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陆漂移

大陆漂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大陆漂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陆漂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冰川时代4》;子女教育;赡养老人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138-01

作为美国蓝天工作室最卖座的动画片之一,《冰川时代》系列电影从第一部到第四部已经陪伴喜爱它的观众走过了整整十个年头,2012年7月13日《冰川时代4:大陆漂移》在美国上映,截至8月9日全球票房已超过7亿美元(前三部全球票房已超过20亿美元)。不得不说,强有力的票房证明了这一系列电影的影响力。当然,其超高的票房成绩源自于代表着全球领先技术的电影制作、无处不在的喜剧笑点,刺激的探险以及让人感动的温情。

《冰川时代4》延续着前三部的主线,依然的讲述是生活在冰川时期的动物家庭经历的冒险故事,围绕着三个主角展开:成熟稳重的曼尼、忧郁勇敢的迪亚哥与没心没肺希德,当然还有那只永远追逐着松果的小松鼠奎特。影片一开始率先出场的就是它,对松果的锲而不舍,使得它一个不小心让大陆板块四分五裂,猛犸象曼尼、树懒希德以及剑齿虎迪亚哥也因此和家人、伙伴失散。以“大陆漂移”为背景,三个主角使用一块浮冰作为临时的船只,展开一段惊奇的海上大冒险。在海上他们遭遇险恶的自然环境,遇到海盗,而回家与家人团聚的信念一直支持着它们,经历了重重困难之后,猛犸象曼尼终于和家人团圆,剑齿虎迪亚哥也在历险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爱情。作为一部续集,角色的增加是必不可少的,树懒希德的奶奶就是本集最大一个笑点,也是故事最后结局翻转的关键人物。

看过《冰川时代》系列电影的观众应该会发现,《冰川时代1》讲的是三个主角之间的友情;《冰川时代2》是以猛犸象曼尼和艾莉之间的爱情为主线展开;《冰川时代3》主要围绕的是猛犸象曼尼家庭故事讲述;《冰川时代4》我个人认为则主要讲述的是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问题。

影片中出现的孩子教育问题基本上每个父母都会遇到,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现实中很多家长都会抱怨,我的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了?其实这正是孩子进入青春期的重要表现之一,这时的孩子已经开始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主张和想法,不愿意再一味的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如何让孩子更好的度过青春期,我觉得家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和孩子成为朋友,走入孩子的世界,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而不是把自己的意识强加在孩子身上。以影片情节为例,当桃子和小公象伊桑在聊天的时候,妈妈艾莉并没有出面制止而是等孩子们聊完了才从角落中出来,并告诉小桃子,如果爱情让她改变自己,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那么这就不是爱情。这个举动给足了孩子的面子,让他们觉得父母是尊重他们的,这也使得父母跟孩子交流更为顺利,不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爸爸曼尼就这个问题在影片前半段处理的就非常不妥,象桃子长大了,希望和男生单独约会。而曼尼则忧心忡忡,他不愿意承认女儿已经长大,总是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影片中桃子问曼尼:爸爸,我什么时候能和男生约会?曼尼说:等我死了……死了三天以后。这样说的后果桃子很愤怒,频繁背着曼尼出去玩。由此可见,青春期的孩子有着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孩子希望父母把他们当作大人,与他们交流思想,尊重他们的人格与意志,而不是一味的压制他们的想法,越压制反弹的也就越厉害。

其次,要正确的引导孩子处理人际关系。影片中桃子为了获取伊桑和其它同伴的认同而刻意的改变自己,并且嫌弃自己的好友小鼹鼠路易斯,这时候妈妈艾莉并没有责备孩子,而是充当了心理老师的角色,帮助孩子分析自己的心理,让她更明白什么才是自己想要得到的,不要因为一些外界的因素而刻意的改变自己,违背自己的心。经历了成长之痛,叛逆的桃子渐渐认识到伊桑的肤浅和路易斯的宝贵,也最终学会了如何善待友情和亲情。

影片中赡养老人的问题出现在树懒希德的家中,希德的家人设计把奶奶丢给希德,举家搬迁到了伦敦。而乐天的希德对此并没有抱怨,而是接受了家人给予自己的不公正,并且善待奶奶。也正是因为这一举动才有了影片结尾的大逆转,在奶奶的帮助下,打败了海盗,大团圆。“孝”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是需要大家传承下去,影片要告诉观众的正是这个意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需要关怀,而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就如至圣先师孔子所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冰川时代4》作为一部给孩子们看的喜剧动画片,其剧情不像其他好莱坞大片一样匪夷所思深奥难解,人物的个性也不是那么复杂多变善恶不分,但是以一个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其成功之处就在于片中所包含的教育意义,孩子们在观看影片哈哈大笑的同时也学到一些做人的道理。

大陆漂移范文第2篇

一、联系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期望值过高,但是如果这种期望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就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海陆的变迁》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及运用”,内容非常抽象,海洋变陆地,陆地变海洋,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感受,就单凭学生用脑想像,效果不佳,所以如何解决这一抽象的问题就成了上好这节课的关键。因此我首先用多媒体,形象生动地展示“沧海桑田”成语故事导入,直接点出海陆变迁的观点,使学生有深刻的认识。随后出示实例――喜马拉雅山发现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我国东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代人类活动的遗迹等图片,使学生在感性上认识海陆的变迁。第二部分是“大陆漂移假说”,这一部分我设计了让学生合作拼合非洲大陆东海岸和南美洲大陆的西海岸的轮廓图,由此引出“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使学生从更深层次认识海陆变迁。此部分着重培养学生对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第三部分“板块构造学说”,这个学说可以说就是来解释海陆为什么会变迁的,在学生阅读学说内容之后,培养学生从活动中运用板块学说解释地理现象。可列举汶川地震和山体滑坡现象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及爱国主义精神品质的培养。

二、根据学生的思维习惯,设计教学过程

不少教师用成人的思维去要求学生,往往将问题简单化,认为学生笨,设置一些困难的问题,不考虑学生还是少年儿童,因此,就达不到一定的教学效果。所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经常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大陆漂移学说”的教学设计时,我采用先让学生默读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再演示大陆漂移全过程的动画,尽管学生们学得津津有味,但总是感觉缺少点什么。静下来仔细思考一下,发现这样的教学缺乏深度,带着“为什么”去思考问题才会使学生加深理解。于是我尝试换了一种方式:先根据学生得到的世界的海陆分布原本不是今天的形状再进入大陆漂移的演示,再提问人类是凭借什么得到这样的结论的,使学生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读魏格纳的故事,就能加深学生们的思考和记忆,更容易理解。

三、联系学生特点,注重教学细节

(一)本课课文内容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态度和探究精神。因此,在备课时我就考虑到对于海陆的变迁这个课题,讲深了学生听不懂,讲浅了又不能完成教学目标。从教材内容来看,包括了地壳的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两方面的知识及板块构造理论。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大陆漂移的教学亮点在于古生物的证据和南极洲的煤层等资料,但是在教材中没有涉及这些问题。如果拓展的东西太多,就很难在一堂课完成教学任务。

(二)初一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心理比较幼稚,喜欢趣味性的东西。因此在教学中我比较注意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一开始上课时就通过“沧海桑田”成语故事的动画视频、“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有海洋动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人类活动的遗迹”等一系列有趣而又耐人思考的问题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在讲授大陆漂移时采用动画效果,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大陆在漂移,使理论知识形象化,学生易于接受。

(三)细微的改进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虽然一个很小的改变对于老师来说没有多大差异,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所以通过这次的反思,使我更加清楚地看到,在教学中不容忽视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所以在教学中,重视每一个细节的设计,全面考虑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最大限度利用好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四)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全面发展

大陆漂移范文第3篇

1、地震成因是地震学科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有几种说法,如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等。比较流行的是大家普遍认同的板块构造学说。

2、1965年加拿大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威尔逊首先提出“板块”概念,1968年法国人把全球岩石圈划分成六大板块,即欧亚、太平洋、美洲、印度洋、非洲和南极洲板块。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也是火山、地震较为集中的地带。板块学说是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等学说的综合与延伸,它虽不能解决地壳运动的所有问题,却为地震成因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来源:文章屋网 )

大陆漂移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故事 兴趣 效果

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永远都具有无穷的魅力。用故事作为传授新知识的载体,会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更会使课堂焕发无限生机和活力。自然而然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下面我结合自己教学“海陆的变迁”从课的开始,课的中间,直到课的结束都采用故事来贯穿始终为案例,来谈谈自己的点滴感受。

一、新课导入,用神话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一位伟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故事情景便好比是“导火线”。只有将“导火线”点燃,‘火药’自会暴炸。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在“海陆的变迁”的导入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不论是多姿多彩的陆地,还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你知道"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吗?我话题刚一出口,知道的学生早已跃跃欲试,把手举得老高,不知道的学生急切地等待着……“传说我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就以这种沧海桑田的变更,来比喻世化很大。”其中一个学生讲完之后,我顺接学生的话题,“其实这个故事的原意是指海陆的变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神话故事带领学生以极大的热情走进了文本的学习。

二、新课中间,用故事创设活跃的氛围,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日常教学中,我们需要在地理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创设故事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体验。我是这样设计进行“海陆变迁”的 “大陆漂移学说”的内容学习的:长久以来,人们为大洲和大洋是固定不变的吗?发生过很大的争论,一部分人认为,七大洲和四大洋是不断变化的,将其观点称之为“活动论”;而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海陆轮廓自古不变,将其称之为“固定论”。直到德国地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才有了真正的答案。大家想听一听这其中故事吗?学生齐声回答:“想”。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件魏格纳的故事。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学生的学习状态轻松自然,心情愉悦。“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德国科学家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他奇怪的发现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竟非常吻合。我们来看一下地图,大西洋两岸,是哪两个大洲?学生回答:南美洲和非洲。我接着说,现在我们把两个大洲从地图上剪下来拼合在一起,发现它们真的可以奇迹般的吻合在一起,那么同学们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这两块大陆可能以前是连在一起的。我接过话题:同学们的发现与魏格纳不谋而合。他的脑海里再也平静不下来:“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大陆会不会是飘移的?”他大胆地提出了假设,如果是你想要证明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应该怎么做?学生回答:找证据去证明它。“那么我们就一同帮魏格纳找一找大陆漂移说的证据。”我们来看这样一组图片:人们在非洲和南美洲相吻合的位置,发现了两种相同的动物,海牛和鸵鸟,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里,鸵鸟不会飞,它们都没有穿越大西洋的能力,这说明了什么?学生水到渠成地找到了大陆飘移的证据:生物的相同性。接下来用同样的观察图片的方法,古生物的相似性证据。,大陆漂移说一经提出就遭到人们广泛的质疑,但魏格纳始终坚信自己的观点,在人们的质疑声中,魏格纳继续踏上了寻找证据之路。他花费了20年往返奔波于世界各地,50岁时,他还独自前往被人们称为“人间”的北极的格陵兰考察,在他50岁生日的那天,魏格纳在格陵兰岛外出考察的时候,不幸失踪,再也没有回来,四个月以后,人们在格陵兰岛的冰雪中,发现了他的遗体。就这样,魏格纳倒在了寻求真理的路上,把他的生命留给了格陵兰岛的皑皑白雪之中,但他把大陆漂移说留给了我们,更把探索科学的精神留给了我们。学生亲身去寻找证据,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三、故事结课,余音绕梁,回味无穷,学生喜欢上了地理课

大陆漂移范文第5篇

前面三集的故事,第一集是友情,第二集是友情+爱情,第三集为友情+爱情+地底大冒险,如今第四集则变成友情爱情亲情加海上大冒险。故事涵盖内容越来越多,或许因为这样,《冰川时代4》才分两条故事线来叙述。曼尼与席德、迪亚哥一组,艾丽、桃子以及桃子的朋友们一组。在海上冒险过程中,曼尼组遭遇了猩猩海盗团的为难,而迪亚哥与海盗团中的白色母剑齿虎希拉产生感情纠葛。艾丽组方面,处于青春期的桃子一方面与父母不和,另一方面不知如何处理与伙伴们的友情和爱情关系。两条故事线就在海上漂流中慢慢汇集在一起,当中穿插各种制造笑料的新角色,如席德的奶奶、暗恋桃子的摩尔猪路易斯等。

虽然主角都是史前动物,但所演绎的故事堪称最普通的美国青春家庭喜剧,这种毫无创新的情节设置,也怪不得美国各大媒体影评人看不上。而《完全电影》甚至认为整个故事线比前作看起来更累赘,所有内容堆在一起,但导演处理起来却显得力不从心。而《好莱坞报道》也认为这片过于冗长,而且笑点雷同,同时没有第一部的精神。不过,正如《帝国》所说的那样,新角色与老角色一起爆笑登场,相信很轻易就能赢得小朋友的欢心。

视听 不良3D与大牌新声

《冰川时代1》上映后,其视觉效果备受称赞,蓝天工作室的名头也一炮打响。2009年的第三集是该系列的首部3D电影,通透的效果同样获得好评。如今第四集同样是3D电影,却被众多大牌影评人批评粗制滥造。曾靠写影评获得普利策奖的影评界老大罗杰?艾伯特指责《冰川时代4》整个剧本创作都被3D牵着走,为了营造更多刺激场面,不惜牺牲合理叙事,而电影最后出来的3D效果又不好,景深很怪,以至于让人觉得画面中的动物们是处于不同维度在交谈。《冰川时代4》制作费为1亿美元,比第三集只多了1000万美元。而第四集的明星阵容又强很多,估计花在3D画面上的钱应该也不多吧。

比起视效,该片的配音效果普遍获得好评。雷?罗马诺、约翰?雷吉扎莫、丹尼斯?利瑞以及奎恩?拉提法等明星继续为出色完成几个旧角色的配音工作。而新角色,如白色剑齿虎希拉,则由珍妮佛?洛佩兹声演。这个性感魅惑又有霸气的角色,观众普遍认为洛佩兹诠释得相当到位。而该片的“大反派”、猩猩海盗团船长盖特的配音,则由彼得?丁克拉斯完成,也就是《权力的游戏》中的小恶魔。他声演的盖特也广受好评。乐坛明星“麻辣鸡”妮基?米娜也有为小猛犸象史蒂菲配音,同样被赞可爱。

混乱 无视地理历史等常识

虽然是动画片,但美国影评人对该片的种种无视常识的做法同样表示不满。罗杰?艾伯特首先对该片大陆漂移一事提出看法,认为制作人员写剧本时完全不管地球上大陆漂移早在这群事前动物诞生之前就已经完成的事实,硬把大陆漂移时间推后那么长时间。另外,贱松鼠追了10几年的松果,不知这一橡果是否跟前作是同一颗,如果是,这松果未免也太“长命”了。如果不是,不知松鼠上哪找那么多松果来追,毕竟整个电影中很少看到松树,甚至连植物都少见,更不知松鼠靠什么为生。

影评人担忧小朋友观众们看了会学到错误的知识。不过,既然整部电影中已经让猛犸、树懒、剑齿虎等开口说话,也不用苛求一切必须遵照现实世界来做了。目前有不少在美国看过该片的观众,对于该片最直接的观感,大概就是看过、笑过、然后忘记。这么看来,作为暑期合家欢电影,《冰川时代4》还不算骗钱了。

《冰川时代4》象爸的逆袭,悲催的海盗

大陆漂移范文第6篇

山是经历火山作用或大陆漂移(板块碰撞)而产生,而引起褶皱、断裂、隆起、沉积及侵蚀等地理因素而形成。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欧亚大陆板块及印度-澳洲板块两个大陆板块之间互相碰撞对方而产生的板块挤压运动;而北美东海岸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就属于古大陆地形,后遭侵蚀作用后形成现貌。

山:

山是地面上被平地所围绕的具有较大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而凸起的地貌区。山离地面高度通常在100米以上,包括低山、中山与高山,是否被称作山取决于当地人。 山一般是因板块碰撞或是火山作用而产生。山会因河流、气候作用或是冰河而慢慢侵蚀。有些山会形成单独的顶峰,不过大部分的山会连在一起形成山脉。

地球上最高的山是亚洲喜马拉雅山脉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太阳系中最高的山是火星上的奥林匹斯山,高21229米。

(来源:文章屋网 )

大陆漂移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科学史 探究 初中科学课堂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部制订的《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目标中,提出了要使学生“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分目标的四个方面中更是将“科学探究”列在首位。科学探究作为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

在科学史中,有着无数灿烂辉煌发现的诗篇,无论是海王星的发现、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建立,还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和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完善,等等,其探究过程都充满了艰巨性和创造性,闪烁着科学的光芒,渗透了科学的思想和方法。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过程、思想和方法对我们今天的发明发现,对我们今天的科学教育都是宝贵的财富。教师让科学史上的探究走进科学课堂,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知识,领悟科学天空的方法,了解科学基本观念的变革,培养科学精神,理解科学的本质。

一、科学史上的探究是引领学生走向探究的样板

对于初学科学探究的学生来说,选择一个科学性、趣味性俱佳,科学探究思路清晰,基本环节完整的科学探究史实作为学习样板是最适合不过。

初中科学第一册第一章第7节“科学探究”图文并茂地再现18世纪英国医生琴纳探究预防天花的过程:当时天花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传染病,但没有治疗天花的有效方法。第一步,提出问题:哪些人能抵御天花?琴纳开展广泛地调查,发现有两类人不会患天花,一类是已经得过天花的人,另一类是养牛场的挤奶女工。第二步,琴纳作出科学猜想:或许得过一次天花,人体就会对天花产生免疫力。第三步,琴纳对这一猜想进行理论分析:挤奶工得了一次轻微的天花,就有了对天花的免疫力;得过天花的人也是因此而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所以他们都不会再感染天花。第四步,琴纳做出假设:从牛身上采集牛痘脓浆,接种到人们身上,使他们也像挤奶女工那样得轻微的天花,以产生对天花的免疫力。第五步,进行科学实验:琴纳从一位挤奶女工的手上取出微量的牛痘脓浆,接种到一个男孩的胳膊上,一个月后,这位男孩具有了抵抗天花的免疫力。琴纳的假设被证实,从此获得了抵御天花的有效办法――种牛痘。

虽然当时的琴纳是在实验基础上进行探究,但我们在教学中无法再次以实验为载体进行重现。教材列举这一经典的科学探究,形象地说明科学家所进行的探究活动通常比较复杂,但其基本过程相近,即发现和提出问题――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依据自己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经验,通过思考,建立猜测和假设――依据探究的目的和条件制订探究计划,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获取事实与证据――对假设进行检验,对探究过程和结论进行评价。

七年级学生首次接触“科学探究”这一名词,尚未形成完整的概念性认识,教师以形象的事例来表述“科学探究”而不是概念描述,可消除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在教学时,我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这一科学故事,感受琴纳不怕天花,敢于探究,遵循科学探究方法,从而取得成功的科学情感,共同分析琴纳取得成功的科学途径,从而得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学生展开模仿型的科学探究提供“参照物”。

科学史上有许多探究案例具有严谨的科学探究环节,是引领走向探究的良好样板。

二、科学史上的探究是组织学生探究学习的素材

任何科学知识的形成都曾有过曲折的探究历程。浓缩这些科学史上的探究历程,本身就是最具说服力的学习素材,也是学习过程的最佳路线。

第二册第二章第7节“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一个基本问题: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将做什么运动?一个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到力的作用,将保持静止的状态。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到力的作用,是不是立即停止运动了呢?并指出:“这个问题难以直接通过实验作出回答,因为我们很难为运动的物体创造一个‘不受到力的作用’的实验条件。”这就促使我们改进通常的以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采用新的策略,即“实验加推测”的教学策略。

这种研究策略在科学史上也曾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历程:300多年前,伽利略设计了“斜面实验”,得出结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到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后来笛卡尔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指出:如果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运动。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伽利略设计的“斜面实验”实际上是一种“思想实验”,是无实验载体的探究。教材引用了伽利略的斜面实验的设计思想,通过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为什么最终会在水平面上停下来等问题探究和改变斜面材料猜测探究小车运动速度变化的讨论,重在如何控制实验条件,以及推测改变水平面的光滑度小车最终的运动变化,从而大胆提出设想:假如小车在运动中不受到任何阻力,运动情况会是怎样?

依据实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思想探究进行深化,类似的教学活动还可以在课外让学生探究是重的物体下落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快,或是两者一样快。教师可以介绍伽利略另一著名的思想实验: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些教学活动侧重点不仅是让学生建立起科学认识,而且是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具有多种形式,某些无法用实验来完成的探究可以转换思路,巧妙设计和大胆推测,甚至利用逻辑推理来完成。

三、科学史上的探究是渗透科学方法学习的载体

在科学教育中,教师要改变“重科学结论,轻探究过程”的模式,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线,倡导探究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产生科学知识必须依赖探究,让他们像科学家从事科学探究那样来学习科学,领悟科学探究的真谛。英国学者贝尔纳在1939年就指出:“在科学教育中,以普遍的思维指导教育过程,重视探究和发现,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根本途径。”

第四册第一章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以粗线条的形式介绍了从1897年发现电子,直到1913年波尔提出现代原子结构模型,以及当代夸克理论的研究历程。教材为什么不是直接提供现代得到公认的原子结构模型,而是提供了原子模型的建立过程呢?知识的获取固然重要,但知道知识是怎样得来的,知道科学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通过探究更接近事物的本质而不是真理的终点更重要。这一点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学会自主探寻、辩证地看待科学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认识原子是一个漫长的、不断求索的历史进程。与其说提出原子结构是一个事件,还不如说是一个历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程。原子结构理论正是通过几代科学家不断地经历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获取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等环节,不断修正而得到发展的。通过模拟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学生在掌握原子结构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体会到科学家的求索精神,从而更好地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科学精神。教师要遵循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沿着原子核发现的历史长河组织教学,让学生了解每一阶段的科学家是怎样发现问题,从而对已有知识产生怀疑,重新建立新的假设,获取证据,从而形成新原子模型观的。这样在模拟探究过程中,学生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观。

四、科学史上的探究是学生感悟科学本质的渠道

科学史上的探究充分说明了科学需要探究,自然界是可以被认识的,科学是认识自然最有效的途径,科学对自然现象有解释和预见的功能,科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科学知识具有相对而言的稳定性并不断发展和进步,科学强调和尊重经验事实对理论的检验,对自然的这一理性态度可促使人积极地去探索自然。从过程的意义来看,科学的本质就是探究,是不断地追求真理,不断地修正错误,是不断的创新。

第二册第四章第6节“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以阅读材料的形式提供了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到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但由于大陆漂移学说形成及其发展在探究方法、经受的曲折都极具代表性,因此教师需要作适当的补充介绍:19世纪大陆固定论在关于地壳构造理论中占统治地位。它认为地壳只有地槽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而没有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地台是稳定不动的)。20世纪初,向大陆固定论发起挑战,首先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是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

有一天,魏格纳躺在病床上,被挂在墙上的世界地图所吸引,他发现大西洋两岸轮廓线有惊人的相似性。次年他又在一本文献中看到有人根据古生物学的证据提出巴西和非洲曾有过陆地连接的观点,这引起了他莫大的兴趣。于是他产生了大陆漂移的猜想,并开始收集资料和配搭证据。他从古生物学、地质学、古气象学方面搜集证据:大西洋两岸存在许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如有海牛、肺鱼、鸵鸟等;在非洲和南美洲发现了两亿多年前小型的爬行动物的化石;大西洋两岸的岩石、地层和皱褶构造有许多相似性和连续性;两极地区有过热带沙漠,赤道地区有冰川的痕迹。最终他大胆地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在此基础上海底扩张说的板块理论建立起来。从大陆漂移的提出到板块学说的确立,构成了一场名符其实的现代地学革命,被认为是地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堪与哥白尼的日心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相媲美。

五、科学史上的探究是学生汲取科学精神的源泉

科学史上的探究中蕴涵丰富的精神资源。客观求实、理性求真、批判创新等科学精神的培养应贯穿于科学教育的过程中。科学史上任何一个成功的探究都离不开科学家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科学史本身就是一部创新史,如海王星的发现是抽象思维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典例,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各抒已见,培养其思维的多向性、批判性;合作、交流在探究中有助于对科学过程的理解,当今科学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教师要培养学生关于合作的意识和交往、沟通的能力,懂得尊重他人的成果……当然,科学家通过重复他人的实验来验证其结果,就要对问题、步骤、证据、提出的解释和对其他解释的评价进行明确清晰的描述,使自己的研究能够经受更多的质疑,也为其他科学家用这些解释来研究新问题提供机会。在科学探究学习中通过成果的交流,学生能在归纳问题、表达、口头表达、交往、自信心、宽容心等一系列方面得到充分的锻炼。

第六册第一章第2节“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渗透了太阳系行星的发现史介绍,对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汲取科学精神都有积极作用。

从天王星到冥王星,其发现历程漫长曲折,是科学力量的生动写照,提示了科学探究永无止境,科学只有不断求真的过程而没有终点的科学精神。

科学史中的探究蕴涵着巨大的教育价值,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开发利用教材中蕴含着科学史上的探究案例,让这些内容丰富、情节生动、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的科学探究史料激活我们的初中科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项红专.科学教育新视野.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刘德华.“点击”科学课程――走在十字路口的科学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大陆漂移范文第8篇

一、在导言中增强趣味性

导言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导言可以在一节课的开始,也可以在两个问题之间的过渡处,导言在教学中起着画龙点睛、承上起下的纽带作用。趣味性的导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好导言,要重视导言的趣味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导言的设计方式和方法很多,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地理模型教具、地理地图、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进行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讲《印度》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印度的自然风情、印度的民族舞蹈、印度的建筑的同时,配合语言的讲解“印度是一个文明古国,原始的人文观念,保守的民风,特有的建筑,令我们心驰神往,这节课我们就去印度”这种方式导入,创设了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讲“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时,我设计导言是“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煤的用处很多,假如这种资源枯竭了,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带着这样的问题学习新课,牵动了学习注意力,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的思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增强趣味性是掌握好新知识的基础。

二、在讲授新课中增强趣味性

课堂是学生获取新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能力的场所,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要采取有利的教学手段,积极发挥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教材中趣味性因素,恰到好处地积极诱导,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寓趣味性与地理课堂的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对地理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的交流。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书中活动栏目、补充阅读材料及插图和漫画等,采取多种形式如多媒体课件、巧设疑问、地理直观教具演示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增强趣味性,寓教于乐之中,能达到很好教学效果。如在讲“多变的天气”一节时,我利用“活动”栏目内容向学生提问:下面哪些说的是天气,哪些说的是气候?并请同学们说出类似的词组。(1)风和日丽(2)狂风暴雨(3)四季如春(4)春暖花开。学生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这样增强了学生学习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讲“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时,我运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栏目,讲述了魏格纳如何从地图上发现大陆漂移学说,然后结合地理教具,运用“欧亚非南北美洲拼合示意图”,诱导学生去仔细观察地图,启发学生创造想象,并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探究大陆漂移学说的真实性,从而使学生觉得大陆漂移有根有据,学生学起来兴趣倍增,学生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积极思考,掌握了所学的新知识。寓趣味性于讲授新课之中,不仅能使教与学密切结合,充分发挥多感官多视角的功能,还便于展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感到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知识的的乐趣,学生会主动地思考,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使地理课堂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学习效率事半功倍,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在课堂练习中增强趣味性