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的老师魏巍

我的老师魏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我的老师魏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的老师魏巍范文第1篇

蔡老师教学生读诗、跳舞,领学生看蜜蜂、吃蜂蜜,还写信帮学生排难解忧,体现了她一颗博大的爱心,同时也体现了她对儿童的正确引导。

笔者认为,蔡老师的教学行为首先表现了她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请看,在假日里,蔡老师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让“我们”观察蜜蜂,认识蜂王。这简直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综合实践课程”,蔡老师注重开发课程资源,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多方面提高学生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蔡老师让童年的魏巍“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那种甜蜜,不仅长久回味于口中,更是长久回味于心中。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陈敬朴教授认为,现代社会的科学教育,不仅有智育价值,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造力;而且有德育价值,要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科学道德,养成健全的人格;还有美育价值,要培养学生的情操,激励学生对科学美的追求。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科学方法的训练、科学精神的养育,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这一点上,毫不夸张地说,蔡老师做得是出色的(不管蔡老师当时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她让学生接触书本以外的种种事物,培养了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在学生的心田里播下了科学的种子,更加美化了学生的心灵。蔡老师既会教学生读诗,也会教学生跳舞,更可贵的是她能够善于用好“大自然”这一课本,这恐怕会让我们今天很多老师汗颜。

其次,蔡老师的教学行为表现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魏巍深情地回忆了蔡老师教给他们的诗:“那里是非洲,那里是欧洲!我美丽亲爱的故乡,却在脑后……”这首诗出自周太玄的《过印度洋》,抒发了作者远离故乡时对美丽祖国的思念之情以及拯救危难祖国的热切希望,曾得到朱自清的赞赏,一度被谱成歌曲传唱。笔者认为,蔡老师将这首洋溢着爱国情思的诗歌教给学生,目的就在于教育她的学生有一颗爱国之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把对学生的爱国教育与学生的现实世界分割开来,架空说教,挫伤了多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有一位领导说得好,爱国主义首先是一个有没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问题,而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思想基础是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要让学生从小就知道我们祖国的历史、文化、国情、民情,以爱国爱民、忧国忧民、为国为民为本分。

蔡老师用歌唱的音调教给学生爱国主义诗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让学生为祖国歌唱,为祖国忧伤,不能不算是巧妙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蔡老师的教学行为培养了学生的良好道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如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已经迫在眉睫。我们盼望诚实守纪、谦虚礼貌、乐于助人、团结友爱……一系列美德在受教育者身上体现,这些美德规范的落实不能靠抽象的灌输,而要把道德作为一种人生智慧、人生需要传授给学生。

蔡老师的做法就很巧妙。“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这一笑,体现了蔡老师的温柔慈爱;这一笑,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这一笑,令作家魏巍陶醉一辈子。

现在,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能大度容忍学生过错的教师有几人?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能有多少?

当“我”受到一些同学的欺负时,蔡老师毫不犹豫地批评了“我”的那些同学,还写信劝慰“我”,排除了同学之间的小纠纷,使“我”深深地感受到蔡老师是一个“慈爱”“公平”“伟大”的人。蔡老师正因为有着“慈爱”之心,才会“公平”对待孩子,孩子们才能感到蔡老师的“伟大”。蔡老师用一颗爱心诠释了教育,试想,她培养的孩子怎么会没有爱心呢?她所教的学生怎么会不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团结友爱呢?她没有喋喋不休去说教,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什么是“礼貌”什么是“友爱”。

我的老师魏巍范文第2篇

悟性,语文教学中指在感受、感染(体验)基础上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与“理解”。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与情感是水融的。它不是一般的“事实判断”,而是一种价值性的领悟、顿悟或体悟。它以情感驱动为基础,广泛阅读为底蕴,纵横导读为方法,联系实际为动力,最终实现目的。

情感,是语文教学审美活动中的动因。因为它内在地蕴藏着、生成着人格各个要素协同发展的可能性,是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基础。同时,作为悟性的强大底蕴支撑,广泛阅读无疑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是能够形成“悟性闪现”这一质变飞跃的绝对量变基础。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除了亲身经历获得部分生活经验外,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来获得某种心理经验。心理经验在语文教学中往往起关键性作用,它构成了“悟性”最重要的支撑点。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对教材中选取的名著节选篇目采取衔接导读的纵向方式。如《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红楼梦》的兴趣。再如《在烈日和暴雨下》,学生完全能够查阅原著《骆驼祥子》。读原著的目的并非单一了解原著内容本身,而是通过阅读深入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从语言、手法等多方面熏陶学生,甚至能够以某一细节、某一情境触及学生的心情甚至灵魂。其次,可以选取同类篇章进行横向类比导读。如,同是写老师的文章,魏巍的《我的老师》宛如一股清泉流入心田;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则让人由衷感慨其“展现光明”的爱;至于贾平凹的《我的老师》又另辟蹊径,犀利风趣中道出人生的哲理。还如,同样是怀念母亲的篇章,舒婷的因思念母亲而痛苦,越痛苦越思念的“剪不断,理还乱”;三毛的为家庭付出青春乃至一生的永恒的母亲;史铁生的“心里苦极了”直至喟然而逝的承受苦难的母亲。因此,正是这种纵横递进的结合方式适合了极大限度丰富学生阅读量启迪悟性的内在要求。而与心理经验相对应,联系实际,面向真实的生活,则构成了启迪悟性的坚强外部动力。生活赋予的一切是直观的、新鲜的,它对人的内心必然会产生冲击性的力量,作用于心灵并产生内心曲折,最终完成对心理经验的转换。这种阅读时所获得的经验共鸣于生活所带来的外部经验,使学生脑海中瞬间闪现某种灵性的意识,这正是极具有个人色彩的创造思维中的流星。令学生不仅掌握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用以日常交际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其文学性,在心理上保持合理距离的感悟生活,欣赏人生。即将学生所固有的文艺家的宇宙观善为保留,一方面固需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一方面更须以艺术的陶冶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象,使其具备文学性、诗性和悟性。

语文教学中,悟性的启迪应该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有机心理健康系统的形式。人才素质的提高正与悟性休戚相关。对于学生来说,悟性是一种潜在的智慧,其蕴藏量极为丰富,而这种潜在智慧必须用启迪悟性这种最佳心理驱动才能唤醒与实现。

因此,悟性的启迪正是中国古代意境学说所强调的“理”与“情”的融通,同时它又吸收现代心理学中有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辩证关系、创造性等学说,赋予一般意义上的“思维”、理解”等概念以新的意蕴。

总之,“悟性”实际上就是在情感的纽带作用下,人的思维、直觉思维、抽象思维等共同参与所获得的智慧启迪,它构成了语文教学中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点。

我的老师魏巍范文第3篇

一、多角度拷问语言

问答式教学是我的语文课堂经常使用的模式。但是,如何设问才能比较充分地挖掘出语言的内涵?我有意在重点语句处多加关注,多角度设置疑问,在折腾中引领学生感悟语言。

例如下一段:“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魏巍《我的老师》)针对段末的那个一般疑问句,我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我”在问谁?谁能回答?能够怎么回答?在多角度拷问语言的过程中,引领学生感悟到“我”对老师浓厚的思念之情。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一些。“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宗璞《紫藤萝瀑布》)“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朱自清《背影》)等等。

二、替换中比较语言

咬文嚼字是初中阶段语文课堂的重点。但是,一味地就词说词,学生对词语往往辨析不明,体悟不深。在向名师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将语言中的重点词语加以替换,在比较中引领学生感悟语言,效果不错。

例如下一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句中的几个动词,我依次替换为“低”“走”“抓”“抬”“倾斜”,让学生去比较两组词语不同的表达效果,在反复地对比中,学生自然能明白为什么“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的老师魏巍范文第4篇

我们先看一段外貌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许多同学都熟悉,这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外貌的经典语句,写出了贾宝玉眼中“神仙似的妹妹”。在记叙文写作中,我们如果能恰当运用外貌描写,也会使文章“回眸一笑百媚生”呢!那么,如何运用外貌描写呢?

写作指导

一、抓住特征,传神绘形。

人的相貌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就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不要面面俱到。如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中描写蔡芸芝老师:“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作者抓住了老师的一个特点,写出了她的温柔和美丽,让每一个读过的人都记忆犹新。

二、运用修辞,生动刻画。

进行外貌描写,如果能适当地用一些确切的比喻和适当的夸张来描写人物,会使人物更鲜明生动。在众多的修辞手法中,比喻是修辞大花园中一朵靓丽的奇葩。巧妙精确的比喻会让你的文字插上彩色的翅膀,飞舞出绚丽的色彩。如大家都喜欢的经典名篇《童年》,作者进行的一段外貌描写:“我们来了不久,在厨房里吃饭的时候,就爆发了一场争吵:两个舅舅忽地一声站起来,把身子探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一样响:‘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

我相信每一个读过《童年》的同学都会对这段外貌描写印象深刻,因为它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两个舅舅的自私残暴和外祖父的气愤。

三、前后对比,揭示中心。

我的老师魏巍范文第5篇

一、教师要锻炼自身能力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语文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教师面对一大堆形形的课程资源要具有遴选和鉴别的能力,能够对课程资源进行价值判断,并果断地取舍;但有时在资源相对缺乏或者单调时,就需要教师善于挖掘,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其次,教师还要练就组合和变通的能力,能够把零散的、原生态的课程资源巧妙地转化为课堂教学的“一分子”。再次,语文教师还必须变革自己的教育方式,因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一方面要学生打破传统学习方式,一方面需要教师走出课堂,走向学生、家庭和社会等,也需要教师走出语文学科,走进其他的学科。

二、教师要处理好一些关系

教师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时,还需要处理好一些基本的关系,如课内和课外的关系,教师不能过分强调课内资源,也不能过分强调课外资源,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教师要使两者巧妙结合,使课内外的资源都能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但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是必须以课内资源为主,因为课堂教学依然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阵地,教师要让课内资源成为课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让课外资源成为课内资源的补充和拓展,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大幅度提升教育功能。教师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还要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等。

三、教师需遵循的一些做法

在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做法,因为无论如何改革,语文教材的地位都不容忽视,它是非常重要的学科课程资源。课程的改革只是改变教材的使用,以前完全是本本主义,如今依托教材,把教材中的内容作为例子,然后依托这个例子举一反三,也就是借助课本,开发和利用与课本有联系且对学生学习有帮助的材料。

案例一:《狼》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结合蒲松龄的《狼》,说说课文中的狼是什么样子的?

生1:文中的狼是狡诈的。

生2:文中的狼是贪婪的。

师:狼的狡诈、贪婪、凶残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知道人们平时都是怎样形容狼的吗?

生3:狼到天边不改性。

师:记忆里的狼都和狡诈、贪婪等分不开,但是所有的狼都是这样吗?

(生茫然地看着师)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读完说说在《母狼的智慧》一文中的狼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从刚才的教学中,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看待狼?

(生意见比较统一,都觉得既要看到狼凶恶的一面,也要看到狼善良聪明的一面)

如果时间允许,教师还可以补充《狼和鹿》一文让学生阅读,使学生知道我们还必须保护狼,过度捕杀狼会破坏生态平衡。教师依托课本,充分举一反三,把语文和其他领域的内容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更加全面地解读课文。

开发语文教学资源还可围绕学生经历。学生生活环境不同,经历也不同,每个学生个人的生活素材也是一种不错的语文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够恰当地利用这份资源,就会调动学生类似的经历和体验,然后再进行消化,形成新的资源。

案例二:《我的老师》教学片段

师:看到“老师”这个词,你们一定会想起不少的老师,能给大家说说你们心中的好老师吗?

(生回答)

师:想不想知道作家魏巍心目中的“好老师”的形象?

生:想。

我的老师魏巍范文第6篇

【关键词】宽容 滋润心田 激发潜能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华民族向来以“礼仪之帮”而骄傲,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我们传统美德。对他人的宽容是处理人际关系、和谐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有效手段,是自然向社会过度的基本品质。宽容是教师人格的体现,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高层次的教育态度,它有时比声色俱厉的“严惩”更有力量,让教师的教育教学更从容有效,让教师的教育教学更从容有效。我们提倡尊师重教,但反对师道尊严。老师的尊严,是在平等得对待学生中建立起来的;是在苦口婆心,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中建立起来的。这就需要教师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思想行为有偏差、文化学习滞后的学生,更要用宽容心对待他们,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潜藏在教师内心深处的信任和尊重,才能建立平等、民主、互信的师生关系,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不仅如此,有时候老师的宽容心甚至可以拯救一个个失落的灵魂。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1. 让宽容滋润心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学生由于缺乏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经验,有因为理性思维不够成熟,容易冲动,难免回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作为教师就要带着你的宽容,带着你的爱心,去真诚地帮助他们改正不足或错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教师的宽容能唤醒学生自我教育意识,老师的教育方式必将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深刻印记,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是我们苦口婆心式的教育方式无可比拟的。一位“捣乱”的学生对任课老师处理课堂时间的感受可以深刻地说明这一点。

第一堂语文课的上课铃声刚响过,一位身材颀长、穿着朴素的中年女老师刚推开虚掩着的教室门,突然,从门的横框上掉下一块满是粉笔灰的揩刷来,不偏不倚落在她的头上,粉笔灰把她满头乌发一下子“染”成了灰白,顿时轰动了整个课堂,有的惊叫,有的暗笑,甚至有人吹起了“口哨”。原先我们以为,新老师一定会大发雷霆,立命交代出干这件事的人,这堂课肯定上不成了。万没想到,新老师捡起揩刷,放在讲台上,轻轻掸了掸头上的粉笔灰,严肃地说了声“上课”,大家起立行礼……

面对这个带有侮辱性的突发事件,这位老师不是大发雷霆,而是从容不迫地上起课来。她用宽容的方式给学生留下一个反思的时间和空间,用自己高超的教学艺术和人格力量政府了学生,转变了学生。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一种向上、向善的天性,但由于环境、条件等多种原因,这些情感和智慧的能源往往处在沉睡状态。教育工作者绝不能因为学生暂时的不觉悟、不开窍,就丧失了信心和耐心,以粗暴的态度横加指责,训斥甚至是体罚,这样往往会导师学生怨恨心理的孕育,逆反心理的滋生,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教师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期待的眼神,一次豁达信任的微笑,都会似春风化雨,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唤醒他们沉睡已久的良知和潜能,促使他们幡然醒悟,重新做人。

2. 让宽容快乐课堂

宽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信任,一种激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有任职方面的需求,同时也有情感方面的需求,在课堂上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能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对学生应少一点冷漠、讽刺、挖苦,多一些热情与宽容,创造一个宽松活泼、有情有趣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愉悦。

请看魏巍的散文《我的老师》中,蔡芸芝先生是怎样创造这一环境的。

蔡老师总是用宽容和爱心对待学生。事隔近三十年,魏巍同志深情地回忆到:“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象要落下来,我用石板(旧时的一种文具)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她这一宽容而又充满爱心的笑,化解了师生之间的矛盾,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当时的魏巍和他的同学们都感受到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老师用宽容的爱心对待学生,创造了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有怎么回不认真学习呢?

是的,老师的宽容、热情能让孩子们心中充满感激、快乐,课堂上不再拘谨,甚至灵感大发,让课堂灿烂迷人。

3. 让宽容激发潜能

多一点宽容会让学生体会到你的仁慈与关爱,从而不再对你“敬而远之”,愿意敞开心扉与你交谈,成为朋友。心理学认为当学生热爱自己的老师时,他会把老师的情感转化为上进的动力,激发自己更加勤奋学习,努力向上。

英国一个名叫约翰·麦克劳德的小学生,为了亲眼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的,就杀了校长家的狗。校长没有跟他发火,只是罚他画了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人体血液循环图,他甘愿受罚。后来他更加发愤致力于解剖学的研究,成为一位著名的解剖学家。校长这种宽容孩子过错,呵护和引导学生创新意识及探索精神的做法,无疑是我们为师者的一面镜子。从某种意义上说,宽容是一种期待,是一种唤醒,是一种特殊的力量,它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当然宽容不是放任,而是另一种意思上的严格。对错误的思想、做法绝不妥协;对于教育过程中的某些步骤或某些地方做出某种程度上的让步,从而利于教育和转变学生。同时,教师的宽容、努力不可能换来一劳永逸,必定是个循环往复、连绵不断的过程。有句话说得好,“时时失望时时望”,总有一天,学生在教师博大宽广的胸怀中学习、生活,天长日久就会受到潜移默化,他们会在宽容中学会忍让,在宽容中学会尊重,在宽容中学会关心,在宽容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在宽容中懂得奋发向上。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我们的宽容如天、似海,以海量大度容纳幼稚天真。宽容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她是从善良心灵中流淌出的爱的泉水,它是一切幼小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呵护与滋润。让学生在宽容的氛围里尽情地徜徉,我们会感到教学的灿烂迷人。因为我们懂得宽容,方能从容。

参考文献:

我的老师魏巍范文第7篇

关键词:师德;教书;育人;人格塑造

人格,简言之即德,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历来强调以德取人,失德弃人。就个人而言,以德为重,原是做人的根本,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人格就显得更为重要。

教书育人,教师要用自己的知识、技巧和机智,灵活自如、出神入化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用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路,用自己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在教学教育实践中用自己高尚的思想品德熏陶感染学生的思想品格,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灵魂铸造学生的灵魂,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些,那么这对学生的心灵一定会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说:“他(鲁迅的老师藤野先生)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他的照片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所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中也有类似的感悟:“今天想来,她(蔡云芝先生)对我的接触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多么有益的影响啊!”可见,对一个中学生的心灵来说,自己教师的道德风范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

教师本身就是一部非常生动、丰富、深刻的活生生的教科书,是一个具有巨大教育力量的榜样。“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格言都说明教师的人格本身就是强有力的教育手段。教师的人格表现为热爱地球、关爱生命、热爱祖国、克己奉公、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勤奋好学、正直诚信、宽容谦和、知荣辱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作风。教师高尚的道德精神时时感染、影响着学生,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润物细无声”。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指出:“教师的思想和品德是分不开的,一个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所说的话,比一个与他们格格不入的受他们鄙视的人所说的话,接受起来是完全不同的,从后者口中说出来的即使是崇高的思想,也会变成可憎恨的东西。”大量事实证明,一个缺少教学素养、道德人格欠佳的教师,难以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其教学教育也自然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我的老师魏巍范文第8篇

【关键词】视角 角度 概念 区别 教材处理

视角这一概念作为一个科技名词,对其的定义是,视线与显示器等的垂直方向所成的角度,观察物体时,从物体两端(上、下或左、右)引出的光线在人眼光心处所成的夹角。物体的尺寸越小,离观察者越远,则视角越小。而作为一文学概念又是这样解释的:视角即叙事观点,又称视点,是和小说的叙述者关系极为密切的一个重要的写作技巧,是由亨利·詹姆斯在1907年至1909年间写的小说的分析性的序言里作为小说批评的一个概念提出的。所谓叙述观点是指叙述小说作品的角度,即作家以什么身份充当作品的叙述者。角度是一个数学名词。它有两层意思。第一、表示角的大小的量。通常用度或弧度来表示。如茅盾《蚀·动摇》三:“陆三爹的头从右侧慢慢向左转,待到和左肩头成了三十度左右的角度时,停了一二秒钟,又慢慢向右移回来。”曲波《林海雪原》八:“就在这要飞身荡涧的一刹那,一阵担忧,袭击着他的心……因此他再测了一下距离和角度。”第二、比喻看事情的出发点。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十二章:“他开始搜索他们认识以来记忆中的每一件事情,从新的角度上来思索它的含义。”由这两个概念来看,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就像数学中的集合概念一样,有其子集,也有其交集。

在高中语文必修一表达交流“记叙要选好角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语:这里所说的角度,又称视角。就是记叙者(文章作者)站在什么位置来记叙对象。笔者认为这段话在表述上有混淆概念之嫌。具体而言:

第一,视角指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可以说,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记叙的。而“角度”指的是作者选择和处理写作素材的着眼点,就记叙文而言其目的是要更好地表现人物的特点和突显事件的启发意义。采用第几人称属于写作“视角”的范畴。即便把“角度”宽而泛之,人称的选择也只是“角度”的子集而不是全部。如梁实秋的《我的国文老师》中有这样的一段: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很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画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镜框,这两块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这段文字,选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以“我”和“我们”的角度记叙描写老师的外型特点,从不同侧面“绰号”“长相”“眼镜”等活画出了一个个性鲜明的教师形象,表现“使我受益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这一中心。

第二,尽管教材也明确“在记叙人物时,由于对象不同,表达的重点不同,所选取的角度也不同”,但所有的示例及练习题均是写人的,给学生的错觉是只有写人的文章才有“角度的选择”问题。如教材这样写道“下面两段文字都是歌颂老师的,但记叙的视角不同,请品味不同视角的作用和效果。”举的例子是魏巍的《我的老师》,用的是第一人称,是作者向读者讲述自己的学生时代和老师的故事。修详明的《小站歌声》,用的是第三人称的限制视角,是一个旁观者的视角。这样,学生就会将视角错误的理解为人称,即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其实每个人称里面又有不同的角度。如第一人称有作者、讲故事的旁观者、作品里的任何一个人、作品中的多个人物等不同的角度。记叙类文章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纪实类的、虚构类的,前者如记叙类散文,后者如小说,不管哪一类,写作的时候都要考虑如何“选择记叙的角度”。

第三,视角的选择更多地体现了写作技巧方面的要求,但绝不能忽略内容表达与情感抒发方面的制约;而切入点的确定即角度则是更多地体现了观察、思考方面的深度与敏锐度,其中也有技巧方面的影子。因此,可以这样来理解这两个概念,“视角”只是文章的形式,而“角度”才是文章所要写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