术时所表现的心理障碍与此有关。
三岁以内患儿,由于自我意识尚未形成,也无所谓悲观与乐观及不安情绪,只能用啼哭来表现自己的种种感觉,这与此阶段的年龄特征有关。同时,他们完全是在成人照料下生活,只跟父母和养育者,小儿的情感是需要抚爱和逗弄等。
学龄前小儿,脑神经发育接近完好,大致接近成人生理发育,心理发育也逐渐成熟,能把自己与周围的人和事进行比较,但毕竟是个半幼稚、半成熟的孩子,依恋心理明显存在,自控能力差,但可塑性也特大,喜欢受到鼓励和夸奖,以增强其心理承受力。
学龄期小儿,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知识经验的增长,已有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存在来拟定自己的行动计划和规定行为准则,当患病时心理压力与成人近似,非常注意医生和家长对自己疾病的态度,因此,要注意避免增加患儿的心理压力或创伤而影响治病配合与效果。
2术前的心理状态
医学心理学认为:病人对疾病的态度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患儿对疾病的态度既取决于儿童心理的发展水平,同时个体差异也是明显的。因此,患儿对疾病也持有不同的反映。
在消极的心理反应方面:有害怕疑虑、恐惧心理、忧郁反应,主要表现有不安全感和孤独感、胆小怕事、情绪不稳、行为举止退步现象,较重者表现为惊恐,特别是术前在手术室门前与其家长分离时,恐惧反应更加明显,常见哭闹不安、战栗、惊叫、挣扎、逃跑等姿态反常,对麻醉前操作极不合作。
积极的心理反应:多见于学龄期儿童,一般与麻醉医师进行了充分的交谈,消除了不安心理,表现较为安静、合作。
家长的疑虑:既怕麻醉浅使小儿痛苦,又怕麻醉过深发生意外,或怕麻醉影响小儿的智力,常表现紧张、忧虑、心理不踏实。
3产生各种心理反应的因素
小儿住院和接受医疗可发生严重的情感问题[2]。一些病儿在出院后长期持续存在行为紊乱,其干扰程度取决于若干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小儿的年龄。
6个月以下婴儿对离开双亲无烦恼,他们很容易把护士当作母亲,从心理学角度看,此时是接受大手术的良好年龄,但长期分离也可能影响双亲与小儿的感情。其它各年龄组小儿与家长分离都有不同程度的害怕、疑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小儿情感理智上发育尚不成熟,对手术治疗不能理解其合理性。家长的焦虑、紧张不安的心理活动常可影响小儿心理活动;环境的影响,医院对小儿来说是一个陌生地方,住院后与家庭分离,以及住院时间长短;家庭背景也可对小儿引起情感问题与家庭对他们的溺爱程度有关;惧怕静脉穿刺及手术麻醉,小儿对麻醉的恐惧主要是害怕术中不能入眠、手术疼痛或术后不能苏醒;以往手术麻醉不愉快的回忆重现,可拒绝再次麻醉的实施。麻醉医师的影响,术前没能与小儿做好心理谈话,没能取得小儿的信任或因操作不熟练使他们遭受了痛苦。
4不良心理反应对麻醉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术前小儿所出现的严重心理反应,使机体低抗力下降,而削弱机体对麻药的耐受力。由于严重的心理学反应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不利于麻醉诱导及管理。麻醉前小儿心理准备不适当或采取强制性措施,有可能造成小儿的精神创伤,如恐惧、夜尿、抑郁、焦虑、行为改变等后遗症,可延致数年[3]。小儿因恐惧心理拒绝麻醉操作。由于恐惧反应,可使胃排空时间延长,诱导及术中、术后易发生呕吐误吸。
5麻醉医师所面临的任务
一个麻醉医师必须认识到预防小儿心理创伤,小儿的心理准备与术前用药同样重要。
对幼儿期多和患儿在一起,在麻醉操作上采用:在未入睡前让其与父母陪伴,这主要是消除患儿的“迟延模仿”。麻醉以全身麻醉为主。对学龄前期由于他们的思维是直观的、无抽象思维、自我较突出,故术前除多和患儿在一起外,还须多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说明麻醉的安全性,并想办法使患儿早日适应环境,熟悉麻醉师。麻醉选择是基础麻醉或全身麻醉。
对学龄期,他们已有抽象思维但很幼稚,对自我有较清楚的认识,故与家长一起引导患儿配合我们麻醉,同其它患儿的亲身说法加以教育,并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有关麻醉和手术的问题,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通过以上做法如患儿能配合麻醉,则选用神经阻滞麻醉如硬膜外麻醉,力求做到手术区绝对无痛。反之则用基础或全麻。
少年期,他们思维已开始成熟,但考虑问题爱从自我出发,故他们对手术和麻醉的恐惧一是手术、麻醉本身,二是对他们将来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他们对于手术外露部位的羞涩和恐慌。针对上述问题和患儿讲明麻醉的安全性,将来不影响他们的智力及身体健康等,减少他们的恐惧心理。麻醉方法基本同于成人,术中尽可能早的让他们安静入睡。
6结语
以往临床工作中,人们都注意到患儿的种种不安情绪,做了大量的说服解释工作以及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因受生物医学模式影响,没把心理、社会因素摆在一定位置上,这是较为遗憾的。特别是在小儿麻醉时,不可忽略心理因素,给患儿带来心理创伤,期待在今后工作中,作更大努力,探讨小儿心理与麻醉手术的关系,取得更多临床经验。[论-文-网]
一、人力资源资源管理中心理学所研究的角度
心理学是一门以个体心理活动规律,以及个体的心理机制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目的是在搜集事实、资料的基础上做出一些有效性总结概括之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个体的心理状态和意识水平。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个体,即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加之,每个人都有其特定的心理状态与个性特点,所以,在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时,心理学应注重对个体的关怀与关注,即是对企业管理中所有与人有关的问题的思考、研究、分析、解决,是一种对人性弱点的宽容。个体关怀是一种有智慧的情怀,是成功企业管理者不可缺少的情怀。由于每位员工都是企业利润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企业的一份子,所以,若从个人绩效的角度来讲,企业关心员工也就是关心自己;从员工个人的发展角度看,关心员工是每个企业管理者必须履行的职责与义务,是为促进企业更好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实际的操作中,心理学在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不断出现的各类实际复杂问题时,都有着其独特的入手点和鲜明的分析骨架,相比以往传统的管理学,这是一次伟大的进步,也是一次飞跃。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几个重要心理策略
1.心理薪酬管理策略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了由低至高的五大种,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亲和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可以通过货币薪酬满足的,而不能通过货币薪酬满足的亲和、尊重、自我实现这三种需求就是心理薪酬的主要研究对象。而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
赫兹伯格又将上述三种薪酬划分为与情感(例如尊重、关心、沟通等)相关的保健性心理薪酬,与权利地位(例如决策权、管理权、身份地位、工作环境等)有关的激励性心理薪酬。其中,前者只会导致员工不满意,后者则是对员工的一种激励,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由此可见,企业的货币薪酬方案不再是影响着员工的激励水平、工作满意度,决定着工作绩效、组织承诺等的主要因素。相应地,随着经济知识化时代的不断发展,建立在对人力资源心理学研究基础上的心理薪酬管理策略已成为一个新型的发展方向,这将在提高员工对薪酬、企业、工作环境满意度,以及员工归属感上产生重大的影响。员工的心理薪酬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的工作动机,激发员工的竞争力与创造力。
2.心理契约管理策略
1960年,Argyris在《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最早提出了“心理契约”一词,并以此论说了一种下属与主管之间互相激励促进的关系,而后由美国管理心理学家施恩将其继续升华为一种个人与组织之间的配合关系。虽然两者观点有所差异,但两者都立在说明一个观点,即如果主管或组织采用的领导方式为积极的,并且尊重员工意愿,确保其工作、工资稳定,那么,员工就会在维持高生产的同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心理契约其实是一种主观与动态的完美契合。在实施心理契约管理时,除了要注意心理契约与期望、组织承诺之间的差异外,还要注重组织、员工与顾客三者之间相互的心理契约关系。
3.群体心理管理策略
群体是人们有着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而结合组织起来的群众合体。群体心里是群体由于某种社会因素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与倾向,并以特定的相互关系和方式组合起来而进行活动的人群的心理。一个群体的规范、压力、决策、内聚力等对人们的行为会产生的影响称之为群体心理效应。虽然群体心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所产生的效应是非常大的,但是其具有双面性,在管理过程中既能产生积极作用,同时也会产生消极作用。例如,某企业里,由于员工之间缺乏信任,不善沟通,从而导致了内耗、拉帮结派等不良现象,消极作用是造成了企业生产效率低与企业凝聚力低;相对地,其积极作用是表现了一定的竞争力,相互促进改进,使组织走向了符合既定目标的发展道路。因此,在进行群体心理管理时,要做好“消极”与“积极”两方面的考虑,努力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更高的水平,才能使得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相互匹配的同步发展。
【关键词】法律 道德 善良风俗 法治 德治
一、问题来源于一个案例
1.案例――来源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用两难问题研究人的道德发展,其中“海因兹偷药”的故事最为有名。内容如下: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特殊的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就是本城药剂师最近研制的一种新药。配制这种药成本为200元,但药剂师却索价2000元。病人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借钱,最终才凑到1000元。海因兹迫不得已,只好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药,或者允许他赊账,但药剂师说:“我研制这种药,正是为了赚钱。”海因兹走投无路,撬开了药店的门,为妻子偷了药。
2.问题的提出
这是一个心理学问题,但是它同样反映了道德与法律关系问题,先看一下以下问题。首先,海因兹该不该偷药?其次,海因兹偷药救人违反法律吗?第三,造成海因兹偷药的原因是什么?第四,海因兹偷药违法,但是没有违背道德,应不应判刑?
首先,从法理的角度看,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是具体规定行为规范的总和。作为一个国家,没有法律就不能正常运转,它必须要有一系列的法律规定来维护其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的统治。
其次,从道德风俗的角度看,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
3.对于问题的分析
第一,海因兹偷药是为了救妻子的命,符合他自身利益的需要;药剂师卖药赚钱也符合自身利益的需要。针对这一点,为了各自的利益,海因兹和药剂师都没有错,也就是说两个人都是有各自的理由和原因的。
第二,海因兹偷药违反了法律,扰乱了社会秩序,但却是为了救人;药剂师虽然将药价抬高十倍,违背道德良心,但是并没有违反法律。
笔者认为,法律不是死板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条文,甚至可以通过共同的协商和民主的程序来改变。而且社会中除了法律还有诸如生命的价值,全人类的正义,个人的尊严等更高的道德原则。所以,海因兹的行为虽然违反了法律,但是在道德上认为海因兹有责任挽救任何人的生命,不管这个人是他的妻子还是他的朋友,或者是路不相识的人。药剂师的行为没有违反法律,但是在道德上是说不过去的,并且直接导致了海因兹偷药这一行为。
二、现代社会中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人类社会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大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虽然这两大规范之间所依靠的力量、调节的范围,调节的方式不同,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1.自从国家产生以来,法律与道德就是国家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道德调节和法律调节是管理国家社会生活的两种重要手段。对一个国家或社会来说,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实践证明,否定道德的力量,只依靠法律手段难以达到管理社会生活的目的;同样,只把道德作为管理的唯一手段,认为道德万能,忽视法治建设,同样不能够有效维系社会的稳定和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
(1)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方面,法律教育的作用,法律制裁的威力,有助于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又能够有效促进法制建设的发展。
(2)法律与道德在内容上存在部分重叠现象。
道德所提倡的内容会在一些法律规范中出现;同样,法律规范中的一些条文,也是道德规范所要求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成为社会对民众的道德要求,也是国家对民众的法律要求。我国《宪法》规定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内容,《婚姻法》中规定的“敬老爱幼”的要求,既是对公民的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既是道德规范,也是法律规范。
作为社会的基本控制方式,法律与道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助共生,共同促进人类社会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就法律与道德关系而言,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和灵魂,没有道德,法律就缺乏根基,将成为徒有其表的没有灵魂的形式。法律是道德的载体,没有法律,道德流于空疏,无从落实。
2.现代社会中法律与道德的互补性。
(1)立法应该努力制定符合社会道德,像是民法领域,应该更多的考虑到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像是人伦、亲情、社会习俗等等的道德准则。
中国过去的民事司法方面讲情理是一个传统,在法治的进程中提倡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化。即使鼓励老百姓去诉讼,但诉讼和司法并不能解决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纠纷。有必要更多的提供一些非诉讼的纠纷解决途径,使老百姓一方面能够解决纠纷,同时又可以缓解法律在发展过程中的过快速度。
(2)当然道德并不是永远都跟法律保持一种很好的协调关系。
不能因为规则不近情理,执法的某些程序不能理解,就拒绝遵守法律,拒绝依法办事。道德是不能高于法律的,但是法律与道德是一种和谐的互补关系。
(3)笔者认为法律与道德是互动的,互补的关系。
法律不是万能的,它有自身的局限性。法律的适用范围与道德相比狭窄的多,而且法律的稳定性往往也就是它的滞后性;另外,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动处在变化中,是丰富多彩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用一套僵硬的、机械的规则,难以取代充满个性色彩的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这就需要一个补充,这个就是道德。在一个国家的立法、执法中都离不开道德的支撑。可见,法律与道德是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
因此,科学地评价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并合理正确的利用这两种资源,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具有现实而深远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郭道晖.法理学精义[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11(1).
高师公共心理学肩负着培养师范生的心理学素养的重任,必须以培养师范生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优化其课程体系。首先,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的内容必须具备实用性。具体来说,一方面应注重培养师范生正确的心理学的观念,为师范生指明了思考教育、教学中心理学问题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师范生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技能,使师范生能迅速有效地组织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技能,解决当前的教育教学问题。其次,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必须具备最优化的结构。根据心理学关于学习规律,课程的结构是形成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础。高师公共心理学的课程结构要有利于迅速形成良好的心理学的认知结构,有利于调动师范生学习公共心理学的积极性。
2.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分析与评估 回到本文目录
现行的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并不是一个统一的课程体系,各高等师范学校差不多都有自己的公共心理学体系,但这些课程体系的内容与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分析与评估。
从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内容来看,阐述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内容十分详尽,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性内容则非常单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十分严重。其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对心理学概念、原理进行哲学式的阐述多,对心理学概念、原理的操作性的阐述的少;对一般意义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知识多,对教育活动中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诊断和控制的操作性知识少;要求学生对心理学的概念、原理进行阐述多,要求学生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践问题的技能训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对师范生解决教育、进行工作中心理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现行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陈旧,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方面,现行教材中的有些内容,与教育、教学工作关系甚远,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另一方面,有一些紧密结合教育实践而进行的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心理学观念,没有被吸收进教材。
从教材的结构来看,现行教材大多采用以所引入的心理学理论为主线方式进行编写。现行课程体系涉及到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理论,而心理学每一分支学科理论又自成体系。以心理学的相关分支学科的理论为主线编写教材,使教材形成了“条块分割”的现象。这种编排方式,似乎有助于师范生掌握心理学理论体系,但是,师范生所学的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学知识则支离破碎,不能形成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为核心的、完善的认知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妨碍了师范生形成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能力。
现行教材多以理论为先导,引入教育、教学实践的内容。这实际上是使活生生的教育、教学实际适合理论的学习,而不是使心理学通论适合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这难免使人有一种“削足适履”的感觉,也限制师范生公共心理学课堂学习中的思维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师范生学习高师公共心理学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现行的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不是一个优化的课程体系,难以适应面向21世纪的社会对高师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加以改变。
3.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优化 回到本文目录
根据面向21世纪高师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对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分析与评估,笔者认为,要建立优化的高师公共心理学的课程体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以师范生确立面向21世纪的心理学观念为目标,优化课程有关心理学理论的内容。在现行课程体系中许多内容涉及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心理学观念问题,例如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观念、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个性特点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观念,等等。这些内容对帮助师范生确立面向21世纪的心理学观念有一定的作用。对这些内容要加以提炼并予以保留。同时,面向21世纪,师范生还应确立学会学习的观念、学会创造的观念、学会生存的观念等。这一些在现行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应该加以引入,并提出明确的要求。
第二,以培养师范生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年龄为最终目标,加强课程中有关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的内容。由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问题的十分复杂,要求高师公共心理学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高师公共心理学只能主要地对一些一般的、典型的心理学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同时,还要让师范生了解如何在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之外获得心理学的指导。具体来说,有三项任务:首先,高师公共心理学必须揭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如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生学习的规律、学生个性形成的规律等。这是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依据。一方面,要坚决删除现行教材中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吸收那些与教育、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如关于学习不良的研究、关于问题行为的研究等。其次,要强化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典型的心理学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师范生掌握解决心理学问题的技能技巧。在编写教材时,应减少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内容,加强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典型的心理现象的解释、诊断和控制的内容,提高对心理学概念、原理阐述的可操作性。再次,公共心理学要应提供可能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影响的、具有高度概括性心理学的背景知识,让师范生学会确定心理学问题所涉及的领域,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能从相应的心理学著作及心理学专家那里获得心理学的帮助。
知情同意、保密、转介、价值中立等原则是心理咨询中最起码的伦理规范|2,这些规范不但保护来访者的利益,同时为心理咨询师们提供了在特定情境中应该遵循的准则,在一定程度上也简化了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在我国的心理咨询的实际情况中,这些最基本的伦理原则在执行的时候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由于心理咨询工作的复杂性,这些基本原则也远远不能解决咨询师的所有问题和所面临的道德两难选择13。
国外有关心理咨询的伦理学和行为规范经过了一个漫长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的过程,比如:美国心理协会(APA)1892年成立,在1938年就专门成立了科学及专业伦理学委员会,来处理与伦理学相关的问题;在1953年正式制定了“心理学工作者的伦理学标准’法典|4|;在1992年,伦理学标准委员会又通过调查把伦理学标准修改为“心理学工作者的伦理学原则和行为规范”
而我国在这方面发展比较缓慢和薄弱,使我们心理咨询师在工作时会遇到更多的问题,为此,笔者试结合国外心理咨询伦理规范的发展,对我国心理咨询师的伦理学原则和行业规范作一些深入的探讨。
1我国心理咨询的伦理学现状
我国目前管理心理咨询工作的相关协会有两个:中国心理学会(CPA)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CAMH)CPA创建于1921年,下设14个专业委员会,其中包括临床和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没有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美国APA在建立46年后就专门成立了科学及专业伦理学委员会,61年后正式制定了“心理学工作者的伦理学标准”法典。而CPA在成立的85年中,只在1992年的时候,公布了《心理测验管理条例(试行)和《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其中包含了9条道德准则,但没有说明违背该准则伦理问题的受理机构和监督管理机构。CAMH成立于1985年,现在下设14个专业委员会,其中包括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但是也没有专业伦理学委员会,没有制定注册会员应该遵守的“伦理学原则和行为规范”;直到2001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开始试行《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的时候,劳动部委托CAMH制定了《国家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该《标准》中的2.1款中包括了6条职业道德,其中涉及:歧视、知情同意、避免双重关系、转诊和保密等。但是,该标准同样没有说明有关心理咨询中的伦理学问题的受理机构和监督管理机构。管理职能上的不明确和缺失,造成对心理咨询工作从业人员的管理真空和实践的困惑,导致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无从界定和约束,工作中出现纠纷后难以找到法律和职业规范依据,咨询师和来访者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同时,相关法律和统一的职业道德规范的缺乏也为职业资格认证、职业培训机构认证、职业监控和管理带来了巨大困难。这些问题相互钳制,对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职业化构成巨大阻碍.
2国外心理咨询伦理规范的发展
在国外,心理咨询的发展历史比较长,基本上各个地方都有开业的职业心理咨询师,尤其是欧美。在美国,对心理咨询的行业规范和管理的部门就有四个161:专业伦理学委员会、州注册机构、民事法庭(主要处理渎职的行为)以及刑事法庭。尽管这四个部门职能可能有相当的重叠,但每一个机构都有其不同执行标准,对心理咨询这一行业进行有效和严格的管理.
美国心理学会(APA)针对1319名会员做的随机调查中,有679名心理学家遇到过伦理学上的挑战和麻烦171。在美国各州的心理咨询的注册机构中,因为违反伦理学原则和行为规范而受到的惩罚案例中,与来访者发生性或非性的双重关系的就占35%;非专业、非伦理或忽视的行为占28.6%;欺骗性的治疗行为占9.5%;犯罪行为占8.6%.每年都有大量的投诉正是因为病人对心理咨询的投诉日益增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督促美国心理咨询的伦理学原则走上了规范和正规的管理.
成立于1892年的APA,于1938年首次成立了科学及专业伦理学委员会,主要处理心理咨询当中的投诉问题,但因为没有正式而明确的伦理学标准,只能以舆论和劝说为主要处理方式。APA认识到了伦理学标准制定的重要性,于1947年决定制订一个正式的伦理学法典,并随即成立了一个制订伦理学标准的委员会,1948年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经验研宄及起草法典的部门,发给APA的7500名成员每人一封信,请他们回答:通过对具体情况的描写反映出解决伦理学问题的经验,以便确定伦理学的主题委员会陆续收到了1000多份评论性事件报告。在认真分析、归类、总结的基础上,根据这些事件与附加评论于第2年制订了法典草稿,并发表在《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Psychologist)杂志(1951)上,此标准归纳为6个主要方面141:(1)心理咨询伦理学标准与公共责任;(2)心理咨询职业关系的伦理学标准;(3)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与来访者关系的伦理学标准;(4)心理咨询科学研宄的伦理学标准;5)心理咨询专业写作与出版的伦理学标准;(6)心理咨询教学的伦理学标准。经过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几经修改,最后在1953年正式定稿为“心理学工作者的伦理学标准美国心理协会结束了60年没有正式的伦理学标准的历史。
1990年APA依照上述方法,再次进行了调查研宄,然后把伦理学标准修改为“心理学工作者的伦理学原则和行为规范”(EthicalPrinciplesofPsychologistsandCodeofConduct)(1992APA),发表在AmericanPsychologist杂志上,它包括介绍、前言、6个总的原则以及具体的伦理标准171。协会通过它的伦理学委员会,要求和约束其成员遵守该法典中规定的伦理学原则。如果有来访者投诉咨询师的伦理问题,那么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会予以受理处理,认定情况违反了伦理学规范,将会被处以除名、取消注册资格、判处渎职和刑事等处罚。在1996年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公开处理的案例当中,因为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性行为而被‘注销资格”的占63%;其次不适当的专业行为,涉及儿童的监护权,违反保密原则,测验的滥用,保险费用问题,不胜任职业;还包括不适当的研宄、教学、管理问题,不恰当的公开发表、错误、虚假或误导的言论等,也是咨询师被处理的主要原因|8)。2002年美国心理协会又一次对其进行了修订。
英国咨询与治疗协会(BACP)也在2002年对旧的伦理和执业法规进行了修订,颁布新的《关于咨询和治疗的伦理规范和执业完善框架〉,新框架较之旧法规在各方面都更趋于完善。伦理学原则包括:诚信(fidelity)、自决(autonomy)、有益(beneficence)、无伤害(non—maleficence)、公正(justice)、自尊(self—respect)等条款|91。同时制定了相应的投诉程序,对于心理咨询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3我国心理咨询的伦理学思考
笔者依据我国心理咨询工作中的伦理学现状,结合欧美国家心理咨询伦理规范的发展历程,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
首先,应该尽快成立心理学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CPA)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CAMH)应联合成立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专门负责探索、制定、修订“中国心理学工作者的伦理学原则和行为规范”,同时受理各类心理咨询相关的伦理学问题的投诉和处理。让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有相应的管理部门和投诉渠道。
其次应该起草中国本土的心理学伦理学规范。到现在为止,我国还没有针对所有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者的行业规范和伦理学原则,而完全照搬欧美等国相应正式的心理学伦理规范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仅仅只能起借鉴作用。美国心理学家Hobbs说1101:产生于真正本土心理学的伦理学法典才有生命力。所以,中国心理学会应该尽快着手制定‘中国本土的心理学工作者的伦理学原则和行业规范’,强化心理咨询行业的规范和管理。该规范的制定方法可以借鉴欧美国家做法,以经验研宄为基础,向中国本土实践的心理学家发放调查问卷,然后进行分析、综合和整理,在反复讨论的基础上予以试行,然后再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再次,应该加强心理咨询师的注册和认证工作。心理咨询的伦理规范到最后是由心理咨询师来进行实施和遵守的,要想减少咨询当中伦理学问题,就必须对所有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咨询师进行有效的管理。咨询师必须在中国心理协会或者注册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同时予以公开,来访者可以在网上查询,予以吊销执照的也能在网上进行查询,这样,就增加了透明度和公信力。同样,可以避免非专业的人员来从事这一项专业的、神圣的工作。在我国现阶段,心理咨询师鱼龙混杂,很多非专业人员未经任何正规的培训,就上岗咨询,而来访者又无从识辨,这样影响了心理咨询的信誉和健康发展。
教育心理学最早是由克斯坦罗琦提出来的。然而第一次提出教育心理学的思想的是捷克的夸美纽斯,当时并没有教育心理学的概念,他只是支出教育要遵从自然心里思想。“教育心理学”这个短语最早是瑞士国籍的裴斯泰洛奇提出。在德国,有一个叫做赫尔巴特的人,他经过多次理论和实践,明确的指出教育要建立在心理学的学科的基础上。在1867年,俄国的乌申斯基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最终成书《教育人类学》,并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有对教育心理学的解说。《教育心理学》最终问世是在1877年,同样也是在俄罗斯出版,是由伟大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编写。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根据学校的详细情况和学生们日益增大的压力,慢慢教育心理学就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当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的学问的时候才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开端。1913年,桑代克的著作经过扩大编写改变成三大部分,主要研究学习心理学、人的本性和个别去其他差异的原因。20年代主要的课题就是针对这本著作体术的三大定律开展的研究。桑代克提出的教育心理学主要着重于心理学的研究,导致人们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解偏差,但是这就是教育心理学的起源,教育心理学就是发展与此。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20年展的教育心理学还偏向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此时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一个萌芽,也算是为萌生做了努力,到了3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就开始一步步的步入正轨。这个时期的教育心理学在学科心理方面有很大进展,顺着学科心理就开始展开了研究,虽然并不是主要研究对象,但是也为心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从此以后,学科心理也融入到教育心理学中。40年代教育心理学领域又融入了新的研究,是关于儿童的性格心理,社会的现实问题相关的心理问题以及人类的心理卫生问题。50年代出现了新兴科技,在关于高科技领域兴起的时期,信息的教育心理理论更受到广大的关注,这也在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成熟与完善阶段。1960年代早期,美国教育心理学协会成员首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纸上谈兵终觉浅,要想把理论变成货真价实就要实践。在此意见提出之后,首次付诸于实践,并取得理想的后果。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心理进行教学,80年代以后,计算机问世,计算机网络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教育学家们根据计算机的功能做了很多的研究最终将计算机运用到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计算机会得到更大的青睐。这也是教育心理学的成熟阶段,在计算机问世之后,教育心理学家们根据教学特点,更加完善了教育心理学理论,从此教育心理学走上了成熟的道路。
二、教育心理学性质特点
六十年代的时期,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也受到影响,正是因为教育心理学才发展起来还不成熟的缘故。在之后发展繁荣后,真正运用到教学中。70年代末期教育心理学编程教材进入同学们的课本中。教育心理学实际上就是教育与心理的科学,要具体研究教育心理学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细细讨论。教育者的性质特点。教育心理学中研究一般授课过程中教师的特点,教师的行为会对学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教师的平时表现会带来哪些不一样的效果,以及教师的心理思维。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理念和与授课方法,有些不负责任或者说是没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的教师就会采取上课讲自己的课,不管学生听不听,懂不懂,只管自己讲课完成就行;然而有些老师确是很有一套,将自己的想法全都传达给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幽默风趣的授课手段获得学生们的一致认可。还有一些老师采取放养方式,让学生们自主学习,只在一旁旁敲侧击,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能力。多种教学方式可以获得多种教学效果,这都取决于老师的心理思想。受教育者的性质特点。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大多数的人出生时的智商都差不多,然后上学考试总能看出差距,这并不是智商的原因而是学生自身的努力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句俗语说勤能补拙,即使思维不活跃,也可以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显著地效果。教育心理学中,研究学生的心里想法,更针对性的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好的传授方式,从而理想的教学效果。教育者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联系老师和学生之前的纽带。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状况,老师应该因材施教。采取什么方法教学学生更容易接受,不同学科该用哪种教学方法都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实践中的教学方法会根据学生们不同的心理老师的心理产生不同的效果。每个老师都有意要自己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也都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每个人的心里特点。总的来说,教育心理学就是根据关于教育的人群中的每个人不同的心理进行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特点也就是研究对象的特点。这门学科对教育教学中人们的心理展开探索,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研究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问题解决; 认知模型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魏雪峰(1981—),男,山东莱芜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问题解决认知模拟研究。E-mail:。
一、引 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1]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课程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数学教育越来越关注学习过程,问题解决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分析问题解决认知过程能深入理解学习过程,是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如何分析问题解决认知过程是研究者关心的问题。
小学生因所处的思维发展阶段,所拥有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及其他学科现实等因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独特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本文以小学儿童心理特点为基础,在波利亚(George Polya)数学问题解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认知模型,分析了模型的特点、应用范围,并以“众数”问题为例进行了分析,最后讨论了其教育意义。
二、已有数学问题解决模型
(一)国外相关研究
波利亚是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是数学问题解决研究领域中的标志性人物,在其著作《怎样解题》(How to Solve It)中提出了问题解决的四个步骤:理解题目、拟定方案、执行方案、回顾。[2]波利亚的问题解决的四个步骤对数学教育的影响极其深远,目前数学教育界知名的问题解决专家,如基尔派特里克(Kilpatrick)、匈菲尔德(Schoenfeld)等都是在波利亚的工作基础上展开研究的。匈菲尔德(Schoenfeld,1985)强调数学解题的研究方向需要考虑四个因素:知识基础、解题策略、自我控制及信念系统。[3]他研究发现认知因素居于关键的地位。依据元认知的观点,他将问题解决过程区分为读题、分析、探索、计划、执行、验证等六个阶段。Lewis & Mayer(1986)指出,数学问题解决的两个重要成分就是问题表征和解决计划的执行。[4]Kintsch和Greeno(1985)的模型的主要成分是一组知识结构以及在建构问题表征和解决问题时使用这些知识结构的一组策略。[5]
其他研究者也对数学问题解决过程进行了研究。如奥苏贝尔和鲁宾逊以几何问题为原型,提出了一个问题解决的模式,指出问题解决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呈现问题情境命题、明确问题的目标和已知条件、填补空隙、解答之后的检验。[6]梅耶认为,解答应用题的认知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表征问题、综合问题、制定和调整解答计划、执行解答计划。[7]
(二)国内相关研究
喻平从解题的认知加工行为出发,将解决问题的阶段与相应的认知加工方式相对应,认为数学问题解决就是解题者在自己的长时记忆中提取解题图式用于新的问题情境的过程。[8]他把数学问题解决分为理解问题、选择算子、应用算子、结果评价四个阶段,与这四个阶段相对应的认知过程分别是:问题表征、模式识别、解题迁移、解题监控。张庆林等人把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认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表征问题、解答问题、思路总结。[9]
(三)评述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过程已有大量研究,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1)心理学把问题解决的过程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划分比较粗略,虽然有些模型(如Grick、喻平等人的模型)针对问题解决的阶段分析了对应的认知加工方式,但这些模型没有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每个阶段的认知过程分析和研究还不够深入。
(2)心理学针对问题解决的某一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如问题表征、问题图式等,并没有完全揭示问题解决的整个认知过程,需要对整个问题解决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3)针对问题解决认知过程的分析,仅是为了“分析而分析”,很少考虑认知过程分析对教学的帮助。
三、认知模型的构建基础
(一)认知模型的概念
认知模型(Cognitive Model)这一术语起源于计算机科学领域,被定义为模拟人类问题解决和心理任务处理。在许多研究中[10][11][12][13][14][15][16]认知模型这一术语在认知心理学中用来简化描述人的问题解决,往往被认为是与人的认知加工过程相一致的计算模型。Ericsson & Simon研究表明,认知模型已有效地预测和解释了许多问题解决行为的信息处理程序。[17]
通过以上分析看出:(1)认知模型是实际发生的认知过程的抽象和概括;(2)认知模型能有效预测和解释问题解决行为。本论文中认知模型指的是认知分析框架。
(二)小学儿童的心理特点
一、大学生厌学问题分析
(一)精神分析理论对大学生厌学问题的分析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共同活动的结果。本我指人的本能,欲望,是原始力量源泉,有即刻满足的冲动倾向,处于潜意识的最深层,遵循的享乐原则。人的行为都是从继承来的动物本能和生物驱动中产生的,都是追求本我实现的过程,自我和超我仅仅是试图解决个人需求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因此人的天性可以说就是按“快乐原则”行事,就是追求快乐。因此,如果教师讲课过程中教学方式和手段相对落后,难以满足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也无法激发起其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中缺少快乐,就不会真正地热爱学习,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
(二)行为主义理论对大学生厌学问题的分析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而引起学习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外部强化。强调对学习的外部控制,认为外部强化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强调环境对人的作用。按照该理论,有些大学生之所以产生厌学心理,是因为当前大学生学习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所致。家庭教育具有终生性,家庭教育与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由于家庭教育、指导和监督的缺位,部分自控力差又没有远大学习目标的大学生,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游玩、上网、恋爱、吃穿等事情上,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人本主义理论对大学生厌学问题的分析
人本主义教育观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教育中的运用,它认为“在教育中应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反对心理学中的人性兽化论和机械论的倾向,主张心理学要研究对个人对社会的进步有意义的问题。”它强调学习是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教育与教学过程应是促使学习者潜能的发挥、个性的发展、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的过程。
(四)认知学习理论对大学生厌学问题的分析
认知学习理论强调整体观,注重人的学习内部心理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内部心理结构、认知结构或图式的建构。如果某些因素导致个体对某项活动产生认知失调,就会厌倦、逃避该项活动。因此,个人原因是大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内因,是大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根本原因。
当今的大学生,多数在 18 ~25 岁之间,处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的认知是动摇的、起伏的,极易因为外界的一些因素而造成认知失调。美国心理学家霍尔称之为“狂风暴雨”期。[ ]因此,有些大学生之所以产生厌学心理,是因为他们对学习活动的认知出现失调,认识不到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人为什么要学习”、“人应该如何学习”、“人应该学习什么”等教育中的根本性问题,教育者很少去思考。
二、改变大学生厌学的策略
(一)社会环境方面
社会是一个大的教育环境,其环境的优劣对青少年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社会各界应重视对青少年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加强对其正确的引导,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1.创设关心、重视高等教育的大环境。改变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观念,在全社会创设一个人人关心和重视高等教育的大环境。高等教育要顺应形势变化,不断深化内部教育教学管理,使自已培养的大学生能热爱学习、提高能力,能满足市场、企业的需要,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样,高等教育才能在大教育中找准定位,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观”思想教育,摆正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使大学生能正确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另外,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用人单位应摒弃“高学历”的择才观念,给有能力的大学生以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学校方面
1.遵循教育规律,树立科学教育理念。在大学教育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教育理念,采用正激励方法,对成名、成家、成才要科学评价。让学生接受教育时处在一种愉悦和谐无压抑的状态,激发他们的智慧和想象力;尊重每一位学生,学校和所有教师应为大学生创造设计更为人性化的教育环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改善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转变教学方法。课程的适切性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通过高校课程改革,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方式,努力消除引发大学生厌学的教学内部因素,是解决大学生厌学的有效途径。
3.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改善他们的学习状况,提高学习兴趣,使其按社会要求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良好学风的建设。
(三)家庭教育方面
1.家长首先要树立家庭教育终生性的观念。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有重大的影响。不是说考入大学就放手不管孩子,而是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管和引导。家长应不断提升自已的科学文化素质,多了解孩子,多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2.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一个幸福、和睦、重感情、守信用、讲民主、讲礼貌的家庭,能使大学生养成团结、互助、自信、乐观、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质。
(四)学生方面。培养积极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大学生对专业兴趣的培养可以通过听讲座、看相关专业书籍、参加本专业的讨论等形式去了解自已的专业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当今世界上的发展水平。另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参观专业对口的工厂、企业、研究所、学校等,真切体会专业学习的重要性,有助于大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热爱专业,产生学习动力,认真学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