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童区寄传

童区寄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童区寄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童区寄传范文第1篇

童区寄传范文第2篇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配套用书《语文读本》必修三中的王开岭《是“国家”错了》一文中写道:“(法国)军方败诉。法院和政府承认了自己的过失。在法兰西历史上,这是国家机器第一次向一个‘个人’耷下它的高贵的头颅。可以说,这在世界范围内,包括现在,也是一件令人侧目的稀罕事。”国家机器向“个人”低头认错,这确实是一件稀罕事,而且根据作者的意思是一件大好事。但作者说它“令人侧目”,这就令人费解了。

“侧目”,《辞源》解释:“㈠不敢正视之貌。《战国策 秦策一》:‘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㈡嫉视,形容怨恨。《汉书 三六 楚元王传 附刘向》:‘时恭显许史子弟侍中诸曹,皆侧目於(萧)望之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书〉(动)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怒。侧目而视―世人为之侧目。”其他词典解释也大同小异。

根据这些权威的解释,可以看出“侧目”的词义还是比较稳定的,古今词义基本没有多大变化。如原初中课本中柳宗元的《童区寄传》:“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侧目”是不敢正视,畏惧的意思。高中文言文练习中出现的《三国志・任峻传》“董卓首乱,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非无其心也,势未敢耳。“侧目”是怨恨、愤怒的意思。报刊的新闻:“火车上脱鞋姐令人侧目”、“街头不文明举止让人侧目”、“不文明乘车行为引起乘客侧目”、“阳台养鸽子,邻居侧目”等,都是怨恨、愤怒、不满的意思。从《是“国家”错了》一文的具体语境看,国家机器向“个人”低头,维护了公民个体尊严,保障了公民权益,是具有非常正面意义的大好事,因此引起人们极大关注是正常的,说它“引人瞩目”,或“引人注目”,都无不可,但绝不会“令人侧目”,即让人畏惧、愤怒或怨恨。很明显这属于典型的误用。

之所以说它“典型”,是因为这类误用非常普遍。如新闻:“重庆女交巡警首日上路,引市民侧目。”该报道说因为“她们的坐骑由福特致胜改为沃尔沃。制服上白下黑,脚穿高筒靴”,所以一上路,就“受到市民的热切关注”。再如:“韩国首尔现透明汽车,行人纷纷侧目”、“柳岩机场素颜出行,大秀傲人身材,引人侧目”、“伦敦奥运礼服亮相长沙,24K镀金扣引观众侧目”、“厦门一女子背起男友走过积水,路人侧目”、“46岁温碧霞性感亮相,引众人侧目”等,都属于误用,都可改为“瞩目”,或“注目”、“注视”。

[作者通联:江苏武进高级中学]

童区寄传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7—0061—01

现行语文教材的内容,不但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具有典范性,而且教材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人至深的形象、深邃的哲理、丰富高尚的感情等,都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教师通过深入透彻地分析,挖掘教材蕴涵的哲学、道德、品质、意志、情感等方面的人文教育的精髓,会使其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学会了做人。可也有少数课文是老教材上用过的,尤其是文言文板块。文言文板块随着教材不断更新改编,所占比例也在不断增大。如何把握这些老课文,怎样将新的课程理念渗入老课文,让老课文也呈现新课改的精神呢?唯一的做法就是:老课新教,常教常新。

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 知识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

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新课改的焦点。以往语文教学更多地关注语文的工具性,强调语文学习应注重字、词、句、篇基础知识训练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语文自身的人文性。实行新课程改革以后,人们在关注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更加关注将“人文性”引入到中学教学的环节中。对于新课文自身已具有了人文性,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适时渗透,而这些老课文中所深含的人文性,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在教给学生字、词、句、篇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挖掘出教材中的人文性。毕竟这些文章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只要我们用新的理念去教授,就会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如,在教授蒲松龄的《狼》一文时,教师应先讲解文中的古文常识——特殊的重要的字、词、句,然后分析课文。在课文分析中渗入人文性:面对强敌,心存畏惧,一味迁就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学会用智慧。外延到让学生讨论:在生活中怎样与狼一样狡猾恶毒的敌人打交道?

二、 知识性与生活性相结合

许多知识,尤其是语文书中所选的文章内容,它都源于生活。我们学习的目的是运用于生活。那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我们应该联系生活,使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如,《说虎》一文,老虎与人相比可谓力大无穷,又有锋利的爪牙,可最终却死于人之手,结论是“虎用力而人用智,虎用其爪牙而人借物”。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联想思考“人可以借用的东西跟老虎的爪牙作比”,学生理解起来容易,也学会若处在逆境中怎样生智求生存。又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文章一开篇就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历经了磨难之后才有所作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我们可以补充学生感兴趣、熟知的人物事例。如,华特·迪士尼之所以能设计出风靡全球的卡通米老鼠形象,是因为他多年与老鼠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稍一提示,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并且很快得出了结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梅花香自苦寒来……

三、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工具学科,还是一门教育学科,除了担负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功能外,还要“文以载道”,承载一定的思想文化内涵。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本国的历史,懂得民族精神、文化传统和历史责任感的时代意蕴,让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历史题材在语文教材中占一定比例。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把握时展的脉搏,保持与社会发展的合拍。因此,教师在教授语文时应把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童区寄传范文第4篇

一、导语设计趣味化

课首要“未成曲调先有情”。导语设计有趣,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并迅速了解教师教学的意图。笔者总结如下:

1.激趣导入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调动起学生乐学的胃口,风趣、幽默的导语是关键。如笔者教《项链》时设计的歇后语导语:路瓦栽夫人借项链――爱慕虚荣,丢项链――乐极悲来,赔项链――自找苦吃。编歇后语既批评了主人公的虚荣,也巧解了难点,使学生在笑声中体会到幽默的魅力。

2.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就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其尽快进入情境。以下是教《山行》时的导语: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大诗人杜牧去秋游吧。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句《山行》。

3.复习导入

“温故而知新”。语文教学选文大都由易到难。特别是每个教学段中后期,更有必要运用这种方式导入。下面是教《小石潭记》的导入: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此期间,他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前面学过他的《黔之驴》,请猜猜看,这位作家是谁?(生答:柳宗元。)今天再来学习他的《小石潭记》。

二、内容讲授例子化

新课改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但并未摒弃讲授法,讲授中教师精彩的语言可以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很多老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原则,认为讲“多”者往往是观念陈旧、不合时宜。甚至有的学校还明确规定:一节课讲授不超过15分钟,否则就有悖于新理念。在唐代,韩愈就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矣。”教师要作好向导,把阅读写作的规律教给学生。充分挖掘教材的例证作用,使学生掌握课文的精华,了解读写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下面是教《背影》时的讲授要点:,开头有“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的点题句。讲授了作文的开头方法:开篇点题,引出下文。结尾有“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的照应开头,画龙点睛之句。讲授作文的结尾方法。还结合文中对四次“背影”的描述,讲授了描写人物的几种方法。再如文学常识,课文内容,语法修辞等,大都需老师的讲解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知识。让学生学到“举一”,以适应今后的“反三”。

三、合作探究过程化

新课改把“在活动、实践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基本思路,从而体现“参与、合作、体验、探究”的发展性特点。“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如果说前面的“例子”是师傅教你的招式,那么这里的合作探究就应该是你苦练内功的过程。怎样使其过程化?笔者认为:

1.明确任务

合作之前要讲清:合作的意义,合作什么,怎样合作,如何评价。初次合作,教师要提出有趣问题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等有一定基础,老师就要把提问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质疑提问,问题设置也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启发学生善于运用“例子”进行“反三”。笔者教《童区寄传》时,提出了如下问题:

(1)与坏人周旋时,区寄哪些方面处于劣势?有哪些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品质?

(2)官府与“乡之行劫缚者”对于表现区寄起何作用?

(3)本文还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读了本文对你有何启发?

2.合作探究

明确任务后,每个学生要认真研读文本,开始质疑问难,并作出初步解答,形成学习成果。教师巡视,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让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

3.互相交流

待各组都准备好自己的“果”或“梨”时,就要进行全班交流。让小组代表向全班进行成果汇报,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也可请其他小组解答。各组通过果梨交换,对一些基本问题形成共识,就特殊问题再在各组间进行讨论交流,得到最圆满地解决。

在整个程中,教师不能只作旁观者,而应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或激趣,或点拨,或倾听,或评价。尽可能的使合作探究充分,有实效。

四、拓展延伸生活化

新课标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并指出,语文课堂教学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再好的课堂教学,也只能是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更应树立“大语文”观念。教学基于课堂,却不能止于课堂。课堂不是学习的全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更多的是要靠自己主动的去学习。有人将课内与课外比作源头与江流,是有一定道理的。学生课堂上学的“例子”为“活水源头”,要汇集成语文学习的“江流”,还需课外更多的“反三”。教《童年絮味》时,所设计的拓展延伸环节案例:

问题一:作者的童年生活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你想对作者说些什么?

童区寄传范文第5篇

一、 实词

文言文实词的教学,并不是不分主次、不分难易,见一个就敲一个。如果见一个就敲一个,必定会把文章敲得支离破碎。教学实践证明,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不必花费时间学生就能理解;文言文中的单音词,现在通常用双音词表达的,只需要稍加点拨,指导学生在近义词,同义词中慎加选择,学生也是能够掌握的。重要的是除辨别古今词义的变化外,在以下几方面更要多加指导,帮助学生摸索掌握文言实词的规律。

1. 通假字。要想释义,必先认字。中国汉字历史悠久,演变过程漫长复杂,尤其是假借字,即通假字,学生接触的不多,不易辨认,除一个一个地引导他们熟记积累外,可点明一些同音假借、音近假借等现象,帮助他们理解。例如《山市》中“数至八层,裁如星点。”的“裁”通“才”,读cái,两个字声、韵、调完全相同;《伤仲永》中“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扳”通“攀”,声母不同,韵母相同,都是an;《愚公移山》中“河曲智叟亡以应”中“亡”通“无”,韵母相同,声母不同,都是W;有的是音近假借,如《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尊君在不”中“不”通“否”,一个读bù,一个读fǒu,声母、声调都不一样,但读音相似。经常注意辨认,感性材料多了,就会变生疏为熟悉。

2. 多义词。注意辨析多义词以及许多多义项之间的细微差别,指导学生放在句中,放在文中推敲、琢磨,理解他们确切的含义。如“将”字在“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中译为“将要 ”,在“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中译为“率领 ”。一词多义,纷繁复杂,常积累,多比较,勤总结,掌握就较为牢固。有些词义项较多但差别细微,更要注意辨别,因为对中学生来说,区别较大易被看出,细微之别则不易发现,往往被忽略。如《童区寄传》中有四个“得”,都译为“获得”,表达不出文章原有的情志,须指导学生把它放到原有的句子当中加以精细的区别。“力上下,得绝”,这里的“得”表结果,表完成。“得童”的“得”引申为“抓到”,即“擒获”的意思。“孰若吾得专焉”的“得”相当于“能够”、“可以”。“贼二人得我”的“得”引申为“掳获”。看准了这些细微的差别,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辨析古今词义的异同。

3.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能使语言简练,给人以不枝不蔓的感觉。词类活用的情况有许多种,如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数次活用作动词等。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懂得什么词活用作什么词,还要让他们懂得凡是有词类活用的句子,都是缺少某一个句子成分的中心词,而活用后的词正是充当这个句子成分的中心词,被活用这个词的本身中心词的附属成分。如“然后社稷可固”中“固”愿意为稳定,这里形容词做动词用,意为得到巩固。

二、 虚词

虚词虽然没有实在意义,却有帮助造句的作用,他们好比是造房子用的水泥、石灰,使转头粘得牢固垒成墙。如果忽略了虚词的教学,必会影响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因此,教学中要虚实并行,不可偏废哪一样。落实文言虚词要注意:需用现代汉语翻译和无需翻译的区别,如“之”在“以均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中,前一个“之”字必须译,助词,用于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之间,“按你的能力”,“之”是“的”的意思,后一个“之”字也是助词,修饰语“魁父”与被修饰语“丘”两个成分是同一性的,可根据上下文灵活地翻译为“这个”、“这样的”,也可不译。有的完全不译,如“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这个“之”字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需要译。落实文言文虚词还要注意它们在不同文章,不同句子中的变化,弄清它们的变化,有助于正确理解句子含义。如《马说》中“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中的“其”,用作连词,表示选择,可译作“是……还是”;“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的“其”用在首句,加强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

三、 文意

许多老师在文言文教学中易重文轻道,认为学生把生字认识了,句子读通顺了,字词、句式、古今异义也略有了解,也能翻译课文,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课文内容讲得很少。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不论什么文体的文章,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是水融、浑然一体的。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特点或学生实际,有时侧重于语言文字,有时着重于思想内容,这是必要的。但决不能抓一头,丢一头。如教《出师表》一文,如果单单注重文字上的疏通,忽略诸葛亮借出师之际,语重心长地叮嘱后主刘禅的恳切心情,情真意切地规劝后主的由衷之意,就难能让学生认识到文章的意义所在。所以,文道不能忽视。

文言文中的“道”,还有一个批判继承的问题。有些作品是根据时代要求出世的,把作家和作品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看总的倾向,作品是否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是否表现了人民的心声。教学时不仅要阐明作品的历史意义,还要指出它的现实意义,指出可借鉴之处,才能对学生起教育作用。如刘禹锡的《陋室铭》是历来被传送的名篇佳作,短短八十一个字,托物言志,借陋室发挥,表达高洁的品质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当时看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刘禹锡一生积极要求变政,虽然一再遭受打击但仍坚守节操,不追求功名利禄,而着意于个人的修养,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但是,必须向学生指出刘禹锡是一千多年前封建士大夫阶层中的一员,“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露出对劳动人民的轻视,而且封建文人那种孤芳自赏、回避现实的品格是不值得新青年学生学习效仿的。其中可借鉴的是人应该有高尚的情趣,不追名逐利。在文言文教学中关于“道”的问题,我们要批判的继承。

童区寄传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语文;激趣导引;精彩内容;精妙语言

作为每个语文教师都很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对事物的关注度和心理倾向性,教师就要引出学生的关注点和倾向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语文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为此,教师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策略,使得学生情不自禁地学习和参与,主动自觉地阅读思考、品味理解,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和学习效果。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精彩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引发兴趣

语文博大精深、精彩绝伦、回味无穷。就博大精深而言,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纷繁世界,心理情感,无所不包。就精彩绝伦而言,诗词曲赋,格言警句,美文小说,异彩纷呈。就回味无穷而言,人物描写,惟妙惟肖;精粹哲理,警策启智;世态呈现,绝妙无比。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其情或慷慨激昂,豪放悲壮;或凄婉哀怨,低沉悲伤;或爱意绵绵,柔情万缕。

读《三国演义》,感受英雄慷慨悲壮,常胜将军赵子云,万军之中救后主;张飞长坂坡怒吼三声退曹军;关羽神勇无比过五关斩六将;诸葛亮足智多谋,立下军令状,完成草船借箭;曹刘联军火烧赤壁,大败百万曹军,英雄无不让人钦佩和神往。每一节课一个故事,轻松激起学生的语文兴趣。同样,对于《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名著都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二、精妙的课堂语言熏陶学生,点燃兴趣

语言是思维的火花,也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否清晰就看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思维是否深邃就看语言是否精妙。我认为语言表达首先要简明准确,其次要精妙绝伦、幽默风趣。语言表达更要追求“新、妙、奇、精、深”。

如,祝福时说成“人生的聚会是一种缘分,有时分离也是一种爱的祝福。”谈气节可说成“人不可有媚气,但可有傲骨;人不可有傲气,但可有正气。”跌倒时可说“我不得不为你的精彩而倾倒。”积累知识时,可说“爹妈给了我身体,吸收知识精华,拓展生命宽度,展现生命精彩。”“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调节心情,不能改变现状时,就要尽快适应环境。”还有如:“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

上《狼》这一课时,可让学生反弹琵琶拓展思维。狼适应环境,目标明确,专注如一,虽狡猾但也机警,虽双方毙命于屠刀之下,但其“智慧”和策略也有称道之处。作为人,难道没有一点生存启迪吗?优胜劣汰,自然法则,狼已经发挥到了极致。当然,也只能拓展开发思维,不能作为考试的结论。考试往往是传统的,但思维可以是新奇的、发散的。

课文思维提纲,最好用韵文对偶形式表现,或用精妙恰当的短语概括。学习《童区寄传》时,激发学生概括情节的积极性。如,“打柴放牛小孩童,惨遭绑架杀一贼”“机智逃脱又被抓,巧妙周旋再杀贼”“机敏报官现正义,官府赏赐淡名利”“劫匪贼人胆惊骇,智勇双全名扬传”。其实,学生的潜力一旦激发,可以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学生也能说出更多的精言妙语。

三、新颖的教学形式感染学生,生成兴趣

课堂形式丰富多彩,令学生耳目一新,感染激趣,生成兴趣。可以用以下形式感染学生,激趣导引。

1.学生辩论,思维碰撞,激起兴趣火花

每一节课,或长或短,或深或浅,进行辩论,只要能深化思维,激发兴趣,就可采用。让气氛感染学生,让兴趣导引学生,感受语文魅力,提升课堂效果。辩论“是君臣愚蠢还是骗子高明?”(《皇帝的新装》),辩论“铲除奴种还是消灭王权?”(《我若为王》),辩论“开卷有益还是开卷未必有益?”“警察局局长是愚蠢可笑的还是绝顶聪明的?”(《黑信》)。

2.课前一分钟精彩演讲

不必长,只要精彩就可以。必须是真情实感的,自己写的。这样天天如此,日积月累,语文水平能不进步吗?

3.小组合作,共享成果

每组解决一个问题,上台展示,比赛得分,进行奖励。

4.优秀学生单独试讲课文,教师补充点拨,强化要点

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给学生提供备课资料,让学生翔实地占有资料,充分发挥学生讲课的积极性,满足他们的欲望。

5.提有价值的问题

课堂中,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分成两组,让学生比赛回答,加分奖励。

6.表演课本剧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再现情节,以趣味课堂提高学生兴趣。另外,诗文朗诵、故事会等形式也可采用。

四、融洽的师生关系感化学生,萌生兴趣

高尚的教师人格魅力,会感化学生,让学生服老师、敬老师、爱老师,并与老师交心。教师人格魅力的核心是爱,是对学生的爱。同样学生也会更加爱老师,师生间融洽的关系会感化学生,萌生兴趣,带来奇妙的教学效果。

师生间融洽的关系,产生了师生间的关爱和信任。学生乐于学习、乐于交流、乐于思考、乐于上语文课。还怕语文成绩提不高吗?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语文教师。

童区寄传范文第7篇

关键词:西厢记;艺术;流变;崔莺莺;张生

中图分类号: J809.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6)03-0020-05

“戏曲之存于今者,以西厢为最古,亦以西厢为最富。”西厢故事从元稹撰《莺莺传》(亦名《会真记》)起一直流传:宋代赵令?以商调蝶恋花鼓子词十二阙,把张生和莺莺的故事表演在宋代说唱曲艺当中;南宋官本杂剧段数有《莺莺六么》;金代有董解元改编的《弦索西厢》(又名西厢记诸宫调);元代有王实甫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明代李日华、陆采分别有《南西厢》。

西厢的本事――书生与相国女儿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很早就有了,《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以琴音调情的翩翩公子──司马相如,半夜和卓文君私奔,在他们的身上可以找出许多张生和莺莺的共通之处:卓文君出身富贵之家,与崔氏一样家财甚厚奴仆甚多、也都有侍者通殷勤、卓文君有夜奔相如之举,崔莺莺有夜宿张生西厢之事。另外,《世说新语・惑溺》里逾墙偷香的韩寿,月下联吟忘情逾墙的张生;贾充发觉女儿“盛自拂拭,说唱有异于常”,又“取女左右婢考问”,《西厢记》里老夫人发觉女儿“腰肢体态比向日不同”,这些情节成为西厢故事的前身。

一、西厢记诸宫调

1.《董西厢》之前的西厢故事《西厢记诸宫调》通常称作《董西厢》,以区别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又称为《弦索西厢》。作者董解元的真实姓名已不可考。诸宫调的形式有说有唱,以唱为主,某一宫调的若干曲子自成首尾组成套数,然后联合各个宫调的许多套数成为长篇。宋代以崔张故事为题材的作品,现在能看到的有秦观、毛滂的《调笑转踏》,在内容上没有超出《莺莺传》的范围,但却丢开了张生的“忍情说”、“善补过”和“尤物”的观念,鄙视“薄情少年”和同情被遗弃的莺莺。赵令?的《商调蝶恋花》写道:“最恨多情太浅,等闲不念离人怨”、“弃掷前欢惧未忍,岂料盟言,徒顿无凭准。”[1]俱表示出对莺莺的同情和对张生的不满。

《董西厢》以莺莺和张生共同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的爱情生活,并获得美满爱情生活为主题,摒弃了《莺莺传》的始乱终弃的悲剧和忍情的丑恶思想。金、元受古典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影响,董解元笔下的崔张反抗封建礼教和腐败婚姻制度,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民的愿望和理想。

2.《董西厢》的人物形象

张生在《莺莺传》里原是个始乱终弃、无品行的文人,在《董西厢》里成为一个多情的风流才子,然而还有许多缺陷、不足之处:虽然相思难捱,在老夫人及莺莺面前仍故作斯文,寺警时委婉地说“恁时节便休却外人般待我”,请宴时老夫人了解他的目的,张生又马上“下泪以跪”,以维持自己的君子形象。事发之后是张生自己提出上京考试,他对莺莺说:“功名世所甚重,背而弃之,贱丈夫也。”回来之后老夫人误信郑恒,将莺莺许配给他,张生竟说“郑公,贤相也”,没有为了自己心爱的女子据理力争。这些酸腐的形象让《王西厢》有更大的改善空间。

《莺莺传》里那个被侮辱和损害却怨而不怒的牺牲品──崔莺莺,在《董西厢》里初步被塑造为一个勇于追求爱情理想、摆脱封建礼教的贵族少女。莺莺出生于保守严格的相国家庭,又有一个“治家严肃”的母亲,如红娘所说“贞顺自保”。月下联吟时她的芳心已被打动─“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请宴时对“敷扬己志”的张生窃慕不已,但对母亲的安排也无力反抗。莺莺爱着张生的同时,她心中的封建意识却时时对抗着爱情,看到张生的信却对红娘大发脾气,又叫红娘将“明月三五夜”的诗传给张生,当张生喜不自胜赴约时,她却端服严容地教训他,这种心理喜爱却又故作正经的反应,正符合一个相国小姐的身份。窥简、赖简之后,张生绝望得了重病,她才下定决心不顾一切礼制教条,勇敢面对爱情,甚至与张生私奔到白马将军那里,直到获得美满幸福的婚姻。

老夫人在《莺莺传》里,只出现一下,性格模糊,但《董西厢》加重了这个角色,成为一个“做事威严,治家严谨”的封建家长,代表着崔张所对抗的传统势力。然而其实在《董西厢》里的老夫人并未赖婚,张生提出的要求是“恁时节便休却外人般待我”,老夫人也许是太狡猾故意兜圈子,或是太笨不懂张生的意思,回答说“不以见薄为辞。祸灭身安,继子为亲。”《董西厢》中最富有正义感的就是红娘,从《莺莺传》到《董西厢》红娘的重要性大大提高。其实红娘并非一开始就站在张生这边,在莺莺与张生联吟的晚上她立即斥喝张生,老夫人差她来看张生时,她明白了张生的一往情深,“不忍见先生凄怆”,才决定站在张生这边帮他,冒着被发现的危险传简,不断试探莺莺的内心感情,莺莺始终提防她,还责骂了她一顿。东窗事发,红娘不是白白挨打,她敢于承认秘密,并聪明地反驳老夫人,说得她心服口服“贤哉!红娘之论”。不爱钱财、机智、巧慧、热心帮忙,只为崔张两人不受凄怆,这就是《董西厢》里红娘的形象。

3.《董西厢》的艺术成就

(1)宏伟的组织结构和合理的情节安排。在形式上董解元灵活运用了各种宫调改编元稹小说《莺莺传》,更增补了许多情节:佛殿初见、月下联吟、张生斗道场、兵围普救寺、许亲错会意、张生求婚被拒、挑琴、莺莺掷简、张生害相思、莺莺问病、拷红、许亲、送别、惊梦、婚变、出走、团圆等。由于增补了这些情节,不仅丰富和充实了作品的内容,事物的发展合乎逻辑,使结构更加严谨完整,虽是一部说唱文学,但实际上已具备剧本雏型。然而在故事结构的安排上有轻重失宜的缺失,如“兵围普救寺”虽是故事发展的一个重要情节,但也不用以全书六分之一的篇幅来叙述这件事,尤其是铺写对阵厮杀的情景,未免有喧宾夺主之嫌。再如“月下联吟”一节,《董西厢》里“佛殿初见”紧接着就联吟,崔张事实上只见过一面,月下莺莺还不清楚隔墙吟诗的是谁,就贸然向一个陌生人吐露心事,有点不尽情理。

(2)细腻的内心描写和成功刻画。

无论是写景叙事还是写人,都委婉曲折,生动周详。如掷简,红娘把张生的诗简放在妆台上,“莺起理妆,见其简而视之”(发现)“把简儿拈来抬目视……是一首断肠诗”(读简)她“低头了一响,读了又寻思”(在内心盘算)朝红娘“脸儿上与一照台儿”(发作变脸),透过这一连串的动作,唯妙唯肖地表现了这位出生相门的贵族少女其内心活动。

(3)叙事、抒情和写景的有机统一。

《董西厢》可称作一部抒情性的叙事诗,在叙事的过程中穿插一些抒情的优美曲子,如“联吟”之后,写张生相思心切的曲:

【正宫】【虞美人缠】霎时雨过琴丝润,银叶龙香烬。此时风物正愁人,怕到黄昏, 白里可看到红娘不满―――“对人前巧与花言,背地里愁眉泪眼;怒时节把一个书生来跌窨,欢时节将一个侍妾来逼临”。

红娘与张生的矛盾就是她受不了张生那份痴傻,所以一开使就抢白他,常说他“文魔秀士,风欠酸丁”、“酸溜螫得人牙疼”、“银腊样枪头”,虽然不时的嘲弄、挖苦他,红娘仍不忍看两下里害相思,挺身帮忙。崔张红三人间的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

(2)高度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王西厢》继承了《董西厢》融合了古典诗词和俚曲口语的优良传统,王实甫更掌握了每个角色的性格特性,使其恰如其分的说出个人的宾白:张生的语气彬彬有礼,表现一个书生形象,抒发胸臆时开阔清丽、洒脱不俗,表达爱情的痴情急切,带点憨傻,富有喜剧色彩。莺莺的语言深沉优雅,显得钟情、旖旎、犹疑、凝重、矜持、蕴藉,不失相国小姐的大家风范。红娘的语言锋利、俏皮、泼辣、爽快,俗语方言脱口而出。其它如老夫人呆板僵硬、慧明豪爽朴素、郑恒得庸俗粗鄙,都从语言上生动地表现出来。

(3)严谨合理的情节结构。

《王西厢》弥补了《董西厢》的许多缺陷不足,在情节结构上更简炼、紧凑。《董西厢》首先用许多篇幅描写张生行路及普救寺的景色,结构上不紧凑。《西厢记》一开始就以楔子交代老夫人身分、夫主弃世、子母孤孀,请郑恒扶柩归葬等事情,简洁明白;而张生入浦州、普救寺、白马将军,这只占一小部分,随即进入佛殿相逢。《西厢记》几乎删去对阵厮杀的场面,简单带过孙飞虎兵围寺和慧明传信给白马将军,把重点放在老夫人和莺莺的反应和张生献计。

(4)优美旖旎的诗剧风格。

《西厢记》是一部优秀的诗剧,抒情性的唱词和富有概括性的道白,或诗词佳句入曲,或融情入景,烘托人物内心情感活动,表现人物个性、体现杂剧本色。例如第二本第一折写莺莺伤春曲词:

【仙侣】【八声甘州】恹恹受损,早早伤神,那值残春。罗衣宽褪,能消几度黄昏?风袅篆烟不卷帘,雨打梨花深闭门;无语凭栏杆,目断行云。

【混江龙】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又如长亭送别一折,向来都是称赞《董西厢》的“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王西厢》继承了此优美语词的特点,但又不与《董西厢》的语词雷同:“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同样是秋景离别,用“离人泪”比“霜林醉”。所以胡应麟说《王西厢》:“才情逸发处,自是卢骆艳歌,温伟丽句,恐将来永传,竟在彼不在此”。

三、从《王西厢》到《南西厢》

在南宋(金)元时代,除了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公调》保存下来,其余的西厢故事散见在目录中:《永乐大典》著录“戏文十九”为《崔莺莺西厢记》。

徐渭《南词叙录》“本朝戏文”有《崔莺莺西厢记》,下注“李景云编”。张大复《寒山堂新定九宫十三摄南曲谱》的“元传奇”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还特别说明“此为李景云改本,非王实甫所作”。元戏文《宦门子弟错立身》说到元代时行的传奇有《张珙西厢记》。

何良俊《曲论》提到《杀狗记》、《南西厢》……等九种所谓戏文,金元人之笔也。《南西厢》也称《南调西厢记》,与王实甫所作北曲杂剧是不同的,南戏演唱主要采用南曲牌音乐。南戏是北宋末叶到明代中期源自“温州杂剧”的民间戏曲艺术,也称为“南曲”、“戏文”。

1.《南西厢》的作者

李景云改本已经亡佚,也找不出有关李景云的任何资料。高儒《百川书志》卷六:“李日华南西厢记二卷”题云:“海盐崔时佩编集,吴门李日华新增,凡三十八折”。李日华《南西厢》有三种版本:六十种曲《绣刻南西厢记定本》、六幻西厢、《古本戏曲丛刊》影印明万历富春堂本。

陆采字子玄,别号天池山人,他对李日华的改编本很不满,于是重编了南西厢,成为《新刊合并陆天池西厢记》。

2.《南西厢》的改动与比较

六十种曲《绣刻南西厢记定本》三十六出,与《王西厢》不同之处:

形式上,《王西厢》于每本后都有一对联句作题目、正名,每本有一楔子;《南西厢》没有楔子,每出最后有两联七言对句作结束。

《王西厢》说白部分比《南西厢》少,且后者的说白往往幽默逗趣,娱乐性很高。《南西厢》多了一出“对谑琴红”。《南西厢》的慧明送信给杜将军时曾被当奸细,差一点被杀掉,制造了一个紧张的冲突;而《王西厢》没有。

《南西厢》的郑恒没有触树而死。

《南西厢》没有最后那句名言“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然而《南西厢》也有些不合理之处:如堂前巧辩,老夫人对张生说“罢罢!今日把女儿就与你成亲。”如果是先成亲才赴试,那老夫人后来又将莺莺许给郑恒,似不合理。在《王西厢》里老夫人是说:“我与你养着媳妇,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这才见出老夫人的“明许暗赖”。

凌蒙初云:

改北调为南曲者,有《李日华西厢》。增损字句以就腔,以觉截鹤续凫。……乃西厢为情词之宗,而不便吴人清唱,欲歌南音,不得不取李本,亦无可奈何耳。

后人对陆采《西厢记》的评价不高,凌蒙初云:“陆天池亦作《南西厢》,悉以己意自创,不袭北剧语,志可谓悍矣。然元词在前,岂易角胜,况本及?”

《陆西厢》的许多缺点:语言骈俪化和低俗化两极化的现象,人物语言时而骈俪,连宾白也求工时而口吻粗俗,尤以和尚、郑恒、琴童最低俗不堪。来就是人物形象塑造呈现矛盾,如红娘在莺莺闹简跪地求饶,在邀谢张生时故意卖关子:“我不说,先先许赏赐”等,都有损红娘形象。

《南西厢记》虽然遭受许多批评,但明中叶北剧已日趋没落,且昆调悠长,一字可抵数字,从头到唱完一曲已不容易,更何况是一折那么多曲全由一唱!所以《南西厢》的作者割裂曲词,增添对白,易为南,撰成此剧。李渔《闲情偶寄》“音律第三”“此人之于作者,可谓功之首而罪之魁矣。”北曲落,《南西厢》仍活跃于昆剧、地方戏剧的舞台,更响了京剧和各种地方戏剧的改编本。

参考文献:

童区寄传范文第8篇

先来看“b”字的几个文献用例:

(1)《太宗文皇帝御制孔庙碑》:“鼓b皇皇,G婊鳎八音相宣,圣情怡怿。”(明陆N《(嘉靖)山东通志》卷三十七,明嘉靖刻本)

(2)《六朝・鲍昭》:“鲍参军作《数目诗》云:七盘起长,庭下列歌b。八珍盈雕,奇肴纷错重。”(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十三,明刻本)

(3)《服饰门・裳》:“(T)《说文》云:亦曰x,音b。字亦作惚。”(宋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外集》卷三十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册九四一,636页)

(4)《康熙字典・人部》:侧,又同仄。《史记・平准书》:“公卿铸b官赤侧。”注:“赤侧,钱名。”(清同文书局刻本,子集中,21页)

(5)《寄苏眉源郡伯》:“罗山人b精于素脉,委蛇多暇,或有意乎此也。幸进而御之。”(明汤显祖《玉茗堂全集》尺牍卷三,明天启刻本)

(6)伏见天皇:秋八月癸酉立女御藤原b子为中宫,冬十二月丁卯号所生准三宫藤原肿釉恍辉门院。(清王先谦《日本源流考》卷十二,清光绪二十八年刻本)

以上,前四例“b”字当皆为“(R)”字。例(1)为“b”在明清刻本中早见者,其中“鼓b”并用,典籍“鼓(R)”经见,“b”用作“(R)”不待言。例(2)引鲍照《数目诗》,其中“歌b”字,《四部丛刊初编》本《鲍氏集》卷五《数诗》作“歌R”;《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艺文类聚》卷五十六《杂文部二》引《数名诗》亦作“歌R”;清乾隆五十五年湛贻堂刻本《陔余丛考》卷二十四《数目字入诗・鲍明远诗》作“歌”。例(3)引《说文》“x,音b”,检《说文》无此语,《广韵》:“x,职容切,平章。”则“x”实音“”。例(4)引《史记・平准书》,其中“b官”字,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史记》卷三十《平准书》作“官”。《四部丛刊续编》本《平斋文集》卷三十《饶州堂试・九》:“公卿请铸R官赤侧,以一当五。其后二岁,赤侧以贱,而废三官。”“R官”是汉代主管铸钱之官,本与乐府铸D之“官”相区别,王国维《观堂集林・齐鲁封泥集存序》:“官,此乐府铸D之官,非水衡掌铸钱之R官也。”但“”与“R”往往通用不别,如《正字通・金部》:“R,《汉志》‘黄’,《周礼》作‘R’;《诗》‘R鼓’亦作‘’,古二字通用。”因此,前四例中的“b”字,均为“(R)”字。

后两例“b”字皆用于人名,当与“章”同。增加形、声偏旁,是汉字分化和俗字产生的重要方式。“章”的增旁俗字很多,如《龙龛手镜・心部》:“P,音章,惧也。”又水部:“漳,音章,水名。”又马部:“,音章,马名。”等皆是。“b”字类此,可训“音章”,例(6)“藤原b子”一本作“璋”“彰”是其证,然是否为金名,并没有文献用例可以证明。但在用法上,正字或与其增旁俗字相同,如《字汇补・立部》:“章,又与樟同……又与獐同。”《康熙字典》同部:“章,又之亮切,同障。”与此相类,用于人名的“b”字当亦同“章”。

由此可知,明清刻本中“b”字实兼有二职:一是用作“(R)”字,二是用于人名。以例(1)早见推之,“b”之为字,用作“(R)”乃其初衷。然则以音、形考之,“b”是否可为“(R)”之异体呢?先说字形,篆、隶“章”字末笔一竖皆上出作“”,与“童(重)”形体非常相近,如《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1985:174)引《相马经》作“”,又引《尚方镜》作“”。后世写本刻本亦然,如《敦煌俗字典》(2005:542)作“”。因此,加金旁的“b”与“(R)”往往形近易混,如上例(2)中“歌b”字,“b”刻作“”,若不是“章”字末笔一竖直长可见区别,就容易误认作“(R)”字。再说字音,“章”字《说文》:“从音十。”英藏S.388号《正名要录》“右各依脚注”:“章,从音。”本是个会意字,《广韵》有“诸良”“之亮”二切。然考“章”与“(R)”音亦可通,如《释名・释亲属》:“俗或谓舅曰章,又曰。”“章”“”一声之转,“”正与“”同音。《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二十三》“背尊章,以忽”师古注曰:“尊章犹言舅姑也。今关中俗妇呼舅(姑)为R。R者章声之转也。”《丛书集成初编》本《韵补》卷二下平声“R”引作:“章者,R之转也。”《说文解字注》“材”字条下按云:“汉人曰章,唐人曰H,音。”《字汇补・立部》:“章,又之风切,音中。”皆“章”与“(R)”音同之例(按,《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汉语大词典》“章”字皆失收此音义项)。今“b”字“从金从章”而作,与“(R)”形相近、音可通,其异体关系似可沟通。

但是,以“b”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始见于明清刻本,使用时间未久;明清以来的汉语字书不收,在所收“(R)”等相关字条下也未提及;文献用例太少,不能与“(R)”同用,反映增旁俗字“b”与“(R)”的字际关系还没有得到社会和文字学家的认可。张涌泉先生(2010:48)《汉语俗字研究》指出:“合理的增旁俗字产生后,往往迅速为社会所承认,成为‘正字’而进入流通领域……成为正字系统的组成部分。相反……‘无理’的增旁俗字则很难为社会所承认,而往往只是昙花一现,便销声匿迹了。”“b”即后者也。考“姑章”字近代增旁作“嫜”,为前者“姑”从女类化也。《正字通・女部》:“嫜,杜甫诗‘何以拜姑嫜’,通作章。”《康熙字典》同部:“嫜,《广韵》、《集韵》、《韵会》‘诸良切’,《正韵》‘止良切’,并音章。”然“嫜”实与“(R)”音亦通,《大正藏》第五十四册《一切经音义》卷三十四“q姑”条:“又作,同之容反。《释名》云:俗谓舅嫜名。”“嫜”与“q”“”一声之转,皆与“(R)”同音。“b”与“嫜”盖相类也,但相比而言,“b”的地位却大不如后者。

最后再看“b”的贮存情况,《中华字海》、印刷本《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大词典》失收“b”字当补;《汉语大词典》(光盘2.0版)音“zhān馈辈晃螅可增补“人名”为义项;《汉语大字典》第二版谓“同‘\’”,“b”与“\”形音皆疏,不知何据?另,“b”与“(R)”音同形近,又有文献用例,为其或体可也,今之大型语文辞书不妨增之。

附 注

[1]为便于字形比较,本文“\”“(R)”等相关字形采用繁体。

参考文献

1.班固(东汉).汉书(颜师古注本).北京:中华书局,1962.

2.段玉裁(清).说文解字注(影印经韵楼藏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崇文书局,2010.

4.汉语大字典字形组.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5.

5.黄征.敦煌俗字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6.刘熙(东汉).释名(《续修四库全书》第189册毕沅疏证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7.释行均(辽).龙龛手镜(影印高丽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

8.释慧琳(唐).一切经音义(影印《大正藏》本第54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

9.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

10.吴任臣(清).字汇补(《续修四库全书》第233册影印清康熙五年汇贤斋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1.杨宝忠.疑难字考释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

12.曾良.俗字及古籍文字通例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13.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4.张玉书(清)等.康熙字典(影印清同文书局刻本).北京:中华书局,1958.

15.张自烈(明).正字通(影印清康熙九年弘文书院刻本).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