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作文立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那什么是立意呢?立意实际上就是确定文意,是对文章主旨、写作意图及动机、思路构想进行思考的复杂心理活动。“意”决定着文章的主题,而主题又是文章的核心、灵魂和统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立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文章的成败。考场作文要想获得高分,立意是关键。
考场如战场,时间贵比金,同学们分秒必争。那么,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确定一个独特的立意,让文章脱俗,引人注目呢?当然是要掌握一些立意的秘诀了。
秘诀一:寻找一个“反”字。一反常规,从侧面或反面进行立意,从而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例如2013年江苏连云港的中考作文题“成长的力量”,同学们一般会从正面着笔,写关爱、鼓励,写勇敢、坚持。但是,如果能从反面立意,写某个人的批评、嘲讽给自己带来的鞭策、激励,写跌倒、失败给自己带来的反省和教训,文章必然能让人耳目一新。
秘诀二:关注一个“小”字。在立意时,着眼于细微之处,或“小题大做”,或以小见大,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样的立意通常简洁明了,便于写作,又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可谓一箭双雕。例如2013年广西柳州的中考作文“心在更远处”,许多同学会将立意定为比较远大的人生目标,像成为歌星、当科学家等。但若从小处立意,把题目中的“远处”定位为当新型农民、货车司机、导游,这样的理想虽小,却更能拨动读者的心弦。
一、同向思维进行推导
同向思维就是按照材料所给出的事物规律进行思考与推导,也就是从材料作者的角与立场去思考与分析问题。因此在阅读材料时首先得明白材料说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等相关内容,从而提取出有价值的材料。
(一)仔细分析关键内容。在材料当中有一些内容它实际就包含着作者所持的不同观点。例如“困难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一块垫脚石,而对于有一些人来说却是绊脚石。”在这一则材料当中的关键内容有“有些人”、“垫脚石”、“困难”,其实包含了人对于困难的两种态度,虽然材料当中没有说明要支持哪种态度,但是学生在写作时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才能写全面。
(二)确立自己的观点。在上则材料中虽然没有明确给出要支持的观点,但并不是要让学生去进行简单的正反阐述,而是要让学生去表明自己的大度,这就为学生留下了空间,学生只要写出自己支持与反对的理由,文章也就基本完整了。
(三)寻找相关例证。在阐述的过程中,要想让自己的观点得到有力的支持,就必须选择一些相关的例证,让第三方来为自己的观点代言,自己的观点也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在写作时只要将例证写完整,自己的观点也就自然地包含其中了。在选择相关例证时要注意选择那些大家都认同的了解的内容,读者一看到这样的内容就明白你要说什么,再者选择例证时要注意选择那些自己能驾驭的。
二、逆向思维寻找新角度
利用反向思维就是对所给材料进行反向思考,通过分析材料反向内容所持的观点,展示其错误所在,从而达到预期说服效果。有一类材料,它的观点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一般是从几个例证中推导出结论,而这些结论相对来说比较武断,在分析此类材料时,首先得弄明白材料所持有观点,要从整体来理解材料,在写作时可以顺着自己要表达观点相反的方向去阐述,通过揭示自己反对的观点,进而达到论证自己观点的目的。
(一)寻找话题。写作时首先得找到切入点,可以从自己反对的观点入手,通过分析其错误,达到表达自己观点的目的。在以上材料当中,将困难当成绊脚石者,安于现状,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或者是一切以安定为大局,以自己“不变”来应对“万变”,这样也与世无争,摆出这些观点之后,再摆出自己的理由,其实这是一种懒惰的体现,是为自己不努力找的借口。这种写法虽然刚开始为别人说话,其实最后还是为了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寻找话题时同样要注意把话题找准。
(二)揭示谬论。有一类材料内容表达不够全面,乍一看是正确的,但是仔细一看却过于武断。诸如材料作文“只要坚持就能成功”,可以将题目变形为“坚持=成功”,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如果将题目变成“只要坚持就能成功吗?”这个材料所包含的内涵就扩大了,诸如坚持了不一定成功,还要看方向或者方法,但是不坚持肯定不会成功。对于这一类材料,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材料内容,将作者的真正意图弄清楚,如果学生不进行补充,反而使得可利用的材料过少,写作时也容易被一些重复性的内容困扰,最终不知所云。
(三)借用反例求新颖。有一些论断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但是这些内容存在有一定的空间与环境,在一定的环境当中,这些论断则会变成一种错误的认识,在写作时只需要让学生多举一些相关的例子,最后再给出自己的观点,这种写法更容易写出新意。例如“人多力量大”这一观点,在当时的环境当中被证明是正确的,但是在有些环境当中它就不正确了,诸如在拉车时,如果所有的力量都变成合力,则是人多力量大,如果拉车的人相互牵制,力量则会被抵消,这时人多就不一定力量大了。在写这样的内容时,要注意交待清楚环境的变化,而不是一开始就去否定,这样才能让别人信服。
三、正反论述,综合说理
辩证法告诉我们,凡事都有两面性。对于一些材料,它本身所包含的意义就有好几个,对于这类材料,不妨从多角度来分析材料内容,最终选择比较新颖的正反观点进行阐述。其实这也是整合思维的体现,在阐述的过程中,不需要用一种观点来批评另一种观点,而是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在写作时,正反两个方面的观点相互转化,最终表达出学生自己的观点。例如“待人要宽容吗?”这个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有两个答案,要或者不要,待人要宽容,就得说明白在什么情况之下需要宽容,反之又应当如何,学生在写作时,正反两个方面的观点实际上已经融合在一起。这类阐述方式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说明,说服效果要远远好于单一方面的论述。
关键词:作文;立意;创新
所谓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旨。主旨是文章要集中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它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是作者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主旨一般有五种类型,分别是意念、感受、情感、情趣、主题。往常的写作,一般要求写作的立意要高、要大、要深,但这样的立意毫无疑问会引导学生把立意向最高政治标准靠拢,因而会出现大家的作文立意基本相同,故事也几乎是同一模式与套路,出现千文一面的现象。下面,就如何进行作文立意的创新作初步探讨。
一、新材料出新立意
材料是作文的基本要素,因此材料本身对立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的材料就是新的信息,在新的信息中提炼立意,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学生只要掌握了新的材料,在立意上就能够赢在信息的起线上,就可以占尽先机,先声夺人。如2006年,“美国物理学家霍金第二次到访中国”这则材料,写作时就要把他与第一次的到访区别开来。他的第一次到访,新闻报道说北京市掀起了一股学习“霍金热”——超过万人亲自到人民大会堂聆听他的报告,受到了他的“事迹”(准确地说他“身残志坚”的事迹)的感染。中国人普遍是把霍金看成一个“身残志坚”的典型,把他与张海迪相提并论。第二次到访同样是引起了轰动,但记者报道已根据掌握的信息变换了角度,没有从“身残”方面去报道,而是从他的学术成就方面进行了深度报道。第一次报道意在引导人们要“人残志不残”,而第二次报道则重在引导国人崇尚科学的精神。由于记者们能够以第一时间获得有关他的学术成就的信息,在本次报道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此,立意新须从材料新入手。本人在作文训练别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最新的写作材料,以便能提炼出新的立意。如环境污染、神舟五号、印度洋海啸等都是新的材料,容易立出新意。如在写有关“环保”一类的作文时,我就提供了近几年来内发生的环保事件给学生,如“松花江污染事件”“高校中毒事件”等,用最新的材料信息去激发学生作文立意的灵感。有同学从“松花江污染事件”引出中国环保检查制度的缺欠对环境的影响;有同学从“高校中毒事件”引出人类滥用农药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等。新材料为新立意提供了积极的因素,所以要重视新材料的掌握。掌握了新材料,进行新的立意也就不难。在新材料的基础上,只要稍微加工,运用所学的作文技巧,就会容易立出新意来的。
二、新方法出新立意
立意创新的途径一般来说有两条,一是从新材料中引出新主旨,二是从旧材料中引出新立意。从旧的材料中也能够引出新的立意,主要靠的是新的方法。根据旧材料创新立意的方法有存同求异法、逻辑推理法、联想类推法等。如写有关“钱”一类的作文,我引导学生从“钱不是万能,没有钱万万不能”和“谈钱没有修养”的套子里解放出来,有同学提出“钱不是万能,但钱是万能的指挥棒”的立意,另一位提出“向钱看就是向前看”的立意。上述两位同学,很明显是用了“存同求异法”。逻辑推理法也是作文立意创新的好方法。如写有关“助人为乐”一类作文时,有同学这样进行推理:社会上的助人为乐是一种好现象,受到帮助的人也是幸运的;从这种幸运里我们可以看他们先前的痛苦和艰难,可以发现我们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因此,简单帮助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而应该重在发展经济,从根本上帮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他的作文立意与其他同学有明显的不同,很有创新的成分。创新立意还常用到联想类推法。如对“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个材料,有同学进行下列联想类推:“由故事可知:2<1+1,3<1+1+1,即集体的力量小于个人力量之和。由此想到过分强调集体意识而没有分调动人们积极性的计划经济年代,由此进一步想到国家没有能很好地调动每位公民而积极性而造成的落后局面”……旧材料立出了新意。因此,本人在作文训练中积极提倡运用新方法创新作文立意。
三、新理念出新立意
旧式作文的立意套路,一律要求高、大、远。要在立意上出新,就要走出旧的立意套路,新的理念势在必行。我们知道,文章的主旨除了主题,还包括意念、感受、情感、情趣等方面。因此,还可以从被先前忽视的这四方面入手,进行新理念的作文立意。在写作中能够体现出新颖的意念,真切的感受,细腻的情感,生活化的情趣,何乐而不为呢?如“谈2008北京奥运会”时,有同学避开欢庆、国威这些大众化的立意,而是从“第一次申办奥运会失败,第二次申办成功”谈挫折与成功,谈经济与国力的关系,显得新颖。如写我的父母,学生不是一味地写父母对自己是如何的关心体贴,有的写了父母的心狠手辣,也有的写父母的情感矛盾。对于情感,有同学为了立意的高、大、远,写得较笼统、模糊,几近乎套“文学公式”。为此,我引导他们从细处着眼,展现真实的“自我”。如在写“我在学校(家)里”时,有同学就写出“一句话伤了同学感情”的经过,由此增强了情感的表达;而另一个同学就写出“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伤了我的人格和自尊心”,并剖析自己的内心活动,从而使心理情感的表达得到了强化。情趣的生活化,就是还原作文中“我”的本来面目,由于追求立意的高、大、远,学生们有意无意中拔高了“我”的立意,因此基本上离开了生活。无生活之源,作文当然不能创新。本人在作文训练中启导他们敢于写真“我”,即“要诚实写出自己的话”,特别是先前所忽略的“反面”的“我”。如写上课,不再一律是专心致志;写老师,不再一律是辛勤的园丁。由此可知,新理念也是可以出新立意的。
参考文献:
[1]胡子.话题作文指津[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2002.
[2]程汉杰.高考作文:从基础等级到发展等级[M].北京:北京大学
关键词:高考;作文;审题;立意
中图分类号:G633.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044-01
近年来,随着各省市自主命题的增多,高考作文题呈现出多样性特点,但其总体走向还是要求作文题能贴近生活、关注社会、发展个性、突出人本、鼓励创新。由于考场气氛紧张,考生常因时紧心急而致思维艰涩,行文呆滞。要想临战不乱,快速行文,抢夺高分,考生还是要掌握一些应考策略。对作文来说,第一要着就是要过好审题立意关。
审题的目的,就是通过认真地分析题目,把握题旨,明确要求,确定范围,理清思路,定好文体。审准了题意,我们就可以拓展思路,开掘视点,选准角度进行立意。为使自己的立意新颖、独特,不落窠臼,立意时务必要跳出四个小圈子:一是跳出物质性的小圈子,进入精神世界的理性思考,使思想有高度;二是要跳出个人圈子,从他人、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视角换位思考,分辨是非,权衡利弊,使观点有高度;三是要跳出眼前的小圈子,适当进入历史的昨天和前天,以古鉴今,使视界有深度;四是跳出生活现象的小圈子,进入文化层面透视社会文明,使思维走出肤浅、进入哲思层面。
具体来说,考场作文快速审题立意应掌握以下主要方法:
1.审读文题,辨明题意,确立主旨
有些文题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主旨在文题之中。我们要能抓住命题者的意图,做到符合题意,确立主旨,不必另起炉灶。常用的方法是“抓题眼”、“明范围”、“扣要求”、“定文体”。如以“明星虚假代言”为材料的作文,材料中列举了五种观点:甲:47%的人相信明星代言,认为可以帮助认识产品,有助于销售;乙:91%的人认为明星代言有问题,比如“三鹿”奶粉,责任就在代言人;丙:有的明星并不知情,是经纪人或朋友介绍才代言的;丁:明星代言相当于证言,他们挣几十万上百万的广告费,应当负责人;戊:政府监管不严,舆论、监察部门也有失察;人家好莱坞影星代言就有被罚百万美元的。 命题者意在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现实,对社会热点问题做出自己的判断。分析这5个观点可以发现,其实都是围绕了一个共同问题进行讨论,即明星代言的社会责任及诚信等问题。考生在写作时,就不能只针对一个人的观点进行评论。从列出的观点来看,考生可以选择道德法律、社会公德的角度写作,但材料中有一关键词“责任”,因此,从整个材料来看,应扣住“责任”这一核心题旨立意,由明星代言生发开去,旗帜鲜明地指出,明星作为社会公众人物,不应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
2.审读文题材料,扣准中心句,确立主旨
近年来,高考材料加话题式的作文频频出现。对这种作文题,应该首先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方法是,首先找到中心句,然后或由表及里,深入本质;或寻因究果,因果互推;或总结归纳,指出规律……对材料的分析提炼要做到客观公正、切中肯綮,能提炼出独到深刻的主旨。
如“兔子学游泳”材料作文题,针对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一事,材料中列举了各种观点:
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呷呷!”(无视受教育者的特点和个体差异,教育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和盲目性)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承认了个体的差异性,并能分析其优劣强弱,教育中主张因材施教,扬长避短)
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既重视受教育者个体的差异性,又注重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灵活性)
像这样的材料命意作文,在审题时,我们就可以先对每个观点进行剖析,抓住问题的实质,然后再选择自己感悟较深的角度去写,这样才能既保证审题的准确度,同时又可以使立意达到一定高度和深度。
分析材料,我们可以发现: 兔子、小狗、小龟和小松鼠是一类;培训班教练野鸭 ,评论家青蛙, 思想家仙鹤是一类。 兔子、小狗、小龟和小松鼠象征正在成长的生命个体,具体可以说是我们青少年;培训班教练野鸭评论家青蛙、 思想家仙鹤象征社会,学校,家庭等。
写作时,我们可以站在社会、学校、家庭这个角度谈如何培养年轻人,如何既发挥受教育者的长处,同时又要多了解发现孩子的生理特点、个性特点,帮助孩子培养更多的适合自己的生存发展的技能,因材施教,作智慧的引路人;也可以站在孩子自身角度来谈,作为新世纪的年青人,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最擅长的地方在哪里,然后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你又要了解他人和社会,然后寻找自己的潜力空间,加以培养和提升。
3.理清关系,辩证分析,确立主旨
有些作文题目或话题,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词组并列构成的,我们把这种命题称之为“关系型”命题。对于这类命题的作文,应该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抓住两头,辨清构成题目的词语或词组之间特定关系,在辩明关系的基础上确立主旨。如以歌词“绿叶对根的情意”为材料的作文,有的考生由于没有全面理解材料,因此从材料中提炼的观点就很容易偏离话题要求。如,有考生在立意时,就把“同学间的互相帮助,朋友间的互相关心,爱人之间的互相体贴”比作绿叶与根的关系,这就与材料中的感恩之味有了距离。其实,我们在审题时,应考虑绿叶与根的双元关系、辩证关系:根滋养抚育绿叶,绿叶才可葱郁,绿叶心怀感恩之情,纵使飘零一生,也眷恋不忘根对自己的呵护;根作用于绿叶,绿叶反作用于根,这是相互的。因此,像游子对故土的感激眷恋,华侨对国家的回报感恩,孩子对母亲的依恋的立意就符合题意了。当然如要写出深意,学生就要超越感恩,从材料中品出根与绿叶的延续性关系--“给予与吸收,及再给予”,将个体心理上升为一种群体情感倾向,比如,“乡愁的文化心理”等,那就能写出一定的思想深度。
4.调动联想和想像,虚实转换,确立主旨
材料一:一个初秋的傍晚,一只美丽的蝴蝶从窗户飞进屋里。它不停地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飞舞,显得惊慌失措,原来它找不到出去的路。他不停的拍打着翅膀,可任凭它左冲右突多少次,也没能飞出房子。最后它耗尽全部力气,奄奄一息地落在了桌上。
这只蝴蝶之所以无法从原路出去,是因为它总是在房间顶部那点位置找出路,总不肯往低处飞一点――低一点的地方就是开着的窗户。
要求在全面理解以上材料的基础上,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就这则材料而言,怎么来概括它的核心观点呢?先要提炼中心,提炼材料的核心故事。那么,这则材料的中心就可以概括如下:飞进屋子的蝴蝶因为找不到出去的路,耗尽了力气,奄奄一息。许多学生都会作出以上提炼,那么提炼的信息是否准确呢?重点应该放在那?是飞进屋里的蝴蝶?还是奄奄一息的蝴蝶?显然都不是。就这则材料第一段而言,如果还不能明确得出想要的结果,那么第二段则很清楚地告诉了学生:蝴蝶始终在高处飞,才找不到出路的。出题人想要学生关注的不是蝴蝶死了,而是为什么而死的,是对原因的探究,这才应该是学生关注的重点。那么就可以把这则材料概括为:“因为蝴蝶总在房间顶部找出路,不肯往低处飞,结果死了。”这样一概括,这则材料的主旨就明晰起来了,从概括的这个线索出发,学生肯定会想到很多:“如果蝴蝶往低处飞点,不就能活着出去了吗?”物犹如此,那么人呢?当人们面临困境时,是不是也该降低标准寻求出路呢?显然是的。再联系一下现实,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那么考生就不至于无话可说了。
从抽样调查的作文来看,直接体现出材料中心的题目得分较高,而那些与材料联系不大或者一眼看不出联系的作文题目,得分较低。对一则材料,它存在多个角度,但必然有一个最佳的、最为清晰的角度。分析材料要做的,就是寻找那个最佳结合点。抽象概括材料,即找出材料核心本质的东西,要综合考虑。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针对性,同时联系现实,才会富有时代气息,才会有深度。
下面再以一次作文竞赛中获奖考生的题目,来看一下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材料一:面对同样一座美丽的玫瑰园,有人难过地说:“每朵花上面都有讨厌的刺。”有人却微笑着说:“每根刺上都有美丽的花。”其实,每一朵玫瑰都是美丽的,只是目光所及之处不同,心的感受自然也就不同了。人生也是一座玫瑰园,苦难与欢乐总是相伴相随。
材料二:一位仙女在森林中散步,天气非常好。树枝触摸着天空,树叶在风中轻轻摇曳,花儿绽放着多彩的笑靥,鸟儿在欢快地歌唱,仙女感到陶醉。走了一小段路程后,仙女看到了一株哭泣的玫瑰。仙女问:“我的孩子,你为什么哭?”玫瑰回答:“上苍没有像爱对其他植物那样来爱我。” 仙女继续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漂亮的孩子?” 玫瑰说:“上苍给了我刺。” 仙女说:“上苍没有给你刺。你身上的刺是与生俱来的。上苍给了你美丽的花朵、甜蜜的芳香。你要知道,作为爱的象征,你已被人们牢记于心。虽然上苍让你的美丽与刺同在,但人们一提起你,他们只会想到你的美丽。”
要求:在全面理解以上材料的基础上,明确立意,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作文的题目常常是以词语、短语、句子的形式出现的,可采用以下方法审题立意。
1.重心法
即通过对“题眼”细加推敲,透彻理解作为标记的关键词语的涵义,就不难明确题目的要求和议论的对象,也就能有效地防止离题跑题。
偏正式题目:中心词是写作的对象,修饰限制性词语是题眼。如:《我心中的歌》题眼是“心中”,心中之歌珍藏在主人的心里,构成了主人生命的旋律,所以写出来的一定是一段埋藏在心底的具有感人情怀的事情。
动宾式题目:宾语规定写作的范围、对象,动词是题眼。如:《看家乡》题眼就是“看”,“看”是视觉的感受,题目规定了是从视觉写家乡,写出来的应该是自己眼中所见的家乡的独特的风土人情,或家乡的变迁。文章中当然能写思索,但一定要是由“看”而引发的思索。
主谓式题目:谓语部分是题眼。如:《我看课外阅读》“看课外阅读”就是题眼,意为“对课外阅读的看法”。因此,写出来的应该是自己对某种课外阅读现象的探讨,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2.虚实法
所谓虚实法,具体地说,就是实题虚作、虚题实作法。
实题虚作:当题目是喻体,就写它的本体;题目是象征性事物,就写被象征的事物。如:《过河小卒》这道题很显然是不能够照“过河小卒”的表面去理解、构思的,必须准确揭示出它的真正的指向,也就是象征意义。俗话说:“过河小卒胜过车。”由此我们可以明白:未过河的小卒微不足道,但过河小卒力量强大,因此,小可以变大。
虚题实作:如:《追求》这个作文题看起来很大很虚,不着边际。但采用虚题实作,就非常好写了,可以写一个老教师的追求,一个中学生的追求,也可以写自己的追求。
虚实结合:还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我们则需要虚实结合。如:《我想握住你的手》,命题中的“你”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实指时,“你”就必须是一个具体的、身边的事物或人物,如“父亲”“同桌”“友人”等,来抒写动人心魄的亲情、友情乃至书写美好纯真的爱情等。虚指时,“你”就应该是一个抽象的事物,或超越时空限制的事物、人物。如由虚处着墨,写想与某位历史名人握手,想握住某部文学名著主人公的手,或是握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甚至外星人的手;也可以想握住“节约”的手、“诚信”的手或“青春”的手等等。
3.添加法
有些命题,如词语或短语式命题,审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办法来完成审题,即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丰满所给的词语,来显示自己要表达的主旨。要尽可能多角度添加,以便自己有筛选的余地。如:《北京的符号》:可以在短语前再添加内容,使命题更明确,如“留住北京的符号”“创新北京的符号”“设计北京的符号”“什么可以称为北京的符号”等;也可以在短语后添加内容,使命题更具体,如“北京的符号是什么”“北京的符号有什么特点”等。
4.逆向法
有些作文题从正面思考无法破题,而换一个角度从逆向思考就能很快把握题旨。如:《静静的夜晚》这个题目,如果仅从正面思考,是无法下手的。夜晚静静的,万籁俱寂,有什么好写的呢?其实,这个题目要求写的是在静静的夜晚发生的不平静的事情。静静的夜晚,大地万籁俱寂,树叶在沙沙作响,小偷在蠢蠢欲动……思维的闸门一经打开,就觉得有写不完的材料。
有些题目按照常规从正面审题,也可以很快入题。但总嫌角度不新,立意不佳。这时如果改从逆向入题,往往很快就可以找到新的突破口。如:《谈“雪中送炭”》这个题目正面入题立论为“要提倡雪中送炭”当然可以。但是如果从逆向入题,立论为“送炭何必等下雪”,可能更富于启发性和新奇感。
5.辨明关系法
有些作文题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辨清题目中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这种关系即为文章主旨。
并列共存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如:《和而不同》则须理解为“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意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
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如:《平凡与伟大》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话题可理解为:没有“平凡”也就不会有“伟大”。还可理解为:平凡孕育伟大;伟大源自平凡;我们只有从平凡的点滴小事做起,才能构筑伟大人格的大厦。
是非取舍关系: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如:《偏见与关爱》我们只能理解为“要消除偏见,勇于关爱”,若作其他理解则是不科学的。
条件结果关系:即话题两个要素之间为一是其中另一个的条件。也可称这为有此就有彼式。如:《名师与高徒》谈的是条件与结果。
作文题目如下:
黑暗中,石头愤愤不平地对身边的钻石说:“我不知道平时人们为什么把你抬得那么高,把你视作宝贝。现在你跟我又有什么两样呢,不都黯淡无光吗?”钻石说:“是的,我和你一样,也不会发光。但我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这时,天边露出了一丝星光。石头发现,身边的钻石立刻熠熠生辉,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卷下来,发现学生的思维真的是教师无法想象的,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立意,比如:把握机遇;严酷造就辉煌;准备;不打无准备的仗;涌泉相报;月亮也曾是个贼;传播光芒;感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金子都会发光,自己要有真才实学;谦虚;等等。这些立意明显偏题。学生们怎么会得出这么多偏题、走题的结论?原因何在?我们在对材料作文审题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写作材料作文,必须紧扣材料
材料作文,强调的是在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写作,并由学生自主选择角度写作,就是说所写的文章主旨都应该从材料中能找到。但有些学生的作文并非如此。有个学生以“月亮也曾是个贼”为题写作,在作文中这样写道:“钻石不发光,依靠别人发光,由此联想到月亮也是一回事。所以说月亮是个贼。”还有个学生以“严酷造就辉煌”为题写作,作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原本都是黯淡无光的石头和钻石,怎么遇见星光就不一样呢?因为,钻石经过了高温高压的考验,才变得晶莹剔透,所以说,严酷造就辉煌。”
试问,材料里涉及月亮吗?材料里写到钻石经过高温高压的考验吗?没有。很明显,这审题是不准确的,完全偏离了材料,偏离了题意。
所以,写材料作文,必须紧扣材料,对材料进行辨证、具体、全面的分析,不能脱离材料内容,随意联想。一切立意都应从材料中得出,这是保证写作成功的前提。
二、审题立意时一定要分析内容,对材料之间的“关联”进行解读
对材料作文进行审题立意时,我们要仔细阅读所提供的材料,切实弄清材料的中心和实质,不能只抓其中的只言片语,以局部代替整体,一定要注重整体性。
这则材料写了石头和钻石的对话,首先要分层勾画词语,理清材料间的逻辑。
石头 :愤愤不平于钻石比它地位高,因为黑暗中两者都一样――黯淡无光。
钻石: 承认现状――不会发光,但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
后来的情况:天边露出一丝星光。
钻石:立刻熠熠生辉,甚至比星光更闪亮。
整体框架是石头和钻石的对话,石头评价钻石,认为两种事物是一样的――黯淡无光,钻石客观分析自己――不会发光,但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下文写钻石变得熠熠生辉就是因为正确对待别人的光芒,这样就对材料内部各事物之间的关联能解读。从整体上来看,材料的主旨就是正确地认识自己与正确地看待他人,钻石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看待别人,但石头没能做到这些,这才是材料的方向,所以可从正确地认识自己与正确地看待他人,或者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如何正确地看待他人这些方面去写,写其中的一个方面,或者从这两个方面写。
而上面学生拟写的很多中心都没有一个整体性规律,只是抓住了其中的只言片语,以局部代替整体,偏离了材料的中心,这正是错误的根源之所在。如立意为“谦虚”的学生可能抓住第一句话认为石头太不谦虚了,所以结论为“要谦虚”;立意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可能只是根据最后一句“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错误地认为钻石吸收星光,但比星光还灿烂,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握机遇”的学生可能抓住这句“天边露出一丝星光,钻石熠熠生辉”,认为钻石就是因为抓住了这机会,所以要把握机遇等。
一、新闻时事抓情节 立意角度要独特
新闻时事类材料作文往往将现实生活中的时事和新闻热点进行合理概述,让学生在对材料进行分析思考、审题立意之后,结合材料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作文。对这样的材料作文,我们要把握其主要情节,并通过对情节的分析探寻主旨,寻找立意角度。如2012年高考重庆卷的“保安救人”这一材料就是选取自2012年4月20日《参考消息》上的时事类材料。对其我们梳理、思考后可以形成“……因,导致……果”的论题,如果考生只就“善良”、“坚持”、“善行”等方面立论,就有失偏颇了。另一方面,时事类材料作文折射出一定的生活现象,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他们的认知联系着;因此,学生容易朝一个角度去审题立意,如此,可能造成大面积立意“撞车”现象。因此,学生在确定立意时要深思熟虑,不要抓住一个立意就匆匆下笔。如何能够避开立意撞车呢?就要尽量放宽视角,高远立意,挖掘材料想要揭示的现象本质,找出有深度、有高度的立意。就该作文题而言,如将“善良”与民族文化精髓联系,那么,文章就有厚重感和深刻性,就可能避开围追堵截,一枝独秀。
二、漫画寓言悟寓意 立意注意点突破
漫画作文也是新材料作文的一种。其可能有少量提示性文字,更主要的是将一定含义的图画形式呈现在考生面前。学生写作时,要抓住漫画形象,尽可能将其想要表达的含义揭示、表达出来。因此,深刻理解漫画的寓意是立意的关键。我们要正确理解漫画的画面意,抓住其中人物、景物或器物的特征,并联系现实生活、社会可能有的现象及人物进行思考,从而得出漫画中的隐含意。一道漫画作文,可能有着多个角度,可以有多种理解方法,如2010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有鱼吃还捉老鼠?》可以从“吃鱼的猫”选角度,可以从“捉老鼠的猫”立意,也可以将其对比着眼。但是我们写作时必须着力一点,面面俱到则内容繁杂,反而不利于中心观点的阐述和凸显。另外,我们注意不能就猫的事情谈,要联想、引申,将其与实际生活中的人与事联系起来。因为,漫画往往是对生活的人、事进行批评、讽刺的。当然,我们的联系也是根据漫画而得出的,如果脱离画面寓意,无论怎么和生活实际联系都可能会偏题、走题。
另一类寓言类材料作文,其本质上和漫画类是非常相似的。只不过它是由寓言故事来组成,通过幽默、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其寓意。我们像做漫画题一样,要把握、挖掘寓言的主旨,紧扣其要表现的核心含义进行立意。2012年高考天津卷作文材料,学生要抓住老鱼和小鱼对话的深意,抓住其一点突破;也要联想想象,联系社会生活、社会现象和身边的人、事进行审题立意。
三、哲理生活寻关键 立意鲜明且深刻
哲理性材料作文侧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而生活类材料富有生活气息,主要考查学生生活体验和感悟能力。它们在2012年考场上所占比重较大。对它们,我们一定要整体理解,局部突破。通过对关键性词语、句子的理解来寻找立意。江苏各大市模拟时都注意到新材料作文,今年南京、盐城一模的作文题就是牛顿的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考生不知道从多个角度思考,进行审题立意。较多学生都是从“谦虚”“自我评价”角度进行立意写作,结果写出的议论文,观点雷同,多是不鲜明、不深刻泛泛而谈。其实这则材料可从“自知者明”、“正确认识自我”、“善于发现”、“敬畏之心”等多方向、角度立意。这些都是从其关键词语中找出的立意方向。因此,学生审题时,不能“一叶障目”、“丢三落四”,遗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造成立意偏差、立意千人一面。2012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是一道生活题,其中妈妈的“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是关键句,“甩掉了多余的顾虑”的理解更为重要。其实生活的感悟语言,是一关键句。抓住它再联系生活、社会现实我们就容易立意。对这两类材料作文,抓住关键很重要,另如2012年高考上海卷作文,要写好这一作文必须准确理解和落实关键词“微光”含义。及将“微光”这一比喻落实为信念、理想、志向等之光才行,继而鲜明地提出观点,精准地寻找有力论据,展开合理论证。
总之,以新材料作文形式命题是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的趋势,老师和同学要认真对待,提前谋划。只要我们把握新材料作文的类型及其可能有的审题立意角度和方法,并能够找出与生活或者自己的阅历联系最近的方面进行立意,就可以写出较好的考场作文。
参考文献:
[1]唐之方.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