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喇叭广播

小喇叭广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小喇叭广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喇叭广播范文第1篇

现如今党员学习的手段是越来越丰富了,电视、电脑、手机、LED大屏幕,都是伴随着时代进步而产生的新兴手段。但要说起利用广播来开展党员教育,相信这还真是个新鲜事。而广西贺州就独辟蹊径,将《远教微科普》广播栏目当作了加强基层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的手段,每周一到周五固定播出,上午9点首播,下午5点重播,播出内容包括党规、系列讲话等从远教平台上精挑细选的党教课件。目前全市四万多名基层党员都将“小喇叭”当成了接受学习、聆听教育的好手段,听得十分入迷。

贺州市地处山区,农村党员居住比较分散,且要兼顾劳动生产,工学矛盾比较突出,过去组织集中学习教育存在困难。而自从有了“远教小喇叭”后,党员学习就方便多了。昭平县黄姚镇罗望村党支部书记 李锋对“小喇叭”十分推崇:“现在党员学习的手段真是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实际了,在田间地头、茶余饭后就能第一时间接受党性教育了。”

贺州临近北部湾,气候多变,突如其来的“天灾”往往就成了当地农民致富路上的拦路虎。怎么样利用远教手段为当地群众提前“通风报信”,预告气象信息?“远教小喇叭”的适时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远教微科普》的管理平台设在气象局,每天除了正常播放气象预报以外,如有突发天气状况,还会及时进行紧急广播,提醒群众做好应对之策。目前已经进行紧急广播四次,有效地挽回了群众损失。

第四号台风 “妮妲”登陆前后,正逢贺州当地的黄花梨采摘期,由于有了《远教微科普》小喇叭的及时提醒,当地农民群众提前做好了应对措施,避免了生产损失。富川瑶族自治县莲山镇下坝山村党支部书记黎友庆感慨道:“如果没有‘小喇叭’的及时喊话,果农就得绝收。这样的提醒太到位了。”

让广大农民接受现代科技知识,也是远教部门的任务之一。以往开展科普宣传主要是通过站点集中播放课件来完成,而农民“远教小喇叭”的开通又多了一条新的科普渠道。《远教微科普》每期都向贺州市科协约请内容,由远程办编辑成适用于农村的节目后播出。随时能接收到的实用科技信息让农民群众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据了解,该市各有关部门正积极落实配套资金,整合资源,力争年内实现对全市707个行政村“远教小喇叭”的全覆w,为基层农民群众畅通科普新渠道。

小喇叭广播范文第2篇

今年是中华书局百年社庆,这家以古籍、文史类书籍见长的老牌出版社,日前进军动漫领域。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在九龙弥敦道开设的“动漫世界-MangaShop”专门店正式开业。据悉,书店将与日本动漫王牌机构Animate合作售卖独家动漫周边产品,同时将关注、展示香港本土动漫,“通过中华这个有历史积淀的老品牌,推动本土动漫发展”。 (张彦)

OpenVDB软件

日前,DreamWorks Animation SKG公司宣布向开放源码社区启动OpenVDB的稀疏卷数据格式。OpenVDB是一种分层的数据结构,也是高效操作稀疏卷数据的一整套工具,能够大大提高体积效应规模。它以紧凑的方式储存稀疏的三维立体像素网格,能够提供有效的无限索引空间以及快速随机的、连续的数据访问。另外,该还包含了许多算法,其设计目的只是为了一些重要的运算,如过滤、构造实体几何、影像合成、从其他几何表进行抽样和体素化等。OpenVDB在一些影片如《穿靴子的猫》《马达加斯加3:欧洲大围捕》中的关键视效技术的制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武战国)

盛大游戏打造动画电影

日前,盛大游戏宣布联手影视制作公司米粒影业,启动旗下人气网游《龙之谷》的动画电影《龙之谷之黑龙崛起》。该影片邀请到曾参与制作《怪物史瑞克》的好莱坞编剧Terry Izumi亲自操刀编剧及监制,影片音乐部分则由美国饶舌天王AKON推荐的欧美最佳新人演绎。此举也被盛大游戏视为继打通文学和网游之后,迈入“网游、影视、动漫”文化三产联动的打通娱乐全产业链的新阶段。 (张煜)

Qube! MobileView

轻松监控渲染

PipelineFX近日推出新的监控应用——Qube! MobileViewTM,这款新的应用能够管理并监控来自任何地方的某个完整的渲染工作量,只要这个地方可以上网。该软件能够让用户轻松控制日常工作中那些最常见的渲染任务,使用户无须被锁定在某个地方。假如该软件的这些功能,能够再试失败的结构,监控你的队列进程,或中止任务等对你来说依然不够,那么应用Qube! MobileView的Python脚本功能将可以帮助你创建那些符合公司工作流程的定制功能。(武战国)

《小喇叭》借新媒体重获新生

小喇叭广播范文第3篇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美丽而伟大的国度。滔滔黄河是她的血脉,巍巍昆仑是她的脊梁。这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国!六十年来,祖国在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姥姥家的写字台上,摆放着一台老式收音机。它穿着翠绿的外衣,黑黝黝的喇叭活像两只大大的眼睛,总是打量着你,两颗按扭早已锈迹斑斑……虽然它已经“下岗”了,但姥姥还是把它擦得锃亮锃亮的。我总是很好奇:“姥姥,收音机已经坏了,为什么还要留着它呢?”姥姥笑着说:“它可是我们一家的心肝宝贝呀!”这时,我总是想,一台破收音机有什么了不起的!哪像电脑,可以听歌,可以看动画片,还能上网玩游戏。姥姥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便一边抚摸着收音机,一边讲起了它的故事……

原来,妈妈小的时候,这台小小的收音机是家中唯一的奢侈品,它是用姥姥几个月的工资换来的。那个时候还没有电视,更别说电脑了。妈妈每天放学回来,总是要打开收音机,收听当时唯一的少儿广播——“小喇叭”,姥姥和姥爷就用它来听新闻和自己喜欢的节目。这台收音机一直伴随着他们,直到1986年,家里有了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我有些不可思议,便把妈妈的故事讲给爸爸听。爸爸却说:“我小时候,家里更穷,根本买不起收音机,放学后只能到老师家里去听‘小喇叭’。你妈妈那时候已经算很幸运了。”

现在,电视、电脑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多媒体教学设施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还有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在学习上帮助我们,我们更是幸福的!

祖国的巨大变化让我感慨多多,我们现在生活在美好的黄金时代,更要加倍珍惜这种幸福。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我们更要好好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小喇叭广播范文第4篇

2、它们拼命地想要从花妈妈做的花蕾棉被里钻出来,你看每个花蕾都被顶得鼓鼓的。起初,它们胆子小小的,一个个小喇叭花皱缩着,仿佛探着小脑袋东张张、西望望,好奇地看着夏天的世界。渐渐的,胆子越来越大,小脸蛋穿过郁郁葱葱的叶子,丝绸似的花瓣开得更旺盛了。

3、终于,钻出来啦!他们张大嘴巴,好像叭叭叭地对人们广播:“夏天到了,夏天到了!快来乘凉、赏花吧!”人们也好像听到了声音,来乘凉、赏花,多么有趣啊!

4、还有一些喇叭花们在空旷的草地上穿着五颜六色的衣裳冲了出来,大喊:“终于放假啦!”它们和风姐姐舞蹈,给蝴蝶建舞台,跟伙伴们玩耍嬉戏……太阳公公把它们照得亮晶晶的,仿佛天上的小星星那么闪亮。

5、俗话说:“秋赏菊,冬扶梅,春种海棠,夏养牵牛。”还真是这样呢!如果它没那么美丽,这个夏日花王的荣誉早就被其他花给毫不留情地夺走了。

小喇叭广播范文第5篇

随着电视的迅速普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兴起,广播逐步被边缘化。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线路不通,喇叭不响,设备闲置,人员缺乏”的现象,昔日响彻农村家家户户的广播“小喇叭”成了“小哑巴”。农村广播处于瘫痪和自然消亡的状态,亟需采取措施加以改变。

首先,正确认识农村广播事业的价值。广播上连中央、下连百姓,是党和政府在农村的重要宣传阵地,是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在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广播的独特优势,决定了它在农村的价值,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广播仍是农民朋友了解政策的窗口,学习科技的良师、美化生活的益友。笔者调查时,有名农民深有感触地说:“通过听广播,我了解了国家政策,还获得了科学致富的信息。往年,我按传统方法养猪,一年只能养2头到3头。今年科学养猪,一年养了10多头,获纯利润5000多元。”可见,农民朋友需要广播。各地政府应形成“不办广播是失误,不用广播是失策,不管广播是失职”的共识。

其次,切实解决乡镇广播建设的费用。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广播是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重要载体,必须解决其经费问题:一要确保广播经费专款专用。当前正在进行建设的“村村响”工程,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项补贴资金,对这些资金要严格管理,专款专用。二要形成以“电视养广播,广播促电视”的发展格局。在蓬勃发展的农村有线电视中增加广播节目,广播借电视雄厚的经济基础得到发展,同时为电视增加新的内容。三是依靠地方经济的振兴。农村广播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以物质文明为基础,又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县、乡经济搞上去了,村级集体经济壮大了,才有经济实力办农村公益事业。实践证明,某个地方广播办得如何,归根到底取决于当地的经济状况。

第三,充分发挥现代广播媒介作用。广播“要想有地位,必须有作为”。农村广播不仅要发挥喉舌、教育、引导等作用,还要增强服务作用。农村广播在转播好中央台、省台、县台新闻节目的同时,要根据农民的需要,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自办一些为农服务节目,向广大农民朋友传播科技兴农知识,介绍农村好事新风,播放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当前广播已成为农民朋友了解政策、法律、法规的重要渠道。笔者在采访中曾经遇见几位村民相约到某村委会咨询老人高龄补贴款的事。村干部很奇怪,村里还没通知他们,怎么就先来了?他们笑着说:“在广播里听到了奉新县实行年满80岁的老人有高龄补贴款的新闻”。

(作者单位:奉新广播电视台)

小喇叭广播范文第6篇

六点三十分的时候,父亲在院子里打开收音机,雄壮的音乐声响起,“全国新闻和报纸摘要”的时间到了。父亲坐在椅子上,喝着茶,一口喝下去,“刺溜”一声响,很享受。我躺在床上,能想象出父亲在院子里的一举一动。但我并不想起来,我就那样躺在床上,听着播音员字正腔圆地播送新闻。父亲在院子里也是静静地听着新闻。我觉得这时候,父亲和我是很近的。这时候,是温馨的。

大概七点钟的时候,我起床走到大门前,看到父亲光着上身在锻炼身体。他用手拍打自己的胸脯,啪啪作响,一直到身体发红为止。他对我说,他的故乡是个尚武之地,每个人都习武。我听后有一点羡慕之外,就不作它想了。我感兴趣的,是他的收音机。

那是一台方方正正的收音机。前面是白色的盒面,百叶窗式的。上面有两个圆形的旋钮,旋钮的下面,镶有两个红色的字“红旗”,龙飞凤舞。父亲每天早晨都会打开它,收听一成不变的节目,很单调,就是新闻和天气预报,那些节目的开头音乐我都能哼出来。

我九岁的时候,父亲把收音机放到厅堂红色的挑台上,对我说,你上学了,可以用我的收音机听新闻了。我的心“哗啦”一下就打开了,手足无措。放学的时候,我小心翼翼地拧开左侧的旋钮,随着“啪”的一声,收音机发出了响声,是我熟悉的声音。我面对收音机,一边聆听里面发出的声音,一边模仿播音员的播音,对声音充满了好奇和崇敬。我当然会不断地调台,后来就喜欢上了中央台的“小喇叭”节目。“小朋友们,小喇叭开始广播了。嗒嘀嗒,嗒嘀嗒……”我坐在椅子上,心中充满了快乐和想象,眼前展开无限神奇和广大的天地。那时,我第一次有了走出大山的念头,到首都北京去看看美丽的天安门,在长城上撒撒野。

小喇叭广播范文第7篇

“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嗒滴嗒、嗒滴嗒、嗒嘀嗒—嗒—滴—”对于上个世纪50到80年代出生的人们来说,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带来的不仅是童年的回忆,更多的还有对孙敬修爷爷的怀念。

故事爷爷是怎样走上这个岗位的?他有过怎样的成长经历?走过了怎样的人生道路?这一切都鲜为人知。今天,就让我们漫步在故事爷爷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北京,一起重温他的那些动人的故事……

东城区西镇江胡同:

幼年的孙敬修出身贫寒

9月的北京,暑气已渐渐消退,北京站西街上,车水马龙。沿着这条街,手拿地图,慢慢地行走、寻找,很快,就到了路西的西镇江胡同。

这是一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巷,两侧都是平房民居,可能是因为毗邻北京火车站的缘故,其中一部分改作了旅舍。几位拎包的年轻人,步履匆匆,很快就消失在胡同口。一只小鸟飞过,在地上蹦了几下,一跃而起,转眼就融化在蓝天之中。一种无言的宁静拥抱着这里,使我仿佛忘记了刚才还身处闹市。

一百一十一年前,一个男婴嘹亮的啼哭,划破了小巷的宁静。孩子的母亲却愁眉不展,看不出新生命带给她的喜悦:“咱们穷人就是命苦呀!前面几个孩子都‘走’了,不知道这个怎么样?”“你看这孩子,活泼泼的,将来肯定错不了!”丈夫用手掌拍着妻子的肩头,眼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于是,父亲给孩子取名叫孙得宠,希望他能在大人的宠爱下健康成长。

孙得宠,就是日后被全国的孩子们尊称为“故事爷爷”的孙敬修。全家人只靠父亲当人力车夫来养活,镇江胡同的生活,是异常艰辛的。母亲粗通文墨,读过些书,常给儿子讲民间故事。几十年后,孙老在回忆录中写道:“《狼来了》让我知道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孟姜女哭长城》让我恨透了那些专横跋扈的坏蛋;《牛郎织女》让我懂得了勤劳善良的可贵……”就这样,在年幼的孙敬修心中,播下了一颗“故事”的种子,渐渐生了根,发了芽……

后来因为父亲的去世,母亲带着9岁的孙敬修住进了伯父家,可是年幼的孙敬修在伯父家被当成了“使唤小子”,受尽了伯母的责骂和折磨。1909年孙敬修到以美会办的蒙学馆上小学,把名字改为德崇,从“敬业”、“修身”两个词中选了两个字,起了个别号“敬修”。

丰台区卢沟桥岱王庙:

师范的求学让生活发生转机

卢沟桥头,游人如织。沿着古桥,一直向西,下了桥,往前走几步,路北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破旧的建筑,它就是岱王庙。1910年,岱王庙内开办了一座新式学堂——京兆师范学校。

1916年的一个夏日,岱王庙外人头攒动,上千的年轻考生,围在学校门口看榜。突然,一位中年妇女兴高采烈地拉着自己的孩子:“德崇,考上了!”顺着母亲的手指看去,少年在榜中央找到了“孙德崇”三个字,下面点着大大的红点,表示考上了。少年就是孙敬修。15岁小学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京兆师范学校。告别了在伯父家六年噩梦般的生活,他在岱王庙开始了新的征程。

对于家境贫寒的孙敬修来说,京兆师范是最佳的选择。这是一所官办学校,不收学费,还管吃管住。在卢沟桥头的岱王庙,孙敬修读了五年书,悄然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转身——从一位出身贫苦的寒门子弟,逐渐成为一名知识丰富、全面发展的教育工作者。

石景山区衙门口:

求职经历并不顺利

离开卢沟桥,我转了一趟车,最后乘坐327路来到了衙门口村。这里属于石景山区,扼守着前往山西的京原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在清代,村中设有宛平县第一衙署,掌管方圆十里乡村的民政、纳税、诉讼,村子因此得名“衙门口”。1921年,孙敬修从京兆师范学校毕业后,第一个教书的地方,就在衙门口小学。

当时的衙门口小学,教师只有两位,孙敬修和一位四十多岁的李老师。然而,衙门口的教师生活,很快就急转直下。看到孙敬修那么受学生欢迎,李老师有些不高兴了,好几次找到这位同事,批评他“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太孩子气,根本不像个当老师的样子”。这还不够,李老师还时常跑到校长那儿告状,说孙敬修“年轻无知,学问太浅,不能胜任教学”。他的阴谋很快就得逞了,孙敬修在衙门口小学只教了一季便被辞退。

刚走入社会,就尝到了失业的苦果,对年轻的孙敬修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后来,他听人说,李老师之所以那样做,是为了让马上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儿子可以顶个缺。许多年过去了,年近九旬的孙敬修爷爷在回忆录中写道:“直到那时,我才明白,想当老师,光凭一股子热情不行,光搞好师生关系也不行,还得好好学学为人处世的本领才行啊!”

无论如何,在衙门口,孙敬修磕磕绊绊,走上了教师之路。当年的衙门口小学,现在又在何方呢?我打听了半天,顺着一条街往西走,到了村民指引的位置,却怔住了——眼前只有宽阔的五环路,一辆辆车子飞驰而过。又问了附近的村民,才知道,在兴建五环路的时候,原来的小学校已经被拆除了。在夕阳之中,我望着眼前的公路,默然无语。衙门口小学,留给孙敬修的,是一段苦涩的记忆,现在,就让它随着北京的发展,飘散在历史的尘埃中吧!

西城区六部口:第一次与“讲故事”触电

秋日的傍晚,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向西步行一公里左右,就是六部口。从老地图上看,路北某单位对应的位置,就是当年的北平广播电台。人们熟悉的“故事爷爷”,在广播中讲故事的生涯,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1921年,离开衙门口小学之后,孙敬修曾在灯市口大街的华语学校、钓饵胡同小学工作,不久,钓饵胡同小学并入了丁香胡同的汇文一小。1932年,当时的教育局听说汇文一小的学生会唱“抵制日货、消灭日寇”的歌,让学校组织一期节目,到电台去广播。可是,到电台演出的时候,学生们因为情绪激动,歌唱得快,比预计的时间提前了几分钟就演完了。因为是现场直播,必须把这一时间段用完,该怎么办呢?孙敬修灵机一动,走到话筒前:“我们北平市第一汇文小学同学们的节目演完了,现在,我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题目是《狼来了》……”他讲完了,节目时间刚好也到了。电台的领导很高兴,力邀孙敬修来电台讲故事。从此,孙敬修除了在汇文一小教书,每周都到电台讲一次故事。

1937年,北平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孙敬修在电台播讲的内容,抗日题材的故事和歌曲一律被禁止。尽管如此,他仍想方设法通过电台,向家长和孩子们传达爱国的热情。有一次,他讲了一个《大象过河》的故事,大意是:英国殖民军队侵略印度,逼着大象为他们运送军火物资。可是大象不听英国兵指挥,走到河边,站着不动。英国兵用枪托打大象的屁股,大象火了,用长鼻子卷起英国兵,扔到了河里!通过这个故事,他巧妙地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愤慨。

后的1951年5月1日,孙敬修走进了新成立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儿童节目“小喇叭”中继续讲故事,成为了全国小朋友们熟悉的“故事爷爷”。“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了!”每当开场白一播,小朋友们都收起淘气,捧起心爱的收音机,如痴如醉地听孙敬修爷爷用他那亲切、和蔼、感人的声音,讲述一个个或是捧腹大笑,或是受益匪浅的故事。除了中国传统的故事,如嫉恶如仇“七十二变”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等故事之外,外国童话故事像《青蛙王子》、《灰姑娘》、《白雪公主》等也深深地吸引着中国的小朋友们。

小喇叭广播范文第8篇

漫步在中山公园,一丛喇叭花吸引了我的目光。远远望去,绿中带点黄的草坪像是被哪位能工巧匠绣上同几片洁白的云锦,显得特别出众。再走近些欣赏欣赏,喇叭花犹如一只只正在广播的小喇叭向人们报告喜讯“秋天来了!秋天来了!”那一片片精致的花瓣俏皮地向外打着卷儿,充分向人们展示着自己无与伦比的姣容。虽然,我一点儿也不懂园艺欣赏艺术,但我却深深折服于喇叭花洁白的花朵。在我眼中,牡丹、玫瑰、郁金香都比不上它。尽管它的花香是那么地淡,花朵是那么的普通,可是,它傲然挺在深秋时节,不消沉,不悲观,用短暂的生命为秋天增添了一抹色彩。

“哇!好香啊!”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我这才回过神来,一抬头就发现了远处的一棵桂花树。

桂花也是秋天的宠儿。秋天没有赐给它美丽的面容,却给了它沁人心脾的芳香,走到离桂花树几十米处的地方就会深深沉醉于这馥郁的浓香中。真是金秋十月,香飘十里呀!站在桂花树下,我又是一阵惊叹,如此之浓的清香竟是由如此之小、如此之多、如此之迷人的米黄色小花散发出来的!这片片娇嫩的“米粒”花瓣组成了朵朵小花,这朵朵不起眼的小花又组成了一团团好看的“花球”。

又一阵香味钻进了我的鼻子里,这是一种独特的芳香。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它的独特。不知怎么回事,我竟眼睁睁地看着我的两条脚坚定不移地向那株无名树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